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屏气 摒弃 并蒂莲 秉烛待旦

  B、黄鹂 黎明 霹雳舞 磨砺意志

  C、驼绒 滂沱 拓荒者 脱颖而出

  D、翌日 游弋 溢洪道 逸兴遄飞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

  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

  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

  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泰姬陵是莫卧儿**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_______。这是一座_______着宝石的***建筑。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_______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_______的。

  A、陵墓 点缀 虽然 绝无仅有

  B、陵寝 镶嵌 即使 独树一帜

  C、墓茔 装饰 固然 独一无二

  D、墓室 装点 尽管 举世无双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来源:学#科#网]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向是

  A、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D、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般的安静来回答。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着作《**》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天。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天,琮**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来源:学#科#网]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头、成方形,约高一尺。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头,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地,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6、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本身就纬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地。《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7、下列对**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最初的天文仪器。

  C、**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8、“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天的壁和**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9、作者根据哪两类证据推论出**古人“天圆地圆”的观念?

  三、(9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原弊

  [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

  不自荷而雇人荷之。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

  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

  B、场功甫毕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15、填空。(6分)③

  (1)匈牙利是人___________的作品《我愿意是急流》讴歌了纯真的爱情。

  (2)孙犁的《白洋淀纪事》被视为**现当代文学“____________派”的**作。

  (3)**古典诗词长于抒发感情,如:“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①

  “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②③

  (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____”中原北望气如山。“(陆游《书愤》)

  ④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烟花三月下扬州

  熊召政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在扬州留下的诗句”***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我们一车人都想当然的认为扬州在江南,知道到了扬州才知道不需过长江,回来后查的资料,才知以上。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着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由此我想到,坐一**于烟雨蒙蒙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告诉路上去了。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17、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

  18、作者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

  19、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六、(12分)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4分)

  21、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4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行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的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职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选准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请把标题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800字。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祥瑞xiáng馥郁fù窈窕yǎo螭宫折桂chán

  B.聪颖yǐng仰慕mò芳謦xīn龙驹凤雏chú

  C.幽婉wǎn荣膺yīng醇美shún岁稔年丰rěn

  D.涟漪yī富庶shù澄澈chéng万擎争流huò

  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湖南地处内陆而不能被内陆意识束缚,位居中部而不能甘居中游,这是毋庸置疑的。

  B.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恢弘气势和精彩表演,地震撼了观众。

  C.素有“自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誉的景德镇瓷器,备受消费者青睐。

  D.候鸟们凭着体内孕藏的惊人能量,一路搏击风,书写了万里迁徙的生命奇迹。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国家馆在东方的晨曦里,在美轮美奂的世博园建筑群中,发出耀眼的**红。

  B.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责无旁贷。C.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D.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人口流动更加频繁,推动全球人力、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加速流动、优化。

  B.有氧运动是以增强有氧代谢能力为目的的耐力性运动,它可以有效地锻炼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吸收、输送氧气。

  C.许多水果都有药用功效,如柠檬中含有柠檬酸、柠檬多酚及维生素C等成分就具有很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D.让老百姓吃饱、吃好、吃得安全,永远是农业发展的根本任务,它并不随着农业自身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B.柳梢听得黄鹂语

  C.春山一路鸟空啼D.楼阁新成花欲语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诸葛孔明陈亮

  孔明,伊、周之徒也。而论之者多异说,以其遭时之难,而处英雄之不幸也。夫众人皆进,而我独退,雍容草庐,三顾后起。挺身托孤,不放不摄,而人无间言。权倡人主而上不疑,势倾群臣而下不忌。厉精治蜀,风化肃然。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想以生道**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孔明皆优为之,信其为伊、周之徒也。而论者乃谓其自比管、乐,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是何足与论孔子之仕鲁与自比老、彭哉!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此无异于儿童之见也。彼岂非以仲达之言而信之耶?而不知其言皆谲也。仲达不能逞其谲于孔明,故常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论者特未之察耳。

  始孔明出祁山,仲迭**拒之,闻孔明将芟上邦之麦,卷甲疾行,晨夜往赴。孔明粮乏已退,仲达谲言日:“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纵能胜之,后何以继?此少辩事机者之所必不为也。仲达心知其然,外为失言以谲其下耳。已而孔明出斜谷,仲达又率兵拒之。知孔明兵未逼渭,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孔明移军且至,仲达谲言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阵。若西上五丈原,诸军无事矣。”夫敌人之兵已在死地,而率众直进,来与之战,此亦少辨事机者之所不为也。仲达知其必不出此,姑诳为此言以妄表其怯,以示吾之能料,且以少安其三军之心也。故孔明持节制之师,不用权谲,不贪小利,彼则曰:“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凡此者,皆伺孔明之开阖,妄为大言以谲其下,此岂其真情也!

  夫善观人之真情者,不于敌存之时,而于敌亡之后。孔明之存也,仲这之言则然。及其殁也,仲达按行其营垒,敛衽而叹曰:“天下奇才也!”彼见其规矩法度,出于其所不能为,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论者不此之信,而信其谲,岂非复为仲达所谲哉!

  唐李靖,谈兵之雄者也。吾尝读其问对之书,见其述孔明兵制之妙,曲折备至;曾不一齿仲达。彼晓兵者,固有以窥之矣。书生之论,曷为其不然也!孔明距今且千栽矣,未有能谅其心者。吾愤孔明之不幸,故备论之,使世以成败论人物者共少戒也。

  (选自《陈亮集》,**书局1974年版)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者至以为非仲达敌敌:敌人

  B.故常伺孔明之开阖伺:窥探

  C.仲达**拒之拒:抵御

  D.夫军无见粮而转军与战见:现成的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A.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B.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C.宥过无大刑/散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D.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帝者之政也/以佚道使/人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怨/杀者/王者之事也

  9.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即明确指出,诸葛亮与古代圣贤伊尹、周公是一类人物,然后历数诸葛亮的品德与功业,体现出作者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B.文章通过剖析仲达对诸葛亮上邦芟麦和兵出斜谷两件事的**,论证了作者关于仲达用大话欺骗部下、所说非其真实想法的观点。

  C.作者在读了唐代李靖的文章后,感慨李靖作为一个通晓兵法的人竟然也会发表书生式的迂腐议论,可见后人难以懂得诸葛亮的内心。

  D.这是一篇史论,文章对诸葛亮给予充分理解和深切同情,严正驳斥了一些人对诸葛亮的攻击和贬损,并且明确反对以成败论英雄。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4分)

  译文:

  (2)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3分)

  译文:

  (3)引军而济,背水为垒。(3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①陆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4分)

  答: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涉江采芙蓉》)

  (2)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志愿精神可以表述为一种具体化或日常化的人文精神。作为促进社区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成员个人身心完善的一种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志愿精神在日常生活层面的实际体现形式就是志愿行动。志愿精神的兴起,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式,体现了在不同层面上的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社会运行层面**发挥出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对于人的社会化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使社会成员接受基本的社会准则,塑造具有社会取向的价值观,从而形成潜在的服务社会的行动倾向,这就是

  它的社会教化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起到将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进行凝聚和团结的作用,它提供了同一个场景和机遇,使他们共同参与到同一项活动中,甚至还会起到聚合各种社会资源的作用,这就是它的社会整合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号召作用,而且这种召唤常常是以无声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其超越性的社会关怀又是使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无法抗拒的,从而会最终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这就是它的社会动员功能;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能够以其实际的效应,广泛地宣传并大力地弘扬最具有普遍性的、作为最能够表达优秀文化成分的社会价值观念和民族精神,而且在越重大的社会事件中,这种特征就会表现得越鲜明,这就是它的社会导向功能。

  志愿精神的兴起和志愿行动的产生,在人的发展层面上也会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体现了社会成员对价值合理性的追求。现代化的物质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工具合理性的追求,然而,现代化进程的悖论特征之一就在于,对工具合理性的关注常常极大程度地抑制了价值合理性。因此,为了防止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进程中出现畸形走势,强调价值合理性的意义就会显得极其重要。而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的意义之一就是体现出了社会成员以及社会本身对于价值合理性所作的追求。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表达了社会成员对人本化取向生活的向往。在现代化进程加速的时候,社会运行节奏加快,社会竞争状态加剧,社会流动范围扩大,个体价值取向增强等,使得社会成员对于高情感的向往和对于集体生活的需求表现得日益突出。而在表达志愿精神或参与志愿行动的过程中,过一种富有意义的集体生活,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的善良愿望,可以充分地表现出其中内含的人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

  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促进社会成员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社会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成为社会凝聚其成员的一种重要场域;从社会成员角度看,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则成为社会提升其成员素质的一个*台。正是在自愿参与公益事业或提供公共服务的实际行动中,社会成员实现了其精神境界的提升,完成了其价值观念的变化和人生经验的丰富,甚至促进了其自身知识的扩展和技能的增强,而这一切的经历及其感受也必将成为生命中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志愿行动所体现的功能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层面的一项是

  A.“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玉树抗震救灾行动中,全国各族人民心系灾区,目前已为灾区捐款45亿多元***。

  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快乐天使”们长期坚持照顾孤残儿童,实现了帮助他人的善良愿望,收获了快乐和幸福

  C.“一个也不能少”,希望工程志愿者们以他们的满腔热忱和无私行动,唤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失学儿童的真诚关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社区服务志愿者“一对一”定人到户帮助孤寡老人,弘扬了**民族爱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有关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愿精神通常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和亲身参与性的人文内涵。

  B.志愿行动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体化和日常化的实际体现形式。

  C.社会成员追求工具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物质成就的获得。

  D.社会成员在当前特定社会背景下对强竞争和高情感将更为向往。

  15.简要谈谈,如果缺乏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6分)

  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朵午荷洛夫

  这是去夏九月问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一次温和的争辩。“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

  “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种结论岂不太过罗曼蒂克。”“你认为……?”

  “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

  记得那是一个落着小雨的下午,午睡醒来,突然想到去博物馆参观一位朋友的画展。为了喜欢那份凉意,手里的伞一直未曾撑开,冷雨溜进颈子里,竟会引起一阵小小的惊喜。沿着南海路走过去,一辆红色计程车侧身驰过,溅了我一裤脚的泥水。抵达画廊时,正在口袋里乱掏,你突然在我面前出现,并递过来一块雪白的手帕。老是喜欢做一些*淡而又惊人的事,我心想。

  这时,室外的雨势越来越大,群马奔腾,众鼓齐擂,整个世界茏罩在一阵阵激越的杀伐声中,但极度的喧嚣中又有着出奇的静。我们相偕跨进了面对植物园的阳台。“快过来看!”你靠着玻璃窗失神地叫着。我挨过去向窗外一瞧,顿时为窗下一幅自然的奇景所感动,怔住。窗下是一大片池荷,荷花多已凋谢,或者说多已雕塑成一个个结实的莲蓬。满池的青叶在雨中翻飞着,大者如鼓,小者如掌,雨粒劈头劈脸洒将下来,鼓声与掌声响成一片,节奏急迫而多变化,声势相当慑人。[来源:学*科*网]

  我们印象中的荷一向是青叶如盖,俗气一点说是亭亭玉立,之所以亭亭,是因为它有那一把瘦长的腰身,风中款摆,韵致绝佳。但在雨中,荷是一群仰着脸的动物,专注而矜持,显得格外英姿勃发,矫健中另有一种娇媚。雨落在它们的脸上,开始水珠沿着中心滴溜溜地转,渐渐凝聚成一个水晶球,越向叶子的边沿扩展,水晶球也越旋越大,瘦弱的枝杆似乎已**不住水球的重负,由旋转而左摇右晃,惊险万分。我们的眼睛越

  睁越大,心跳加速,紧紧抓住窗棂的手掌沁出了汗水。猝然,要发生的终于发生了,荷身一侧,哗啦一声,整个叶面上的水球倾泻而下,紧接着荷枝弹身而起,又恢复了原有的.挺拔和矜持,我们也随之嘘了一口气。我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一片浓烟刚好将脸上尚未褪尽的红晕掩住。

  也许由于过度紧张,也许由于天气阴郁,这天下午我除了在思索你那句“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的话外,一直到画廊关门,我们再也没有说什么

  但我真正懂得荷,是在今年一个秋末的下午。这次我是诚心去植物园看荷的,心里有了准备,仍不免有些紧张。跨进园门,在石凳上坐憩一下,调整好呼吸后,再轻步向荷池走去。

  噫!那些荷花呢?怎么又碰上花残季节,在等我的只剩下满池涌动的青叶,好大一拳的空虚向我**。花是没了,取代的只是几株枯干的莲蓬,黑黑瘦瘦,一副营养不良的身架,跟丰腴的荷叶对照之下,显得越发孤绝。这时突然想起我那首《众荷喧哗》中的诗句:“众荷喧哗/而你是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

  午后的园子很静,除了我别无游客。我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呆呆地望着满池的青荷出神。众荷田田亭亭如故,但歌声已歇,盛况不再。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繁华与喧嚣,到处拥挤不堪;现在静下来了,剩下我独自坐在这里,抽烟,扔石子,看池中自己的倒影碎了,又拼合起来,情势逆转,现在已轮到残荷来欣赏我的孤寂了。想到这里,我竞有些赧然,甚至感到难堪起来。其实,孤寂也并不就是一种羞耻,

  当有人在欣赏我的孤寂时,我绝不会认为他有任何罪过。朋友,这点你不要跟我辩,兴衰无非都是生命过程中的一部分。今年花事已残,明年照样由根而茎而叶而花,仍然一大朵一大朵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接受人的赞赏与攀折,它却毫无顾忌地一脚踩污泥,一掌擎蓝天,激红着脸大声唱着“我是一朵盛开的莲”,唱完后不到几天,它又安静地退回到叶残花凋的自然运转过程中去接受另一次安排,等到第二年再来接唱。

  扑扑尘土,站起身来,绕着荷池走了一圈,绕第二圈时,突然发现眼前红影一闪而没。我又回来绕了半匝,然后蹲下身子搜寻,在重重叠叠的荷叶掩盖中,终于找到了一朵将谢而未谢,却已冷寂无声的红莲,我惊喜得手足无措起来,这不正是去夏那挨我最近,最静,最最温柔的一朵吗?

  (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读本②·一朵午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有删节)

  16.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4分)

  答:

  17.简要归纳画线段落的段意,并简析该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

  18.概述文章所表现的荷之美。(6分)

  答:

  19.结合两次观荷,谈谈“我”在思索“欣赏别人的孤寂是一种**”这句话的过程中,思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6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水中的倒影【俄】亚.索尔仁尼琴

  在水流涌动的水面,无论是远还是近的倒影全都辨认不出,即便水流清澈,即便水流上没有泡沫,--在经常涌动的水面,在永不休止的水的替换中,倒影是不真实的、不清晰的、难以理解的。

  只有当水流穿过一道又一道河抵达一片安静、开阔的海湾,或是在小河湾中驻足,或是在水波不兴的小湖中安卧,--只有在这些地方,我们才能在镜子般的水面上看到岸边树木上的每一枚叶子,淡淡白云中的每一抹云絮和天空那丰满而又蔚蓝的深处。此亦似君,此亦如吾。如果说,我们百般努力,至今仍未看见、仍未观照到不朽的、清晰的真理,这也许正是因为,我们还正在向某处运动,我们还正在生活?……

  在运动中能否清晰地辨认事物或认识自我,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见解。100字左右。(6分)

  答:

  21.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短评。(6分)

  ***发言人:

  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的投资环境澳联邦通讯**表示

  网络不能**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

  答:

  七、写作(60分)

  22.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60分)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阅读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1)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老子思想中的**理政智慧

  王

  老子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在一些人的印象里,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事实上,社会人生、**理政等问题,才是老子思考的中心。从老子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我们可以汲取**理政的智慧,明晓盛衰之道、成败之数。

  大德非小惠。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也就是说,真正有大德、厚德的人,不刻意去追求有德,反而有德;一些人不愿意失去德的名声,刻意去追求德,反而失去了德。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深含智慧。对于理政者而言,德的重要表现就是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各得所需。只要把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用合理的规则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就是德的表现,不必刻意去求德施德,这样才会成全大德。相反,如果理政者总是为了德的名声,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表面上看起来积了很多德,其实是偏私,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无为”方能大有为。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也就是说,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内在规律,即“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限制**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天道忌盈。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什么是“盈”呢?口满为盈,权大为盈,富奢为盈。口满,不仅难以兑现,而且招人记恨;权大,则生骄横,骄横必然侵害他人;富贵且奢侈,挥金如土,必然被食不果腹者怨恨。月满则亏,盛极则衰。老子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这句话点出了贫富无常的道理。怎样才能常虚不盈呢?关键是在成功的时候不忘忧患。有忧患意识,则无忧患;无忧患意识,则终忧患。也就是要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伟业须从细小做起。老子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小之事如何才能变成伟业呢?老子认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就是说,根本的方法在于不断地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天下大事皆由积累而成。所以,对于理政者而言,从小处做起,从一点一滴积累,抓好关键细节,方能成就大业。事物的发展在于积累的道理还启示人们,积小过会成大恶,千里之堤会溃于蚁穴。因此,理政者应当努力看得远一些、深一些,见事于初萌,防患于未然。

  (选自2009年4月7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老子的“德政”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刻意追求有德反而成就大德的理政者,才是真正有大德、厚德的理政者;为名声求德的人,反而失去了德。

  B.对理政者而言,能使人各得其位,各得其所,各得所利,各得所需,就是有德。

  C.理政者只有用合理的规则将人们的得利、得位及其途径、多少、高低等固定下来并严格执行,才能成全大德。

  D.理政者刻意求德施德,热衷于对个别人施小仁给小惠,搞“有求必应”,其实质是小惠个人,失德人民。

  2.下列对文章第三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为”指的是“道法自然”,理政者的行为必须遵循事物的内在规律。

  B.“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理政者通过自己的“无为”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达到“有为”。

  C.防止理政者乱作为的重要**之一是通过**、**限制**的私自膨胀。

  D.理政者要从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中得到治政的启示,否则就会私欲膨胀,扰民乱民。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作者看来,虽然老子是一位遁世远俗、玄之又玄的思想家,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那些古老的思想中汲取不少**理政的智慧。

  B.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得益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这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依据。

  C.老子认为天道忌盈,他主张理政者应该具有忧患意识,做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乐不忘悲。

  D.老子认为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对理政者而言,如果不善于从小事做起,抓住关键细节,就不能成就大业。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郑遨,字云叟,滑州白马人也。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遨少好学,敏于文辞。唐昭宗时,举进士不中,见天下已乱,有拂衣远去之意,欲携其妻、子与俱隐,其妻不从,遨乃入少室山为道士。其妻数以书劝遨还家,辄投之于火,后闻其妻、子卒,一恸而止。遨与李振故善,振后事梁贵显,欲以禄遨,遨不顾,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

  其后,遨闻华山有五粒松,脂沦入地,千岁化为药,能去三尸,因徙居华阴,欲求之。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目以为三高士。遨种田,隐之卖药以自给,道殷有钓鱼术,钩而不饵,又能化石为金,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唐明宗时以左拾遗、晋高祖时以谏议大夫召之,皆不起,即赐号为逍遥先生。天福四年卒,年七十四。

  遨之节高矣,遭乱世不污于荣利,至弃妻、子不顾而去,岂宝,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屋壁,其迹虽远而其名愈彰,与乎石门之徒异矣。与遨同时张荐明者,燕人也。少以儒学游河朔,后去为道士,通老子、庄周之说。高祖召见,问“道家可以**乎?”对曰:“道也者,妙万物而为言,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也。”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荐明闻宫中奉时鼓,曰:“陛下闻鼓乎?其声一而已。五音十二律,鼓无一焉,然和之者鼓也。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高祖善之,赐号通玄先生,后不知其所终。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隐逸传》)

  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明宗祖庙讳遨,故世行其字 字:书法

  B.因徙居华阴,欲求之 因: 因为

  C.至或图写其形,玩于壁屋 写:描摹

  D.与乎石门之徒异矣 徒:门徒

  5.下列各句,均能说明郑遨“节高”的一组是(3分)

  ①遨少好学,敏于文辞

  ②后闻妻子卒,一恸而止

  ③欲以禄遨,遨不顾

  ④节度使刘遂凝数以宝货遗之,遨一不受

  ⑤遭乱世不污于荣利

  ⑥然遨好饮酒弈棋,时时为诗章落人间

  A.①②⑥ B.②②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遨年轻时好学能文,后来考进士却落第了,又恰逢****,于是隐居山林,当了道士。

  B.郑遨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交情深厚,三人虽屡受朝廷征召,但均未出仕,被世人看作是三位高洁之士。

  C.郑遨隐居山林,但经常有诗稿散落民间,人们对这些诗稿珍爱有加,甚至把它们誊写在丝绢上,作为馈赠佳品。

  D.张荐明与郑遨同为当时著名的隐士,他曾喜好儒学,后来则一心崇奉道家学说,他认为道家学说对**大有裨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后振得罪南窜,遨徒步千里往省之,由是闻者益高其行。(4分)

  (2)遨尝验其信然,而不之求也。(3分)

  (3)高祖大其言,延入内殿讲《道德经》,拜以为师。(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临江仙 **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凋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8.“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分)

  9.“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

  (1)羽扇纶巾,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至人无己, , 。(庄子《***》)

  (4)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5)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出师表》)

  (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粱在田野里飘香。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那时候,爷爷当了村**,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何大把式家里。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要不,你把它推走?”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这档次。”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辉。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路。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三婶在村里**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务就是: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两人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题目“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指的是两场婚礼,含蓄地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又暗示这两场不同的婚礼同样万众瞩目。

  B.“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和“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前后照应,前者写出“三叔”的感动,后者暗示了“儿子”情感和想法的变化。

  C.末段的议沦不仅呼应了首段的议论,使小说结构显得紧凑自然,而且包含了小说主旨,既含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又引人深思。

  D.在“三叔”的叙述中巧妙插入“我的爷爷”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而且强化了主旨。

  E.这篇小说的语言朴实而生动,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生活色彩,让读者备感自然和亲切,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产生情感共鸣。

  (2)小说两次写到“皓月当空”,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3)小说中的“三叔”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讲述了三代人的三个婚礼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关。你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结合小说和现实生活,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渎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晚清名臣沈葆桢

  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11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1500*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

  沈葆桢有三个身份: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督兼管**。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

  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为此他还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1855年,35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叛太*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

  1865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27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1866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

  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自己的海军,而沈葆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先行接办”,“不准固辞”。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11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历史上第一座船厂,8年时间,造出了5艘商船和11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了“近代**船舶工业与海**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海军**萨镇冰……

  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铁甲舰不可不造,**不可不防”!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

  1874年,**进犯**后,沈葆桢被派往**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开垦,促成了**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年,**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沈葆桢厅”。

  1879年7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

  (选节自《文史参考》2011年总第44期)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沈葆桢的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从家庭成员和朝廷**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林则徐不以貌取人,而是早早看好了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又聪慧好学的沈葆桢,后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

  C.沈葆桢赴省城担任九江知府时身无分文,只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

  D.左宗棠为请沈葆桢出山而三顾茅庐,第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

  E.沈葆桢的部下有人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一怒之下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

  (2)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3)作为“晚清名臣”,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6分)

  (4)成就沈葆桢“名臣”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出身”、“读书”、“无私”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刘翔复出,并在决赛中以13秒34的成绩成功卫冕,整个全运村人声鼎沸,人言啧啧,“翔飞人”再次受到观众和**的热捧。

  B.《诗经》对我们而言还是一个谜,它有着太多的秘密尚未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我们研究它,虽殚精竭虑,却仍对它恋恋不舍。

  C.漂亮而有个性的新车型越来越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正好可以择善而从。

  D. 2009年10月16日,第十届西博会在成都召开,这次博览会聚集了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世界杯期间电视台往往会播出一些老片应付观众,一来避开世界杯的风头,二来也降低这段“足球月”的播出成本。

  B.专家表示,南京的城市绿化应该在保持既有特色的同时,走出用单一树种建设林阴大道的思路。

  C.由于新加坡是双语教学,为初去他国的学生做好了语言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在异国他乡不会有那么强烈的陌生感。

  D.**“发现”号航天飞机7月1日的发射不仅关系到国际空间站的未来,而且将影响**航天计划的正常实施。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①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②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③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⑤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⑥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16.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请你把营长的话修改成一条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40字)(5分)

  据说在本世纪初,**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8点,哈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这道命令由传令兵传达给连长,然后连长传达给班长,当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横线处续写两句,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 , ;成长就像 , 。

  六、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不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这个体制捆绑下无用武之地的人,即使到了瑞士也找不到领唱的舞台……大家面对同样的时代,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人生境界。那些牢骚满腹的人寻找的种种原因,在某些人的眼中却常常是难得的人生机遇。

  请根据自己的感悟,联系现实,自行立意,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2)

——浙江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P=,Q=,则P=

  A.[2,3] B.(-2,3] C.[1,2) D.

  2.已知互相垂直的*面交于直线l,若直线m,n满足,则

  A.B. C. D.

  3.在*面上,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所得的垂足称为点P在直线l上的投影,由区域中的点在直线x+y-2=0上的投影构成的线段记为AB,则|AB|=

  A. B.4 C. D.6

  4.命题“使得”的否定形式是

  A.使得 B.使得

  C.使得 D.使得

  5.设函数,则的最小正周期

  A.与b有关,且与c有关 B.与b有关,但与c无关

  C.与b无关,且与c无关 D.与b无关,但与c有关

  6.如图,点列分别在某锐角的两边上,且

  ,,

  ,.

  (表示点P与Q不重合)

  若,为的面积,则

  A.是等差数列B.是等差数列

  C.是等差数列D.是等差数列

  7.已知椭圆与双曲线的焦点重合,分别为的离心率,则

  A.且 B.且

  C.且 D.且

  8.已知实数.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9.若抛物线上的点M到焦点的距离为10,则M到y轴的'距离是.

  10.已知,则A=,b=.

  1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cm2,体积是

  cm3.

  12.已知,若,则a=,b=.

  13.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

  ,则=,=.

  14.如图,在中,AB=BC=2,.若*面ABC外的点P和线段AC上的点D,满足PD=DA,PB=BA,则四面体PBCD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15.已知向量a,b,|a|=1,|b|=2,若对任意单位向量e,均有|a?e|+|b?e|,则a?b的最大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题满分14分)在 中,内角 所对的边分别为 ,已知

  (Ⅰ)证明:

  (Ⅱ)若 的面积 ,求角A的大小.

  17.(本题满分15分)如图,在三棱台 中,已知*面BCFE *面ABC, , , , ,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18. (本题满分15分)设 ,函数 ,

  其中

  (Ⅰ)求使得等式 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Ⅱ)(i)求 的最小值

  (ii)求 在 上的最大值

  19.(本题满分15分)如图,设椭圆C:

  (Ⅰ)求直线 被椭圆截得到的弦长(用a,k表示)

  (Ⅱ)若任意以点 为圆心的圆与椭圆至多有三个公共点,求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

  20、(本题满分15分)设数列满足 ,

  (Ⅰ)求证:

  (Ⅱ)若 , ,证明: , .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3)

——浙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浙江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

  一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嗔视(chēn) 毗邻(bí) 迥乎不同(jiǒng)

  B. 胚芽(pī) 缄默(jiān) 廓然无累(kuò)

  C. 酬和(hè) 追溯(sù ) 脱笼之鹄(hú)

  D. 彷徨(páng) 伎俩(jì) 叱咤风云(ch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矫健 一代天骄 纯萃 鞠躬尽瘁

  B.寒暄 喧宾夺主 重叠 险象迭生

  C.喑哑 暗然缥缈 翰林 浩瀚无垠

  D.报酬 以德抱怨 ** 恃才放旷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的紧要关头,有极少数**,或无动于衷,或畏缩不前,其所作所为,与***员、人民公仆的身份极不相称。

  B.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C.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D. 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4.下列 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孔乙己》选自《呐喊》,是鲁迅最得意的小说之一。小说不仅抨击了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毒害,还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人们同情心的普遍缺失。

  B.《惠子相梁》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两则故事均节选自《庄子》,《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 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人物。

  C.《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文章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了**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D.夏洛克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吝啬鬼形象,他为人刻毒、贪婪。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中美去年4月达成的“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关系”是一个很好的框架,现在需要补充更多具体、可操作。

  B.进入3月以后,气温将呈回升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受北方冷空气的频频影响,以及南方暖湿气流的活跃,近期的天气变化还会较大。

  C.我国将逐步加大经费保障水*,不断完善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

  D.龙虾肉中的一种物质与维生素C能起反应,生成对人体有害的三价砷,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虾还不宜与猪肉、狗肉、鸡肉等肉类同食。

  6.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 , !风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 。(龚自珍《已亥杂诗》)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孙湘》)

  ④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常言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秀”是那棵树的长处,① 。俗话说:“淹死的多是会水的。”会游泳是一个人的长处,但这个长处也会为被淹提供更多的机会。由此看来,长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当剑的一面利刃对着敌人时,另一面利刃却对着自己啊。所以,② 。

  8.概括下面四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国际三八妇女节”即将来临,杭州市彭埠第二小学七堡校区**了一次“礼乐少年,向妈妈学巧手——即‘三八’节感恩活动”,通过和妈妈一起烧菜,向妈妈学烧菜,喂妈妈吃菜等形式,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和家长、同学亲密合作、共同劳动的快乐,增进与家人同学之间的感情,同时体会妈**辛苦,从而学会感恩、孝敬长辈。

  3月7日下午,家长们陆续来到学校,每个孩子都行动起来了。教室被孩子们用课桌分割成一个个区块,铺上桌布,教室就成了临时餐厅。孩子们纷纷拿出各自带来的餐具、作料等,有序的摆放在课桌上。活动分组进行,高年级的孩子中能力强的,成了组里的“大厨”,不会做菜的,也挺忙碌,洗菜、递碗筷……而爸爸、妈妈们则成了他们的教练兼现场指挥。

  9.根据下文提供的情景,写出**谢治胜的喊话。(3分)

  不久前,大连港客运广场突然降下了“钱雨”,百元大钞纷纷撒向人流。**的是x疆某设计院的一名34岁的妇女。她是因间歇性精神病突然迸发,恍惚中,觉得往来的人流都是难民,于是她怜悯之心大发,遂将随身携带的7600元钱全部撒向空中。此时正在执勤的**的**谢治胜发现了这一情况,迅速断定了此事发生的原因,急速拥进人群,一面捡地上的钞票,一面大声地向群众喊话。谢治胜大声喊道:“

  ”。随着他地喊叫,人群的骚乱停止了。片刻,一位年轻人第一个走到谢治胜面前,递上他拾到的7张百元大钞。接着,人们纷纷把拾到的钱递到谢治胜手上,他清点了一下,共计7300。

  10. 仿照示例,在“彩虹”、“气球”、“天*”中任选一个为对象,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要求符合对象特点,恰当运用修辞。(3分)

  【示例】铁钉: ①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②从不知自身进取,因而只能被动挨打。

  【仿句】

  二(3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8题。

  (一)

  我只有一束鲜花

  “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我们全家人都在他们的盯视之下。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事,连走路都轻轻的。父亲*时要被喊到离我们家五六华里的一个小村去做活,因为他没有 资格在园艺场做工。父亲如果早一年回来,我上学的事肯定会化为泡影。

  上学前,妈妈和外祖母一遍遍叮嘱我:千万要听话啊——听各种人的话,无论是谁都不要招惹啊。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这是我必须记住的,即在外面千万不能提到父亲。就这样,我心里装着一大堆禁忌,战战兢兢背**书包。

  可能因为我太沉默了吧,从第一天开始,学校里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我每时每刻都是拘谨的,尽管我总是想法遮掩它。我试着对同学和老师微笑,或者至少对他们说点什么才好——试了试,很难。

  从学校出来,一个人踏上那条灌木丛中的小路时,我才重新变 成了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同学和老师知道我们家的详细情况,但我想校长可能知道,因为他的镜片后面有一双好奇的、诡秘的眼睛。我于是像躲避灾难一样躲避着他。

  就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了一个奥秘:校园里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孤单。我敢肯定,这个**概也像我一样,暗暗压着一个可 怕的心事。这不仅是当时,以至于后来一生,我都会从人群中发现那些真正的孤单者。

  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她来这所学校已经一年多了,她与所有老师都不一样,我觉得她那温柔的眼睛抚慰着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投向我的时候,目光中竟然没有歧视也没有怜悯,而仅仅是一份温煦、一种滚烫烫的东西。

  当时离学校十几里外有一处小煤矿,每到了秋末全班就要去山上捡煤,以供冬天取暖用。因为雨水可以把泥中的煤块冲洗出来,所以越是下雨就越要爬到山上。大家都穿了雨衣,可是“黑子”几个故意不穿,故意溅上满身满脸的黑泥,像恶鬼一样吆吆喝喝。我好不容易才捡到的煤块,一转眼就被他们偷走了。有一次“黑子”走过来,狞笑着看我一会儿,然后猛地喊了一句父亲的名字。雨水像鞭子一样抽打我的脸。我吐出了流进口中的雨水,攥紧了拳头。“黑子”跳到一边,接着往前一拱,把我撞倒在斜坡上。坡很陡,我全力攀住一块石头。这时几个人一齐踢旁边盛煤的篮子、踢我的手。我和辛辛苦苦捡到的煤块一起,顺着陡坡一直滚落下去。

  我的头上、手上、全身上下都被尖尖的石棱割破撞伤,雨衣撕得稀烂。我满脸满身除了黑泥就是渗出的血,雨水又把血水涂**……有几个同学吓坏了,他们一嚷,班**老师也跑过来,他只听“黑子”几个说话,然后转脸向我怒吼。我什么也听不清,只任雨水抽打我的脸。

  正在我发木的时候,有一只手扶住了我:音乐老师!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她领我直接去了场部医务室。我的伤口被药水洗过,又包扎起来。场医 与她说了什么,我都没有听清。离收工还有一段时间,她领我去了宿舍。

  我今生第一次来老师的.住处:天啊,原来是如此整洁的一间小屋,我大概再也看不到比这更干净的地方了。一 张小床、一个书架,还有一张不大的办公桌——我特别注意到桌旁有一架风琴;床上的被子叠得整齐极了,上面用白色的布罩罩住。屋里有阵阵香味儿:水瓶中插了一大束金黄色的花……

  她要把我衣服上的泥浆洗掉、烘干,我只得在这儿耐心地等下去。天黑了,她打来饭让我一起吃。这是我一生中所能记起的最好的一餐饭。我的目光长时间落在了那一大束花上……我想起我们家东篱下也有一丛金黄色的菊花。

  第二天上学,我折下最大最好的几枝,小心地藏在书包里。我比*时更早地来到了学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后来的日子我就像有了一个新的功课:把带着露珠的鲜花折下来,我用硬纸壳护住它们,这样装到书包里就不会弄坏。如果上课前没有找到老师,就得小心地藏好。我看到她急 匆匆往办公室走去了——她如果在课间休息时回宿舍就好了,那时我就会把花儿交给她。我倚在门框上,咬着嘴唇等待。第一节课下了,她没有返回,我只好等第二节课。课间操时她终于回到了宿舍,可我又要被喊去做操。我知道,我的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大蓬颤颤的、香气四溢的鲜花—— 比起我无尽的感激,这只是一份微薄的礼物。我一无所有, 我只有一大束鲜花。

  (文章摘自《读者》2012-4)

  11.第1段中说:“‘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我”的“害怕”表现在哪几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13.文章多处写到“鲜花”,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你如何理解“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这句话?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3分)

  (二)

  环境激素

  欧盟宣布自2011年3月1日起严打双酚A。其实双酚A只是众多环境激素中的一种。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环境激素呢?

  近些年来,人们渐渐发现了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使牛、羊多长肉、多产奶,人们给这些牲畜体内注射了大量雌激素;为了让池塘里的鱼虾迅速生长,养殖户添加了"催生"的激素饲料;为了促使蔬菜、瓜果个大,提前进入市场,菜农和果农们不惜喷洒或注射一定浓度的乙烯利、脱落酸等"催生剂"。这种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或者说通过来自外部环境的合成化学物质,被科学界称之为环境激素,又称环境荷尔蒙。环境激素进入人体或野生动物体内,干扰其内分泌系统和生殖功能系统,影响后代的生存和繁衍。

  环境激素问题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据科学研究初步证实,目前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和动物起着类似于激素作用的有害物,已经发现至少三百余种。***7种最危险的多用来制造人们日常用的涂料、洗衣剂、树脂、可塑剂等。它们与人体内的正常激素"结合",引发内分泌紊乱,造**体正常激素失常。

  其主要危害表现为:一是由于食物、饮水中大量存在环境激素物质 ,正在造成男人的**减少,雄性退化,乃至男性不育症的高发。二是导致怀孕胎儿的畸形。经科学家研究发现,育龄妇女长期受环境激素的污染,会使受孕胎儿畸形的可能性**增加,使胎儿的五官、肢体或性器官的局部畸形。三是干扰和降低人体免疫机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智力低下,严重的还会引发某些癌症。**环保研究所的坂布贡教授研究的一项结果显示,环境 激素的污染,使饲养的鸡70%患有眼病,30%患有咳嗽,15%患有气喘和支气管炎。恰恰这种鸡食品,已经和正在成为人们餐桌上吃得津津有味的佳肴。

  专家认为,个人要防止环境激素的危害,除不向周围环境乱丢化学物质外,还须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有效预防措施:一、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方便面容器9 0%是泡沫苯乙烯产品,它是一种致癌的环境激素。二、不要将聚氯乙烯包装食品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环境激素双酚A 会从中渗出。三、不要购买一些塑料婴儿用品和儿童玩具。多数情况下,双酚A常见于一种塑料聚碳酸酯(PC)中,在合成PC的过程中,添加双酚A不但可以让它变得无色透明,还结实耐磨,因此从奶瓶、太空杯到豆浆机、牙齿填充剂,到处都是它的身影。用聚碳酸酯制造的奶瓶在高温下能**出双酚A ,奶瓶最好是用玻璃制造的。另外,目前大多数玩具也使用了聚氯乙烯。四、食用糙米、荞麦、菠菜、萝卜、小米、黄米和元白菜等,容易使环境激素二恶英从体内排出。另据中日两国的一项联合实验证实,让实验鼠连续饮用两个月的茶水,就能使实验鼠的肝脏、胰脏、睾丸等内脏中的环境激素完全排出体外。

  15.请根据第二段的文意,简要解释"环境激素"。(不超过46个字)(3分)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①据科学研究初步证实,目前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和动物起着类似于激素作用的有害物,已经发现至少三百余种。

  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智力低下,严重的还会引发某些癌症。

  17.本文围绕"环境激素"这一话题,具体说明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点简要回答。(3分)

  18.对环境激素的危害,除了文中列举的防御措施之外,请根据文意简要补充几条。(4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9—23题。

  李疑以尚义名于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怠之,弗舍。杖踵①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闻君义甚高,能假我一榻乎?”疑许诺,延就坐,迅除明爽室,具床褥炉灶,使寝息其中。征医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其手,问所苦,如侍亲戚。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②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 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逆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 ,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 乎?”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而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③以货,遣归。人于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注:①踵:走到。②溲:sōu便溺,这里指小便。③赆:jìn赠给人的路费或礼物。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怠之,弗舍(舍弃) B.具床褥炉灶(备办)

  C.疑许诺,延就坐 (邀请) D.籍其数而封识之(记录)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李疑以尚义名于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躬为煮糜炼药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C.二子以米馈,却弗受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籍其数而封识之 子子孙孙无穷溃也,而山不加增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

  ①我不幸被疾矣,人莫我舍。

  ②患难相 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22. 结合文章材料,试分析李疑其人性格特点。(4分)

  2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两个小题。(5分)

  书事

  黄宗羲

  初晴泥路觉蹒跚, 听彻松涛骨亦寒。

  莫恨西风多凛烈, 黄花偏耐苦中看。

  注: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明亡后起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不仕。

  (1)一、二两句描写了环境怎样的特点?(2分)

  (2)托物言志是本诗的一大特点,请就此作赏析。(3分)

  四 作文(40分)

  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总想到远方去旅行。远方对我们的**不仅仅是风光美景、人文历史,更多的是一种梦幻,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生活中近的是现实,远的才 是诗。所以远方总像一簇圣火,在人们心头燃烧。于是我们总是期盼着远方……

  请以“远方”为题,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4)

——**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菁选3篇)

**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题单选 郭沫若标明为“眷念祖国的情绪’’的诗作是( )

  A.《凤凰涅槃》

  B.《天狗》

  C.《炉中煤》

  D.《地球,我的母亲》

  参***: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炉中煤》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炉中煤》的副标题为“眷念祖国的情绪”,是一篇表现作者眷念祖国之情的现代新诗,收录在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当中。《凤凰涅榘》《天狗》《地球,我的母亲》也是诗集《女神》中的名篇。

  第2题单选 鲁迅短篇小说《风波》的结构线索是( )

  A.****

  B.九斤老太的唠叨

  C.七斤的苦闷

  D.辫子事件

  参***: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风波》的结构线索。

  【应试指导】小说中所描写的风波的起因、发展和结束,均由“辫子事件”这一线索贯穿起来,故“辫子事件”为小说的结构线索。

  第3题单选 诗集《春水》的作者是( )

  A.张

  B.冰心

  C.萧红

  D.丁玲

  参***: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作品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春水》是冰心的诗集。此外,冰心还出版了诗集《繁星》、散文和短篇小说舍集《超人》、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第4题单选 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

  C.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D.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参***: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论毅力》的中心论点。

  【应试指导】《论毅力》选自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中的《专集·新民说》,是一篇政论文。全文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说理方法,紧紧围绕“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个论点展开论证。

  第5题单选 下列关于作者艺术风格的评论,错误的是( )

  A.艾青在诗歌形式上追求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B.冰心的散文文笔清丽,意蕴隽永

  C.沈从文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

  D.朱自清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参***: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作家艺术风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艾青的诗歌语言**多变、富有节奏感,形式上长短句结合,不刻意追求格律押韵,故A项的说法不正确。

  第6题单选 成语“分崩离析”出自

  A.《季氏将伐颛臾》

  B.《寡人之于国也》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参***: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拔】本题考查了“分崩离析”一词的出处。

  【应试指导】“分崩离析”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一句中,意为四分五裂。

  第7题单选 先秦诸子中最善于采用“欲擒故纵、引君人彀’’论辩手法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参***: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孟子的论辩手法。

  【应试指导】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用梁惠王熟悉的战事作比喻.让其迅速对“五十步笑百步”作出判断。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套,自己否定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引君入彀”的论辩手法,故应选B项。

  第8题单选 在契诃夫小说《苦恼》里,车夫姚纳向小母马倾诉的主要原因是( )

  A.年老多病,无依无靠

  B.生活困窘,缺乏救助

  C.儿子死了,无人赡养

  D.社会冷漠,百姓麻木

  参***: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契诃夫小说《苦恼》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小说中,姚纳因刚失去爱子,想要找人诉说自己的悲痛,却无人倾听,并多次遭到周围人的冷眼、蔑视和辱骂,社会的冷漠和百姓的麻木让他只能向小母马诉说内心的痛苦。

  第9题单选 黄省三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

  A.《断魂枪》

  B.《曰出》

  C.《雷

  D.《**人》

  参***: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曹禺戏剧《曰出》的主要人物。

  【应试指导】黄省三出自戏剧《曰出》,是一个被剥削、被欺凌的社会底层小人物形象。

  第10题单选 下列诗句中,表现了由“己之思彼”转写“彼之思己”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IH时相识

  C.想佳人、妆楼隅忘,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参***: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想佳人、妆楼颞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前半句“想佳人、妆楼湡望”指自己思念佳人;后半句“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指设想佳人在家想念自己.故选C项。

  第11题单选 称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家是( )

  A.鲁迅

  B.茅盾

  C.胡适

  D.周作人

  参***: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应试指导】《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伟大的传记文学著作,被鲁迅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12题单选 诗作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

  A.屈原

  B.陶渊明

  C.杜甫

  D.陆游

  参***: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杜甫的相关内容。

  【应试指导】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诗人,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诗风格多样,但以沉郁顿挫为主,**作有《三吏》《三别》。

  第13题单选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写作意图是( )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

  B.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

  C.记述乡间**的情景

  D.阐述“养民**”的思想

  参***: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种树郭橐驼传》的写作意图。

  【应试指导】文章借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经验,表达了作者****的愿望,指出为政与种树一样,一定要顺其天性,不要人为破坏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

  第14题单选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主张的是( )

  A.杜甫

  B.韩愈

  C.白居易

  D.李商隐

  参***: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白居易的文学主张。

  【应试指导】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主张发挥诗歌为**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

  第15题单选 屠格涅夫《门槛》中,“门槛”象征着( )

  A.敌人设下的陷阱

  B.囚禁**者的**

  C.**者的秘密**

  D.**征途的艰难险阻

  参***: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门槛》里的象征手法。

  【应试指导】“门槛”象征着**征途上的艰难险阻。《门槛》是一篇充满象征意蕴的散文诗,全文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如“一座大楼”象征着伟大而壮丽的**事业;“门内的声音”,象征着对投身**者的考验;“一位姑娘”,则喻指勇于献身的**战士;而“傻瓜”,象征着市侩们对于**者的不理解和污蔑;“一个圣人”.象征着人民群众对**者的崇敬。

  第16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其”表示期望、命令等语气的是( )

  A.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百亩之田,无夺其时

  D.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参***:B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其”的用法。

  【应试指导】B项中的“其”为语气词,表示命令或希望的语气;ACD三项中的“其”均为代词。

  第17题单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参***: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一词多义的理解。

  【应试指导】D项中的“为”都是“作为”的意思。A项中的“故”分别为“缘故”“从前”的意思;B项中的“于”分别为“在”“到”的意思;C项中的“焉”前一个为“怎么,如何”的意思.后一个为语气助词。

  第18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的是( )

  A.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C.人之将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D.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参***:C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宾语前置的用法。

  【应试指导】A项“未之逮”倒装,宾语前置,为“未逮之”;B项“姜氏何厌之有”,“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何厌有之”;D项“以何市而反”宾语前置,为“何市以而反”。

  第19题单选 下列各句中,带横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

  A.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忽:忽然

  B.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谢:问

  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掇:拾取

  D.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顾:访问

  参***:A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的字词释义。

  【应试指导】A项,忽:若有若无,形容风尘迷漫,视野不清。

  第20题单选 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翻译错误的是( )

  A.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去不复顾:离开之后就不要再回头去看它。

  B.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广为圜陈外向:李广命令士兵面向外布成圆形的阵势。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不负戴于道路矣:不用身背头顶地在道路上奔波了。

  D.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佛寺上的浮雕与图画。

  参***:D

  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文言文句子的翻译。

  【应试指导】D项,抽矢射佛寺浮图:抽出箭射向寺庙里的佛塔。

**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2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下面试题。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蘩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第21题简答 颍考叔为什么要“食舍肉”?文章表现颍考叔的“纯孝”有何作用?(4分)

  参***:引起郑庄公的注意,引出下文。(2分)反衬庄公的伪孝。(2分)

  第22题简答 郑庄公与姜氏“隧而相见”表现了郑庄公怎样的性格特征?(2分)

  参***:虚伪。(2分)

  第23题简答 从全文来看这段文字有何作用?(4分)

  参***:这是文章的“尾声”,它使故事更加完整,(2分)也使庄公的性格更加突出。(2分)

  阅读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24题简答 这段文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4分)

  参***:旷达乐观,超然物外(或“超脱”)。(4分)

  第25题简答 作者以水与月为喻,阐明了怎样的哲理?(4分)

  参***:万物都具有变与不变的两重性。(4分)

  第26题简答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赋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点?(2分)

  参***:骈散相间。(2分)

  阅读《诗经·周南·桃天》,然后回答试题。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黄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嫁。②黄:大。

  第27题简答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属于“赋、比、兴”中的哪种手法?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分)

  参***:用了“兴”的手法(或“比兴”)。(2分)借桃花起兴,将女子比作桃花,形容女子貌美如花。(2分)

  第28题简答 诗中对桃花的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这样写有怎样的艺术效果?(4分)

  参***:第一章借桃花写女子年轻美貌;第二章借桃实达结婚生子的祝愿;第三章写桃叶祝福婚后生活美满。(2分)这样写使自然与人事融为一体。(2分)

  第29题简答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2分)

  参***:这是庆贺姑娘出嫁的诗。(2分)

**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3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阅读朱光潜《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文章的通病就不外两种,不知选择和不知安排。第一步是选择,斯蒂芬生说:文学是“剪裁的艺术”。剪裁就是选择的消极方面。有选择就必有排弃,有割爱。在兴酣采烈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样样都好,尤其是费过苦心得来的,要把它一笔勾销,似未免可惜。所以割爱大是难事,它需要客观的冷静,尤其需要谨严的****。不知选择大半由于思想的懒惰和虚荣心所生的错觉。遇到一个题目来,不肯朝深一层处想,只浮光掠影地凑合一些实在是肤浅陈腐而自以为新奇的意思,就把它们和盘托出。我常看大学生的论文,把一个题目所有的话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每一点都约略提及,可是没有一点说得透彻,甚至前后重复或自相矛盾。如果有几个人同做一个题目,说的话和那话说出来的形式都大半彼此相同,看起来只觉得“天下老鸦一般黑”。这种文章如何能说服读者或感动读者?这里我们可以再就用兵打比譬,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要塞既下,主力既破,其余一切就望风披靡,不攻自下。古人所以有。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说法。如果虚耗兵力于无战略性的地点,等到自己的实力耗尽了.敌人的要塞和主力还屹然未动,那还能希望打什么胜仗?做文章不能切中要害,错误正与此相同。在艺术和在自然一样,最有效的方式常是最经济的方式,浪费不仅是亏损而且也是伤害,与其用有限的力量于十件事上而不能把任何一件事做得好,不如以同样的力量集中在一件事上.把它做得斩钉截铁。做文章也是如此。世间没有说得完的话.你想把它说完,只晃得你愚蠢;你没有理由可说人人都说的话,除非你比旁人说得好,而这却不是把所有的话都说完所能办到的。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你须把着重点完全摆在这主旨上,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使你所写的事理情态成一个世界,突出于其他一切世界之上,像浮雕突出于石面一样;读者看到.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强有力的印象,不由得他不受说服和感动。这就是选择,这就是攻坚破锐;

  第30题简答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参***:写文章要善于选择材料,突出主旨,舍得割爱 (4分)

  第31题简答 作者以“用兵制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来说明什么道理?这是一种什么论证方法?(4分)

  参***:选择材料要突出主旨,切中要害。(2分)类比法。(2分)

  第32题简答 引言“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属于何种论据。(2分)

  参***:以名人名言做理论论据。(2分)

  阅读欧·亨利《麦琪的礼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试题。

  那三位麦琪,读者都知道,全是有智慧的人—非常有智慧的人—他们带来礼物,送给生在马槽里的'圣婴耶稣。他们首创了圣诞节馈赠礼物的风俗。他们既然有智慧,他们的礼物

  无疑也是聪明的,可能还附带一种碰上收到同样的东西时可以交换的**。我的拙笔在这里向读者叙述了一个没有曲折、不足为奇的故事:那两个住在一间公寓里的笨孩子,极不聪明地为了对方**了他们家里最宝贵的东西。但是,让我对目前一般聪明人说一句最后的话。在所有馈赠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在一切授受礼物的人当中,像他们这样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他们就是麦琪。

  第33题简答 文中的两个“笨孩子”具体指谁?(2分)

  参***:德拉和杰姆。(2分)

  第34题简答 他们各自为对方卖掉了什么最宝贵的东西,买回了什么圣诞礼物?(4分)

  参***:德拉卖掉长发买回表链,杰姆卖掉金表买回发梳(4分)

  第35题简答 作者为什么说在所有馈赠和授受礼物的人当中,他们两个是“最聪明的”?(4分)

  参***:因为他们所奉献和接受的都是真挚的爱心,这是金钱买不到的。(4分)

  阅读冰心《我的家在哪里?》,然后回答试题。

  梦,最能“暴露”和“揭发”一个人灵魂深处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向往”和“眷恋”。梦.就会告诉你,你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地方和人。

  昨天夜里,我忽然梦见自己在大街旁边喊“洋车”。有一辆洋车跑过来了,车夫是一个膀大腰圆、脸面很黑的中年人,他放下车把,问我:“你要上哪儿呀?”我感觉到他称“你”而不称“您”,我一定还很小,我说:“我要回家,回中剪子巷。”他就把我举上车去,拉起就走。走穿许多黄土铺地的大街小巷,街上许多行人,男女老幼,都是“慢条斯理”地互相作揖、请安、问好,一站就站老半天。

  这辆洋车没有跑,车夫只是慢腾腾地走啊走啊,似乎走遍了**城,我看他褂子背后都让汗水湿透了,也还没有走到中剪子巷!

  这时我忽然醒了,睁开眼,看到墙上挂着的文藻①的相片。我迷惑地问我自己:“这是谁呀?中剪子巷里没有他!”连文藻都不认识了,更不用说睡在我对床的陈屿大姐和以后进到屋里来的女儿和外孙了!

  只有住着我的父母和弟弟们的中剪子巷才是我灵魂深处永久的家。连**的前圆恩寺,在梦中我也没有去找过,更不用说**的娜安辟迦楼,**的燕南园,云南的默庐,四川的潜庐,**东京麻市区,以及伦敦、巴黎、柏林、开罗、***一切我住过的地方,偶然也会在我梦中出现,但都不是我的“家”!

  这时,我在枕上不禁回溯起这九十年来走过的甜、酸、苦、辣的生命道路,真是“万千恩怨集今朝”,我的眼泪涌了出来……

  前天下午我才对一位年轻朋友戏说,“我这人真是‘一无所有”从我身上是无‘权’可‘夺’,无‘官’可‘罢’,无‘级’可‘降’,无‘款’可‘罚’,无‘旧’可‘毁’;地道的无顾虑,无牵无挂,抽身便走的人。万万没有想到我还有一个我自己不知道的,牵不断、割不断的朝思暮想的‘家’!”

  注:①文藻,冰心的丈夫。

  第36题简答 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从“梦”说起?作者由“梦”想到了什么?(4分)

  参***:因为梦最能“暴露”一个人的内心世界。(2分)引发了她对“家”的思考。(2分)

  第37题简答 作者认为什么才是自己“灵魂深处永久的家”?她为什么说其他住过的地方“都不是我的‘家”’?(4分)

  参***:只有住着父母和弟弟们的地方才是真正的家(2分)因为其他地方都没有童年亲情的记忆。(2分)

  第38题简答 文章的结尾,冰心发出了怎样的慨叹?(2分)

  参***:世间一切皆可抛弃,只有亲情无法割舍。(2分)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5)

——**高考语文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 (菁选2篇)

**高考语文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1

  第1题单选 《论快乐》的作者是(  )

  A.朱光潜

  B.朱自清

  C.鲁迅

  D.钱钟书

  参***:D

  第2题单选 《我这土地》中诗人着力刻画的一个象征形象是(  )

  A.土地

  B.暴风

  C.鸟

  D.温柔的黎明

  参***:C

  第3题单选 在下列诗人中,属于田园山水诗派**作家的是(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李商隐

  参***:B

  第4题单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庄子》共33篇,“内篇”8,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4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B.《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3和“杂篇”12,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C.《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5和“杂篇”11,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D.《庄子》共33篇,“内篇”7,相传为庄周所著,“外篇”16和“杂篇”10,是庄子的门人和后学所著

  参***:C

  第5题单选 本文中,“亟请于武公”句中“亟”的意思是(  )

  A.迅速

  B.急忙

  C.屡次

  D.竭力

  参***:C

  第6题单选 下列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4)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A.比喻、夸张、排比、对偶

  B.排比、比拟、比喻、夸张

  C.对偶、比拟、比喻、夸张

  D.对偶、比喻、排比、夸张

  参***:D

  第7题单选 《郑伯克段于鄢》选自(  )

  A.《国语》

  B.《史记》

  C.《战国策》

  D.《左传》

  参***:D

**高考语文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2

  一、本文主旨

  第一次****后,1919年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开会。****希望帝国**放弃在华**,遭到拒绝;而****还准备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愤怒,遂发生了****。****还是一次反封建文化的**运动,所提出的“**”“科学”两面旗帜,影响十分深远。这次运动给旧**带来了新生的希望。当时远在**留学的作者为此十分鼓舞,他说:“**以后的**,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是和我的爱人一样。”这就是作者“眷念祖国的情绪”。

  本诗表现了作者爱国**思想感情。作者思念**之后的**,以燃烧着的煤的口气,诉说自己思念祖国的情绪,表现了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和决心为振兴祖国献身的精神。

  二、课文串讲

  全诗共分为四节。

  第一节:倾诉自己眷念祖国的热情和报国的真切心情;

  第二节:表示作者对祖国的强烈的爱长期被埋在心里,一有机会表达,这种感情则炽烈如火。

  第三节:说明苦于前身虽是栋梁之才,但无法报效祖国,在****浪潮激荡下,重见天光。(重点)

  第四节:再一次抒发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6)

——浙江高考*行志愿设置及录取规则 (荟萃2篇)

浙江高考*行志愿设置及录取规则1

  由于浙江高考招生**还没有公布,以下是2016年浙江*行志愿设置,供大家参考。

  1.文理科第一至三批均设置*行志愿,各批的提前录取院校为传统志愿。

  2.艺术类第一批为传统志愿,艺术类第二、三批和体育类的本、专科批均为*行志愿。

  3.根据*行志愿录取情况,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进行征求志愿。

  4.对*行志愿和征求志愿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视情进行降分征求志愿。

  5.各批*行志愿(即*行一志愿,下同)、征求志愿(即*行二志愿,下同)以及降分征求志愿(即*行三志愿,下同)均设置A、B、C、D、E5个高校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院校服从志愿)。文理科每所高校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艺术、体育类每所高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6.文理科各批提前录取院校设5个院校传统志愿和院校服从志愿;艺术各批提前录取院校设2个院校传统志愿,第一批设3个院校传统志愿。每所高校设3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浙江高考*行志愿设置及录取规则2

  由于浙江高考招生**还没有公布,以下是2016年浙江*行录取规则,供大家参考。

  实行“院校负责、省教育考试院**”的录取体制。高校应按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省教育考试院**实施向高校投放合格生源电子档案,并**高校执行国家招生**、招生计划的'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和违背录取规则的行为。对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考核合格、身体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分数线并符合高校投档要求的考生,由学校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高校自行确定;对已投档未被录取考生的原因解释由高校负责。


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荟萃2篇)(扩展7)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

  一、(18分,每小题3分)基础知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狰狞zhēng 诤言 挣脱 峥嵘岁月 铁骨铮铮

  B.撩拨liáo 潦倒 燎原 眼花缭乱 寥若晨星

  C.悭吝qiān 歼灭 虔诚 潜移默化 阡陌纵横

  D.缉拿jī 编辑 作揖 羁旅生涯 疾言厉色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

  A.积腋成裘 猝不及防 曲突徙薪 群贤必至

  B.瓦釜雷鸣 歪风邪气 目光如聚 铤而走险

  C.优柔寡断 源远流长 钟灵毓秀 常年累月

  D.自立更生 遗笑大方 弱不经风 气势汹汹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勇往直前的汩汩泉水相信,在岁月的过滤与涤荡下自己将永远一脉 。

  ②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③时间的长河无影无形,看不见摸不着,每天都在悄无声息地 。

  A.清莹 淡薄 流失

  B.轻盈 淡泊 流失

  C.轻盈 淡薄 流逝

  D.清莹 淡泊 流逝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

  B.在***流光溢彩的古典文学长廊里?有不少卷帙浩繁的文学巨著值得我们流连。

  C.百位知名学者十余年来殚精竭虑,通力合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终于问世了。

  D.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出国的时候。父亲送给我的那套石印的前四史,充塞了我的半个行囊。

  B.我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首批**38个试验区,从今年起进行课改实验。

  C.他的画作风格清新,色彩丰富,色调**,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致好评。

  D.我国古代,为区别韵文和骈文,凡不押韵、不重对偶和排比的散体文章,一律称之为散文。

  6.下列各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句是

  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 它们眼里,收进了多少秘密呢?

  A.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浯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鸽子从波涛连绵的屋顶上飞向天空!有谁看这城市有它们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们是惟一的俯瞰这城市的活物。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10题。

  成熟离我们有多远

  有一种理论认为,证券市场在走向成熟时会使市场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均化,但是我们知道几乎**外所有证券市场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如果用更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市场永远不会走到真正成熟的那一天,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所以,我们将无法界定绩优股与垃圾股在价格和投资价值上的差异,也几乎不能**那些为了获得超额利润而大肆造假的上市公司。就算是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证券市场,不也冒出了诸如“安龙”、“世界电信”之类的丑闻。

  但是在**,对造假行为的打击是不遗余力的,我们几乎可以用残酷这个词来形容。通常情况下,这些造假公司的首脑和相关人员都会倾家荡产并过上长期的铁窗生活,而且不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或许这就是真正意义的成熟市场,承认价格的扭曲,承认所有的投资者都是为了利益而来,也承认有可能存在虚构利润伪造报表的上市公司,但与此同时法律以极度严厉的惩罚**威慑着违法者。从这个角度讲,假如我们都理解了“对造假者的仁慈就是对投资者的**”的含义,也许我们的市场就离成熟不远了。

  *经济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向消费型经济的转型是必由之路,启动社会需求对经济拉动的杠杆作用将会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动力。在过去的10年里,制造类上市公司的辉煌是伴随着*成为“世界工厂”的步伐成长起来的。在未来的10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随着国民生活质量和水准的提高以及对消费需求的进一步上升,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正在不断壮大的消费类品牌将会步人上升轨道。

  7.第三段中用“杠杆”的比喻要说明的是( )

  A.较少的社会需求能极大地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B.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需求起着指导制约的作用。

  C.社会的需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有拉动调控的作用。

  D.*的消费型经济必将提高国民生活的质量和水准。

  8.在作者看来,以下不能作为“证券市场不会走到真正成熟”( )

  A.股票价格的定位根本不能用所谓理性的计算来获得。

  B.很多国家都在对市场造假行为进行不遗余力的打击。

  C.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的**证券市场也冒出了丑闻。

  D.虚构利润、伪造报表可以使上市公司获得超额利润。

  9.以下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参与者获得的利润趋向*均化则标志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认识。

  B.绩优股与垃圾股在价格和投资价值上的差异,决定了证券市场的价格存在扭曲。

  C.现阶段*经济实现了向消费经济的转型,会推动*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D.在上一个经济周期的10年里。那些尽显辉煌的*上市公司以制造类为主。

  10.以下对文章内容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造假行为人人喊打,但如果不予以彻底的打击,在一定条件下,它还会死灰复燃。

  B.终止来料加工型经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主要任务。

  C.“使参与者的赢利趋向*均化”是理想化的理论,很难指导*证券市场走向成熟。

  D.*的证券市场,如果能承认价格的扭曲,严厉打击造假现象,那就离成熟不远了。

  第Ⅱ卷

  三、(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回音壁

  陶然

  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奇妙的事情;一道环形的围墙,你站在那一边,我站在这一边,对方的身影甚至被**的建筑物遮住了;然而,那嗓音,啊,那熟悉的嗓音,透过贴耳的墙,就这样粼粼地相互传递,清晰、真切,简直就是殷殷的叮咛。

  当我傍着天坛的回音壁通话时,我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想起很多年以前,我首次站在这里,十分诧异于面前这毫不起眼的红墙,它甚至有些斑驳得古老了,却显示了惊人的传音灵敏度。这种与年龄不相称的敏捷,沟通了历史与现代的时光距离,我仿佛听到遥远时代的声音,那一刻就回响在耳畔。

  但这种错觉一闪即逝,我明明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把我从南海之滨携来的一句问候,一直保留到踏足这里,这才怀着既亲切又神秘的心情,轻轻地朝着伴我的朋友奉上空间的怀念:“你好吗?”

  你好吗?你好吗?这短促的三个字回荡起来,就在青山绿水间悠扬,有如一首多情的歌。

  我不知道传回我耳朵里的那一句,到底是我送去的,还是他回赠的;我总以为,你来我往的同一句话,已经交融成为分不清我的还是你的,那回音混淆了彼此的区别,成了合唱,流动在同一个音调里。

  我实在喜欢倾听郡回音。

  当发自心底的声音诉出,任谁都不会漠然于它的去路,更不会无视于它有没有回应。即使是在空谷里的呼喊:也还会有相应的回声;何况是在人间!

  这回音壁的妙处,就在于它的有呼必应。我有时会想,倘若太寂寞,倘若嘻嚣的市声卷走了真诚的歌声,也许你和我也可以在这古老的地方找到一点安慰。

  然而,我又想,大约,我们也不用太过拘泥于形式。生活在我们心海中激起的浪花,那涟漪,那涛声,不也是一种动人的回音吗?

  只是,胸中的回音壁是无形的,它随着世间的脉搏,不断地震出生命之歌。然而,比较起来,它比真正的回音壁或许还要敏锐而且立体,因而还要生动得多。

  11.文章第一段中用了两个叠音词,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6分)

  (1)粼粼:

  (2)殷殷:

  12.第二段中,作者之所以“总会升起一种奇异的感觉”是因为:(分两点回答,每点不超过18个字。)

  (1)

  (2)

  13.通观全文,回答以下问题。(8分)

  (1)“我实在喜欢倾听那回音”,“实在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2)胸中的回音壁和真正的回音壁主要的不同点是什么?

  14.本文构思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5分)

  四、(2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一17题。

  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予。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原君。*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粱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

  夫人具以语*原君,*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原君客。

  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15.用“/”线给文中画线的文字断句。(6分)

  秦 闻 公 子 在 赵 日 夜 出 兵 东 伐 魏 魏 王 患 之 使 使 往 请 公 子

  16.*原君以见毛公、薛公为羞,公子无忌对此的评价是(用文中语句作答) (5分)

  17.文中是怎样表现公子无忌礼贤下士的?(6分)

  18.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杜十四之江西

  孟浩然

  荆楚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指出这两首诗在抒情方式上的不同之处。

  (2)李白这首诗,诗中有画,有情,也有志。在“画”、“情”、“志”中选一点,谈谈你的理解。

  五、 作文(70分)

  19.下面诗句是对阴历二月(春天)的描写。(20分)

  太阳在二月升高,柳条在二月长垂。白雪在二月消融,冰凌在二月隐退。湖水在二月露面,迎春在二月吐蕾。燕子在二月来信,大雁在二月起飞。

  有人说二月(春天)是生命的季节,也有人说二月(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还有人说二月(春天)是喧闹的,灿烂的季节。请以“二月(春天)来了”为题,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20.有句话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使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没倒的话。请以“信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600字。(50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