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读后感5篇 兰亭序 读后感

兰亭序读后感1

  王羲之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匆匆,短短数十载而已。所以他才认为死和生同样具有重大的好处,他本来就明白“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幻荒唐的、妄造的。读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无尽的眷恋……

  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并没有像王羲之那时的社会压力,所以我们就应活得更自在。“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拥有了享受生活的**,那么就要好好地珍惜,不要等将要失去时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我们虽没有王羲之那样独特的见解,但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那么我想我们也是幸福的,因为冥冥之中我们已诠释了自己生命的真谛,如果能够这样,那就足够了。

  昨日是已走过的,明天是即将走过的,唯有这天正在走过……生命数十载,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能****地走完这一程,固然最好;如若不能,我想只要你曾为之付出,拼搏过,曾珍惜过,那也必将是无怨无悔!

  我们并不能够去改写历史,也不能够预知未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好好的.活着,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去创造那无尽的回忆与欢乐。请珍惜这绝无仅有的机会去活出自己的精彩,去追求自己活着的好处……因为,只有懂得生命真谛的人,才能够将短暂的生命延长!

兰亭序读后感2

  高中就偏爱《兰亭集序》这篇课文,当时读来只觉得精短清透,字句顺滑如润却无雕凿之迹,称得上是即兴之作中的上乘作品。对于“兰亭“这个文人雅集的地方,心中溢满神秘的向往之情。遥想在山水环抱、诗酒交融的幽境里洒墨挥毫,落出飘如浮云,矫如惊龙的精致书画,是何等闲适风雅!

  再读《兰亭集序》时,除了品尝仍爱的清洗文风之外,更多追索的是文中的深层含义。兰亭位于浙江绍兴的兰渚山下,生于得天独厚的水乡之地;又恰逢天朗无云、草暖风微,群贤毕至,大家一齐探讨人生,是不由得对生命好处发出刨根追问,对人生的各种境遇作出总结归纳的。兰亭,这样一个巧致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一位蕙质兰心的女子从烟雨江南中秉着骨竹伞款步过桥,抑或是轻裘缓带的墨客骚人把盏临风,倚亭望月,感叹吟咏……然而,作者对于生**本的诘问不是如此悠闲唯美、附庸风雅的,而是苦闷的、反复的、令人百思辗转的。《兰亭集》是与会的41位诗人的结集,也是41个人的思考结晶。

  之后查了资料,探索到了兰亭的真实境地:兰亭门前,有“鹅池”两字,各成风格,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共同书写的。王羲之的一笔绝妙书法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真谛来的。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出的人生感叹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小问小论。对于我们学园林的人来说,如何开创一爿曲径通幽宛自天开的富有人性化、情趣化且恬淡文雅的园林天地,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古人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精神和性灵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一个**恐怖、*、民不聊生的时段。魏晋的文章普遍受到了玄学文化及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想文化背景的广泛影响,反映现实生活。文人们喜爱亲近自然、逸情自然,探讨自然观和人生观,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最爱这两句——“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值得欣佩欣赏的,是生命最美妙的音乐。若能在期望中存储抱负,或在寄托中充实自己、找到人生的乐趣享受生命付出热情,就是在用生命抒写自己的故事传奇,都值得欣慰。

  兰亭中这次文人聚集,没有多么高深的影响,但他们的真性情和高雅情趣确实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在坦白宽广的天地山水间,想想欢乐成过往,新恋换旧爱,美丽总是短暂的,似乎什么都是无法永久停留。死死生生,人在追寻什么?生的好处到底是什么?王羲之真诚如水,向自然提出了追问,他只提出问题,答案没有果断得出,而是让人去猜想、去揣度,余味深长。他这种冷静又热情的人生态度、对生命好处的寻找实在令人感动。愿自己有一天,也能在自然中有一番彻悟,有一番天真又深刻偏僻的追问。

兰亭序读后感3

  最多只能给三星了。一星给的是历史背景,二星给的是整体架构。

  说实话最初我冲着书名是抱着很大期望来看的,可惜越到后面越觉得心理落差很大,忍着笑看完了,谈谈个人感想:

  首先,全书几十万字,整体架构较为宏大,全局情节设计可圈可点,看得出来作者对整体发展走向有清晰的脉络,同时反映作者确实对于这部分历史有一定的了解,搜集素材颇多。

  其次,该吐槽还是吐槽。文中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我也想用在这里。诚然,作者了解到的唐代为官**与相关佛学人情素材很多,但在文中明显没有融入具体情节当中,并非情节进行到这里,信手解释专有名词,而是疑似大段摘抄,给人以堆砌之感。特别是大觉寺萧君默与楚离桑关于佛家的对话,像是作者个人科普,而非移步换景导游式解说,去掉语境,单拎出来对话也没什么影响,对于情节伏笔发展暗示作用并不大。

  再次,部分情节过于穿凿,悬念并非作者所想那般引人入胜。

  典型的悬念莫过于玄泉的身份。在拿到天邢盟世系图的时候,作者借多人的反应凸显关于玄泉真实身份的出乎意料。然而自萧君默查出兰亭集与会名人之时,这个人的身份已然不难猜出。书过一半,官拜**且姓氏与兰亭集与会名人相重之人,很难推断不出是谁。

  还有玄关诈死,用的心脏位于右胸的典故,想必看过《天龙八部》的人都不难想到。每每**揭开,并没有恍然大悟之感。可以说情节体验较差。

  部分情节描述显得刻意,诸如为了显示萧君默奋不顾身,写夏天跳入池水,能感到阵阵寒意。这就有违客观事实。又比如猎杀与决杀两章,用的计策差不多,猎奇感几乎荡然无存。甚至华灵儿眸光一闪,想到推举盟主对付冥藏,众**梦初醒的反应,想必都觉得这是多么难以想到而且了不起的计谋了。

  情节因果缺乏合理勾连解释,不一而足。

  再次,人物形象不突出。

  行文时,甚至前后人设有出入。举个例子,萧君默人设机警过人,智勇双全没有毛病,后来只因华灵儿媚眼娇嗔步步落入陷阱,实在令人无法可想。

  人物言行单薄,非黑即白。皇子心计权谋简单化,失于稳重。**与魏王对于基本帝王心术看不透,言辞处理简单。商议要事时写感情总是“心中得意”,脸谱化严重。

  最重要的一点是,全书大男主。且不说这么多女子只爱萧君默一个,单单男主使用计策就很令人不*。为了刻画人物机智,因此用计对象智商直接掉线,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王弘义固然厉害,然而但凡与男主联手,便丝毫不疑有他,因此计策屡试不爽。hold全场的单方炫技实在不敢恭维。

  最后,感情线部分文笔一般,共情感极少,情感脉络不甚明晰。用词单一化,尤其人物想到主意总是“眸光一闪”;感动永远都是“想到这里,xx心里不由生出一股暖意”;听闻悲惨故事无论男女都会“红了眼眶”或者“潸然泪下”。

  同时心理描写稍微啰嗦,口语化而忽略人物个性,千篇一律。

兰亭序读后感4

  死,我们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们也惊慌不已,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远离,期望一向不会在某个转弯路口,碰见它。

  生,我们留恋;在年轻时,我们忘却关注这个世界;年老后,我们多想一向睁着眼睛,多想看看这我即将远去的花花世界。

  可人总是这样,在失去之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美景,只留下唉声叹气,抱怨当时的无知。

  文中作者在兰亭*上情绪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死生亦大矣”证明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我想每个人都期望“好景常在,好花常开”,王羲之也不例外,他也想留住此刻,尽情地享受在“生”的乐趣中,和志同道合的人畅谈志趣抱负;但是同时代有的人却随着自己的性情、爱好,不受拘束,放纵无羁的生活,这是他们所追求的。

  当他们沉浸在自得、愉悦时,衰老却在背后不知不觉地到来,于是,人们感叹人生无常。有心智生活的作者更是感到悲痛,他明白只有珍惜此刻的生命,因为他无法改变下一刻的事态变迁。

  对人生的倔强执着,对死的厌恶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我们痛恨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哪怕是回头看看走过的足迹的机会都没有,它无情地朝着没有尽头的终点走去,一路上,留下多少人悲哀的泪水,痛苦的**,它也不闻不问,只是冷酷的走着,把我们甩在一边。

  为什么人会有生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掌控命运?好想永远停留在此刻,这幸福的瞬间,然后把所以令人烦恼的东西都赶走,只留下完美的。

  但我们只有无奈地摇头。

  有所观察、品味、感悟,就足可充实我的人生!

兰亭序读后感5

  高中就偏爱《兰亭集序》这篇课文,当时读来只觉得精短清透,字句顺滑如润却无雕凿之迹,称得上是即兴之作中的上乘作品。对于“兰亭“这个文人雅集的地方,心中溢满神秘的向往之情。遥想在山水环抱、诗酒交融的幽境里洒墨挥毫,落出飘如浮云,矫如惊龙的精致书画,是何等闲适风雅!

  再读《兰亭集序》时,除了品尝仍爱的清洗文风之外,更多追索的是文中的深层含义。兰亭位于浙江绍兴的兰渚山下,生于得天独厚的水乡之地;又恰逢天朗无云、草暖风微,群贤毕至,大家一起探讨人生,是不由得对生命意义发出刨根追问,对人生的各种境遇作出总结归纳的。兰亭,这样一个巧致的名字,让人联想到一位蕙质兰心的女子从烟雨江南中秉着骨竹伞款步过桥,抑或是轻裘缓带的墨客骚人把盏临风,倚亭望月,感叹吟咏……然而,作者对于生**本的诘问不是如此悠闲唯美、附庸风雅的,而是苦闷的、反复的、令人百思辗转的。《兰亭集》是与会的41位诗人的结集,也是41个人的思考结晶。

  后来查了资料,探索到了兰亭的真实境地:兰亭门前,有“鹅池”两字,各成风格,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俩共同书写的。王羲之的一笔绝妙书法的精髓,就是从鹅的形体上,悟出真谛来的。顺着小径前行,迎面的是一亭,一痕痕沉沉的历史的斑迹显现出来。内一石碑**“兰亭”二字,系清康熙手书。西侧是“乐池”,临池有“俯仰亭”。东侧为流觞亭,亭内有“曲水邀欢处”一匾,正下悬唐名画家李公麟的《兰亭修禊图》。一条清澈的小溪,水澄如镜,在竹影树荫下缓缓并带着轻快的节奏逶迤流过,流得那样洒脱自在。几只时而盘旋、时而俯冲的蝴蝶,几片沿溪而下的花瓣构成一幅美妙的图画。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出的人生感叹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小问小论。对于我们学园林的人来说,如何开创一爿曲径通幽宛自天开的富有人性化、情趣化且恬淡文雅的园林天地,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古人往往是最好的老师,它告诉我们精神和性灵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王羲之所处的魏晋时期,是一个**恐怖、*、民不聊生的时段。魏晋的文章普遍受到了玄学文化及儒道释三教合流的思想文化背景的广泛影响,反映现实生活。文人们喜爱亲近自然、逸情自然,探讨自然观和人生观,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最爱这两句——“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这两种人生态度都是值得欣佩欣赏的,是生命最美妙的音乐。若能在希望中存储抱负,或在寄托中充实自己、找到人生的乐趣享受生命付出热情,就是在用生命抒写自己的故事传奇,都值得欣慰。

  兰亭中这次文人聚集,没有多么高深的影响,但他们的真性情和高雅情趣确实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在坦白宽广的天地山水间,想想欢乐成过往,新恋换旧爱,美丽总是短暂的,似乎什么都是无法永久停留。死死生生,人在追寻什么?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王羲之真诚如水,向自然提出了追问,他只提出问题,答案没有果断得出,而是让人去猜想、去揣度,余味深长。他这种冷静又热情的人生态度、对生命意义的寻找实在令人感动。愿自己有一天,也能在自然中有一番彻悟,有一番天真又深刻偏僻的追问。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阅读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1)

——《兰亭序杀局》读后感3篇

《兰亭序杀局》读后感1

  当一代枭雄与《兰亭序》碰撞,表面繁华太*的长安,实则已然暗流涌动,杀机四伏。

  本书以探寻《兰亭序》背后的秘密切入,结合当时“四王夺嫡”的背景,创作出如此一部历史悬疑小说。

  然而吸引我的不是主人公萧君默凭借心智才干一手解开《兰亭序》奥秘,而是四位性格截然不同的皇子之间的夺嫡战争。

  原**李承乾,有勇有谋,但却最后输在性格乖戾,不能屈能伸。为了尽快夺得皇位,与李元昌、谢绍宗等人制造了上元节的*。同样的地点——玄武门,他的父皇一举杀害了隐**,登上皇位。而他,行动失败,最终恶果自负,葬送**之位。贞观十九年,年仅二十七岁的他在流放地抑郁而终。身为**的他,有魏徵等一众大臣的**,自然可以坐稳**之位,只可惜他睚眦必报,面对魏王的挑衅,不会去隐忍,这才导致了他凄惨的下场。

  魏王李泰因《括地志》一书而夺得**的恩宠,可一再的宠幸让他产生了有恃无恐的心理,催生并强化了他的夺嫡之心。无端制造出勾陷亲兄、策反的事件,不得不让人心寒。继李承乾之后,他被贬为郡王,逐出长安。作为**宠爱的嫡次子,当朝**同胞兄弟,他可以一直在王府的文学馆与一群硕学鸿儒研究学问,鉴赏书画,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做一个与世无争的皇子。可终还是利欲熏心,一叶障目,与亲兄斗得你死我活,在夺嫡之路上一去无回。

  庶子李恪英勇善战,城府颇深,在**和魏王相继**下,天子确实对她颇为器重。可输在他的一时妇人之仁,让李志趁虚而入,获得**的宠信。在得知夺嫡无望时,及时收手,但还是在权臣——长孙无忌的策划下含冤而死。

  作为最后的赢家——李治,实力不可置否。书中写他的文笔不多,可处处彰显着他的城府与心智。在最后的决议中凭借过人的胆识一举赢得**之位,这位表面看起来柔弱的小皇子实则心计最多,恐怕连一向精明的李世民也看不透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不是黄雀,而是站在树下手持弓弹之人。正当黄雀洋洋得意于他已坐收渔翁之利时,予以他当头一击,一招则毙命。这手持弹丸之人便是李治。在三王夺嫡时,他坐山观虎斗,待到最后时刻,再出手重击,这样的心机,难怪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会栽在他手上。

  当历史与想象碰撞,四王夺嫡的历史加入《兰亭序》秘密的构想,更是为如今人类探求唐朝文化添**浓墨的一笔。

  待看唐朝人物如何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痕迹。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2)

——兰亭序原文及其译文3篇

兰亭序原文及其译文1

  《兰亭序》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kuài jī)山阴之兰亭,修禊(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qū)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shang)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chěng)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hái)之外。虽趣(qǔ)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xì)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jiē)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现按我的理解翻译如下:

  永和九年,此年癸丑,三月开初,决定集聚于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消灾祈福的“修禊”活动。许多贤明有身望的人都来了,年青老少都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森林,修长的竹子,又有清溪急流,在亭的左右晖映环绕,把水引入渠中,作为曲殇流水,依序而饮,排次列座,虽说没有丝竹齐奏的盛况,但饮一杯酒,咏一篇诗,也足以畅快地抒发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悠远情怀。

  这一天,天清气爽,春风轻拂,仰看蔚蓝的天空,联想到宇宙的茫茫无际,俯看万物,可看到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欣欣向荣。在这美丽壮观的天地之间,不禁使人心移神驰,这一切真是今人目接不暇,这实在是一种不可言传的快乐。朋友之间(人)相识相知,由于友情深厚,转眼之间就是几十年(一辈子),有时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在室内共同谈论理想和志趣,有时又以某种活动为名,而优游于山水之间,放荡于形骸之外,虽然各有不同,宁静和活跃不一样,但是当其遇到相知相识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放怀纵谈,自然是特别的快乐和满足,不会感到生命的短暂,**的来临。但到了盛会已完,心情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更深了,原来的盛会,转眼之间,成为过去,怎不令人感叹。况且生命的长短,并非自己能掌控,但最后都逃脱不了**。古人说“死和生是人一生中最大的事”,那么生命岂不是值得痛惜的啊!

  每当读到古人对生命人生的感叹,和我的感受像符契一样的相通,所以看到这样的文章,总是受到感动,而且久久不能释之于怀。(我没有那样旷达)不能把生死看成一样,长寿和短命视作相同。后世之人来看这次盛会,也会像我看过去一样。为纪念这次值得留念的盛会!所以列出参加(修禊)盛会的人的名字,抄录出他们的诗作,虽然这些人的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的诗作,都抒发了对宇宙人生的思想感情。后来的读者,也会因读到这篇文章而感动。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3)

——王羲之兰亭序鉴赏

王羲之兰亭序鉴赏1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但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文章从兰亭*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不管是“晤言一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而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目的。文章前面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一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深远立意。同样是写了宴游情景,但石崇的《金谷诗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文章,抒发的却是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立意显然不及作者的《兰亭集序》深远。作者生活在东晋时代,当时**集团偏安江东,不思进取。士大夫崇尚玄学,清谈之风很盛,而作者却****“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颇想有所作为。从作者给中军将军殷浩、会稽王司马昱、太傅谢安等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救国家“倒悬之急”的大志和旷达进取的人生态度。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不可能始终坚持这一正确的人生态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春,即作者写完《兰亭集序》后两年,作者因深感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又因与扬州刺史王述的矛盾恩怨,愤而称病去官,且到父母墓前立誓永不再仕。此后便“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去寻求“当以乐死”的境界,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渐趋消极虚无。这是我们在全面评价作者一生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魏晋时期出现了骈文的**,骈文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在这种骈文风行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朴素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散文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文中用了“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林”、“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词语写兰亭山水之优美,叙时人宴游之雅致,抒盛事不常之感慨,议死生意义之重大,而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后人当作成语使用,极大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从而也奠定了《兰亭集序》在*文学上的地位。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4)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10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1

  今天下午我们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在我的班级高一(19)班听了我的一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看,我的这节课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薛业忠

  这副对联上联很好地概括了一二两段的内容,下联又揭示了三四两段的思想精华,确实应该说很精当。

  同学们纷纷为我鼓掌。我很高兴,说:“那么我的学生能不能也学老师的样拟副对联呢?”有的同学开始摩拳擦掌,有的同学却说不知怎么拟。我于是在黑板上为大家讲解“对联创作四原则”: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仄相合,音调**;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通过这一分析,很多同学都知道怎么拟对联了。剩下的时间就看同学们的了。就见我的学生一个个潜心地读文,潜心地思考,在作业本上勾勾划划。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我见每个同学的作业本上都留下了两行清晰的字迹。我知道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下面是展示成果的时候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将自己的大作展示出来,有的还写了两副,不简单!我适时地进行点评。同学们展示完,我的点评也展示完。还剩下三分钟,全班同学齐背文章,这节课完成了。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节课应该有个好的评价,我欣慰地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语。

  下面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

  高一(16)班学生作品:

  览昔人之佳作,临文嗟悼;感斯文之所述,世殊事异。

  ──李光明

  妙趣横生山和水;触景生情乐与悲。

  ──程莉莉

  品山林趣味;叹人生喜悲。

  ──程莉莉

  天朗气清,仰观宇宙之大;惠风和畅,俯察品类之盛。

  ──魏本雪

  喝美酒,作美诗,留于后人;谈抱负,叹人生,传为佳话。

  ──**

  把酒畅情怀,观世间之美景;幽室谈抱负,悟人生之悲欢。

  ──何远齐

  群贤毕至,流觞吟咏兰亭华章;少长咸集,临文嗟悼人生哲理。

  ──汪立东

  兰亭*赏美景;幽室畅谈悟哲理。

  ──李运

  兰亭之下成华章,流传百世;曲水之上叹忧怀,咏唱千秋。

  ──张金倩

  群贤毕至成佳作;少长咸集悟人生。

  ──张金倩

  群贤毕至修禊事;少长咸集叙幽情。

  ──曾凡涛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欣于所遇,暂得于己,畅人生乐事,乐也;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悟死生哲理,悲乎?

  ──吴伟

  观兰亭风貌,畅叙幽情;品人生百态,感慨万千。

  ──顾春

  群贤毕至吟诗赋;少长咸集赏文章。

  ──程守军

  永和癸丑之暮春,山阴兰亭聚群贤;峻岭修竹映清流,一觞一咏叙幽情。

  ──余龙丽

  千古华章英名留;兰亭佳作世代传。

  ──沙先丽

  高一(19)班学生作品: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赏兰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叙幽情。

  ──薛元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畅叙幽情;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游目骋怀。

  ──关雪勤

  癸丑年,会稽山阴修禊事,其乐无穷;

  暮春初,兰亭美景叙幽情,感慨万千。

  ──张建

  流觞曲水叙幽情;兰亭群贤孕佳作。

  ──闵兴国

  惠风和畅,畅叙幽情;情随事迁,感悟人生。

  ──田永昆

  群贤毕至于兰亭,修禊事;少长咸集至峻岭,畅幽情。

  ──王敬龙

  群贤毕至,崇山峻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少长咸集,茂林修竹,几俯几仰,感悟人生。

  ──何方

  依山傍水叙幽情;乐尽悲来叹人生。

  ──陈远光

  一觞一咏,叙幽情,乐在其景中;几俯几仰,叹人生,奈人生几何。

  ──李新师

  天朗气清群贤至,可乐也;惠风和畅悟人生,岂悲哉。

  ──史登娟

  英才聚兰亭,畅叙幽情;群贤咏华章,世代永存。

  ──薛浩

  流觞曲水,三月三,群贤集聚会稽山,饮酒作赋齐欢颜;

  崇山峻岭,情中情,少长列坐清流边,谈古论今共悲叹。

  ──冯波,罗运宝

  三月三,兰亭会,群贤至,畅幽情;

  是日也,天朗明,惠风畅,信可乐。

  ──李文君

  会稽山上,相聚兰亭,修禊事;清流水边,共赏华章,品人生。

  ──张茜茜

  天朗气清兰亭*咏华章;惠风和畅幽室畅谈悟人生。

  ──焦中杰

  仰观宇宙之大,物华天宝;俯察品类之盛,人杰地灵。

  ──薛业静

  群贤毕至,观兰亭幽雅美景;少长咸集,论人生起伏跌宕。

  ──尹蕊

  今日读兰亭华章;明朝立人生目标。

  ──朱荣华

  一觞一咏,畅叙兰亭幽情;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

  ──高统亭

  观兰亭之崇山峻岭清流急湍;叹人生之俯仰一世趣舍万殊。

  ──盛玉*

  群贤广聚山阴,饮酒作赋成华章;少长皆至兰亭,谈古论今悟人生。

  ──何理

  乐游崇山峻岭幽情甚款;忧思情随事迁感慨万千。

  ──谢连庆

  交上来的学生对联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罗列。这里要说明一下。由于大多数同学是初次拟对联,不尽人如意之处肯定很多,但我对学生说只要能做到四原则中的1、3、4就行了,至于*仄可不作要求。所以上面的学生作品只能视作宽对,*仄的要求难以达到。当然,我也很高兴地说,这些作品本身就说明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2

  今天下午我们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在我的班级高一(19)班听了我的一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看,我的这节课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这副对联上联很好地概括了一二两段的内容,下联又揭示了三四两段的思想精华,确实应该说很精当。

  同学们纷纷为我鼓掌。我很高兴,说:“那么我的学生能不能也学老师的样拟副对联呢?”有的同学开始摩拳擦掌,有的同学却说不知怎么拟。我于是在黑板上为大家讲解“对联创作四原则”: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仄相合,音调**;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通过这一分析,很多同学都知道怎么拟对联了。剩下的时间就看同学们的了。就见我的学生一个个潜心地读文,潜心地思考,在作业本上勾勾划划。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我见每个同学的作业本上都留下了两行清晰的字迹。我知道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下面是展示成果的时候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将自己的大作展示出来,有的还写了两副,不简单!我适时地进行点评。同学们展示完,我的点评也展示完。还剩下三分钟,全班同学齐背文章,这节课完成了。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节课应该有个好的评价,我欣慰地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语。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3

  一、课程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语文教材选修三的一篇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内容安排: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已经串讲完了该课的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点,根据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和文本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力争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通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议论的情理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

  三、教法:

  本着“5+30+5”的课堂模式,学生能自主完成的,老师退后,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课改理念,本课时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科助教讲解助学稿的课前复习和课本内容梳理的部分;

  文中重点分析、难于理解的内容由我来讲解。这样教学层次更鲜明,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显著。

  四、教学效果总结:

  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复习”环节侧重在中差学生的掌握效果,问题与复习相结合,识记效果更突出些。文本理解上,学生对源于课本的知识掌握得相对好一些,少部分不确定的知识在课堂讨论中得到了有效解决。本课主题及作者思想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由我介绍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更全面广泛的层面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整体上学生表现不错,教学内容完成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听课老师较多,他们没有放开,所以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踊跃,助教的基础较差,虽然课堂上他已经尽力发挥,仍旧在时间和效率上略显拖沓。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4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经验告诉我,在朗读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读,不能盲目朗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朗读前要预设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的放矢。在这一堂课中,我围绕文章重点预设了一些问题,例如“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从每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感情”等。

  其次,要合理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们老师不能轻意说学生的回答错误或不正确,否则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因此而遭扼杀。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文章表现了王羲之消极的人生观。我没有表示否定,而是赞扬他的观点。对于这样的问题,开放性比较大,我们老师应求同存异,不必拘泥于参考资料上的固有的见解。

  再次,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范读”、“齐读”、“**朗读”、“学生个人朗读”等。我在这堂课中就灵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课堂上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学机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例如,有学生提出“所以”的意义和用法,还有学生回答“优秀”、“天朗气清”,或者提出一些其它的问题。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增加积累,形成语感。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不仅让学生得到积累,还能把文言文讲解的更加生动。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5

  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美的,作为青年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成熟的。

  自从接受这次公开课任务以来,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是忙碌的。我要讲的课题是《兰亭集序》,首先我专研教材,把课文和课下注释反反复复地看了又看,然后把教参反复研究,接着利用电脑查找所有和本课有关的资料,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让同教研组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如此反复几次,才确定下来。回首这个过程真累,但心中很坦然,因为我对这课的内容已了然于心。

  新课标要求《兰亭集序》一课时搞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认真地做了分析。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交代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以及流觞的情景,天气好,视野广,人心乐,盛会难得。课文中没有生僻的字词,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能理解文章,所以我把这部分的重点设置为朗读、背诵。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齐读、齐背、单独背诵,加强学生的集中***,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短时间内紧张起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遗憾的是,由于学生预习时间有限,仅仅把课文内容结合课下注释通了一遍,甚至还有一些个别字词还不大明白,课堂上给的时间不多,达到大面积背诵的目标完成的不好。在作者欣赏者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时,笔锋一收,转向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产生“痛”和“悲”的感情。对于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高中生来说,这种感情来的有点突兀,甚至有点不可思议。所以我会放慢速度,先让学生领悟课文的具体语句,真正理解作者因何而痛。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句说起,再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样反复,学生自然就理解文章内容了,所谓的难点也水到渠成的解决了。

  回归文本,理解文本,再分析感慨,才能层层递进的如剥笋般理解文章。真不愧是河师大附中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把问题讲解的很透彻,真正明白作者为什么借用古人的话感慨“死生亦大矣”。作者已感慨人生短暂,死生无常,为何还要进一步“悲”呢?在这里很容易理解到“悲观”,所以在此**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当时士大夫的人生观,崇尚老庄思想,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如海上浮萍随波逐流。此时再问“悲”什么就有来由了。通过和古人的沟通产生共鸣,都深知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而对当时士大夫“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给予批判,同时暗示自己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悲叹人生短暂,努力大有作为。且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不必说*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就是雷锋也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当时王羲之能发出如此的感慨,不应看做是消极思想,而是积极的,难能可贵的。同时也给学生**一课,怎样把握有限的青春,让生活更精彩。这其中渗透着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在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我这样进行教学,满满四十分钟也算是有张有弛。仔细思考,这课还需改进。本文是一篇序言,在理清文章思路、情感的基础上,再把能体现“序”这种文体的语句从文中找一下,学生就更清楚文章的思路,以及这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就不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序”这种文体的定义了。

  既然是作公开课,不免想秀的完美些,精彩点,但对于一些细节可能会考虑不周,欢迎各位专家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让我成长的更高、更快、更强壮。谢谢大家!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6

  三月廿五日,周二第二节课,我在高一年级285班讲书法鉴赏《兰亭集序》,有幸得市*教育处督学郭务强教授、县督导室杨荣**批评指教,反思之余,成文以促己。

  一、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

  选择书法教材①第六课《生活推动笔行走.行书》内容,结合时间因素——一课时的容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素——基本没有毛笔书写经验,我确定《兰亭集序》为鉴赏主体,兼以其笔画“点”的欣赏临习为拓展内容。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按新课程要求,我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书法艺术鉴赏方法,能正确从整体章法、字形结构、笔法气韵等方面对书法形式类别中的行书进行鉴赏。

  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运用比较法进行鉴赏。通过尝试书写进一步加深对行书艺术的理解与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对国粹书法艺术的热爱,体会“中和”之美的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的安排

  本节课教学过程预设了五个环节:导入、新授、拓展、评价、总结。

  1)、导入。以幻灯片将《兰亭集序》内容的吟诵歌咏与书法整体图、局部图、独字图结合,以期从视听感觉上多方位激发学生对它的兴趣。

  2)、新授。分三步:领略文字之美(略讲)、领略书法之美(结合重难点详讲)、领略书写之美(略讲)。

  3)、拓展。结合鉴赏经验,激发动手书写兴趣,现场临摹板演。

  4)、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以鼓励评价为主。

  5)、总结。结合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课堂作出总结和对学生们提出期望。

  4、教学**的运用

  以课本为基础,以多**展示为主,结合范图展示、板书、师生板演等**。

  5、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师层面:讲授法、设问法、演示法等。

  学生层面:观赏法、探究法、演练法等。

  教与学的层面:师生互动法、比较法、

  窃以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安排,再到教学**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本人是作了一番深思熟虑,有全局的考虑,也有细节的预设。

  然而预设与生成的差异甚至矛盾,凸显出自己种种不足和问题,值得深思。

  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两位专家在给予我充分的鼓励后提出了既有针对性又有高度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受鼓舞也深感惭愧,但更深的感受是受教后对未来的书法鉴赏课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1、基于课堂整体格局所提意见和建议。

  内容深度尚可,但广度还可延伸。如《兰亭集序》创作背景的介绍,王羲之誉为“书圣”和《兰亭集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文化、专业等方面因素的介绍,22种“点”的名称介绍等等,囿于时间关系不能详讲,但稍有涉及,有利于学生课后的探究。

  2、基于教学**细节所提意见和建议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尚可,但教学**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如对板书的利用,对范图板贴的利用等。板书是提炼要点与强化主旨的最有效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专业化,便于他们举一反三。

  三、个人的反思

  从课程设计到课堂生成,感觉自己把握的东西远没有想象中的多和实。有些点也清楚问题出在自己哪些方面,但更深的领悟与更高的求索却来自于专家**的指点。经两位专家屈尊与自己的恳谈,我从如下几方面反思了这堂课。

  1、要从“教学”层面提升到“教育”高度。

  诚如著名诗人叶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课堂上是一问求一答,还是学生能自设问、敢存疑?这考验的是教师的格局。诚然,这方面我有待提高。“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节课中,如果我将行书书法作品的鉴赏方法归纳,再板书“文质兼美、书体特色、临习典范”,学生完全有可能在今后的书法鉴赏活动中运用这些方法品评。这也恰是郭教授对我的建议: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热情,课堂模式要延伸甚至转移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多维度模式。而这亦是教育的本义——学会学习,随时学习,终身学习。

  2、要有由点到面的**技巧。

  虽然还是格局的问题,但更具体。比如运用比较式鉴赏对有公论的天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行书进行鉴赏,从整体章法、字形结构、笔法气韵各自分析到了,但没有串连,没有归纳,没有让学生站到“面”的层面去思考,而少了这种“面”上的思考,课堂自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与长效。

  3、要有“留白”的艺术和勇气。

  讲多并非就是好老师和好课堂。著名***斯宾塞曾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做到“无声、少声胜有声”?至少三方面的功课要做好,其一,对课堂知识容量的把握;其二,对学情的掌控;其三,对语言技巧的掌握。第一二点是基础,第三点是途径。我只能说,我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上进,在专家们的批评指正下,我深切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助益。虽然没有完美课堂,但我坚信完美课堂是我穷尽一生的努力目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7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貌似简单,实际上要想达到深刻的理解,并非易事。这篇文章要求背诵,学生居然了背了几节早读课还没有背熟练。学生反映,总是记住了上句,忘记了下句,对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理解得都不是清晰,特别是第三、段,在背诵方面难度太大。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刻又去**了另一个班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文章不理解,脉络不清晰,即使是看了翻译,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王荣生教授曾经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于是,在粗略地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

  首先,原计划先介绍背景和作者,特别是作者,我专门到《世说新语》中查找了关于王羲之的记录,例如东床快婿的典故、假寐的典故等等。这些资料并非完全没有用处,至少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但对一节时间有限的语文课来说,这些内容显得枝蔓,没有针对性。因为学生的难点在读不懂文章,而不是学习兴趣的问题。即使安排了这个环节,学生依然读不懂,因为这些资料对理解文章并没有直接的帮助。

  其次,对于文章的前两段来讲,学生在理解方面并不存在问题,但不一定能“读好”,不一定能读出作者的“匠心”。因此,我便设计了一个“用双音节词概括内容”的环节,并抓住“环境”这个点,细读文本,比如“修竹”这个意象,学生往往会忽视。对于这个意象,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项脊轩志》里的“有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并且补充了苏轼的几句诗,然后指出“修竹”暗示了参加宴会的人都是高人雅士。当然,前两段学生不存在太多的理解性障碍,所以用很少的时间带过去了。

  再次,我原本还设计了“写作结构”的拓展内容,即补充律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接着来分析《兰亭集序》和《赤壁赋》的结构,进而指导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要注意“起承转合”的结构。这部分的内容我自己认为很有创意,也很重要,但偏离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只能忍痛割爱,将其放到其他课堂中点拨。

  将这些内容都删减了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即重点品读第三段和重点品读第四段,而采用的方法就是“比较阅读”。这两个环节的创意就是,用自己改编的文章与原文进行对比,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脉络,体会作者的用心用意。如果是单纯地指导学生正面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与逻辑,学生定会感觉枯燥无味,因为原文本身就晦涩难懂。此时有了一个比较对象,而用来比较的文章是老师的“下水文”,学生的比较兴趣便会激发。果然,上课时,学生饶有兴味地品读文章,不仅品读王羲之的原文,也品读我写的两段比较拙劣的话。经过比较,学生感知了王羲之的原文的特别之处:不仅有对生命的感悟,而且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还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两个环节的内容也来源于对文本的细读。我有一个习惯,每讲一篇课文,我就会提前写一篇文本解读类的文章,在讲《兰亭集序》之前,我便写成了《从生命之感到价值之思——读<兰亭集序>》的文章。在我看来,如果文章只有前三段,那么立意也没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感慨生命流逝,感叹人生短暂,这种主旨的文章太多了。作者的深刻之处在于第四段实现了“逆转”,从悲观的感叹变为积极的建构,建构某种价值坐标。但这个“逆转”不是太明显,作者甚至有点“含糊其辞”,除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指向比较明确外,其他句子都没有明确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品读甚至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例如“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两句话,只有先弄清楚主谓宾的具体所指,然后经过辨析,即要去探究“嗟悼”和“喻”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去探究“后之视今”的态度与“今之视昔”的态度有何区别,才能明白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其实就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思路。

  作为一节常态课,我对此的追求就是:洗尽铅华,素面朝天。不设置花里胡哨的环节,尽量减少多**的应用,而是带领学生直面文本,沉浸到语言文字中,品读文章之妙处,感悟作者之情怀!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8

  本篇课文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本专题实际上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所以,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着力于引导激发学生对王羲之关于生命思考的理解,以便形成自己对生与死、活的意义的正确认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有以下方面的体会:

  语文阅读不应该是碎片式阅读。这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本人一直坚持的原则。现在常能看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抛却了文章的整体性,就某几句话,某部分文字展开,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毛发”太多,唯不见“全身”。文言文教学,更是主要以“言”为主,把文章逐段逐段翻译完了,也就教完了。而鉴于本文文章思路的特点,由景而乐,由乐转痛,再由痛转悲,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把握好这个递进的内容和原因,是理解王羲之思想的关键。因此,为了不割裂文本的文脉,在设计时采取了先串讲本文的文言字词,再分析文章内容的方式,因此,本次的课堂实录是剥离了字词的讲解,依脉而教;语文教学,拒绝碎片式的另外一点就是,此文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王羲之的思想的理解上,作为特殊的时期,大批文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有“管中规豹”的意识和智慧。我们虽然不是在培养文学的研究者,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某一个触点,引导他们课后再多去读一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让语文的课堂真正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去。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堂教学的真谛也就在于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产生思维的火花,点燃学生学习探究文本的热情,激发其兴趣,以达到主动进入文本的目的。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若无激发点,学生只会感到害怕和无趣。而本文涉及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关于生死,更需要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只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在问题设置,还是在课堂操作上,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答案,学生是真正的活动者,教师只是一个陪练者,共同的学习者。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都提高了,在课堂上,我们能感受到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思考的乐趣。

  作为经典的文言文阅读教材,“读”应该是贯穿课堂始终的,只有在读中,学生才能去体会、理解,也只有在读中,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本节课,因为时间原因,给学生读的机会还可以再多些,时间可以再长些。如何读出真正的痛,真正的悲,是需要慢慢揣摩才能朗读出来的,没有消化的过程是不行的。

  课堂永远是充满遗憾的。每位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准备了超过课堂容量的内容,并贪心地希望在课堂上一一呈现。但课堂又是实时的,是开放的,也是丰富的,我们不能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就匆忙地赶路。没有上完,那就下一节课再上,这个问题没有讨论清楚,就再研究讨论。课堂不是舞台,不是功利场,当一切以学生为本,从文章出发时,我们的教学就更从容,更美丽了。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9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以教师讲解为主,不甚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背景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内容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而是不少学生坦言爱听老师“侃”,等老师“知人论世”结束就不甚感兴趣了。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第一遍诵读: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第二遍诵读:**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第四遍诵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

  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10

  我喜欢书法,尽管我写的字不怎么样。好几年前,我家里就有了《兰亭集序》的字帖,我还前前后后临摹了很长一段时间。《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

  其实,《兰亭集序》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我教学《兰亭集序》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文章一二两段,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缘由,了解书序的相关知识;二是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体会作者的感受及写作的特点。

  课堂上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一节课下来大家的学习情绪没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原因当然有很多,有学生预习不够,比如在解决字词这一块学生就很被动,感受作者的的感受的时候也不够深刻。

  基于此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去读,多让学生去说去感受。

  首先加强诵读,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适当时候才做点拨。

  第一遍听读: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自读:**诵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我体验。

  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悟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惜、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在诵读中去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就跟自然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终身受益不尽。”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金钥匙。

  其次我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以填表格的形式完成一二段内容的教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让学生自己在本节课结束前总结归纳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自动学习,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探究更实用的方法。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5)

——兰亭集序教案10篇

兰亭集序教案1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

  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 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

  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 ,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 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

  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

  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兰亭集序教案2

  师:同学们,我们*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如篆刻、国画、京剧、书法等等,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就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书法作品。

  (放映幻灯片,局部放大)

  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1:我感觉这幅字画总体上比较有气势,有劲有骨,给人感觉比较整齐。

  师:说得不错。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部书法作者是谁?

  生齐:王羲之。

  师:大家会写吗?找一学生板书作者,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注意“羲”字的写法。

  (一学生出错,找另一学生纠错。)

  师:王羲之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我们除了可以叫他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他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生2:王右军。

  师:为什么称他为王右军呢?

  生2:因为他曾经官至王右丞将军。

  师:很好。还有呢?

  生3:还可以称他“书圣”。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他喜欢书法,并且书法的成就很高。

  师:很好,以后提到书圣大家要知道是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什么?

  生4:逸少。

  师:对,他字逸少,对于这些名人我们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请把这些名字写在课本教材中的作者简介下面。

  师:今天我们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读百遍,这节课我们读四遍,*时我们学习古文采用四步诵读法:

  (放映幻灯片)出示:

  四步诵读法: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感情;

  最后读出心得。

  让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师:我们开始诵读《兰亭集序》,第一遍诵读,大家听录音,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

  (听录音,学生跟读)

  师:好,听完录音,大家哪个地方有疑问,请举手?

  生1:老师,课文第一段第一行中,录音把会稽(kuàijī)读成(huìjī)。是怎么回事?

  师:你听得很仔细,刚才录音读了一个古音(guìjī),这里我们可以按照课本注解读(kuàijī)。还有疑问吗?请举手?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俯察”如何理解?

  师:知道“俯”是什么意思吗?

  生2:不知道。

  师:注意前边有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知道“仰观”是什么意思嘛?

  生2:是“仰头看”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讲究前后对应,你根据“仰观”的意思猜猜“俯察”是什么意思。

  生2:“俯察”应该是“俯身观察”的意思。

  师:很好。大家还有疑问吗?

  生4:倒数第二段,“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中的“痛哉”如何理解?

  师:你先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

  生4:是“痛快”吧?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5:我认为是“痛苦”,因为上文说的是人生苦短,不可能解释成“痛快”。

  师:不错,要注意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断。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6:第二段中“虽趣舍万殊”中“虽”应翻译为“虽然”还是“即使”?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哪位同学回答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生7:我认为应翻译为“虽然”,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两种情况,这里表示转折。

  师:很好,“虽”在古文中有两种解释:“虽然”、“即使”,表示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表示转折,一种表示假设。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师:还有别的疑问吗?

  生8:第一段“仰观宇宙之大”中的“宙”是时间的意思,“时间”如何去“观”?

  师:好,这位同学钻研得很仔细,把“宇宙”分**解释了,这种钻研精神值得表扬。但是古文的理解有时候是无法做到这样细的,这里应理解为“观察**的宇宙”。

  师:好,大家提了很多问题了,我也提一个问题:“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样吗?

  生9:我想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低头抬头”的意思,后者做了引申,“低头抬头之间”,是“时间短暂”的意思。

  师:对,后者的意思是从前者抽象出来的,表示人生的短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到这儿,下面进行第二遍的诵读。这一遍的任务是,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大声诵读)

  师:好,读完了,找一位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析得很好,还有吗?

  生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改一改。

  生2:优雅的志趣。

  师:不错。还有吗?哪位同学再说?

  生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整齐(板书)。我们知道王羲之时期骈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骈文的突破。除了“整齐”,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比如刚才有同学说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山、水、林、清泉等等,这是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齐说:简洁、简练。

  师:对,这表现出了语言的简洁。

  板书:

  简洁

  师:下面我们来诵读第三遍。大家齐读课文,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学生齐读)

  师:好,找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谁说说?

  生1: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板书:

  乐──痛──悲

  师:既然有这三段感情,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否将这种感情和文章结合起来,我们找同学再读一遍,将这三种感情读出来。老师也想读,我喜欢读“痛”的感情,再找两位同学读第一段和第三段,读出那种“乐”与“悲”的情感。

  (学生朗读第一段)

  (教师朗读第二段,感情真挚到位)

  (学生鼓掌)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比前一位同学朗诵得好,学生鼓掌)

  师:大家把文章的感情读了出来,我们一起看看第一段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生1: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板书),还有别的吗?

  板书:

  美景乐事

  生2:聚会的人都很优秀。

  师: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2:可以说“人杰”。

  师:不错。

  板书:

  人杰

  生3: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

  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3:是“良辰”。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那他感到痛苦的因素是?

  生3: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仅感到痛苦。

  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

  板书:

  人生易逝

  师: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4: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好,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痛苦,是一代一代人都会有的。人类的生死之叹,永无休止,所以感到悲伤。

  师: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迈进一步。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我感觉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必须对生命进行一次思考: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

  生1: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

  生3: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生4: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师:很好,“吞吐”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符合李白豪放的性情。还有吗?

  生2: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却留下了永垂青史的忠心。

  师:找位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适?

  生3:不是很合适,文天祥表达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不怕死,而作者悲叹人生太短暂。

  师:好,文天祥发出的不是悲叹,而是豪言壮语。

  师: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清冷的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老师最喜欢第三段中的一句话:“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师: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下课)

兰亭集序教案3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兰亭序》读后感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学生读注释①。

  教师补充:

  1、魏晋,是*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

  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2、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多**显示:

  癸丑修禊流觞会稽 游目骋怀趣舍万殊齐彭殇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曾不知老

  学生**朗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

  ⑴ 实虚词: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喻之于怀 故列叙时人

  ⑵ 通假字:虽趣舍万殊

  ⑶ 活用词: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2、多义词:

  ⑴ 乃重修岳阳楼 邹忌修八尺有余 内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

  ⑵ 终期于尽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 行有期年

  ⑶ 其致一也 齐心一力以致臣节 致市民 聚万货颇有野致

  ⑷ 临文嗟悼 把酒临风 曹公已临其境 哀临三日

  ⑸ 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军次之 贤能不待次而举

  ⑹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吾知所以拒子矣

  ⑺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3、成语及常用语:

  ⑴ 游目骋怀:开怀。

  ⑵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束缚。

  ⑶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变迁而发生变化。

  4、常识:

  ⑴ 纪年法:岁在癸丑(干支纪年)

  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帝王**)

  赵惠文王16年(王公纪年)

  顺治二年乙酉四月(**干支并用)

  ⑵ 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⑶ 修禊:在风俗,临水为祭,消除不祥,选在三月三日。

  五、再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背诵。

  2、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2、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3、总结文章的意思。

  三、赏析课文

  1、第一段:

  ⑴ 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

  地点:兰亭。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人物:群贤,少长。

  盛况:流觞曲水。

  感受:信可乐也。

  ⑵ 尝试背诵第一段,理清背诵思路。

  2、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3、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诵思路。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4、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四、小结

  五、全文小结

  【考考你】

  1、为下列句中加粗的字选出正确的义项

  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

  A、全部 B、毕竟 C、完结 D、毕备

  ⑵ 曾不知老之将至( )

  A、竟然 B、曾经 C、通增 D、从前

  ⑶ 或取诸怀抱( )

  A、有的人 B、有的时候 C、或者 D、间或

  ⑷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

  A、陈列 B、陈述 C、陈旧 D、通阵

  2、下列各句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聘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天地,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凭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就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生了。

  4、阅读全文把握文意,请找出不正确的一项( )

  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是含有这么一个游戏: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飘流。杯子停下来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觞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5、创新能力训练阅读李白的《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完成下题: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国,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速。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⑴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物之逆旅也逆 旅:旅店。

  B、古人秉烛夜游 秉:持,拿。

  C、群季俊秀 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梦浮 生:轻生。

  ⑵ 下列对文章的解释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篇同《兰亭集序》一样,也属于宴集序。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与从弟)什么时候(春夜)、什么地方(桃李园)、干什么(宴饮)等问题。

  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以,缘故。意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着烛光游玩,实在是有缘故(有道理)啊。

  C、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指天地;文章,绚烂的文采。即广阔的天地给我提供了如此绚丽灿烂的大好春光。岂能辜负!表现了作者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D、惠连是人名,很有才华,十岁就能写诗作文;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作者用此赞扬诸位堂弟人才俊秀,谦称自己不如谢灵运。表现作者与弟弟们畅叙天伦之乐的喜悦之情。

  【学科渗透训练】

  迎着将要落山的太阳,小李看见对面过来一辆两匹马拉的大车,只见车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手拿渔杆,一个挎着大弓。觉得很有趣,于是跑过去问。

  您二位姓什么?只见拿渔杆的人随手抓起一条大鱼,站起身,对着夕阳高高举起说:我就姓这个!接着拿大弓的人把肩上的大弓使劲儿拉开后回答:看,这就是我的姓!驾车的老汉一看这二位,乐着说:您责问了,我的姓嘛。一指前面的两匹马。

  小李一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想和这几位搭讪,没想到会这样。

  请你帮助小李想一想,这三位各姓什么?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资料补充】

  ⑴ 《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⑵ 《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兰亭集序教案5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

  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兰亭集序教案6

  教学目标: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了解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认识作者在乐、悲、痛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

  教学难点: 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熟读课文,理清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书中极品,又是文中上品。据历史记载,唐太宗千方百计搜觅真迹,并日夜赏玩临摹之,以至形成了宫廷上下竞相临书的盛况。唐太宗**,此真迹又作为殉葬品埋入地下,后来此墓被盗,真迹永远失踪,成为千古恨事。我们现在所见的是唐代摹本。(让学生看教材中《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从摹本可以判断“书中极品”的评价绝非妄言。而此文为什么又被称为“文中上品”呢?它为什么跨越千年依然动人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作为文学作品的《兰亭集序》的魅力所在。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解题

  1、走近作者

  王羲之(公元321~379,一说303~361),字逸少,东晋琅邪临沂人。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出身于士族名门,是东晋***王导的从子。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后多鉴前代名家书法,博采众长,备精诸体,有“书圣”之称。书法刻本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帖》为著。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

  2、背景介绍

  两晋**恐怖,**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放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和追求骈体的*之气,抒写了一篇情真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不但在东晋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3、文体知识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四、整体感知

  (1)字音辨识 癸guǐ丑 修禊xì 流觞shāng 激湍tuān 形骸hái 游目骋chěng怀 齐彭殇shāng 嗟悼 jiēdào 会kuāi稽jī 感慨系xì之 通假字:趣舍万殊 悟言一室之内

  (2)听录音,请学生分别划出三个段落中表达作者情感的词来(“乐”“痛”“悲”),划出不懂的字词句来。

  3、感知作品,理清思路 根据文章的情感变化,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教师明确:第一段(1、2自然段):记叙兰亭*的盛况 第二段(3自然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4自然段):交代作序目的

  五、教学小结

  六、布置作业:预习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1、2自然段,探究乐在何处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1、齐诵课文 2、回顾思路

  二、研习第一部分,即1、2自然段

  1、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合上课本,凭记忆按提示查找内容要点

  如: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此地有……,又有……”

  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信可乐也”

  2、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学生明确: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3、课堂练习:模拟想象你便是其中一文士,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将景物和你的感受诉诸笔端。

  教师点拨:本段中作者无论“摹”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极其简约。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该是鲜花吐芳,姹紫嫣红。此段中作者却只选山、水、林、竹、天。写山岭,从高耸、横亘状其势;写竹林,从茂密、参天绘其形;写溪水,着眼于水清流急,回环相映之态;写晴天,写煦风,仿佛景物皆着感**彩。如此美景,在良辰、乐事的氛围中,给人带来的是愉悦,是欢欣,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春天气息和游人如织的快乐场面。

  4、提示学生朗诵时注意语调要清新明快,充满欢欣,优雅之情调。按照提示每组选**朗读。

  5、学生讨论、交流

  (1)有人将本段之“乐”总结为“五乐”,你能找出来并加以总结说明吗?

  (作者依据什么说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在第1部分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2)本段末句“信可乐也”能否改成“信可乐矣”?请阐述理由。

  明确:“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3)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三、当堂训练:尝试着背诵第一、二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天气晴朗,春风和煦,不可不谓之“良时”;会稽山阴,清幽兰亭,茂林修竹,山环水绕,不可不谓之“美景”;时贤名流,志趣相投,不可不谓之“贤人”;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不可不谓之“雅事”;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不可不谓之“乐心”:这实在是人生之乐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美谈佳话。千年以降,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些文人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五、预习作业

  1、预习第3、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为何而“痛”?又为何而“悲”?

  2、如何理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研习3、4自然段,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整理本课文言知识

  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茂林修竹,清流潺潺,胜友云集,曲水流觞,**挥毫,赋诗饮酒,不亦乐乎!可作者的感情怎么变成了“痛”呢?他由眼前的美景、盛会想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第二段,看看作者的心思到哪儿去了。

  2、检测1、2自然段的文言知识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研习第3自然段 1、全班齐读第3段,理清文章思路

  **一:请合上课本串讲本段大意 **二:这段话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 **三:作者为何而痛?

  一痛惜情随事迁,美好消逝;二痛生命有限,终期于尽。

  2、诵读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以理论为主,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中的“痛”。末句以降调慨叹语气收束。

  请按照上述提示,每组选**诵读

  四、研习第三段,即4自然段

  1、熟读课文,理清背诵思路 这段议论中包含感情,请理清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

  问题(1)当前士大夫的人生观是怎样的?

  (2)你认为作者赞同他们的人生观吗?为什么?

  明确:由读昔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作者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疾,此次宴会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慨。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2、朗读语调提示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 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挑选学生按照以上提示朗诵

  五、合作探究

  1、谈谈你对“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句的认识。

  明确: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2、第四自然段,作者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的慨叹,那么作者究竟为何而“悲”呢?

  明确:一悲古人生死感慨,“我”深有同感;二悲今人一死生齐彭殇的虚妄;三悲后人叩问今人,可谓千古一悲!文章由“我”的个体之“痛”和“悲”,推己及人更加深刻感人。人类社会从古到今,迈进了多少年,然而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体验何其相似!真是古今同痛,千古同悲!

  六、探究性阅读训练

  有人认为作者在文中阐述了他的生死观,是他的旷达性格使然;但他毕竟生活在国事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讲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毫无影响,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你如何理解呢?请发表你的观点

  背景介绍:两晋**恐怖,**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屡屡发生。士大夫自危而无奈,寄情山水,啸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感觉生命就像浮萍之于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是哪里,生死无常。于是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风气很盛,所谓“一死生”“齐彭殇”,死就是生,生就是死,即玄理之一。受社会**影响,东晋文学创作内容消沉,逃避现实、出世入仙的情调很浓,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

  在这种背景下,王羲之在文中描绘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能批判当时盛行的虚无思想,实际上就是眷念人生、热爱生命的表现。他在书法上的执著努力和卓越成就也是对抗人生虚无的体现。诚所谓“消极其表,执著其里”,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结: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知人论世,是把握文章主旨的利器。

  七、随堂演练:归纳整理文言知识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 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 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 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八、课堂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九、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案7

  [自读导言]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

  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

  一、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二、介绍背景,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更远的背景着眼,讲清*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三、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随机**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

  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采用导学式教学,也可以通过**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自读点拨]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全文这种由乐转悲的写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二,这种写法有其历史源渊: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怪了。

  3.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4、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以及与前文怎样联系。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6.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解说]

  讲清写作背景和有关社会背景是打开学习《兰亭集序》大门的金钥匙,其他几个问题则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而设置,理解好这几个问题,就能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自读思考]

  1.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4.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

  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古人、今人_____________;

  第三层写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下文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已经盛行。本文在修辞上_________藻饰,________典故;在句法上__________兼行而以___________为主,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________构成了****,确实是一篇“不类常流”的佳作。

  6.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提示:

  1.文中对天气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上是说上文的地理环境、景物、人们的活动如果没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便都不会呈现出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4.生死是人生大事;对生死的感慨;对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我”的感触

  5.不尚不堆砌骈散散内容

  6.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如,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兰亭集序教案8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辩论。

  (1)

  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读后感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9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教学杂谈

  〖“大语文”阅读与“大语文”作文〗

  艺术欣赏“大语文”阅读的有效延伸”。艺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除了单纯以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以外的一切艺术门类,包括戏剧、电影、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这些门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的一翼,学会对艺术的欣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构成。

  现代音像技术的发展,把各种艺术引向课堂己便得非常便捷。艺术欣赏和文本阅读相结合,经典视象和经典名著同时进行,这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想象的真切感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比如我们在教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用多**教学的**,让学生欣赏其书法艺术,这对了解其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情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欣赏,同样应作为“大语文”阅读的重要构成。

  〖创新是语文教师的灵魂〗

  在20xx年德州市教学能手比赛时执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不仅引领学生感受作者面对生命短暂而抒发的“乐──痛──悲”的情感跌宕,而且从文化、生命、民族的视角探讨了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人生价值问题,这节课既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又给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净化,受到了在评委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生活──语文教学的引领者〗

  新课程以全方位的视点,到倡导大语文观,走大语文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种读书的境界,这境界就是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王国维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词的境界,是读书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

  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精神的凝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长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顿悟;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怅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一种放眼宇宙,辨识有穷与无穷之间哲理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苏轼在《赤壁赋》中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彻悟了生命的本源。*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种宏伟志向,又是语文与生活水**融的情状,这境界又让人联想到语文教学“问渠那得清如惟有源头活水来”,对语文的追寻,对生活的追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语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炼,生活是语文的反光镜。

  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

  一读读准字音,

  二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情感,

  四读品味评价。

  《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

  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

  **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

  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习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兰亭集序教案10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6)

——兰亭集序教案10篇

兰亭集序教案1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我叫江海这是我一篇获奖教案,希望你能喜欢。

兰亭集序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

  3.背诵全文,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教学重点】

  1.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1.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2.对文中多义词具体义项的确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超过了兰草的清香。下面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 学生读注释(1)。

  教师补充:

  1、魏晋,是*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

  书法作品《兰亭集序》最为有名,它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

  王羲之的诗文以《兰亭集序》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2、了解序的体裁特点明确: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三、听课文朗读录音(校园网语文第一册),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癸丑 修楔 流觞 游目骋怀 趣舍万殊 齐彭殇 会稽 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 曾不知老

  然后学生**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

  a.实虚词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信可乐也 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兴怀 修短随化 喻之于怀 故叙时人

兰亭集序教案3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4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程要求:

  一、导入

  课文

  问:大家是否喜爱*的毛笔书法?

  书法是*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不仅欣赏到其书法美,还要跟大家一起来欣赏其文章的美。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景

  析: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析:引以为流觞曲水……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伴白:

  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集此地,流觞曲水,借古人之地,抒现代人的豪情。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俯……。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

  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女生读)

  六、范读第二段

  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痛苦?痛心?痛惜?悲痛?不忙作答,先看作者是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况修短随化,……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这种痛是痛什么?是痛惜之情,是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

  七、指导全文诵读。(个别读,男生集体诵读)

  八、赏析第三自然段。

  找出表达其情况的词:悲

  悲与痛是一样的情感吗?不一样,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为什么悲?悲什么?

  作者为什么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找出这句话:固知……

  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贤者……。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他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更加深刻感人。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读最后一段。

  九、朗读。

  十、小结全文: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十一、尾声: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兰亭集序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课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用法。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理清课文内容层次,理解作者的生死观。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3.情感目标:欣赏文中描绘的自然美,学会关爱自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的重难点

  1,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特殊用法。

  2,作者在文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原因。我们如何看待,要有自己的见解。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大家知道唐太宗在生前非常珍爱一部书法作品,可以称得上是爱不释手。要说唐太宗是如何得到这部传世佳作的还有一个故事。李世民特别喜欢这个东西,他下令重金买下这个东西,但是因为是王羲之的**,王家把他当宝贝,绝不传人。就在唐太宗这时候,王羲之的七世玄孙当了和尚,就是智永和尚,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坚决不肯把这个东西给人,后来他死了,就把这个作品给了他的徒弟辩才和尚。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让人行骗。唐太宗派大臣萧翼去辩才和尚那里,因为和辩才和尚下棋,后来,辩才和萧翼因为下棋,成了好朋友,这时候,在趁辩才和尚不注意的情况下,将这部作品偷走了。这部作品就是王羲之在酒醉的状态下写下的《兰亭集序》。

  据说唐太宗在临死之前痛哭流涕的跟他的儿子唐高宗立下遗嘱要把这件作品与他合葬。

  这篇佳作无论是在书法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兰亭集序》。

  二,介绍作者及其《兰亭集序》

  1,作者简介

  1、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的门庭,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他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书法名手。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爱鹅,从鹅的形态中悟出笔的走势。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丰富,除《兰亭集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谢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乐毅论》《黄庭经》等。

  其书法主要特点是*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

  2,《兰亭集序》的相关背景

  A、兰亭:

  景幽、事雅、文妙、书绝。从浙江绍兴城向西南,约20公里处的兰渚山下,有一座幽雅别致的古典园林,林中有一亭,相传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故名曰“兰亭”。

  B、《兰亭集序》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他们引酒赋诗,他们这些人围坐在小溪边,然后把一个酒杯放在水流中,如果这个酒杯随着水流流在谁的面前不动了,谁就饮酒作诗。后来他们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在醉酒的状态下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

  C、文体“序”:

  序,也叫“叙”或“引”,是说明作品的写作目的或作者情况,也有对作品的评论和相关问题的阐发。序一般写在作品前面,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

  三,朗读课文

  四,带领同学梳理课文

  除了逐段的翻译全文外,在翻译的过程中讲解字词的用法和特殊的句式。

  1,着重讲解的知识要点:

  (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从“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看古代的纪年

  “永和”是东晋穆帝的**。“永和九年”就是晋穆帝使用“永和”**的第九年,即公元353年,这是古人最常用的一种纪年方法。因为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就是家主,用他的号作为纪年是理所当然的。有时一个**不只有一个**,像唐高宗就曾先后用了十四个**,而**每换一次**就要按新**重新纪年。

  “癸丑”是采用天干地支纪年,这是古代另一种常用纪年方法,是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年花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才用于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癸丑”年是六十年花甲子中的第五十年。

  古文中常用帝号和干支双纪年。另外,先秦时,由于各国国王没有**,就用国王的称号纪年,像周*王三十二年,即周*王做国王的第三十二年。

  (2)“修禊事也”: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

  (4)“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6)“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7)“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以下参阅钱钟书《管锥编》

  “一死生与齐彭觞”:语出《庄子齐物论》

  “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祈)生乎”,“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象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庄子认为寿命长短相对,故而否定了寿夭的区别,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区别。但作者在文中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不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2,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讲解

  (一)字词活用

  【少】少长咸集

  :年纪小的,年纪大的,形容词用作名词。

  【齐】齐彭殇为妄作

  同样看待,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兴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

  :同样看待,或看成一样,数字活用为动词。

  【视听】足以极视听之娱

  :耳目,动词活用为名词。

  (二)一词多用

  ①修

  例句出处释义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修建、修造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治理、整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答司马谏议书》修订、修改

  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长

  ②期

  例句出处释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期限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大铁椎传》约定时限

  上不顺天,下不惠民,征敛无期,求索无厌《吕氏春秋》限度

  良马期乎千里,不期乎骥骜《察今》期望、企求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jī)满、周,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至、及

  ③致

  例句出处释义

  皖师欲结欢于宁南,致敬亭于幕府《柳敬亭传》送、送达

  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屈原贾生列传》表示、表达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到达

  家贫,无以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获得、得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招致、引来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致使、使得

  专心致志成语极、尽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情趣、情致

  ④临

  例句出处释义

  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岳阳楼记》面对、迎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面对、引申阅读

  居高临下成语从高处往低处看

  **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将要

  ⑤次

  例句出处释义

  1.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子王制》等次

  2.陈胜吴广皆次而行《陈涉世家》按次序

  3.凡用兵之法……全军位上,破军次之《孙子兵法》在排列上次一等

  4.师退,次于召陵《左传僖公》临时驻扎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陈涉世家》行军途中的驻地

  6.列座其次《兰亭集序》旁边

  五,思考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从整体上把这篇课文的字词和相关的知识点梳理了一遍,因而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应该不成问题了,下节课我们讲从作者的思想情感方面着手,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把握这篇课文。

  请同学们下去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把这篇文章可以划分为哪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并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第二课时

  六,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1,提出问题:上节课课后布置的作业,不知道大家下去之后思考了没有,现在我们接着学习和解决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A.请同学们读课文,思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并分别用一个字概括每段作者的思想感情,

  B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在文章中的具体体现。找出相关例证。

  明确: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第一段可以用一个“乐”字来概括,第二段可以用一个痛字来概括,第三段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

  3.具体讲解。通过我们上面对这篇课文思想情感的总体把握,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

  (一)第一段

  老师先朗读第一段,让同学们思考何为乐。

  第一段作者的情感是“信可乐也”,何为乐呢?每个人都又自己的见解,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关于幸福的看法。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可见在王实甫的眼中,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人民的安居乐业就是他的快乐。那么本文作者的乐趣又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作者在第一段中又哪些时间是描写时间和天气的。一起回答(学生回答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宜人爽目的天气的用两个字概括就是“天时”。

  大家再找一下文中描写地点和环境的句子又哪些呢?(同学回答会稽山阴之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在这个环境清秀的地方*,可谓是具备了”地利”的条件,这是作者乐的第二个原因。

  现在已经有了天时,地利,还缺一个的,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人和了。大家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场景的句子。(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流觞曲水,列坐其次,长须幽情)。大家想想这样的一个场景,名士,故人坐在一起,饮酒作诗,畅叙幽情,可谓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真是可以成为是“人和”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兼而有之,作者想要不乐都很难啊。

  (二)第二段

  点同学起来朗读第二段,其他的同学在下面思考,作者是如何由乐转为痛的,作者为何而痛,并从文中找出相关的例证来。(朗读课文)

  (点同学起来回答文中表达作者悲痛原因的句子,在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进行归纳总结)痛的原因

  A人生短暂:“俯仰一世,老之将至。”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内室清淡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快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B世事无常之痛: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C往事不再之痛:向之所欣,已为陈迹。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兰亭序集读后感

  D生死难测之痛: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死难测之痛,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患啊!

  (三)第三段

  请大家齐读第三段,在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悲的情感。

  从文中的相关句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不难体会出,在这里作者的悲是指向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这种悲并不是属于作者一个人的悲哀,正如文中所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是具有千古同悲的特点的,。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和曹操的“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的感慨就是对千古同悲的回音。

  七,总结回顾

  这篇文章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作者在清丽的环境和其乐融融的场景中,着重写一乐字,然后由乐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段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个悲字做结。虽然情感色彩迥然不同,但是前后过渡却协调自然,可见作者行文的高妙。

  八,板书设计

  天时

  乐地利信可乐也乐

  人和尽

  人生短暂之痛悲

  痛世事无常之痛

  往事不再之痛死生亦大矣

  生死难测之痛来

  古人千古同悲

  悲今人

  后人

  至于作者这种乐尽悲来的思想情感和体现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又是如何看待,要作何评价呢,我想每个人都会由自己的不同的见解。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将着重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也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经历思考一下。

  九,针对上节课遗留的问题,提出相关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发同学的思考。

  根据上面对作者情感的分析,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吗?请陈述自己的理由。

  学生发言,讨论

  老师明确:

  ⑴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⑵第二种观点:不是悲观的。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而他的天机流布,挺然秀出的书法艺术在一定意义上可视为这种努力的结果。所以读它时,我们要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执著和热爱。这样就与上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了。

  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调所蒙蔽,阐明他的生死观,是她性格豁达的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因此文章中出现了低沉的调子,例如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这是难以苛求的。

  十,结语

  对王羲之的人生情感和价值观,我们都由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书法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后人迄今为止都没有超越的。作为成长在新社会的朝气蓬勃的一代,当我们遭遇生活偶尔的不如意和挫折的时候,我们除了嘴里叫喊着郁闷和去大哭一场大吃一顿“化悲痛为食欲”外,我们是否该从王羲之的身上学到点什么呢?

  十一,作业

  必做: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

  选做:搜集王羲之和有关《兰亭集序》的相关轶事,课后相互交流。

  对书法感兴趣的同学,用钢笔或毛笔临摹《兰亭集序》

  附:原文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注释】

  1、永和:晋穆帝**,345—356年。

  2、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3、修禊(xì细):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4、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

  5、少长:指王凝之等九位与会的本家子弟。

  6、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7、骋:尽情施展,不受约束。

  8、俯仰一世:很快地过了一生。俯仰,低首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9、晤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10、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10>趣舍:同“取舍”。

  11、老之将至: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2、死生亦大矣:语出《庄子德充符》。

  13、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4、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5、齐彭殇:把高寿的彭祖和短命的殇子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译文

  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另解:山北水南谓之阴,可以认为在会嵇山的北边)的兰亭*,举行禊饮之事。此地德高望重者无不到会,老少济济一堂。兰亭这地方有崇山峻岭环抱,林木繁茂,竹篁幽密。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映衬在四周,引溪水为曲水流觞,列坐其侧,即使没有管弦合奏的盛况,只是饮酒赋诗,也足以令人畅叙胸怀。这一天,晴明爽朗,和风**,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真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人们彼此亲近交往,俯仰之间便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喜欢反躬内省,满足于一室之内的晤谈;有的人则寄托于外物,生活狂放不羁。虽然他们或内或外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的性格各不相同,但当他们遇到可喜的事情,得意于一时,感到欣然自足时,竟然都会忘记衰老即将要到来之事。等到对已获取的东西发生厌倦,情事变迁,又不免会引发无限的感慨。以往所得到的欢欣,很快就成为历史的陈迹,人们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一生长短取决于造化,而终究要归结于穷尽呢!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么能不让人痛心啊!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这正是事情的可悲之处。所以我要列出到会者的姓名,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尽管时代有别,行事各异,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动因,无疑会是相通的。后人阅读这些诗篇,恐怕也会由此引发同样的感慨吧。

兰亭集序教案6

  [自读导言]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句法上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特色,掌握本文叙述、议论和抒情巧妙结合的写作特点。

  3.背诵全文,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解说]

  1.本文是一篇书序,而要被作序的书是因宴集赋诗结集而成,因而这篇序言并没有像一般书序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介绍上,而是把笔力集中在由这次*而引起的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所以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关键。又因为本文有一定的消极色彩,所以教学中必须正面引导学生认识在作者深沉的感叹中的积极情绪。这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2.两晋时期,骈丽藻饰之风盛行,而本文作者却以这种朴素自然的散句为主的形式出现实属难能可贵,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恰好与作者真实可感的思想达成完美**的**,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这一点。

  3.背诵全文是本单元和本课的具体要求,所以必须督促学生去完成。词类活用、省略句式和词的多义性是本课较为明显的语言现象,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积累。

  [自读程序]

  一、解题,弄清本文体裁和内容的关系,总体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基调,突破重点。

  二、介绍背景,根据本文所述内容,从更远的背景着眼,讲清*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悲的写法,并非始于《兰亭集序》,而是由来已久,突破难点。

  三、熟读、背诵课文,理清思路,划分层次,然后采用导学、**、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随机**教学进程,解决课文中的重要问题。

  [解说]

  1.根据高中语文第一册教材对文言文学习的总体要求和本单元的具体要求可知,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对课文思想内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其前提是必须弄清写作背景和社会背景。(知人论世)

  2.弄清了创作缘由,学生们自然会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达到熟读背诵,而后顺利划分出层次结构。

  3.本篇课文篇幅较短,完全可采用导学式教学,也可以通过**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对每一层、每一句话的理解。

  [自读点拨]

  1.题目与写作背景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幽雅,是当时名流雅士时常*的地方。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二日,五十一岁的王羲之(当时任会稽内史)邀请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

  2.理清思路,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前后两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写出了宴集的时间、地点、相聚的缘由、参加人员、*地的地理环境及景物、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是实写,以一“乐”字为基调。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宴集以后的感慨,是虚写,这部分则以一“悲”字为基调。全文这种由乐转悲的写法原因有二:第一,符合一般人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因为“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第二,这种写法有其历史源渊: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自作《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叙在与吴质等人宴乐之后:“乐往哀来,怆然伤怀。余顾而言:‘斯乐难常’足下之徒,咸以为然。”**石崇《金谷诗叙》亦在与众人宴乐之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可见从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那么《兰亭集序》如此用笔就不足为怪了。

  3.从第一自然段用词的简约、格调的淡雅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性情。

  第一自然段里作者无论模山范水还是描竹画树,都达到了简而不能再简的地步,真可谓惜墨如金,想那阳春三月的江南山间水渚该有多少鲜花吐芳、姹紫嫣红开遍,而此文中,作者却紧锁浓香艳颜,些许不流注笔端,进入作者视角的只在于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就是写那翠绿欲滴的树林、竹子,也只言其“茂”、言其“修”,而弃其绿、弃其碧、弃其翠,极力造成一种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宴集本是良辰美景中的赏心乐事,但作者内的喜悦之情从不过分表露,笔端的兴奋字眼从不轻易滑落,只在结尾处以“信可乐也”四字表出,但仍保持着笔势之从容沉稳,可见文字格调的淡雅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体现。

  4、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以及与前文怎样联系。

  第二自然段分为两层:第一层叙述。作者首先从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周旋应时,尽管因人不同,人们做事处世的方法千差万别,但人们的观点无外乎有两种:一种是“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另一种则是当对所遇事物产生厌倦时,感情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端的感慨就产生了。第二层,针对人生的这种感情变化,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发表感慨议论。人们对于自己先前喜欢的事物转瞬变为历史的陈迹这件事尚且感慨万分,何况对于随着世界的变化人们难免一死这件事呢?这里的“向之所欣”指的应该是兰亭*这件事,这样前后文就自然联系起来了。

  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一步步推进的。

  第一步,紧接上段结尾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于第三自然段一开头就用孔子的话总说生死大事,提到生死这件大事是令人悲伤的。第二步,作者从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章看到:古人也为人生变化而兴叹生悲,这和今人为人生的变化兴叹生悲完全相同,甚至比今人更加伤感,这使作者的心情久久不得开解。第三步,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今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的陈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起作者的感慨。最后一步作者点出写作此序的主旨:既然人生变化如此迅速,此次宴集的情况就该记录下来,以免湮灭不彰,同时也使将来之人了解作者心中的感触。随着感情变化的步步推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这与上文的乐生之意恰好相合。

  6.为什么说“一生死”、“齐彭殇”是“虚诞”、“妄作”。

  这一观点出自《庄子·齐物论》,庄子认为生和死是相对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但他夸大了这个相对,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所以,生死相等说是荒谬的。他又认为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和未成年就死去的人没什么差别,因为长短是相对的,但他同样夸大这种相对性,否定了寿夭的区别,所以是胡说。其次从第三段的内容看,作者先引用孔子的话说生死是人生的大事,接着分别写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对生死这一人生大事感慨万端,对人生无常悲恨不已,那么既然古往今来人们无一例外都为人生无常兴叹生悲,庄子的死生一样、寿夭等同的说法还是虚妄荒诞之辞吗?

  [解说]

  讲清写作背景和有关社会背景是打开学习《兰亭集序》大门的金钥匙,其他几个问题则是根据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而设置,理解好这几个问题,就能更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自读思考]

  1.第一自然段中关于天气情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由第一自然段的“乐”到第二自然段转“悲”其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3.从原文找出两句话来说明“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杯,其致一也。”

  4.用最精练的话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层意:

  第一层引用孔子的话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古人、今人_____________;

  第三层写后人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层概括作序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下文

  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已经盛行。本文在修辞上_________藻饰,________典故;在句法上__________兼行而以___________为主,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________构成了****,确实是一篇“不类常流”的佳作。

  6.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感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暗含其中,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答案提示:

  1.文中对天气的描写起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上是说上文的地理环境、景物、人们的活动如果没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天气,便都不会呈现出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于下文之“宇宙”,显得紧密而自然。

  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后人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4.生死是人生大事;对生死的感慨;对生死的感慨;使后人了解“我”的感触

  5.不尚不堆砌骈散散内容

  6.从第一自然段中作者对此次宴集环境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是快乐的,“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如,信可乐也”道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从而与第一自然段的乐生之旨相一致。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思想,这在玄谈之风盛行的东晋时代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

兰亭集序教案7

  教学设想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

  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

  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

  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急湍

  天气气清

  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死生之大,岂不痛哉?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的思考,作者在对**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相关资料

  1。《兰亭集序》真*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辩论。

  (1)

  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二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xx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晋书·王羲之传》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旷之子,王敦、王导之侄,东晋初太兴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岁,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国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遗书,劝使应命,乃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羲之素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度浙江,便有终老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谢安未仕时也住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引自《汉魏六朝散文选》,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古文观止》评《兰亭集序》

  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的《古文观止》如此评《兰亭集序》: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4。王羲之《兰亭诗》(其三)及前人评点

  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渌水滨。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谭元春: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二语,真是通识所发,非一意孤高绝俗之流。(《古诗归》)

  钟惺:七贤胸中恐逊此原委。(《古诗归》)

  陈祚明:旷达之旨,射洪古诗中多此等语,易流宋人。(《采菽堂古诗选》)

  沈德潜:不独序佳,诗亦清超越俗,寓目理自陈,适我无非新,非学道有得者,不能言也。(《古诗源》)

  牟愿相:王逸少传诗不多,其《兰亭》一篇,如苏仙高屋,翘视群儿小澥(《草堂杂论诗》

  (摘自《魏晋南北朝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前人

  张玉谷读了上面的《兰亭诗》(其三)后这样与《兰亭集序》作比较阅读:即序中仰观宇宙数句意。寓目理陈,贴视说,群籁、适我贴听说。只渌水滨,略带兰亭,绝不粘滞,诗境清越。

  【延伸阅读】

  将王素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

  《兰亭诗》其一

  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

  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这些景物并非客观存在之景,而是贯注了诗人心性的情致化景物,从诗中最后一句来看,宇宙万物虽有差别,但它们给作者的感受都是崭新的、可爱的。

兰亭集序教案8

  教学目标:

  1.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

  1.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用幻灯片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那么,你们知道王羲之是在什么状态下创作出《兰亭集序》的吗?

  据说,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褚怀良等临写了几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而《兰亭集序》则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二、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 流觞(shāng) 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然后指名学生试译课文。

  三、教师讲析课文:

  1)、讲析第一段:(修禊)之乐。 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兰亭盛会的?

  第一句:时间、地点、*的原因。

  ⑴. 古代纪年方法:**纪年和干支纪年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字,"地支"则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这十二个字。纪年的方法,从"天干"中的"甲"开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个组合,俗称作"六十花甲"。这种"天干地支"纪年法,六十年为一周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2010年是庚寅年。

  ⑵. 修禊:*古代民间的一种风俗,古人视季春三月是万物萌生的时节,早在周代,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到河边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诗经》、《周礼》中都有记载。孔子的得意门生曾点将春禊视为其志,得到孔子的赞赏。"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三国魏以后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动内容也改为在水边宴饮、赋诗等。

  第二句:交待与会者

  第三句:写兰亭周围地形环境

  ⑴. 带:名词动用,像衣带一样围绕

  第四句:写宴饮之乐

  ⑴. 流觞曲水:也称为"曲水流觞",春禊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引溪水进入弯曲的水渠,人们坐在水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觞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动,使(水)弯曲

  ⑵. 次:旁边

  ⑶. 一:一些,一点

  ⑷. 幽情:深藏内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气

  第六句:作者的主观感受。

  ⑴.仰观,俯察: 古人观照自然、人生的两种方式。

  ⑵.所以:用来

  ⑶.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

  ⑷.极:穷尽

  ⑸.娱:乐趣

  ⑹.信:实在,诚

  整段译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为的是到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飘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情感思路:

  第一自然段,记叙了*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的心情。本段中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可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课时

  一、讲析第二段::(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观点是什么?是如何逐层阐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会盛况,引起人生感悟。

  ⑴.与:结交,交往

  ⑵.俯仰:社会人事周旋应酬

  第二句:两种生活态度:"晤言一室"与"放浪形骸"

  ⑴.或:有的人

  ⑵.晤言:对面交谈

  ⑶.因:就着

  ⑷.放浪:放纵无拘束

  第三句:两种生活感受:"快然自足"与"感慨系之"

  ⑴.趣:通"趋",往,追求

  ⑵.曾:竟,乃

  ⑶.老之将至:"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子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⑷.之:往,到达

  ⑸.系:附着

  第四句:过渡深化:生之无常--死之无奈

  ⑴.向:以前

  ⑵.俯仰:时间很短

  ⑶.犹:尚且

  ⑷.之:代事,指"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⑸.况:何况

  ⑹.修短:寿命长短

  ⑺.期:至,及

  第五、六句:得出"死生亦大"的结论,令人悲痛。

  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庄子?德充符》)

  整段译文: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很快就度过。有的人喜欢讲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不受任何约束,放纵地生活。尽管人们的爱好千差万别,或好静,或好动,也不相同,(可是又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间很自得,快乐而自足,竟不觉得衰老即将到来;待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了,仍然不能不因此感慨不已,何况人寿的长短随着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古人说:“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怎能不悲痛呢?

  情感思路:

  第二自然段,由兰亭*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二、讲析第三段:(今昔)之悲  思考:作者因何而悲?编辑兰亭诗集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句:指出古今兴感相同这一现象

  ⑴.若合一契:(古人兴感之由)象符契一样相合

  ⑵.不能喻之于怀:心里却不明白是什么原因(为何叹息悲伤?)

  第二句:批驳"死生一体"的观点,解释"兴感之由"。

  ⑴.固:本来

  ⑵.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体

  齐彭殇:把长命和短命等同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庄子?齐物论》)

  第三句:死生之大,千古同慨,人们将永远处于困境之中。

  ⑴.由:通“犹”,如同

  第三、四句:指出结集的目的:引起后人对这个问题的关注与共鸣。

  ⑴.述:陈述,创作

  ⑵.所以:……的原因

  ⑶.致:情趣

  整段译文:

  每当我看到前人发生感慨的原由,(跟我所感慨的)如同符契那样相合,总是面对着(他们的)文章而嗟叹感伤,心里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抄录了他们的诗作。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不同,但人们的情致却是一样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本诗集也将有感于生死这件大事吧。

  情感思路:

  第三自然段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这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三、 解析文体特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待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跋,也称“题跋”、“跋尾”或“书后”。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属于“序跋”之序,但它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对《兰亭集》的写作因由、过程、作者等情况的泛泛交待,而是将写景抒情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密切地交融起来,成就了一篇极富艺术美感和思想启迪价值的千古至文。在序这种应用文中有如此成就,是令人赞叹的。

  早在西汉就出现了序,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开其滥觞。早期的序并不都写在文章的前面,而是单篇文章序于前,整部书则序于后,直到梁代萧统《昭明文选》等书才把序一律放在了前面,后面类似序的文章称作“后序”或“跋”。

  赠序,是一种与序有密切关系但也有很大不同的一种散文,它是专门为了送别亲友而写的以述友谊、叙交游、道惜别为主的文辞。就起源而言,赠序是由诗文之序演化而来的,古人饯别时,饮酒赋诗,诗篇多了,就由在场的人作序,叙其缘起。但,清代的姚鼐认为赠序类者,乃“老子曰:‘君子赠人以言’”之意,所以在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中单独列出“赠序”一类。赠序晋代已有,如傅玄的《赠扶风马钧序》、潘尼的《赠**郎诗序》等,唐代赠序最为兴盛。对广大的中学同学来说,最熟悉的赠序是明代宋濂所作的《送东阳马生序》。

  四、探究性学习:

  晋人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世所称道的序文名篇,读这篇文章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第一段的末尾作者说“信可乐也”,而第二段的末尾却说“岂不悲哉”一乐一悲,情感反差如此之大,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开篇,叙述雅集的时间、地点、人物、天气以及环境,着色轻淡,用词浅切。一切如清风流水,发诸自然。此时此地,风景秀丽,山辉川媚,作者仰观俯察,景情宜人,于是感万物昂盎,宇宙博大。欢愉之情,溢于言表。

  “常恐春去又惜春”,人的感情总是复杂的。面对如此良辰美景,作者不由联想到人生短促,美景难再。其情感由欢乐而转低沉,就显得很自然了。

  如果兰亭*仅限于文人的欢宴,则它断然不会成为千古美谈;如果王羲之之笔仅触及宴会表面的奕奕情畅,也不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于是文章的第二段发生转折,喟叹人生几何,“俯仰一世”,或畅叙寄情,或玩物寄托,岂不知“老之将至”,深感韶华春短,壮志难酬,乐极而生悲。可以说,文章由美景之乐到人生之哀的转化,是主题的深化。舍此,文章有何可取之处?

  深究感慨之因,与汉帝国崩溃后,儒家思想**瓦解,**社会陷入混乱不无关系。大局的不*稳加深了人们对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慌,而晋代名士尤甚。他们感到时光飘忽,人生短促,生,乐莫大焉;死,哀莫深焉。于是,即使沉醉诗酒、潇洒淡然,及时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同时,作者仕途的坎坷,知音的难觅也加深了对这种体验的深切体会。

  接下去的第三段,作者又站在时间之轴的现时基点上,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诗人情感也由悲而壮,由悲而怒。人事倏忽天道绵绵,这是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无稽之谈。

  统观全文,作者在从自足无外求的自然里得到愉悦的同时,又从中感受到悲哀,进而联想到社会风气,结合生活积淀,造就了起伏的情感变化,最终于深郁中揭示对生命深厚的指著与眷恋。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我们一般的认识就是“情景交融”——情感与景物取同一色调。“黄昏古道”、“寒秋霜林”常常用以寄托孤寂、悲哀等消极情感;“阳春白雪”、“鲜花明月”等往往被融进欢快、喜悦等积极情感。事实上并不尽然,文学作品中常有以美景写悲情者,除本文外,还有“黛玉葬花”的故事。这是本文从写法对我们的一点启示。

  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人自身的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近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澄怀者眼里的自然。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

  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深情者眼里的自然。《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的优长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兰亭集序教案9

  学习目标

  知识: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修、期、致、临、次”的意义。

  能力:

  1、理清课文内容层次

  2、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情感:正确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由这次*而引起的人生无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

  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教法设计

  1、第一段本文语言精练、朴素、优美,教学时把重点放在体味语言特色上,由语言美去体悟自然美,体会作者乐山乐水的心情。要多读(可采取听读、范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形式)读到情随声出,自然成诵。

  2、第二、三自然段作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强调课前预习。预习要求:(1)反复朗读,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扫除阅读障碍。(2)提出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东晋时人评论其书法笔势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笔墨是一个人才情气质和性格的流露和暗示,这些线条可以说是魏晋时代风貌和气度的形象再现。下面,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他的作者,请学生读注解1。(解释为何是唐摹本:因唐太宗生前太喜爱这帖,死时把它作为殉葬品,埋入昭陵,从此真迹永绝于世)那么这篇作品其文学内蕴如何呢?悠悠千载之后,我们只能从序文本身去探究了。(板书文题)

  范读。全文共有三段,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字眼。

  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王羲之的情感世界。

  第一段共有五句话,主要记叙了什么事件?作者三如何记叙这次兰亭*的盛况的?

  (请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话,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要点。)

  请摘录本段写景句,体会作者写景状物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

  兰亭地处“会稽山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主体是山水。其山如何?“崇”与“峻”是本色形容,而“茂林修竹”四字遂赋予山岭盎然生气;其水如何?“清”与“激”亦为本色形容,而“映带左右”四字方使流水神采飞动。王羲之笔下写竹,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的淡雅。再看天气,“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宇清朗,和风吹拂:在这里没有“草长莺飞”春意闹,也没有“姹紫红开遍”的艳丽,只有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物我同化,是非顿消,心境澄明。信可乐也,更乐的是可以与知己好友品酒论诗,尽情抒发内心的情思,欢声笑语,久久不绝,以致感到人为的管弦之声亦属多余了。

  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他如何表达?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指起头来看到宇宙的广大,低下头看到万物的繁多,借此来放开眼界,舒畅胸怀,尽情享受耳听和眼观的乐趣,真是快活啊。)

  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之娱;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信可乐也。

  小结一下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说明人生有四大美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本文段共六句话,四美俱全,五美齐臻,足可乐也。作者在此段中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即使喜悦,也不过分显露,可以说是作者从容淡雅的心境所致。如此心境之下,王羲之又怎会发出岂不痛哉的感慨呢?

  作者紧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生死重大问题展开议论,抒发感慨。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幻灯补充资料)

  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在这个古今人共同面临的无奈面前,作者不由发出“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的感叹。下面请大家**朗诵第二段的内容,注意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下面请学生朗诵第三段,注意思考两个问题。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编集《兰亭集》的由来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1、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出示幻灯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

  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既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也把目光投向了宇宙的深处,由己悲人,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同的理性思考,这种深刻的“千古同悲”让我们从感伤的背后,发现了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正如文中所叙,既然人生如此短暂,此次聚会的有关情景就应记录下来,能使后人了解今人的情怀,也感触到我的情志。

  下面就让我们把全文集体朗诵一遍。

  讨论: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你认为呢?

  由乐转悲,看似突兀,却也顺理成章。作者由眼前的兰亭相聚的欢乐,推想到普天下之友朋相处的情境: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情随事迁,喜欢的会不再喜欢,拥有的会不再拥有,再圆满的团聚终要离散,再自足的幸福终要破灭,进而想到生命短暂,深切感悟到,再坚强的生命终要**。生命短促,一切终究会曲终人散,面对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由生离到死别,自然乐极而生悲,令人痛心。

  这种情感变化是十分正常的。

  教师补充:古希腊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伟大的波斯王克谢尔克谢斯,率领波斯历史上最大的一支远征军向希腊进军,在阿比多斯海湾,他检阅全军。他的陆军遮天蔽地,他的水师布满海湾,他感到荣耀,感到幸福。但随后他又伤感起来,而且潸然泪下,对他叔父说:“当我想到人生短暂,想到再过一百年后,这支浩荡的大军中没有一个人还能活在世间,便感到一阵突然的悲哀。”在*古典文学中,描写聚会欢乐后转入悲伤的,典型的有: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对饮,自作《秋风辞》,也说:“欢乐极兮哀情多,小壮几时兮奈老何!”道出了这种现象的正常和普遍。

  讨论:作者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1、这是悲观的。相比之下,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而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英国大哲学家罗素,在他的一篇散文《论老之将至》中,也将生死这个永恒的主题升华到了壮阔高远的境界:“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稳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能够这样理解自己一生的人将不会因害怕**而痛苦,因为他所珍爱的一切都将继续存在下去。

  2、第二种观点:这种悲哀,这种对时间和**的恐惧并不必然导向消极悲观。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的豪情壮志。《兰亭集序》在忧生叹逝中包含着对美的幻灭的悼惜,它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生即生,死即死,有生之年应做点事,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本文第一段,从作者对兰亭盛会的描述中不难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段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打法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第三段中批判了“一生死”“齐彭殇”的虚无**,这在玄谈盛行的东晋也是难能可贵的。

  引申拓展:需要说明的是,对**的恐惧和忧虑,历来是中外文学和哲学所关注的重要话题,莎士比亚的《王子复仇记》中有名的一句台词“生还是死,是一个问题。”

  “人生苦短”又是我们古人难以解开的心结。(出示幻灯片)《古诗十九首》中有“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汉武帝有“少壮几时奈老何”的慨叹;李白也曾感慨“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不停的过客,而浮荡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能有多少欢乐?);苏轼也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但陶渊明“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刘禹锡的“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无不表达出了不消沉,不黯然,积极进取,乐观旷达。鲁迅先生于“绝望和深渊”中“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为**民族挺起了不屈的脊梁,他们在经受着人生局限性的同时,依然努力地创造出了瑰丽的生命华章。

  讲了那么多古人的看法,下面请大家来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

  就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天地悠悠过客匆匆,潮起又潮落,自然不可逆转,就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之旅也努力书写生命的华章。

  教学杂谈

  〖“大语文”阅读与“大语文”作文〗

  艺术欣赏“大语文”阅读的有效延伸”。艺术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我们所说的艺术是指除了单纯以文字表达思想、情感以外的一切艺术门类,包括戏剧、电影、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这些门类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的一翼,学会对艺术的欣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构成。

  现代音像技术的发展,把各种艺术引向课堂己便得非常便捷。艺术欣赏和文本阅读相结合,经典视象和经典名著同时进行,这不仅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想象的真切感受,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比如我们在教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用多**教学的**,让学生欣赏其书法艺术,这对了解其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纯正的文学情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欣赏,同样应作为“大语文”阅读的重要构成。

  〖创新是语文教师的灵魂〗

  在20xx年德州市教学能手比赛时执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不仅引领学生感受作者面对生命短暂而抒发的“乐──痛──悲”的情感跌宕,而且从文化、生命、民族的视角探讨了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人生价值问题,这节课既把握了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又给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和美的净化,受到了在评委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生活──语文教学的引领者〗

  新课程以全方位的视点,到倡导大语文观,走大语文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精神底子”。奠定一种读书的境界,这境界就是语文知识从生活中来,运用到生活中去。王国维把读书分为三种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诗词的境界,是读书的境界,又是生活的境界。

  宋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感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精神的凝结;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长啸“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顿悟;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怅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一种放眼宇宙,辨识有穷与无穷之间哲理的伟大胸怀和气魄;苏轼在《赤壁赋》中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在有限与无限之间彻悟了生命的本源。*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一种宏伟志向,又是语文与生活水**融的情状,这境界又让人联想到语文教学“问渠那得清如惟有源头活水来”,对语文的追寻,对生活的追问,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语文是生活精髓的提炼,生活是语文的反光镜。

  教学思路与教后反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新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山东人民版高中语文新教材根据这一要求,加大了选文中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比例,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

  一读读准字音,

  二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情感,

  四读品味评价。

  《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考虑到公开课的时间因素,我把这节课的诵读设计为四步:

  第一遍诵读:

  听录音,小声跟读,完成以下任务:

  1、边听边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

  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诵读:

  **诵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第三遍诵读:

  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诵读:

  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苦、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如果学生在这节课中能够当堂背诵全文,那么,即使没有分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也是一节成功的“文言课”。

  另外,新课标强调从历史发展和现代观念两个角度评价文章内容,积淀文化底蕴,汲取民族智慧,所以,分析王羲之的人生观,也应该是学习本文的一个任务,但这只能是一个次要的任务,是建立在对文本的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任务。

兰亭集序教案10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诵读全文,并能背诵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的思想感情。

  教学要求:

  一、导入课文

  书法是*的国粹,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幅书画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帖卷》。

  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王羲之有书圣之美称,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众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出示图片)。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记下了他们的千古风流,王羲之为这些诗作的书序《兰亭集序》,更以其文采书艺双绝而脍炙人口。

  二、听录音(再出示碑贴全文)

  三、**读

  四、赏析第一段

  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

  文人都是高雅之士,因此,他们的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情感的产品,他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

  接下来,乘着快意,信步登上兰亭的最高处。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阔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视,大自然万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机盎然。王羲之,纵展目力,开畅胸怀,要把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尽享人生的快乐。

  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的畅快。

  五、再读第一段。

  六、范读第二段,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痛”。

  作者因何而痛?

  “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相联。

  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人生的抱负?

  讲析:王处的时代是**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


兰亭序读后感5篇(扩展7)

——《兰亭集序》翻译3篇

《兰亭集序》翻译1

  朝代:魏晋

  作者:王羲之

  原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翻译2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的诗文有所感慨。

《兰亭集序》翻译3

  永和:东晋**司马聃(晋穆帝)的**,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

  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

  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

  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斯文:这次*的诗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