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论文(精选5篇)
文化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相比于非主流的婚姻议题,那些符合主流规范的婚姻研究中研究者的立场与婚姻观往往更加隐蔽、更加想当然化,而且大部分研究在“价值中立”的庇护下更容易给人以纯粹客观研究的错觉。果真如此吗?以最为权威的“婚姻质量”研究为例。研究者在界定方面明确指出:“高质量的婚姻表现为当事人对配偶及其相互关系的高满意度,具有充分的感情和性的交流,夫妻冲突少及无离异意向”,并从这个认识出发来设计测量指标。在模型检验之后得出研究结论:“平等、和谐、相互尊重和信任依然是中国夫妻关系的主流……”显然,在这个研究中,夫妻冲突以及离异意向是被作为负面因素被假定的,反之,充分的感情与性的交流是被作为正面因素出现的。该研究结论虽然是在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而且研究者也考虑了诸多主客观因素,但是在研究中(尤其是定量调查中),什么样的研究假设本身就已经透露出作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点和世界观倾向,区别仅在于好的研究者在模型设计上考虑更多、更合理的因素,而且对其结论采取开放的态度,而差的研究者则是千方百计玩数字游戏来印证自己的假设。这篇论文虽然属于较好的一类,但是这并不能使它避免从“价值相涉”的假设出发得到具有价值倾向的结论。再以“婚姻匹配”研究为例,不管是早期关注门当户对的先赋性因素(家庭背景,典型如父亲职业),还是越来越多研究关注自致性因素(典型如个人教育),在“婚姻匹配”的分析框架中,其元假设其实是很明显的,那就是“社会因素决定论”,即便是涉及个体因素,也指向个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而非主体意愿和主观能动性。尤其是,作为生活实体的婚姻中那些常见的复杂性、偶然性、变动性因素也都是不可见的。
与此相类似,对于“光棍”、“剩女”等议题,除了个别“剩女”研究以外,人口学研究更加明显地仅仅从各类社会的“焦虑”(从群体的健康到社会的稳定)出发,而基本上不考虑主体自主性与相关人群的主体建构。更进一步看,婚姻在这里是作为人生必经之路来规范个体的,而“焦虑”则是因为个体偏离了这种社会规范。研究者的“婚姻观”显露无遗:“婚姻”更加倾向于社会设置或者想象的社会事实,而不是个体的生活。换句话说,现有的婚姻研究大多存留着这样的痕迹:社会唯实论的范式压倒社会唯名论;工业化、现代化理论压倒后现代视角,理性压倒感性,婚姻的本质论压倒社会历史建构论及主体建构的视角。即使是那些研究不符合社会规范的、非主流的婚姻的论文,研究者们那种以法律与社会习俗的设置为本的立场与态度,比研究主流婚姻的文献反而更甚。比如很多研究者关注离婚,但是在“白头偕老”的婚姻想象之下,离婚总是与风险并提。再如,对于事实婚姻、非法婚姻的研究,虽然从多样化的角度扩宽了对于婚姻的想象域,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文本就不难发现,研究者的立场开始出现分歧。更多的研究者是以法律为框架、谴责式地论述这些婚姻的“违法”性,包括:早婚“陋习”、包办婚姻、重婚纳妾、近亲结婚、未被法律认可的私婚(事实婚姻)。尤其是事实婚姻,被认为“会造成婚姻关系混乱、家庭不稳定、人口增长失控等弊端”。
只有少数研究者能够分析性地看待这些法律设置之外的事实婚姻形式,至少能够正视婚姻作为生活实体而产生的礼治秩序与民间习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某些社会学和法学界学者对于同性婚姻、合同婚姻、形式婚姻及变性婚姻权利这些方面的讨论。2000年以来,社会科学的CSSCI杂志发表了近50篇这一类主题的论文。其中较多的论述比较宽泛地涉及同性恋婚姻权益的讨论,以及对于男同性恋人群的状况的分析。比如有研究通过对男同性恋伴侣关系和家庭生活的具体实践的社会学分析,强调中国社会中的同性之间的亲密关系正在转型,同性恋伴侣关系开始挣脱占据主导地位的异性恋亲属体系,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家庭生活模式。也有研究者从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在中国的社会背景之下男同性恋群体发展出的三种特殊的婚姻形态:婚外有“婚”、两个儿子的“婚姻”、男同女同形式婚姻,并认为这是同欲与异性恋一夫一妻制协调和接合的结果。个别研究者从女同性恋者所面临的婚姻压力和婚姻困境等现状出发进行分析,反思传统婚姻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对同性恋伴侣关系的不兼容性。此外,法律界对于“变性婚姻”的讨论不乏正面、强调其自由与权利的宽容立场。以上这些研究从更为多样化的视角、更为宽容与尊重生活事实的立场出发,挑战了婚姻制度设置中的“异性恋”规定及婚姻主体男女二元性别的想象。
二、用什么方法:婚姻研究的实证基础
有研究者遗憾地指出,“学术界对于复杂多样的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方法比较简单”,而且“过度注重婚姻政策、法律等典章制度的定性研究,貌似对婚姻家庭问题进行整体研究,但基本停留在一般性描述、分析和评论上,忽略了人的主观性……”除了广泛地缺乏实地调研的泛论特点,在婚姻的实证研究中,定量问卷调查是最主要的方法,其中除了个别变量考虑到主观因素(比如对于婚姻满意度的个人主观评价),绝大部分社会学者对于婚姻质量、择偶标准、婚姻匹配、婚姻支付、离婚率等问题是以客观指标来测量的。人口学界则更是盛行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客观测量婚姻迁移、婚姻挤压与光棍问题等等。除了这些调查的质量本身之外,定量调查的实证主义与客观主义特点,使得婚姻的多样性、复杂性、婚姻主体的主观性及其对于婚姻的主体建构与感受都难以呈现。相比而言,民族学、人类学对于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与形式的研究(比如走婚制)更加细致和深入。个别社会学研究者也开始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来探讨婚姻支付变迁与姻亲秩序、农村的招婿婚姻;用访谈的方法研究女性婚姻移民的生活经历;结合深度访谈与参与观察的方法来研究男同性恋的伴侣关系与婚姻实践、婚外包养关系中双方(尤其是被包养的女方)的生活实践与情感、相亲市场中新出现的白发相亲的现象,用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女同性恋婚姻困境。相比于定量调查,这些研究方法更加贴近生活与具有情感性的“人”。当然,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冲突,仅仅在婚姻研究这一个专门领域中是难以解决的。但是我们所要研究的,毕竟是千姿百态的个人出于丰富多彩的需要而构建出来的婚姻生活实践,不是说问卷调查不可以用,而是需要我们努力地把五彩缤纷的婚姻主体性和能动性,尽可能多地纳入进来。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婚姻具有这样的特点,我们才恰恰更加可能以此为突破口,长驱直入研究方法的纵深。
三、迈向“多样化婚姻”的研究
综上所述,现有的婚姻研究所体现出来的研究范式,偏向法律制度设置之下的婚姻想象,也偏向(生理上)一男一女在法律认可(最好也得到社会认可)前提下尽可能白头偕老的异性恋的婚姻立场,还偏向实证主义视角下的定量方法。虽然有个别研究在主题方面超出了制度规范,但在立场上对这些非法或偏离社会主流规范的婚姻形式仍然是持否定或者警惕态度的。能够正视婚姻作为生活实体、主体建构、个体之间复杂多变的结合方式的研究非常有限。相应的,更加适用于研究新兴的、复杂动态的、贴近主体生活的、具有情感的、更加“性”感的婚姻现象的定性研究方法的运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其结果是,尽管成果多多,但是在现有的知识框架下,我们对于“婚姻”其实真的知之甚少。因此,笔者希望藉此在研究层面提出“多样化婚姻”的理念。它主要包括下列三点。第一,研究主题更加多样、态度更加宽容、方法更加多元;尤其是要超越客观测量、定量调查一统学界的局面,去挖掘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第二,不仅仅关注制度层面的婚姻设置,更强调作为生活实体的婚姻形式,强调婚姻主体的界定与情感感受。同时强调生活实体与制度规范之间的互动及张力。第三,更具有挑战主流规范、挑战“常态”的批判性视角。被称为“婚姻”的生活实体可能超越异性恋,可能超越一夫一妻,可能超越二元性别对立;可能是短暂的;人们结婚的理由更可以是多样化的、仅仅由结婚主体之间商定的;人们也可以不选择婚姻而生活。多样化婚姻的研究首先关注的是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主流的法律道德规范。
四、结语
文化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各种社会价值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社会生活中。随着社会关系结构的转变,呈现出价值观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元化是相对于单一化而言的。当代文学创作的多元化转变,主要是作家对于文学的价值认识和美学认识的多样性造成的。在一系列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从胡适、鲁迅、巴金、茅盾的文学作品,到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创作,再到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文学和建国后17年文学,都表现出了中国作家强烈的思想意识。当代文学创作在这里体现出来的是尊严,对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经历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寻根文学阶段,然后发展到属于现代派的先锋文学阶段。在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无论在文体实验,还是在选择题材,当代文学都表现出它的多样性。作家创作的作品,虽然未能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枷锁,但还是有很多的作家自觉地从现代化的理念中发出呼吁,支持改革开放,风起云涌的文学思潮鲜明地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多元化。当代文学创作在寻根文学、先锋文学之后突出表现丰富的审美形态,从审美层面表现文学创作的多元化。20世纪末期,文学创作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特点,众多作家依靠自己的文学素养,创造出自己感兴趣的作品。由此,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80年代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这和当时解放社会思想密切有关,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家解放了思想,在文学创作上更加自由活跃。
二、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影响下文学创作漏洞
文学创作有自己的标准。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当代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但是部分文学创作却是不尽人意的,具体原因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作家精神价值追求的冷漠和责任感的缺失
作家的创作动力不够,没有积极进取的意识。体制带来的影响虽说是外在因素,但是在这种体制下,作家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却是作家自身的因素。创作的作品多数存在着类型化的趋向。与此•58•同时,作家不再关注社会民生和生活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精神资源的匮乏和社会价值观念的贫瘠。
(二)大众文化时代对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随着大众文化的盛行,人文理性和技术理性显示出越来越多的冲突。当代作家面临文学创作最大的迷茫和抉择。作家自身创作素材的匮乏、创作过程的迟缓和市场需求形成了巨大的矛盾和不平衡。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创作的初衷,部分作家为了迎合市场而放弃了自身文学创作的信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作家文学创作能力的弱化
文学是有魅力的艺术。文学创作应该具有一定的高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该把文学的高度和魅力展示给读者,而计算机语言的智能构词法,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作家对文字的推敲和有效使用。作家过分依赖程序化的语言,从而放弃了对文字语言使用的主动性。
三、多元化社会价值观下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下的网络文学现状
网络传播的兴起,使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传播的条件下,文学创作者与读者接触更亲密,沟通更频繁,而这正是网络传播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最重要影响之一。网络文学作为当代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网络文学的存在与传统的出版形式已经形成了彼此认可、合作互补的双赢局面。网络媒体的发展让网络文学有了新的市场。通过网络资源,人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大量的文学网站,网络期刊和各类文学论坛占据了读者们的视野。
(二)多元化下的网络文学是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充实和补充
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网络文学应运而生。经济政策、管理方式的变化,还有不断进步的科技和更替速度得到大大提升的资讯设备。这些现象紧密地联系起来,最终导致人们的价值观念走向多元化。人们开始有了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这些因素使得网络文学的考察视角变得丰富。网络文学的创作方式、存在形式和文学机制都呈现出新的价值趋向。不同的传播方式迎合了不同的文学特征,不同的文学特征则需要不同的传播方式。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还具体表现在作者文学创作欲望表达的扩张、题材与文体的拓展、文学形态的变化、文本创作与传播方式的变换等几个方面。
四、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下文学创作中写作理念和手法的发展方向
(一)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
倾听国家和人民的声音随着商品经济和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大众文学迅速崛起。中国当代文学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格局发生结构性的转变,社会结构呈现多样性。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中,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孤立的,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扮演着一种角色。作家是一种职业,是一种社会行业。因此,作家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要对社会负有责任。作家的文学创作虽是个体劳动,却不会是个体事业。因为,作家代表的是一个行业。作家的文学创作,不仅仅要满足于个人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应表达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关注和关心,反映社会价值观念,引导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作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要与国家的命运和社会的需求相联系,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生活中,要具有现实担当的作用,也要具有指导教育的意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尊重。随着我国综合竞争国力的迅速提高,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不仅人们生活幸福了,而且社会价值观念也多样化了。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满着文学创作的素材。这正是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黄金时期。在这种条件下,作家应该站到人民的立场,关心人民的生活,倾听人民的心声。这样,作家才能创作出反映时代,具有影响力的好作品。
(二)认清多元社会价值观念下的文学创作发展方向
文化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下,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同时,将坚持民主法治作为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法治”社会下的“和谐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及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价值功能 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广义文化的概念与文明同义,所谓“和谐文化”乃是属于狭义说文化的范畴。在对文化的研究中,对文化的区分出现了高雅文化、通俗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新概念。此外,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相应的文化概念,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行政文化、企业文化、管理文化、法律文化、法院文化等等。文化不仅与人类社会进程密切相关,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甚至反映着人类每一个人的权利、利益、自由、生存状况。 社会学家在定义“文化”时总要把价值观念作为文化的“核心”,因为对人类各种族、民族文化来说,价值观念是其“文化”得以存在、延续或复制的核心因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历史阶段和条件下的社会实践形成不同的社会关系体系和结构,要求着不同物质和功能的价值系统。社会实践的转型和发展要求一定文化价值系统的转型和重构,新的社会实践也规定着新的价值系统的发展方向。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演变表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转型和更新,是中国社会进步的关键和标志。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与物质文明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不能简单地把文化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它有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发展规律,为物质文明的发展发挥着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巨大能动作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直到今天,大国之谜依然是一个难解的题目,各国的学者提供的答案也是众说纷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上百位接受采访的国内外专家在谈论这个话题时,都十分看重思想文化的影响力在大国崛起中的作用。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我们党对文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已经进行了深刻论述。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科学论述了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指导思想、法律、执政能力三个方面确立了文化的地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内容的和谐文化重要任务。 二、权利文化应成为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中国社会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导致传统社会的基础渐趋瓦解,由此也引发了社会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观念形态的变化。因此,在理论学术界(公民)权利文化的概念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权利意识缺乏的特征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对这一问题的清醒认识,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我们推崇权利文化的前提。 所谓权利文化,是指协调和平衡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间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它以把人权为基础、把民生为内容、把民主为特征,是社会政治文明的象征。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它长期是被人们遗忘和冷漠的角落。 几乎所有的学者在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时都会提及其对个人权利的漠视,它主张“克己”的臣民文化,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青天”、“父母官”的称谓等,使人的思想凝固于封建关系模式中。尽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也重“民”,但“民”不是权力的主体而是客体,是被动的受治者。这种重民思想只能是培育对“官”与“皇权”的肯定。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曾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义务文化,因为中国古代所有的人都是臣民,没有独立的人格,臣民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地位表现为服从,由此国家制度在设置的时候, 是以人的义务为中心的。西方的法国大革命首次彻底将人类的以义务为中心的制度改变成为以权利为中心。其标志一个是人权宣言,一个是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构筑了近世以来几乎所有国家的宪法样本,核心就是把人权作为宪法最重要的原则,重新构筑了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封建社会是以国家权力为中心,对公民来讲履行义务就是一切。人权宣言把这个关系颠倒了过来,就是国家权力要为公民权利而存在,不是宪法赋予个人权利和自由,而是个人权利产生宪法。 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立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课题专著《文化基础与道路选择——法治国家建设的深层思考》深入探讨了中国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既不是商品经济不发达,也不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更不是法律制度中民商法欠发达,而是已经成为民族特性的“义务文化”。在大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其他许多制度、习惯、生活模式等都是可变的、易变的,惟独义务文化这种具有基因意义的文化因素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大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义务文化”特征的不断延续复制,实际上阻碍了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 三、权利文化应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流意识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的体现。它表明了执政党对人权以及权利文化的再认识与推崇。 马克思不止一次毫不隐讳地称自己的哲学为“人道主义”、“实践的人道主义”。他的社会和谐思想也带有浓厚的人道主义。他将社会和谐解释为: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也就是说,共产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摆脱异化、回归自我,使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合而为一,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社会。他的这一论述蕴含着权利文化的要义,揭示了对人基本权利的尊重和张扬对构建社会和谐的促进与保障关系。作为社会主义的法治和民主国家,应当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权利作为一种文化,并以此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首先,人的需求是人作为生命个体无可否认、无可回避的客观必然现象,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有需求才会从事劳动实践,劳动实践又维持并且拓展了人的需求。人的欲望是需求的自然延展。需求原本是人类温和的天性,并无善恶之分,孔子有曰“食色性也”,西方文化称之天赋人权。生存与发展是人及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相对于这个目的,安全是基础,交往是条件,尊重是保障。社会要在维系、容许、甚至宽容个人欲望的同时,要求每个人在利益追逐行为的起点和规则上应当是公平的。 第二,现代社会文明特别要求:不能由一部分人来划定另一部分人的需求标准,更不能因人的地位、阶层状况而被限制和剥夺其合理、合法的需求。在公民基本权利面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由于地位卑微或生理缺陷而受到歧视,弱者的需求、特殊群体的利益必须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扶助。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个人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个人的集合;个人权利是前提,国家权力是结论;个人权利是因,国家权力是果;个人权利是目的,国家权力是工具,国家权力因个人权利而存在。过去,我们往往注重的是作为整体的人民,轻视作为个体的人,甚至把人民与组成它的无数个体对立起来。对个人权利的蔑视和侵害,往往是在以整体的名义和崇高的目标下进行的。 第三,没有个性的充分发展,社会是不会进步的,这已为人类历史发展所证明。马克思早就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整个社会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自由理想是社会整体自由与个体自由的辨证统一。人类自由理想的实现最终将归结为全体个体自由程度的普遍提高,而且这一过程是通过社会整体自由的发展而实现的。在这种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关系中,每个个体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是社会整体自由能力的发展源泉,而社会整体自由的发展又将为每一个体的自由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因此,在当今意识形态领域,权利文化应当成为主导观念或主流意识。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该应用权利文化来更新我们的观念,架构我们的政治制度。 四、权利文化应成为国家 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政治条件 (一)保障公民的权利是党获得执政 “合法性”的根本要求。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我们党是实现人民利益的工具,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政党要获得执政的“合法性”,就必须最广泛地代表、实现与维护好社会的普遍利益。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在以往一切私有制社会里,“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阶级的地位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能否最广泛地代表、实现与维护好社会的普遍利益,是决定党能否赢得“合法性”的根本之所在。如果执政党在长期执政中漠视人民利益,甚至蜕变为既得利益集团,就会最终被人民所抛弃。从这个意义上说,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意志决定着执政党的命运。 (二)保障公民的权利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讲的民主政治,就是以公民的权利为中心重新构筑国家制度,以绝大多数人的权利为基础来建立法律制度,来体现绝大多数人的意志的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要求执政党的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组织人民群众自己实现自己的利益,不能把执政为民看着是对人民的恩赐,是居高临下地代替人民当家作主。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国家政治体制和权力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尊重人权,尊重公民权利意识和独立人格意识,是建立宪政民主的最重要的政治文化条件。 (三)保障公民的权利是当前党的现实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和目标,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已经在现代的意义上,为中国规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宪政”框架和内核。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把宪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在思想政治领域继续肃清人治的残余影响,逐步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和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地位和权威,进一步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切实把重大决策与立法结合起来;依法科学设定国家权力,使之在民主、法治的轨道上高效运行,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督网络与制约机制;形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法制保障和促进机制,形成切实保障公民权利的法治机制和尊重公民权利的政治文化。 五、权利文化应成为处理公权与私权关系的指导标准 所谓权利,即是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上存在着国家权力的公共性与权力掌握主体的自利性之间的矛盾。国家权力的公共性,要求权力维护社会的普遍利益。但是,由于执掌权力主体本身利益的客观存在,就可能削弱公共权力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权力受特殊利益意志的支配而产生依附性,即利用权力谋私。 公共权力如果不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难免会将个人的“自利性”带入权力之中。2009年4月,互联网上披露了一则新闻:美国科罗拉多州联邦高地市的警察发现,他们在抓获的本地一家脱衣舞俱乐部的“看门人”时,竟然发现“看门人”是本市的市长大人!这里的指的“看门人”不是老板,而是“打工仔”。原因是这位市长大人因交不起每月1200美元的医疗保险,而不得不靠业余打工。无独有偶,当时网上还有一则消息,说的是正在接受法庭审查的湖南省郴州市原副市长雷渊利,则利用公权,大肆敛财,不仅贪污受贿千万元,还同时包养了8个情妇。真是对比强烈!难道是中国的市长生财有方,美国的市长天生愚笨?自然不言而喻。有网民评论说:“斯帕克斯选择夜间去给脱衣舞俱乐部当兼职门房,而不敢动丝毫的贪污心思,怕的就是那无数双纳税人大睁着的监督眼睛和联邦政府设定的严密的监督机制。由此我认定,斯帕克斯是位清廉的市长,我要对他报以足够的敬意,当然我更对造就这样的清廉市长的制度设计表示十二分的敬意和羡慕。” 因此,扩大和张扬公民权利的过程,也就是政府权力“退让”的过程,是限制和监督政府权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掌握着各种公共权力的党员干部、公务员必 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在对政府官员实行监督的时候,在知情权与行政官员的隐私权或政府部门的保密权相冲突的情况下, 我们应以权利文化为判断标准,决定两权的取舍。 在公民与政府以及公共资源占用者的权利关系中,公民的“知情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力。“知情权”主要是指所谓的政治性权利,其本义是指民众有权了解其所委托的政府机关和公共资源占用者是否尽职尽责,了解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公开其工作成果乃至办事流程。在国际法上,“知情权”已经成为当代的一项基本人权。在国内法上,众多的国家试图或者已经将其上升为一项宪法权利。而对这项权利的保护,并不是宪法里的一句话就可以做到,而是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制度。也就是说,宪法意义上的知情权,必须通过现实意义上的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完成,其中尊重公民权利的政治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充分认识权利文化的功能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与法治,既是我们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我们实现社会发展进步终极目标的必由之路,它就象是我们时代列车上不同侧面的绚丽“涂装”,其共同的核心价值就是人民至上、人人平等、共同致富的社会追求。我们讲的民主政治,建设和谐文化,在法治的视角下,就是以公民权利保障为基本特征的文化。权利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所以要构建政治文明的话,就必须有权利文化。作为法律调控对象的民众权利,构成了和谐文化的核心因素。而和谐文化的建设,必将为法治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的公民社会、权利文化尚处在生长、发育的初级阶段。文化具有反映人类能动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本质,权利文化不是在中国传统经济和政治根基上自然生长出来的,尽管权利文化的“教化”或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毕竟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培育权利文化。 注释 《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533页。世界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有数百种,由此而造成的对“文化”的歧解,大都是人文或社科学者在专门运用或研究“文化”概念时发生的,应不足以影响本文“简论”所涉及的内容。 参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员干部读本》,红旗出版社2009年出版,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3页。 《现代汉语词典》1998年修订本,200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第1048页。
文化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城市化进程中边疆地区民族问题治理/高永久,秦伟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5
从构建“和谐社会”到共建“和谐世界”: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研究之五/黄仲盈//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24~30
从自由到自决: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于福坚//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31~39
促进法兰西民族走向统一的有利条件/陈玉瑶//世界民族.-2023,⑵.-67~75
俄国泛突厥主义研究/张来仪//世界民族.-2023,⑵.-30~39
共同地域的演化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渊源/何淑涛//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16~19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保障的思考/王飞,吴大华//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9~12
关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研析与思考/井方,吴瑶//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99~109
后冷战时期欧洲少数民族保护机制的特点及不足/焦传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⑷.-6~11
“后体系时代”民族自治立法创新研究:以四川省民族自治立法为实证/陈云霞//贵州民族研究.-2023,⑵.-6~12
论美国非洲裔的历史文化及其保护/施琳,蔡柳青//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120~126
论民族问题的文化化和法治化: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反思、改革与完善/刘东亮//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1~16
论欧洲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张涛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33~37
民族变迁与政策转型:以城市化背景下东北少数民族的发展变迁为例/卢守亭//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20~24
民族地区政策稳定理论探析: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左宏愿//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17~23
民族概念: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基础: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理论系列论文之二/金炳镐,孙军//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1~5
民族关系评估与检测-预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阎耀军,吴中元,朱吉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8~23
民族关系特征:民族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导: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理论系列论文之四/陈丽明,金浩//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11~15
民族聚居区域行政法的特点与策略/韩舸友//贵州民族研究.-2023,⑵.-1~5
民族利益协调:国家的抉择/常开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5~10
民族问题概念:民族工作的理论依据: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理论系列论文之三/裴圣愚,秉浩//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6~10
欧洲非政府组织与欧盟少数民族问题治理/赵纪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⑷.-12~17
欧洲一体化:区域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的交织/田烨//世界民族.-2023,⑵.-1~8
浅析现阶段“民族融合”观点的社会影响/文妮,肖锐,陈永亮//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25~28
“少数民族”概念的产生与早期演变:从1905年到1937年/杨思机//民族研究.-2023,⑶.-1~11
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处置行动逻辑研究/张成//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5~8
试析法国遣返罗姆人事件与法国的单一民族国策之关系/叶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⑷.-1~5
试析美国“熔炉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悖论/姚建军//世界民族.-2023,⑵.-40~44
我国散杂居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李安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30~33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意识变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探讨/杨沛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⑷.-26~29
二、理论综述
表述问题:文学人类学的起点和核心: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而作/徐新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149~154
“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王杰文//民俗研究.-2023,⑴.-33~46
朝圣与族性差异:对特纳“交融”概念的省思/石峰//世界民族.-2023,⑶.-36~41
纯粹的卡里斯玛及其传导性:当代康区及果洛地区藏传佛教转世喇嘛的心景/郁丹//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34~44
从“人民”论卢梭的民族主义理论/张宝梅//世界民族.-2023,⑵.-88~94
从“文本中心”到“文本探索”: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探讨/王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160~165
从信仰到信: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彭牧//民俗研究.-2023,⑴.-47~66
从“学术浪子”到“学术带头人”:访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徐杰舜问;彭兆荣答//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12~17
从政治伦理学到历史民族志:访著名人类学学者张佩国教授/徐晶,谢杲馥问;张佩国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22~27
“diaspora”的译法和界定探析/汪金国,王志远//世界民族.-2023,⑵.-55~60
多民族村落族群认同的原生特点与现代构建:以甘肃甘南夏河县桑曲塘村为例/徐黎丽,孟永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09~116
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朱炳祥//民族研究.-2023,⑶.-12~24
拂去历史尘埃,重现始祖灵光:“壮族始祖布洛陀”编造说辩证/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82~88
广征语言事实,阐发奥义于微末: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五十九/何彦诚问;李锦芳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47~54
“魁阁”和“边疆人文研究室”之比较/杨绍军//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109~115
回归“原生态”反思:从洞经音乐到侬人古乐/罗彩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26~32
历史之维与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以“侗族大歌”的入世为例/徐新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14~17
理解费孝通的一种新路径:从费孝通的亲迎“三区论”谈起/赵旭东,齐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89~97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研究理路探析/王伟涛//世界民族.-2023,⑶.-42~47
旅游发展与边疆的去边缘化/孙九霞//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6~11
论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趋势/瞿明安//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47~52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评估标准: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韩成艳//贵州民族研究.-2023,⑵.-52~57
论跨界民族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雷勇//世界民族.-2023,⑵.-9~14
论文化生态的变迁与民间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新趋向/欧宗启//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34~39
论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中的“文化空间”/余压芳,刘建浩//贵州民族研究.-2023,⑵.-32~35
民俗学中的“母题”概念及对母题索引的检讨/张成富//民俗研究.-2023,⑴.-125~138
民族旅游内在矛盾与民族旅游规划管理研究:以湖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业为例/马晓京//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34~39
模式与互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几个问题/马伟华//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53~57
欧洲中世纪到近现代“民族”概念的演变与启示/唐书明,唐学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47~52
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庄孔韶,王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79~83
亲迎“三区论”的知识社会学分析:对费孝通研究的一个补充/赵旭东,齐钊//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45~158
人类学对非洲的发现与重现/马燕坤//世界民族.-2023,⑵.-50~54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医学疗效评价/张有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50~56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与跨界民族区别刍议/黄文波//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78~82
社会记忆研究:从“集体记忆”到记忆实践的历史社会学/杰弗瑞•奥利克,乔伊斯•罗宾斯著;周云水编译//思想战线.-2023,⑶.-9~16
神圣与世俗的通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悖论性抉择/吕俊彪//思想战线.-2023,⑶.-90~93
《史记》书写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吴宗杰,余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70~77
试论人类学理论中“结构-能动性”的对立与接合/李旭//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08~112
数字传承人:一类遗产表述与生产的新型主体/阮艳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50~54
孙作云图腾神话研究解析/朱仙林//民族艺术研究.-2023,⑵.-61~69
所谓“海外民族志”/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16~129
特约稿:陕甘宁青新文化厅官员与专家千字文笔谈《非遗法》的实施/蒋惠莉,王兰玲,陶雨芳,吕霞,韩子勇,朝戈金,乌丙安,刘锡诚,董晓萍,祁庆富//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5~20
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以从江岜沙苗族为例/孙九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18~25
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的探索/【日】长谷川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62~67
文学人类学:探寻文化表述的多重视野/叶舒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166~171
文学与学文:一个比较文化的视野/彭兆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155~159
西方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转向/巴胜超//世界民族.-2023,⑵.-45~49
寻找“民俗的意义”: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的学术论争/王杰文//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205~211
也谈民族文化的创新/杨昌儒//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53~58
一个家乡人类学者的实践与思考/韩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55~61
仪式、权利与族群认同的建构:中国西南部一个京族村庄的个案研究/吕俊彪//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58~63
遗产旅游与乡土社会:关于灵渠文化遗产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周大鸣,石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72~78
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杨利慧//民俗研究.-2023,⑴.-7~32
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徐杰舜,梁枢,郑杭生,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2~13
中国旅游人类学的兴起/【美】纳尔逊•格雷本,金露著;金露译//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1~11
中国人类学电影创作实践历程与革新/侯小琴//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114~119
壮族布洛陀神话破除中国无创世体系神话的旧说/潘其旭//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89~99
做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呵护人: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五十八/李盎问;曾羽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33~35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白银锡勒牧场上的人-草-畜/赛汉,张海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35~39
保护瑶族乡村盘王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策略:以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新和村盘王节为例/毛汉领,陆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04~108
被压抑的现代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潘泽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57~63
边疆、道德、治理:以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为例/邵京//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2~22
表演理论视角下的郭德刚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祝鹏程//民俗研究.-2023,⑴.-67~81
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改造:基于空间意义的模式分析/陈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29~32
重庆蒙古族来源及其社会文化/王希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54~59
从“洪水型”神话看老挝老龙族与壮族的文化渊源/韦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40~143,158
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李林凤//贵州民族研究.-2023,⑵.-13~19
从日常生活视角看烟台营子村蒙古族族群认同的多重表述/王志清//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47~51
从屯堡发生学看社会如何可能/孙兆霞,张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9~15
“大禹治水”文化内涵的人类学解析/汤夺先,张莉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0~13
傣族剪纸:活色生香的民间艺术/王艳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51~55
当代八坊回族妇女嫁衣的人类学考察/苏静//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10~115
地域社会的构成:整体论的视角:以摩哈苴彝族村和周城白族村为例/朱炳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9
滇东南边疆苗族婚姻习俗探究:以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崩村的调查为中心/田景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⑸.-62~68
滇越边民跨国流动与社会稳定研究:基于国家、地方与边民的视角/谷家荣//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64~71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杨甫旺,李娜//贵州民族研究.-2023,⑵.-46~51
侗族口传文学的传承机制研究/郎雅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20~24
侗族“萨神”与原始“礼”制比较研究/龙耀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1~6
侗族戏剧审美人类学研究/黄守斌,周帆//贵州民族研究.-2023,⑵.-42~45
都市回族社区的历史变迁:以镇江杨家门社区为例/杨荣斌,马一//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70~73
风水与坟业的历史民族志:清代光绪十八年绩溪司马墓“盗葬案”探析/张佩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8
符号动员与景观再造:旅游情景下的“抗倭历史名城”打造/林敏霞//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30~34
福建宁化夏坊“游傩”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张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74~78
复合文化:基督教背景下的彝族文化变迁/黄瑾//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67~71
改土归流后移民家族的建构及其意义:以湖南永顺县青龙村林氏为例/瞿州莲//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17~122
甘南藏族家族结构研究:基于卓尼藏族民间组织沙尼与汉族家族比较的视角/谢冰雪//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73~77
贵州“里民人”探寻/王献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46~49
锅庄石信仰、房名与藏区社会组织的变迁:以川西鱼通地区为例/郭建勋//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116~121
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特征研究/吴占柱//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95~98
黄道婆籍贯之争的人类学思考/谭晓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65~68
回族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宁夏回族农民工的抽样调查/马金龙,李录堂,李莉//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77~81
集体仪式传承和变迁的多重动力:当代黔中屯堡地区“抬江会”活动的田野考察/王青梅,刘铁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6~21
家庭视角下的“农民工”回流行为研究/郭云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36~41
建构传统:牧民社会时间的释义:以内蒙古那日苏嘎查蒙古族牧民为中心/宋小飞//民俗研究.-2023,⑴.-162~170
建筑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建筑/向同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15~19
景观意识“内”“外”眼光的聚焦与融合:以云南迪庆州茨中村的葡萄园与葡萄酒酿制为例/郑向春//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18~23
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白马藏族房屋变迁的个案分析/刘志扬//民族研究.-2023,⑶.-25~34
空间、家屋与人观:以关中邓村为例/董敬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19~124
苦聪人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李春忠,罗承松//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78~80
跨国通婚、信仰与秩序:义乌穆斯林跨国通婚研究/马艳//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28~35
跨境橡胶种植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影响:以中老边境两个哈尼族(阿卡人)村寨为例/马炜,张雨龙//思想战线.-2023,⑶.-17~21
旅游背景下族群内部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以“五落钟离山”为例/莫代山//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139~142
旅游地空间话语的社会建构:以世界遗产地西递村为例/张骁鸣//思想战线.-2023,⑶.-99~105
旅游发展与民族村落社会变迁:基于鄂西神农溪景区罗坪村的调查/吴爱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4~17
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人类学解析:以“神秘湘西”、“神秘文化”为例/赵玉燕//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184~189
旅游业的“意外”产物:对一起网络事件的民族志分析/苏敏//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82~92
论傣族节日庆典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关系/吴之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47~50
论侗族传统择偶习俗的文化意义/龙昭宝,梁思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25~28
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启示:以景颇族为例/赵天宝//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03~107
论台湾原住民的书写策略: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观察/彭佳//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35~39
论藏族饮茶习俗的形成及其特点/罗桑开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85~90
论纸马的信仰背景与艺术基础/陶思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84~88
密枝节祭祀起源模式与话语维护/宁智锋//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28~33
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的种类、分布和人口/赵永胜//世界民族.-2023,⑵.-82~87
庙会组织与民族国家的地方社会:妙峰山庙会的公民结社/王立阳//民俗研究.-2023,⑴.-139~161
苗疆再造与改土归流:从张中奎的博士论文说起/徐新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37~41
民国时期回族社团组织及功能研究/丁明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9~30
民国时期“康西”边缘的“汉人社会”:以工布江达一地为中心/王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30~38
民国时期理番四土、五屯之社会文化研究与实践/王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39~45
民俗文化村的文化表演:以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潘峰//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93~100
民族英雄评价问题学术讨论/赵永春,孙婉婷//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65~73
仫佬族民歌的类型、功能及意义/滕志朋,刘开娥,莫秋//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72~77
内格斯尔而外关公:关公信仰在蒙古地区/陈岗龙//民族艺术研究.-2023,⑵.-56~60
宁夏农村回汉族际通婚调查分析:以平罗县城关镇为例/何粉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36~40
普米族白石崇拜的文化解读/奔厦,泽米//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40~46
羌族地区城镇变迁述论/陈松,黄辛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⑷.-44~48
清代新疆汉民族移民社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王志强//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94~98
箐苗“祭山”仪式的现象与思考:六枝县梭嘎乡补空寨个案调查/徐小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63~66
人类学视野下的水族稻田祭祀仪式舞蹈文化解读/欧光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38~41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农区蒙古族族群认同与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建设:以烟台营子村为个案/王志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60~65
三洞水族使用巫术的原因初探/张振江,苏慕烽//思想战线.-2023,⑶.-22~26
散杂居民族“同而不化”的策略性应对:基于湖北省鹤峰县三家台村蒙古族的人类学考察/沈再新,唐胡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24~28
山地民族农耕模式与生态适应:基于对怒江峡谷秋那桶村的田野研究/温士贤//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52~56
山区农村聚落的布局与空间组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曹雪//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20~22
“商人型教士”的新型宗教: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滇西北的早期活动(1846-1865)/【法】施帝恩著;尼玛扎西,刘源译;彭文斌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46~56
少数民族文化在主客位视野中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以那坡县壮族“敏”支系传统文化为个案研究/陆潇玲//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117~122
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工投资型输出:以佛山“攸县人”挖机经济为例/周大鸣,刘玉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42~48
社会秩序理念下对侗族村寨孝养关系的思考:以贵州从江县下江镇平寨为例/高法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78~81
社神崇拜与社区重构:对中山市小揽镇永宁社区个案考察/李翠玲//民俗研究.-2023,⑴.-171~186
生存的策略:青海河南蒙古族“藏化”现象的探讨/林冠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57~66
试论安多地区多元文化共生格局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贾伟,李臣玲,王淑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56~60
试议“西北民族走廊”的范围和地理特点/秦永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7~72
试析寺院社会化管理及得失:以青海省推动藏传佛教寺院社会化管理之实践为例/华热,多杰//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146~151
苏尼/嫫尼与彝族历史及其研究/罗庆春,李春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25~130
土家族梯玛还愿仪式研究/谭志满//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127~130
土族的“班斯纳得那”研究/杨卫//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98~204
佤族国家认同的历程、现状与挑战/陈晓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52~57
外来语言与山区少数民族:以广西龙胜瑶族D村为例/刘丽敏//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40~43
维吾尔族农民在京、津两地生活适应度的调查/阿布都热西提•基力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63~68
无文字族群宇宙观念的身体表述:嘉绒跳锅庄的文学人类学阐释/李菲//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97~102
武婆信仰与桂林区域社会变迁/胡小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78~84
西南地区传统银饰工艺与族群的关系/张建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46~49
习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周真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48~53
信仰•禁忌•仪式:壮族经布洛陀的审美人类学发微/王敦//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108~116
新疆城镇发展和双语教育的进程:南疆地区两个专题调研报告/马戎//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59~172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丧葬仪式研究:以成宁县浆子林村为例/余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42~47
“言出必中”赛“神仙”:汉藏“梦先生”故事比较研究/林继富,查斌//民俗研究.-2023,⑴.-105~124
艺能之思绪尽可录制吗?:以日本冲绳民乐团体纪录片为例/【日】寿田吉孝著;姜娜译;韩敏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69~71
彝族丧葬仪式的象征意义分析/余舒//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81~85
优势视角: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服务实证研究/刘建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64~69
有关壮族年龄组(朋友)的考察/【日】田诚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85~92
“玉器时代”的国际视野与文明起源研究:唯中国人爱玉说献疑/叶舒宪//民族艺术研究.-2023,⑵.-31~41
渔民春节祭祖与宗族聚合:以鲁南微山湖区为中心/余康乐,刘星//民俗研究.-2023,⑴.-187~202
源于自然审美的哈尼族服饰生态文化/袁爱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56~59
云南纳家营回族生存智慧的政治人类学解读/李春红//云南社会科学.-2023,⑶.-68~72
藏传佛教金刚法舞面具的制作、分类及其宗教内涵之研究/才让//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21~33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意义和旅游价值/罗树杰//青海民族研究.-2023,⑵.-24~29
中国西南古代氐羌民族的融合与分化规律探析/王文光,段丽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32~34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武宇林//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58~62
珠三角“村改居”与反城市化现象探析/李翠玲//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29~135
壮剧与民俗文化/陈丽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136~139
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信仰的传承与重构/覃丽丹//广西民族研究.-2023,⑵.-100~107
族际通婚与族群关系:潭溪土家族的实证研究/陈心林//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23~27
四、女性问题研究
北京回族女性的文化传承与变迁:以北京牛街李家为个案/【泰国】纳静安//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58~67
玻璃天花板下的守望:A大学女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赵叶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73~77
从服饰色彩的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王晶,刘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68~7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利建设运动中的女性:以福建省惠安女水库为例/杨齐福,汪炜伟//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69~75,82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性别平等倡导战略的研究/卜卫//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5~12
教育增权与撒拉族农村妇女发展/闫丽娟,李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50~55
科技领域女性高层人才成长状况与发展对策:基于五省市定性调查研究报告/全国妇联课题组//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31~38
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宁夏泾源县黄花乡为例/江晓红//云南社会科学.-2023,⑶.-82~85
女性高层次人才的社会排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的调查/徐延辉,熊欢//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39~47
女性在科学实验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社会性别研究/宋琳//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48~53
社会性别主流化框架下德国女性主义语言政策/张智,孔德明//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96~100
守贞节是妇女的文化宿命吗?:关于近期有关事件引发的文化与妇女性权力的讨论/李银河,等//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60~68
她/他们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同龄退休?:对选择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刘伯红,郭砾,郝蕊//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22~30,47
性别与城市社区安全:“低阶政治”视域中的女性参与/郭夏娟//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13~21
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法律以法律推进保障性别平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女性与法律”栏目15周年回眸/周应江//妇女研究论丛.-2023,⑶.-101~107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夫妇”叙事的女性倾向/刘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⑶.-134~138
五、研究动态与书评
读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罗杨//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90~194
读莫斯《献祭的性质与功能》/龙飞俊//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85~190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综述/李技文//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3,⑵.-72~77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研究概述/波•少布//黑龙江民族丛刊.-2023,⑵.-89~94
接近“他(她)”的生活:读《中国音乐家的生活》/李娟//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73~178
近二十年民族分离主义研究述评/张建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40~45
近三十年国外民族政策研究简述/哈正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34~39
近30年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反思/徐义强//思想战线.-2023,⑶.-124~130
镜中镜:读《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与美学》/冯莎//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78~185
旅游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评述/刘安全//贵州民族研究.-2023,⑴.-65~69
时间就是社会:在历史人类学的脉络中解读《传统的发明》/常海燕//西北民族研究.-2023,⑵.-194~197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会议综述/罗红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⑵.-98~103
田野、理论、方法:中法人类学与社会科学对话学术研讨会纪要/刘宏涛//民族研究.-2023,⑶.-106~107
仪式的谱系与解释:读《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罗正副//世界民族.-2023,⑶.-94~96
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彭兆荣,肖坤冰//世界民族.-2023,⑶.-48~56
有多少意义可以重寻:简评《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李列//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⑴.-186~188
文化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从族群认同走向民族认同:20世纪中后期广西民族识别研究之三/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22~31
“分”与“合”:多民族国家民族整合的逻辑/朱军,高永久//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17~21
关于民族国家的几点思考/张淑娟//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29~36
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问题/毛公宁//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7
广西当代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考察与现代意义/刘绍卫//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43~49
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探析/李安辉,雷振扬//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37~42
论我国民委系统民族关系预警机制的构建/阎耀军,张美莲,王樱//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17~24
民族社会视角:制度规约下的马来西亚族群关系/胡春艳//世界民族.-2009,⑸.-19~25
民族团结是新中国60年民族政策的主线/肖锐,金炳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⑿.-1~5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民族法制建设和民族法学研究的发展与思考/吴大华,刘云飞,郭靖//民族研究.-2009,⑸.-24~33
新中国民族法制建设60年/朱玉福//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18~28
新中国民族政策60年/金炳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1~8
新中国少数民族干部政策60年/孙懿//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80~86
伊朗核问题的民族主义释义/闫文虎//世界民族.-2009,⑸.-1~10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与时俱进论/雷振扬//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1~5
中国周边国家自治制度评析/李捷,杨恕//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2~11
二、 理论综述
本土化的中国民族识别:李绍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讲座(一)/李绍明讲述;彭文斌录音整理//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⑿.-29~33
传教士符号暴力下的晚清“中国人特质”:对明恩薄《中国人特质》的后殖民阅读/【美】郁丹//民族研究.-2009,⑸.-52~63
从川西集镇走出的中国学大师: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施坚雅(G.W.Skinner)教授专访/王建民问;【美】施坚雅答;唐芸译//西南民族学学报.-2009,⑽.-1~6
从地缘安全角度理解中国的民族与跨界民族/吴楚克//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12~16
从民族志资料提供者到理论前沿耕耘者:以2008年澳大利亚人类学界对原住民的研究成果为例/白志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59~65
从“一般民俗志”到“作为研究方式的民俗志”/覃琮//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40~46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田野关系三个维度之分析/普•巴特//民俗研究.-2009,⑶.-218~227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边疆和边政研究:李绍明先生访谈录/王利平,张原,汤芸问;李绍明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⑿.-34~41
发展的人类学研究概述/刘晓茜,李小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38~47
海外民族志的田野调查与文本表述/刘朝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7~13,72
后现代语境中的民族志生产:一个困惑的追求/龚德全//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32~39
个体安全: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提出与阐说:社会学研究取向与安全知识体系的扩展/郑杭生,杨敏//思想战线.-2009,⑹.-34~42
技术人类学:一个成长中的新学科/梅其君//青海民族研究.-2009,⑷.-10~13
论功能理论与条件-功能分析/苏日娜,包智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⑷.-45~48
民族经济研究的理论溯源/陈庆德,潘春梅//民族研究.-2009,⑸.-44~51
凝视世界的意志与学术行动:海外民族志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意义/高丙中//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2~6
全球化语境下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困境与应对/邵媛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105~109
人类学的文字转向及“写”文化的多种叙事/叶舒宪//百色学院学报.-2009,⑸.-13~18
生态安全视野下的地方知识之发掘与利用/暨爱民//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57~62
人类学关键词:辨析与表述(二):Resistance;ethnogenesis;Transnationalism; Visual Anthrology的理解与中文翻译/吴科萍,巫达,丁毓玲,邓启耀,林丹,麻国庆等//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93~107
人类学经典涵化概念的局限及其心理学视角的超越/常永才//世界民族.-2009,⑸.-31~38
生态人类学与地理学、环境史亲和性论辩/何群//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32~38
史诗与神话:纳吉论“荷马传统中的神话范例”/吕微//民俗研究.-2009,⑷.-245~256
庶民学派论民族与前现代社区/陈义华//世界民族.-2009,⑹.-37~42
“他者”的文化与自我认同/【日】奈仓京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25~30
我者的他者性:人类学“写文化”的方法问题/彭兆荣//百色学院学报.-2009,⑸.-19~22
物的表述与物的语言/彭兆荣,路芳//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87~91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族定义研究/李振宏//民族研究.-2009,⑸.-12~23
乡土教材:收藏、研究与开发: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五十三/腾星,班红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83~86
音乐人类学的困惑/熊晓辉//青海民族研究.-2009,⑷.-1~4
迎接神话学的范式变革/廖明君问;叶舒宪答//民族艺术.-2009,⑶.-20~26
与时俱进共同携手发展现代民族学/周光大//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55~62
中国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中国/纳日碧力戈//思想战线.-2009,⑹.-5~9
中国历史中的政治、族群与边疆:另一张隐在的面孔/袁剑//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08~114
中国民族学宗教研究的学术架构:基于民族学/人类学的思考/王建新//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75~81
“中国田野”中的人类学与民族学/郝时远//民族研究.-2009,⑸.-1~11
中国影视人类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述评/徐菡//云南社会科学.-2009,⑹.-19~23
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原生态文化概念辨析/李辅敏//贵州民族研究.-2009,⑸.-43~47
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共生逻辑/袁年兴//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50~56
三、 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阿西密枝山祭祀仪式与生态和谐:以云南省弥勒县西一镇红万村为例/彭兆荣,路芳//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70~75
白族社会“绕三灵”中性的阈限/沈海梅//民族研究.-2009,⑸.-64~73
变与不变:辽东山区村落民俗变迁与俗制厘定:兼论民俗的本质/詹娜//民俗研究.-2009,⑶.-127~137
不结伴与族群团结:茈碧回族的、社会性别关系与族群认同/罗红//青海民族研究,⑷.-14~16
场域、习惯共同作用下的仪式空间:对云南双柏县小麦冲彝族虎傩变迁的人类学解读/单江秀//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⑽.-54~61
成吉思汗与侬智高比较研究:基于蒙古、壮民族性格特征的分析/罗彩娟//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106~113
从祭祀到生活:对土家族撒尔嗬仪式变迁的宗教人类学考察/谭志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⑽.-76~79
从“礼治秩序”看法律人类学及其问题/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76~92
从怒江勒墨人“公房”看其婚恋习俗/李福军//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⑽.-47~53
地域、身份与认同:云南金水河村傣族跨国婚姻调查/谷家荣//青海民族研究.-2009,⑷.-5~9
滇池的龙:通过“概念物”理解历史想象的民族志尝试/周雷//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61~65
侗族传统家族制度与清代人工营林业发展的契合/罗康龙,杨成//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76~82
多元宗教背景下的少数民族婚姻:以云南贡山怒族为例/何林//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33~38
妇女外流与西南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杨筑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39~42
甘青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流动的文化后果分析/张文政//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39~45
关于民族认同变化的研究:以云南楚雄地区白族和汉族的关系为例/【日】横山广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26~32
海南岛冼夫人崇拜与妈祖信仰比较研究/李娟,王元林//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78~83
海啸、时间观:印度田野工作注释/梁永佳//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19~24
黑衣壮神灵崇拜考析/覃守达//百色学院学报.-2009,⑸.-9~12
环境适应与宗教的象征意义:彝族尼苏人咪卡哈仪式中的神树、寨门、祭品和祭祀过程/李永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35~39
魂兮归来:越南倮倮族灵魂观念与祭祀仪式的田野报告/蔡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⑾.-63~67
考古学文化考证的瑶族千家峒/盘福东//百色学院学报.-2009,⑸.-1~8
跨境少数民族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策略:基于云南省中越边境地区的田野考察/田阡,杨红巧//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63~69
家与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研究的经验主位:以《永远的家》为例/谭同学//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66~72
纠纷:从原始部落到现代都市:当代西方法律人类学视野下的纠纷研究/张晓红,郭星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31~37
舅权:家庭中的第三方权威:以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的》为视点的人类学探源/靳晓芳//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⑷.-40~44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法国平民史:以《蒙塔尤》与《档案中的虚构》为例/农辉锋//世界民族.-2009,⑹.-43~46
论侗族制度文化对传统生计的维护:以黄岗侗族的糯稻保种、育种、传种机制为例/崔海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66~72
论艺术人类学视野中的盘瑶神像画/黄建福//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70~77
迷狂的家户经验:王屋山巫医仪式的一项考察/马丹丹//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110~116
民间信仰的情感维度与村落公共生活的整合:以桂北村落为考察对象/袁松//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63~69
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蒙汉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以锡盟东乌旗一个牧业社区为个案/马戎//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8~31
农区蒙古族村落中的族际通婚及其演变:以烟台营子村为个案/王志清//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⑸.-26~30
化生神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广西大明山(下)/黄世杰//青海民族研究.-2009,⑷.-76~87
黔西北农村丧葬仪式中的工具初探:以大方县响水白族彝族仡佬族乡丧礼为例/聂丹//贵州民族研究.-2009,⑸.-75~79
青海四大花儿庙会的调查报告/李言统//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59~168
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丧葬习俗/吴文定//贵州民族研究.-2009,⑸.-80~84
神话与象征:以东巴神话为例/白庚胜//百色学院学报.-2009,⑸.-30~33
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黄平文//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129~133
韦拔群从武思想来源的人类学阐释/蓝韶星//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84~88
现代文明背景下的云南楚雄彝族毕摩及其文化变迁/万志琼,王东昕//思想战线.-2009,⑹.-28~33
想象的共同体与共同体的想象:广西临江古镇平话人族群意识的变迁/吕俊彪//广西民族研究.-2009,⑶.-47~54
在异域做田野:老挝的经历:兼论田野资料的“准确性”与在“真实性”/袁同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14~18
兆州龙神信仰现状的考察报告:以常遇春(常爷)崇拜为中心/王淑英,郝苏民//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47~158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倾向/乌尔沁//百色学院学报.-2009,⑸.-38~47
壮族哈尼族梯田文化比较研究/付广华//广西民族研究.-2009,⑷.-98~105
四、 女性问题研究
妇女的权利和香港原住民权之争:挑战“殖民地”理念/【美】鲁比•沃森(华如璧)著;周彦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2~13
关于唤醒少数民族女性自我意识的几点思考:东乡族、保安族妇女与文化的发展/瞿存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41~45
“后父权制时代”的中国:城市家庭内部权利关系变迁与社会/沈奕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43~50
“男性偏见”与发展实践中的性别问题/潘天舒//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37~42
少数民族妇女反贫困与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与优势/刘春湘,刘柱//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25~30
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的内涵/杨国才//浙江学刊.-2009,⑹.-208~213
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女性社区参与/孔海娥//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21~25
文化交流与独龙族妇女文面的隐语/周云水//思想战线.-2009,⑹.-14~18
新疆少数民族妇女在节庆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薛洁,林盛明//青海民族研究.-2009,⑷.-88~91
性解放理论与中国当代老年妇女/【美】L.shea(邵镜红)著;逯宇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27~36
寻求平等:高校女生社会性别教育探析/李敏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⑸.-48~51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与都市独生女的赋权/【美】冯文(Vanessa L.Fong)著;余华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14~25
作为行动者的泰山进香女性/王均霞//民俗研究.-2009,⑶.-204~217
“坐月子”的性别文化研究/章梅芳,刘兵,卢卫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51~60
五、 研究动态与书评
从两部民族志谈人类学对艺术的理解精神/汤芸//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202~210
读格奥尔格西•美尔《宗教社会学》/徐振燕//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71~176
俄罗斯生态民族学研究综述/任国英//世界民族.-2009,⑸.-39~46
哈佛大学的中国人类学研究:一份旁听报告/张敦福//民俗研究.-2009,⑷.-257~269
历史/结构与文化转型:读《历史之岛》/李旭//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219~224
魅惑的社会性:从杰尔的艺术人类学观点看/冯娴//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87~192
全球视角下的中国与东亚文化研究:广西民族大学16届民族学与社会学专题会议综述/雷韵//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⑹.-91~94
维克多•特纳与《表演人类学》/徐薇//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211~218
无用之人类学的想象力:读王铭铭《西方作为他者》/杨清媚//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92~193
仪式:从社会理论到天下理论/张帆//西北民族研究.-2009,⑷.-177~18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