高中必修一化学课本电子版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视频)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内容,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生微粒观、变化观形成的重要载体。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主题2:常见的无机物及应用”对电离与离子反应的要求为:“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具体内容包括电离、电解质、离子反应等关键概念和电离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反应的本质等核心知识,也包括离子反应相关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本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而本节的内容更加深入系统地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真正使学生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可让学生初步建立基于微粒及微粒间相互作用认识物质结构与变化的观念和能力,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化学反应原理部分研究微粒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xx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述知识。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学情分析
离子反应的概念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发展微粒观,使其从微粒的视角认识溶液和溶液中的反应;作为一种重要的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又能够发展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分类视角和认识水*。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酸、碱、盐,并且能从宏观物质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但其认识水*较低,缺乏微观意识,难从微观的角度去理解酸、碱、盐在溶液中的行为,因此学生需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视角,认识物质,认识反应,将原有的宏观、孤立、定性的认识角度提升至微观、联系、定量的层面。
因此分析学生的障碍点:
1.认识停留在宏观层面:未建立电离、电解质等概念,难以准确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形成离子的过程,也难以用符号表达。只能从宏观物质的角度认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2.认识停留在孤立层面: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即离子反应。
3.认识停留在定性层面:只关注离子的种类,不关注离子的数量,不能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
结合上述学生的障碍点和发展点,需要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符合其认知发展的教学过程,初步完成微粒观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
1.从微观角度认识电解质。通过实验分析氯化钠溶液及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建立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能用微观示意图将思维外显,能用电离方程式进行表征。
2.从微观角度认识反应。基于证据从微观的角度对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以氢氧化钡和硫酸为例)提出可能的假设,能认识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依据宏观现象分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初步建立研究水溶液中物质反应的思路方法。
3.通过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理解离子间的反应存在定量关系,能依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预测宏观现象。
4.能应用离子反应分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形成分析思路。
四、教学重点
1.准确理解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等关键概念,利用离子方程式和电离方程式等准确表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和反应的微观过程。
2.能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种类、数量和相互作用之间进行自主关联和转换,理解离子数量与物质宏观组成之间的关系,能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作用。
3.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并能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物质制备、分离提纯等相关实际问题。
五、教学难点
1.宏微结合,从定量层面分析离子的来源及相互作用。
2.形成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思路和方法,建立微粒观。
六、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
1.创设情境,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问题情境]夏天天热,出了很多汗(主要成分NaCl)的手不能去接触电器或擦拭电器,否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结合初中已学,解释原因。
学生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请小组**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应用所学解答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二)环节二
1.设计导电性实验,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导电原因。
教师引导:[任务1] 观察氯化钠固体、蒸馏水、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导电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用化学用语表示电离的微观过程。
学生活动:
(1)讨论导电的条件。
(2)观察导电性实验,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用微观示意图画出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熔融氯化钠的存在形式。
(4)得出电离、电解质等概念。
(5)书写电离方程式。
(6)以Na2CO3、MgCl2等类型物质进行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证据推理”的学科素养。将学生思维借用微观示意图外显,提升学生宏微结合的学科素养。训练学生用化学用语准确表达,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注重定量角度的认识,同时对之前的学习进行反馈评价。
2.引入化学史,明确电离的条件。
教师引导:[问题1] 离子是通电后才产生的还是电解质溶于水自动解离形成的?
学生活动:
(1)提出假设并寻找证据。
(2)结合化学史理解阿伦尼乌斯电离模型,明确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成离子。
设计意图:电离是否需要通电条件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这里问题的突破有利于学生对电离概念本质的理解,借用化学史料解答,让学生感受科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经历不断演变及完善的过程。
3.基于电离产生的离子种类,从微观本质定义酸碱盐。
教师引导:[任务2]结合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学生活动:
(1)书写HCl、H2SO4、HNO3以及NaOH、Ca(OH)2、Ba(OH)2的电离方程式。
(2)从电离的角度归纳概括出酸、碱的本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物质分类”的微观角度,使学生认识到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更加深入,更接近本质。
(三)环节三
1.从微观角度探究电解质溶液发生反应的本质。
教师引导:[任务3] 通过实验观察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水溶液中电解质的行为,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
学生活动:
(1)分析向Ba(OH)2溶液中滴加硫酸过程中混合溶液的电导率的变化情况,并绘制滴定过程电导率变化图像。
(2)解释实验图像变化趋势和拐点意义。
(3)用化学用语表示滴定过程,即按照“写”、“拆”、“删”、“查”的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
拓展思考:若将硫酸换成硫酸氢钠,电导率又会如何变化?该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如何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此任务,展开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概念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提升宏微结合及科学探究素养。通过比较硫酸与硫酸氢钠的不同,从定性及定量角度深入认识溶液中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2.认识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用其判断离子反应发生与否。
教师引导:以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水、气、沉淀为例,布置并评价各类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微粒观角度探讨离子反应发生的本质,并归纳复分解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
(1)认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2)认识同一离子方程式可**一类反应。
设计意图:建立离子反应的核心概念,为后续利用离子反应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
(四)环节四
1.利用离子反应概念解决粗盐精制的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任务4]设计实验方案,完成粗盐精制过程。
学生活动:
(1)从离子角度认识粗盐的成分。
(2)依据微粒间相互作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选择合适的试剂完成实验设计。
(3)从定量层面分析试剂的用量,并调整设计方案。
(4)书写该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地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电解质溶液相关的实际问题,从定量层面分析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来源和相互反应。检测学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上一环节进行反馈评价。
2.形成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思路。
教师引导:[小结]回顾粗盐精制的过程,提炼从微观离子角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学生活动:建立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确定认识对象(溶质或溶剂)——分析微粒种类和数量——分析微粒间相互作用——分析作用结果(宏观现象等)。
设计意图:通过任务的完成,让学生经历宏观-微观-宏观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通过归纳总结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行为的基本思路,形成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模型。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2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离子反应”的相关内容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在进行本节课教学设计时,将曾经的“注重以化学知识获得为核心”这一教学思路,修改为“以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注重化学知识认知功能的实现。关注认识发展的教学也注重对具体性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但最终目的是把具体知识作为载体和工具,来帮助学生化学认识的建构和形成。
在这一思路下,除了关注“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具体知识的落实,还要同样关注“离子反应”这一内容对于学生从微粒及其相互作用的角度更加本质的认识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从微观角度认识在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系统的思路方法。
二、教材分析与处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教学内容。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重要基础内容之一,中学化学学习的许多化学反应都是离子反应,理解离子反应实质和规律,对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内容来看,要学习许多重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到溶液中的反应的一般都是离子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加深对这些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离子反应理论,还是进行辩证唯物**教育的好题材,通过认真引导使学生逐步理解离子反应规律在物质世界中的体现,帮助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本节课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学生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完善和巩固,也对学生后续的学习(特别是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本节课将承担的主要教学功能之一即是对学生“分类观”的完善以及“微粒观”(“离子观”)的建构。
三、学情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一方面,学生刚刚经过中考复习,对于常见酸、碱、盐溶液间的复分解反应非常熟悉,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通过课前测查发现,“原子”、“离子”、“分子”等概念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仅仅是一个名词,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可以从微粒的角度认识物质、认识物质间的反应,因此,“微粒观”的建构将成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之一。
四、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离的过程,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会书写电离方程式;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实验“几组物质的导电实验”,初步学会形成概念的分析方法。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思考探究酸、碱、盐的定义。
3、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通过离子反应的学习,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认识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关系。初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检验真知的学习观以及反思评价的学习方式。
【重点】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
2、电离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学生电源、微型导电性实验装置、导线。
2、实验药品: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水溶液、硝酸钾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蔗糖溶液、酒精溶液。
六、教学基本思路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分组做溶液导电性的实验,然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顺利地引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再思考电解质溶液为什么导电,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电离为例,引出NaCl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以及HCl、H2SO4、HNO3三种酸的电离方程式,从电离的角度得出酸的定义。最后安排思考与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电离的角度概括出碱和盐的本质。
七、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比较、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归纳、分析讲解、讲练结合等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的第一课时。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建立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基本模型,在初中导电性实验的基础上理解电解质溶液和熔融电解质导电的基本原因,为下一课时——离子反应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强弱电解质的定义并会判断;
(2)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实质;
(3)能正解书写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和问题讨论的过程,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
(2)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三、教法分析
本节内容采用实验法、探究法、启发法、讲授法的方式来进行,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适时地进行实验来探究以及观看实验视频来获得有效的知识信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注重学生自我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电解质的基本概念,建立电解质电离的模型。
难点:电离,用物质结构解释电离。
五、教学设计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问题:教材结合生活常识,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积极思考,探究,发言为什么会有触电现象。
创设情境,以真实、有意义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回顾初中知识:水导电吗?什么是导电物质?什么不是?
根据所学内容,学生
通过初中知识的回顾,引发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型(基于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
解释:实际上纯水是不导电的。同学们初中做过电解水实验,当时老师应该告诉了同学们,电解的不是纯水,水中应该加入了硫酸。
学生听讲
引出下面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探究:向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按照课本中的图示连接装置,将石墨电极伸入到烧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讲解:严格的说蒸馏水也能导电,但是其导电能力很微弱,用上述的实验装置无法测出。
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小灯泡都不发光,总结硝酸钾固体、氯化钠固体、蒸馏水都不导电)
①认识物质的导电性,
②引出电解质的概念,
③为学习电离的概念提供实验证据。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能力。
总结导电原因:电流是由带电荷的粒子按一定方向移动而形成的。因此,能导电的物质必须具有能**移动的、带电荷的粒子。
引出: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
学生通过理解导电原因,更好记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假设、验证等探究过程,建立微观模型,从而对实验事实作出合理解释。通过电离概念建立过程中培养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
利用分类方法将电解质非电解质归纳物质中用图示表示,并举例说明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
学生进一步理解记忆
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理解
解决问题:回顾PPT第一页的问题,解释为什么会触电?(提示学生人的汗液组成分是氯化钠)
回答:人的手上常会沾有NaCl(汗液的成分之一),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因此,湿手直接接触电源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引出为什么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而固体不能
**: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溶液和熔融氯化钠能导电
学生思考
讲解:氯化钠固体就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在空间上堆积形成的,是不能随意移动,一定受到某种作用相互束缚;而氯化钠的固体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受到水分子的作用,逐渐解离为各自**的水合离子,使体系中存在可以移动的带电粒子,从而导电
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微观机理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思维。
引出电离概念和电离方程式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讲解写出电离方程式,讨论氯化钠溶液和熔融氯化钠电离方程式是否一样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
概念:电解质
非电解质
电离
电离方程式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法和实验探究以及运用多**,使得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的科学精神。也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明白探索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热情。
既可能有化学式又可能有离子符号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化学《离子反应》教学反思3篇
化学《离子反应》教学反思1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而且在我用多**展示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像时,好多同学很快就能明白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本质,这很好地帮助了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一知识点中,由于学生的化学用语这一关掌握的不是很好,这给他们的书写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在我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他们之间也互相交流,且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可见这群可爱的孩儿们在学习中是充满乐趣并取得成就的。最后15分钟我给同学们布置了4道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课堂练习题,在他们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紧接着我着重分析与强调这些错点,帮助学生纠正与提高。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备学生,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理解这节课内容的能力,然后要备教法,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等等。
化学《离子反应》教学反思2
《离子反应》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有些人认为概念是个知识点,在教学中重点是把这个知识点打开,挖定义、挖定义里面的细节,不过我觉得在新课标下我们更应该思考为什么要教这个概念、学生为什么要学这个概念。概念原理内容是一种概括性熟悉、是一种揭示本质的熟悉,它是科学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而核心的内容,建立这个概念的学科价值是什么?学生学习这个概念的价值是什么?总之,我觉得概念的教学真的需要反复的去论证和思考概念的价值、概念学习的价值、概念教学的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熟悉什么是离子反应,为什么要学习离子反应。所以我以学生原有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为出发点,将课本后面探究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的三个实验提到最前面,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形象感知后,再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溶液中离子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即反应的本质,从而得出电解质溶液反应的共同特征——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便会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同时形成离子反应揭示反应本质的印象。反应的本质用汉字表示看起来比较麻烦,怎样表示看起来更形象呢?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重点——离子方程式。对于反应物在水中易溶易电离的,我希望学生用“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存在状态及微粒间的定量关系——寻找能够反应的离子——写出离子方程式——查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这种书写方法,所以以三个探究实验为例,让学生对照表格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本质,即书写离子方程式。并且这种方法也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共存的问题。但是对于反应物中有难溶难电离物的反应,用前面那种方法就不太好分析,所以我以碳酸钙与盐酸的反应为例,介绍了“写—拆—删—查”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这种题型就比较好应用。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下面就通过一组酸碱中和反应,既是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时也是对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或者说为什么要学习离子方程式的归纳总结。最后通过三道高考常见习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正误判定、离子共存问题对学生进行一个达标检测。课后思考题就是联系实际,关于离子反应在污水检测、医疗环保方面的应用。
本来我是预备将哪些物质拆哪些物质不拆作为一个难点让学生讨论,不过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讲,结果做练习时发现学生对微溶物的处理不清楚,所以放在讲解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在引入的时候我用了一个铜离子与碱反应的故事设疑,不过忘了以解决这个问题来结束。课后思考我留了一个污水中离子检验的题目,下课后有很多学生问我这个题目,可见学生对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很感爱好的,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留意多联系实际。在上课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爱好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化学《离子反应》教学反思3
6月31日,会考复习至《离子反应》,由于复习课的枯燥,故创设了一个“诸葛亮智破哑泉”股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在复习中,注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学习生成和发展。《离子反应》的课堂复习教学,通过采用“设疑回忆—竞赛—反思—归纳—运用—释疑”的教学程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学**的主动性,学习新知的创造性,并以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实践,本设计基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通过旧知建立新知,多数学生接纳了书写离子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明确了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步骤。在尝试书写离子方程式的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取得了实效,学生对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学习表现出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1、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有欠帐。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能不太现实,在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方法的探索上有一个循序渐进,边练习边发现,边发现边积累的过程,因而需要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加深体会逐渐熟练。
2、在教学过程中,要提供给学生更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尝试书写次氯酸钙在空气在变质的离子方程式”这一环节中,这个离子方程式书写难度并不大,因而教师留给学生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机会不多,这样对那些离子方程式书写较慢和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同学会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容易被忽视,他们也往往会因为末对自已的书写结果进行反思而影响对离子方程式正确书写方法的感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用好以评价促发展是关健,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板演|,发言等方式来展示自已的成果,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如学生书写的2Na+2H2O=2Na++2OH-+H2↑的结果的板演就可以使学生充分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效率。
3、注重学生心理需求,营造积极兴奋的学习氛围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改变教学方式,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问题,若不适应学生这一心理,课堂就会*淡而缺乏生气。因而,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应用练习等环节上,可以创设更富有鼓动性和竞争性的情景,如竟赛,过关斩将等方式,这样课堂就会出现勃勃生机。
4、**使用与板书衔接问题。幻灯片的使用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信息量,使学生学习更方便和主动。但幻灯片代替板书会削弱板书的作用,因而,在**上显示的内容应该是板书所无法表达的,这样就会给学生以良好的感官刺激以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当**所显示的内容和板书的内容各具特色时二者就会相映生辉。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2)
——离子反应优秀教学设计
离子反应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高考预测】
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从近几年高考命题来看,该部分知识的考察主要体现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离子共存及推断等,尤其是根据信息书写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的形式应该留意。
【教学导航】
1、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抓住二个原则,一是符号书写是否正确,包括:①原理是否正确②化学式与离子形式拆合是否正确,二是是否守恒,包括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还要转移电子守恒。
2.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型试题,所给离子方程式常见的错误有:①不能正确使用化学式与离子符号;②反应前后电荷不守恒;③反应原理不正确或反应不符合实际;④反应物相对量的影响。
3. 解答离子共存的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一是判断离子共存,还是判断不共存;二要看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碱性、酸性、无色透明、pH为多大;三看离子间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总之,要注意审清题意,充分挖掘出题设的隐含条件;要把离子自身的特点同题干中给定的限制条件结合起来分析。
(1)注意溶液隐含的酸碱性,如酸性溶液(H+ )、碱性溶液(OH-)、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c(H+)=10-12 molL-1的溶液、由水电离出c(H+)=10-12 molL-1溶液、投入铝产生氢气的溶液、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等。
(2)注意无色溶液和有色离子不匹配,常见的有色离子有:Fe3+(黄色) 、Cu2+ (蓝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
(3)注意溶液中隐含的氧化性离子与还原性离子不能共存。如Fe3+与S2-、I-,MnO4-与I-,NO3- (H+)与Fe2+等。
【典例精析】
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例子方程式是( )
A.向次氯酸钙溶液通入过量CO2:Ca2++2 ClO-+CO2+H2O =CaCO3↓+2HClO
B.足量的CO2通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CO2+CO32-+H2O=2HCO3-
C.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镁溶液反应:HCO3-+Ca2++ OH-=CaCO3↓+H2O
D.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3Fe2++4H++ NH4+ =3Fe3++NO↑+2H2O
【解析】A选项CO2过量,应该生成HCO3-方程式应为:ClO-+CO2+H2O=HClO+ HCO3-;B选项生成NaHCO3应该沉淀析出,正确的方程式为:CO2+CO32-+H2O+2Na+=2NaHCO3↓;C选项要考虑到Mg(OH)2 为沉淀即可, Mg2++2 HCO3-+2Ca2++4OH-=Mg(OH)2↓+2CaCO3↓+2H2O 。答案D。
2. 在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Na+ 、Fe3+
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Fe2+、Mg2+
C.c(H+)=10-12 molL-1的溶液:K+、Ba2+
D.碳酸氢钠溶液:K+、H+
【解析】选项A中使酚酞溶液呈红色,则溶液必定呈碱性,则OH-与Fe3+不能共存;选项B中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与Fe2+不能共存;选项C中c(H+)=10-12 molL-1的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溶液中,这些离子均能共存;选项D中 与H+不能共存。答案:C。
【随堂训练】[1-8为单选,9-10为双选]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恰好为中性:Ba2+ + OH- + H+ + SO42- = BaSO4↓+ H2O
B.NH4HCO3溶液与过量KOH浓溶液共热:NH4++ OH- NH3↑+ H2O
C.稀硝酸和过量的铁屑反应:3 Fe + 8H+ +2 NO3- = 3 Fe3+ +2 NO↑ + 4 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 I- + H2O2 + 2 H+ =2 H2O + I2
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 == 4OH-+O2↑
B.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
C.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lO-+SO2+H2O=Cl—+SO42-+2H+
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
3.常温下,下列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加入金属镁能产生H2的溶液中:Na+、Fe3+、SO42-、NO3-
B.含有大量Fe2+的溶液中:K+、Mg2+、ClO-、SO42-
C.能使Al3+生成沉淀的溶液中:NH4+、Na+、SiO32-、HCO3-
D.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Al3+、SO42-、NO3-、Cl-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gCl沉淀在氨水中溶解:AgCl+2NH3H2O====Ag(NH3)2+ + Cl-+2H2O
B.碳酸氢钡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Ba2+ +HCO3-+OH-=BaCO3↓+H2O
C.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 NH3+H+=NH4+
D.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3Fe+8H++2NO3-=3Fe2++2NO↑+4H2O
5.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无色溶液中:K+、Na+、Cr2O72-、SO42-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NO3-、Al(OH)4-
③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SO42-、NO3-、Mg2+
④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molL-1的溶液中:Na+、Ba2+、Cl-、I-
⑤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后加热既有气体放出又有沉淀生成的溶液:Ca2+、HCO3-、NH4+、AlO2-
⑥能使酚酞变***溶液:Na+、C1-、S2-、SO32-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6.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①Na+ 、②Ba2+、 ③Cl-、 ④Br-、⑤SO32-、⑥SO42- 离子中的若干种(忽略水电离出的H+、OH),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③④⑤ 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⑤
C.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⑥ 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⑥
7.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合理的是
编号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O32-+2CH3COOH =CO2↑+H2O+2CH3COO- 错误。碳酸钙是弱电解质,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2C6H5O-+ CO2 + H2O →CO32- +2C6H5OH 正确。
C、NaHSO3的水解 HSO3-+H2O SO32-+H3O+ 错误。水解方程式误写成电离方程式
D、等物质的量的FeBr2和Cl2反应 2Fe2++2Br-+2Cl2 =2Fe3++Br2+4Cl- 错误。Fe2+与Br-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式不符
8.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
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
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
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 2H+ H2↑+ Cl2↑
B.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 +2Ag(NH3)2+ + 2OH- CH3COO-+ NH4+ +3NH3 + 2Ag↓+ H2O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 H2O + 2C6H5O- 2C6H5OH + 2 CO32-
D.Na2SO3溶液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5 SO32-+ 6H+ + 2MnO4- == 5SO42- + 2Mn2+ 3H2O
10.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H=6的酸性溶液中,可能存在NH3H2O分子
B.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Al3+可能大量存在
C.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SO2-4、Na+,C6H5O-
D.常温下,C(H+)=0.1molL 1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O-3、Na+、I-、K+
11.现有几种离子:
阳离子 Na+、Mg2+、Al3+、Ba2+、NH4+
阴离子 OH-、Cl-、NO3-、SO42-、HSO4-
A、B、C、D、E是由它们组成的五种可溶于水的固体(每种离子只能用一次),分别取它们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①将D与E的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②将B与E的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
③向一定量的E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先无明显现象,后来产生白色沉淀,且该沉淀可溶于A溶液
④D固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和另外两种气体单质
⑴根据以上条件推断并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⑵写出A溶液与E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至溶液呈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⑶若1g 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水蒸气时放热1.49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12.已知稀溴水和稀氯化铁溶液都呈黄色,若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 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现对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1)仅限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有: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药匙;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溶液、硝酸银溶液、淀粉碘化钾溶液,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
假设①:溶液呈黄色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填微粒的化学式,下同)。
假设②:溶液呈黄色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是溶液中 引起的。
【设计实验方案】
为了验证上述假设①和假设②的推断,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你的实验方案:
假设①方案:
假设②方案:
(2)根据高中所学的知识判断,你认为 (填“假设①”或“假设②”)的推断是正确的;若选用淀粉碘化钾溶液验证你的假设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向稀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课后训练】
学案3参***:
选择题 D、D、D、A、C、D、C、C、BD、CD
11⑴A. NaHSO4 B. MgSO4 C. AlCl3 ⑵2H++SO42-+Ba2++2OH-=BaSO4↓+2H2O
⑶NH4NO3(s) =2H2O(g)+N2(g)+1/202(g) ΔH=-119.2kJ/mol
12.(1)①Br2;②Fe3+ 假设①方案:向黄色溶液加入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呈橙红色。假设②方案:向黄色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
(2)假设② ;不可行;因为Br2和Fe3+都能把Iˉ氧化成I2使溶液都变蓝,无法得出结论。
(3)2 Fe2+ + 4 Brˉ + 3Cl2 == 2 Fe3+ +2 Br2 + 6Clˉ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3)
——离子反应的化学教学反思
离子反应的化学教学反思1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课堂中,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而且在我用多**展示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像时,好多同学很快就能明白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本质,这很好地帮助了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这一知识点中,由于学生的化学用语这一关掌握的不是很好,这给他们的书写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但在我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下,同学们学习热情很高,他们之间也互相交流,且积极大胆地回答问题,可见这群可爱的孩儿们在学习中是充满乐趣并取得成就的。最后15分钟我给同学们布置了4道关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课堂练习题,在他们的练习中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紧接着我着重分析与强调这些错点,帮助学生纠正与提高。
上完这节课,让我深刻领悟到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备学生,学生的已有知识、学生理解这节课内容的.能力,然后要备教法,采用什么样的教法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等等。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5篇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1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初步运用这些影响因素调控化学反应速率。这样的探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教学中通过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但是,如何调控探究课,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在第一次上本课时,我采取了旧的教学方法,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看似非常活跃,学生都踊跃回答问题,但实际是学生在围着教师转,教师是中心,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实践证明,直到下课,有些学生还处于思维混乱中。
第二次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此时,学生们都表现的非常激动,人人都强着做实验,有抢试剂的、有跑去洗试管的、也有无所事事的等等,教室里乱成了一锅粥,在匆匆忙忙中,下课的铃声就响了,结果,学生、教师都一脸无奈的抱怨着时间太短,最终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吸取上两节课的经验,在第三次时,我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分组设计实验方案—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实验方案—给每组布置一项探究任务——组内交流实验方法—组内分配任务—完成探究任务—全班交流探究结果—教师评价。这样在教师有序的引导中,不但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通过练习证明,教学效果非常好。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程将改变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教师要与新课程同行,就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者、参与者、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决策者;充分认识到,课堂不是对学生训练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不是教学模式、动作化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展现的地方。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在课程**中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
高中必修一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视频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2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依然是重点内容,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在新教材中只介绍了催化剂和温度的影响,对于浓度的影响则在习题中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对于新课程标准和要求,只是让学生初步的理解这些事影响因素,而并不要求他们明白影响的原因,所以用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是让学生脑海中有初步印象的最佳方法。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几点。
一、教学设计。这节课的内容主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根据学生的知识水*与生活经验,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及地位作用,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方面:一是知识内容,包括有概念教学,了解其影响因素等;二是学习方法,如对照实验,成果分享,感受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程序与方法等。以此为教学目标,使我在教学设计方面会更具有目的性。
二、教学内容的实施。(1)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概念的形成/生成。结合学生已熟悉的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物理量——速度/速率,引出描述化学反应进程快慢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再引导学生对照速度定义,归纳、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简单练习加深巩固。通过常见的、反应快慢不同的几张图片引导发现——提出问题:如何定量地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学习目标也很重要,因此,我在幻灯片**其展示了出来。对于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形成,先对比速度的定义导出问题串: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会是什么的变化?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如何变化?这个“量”会是什么等,实现概念形成。反思这部分教学,没有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参与度不是很高。(2)探究教学。这部分主要对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既然是实验探究,我认为应该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和方法养成,培养学生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合作意识。理论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我的思路这样设计:提出问题——生活生产实际应用中,化学反应速率有些需要加快,有些需减慢,如何有效**?引出课题——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根据探究过程的一般程序与方法引导:提出假设(可能因素)——方案设计(明确目的与方法)——验证假设(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交流结果)。过程同时渗透方法教学。有些实验是让学生自己做,从中得出结论,但效果不是很好。反思有如下几点:①课堂**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验汇报时,学生不够集中,这样会造成成果不能及时共享。②应该充分策动学生积极发言,产生知识冲突或达成共识,形成互评的局面。若能做好相应调整,我想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三、总体反思。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4)注意课堂**,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3
1、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教学应首先明确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关键在于突出改变反应条件,化学反应速率改变的根本所在——有效碰撞理论。碰撞和活化分子理论仍是本节内容教授的核心本质。我首先对章节知识的大结构进行粗框架、主线索的大扫描,定好大方向后,再侧重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衔接和知识梯度的合理铺设,重难点知识要自然合理穿插引入,努力实现学生课堂和课后自我突破,使学生在表观抽象、散乱、灵活的化学理论知识面前轻松领略逻辑和本质在化学理论推证、分析应用中的魅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教学目标。对于课上例题及课后练习都按照题型进行精心的筛选,使学生在练习时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扎扎实实。
2、压强对速率的影响情况较复杂,关键是要分清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是什么,但在压强对速率影响的万变题型中要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基本不变原则:压强的影响归根结底是浓度对速率的影响。压强的变化如果没有引起浓度变化,对速率则没有影响。
3、化学*衡概念的引入建立于对同学门已经很熟悉的溶解结晶*衡的复习基础之上,类比于化学*衡,找出化学*衡状态的特征——动、等、逆、定、变,为避免部分同学将达*衡时“浓度不变”理解为“浓度相等”,课本上反应达*衡后co、h2o、co2、h2浓度示例数据可稍做改动,以免误导。
4、化学*衡部分知识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三方面:*衡状态的判定、化学*衡的有关计算、等效*衡的判定。这三方面均为重难点。教师在处理这类知识应用时,应牢牢把握一个解题原则:万变不离其踪。
①*衡状态的判定标准各种资料上总结的是林林总总,但归根结底是看正逆速率是否相等或浓度是否不变,
②*衡计算的关键在于训练学生起始量、变化量、*衡量三种关系的规范应用,
③等效*衡的判定可编设习题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练习先对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再由教师归纳总结判定依据:恒温恒容看数值,体积不变看比例;恒温恒压看比例。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4
三维目标的****,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实践和研究的教学主题。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串的巧妙设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构建过程中。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能帮助学生定量地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反应物的本性和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也是学习化学*衡必要的知识准备。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提高学习能够分辨、识别化学反应速率,即要求学生知道如何判断反应的快与慢,了解与反应速率相关的观察与测量方法。同时,强调通过实验探究进行学习,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初中化学已初步涉及。学生已经知道温度、催化剂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但要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反应速率,还必须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本节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让学生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特别是与物理学中的速度、速率的对比,大家相互交流,课堂气氛马上变得很活跃。在之后的比较“温度的高低、是否加入催化剂、反应物浓度的大小、压强的变化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采取由学生**,学生回答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老师适时的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做适当的总结,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反馈表明,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场景,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师生互动的协调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住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定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课改要求。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5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节课我采用的形式是学生分组实验进行的,本次分组实验在高二文科班进行,最近我们高二化学文科班主要进行的是学业水*测试的复习,最近一段时间我们上课的形式主要是以讲解学业水*测试的题目为主,课堂形式单一教学效果比较差,为了调节一下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目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学会使用胶头滴管滴加试剂、使用试管夹、用酒精灯加热、固体药品的取用等一些基本的操作,为学业水*测试实验操作做好准备。我利用星期天晚自习进行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的过程要让每一个同学都动手操作,实验小组分为两人一组进行,每一位学生都能实际操作;考虑到班额太大实验药品的用量也非常大,这次的24组实验按影响因素分为:探究温度对铝与盐酸反应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酸与铝的反应、铝、铁、铜与盐酸的反应、固体石灰石粉末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四组实验,每一排的八名同学做不同的影响因素,八名同学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我这样设计一方面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药品,使老师的准备实验的工作量**减少。探究影响因素还应该加上双氧水分解反应中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这一实验中氧气的检验现象非常明显,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对氧气的检验印象深刻。
各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够认真完成自己面前的实验,一节课每组学生只做了一个实验,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都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每一排八个同学之间没有交流讨论,由于我这节课没有提前给同学印制实验报告表,同学们做完实验没有将实验现象描述的过程,也没有从其他角度分析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整个实验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描述交流的能力这方面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学生本次实验多数同学的只是看看热闹。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究的因素不同,每组实验仪器不同,只有探究温度的那几组摆放有酒精灯和试管夹,有的同学好奇心比较强而且没有安全意识,用手直接拿试管进行加热,并不按要求完成自己探究的因素。所以在以后的实验课上每一小组的实验药品仪器一定要摆放齐全,让学生能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学生的初次动手实验可设计参考实验,学生完成老师的参考实验后,可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探究实验,比如这节影响因素的实验,可让学生完成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相同浓度盐酸不同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如何影响,固体石灰石的量与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反应的速率。
我本次教学设计参考实验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从药店中买来的那种袋装的药品,先前包装的上是没有剪刀剪的小口,后来发现都有了,这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并灵活应用于实际的例子。学习也是如此只有有了大量的实践,我们才会有创新、有发明、有创造,让学生在老师的设计中找到灵感,来探索、来探究。也许我的参考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以后进行探讨。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3篇
《化学反应速率》说课稿1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分析:
本说课内容是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全新的知识,这
节课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作综合归纳和提升,为以后继续学习化学*衡的学习提供知识和方法的铺垫。本节内容以生活现象为背景,学习化学反应速率,使知识与背景相辅相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也强化了知识的应用。
2、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二期课改的化学学科提出,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学科中以实验探究为突破口,
努力培养学生的探索习惯、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注重科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注重促进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协调发展。我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第一是注意线索清晰使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探索活动更条理化、系统化;第二要符合研究性学力的培养要求,注意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处理方法是:以生活常识及图片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并以此为核心构建整个课堂教学的大背景。意在突出知识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了体现这种意图,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探讨、对具体题目作总结性回顾,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3、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分析,同时这也是本节的难点所在。化学
反应速率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但又是学习化学*衡的基础,因此是本节的重点,但对学生来说抽象的知识在认知和理解上都存在着困难,故它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所在。
4、教学目标的确立
在上述的总体分析和二期课改思想的指导下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认知性学习目标]:(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及其原因
[技能性学习目标]:(1)学会**某一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2)培养学生实验技能,观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性学习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协作精神
(2)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教学方法分析:
1、总体的教学构想及构想依据
总的教学构想是:第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序幕,培养学生研究性学力为暗线,
充分运用多**等教学**通过**、思考、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研究性学力的培养。第二,以探索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明线,将探索分为三个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2、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及分析
教学导入设计:利用日常生活的实例,让学生首先深切体会到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从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安排也恰如其分的符合二期课改的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环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针对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的现象,让学生通过一个个实验的探究,大胆得出结论,教师再加以点评,让教师的认知结构迅速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同时强调团队精神。
教学结束设计:利用一道综合讨论题,让学生充分应用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教育学生学以致用。
三、教学对象分析:
1、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反应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内容是典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运用多**、实验等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合乎掌握。
2、青少年好动,***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一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巩固训练
本节课的巩固训练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传统的短期作业选用课本及习题册上的一些具有**性的习题布置给学生完成。二是让学生做一项长期工作,即*时留意以下生活中那些现象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如发现做好相应的记录,应该说学生乐于这种全新的自主学习活动。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6)
——最新人教必修1数学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必修1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3)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
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3)非负奇数;
(4)方程的解;
(5)某校20xx级新生;
(6)血压很高的人;
(7)著名的数学家;
(8)*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9)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
(4)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belongto)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7.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二)例题讲解:
例1.用"∈"或""符号填空:
(1)8N;(2)0N;
(3)-3Z;(4)Q;
(5)设A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A,**A,印度A,英国A。
例2.已知集合P的元素为,若3∈P且-1P,求实数m的值。
(三)课堂练习:
课本P5练习1;
归纳小结: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常用集合及其记法。
作业布置:
1.习题1.1,第1-2题;
2.预习集合的表示方法。
化学必修1《离子反应》教学设计3篇(扩展7)
——化学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化学教学设计1
【学海导航】
1、了解物质的聚集状态以及聚集状态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2、理解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3、理解气体摩尔体积概念,以及与气体,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习方法】
通过课堂老师的讲解,课前、课后多看书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学习过程】
〖问题创设1〗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液体不宜被压缩。
为什么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某些性质存在差异?与这些物质的微观结构有何联系?
一、物质的聚集状态、结构和性质
通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表1—3:
物质的聚集状态微观结构微粒的运动方式宏观性质
固体
液体
气体
〖问题创设2〗通过前面学习,知1mol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那么,1mol不同物质的体积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思考,并通过计算填表1—4:
物质摩尔质量/g·mol—1密度1mol物质的体积
Al 26.98 2.70g·cm—3
Fe 55.85 7.86 g·cm—3
H2O 18.02 00.998 g·cm—3
C2H5OH 46.07 0.789 g·cm—3
H2 2.016 0.0899 g·cm—3
N2 28.02 1.25 g·cm—3
CO 28.01 1.25 g·cm—3
二、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
1、因素:
①条件(温度、压强);
②微粒数目多少;
③微粒本身大小;
④微粒间的距离等。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时:
(1)1moL固体或液体体积;
由于,所以体积。
(2)(1)1moL气体体积;
而气体,所以。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将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符号" "表示。
2、注意点:①研究对象为气体;②单位;③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
3、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n)三者关系:
【例1】13。0g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最多可收集到多少体积(标状)的氢气?
【练习1】计算在标况下,至少需要多少体积的氢气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才能生成18g水。
〖思考〗
使用22。4 L·mol—l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在标准状况下,1molH2SO4的体积约是22.4L。
(2)1molCO2的体积约为22.4L。
(3)1molCO2和lmolCO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所占的体积也相同。
(4)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约为22.4L。
(5)1molH2在20℃时体积一定大于22.4L。
(6)1molCO2和CO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约是22.4L。
(7)当某气体的体积为22.4L时,它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高一()班姓名学号成绩
【达标训练】可不要做错噢!
1、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2 B、16g O2 C、32g H2S D、3g H2
2、标准状况下,将1g氦气、11g二氧化碳和4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约为
A、8.4L B、11.2L C、14.0L D、16.8L
3、在相同条件下,下列各组气体中,分子数一定相同的是
A、14g N2和32g O2 B、34g NH3和4g H2
C、2L CO2和2L H2O D、11。2L O2和0。5mol O2
4、有下列物质:①0。5mol NH3 ②标准状况下22。4L He ③4℃时9mL H2O ④0。2mol H3PO4按所含的原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 ①②③④
5、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一氧化氮NO,另一个盛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总数B、质子总数
C、分子总数D、质量
6、448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1。28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约为
A、64g B、64 C、64g/mol D、32g/mol
7、a mol氢气分子和a mol氦气分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原子数B、物质的量C、质子数D、体积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
B、 25℃,1。01×105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物质聚集状态教案
D、在标准状况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9、如果a 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目为b,则c 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
A。 B。 C。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mol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非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不可能为22。4L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D、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
11、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的理想气体,影响其所占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分子直径的大**。分子间距离的大小
C、分子间引力的大小D。分子数目的多少
12、氢气、氧气、氮气各10g,在标准状况**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13、A、B两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8:9。将两种金属单质按物质的量之比为3:2组成1。26g混合物。将此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溶液反应,放出1。344L(标准状况)氢气。若这两种金属单质在反应中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则A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B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
14、标准状况下,CO2和CO的混合气体15g,体积为10。08L,则此混合气体中CO2和CO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奥赛链接】普通班可不做,重点班必做
13、由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的体积比为()
A。29∶8∶13 B。22∶1∶14 C。13∶8∶13 D。26∶16∶15
14、(1)森林是大自然的清洁器,一亩森林一昼夜可吸收62kg二氧化碳,呼出49kg氧气,即在标准状况下吸收____________L二氧化碳,合_______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呼出__________L的氧气,合____________个氧分子。
(2)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Y2(液)+ 3O2(气)= XO2(气)+ 2YO2(气)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mL,密度是2。56g/L,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是_______________。
②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写元素符号)。
化学教学设计2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揭示知识内在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习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习,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一些设计不成功的课往往是仅注重了事实的罗列和堆砌,而忽略了对事实的内部联系做深刻揭示,最终将“学化学”引向了“背化学”的死胡同。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线索在到了复习时才加以总结归纳,是不够的,要将这些线索从第一节起,就或明或暗地渗透于学习的全过程,这也是元素化合物课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它直观**,**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
这样,学生只有生硬地记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就越来越杂乱,顾此失彼,从而频频发生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的施用,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设计好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呢首先。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其次。实验要能激发、调动学生思维。这种激发,可以是学习欲望和兴趣层面上的。也可以是在创设问题情景较高层面上的。“氨的性质”一节中氨与酸的反应,普通中学根据学生特点。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由重点中学教师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加Na2CO3(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水*,没有一些别具心裁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很难达到优秀的水*。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这是这类课设计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习了NO、N0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在“乙醛”的学习中,在醛的氧化反应后联系制镜小史、联系糖尿病的检验。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联系实际,重点要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模拟攻关,都是一些成功的设计,这种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的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的意念,在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
这里以《氨的性质》教学设计(华南师大附中王季常、曾汉泰设计)为例,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类课的设计。
教学过程如下(学习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略去):
[引入]观察一个实验(氨的喷泉实验),并打开桌面上的浓氨水,闻闻氨气的气味。 [设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①形成喷泉;
②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而烧瓶中溶液为红色;
③烧瓶未充满。
[设问]通过现象:
①我们曾学习了什么物质也可以形成喷泉(联系旧知识HC1)
②为何形成喷泉(极易溶于水)
③为何极易溶于水(由相似相溶原理以及水为极性分子,得出氨分子也呈极性)
④从上述结论,能否得出氨分子的结构(学生推导出氨分子NH3的四个原子一定不是在同一个*面上。而会形成三角锥形的分子结构)。
[分析]我们一起分析氨溶于水的另外两个现象,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何形成红色溶液(利用“酚酞遇碱变红”,推断出一定有OH-产生)
②烧瓶中的OH-来源于什么物质(从现象得出,新产生的OH--定不是来源于水,因为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并未变红,也不可能来源于氨,那么只能来源于NH3·H2O )。
③如何书写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学生即可写出,老师只需提示NH3·H2O为弱碱,注意可逆符号即可) [练习]训练题(巩固性训练,略)(说明:以上氨与水反应的性质是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极思维得出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的能力也能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实验]我们刚学习了氨与水的反应,那么氨与其它物质是否会反应呢下面自己来做一个实验:NH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的反应。
[讨论]为何出现白烟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现象,发现滴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上方出现白烟,而浓硫酸上方没有。自己作出解释,自己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因而课堂气氛活跃)。
[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
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置于锥形瓶中,搅匀,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就有NH3存在,于数秒内即有NH4CI生成,可观察到白烟出现。
[思考]白烟出现是否可以表明肉已经不新鲜(说明: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增加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查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总结]以上反应氨分子中N、H元素未变价。
[过渡]回忆HX和H2S的化学性质,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设问]从NH3中N、H元素的化合价,判断NH,是否也会像HX、H一样具有还原性[学生实验]NH,的催化氧化(将锥形瓶置于浓氨水上方,收集少许氨气,然后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插人有少许氨气的锥形瓶中)。(说明:学生动手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预计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a.出现红棕色。
b.出现白烟。
c.实验失败,未能观察到任何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刻意追求实验现象的**,不回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有意把三种不同实验现象摆到讲台上,请学生解释,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本课在实施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气氛高涨。分析出现红棕色原因时,有的学生说“NH3被O2直接氧化为NO2,故出现红棕色”;马上有学生纠正“NH3被02氧化为NO,NO再被O2氧化为NO2”;分析出现白烟时,有的说“白烟一定为NH4NO3”,马上有学生说出为何产生NH4NO3。特别是分析何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时,有的说“锥形瓶不够干燥,使瓶中氨气溶于水中”;有的说“铜丝不够红热,达不到反应温度”,有的说“铜丝表面有杂质,使催化剂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短,致使氨气太少,反应不够充分”,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太长,致使氨气太多,氧气太少,同样使反应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说“收集氨气时间刚好,氧气恰好反应完全,使生成的NO不能进一步反应生成NO2故观察不到红棕色”他们还纷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希望成功,但我们并不忌讳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原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讲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工业中产生的NO和NO2等大量尾气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广州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有的地方酸雨频率已达90%,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问题。
[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自觉用烧碱溶液对瓶内气体进行处理。 [过渡]除了氧气可以氧化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氧化剂可以氧化氨呢[设问]回忆HX(HF除外)、H2S被氯气氧化的实验,想一想,氨气能否被氯气氧化[演示实验]氨气和氯气反应的实验(预先用两个干燥的锥形瓶收集一瓶氨气和一瓶氯气,实验时将两个试剂瓶口对好,抽去玻片,上下摇匀)。
[讲述]氯碱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检查是否有氯气的泄漏。
[练习]运用相似性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现白烟),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还原CuO的实验,高温时NH,能否还原CuO呢[演示实验]NH3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与H2还原Cu0实验相似) [练习]根据相似性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口出现水滴,试管底部出现红色物质),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略)从以上《氨的性质》教学设计中,我们看看是怎样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要求的。
首先,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础,实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氨与水反应这个性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氨的催化氧化这个难点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精心设计放手实施的问题情境(异常实验现象的分析、争辩)中自己突破的。
其次,化学理论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内在灵魂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物质结构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水溶性和弱碱性,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还原性,这样的学习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元素化合物课有足够的深度。至于联系社会。联系实际,更是本设计一大特点,结合氨与酸的反应,启发学生设计如何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当时****恰好在对少数黑心肉贩私售死猪肉的事件**,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如此紧密结合,很自然创设出一个成功的问题情境。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把握住这三点,就能从内容的选取和**上反映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课型特征和设计要求,只要在实施时能用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主导,又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上出精彩的元素化合物课来。
化学教学设计3
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
课题:燃烧和灭火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认识灭火的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 药匙 试管 胶塞 红磷*热水
化学教学设计4
一、知识技能
1.理解化学能与电能之间转化的实质。
2.掌握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的探究,理解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
三、情感价值观
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探究重点
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探究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探究过程
【实验探究引入课题】
实验步骤
现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
2、铜片插入稀硫酸
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
【问题探究】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H+)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引入】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这就让我们用化学知识揭开电池这个谜。
【板书】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板书】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板书】1、燃煤发电的过程
【板书】2、燃烧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电子转移引起化学键的重新组合,伴随着体系能量的变化。要使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不通过热能而直接转化为电能,就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如果要把可产生的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要知识点──原电池,这种装置可以将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储存起来,类似于水库的蓄能。
【板书】3、原电池原电池实验探究
化学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式的含义,掌握化学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如何依照规律书写常见单质和简单化合物的化学式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提高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必修一化学课本电子版人教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化学式的含义。
【难点】
知道化学式及其中所含数字所表示的微观含义。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我们在之前已经了解了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今天的内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化学式的概念
【教师投影】氧气O2、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稀硫酸H2SO4、硫酸钡BaSO4。
【教师**】这些用元素符号表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学生回答】用元素符合和数字表示。
【教师引导】我们把这种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的式子叫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刚才那些化学式都表示了什么意义呢?
【学生回答】表示了一种物质。
【教师**】如何理解化学式是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教师投影】水的微观图
【学生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H2O可以表示水这种物质。
【教师引导】以水为例,说说化学式H2O的各种意义。
【学生回答】表示水这种物质,由两种物质组成,由氢氧两种原子够成。
【教师引导】(1)表示一种物质:水;
(2)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
(3)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4)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教师**】符号H、2H、H2、2H2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H:氢元素或一个氢原子;2H:2个氢原子;H2:氢气(一种物质)、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2H2:2个氢气分子。
【提出问题】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前面的数字表示该种类的个数
3.化学式的书写规则
【提出问题】从卡片中找出哪些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哪些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并进行分类?
【小组讨论】单质:(1)金属:铜Cu、铁Fe;(2)固态非金属:碳C、磷P;(3)稀有气体:氦He、氖Ne;(4)双原子分子:氧气O2、氢气H2;其余都是化合物。
【提出问题】这些单质和化合物的化学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稀有气体、金属或固态非金属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非金属气体单质需要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
【提出问题】在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时,除了要知道该化合物含有的元素种类及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1)当组成元素原子个数比是1时,1省略不写;(2)氧化物化学式书写时,一般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个元素符号写在左边。
【提出问题】KCl、Fe3O4分别如何读?,对于简单的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如何读?
【学生回答】KCl氯化钾,Fe3O4“四氧化三铁”;化合物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某化某”,如KCl氯化钾,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元素原子个数,例如Fe3O4“四氧化三铁”
环节三:巩固提高
2N2表示什么及SO2的读法是什么?
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
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所学习的化学式,预习下节课有关化合价的知识内容。
四、板书设计
化学教学设计6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的辩证唯物**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交流并适当的**,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复习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b.学*结规律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b.学习通过对化学计算问题类型的对比分析,对信息的归纳处理,获取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总结激情。
b.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分析
1.内容分析
金属和酸以及金属和盐反应时,物质之间质量量的关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对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化学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问题”和总结规律。
三、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讨论、总结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可以用“总结――讨论”的教学模式,完成对金属活动性的认识以及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四、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鉴别能力,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总结,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一定的思路完成制订的学习任务。学生对于计算问题比较不擅长于**完成,缺乏信心。
五、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师生总结讨论的教学方法。
1.教师教法方面:提出讨论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认可学生的研究行为并鼓励学生尝试;引导学生的研究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提升研究结果、得出结论的能力。
2.学生学法方面:通过猜想、合作交流、搜集与处理信息,获得知识,并在技能、情感与态度方面得到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的发展和学习。
六、教学策略
1.以讨论交流为链节,以问题的解决建构知识的阶梯,多层次获取规律与结论。
2.利用学习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合作探究,组间互动评价,使学生才智展示与评价激励**发展,创设积极探究的氛围,形成严谨的思维品质。
七、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它们是如何排列的?
生:(回答)
教师对学生回答做出评价,把正确的顺序写在黑板上。
问题激疑
1.在上面的排列中,那些可以置换出酸当中的氢?枚举出来。
2.在上面的排列中枚举出可以在水溶液中置换出银和铁的金属。
3.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你能计算出来吗?
师生互动
教学片断:
师:化学计算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生:书写化学方程式、配*、写出已知数、标出未知数,对齐列比例式,计算。
师:在上述的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根据何种酸来计算,请男同学计算硫酸和这些金属的反应结果;女生使用盐酸来计算,计算完毕交流一下。
男生女生:顺序为al>mg>fe>zn。
概括提升、得出结论
通过所有同学的计算,可知:等质量金属(镁、铝、锌、铁)无论跟跟足量常见的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都一样为al>mg>fe>zn。
拓展自我
请你动脑筋,设计问题情景,证明如下的规律:
在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中:
a.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b.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化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①掌握物质的量的概念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②掌握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质量及其相互换算。
③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掌握溶解度的计算。
教学重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教学难点:
溶解度、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的换算
教学方法:
分析引导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注意】:在理解概念时,不能按字面理解成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是多少,它是一个专用名词,而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的量”仅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很多,用“物质的量”来表示物质时,必须指明微粒的名称,如1mol氢原子、1mol氢分子、1mol氢离子,也可用化学式表示为lmolH、l mol H2、1 mol H+等。此外,“物质的量”还可用来表示某些结构微粒的特定组合,如由Na+与Cl-按1:l特定组合构成的NaCI晶体,可表示为1molNaCl。
【思考】1 mol NaCl和1 mol HCl所含的粒子总数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因为NaCl是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是Na+和Cl-,而HCl是共价化合物,组成微粒是HCl分子。
3、阿伏加德罗常数:12g 12C中所含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其近似值为6.02×1023加载中...)。符号:NA;单位:mol—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6.02×1023完全相同吗?
答案:不相同;原因是NA是指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2 g12C中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真实值,而6.02×1023是一个实验值,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
【说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原子量标准均为人为规定的,如果它们发生改变,则原子量、分子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均发生改变;但是,质量、微粒数目、密度、体积等客观因素却不会改变。
【讨论】:假设12C的原子量为24,以24克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数据肯定不变的是:
①氧气的溶解度 ②44克CO2的体积 ③气体摩尔体积 ④摩尔质量 ⑤相对分子质量 ⑥阿伏加德罗常数 ⑦物质的量 ⑧气体的密度 ⑨物质的量浓度 ⑩质量分数
答案:①、②、⑧、⑩。
4.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具有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
5.气体摩尔体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单位:L/mol。
①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②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粒子数目、粒子大小、粒子间距。
【思考】标准状况下,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如果当1 mol气体的体积是22.4 L时,一定是标准状况吗?
答案:不一定;因气体的体积与温度、压强和气体的分子数有关,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 mol。
6.物质的量浓度:
以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的浓度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单位:mol·L-。
【注意】:
①要用溶液的体积,单位是升,而不是溶剂的体积。
②溶质一定要用“物质的量”来表示。如给出的已知条件是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或微粒数,应根据有关公式换算为“物质的量”。
③带有结晶水的物质作为溶质时,其“物质的量”的计算,用带有结晶水物质的质量除以带有结晶水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
④同一溶液,无论取出多大体积,其各种浓度(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离子浓度)均不变。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5.混合气体的*均式量: M(*均)=加载中...
6.气体密度与式量: M=p×Vm (注意:密度的单位为g·L-1,多用于标准状况下的计算。)
三、基本规律
1.摩尔质量与式量关系规律:
1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
2.阿伏加德罗定律:
(1)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注意】:①使用范围:气体;②使用条件:相同的温度和压强。
(2)重要推论:
①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②同温同容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式量之比。
加载中...=加载中...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加载中...=加载中...;克拉伯龙方程:加载中...=加载中...
3.物质反应的计算规律:
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②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在化学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之比。
【方法与技巧】
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的六个陷阱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2)常温下11.2 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含共价键数目为19NA (×)
(4)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20xx·新课标全国卷,9D)
题组二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2)标准状况下,18 g 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3)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A (√)(20xx·新课标全国卷,9C)
题组三 物质的微观结构
3.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A (√)
(2)30 g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4NA (√)
(3)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
(4)18 g 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
(5)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
(6)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2NA (√)
(7)12 g石墨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8)31 g*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1.5NA (√)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 L 3.0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的数目为0.3 NA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3)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4)25 ℃、pH=13的1.0 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题组五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 mol SO2和1 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2)标准状况下,22.4 L NO2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为NA (×)
(3)100 g 17%的氨水,溶液中含有的NH3分子数为NA (×)
(4)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题组六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的判断
6.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3)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 mol 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的数目为NA (×)
(6)1 mol Cl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A (×)
【突破陷阱】
1.只给出物质的体积,而不指明物质的状态,或者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为气体,所以求解时,一要看是否为标准状况下,不为标准状况无法直接用22.4 L·mol-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n;二要看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态,若不为气态也无法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求得n,如CCl4、水、液溴、SO3、己烷、苯等常作为命题的干扰因素迷惑学生。
2.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此类题型要求同学们对物质的微观构成要非常熟悉,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及离子数、电荷数、化学键之间的关系。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单原子分子,Cl2、N2、O2、H2等双原子分子,及O3、P4、18O2、D2O、Na2O2、CH4、CO2等特殊物质。
4.突破此类题目的陷阱,关键在于审题:
(1)是否有弱离子的水解。
(2)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5.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注意一些“隐含的可逆反应反应”,如:
(1)2SO2+O2催化剂△2SO3 2NO2??N2O4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OH-
6.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是一类典型的“陷阱”,突破“陷阱”的关键是: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①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②Na2O2与CO2或H2O反应,Na2O2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Cu和Cl2反应生成CuCl2,而Cu和S反应生成Cu2S。
(4)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
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所以上述题(5)中转移的电子数目大于NA。
〖板书设计〗 基础知识精析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关系
1.物质的量与离子数目: n=加载中... 2.物质的量与质量: n=加载中...
3.物质的量与气体体积: n=加载中... 4.物质的量浓度: C(B)=加载中...
化学教学设计9
课题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修改与创新
教学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和巩固初中学习过的金属的化学知识,
2、了解金属钠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
3、了解铝箔在空气中加热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体验金属性质的探究,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视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2、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将其应用于今后学习的全过程中,发挥科学思想方法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钠与空气反应的产物的不同
教学难点:钠、铝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
过程
预习探究(学生用)
1、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通常情况下,活泼金属单质能够与非金属、 盐 、酸、氧化物等发生反应。
根据教材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 2Al+3CuSO4===Al2(SO4)3+3Cu ; (2)在空气中点燃2Mg+O2=====2MgO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2AgNO3===Cu(NO3)2+2Ag;(4)镁条放入稀盐酸Mg+2HCl====MgCl2+H2↑;
2、钠的表面呈银白 色,有金属光泽,用小刀可切开,说明硬度小 (质软),钠在坩埚中加热,很快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说明钠熔点低,钠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固体,现在,我们知道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两种,它们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中氧的化合价为 —1价,在钠燃烧的反应中,氧化剂是 O2 ,还原剂是钠;钠很活泼,一般保存在煤油中,钠的密度比煤油 大 。
3、铁、镁、铝等常见金属化学性质比金属钠不活泼,通常能存放于空气中,其原因是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镁、铝等金属的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金属与氧气进一步反应;这些金属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也能剧烈反应,甚至燃烧。
互动课堂
(一)情景激思(教师用)
【引入】五千年前,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三千年前进入铁器时代,20世纪铝合金成为仅次于铁的金属材料。金属在人类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金属和它的化合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例如: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金属的通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高温可以燃烧,而氧化铝却耐高温,为什么呢?本章我们就来讨论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它们的化合物。首先我们先探究几种重要金属的化学性质。
【强调】本节的课标是: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铝、铁、等金属的主要性质。
【板书】: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
【思考与交流】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点燃
2、图3-2是一些化学反应的照片,请分析这些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案
【学生活动】思考与交流并板演。
【教师总结】2Al+3CuSO4===Al2(SO4)3+3Cu 2Mg+O2=====2MgO
Cu+2AgNO3===Cu(NO3)2+2Ag Mg+2HCl====MgCl2+H2↑
【推进新课】今天我们首先来讨论金属与非金属单质---氧气的反应。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讲述】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Fe3O4,而铁在空气中生锈的产物是红棕色的铁锈,成分为Fe2O3.这说明反应条件与产物有很大的关系,那么钠与氧气反应,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探究】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其化学性质。
【点拨】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板书】(一)、金属钠(Na)
1.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学生小结】
【演示】 :,并观察图3—4。
【**】1、通过实验的观察,你能不能简单描述出钠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2、放置一会儿,新切开的钠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学生回答】
【板书】2.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教师总结】对,新切开的表面逐渐变暗,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了白色的固体----氧化钠。
【板书】 3.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4Na+ O2 ===2Na2O(白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过渡】如果将钠在空气中加热,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是否与刚才的一样?
【教师演示】:
【**】钠在空气中燃烧有哪些实验现象呢?
【学生回答】
点燃
【教师讲述】刚才我们知道氧化钠是一种白色的固体,而现在燃烧的产物却是淡黄色固体,可见钠在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不是氧化钠,它是钠和氧形成的另外一种化合物,我们把它称为过氧化钠。
【板书】 2Na+ O2 ====== Na2O2(淡黄色)
(判断其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哪一种物质)
【反问】对金属钠与氧气在这两种情况下的反应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1.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就不同,因此在化学反应中一定要注意反应的条件。
2.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保存钠时应隔绝空气。
3.在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同,氧化钠中为—2价,过氧化钠中为—1价。初步推断过氧化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探究】钠除了能和非金属单质O2反应外,还能和哪些非金属单质反应?初中时学过钠能跟谁反应?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Na与Cl2的反应)
点燃
【板书】(2)钠与氯气反应:2Na+Cl2=====2NaCl
【教师强调】钠还可以和硫单质反应,甚至发生爆炸,生成Na2S。
【板书】(3)钠与硫反应:2Na+S====Na2S
【教师小结】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空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生成不同的氧化物, 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教师讲述】除了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外,其他活泼金属也可以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在金属的表面形成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层。所以,在点燃镁条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点燃起来更容易些。铝的情况如何呢?既然铝易与氧气反应,那为什么我们可用铝锅来烧饭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铝与氧气的反应。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1】用坩埚钳钳住一块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生描述实验现象】 逐渐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讲解】 铝的熔点 为665℃ ,氧化铝的熔点 为20xx℃,铝表面的致密氧化**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落下。
【**】如果我们去掉氧化膜再加热,有什么现象呢?
【学生演示科学探究2】用坩埚钳钳住一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
【描述实验现象】加热萎缩但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师生共同分析原因】磨去氧化膜的铝片在空气中很快又形成一层新的氧化膜
【板书】(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点燃 2Al2O3 纯氧中: 空气中:
【**】从这两个科学探究中,可以得到怎么样的结论呢?
【小结】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致密氧化膜而稳定存在于空气中,日用铝制品可以较长时间使用。
【回顾】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图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设问】能否看出金属的活动性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剧烈程度有什么关系?
【小结】可以看出: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氧气反应就越易进行,如钠露置空气中就氧化;金属活动性越弱,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较高,如铁在空气中不能被点燃。俗语说“真金不怕火炼”就说明金在加热条件下不与氧气反应。
【总结】请根据今天所学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金属
反应条件
反应现象
氧化物的颜色
化学方程式
钠
常温/加热
常温下生成白色固体;
加热时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黄色,生成的固体呈淡黄色
Na2O:白色
Na2O2:淡黄色
4Na + O2 ==== 2Na2O
2Na + O2 Na2O2
铝
加热
氧化铝:白色
4Al+3O2 2Al2O3
铁
纯氧\点燃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物质
四氧化三铁:黑色
3Fe+2O2 Fe3O4
铜
加热
加热有黑色物质生成
氧化铜:黑色
化学教学设计10
三维目标: 授课人:董 xx
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②了解两性氢氧化物及氧化物。
③通过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加强实验教学,按照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①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与价值观②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铁与水蒸气及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铁与水蒸气及铝与碱溶液的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课件
教学过程:第2课时
[复习]金属钠与氧气及水的反应方程式。
三、金属与盐反应
【分析】金属由于活动性不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混合物中置换出来。
请同学们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设问]很多金属能与酸反应,但大多数金属却不能与碱起反应,有没有遇到碱时能发生反应的金属,铝遇到碱时能不能发生反应呢?
[实验3-4]在2支试管里各加入5mlHCl和5 mL浓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用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都有气泡产生,试管口点燃都燃烧。
[板书]四、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练习]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并指出该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思考与交流]①Al与NaOH水溶液的反应中Al显示什么性质?上述反应产物中的NaAlO2是如何产生的?
Al显还原性,因其化合价升高。以上反应不是一步反应,而是多步反应的结果:2Al+6H2O=2Al(OH)3+3H2↑,Al(OH)3+NaOH=NaAlO2+2H2O,因而只有水为氧化剂。
②Mg比Al活泼,Mg能否与NaOH水溶液发生反应?
Al与碱溶液反应是因为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的原因,Mg(OH)2属于碱,因而不反应。
[思考]实验中为何开始慢,随后逐渐加快?
[讲述]盐酸及氢氧化钠先与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反应,保护膜破坏后才与铝反应。
[思考]铝制餐具为何不能蒸煮或长期盛放酸碱咸物质?小结:金属单质在反应中都是化合价从0价升为正价,所以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由于大多数金属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所以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如金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
[实践活动]小结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堂练习]向一金属铝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向罐内注入足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解释上述变化的实验现象: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 ,反应方程式: 。
(2)罐壁重新鼓起的原因: ,反应方程式: 。
解答:(1)是因为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使得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是因为过量的NaOH与铝罐反应生成H2,使罐内气压等于或大于外界大气压;小结:几种重要金属的常见反应的产物
钠镁铝铁铜
氧气Na2O;Na2O2MgOAl2O3Fe3O4CuO
氯气NaClMgCl2AlCl3FeCl3CuCl2
硫Na2SMgSAl2S3FeSCu2S
水NaOHMg(OH)2—Fe3O4—
盐酸NaClMgCl2—FeCl2—
氢氧化钠NaOH—NaAlO2——
[作业]1、阅读:科学视野—金属钛 2、P54 3、4、5、6、7
〖板书设计〗三、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2、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性质:
Al2O3+2NaOH=2NaAlO2+H2O
Al(OH)3+NaOH=NaAlO2+2H2O
〖教后记〗
化学教学设计11
这次参加了山东师大国培学习,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教育观念得到提高,教育技能得到增强,教育的理念得到了更新。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
我以后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时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目性,我要因势利导,把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习知识的乐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我还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
1.重视演示实验。
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我不仅要通过自己熟练规范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更要有的放矢地教会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观察结果,避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引导学生按照“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地观察,然后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逻辑分析和判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增加自主实验内容。
把课堂上的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动手时,学生的兴趣浓厚,实验结束时,往往意犹未尽,必要时我可顺着学生的热情,补充一些自主实验,给学生一些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和可能,力求把探究学习深入到每一节课和每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不局限于学习教材内容后的“再探究”,充分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宗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4.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实验。探究实验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
学中,我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另外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分子式写是否对,二查配*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或“↓”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我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
三、本次学习,给自己带来许多感悟。
一是我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帮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又要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懂得做人的道理。只要我真心地爱每一个学生,并且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学生就会以极大的努力朝着我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是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我,就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那种只具有传统专业知识的我不再受到学生的喜爱。新时代的我必须是具有全面的能力,仅仅能教好专业课已经远远不行了。现在的教育要求我在教学当中要有趣味性,能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给学生一碗水,我要有一桶水”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我要有一桶水,而且还必须是一桶新鲜的水,是一桶流动的“活水”,因此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学习,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是我具有广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前提。活到老真还得学习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是我要拥有*和的心态,要力争做一位阳光我,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和工作。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那么我们就要好好珍惜,把这个职业做好,不仅要把它看作是一份职业,更要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追求、来奉献。在这份事业的追求与奉献中找到工作的乐趣,实现幸福的人生。
化学教学设计12
一、教材分析
本章以分类为中心,介绍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第二节《离子反应》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第一课时学习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情况,并从电离的角度深化酸、碱、盐的定义,水到渠成的转入离子反应的讨论。第二课时从概念出发,结合探究实验总结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本节内容在中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的概念、复分解反应的概念等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知道酸、碱、盐的溶解性。但是学生刚进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初步接触,因此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正处在15、16岁的年龄阶段,好奇心较强,兴趣不太稳定,逻辑思维正在日趋发展中,在知识学**仍需借助感性材料的**。
根据以上分析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如下: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含义。
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掌握简单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发言、实验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了实验是学习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的重要途径。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之善于观察,敢于实践。
3、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的实质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难点:实验现象的分析、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
难点突破:
1、精心设计实验:将教材实验设计为4个学生为一组的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能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与取得成功的关系。
2、利用计算机软件的动画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理解微观本质,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形象,便于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突破难点。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节课的难点。为突破该难点,我做如下设计:初学时让学生按书写步骤进行训练。第二步是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关键和难点。学生的主要错误是不熟悉,不知道也不熟悉哪些能改写成离子,哪些不能改写离子,要指导学生复习酸、碱、盐的溶解性(课本第110页)。采用自学、反馈练习、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同学们对自己所犯的错误得到及时的纠正。并且要将书写难点分散到其他教学环节,在学习离子反应的意义时,设计练习4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时,设计练习3个书写。
五、学习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交流的习惯。
六、、教学准备
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胶头滴管、毛刷。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KCl溶液、酚酞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
3、学生准备:4人一组进行实验。
七、教学过程
总体构思:
教学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探究→实验研究→引导分析→引导归纳→巩固练习
学习序:明确问题→实验研究→分析现象→形成概念→理解应用
化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大烧杯、小烧杯、品红液、酚酞液、浓氨水、胶头滴管、针筒、投影仪、多**电脑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引入]生活中你经常碰到这种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在常温下逐渐减少了,如果拿去加热会减少得更快;当你漫步在果园,便有一阵阵果香飘来;当你把紫色高锰酸钾晶体丢人水中,水就会变成紫色,但我们肉眼却看不到高锰酸钾晶体的存在等等,大家是否想过原因呢?
[演示实验J教材中(实验3-2)o
[观察]品红溶液逐渐扩散,最后溶解在水中,烧杯中的溶液经振荡后变成浅红色。
师: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减少?加热后减少得更快?为什么品红滴到静置的水中能逐渐扩散呢?
[学生讨论]水慢慢变干了,实际上是水微粒蒸发到空气中;我们闻到果香味,是看不见的果子微粒分散在空气中。
师:同学们都说得对。这样的问题很久以前就引起一些学者的兴趣,他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后来,这个大胆的设想随着科技的进步得到了验证。
[小结]由课本图3-6和图3-7分析得出: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口(科学仪器直接观察)。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师:分子除了有一定的质量,还存在哪些性质呢?(从现象说明)o
生1:从品纽的扩散、水的蒸干……等现象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生2:从水受热蒸发加快这一现象,说明分子微粒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这也说明分子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生3:闻到香味也可以说明分子微粒在不断运动。
师:回答得很好!分子除了在不断运动外,还有哪些特点?
生,:当水加热至100℃,水变成水蒸气,说明水分子间的间距拉大;在O℃时结成冰,呈固态,说明水分子的间距拉近;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一定间隔。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从生活经验、日常现象中,从前人探究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得出分子的一些特点,归纳如下(投影):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师:这3个特点中第2、3两点是你们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推理得出的,那么你能不能用个实验证明你的观点呢?
(分组实验,重点探究特点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二、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教师在学生探究实验前先做个演示实验)
在一试管中加入lOmL无色的浓氨水,然后滴入2~3滴无色酚酞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作为信息提供给同学们。
[现象]溶液呈红色。
[结论]氨水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岔
[实验内容]探究分子特点之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实验方案1]在一只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然后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2]在一只试管A中加入lOml。水,然后滴人2~3滴酚酞试液;另取一支试管B中加入10ml。的浓氨水,然后用带寻管塞子塞好.并用橡胶管连接,如图所示,观察现象。
[实验方案3]如右图所示,A、B两烧杯中装有无色酚酞试液;另取一个C烧杯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然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观察现象(约5分钟后)。
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案,从理论上推测结论,完成下表:
师:同学们亲自进行实验究话动,通过实验,我们归结出以下几点
1.氨水会挥发出许多微小颗粒并扩散到空气中,所以最先打开瓶塞时,我们都闻到了刺鼻的气味;(亲自体验得出。)
2.氨水中的氮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含有酚酞的溶液中,使酚酞变红;
3.说明构成氨气酌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日常生活中,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二点,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并举例说明.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教师讲解,然后小结本节的内容。.)
[讲解]水的蒸发,是水分子微粒受热蒸发,从液态分子微粒变成气态分子或粒,水分子(H2O)本身没有变化。一个水分子(H2 0)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如图:藏骚,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化,所以水的蒸发过程是属于物理变化;而水的分解不一样如下图所示)
(水分子分解示意图)
从图中看出,水电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的分子——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有了新的分子生成,这一变化是化学变化。水分子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因此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强调这一句话)
[讨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这一句话应如何理解7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最后一段,然后举例。)
[讲解]下面的图示表示*的受热分解过程
(投影)。
(*分子分解示意图)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例如,*分子分解成氧原予和汞原子,氧原子无论存在于水中、氧气中.还基在*分子中始终是氧原子。可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课后小结
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利用实验探究验证了分子的特点。现将本课题总结如下:
1.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存在着以下特点:
(1)分子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3)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距。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
化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糖类的组成、种类、来源,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2)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学会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葡萄糖。
(3)知道糖类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知道淀粉或纤维素与葡萄糖之间的相互转化。
(4)知道油脂的组成,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知道油脂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行阅读,掌握资料收集与讨论的学习方法,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对食品营养的关注意识,养成合理膳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糖类、油脂的化学元素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和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难点】
葡萄糖的检验方法及淀粉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教师]近几年微商行业迅速崛起,同学们都知道微商吧?
[学生]笑嘻嘻的议论并回答。
[教师]据统计,近几年微商们卖的减肥产品非常畅销。现在有些女中学生,为了赶潮流,在青春期就刻意减肥,有的已造成严重贫血和营养不良。
[**]大家如何看待减肥这件事呢?
[学生]回答**,**发挥。
[教师]提出科学合理减肥的观点,讲述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并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教学
1。糖类
[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糖类有哪些?
(2)糖类的组成元素有什么?
(3)糖类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4)糖类的消化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课本,并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那么,如何检验食物中含有葡萄糖或淀粉呢?
[演示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4~5滴5%CuSO4溶液,混合均匀,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再加入几滴10%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片刻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学生实验]在有少量面粉的蒸发皿上滴加2至3滴碘水,淀粉遇单质碘显蓝色。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出葡萄糖和淀粉的检验方法。
2。油脂
[教师]指导学生自行阅读课本并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油脂有哪些?
(2)油脂主要含哪些元素?
(3)油脂对人体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1)有的来自于植物的种子,有的来自于动物的**器官。通常人们将室温下呈液态的脂肪为油(植物油),室温下呈固态的脂肪为脂(动物油)。常见油脂包括:豆油、花生油、菜油、猪油、牛油等。
(2)油脂的主要成分里含碳、氢、氧等元素。
(3)油脂在人体内经过酶的作用,部分经过氧化提供能量,另一部分被人体吸收供代谢需要。
(三)巩固提高
自行网上搜集、阅读食物酿酒的资料。
(四)小结、作业
略。
化学教学设计15
1、学习任务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即学习需要分析,这是教学设计模式中首先要进行的内容,它是指学习者目前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起始状态)水*与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教学问题的终态)水*之间的差距分析。期望达到的学习状态主要是由教学大纲和学习内容所决定的。教师通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大纲进行分析,以明确某一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即学生学什么。
2、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材内容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就是要明确教师教什么、所教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这部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知识教学的深度、广度、重点、难点以及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如实验条件、课件、习题)等进行分析。
3、学生特征分析
学生特征分析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化学新内容之前的生活经验和经历。这些经验和经历将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习,甚至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学习迁移现象。学生特征分析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现有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中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从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出发分析,不仅要了解学生具有哪些影响学生学习的一般因素,具有哪些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初始知识技能,而且还要分析学生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将会怎样地去认识新的知识和对新内容的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学生能适应,哪些学生不能适应,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等。
4、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是要解决教什么(或学什么)、达到什么水*的问题,它是在学习任务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和学生特征分析基础上,分析教材内容中的学习结构与学生原有的学习结构之间的差距,提出教学过程中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它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教学的**、教学的评价提供了依据。教学目标应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来制定,突出综合性。
5、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策略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体现教学策略的灵活性,即同一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依照新课程理念、依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