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环保论文(精选5篇)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第1篇

本届论坛主题为“加强环保科普能力建设,提升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23-2023)》,加强国家环保科普能力建设,提高公民环境科学素质,促进环保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

论坛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易斌主持。环境保护部科技司刘志全副司长首先致辞。刘司长强调环保科普工作对于提升公民环境科学素质、增强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从国家政策、社会需求等角度来看,我国环保科普形势大好,环保科普事业必将蓬勃发展。环保科普工作者需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如把握地下水修复、土壤修复、重金属污染等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工作。“十二五”期间,环保部将继续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立足现有基础,完善环保科普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提升环保科普能力;环保科普工作还需探讨一种崭新的环保科普模式,加强企业投入。

中国科协科普部杨文志部长作了题为“围绕科学素质纲要主题,切实做好环保科普”的精彩报告。杨部长首先介绍了我国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概况,回顾我国60多年科普发展的历程,表明科普的上位和顶层设计宏大,核心和难点问题是实施和执行到位。随后杨部长全面介绍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2006年-2023年的实施进展;分析了我国科普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并对环保科普提出了建议。

会议期间,参会人员还前往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标本馆国家环保科普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了创建国家环保科普基地的有关经验。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环境保护

科学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实质是人类不断的认识和改造世界,使它适合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科学技术是人的本质属性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是人的能力的表现或延伸。同时,它还是优化人的生命存在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事实表明,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是正确的战略决策。

一、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目标

(一)实现科技发展与人的协调

康德在其目的论中明确提出:“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能够形成目的概念的存在者,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提出的人不依赖于他物而成为目的的思想,对于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与人的关系,是有启发意义的。科学技术价值的实现主体是人类自身,科学技术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自然界的过程中产生的。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发展科技正是为解放人类而创造物质条件。

(二)关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平衡

社会的发展应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科技进步应与社会协调发展相平衡。现代科学技术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一方面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粮食供应短缺、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使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威胁。只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时,关注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

(三)综合协调人、自然和科技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调节人和自然关系的重要手段,人类在自觉地建立人类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时,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必须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注意科技进步的生态化趋势,实现化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四)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危机实质上是一种人类价值观念的危机。科学技术的危机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创造精神文明,唤醒其内在的人性觉悟,使人们能更理性地看待自然,看待社会,看待人类自己,更科学地揭示客观规律,更合理地改造世界。

二、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

(一)科学技术落后是自然生态破坏的内在机制

事实表明,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另外,科学技术落后是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生产技术水平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高,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相对就少;反之,生产技术水平低,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就低,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数量自然就多。

(二)环境保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第一,科学技术在认识环境污染方面已经作出了重大贡献。没有环境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产生,就不可能很好地认识环境污染物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及影响。没有近代生态学的诞生,就不能深刻认识生态破坏的危害。人们将环境问题提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应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二,科学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生物工程技术、膜分离技术、高梯度磁分离技术、遥感技术、核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新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广泛运用,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第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巨大的潜力。我国目前资源利用率不高,能源浪费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依靠科技进步,通过技术改造,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有着巨大的潜力。

(三)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

第一,大力研究、引进、开发、推广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这包括:加强无废、少废、节能、节水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开发符合国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生态破坏恢复技术;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加强环境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研究;加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和国际环境保护科技合作。第二,努力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环境保护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是环保行动的必然产物。发展环保产业,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手段之一。

三、发展科学技术包涵的内容

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把科技进步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种必然趋势。

(一)重建科学技术发展的自然观念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手段也突飞猛进。环境问题是人类掠夺性开发整个地球后发生的系统性病变。人类在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发出了深重的环境灾难。自从科技成为人类心中神圣地位后,科技万能的思想和片面增长的观念忽视了科技、经济、文化、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这样不顾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正在日益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科学技术文明背后的价值观念日益在促成人之主体化、自然之客体化,直接导致人类形成了攫取和控制自然的权力。人们曾经认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水平和能力是衡量科学的唯一价值尺度,从环境中攫取自然资源越快的技术就是越好的技术,只注重科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科学观的扭曲,把发展引上了歧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道路。因此,在寻求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和高度重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为中国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

(二)用绿色科技塑造传统产业

当前,社会进步与生态发展面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所能采取的积极对策之一便是积极开发生态科技,主要包括加深对生态环境本质认识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为防治环境问题的出现及危害的各项科学和技术,以及为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法律、行政及教育等各项专门知识和手段。生态科学技术是跨学科的综合型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质量、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生态科技,有利于促进树立人口、经济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意识,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走上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在绿色经济时代,我们要摆脱落后境况和避免“环境殖民主义”的剥削,就必须自强不息,用绿色科技塑造传统产业,用绿色文化塑造传统市场,从根本上改善生态与经济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由于各国对环境污染的问题高度重视,高新技术日益广泛地被采用,一些新兴的生态科学技术将代替传统技术,这些生态科技在开发时就改变了传统技术掠夺自然资源的技术目标,而以人与自然协调为目的。这些技术组成了有益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体系,这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这对矛盾。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知识经济绝不仅仅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技术进步,而且也是以人文知识为基础的社会“交往”的进步;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知识转化为信息化技术,成为经济性资源,更重要的是人文科学的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而成为可交易的产品,在这种产品中,自然科学技术可能只是一种“载体”。科技与文化的融合,科学精神与科学理性的交汇,是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表征。可持续发展时代,我们所面临的将是知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人文化。人类的行为必须遵循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人是有理性、重感情的动物,决不会听任人的主观意志和环境的自然规律各行其是。”人类能够主动地发现社会自身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不平衡,并主动地进行调整使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实现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是人类现实利益与理性智慧、科学态度与道德精神相结合,是整个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环境科学理论、伦理学理论甚至马克思主义理论共同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科技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要注意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把考虑直接现实利益同人类的长远利益统一起来;既要考虑人的物质利益,又要重视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既要追求物质方面的进步,又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和谐统一,实现生态法则与道德法则的平衡,最终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

[2]蔡守秋,万劲波,刘澄.环境法的伦理基础:可持续发展观[J].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延军平等著.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徐冠华.科学技术在中国社会的新作用[J].载《中国科技论坛》.2001(5)

[5]黄鼎成,汪毅,康晓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M].湖北: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第3篇

经过多年的建设,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平台,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功能,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该平台的作用,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最可靠途径。

(1)实验与研究基地: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有环境生物技术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毒理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固废物实验平台、水处理实验室、大气控制实验室、膜技术实验室等。实验室为学生课程实验、开放性实验和创新实验提供良好的平台。

(2)实践教学基地: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持有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废水甲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格证书等。作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环境影响评价实习和毕业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平台。

(3)产学研基地:杭州博世华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已成功开发多项废水和废气治理技术、固废物处置技术。通过产学研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学院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

(4)校外实习基地:学院与杭州市多家环保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杭州九溪水厂、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等作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提供了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场所。

2认真实践环节

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将这些具体环节进行有机衔接并有序地认真实施,是实现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之前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其他各实习环节的基础。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一学期安排了20个学时的认知实习,通过认知实习,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巩固,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环境科学实践课程的设置过程别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巩固和拓展、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报告的总结和分析,这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总结和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3)课程设计:设置了3周的环境科学专题课程设计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的知识,通过必要的参考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去解决环境科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

(4)毕业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学完全部专业课后,组织学生分别到各环保公司、各生产现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思想认识。

(5)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设置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四年学习基础和知识的系统总结和应用。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效果显著,包括文献的调研总结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学术论文的演讲能力以及回答问题的能力。

(6)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学生走出校门、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2008级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暑期进行了“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以及环境人才需求特点分析”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访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和相关企事业单位,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及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开展主题班会,增加了同学对专业的了解,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学习兴趣。

(7)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开放性实验、创新实验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更好地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生专业介绍时也介绍学院专业老师的研究方向,鼓励学生从大一开始与专业老师接触,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实验,也可以跟专业老师共同探讨,选定题目,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教学环境。

(8)其它:在教学体系培养中,专业教师也结合课外科技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勤工助学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实践环节与理论知识的衔接

实践教学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依赖于对实践教学改革内涵的正确理解、实践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实践课程的准确设置、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专业特色的显现。要真正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必须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是主从关系,而是辩证统一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实践环节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反过来理论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只有在理论和实践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引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在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安排上,学生认知实习、课程实验、社会实践等各实践环节由理论授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指导,以达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真正结合。

4结语

针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导致了对环境科学人才的很大需求,这种需求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是潜在巨大的。但在实际环保工作中也暴露出了我国高等环境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学生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实践能力较弱,社会适应性较差,就业渠道单一等[4]。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旨在探索一种适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高途径的模式,配合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激发和调动学生参加专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培养的学生适应当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探索过程中,应坚持针对性、实用性、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

(1)针对性原则: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分析学生未来岗位(群)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确定实践教学的总体框架和具体的技能培养方案。

(2)实用性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从实际、实用、实践的角度出发,建立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第4篇

今年我市科技活动周暨第17届科普宣传周主题为“科技创造未来——生态、科技与可持续发展”,重点突出宣传生态及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今年环保科普周主题定为:科技创造未来——绿色、健康关注你我他。在此期间,通过开展系列的环保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环境科技,普及绿色生活,使他们了解环保科技,关注环保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活动主题:科技创造未来——绿色、健康关注你我他 二、时间:5月16日-7月2日 三、内容: (一)6月28日,在吴山广场举行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启动仪式活动,仪式后60名青年志愿者将到杭州市各“绿色社区”进行环保科普宣传。 (二)5月18日启动,在杭高校开展“绿色论坛”活动。 (四)5月中旬至7月初,举办三期杭州市乡镇干部环保培训班。 (五)6月28日至7月2日,环保工作者开展“环保科普下乡”活动,将赴杭州市23个生态村镇开展环保科普活动,帮助制定创建生态规划、环境论证、上环保课、发放环保科普手册等宣传品。 (六)5月上中旬,撰写十篇环保建设、法律、法规、多绿创建等方面科普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表。 具体活动内容、任务分工见表: 环保科普周活动方案表环保科普周活动方案表 时间内容地点参加单位要求6月28日青年志愿者进社区启动仪式吴山广场团市委1.团市委组织60名志愿者参加活动;2.启动仪式后,60名志愿者将分赴市区各绿色社区开展环保科普活动、上课、分发宣传资料、开展公益活动。5月18日启动(决赛时间待定)第二届在杭高校绿色论坛浙江工业大学主楼报告厅浙江工业大学绿色环保协会浙江大学绿之源协会杭州商学院环保协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绿色使者协会浙江中医学院环保协会杭州师范学院环保协会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环保协会八个高校环保协会组织辩手参赛,并邀请2名老师任评委5月中旬至7月初杭州市乡镇干部环保培训班市委党校杭州市各区、县(市)乡镇每个乡镇必须有一名镇长(副镇长)参加培训6月28日至7月2日环保工作者“环保科普下乡”杭州市23个生态村镇环科所自然生态处开发处宣教中心计财处每个单位出一名同志参加,到每个村镇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做一项有利当地创建生态村镇的工作,或一件环保公益活动。5月上中旬撰写有关环保科普文章在新闻媒体上发表 宣教中心、局有关处室 各有关处室提供文章素材及数据5月18日环保科普手册、绿色生活系列环保挂图 杭州市7县(市)、区环保局(分局)5月18日前手册、挂图要印好,并分发到7县(市)、区环保局(分局),18日市区主要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都要张贴,同时分发手册

科技环保论文范文第5篇

鉴于渤海湾在开放开发中海洋环境受污染的情况,在北部湾新一轮开放开发和建设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已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出要建设“绿色”北部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型次区域的战略目标[1]。这一目标的提出,对地方院校做好环境教育师资和生态保护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大责任。作为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玉林师范学院主动适应北部湾地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对环境教育师资和生态保护人才的需要,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及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为“绿色”北部湾的建设培养应用型生物学教师及生态保护人才。学校类型决定了人才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的制订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前提[2]。玉林师范学院是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以及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的分类系统来看,应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功能定位为“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3]。玉林师范学院地处北部湾经济增长区一隅,在该经济区开放开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大视野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环境教育师资和生态保护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保障体系的改革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0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曾遭受过工业发展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类似的毁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目前澳大利亚已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而这种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是建立在该国持续不懈的环境教育的基础上,是全民环保意识提高的必然结果。澳大利亚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环境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值得我国大学生借鉴的关键[4]。玉林师范学院借鉴澳大利亚环境教育、生态保护成功经验,根据生物科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快速发展对环境教育师资、生态保护人才的需求,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生物科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环保意识以及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生物学教师和生态保护人才。 1.2人才培养保障体系的改革 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外部体系和内部体系两部分。外部体系主要是指政府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估;内部体系主要是本科院校自身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主要包括评价体系和教师队伍的建设2个方面[5]。在内部体系的质量保障方面,玉林师范学院引入了社会评价机制,建立了由学校、实习单位、学生自评、用人单位、技能鉴定机构共同参与的人才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对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该保障体系的制订转变了学校、教师是评价学生的唯一主体、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单一标准的局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①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或者进修;②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申报科研课题;③在其他高校、研究机构和实习基地聘请一批教授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或指导毕业论文的导师。如玉林师范学院聘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贵港糖厂、玉林市环保局、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等12所大学6个企事业单位的教授、专家,丰富了专业教师队伍,利于促进实践教学,确保应用型人才的质量。 2课程体系创新和实践 课程体系建设是构成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基础,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方向,在人才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依托玉林师范学院师范教育专业的优势以及与贵港糖厂、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共建的特色,提出“两个加强”和“一个延展”,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延展教学时空的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一套“立足基础、突出特色、强化应用”的课程体系。重点是在生物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环境专业基础课程和环境生态方面研究的案例,训练学生对环境教育和生态保护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技术、技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科4个教学年中,以“通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特色课程、科研”作为课程模式。第1、2个学年为“通识、基础课程”教学年,学习的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3个学年为“专业课程”教学年,该阶段加强专业必修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4个学年为“专业特色课程、科研”教学年,为专业强化和实践阶段。课程体系由4个模块组成:①通识教育课程模块;②教师教育课程模块;③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其中,增加的环境保护专业课程有: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专业基础必修);环境影响评价、普通生态学(专业必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生态工程学、环境管理学(专业选修);④实践教学模块。 3以立体思维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了解课程之间的内在区别与联系,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既避免生物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与增加的环境专业课程之间的重复,又能使各课程自成体系,使教学得以从较高的起点开始。优化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把学科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理论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必须与生物科学和生态保护蓬勃发展的现状相适应,把教学内容与当前生物科学、生态保护的发展和应用相结合,使教学尽可能地与生产实际贴近,尤其是与学科发展趋势、科研成果相结合,使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 4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4.1改革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运用传统的系统讲授与专题分析以及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通常将教材中有关介绍深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及学科前沿的内容分成若干专题,邀请在相应领域造诣较深的教师或客座教授进行专题讲授,以增加深度和广度。此外,讲授生态保护相关专题期间,实行开放式教学。如讲解红树林生态专题时,组织学生到广西山口部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的滩涂进行参观考察,然后指导学生撰写与红树林保护相关的论文,从而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4.2使用多媒体教学,延伸教学时空 通过运用多媒体、仿真和模拟等新兴技术方法进行教学,扩大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在讲解生态环境、种群动态、群落演替的复杂过程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把复杂、抽象的过程以优真和清晰动感的画面及图表,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动态变化的内涵;讲解环境工程设备的原理、安装、操作以及环境治理方法等难以理解的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时,向学生展示一些动画、模型,强化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以及对实际工程项目实施的认识和体会。 4.3环境教育网站的建设 结合生物学科和生态保护的特色,玉林师范学院于2003年依托校园网建立了“人与自然”环境教育网站,在时空上延伸课堂教学。通过网站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的快速渠道,使学生及时了解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发展的动向和有关研究领域的最新信息。 5实践教学的改革 5.1校内实践教学的改革 构建多途径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践教学与学生的认识实习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如,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实践教学中增加了相应的实验设计内容,并安排学生到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进行参观和相关操作,参与包括固体废物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在加深学生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实践技能训练和专业素质拓展训练。 5.2校外实践教学的改革 校外实习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最直接方式,是学生实现社会应用的最佳途径。玉林师范学院建立了北海海滨、广西山口部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广西大明山部级自然保护区、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8个环境生态实习基地,除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外,还与贵港糖厂污水处理厂、玉林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玉林市燕京啤酒厂污水处理厂、福绵管理区污水处理厂等签订了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不间断地到企业参与实际工作技能的训练。同时,还与玉林市燕京啤酒厂污水处理厂、福绵管理区污水处理厂合作成立了污水处理研究所,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锻炼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该环节在时间安排上,从一年级到四年级4年不断线,且逐年增加;内容上按照“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模式安排;在质量监控方面,该校成立了监控组织,实施包括教学信息监控,教学督导监控,专题评估监控,以确保教学质量。 6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6.1课堂教学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把与课程有关的专题研究、科研课题的构建思路、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融入课堂教学中,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该方法可拉近抽象理论和实践的距离,有利于学生了解专业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增强课程教学的科研活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 6.2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研究相结合 教师利用科研课题中的部分实验作为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进行探究性实验的机会,使学生掌握更深层次的实验技能,开阔眼界,拓宽科研思路,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6.3毕业论文与科研链接 建立导师制,二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教师的研究小组。导师将自己的科研课题的部分子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课题,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科研课题链接起来。学生加入导师的研究小组后,承担研究助理工作,接受导师“一对一”的指导,在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中开展文献检索、实验设计、论文撰写,完成诸如原料选配、试剂的配制、实验数据分析、讨论等探究性工作,以拓宽学生的实践创新空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6.4建立学生创新基地 学生自主设立“本科生创新性科研项目”,自主聘请导师。玉林师范学院每年定期组织专家召开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中期检查汇报会议和结题验收会议,经过专家组验收合格的项目,教务处为其颁发成果鉴定证书。该校实施《学生创新基地管理办法》6年来,生命科学与教育专业已有122项学生创新性科研项目进行了申报,经有关专家组评议,其中被评审为院级的大学生创新性科研项目76项,系级51项。 7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教育的今天,大部分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进课程结构,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的教育理念,运用“互动式、网络化、开放性”的教学方法,构建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克服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设计与社会应用脱节的现象,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