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怎么写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1

  时间就像捧在手中的细沙,总是在不经意在就从指缝中悄悄溜走,回首过去,研究生的校园时光已经消逝在匆匆的人群中。我们总在无意中感叹时光的短暂,总是在赶路中回味着年轻的美好,也总是在失去中去寻找曾经的年少轻狂。回首三年,细数我的学习成果,进而将其汇聚在这篇文章之中。本篇文章固然存在纰漏,然而却凝聚了我数月的辛苦。从本篇文章的选题到撰写,经过修修改改,直至最后定稿,都花费了我很多的心血。在完成之际,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冉克*副教授,正是他不断的指正,以及他兢兢业业、不断学习的精神,让我能够坚持不断的修修补补,从而化成最后的成果。同时,我也会带着“明德厚学、求实创新”的华科大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其次,我非常感谢法学院的各位老师。你们教授的法学理论前沿知识,扩充了我的理论知识储备,拓展了看问题的视野,让我在以后的实务工作中更加的游刃有余。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我们在教室一起的学习场景让我重新享受到了校园生活的美好。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2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三年前怀着对学术研究的憧憬和激情踏入了学校的大门,三年中在学术的海洋中徜徉,受到了专业老师的教导和熏陶、同窗们的激励和帮助,三年后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我的研究生生涯也告一段落。三年中有过对新知识的渴望,有过对专业知识百思不得其解的苦闷与懊恼,有过对日以继日努力后得到新研究成果的喜悦…这种种的一切丰富了我三年的生活,现在回想起来总是历历在目,甚是怀念,想到毕业后踏出校门便不会再有机会这么认真而专注的学习和研究了,甚是感伤。三年中,我的生活阅历在增长,我的思想在进步,我的专业知识在丰富,自己在三年中的成长和成熟需要感谢身边的人。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傅XXX,XX教授学识广博,治学严谨,在三年的学习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迪,在论文撰写阶段对我进行耐心指导并时常给予独到的见解,让我受益匪浅。

  其次,感谢教过我的所有任课老师--XXX老师、XX老师、XXX老师、XX老师、XX老师等,诸位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专业功底,****的课堂气氛,让我在学习专业知识之余开阔了视野,也感受到了治学者的魅力。

  再次,感谢 XXX的XX和XX的X老师和 X老师对我在该班调研期间的配合和**,为我搜集论文资料和素材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感谢中一班的所有小朋友对我的喜爱,他们善良、真诚和友爱的表现让我消除了紧张的情绪,融进了孩子的世界,安心地搜集素材进行论文撰写。

  接着,感谢我的同窗好友们,我们从第一次复试见面到坐进同一间教室学习到最后各自完成论文等待毕业,三年的时光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正是因为有了同窗好友们的陪伴,相互鼓励、扶持、学习、娱乐,我的研究生生活才过得如此丰富和难忘,愿我们都能永葆青春,友谊长存。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三年中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在工作赚钱,结婚生子,而我还在学校的象牙塔里进行学习和研究,是父母开明的思想观念、精神和物质上的**,让我能有条件活出自己,趁年轻学自己想学的并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父母给了我家的港湾同时也给了我**的翅膀。我会为了父母,为了自己努力进取,活出自己的价值。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

  三年的博士生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论文即将完成之日,感慨良多。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导师张新时院士,从论文的设计、野外试验及论文的定稿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倾注着先生的心血。先生以严谨的治学之道、宽厚仁慈的胸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我树立了一辈子学习的典范,他的教诲与鞭策将激励我在科学和教育的道路上励精图治,开拓创新。

  我要以最诚挚的心意感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杨玉盛博士,感谢他对我论文的全力**,为我提供了所有实验的的条件,从实验的思路、经费、人员到实验仪器,感谢他的团队——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的全体同仁们,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论文。感谢重点实验室李旭、李春林老师,从实验场地的建设到实验条件的准备给我提供的便利;感谢杨智杰老师,是他教会了我一台台实验仪器的使用,是他在酷暑炎阳天下帮我做一整天一整天的实验,在我有困难的时候总是提供无私的帮助;

  感谢实验室钱伟老师,在仪器的使用、实验的安排、实验条件的准备上给我提供的帮助;感谢实验室王健老师,在我艰难奋战的日子里给我生活上的各种帮助,鼓励我、为我分担各种困难;感谢实验室谢锦升、陈光水、马红良、郭建芬老师,给我提供的实验思路、实验方法上的指导;感谢实验室曾宏达老师,无数次花时间为我处理电脑的问题;感谢实验室研究生韩志刚,教我使用仪器,一次次帮我做外业实验,一次次仪器出问题时想尽各种办法帮我解决。

  感谢福建省亚热带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的研究生们,在此,我不能一一的列举他们的名字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一年多来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关心,与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开心而充实,他们将是我记忆里最美的风景。在此,我还要郑重感谢我的“饭团”同志们,崔纪超,李机密、黄玮、杜紫贤,他们给我单调枯燥的科研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在我实验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放下自己的工作无私的为我做一切,在我心情低落时为我分忧,在我信心不足时给我打气,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我帮助、给我鼓励,难忘我们在一起时的欢乐和搞笑,一路笑声洒落在长安山脚下。

  我要郑重地感谢我的硕士导师,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教授吴承祯博士,我虽然已毕业离开了他,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好像依然还在他的指导之下,学术上碰到难题了我第一个就想到了找他,而他总是会耐心认真的以他博学的知识为我解答,从我论文的初始思路到实验的实施再到实验数据的分析,每一步都有吴老师精深的思想在里面,我感谢我的恩师。

  感谢我在福建师大的舍友,文雅香、柯春婷、贾瑞霞,她们让我毫无条件的住进了她们的宿舍,并在以后的日子里给了我极大的便利和帮助,在我实验紧张的时候帮我做实验,在我心情低落时为我分忧解难,快乐而温馨的宿舍生活总能带给我一份好心情,心情就是生产力,难忘过去的一年多我们一起度过的点点滴滴。

  感谢我的师姐,**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老师龚吉蕊博士,她总是不厌其烦的听我讲我的论文,讲我的实验,讲我碰到的困难,给我提供解决思路,帮我修改论文;感谢**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老师黄永梅博士,和我讨论我的实验思路,给我积极的建议。

  感谢**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务科崔维佳老师,感谢他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感谢他为我提供的很多便利;感谢和我一起奋战的博士班的朋友们,吴晓旭,张智才,徐蕾,夏虹,林艳,国巧真,吴建寨,陶岩,闫玉春,刘扬等等,感谢他们为我料理学校的各项事务,和我一起分享生活的喜怒忧乐。

  我要感谢我的爱人,没有他的帮助、体谅、包容和**,相信这三年的博士生生活将是很不一样的光景。他在自己完成博士论文的同时,帮我做实验,担负家里的所有事务;在我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帮我理清思路,寻找突破,耐心的一遍遍听我讲我的论文;在我论文完成后,在我们两人专业背景相差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帮我认真的修改论文。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挚爱的双亲,他们在背后的默默**是我前进的动力,为了论文和实验,我已经两年多没有见到年过半百的他们了,心中甚感愧疚。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扩展阅读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扩展1)

——就业指导论文10篇

就业指导论文1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扩张,大学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摆在高校乃至全社会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现实,学生实际,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该文试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含义和现状出发,重点阐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多,而**来全球大环境下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人才供需矛盾更为突出。因此,为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高校需要认真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存于理论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在对大学生职业性格、职业能力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性格特征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1.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进行的规划,指对一个人的性格、兴趣、技能和价值观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结合社会各种职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分动目标,并为实现该目标而制定的各种安排、规划。职业规划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对整个社会、家庭和大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来,在社会上也应运而生了一些专门从事职业生涯规划的服务机构,但是由于创立时间不长,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缺乏经验等各种原因,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机构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在我国从事这类服务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比较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服务,主要是依托高校内部的机构和部门展开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我国高校大多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但其主要功能都是为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临时指导,较难做到“量体裁衣、系统规划”,有些学校缺乏专门的指导老师,通过学校行政人员进行简单粗放式管理。从内容上来看,一些就业指导中心实际上的主要工作就是解答毕业就业合同的相关问题和就业**咨询,很少会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就业起到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为主,较少指导作用。尽管**来许多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但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各高校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观念,并成为大学生教育的必备内容,而不是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管理与服务而已。

  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阶段,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为未来从事某种职业打下基础,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在大学期间就制定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但由于各种原因,如大学生对自身情况认识不足,实际工作中高校就业指导出现了一些定位偏颇,没有发挥好自身引导作用的情况,没有做好职业规划准备,使得许多大学生没有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面临毕业时,迫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而随大流、听家长或被迫选择了不喜欢或不擅长的工作,这是**来出现的部分大学生在毕业较短时间内就进行了二次择业现象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来看,大学生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理,这样不仅造成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明确,也影响了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也是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认知定位

  大学生择业是社会普通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需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2.1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当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在指导过程中,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在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在规划基础上,增强今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能,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目的是根据各种主客观因素,结合个体差异、爱好、能力等因素,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帮助和服务学生逐步实现。

  2.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本质

  大学生刚从中学期间进入大学校园,对社会充满好奇,自我意识还不成熟,对今后职业方向还不明确,但大学时期是进入社会的预备阶段,从全国范围来看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都会直接进入社会工作,然而,由于大学生职业意识观念不强,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其就业指导的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荣誉感,帮助大学生做好职前准备工作,使其在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前,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必须结合社会职业需求实际和学生自身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判定自己的职业就业方向。

  2.3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主要有系统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大学生就业规划指导是一个系统性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不仅是要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还要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也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不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时的临时指导,而是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列入大学教育体系规划中,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比如,针对大一新生,可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或大学生涯规划等课程,先了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进行试探性的职业规划;针对二年级学生,可以重视拓宽专业学习领域,试探性确认职业目标;针对三年级学生,可以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和性格、能力等因素,通过就业能力、求职技巧提升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就业优势及就业的社会适应性;针对四年级学生,可以通过就业**讲解、就业技巧训练、实*等方式加强学生择业指导等。

  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水*的策略

  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3.1开展终身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职业规划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其本质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提升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时,需要结合社会主客观因素,职业需求,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格、能力等各方面基础上,帮助学生指导其制定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大学生职业能力。大学生职业规划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高校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工作,利用大学课堂、专题讲座、**实习等方式开展个性化指导。**来,我国经济形势变化,就业压力愈发增大,因而高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摒弃不良的职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

  3.2加强职业测评,提高职业规划的科学化水*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的主体也是职业发展的实践者,然而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兴趣、能力等有所不同,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每个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各种职业评估方式和测评工具,借助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各种特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增强高校职业指导的科学化水*。

  3.3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提高职业规划的社会化程度

  近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以**指导、就业咨询服务为主要形式,校园招聘、个别就业指导为主要方式的职业就业指导模式,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已不再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部分大学生已对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有所下滑。目前高校在就业指导机构和指导人才方面的专业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进一步将大学生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来,而非零星地对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形成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模式,针对性就业指导不够。因此,高校应结合社会职业供需实际,结合高校自身情况,在了解学生特征、职业意愿和能力等基础上,辅以科学的测评技术和测评方式,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地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需开展就业信息库建设,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就业信息库,努力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同时,在信息库内容结构上,还需包含对就业市场进行正确的预判,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与就业市场和各类企业建立相互衔接的就业服务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大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为大学生择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胡雪飞.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职业生涯设计[J].社科纵横,2012(4):120.

  [2]罗双*.积极行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J].*青年研究,2013(8):43.

  [3]苟萍,丁伟.高等院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初探[J].*流通经济,2010(增):23.

  [4]刘更生.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思想**教育的三点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5]罗双*.青年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步骤[J].*青年研究,2009(8):25.

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究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指出了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 辅导员 全程化 就业指导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毕业生人数的新高,社会就业竞争更激烈,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心理压力。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内涵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以职业生涯设计、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为主要指导体系,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指导,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职业基本技能,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的过程中,处于增长放缓的经济新常态。作为就业重点群体的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辅导员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阶段缺乏连贯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视,往往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趋势。某些学校在大一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希望大学生在课程中进行人职匹配,确定职业锚。实际上,大一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同时,某些学生可能是被调剂入校的,缺乏专业认同。他们的职业兴趣正在探索中,能力和价值观在变化中,自我探索得出的信息非常有限。对于大四同学的就业指导,更多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发布、简历的修改、就业礼仪、各类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其他年级的就业指导则缺乏相应的引导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实践经历有限、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对不同途径的就业类型和具体职位要求并不明确,只有简单刻板印象。因此,这些学生不注意学业规划和能力规划,不积极参与各种锻炼,对职业素养和技能缺乏重视,对自我的就业能力要求不高,错过就业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对象没有突出个体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应突出个性化。因为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当前,多数高校实施就业指导都以院系、年级、专业、班级等集体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缺乏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指导课程限于班级人数和课程课时,往往**大班授课。学校或者学院**宣讲就业**、传授就业技巧的讲座,一般针对特定年级或者特定专业。但是每位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以及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是不一样的,需要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职业访谈等就业类的比赛,能够使部分积极参与的学生从中受益,但对不少缺乏**意识参与性,不足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尤其对存在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学生中,某些学生因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网络成瘾、身体残疾、因**受到处分及心理异常等状况,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需要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方式缺乏系统性

  (1)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全员育人的就业指导。在办学方法上,涉及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在教育方法上,既需要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又需要把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在师资队伍方面,既要求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教育,又要求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使就业教育具有全员化的性质;在理念教育方面,应主动与思想**工作、学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理想信念教育中贯穿就业指导教育。

  (2)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政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处等各个部门在就业课程的开展、就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专场招聘会的**、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从整体效果看,某些高校各部门的工作缺乏系统性,缺少对同一个学生大学四年各个方面信息的整合并发挥全员育人的功效。某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积极性受家庭影响较大。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而开展实践活动、学业情况督促、专业技能提高、心理状态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正确定位、认知社会。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中的作用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思想,与学校各个部门有紧密的工作联系,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根据不同阶段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应从专业教育中合理切入就业指导,启发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侧重能力培养和职业定向指导。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多掌握复合型技能,提高求职能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专业社会实践,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台实习,让学生了解职业、行业的动态,促使学生认清自己、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问题,结合职业规划课程和已经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途径真实的就业情况,让大学生树立多渠道就业、理性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进入大四后,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对大学生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求职计划;通过讲座、小组活动等方式开展简历、面试、模拟招聘等专题化的就业技巧指导,为每位同学指导简历设计、指导面试要点、调研目标企业等,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建立移动新**和社交*台为途径的就业*台,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和动态化的*习惯。学生就业后,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去向、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建立并维护**学生探索、校友成长的就业资源共享*台,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论文3

  论文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和招生分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深该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和内容,大力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在国家有关**法规指导下,帮助大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个人的智力、才能、兴趣、爱好、志向和特性,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愉快地走上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工作岗位。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及招生分配**的**,广大高校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毕业生就业工作日益成为各级*、各个学校一个新的工作重点和热点。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

  其一,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适应毕业生就业****和就业形势发展的需要。随着教育体制和毕业生就业****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已经由过去“统包统分”和“包当**”的计划分配模式,过渡到在国家有关就业方针、**指导下,毕业生通过与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新的就业**、就业方法客观上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尽快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为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上来。

  其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不仅给高校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而且使学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毕业生作为高校特别的“产品”,其就业状况将直接反映出该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影响到高校的招生,甚至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科学、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高校面对竞争的必然选择和必然要求。

  其三,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求职择业、谋求个人发展的需要。新的就业形势将高校毕业生直接推向人才市场,毕业生面对巨大压力和激烈竞争。这使得涉世不深、经验不足的毕业生茫然失措,加之一些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和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准确把握,对就业盲目乐观或过于沮丧,对顺利择业失去信心。而有的同学则因为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白白失掉很多就业机会。所有这些都使得广大毕业生对获得就业指导有着强烈的愿望。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必然会受到广大毕业生的欢迎。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

  1、及时的职业指导。学生在中学阶段对职业并不十分清楚,对大学的专业设置也不十分了解,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给以后的职业选择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向学生介绍一些职业的基本常识,帮助他们科学地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的关系,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科学地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的中心环节。

  2、合理的思想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帮助毕业生正确处理社会需要与个人成才、环境与成才、成才与发财、事业与生活、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择业时将自身的素质与特长和社会的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整择业期望值,遵守择业道德规范,在人职相配的原则下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

  3、适当的**指导。毕业生就业**是国家为宏观调控和安置毕业生就业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毕业生就业的**运用和约束条件的结合。是择业行为规范的法规性要求。我们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毕业生就业**和就业体制,使毕业生准确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自己在择业过程中的**和义务、择业渠道和就业范围,根据**规定和自己的具体情况很好地权衡自我,少走弯路,在**允许的范围内顺利就业。

  4、广泛的信息指导。就业信息是求职的基础。在择业过程中,谁能够及时获得就业信息,谁就获得了就业的主动权;获得的信息越广泛,求职的视野就越宽阔;所获得的就业信息质量越高,求职的把握性就越大。从哪些地方搜集就业信息,如何搜集就业信息,对搜集到的信息如何处理,都是困扰毕业生的问题。作为学校的就业部门,应当广泛地搜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整理、汇总后及时向广大毕业生公布,指导毕业生了解就业程序,掌握搜集、筛选、分析、处理就业信息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择业提供服务。

  5、科学的心理指导。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充满着矛盾与冲突,从众、攀比、自负、自卑等心理障碍非常明显。这些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排除和调适,将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就业指导工作者,要经常深入到学生当中。随时发现和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现实,及时做好心理调适,排除心理障碍,以健康的心态参与竞争,迎接挑战。

  6、有效的技巧指导。求职技巧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一直在校学习,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不多,面对职业选择,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给择业带来障碍。我们应当加强对学生求职技巧的传授与指导,使毕业生能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确定符合自己心愿的职业目标,掌握自荐、面试的有关礼仪,掌握与人交谈时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办法,帮助他们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其择业时的应变能力,提高其择业成功率。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在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各个学校都在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但从实际的操作过程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1、提高认识建立就业指导体系。近几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建立起包括职业指导、信息服务和求职咨询为主要功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充分认识就业的重要性,给就业指导工作以**和帮助。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也要改变以往管理学生、分配学生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将为广大毕业生择业做好服务作为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尽可能地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方便。

  2、健全机构,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不是学生临近毕业时的阶段性工作,而是一种日常性的工作,从学生一入校,就业指导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如招生规模和专业的调整需要参考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也要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不断改进。各个学校都要尽快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门机构,担负起就业指导的各项任务。

  3、认清形势,好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服务性工作,只有那些有热情、肯奉献,熟悉不同的职业和学生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员才可以胜任。学校要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整个队伍的管理水*。

  4、加大投入,完善毕业生就业网络建设。毕业生就业工作参与人数多、时间集中、涉及面广,加快信息的获取和流通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为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信息的桥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

  总之,有计划、有**、有目的地进行就业指导,对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谋职择业和主动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求职择业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地深入思考、研究和实践。

就业指导论文4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根据目前**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关系到****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现状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是高质量、高水*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就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初期的一些**学校中,就业指导培训的最初课程主要建立在简单逻辑和常识的基础上,而且主要依赖于观察及资料收集技能。

  如今***,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它以*、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以“市场就业**”或“**就业**”为基础,配备专职人员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和心理测试等,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来收集整理并提供就业信息。

  新*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指导的问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放以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各大学相继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初步开展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毕业生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不高,存在教材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经验欠缺等问题,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与**同等大学相比较仍明显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笔者认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不要跟在普通高校的后面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2.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教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性短期促销的模式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份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为毕业班开设,作一些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误区:就业指导的内容是技巧性的、片面性的,可以通过突击掌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讲,从学生入学起就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全方位的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课,适当引导非毕业班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比如暑期社会实践、*时的兼职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可再具体化,针对某种具体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

  3.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就业指导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实,就业指导应该经常**学生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学生开讲座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加强指导效果。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提供相关的细化服务。首先,就业指导应逐步向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体系和档案,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并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调适其心理状态,调整其发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起,紧密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其不同的职业素质,使之对将来的选择有所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证**,但是这个**还很年轻。教育部只是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准入**。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要搞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队伍。

  5.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很早就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的职业前途教育、苏联的职业定向教育、德国的职业咨询也均形成了网络化指导格局。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获取足够的信息是求职的先决条件。收集信息、扩大信息渠道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信息化**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加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建立信息短信服务*台,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向毕业生介绍就业**,进行就业指导;另外,要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信息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全面收集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反馈信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求职,应当是今后择业和就业的首选方式。

  综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以及扩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业指导论文5

  摘要:**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政群体、中外企业占***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的配套**,打破由于户籍**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业指导论文6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还有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对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者传递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给要求就业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具有一些独特意义。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独特意义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直接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作用外,对社会、学校、学生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职业,是青年学生人生关键的一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工作上的,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能力相符、专业相适、优势一致,人就能热爱工作,容易出成果,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职业选择不好,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发展,处理不好,还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

  高职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择业素质,更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等各方面问题的正确、成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范文

  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一项针对毕业生所做的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纠正了在择业、对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偏颇,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利于深化**,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从而使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尤其是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与调整,对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同时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到调整专业结构,对接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锻炼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等教育教学**,这些无疑将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这对学校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把就业前景好的汽车修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做大做强,扩大招生数量。同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新开设了市场营销、导游等专业,其招生情况火热。此外,把一些**学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或暂停招生。另外,学校还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搜集到的人才市场信息中所反映对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全校性增设礼仪课程,文秘专业增设汽车驾驶课程等,使学校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就业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虽然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有些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按时授课。《就业指导》、《择业宝典》、《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等几十种教材纷纷涌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择业技巧、如何应对面试等,系统全面,思路清晰,但教师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问题,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就业指导不应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实战演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多彩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用人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诸如,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来进行,在思想**教育及各类学科中渗透;通过社会、企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人才中心、劳务市场等机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就业指导最生动的课堂;学生到企业、工厂实习,也是就业指导的有效形式。上述这些途径和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学生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去适应社会**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创业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专利,适合高职生创业的领域很多很多。只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以前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忽视创业教育现象,导致全体学生千军万马拥挤在择业的独木桥上,而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其实,就业与创业是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创业本身也是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自身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不能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盯着现有岗位,还要从创业这个高起点上想问题、谋发展。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方面施加影响,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侯选的择业思路,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更好的就业。当然,本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创业观念的良好素材。

  3、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所改动,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各学校**设置机构的还不多,其职能隶属学生处、教务处、德育教研室、***等部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而**设置就业工作机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机构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一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机构应由学校**挂帅,队伍应由专、兼职教师组成,还应吸收企业、用人单位的主管及家长**参加。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自从2007年初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培训、学生就业情况**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更采取信息发布会、供需见面会、就业洽谈会等各种有效措施对外宣传、介绍、推荐人才,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等就业指导工作新项目。可见,健全的机构和队伍,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面。

就业指导论文7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而探究了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的作用,指出了辅导员应当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数字化的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 辅导员 全程化 就业指导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比2015年增加21万多人,再次创下毕业生人数的新高,社会就业竞争更激烈,同时也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心理压力。辅导员应做好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发挥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内涵

  就业指导全程化是指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依据双向选择,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理论和大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以职业生涯设计、学业指导、择业指导、创业指导为主要指导体系,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分年级、分阶段进行指导,并使之贯穿大学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职业基本技能,完成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的过程中,处于增长放缓的经济新常态。作为就业重点群体的大学生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辅导员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更多的要求。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阶段缺乏连贯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贯穿于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很多学校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比较重视,往往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趋势。某些学校在大一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希望大学生在课程中进行人职匹配,确定职业锚。实际上,大一学生刚开始专业学习,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同时,某些学生可能是被调剂入校的,缺乏专业认同。他们的职业兴趣正在探索中,能力和价值观在变化中,自我探索得出的信息非常有限。对于大四同学的就业指导,更多局限于就业信息的发布、简历的修改、就业礼仪、各类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对于其他年级的就业指导则缺乏相应的引导和**。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实践经历有限、传统就业观念的制约,对不同途径的就业类型和具体职位要求并不明确,只有简单刻板印象。因此,这些学生不注意学业规划和能力规划,不积极参与各种锻炼,对职业素养和技能缺乏重视,对自我的就业能力要求不高,错过就业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对象没有突出个体性

  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应突出个性化。因为大学生在择业和就业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个体倾向。当前,多数高校实施就业指导都以院系、年级、专业、班级等集体为单位进行就业指导,缺乏对个体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指导课程限于班级人数和课程课时,往往**大班授课。学校或者学院**宣讲就业**、传授就业技巧的讲座,一般针对特定年级或者特定专业。但是每位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以及需要解决的就业问题是不一样的,需要个性化的指导。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职业规划大赛、简历大赛、职业访谈等就业类的比赛,能够使部分积极参与的学生从中受益,但对不少缺乏**意识参与性,不足学生的就业指导效果不明显,尤其对存在学习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作用更是微乎其微。大学生中,某些学生因学业困难、家庭经济困难、网络成瘾、身体残疾、因**受到处分及心理异常等状况,在就业时自信心不足,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弱,需要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使其适应激烈的就业环境。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施方式缺乏系统性

  (1)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是全员育人的就业指导。在办学方法上,涉及专业设置与学科建设;在教育方法上,既需要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又需要把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之中,更需要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在师资队伍方面,既要求专业教师参与就业教育,又要求从事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使就业教育具有全员化的性质;在理念教育方面,应主动与思想**工作、学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理想信念教育中贯穿就业指导教育。

  (2)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思政部、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心理咨询中心、学工处等各个部门在就业课程的开展、就业信息的搜集、发布、专场招聘会的**、就业心理调适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从整体效果看,某些高校各部门的工作缺乏系统性,缺少对同一个学生大学四年各个方面信息的整合并发挥全员育人的功效。某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就业积极性受家庭影响较大。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生活、心理情况,进而开展实践活动、学业情况督促、专业技能提高、心理状态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能力、正确定位、认知社会。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中的作用

  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就业思想,与学校各个部门有紧密的工作联系,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一)根据不同阶段实施全程化就业指导

  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针对大一学生,大二、大三学生及大四学生。在大一阶段,辅导员应从专业教育中合理切入就业指导,启发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辅导员的就业指导侧重能力培养和职业定向指导。通过开展第二课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多掌握复合型技能,提高求职能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专业社会实践,通过在不同类型的*台实习,让学生了解职业、行业的动态,促使学生认清自己、明确定位;根据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问题,结合职业规划课程和已经毕业学生的亲身经历,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就业途径真实的就业情况,让大学生树立多渠道就业、理性就业、竞争就业的观念,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学生进入大四后,辅导员在掌握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及时对大学生的优势及劣势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科学的求职计划;通过讲座、小组活动等方式开展简历、面试、模拟招聘等专题化的就业技巧指导,为每位同学指导简历设计、指导面试要点、调研目标企业等,帮助学生做好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建立移动新**和社交*台为途径的就业*台,不定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就业指导,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和动态化的*习惯。学生就业后,辅导员要做好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工作,及时了解他们的就业去向、工作情况,听取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意见,建立并维护**学生探索、校友成长的就业资源共享*台,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论文8

  摘要:

  由于大学不断扩招,现在的本科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是考研还是就业面对着两难的选择我们应该怎么做?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考研 综合能力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来到大学已经三年多了,正面对在考验还是就业的十字街头,是考研,还是就业,我们都很迷茫,不过这个学期,有幸的是老师给我们大四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学时虽然不多,但是感觉受益匪浅。回忆这几次课程,每一节课给了我很深的印象,看似*淡无奇的一句话里面里面实际上蕴含着大学问,大道理。

  “就业还是考研”难取舍。由于大学不断扩招,现在的本科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毕业大学生越来越多,造成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如果现在选择就业,单单一个本科**含金量实在不是很高,能否成功地敲开意向的用人单位的大门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考虑到了用考研的方式来减少和规避就业风险。一份初步意向统计表明:在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86%的人表示曾经考虑过要考研。就业指导专家他们解释道,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增长速度的考研队伍,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①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想通过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再者,即使有一部分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研究生,那么两三年以后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式与现在一样吗?事物总在千变万化,这种变化谁也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料到。第三,研究生毕业后即使起点高了,但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与已经就业数年的同行比起来,必定会显得单薄些,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就业。因此我们不能以考研为**来逃避就业压力。

  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均就业率为70%。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再加上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而去年不期而遇的经济危机使得原本就困难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今年全国经济虽然好转,但是再加上去年的待业人员,就业形势还是很困难的。

  ②*社会**所最近在上海、**、深圳、石家庄、郑州、成都、沈阳、武汉、厦门、哈尔滨、西安等地抽取一千位应届大学生进行**显示,10年大学生就业率整75%,**样本显示,就业者总体满意度为近三成八,有三成五的人认为工作一般,仅有约二成七的人表示对工作满意。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工作性质及内容、薪金待遇、人际关系三方面。反映出所学与所用之间,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际关系的不满意反映学生初入职场时对社会的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此外,约七成一受访者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不好找工作。对于“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是否存在焦虑情绪”的**,有五成六的受访者表示非常焦虑。样本显示,最理想职业中,二成八的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之后是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学校这些较稳定的企事业单位;还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放弃继续求职碰壁,选择职业技能再培训。选*营私企、自主创业的学生最少。

  ③面对这么两难的境地,不少专家称,“先就业再考研”也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在有较好就业机会的条件下就先就业,经过几年的职场历练后,就可了解目前的市场所需,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自己考研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造**力资源浪费;而且此时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不用太担心考研而带来的经济压力。究竟是选择考研好还是就业好呢,就业指导专家指出这一点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学习、身体和经济等方面的条件都是不同的,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来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考研是否利于就业,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你是选择就业还选择考研,都必须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认清自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有利于自身特点的结果。

  ④因此我们不管是考研还是还是就业都应该先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过对于自己的未来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要有目的的选择应该提高的自己的哪方面的能力。

  为了能够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在了解大量的成功人士后,将以后人生的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总结出来,希望自己能够时刻注意,将自己培养成一个具备综合素质的人,也好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天,我们都要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那些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迅速作出有效决断的人行情将持续升温。

  二、专业技能。现在,技术已经进入了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工程、通讯、汽车、交通、航空航天领域需要大量能够对电力、电子和机械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和修理的专业人员,特别的是我们城市规划专业,只有拥有丰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出更好的作品。

  三、沟通能力。所有的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面临内部雇员如何相处的问题。一个公司的成功很多时候取决于全体职员能否团结协作,城市规划的设计与创作都是一个团体的合作,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再能在整个团队中很好的承担起自己的作用。

  四、计算机技能。如果你能够利用计算机满足某个公司的特定需要,那么你获得工作的机会将**增加。因此,在现在计算机成为办公必备工具的时候,能够掌握良好的计算机能力,将使你拥有更多的机会。

  五、培训技能。现代社会一天产生和搜集到的数据比古代社会一年的还要多。因此,能够在教育、社区服务、管理协调和商业方面进行培训的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六、理财能力。随着*均寿命的延长,每个人都必须仔细审核自己的投资计划以保证舒适的生活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来源。

  七、信息管理能力。信息是信息时代经济系统的基础,掌握信息管理能力在绝大多数行业来说都是必须的。

  八、外语交际能力。现在全球的大量信息都是有英语进行印刷和保存的,因此想要更快更好的了解世界新的知识,必须掌握外语,工作后的与人谈判有时候也需要外语,因此掌握一门外语将有助于你得到工作的机会。

  九、商业管理能力。生意就是生意,掌握成功运作一个公司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这方面最核心的技能一方面是人员管理、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和融资的能

  力;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客户的需要并迅速将这些需要转化为商机。

  总的归纳起来,我们要对自己练习两点:1、练内功策略:2、练外功策略试想如果你在面试时,外在的长相容貌端正,服饰打扮整洁,言谈举止优雅和待人接物温文尔雅,内在的包括知识修养非常高,思想品质端正,心理状态很好和工作能力突出,面对一个谈吐稳重、穿着得体、举止大方、沉着老练、谦虚谨慎、文明礼貌的毕业生,求职能不要嘛。同时,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考研应该也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情。因此,不管是先就业在考研还是先考研再就业,先储备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不管事就业还是考研,前途都将一片光明现在我们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参考文献:

  ①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 王新文 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9年7月1日)

  ②*教育报.大学生就业现状面面观. 丁义浩 刘玉,2008

  ③联合日报 大学生就业:观念决定前途. 王东升2005(2005-07-20)④大学生就业指导 葛海燕 高桥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 (2009年4月1日)

  ⑤*人事报 大学生怎样提高就业能力 云飞扬,2005.

就业指导论文9

  1.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原则

  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构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必须准确把握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内涵,紧密结合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特点,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认知和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1.1知识教育与技能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就业指导必须坚持提升就业能力为根本出发点。所谓就业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是个体拥有的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知识、技能的组合。知识教育与技能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就是指在就业指导教学中既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就业知识和理论,同时又要重视从知识到就业能力的转化。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就业知识与就业技能互为增长,为获得职业和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1.2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原则总体目标是从宏观上对阶段目标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是方向的保证,同时也确立了课程的总体质量规格。阶段目标是根据学生所处不同年级特点制定的各年级具体目标。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在正确选择职业和顺利就业的基础上,提高育**量和就业质量。阶段目标应该是根据年级特点,有针对性的从职业规划意识养成、职业规划方案制定、就业能力培养、就业信息服务等几个方面强化指导。坚持总体目标与阶段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要注意对大学生实施全过程、不间断的就业指导。要从培养教育的全过程入手,研究影响就业率的深层次问题,抓住实质问题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全程化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同时还应注意各阶段性目标之间是连续的、递进的,而不是**的、分化的。

  2.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从授课目标来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心理、观念的转变。这不是单一的一门课程所能达到的,必须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课程模块构成一个课程体系。在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由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全部教学内容按照教学目标、学生年级特点等秩序和联系组合而成的广义的教学体系。既包括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也包括未列入教学计划的就业咨询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第二课堂教学活动。

  2.1大学一年级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指导课应该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职业,树立职业规划意识,确立学业生涯规划方案为教学目标。主要课程包括《专业介绍与就业分析》(理论课2学时)、《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与指导》(理论课16学时)、《大学生就业指导》(理论课16学时)。

  2.2大学二年级就业指导课程的设计大学二年级的就业指导课应该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立职业生涯规划方案为教学目标。主要课程包括《大学生职业人格测评》(实践课2学时)、《大学生职业倾向测量》(实践课2学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8学时)、《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实践课2学时)、《专业社会实践》(实践课8学时)、《就业调研大赛》(实践课8学时)等。

  3.小结

  本文是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下,对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进行的研究,并在部分专业进行了实践层面的操作。下一步,应该分别制定校级层面和二级院系层面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校级层面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更加突出导向性和整体性;二级院系层面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应更加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就业指导论文10

  1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确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它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个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从专业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经验的积累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找出自己的兴趣目标所在,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在自身就业选择过程中,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系统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职业,并且一直坚持工作下去。把握合适的机会,积极促进自身职业的飞跃发展。

  1.1大学一年级———就业探索期刚入校的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高校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测试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以及自我发展意向等,确立基本的职业目标,进行生涯设计,做到初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前途等,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1.2大学二年级———就业准备期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其就业能力低,适应就业岗位能力差,且当前就业方向之一就是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在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等结合起来,同时开展实习、调研等具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观念和职业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尽早认清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明白如果不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不可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就业观念,到了毕业时往往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1.3大学三年级———就业强化期这一时期,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的系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所学专业更加紧密联系,使大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这一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关键,是自身专业核心能力学习、深化加强的重要阶段,一定要让大学生好好珍惜,把握好宝贵的学习时间,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4大学四年级———就业实践期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此时的辅导员应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求职技巧培训,不定期发布就业指导信息,搭建就业*台;倡导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建立联系,拓宽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以扩大求职范围。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亲自到相关企业一线实际考察、学习,了解真实的就业情况,对照自身,找出不足与差距,抓紧时间弥补不足。

  2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随着就业困难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在被用人单位拒绝后心理产生阴影。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得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准每个人的就业期望,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指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心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正确地认识自己,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同时,辅导员需要将“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思想渗透地灌输给大学生,争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3树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意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学毕业生具备不同的性格、兴趣、能力、家庭背景等,高校辅导员需要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体职业指导。辅导员因为经常与学生接触,容易与学生沟通,较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因此要根据各种就业信息,分析大学生个体与就业信息的匹配程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有效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4搭建全方位就业信息*台,完善就业渠道

  高校辅导员要高效利用各种有利资源,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搜集就业信息,搭建信息*台。同时,要有效利用众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例如校园网、班级QQ群、邮件、飞信、微博等方式,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为学生掌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就业信息*台要严格**相关招聘信息,现代就业市场鱼龙混杂,不时有**公司、皮包公司出现,他们打着招聘大学生的旗号,进行一些虚假宣传,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从学校层面一定要做到认真**,严格把关,在丰富就业信息的同时,拒绝不良招聘信息。

  5宣传落实毕业生就业**,扩大就业方向

  **来,**各******实施了多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高校作为高水*人才培养基地,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工程,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要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业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要能够做到定期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面试、签订协议情况,掌握动态变化,做到全程辅导、全程服务,从而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扩展2)

——就业指导论文10篇

就业指导论文1

  摘要:**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政群体、中外企业占***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的配套**,打破由于户籍**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不断的**来顺应广大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这也使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通过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影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现状

  **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不断的**来顺应广大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这也使得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就业竞争的激烈,全国很多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越来越重视,不断进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和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地方*部门也都出台了各种规范毕业生就业的**。虽然有**的**,高校也在不断地改进就业指导的工作,但是,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尚未真正落实学校制定的**,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进行指导,更不用说构建科学规范的就业指导课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通过专业的就业指导者或者教师,构建出具有创新理念的课程,才能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对就业指导课程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有较强的随意性和临时性。很多高校并未将就业指导课程列为必修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对该课程缺乏明确的认识,学校对开设改课程没有**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开设改课程的随意性较大,比如,开设在晚上,很多学生晚上都有自己的安排,没有时间去上就业指导课,而且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第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缺乏系统性,且指导的方式单一。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基本是针对毕业生的,因此课程体系没有做到全程性。在指导方式的选择上,由于课程内容以及就业形势的原因,大多以商业性的内容为指导,比如面试应聘技巧、求职包装等,忽略了学生应该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再者,就业指导课程的形式极为不规范,大多以讲座的形式存在,过于临时和零散。

  第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缺乏专业的训练,讲授的课程重理论缺乏实践。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一批批的就业指导辅导员也随之扩招,多渠道招聘的辅导员使得就业指导的质量和专业性失去了保障,因此,解决教师队伍素质的专业化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最大的难题。

  二、影响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构建的主要因素

  (一)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于新时期大学生与以往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因此,新时期的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以及思维能力方面显示出更加成熟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大学生存在幼稚和不成熟的心理特点。首先,新时期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较强但是不成熟。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大学的生活环境为他们自我意识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是,他们的世界观尚未成熟和定型,因此,大学生对社会的经验不足,也缺乏对自己客观的认识。其次,新时期大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抽象思维能力,但是思维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再次,大学生在大学校园可以体验丰富的生活,也会产生丰富的情感,对生活、对国家、对朋友的感情等,但是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波动比较大,经常处于矛盾中不能自拔。最后,大学生具有较为坚强的意志力,但是缺乏长久的稳定性和*衡性,容易盲从,缺乏果断的心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也影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方向。

  (二)用人单位的需求。新时期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一方面要考虑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必须要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求职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一般来讲,用人单位比较青睐具备以下特点的毕业生:

  第一,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认同所应聘单位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只有员工认同了企业的文化,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因此,有的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会直接表示认同企业文化是招聘的原则之一。第二,能够忠诚与企业。据**显示,很多国企,外企以及民企的人力资源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宁可招聘能力差一点,但是具有忠诚心的员工,也不愿意招聘具有高能力但朝三暮四的员工。第三,具备敬业精神的专业的技术能力于职业素养。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体现的是人的情商和心理素质的高低,而专业技能主要是考查毕业生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大学生要想在当今的就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重视对以上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对策

  首先,明确新时期就业指导的理念,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很多高校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的指导顶多算是出谋划策,而非真正培养大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构建中,应该弥补对大学生生存技能的训练,帮助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其次,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建立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提供实践的*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价值。新时期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要以国家的就业指导内容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联合企事业单位,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最后,高校需要将就业指导课程归入学习的总体教学计划之中。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需求以及达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新时期我国高校应该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各个高校的总体教学计划中,开设为必修课程,每个年级以不同的内容和重点有层次地递进,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这是每一位从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责任。

  参考文献

  [2] 程绪彪.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池州师专学报,

  [3] 王玉江,颜彬,段善利,于德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设初探[J].*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论文3

  论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

  根据目前**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关系到****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现状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是高质量、高水*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就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初期的一些**学校中,就业指导培训的最初课程主要建立在简单逻辑和常识的基础上,而且主要依赖于观察及资料收集技能。

  如今***,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它以*、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以“市场就业**”或“**就业**”为基础,配备专职人员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和心理测试等,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来收集整理并提供就业信息。

  新*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指导的问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放以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各大学相继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初步开展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毕业生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不高,存在教材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经验欠缺等问题,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与**同等大学相比较仍明显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笔者认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不要跟在普通高校的后面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2、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教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性短期促销的模式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份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为毕业班开设,作一些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误区:就业指导的内容是技巧性的、片面性的,可以通过突击掌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讲,从学生入学起就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全方位的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课,适当引导非毕业班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比如暑期社会实践、*时的兼职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可再具体化,针对某种具体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

  3、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怎么写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就业指导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实,就业指导应该经常**学生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学生开讲座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加强指导效果。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提供相关的细化服务。首先,就业指导应逐步向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体系和档案,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并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调适其心理状态,调整其发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起,紧密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其不同的职业素质,使之对将来的选择有所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证**,但是这个**还很年轻。教育部只是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准入**。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要搞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队伍。

  5、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很早就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的职业前途教育、苏联的职业定向教育、德国的职业咨询也均形成了网络化指导格局。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获取足够的信息是求职的先决条件。收集信息、扩大信息渠道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信息化**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加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建立信息短信服务*台,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向毕业生介绍就业**,进行就业指导;另外,要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信息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全面收集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反馈信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求职,应当是今后择业和就业的首选方式。

  综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以及扩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业指导论文4

  摘要:职业素养是一个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职业素养底下,对职业生涯没有规划。本文从学生层面、老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关键词:职业素养;职业生涯

  一、职业素养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职业素养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含职业道德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敬业和合作精神,具有很好敬业精神和态度的话,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会很投入地去做好。通过查阅资料及访谈,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管理者都表示高职学生因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但在工作中有不遵守岗位操作规范、不恪守公司的规章**、缺乏高度的责任感、缺乏团队协作意识的现象经常发生。这些结果的发生总体还是归结于职业素养较低造成的。职业技术随着*制造2025、智能化的快速变化,职业技术不是一个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要求多知识多专业的融会贯通。我们将职业能力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训练,在学校内只进行知识的讲授和技能的训练,不关注职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转型发展,那么形成的职业素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职业素养必须符合专业特点和时代的特点。

  1、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在校生具有竞争力的原动力。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更要面向未来,强调发展和创新。使学生既能就业,又能创新和发展,不惧怕转岗和敢于向新技术挑战,为自己灌注充足的后劲。因此在课程中应设置创新和创业教育模块、职业发展规划和面对职业过程的问题处理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模拟工作岗位,在不同的工作中锻炼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养,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原动力。

  2、职业素养能使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职业生涯规划好的话,工作会****,否则,在就业和转业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所以,在校期间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专业的特点设计典型案例,设计不同的职业生涯。目的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和需要的技术、技能要求,自己需要掌握什么,以及就业岗位和层次,也要规划后经过几年后发展路线或升迁路线。

  3、职业素养能够使职业能力得到更好的发挥。职业能力在具体的工作情境中体现,技能只出现在需要的时候,但是职业素养会与具体的工作情节有联系,即具体的工作环境不同所需要的素养也不同,而且素养还能对职业能力的发挥起着调节作用。

  二、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问题

  1、学习目标定位不准确。大多数学生来说,上大学的目的是学习一门技术为以后的工作或生活打下基础,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拜金**、急功近利等腐朽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希望工作后收入高、工作轻松,工作环境好,所以好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特别是工科学生,不愿意去工厂。在学习阶段不主动学习目标不明确或经常动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必然会受到影响。

  2、学生对知识认识的错位。对于现在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他们觉得知识对一个人的发展不一定有重要影响,对学习的目标认识错位,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没有把学习知识技能作为以后谋生动的**或本领,因此造成对知识的漠视和对学习不积极。

  3、学习动力乏力。大多数高职生在学**缺少内在的推动力,学生的基础薄弱,再加上近几年的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知识结构的残缺妨碍了知识的建构。因此“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听不懂、学不会”,长期以往,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提高职业素养的策略

  著名企业家牛根生先生曾经说过:“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才无德限制录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对职业道德的重视已经成为用人单位的普遍共识。但是对一个人的道德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作为一名大学生来说,其价值观和道德观基本形成,有很多方面都存在与职业习惯相悖的行为习惯,要想纠正他们这些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因此大学阶段想办法帮助他们改变和提升,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一些策略和建议。

  1、学生层面。

  1、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入高职的学生普遍成绩不太理想,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的工作或前途不报希望。这些问题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需要老师走近学生,引导他们积极乐观面对困难,通过参加学校**的一些活动或参加班级活动,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回信心,积极面对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专业和本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后,进行自我定位,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1、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集体意识。一个好的团队并不是说每一个人员都很优秀,而是指团队成员能够取其长处,互相学习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现在的大学生处于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游戏、视频、各种APP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人与人互相交往的机会**减少,因此好多学生缺乏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就差一些。因此老师就安排多一些班级为单位的比赛、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教师层面。

  2、1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为学生做榜样。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的影响力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因此,我们要不断的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在实践中不断进取,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

  2、2加强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教师应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但现在的老师普遍缺乏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造成了不便。因此有必要定期安排老师到企业锻炼,提高其实际工作经验的同时体验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为课堂教学储备知识。

  3、学校层面。

  3、1重视德育课程教学。课程体系中一定要突出德育课的教学,从思想上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要引入一些成功的案例,引进企业文化,感染学生。如微软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就是诚实守信、公开交流、对客户、合作伙伴信守承诺,对结果负责;Google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无论有多大的商机,坚决不做坏事;还有我国著名企业海尔,海尔精神总体概括为“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让学生从中去感受和体会,引导学生思考企业文化或者企业需要的职业素养。

  3、2渗透企业文化,培养职业素养。在高职的课程设置中,应该将职业素养和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基础文化课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会计课中的诚信教育、体育课中的团队合作教育、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人际交往教育等。在技能训练的时候不仅要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还应该加强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作风的教育。通过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活动,例如企业家文化讲坛、技能比拼竞赛、创新成果展等具有企业特点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未来从事职业的要求和性质,切身感受企业专家的成功之道和精神魅力,让职业文化的浸润来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小娟.高职学生素质能力评价研究[J].教育研究,2013(5):96-102.

  [2]汤晓华,吕景泉,洪霞.基于职业能力的技能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系统化模型建模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2-33.

  [3]李磊.基于职业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构建[J].***教育,2016(7):97-99.67.

  [4]耿荣,**.职业素养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0):94-96.

就业指导论文5

  论文摘要: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还有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对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者传递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给要求就业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具有一些独特意义。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独特意义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直接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作用外,对社会、学校、学生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职业,是青年学生人生关键的一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工作上的,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能力相符、专业相适、优势一致,人就能热爱工作,容易出成果,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职业选择不好,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发展,处理不好,还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

  高职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择业素质,更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等各方面问题的正确、成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一项针对毕业生所做的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纠正了在择业、对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偏颇,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利于深化**,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从而使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尤其是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与调整,对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同时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到调整专业结构,对接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锻炼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等教育教学**,这些无疑将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这对学校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把就业前景好的汽车修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做大做强,扩大招生数量。同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新开设了市场营销、导游等专业,其招生情况火热。此外,把一些**学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或暂停招生。另外,学校还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搜集到的人才市场信息中所反映对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全校性增设礼仪课程,文秘专业增设汽车驾驶课程等,使学校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就业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虽然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有些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按时授课。《就业指导》、《择业宝典》、《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等几十种教材纷纷涌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择业技巧、如何应对面试等,系统全面,思路清晰,但教师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问题,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就业指导不应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实战演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多彩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和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用人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诸如,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来进行,在思想**教育及各类学科中渗透;通过社会、企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人才中心、劳务市场等机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就业指导最生动的课堂;学生到企业、工厂实习也是就业指导的有效形式。上述这些途径和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学生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去适应社会**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创业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专利,适合高职生创业的领域很多很多。只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以前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忽视创业教育现象,导致全体学生千军万马拥挤在择业的独木桥上,而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其实,就业与创业是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创业本身也是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自身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不能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盯着现有岗位,还要从创业这个高起点上想问题、谋发展。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方面施加影响,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侯选的择业思路,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更好的就业。当然,本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创业观念的良好素材。

  3、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所改动,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各学校**设置机构的还不多,其职能隶属学生处、教务处、德育教研室、***等部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而**设置就业工作机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机构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一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机构应由学校**挂帅,队伍应由专、兼职教师组成,还应吸收企业、用人单位的主管及家长**参加。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自从2007年初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培训、学生就业情况**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更采取信息发布会、供需见面会、就业洽谈会等各种有效措施对外宣传、介绍、推荐人才,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等就业指导工作新项目。可见,健全的机构和队伍,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面。

就业指导论文6

  摘要:**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政群体、中外企业占***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的配套**,打破由于户籍**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就业指导论文7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普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所具有的普遍意义,还有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独特意义。因此,对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育,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就业指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要求就业者传递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广义的就业指导包括给要求就业者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如何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经验、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指导。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无论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具有一些独特意义。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独特意义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有直接的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作用外,对社会、学校、学生还有着其独特的功能与作用。充分认识这些作用,能够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可持续发展

  俗话说,人怕入错行。能否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成才的职业,是青年学生人生关键的一步。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用在工作上的,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兴趣相投、能力相符、专业相适、优势一致,人就能热爱工作,容易出成果,从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如果职业选择不好,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的前程和发展,处理不好,还将在人生的道路上出现波折。

  高职毕业生社会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容易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往往好高骛远,或只顾眼前利益,或胆怯焦急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就业指导中的理论指导、实践指导等环节,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择业素质,更能使学生得到关于对自身、对社会、对职业等各方面问题的正确、成熟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基础。

  在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一项针对毕业生所做的对本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意见**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同学反映,学校的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实践工作使其纠正了在择业、对自身认识等方面的偏颇,促使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由幼稚走向成熟,对其今后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

  2、有利于深化**,促进高职教育发展

  就业指导是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它可以使学校了解社会,也让社会了解学校,从而使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就业指导,学校可以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趋势,尤其是本地区经济结构的组成与调整,对人才数量、质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需求,这样学校在培养人才上更有针对性。同时学校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使用情况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到调整专业结构,对接社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锻炼职业能力;创新教学模式,推进课程**;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等教育教学**,这些无疑将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另外,就业指导综合分析现代企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包括知识结构、能力水*、心理素质、个性特征等方面,这对学校制定新的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汇总和分析报告,适时地调整专业设置,把就业前景好的汽车修理、动漫设计与制作等专业做大做强,扩大招生数量。同时,根据就业市场需要新开设了市场营销、导游等专业,其招生情况火热。此外,把一些**学生就业情况不太理想的专业缩减招生或暂停招生。另外,学校还根据就业指导工作中搜集到的人才市场信息中所反映对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例如,全校性增设礼仪课程,文秘专业增设汽车驾驶课程等,使学校不断获得新的增长点,为社会培养适销对路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就业工作是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面的合作。就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说,虽然各院校有各自不同的问题,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就业指导课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有些学校把就业指导课纳入了教学计划,按时授课。《就业指导》、《择业宝典》、《就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等几十种教材纷纷涌现。但仅限于课堂教学和理论研究,课堂上教师侃侃而谈,就业心理准备、求职择业技巧、如何应对面试等,系统全面,思路清晰,但教师从讲授理论出发,学生接受理论为止,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有纸上谈兵、隔靴搔痒的问题,就业指导效果不理想。

  就业指导不应是纸上谈兵,而更应该是实战演练。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地学习就业指导理论。另一方面,要用理论指导实践,丰富多彩地开展就业实践活动。通过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实习,到人才市场亲身体验和在校内举行用人洽谈会等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择业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来进行。诸如,通过课堂讲授和讲座来进行,在思想**教育及各类学科中渗透;通过社会、企业、家庭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指导。特别是人才中心、劳务市场等机构,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而且也是就业指导最生动的课堂;学生到企业、工厂实习,也是就业指导的有效形式。上述这些途径和方式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对学生就业与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重就业指导,轻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就业指导工作中,重视就业指导,教学生如何打造自己、展示自己,去适应社会**的要求与挑选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较少有创业教育的观念。创业并不是本科生、研究生的专利,适合高职生创业的领域很多很多。只要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一样可以开创属于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职院校以前的就业指导普遍存在忽视创业教育现象,导致全体学生千军万马拥挤在择业的独木桥上,而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没有形成很强的创业意识、创业观念,对身为高职生进行创业缺乏信心,在创业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因此,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加强创业教育。其实,就业与创业是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创业本身也是就业,是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青年自身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和指导实践中不能只顾学生的眼前利益,盯着现有岗位,还要从创业这个高起点上想问题、谋发展。注重对学生创业精神、创业心理、创业能力等方面施加影响,可以使学生改变被动侯选的择业思路,主动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更好的就业。当然,本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故事,更是培养学生创业观念的良好素材。

  3、机构及队伍不够健全的问题与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有所改动,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一支专业的队伍来开展此项工作。但各学校**设置机构的还不多,其职能隶属学生处、教务处、德育教研室、***等部门,这些做法都不利于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而**设置就业工作机构,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这个机构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一样,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机构应由学校**挂帅,队伍应由专、兼职教师组成,还应吸收企业、用人单位的主管及家长**参加。

  阜新高等专科学校自从2007年初设立**的`就业指导中心以来,就业信息搜集、就业培训、学生就业情况**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就业指导中心除了对学生进行就业理论指导,更采取信息发布会、供需见面会、就业洽谈会等各种有效措施对外宣传、介绍、推荐人才,推进就业基地建设等就业指导工作新项目。可见,健全的机构和队伍,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好开展的重要方面。

就业指导论文8

  论文关键词:

  职业教育;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

  根据目前**就业形势的需要及职业教育就业指导的现状,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应做到: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近几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则关系到****经济建设的进程,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应该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本文拟就高职院校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现状

  就业指导是帮助学生成功地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是高质量、高水*的就业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业指导是指帮助学生寻求职业而进行的以方法性和技巧性为主的指导,包括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各方面的指导;广义的就业指导除了包含狭义的内容之外,更主要的是从社会需要出发,对学生的**立场、思想道德、身心修养、业务知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学习、**、管理、创新、协调、交流、表达等各种能力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素质。狭义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学生临近毕业时进行,而广义的就业指导则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由此可见,从学生进入校园伊始,指导他们从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要求出发,努力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全面职业素质,为走向社会和创造未来打好基础、积蓄力量,是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就业指导最早起源于欧美。在20世纪初期的一些**学校中,就业指导培训的最初课程主要建立在简单逻辑和常识的基础上,而且主要依赖于观察及资料收集技能。

  如今***,就业指导在高校中往往处于中心地位。它以*、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作为就业指导的主体,以“市场就业**”或“**就业**”为基础,配备专职人员在大学生中开展内容全面、形式多样、方法先进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方法。**高校就业指导的形式主要有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和心理测试等,并利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来收集整理并提供就业信息。

  新*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学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基本不存在就业指导的问题。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放以后,随着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转变,各大学相继设立就业指导中心,初步开展了就业教育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就业指导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毕业生的需求仍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现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不高,存在教材指导性不强、信息来源不够、就业指导工作流于形式、从业人员经验欠缺等问题,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投入经费和人员配备、硬件设施与**同等大学相比较仍明显不足。

  二、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针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笔者认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水*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1、办学定位准确,合理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就业为国计民生之本。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公开申明“以就业为导向”,就足以说明高职教育在其根本属性上就是一种以国计民生为本的教育。为此也就产生了一种更本质的判断——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高职院校一定要定位准确、目标明确、脚踏实地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课的教学时数,减少纯理论课的教学时数,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按照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对人才的要求,逆向思维来设置课程。高职院校在教学理念上要转变观念,不要跟在普通高校的后面跑,要有自己的特色,在拓宽知识面、动手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学校要把技能鉴定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分层次教学把实验、实习等内容和相关工种职业技能的鉴定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实践性环节,突出能力培养;把**教育和职业培训融为一体,根据不同对象(工种)和班级,实行不同的培训方式,突出外语、计算机、营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

  2、形成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突破“短期培训”的模式

  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获得一种就业能力和面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的**,不能仅局限于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更要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就业能力提供帮助。目前,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一些高校任课教师只注重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性短期促销的模式指导,如如何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如何依托各种关系收集处理就业信息、如何制作有份量的自荐材料、如何应对面试和笔试、如何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等等,而并没有重视对学生整体的职业素质的教育,缺乏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念。

  目前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只为毕业班开设,作一些求职准备、求职心理、求职简历的制作以及面试技巧、交际礼仪等技巧方面的知识讲座。这样就容易把学生引向一个误区:就业指导的内容是技巧性的、片面性的,可以通过突击掌握,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准备。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发挥就业指导的作用,要逐步建立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具体讲,从学生入学起就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目的,认清自己的发展道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出全方位的规划;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主体,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开设各具特色的就业指导课,适当引导非毕业班进行阶段性的实践活动,比如暑期社会实践、*时的兼职等;同时,就业指导课的内容还可再具体化,针对某种具体职业,进行具体的指导。

  3、改变现有的指导方式,加强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

  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不能仅仅重视就业指导的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和案例分析。目前,**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很少**学生到用人单位及人才市场参观学习并进行必要的案例分析。所以就业指导普遍显得单调,缺乏生气与活力。其实,就业指导应该经常**学生参观学习或者邀请一些专业人士给学生开讲座和案例分析,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的兴趣,加强指导效果。学校还应该针对学生个体提供相关的细化服务。首先,就业指导应逐步向个性化发展,建立学生心理、个性能力等方面的测评体系和档案,帮助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与评价自己,并参照测试结果对学生进行指导,不断调适其心理状态,调整其发展目标;其次,就业指导应从低年级起,紧密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其不同的职业素质,使之对将来的选择有所准备。

  4、加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

  **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了职业指导师资格认证考证**,但是这个**还很年轻。教育部只是要求各个高校必须按一定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并没有真正严格执行从业资格的准入**。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来看,从事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的人员,大多数都接受过广泛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知识的培训,并且是在比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我国各高职院校要搞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建立一支合格的就业指导队伍。

  5、充分利用网络提供就业信息,提高就业指导能力

  **、***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很早就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家庭网络化格局。**的职业前途教育、苏联的职业定向教育、德国的职业咨询也均形成了网络化指导格局。我国应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信息是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基础,获取足够的信息是求职的先决条件。收集信息、扩大信息渠道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服务是最重要的服务,信息化**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加快就业信息网站建设,建立信息短信服务*台,充分利用网络查找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宣传学校,推荐毕业生,向毕业生介绍就业**,进行就业指导;另外,要多渠道联系用人单位,广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信息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全面收集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信息,反馈信息。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求职,应当是今后择业和就业的首选方式。

  综上,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就业指导在高职教育过程中显得日益重要。高职教育就业指导工作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拓宽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以及扩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时空,满足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

就业指导论文9

  1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指导,确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是以发展的观点分析大学生就业的。它是一个较为长远的规划,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个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指导意义。从专业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社会经验的积累等几个方面深入了解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找出自己的兴趣目标所在,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在自身就业选择过程中,只要外部环境不发生系统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职业,并且一直坚持工作下去。把握合适的机会,积极促进自身职业的飞跃发展。

  1.1大学一年级———就业探索期刚入校的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确切含义,高校辅导员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通过舒伯“生涯发展理论”测试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能力倾向以及自我发展意向等,确立基本的职业目标,进行生涯设计,做到初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前途等,并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和安排。

  1.2大学二年级———就业准备期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导致其就业能力低,适应就业岗位能力差,且当前就业方向之一就是需要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因此在这一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等结合起来,同时开展实习、调研等具有实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向社会展示自我的*台,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心理、职业观念和职业素质。同时,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尽早认清当今社会的就业压力,明白如果不早做准备,在大学期间不可能形成一个明确的就业观念,到了毕业时往往感到很茫然,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1.3大学三年级———就业强化期这一时期,大学生进入专业课的系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明确了自身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实施的时期。高校辅导员应该把就业指导与所学专业更加紧密联系,使大学生明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今后就业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这一时期,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关键,是自身专业核心能力学习、深化加强的重要阶段,一定要让大学生好好珍惜,把握好宝贵的学习时间,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水*,为今后的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1.4大学四年级———就业实践期四年级的学生面临毕业,此时的辅导员应该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题的求职技巧培训,不定期发布就业指导信息,搭建就业*台;倡导学生和已毕业的校友建立联系,拓宽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以扩大求职范围。有时间的同学还可以亲自到相关企业一线实际考察、学习,了解真实的就业情况,对照自身,找出不足与差距,抓紧时间弥补不足。

  2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

  随着就业困难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就业心理问题。在被用人单位拒绝后心理产生阴影。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得不少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认真分析学生的性格特点,找准每个人的就业期望,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心理辅导。指导大学生调整自身心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学专业与未来工作的矛盾,正确地认识自己,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同时,辅导员需要将“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等思想渗透地灌输给大学生,争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

  3树立个性化就业指导意识、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学毕业生具备不同的性格、兴趣、能力、家庭背景等,高校辅导员需要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体职业指导。辅导员因为经常与学生接触,容易与学生沟通,较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因此要根据各种就业信息,分析大学生个体与就业信息的匹配程度,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学生开展有效的个性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为大学生就业出谋划策,指导大学生顺利就业。

  4搭建全方位就业信息*台,完善就业渠道

  高校辅导员要高效利用各种有利资源,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全方位搜集就业信息,搭建信息*台。同时,要有效利用众多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例如校园网、班级QQ群、邮件、飞信、微博等方式,确保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为学生掌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就业信息*台要严格**相关招聘信息,现代就业市场鱼龙混杂,不时有**公司、皮包公司出现,他们打着招聘大学生的旗号,进行一些虚假宣传,这对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危害性的。因此,从学校层面一定要做到认真**,严格把关,在丰富就业信息的同时,拒绝不良招聘信息。

  5宣传落实毕业生就业**,扩大就业方向

  **来,**各******实施了多个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项目,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等,高校辅导员要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引导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高校作为高水*人才培养基地,应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工程,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要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不断地思考、总结和创新,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业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针对不同年级各有侧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涯的始终,要能够做到定期了解毕业生的求职、面试、签订协议情况,掌握动态变化,做到全程辅导、全程服务,从而开创大学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就业指导论文10

  1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现在毕业生数量直线上升,因此现在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高要求来删减部分应聘者,同时可以为企业挑选到更为优秀的员工。“211”、“985”已经成为了一些知名企业的必备门槛,成绩优秀、实践经历等也成为企业最为热门的首要条件。这些条件给不少的求职者一定的压力,甚至有些还对求职者的自信心进行了打击。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

  1.2辅导员对于就业教育不重视由于辅导员主要负责一个年级段的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行政方面的教育,因此他们每天都会有大量的工作,比如说学生奖学金问题、学生成绩问题、学生生活问题等,导致辅导员一般不会有足够的精力去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一般只是提供大型招聘会信息给毕业生。同时,由于辅导员的专业问题,可能对学生的专业不够了解,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办法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学校又没有对这个方面引起重视,最终导致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处于学生自学成才阶段,也就使得他们会在就业中遇到很多困难。

  1.3学生择业观不符合社会要求**大学,家长就会对学生寄予厚望,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之后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这样的想法也给了大学生一定的压力,也让他们自己的择业观产生了偏差,非优越的工作不要,非高薪工作不要等。不管是家长还是大学生,都认为好工作等同于***、事业单位这种拥有稳定、舒适工作环境、待遇优厚的工作,这也使得学生盲目追求***、事业单位这类岗位。这也就导致这种热门行业被学生挤破头,还不一定能够争取得到,一些企业基层岗位或者偏远地区岗位则无人问津,使得学生形成了不太良好的择业观,也因此错失了很多的好的就业机会。

  2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作用的建议

  2.1辅导员加强自身素质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力量,辅导员需要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了解最新就业信息,并对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传授给学生各个专业所要面对的形势,各个专业存在的优势,该如何进行择业等知识。同时,学校应当给予辅导员一定的培训,如怎样有效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心态问题,怎样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就业指导等问题,使得辅导员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择业观,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规划。

  2.2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由于大学生是一群思想各异的群体,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未来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于就业问题,也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部分学生都还没有做好进行身份转换的准备,对自己的未来预想开始出现茫然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高校的辅导员就需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优劣势,帮助学生应对各类就业问题。同时,辅导员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具体就业倾向进行动员工作,如考研的要积极鼓励他们复习,指导他们报考院校、挑选导师等,如就业的则鼓励学生多参加实习、社会实践,提前适应社会环境。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动向,有助于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准确的指导定位,开展具体的工作。

  2.3面试技巧的传授由于面试是大部分企业所采取的应聘的方式,也是应聘者给企业留下最直观印象的方式。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大多没有什么面试经验,不知道该如何展现自己,不知道该如何消除自己的紧张心理,这样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对应聘者的看法。所以,辅导员在学生的.就业指导过程中,应当穿插入应聘相应技巧,传授面试技巧给学生,如何分析面试者的**潜台词,如何了解他们的真正意图,如何巧妙回答面试官的问题等。同时,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辅导员还可以通过模拟面试现场,让学生之间进行角色扮演,互相**,让学生先行体验一下面试的感觉,同时让学生练习如何运用面试技巧。

  2.4转变学生择业观转变学生择业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是当前辅导员的重要工作。当前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方面就是因为学生的择业观不正确,导致有些单位招不到人,有些学生没有工作。现在大多学生都把精力投放在***、事业单位、教师等岗位上,却忽略了社会中一些优秀单位,导致***、事业单位、教师岗位大家都争着去考试,而社会中的一些单位则没有人去理睬。因此,改善学生择业观,能够很好地改善现在的就业形势。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当始终贯穿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对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生关系,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正确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教育。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使得学生不仅仅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寻得一份满意的工作,还能够使得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得学生拥有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扩展3)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篇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1

  摘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实现智能化的发展,这种环境背景下,要想获得好的就业,就需要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明确新形势下大学生群体的变化情况,了解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调整与改进,给予大学生科学的指导与帮助,使其能够明确自我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能够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本文就对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

  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

  一、引言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其实就是*的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以及**的人才市场、高校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对高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存在着同质化的、程序化的特点,当前就业市场逐渐实现信息化,并日趋完善,在这种新形势下,传统的就业指导方法是无法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需要的。所以需要一种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群体特点的就业指导方法,使就业指导的内容更加丰富,涉及的单位更广,发挥的作用更大。

  二、移动互联时代对大学生群体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机遇。学生生活层面。大学生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主要群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会使用到互联网,比如学生之间的日常休闲娱乐、出行订票、网上订餐等,[1]使用互联网能够使其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互联网的应用也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这种变化是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的,而且在大学生的影响和带动下,其他群体也开始应用互联网,使其应用更加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学生思维模式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高校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行为等也逐渐开放,相比于上一辈,他们的思想认识更加新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问题的看待和处理方法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其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外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化也涉及他们的职业观念,学生在就业时自我认识比较强,他们知道只有强化自己的素质水*以及实践技能才能够被社会所接纳,[2]才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找到好的、合适的工作岗位。对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需要高校就业指导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审视,对其就业指导的内容以及方法进行科学的调整与设计,了解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并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就业指导。知识获取渠道层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的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并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依旧是阅读,新**时代,阅读逐渐发生成为立体化的阅读方式。[3]新**时代,阅读注重将文本和读者作为中心,传统的阅读方式注重的是传统**对于信息的采集与发布,新**时代注重的是读者参与到阅读中,并实现良好的互动,实现参与性的阅读。新**时代,大学生阅读是一种“浅阅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量逐渐增多,大学生要想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一般不会深入的阅读,只是浏览性的阅读。“浅阅读”通常是由于学生的兴趣引起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感官上的享受,对于阅读的实际效果以及知识性内容并不重视。此外,新**时代下,大学生知识获取的方式还呈现出“杂阅读”的现象,[4]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网络化的阅读速度逐渐加快,具有一定的跳跃性,并且网络上的阅读不会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使得读者阅读的内容比较宽泛,甚至出现一些低俗的阅读内容,影响读者的阅读品味。总而言之,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的变化也使得就业指导工作遇到了一定的挑战。第二,挑战。移动互联网时代也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容易出现享乐**、拜金**以及崇洋媚外等不良的**。集体**淡薄,个人****泛滥。此**络上还有很多不良的黄色信息以及扰乱**经济的黑色信息,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出现偏差。

  三、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第一,指导模式缺乏创新。通常来讲,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方式主要是就业信息的获取、面试指导、人才招聘会以及就业报告会等。[5]就业信息的获取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等多样化的方法获得就业求知的信息。面试指导就是为大学生模拟真实的面试场景指导学生的面试行为。人才招聘会就是邀请企业到学生举办招聘会。就业报告会是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召开与就业有关的专题报告会。这些方法都是传统的就业指导形式,这些方法虽然对于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活动的指导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不足,学生在就业指导中处于被动地位。而且传统的就业指导缺少人性化的理念,在指导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千篇一律,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就业指导提出的要求。第二,指导内容过于单调。对国家的就业**进行解读、提高学生的面试以及信息获取能力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高校会为学生讲解国家以及地方的出台的大学生就业**、落户**等,为靠***、村官以及事业单位的学生梳理流程。[6]此外还有对学生进行简历制作、面试着装以及沟通等内容指导。这些就业指导内容只能解决就业过程中的一部分内容,不能从根本上为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也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对就业方向。移动互联网时代,就业指导内容应更加宽泛,传统的就业指导流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且新时代学生在就业时不再一味地考***、考事业单位,他们想自主创业、出国深造等,如果就业指导内容依旧局限于考试上的指导,会使指导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第三,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团队。高校就业指导人员是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近些年来,高校加强对辅导员依旧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教师队伍的理论以及实践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目前教师队伍达到的能力水*还不够。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更新缓慢,而且比较单一,简单的培训一下辅导员之后,其就变成了就业指导人员,这种能力水*的教师是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就业指导的实际需求的。需要指导教师能够科学的、充分的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四、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第一,创新就业指导方法。新时期,为达到理想的就业指导目标,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创新现有的就业指导模式,其中“第三屏”就业指导方法称为正确之选。“第三屏”与电视屏幕、电脑屏幕有区别的,将手机作为主要**的“第三屏”,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第三屏”已经成为信息的重要载体,[7]也是大学生进行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第三屏”的积极作用,将就业指导与互联网相结合,促进就业指导的有效性,能够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准确性的指导。同时将手机作为主要的载体,在就业指导中进行“第三屏”信息化建设,实现就业指导的微信、微博等软件*台的建设,这样学生能够通过手机会当前的就业形势、相关数据等信息进行及时了解,能够对就业理性地对待,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目标,为就业做好准备。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努力实现“第三屏”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就业指导的水*,使就业指导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第二,丰富就业指导内容。新形势下,要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科学的指导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就业指导内容,这是需要做的首要工作。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更加青睐于不受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方式,愿意从手机中获得丰富、趣味性的信息,喜欢碎片式的信息获取和阅读方式。[8]对于大学生的这一特点,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加强内容的丰富与更新,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国家的就业**、现状以及***、事业单位和大学横村官的考试流程等进行讲解,这些枯燥的内容与时代发展是不相适应的。新时期,学生更愿意听到的是高校对于未来就业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第三,重视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加强就业指导团队建设,强化其能力水*。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对网络信息的判断能力、使用互联网的技术水*以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传播能力等。大学生就业指导人员是否具备这些能力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就需要努力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水*,积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中心教师的培训,使其更好的了解、参与和使用移动互联网技术,让他们使用微信、微博,努力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知识,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对就业指导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线上以及线下的求职招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现高效的就业指导。

  五、结束语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水*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也逐渐广泛,对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移动互联时代下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大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此高校应明确移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特点,加强“第三屏”信息化建设,丰富和更新就业指导的方式与内容,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能力水*,使得传统的就业指导不足得到弥补,使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失业情况等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明确自我的发展方向,为今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亮、大数据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60—62、

  [2]陈璐、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大学生就业,2015(04):36—40、

  [3]贾杏、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新举措[J]、当代职业教育,2015(07):102—105、

  [4]薛泉祥、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33):74—76、

  [5]刘陈姣、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探索[J]、亚太教育,2016(08):31—32、

  [6]薛超,王志涛、移动互联在高校就业服务中的应用初探[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6(03):89—91、

  [7]张涓、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策探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139—140、

  [8]张海燕、利用微信*台开展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10):77—79、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数量等产生了一定的变化、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需要的实践经验和能力、但是受到就业指导课的教材单一,教学内容空泛等因素的影响,就业指导课教学效益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实践,就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有效教学;路径

  高校开设大学生指导课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让大学生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能力进行调整,为大学生提供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同时让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就业中的**,不要盲目的为了工作而放弃自己的**、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就业形式的分析,促进大学生积极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素质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且适当的为大学生讲授一些就业的方法以及自己进行创业的途径,以便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的能力、近几年迫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的探索、

  1、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就业指导课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虽然很多高校都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但是在认识层面上对就业指导课却并不是特别的重视,甚至认为该课程并没有设置的必要、主要是因为在一些高校中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单纯的认为是一种社会实践课,认为*时已经开设了实践活动的课程与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重复性、还有的高校认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仅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一种方式,但实际上帮助大学生完成就业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准备工作,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些知识讲授,几节课就完成的,一定要提高认识将大学生就业长久的抓下去、

  1.2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式创新度不高虽然我国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课,但是都是各个学校自己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没有**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的教材,更没有**的教学目的,还处于**发展的状态、而且在讲授的过程中仍然是以教师讲述为主,缺乏学生互动的过程,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开设了这个课程,但是大学生却不能从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任何有用的知识、而且开设的课时也比较随意,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

  1.3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上来说,讲授的内容还停留在对就业形式的分析,如何选择职业等的范围,内容过于陈旧过时,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一些需要,总是进行一些空泛的理论讲述,而忽略了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都需要不同的就业指导、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方法缺少个性化和多样性,应该努力扩大教学范围,将大学生的能力测试,职业规划等内容纳入课程范围之内,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

  1.4就业指导课教学水*参差不齐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课程,涉及的知识面也非常的广泛,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礼仪等多方面的知识,这就要求该课程的教师一定要具有很高的理论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社会经验、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中的教师水*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知识体系,而且由于高校的教师长期没有与用人单位有接触,也会导致在就业指导的时候由于知识的过时而导致指导的效果不理想、为了让大学生指导课开设的有意义,国家特别规定该课程的教师必须具有职业咨询师的资格、但是由于职业咨询师在我国才刚刚兴起,人才的缺口还非常大,远远不能满足各大高校对于职业咨询师的需求、所以很多高校对于该课程的设置还是由本校的教师来兼任,由于这些教师没有专业的职业咨询知识和经验,**借自己的一些工作经历来讲授,很难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

  1.5就业指导课德育教育效果不高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的内容仅仅局限与就业的技巧等应急的方案上,而忽略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使得很多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出现了眼高手低的情况,只想着要求工资待遇,双休等的要求,而忘记了任何工作都需要自己的付出辛苦的劳动,导致了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用人之间的一些矛盾,出现了待遇好的单位挤破头,而待遇一般或者是二三线城市却出现人才缺乏的情况、

  2、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2.1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结构合理的指导队伍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所面临的最大的障碍就是缺少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而教师的专业能力又直接关系到该课程的讲授效果、所以建设一支具有高水*的专业的就业指导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高校要加强对于本校的就业指导的教师进行培训,丰富这些教师的就业指导的理论知识,并且让这些教师更多的涉猎一些关于就业心理学,公共礼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知识,使得这些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的解答和梳理大学生对于就业所存在的种种疑问和迷茫、并在这些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中进行选拔,选出一些有志向进行大学生就业指导,愿意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这些骨干教师来带动其他的教师共同进步和提高、其次,积极聘请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的人,经理等涉及招聘人才的管理人员到高校做就业指导的顾问,让大学生可以获得关于就业指导的一些更加专业的回答,而且可以更多的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可以有意识的来培养自己的能力,改变自己的缺点,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都有一定的清晰的认识、高校还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讨会,让一些专家与大学生进行直接的对话,提高其面试时的经验。

  2.2以全过程就业指导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丰富复杂的课程,由于在我国这门课程才仅仅是刚起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这方面的教师进行刻苦的钻研,以便建立一套完整而全面的就业指导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包括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的任职情况进行收集,明确毕业生在就业和就业初期最容易遇到哪些问题,需要哪些帮助、还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和招聘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企业更看中大学生的哪些素质,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些信息的收集都可以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对我国就业形式,本专业就业情况,包括大学生能力的分析,职业的预测等方面的研究,来提高就业指导课对于大学生的实用性、这两方面的努力都可以为就业指导教师的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的**作用、而且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该仅仅在快毕业的时候才开设,而是应该在大学生入学之初就开设,然后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长期对大学生就业进行指导、

  2.3通过互动式教学提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的丰富教学模式,进行多样化的教学、由于就业指导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使得单一的教师的讲解模式不能完全的满足大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需要,尤其在一些公共礼仪,人际关系这样的问题上,要尽可能的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值得学习的良好的榜样,也可以让学生在*时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礼仪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演讲,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可以更多的在课堂上运用情景模拟来进行教学、比如,将大学生就业在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拿来当作案例,让大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个情景进行模拟,可以模拟面试的过程,也可以模拟入职后的一些场景,让大学生对于就业时的情况有个更加真实的体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体验,让大学生去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避免将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总之,教师要通过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来让学生参与到就业指导中,真正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而且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对大学生进行分班教学,因为专业不同在就业指导上运用的方法必然也存在着差异、还有对大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认真分析和解答,除去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困惑、

  2.4实施校企合作提升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高校要积极利用校企*台,通过这个*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的机会,增加大学生对于企业的了解,对于自身专业的认识、同时,通过这个*台也可以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就拥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方便大学生在毕业后就业时的择业选择、而且在校企*台上,大学生可以得到企业中的专业人士的知道,更清楚的了解工作岗位的职责,有效的将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社会需要的经验和能力、高校还可以积极主动的走出去,去了解与自己所设置专业相关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要情况和对于人才能力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来对本校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包括思想上的教育也包括专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企业请到学校中来,让企业中的专业人士来为大学生讲解有关职位的技能需要,通过学生与企业的之间交流,让双方都对彼此的需要有所了解。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高校开设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就必须要从大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的提高就业指导的教师的能力,丰富自己的专业水*和职业道德,为大学生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榜样、并且丰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法,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企业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的发展要求,也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需要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就业指导论文3

  摘要:

  **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联到社会的**稳定,需要*、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发奋。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

  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应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状况为例,2006年*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每年带给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超多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均新增1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均新增1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能够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必须影响。”[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到达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带给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超多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取上:选取科研结构、*政群体、中外企业占***的63%,而选取乡镇企业、大中学校、群众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取上,选取大城市的有20.8%,而选取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潜质差,难以贴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加之语言表达潜质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个性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贴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说,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显示,十分需要职业指导的大学毕业生对本校就业指导机构的了解程度多寡不一,其中十分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只有1/3的人,有10%的人根本不知道学校有这样的机构。”[4]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5、社会壁垒,就业市场分割的现实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务必调动多种力量,做出多方发奋。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发奋。其一,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超多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能够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取策略,从现实出发选取自己的求职道路。其二,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潜质、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其三,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必须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带给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2、高校的**。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这就要求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和综合素质。同时,用心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潜质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首先,制定**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的配套**,打破由于户籍**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基层人才匮乏,存有超多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坚信透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发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必须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必须会为****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扩展4)

——建筑论文致谢3篇

建筑论文致谢1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盛小明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盛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从论文的选题到结构安排,从内容到文字润饰,都凝聚了她大量的心血。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盛小明老师不辞辛劳,多次与我就论文中许多核心问题作深入细致地探讨,给我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建议,并细心全面地修改了我的论文

  盛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更重要的是盛老师在指导我的论文的过程中,始终践行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她常教导我要志存高远,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打好坚实的基础。在此,请允许我向尊敬的盛小明老师表示真挚的谢意!

  衷心的感谢我的父母和其他亲朋好友对我的关心、**和理解,没有他们对我的关心、鼓励和**,我无法完成现在的硕士学业。

  最后,感谢曾经教育和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建筑论文致谢2

  20xx年4月,终于提交了这篇博士论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归功于所有指导我、帮助我和**我的老师和同学,特别是我的导师高全臣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几年来,高老师在论文选题、资料调研、研究方案、框架的拟定以及最终的付梓等全过程中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指导。高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卓然的远见和悉心指导更是完成本篇论文所不可或缺。在此,特向高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八年来,本人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脑海中曾想过放弃,是高老师始终如一的给我默默的鼓励和前进的动力,使我逐步并最终完成了论文。我的每一个进步都离不开*矿业大学(**)许多老师的关怀,感谢单仁亮教授、刘波教授、**辉教授、侯公羽教授在学业期间给予我的宝贵指导。同时,作者所在单位——华北科技学院张驎教授、张丽华教授、郭章林教授、曹荣教授、白越教授、苏永强教授、刘景龙副教授、袁兴信副教授、牛卉高级工程师等及张立宁、崔彩云、仓定帮等博士研究生都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在此,我对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论文完成过程中,本人还得到了***科技学院赵延林教授、*矿业大学(**)马靖华、董可、王东等师兄弟的鼎力**和帮助,以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中心任胜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任占营、河南理工大学王龙等提供的许多无私帮助,感谢你们!

  感谢我的父母、妻子岳晓光女士和儿子韩舒北,正是你们给予我的**和带给我的快乐使我产生了巨大的学习和研究动力,终于完成了博士学业。人生的路上有你们相伴,我会更努力!

  最后,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进行评阅的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您们的辛勤劳动!

建筑论文致谢3

  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单承黎老师在两年半的研究生学习中给我悉心指导、亲切关怀和热情帮助。从选题到资料的收集以及论文的写作,无不包含着导师的关爱和心血。

  导师宽厚的教学作风,朴实严谨的治学态度,强烈的责任感,敏锐的洞察力,富有创造力的学术见解以及渊博的专业知识,这些优良品质都将使我终身受用。导师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影响了我,使我在学术水*和工作能力上得到很大提高的同时,也更加明白做人的道理。

  感谢朱赛鸿教授、舒*教授、孔俊婷教授、袁景玉教授、赵晓峰教授、刘磊副教授、任彬彬副教授、李建华副教授、魏广龙副教授在学习中给予的有益教导,使我可以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得以展开设计研究,在此深表谢意。建筑专业毕业论文致谢词

  此外,需要感谢河北工业大学以及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研究资源。同时感谢建筑技术科学班的全体同学,特别是李蕊、徐宁宁、刘丹、问研、孙伟娜等同窗好友在我的学习与研究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和鼓励,使我在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中过的充实而愉快。

  感谢我亲爱的父母,感谢他们的养育、关心和**,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令我倍感温馨,使我有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迎接挑战,顺利完成硕士学业!在此,向一切**我的朋友们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扩展5)

——科技论文致谢3篇

科技论文致谢1

  在xx大学度过了四年的紧张学习时光,系统地学习了XX专业的各方面知识,深深的佩服各位专业老师的学识,从中我不仅学习到管理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x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x老师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导的每一个思路,都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x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于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助,使我能够最后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在此我要感谢xx大学xx系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使我对管理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

  感谢我的各位同学,是你们的无私帮助让我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多位同学为我提供了信息**,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再次感谢xx大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幵始一段新的人生!

科技论文致谢2

  六月,总是阳光灿烂。六月,总要曲终人散。六月,我们拒绝伤感。花儿谢了芬芳,迎来硕果飘香。毕业带来别离,我们走向辉煌。在论文完稿之际,谨对在本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导师和亲爱的家人,表示深深的感谢!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无论是为人还是治学,他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在承担繁重的教学和工作任务的情况下,他主动关心我的学习和科研。从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查找,到结构的完善,都给予悉心指导,使我顺利成文。

  另外,要感谢我的家人,是家人的鼓励和**,使已过不惑之年的我能够全心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顺利完成学业。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科技论文致谢3

  在xx大学度过了四年的紧张学习时光,系统地学习了XX专业的各方面知识,深深的佩服各位专业老师的学识,从中我不仅学习到管理知识,而且学到很多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在此表示真挚的谢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导师xxx教授。在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中,从论文选题、到撰写开题报告、最后到正文撰写,x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x老师指出的每一个问题,指导的'每一个思路,都使我有醍醐灌顶之感。给我感受最深的是x老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无论从格式规范、论文要点、还是文章结构,于老师都不厌其烦,给予我及时的帮助,使我能够最后顺利完成论文写作工作。

  在此我要感谢xx大学xx系的所有老师,你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治学态度,不仅使我对管理理论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将理论和自己的工作互相印证,受益匪浅。而且使我能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继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

  感谢我的各位同学,是你们的无私帮助让我感受到校园的温暖,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当中,多位同学为我提供了信息**,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再次感谢xx大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使我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幵始一段新的人生!


导师指导论文致谢3篇(扩展6)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论文 (菁选3篇)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论文1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毕业生较多:

  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了20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还将继续增加,201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对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显示,当前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趋紧,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压力。

  二、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在我国大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主要根据当时该专业比较好找工作、薪水较高热门而定,而没有可考虑随时间发展其专业在社会的需求。学校也是不断的增加热门专业,对热门专业无限量的招生,根本没有考虑学校现实情况,导致学校培养的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企业需要的具有一定技能的人才找不到。而所谓的热门专业由于人员过剩而找不到工作岗位。其热门专

  业也就变为了冷专业,造成该专业大学生就要让压力大,人才有所剩余

  三、应届毕业生不受欢迎:

  据**,绝大多数招聘单位明确表明不要应届生,除了他们没有实践经验、缺乏社会知识外,对工作、对同事的态度是招聘单位拒聘的重要理由。而且现代应届毕业大学生心态摆的不够正很多应届毕业生频繁跳槽,流失率较高,使得企业自己花费精力和时间以及金钱培养的人才无法为己所用,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四、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对:

  现在多大学生找工作很不够实际,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总认为自己是佼佼者,在任何方面都很优秀,在找工作时一定是抢手的人才。在找工作时挑三拣四,眼高手低,以候补精英、候补白领自居,非大机关、大公司、薪金高不去。在找到后却对自的工作岗位根本不珍惜,根本不去踏踏实实工作,总是向往更好的工作,更高的薪水,更舒适的工作条件。从而对现有工作没有激情。这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就业。

  **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认为现在的大学主要是重知识培养,但是轻能力的锻炼,所以有**没能力、有文凭没水*这种情况还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与此同时,大多数毕业生都想到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大单位去就业,不愿到小企业、基层去就业。这是大学生就业一重要原因。

  由以上数据和资料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非常严峻,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论文2

  摘要

  **来,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随之就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背负着家长,社会的期望,即将面临着毕业的我们,面临着如此大的就业压力。所以,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 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正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形势,所以,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在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了699万人,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了727万人。据《2013年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100家典型示范企业计划招聘2014届本科毕业生45577人,比2013年的招聘人数下降了7.3%。但是,今年面临工作问题的不仅有2014届的毕业生,还有2013年甚至2012年的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这样,可预计的高校生就业人数可达到810万人。再加上只2014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所以,在2014年,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很难好转。

  2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①自我因素方面:首先便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大学生就业观是指大学生对就业目的、意义、就业岗位评价标准、就业方式和空间选择等方面的根本看法和态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所以大学生已经不是像70、80年代时那样的稀缺了,也已经不是在金字塔的顶端了。因此我们大学生不能在自以为是的以为,当我们毕业的时候就能找到既轻松又有丰厚报酬的好工作;不能再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是大学生,我们不能做蓝领、灰领的工作,我们是白领;我们更不能认为只有东部发达地区的工作才适合我们,而西部落后地区的工作不好不适合我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找工作上遇到这么大的挫折。所以,转变观念,认清形势,调整心态很重要。

  其次,就是我们在求职这件事上过于被动,只依赖学校的就业指导以及最后的招聘会,没有主动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没有主动的写求职信求职。机会只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在最后的招聘会上获得工作的还是那些*时就知道积累经验锻炼自己的大学生。

  最后就是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淡薄,大学生象征着朝气蓬勃与活力,年轻人有创新精神。在大学期间有校团委,学生处,或者社团**的种种创业大赛或者模拟招聘会等等活动,这就培养了创业精神与吃苦的作风。的确,创业很难,也很苦;特别是毕业的大学生,在没有经验和金钱的情况下,除了难还是难。但这些不是我们逃避现实的理由,初生牛犊不怕虎,要的就是这一份闯劲。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的意识,选择去挤就业这道门槛,因为这样安全保险,这就抹杀了大学生的应有活力。我国大学生毕业后最终创业的比例最高才能达到1%,而**,德国可以高达20―30%,所以我们应该在创业者方面做好努力,一方面给予自己一个机会,另一方面也能减小就业者的压力。②外部因素:首先应该是学校专业设置的不尽合理,是大学生毕业时不能与社会完整的接轨,比如一些老牌的专业例如,考古学、历史学、物理学、社会学等实用性较差一些,与社会所要求的能力也相距甚远。还有一点是市场机制的不尽合理,在一般的招聘会上,企业一般是要有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却不愿启用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们。然后需要人的单位都是一些普通的,不需要员工有四年大学教育经历的高等人才,只需要有着初中文化就可以胜任。还有一些单位则是明码标着“非本地户口”面试面谈、女子面试面谈的要求,甚至有的单位对员工的身高、体重、长相也有明确的要求,对于这样的歧视,我们只能忍气吞声。

  3大学生应对如今的就业形势应具备的择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就是指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就业上的体现,它影响着大学生择业行为的产生,职业的选择,无论是对个人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发展都很重要。但是从总体上看,现在大学生的择业观呈现的是消极行为。为了使大学生的择业观变得积极向上,大学生应该要具备以下的择业观:① 先就业后择业,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现代社会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广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不一定一毕业就着急的要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我们可以先找一个工作先干着,在流动中求发展。这样还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②不要眼高手低,盲目攀比。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眼高手低,过高的估计了自己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对以后就业岗位的期望是太大。还有就是看别的同学找到了很好的工作,所以自己也想找到和好的工作,盲目攀比。其实,眼高手低,盲目攀比是就业道路上最大的敌人。③树立从基层做起的就业观。从发展和现实上看,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学要吸收大量的大学生,所以大学毕业生可以到农村就业,从基层做起。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所以我们的能力及知识也要适应好时代的要求,不断转变和进步,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好观念。

  4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方法

  在现今如此激烈的就业战场中,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呢?当然是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首先,努力提高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种专业的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实习工作和做一些社会**来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接着,是最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社会基本技能之一,我们要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还要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比如,虚心求教,客服嫉妒心理;培养宽宏待人的大度品质,包容他人的缺点;最重要的是要增强信心,客服“社交恐惧症”。最后,还有一些自我能力。比如。自信,忠诚等等。

  对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以及收获

  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及意义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和国力竞争日益激烈,高效毕业生的就业**的**也不断继续,因此,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有利于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增强;有利于高效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还可以促进毕业生自身的成长及发展;保证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还可以帮助毕业生释疑解惑,让其调整好心态,顺利走上岗位。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就业指导课可以有效的促进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就业观念的正确与否,是决定着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的基本条件,就业指导课,帮助到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学生更了解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有的学生认为在大学,大一大二先放松一下,大三大四在努力也不晚,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业指导课正好可以帮助大学生改掉这种错误的认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2 我对就业指导课的感想收获

  在上就业指导课这短短的几周之内,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就业并且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对就业的形势及相关的择业的的各个方面的情况都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我知道了,大学生的求职,实际上是求职信息传播,就是大学生通过书信,上网,登记等方式,向可能的聘用单位表达欲求任职的愿望。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论文3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误区

  论文摘要:目前社会上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一些应该引起关注和需要认真改善的地方,以防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让就业指导变成了“就业误导”。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这一带有“时代特点”和长期性的社会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使就业指导更具有“方向性”和“教育性”。

  伴随着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如何进一步改进毕业生就业李旨导工作,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很多人认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过是,*时贴贴就业信息广告,签合同时盖盖章,偶尔联系几家用人单位,学生毕业前做一次讲座而己。有学生形象地把学校就业指导内容描述成“‘老三篇,一一开场白是老师不厌其烦地强调今年的就业形势是多么严峻,让本来就饱受打击的大学生们对就业又增加了一层恐俱;然后就是教导大学生们要放低心态去就业,拉下脸皮不要挑三拣四;再次就是大谈学校今年宏伟的就业目标,鼓舞一下士气。絮絮叨叨一番人人皆知的大道理之后,学生们除了灰头土脸地离开什么也没得到。”学生们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最大的不满是:与用人单位和社会缺乏交流与沟通,认为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不实用”、“信息量小”、“内容太陈旧”。高校就业指导本该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求耳时支能和就业信息,在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就业*台。空泛无力的“老三篇”就业指导课与学生心中的要求相去甚远,不仅没有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反而让洲门心头蒙上阴影以至更加不知所措。种种情况都反映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认识不足,理解不透,操作不灵现象,说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本身需要**,还存在着很多的误区。

  1.指导时间上的误区

  传统意义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认为是针对大学毕业生而然的,是毕业前的事,其实这是就业指导时间上的一个误区。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只是一种形式,是大学生在多年学习、工作中所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表现,这种成功的背后包含着许多苦水、泪水甚至是血水,是十几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就如同我们在看奥运会比赛一样,我们看到运动员取得冠军那只是一个结果,在这个结果的背后是教练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培养训练的结果。所以全面开展的就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应从低年级起就开设,课程要紧密结合实际,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介绍各类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使他们对自己将来选择何种职业有所准备。一般新生一人学就进行就业意识和就业方向的培养,到大二、大三主要进行专业上的指导,毕业前侧重择业技巧和面试技巧的传授,让大学生们明确明天的成功是来自于今天的努力,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里,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技能的移累和心理承受能力的积累,实践表明你付出得越多,准备的越充分,在毕业及毕业后的收获就越多,在就业竞争这个大舞台上才能技压群雄,才能赢得用人单位的亲赖。

  2.指导内容上的误区

  就业指导内容的误区主要表现在“重技巧,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首先要有扎实的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术。扎实地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而且可以按照自身生理、心理规律的特点,更好地完成学业。专业知识是从事岗位工作最直接的知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应加倍学习;注意本专业学科发展脉搏,及时了解和努力掌握最新动态,使所学专业知识保持在学科专业的前沿。忽略了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生就业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必须要明白的一点是,有些东西不是靠临时装出来的,修养和知识,是*时的养成和积累。只有外在修饰与内在涵养有机结合,才能在那关键一刻塑造一个真实的、完美的毕业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过多的强调技巧性的东西,对学生的就业是很不利的。学生初人社会,本来就带有着原始的淳朴,过分的修饰,会给人一种不相衬的感觉。再有,对求职中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或找到的工作不满意时,往往不能用一种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因此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大学的教育职能,使大学生通过在校的几年学习,在走向社会之前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技能技巧,为即将走向社会,从事某项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每个学生牢固树立这样的共识:就业就像自己的健康一样,它的钥匙永远或最终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倘若忽略了这点,缺乏**思考,**工作的学生,即便找到工作,其就业压力仍然会转化为从业的压力。

  3.指导层次上的误区

  一般意义上的就业指导是指,给被指导者传递就业信息,帮助其求职与择业,为其与具体职业的结合牵线搭桥,充当二者的“中介人”角色,简单说就是帮助求职者找工作。至于这份工作是否适合于大学毕业生,能否在工作中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就不得而知了,所以这样的就业指导是浅层次的,狭义上的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层次上的误区,所谓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以大学生的自身特点、意愿与社会职业的需要相协调为前提,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选择井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毕业生按照国家就业**的导向,及时就业或自行创业、并为就业后发展成才,创立事业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大学生就业和自身价值的实现是密不可分的,每位毕业生都想找到一份工作环境好,经济收人高,自己又很喜欢的工作,这是非常正常的,这个目标与大学生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相一至的,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大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就能更大地发挥他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很好地、创造性地、出色地完成这份工作,因此他的工作效率就高,工作的业绩也就大,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也就大,否则工作不理想,每天闹情绪,在工作上很难有出色的表现,甚至会造成工作的失误,这样不仅是他个人的损失,也是社会的损失。所以说个人努力和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相一致的,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帮助大学生倒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毕业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4.指导角度的误区

  大学生是就业指导的对象,也是就生指导活动的主体。要使就生指导工作富有成效,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一些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就把自己个人的工作意识和喜好者被指导者,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对职业的好恶作为择业的标准,引起就业指导角度的错位。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应试指导。长期以来,洲门注重的是升学率、高分和文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而,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我们又看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子,相当一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把就业指导变成了应试指导和应付面试的指导。事实上,只讲择业不讲敬业,误把应聘面试当成一种游戏。当前的就业指导工作,过多地强调了解燃眉之急,大多是现场传送技巧,忽视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供需关系和经济规律所起的作用,未能从J拙朗勺走向和市上到现律对就业深刻釉向方面,来解决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就业指导必须打破应试教育的模式定势,把重点放在指导大学生基本素质综合能力和择业心态上,关注就业的质量和合理的就业结构上。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门人性化很强的工作,他要求指导者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手把手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将那些深奥的彭剑业理论与具体的就业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确定符合自己兴趣与特长的生涯路线,是就业指导者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大学目徽业指导是以大学生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要为基础的,学生通过分析,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判断自己的情络找出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白己的差距。以此足夸遴自己的障碍,成功地把握自己,真正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外因,是一种辅助胜因素,指导者不可能把就业意识、就业观含及职业素质简单地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内在品质,也不可能决定学生的就业方向。学生就业指导实际上是在指导者的引导帮助下,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总之,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成倍增长,而今后几年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就业工作任务还是相当繁重,大学生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并为其选择职业、准备就业,以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提供知识、劳动力市场以及推荐介绍、**招**有关的综合性社会咨询服务活动。使大学生就业,就好业。以其达到使无业者有业生会就业,就者敬业,敬业者乐业,乐业者创业的就业指导的最高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