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资料及基本介绍

关于长城的资料及基本介绍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长城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长城的基本简介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

  方城:只在春秋时楚国用过。

  堑、长堑、城堑、墙堑:这几种称谓基本上相互通用,从战国直到明代几乎全都使用过。

  塞、塞垣、塞围:在史书中用到“塞”字的地方很多,一般情况有两种意义:一是表示关口要隘,二是表示长城。

  长城塞、长城亭障、长城障塞:这些称谓在史书中很常见。

  壕堑、界壕:是长城建筑的一种形式,而界壕则是金代长城的专用词。

  边墙、边垣:将长城称之为“边”,主要是明朝。中国古代,多将中原各地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地域称之为“边地”,明代则将在这一地域修筑的长城称之为“边墙”或“边垣”。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长城保护报告》首次晒出了长城的“家底儿”——墙壕遗存总长度21196.18千米,各时代长城资源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04个县(市、区)。

  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

  秦始皇统一后,对秦国最大的威胁是北方的匈奴,虽为了解决这个威胁,秦始皇曾亲率兵队北伐匈奴,但是却不能解除匈奴对秦朝的威胁,为了保护北方边界的百姓和保障中原的安全,遂下令修筑万里长城,以抵御外敌。

  秦始皇修建长城不止是为了抵御外敌,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防止分裂复辟,便要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交通和联系,因此需修建道路,加上当时因常年战争,农业的各设备均受到破坏,因此要大力修复河道,加快农业生产的恢复。

  而因为修建长城也给百姓加强了徭役之苦和苛令之责,为了加快长城的修建便要投入很多劳力,因此连家中的妇孺也被迫参与长城修建,这样导致众百姓在这样的劳役中丧失生命,而且对他们的苛责十分严厉,使用“连坐”之役刑,百姓一时之间叫苦连天。

  据史学家们考证,长城并不是秦始皇开创的,秦始皇是在秦、赵、燕三国北边原有的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而形成,只是将现有的三处长城相连,将它们联贯为一,成为抵御之墙,也进一步减少了防御的士兵。

  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西起甘肃省岷县,北至临洮县,再经定西县南境东北至宁夏。秦始皇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将战国时期各诸侯为割据所建的长城全部拆除,而虽在秦统一之前各分裂国有过长城的建筑,但长度均不大,只有秦始皇修建的长城达万里故有“万里长城”之名。

  秦朝万里长城的长度

  秦始皇下令修筑的工程有很多,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了巩固帝国的安全,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帝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取河南地,其后筑起了“西起临洮(今甘肃山尼县),东止辽东(今辽宁省),蜿蜒一万余里”的长城。自秦始皇筑长城之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秦始皇长城大致为:西起于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向北至临洮县,由临洮县经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由固原向东北方向经甘肃省环县,陕西省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黄河以北的长城则由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县境。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省张北、围场诸县,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向东南,终止于朝鲜平壤西北部清川江入海处。

  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秦长城不仅在构筑方法上有自己的风格,而且在防御设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以石筑见称。后历朝历代都有对长城进行修筑完善,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孟姜女哭长城,是一个中国古代民间的爱情传说,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因这个爱情故事,也有一首广为流传的的民歌,曲名为《孟姜女》。

  《左传》中记载,在春秋时期,齐人杞梁即为孟姜女之夫,他身为勇士随着齐庄公上战场,不幸战死在疆场。后齐国与莒国罢战,他的尸首被运送回国,孟姜女痛哭,前去迎夫之灵柩。灵柩放置在郊外,齐庄公派人去郊外哀悼吊唁,而此举令孟姜女认为丈夫为国捐躯,有功于齐国,齐庄公没有诚意,回绝了他。后来齐庄公亲自去到杞梁家中表示哀悼。此乃真人真事,也反映出了孟姜女的刚烈性格。

  从元代起,因为元代的文化,孟姜女的故事开始搬上了舞台,在戏曲中,杞梁一人衍生出了范喜郎、万喜良等名字。民间小调《孟姜女哭长城》在不断加工之后,旋律异常动人优美,成了河北省一首独具艺术特色的曲子,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

  故事中“哭夫”和“崩城”等情节是后来增加的,民间的故事在口述流传之时,传承中不免演变,后来与秦始皇连在了一起。秦朝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民间劳役极其繁重,范喜郎因为逃避逃役误入孟家,因其为一代书生长得一表人才,孟家将孟姜女嫁给了范喜郎。

  不巧大婚三日范喜郎就被衙役逮捕回去修筑长城,不久便劳累至死。孟姜女万里寻夫,得知范喜郎已死,尸骨在长城之下,她朝着城墙日日夜夜哭,哭了十日不止,而后长城崩塌,孟姜女过于绝望投身于海,传说海龙王因为同情她而将其接进龙宫。

  秦始皇修建长城的目的

  如今万里长城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著名旅游景点,当年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时候估计没想到长城竟成了中国的代表象征,那么而当年秦始皇为何要修建长城呢?

  秦始皇在北击匈奴已取得大胜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北伐到底?我想他更多的担心还在国内。一旦北伐失败,会给六国残余一个反扑的机会。所以,在匈奴下风之际,他没有鼓励将士一鼓作气,踏破贺兰山阙,而是退而守之,修建万里长城。把中国牢牢“圈起来”——

  “祖龙虽死魂犹在,百代数行秦政制”。

  毛泽东的这句著名诗词,肯定的是一个史实:秦始皇的灵魂和秦政,一统中国两千年。这个史实说明,秦始皇绝对是个可以称“祖”的人物。

  从“君权神授”的角度,称开创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的“第一真龙天子”秦始皇为“祖龙”似乎是无比正统。可无论从外形还是性情上,他更像是一匹狼。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

  此段描述化为白话:刻薄寡恩,无情专横、暴戾多疑、阴险狡诈,极强的征服欲。他六亲不认,连自己的母亲都敢囚禁,没有任何的道德底线,甚至连发声都酷似豺狼——这些都符合狼的基本特征,可以说,嬴政拥有的是“狼特质”。

  嬴政与狼“形似神更似”,他毫不掩饰狼念,公开“视天下为刍狗”,宣扬“执敲扑以鞭笞天下”。为去天下人“利嘴”,他把两个儒生私下“嚼舌头”的小事,扩大为“焚书坑儒”文化浩劫。他造长城之圈,全体国人都是为他服役的圈中犬羊。史学家言他治下的中国民不聊生,整个国家成了一个大监狱、大刑场,而我认为,更确切地说,他营造了中国第一羊圈、他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历史第一匹“圈中狼王”。

  这匹中国第一“圈中狼王”,给他的同类留下了两大“宝贵遗产”:一是“大一统”的“圈”,二是严刑酷法“帝王刀”。这两大“遗产”被历代君主沿承,秦始皇的“狼气质”,也被后来君主竞相效仿。他们效仿秦始皇,比的无非是“谁比谁更狼”。

  后人多以为秦始皇对外是比较提气的,而我以为,恰恰是这位始皇帝,是“圈”的始作俑者。嬴政所塑造的“狼”,从建长城时,就露出“圈中”端倪。这一点,被后来研究者忽视。

  关于修建长城的动机,《史记》说得比较浅表:“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里。”

  这段记述是说,公元前215年,在今天内蒙古的河套地区,秦朝大将蒙恬率领以步兵为主的秦军,与凶狠的匈奴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之战,刚刚统一天下的秦军士气正旺,一举拿下了河套地区。匈奴残部望风而逃,远遁大漠。奏凯的秦军得到的命令却不是再接再厉,攻占漠北,而是转攻为守,30万大军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的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从西北的临洮一带一直延伸到辽东,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秦始皇在北击匈奴已取得大胜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北伐到底?我想他更多的担心还在国内。一旦北伐失败,会给六国残余一个反扑的机会。所以,在匈奴下风之际,他没有鼓励将士一鼓作气,踏破贺兰山阙,而是退而守之,修建万里长城。把中国牢牢“圈起来”,自己高枕无忧地享受“圈中狼王”的无上权力。后来以他为榜样的中国历代君主,也学着他把握皇帝重心——重点还是防范“家奴”。

  祖龙乎?祖狼也。

  长城的资料及基本介绍 篇1

  历代修长城,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边患”,挡不住游牧民族的铁骑奔驰,却严重阻碍国家“大一统”的进一步发展。把“三北”少数民族限隔在长城外,不能真正行使国家管辖权,只满足于定期朝贡,实际上只是维持表面的统一,当中央王朝衰弱,或者某一游牧民族变得强大时,原先那种松散的政治隶属关系就会被打破,冲突或战争就不可避免。清以前,历代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北”的问题,其“大一统”一直徘徊在长城一线。

  清以前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统”,表面上是为长城所阻,实际上是传统、狭隘的民族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这种由区分“内中国外夷狄”到“天下一家”的破局,是从清朝的康熙帝开始的。康熙帝即位时,除了台湾,全国大陆重新实现了统一,当台湾归入版图后,清朝对全国的统一始告完成。清朝的“大一统”能否巩固,尤其是能否进一步发展,同历代一样,关键取决于“三北”游牧民族的动向和清朝所采取的政策,其中如何看待长城又是一大关键。

  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朝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三北”之一的东北趋于安定。二十九年,以噶尔丹为首的准噶尔割据势力公然发动战争,侵夺内外蒙古,直接威胁京师。康熙帝毅然决策征伐,很快就阻挡住了噶尔丹的攻势。次年,康熙帝率诸王、贝勒、大臣前往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约集内外蒙古来此“会盟”,定疆界,制法律,为外蒙的喀尔喀蒙古诸部编制盟旗,使其接受清朝的管辖,从而实现了北部乃至西北的空前统一。蒙古问题宣告解决。

  就在这次“会盟”之后,有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帝继承皇太极、顺治帝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于是否定了修长城的建议,并说出了一段意义深远的话: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清圣祖实录》)康熙帝总结历代修长城的历史教训,悟出一个治国的大道理:长城再坚固,也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惟有“养好”百姓,让他们高兴,才会得到治国之本,边境自固而无忧。这就是“众志成城”的意思。康熙帝决策废弃长城,实际是拆除了分割广大汉人与“三北”少数民族的一道隔离墙,不再有内外之分,迅速形成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康熙帝废除土石工程长城,力主构筑一道“众志成城”的思想长城,是“大一统”理论的划时代突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北京长城的传说故事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历史上关于北京长城的传说故事也很多,赶紧一起看看吧!

  仙女泉和青龙福地倒吸水

  修八达岭这段长城的时候,天大旱,从春到夏,一滴雨没落。天气又热,民工们嘴唇干得裂口子,嗓子眼儿冒烟。可还得抬着石条往山上去,走得慢了一点,监工头就拿鞭子抽。民工们抬着抬着就晕倒了,连人带石滚下去山坡,哪天不死点子人。

  有这么一天中午,大家抱着发下来的窝窝头,谁也吃不下去。那硬窝窝头在嘴里干打转,就是不进嗓子眼儿里去。正在这时,来了个穿青衣的姑娘。手里抱着一个白瓶,说是给他丈夫送水的。找了好多天,也没找到,估计是丈夫不在了。她说,这一瓶水就送给大家喝吧。说完,撂下白瓶就走了。这个白瓶,胳膊腕粗,半尺多高,恐怕一个人连半口也喝不到就没了。不过人家既然是好心撂下,就是能抿上一点点,也该感谢人家的好意。有人便把白瓶拿起来,揭开盖对着嘴就喝起来。人渴极了,想着是喝一口,润润嗓子。可一喝起来,就咕嘟咕嘟灌了个够,然后才递给第二个人。说也怪,这一伙人轮了一圈,白瓶里还有水。于是又开始轮第二圈。第二圈还没轮完,监工头来了。监工头也渴得要命呀,见有人抱着白瓶喝水,上去就抢。那人一撒手,监工头没接住,啪地掉在地下摔碎了。大家先是一惊,紧接着惊讶地发现,摔碎白瓶的地方出现一汪清亮的水泉。大家这才知道,原来是仙女给送水来了。从此,修筑八达岭的民工们再也不受饥渴的威胁了。这个泉因为是仙女送来的.,大家就管它叫仙女泉。

  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青龙福地倒吸水”了呢?这还有另外一个故事。

  相传,清朝年间,康熙帝去北国私访。途经八达岭长城,觉得燥渴难忍,跟随保驾的白大将军便寻到了一眼泉水,因没有杯碗之类的盛具,最后只好请皇帝到泉边自饮。康熙帝因渴极了,也顾不上许多,撅着屁股咕嘟咕嘟一气儿喝了个够。喝完水,便在此地小憩,康熙帝忽觉刚才喝水有失体统,不禁脱口问道:“白爱卿,你看我刚才喝水时像什么?”白大将军很机智,急忙答道:“象青龙倒吸水。”康熙皇帝哈哈一阵大笑,心中那点疙瘩也消失了,并称此处能及时化解口渴之急,此乃有福之地;后来,坊间便有了“青龙福地倒吸水”的传说。

  东米仓,西米仓

  在八达岭上往南看,有两座山,山上碎石呈米粒状。东边的那座山,叫东米仓,西边的那座叫西米仓。修长城时,民工们要吃饭,人多呀,每天都要吃大批的粮食。那时侯征集全国粮食,都往这里送,送的少了,不够用,送的多了,日晒雨淋都霉烂了。尽管不断地送,可还是供不上民工们吃。民工们吃不饱,还得干重活,因此连饿带累,死的人可就多了。

  上天王母娘娘,很体恤黎民的疾苦,就在八达岭堆放粮食的地方,点化两座米山。好家伙,两座山的粮食,人再多也吃不完呀!从此全国的老百姓再也不往这里送粮了,修长城的民工们也不再挨饿了。一直到把长城修完,这两座山也没见减低。据说,就是打那时侯流传下来,男人在外做活,妇女在家管吃饭,因为王母娘娘在天上就是管吃饭的。

  西麻草

  八达岭有一种草,叫西麻草。这种草有毒,人碰着它,就象蝎子蜇一样疼,疼得嗷嗷叫。它生长在八达岭长城外,替边防人员放哨,对保卫八达岭还很有功劳哩。 传说,大边(长城)修好以后,在关口地方都设重兵把守。八达岭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关口了,从修好那天起,一直没有断过驻兵。长城上不是都有楼子吗?那楼子叫敌楼,站岗放哨人员就在那里头。当官的经常提着鞭子查哨,发现哪个敌楼的哨兵睡着了,就是一顿马鞭。 他们更怕的是自己睡着了,敌人摸上来还不知道,要是那样,不仅是挨打,还有杀头之罪哩!因此,他们一到岗哨上来,就向老天哀告:“老天爷呀,保佑着,千万别让我睡着。敌人来了,跟我打声招呼,让我知道。”也别说,他们的哀告玉帝还真知道了。玉帝体会边防人员的苦处,便想了一个办法,派草神带上西麻草籽,撒在长城外。草长起来了,到处都是。入侵的敌人一碰到这种草就蜇得“嗷嗷”叫,放哨人员听见有人喊叫,机灵就醒了。从此,再也不会因站岗失误而被杀头了。西麻草成了哨兵的好友,他们对西麻草也更加保护。

  白果树

  关沟四桥子村有棵白果树。据说此树植于唐代。这株千年古树,现在仍很茂盛。过往游客,无不驻足欣赏。已成为关沟八达岭七十二景之一。

  传说山西有户人家,姓亢。他家的水缸里倒映着一棵白果树影。这家的日子越过越旺,不多年,就发展到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成了山西的首户。

  有一天来了个风水先生,亢财主把他请到家里看阳宅,他说要拆掉旧房,另造一处宅院。造在什么地方最好,这风水先生倒背着手,转了一圈。回到屋里休息时,偶然发现水缸里有一棵白果树的倒影,很惊讶。他对亢财主说:“员外,我看这旧宅不用拆了。”“为啥?”“您所以发家,主要就在这旧宅上。”亢财主不明白,请风水先生指教。风水先生说:“不知员外发现没有,您家这旧宅水缸里有一棵白果树影。难得呀!这就是您家的风水。若拆掉旧宅,也必然破了风水。”亢财主虽然早就发现了水缸里有棵树影,但他没想到这是风水。经风水先生这么一说,他才恍然大悟。但这棵树是哪里的,谁家的,他不知道。他想,今后如果有人砍伐了这棵树,不就破坏了我家的风水了吗?为了保住这棵树,他请人把树影画下来,派家人拿上画的树影去寻找,找不见不许回来。寻找的人们不知找了多少天,走了多少里路,最后终于在关沟四桥子村找到了。拿着画的树影,和这棵树一对照,一点不错。这才回去禀报亢财主。亢财主又打发人带上若干银两来到四桥子,找到树主,硬是花大价钱买下来。从此这棵树就归亢家所有,不许任何人砍伐。

  有一年亢财主从水缸里忽然发现,白果树少了一个树杈,不知是什么原因。急忙派人到四桥子调查。经过问讯,是风刮折的,这才又放心了。

  现在这棵树早已不属于亢家,成了四桥子村的公共财产,同时也成了来往游客欣赏的景物之一。

  乌龟石

  进了关沟,过三堡不远,公路右侧,有一巨石,形似乌龟,昂首注视着京张公路。 传说李闯王进京,到了居庸关,关内的老百姓不了解闯王,对闯王怀有敌意。在明政府的统治下,他们拿起刀枪,奋力抵抗,不让闯王过关,把闯王给气坏了,他说:“此地百姓实在可恶,等我过了关,要杀他个鸡犬不留……”正说着,就见从东边的山上忽忽地滚下一块巨石,石大如半壁城墙,掀起的烟尘遮住整个天空。这块巨石若是堵在道上,几十万大军就难以通过了。官兵望之,皆木然失色。闯王知道自己刚才的话,违反了天意,便又赶忙纠正说:“如果让我过了关,光杀鸡犬慰劳三军,决不杀害一个百姓。”话音刚落,那忽忽滚动着的巨石立时就不动了。闯王大喜,立刻对官兵申明纪律。大军过了关,果然是一个百姓没杀,那块形似乌龟的巨石至今仍在那儿卧着,成了游览人们欣赏的一个胜景。 穆桂英点将台

  过了四桥子村,再往里走一里多地,有一块高三米,平面约有五、六十平方米的巨石独卧沟中。石上刻有“仙枕”二字。名叫仙枕,当地人说,穆桂英曾站在这块巨石上点过将,所以也叫穆桂英点将台。

  传说,辽兵进犯中原。穆桂英挂帅大战辽兵,杀得辽兵节节败退。正当她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时,突然分娩了。败退到居庸关北的辽兵得知此讯,以为有机可乘,立即停止败退,准备卷土重来。

  刚刚分娩不到三天的穆桂英,接到紧急战报,心中很是恼火,立即要披挂上阵,去退敌兵。众将官急了,忙上前劝道:“元帅,辽兵反攻,自有我们抵挡。你身体要紧,还是留在帐内,不出去的好。” 穆桂英说:“辽兵反攻,战情紧急,我身为元帅,怎能坐帐不出呢!”说着,把婴儿交给丫鬟、侍女看管,马上传令大小三军将领,带领人马速到边关听点。 众将领见元帅月房中不顾身体虚弱,还要出征抗敌,都深受感动。不多时,就都带领兵马到点将台前听点了。

  且说辽邦兵将,正准备拨马回头,反攻宋营时,忽见穆桂英披挂整齐,威武地站在点将台上点将,都怔住了。看来说穆桂英分娩是谣传,不能上当。于是赶忙又往北退去,一直到八达岭外。至今那个点将台上还留着穆桂英脚印和二十八个帐篷杆眼呢。

  冰道运石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

  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非常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

  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必须参拜的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