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精选5篇)
教育理论范文第1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保健己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一种时尚.截止目前,有的发达国家己有上千万人热衷于这种运动,各种心理咨询团体和机构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以优化心理素质为目标的各种心理健康培训班也方兴未艾,通过情绪调节、生物反馈等方法来调整身心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总之,重视心理健康己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一种思想、理念和行动.
保持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这会促使人事业的成功.著名成功学专家戴尔卡耐基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心态.李嘉诚在总结自己事业上的成功经验时指出,心理能够创造财富,良好的心态和自信所体现出来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人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良方.在做人方面,他始终注重信誉和名声,注重与人为善,这些因心理健康而体现出的优秀做人品格是他在成功之路上的灯塔,照亮了他前进的征程.
时展的历史航船己经驶入21世纪.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纷至沓来?这是新世纪的典型特征.这个紧凑的时代步伐前进的脚步声己经对人的心理健康提出严峻挑战,心理压力、心理疾病在人类社会早己出现,并己经给人类敲响警钟.重视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己成为心理学家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二十多年前,我根本没听说过“心理学”这几个字,更不知道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是怎么回事,只知道面对高考自己有说不出的痛苦不知如何解决.非常幸运,大学时代我选择了学校教育专业,学习专业课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由于对专业的兴趣,在1986年我开始注意到了报纸上、杂志上和一些书籍里刊登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事例.于是我开始关注、开始搜集、开始整理,我的整个身心都扑在了这个我当时就敏锐感觉到一定会有巨大发展的心理学问题上.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至今,我积累了大量有关心理健康的书籍、材料,也就是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陆续在大学的《九月风》杂志上、大学学报上发表了四十余篇有关心理健康和心理教育的论文,1998年又出版了一部有关这方面的专著,共计约100万字.1997年5月23日是一个既难忘又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那一年我创办了赤峰市第一条面向100多万青少年的心理咨询电话“青春热线0476—8448445”至今解答了大量心理咨询电话,接待了许多心理咨询者,在报刊上发表了上百个典型案例.因为工作的需要,义务为一些中小学创办了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了心理健康辅导,为经济广播电台创办《心桥》栏目,在电视台举办了《真正拥有健康》节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深受社会好评.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加上自己二十多年的勤奋积累、不断钻研,才有了《心理教育论》这本专著的问世.把心理健康和我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化为学生心理成长的良方,可以说是我对心理教育的认识和体会.
心理教育是心理学自身发展的必然,尤其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心理卫生一心理健康一心理保健运动有不可刽割的联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心理上至少存在着两种基本需求:其一是要解决心理与行为上的困惑与冲突;其二是要充实与完善自我,维护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与工作效率.这种需求正是心理学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的充分体现.因此,为了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为了心理科学的巨大发展,心理教育这门心理科学的又一分支的产生就是历史的必然了.心理教育是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的原则、方法和手段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与提高的教育活动.根据自己二十多年来对心理学中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及其思想与行动的理解,心理教育应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这个内涵就是以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基本理论体系为主,再充实以心理疾病的预防及其诊治.心理教育应该是在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基础上的新发展,也应该是这两门学科的有机结合.心理教育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心理教育的观念到90年代才开始被接受,从那时开始,到把心理教育作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转化为行动,则又经历了好长的一段时间.
非常值得高兴的是,在我国当前正在开展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任务的课程改革和创造教育的实践中,心理教育己占有一席重要之地,这不但对我们心理学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件好事,对广大青少年朋友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全社会都开始重视人的问题,开始以人为本地开展工作,心理教育则是给青少年们带来的一股清泉.那么,就让这股清泉流淌到他们的“心田”中去吧,那里肯定会有阵阵欢乐的歌和成长着的青春乐章.
本书虽然现在正式出版并与读者见面了,但是整个创作过程却历经了多年,正如前所述,她有我中学时代的思考、大学时代的钻研、工作历程的积累,她是在我发表和出版的大量学术论文和著作基础上写就的,凝聚了我多年的辛勤汗水.需要说明的是,在创作过程中,参考了不少其他心理学工作者发表的文章和提出的观点,在此深表感谢.此书也存在一些缺点与不足,恳请同仁们多加批评指正.
教育理论范文第2篇
古老而又厚重的新安在布满暗礁和险滩的历史长河中踯躅前行。她与华夏民族共命运,从史圣司马迁在《史记》中所写的“项羽夜击,坑杀秦卒20万于新安城南”的刀光剑影中,从诗圣杜甫在《新安吏》中所描述的“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凄凉中,迈着沉重而又铿锵的步履,一路走来,终于走出了一个政通人和,百业俱兴,昌盛和谐的新新安,新安实现了浴火重生。
新安,是神奇的。而新安的神奇源于新安教育的精彩。
《学记》云:“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自古洎今,新安重教之风甚盛。从元代新安学宫盛况到蝉联洛阳市高考七连冠,到荣膺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的桂冠可见一斑。
新安是教育的沃土,新安更是孕育并产生先进教育理论的膏腴之地。
韩经权先生首倡的智慧教育,一度成为新安教育的亮点和骄傲,
擦亮了新安教育者的心窗,智慧了莘莘新安学子,照亮了新安教育航程,成就了新安教育第一个辉煌。
继智慧教育之后,伴随着2023年的曙光,新安县新任教育局长贾长河先生的“源”教育理论横空出世。能在全国率先提出此理论,足以看出贾局长具有宏赡的学力、开阔的眼界、超人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此理论一经公布,在新安教育界引起了洛阳纸贵、石破天惊的轰动效应。广大教育工作者欣喜不已,耳目一新,群情振奋,竞相传抄、竞相复印、竞相学习,竞相讨论。我们马头学校将其定位教师必读教育理论,不到20天时间先后三次组织教师集中学习,集体讨论,交流感想,共同展望新安教育。老师们普遍认为源教育以大手笔、大视野、大气度擘划了新安教育的发展构想,为新安教育今后的高层次突破、高品位崛起指明了新的`方向,是指导全县教育工作者克服各种教育顽疾,打破不合时宜传统教育枷锁,把新安教育从既有的辉煌推向新的辉煌的尚方宝剑,是全体新安教育人在后智慧教育时期共同的行动纲领,是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向着更辉煌的目标发起第二次冲锋的的号角和宣言书。
“源”教育如一声春雷,打破了后智慧教育时期新安教育的沉寂的气象,源教育如一缕春风,唤醒了后智慧教育时期,新安教育的迷茫心态。源教育如一江春水,滋润了后智慧教育时期,新安教育焦渴的心田。
“源”教育是在中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立足新安教育实际,对新安教育进行全面、科学、深刻、详细、精准分析,进而广采博纳
中国现有各种教育理论的精髓后,提出的全新的教育理论,是多年来新安广大教育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多年来新安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是新安教育奉献给党的十八大的一份迟到的精美的礼物。它是中国教育理论的百花园中绽放的一朵奇葩。它必将引领新安教育实现第二次辉煌,而且有可能引领中国教育改革的风潮。
“源”教育理论是对中国教育理论宝库的进一步丰富和补充,是新安教育工作者对中国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源”教育理论的提出,黄河欢歌,黛眉起舞,涧水含笑,郁山点头。
“源”教育理论必将引发中国教育理论界的一场海啸,必将会是其他教育理论黯然失色,令其他教育理论刮目相看。
“源”教育理论是新安教育的新版导航仪,为新安教育在今后一个乃至更长的时期保持高歌猛进、高位运行、华丽转身、高质量腾飞指明了方向,插上了金翅膀。
“源”教育理论是实事求是、创新的、科学化的、动态的教育理论。丰富而又生动的教育实践是它的根基,中国古代教育经典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多元智力理论是它的母体,实事求是是他的风格,科学是它的本色,创新是它的动力,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生命至上、自主建构、唤醒灵魂、启迪心智、完善人格、育教并重等是它的精髓。
“源”教育理论是新安化了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在新安的生动蝶变和质的飞跃。
“源”教育是带领和指导新安教育从辉煌走向辉煌甚至走向奇迹的行动纲领和通行证。
“源”教育吹响了新安教育强势奋进的号角。
“源”教育是新安教育的第二次革命,第二次发力,是对中国教育理论秩序的新调整和新定义。
教育理论范文第3篇
要害词中学生创新教育体验式
1引言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教育学基本理论之上,充分启发中学生创新思维、挖掘中学生创新潜质、调动中学生创新积极性、增强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相对于幼儿或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思维判定能力以及处事方式处于趋向于理性的成长阶段,其不仅能够自我学习、自我调整、在创新活动中寻找乐趣,因此若能够给予适当的鼓励,则中学生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当中学生的生理结构趋于成熟时,创新想象力可能会有所减弱,相应的思维判定能力也就趋于定势,创新优势并不明显。可见,展开对中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对于正确引导中学生创新意识、促进中学生素质教育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笔者试图展开对中学生教育模式的分析。
2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分析
中学生创新教育是建立在启发发散性思维、提倡换位思考、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差别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
尽管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均可能借助于多媒体、网络等工具和平台,且教育对象均为学生,但从表1看来,两者之间的差别仍然是普遍存在的。从教育的出发点来看,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缺乏主观能动性和发散思维的前提基础,创意根本无从产生,而传统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学校必须以书本知识为蓝本,在书山题海中去感受和学习各种知识。从教育方式来看,创新教育需要通过启发和引导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积极性,教师仅仅只是起到辅助和铺垫的作用;与之不同,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根本职能在于传道、授业与解惑,教育方式多以灌输式、一言堂式为主,学生作为知识的被迫接受者,往往缺乏学习热情和总结、概括与超越的综合处理能力。从教育内容看,创新教育是随时、随地、随人的教育,对于教育内容没有限制,即任何规律、现象、思路等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内容,但传统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内容作为教育的客体,且通常为有形的书本、图画、作品或者音像制品等。从教育的内涵看,创新教育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而传统教育往往将教育环节终止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对理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缺乏后续知识与应用环节的考虑。从考核指标看,创新教育的落脚点并不是鼓励学生漫无天际的奇思妙想,而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最终转化为成果、专利、发明等成果形式,且转换成实际的生产力,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此不同,传统教育需要借助于考试和测验的方式来检验教育的效果,从而可能会导致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导向的教育价值取向,甚至可能会出现考试指挥棒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教育对象看,在创新教育中,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个人专长能够得到发挥;在传统教育中则可能无法发现和挖掘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教育对象被大众化对待,表面上看视公平的“大锅饭”教育,事实上可能埋没了学生的爱好爱好与特长禀赋。从教育手段看,创新教育必然以教师和学生的双方交流、反馈与互动而使得教与学的活动均能够卓有成效,并且教育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固定的教室,但传动教育显然缺乏反馈机制,缺乏互动的单方面教与学,最终效果可想而知。
3中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基础
3.1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虚荣心理论
教育心理学通过对中学生心理结构的分析以及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规律的把握,来系统探讨创新教育中的心理现象。中学生已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独立创新的能力,因此绝大多数中学生对于创新活动的爱好较为浓厚,部分中学生甚至热衷于创新活动。然而,在中国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的环境下,中学生的创新热情受到打击。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首先需要通过合适的思想政治活动,灌输创新教育对于中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长远意义,解除中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在中学生创新教育中,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中学生的“虚荣心”效应。中学生创新活动中的很多发明或专利成果绝大多数都来源于最初辅导老师的启发与鼓励。当中学生在得到表扬和鼓励之后,其将在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中熟悉自我并不断成长和提高,从而促使其自己与辅导老师的赞扬保持一致。对于中学生的“虚荣心”应该辨证的加以对待,给予适当的鼓励,不断刺激中学生的“虚荣心”成长,促使其必须不断努力,以实际的成绩换取满足虚荣心之后的成就感。
3.2中学生创新教育的辨证法理论
对于中学生而言,钻研书本知识、应付升学考试是其主要的学习使命,因此将主要精力投入课堂内学习是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观点。事实上,课堂内学习与课堂外的创新活动是对立统一的,两者并不矛盾。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并使得理论得到运用和升华。创新活动的前提基础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对中学生课堂知识、平时积累以及科学规律的综合运用。将基础知识运用于创新活动,亦即在创新活动中引领中学生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种知识,更能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提高其活学活用的能力。创新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对每年中学生升学考试中的佼佼者的调查表明,考试名列前茅者均是那些创新意识较强、善于归纳总结、勤于观察并能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的学生;相反,那些一心读“死书”的中学生并不是升学考试的最大获益者。
3.3正反馈理论
教育理论范文第4篇
对于教育理论的本质我是这样理解的,教育理论的本质就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理论化的计划,对于课堂内容合理的安排,对于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设想到然后在书面上进行记录,对于课堂上的各种状况,运用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积累的方法去设想其解决方法并将其记录在书面上作为课堂实践的备用方案。
一、教育理论的基本特性
教育理论的实质是通过一些教育的发展的概念、教育的主观判断或者是对教育的各种命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推理以及各种形式构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相对比较系统性的概括。教育理论具有这样三个基本的特征点:
第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想法一些对教育理论的命题以及推理构成的。因为任何教育理论都是通过概念、主观的想法或判断等基本的思想方法来组成的,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教育概念、教育想法,只是对教育方法笼统概括,即使是正规的,那也不是教育理论,而只是对教育出现的现象的各类看法。
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本质或教育课堂的大体的概括。教育理论在实质上超越于课堂上实际的状况与现实的,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一种概括的体系,但是它在内容上是以书面的形式来叙述教育实践和经验的,而不是对教育实践和现象的直接看法,而是间接的书面的抽象的大体的反映。
第三,教育理论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单个的教育概念或教育想法,不会通过一定的思想上的逻辑形式,不能形成一定的整体性、连贯性,也不能形成教育理论,即使它是对教育实践与教育实施的系统性的反应,那也许只是一种通过四面八方组织的一些各种教育的想法或教育的概括。
二、教育理论中应注意到的问题
首先,教育理论对于我们教师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这样才会投入十分的精力去设想教育理论的方方面面。如今,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要了,教育理论对于教师来讲是教育实践的发展也是对课堂教育质量的保证。意识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人的主观意识想法得到了重视,行动上才会得到相应付出,人们的行动往往会受思想上的支配,只有思想上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行动上才会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
其次,教师对于教育理论要做好设想,对于课堂实践的内容进行各方面的设想,这样,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才会相对顺利地让学生接受。设想教育理论的时候在注意把课堂上能发生的各种状况都要想到,并将其在书面上做好记录,以备不时之需。例如,教师应该做到的是把备课内容背得滚瓜烂熟,这样在课堂上才有可能更深层次的发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一些别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填充学生们的知识面。课堂上,学生们往往会针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与问题,而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教师要充分的准备教案,这也体现出了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将教育理论记录在书面上也是很有必要的,教师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把教育理论记录下来对任课教师来讲是一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
三、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作用
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体现,是对教育理论的反应,教育理论的好坏可以通过教育实践来反映出来,所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二者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生相依的。在现在的教育观念看来,教育理论不仅仅是古板的课堂教育了,而是向着创新课堂的发展,这样看来教育理论的好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还有创新课堂的形成,学生们新型课堂的成立,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理论都占着非常大的比重。教育理论对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有把教育理论做好了才可以更好地实现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系统性的体现,把教育理论的条条框框都想到,教育实践也会进行的相对顺利一些,教育实践就是教育理论实施的舞台,只有把舞台组建的金碧辉煌,才会吸引学生们的眼球,让课堂上的45分钟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理论就是组建舞台的材料,只有充分的利用这些材料,舞台才会被装饰的气势宏伟,学生们才会在这样的气氛与环境中目不转睛地盯着教师表演的内容,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教育理论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教育 通才教育 以人为本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熏陶的重要课程。然而,毋容讳言,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尽管总体上执行得比较顺利,但离应达到的效果和目标尚有较大差距,有的甚至很不尽如人意。目前仍有不少干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因素存在.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的认识偏差是最直接的干扰因素。
一、干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种错误倾向
人们习惯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政治课”来看待,有时就直接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政治课”,这当然抓住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要特征。问题在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政治课”的实际理解,差别甚大。众所周知,从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中国确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二十多年问,由于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作出了较为严重的误判,使我国推行的政治一方面严重脱离实际,另一方面,全国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领域曾陷入过度政治化的状态。高校“政治课”一度成为“过度政治化”的典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生活逐步走向正常化,高校“政治课”几经调整和改革,已逐渐恢复了信誉,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其他课程不能代替的作用。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由于“过度政治化”的影响太深太远,时至今日,思想政治理论课仍未完全摆脱它的阴影。两种常见的干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错误倾向就是这种阴影的反映。
一种是不断强化“政治说教”,全然不理睬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不管受教育者的学习要求和兴趣爱好。在这些人看来,“政治课”就是“政治说教”。马克思主义不能自发产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必须通过“政治说教”来灌输和强化。这种观念表现在行动上,从管理者、教育者的方面看,就是片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育功能。只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政治目的,而轻视教育规律和教学艺术的要求,很少认真考虑大学生对“政治说教”灌输方式的可接受性问题。从学生方面看,不少学生对“政治说教”是反感的,但对此又是无可奈何的。消极抵御、做表面文章以应付考试,似乎是其“明智”的选择。显而易见,“政治说教”不可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政治目的。
另一种倾向是,为避免“政治说教”而“淡化政治”,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功能。在他们看来,既然学生普遍反感“政治说教”,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在课堂上与其坚持一厢情愿、效果很差的“政治说教”。不如多传授一些人文社科知识,多讲一些对学生有点“实用”的内容,使学生多少有点实际收获。有的甚至认为,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功能,不过是根深蒂固的难以消除的“左”的思想残余。这些观念反映到教学过程中。有的管理者、教育者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意识形态问题,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变成一般的人文社科课程,片面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传授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功能,迎合部分学生不关心政治、只求一般人文社科知识增长的学习兴趣。从学生方面看,相对而言,淡化政治的教学比一味的“政治说教”其教学效果似乎要好得多,学生的学习热情似乎更高一些。然而,从我国高等教育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来看,这样的教学等于放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弃了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因而它比“政治说教”更远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政治属性
显而易见。上述两种倾向都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功能的片面认识直接相关。事实上,无论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解为“政治说教”而一味强化“政治灌输”,还是为避免“政治”说教”而淡化政治教育,都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换句话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为国家政治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当然是政治课!其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其他普通的人文社科课程不能代替的。因此,不管凭借什么理由,也不管有意或无意,任何淡化和削弱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教育的做法,不仅在认识上是错误的,而且对国家的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有害的。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头十年的经验和教训时,曾多次明确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这里我主要是讲思想政治教育,不单纯是对学校、青年学生,是泛指对人民的教育。”‘多年来,我们的一些同志埋头于具体事务,对政治动态不关心,对思想工作不重视”,“我们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对年轻娃娃、青年学生教育不够……”可以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很多问题特别是社会稳定问题和腐败问题,都与淡化政治、放松思想政治教育有密切的关系。
为解决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问题,近十年来,党和国家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的高度,他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从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的战略高度,以令人信服的科学分析和精辟论断阐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如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及课程设置由中央政治局常委讨论确定,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颁布,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围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而且也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极高的政治地位和重大的政治责任。无论从历史的经验教训看,还是从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在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特殊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属性及其政治教育功能是不可回避、不可淡化、不可削弱的。
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通才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课,但决不等于“政治说教”;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政治服务,也决不等于要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化”。改革开放初期,为纠正并清除“左”的政治影响,邓小平同志曾就“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作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他针对当时一些仍在“空谈政治”、“空谈马克思主义”的现象讲到:“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讲空话是达不到的。”‘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围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在中围的现实条件下,搞好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你不抓住四个现代化,不从这个实际出发,就是脱离马克思主义,就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政治服务,从总体上说,就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现代化建设对合格人才的要求,既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根本要求。而合格人才必须是德才兼备的。可以说,每个大学生都明白这一点。通常以为,大学生“德”方面的培养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主要通过德育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实现,而“才”方面的培养即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则主要由各具体专业学科课程来完成这种看法虽然反映了德与才或红与专有别的一面,然而对其统一的方面却有所忽略。就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由此给人一种错觉,似乎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对学生“才”的方面的培养就没有什么作为了。笔者认为,如果把育“才”的功能排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脱离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来谈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必然成为“政治说教”并陷入政治化的泥潭。这就象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来谈社会主义.脱离经济和文化建设来讲政治,必然是“空谈马克思主义”、“空谈政治”一样。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适应时代最迫切的实践需要应运而生的;并且,是随着社会实践、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提高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几乎涵盖了人类文明的一切领域:其思想体系所包含的知识信息和智慧的丰富性、其理论的创造性和真理性、认识的深刻性和完整性、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性和应用性,等等,每一个方面都堪称人类文明的典范。
尽管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一直受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的非议和攻击,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马克思主义是打不倒的。打不倒,并不是因为大本子多,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马克思主义所以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受到一切向往社会进步的人们的拥戴,也不仅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还因为它是科学、是真理、是人类先进文化的杰出代表。几千年的文明史可以佐证,科学、真理、先进文化是能够征服人心的,它们对于改善、提高人的精神素质和文明水平具有巨大的作用。从教育角度来看,它们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有价值的基础性的“通才”教育资源。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不仅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通才教育功能。在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层出不穷的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育“才”功能的发挥对于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即从主要培养“专才”到主要培养“通才”、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到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无比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对非文科类、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等专业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充实.在很大的程度上弥补了目前专业教育分类过细的知识局限,而马克思主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勇于并善于开拓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热爱和执著追求真理的崇高品格、理论联系实际并始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优良学风和实践精神,等等,对所有的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文明素质和崇高人格的培养,都是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能起到实质性育“才”作用的、最有价值的人文教育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育目的与人文教育的目标本来就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人文教育的灵魂.那么就应把人文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路径。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教育。这样的人文教育,能够引导大学生通过对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积累下来的精神成果的鉴别、吸纳和认同,不仅使他们具备“通才”应有的知识基础、丰富的想象力、健全的判断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使他们形成“通才”应具备的正确的价值取向、独立的人格意志和人文情怀。
四、国家政治需要与大学生成才需要的异同
近30年来.中国政治稳定.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政策已深入人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配置和优化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已在很大的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实事求是地说,人们最关心的,也是大学生们思考最多的,不再是直接的政治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而是经济问题、生活质量问题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何提高个人素质、知识水平、技能及其实践能力,如何拥有真才实学以使自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获得更多的施展才华、成功致富、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全面发展的机会,已成为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与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密切相关,但毕竟不是同一回事。国家政治需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现在治国理念和思维方式上,主要是从全局、整体、长远和根本利益(即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着眼;而大学生成才及其发展需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反映在其观念和行动中,则主要是围绕个人的家庭的局部利益和现实利益而展开。毫无疑问,满足国家政治需要是前提是保障,大学生成才及其发展需要必须服从并适应国家政治需要,其个人的家庭的局部利益和现实利益才能得到有效实现和提升;而大学生成才及其发展需要的满足,则是实现国家政治需要的有效方式之一。换句话说,国家政治需要与大学生成才及其发展需要在整体、长远和根本利益上是和谐统一的。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这种和谐统一只能通过一个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和共同利益的正当博弈过程中实现。显然,不同类型的问题,应由不同职业性质的机构及其相应职位(岗位)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就大学生成才而言,在以市场机制主导资源配置的社会条件下,合格人才是要通过市场来鉴别认可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获得或创造理想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条件、能否大有作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收获大小。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无论自主择业,还是自我创业,都将接受市场的严峻考验。这对每一个大学生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既是希望又是胁迫。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客观形势及其发展趋势,使他们在求学过程中不得不对所修课程仔细掂量,区别对待。不管什么课程,如果他们感到有助于今后的择业、就业或创业,那么,无须强调、号召,他们是愿意为该课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的:假如该课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全面发展的要求,那么,无论怎样提倡和强化,很难真正调动他们自觉学习的积极性。目前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问题不怎么关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应有的热情,这种现象一方面可视为我国政治稳定在高校课堂上的一种正常反映,因为他们毕业后,能以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人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将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专心致力于经济建设、科学和文化事业;另一方面,则说明:过于直接、过于单纯和以灌输为主要手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严重滞后于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已无法真正满足大学生的成才愿望和全面发展要求,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只强调了国家的宏观效益,而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微观效益,即只看到了国家政治需要与大学生成才及其发展需要在整体、长远和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而忽略了满足需要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实现方式的差异性。其贯彻的教育理念是,以国家为本,而非以人为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