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1
小学英语教材通常都是以某一话题引领一个单元的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以这个话题为主线,将单元的各个板块串联起来,从而优化板块组合,形成单元整体教学。
例如,四年级上册有以下板块:Story Time(单元话题)、Fun Time(词句操练)、Cartoon Time(趣味阅读)、Sound Time(语音赏析)、Rhyme/Song Time(歌谣/歌曲欣赏)、Checkout Time(单元检测)和Ticking Time(自我评价)。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编写说明”部分针对不同年级清楚地介绍了单元板块及其主要功能,而且在各单元的“教学建议”部分给出了详细的教学建议。
2、厘清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之间的关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提出由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构成的教学目标。其基本理念之一是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教材与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单元教学目标进行整体设计,使各课时的目标呈螺旋式上升。单元教学目标是教师在学生现有水*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的最近发展区,而课时目标是在该区域内搭建的“脚手架”(钱峰,2010)。
单元目标是从单元的宏观角度去制定,相对比较笼统。但课时目标必须具体细化,教师要在单元整体目标的引领下制定好每个课时目标,要结合班级实际,考虑全面、适度、层次等方面(译林出版社,2013a),最后让学生在每节课中借助“脚手架”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阅读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1)
——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1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材里,编者更加有意识地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因此,我在课程**当中力求能够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
一、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用生活中的事物和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对比。
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很多,比如水桶底,汽车的轮子等。在教学体积单位时,讲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让学生伸出食指,指出1立方厘米有如食指第一个指节大小。下一步,就让学生用食指的第一指节来跟身边的事物进行大小比较。然后再拿出一个粉笔盒告诉学生1立方分米有如粉笔盒大小。1立方米这个空间概念有多大呢?可让学生都用手势比划一下,与此同时,马上出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架。于是学生明白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实际体会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接着可提出1立方米的正方体里可装进多少个同学?这样,在同学们兴奋惊奇的目光中,完成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所熟悉的情景,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
如在讲授《按比分配》时,可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张某和李某合伙开一间小店。张某出资7万元,李某出资3万元。小店第一个月益利1万元。可是在益利分配时,李某要求*均每人分5000元。你认为这样分配合理吗?通过学生围绕合理与不合理的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数学问题。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和计算”时,就可以模拟买卖货物的情境,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此次活动的钱数都要以“元”为单位进行交易。如一个学生拿5元钱买单价是1元2角的圆珠笔两支,单价是5角的橡皮一块,售票员应找回多少钱?1元2角等于多少元?5角等于多少元?应找回多少元?这一系列问题既形象直观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参与生活实践,认识数学问题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教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空间中感知。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时,可让学生到篮球场,量篮球场的长和宽,算出它的面积;让学生量乒乓球台算面积、量**算面积。又如在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时,可先让学生到操场量教师先画好的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算出它的面积。然后告诉学生100个这么大的正方形就是1公顷。再让学生讨论1公顷应该等于多少*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然后让学生用测绳量出100米的边长来,让大家体会边长100米的正方形的大小。在同学生激烈的争论声中结束了这堂课。这样的教学安排,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又从生活中弥补了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运用于现实生活,使学生真正达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和*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后,让学生深入生活去观察这种性质的实际用途:“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做成了三角板,三角支架,自行车的三角架等。利用*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做成了推拉门,电动门等”,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教学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认识,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体会数学与生活同在的乐趣。由此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现实性、生活化、亲近感的内容。当教学内容确定之后,不同的内容,将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就会使教学活动过程显得枯燥乏味;有趣的内容将会使教学过程变得趣味横生。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2)
——比热容教学心得分享
比热容教学心得分享1
本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一课的结论,引出比热容。
第一,帮助学生构建比热容的定义、单位、符号、意义。这个过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基本完成教学任务,通过练习来巩固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第二,通过举出物质的质量不同,温度不同,来判断物质的比热容,即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会不会改变,总结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第三步,通过查阅比热容表中的数据,对比水和煤油的比热容的大小,帮助学生强化水的吸热能力是最强的,建立物质的吸热能力是利用比热容来表示的。第四步,教师讲授水不仅仅吸收热量,同样会放出热量,同一种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和放出热量的能力是相同的,让学生练习运用这样的定义来表述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这一步也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巩固教学任务。
第五步,引导学生发现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同等条件下吸收和放出的热量都是最多的,让学生学会利用比热容,尤其是水的比热容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有关比热容的物理现象。最后,通过练习判断不同质量和不同变化温度下的物质吸收或者放出热量的多少,总结出计算物质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练习运用公式来解答,通过板演来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第五步在实际教学中不成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教师教学设计中不能充分的估计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所以在设计中害怕学生不能够分析出水的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用教师的活动代替了学生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分析了比热容在生活中的作用。
由于估计不足,以及害怕学生活动停滞,所以仅接着教师又代替学生进行了下列的活动,即帮助学生分析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室取暖、机器冷却、稻田对稻苗保温,并且帮助学生解释了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小的原因,充分的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活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这一环节上是忠实的听众。
总体上这一节课个人感觉还是成功的,大体上一直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生的活动也比较多,尤其是单个学生的**,几乎达到学生总数的一半,学生活动面广,活动量大,并且最后的板演,很好的发现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提醒学生以下面的练习中要注意这些问题,效果不错。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3)
——汉语拼音教学心得分享
汉语拼音教学心得分享1
汉语拼音是认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把拼音教好,让学生读准,写准,拼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得难的事。
声母,韵母是记录汉语音音素的符号,音素的结合和音节的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在音节的教学中不能单靠死记硬背。而应该注意教学生掌握声韵成音的规律,熟练掌握拼音的方法,对比类推的方法,从而达到掌握学法,举一反三的目的。
对一年级的学生,在拼音教学中采取“循序渐近,不断感知——初步认识尝试应用——半扶半放,逐渐掌握——**操作,熟练运用”的步骤,让其掌握规律和方法,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法。
一、明确图意,图音结合。
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很不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注意研究儿童心理,运用多种**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在教学时,我用生动形象的形式引出学习内容。如学完a、o、e、i、u、ü 6个单韵母,开始学习生母后就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汉语拼音是一个大国家,单韵母是这个国家的小姑娘,复韵母有孩子的妈妈,而声母是这个国家的男子,十分的聪明勇敢。凡是小姑娘要出门他们总是走在前头,所以他们在音节里是打头的。不过说起话来,小姑娘们一个个大声大气的,而男子汉们却一个个少音无声的。你们想认识认识这些脾气古怪的男子汉吗?学生听完故事,学习兴趣很浓,劲头也非常高。
另外,在看图说话时,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法,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如教学单韵母ü:图上画着条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在吐泡泡。出示投影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田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单韵母ü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解答:单韵母ü的发音和鲤鱼的“鱼”第一声相同。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的身子就像单韵母ü,红鲤鱼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两个小贺点。学会比较,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的基础。
二、仔细听,掌握发音。
大部分学生是到上小学后才接触到拼音,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接触到6个单韵母,并且口形普遍不到位,导致发音不准确。从一个开始教学拼音,我就非常重视教师的示范功能,课前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注意口形。上课时先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形听声音,并说说是怎么读的,再请学生试读。同时运用开火车等形式逐个纠正指导。在教学生复韵母的发音时,除了注重教师的示范外,还可运用字母组合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律,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如教学a、i时,教师做重点示范并引导学生的口形变化(先念前面的韵母再过渡到后一个韵母)。经过模仿训练,学生的口形到位了,拼音也读得准确了。
三、编记儿歌,记住字形
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们经过启发、观察、思考编出了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如“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ggg”等。在教学j、q、x 与ü相拼时,理解ü上两点省略规则是这一课的难点。我班的几位小朋友编了几个小故事,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如程亮小朋友联系小ü的插图说:大红鲤鱼在水里吹泡泡,正吹得高兴的时候,对面走来了j、q、x三兄弟。大红鲤鱼连忙上前去打招,因为忙着说话,连泡泡都忘吹了。所以小ü碰风j、q、x上面两点就不风了。邵倩小朋友说:鱼儿正在吹泡泡,j、q、x过来找鱼儿游玩,鱼儿忙着答应,嘴巴不不能吹泡泡了。胡磊小朋友说:小ü顽皮,他家里人都不愿同他一起玩。小ü急得哇哇大哭,眼泪叭嗒叭嗒往下掉。正在这时,j、q、x三个小朋友来了,他们说:“小ü,我们一起去玩吧。”小ü听了非常高兴,马上擦掉眼泪跟着j、q、x走了。所以小ü见了j、q、x,上面两点就没有了。在教学复韵母的时候,还可利用字母组合法识记字形。通过编儿歌、编口诀、编故事等形式,小朋友们把拼音的字形牢牢地记在脑子里。
四、确定位置,认真书写。
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在写的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指导书写时,我先教学生认清四线格,再讲解字母的笔画顺序,如a先画半个圆圈再写竖弯,以及在四线格中的位置。同时教师要注意范写、领写,同时加强个别辅导。如我班陈双爱小朋友,基础差,连半圆都不会画,我就教她先确定半圆的起笔及终点,以及圆弧上一点,然后用弧线连接这三点,写好半圆后,再写竖弯出就不难了,再如声母“z”的书写时,学生容易出现这两种情况,一是写得太宽,导致整个字母起来扁扁的;二是写得太窄,过于瘦长。在教学“z”的书写出时,我教学生先定四个点“ ”,要求上下两个点对齐,距离相等,再连接四个点。在书写中运用了“确定位置法”后学生的拼音写得清楚、到位、漂亮。
“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事,都就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语)我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试图把复杂枯燥的汉语拼音学习变成有趣轻松的游戏过程,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4)
——个人减肥心得分享3篇
个人减肥心得分享1
我去例行体检,医生说你太胖了,这样下去不是好事情。大量中年疾病都是由此引起的。我说我的身体很好啊!医生说但体重过高会引发这病那病以及这功能那功能……这病那病我倒不怕,但一听影响这功能那功能……我立即决定减肥!从去年十月十号开始减肥,到月末我减去了20斤,相当于从我身上拿走了一大块肉。
减肥成功的感觉好极了!我的各项指标,都改善了,我的各种感觉,都变好了。走路身轻如燕,工作效率提高,自信心拔地而起,有一种想飞的感觉。啊,当时的我,多么愉快啊!
对了,我的减肥方法就是现在**流行一种“低碳减肥法”和加上我自己精心选购的雅茚药妆红花瘦身,你可以试试。
低碳减肥法是一种**。它的现状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前几年,彻底风靡**,被视为减肥最大的**。它是由Dr.Atkins提出的一种观点:肥胖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五谷糖类脂肪,造成的,和蛋白质无关。所以,你可以大胆吃瘦肉,鱼虾,水果蔬菜,少吃五谷脂肪糖分,就能够减肥。我无意推荐任何减肥方案,这不是我的专长。但我自己照着这个方法,在没有任何特定锻炼的情况下,一举卸掉了寄居我身上的另外一头猪,成为非常接近健康标准的身材!
少吃米面、淀粉类食物、糖分、脂肪,大胆吃瘦肉、鱼虾、特别是虾,大量吃豆制品、奶制品……是我二十多天减肥20斤的绝密配方。由于这个减肥法的特征,有人称之为“吃肉减肥法”。当然,吃的时候也还是要悠着点。因为这种减肥的方法还受到很多的争议,专家们都还在讨论这个方法的科学性。
减肥成功的感觉如此之好,朋友们一定会问“有没有反弹”?
反弹肯定是有的。最多也就反弹回去三斤多,所以加上配合自己精心选购的雅茚药妆红花瘦身,很快就能在体重计上寻找到那种能够自己**体重无与伦比的快乐。
我还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顶多在浴缸里游游泳。我期待一种契机,使我去除这个从小养成的轻视体育和健身的坏习惯,什么时候有人发明一种“酣眠锻炼法”,我坚信那就是我成为健美先生的开始!
个人减肥心得分享2
我生完孩子两个月内就基本恢复体重,四个月内完全恢复到怀孕前的最佳水*,目前体重很稳定(1.60m,47kg)。“减肥”这个词离我已经很遥远,但与脂肪作**的经历却记忆犹新。
大学第一年的寒假,回家后发现自己如同一只发酵的馒头,圆圆嘟嘟地肥了一圈,脸上、腰上都是肉,妈妈看见了,高兴得很:“这下我放心了,看来学校的伙食还不错。”我可是急**眉梢--原本一个清秀、苗条的小女孩如今成了个小肥妞--我一定要减肥!从此,我开始了与肥胖作艰苦卓绝的**!
学校的伙食其实真的很一般,但为什么会发胖,可能是零食吃多了的原因。首先,要把零食给戒了:饼干、巧克力、冰琪淋、糖果都如同洪水猛兽般可怕,克制再克制!可是,总觉得饿,什么东西都好吃,毕竟学校的饭菜油水太少了。偶尔偷吃一次,就一次吃个饱,多日的艰苦节食就付之流水。到了大一放假,我已经快达到120斤了--完全一个**墩!
哪个女孩不渴望苗条,于是**更加“毒辣”,大一的温和方式不仅不起作用,而且又加剧肥胖的趋势。零食是坚决的不吃了,馋的时候,就吃个水果,实在想吃东西,就吃点爆米花(听说吃了不长胖)。那时,饼干对我来说简直是顶级美食了,可望而不可及。早餐一两稀饭一个包子,中午二两米饭一个素菜,晚上重复早餐模式或者午餐模式,只有周末才尝尝荤菜,一个大排或者一条鱼,那时感觉改善伙食是对自己最大的犒赏。这种**般的自虐式减肥让我尝尽苦头,感觉从来没有吃饱过,从早到晚都是饿着的,每天都在同饥饿及食欲作**。说实话,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也算是个小康之家,可是我却每天这样节食,给爸**电话中总是说学校伙食很好,吃得胖胖的。爸妈倒真的放心了。
这样残酷的减肥方式,如果没有成效,简直就是天理难容。我真的瘦了下来,最瘦的时候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94斤,可是代价也是明显的。我的宿舍在六楼,每天上楼都是件极其艰难的任务,气喘吁吁、有气无力、筋疲力尽都是我最真切的感受。体重减轻了,可是健康也损失了。我感觉苗头不对,稍稍放松了警惕,再加上食欲膨胀,很快我又如同一只正在充气的气球,反弹,快速反弹。我的减肥成效又功亏一篑了。
在节食中和食欲**着,我的体重渐渐保持在106斤左右,看上去脸还是圆嘟嘟的,腹部还是赘肉一堆,可是总体感觉不算太差,就这样,我的大学四年都在和脂肪作着**,丝毫不敢放松警惕,体重再也没有突破108斤--这个自我设定的警戒线,好歹保住了一点“青春的风采”:尽管不算窈窕淑女,也还是个健康青春的女孩。
毕业以后,情况完全变了,一切如同上帝恩赐一样,我的体重在减轻。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生活条件也改善了,可是体重却那么争气,让我谢天谢地。单位也有食堂,食堂的伙食是真正的好,每月公司都补贴很多钱改善员工伙食,吃着大鱼大肉,我每天都在担心着,以为体重会暴涨。一个月下来,体重没有变化,我窃喜;又是一个月,我居然还瘦了2斤,我大喜;又过了大半年,我的体重降到100斤以下了,再也没有了和饥饿作**的感觉,每天吃得饱饱的,也没有时间和心思再吃零食了,一般的食物也不再引起我的兴趣了。我没有厌食,但确实在瘦。也许告别了**自在的学生生涯,也许八小时工作紧张忙碌还要加班加点,也许压力增大心思更多,也许……总之,我在没有作什么努力的情况下,体重降了下来,身体素质没有受到影响,体重最终稳定在96斤左右,是我心仪的理想体重。
我穿**瘦小的贴身的裙子,穿**窄窄的套装,逛街买衣服成了服装展示,一种享受,因为大多数衣服都适合我,无论什么风格的装束都显得得体而贴身。我快乐极了,骄傲极了。“身材苗条”这个曾经多年不敢想象的词语也用在了我的身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他对家人关于我的'形容是:“娇小玲珑的身材,漂亮大方的气质”--哈哈,我偷着乐!爸爸妈妈却在家里操心起来,着急起来:“蓝儿工作一定太累了,蓝儿的伙食一定太差了。她一天天地瘦下去了!”面对父母的焦虑我再三安慰,却至今从未见效--他们竟然还是认为胖就是健康吗?
结婚三年后,苗条的令我骄傲的身材一天天从中部隆起了--我怀孕了。快乐中幸福中,我也有着深深的担忧:听说生完孩子,身材就不能再恢复了,而这种情况在我周围时有发生。有个同事本来瘦高的身材,生完孩子成了水桶,几年也没有恢复,而且似乎永远也不再恢复了。我会象她一样吗?这种担忧一直伴随着我的整个孕期,幸好有baby的喜悦冲淡了担忧,尽管由于怀孕,我的体重增加了25斤,我还是愉悦地渡过了孕期。
由于自身条件比较好,我选择了顺产,自己生下了**aby。刚生完孩子,我的体重是108斤。我坚持母乳喂养,加上自己带孩子非常辛苦,2个月后,我的体重就降到了98斤,几乎已经恢复了产前的体重。又过了2个月,我休完产假上班了,体重是47kg,一直保持至今,非常稳定。生孩子完全没有影响我的体型,我是一个苗条的“魅力妈咪”--哈哈,又要谢天谢地了!
要说保持身材的心得,下面有几点我觉得很重要:
1、持之以恒地节食是肯定能减肥,但是不提倡,因为难度太大,更重要的是损失健康,代价太大,得不偿失。
2、保持规律的饮食,早餐很重要,适当多吃点,以免午餐丰盛时吃得太多。不要吃宵夜,那是减肥的天敌。
3、工作忙碌紧张,精神充实的人应该不易发胖,所以与其高呼减肥,不妨去努力工作。努力工作是最优越的减肥途径,益处太多,无需多言。
4、产后身材不一定就不能恢复,大多数人能恢复到产前的水*。母乳喂养是最经济最实用最有效的方式,**值得推崇提倡。
个人减肥心得分享3
我以前是学舞蹈的,身材一直都很匀称。参加工作后,运动的时间减少了,身上的脂肪便慢慢堆积起来。每天开车上、下班,就连最基本的运动——走路都少了。看着以前的漂亮衣服因为不合身而被冷落在衣橱里,心里曾下过无数次决心,要减肥。但是,减肥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只有具备毅力和决心,并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最终获得胜利。
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也走了很多弯路。我曾经连续4天,除了苹果和香蕉外,什么东西都不吃。第5天,我称体重,发现自己瘦了2.5公斤,当时非常地开心,以为这次减肥成功了。于是我便开始少吃一些东西,只是喝一些粥,吃少量的蔬菜,再称体重发现长了1公斤。第6天我又吃了一些东西,这时的体重已经和我节食前的体重是一样的了。后来,咨询专家才知道,我前4天减掉的只是水分,脂肪根本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我白白饿了4天。而且,由于那几天食用的食物很少,也出现了胃疼的症状。
既然节食不成功,我就选择运动。我在众多的运动项目里,选择了跆拳道。我一直比较喜欢跆拳道这项运动,觉得女孩子会跆拳道是一件令人钦佩的事。跆拳道是集健体、瘦身、减压、自卫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它不仅能够增强人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培养人的内涵。我选择每周一、三、五的晚上去锻炼,每次坚持3个小时。第一周,我的体重减少了0.5公斤,看到体重仪的指针才偏了半格,当时心里还是挺失望的。觉得这种速度太慢了,离我的目标相差太远。但是为了那些漂亮衣服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3周我的体重居然减掉了3公斤,感觉身体轻松了很多,腹部的赘肉也在逐渐地减少。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减肥中最重要的时候,如果此时停止运动,体重会立即反弹,后果不堪设想。一旦踏上健身这条“不归路”,就注定要坚持下去。现在我虽然不经常去健身房了,但我会利用任何机会,进行锻炼。每天清晨在家跳绳30分钟,白天在办公室利用午休时间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晚饭后,在小区里散散步。
我在健身房时,看到很多女孩子为了让自己多排汗,都穿那种连身的减肥裤,有的还在身上缠上保鲜膜。我觉得这种方法挺好的,于是灵机一动,把放在家里很久不用的长款不透气的雨衣穿上,每天锻炼下来,全身都湿透了。虽然感觉有些奇怪,但效果却是出奇地明显。
其实,减肥真的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只要你心态*和,把它当做一件很舒心的事情来做,就会发现这其中的乐趣。我们现在选择运动,除了使自己能拥有匀称的身材,更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有意义。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5)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3篇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1
一名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把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置于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个单元结构内部来看整体性。
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如何设定整个单元的目标从而实现目标与学生能力陪养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传统的单课式备课,虽然对一个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面面俱到地确立了教学目标,但只关注知识和技能,导致教学走向片面化,难以发挥语文教材的多重功能。根据课标理念,为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应从整体入手,确立单元教学“三维目标”从三个方面深挖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听、读、说、写与思维能力分别在不同的教学程序中得到培养和发展,有效避免了因教学目标不明而造成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一个单元的教学,就要体现整体性、结构性和相关特点,要把课文的每一个单元看成是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游离的。
在教学必修五的第一单元时,可以抓住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里,找出有环境描写的地方,整合成一个课时来上。这样一来,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最关键的是紧扣高考的有关小说的考点之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这样教和学就能和高考结合。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由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教学,由内容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走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由只注重教科书走向注重阅读与实践,由重视教师作用走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总揽全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整合单元难点、要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去阅读、感悟、实践,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感悟中掌握方法,在实践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序,以单元为整体,贯穿到局部。我觉得这样学生也是容易接受的。其实,有时侯,我们一些老师也这么做过。当然,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老师备课的难度明显增加高中新课程实行“模块制”以来,“课时紧张”成为最尖锐的矛盾。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课改之前的习惯,一篇篇课文教下去,很可能急赶慢赶,还是每篇课文都只能蜻蜓点水。因此,只有单元教学,才对众多教学内容做出适当整合。
设计单元主题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创编表演课本剧、讲故事、辩论、资料搜集与整理汇报、读书交流、朗诵等。
教师做好45分钟的教读示范,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第三单元是写人记事散文,必须先从单元整体把握散文的特点,才能有一个切入点,引领学生去学习散文,感悟散文,从而到达鉴赏散文的目的。
高中语文中用系统论来建立起单元教学整体观有益无害,体现了高速、高效率。第一,我们不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逐一讲析,也许原来十几课时才能完成的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只需几小时就可以完成了,并且促进了学生自学,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潜力,也提高了效率;第二,是向传统教学的挑战,是启发式教学,能让教与学双向交流,产生**的共振,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第三,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形成了整体训练体系;第四,节力省时,有利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调动了学生的情趣爱好。
单元教学中的“单元”不能简单理解“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语文课堂真的需要深思,一个灵感,一种突现的创意都是巨大的收获。若干年前,我们的语文老师这样教过,而现在,我们又如何实现变革与突破呢,值得思考。
单元整体教学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视是真正地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考虑的
教学设计如果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
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
单元整体教学的展开,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我同意这个老师的看法。
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单元内四课的教学内容不*衡的矛盾,教师应能对此整体性调整或处理,如适当调前或调后,有些内容可适当增减。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驾驭教材。
一名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把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置于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个单元结构内部来看整体性。因为现行课本大多以文体作标准组合单元,即同一单元就是同一文体。在文体知识和写作规律上均有其共性。如果就课型设计而言,也能看出一个单元的整体性。一个单元大多是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一半。那么选用教学方法就可以从“精讲课、略讲课、阅读课、检查课”等课型入手,做到“精略细粗相结合,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最终成功达到节力省时高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2
有幸参与本次研讨学习,观看了五位老师不同的课堂展示,我能感受到她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有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她们敢于大胆尝试,做先行者,这种精神和魄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理解,展示了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可谓各有所长。教研室王万军**亲临指导,清晰明了又直中要害的点拨,让人思路更明朗,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
一、对于用的认识更清晰了。
王**提到,要树立三种意识:课程意识、文体意识、运用意识。我认为课程意识和文体意识都是语用的基础。语用在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一个地位。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就需要我们去继续揣摩,是否是语用的直观体现。老师应将理解的重心聚焦到语言的表达形式上,不能仅是理解和知道。运用才是最好的理解。当然,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所以,阅读过程是理解和运用相互融合的共生过程。
二、对《感受乡村生活》课例重构的看法
张彩虹老师所授《感受乡村生活》,能寻求《乡下人家》和《麦哨》的共同点,这一点是值得我去学习的,老师善于把握学材,能有效将其整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但老师这节的不足也是在此,未将文本挖透、挖深,找对真正对学生有用、有效的教学点,原本的授课让人听来仍是过于繁琐,训练点不够突出,领悟表达方面也只是将其中写作顺序、修辞手法提了出来。重构后的教学设计就做到了注重领悟表达,让学生关注“场面描写”这个点,进而引导学生去感受场面描写中的语言美,最后能使学生对乡下、对田园风光有更清晰的感受,也会更深刻地体会到乡村生活的美好;通过再次引领朗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表达的特点并学着运用,顺其自然不刻意。这样学生既理解了文本的内涵,又学会了运用作者的表达,能够一举两得。“语用”点清晰,又不单独分离于文本。
三、自己该如何实施教学
首先,我要做到的是:具备解读课标、解读教材、解读学情的能力;其次,要树立大语文观,时刻谨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要教课文,而是要教语文。意识非常重要;最后,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去教方法。我所理解的语用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领悟到作者的表达后,将作者的表达方式(用语言的方式)运用到自身。因此,拿起课文,我就要去关注到教学的语言训练点。相信每一篇文章都有不同的“风景”。“风景”各不相同,必须做到“一课一得”。具备以上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多去尝试,敢于打破陈旧模式,摒弃低效课堂。尽管开始实践阶段很吃力,尽管会经历很多失败,但一想到单元整体教学势在必行,要想将教语文这条路走下去,就必须在一次次实践和思索中让自己的教学尽快走上光明大道。
也许这条路上布满荆棘,但足够的理论是披荆斩棘的一大法宝。老师要去读《学会阅读》,去读《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等书籍,去学习名师课堂,去接触教育专著,丰富理论素养,沉淀自己。带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路,相信我们会走得更稳、更远!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3
5月9日(周四),中心校在xx路小学开展了“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参与式教研”活动。我们三、四、五年级的语文老师如数准时参加。这次共有五名老师执教,每个人的教学各具特色,方法灵活多样,给我们每个人**生动的示范课,我的收获很大。
一、对语用课的认识
运用课字面理解是语言文字运用课,教学时强求以语言带动内容,课堂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主线,带动对课文内容,情节和思想的理解及教师,强化学生对语言表达特点及语言对思想内容的表现力认识,引导他们学习语言表达的方式。同时,在教学中要找准一个点,加以语言训练,最终活学活用。
二、某一课例的重构
《剃头大师》是三年级部编版第六单元的课文。李老师经过精心准备,给我们呈现了一节扎实的语文课。不过,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些细节问题可以修改一下。如出示表格后,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解决,再小组合作完成,最后汇报交流和老师总结。这样就会节约一些时间,为下面的指导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腾出更多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多谈一谈,而并不是老师讲得多,学生悟的少了。最后一个环节拓展资料时,老师针对阅读单上的文章处理得太仓促,学生说的东西很少,没有实际意义。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指向性。如:一,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并尝试自己解决。二,同桌交流讨论,合作解决。这样的话就不会造成上课时冷场的局面了,学生太安静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目的没有很好的达成。当然,以上这些只是个人想法,课堂效果就要看实际操作了。
三、反思与总结
听了这五节课,结合教研室王**的总结评价,我知道了语文教学要重视三种意识:课程意识(是什么,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问题意识(为什么)和语用意识(怎么做)。今后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始终记住:我们不是在教课文,而是在教语文,而且要不断地解读课标、教材和学情,旨在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引领学生逐步拥有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方法和语文习惯。以后在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反思,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吃透教材,多学习别人的可取之处,最终提升自己。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6)
——团队管理经验心得分享3篇
团队管理经验心得分享1
1、就是建立信任,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这不是任何种类的信任,而是坚实的以人性脆弱为基础的信任。这意味着一个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求助。他们还要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即使这些长处超过了自己。
2、良性的冲突
团队合作一个最大的阻碍,就是对于冲突的畏惧。这来自于两种不同的担忧:一面,很多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避免团队中的冲突,因为他们担心丧失对团队的**,以及有些人的自尊会在冲突过程中受到伤害;另外一些人则是把冲突当作浪费时间。
3、坚定不移地行动
要成为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必须学会在没有完善的信息、没有**的意见时做出决策。而正因为完善的信息和绝对的一致非常罕见,决策能力就成为一个团队最为关键的行为之一。但如果一个团队没有鼓励建设性的和没有戒备的冲突,就不可能学会决策。这是因为只有当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热烈地、不设防地争论,直率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可能有信心做出充分集中集体智慧的决策。不能就不同意见而争论、交换未经过滤的坦率意见的团队,往往会发现自己总是在一遍遍地面对同样的问题。实际上,在外人看来机制不良、总是争论不休的团队,往往是能够做出和坚守艰难决策的团队。
团队管理经验心得分享2
一、沟通是真诚搭建理解的坦途,只有真诚沟通才能相互理解。
我们的小组只有4个人,暂且不谈学习其他科目,很多时候我们除了做项目,我们各自都有自己的其他工作,有的是学院**,有的是系里的**,而且身兼多职,这就需要占用我们的一定时间。这时候良好的沟通显的更加重要,只有沟通好了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时都是通过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有人曾经问我:怎么整天见你跟人聊天啊?我的回答是:聊天也是工作。因为,那不是乱聊的,尤其在时机和话题的选择上。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聊聊项目的话题,目的只有一个:拉近距离,融洽气氛,了解情况,施加影响。还有比较喜欢用的就是娱乐,尤其是下棋、打牌、能体现人的性格,想藏都藏不住。性格无所谓优劣,最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善加利用。通过合理的组合,减少冲突,增强合力。还有就是文字记录,一定要让团队成员,尤其是关键成员养成做文字记录的习惯,这对我们团队的建设很有必要。
二、关爱组员。
人是最富有感情的,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时候组员之间要相互帮助,真诚的为对方出谋划策,这将更牢固小组人员之间的感情。使我们的小组“温馨”之家的感情日益浓厚,责任感不断增强,同时给组员创造一个轻松的开发环境,是搞好团队建设重要一环。
三、激励和信任可以有效地增强组员的使命感。
提高组员的自信心,给组员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及自己的能力,促进工作的顺利完成,保证工作质量,同时使组员在心里产生可亲可敬的形象,觉得小组里的人是值得信赖的。当然我们没有资金投入开发,不可能有物质上的奖励。真正重视团队成员的意见并给予适当的授权,完成任务时给予及时的肯定,失败时给予真诚的帮助和鼓励,比物质上产生的激励作用要来的强烈和持久的多。
四、服务,这是团队建设的核心内容。
每个组员都应该为我们组服务。而项目组长更多地想的是对这个团体的责任,目的是要把工作做好。工作最终要靠整个团队,而不是某个人来完成。要立足于服务,给团队成员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换句话说,**者的任务是把台子搭好,让团队成员把戏唱好。即便是团队成员最终超越了你,你真诚地帮过他,他自然也会帮你,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不要吝啬的把你知道的东西告诉你的同伴, 不要有妒忌的心理,这是非常忌讳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服务不等于麻木听从,是有原则的,会有不少误解、委屈,也会很"吃亏",但你收获得将是一帮多少年后都还彼此眷顾、相互信任的朋友和一段美好的回忆。
五、协调和**,也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实际上,作为一种具体的技能和工作内容,这是和沟通和服务连在一起的。把前几项做好了,协调**基本上就是个水到渠成的问题。由两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要注意实际情况,因人就势;一是要注意尽可能合理地分配任务。
团队管理经验心得分享3
通过这几周的实训课,是我明白了,一个团队力量的伟大,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一个诸葛亮顶不过三个臭皮匠,刚开始我们组的成员都只是个忙个的不去考虑整个团队,到最后方案还是定不下来。
一个团队首先先确定好自己核心的****,分工明确,有一个好的**去激励、督促每个组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老师对“团队”这个词的解释,可以说是醍醐灌顶,豁然开朗,特别是看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为我以后工作的提升指明了方向,一个团队不仅要有**化管理还要有人性化管理,同一个方案,不同素质的团队来执行,结果是不一样的。
一个好的方案由一个优秀的团队来完成,成功率就会相对高,所以要打造优秀团队才能是每一个的才华得到展示,列宁说过:“一个没有**的**是一个**的**,一个没有检核的**是一个不完善的**”。一个没有**的**是一个**的**,一个没有查核的**是一个不完善的**。”我们组刚开始看在同学又是朋友的份上不去计较谁做与不做,但最终害的不仅是对方还是自己,甚至是整个团队的失败,我明白了一个团队不能只顾自己,一定要清楚“责任自己担,荣誉大家享”。
一件事不是“要我做”而是“我要做”,要有团队凝聚力,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团队,就是一个不易击败的“勇士”,上次的“销售心理学培训”是凝聚了每一个人的汗水,这个任务使我们每一个人第一次的尝试,有点担心和焦虑,总觉得自己不会完成,但是大家聚在一起时,大家还是很积极的去尽力完成它,不愿输给其他的团队,这种“要我做”却变成了“我要做”,这使团队更有了战斗力,在“我要做”的基础上做完了任务,并不**完成了任务,因为里边还有一些的不足和漏洞需要我们慢慢的去学习和完善。
一个团队应该看做是一个孩子,因为孩子需要鼓励和激励才会勇敢的往前走,团队也是一样,要不断的去激励大家去安慰,对于一个团队来说没有一个好的激励机制,会直接影响团队整体效率的提升,一个好的团队***,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激励,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真诚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用到团队中来,这点显得尤为重要,要取得他人的信任,首先自己要真诚待人,这种真诚待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应该是虚伪的伎俩。学会了这点,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怎样去激励他人。再者就是目标导向。对于一个团队而言,目标(包括最终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如此,明确目标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因为一个个的目标就构成了一幅幅蓝图,在团队里面,通过清晰地描述目标,就是向团队描述一幅清晰的蓝图,这会从思想层次、从精神层次对团队成员起到一种激励作用。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团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这几次实训课上的任务,有时会和其他组的重复或类似,在一个团队之中,通过不断地学习、持续地改进,才会是自己的团队的光芒在竞争手中更加的耀眼,但很多时候,或许我们并不缺乏有新思维、新创意的团队成员,而是缺乏激发这种思维、创意的环境。因此,要时刻鼓励创新。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白板文化是一种良性文化,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台,同时它又是一个激发创意的好地方。
高效是一切工作的追求,保持比别人高的效率就能领先与别人。团队工作也是如此,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团队交予的工作。
经过这几次的锻炼真的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和团队凝聚力,感谢老师和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员,谢谢你们陪伴我走过这短暂但很愉快的日子,再次祝每位都有新的提升,好好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在本不属于自己的天空下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7)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1
去年暑假,参加郑州市骨干教师培训,“核心素养”一词贯穿整个培训的过程,让我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有了深刻的认识。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让我对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书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从“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个部分对教师进行了专业理论及实际操作上的指导,是一本非常有使用价值的书籍。
在《学科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一文讲道:“就没个学科不仅具有自己的符号表达、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也都有自己内含的价值性和道德意义。这同样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内在属性,是与学科知识相伴随的内在特征,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构成性因素。所以,学科教学最大的道德教育资源就是学科知识本身。”对此,我有深切体会,不管是哪一学科的教师,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时时践行“立德树人”。
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又强调了几点:
一、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特有的道德教育资源;
二、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生活和行为;
三、学科教学要进入学生的道德和心灵世界;
四、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导。
于此,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启发:每门学科都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教师要对学科教学内容中具有道德教育价值的素材进行发掘,把德育渗透融合在课程教与学的活动中。课堂教学要转化为学生课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真正的**教育意味着对学生的整个生活发生重大的影响,他所学的东西将会影响他的行为、兴趣与选择;意味着他过去的一切都收到审视和重新估价。心灵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学之根本。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特点就在于使教育的整个过程成为教师过问人的精神生活的整个过程。”
唯有进入学生情感、生命、灵魂深处的教学,才能内化为学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把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将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的瑰宝,二其它含混晦涩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说人就不像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
聚焦课堂变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2
一、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备课深入细致。*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中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语文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后进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尤其是在学**后进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后进生转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的整体成绩。所以,一年来,我一直注重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用发展的观点看学生。
应当纵向地看到:后进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
2、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首先 帮助后进生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其次以*常的心态对待:后进生也是孩子,他们应该享有同其它学生同样的*等和**,也应该在稍有一点进步时得到老师的肯定。
3、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做到"真诚"二字,即教师不应有丝毫虚伪与欺哄,一旦学生发现"有假",那么教师所做的一切都会被看作是在"演戏"。其次做到"接受",即能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满足、冷漠,错误的想法和指责等,信任他们,鼓励他们**讨论。最后做到"理解"二字,即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
因为做到了以上几点,所以我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上,效果还是明显的。
二、班**工作
作为班**,我深深懂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在工作中我一直遵循"严要求,高标准"的指导方针。
1、思想教育常抓不懈:利用班会,晨会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卫生、纪律、安全等经常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等。
2、发挥"小**"的大作用:大胆放手使用班**,通过制定班级管理**,对学生各方面做出了严格要求,班内形成了团结向上的优良班风。
3、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各门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4、关心学生身体健康,注意保护视力,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的**和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等。
通过以上工作,本班学生纪律、学习、生活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都有了较大转变,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好了基础。
总之,一年来,干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过去,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行为习惯还不够规范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成绩。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3
团队共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接近尾声。在未读这本书之前,只知道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应具备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具体在课堂中如何渗透、挖掘、运用还不清楚。
这本书不仅有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观重建,还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作者余文森教授阐述的深入浅出,条理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读者读了豁然开朗,收益颇多。
读了这本书,使我倍感压力,想到教育为孩子一生打基础,责任重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抓牢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成长。为此,我想到了三个关键词:关键、共同、个性。
一、关键
1、关键能力和关键品格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把核心素养内涵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关键能力包括阅读、思考、表达的能力;必备品格包括自律、尊重、责任。这些关键能力和关键品格,要求教师在课堂和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为孩子们创设能力环境和品格形成环境,并对能力和品格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帮助。
2、关键期
中小学是孩子素养形成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时间,这些素养就很难形成。正如有学者说,人们在基础教育阶段读的书会进入血液和神经,会成为精神的一部分。错过了这一时段,就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孩子们在关键期掌握关键能力和品格。
二、共同
1、核心素养框架相同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两者方向和性质上是**的。
两者是**与下位、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两者是目的方向与**途径的关系,两者是相互包容,包含融合和有机转化相互促进的关系。
书中还呈现了高中课程标准修订所提炼的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体,其各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
三、个性
在培养孩子们共同的核心素养同时,还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策略,培养不同个性的孩子发展,例如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思辨能力等。有的孩子就是有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我们就要多鼓励他勇敢的开发自己的某些方面的天赋和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包括精神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要培养学生有价值感,对知识充满好奇、为未来充满信心、成为快乐的人。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4
核心素养是现在教育最热门的话题,近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让我对素养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认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和教学**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全书共分为三篇内容,分别论述了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教学观怎样建立,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本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入手,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
因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发展学生为适应社会变化终身学习而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诉求,也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在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关系的论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养相比三维目标,更加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核心素养更关注教育的内在性、人本性和终极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养是来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的,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养更多意味着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转变。
那么怎样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核心素养呢?
通过学习,知道在教学培过程中,注重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还得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可从以下方面在在教学工作中体现出来:
第一、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在课堂内充分体现出“情感课堂”。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是不可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第三、传授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给学生一个交流,开放式的课堂。课堂以学生为主题,那就尽量给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台。让学生真正实现“学会学习”这个目标,需要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方式,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三种方式,指导学生自己先**思考,并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牢固掌握知识。学生在自主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实现能力的发展,增强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注重积累,海量阅读经典书籍。
通过大量、广泛的阅读,积累优美、新鲜的语言材料,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传统经典作为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不仅内容源远流长,同时也有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镜子,能够将社会生活反映出来,映照着学生的心灵,并启迪学生的心智。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关于核心素养教学观的重建,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本书我还需要细细品阅,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5
在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中,我学习了几门有关核心素养的必修课,如《核心素养的定义与愿景》、《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关注核心素养》等。学习中,认真观看了相关专家的精彩视频,受益良多。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下面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一、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基石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没有文化基础就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所谓的文化基础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人文底蕴和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科学精神。所以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以便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关键
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核心素养在个体不同人生阶段中的着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对某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存在不同的**性,即一些核心素养在特定的教育阶段可能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这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小学阶段,不同学科的教师落实不同学科的素养,那么综合起来就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科素养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分认识自我价值,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标;还要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能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目标,在这些长远目标的基础上教学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才是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三、社会参与是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学生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通过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对核心素养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在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此次的理论学习作为基点,努力去研究在本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抓住重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6
在假期的第一天,选定了余文森老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作为寒假阅读的开端,余文森老师是教育学博士,也是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深耕课程改课领域,著有《有效教学十讲》等多部专著。
核心素养是近几年的非常热门的教育词汇,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们几乎耳熟能详,多少能讲出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内容来,但也仅仅只是些碎片化的认知和理解。余文森老师的这本书则详尽地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基本原理和形成机制,以及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六大教学基本策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多方位、深层次地剖析核心素养,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构建起对“核心素养”的认知框架,受益匪浅。
笔者刚入职教师时,就时常在一些美术类讲座上听到“美术课堂要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目标展开教学”,后来通过查询资料得知,美术的核心素养主要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当时初为人师的我,知所云,却不知其所以云。美术课上,纪律管理就已经是一件让我头疼的事情,更不要说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教学活动了。现今,不知不觉工作6年多,已经不再担心曾经担心的课堂纪律的问题,但每次看到高段的孩子对美术课的喜爱仅仅是因为美术课没有做不完的练习、不像主科那样有压力时,我还是有点遗憾,在我心里,我希望他们爱上美术课,是因为美术本身的魅力。从这个侧面也反映出,我这个美术老师没有将富有美感的、极具吸引力的美术带给他们。因此,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正适时,让我重新反思美术课堂。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都是从观念开始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也不例外。当我们真正理解了核心素养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离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就成功七八成了。余文森老师说,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是一个人的“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爱因斯坦说:“当知识遗忘的时候,留下来的就是素养。”而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景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的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综合性品质。不同的学科,培养不同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两者是**与下位,整体与部分,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是目的、方向与**、途径的关系,是相互包含、融合和有机转化、相互促进的关心,不是简单机械的总和。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是单靠学科教育就能完成的,还要依托很多非学科的教育和活动来共同完成,例如德育活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特性和教育内涵的有机融合。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内涵上的提升,是学科教育对人的真正的回归。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要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科活动为路径、以学科教师为条件、以学科考评为保障。
本书的第二篇章阐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首先要确定人是教学的对象和目的,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科教学要体现和重视学科知识的特点、遵循学科发展的规律,但是,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和服务于人的个性**和全面健康发展。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人,数学教师也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教人,美术教师不是教美术,而是用美术教人。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的是学会尊重和宽容。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素质不一样,个性和兴趣不一样,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不一样,追求和理想也不一样,教师在鼓励或要求每个学生都学好学科内容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和宽容那些学得慢的,甚至根本学不好的、没有兴趣学的学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知识、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教育本质的内在性是养成学生强烈的价值感,让他们成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要让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要让学生变成快乐人,具备寻找快乐的能力,成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快乐人。其次,教师应树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观,真正落实以学定教,实现少教多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相长、先学后教,“先学”立足解决学生现有发展区问题,“后教”旨在解决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以数学学科为例,基于数学本质的课程观绝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达到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的学习目的。
第三篇章阐述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景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在这些具体而生动的策略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熟悉的做法:搭建结构图、绘制思维导图、进行项目学习、情景化教学、问题导向教学、对分课堂等,每一种尝试或应用都是课程**在一线教学中的有力推动,引领风向标的同时,也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借鉴。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生长和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学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包含多种层次的活动系统,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让枯燥乏味的知识产生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交互碰撞中真正理解知识、提升能力、养成核心素养。
假期的第一本书,是偏理论类的,*时这类书看得少,“缺什么,补什么”,因此特地将它作为寒假读书会的首本书目,希望在质朴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放*心态,始终保持初心,始终保持对课堂的敬畏,“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7
作为一名幼儿学段的老师,两次随教体局师训科**的中牟名师队伍进行提升学习,收获颇多。如果说扬州行时让我有所思,而武汉行却让我所悟。同行的都是小学、中学的优秀老师,专家的讲座和参观的学校也都是小学和中学,虽涉及到幼儿园的内容不多,但也有很多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次武汉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大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无论小学、中学和幼儿园,我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什么样的未来人,教师要关注的是孩子们怎样学的问题,我们该有怎样的教育观,该怎样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该怎样尊重孩子们的学**点和方式,真正做到以孩子为主,将课堂还给孩子,让学习真正作用在孩子们身上。
这次培训,在听讲座和参观学校的过程中不断地反观自己日常的教育行为,专家讲座是引领,也是解惑,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一、解读“立德树人”、提升专业素养
最早接触“立德树人”的概念是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实行)》中把师德放在了首位,那时我也仅仅是将立德树人停留在师德教育建设的层面上,很少主动和教师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以及教育行为进行衔接。武汉教育科学院的朱长华副院长在《核心素养和教学变革》报告中,以**远瞩的理论架构和娓娓道来的教育实践的事例阐述,引领我们明白教师的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是“热爱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通过学科知识引领价值观形成的教学能力”。而今天,我们是否敢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已经为培育中牟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好了职业与专业上的准备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我和各位名师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在教师核心素养的养成上,我们欠缺的还很多,还需要不断努力学习、研究、自觉修炼自身的核心素养。
王校长在《浅谈中学教育管理者的心智修炼》中谈到,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他指出:一是摆正**与成才的关系。“**”重于“成才”,“育人”重于“育才”;二是怎么做。找准“立德树人”的切入点、结合点。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幼儿园在这方面理念是非常正确的,从我园的课程设置上也已经体现出来了。我们除了开展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的基础课程,还开展了“早期阅读”特色课程和以“传统的节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今后,我们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践研究,争取将我们的课程推广开,让更多的孩子收益,引领我们中牟幼教走向更专业的方向上来。
二、立足课堂教学,提升专业素养
听了靖国*《做具有教育智慧的好老师》讲“鹰乃学习”的教育观点后,我心中久久不能*静,很久很久耳边一直回响着“鹰乃学习、鹰乃学习…”孩子们坐在课堂就是学习吗?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只有让孩子主动习得才称得上学习,这也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以幼儿为本,我们真正做到以幼儿为本了吗?诚然,我们离真正的以幼儿为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无论是朱长华副院长分享的《猫》的课程设计和课堂实践还是华东心理学教授张文分享的从《灰姑娘》故事课堂教学康孩子的教育方式,都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生动地课堂是给予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方式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喜欢学习,才会爱上课堂。反观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们该做的是减法,去掉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式,去掉老师过多的预设,把自主学习还给孩子。这样做,并不是说老师放手,老师就轻松了,反而印证了前面提到的教师的核心素养,教师要有跨学科的知识,要懂孩子。针对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师要会观察孩子。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将幼儿行为观察记录和撰写教育故事常态化,以此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这次名师培训班学习,我深深感受到教体局**对我们名师培养工作的重视,特别是蔡科长冒着酷暑从头至尾和我们一起学习让我深受感动;冯老师和蒋老师更是为我们做好所有的后勤服务工作让我们没有一点后顾之忧,享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快乐;和中牟的五十多位名师在一起,更感受大家的学习的热情。蔡科长在开班和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让我震撼更引发我思考,促我行动,他鼓舞我们不仅自己要在专业成长的路上要越走越远,还要带领的团队一起发展。更告诫我们要沉下来,才能走的更远,才有可能成为跃龙。
通过培训让我的思想越来越深刻,了解到小学、中学的教育重点也更加拓宽了我的眼界,明白教育的大方向,我也更加自信我们幼儿园的培养目标、方向是非常正确的,接下来我要努力借“他山之石”更好的开展我园教育实践活动,争取带领大家共同成长。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8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本学期初培训,蒲**对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课堂的转型与实践做了细致而生动地讲解。通过学习,让我对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和教学**提供了方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如果教师没有能够完全理解核心素养,知识只能停留在认知领域,而素养却能键入到人的血液神经系统中去,是人的一种天性流露。当一个教师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素养时,就是找到了教育的家,才会让教学有根。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什么文化底蕴呢?我觉得需要博览群书,有经典诗词的底蕴。*是诗的**,是诗歌养育了**民族。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文学名著是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更是民族精神和灵魂代言人,我们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文学名著,也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名著,文学名著就是为学生的文化奠基,为学生的精神添上亮丽的底色。语文老师需要人文关怀。爱生是基础,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我想语文教师还应学习哲学知识。哲学是万学之学,指导一切科学,充满着好奇、疑问、探究与智慧。哲学就是追求智慧、热爱智慧的学问。历史充满智慧,读史使人明智;文学充满智慧,文学给人灵感,给人想象,给人*的启迪。当文哲史融为一体时,就让我们的心灵充盈智慧的光芒。语文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就是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核心素养,提高。语文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情与理同步发展。
总之,课堂教学变革是核心素养落地的切入点,突破点和成长点,只有聚焦课堂,才能真正让核心素养落地,促进学生智慧地成长。我会以学生为出发点,立足课堂,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9
一、人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换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质”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
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二、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
1.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3.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三、“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课堂教学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价为本。
“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
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更重要。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10
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就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实施这一目标,数学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完成这一历史重任,是广大数学工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
我觉得:
一、教学过程要从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让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教师只是配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发挥作用。这一教学思想虽然在上学时已经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因为找不到出口而难于落实,学习了核心素养之后不仅从思想上,更从“从学出发”为抓手,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二、课堂教学要从“片面教授”提升为“全面发展” ,应以传播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素养为出发点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和良好习惯,这些对学生是终身受益的,因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终落脚点。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的认同感。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基础学科,其根本的目的不是训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技巧,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成长要从经验积累上升为科学研究。
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螺旋式上升的不断完善进步的过程,数学学习尤其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使我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要多问多学多积累,并要勤于笔耕,善于思考,将教学研究的作用充分发挥,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
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
总之,通过学习数学核心素养,思想方面让我更加明白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教师工作的特殊意义,实践方面我会通过研读课堂教学纪实和点评找到差距,我相信通过这次学习会受益匪浅。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11
通过专题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六功”的重要性。教师必须具备多样好功夫啊。耳功,嘴功,眼功,手功,脑功以及身功。我们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各种条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深化。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尤其是以下几点:
一、教师倾听学生是了解学生的主要途径。
“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要素组成的,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即使有精致完美的教学设计,全面充分的教学准备,也会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无法生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因此,了解学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并且取得实效的起点。了解学生的最简便、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学生,倾听能使教师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情感态度,智力水*和思维能力。没有倾听,了解学生只能是雾里看花,隔靴搔痒。
二、教师倾听学生也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教学相长”,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程。亚里斯多德告诉我们:“谁在倾听,也就随之而听到了更多的东西,即那些不可见的以及一切人们可以思考的东西。”倾听能使教师获取出乎意料的多种有效信息,或是对迷惑的问题豁然开朗,或是对弄错的东西拨乱反正,或是对视如*常的地方重新认识。倾听还能使教师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最终促进自身的成长。
三、教师研究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于老师明确怎么教学生知识,其实研究学生个体差异,让学生明白怎么有效地学习更重要。未来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认识每一个学生个体特点的能力。每个教师都应该去研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关键在于提升教师认识学生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特别是认识学生个体的学**点、发展路径等。如果我们要为他们终身奠基,就必须详细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教师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一方面靠经验,另一方面要提升自己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懂得大数据分析。如果我们的老师不去掌握大数据的话,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教学水*就跟不上。教师们不能只停留在做PPT教案的水*上,而要更多地使用大数据的互动功能,提供给学生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的理念所取代。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教与学的**深化。
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的方法和捷径。
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心得体会12
从上学期开始,我初次接触并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这本书,核心素养开始进入我的视野。今天我们交流的是这本书中的第三篇“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它当中最具有价值的六项基本策略一一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略。策略是从观念走向行动、从理论走向实际的路径和方法。有了正确的教学观念,还得进一步把观念转化成操作的策略。以上策略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向关系。可以说,任何一项好的策略都同时体现了若干理念,而任何一条好的理念也同时需要多项策略去落实。
整体化的具体策略当中,指出了改变从单个知识点的识记到理解再到应用的认知路径,转变知识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姚嗣芳的单元整合教学法对我很有启发,当中她改变传统的逐课设计模式,变为按单元进行整体预设,把整个单元由几个模块组成,围绕单元核心目标,去掉一些大量无味的朗读知识,枯燥无味的作业,围绕核心目标集中力量,精准出击。真正做到了“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很值得大家去借鉴学习。
情境化策略,通过联系生活、实物、图像、动作、语言新旧知识的关系、背景知识或场景、问题创设情境。不论我们采用哪一种教学情境,都要抓住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才能促使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比如在我*常的科学课上,也时常为学生准备一些实验道具,举一些生活事例,结合多**图像教学,学生表现的学习积极性还是很高的。活动化策略中,我重点阅读了有关于科学方面的,了解到了科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即:提出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求证,只有学生参与了这两项环节,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产生,也让我在科学教学中有了更一步的认识。
自主化教学**案例:徐州市的学进去、讲出来计划;张学新的对分课堂:一半教师讲,一半学生讨论,学生真正的享有了应有的**,承当了应尽的责任,体现了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因此也使课堂变得存满乐趣娥、生机勃勃。
这些策略对我都有很大的启发与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慢慢的将它融入到课堂当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而且还有待于我们去实践和研究。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调动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养。我将不断学习新理念,并付诸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习。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8)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
在*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1
为解决一线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困惑,促进高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好研网**全省高中语文教师"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在线研讨的活动。以下是我对这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以前我们的学*会把课文当作重点,单元导语曾经受到过不屑一顾的冷遇,原因是以前没有认识到单元导语蕴含的内在价值和对学生的指引作用。但在的单元整体教学,首先需要教师****单元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制定自己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并且引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课文,并将这一单元列出提纲。看了单元整组教学的介绍,才知道我们在教学新的单元时,不能将每篇课文单独来备课,而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感知单元,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个单元学什么,自己将要经历什么,兴趣点与疑惑点在哪里,可以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内确定学习目标。我们将"单元整体感知"**成一个课时,可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习我还发现单元整体教学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这种"单元整体教学"与学生自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学生的全员参与,整体提高。单元教学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先自学每篇课文,找出不懂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提出并交流。由于交流阶段一般在自学基础上进行。交流内容一般为:学懂学会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或值得讨论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的放矢地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以求得到解决。()全班同学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由于单元教学的速度快,效率高,因此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一步提高了阅读能力。
(三)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较强的自学能力。不但有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还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通过这次"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在线研讨的活动,我感觉到单元整体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一次考验。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我们一定更加努力的在学习中探索,在总结中提高使自己更快的适应新的教学方法。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2
一名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把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置于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个单元结构内部来看整体性。
面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如何设定整个单元的目标从而实现目标与学生能力陪养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传统的单课式备课,虽然对一个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面面俱到地确立了教学目标,但只关注知识和技能,导致教学走向片面化,难以发挥语文教材的多重功能。根据课标理念,为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应从整体入手,确立单元教学“三维目标”从三个方面深挖教材,确定教学目标。
听、读、说、写与思维能力分别在不同的教学程序中得到培养和发展,有效避免了因教学目标不明而造成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一个单元的教学,就要体现整体性、结构性和相关特点,要把课文的每一个单元看成是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游离的。
在教学必修五的第一单元时,可以抓住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从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里,找出有环境描写的地方,整合成一个课时来上。这样一来,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最关键的是紧扣高考的有关小说的考点之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这样教和学就能和高考结合。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由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教学,由内容分析为主的阅读教学走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由只注重教科书走向注重阅读与实践,由重视教师作用走向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单元整体教学应该总揽全局,整体设计教学内容,整合单元难点、要点,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更广的空间去阅读、感悟、实践,让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知识,在感悟中掌握方法,在实践中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序,以单元为整体,贯穿到局部。我觉得这样学生也是容易接受的。其实,有时侯,我们一些老师也这么做过。当然,如果那样的话,我们老师备课的难度明显增加
高中新课程实行“模块制”以来,“课时紧张”成为最尖锐的矛盾。如果我们还是按照课改之前的习惯,一篇篇课文教下去,很可能急赶慢赶,还是每篇课文都只能蜻蜓点水。因此,只有单元教学,才对众多教学内容做出适当整合。
设计单元主题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创编表演课本剧、讲故事、辩论、资料搜集与整理汇报、读书交流、朗诵等。
教师做好45分钟的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第三单元是写人记事散文,必须先从单元整体把握散文的特点,才能有一个切入点,引领学生去学习散文,感悟散文,从而到达鉴赏散文的目的。
高中语文中用系统论来建立起单元教学整体观有益无害,体现了高速、高效率。第一,我们不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逐一讲析,也许原来十几课时才能完成的一个单元教学任务只需几小时就可以完成了,并且促进了学生自学,培养了能力,发展了潜力,也提高了效率;第二,是向传统教学的挑战,是启发式教学,能让教与学双向交流,产生**的共振,也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第三,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形成了整体训练体系;第四,节力省时,有利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调动了学生的情趣爱好。
单元教学中的“单元”不能简单理解“教材的单元”。一个教学单元应该有多大,并没有严格的规定。要根据目标、内容、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来确定。
语文课堂真的需要深思,一个灵感,一种突现的创意都是巨大的收获。若干年前,我们的语文老师这样教过,而现在,我们又如何实现变革与突破呢,值得思考。
单元整体教学对于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视是真正地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考虑的
教学设计如果拘泥于单课时内容的就课论课,一方面缺少了整体上的把握,另一方面对各种教学要素的选择和应用缺乏回旋余地。
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
单元整体教学的展开,有利于学生把握整体,更好的理解课本内容。我同意这个老师的看法。
整体把握单元内容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单元内四课的教学内容不*衡的矛盾,教师应能对此整体性调整或处理,如适当调前或调后,有些内容可适当增减。这样做的目的是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驾驭教材
一名语文教师应胸中有全局,把每一个单元的教学要点置于整套课本的结构网络中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落实于教学实践中,从大处着眼看整体性,从每一个单元结构内部来看整体性。因为现行课本大多以文体作标准组合单元,即同一单元就是同一文体。在文体知识和写作规律上均有其共性。如果就课型设计而言,也能看出一个单元的整体性。一个单元大多是讲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各占一半。那么选用教学方法就可以从“精讲课、略讲课、阅读课、检查课”等课型入手,做到“精略细粗相结合,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最终成功达到节力省时高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3
对于“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教学”这一概念的界定,其实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词,分别是:小学,英语,整体,单元,教学。
就整体而言,单元教学须关注:1)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的联系;2)有较明确的整体教学目标; 3)将小学五年教学视为整体。就教学而言:单元教学应关注:1)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的形式;2)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核心;3)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4)英语学习的系统化、循环化和递进化;5)语言活动的系统化、循环化和递进化;6)让学生在过程中充分感知,体验英语。就单元而言:单元教学须关注教材的整合,把“教科书”、“英语课文活动资源和小学生的一切英语学习资源”整合在一起。就英语而言:单元教学须关注1)教学中突出英语能力系统;2)适当阶段培养适切的能力;3)小学五年教学是一个整体;4)教学中遵循英语学习规律。就小学而言,单元教学必须把握小学生的学**点和认知特征,认识到培养学横、发展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标和归宿。
所以,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不是一条线”,而是在编织“一张网”。这张网不一定“泾渭分明”,但是有这样几条线:教材的文本,主题和话题,教材的结构,英语能力,英语特点,年段特点,教学方式。这些共同编织一张英语学习的网,而师生共同舞在网**。
在实施“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应该考虑到学习内容(的整合)和学习过程(的建构)。从认知学习理论出发,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认知的“整体”是单元整体教学整合教学内容的心理学基础,把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明确了单元内各模块、各项训练的关系。让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各种关系,理解主题意义,在话题的语境中体验、感知和实践有意义的交际活动,重新建构和思考。
可以说单元整体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情况来整合,可以把一个单元设计多篇彼此相关甚至于是彼此衔接的语篇,也可以由某一语篇推广延伸,将相应内容拉进来整合学习,甚至可以是一篇语篇反复呈现,不断提升教学要求,逐步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单元教学的方式,首先是可以实现知识的有效整合,为实现我们的英语语言的文化目标奠基。
单元整体教学法学习心得体会4
十二月十二、十三日(周四、周五),我到德州跃华参加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论坛。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德州跃华小学、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以及浙江富阳永兴小学教师团队带来的单元整体教学展示课,吴中豪教授的报告《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程**的讨论》,崔峦老师的报告《深化语文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学生实践活动展示,微论坛等。
莱芜市凤城中心小学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展示了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故事”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整体,教师引领学生自主预习,把握单元学习目标,领悟文本内容,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在这一单元,教师主要引领学生理解并尝试运用借景抒情和叙事抒情,其间还向大家推荐了课外读物《成长不烦恼》。
跃华小学部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呈现的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艺术的魅力”主题单元整体教学。他们先后为我们呈现了预习〃理解、领悟〃表达以及语文实践活动等三种课型。老师们,首先检查和交流学生预习情况,然后**学生自主交流和感悟艺术的魅力,接着进行语言文字的应用练习,也就是本单元的主要写作手法——联想想象。
浙江富阳永兴小学的教师团队为我们展示的同样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主题单元整体教学。老师们分别为我们展示了导学、聚点探究和回顾拓展的课型。其间,为学生推荐了课外读物《大名人小故事》、《名人成才故事》、《100个裙子》《烟囱着火了》。
这些教师展示的单元主题教学模式无疑为我们推进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一定指导和借鉴的价值。首先,我们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单元整体教学对实现语文课堂高效的重要意义;其次,我们应学会尊重学生的见解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再次,我们应重视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我们应当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吴中豪教授在《课改,路在何方——语文课改讨论》的报告中,指出我们教师应转变三个观念:1,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2,从非本体性课程
内容到本体性课程内容的转变;3,从教过到学会的转变。吴教授讲述这个问题时列举了于永正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的例子,对于一篇某校学生曾经学过的文章,于老师再次执教时,围绕三方面内容进行教学:第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教学生学会如何做批注;第三,教学生代儿子给父亲写回信。就这样,于老师用自己的独特教学方式带给了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这个事例启示我们一定要增强语文课程意识。
吴教授还提出了探索语文课改的三个路径:第一个路径,从理解到运用。这里,他列举了自己教一个五年级后进生写作文《梧桐树》的事例,起初孩子用非常简短的语言写了不足百字的小文,可以想象此文犹如白开水或流水账一样毫无文采可言,但是吴教授教孩子将学过文中的可以用来描述树木的词汇找出来,尽量尝试用到文中,一番努力过后,孩子的《梧桐树》修改稿出炉,这次学生的文章明显变得生动形象。在此,吴教授提醒我们,要注意情境的创设,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和评价。第二个路径,从教课文到学方法。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此我的理解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悟的方法,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方法,将自己心中所想**好语言进行表达的方法。第三个路径,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对此,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进行每单元的.教学时,我会将配套练习册、导学训练、方法报等资料上的文章围绕单元主题进行联系或总结回顾。我也会引导学生利用体会课内文章的方法去品悟课外的同类文章。我也曾在阅读课上给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水浒传》并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摘录,如教学生把人物绰号、四字成语、俗语或相关歇后语分类分行摘录。
崔峦老师做的报告《深化语文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首先为我们细致解读了各个年段的课标要求,提醒我们要明确各年段的目标,不要“越位”或者“缺位”。还提醒我们要有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用好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读书思考。对此,在实际教学中我有过失败的经验,也有成功的体验,如在第六单元“父母之爱”主题单元教学中,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拓展延伸环节,我曾问孩子们:你有过类似作者的经历吗?你曾感受到父母不同的爱吗?或者你曾被父母误解过吗?这个
问题看似比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我**的有些突兀,而且并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年龄所限,也许不能完全理解问题,因此交流时学生的表现不算很踊跃,而且交流的事例不是很贴题。而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在感受儿子的勇敢和先人后己品质时,我引领学生想象黑暗的废墟里,漫长的等待里,阿曼达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的情境创设比较到位,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因此学生的发言很积极踊跃,也很生动实际。由此可见,提出好的问题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更有利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文本和语言的表达。
二、引导学生作批注。现在,在我的语文教学中,几乎每堂课我都留时间给学生默读作批注为交流做准备。但是,对于学生的指导还比较欠缺,有些学生在默读时做批注关注的点比较单一,只关注人物情感,不关注语言特点或者作者的写法,作批注时写感受时比较肤浅不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还有个别学生并不投入其中,只是走马观花式。对此,我应该加强指导,正如崔峦教授所言,要努力做到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收获”。
三、交流时,教师要进行点拨和诱导。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自主感悟和交流的空间和*台,更应该给予一定点拨和诱导,确保教学目标的集中。
除此之外,崔峦老师还对作文批改提出一些建议。他不主张全批全改,他建议三分之一精批,三分之一略批,三分之一面批。对此我的理解是,对于那些比较优秀的文章,我想我们略批指出优点给予鼓励即可;对于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的中等文章我们需要精批给予学生一定指导,让学生可以按照批语指导自主修改;而对于一些较差或者是后进生的文章,我想面批近乎于手把手的指导了,应该是较有效的方式。
对于一个小学生老说,崔峦教授认为他们应做到六个一,那就是掌握一定词汇量,能写一手好字,能读会写一篇好文,一副好口才,一身好习惯,一颗博爱的心。我想,作为教师,这应是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实现的目标。也许路途并不*坦,也许有坎坷荆棘相伴,但是只要心怀理想,坚定方向,梦想的王国总会到达。
这次学习,带给我的是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思索,思索自己有哪些可以改进之处,又有哪些可以加强的地方。今后,除了继续学习之外,我更应做的
是不断在自己的教学中用探索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屋外,那料峭的寒风,让我感受到冬日的严寒;然而,恍惚间,我也听到了春天的脚步正在慢慢靠近。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9)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单元整体教学。熊小玉老师也很生动的给我**一节有趣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的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且其目的是尤为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明确单元整体主题与单课个体话题之间的关系,梳理明确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确定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我学习到了三点体会:
一、做到专研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二、做到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联系
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且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三、构建学习英语语境,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
在进行构建学习英语语境的设计时,可以借鉴**结构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更好更快的是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
因此,当我们在写自己的教案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立足点,只有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实践好课堂才能达成教材与教学的****,体现两者之间的完善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新颖也很本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材料,把小学英语教学做的越来越好。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
一、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三年级上册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方面提出的,三年级下册的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进行内容重组,培养学生**识字、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简介
本单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介绍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初步带领学生在领略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重点是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美观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感受古人的劳动智慧;《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重点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最后的“综合性学习”环节又回到了“**传统节日”的内容,重点是交流过节的故事或过程,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体会付诸文字。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它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单元目标
(一)核心目标:
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习作中写清过节的过程。
(二)常规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0个词语。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5.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6.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进行展示、评价、改进。
7.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8.能说出有关句子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四、总体构想
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围绕“传统文化”到课文内容中探索发现,体现了整读课文、归类识字、品析词句的系统学习思维。本单元包含古诗与说明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加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查阅课外资料进行知识扩充。本单元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学生在课上与课下都可以进行实践,并通过交流与写作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后期,但是把结合学生体验和古诗的引入放在单元之初,让任务布置前置,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目标的学习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课文能够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展开,进而产生思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学生在理解课文整合语文能力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整体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学习能力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学习阅读图文的方法,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教科书设计
模块一
初读感悟:初识传统文化,了解写作方法(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导入本单元,明确单元主题,激发兴趣。
2.初步认识“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3.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
4.整体读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开启单元学习,初步了解传统文化
1.导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①学生**交流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②教师补充总结: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称谓,有时也称“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
**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2.调研预习情况,收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课文体会内容:在第三单元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民间风俗,品味艺术的精彩,再现古都风貌,通过四大发明和建筑的精妙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件结构图展示概括)
3.检查课文初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展开。单元初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初识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另外鼓励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继续进行学习。通过预学习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整单元的内容和结构,以便更顺利地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
说一说,写一写,词句段运用
(一)按照流程图和例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过程。
1.阅读蓝色方框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动词。
2.读下面的一段话,引导学生总结在段落中加入这些动词的好处:
①这些动词帮助读者准确了解造纸动作的先后顺序。
②这些动词十分生动,使得描写十分吸引读者。
3.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手工活动,借助动词思考活动过程。
4.小组交流,相互修改。
5.全班汇报,生生互改,教师提建议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6.教师评价总结。
(二)思考例句描写的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1.**读例句,思考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3.总结归纳两句话的相同点:
①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描写,体现了事物的一个特点。
②在描写的时候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有的……有的……有的……”。
③语言十分生动,能用上恰当的词语。
4.教师引导学生确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选择好一件事物的一个特点。
5.教师鼓励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句子,相机指导。
6.写完后小组交流互改句子。
7.全班交流,生生互改,教师提出修改建议。
8.教师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为“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在走进课文学习之前,在之前的《赵州桥》一课中,学生已经通过分析学习了解和学习了这一核心目标,园地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更好地体会单元语文要素。在本部分教学中先利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悟,收获一些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后期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三
自主学习,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1.教师先呈现单元整体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单元重难点。
好处:整理出单元知识点、重难点,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单元任务,方便制定学习计划。
2.分享之前的经验,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3.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本单元的学习计划。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重点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从主题体会上,要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其魅力,更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历了解感受进而展示学习成果。不仅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要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习作方法上进行能力提高,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这有助于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单元学习,达成核心目标。】
课时2:
板块一
交流计划,激发兴趣
1.学生展示学习计划,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指导与评价。
2.小组合作,完善学习计划。
板块二
落实计划,整读课文
1.**读《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圈画生字词。
2.再读课文,将不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试着通过查词典理解或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3.小组交流读课文。小组成员相互纠正读音并交流自己在读书中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相互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读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并将试着相互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预设:
学生1:我不理解什么是“横跨”。
学生2:我来帮你解答。我查了词典,“横跨”的意思是在上形成拱形,从一个界限展开、延伸到另一个界限。在课文中就是指拱形的赵州桥从岸的一边延伸到对岸,连接了*。
4.将疑难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帮助理解。
5.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尝试标画,将自己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写出来。
6.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上节课提出的关于课文的问题,尝试相互解答。
7.再读生字词及课文,进行巩固与自检,达到准确、熟练认读的目的。
板块三
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通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 大致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尝试旁批。
《纸的发明》:
师:这篇课文是什么结构?
学生:总分总结构,先总说造纸术有伟大贡献,再分说纸的发明过程,最后总说造纸术促进了文化发展。
师: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写作特点?
学生:课文中有的段落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
3.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补充。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总结概括大意的好方法。
教师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先找一找文章中有没有哪个句子或哪个段落能够直接概括,如果找不到,可以分别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将这些段落的意思串联在一起。
板块四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继续读四篇课文,从中提取信息,尝试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模块二
阅读课文:字里行间找信息
(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2.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3.能在组内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资料,并商量展示活动成果所用的方式。
4.能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收集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料。
5.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并试着写一写。
6.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课时分配
4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整读课文,寻找信息
1.动态出示表格第1列,引导学生聚焦课后习题。
2.到课文中寻找重要信息,整体把握课文写的内容。
3.动态出示表格按要求找信息。
4.发现信息的关键性。
5.体会关键句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运用表格的动态梳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练习朗读四篇课文,并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清明》。
课时2:
板块一
朗读课文,感受文趣
(一)朗读《古诗三首》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指导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出节奏。
4.出示图片,理解诗意,进行全班交流。
5.交流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
6.出示图片,背诵古诗。
(二)朗读《纸的发明》
1.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和记录方式的缺点。
师:请你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4.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内容。
5.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6.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讨论总结:蔡伦改进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7.梳理纸的演变过程。
师:请你再次浏览课文,用表格形式记录纸的演变过程。
(三)朗读《赵州桥》
1.播放图片,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自读课文。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交代了哪些内容。
5.读第二自然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写了雄伟?哪些句子写了坚固?
6.自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主要写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朗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人多的场景,同桌相互交流。
3.自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街市热闹的画面。
4.齐读最第一个自然段,体会画的价值,感受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板块二
学以致用,拓展内容
1. 收集资料了解地动仪、圆周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板块三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课时3
板块一
背诵读文,搜集资料
1.背诵古诗,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和习俗。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还可以通过表格或泡泡中的提示进行收集资料。
3.恰当提出建议,并把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4.选择活动小组,制订活动开展计划、时间安排。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计划表。
活动计划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后,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并运用表格的形式分组分工合作完成搜集任务,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
板块二
小组讨论,确定方式
1.交流组内成员课外收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资料。
2.商量准备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3.统计收集资料,发现不足,补充资料,确定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课时4:
板块一
提取重要信息,介绍历史文化
1.查找“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2.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别人介绍。
3.请学生进行评价。
4.向介绍清楚、声音洪亮的学生奖励一张积分卡。
5.将你所介绍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写下来。格式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并通过关键词语清楚地介绍,培养学生重组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介绍后还可以获得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模块三
梳理探究:归类识字,积累词语
(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巩固复现本单元44个生字,8个多音字。
2.按结构和特点归类学习生字,正确书写36个生字和30个词语。
3.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朗读课文,复现生字
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我指你认做游戏读。
4.分类交流识字方法。
组词、根据字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同音字、根据插图、查字典。
5.交流生活中见过的标示牌。
6.出示句子,补全词语。结合语言环境巩固生字。
板块二
学多音字,据意定音
1.出示本单元多音字:累、切、便、鲜、爪、都、乘、笼
2.交流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3.查字典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4.生读多音字组词。
5.结合语言环境确定多音字并组词填空。
【设计说明:可以让学生根据多音字在文中的意思,进而读准它们的字音,学会通过字义确定字音。】
板块三
复习词语,积累词语
1.出示本单元词语。
2.生读词语。
3.小老师领读。
4.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5.出示日积月累词语,感受传统文化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1)生读,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好”。
(2)引导学生思考四字词语的意思。
(3)学生看图介绍这些四字词语。
(4)开展游戏“对对碰”。
【设计说明:积累词语,感受词语所在的语境。学生可以根据图片、视频等资料理解四字词语,感受传统文化。】
课时2:
板块一
分类指导,归类书写
1.出示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2.尝试分类识记:
符 欲 魂 借 酒何牧 兄 独异佳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约 验 阿欧洲 社
赵 省 县 匠设计 史 创 举 且 智 慧 历
3.学习第一组左右结构的字及特点:
左右同宽:欲 牧欧约
左宽右窄:创
左窄右宽:魂 借 酒何独 佳 伟 保 验 阿 洲社设计
4.学习第二组上下结构的字及特点:
上窄下宽:符 兄异录
上宽下窄:省 县 举 智
5.半包围结构:
匠 历 赵 存
6.独体字:
术史 且 册
7.上中下结构:
慧
8.书写时要注意:
(1)观察田字格,找到每个字的关键笔画与占格。
(2)重点笔画书写时要注意:
牧:“牜”书写时最后一笔是提。
录:“录”的下半部分不是“水”。
欧:“欧”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撇、横勾、撇、捺。
洲:“洲”先写***,再写点、竖撇、点、竖、点、竖。
省:下半部分是“目”。
慧:中间的“彐”要写得扁一些,中间的一笔横不出头。
匠:先写横再写里面的“斤”,最后写竖折。
9.师范写。
10.生练习书写生字。
11.生交流展示,生评价。
12.修改后,布置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设计说明:在书写生字时,先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和重点压线笔画,形成习惯,再对重点笔画或易错笔画进行重点梳理,有助于学生在写字时可以规范书写。】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模块一
整本书导读: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2.探索文本,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相信你们对《清明上河图》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推荐一本介绍得更加详细的绘本——《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让我们跟着绘本一起走进热闹的汴京街市吧!
(二)大胆猜测
1.看封面,认识主人公十三郎。
请你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小男孩是谁?让我们一起跟他走入这次惊险而又神奇的“旅行”……
2.对绘本内容进行猜测。
请你大胆发挥想象,猜一猜这本书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什么联系和不同?里面会有什么内容?(配合上学期学过的预测方法尝试阅读绘本)
(三)了解四大部分
打开书,看一看这本书分为几大部分?
每部分都是什么内容?(故事配图简单理解)
(四)阅读第一部分——十三郎的故事
读一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设计说明:猜测是一个阅读者的好品质,更是一个好习惯,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猜一猜书中的内容,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整体浏览全书,掌握结构,接着阅读十三郎的故事,引导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初步体验,为后续进一步欣赏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在绘本故事中,十三郎走过了许多地方,请你再次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和景物,选择你感兴趣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给伙伴或者家人听。
模块二
整本书汇报:汇报交流,引发深思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交流阅读收获,感受画作之美。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热闹繁华的汴京街市,认识了十三郎,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欣赏耐人寻味的古代画作。
(二)分享交流
1.打开书,翻到第二部分,这里有《十咏图》、《明皇避暑宫图》、《五马图》三幅画作,请你选择一幅画,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大家听。
2. 请你向大家展示《清明上河图》中你感兴趣的画面,想象一下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
【设计说明:给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支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好语言交流自己的收获,在分享中感受*古代画作的古典美,体会《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之处。】
3.你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是否有困惑或者有更多想知道的呢?请你阅读本书的第三部分,看一看这101个解读,和你的同桌互相介绍一下这些知识。
4.《清明上河图》中包含着许多人物与有趣的景观,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对作者张择端或者画作中的谁说些什么呢?
【设计说明:通过看“解读”,进一步了解画作,并感受北宋的繁华景象。通过与作者和画作中古人的“隔空对话”抒发对古代艺术家的崇敬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三)布置作业
第四部分是作者的创作后记,在这份后记里,你能看到作者整个的创作思路,更重要的是,你还能看到作者埋伏在画面里的一些游戏和故事。比如正文故事里有个人物,浑身画满了眼睛,他是什么人?又如,在这本书里,你除了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图》,还能看到哪些宋画的影子?这些设计都会在后记里解答。请你在课下仔细阅读后记,和你的小伙伴或者家人进行交流。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一、学习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背诵《元日》)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设计说明:春节是学生们最熟悉不过的传统节日,围绕这一节日展开,使这个活动与单元主题更密切,又和学生的生活更紧密。】
板块二
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可以通过讲故事、背古诗、图片资料介绍等形式简单展示)。
5.教师进行小结。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板块三
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相关的人物故事。
(2)介绍传统节日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介绍自己经历过的庆祝或民俗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小组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讲故事、PPT展示、小报制作等均可)
5.教师评价指导。
【设计说明: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小组进行合作,锻炼合作能力。】
课时2:
板块一
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板块二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提示:写过节的过程,要写热闹、欢乐的场面。写故事,要能写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的一件事)
3.指导选材。
(1)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
要有一定的顺序;
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范文指导。
7.学生**习作。
板块三
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积累优美词语,并学以致用。
2、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3、培养学生喜欢学习字词的情感,养成主动积累字词的习惯,热爱祖国的丰富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童心小广播
1、学生根据单元内容安排小组进行童心小广播
2、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了,请大家端坐静听。有请小广播员
3、小广播员广播:我的广播题目是……谢谢大家倾听。
4、掌声后主持人小结:感谢同学的精彩广播,请下一组小组
的广播员做好准备。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断、楚、孤、帆)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中断、楚江、孤帆)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
(孤——狐)(继——断)(帆——凡)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四、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孤——狐)(继——断)(帆——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蓝色、懒洋洋、披甲、威武、拣东西、颜色、形状、渔料、祖祖辈辈、)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蓝( ) 懒( ) 拣( ) 形( )状( )渔( )
篮( ) 赖( ) 栋( ) 型( ) 壮( )鱼(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五、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汇成、欣赏、反映、挡住、视线、浸透、献出、药材、软绵绵、刮过、舌头)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 ) 映( ) 材( )刮( )浸( )
赏( ) 影( )村( ) 敌( ) 侵(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六、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列出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知道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了解通过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聚焦写人的基本方法
1.回顾总结:我们刚刚学习的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预设:写人记事的文章。
2.谈话导入:写人的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描写人物的典型事例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现人物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交流*台”“初试身手”,学习阅读方法,试着运用学习的方法描写身边事物的特征。板书(写人的基本方法)
出示课件1:
二、交流*台。
出示课件2:
1.回顾《两茎灯草》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两茎灯草》,说一说从课文中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3:
预设1:我认识了一个爱财如命的严监生。
预设2:我认识了一个在可笑又可悲的严监生。
追问:在这个片段里,每位同学都认识了吝啬的严监生。这个片段里,有没有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3:我对文中三次描写严监生动作的部分印象深刻,动作描写刻画了严监生视财如命的性格特点,非常逼真。
预设4:“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断气了”这部分的动作描写也很精彩,目的达到后严监生最终把气咽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追问:同学们,刚才你们都关注到了这篇文章里对于严监生非常细致的动作描写,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有严监生这种人呢?(没有)是否真的会因为多点一跟蜡、多点一个灯而迟迟不肯咽气的人呢?(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通过这样一件事去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
预设5:我觉得可能作者是希望通过一件小事去把一个人的吝啬塑造得很极致。
预设6:越是这样不可能的事,才能突出这个人的不可思议,这样写比较有**性。
教师小结:通过《两茎灯草》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太常见,但是足够典型。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与别人相处时,才显出自己的特点,习作时应该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4:
板书(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回顾《人物描写一组》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说一说从课文中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5:
学生**发言。
预设1:我觉得祥子是一个体格健壮的人。
预设2:我觉得祥子比一般的人都要强壮。
追问: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出祥子这些特点的呢?
预设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是从整体写的祥子的外貌,让我们感到他是魁梧的,高大的。第二自然段又进行了面部的细节描写,比如他脸上的疤。
小结:无论是对祥子整体的刻画还是细致地描写,我们都能从外貌描写获取一个人最重要的信息。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什么叫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是指描绘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是五官,也就是头部,比如说描写他的眼神。而外貌描写的范围要大一点,着重描写一个人的气质、穿着以及言谈举止。所以肖像描写不同于外貌描写。
出示课件6:
板书(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回顾《摔跤》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摔跤》,说一说从课文中你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7:
学生**发言。
预设1:小嘎子是非常机灵的,比如“三抓两挠”、“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他的机灵聪慧。
预设2:**墩儿是一个摔跤惯手,“推拉拽顶”、“别住”、“扳”等动词都能看出来他很擅长摔跤,摔跤的场面也很激烈。
小结:同学们在谈到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说到了动作描写,可见动作描写的作用是很大的。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出示课件8:
板书(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9:
教师引导:《摔跤》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心理描写吧。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
板书(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4.回顾《刷子李》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刷子李》,这篇课文中塑造的刷子李形象,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些句子,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课件10:
学生**发言。
预设1: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曹小三的视角来写的,主要是写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
预设2:这些心理变化是曹小三由“半信半疑”到“失望”再到“敬佩”的一个过程,从侧面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出示课件11:
小结:是的,同学们,以上句子是对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的描写,通过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人物刷子李的“奇”。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简洁写出人物的特点。
板书(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表现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紧扣语文要素“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梳理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避免“踩雷”;知道从哪几个好入手的地方,提升写“人”作文的写作水*。)
三、初试身手
出示课件12:
1.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和交流我们了解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你从下面给出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
(1)学生再次回顾“交流*台”,巩固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
①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用几句完整的话向大家进行介绍。
②不发言的同学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评出小组内最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发现。
(2)小组**参与全班交流。
预设1:我想写***,他课下最活跃了。下课铃刚一响,他就像野马一样冲出教室,满走廊都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引导:你刚才运用动作描写,告诉我们***冲出教室的速度很快,那他冲出教室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又是怎样的表情呢?
预设2:***心里一定在想,我一定要第一个冲到乒乓球台旁边,占住这个位置。想到这,他的脸上乐开了花,甚至还能听到他兴奋的笑声。但是,只听老师大喊一句:“***,你的作业还没交,跑哪儿去?!”***听到后,失落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不得不把作业完成,望着窗外同学玩耍的背影,***简直痛苦死了。
小结:真棒!不仅增加了心理描写,故事情节还有了波折,让我们更愿意听了。那么接下来,你可以把你的语言进行整理,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片段。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描写时,运用更多的描写手法,这样的人物会更加饱满,读者会更有兴趣。
(3)引导学生对小组同学介绍内容的描写方法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交流*台”总结的写人的基本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口语表述,提高写作效率。)
教学反思
如何写好人物,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写人的文章中,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有效的作文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觉得他写成功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这个过程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教师,需要给学生习作提供必须的准备技能,就是写作方法。
回到本单元,我们都知道,一提到写人的基本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是法宝,但法宝怎么用,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是很清晰。于是,本次“交流*台”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痛点”,对症下药。在学生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学生在运用写人基本方法时存在的“通病”,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仅让学生明晰,更重要的是容易上手实践练习,抓住细节描写为笔下人物“提”神。
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按照章法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不停地练习写作),由“入格”(了解章法)到“定格”(掌握章法),再由“定格”到“变格”(变化创新章法)地创新练习,就一定会取得作文教学的显效、速效和实效。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
【学生分析】
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学期已经学过《**》一课,有的小朋友去**旅游过,对**已经有一些了解。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鲁番、云南的傣寨学生大都没去过,但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现在生活水*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时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兴趣的。
【教学设想】
1.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画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的位置,给学生直观感受,以老师带领学生在*地图上旅游为主线,贯穿四篇课文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领略祖国山河的美好。
3.通过师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四个地方的特色。
【学习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课前准备】
*地图、多**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地图。让学生们课余时间在地图上找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吐鲁番、云南、**。让学生们结合《语文园地三》中“宽带网”的知识,了解我国56个民族,了解我国的28个省,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地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这四篇课文的位置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马上想学这四篇课文的欲望。
二、基本策略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
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旅游情景,设置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
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写、小组合作学等形式进行。
三、各有侧重
(一)《日月潭》
1.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延伸收集**其它的风景图片。
(二)《葡萄沟》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吃葡萄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国家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葡萄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刚才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喜欢吃葡萄,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莆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多么惹人喜爱,那我们怎么能把这种喜爱的心情读出来呢!
3.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了解新疆是*尔族的集居地,了解*尔族的风土人情,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
4.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我们家乡的特产。
(三)《难忘的泼水节》
1.以知识抢答的游戏导入新课。
我是大家的导游,欢迎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车,利用没到旅游景点前的几分钟我们做一个知识抢答的游戏,看谁得分最多: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一个民族?你知道傣族生活在哪吗?傣族最有名的民族节日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去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板书课题)。今天来这里旅游的不仅有我们小朋友,还有一位尊贵的客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其它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亮起来了》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课,回忆一下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去看一看**的夜景。
2.结合多**课件,展示**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内交流收集的**夜景的图片。
四、交流展示
1.学习完这四篇课文,**学生召开一个旅游归来交流会,谈一下你游览这四个地方后的感受?你还想去哪里?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把学生收集到的这四课的风景图片搞一个祖国山河图片展,看一看谁收集的风景最美,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小小纪念品。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
内容简介
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韵文,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阳光》这课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识字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模块三 写字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挤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猜我画的器官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认识54个生字,会写1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和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高贵
模块一 识字
1.通读课文,让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读完两遍后,并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这样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一遍认识。
2.同桌互相学习生字,让同桌讨论认为简单、会认的生字,并用符号标记下来。还要找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并一起想办法记住他。
3.检查识字情况:让同桌的**说出你们都会认的生字,并说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说出你们识记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减一减的方法:影──景。或用换一换:很──跟。通过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认字的能力。
4.能过游戏检查对生字的认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去找对生字。这样有趣地激励了孩子认字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字稍有一些难度,在识字时多对学生灌输识字方式,多对识字方式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在识字上有提高。】
模块二 理解内容
1.预习的指导: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让学生标出本课的自然断,同桌以一人读一段的形式去读,这样锻炼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3.精读课文:学生熟读后,创设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境,如《静夜思》,这首诗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说说想念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试着去读一读。
4.句子的分析:在课文中,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式,并读出来,个别指导,进行比较读。如:陈述句怎么样,问句该怎样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的传统文化。】
模块三 写字
书写生字时,让学生做到三个一,学生坐十分钟还可以,不一会就趴下了,只能及时给孩子纠正。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如写字之星了,评选前三名,这样可以让孩子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写生字,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每个生字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勾画出来。这样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错的生字,也可以编成小故事让孩子去记。如车:是这样记的:横(车头)撇折(车尾)横(轮胎)竖(开起来了)这样比较有意思的就记住这个生的笔顺。
【设计说明: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并写好汉字是作为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本单元继续对学生进行各个笔画的教学,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纠正书写习惯。】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单元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开始让学生学写句子,为了让学生慢慢接触句子,我就开始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写一句,我说的话。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让学生用拼音写出来。也可以,自己写一句想说的话。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设计说明:借助本单元的表达内容,我让学生话说说他们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样打扫卫生的,多数孩子说的挺具体。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并能够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7
一、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4.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本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属于知识性读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实用性阅读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出的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
教材单元导语:“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
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四个“单元学习任务”。
二、教学(学习)重点
1.通过多篇精读,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艰辛经历。
2.能发现、探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事理,完成一篇研究性说明文。
3.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熟知的生活语言、知识、事件阐释见解,初步建构用以输出创造性思维的语言形式。
同教学(学习)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为: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4.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学写事理说明文。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为“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三、教学(学习)难点
1.领悟语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有机衔接机制,进而形成语文素养。
2.落实本单元“人文主题”的目标与任务;把人文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同教学(学习)目标。但要着重考虑高一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和四篇文章的相同及相异的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1.任务单导读法。
2.自主阅读、创作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比较阅读法。
具体建议:
1.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或是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或是浅显的学术论文属于知识性读物,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丰富自己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或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科研道路的经过,都表现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这两篇文章,要了解其中的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透过*实而严谨的文字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激发为人类幸福探索自然、探求新知的使命感。
3.《*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语言*实,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深化对*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说“木叶”》是一篇关于*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文学论文。学习时,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学术风格。另外,本文有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
5.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如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等。另外,“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事物事理有深刻的认识、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加以准确清晰的说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学习要求”的有关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高考评价体系》关于“教学”部分的相关阐述。
五、教学(学习)课时数
共9课时
落实立足文本,以“学习任务群”学习的学习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阅读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开展系列教学(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课前任务设计,1课时
第1课时
一、了解和阅读相关资料
1.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
2.请查找什么叫概念、术语,并了解其在学术性文章中的作用。
二、结合相关资料,阅读本单元四篇文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一(作者信息任务单):
任务单二(思辨性阅读任务单):
让学生了解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导、诱发学生可能对科学产生的兴趣和关注。了解本单元四位作者及其研究成就,为本单元学习做好知识、认知、心理和思考的准备。
环节(二):读书交流分享会(分小组完成)(2课时)
第1课时
初读文章,厘清思路与结构。
1.梳理四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维导图)。
2.小组间展示评比。
1.阅读文章,调动积累,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
2.概括内容,理出知识性读物的行文思路。
第2课时
精读文章,探究特色。
1.探究知识性说明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下表:
2.结合任一文章的写作特色,总结成100字的评论,小组间交流分享。
环节(三):研读与揣摩(2课时)
第4-5课时
研读文章,揣摩概念与逻辑。
任务:阅读《*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两文,理出文中涉及的概念,并思考概念间的关系。
小组活动一:理解概念的含义
找出四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并以举例的方式讲解概念的含义。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1.研读文本,理解“文法”“词汇”“木叶”“落木”“暗示性”“颜色性”等概念的内涵。
2.借助思维导图,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
环节(四):分析与总结,探究语言与思维(1课时)
第6课时
活动一:感受文本语言
1.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
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xx个药方,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药方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2.以《*建筑的特征》第一段为例,分析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请从文中再举一例。
活动二:比较阅读感受文本特点
1.《*: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建筑的特征》既是学术性作品,又是极*易的科普作品,作为科普文,这两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2.同为偏重人文学科的学术性作品,《*建筑的特征》《说“木叶”》这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各自的特点。请阅读两篇文章,加以比较。
活动三:概括与交流:这些学者的思维有何特点?
1.从屠呦呦的文字表述中,去判断在*“发现、提纯、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哪一步最为关键。
2.研读“发现*的抗疟疗效”一部分,分析屠呦呦团队突破科研瓶颈的关键因素。
3.完成下列表格。
1.品读语句,在比较中领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2.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环节(五):启发与思考,思考价值与自我发现(1课时)
第7课时
结合第四环节的人物与重要事件的表格,分组交流:
1.本单元的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素质。
2.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环节(六):写作与交流清晰地说明事理(2课时)
第8-9课时
一、提前布置任务:
“说得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事理,存在哪些疑惑与误解,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交流后,可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清楚明晰。
(1)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在实验室中做科学实验,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
(2)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二、交流、展示与点评
三、班刊编辑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8
一、激趣导入
1.背丛书101页《数字成语排排坐》。
2.出示谜语,猜谜底。
二、检查预习,巧妙识字。
1.词语大比拼
瞧,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这么难的谜语都没有打败你们,那我可就要出难题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大比拼。出示词语。
**认读词语,接着我们来大比拼。
第一场:男女比拼(男生前三行,女生后三行),男女互换。师:男生不愧是男子汉,声音洪亮整齐。女生可要加油了!女生的声音甜美可爱,继续努力。
第二场:竖行比拼。
第三场:小组比拼。
2.搭建智慧屋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小小建筑师(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搭一搭我们的智慧屋吧!
火车火车就要开,谁来开?
(1)逐一出示词语:数数、京城、诉说、那些、安全、现在、景色、*静、回家、清楚、可爱、高兴。
(2)词语读正确了,房屋盖一层。
师评价:你总是这么棒,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智慧星。
比起以前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可以更棒的!
(3)齐读词语。
3.燕子走迷宫
在智慧屋里有只小燕子走丢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吗?(愿意)那我们一起齐读来帮它吧!
课件出示迷宫图片、词语。
词语:报告、彩旗、飘落、回答、清点、这些、自己、学会、仔细。
4.做游戏
过渡: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奖励大家一个萝卜蹲的游戏。(生拿出提前做好的词语卡片)现在,选6个小朋友带上自己的词语卡片**来玩游戏。
游戏规则:先自我介绍,并记住其他的词语宝宝。谁说错或者没
跟上节奏就淘汰,淘汰后自己拼读卡片上的词语带领大家读两遍。设计意图:让孩子在玩耍中快乐的识字。
5青蛙跳水
你们玩得这么高兴,小青蛙可待不住了。快让我们看看小青蛙想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出示青蛙跳水图)哦!原来是青蛙跳水呀!但是小青蛙有点胆小,要我们帮助它们,谁愿意?
词语:广播、风景、美丽、兴奋、彩虹、带头、能干、深深、问题。指名读。
三、链接生活,快乐识字。
这么多的难关你们都闯过来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猜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词语:*、长城、升旗仪式、*、搭积木、广场、数学、落叶、老鹰、燕子、茄子、冬瓜、彩旗、蓝天、运动会、再见。(一一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是孩子们生活经常见到的,把生活里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孩子知道生活里处处有学习、能学习。
四、总结
这节奇妙的词语之旅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能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当中,你会看到一个神奇又美妙的世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9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萍乡与相交,能用工具画出一组*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
(二)学习内容
基础性学习包
1、认识*行线,借助工具画*行线
2、认识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学习两点间的距离,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
4、我学会了吗
开发性学习包
1、图形中的*行线
2、汉字中的*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
回、王、下、*、行等。
拓展性学习包
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安全儿歌
红绿灯
交叉路口红绿灯,指挥交通显神通;
绿灯亮了放心走,红灯亮了别抢行;
黄灯亮了要注意,人人遵守红绿灯。
上学校
小学生,起得早,交通小队排得好;
过马路,走横道,交通安全要记牢;
听指挥,别乱跑,***安到学校。
交通安全真重要
交通安全真重要,人民生活离不了。
保障安全有措施,交通法规要记牢。
大马路上车潮涌,**指挥要服从。
红绿黄灯是命令,标志标线要看清。
交通规则要记牢
(三)整合点解读
1、学科单元内整合:除了生活中交通中的线这一生活素材,教师还可以借助前面学习的线和角的知识进行补充;本单元内还可以将*行和垂直的线在一课时内用课件的方式进行补充。
2、体验式活动:测量距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行和垂直的关系。
3、课时安排:本单元学**安排4课时。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0
一、单元教材分析与解读 六年级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回顾**岁月,感受**精神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七律长征2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2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感受*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为*******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语交际演讲1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多彩的活动2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文园地交流*台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
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本单元围绕“**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灯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是精读课文,灯光是略读课文,四篇文章反映的是不同****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者英勇**、不怕**的**英雄**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一脉相承。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近代史上**儿女奋力抗争、为**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是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单元内容的,每个单元一般有两篇课文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课后思考题,有的课后思考题或相关栏目迁移运用之前学习的语文要素出题和设计内容,意在巩固提升,体现目标的发展性。比如本单元“口语交际”和语文要素关联不大。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这样说:“教师在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口语交际等内容的相对**性,不局限于每课都要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灵活掌握。”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双线并举,将**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品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并抓住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通过有效的训练,引导学生由初步感知到体会理解,再到实践运用,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安排:
(一)整体预习课(2课时)
教学目标:
四篇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二)导读训练课
《七律长征》(1课时)(首读经典,初识“点面结合”)
《****》(2课时)(精读引领,了解“点面结合”)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读写结合,运用“点面结合”)
教学目标:
1.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
2.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三)自读训练课
《灯光》(1课时)
教学目标:
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体会情感。
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四)口语交际课
“演讲”(1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五)习作指导课
“多彩的活动”(2课时)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4.学习用反复的手法写句子,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六)基础训练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课前准备]
多**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各有侧重
(一)《古诗两首》
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2、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开展故事会。
(二)《西门豹》
1、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提出共性问题,共同研讨。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比如,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加上恰当的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4、排练课本剧,评选最佳演员。
(三)《女娲补天》
1、重点抓住学习伙伴的“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让学生找出具体词句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3、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夸父逐日》
1、自学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3、小练笔。
四、交流展示
1、把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搜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故事大王”,为学生授予荣誉称号。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3、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问大家每年什么时候将举办庙会活动,让大家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介绍我国西南地区也有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活动,那就是花会,解释花会的含义。
2、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赶花会”,**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2、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3、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4、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的**英雄**和**乐观**精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工农**的**英雄**和乐观**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工农**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二、自读诗句,感知诗意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
三、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学习句子:
**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长征很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战士不怕难呢?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浪。(板画)
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板画)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视频,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4
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之后,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另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可以说,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是统编教材几大亮点之一。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方式;其次,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再次,它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可以用这简单的五句话来概括:阅读是基础,活动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实践是精神,自主是本质。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比,它的活动相对单纯,主要是学科内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们与“讲授”与“习得”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抵触的关系。在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中,单元整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文作为单元教学“例子”的功用也就尤为凸显。关于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分成这样四个部分来完成:导入激趣——活动准备——演讲比赛——活动反馈。
【导入激趣】用时一课时
本单元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的热情怎样,与这一课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在这一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了解演讲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讲的魅力,激发学生走上讲台演讲的欲望。
(3)明确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因演讲而一举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罗斯福、*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下,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而有的人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出色的演讲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们在心中认为演讲只是名人们的事,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误解。
其次:通过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演讲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演讲的亮点之所在。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不看门道的现象。
再次: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点拨,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鲜,我们更要看到演讲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时所进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要具备三大要素——好的演讲稿、熟练的演讲技巧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并顺势导入本单元的教学。
【活动准备】用时四—五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繁琐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动探究单元学习内容的核心所在,单元教学的任务一、任务二都是在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这一部分里面,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在阅读四篇演讲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就某一个主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
(2)通过模拟演讲,来熟练掌握演讲技巧,为第三部分的演讲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比阅读
让学生把这四篇演讲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求对演讲词的写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提示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句式、人称、开头、结尾、语言的风格、感情的抒发方式、主题等。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共性,如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等,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不同点:有的侧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语言幽墨,有的以情动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较时,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领会其内涵。比如,同样是演讲,为什么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感情表现的尤为强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条理却非常的清晰?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理解,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准阅读
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我把体会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就作为了一项最主要的任务来完成。围绕这一项主要任务,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内容和结构,可以通过条分缕析来解决,情感要靠读,用自己的声音向别人去传达,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2、找几处自己认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特点。
学生找出的语句可能比较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富有激情的语言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大多为短句;
(2)使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
(3)设问、反问、反复和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
(4)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恰当的运用这些手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试着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
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学当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设计以下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
2、为了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说说本文举了哪些例子?除了举例之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议论文,所以老师不宜使用过多关于议论文的专业术语,所以只能用这种问题让学生了解举例和对比在充分论述观点时的作用。
3、品味亮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在学术演讲中,语言要注意准确、严密。
举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这句话中,“眼光”、“勇气”和“毅力”三个词语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
4、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写一段文字论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本课的一个作业。
在进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的教学时,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的某些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主要采用一种印证式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再次体会演讲词的那些特点在这两篇短文中是如何的体现的。
(三)模拟演讲
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任选四篇演讲词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认真揣摩把握,最好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然后到讲台,进行模拟演讲,其余同学既作为观众,配合模拟现场,又要作为评判人员,对模拟演讲的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给予评价。提示学生在模拟演讲之前,要揣摩当时的情景,尽量让自己的演讲具有真实感。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在演讲时,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结合课本P94有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各种演讲技巧的恰当使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对各种演讲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对学生进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某种技巧,而且又非常恰当,老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演讲比赛】(用时两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整个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凸显了以活动为核心这一主题。这部分也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三。在这一部分教学任务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并落实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分好组,并相应做好演讲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好评分标准,选好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并撰写主持词,布置演讲比赛的赛场,用手抄报或海报的形式做好演讲比赛前的宣传工作等等。在演讲比赛进行的全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意味着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一方面是维持演讲持续,另一方面细心观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前准备。
【活动反馈】
本单元的整体活动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根据自己在参与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一篇情景作文,以作为本单元的作业。还可以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为这次演讲比赛写一篇消息、特写或通讯等。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
教学难点
把1-5各数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
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2、完成第4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完成第5题。
①多**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
②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③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只小兔、几中小猴、几只小鸟。
④在书上填写相关的数字。
⑤反馈,**演示。
4、完成第6题。
①教师读明题意。
②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朵?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③让学生**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心得分享(扩展10)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汉字,积累优美词语,并学以致用。
2、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3、培养学生喜欢学习字词的情感,养成主动积累字词的习惯,热爱祖国的丰富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归类巩固,灵活地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童心小广播
1、学生根据单元内容安排小组进行童心小广播
2、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了,请大家端坐静听。有请小广播员
3、小广播员广播:我的广播题目是……谢谢大家倾听。
4、掌声后主持人小结:感谢同学的精彩广播,请下一组小组
的广播员做好准备。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断、楚、孤、帆)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中断、楚江、孤帆)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
(孤——狐)(继——断)(帆——凡)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四、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孤——狐)(继——断)(帆——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蓝色、懒洋洋、披甲、威武、拣东西、颜色、形状、渔料、祖祖辈辈、)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蓝( ) 懒( ) 拣( ) 形( )状( )渔( )
篮( ) 赖( ) 栋( ) 型( ) 壮( )鱼(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五、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蓝、懒、披、划、威、武、拣、颜、形、状、渔、料、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通过归类巩固,灵活运用。
2、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教学重难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积累词语,练习说话。
一、童心小广播
主持人:童心小广播开播啦!现在有请***同学**,请同学们端坐静听。
***同学**
主持人:谢谢***同学,……(主持人根据同学分享的内容进行点评)
二、闯关游戏
第一关:认一认,读一读。初读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组内合作读生字。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2、小组汇报。
第二关:我是识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组成词语,小组内再读。
(汇成、欣赏、反映、挡住、视线、浸透、献出、药材、软绵绵、刮过、舌头)
2、全班齐读。
第三关: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组词
*( ) 映( ) 材( )刮( )浸( )
赏( ) 影( )村( ) 敌( ) 侵( )
第四关:我是小小书法家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写法。
2、老师示范指导写字。
3、学生练习。
4、展示学生作品,评价。
三、小结。
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六、布置作业:
完成写生字
板书:
汇、欣、赏、映、挡、视、线、浸、献、药、材、软、刮、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
一、教学(学习)目标
1.学习介绍科学发现过程和成果、展现科学研究艰辛与乐趣的知识性读物,感受不同领域学者们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2.掌握知识性读物如复杂的说明文、科普读物、社会科学类通俗读物等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时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4.学习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掌握当代社会常用的实用文本,善于学习并运用新的表达方式。学习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介绍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比较复杂的事理。
本单元是一个戏剧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创新”。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属于知识性读物。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在“实用性阅读和交流”这一任务群中对“知识性读物”提出的要求:“自主选择一部介绍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或流行的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阅读研习。”
教材单元导语:“主要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阅读时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
教材中明确给出的四个“单元学习任务”。
二、教学(学习)重点
1.通过多篇精读,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艰辛经历。
2.能发现、探究学习生活中的现象,用简明、准确的语言清晰地说明事理,完成一篇研究性说明文。
3.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用自己熟知的生活语言、知识、事件阐释见解,初步建构用以输出创造性思维的语言形式。
同教学(学习)目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本单元的语文素养为:
1.学习知识性读物的阅读方法,发展科学思维,培养科学精神;
2.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解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4.还要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间接,学写事理说明文。
本单元的写作任务为“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
三、教学(学习)难点
1.领悟语文知识与科技知识的有机衔接机制,进而形成语文素养。
2.落实本单元“人文主题”的目标与任务;把人文主题贯穿于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
同教学(学习)目标。但要着重考虑高一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情况和四篇文章的相同及相异的特点。
四、教法与学法
1.任务单导读法。
2.自主阅读、创作法。
3.小组合作探究法。
4.比较阅读法。
具体建议:
1.本单元所选的四篇文章介绍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发现,或是介绍性较强的科普文章,或是浅显的学术论文属于知识性读物,属于必修课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丰富自己人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2.《*: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和《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或叙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展现创新意识在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或叙述自己的教育历程以及走上科研道路的经过,都表现了科学家探求真知的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学习这两篇文章,要了解其中的科学事实与科学道理,透过*实而严谨的文字感受作者的科学精神,激发为人类幸福探索自然、探求新知的使命感。
3.《*建筑的特征》是一篇关于*建筑的论文,有比较浓厚的学术色彩。文章条分缕析地介绍了*建筑的九大特征以及表现出这些特征的原因,展示了*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和重大价值,语言*实,表达准确,逻辑清晰。学习时,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深化对*建筑的认识,从而自觉地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4.《说“木叶”》是一篇关于*古典诗歌的论文。文章分析细密,举证丰富,充满了浓厚的诗意,是一篇优美的文学论文。学习时,理清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观点,感受作者独特的学术风格。另外,本文有较明显的个人色彩,对此文的结论学术界也有一定的异议。
5.学习知识性读物,要了解其内容,还要学以致用,利用阅读所得探究一些具体问题。如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等。另外,“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也是本单元重要的学习任务,在日常生活中要对事物事理有深刻的认识、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加以准确清晰的说明。
《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学习要求”的有关要求和“实施建议”中“教学建议”;《*高考评价体系》关于“教学”部分的相关阐述。
五、教学(学习)课时数
共9课时
落实立足文本,以“学习任务群”学习的学习方式,紧扣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阅读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开展系列教学(学习)活动。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环节(一):课前任务设计,1课时
第1课时
一、了解和阅读相关资料
1.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单元学习任务
2.请查找什么叫概念、术语,并了解其在学术性文章中的作用。
二、结合相关资料,阅读本单元四篇文章,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
任务单一(作者信息任务单):
任务单二(思辨性阅读任务单):
让学生了解世界最新的科技成果,引导、诱发学生可能对科学产生的兴趣和关注。了解本单元四位作者及其研究成就,为本单元学习做好知识、认知、心理和思考的准备。
环节(二):读书交流分享会(分小组完成)(2课时)
第1课时
初读文章,厘清思路与结构。
1.梳理四篇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维导图)。
2.小组间展示评比。
1.阅读文章,调动积累,把握知识性读物的特点。
2.概括内容,理出知识性读物的行文思路。
第2课时
精读文章,探究特色。
1.探究知识性说明文章的写作特色,完成下表:
2.结合任一文章的写作特色,总结成100字的评论,小组间交流分享。
环节(三):研读与揣摩(2课时)
第4-5课时
研读文章,揣摩概念与逻辑。
任务:阅读《*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两文,理出文中涉及的概念,并思考概念间的关系。
小组活动一:理解概念的含义
找出四篇文章的核心概念,并以举例的方式讲解概念的含义。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小组活动二: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小组讨论,任选一篇用思维导图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说说文章是怎样围绕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小组活动三:深化学习
1.“木叶”意象在古典诗歌中广泛应用关键在于一个“木”字,“木”字有哪些艺术特征呢?(请同学们关注第4段、第5段段末句子,结合4、6段相关信息概括)
2.阅读《说“木叶”》分析“树叶”与“木叶”、“落叶”与“落木”的区别有哪些?完成表格。
1.研读文本,理解“文法”“词汇”“木叶”“落木”“暗示性”“颜色性”等概念的内涵。
2.借助思维导图,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
环节(四):分析与总结,探究语言与思维(1课时)
第6课时
活动一:感受文本语言
1.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
在第一阶段,我搜集了20xx个药方,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药方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
2.以《*建筑的特征》第一段为例,分析知识性读物的语言特点。请从文中再举一例。
活动二:比较阅读感受文本特点
1.《*: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建筑的特征》既是学术性作品,又是极*易的科普作品,作为科普文,这两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
2.同为偏重人文学科的学术性作品,《*建筑的特征》《说“木叶”》这两篇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各自的特点。请阅读两篇文章,加以比较。
活动三:概括与交流:这些学者的思维有何特点?
1.从屠呦呦的文字表述中,去判断在*“发现、提纯、推广、发展”的过程中,哪一步最为关键。
2.研读“发现*的抗疟疗效”一部分,分析屠呦呦团队突破科研瓶颈的关键因素。
3.完成下列表格。
1.品读语句,在比较中领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
2.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学习科学的思维方式。
环节(五):启发与思考,思考价值与自我发现(1课时)
第7课时
结合第四环节的人物与重要事件的表格,分组交流:
1.本单元的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可贵素质。
2.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谈你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感受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感受不同领域学者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2.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实际经验,借鉴课文中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得出自己的结论。
环节(六):写作与交流清晰地说明事理(2课时)
第8-9课时
一、提前布置任务:
“说得清,道得明”是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要求。从下列写作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并交流修改。交流时,要注意了解同学能否明了你要说明的事理,存在哪些疑惑与误解,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交流后,可适当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清楚明晰。
(1)探索生物世界的奇异现象,追寻天宇中的神奇星光,**民间文化的各种形态,观察人们不同的劳动方式,在实验室中做科学实验,凡此种种,都可以让我们有所发现,增进我们对某些道理、规律的认识。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说明你所发现的某一事理。
(2)常识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很重要。它们有些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些与文化相关,如*古代宫殿建筑多采用对称布局;有的则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如“帮助别人是提高自己最有效的途径”。这些常识的背后其实都存在某些事理,试以“常识中的‘理’”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二、交流、展示与点评
三、班刊编辑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3
内容简介
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韵文,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阳光》这课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 识字
模块二 理解内容
模块三 写字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挤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猜我画的器官
第一部分 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认识54个生字,会写1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和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高贵
模块一 识字
1.通读课文,让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读完两遍后,并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这样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一遍认识。
2.同桌互相学习生字,让同桌讨论认为简单、会认的生字,并用符号标记下来。还要找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并一起想办法记住他。
3.检查识字情况:让同桌的**说出你们都会认的生字,并说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说出你们识记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减一减的方法:影──景。或用换一换:很──跟。通过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认字的能力。
4.能过游戏检查对生字的认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去找对生字。这样有趣地激励了孩子认字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字稍有一些难度,在识字时多对学生灌输识字方式,多对识字方式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在识字上有提高。】
模块二 理解内容
1.预习的指导: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让学生标出本课的自然断,同桌以一人读一段的形式去读,这样锻炼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3.精读课文:学生熟读后,创设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境,如《静夜思》,这首诗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说说想念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试着去读一读。
4.句子的分析:在课文中,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式,并读出来,个别指导,进行比较读。如:陈述句怎么样,问句该怎样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的传统文化。】
模块三 写字
书写生字时,让学生做到三个一,学生坐十分钟还可以,不一会就趴下了,只能及时给孩子纠正。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如写字之星了,评选前三名,这样可以让孩子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写生字,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每个生字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勾画出来。这样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错的生字,也可以编成小故事让孩子去记。如车:是这样记的:横(车头)撇折(车尾)横(轮胎)竖(开起来了)这样比较有意思的就记住这个生的笔顺。
【设计说明: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并写好汉字是作为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本单元继续对学生进行各个笔画的教学,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纠正书写习惯。】
模块四 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单元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开始让学生学写句子,为了让学生慢慢接触句子,我就开始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写一句,我说的话。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让学生用拼音写出来。也可以,自己写一句想说的话。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设计说明:借助本单元的表达内容,我让学生话说说他们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样打扫卫生的,多数孩子说的挺具体。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并能够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
继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之后,这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另一个活动探究单元,可以说,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是统编教材几大亮点之一。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首先,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以课文为中心的单元**方式;其次,它以活动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为内核;再次,它整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到课外的学习系统。可以用这简单的五句话来概括:阅读是基础,活动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实践是精神,自主是本质。与语文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相比,它的活动相对单纯,主要是学科内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活动”与“探究”是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堂活动和探究式教学的延伸与发展。它们与“讲授”与“习得”是互为补充而非互相抵触的关系。在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中,单元整体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课文作为单元教学“例子”的功用也就尤为凸显。关于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我分成这样四个部分来完成:导入激趣——活动准备——演讲比赛——活动反馈。
【导入激趣】用时一课时
本单元的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学生参与的热情怎样,与这一课时的教学密切相关。在这一节课,我预设的教学目标为:
(1)让学生了解演讲对一个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讲的魅力,激发学生走上讲台演讲的欲望。
(3)明确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的条件,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可以这样设计:
首先:通过展示一些因演讲而一举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罗斯福、*等。并结合现实生活中,在公共场合下,有的人说话旁征博引,幽默风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听众的***;而有的人结结巴巴,紧张不已,甚至词不达意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出色的演讲对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们在心中认为演讲只是名人们的事,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误解。
其次:通过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讲视频,让学生直观的去感受演讲的魅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的点拨演讲的亮点之所在。避免学生只看热闹,而不看门道的现象。
再次:在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点拨,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我们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鲜,我们更要看到演讲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时所进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讲要具备三大要素——好的演讲稿、熟练的演讲技巧及过硬的心理素质。并顺势导入本单元的教学。
【活动准备】用时四—五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繁琐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动探究单元学习内容的核心所在,单元教学的任务一、任务二都是在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这一部分里面,我设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在阅读四篇演讲词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握演讲词的主要特点,并就某一个主题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演讲稿。
(2)通过模拟演讲,来熟练掌握演讲技巧,为第三部分的演讲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对比阅读
让学生把这四篇演讲词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以求对演讲词的写作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师可提示学生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句式、人称、开头、结尾、语言的风格、感情的抒发方式、主题等。
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共性,如观点鲜明、态度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等,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演讲词的不同点:有的侧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语言幽墨,有的以情动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较时,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以领会其内涵。比如,同样是演讲,为什么在《最后一次讲演》中,感情表现的尤为强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条理却非常的清晰?通过这一追问,让学生理解,演讲要有针对性,做到“心中有听众”。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准阅读
在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时,我把体会这篇演讲词“情感充沛、充满激情”的特点就作为了一项最主要的任务来完成。围绕这一项主要任务,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
1、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内容和结构,可以通过条分缕析来解决,情感要靠读,用自己的声音向别人去传达,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会采取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激情。
2、找几处自己认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的特点。
学生找出的语句可能比较多,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富有激情的语言一般有这样几个特点。
(1)大多为短句;
(2)使用双重否定的感叹句式;
(3)设问、反问、反复和排比修辞的综合运用;
(4)对比手法的运用等。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恰当的运用这些手法,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试着把它有感情的读出来。
在《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学当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我设计以下问题。
1、让学生阅读课文,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出本文的提纲。
2、为了说清楚自己的观点,说说本文举了哪些例子?除了举例之外,作者还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级的学生还没有接触到议论文,所以老师不宜使用过多关于议论文的专业术语,所以只能用这种问题让学生了解举例和对比在充分论述观点时的作用。
3、品味亮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在学术演讲中,语言要注意准确、严密。
举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这句话中,“眼光”、“勇气”和“毅力”三个词语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
4、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写一段文字论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本课的一个作业。
在进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和《庆祝奥林匹克运动25周年》的教学时,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对演讲稿的某些特点已经有所了解。所以这两篇文章的教学主要采用一种印证式的阅读方法,即让学生再次体会演讲词的那些特点在这两篇短文中是如何的体现的。
(三)模拟演讲
抽出一个课时的时间,让学生任选四篇演讲词中的某一个片段,进行认真揣摩把握,最好达到能够背诵的程度,然后到讲台,进行模拟演讲,其余同学既作为观众,配合模拟现场,又要作为评判人员,对模拟演讲的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给予评价。提示学生在模拟演讲之前,要揣摩当时的情景,尽量让自己的演讲具有真实感。然后师生共同总结提炼在演讲时,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结合课本P94有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把握各种演讲技巧的恰当使用。在这一环节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对各种演讲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对学生进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果学生能够创造性的运用某种技巧,而且又非常恰当,老师一定要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赞扬。
【演讲比赛】(用时两课时)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本单元教学的最终归宿,也是整个活动探究单元学习成果的最终呈现,凸显了以活动为核心这一主题。这部分也是完成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三。在这一部分教学任务中,主要是指导学生**并落实演讲比赛,帮助学生分好组,并相应做好演讲比赛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定好评分标准,选好演讲比赛的主持人,并撰写主持词,布置演讲比赛的赛场,用手抄报或海报的形式做好演讲比赛前的宣传工作等等。在演讲比赛进行的全过程中,教师也并非意味着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参与整个活动,一方面是维持演讲持续,另一方面细心观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为以后开展类似的活动提前准备。
【活动反馈】
本单元的整体活动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动结束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本次活动的开展,根据自己在参与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一篇情景作文,以作为本单元的作业。还可以结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为这次演讲比赛写一篇消息、特写或通讯等。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
单元整体教学。熊小玉老师也很生动的给我**一节有趣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讲座,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在教材单元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整合教材板块,活动内容,练习内容和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进行的单元整体考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且其目的是尤为的关键,在于优化教学设计,实施结构化教学,提高学与教的质效。是个非常值得我们英语教师学习的优质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语言整体性、应用性的角度出发,摒弃了以往片面注重词句的教学,将英语教学更加推向应用性与生活化,注重语言学习的情感体验与整体认知。
基于上述的认识,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提倡从单元主题的整体角度来设计教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单课的**,而是在基于单元整体的基础上来设计单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过程。其中明确单元整体主题与单课个体话题之间的关系,梳理明确教学内容之间关系,确定整体设计的第一步,我学习到了三点体会:
一、做到专研教材,挖掘出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做到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浑然一体,必然对教材进行充分的研读,不仅要按照教材表面设定的主从关系,更要挖掘教材内部单元与单课之间隐含的内在联系,从而为更好地设计主题与话题提供更多的素材。我们要认识到教学的内容要基于教材的文本,但并不局限于教材呈现的文本,更多的内容是隐藏在教材文本之下,具有内在的隐性联系。我们需要深层次地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相关的教学内容并选择出主要相连的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间的联系,做到深层次的关系。
二、做到文本再构,梳理单元主题与单课话题联系
我们要明确设计思路合单元主题的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对我们的要求,通过文本再构,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单元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呈现的可能比较散,而教师挖掘出来的内容显得更为零乱。如果直接让学生去学习是达不到我们预期的学习效果的。且我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强调系统性、整体性与情境性。因此教师要通过文本再构,在单元整体与单课教学的体系内合理安排好学习所需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知识点按照语境、话题、层次等逻辑顺序重整排列,就犹如一盘散开的明亮璀璨的珍珠一样,把它们用一根结实又好看的链子串起来,一定更有价值。文本再构也是如此,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从学到用、从旧到新、螺旋式上升,既学习新内容又联系旧知识,既学习教材文本又整合文化内涵与生活实际。
三、构建学习英语语境,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
在进行构建学习英语语境的设计时,可以借鉴**结构学的相关知识。在设计时,用话题人物或是故事串联成并列式的设计;用主题——话题的结构串联成总分式的设计;用认识过程或是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顺序串联成递进式的设计等。这些方式都能够有效地将教材内容中散落的珍珠以主题——话题为线串联成美丽的学习链,丰富课堂学习的内涵与深度,打造多元内涵、多线性层次的课堂教学盛宴。把学生引领到一种英语学习的语境中,更好更快的是学生融入到你的课堂教学中。
因此,当我们在写自己的教案时,要切实地走进教材,研究教材,用好教材,用心去体会和挖掘教材中所蕴涵的丰富学习内容,进行提炼。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基本立足点,只有用好教材,设计好教学,实践好课堂才能达成教材与教学的****,体现两者之间的完善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很新颖也很本质,我们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整合材料,把小学英语教学做的越来越好。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写人的基本方法。
2.能列出表现家人特点的典型事例,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
教学重点
1.知道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2.了解通过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多**、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聚焦写人的基本方法
1.回顾总结:我们刚刚学习的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预设:写人记事的文章。
2.谈话导入:写人的文章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描写人物的典型事例及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表现人物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交流*台”“初试身手”,学习阅读方法,试着运用学习的方法描写身边事物的特征。板书(写人的基本方法)
出示课件1:
二、交流*台。
出示课件2:
1.回顾《两茎灯草》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两茎灯草》,说一说从课文中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3:
预设1:我认识了一个爱财如命的严监生。
预设2:我认识了一个在可笑又可悲的严监生。
追问:在这个片段里,每位同学都认识了吝啬的严监生。这个片段里,有没有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呢?
预设3:我对文中三次描写严监生动作的部分印象深刻,动作描写刻画了严监生视财如命的性格特点,非常逼真。
预设4:“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断气了”这部分的动作描写也很精彩,目的达到后严监生最终把气咽了,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追问:同学们,刚才你们都关注到了这篇文章里对于严监生非常细致的动作描写,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现实生活中,是否真的有严监生这种人呢?(没有)是否真的会因为多点一跟蜡、多点一个灯而迟迟不肯咽气的人呢?(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通过这样一件事去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呢?
预设5:我觉得可能作者是希望通过一件小事去把一个人的吝啬塑造得很极致。
预设6:越是这样不可能的事,才能突出这个人的不可思议,这样写比较有**性。
教师小结:通过《两茎灯草》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严监生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虽然不太常见,但是足够典型。选用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人与事是分不开的,一个人往往在做事情、与别人相处时,才显出自己的特点,习作时应该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4:
板书(选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
2.回顾《人物描写一组》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一组中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说一说从课文中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5:
学生**发言。
预设1:我觉得祥子是一个体格健壮的人。
预设2:我觉得祥子比一般的人都要强壮。
追问: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出祥子这些特点的呢?
预设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是从整体写的祥子的外貌,让我们感到他是魁梧的,高大的。第二自然段又进行了面部的细节描写,比如他脸上的疤。
小结:无论是对祥子整体的刻画还是细致地描写,我们都能从外貌描写获取一个人最重要的信息。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什么叫外貌描写。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是指描绘一个人的相貌,主要是五官,也就是头部,比如说描写他的眼神。而外貌描写的范围要大一点,着重描写一个人的气质、穿着以及言谈举止。所以肖像描写不同于外貌描写。
出示课件6:
板书(通过肖像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3.回顾《摔跤》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摔跤》,说一说从课文中你都认识了谁?他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
出示课件7:
学生**发言。
预设1:小嘎子是非常机灵的,比如“三抓两挠”、“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这些动作描写可以看出来他的机灵聪慧。
预设2:**墩儿是一个摔跤惯手,“推拉拽顶”、“别住”、“扳”等动词都能看出来他很擅长摔跤,摔跤的场面也很激烈。
小结:同学们在谈到这篇课文的时候,都不约而同的说到了动作描写,可见动作描写的作用是很大的。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抓住人物动作进行细致描写。
出示课件8:
板书(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出示课件9:
教师引导:《摔跤》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心理描写吧。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
板书(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4.回顾《刷子李》
教师引导:回顾我们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刷子李》,这篇课文中塑造的刷子李形象,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了,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些句子,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课件10:
学生**发言。
预设1:这些句子都是通过曹小三的视角来写的,主要是写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
预设2:这些心理变化是曹小三由“半信半疑”到“失望”再到“敬佩”的一个过程,从侧面写出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出示课件11:
小结:是的,同学们,以上句子是对刷子李的徒弟曹小三的描写,通过曹小三心理活动的变化从侧面表现人物刷子李的“奇”。在写作中为了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可以描写周围人的反应,简洁写出人物的特点。
板书(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表现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紧扣语文要素“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梳理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避免“踩雷”;知道从哪几个好入手的地方,提升写“人”作文的写作水*。)
三、初试身手
出示课件12:
1.同学们,通过以上分析和交流我们了解了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请你从下面给出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课间十分钟,观察一位同学,试着用学过的方法写一写他。
你的家人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可以用哪些典型事例表现他们的特点。
(1)学生再次回顾“交流*台”,巩固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
①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用几句完整的话向大家进行介绍。
②不发言的同学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评出小组内最有趣、最与众不同的发现。
(2)小组**参与全班交流。
预设1:我想写***,他课下最活跃了。下课铃刚一响,他就像野马一样冲出教室,满走廊都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引导:你刚才运用动作描写,告诉我们***冲出教室的速度很快,那他冲出教室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又是怎样的表情呢?
预设2:***心里一定在想,我一定要第一个冲到乒乓球台旁边,占住这个位置。想到这,他的脸上乐开了花,甚至还能听到他兴奋的笑声。但是,只听老师大喊一句:“***,你的作业还没交,跑哪儿去?!”***听到后,失落地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不得不把作业完成,望着窗外同学玩耍的背影,***简直痛苦死了。
小结:真棒!不仅增加了心理描写,故事情节还有了波折,让我们更愿意听了。那么接下来,你可以把你的语言进行整理,这就是一个很有趣的片段。同学们,如果我们在描写时,运用更多的描写手法,这样的人物会更加饱满,读者会更有兴趣。
(3)引导学生对小组同学介绍内容的描写方法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交流*台”总结的写人的基本方法,小组合作交流,口语表述,提高写作效率。)
教学反思
如何写好人物,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写人的文章中,学生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有效的作文指导一定要让学生觉得他写成功的可能性很高,而且这个过程可以给自己带来愉悦感。教师,需要给学生习作提供必须的准备技能,就是写作方法。
回到本单元,我们都知道,一提到写人的基本方法,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是法宝,但法宝怎么用,很多学生其实并不是很清晰。于是,本次“交流*台”我抓住学生的这个“痛点”,对症下药。在学生现有认知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学生在运用写人基本方法时存在的“通病”,拿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不仅让学生明晰,更重要的是容易上手实践练习,抓住细节描写为笔下人物“提”神。
只要我们指导学生按照章法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行(不停地练习写作),由“入格”(了解章法)到“定格”(掌握章法),再由“定格”到“变格”(变化创新章法)地创新练习,就一定会取得作文教学的显效、速效和实效。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战士的**英雄**和**乐观**精神。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透过诗句领会工农**的**英雄**和乐观**精神。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整理与修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了解长征
1.导入课题
同学们,七十多年前,***史上发生了一件气吞山河的大事,就是工农**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了解长征
二、自读诗句,感知诗意
1.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
2、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
3、理解诗意。我们一起来交流有下,你刚才在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
4、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5、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
三、学习诗歌,品悟诗情
1、学习句子:
**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①你从哪些词语中读懂了**长征很难?
②你能读出长征的遥远与艰难吗?
③那你又从哪里读懂了**战士不怕难呢?
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这首诗后边的六句话,用“——”划出描写长征艰难的词语或句子,再用“﹏﹏”划出描写**战士不怕难词语或句子,细细体会。
3、学生**读、体会。
4、全班交流。
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①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艰难?
“乌蒙磅礴”,你看到了怎样的山?(板画帮助学生理解。)
你能读出这种气势雄伟感觉吗?
②那你又从哪里感受到**战士的不怕难呢?
a、腾细浪逶迤的五岭在**战士的眼里,只是翻腾着的细**浪。(板画)
b、走泥丸磅礴的乌蒙山,在**的眼里只是滚动的泥丸。(板画)
c、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山,在**的眼里只是翻腾的细浪、滚动的泥丸,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
③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a、云崖
b、大渡桥横铁索寒
①(出示:铁索桥静止画面)谁了解泸定桥?
②站在江边瞅一眼,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③那冰冷的铁索,那湍急的水流只要看一眼,就已经让我们不寒而栗,更何况对面还有凶狠的敌人,用机枪疯狂地扫射着!那**又是怎样对待的?想看看那激烈的战斗场面吗?
④看视频,谈感受。
⑤读出感受?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8
一、激趣导入
1.背丛书101页《数字成语排排坐》。
2.出示谜语,猜谜底。
二、检查预习,巧妙识字。
1.词语大比拼
瞧,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真厉害,这么难的谜语都没有打败你们,那我可就要出难题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大比拼。出示词语。
**认读词语,接着我们来大比拼。
第一场:男女比拼(男生前三行,女生后三行),男女互换。师:男生不愧是男子汉,声音洪亮整齐。女生可要加油了!女生的声音甜美可爱,继续努力。
第二场:竖行比拼。
第三场:小组比拼。
2.搭建智慧屋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当小小建筑师(想)那就让我们一起动手来搭一搭我们的智慧屋吧!
火车火车就要开,谁来开?
(1)逐一出示词语:数数、京城、诉说、那些、安全、现在、景色、*静、回家、清楚、可爱、高兴。
(2)词语读正确了,房屋盖一层。
师评价:你总是这么棒,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智慧星。
比起以前你已经有很大进步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可以更棒的!
(3)齐读词语。
3.燕子走迷宫
在智慧屋里有只小燕子走丢了,你们愿意帮助它找到它的家吗?(愿意)那我们一起齐读来帮它吧!
课件出示迷宫图片、词语。
词语:报告、彩旗、飘落、回答、清点、这些、自己、学会、仔细。
4.做游戏
过渡:同学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奖励大家一个萝卜蹲的游戏。(生拿出提前做好的词语卡片)现在,选6个小朋友带上自己的词语卡片**来玩游戏。
游戏规则:先自我介绍,并记住其他的词语宝宝。谁说错或者没
跟上节奏就淘汰,淘汰后自己拼读卡片上的词语带领大家读两遍。设计意图:让孩子在玩耍中快乐的识字。
5青蛙跳水
你们玩得这么高兴,小青蛙可待不住了。快让我们看看小青蛙想和我们玩什么游戏(出示青蛙跳水图)哦!原来是青蛙跳水呀!但是小青蛙有点胆小,要我们帮助它们,谁愿意?
词语:广播、风景、美丽、兴奋、彩虹、带头、能干、深深、问题。指名读。
三、链接生活,快乐识字。
这么多的难关你们都闯过来了。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吧!现在老师给大家看一些图片,请小朋友们猜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词语:*、长城、升旗仪式、*、搭积木、广场、数学、落叶、老鹰、燕子、茄子、冬瓜、彩旗、蓝天、运动会、再见。(一一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这些词语是孩子们生活经常见到的,把生活里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孩子知道生活里处处有学习、能学习。
四、总结
这节奇妙的词语之旅到此结束!希望同学们能有更高的兴趣投入到语文当中,你会看到一个神奇又美妙的世界!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
教学难点
把1-5各数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
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
二、进行练习
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
2、完成第4题。
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
3、完成第5题。
①多**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
②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
③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只小兔、几中小猴、几只小鸟。
④在书上填写相关的数字。
⑤反馈,**演示。
4、完成第6题。
①教师读明题意。
②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朵?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
③让学生**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
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
四、总结全课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花会》这首歌,了解我国的民俗风情“花会”。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歌曲。
3、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
感受庙会的感受,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问大家每年什么时候将举办庙会活动,让大家描绘一下庙会的场景,介绍我国西南地区也有一种类似于庙会的活动,那就是花会,解释花会的含义。
2、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
1、听“赶花会”,**乐器中运用了什么乐器
2、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
3、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
4、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5、学唱歌曲:
(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
(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
(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1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分析]
对于这些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学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常识性知识理解上有些偏颇。教师在教学时,要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特别是对神话传说,要让学生明白,它们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过去人类不能科学解释世界和自然现象,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教学设想]
1、师生共同搜集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2、与文本充分对话,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学习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5个字;
2、通过复述和表演把握课文内容,积累生动的语句;
3、收集相关资料;
4、写单元读后感等。
[课前准备]
多**课件、相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习本组课文之前,教师可布置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搜集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一方面激发学生读文学文的积极性,同时也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
和“习作”训练奠定基础。
二、基本策略
1、引导学生朗读默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组内研讨,组际交流等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过复述、排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语文活动,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及口语表达能力。
三、各有侧重
(一)《古诗两首》
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2、可以通过自己的阅读收集民间故事,也可以让长辈们给自己讲一些民间故事或传说,开展故事会。
(二)《西门豹》
1、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重点抓住人物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合作,提出共性问题,共同研讨。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比如,你觉得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3、熟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为课文中没有描写语言的其他人物(官绅等)加上语言,再进行表演。表演时还要注意加上恰当的表情,适当准备一些道具。
4、排练课本剧,评选最佳演员。
(三)《女娲补天》
1、重点抓住学习伙伴的“女娲真了不起”展开,让学生找出具体词句体会女娲补天的艰难。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故事,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重点词句,把课文内容变成自己的话。
3、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
(四)《夸父逐日》
1、自学感悟。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2、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3、小练笔。
四、交流展示
1、把课内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搜集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开展“故事会”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评选“故事大王”,为学生授予荣誉称号。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2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了解*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萍乡与相交,能用工具画出一组*行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初步体会*行线和垂线的一些特性。
(二)学习内容
基础性学习包
1、认识*行线,借助工具画*行线
2、认识垂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学习两点间的距离,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
4、我学会了吗
开发性学习包
1、图形中的*行线
2、汉字中的*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
回、王、下、*、行等。
拓展性学习包
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安全儿歌
红绿灯
交叉路口红绿灯,指挥交通显神通;
绿灯亮了放心走,红灯亮了别抢行;
黄灯亮了要注意,人人遵守红绿灯。
上学校
小学生,起得早,交通小队排得好;
过马路,走横道,交通安全要记牢;
听指挥,别乱跑,***安到学校。
交通安全真重要
交通安全真重要,人民生活离不了。
保障安全有措施,交通法规要记牢。
大马路上车潮涌,**指挥要服从。
红绿黄灯是命令,标志标线要看清。
交通规则要记牢
(三)整合点解读
1、学科单元内整合:除了生活中交通中的线这一生活素材,教师还可以借助前面学习的线和角的知识进行补充;本单元内还可以将*行和垂直的线在一课时内用课件的方式进行补充。
2、体验式活动:测量距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行和垂直的关系。
3、课时安排:本单元学**安排4课时。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3
一、单元教材分析与解读 六年级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回顾**岁月,感受**精神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七律长征2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2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感受*的伟人风采,体会*人民为*******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语交际演讲1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多彩的活动2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文园地交流*台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
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本单元围绕“**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灯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是精读课文,灯光是略读课文,四篇文章反映的是不同****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者英勇**、不怕**的**英雄**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一脉相承。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近代史上**儿女奋力抗争、为**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是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单元内容的,每个单元一般有两篇课文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课后思考题,有的课后思考题或相关栏目迁移运用之前学习的语文要素出题和设计内容,意在巩固提升,体现目标的发展性。比如本单元“口语交际”和语文要素关联不大。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这样说:“教师在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口语交际等内容的相对**性,不局限于每课都要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灵活掌握。”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双线并举,将**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品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并抓住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通过有效的训练,引导学生由初步感知到体会理解,再到实践运用,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安排:
(一)整体预习课(2课时)
教学目标:
四篇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二)导读训练课
《七律长征》(1课时)(首读经典,初识“点面结合”)
《****》(2课时)(精读引领,了解“点面结合”)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读写结合,运用“点面结合”)
教学目标:
1.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
2.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三)自读训练课
《灯光》(1课时)
教学目标:
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体会情感。
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四)口语交际课
“演讲”(1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五)习作指导课
“多彩的活动”(2课时)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4.学习用反复的手法写句子,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六)基础训练课(1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4
一、设计理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在三年级上册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而三年级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方面提出的,三年级下册的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进行内容重组,培养学生**识字、阅读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简介
本单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三首》介绍了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初步带领学生在领略欣赏中了解祖国传统节日的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重点是从纸的发明过程中,感受**民族祖先的聪明才智;《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历史悠久、设计精巧美观的特点,重点是通过朗读感悟,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感受古人的劳动智慧;《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内容,重点是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最后的“综合性学习”环节又回到了“**传统节日”的内容,重点是交流过节的故事或过程,帮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并将体会付诸文字。本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是本套教材中首次出现的综合性学习栏目。它主要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
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一起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要求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单元目标
(一)核心目标:
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收集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在习作中写清过节的过程。
(二)常规目标:
1.认识44个生字,读准8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0个词语。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4.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5.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6.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进行展示、评价、改进。
7.能按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8.能说出有关句子的特点,并模仿着写一写。
四、总体构想
从单元的主题出发,围绕“传统文化”到课文内容中探索发现,体现了整读课文、归类识字、品析词句的系统学习思维。本单元包含古诗与说明文,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更加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促使学生自发地查阅课外资料进行知识扩充。本单元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围绕传统节日展开,学生在课上与课下都可以进行实践,并通过交流与写作展示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教材将综合性学习安排在后期,但是把结合学生体验和古诗的引入放在单元之初,让任务布置前置,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课文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完成目标的学习理解和能力的提升。在本单元的阅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课文能够围绕一个意思进行展开,进而产生思考,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学生在理解课文整合语文能力知识点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整体的概念,更好地掌握学习能力目标。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了《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进行整体阅读,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学习阅读图文的方法,在提高语文学科素养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一部分教科书设计
模块一
初读感悟:初识传统文化,了解写作方法(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导入本单元,明确单元主题,激发兴趣。
2.初步认识“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3.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
4.整体读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开启单元学习,初步了解传统文化
1.导入传统文化相关知识。
①学生**交流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②教师补充总结:
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称谓,有时也称“文化遗产”。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其内容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等。
**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2.调研预习情况,收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结合课文体会内容:在第三单元我们可以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民间风俗,品味艺术的精彩,再现古都风貌,通过四大发明和建筑的精妙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课件结构图展示概括)
3.检查课文初读情况。
【设计意图:本单元借助课文内容、课后习题、活动以及插图等学习资源,围绕“传统文化”的人文主题展开。单元初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初识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另外鼓励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并带着问题继续进行学习。通过预学习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整单元的内容和结构,以便更顺利地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后面的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二
说一说,写一写,词句段运用
(一)按照流程图和例子口头介绍一次手工活动过程。
1.阅读蓝色方框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都是动词。
2.读下面的一段话,引导学生总结在段落中加入这些动词的好处:
①这些动词帮助读者准确了解造纸动作的先后顺序。
②这些动词十分生动,使得描写十分吸引读者。
3.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手工活动,借助动词思考活动过程。
4.小组交流,相互修改。
5.全班汇报,生生互改,教师提建议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6.教师评价总结。
(二)思考例句描写的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1.**读例句,思考特点。
2.全班交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相互补充。
3.总结归纳两句话的相同点:
①都是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描写,体现了事物的一个特点。
②在描写的时候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用**“有的……有的……有的……”。
③语言十分生动,能用上恰当的词语。
4.教师引导学生确定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选择好一件事物的一个特点。
5.教师鼓励学生动笔写下自己的句子,相机指导。
6.写完后小组交流互改句子。
7.全班交流,生生互改,教师提出修改建议。
8.教师评价总结。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为“了解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在走进课文学习之前,在之前的《赵州桥》一课中,学生已经通过分析学习了解和学习了这一核心目标,园地的学习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更好地体会单元语文要素。在本部分教学中先利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让学生初步感悟,收获一些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为后期课文中的写作方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板块三
自主学习,制定单元学习计划
1.教师先呈现单元整体结构图,帮助学生梳理单元重难点。
好处:整理出单元知识点、重难点,帮助学生整体理解单元任务,方便制定学习计划。
2.分享之前的经验,总结交流自己的学习方法。
3.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制定本单元的学习计划。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学习目标重点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从主题体会上,要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了解传统文化,体会其魅力,更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历了解感受进而展示学习成果。不仅要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要针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帮助学生在学习和习作方法上进行能力提高,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这有助于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单元学习,达成核心目标。】
课时2:
板块一
交流计划,激发兴趣
1.学生展示学习计划,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指导与评价。
2.小组合作,完善学习计划。
板块二
落实计划,整读课文
1.**读《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圈画生字词。
2.再读课文,将不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试着通过查词典理解或在语境中理解词义。
3.小组交流读课文。小组成员相互纠正读音并交流自己在读书中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相互解决问题。
师:请同学们和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读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并将试着相互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预设:
学生1:我不理解什么是“横跨”。
学生2:我来帮你解答。我查了词典,“横跨”的意思是在上形成拱形,从一个界限展开、延伸到另一个界限。在课文中就是指拱形的赵州桥从岸的一边延伸到对岸,连接了*。
4.将疑难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帮助理解。
5.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尝试标画,将自己不懂的词语或问题写出来。
6.小组成员相互交流上节课提出的关于课文的问题,尝试相互解答。
7.再读生字词及课文,进行巩固与自检,达到准确、熟练认读的目的。
板块三
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 通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
2. 大致了解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尝试旁批。
《纸的发明》:
师:这篇课文是什么结构?
学生:总分总结构,先总说造纸术有伟大贡献,再分说纸的发明过程,最后总说造纸术促进了文化发展。
师:你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值得学习的写作特点?
学生:课文中有的段落围绕一句话展开描写。
3.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补充。
4.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总结概括大意的好方法。
教师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先找一找文章中有没有哪个句子或哪个段落能够直接概括,如果找不到,可以分别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将这些段落的意思串联在一起。
板块四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继续读四篇课文,从中提取信息,尝试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模块二
阅读课文:字里行间找信息
(4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2.能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3.能在组内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资料,并商量展示活动成果所用的方式。
4.能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别人介绍你所收集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料。
5.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并试着写一写。
6.通过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课时分配
4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整读课文,寻找信息
1.动态出示表格第1列,引导学生聚焦课后习题。
2.到课文中寻找重要信息,整体把握课文写的内容。
3.动态出示表格按要求找信息。
4.发现信息的关键性。
5.体会关键句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运用表格的动态梳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到课文中寻找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并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练习朗读四篇课文,并背诵《古诗三首》、默写《清明》。
课时2:
板块一
朗读课文,感受文趣
(一)朗读《古诗三首》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自读三首古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指导读出节奏。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出节奏。
4.出示图片,理解诗意,进行全班交流。
5.交流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
6.出示图片,背诵古诗。
(二)朗读《纸的发明》
1.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和记录方式的缺点。
师:请你默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4.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内容。
5.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
6.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讨论总结:蔡伦改进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7.梳理纸的演变过程。
师:请你再次浏览课文,用表格形式记录纸的演变过程。
(三)朗读《赵州桥》
1.播放图片,介绍赵州桥的相关资料。自读课文。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读第一自然段,了解交代了哪些内容。
5.读第二自然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哪些句子写了雄伟?哪些句子写了坚固?
6.自读第三自然段,这段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主要写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
7.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四)朗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自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人多的场景,同桌相互交流。
3.自读第三、四自然段,体会街市热闹的画面。
4.齐读最第一个自然段,体会画的价值,感受这幅画名扬中外的原因。
板块二
学以致用,拓展内容
1. 收集资料了解地动仪、圆周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板块三
课时梳理,布置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
课时3
板块一
背诵读文,搜集资料
1.背诵古诗,交流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和习俗。
2.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还可以通过表格或泡泡中的提示进行收集资料。
3.恰当提出建议,并把了解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4.选择活动小组,制订活动开展计划、时间安排。可以设计一个活动计划表。
活动计划表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古诗三首后,对**传统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通过多种方式搜集传统文化节日和习俗,并运用表格的形式分组分工合作完成搜集任务,感受小组合作的快乐。】
板块二
小组讨论,确定方式
1.交流组内成员课外收集到的有关传统节日和习俗的资料。
2.商量准备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3.统计收集资料,发现不足,补充资料,确定展示活动成果的方式。
课时4:
板块一
提取重要信息,介绍历史文化
1.查找“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
2.提取资料中的重要信息,用几句连贯的话向别人介绍。
3.请学生进行评价。
4.向介绍清楚、声音洪亮的学生奖励一张积分卡。
5.将你所介绍的“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写下来。格式如下:
【设计意图:通过查找“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相关资料,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历史,并通过关键词语清楚地介绍,培养学生重组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介绍后还可以获得奖励,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模块三
梳理探究:归类识字,积累词语
(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巩固复现本单元44个生字,8个多音字。
2.按结构和特点归类学习生字,正确书写36个生字和30个词语。
3.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朗读课文,复现生字
1.小老师领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我指你认做游戏读。
4.分类交流识字方法。
组词、根据字形、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同音字、根据插图、查字典。
5.交流生活中见过的标示牌。
6.出示句子,补全词语。结合语言环境巩固生字。
板块二
学多音字,据意定音
1.出示本单元多音字:累、切、便、鲜、爪、都、乘、笼
2.交流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3.查字典确定多音字的读音。
4.生读多音字组词。
5.结合语言环境确定多音字并组词填空。
【设计说明:可以让学生根据多音字在文中的意思,进而读准它们的字音,学会通过字义确定字音。】
板块三
复习词语,积累词语
1.出示本单元词语。
2.生读词语。
3.小老师领读。
4.根据语境填写词语。
5.出示日积月累词语,感受传统文化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1)生读,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好”。
(2)引导学生思考四字词语的意思。
(3)学生看图介绍这些四字词语。
(4)开展游戏“对对碰”。
【设计说明:积累词语,感受词语所在的语境。学生可以根据图片、视频等资料理解四字词语,感受传统文化。】
课时2:
板块一
分类指导,归类书写
1.出示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
2.尝试分类识记:
符 欲 魂 借 酒何牧 兄 独异佳 术 伟 录 册 保 存 约 验 阿欧洲 社
赵 省 县 匠设计 史 创 举 且 智 慧 历
3.学习第一组左右结构的字及特点:
左右同宽:欲 牧欧约
左宽右窄:创
左窄右宽:魂 借 酒何独 佳 伟 保 验 阿 洲社设计
4.学习第二组上下结构的字及特点:
上窄下宽:符 兄异录
上宽下窄:省 县 举 智
5.半包围结构:
匠 历 赵 存
6.独体字:
术史 且 册
7.上中下结构:
慧
8.书写时要注意:
(1)观察田字格,找到每个字的关键笔画与占格。
(2)重点笔画书写时要注意:
牧:“牜”书写时最后一笔是提。
录:“录”的下半部分不是“水”。
欧:“欧”的笔顺是:横、撇、点、竖折、撇、横勾、撇、捺。
洲:“洲”先写***,再写点、竖撇、点、竖、点、竖。
省:下半部分是“目”。
慧:中间的“彐”要写得扁一些,中间的一笔横不出头。
匠:先写横再写里面的“斤”,最后写竖折。
9.师范写。
10.生练习书写生字。
11.生交流展示,生评价。
12.修改后,布置作业:书写生字、生词。
【设计说明:在书写生字时,先观察字的结构、特点和重点压线笔画,形成习惯,再对重点笔画或易错笔画进行重点梳理,有助于学生在写字时可以规范书写。】
第二部分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模块一
整本书导读:激发兴趣,引导阅读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
2.探索文本,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相信你们对《清明上河图》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推荐一本介绍得更加详细的绘本——《清明上河图·十三郎》,让我们跟着绘本一起走进热闹的汴京街市吧!
(二)大胆猜测
1.看封面,认识主人公十三郎。
请你观察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这个小男孩是谁?让我们一起跟他走入这次惊险而又神奇的“旅行”……
2.对绘本内容进行猜测。
请你大胆发挥想象,猜一猜这本书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什么联系和不同?里面会有什么内容?(配合上学期学过的预测方法尝试阅读绘本)
(三)了解四大部分
打开书,看一看这本书分为几大部分?
每部分都是什么内容?(故事配图简单理解)
(四)阅读第一部分——十三郎的故事
读一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设计说明:猜测是一个阅读者的好品质,更是一个好习惯,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猜一猜书中的内容,从而激发阅读兴趣。整体浏览全书,掌握结构,接着阅读十三郎的故事,引导学生对《清明上河图》进行初步体验,为后续进一步欣赏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在绘本故事中,十三郎走过了许多地方,请你再次仔细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和景物,选择你感兴趣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给伙伴或者家人听。
模块二
整本书汇报:汇报交流,引发深思
(1课时)
一、学习目标
交流阅读收获,感受画作之美。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热闹繁华的汴京街市,认识了十三郎,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欣赏耐人寻味的古代画作。
(二)分享交流
1.打开书,翻到第二部分,这里有《十咏图》、《明皇避暑宫图》、《五马图》三幅画作,请你选择一幅画,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大家听。
2. 请你向大家展示《清明上河图》中你感兴趣的画面,想象一下当时可能发生了什么故事?
【设计说明:给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支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并**好语言交流自己的收获,在分享中感受*古代画作的古典美,体会《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之处。】
3.你在欣赏《清明上河图》的时候是否有困惑或者有更多想知道的呢?请你阅读本书的第三部分,看一看这101个解读,和你的同桌互相介绍一下这些知识。
4.《清明上河图》中包含着许多人物与有趣的景观,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对作者张择端或者画作中的谁说些什么呢?
【设计说明:通过看“解读”,进一步了解画作,并感受北宋的繁华景象。通过与作者和画作中古人的“隔空对话”抒发对古代艺术家的崇敬之情和对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
(三)布置作业
第四部分是作者的创作后记,在这份后记里,你能看到作者整个的创作思路,更重要的是,你还能看到作者埋伏在画面里的一些游戏和故事。比如正文故事里有个人物,浑身画满了眼睛,他是什么人?又如,在这本书里,你除了可以看到《清明上河图》,还能看到哪些宋画的影子?这些设计都会在后记里解答。请你在课下仔细阅读后记,和你的小伙伴或者家人进行交流。
第三部分
语文实践活动
一、学习目标
1.能小组分工合作,用不同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3.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4.能对其他小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学习过程:
课时1:
板块一
播放视频,激发兴趣。
1.(播放过春节的视频)到处张灯结彩,真热闹呀!这是什么节日呢?(背诵《元日》)
2.你们喜欢过节吗?
3.过春节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节日,看,有的同学眉飞色舞,原来是收到了红包,难怪那么高兴。其实每个节日都蕴含着大学问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板书:传统节日)
【设计说明:春节是学生们最熟悉不过的传统节日,围绕这一节日展开,使这个活动与单元主题更密切,又和学生的生活更紧密。】
板块二
谈谈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1.大家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3.你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吗?
4.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了解(可以通过讲故事、背古诗、图片资料介绍等形式简单展示)。
5.教师进行小结。
【设计说明: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感受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板块三
进行实践性活动。
1.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传统节日?
3.学生交流了解的内容及方式。
(1)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收集传统节日相关的人物故事。
(2)介绍传统节日美食佳肴的制作方法。
(3)介绍自己经历过的庆祝或民俗活动。
(4)上网或查找书籍,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和图片;询问长辈。
4.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交流展示活动方案。在小组讨论交流后,各小组派组长汇报本组的活动方案。
小组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展示。(讲故事、PPT展示、小报制作等均可)
5.教师评价指导。
【设计说明:学生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小组进行合作,锻炼合作能力。】
课时2:
板块一
交流评价活动
1.回顾前期活动,引入交流评价活动。对本小组自开展本课题以来的做法和感想进行总结,并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评价。
2.展开交流活动。
(1)自主交流,谈谈收获。
(2)集体汇报,总结评价。
3.展示成果。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形式可以多样,例如:展示自己做的月饼,表演写春联等。
(2)展示成果时,本小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
(3)评选优秀活动小组。
【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板块二
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1.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2.指名反馈,教师小结。
(1)可以写过节的过程。
(2)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
提示:写过节的过程,要写热闹、欢乐的场面。写故事,要能写清楚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完整的一件事)
3.指导选材。
(1)开展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了解许多有关传统节日的知识,有饮食文化,有风俗习惯,有传说故事等。
(2)在选择时,一定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在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令你印象最深刻的事。
4.小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写。
5.全班交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写清楚过节的经过;
要有一定的顺序;
合理利用收集到的材料;
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6.范文指导。
7.学生**习作。
板块三
展示作品,修改习作。
1.出示习作范文。
2.老师指导学生评议范文。
3.同桌交换习作,交流点评:过节的过程是否介绍清楚?有没有写出自己当时的感受?有没有错别字?
4.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有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飘香的新疆吐鲁番;有繁华而热闹的首都**;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泼水节。每一篇课文都为学生们展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这是一组极好的爱国**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过教师的传授去实现,而是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自己感悟,内化为自己的独特的爱国情结。
【学生分析】
对于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这一组课文中的《**亮起来了》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上学期已经学过《**》一课,有的小朋友去**旅游过,对**已经有一些了解。而《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课文学生学起来会有一些难度,但现在毕竟是21世纪了,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鲁番、云南的傣寨学生大都没去过,但他们可能在课外书上读过,听别人介绍过或在电视上见到过那里的美丽风光。现在生活水*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大多数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时都会带孩子去旅游,这会引起孩子对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学生是会感兴趣的。
【教学设想】
1.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画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的位置,给学生直观感受,以老师带领学生在*地图上旅游为主线,贯穿四篇课文的学习,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景,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领略祖国山河的美好。
3.通过师生共同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这四个地方的特色。
【学习目标】
1.认识47个生字,会写4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好,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3.有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课前准备】
*地图、多**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在学习这个单元之前,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介绍*地图。让学生们课余时间在地图上找出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吐鲁番、云南、**。让学生们结合《语文园地三》中“宽带网”的知识,了解我国56个民族,了解我国的28个省,在地图上找一找这些地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这四篇课文的位置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激发他们马上想学这四篇课文的欲望。
二、基本策略
1.这组课文都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采取指名读、**读、比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读中悟、读中思。
2.随文识字,在游戏中识字,根据旅游情景,设置一些与旅游有关的词语、句子进行识字。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复现生字,巩固要认识的字。
4.要写的字,采取学生自学、师指导写、小组合作学等形式进行。
三、各有侧重
(一)《日月潭》
1.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课后延伸收集**其它的风景图片。
(二)《葡萄沟》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吃葡萄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国家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葡萄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2.刚才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喜欢吃葡萄,我们看一看课文中的插图,莆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多么惹人喜爱,那我们怎么能把这种喜爱的心情读出来呢!
3.了解葡萄沟的位置,了解新疆是*尔族的集居地,了解*尔族的风土人情,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
4.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我们家乡的特产。
(三)《难忘的泼水节》
1.以知识抢答的游戏导入新课。
我是大家的导游,欢迎大家登上我们的旅游车,利用没到旅游景点前的几分钟我们做一个知识抢答的游戏,看谁得分最多:我国有多少个民族?我们是哪一个民族?你知道傣族生活在哪吗?傣族最有名的民族节日是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去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板书课题)。今天来这里旅游的不仅有我们小朋友,还有一位尊贵的客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你们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己说,然后教师适当补充。)
2.了解其它民族的传统节日。
(四)《**亮起来了》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1.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课,回忆一下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去看一看**的夜景。
2.结合多**课件,展示**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内交流收集的**夜景的图片。
四、交流展示
1.学习完这四篇课文,**学生召开一个旅游归来交流会,谈一下你游览这四个地方后的感受?你还想去哪里?收集一下有关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把学生收集到的这四课的风景图片搞一个祖国山河图片展,看一看谁收集的风景最美,可以给学生发一些小小纪念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