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教育论文(精选5篇)

生活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然而,就现今中国社会的美术教育而言,美术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与日常生活相分离的态势。教师在课堂上抽象地教学生美术理论,对素描和色彩的教育也只是静态地通过对美术作品的介绍而实现的。即便有实物的介绍,也是机械的无生机的实物。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美术学习一定是机械、呆板、无生气的。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二分状态,与观念、体制及财力等因素紧密关联。其一,现今中国社会的美术教育之所以与日常生活相分离,是受到西方社会的艺术(美术)观的影响。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化,尤其是西方的艺术(美术)观念正逐步影响着国人。西方社会艺术(美术)从日常生活中产生后,就或淹没在对世界本原的执着追求中,或迷失在理性的分析和建构中。这让艺术(美术)走上了与日常生活分离的不归路。艺术(美术)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日常生活无关的理性建构。如塞尚认为要用“锥体、圆柱体来描绘物体”。西方社会中出现的与日常生活相分离的艺术形态常常被人称为“贫乏的艺术”。这种与生活脱离的“贫乏的艺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传入中国社会,并成为一种时髦而出现在中国美术教育的课堂,不少教师以学生看不懂的美术作品作为有课程水平的标志,这必然会让审美及审美下的美术教育脱离现实生活。其二,现今中国社会的美术教育之所以与日常生活相分离,与现有的教育体制相关。尽管在教育问题上强调要实行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模式一直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据主导地位,高考的指挥棒成为义务教育的无形导向。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高度重视与考试有关的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等。诸如美术、音乐等课程仅仅作为素质教育的形式而存在。相对于语、数、外课程而言,课时较少、重视程度不高已经成为现今中国社会美术教育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通病。课时少,教师很难带领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了解和观察作品对象的真实的样态。重视程度不高,使得学生和教师仅仅满足课堂上的填鸭式灌输。这样的美术教育一定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说教。现有教育体制让美术教育几乎流于形式,学生无法从美术课堂中感受日常生活的丰富性,更不能通过感受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去塑造人的内在品质。其三,现今中国社会的美术教育之所以与日常生活相分离,与教育投入的不足紧密关联。美术教育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系统工程。受财力和编制等问题的制约,师资缺、财力投入更缺成为不少地区的美术教育的真实写照。据相关统计,我国不少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无法正常开展。在一些城镇地区,美术课程的开课率仅仅为73%,而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开课率更是不足70%[1]。即便是在开课的很多地区,受编制和财力的影响,很多的美术课程是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如很多地方是由语文教师)兼任。而多数兼任教师自身都不能对美术课程及相关的教育规律有很清楚的了解,这就必然使得兼任教师采取依葫芦画瓢的方法应付课堂教学。这样的美术教育课程一定会脱离日常生活而呈现出涂鸦式的说教模式。

二、让美术教育回归日常生活,构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

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脱轨,使得美术教育成为无关情操陶冶和品质塑造的空洞的说教,美术对人的审美功能和塑造功能也就无法体现。美术课程成为应付素质教育检查的鸡肋课程,这使得教育资源被极大浪费同时,也使得学生丧失了审美能力提高及美好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因此,改变现今社会美术教育与日常生活分离的现状,重新塑造美术课堂的积极功能,已经成为美术教育改革的目标。要改变美术与生活二分的异化状态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改变改革开放过程中对西方现代艺术(美术)形式和艺术(美术)作品盲目跟风和无甄别接纳的错误行为。总体而言,西方现代艺术(美术)是建立在理性建构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理性是西方社会摆脱黑暗的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力量。在理性对抗神性的最初时期的确也产生了诸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批具有人文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美术)作品。但是理性的抽象性无可挽回地将艺术(美术)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分离开来。在理性的作用下,很多艺术(美术)作品成为无关生活的思维建构,艺术(美术)也通常成为少数精英们把玩的对象。这种脱离生活的贫困艺术(美术)无法让人感受到艺术(美术)的美感,更不能陶冶人的情操,已经成为西方后现代艺术批判的对象。因此,我们要从中国社会的现实出发,自觉审视外来艺术(美术)形式和作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尤其是在学校的美术教育过程中,不能过于而否定艺术(美术)与生俱来的现实性和对人的品质的塑造性,让艺术(美术)教育重回日常生活之中。其次,要彻底改变应试教育模式,真正推行素质教育。现阶段美术教育之所以出现师资短缺,美术课程流于形式、美术教育成为脱离生活的空洞说教,正是源于教育制度顶层设计的不合理性。应试教育使得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美术、音乐等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应试课程教学和学习的时间。

生活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困境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堪忧,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经常发生,大学生道德素质不断受到社会质疑。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基础》课程,但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难以保证。例如,在去年曝光的河南大学生高考代考事件就折射出整个社会的考试诚信问题;多所高校表示困难学生获得助学贷款并顺利毕业后存在拖欠还款等不诚信行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会中的不诚信风气

社会中的不良风气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宏观环境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各种需求,但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思想,这种错误思想造就了市场混乱,制假造假、违法经营行为时有出现。近年来相继发生“瘦肉精”、“毒奶粉”、“彩色馒头”、“地沟油”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这些事件表明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和道德滑坡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这些丑陋的现象对国家,对社会,对全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客观上也助长了个别大学生唯利是图的思想和急功近利的心理,给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诚信教育脱离实际

诚信教育脱离实际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出现困境的本质原因。道德教育有三个来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显性的,具有直接性和显著性,但当前的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具有超现实性,道德目标设置过高,与社会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脱离生活的诚信教育使学生不能从内心形成道德认同,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例如学生从小接受道德高于金钱教育,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就会接触到一些错误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使之感到困惑、焦虑和彷徨。同时,教育者的教育与教育者本身行为的矛盾也会导致这种冲突,例如扮演教育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不诚信行为,这种不诚信行为和近乎神圣的道德教育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学生从小建立的道德观如巨厦崩溃。

3.制度性监督机制缺失

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社会监管的不足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制度性原因。在中国,诚信道德是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形成的,也就是在一种封闭的生产关系、人员流动很少的社会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在这种历史大环境下,诚信问题不会成为突出普遍的社会性问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密、广泛、复杂、频繁,在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关系里,传统的约定俗成对人的行为约束是有限的,当维系诚信的传统手段渐渐失去了效力,而社会尚未建立或健全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各项法律体系和规章制度,诚信缺失现象便会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大学生诚信教育终究是从道德到道德的教育形式,道德行为缺乏可操作性的信用约束机制,人们的失信行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诚实守信者的利益也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失信行为的一再发生。

(二)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经验借鉴

在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不是纯粹的道德教育,而接近一种规范教育,诚信教育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教育,而越发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诚信行为,对学术研究、考试、还贷等具体行为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标准,使学校的总体要求能够落实到具体生活中。在日本人看来,道德行为可以直接地归结为“诚”的行为。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不单纯依靠道德课进行,而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使道德思想渗透于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梅原猛就曾提出应该进行心灵的教育、独立尊重的人格培养,把不撒谎作为最起码的道德原点。在瑞士,诚信作为现代公民道德的重要内容。例如《瑞士民法典》规定,诚信是社会活动的重要原则。在德国,国家建立完善的信用监管体系,每个公民拥有一套信用信息档案库,用以记录个人信用行为,个人信息档案库伴随公民一生,使得诚信教育脱离了宣传感化的空洞,成为一种实在有效的制度育人形式。从上可以看出,国外大学生诚信教育十分重视生活实践,其德育生活化为我国诚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思路。一是重视渗透。重视通过隐性教育、学校环境、宗教活动来渗透诚信教育,注意在学校各科教学中渗透诚信内容,通过环境渗透使学生在诚信环境中受到熏陶,并使其内化为学生品质;在专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渗透使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诚信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渗透教育体现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整个学校和全体员工共同的责任,渗透是一种自然融入的过程,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二是重视志愿者服务。培养服务意识是德育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对于学生提高诚信意识意义重大。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对社会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让同学们了解人与人相处中诚信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这样就为更好地开展德育提供一个大环境。三是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在美国的学校内,随处可见校训、校旗、历任校长的照片等等。同时学校经常带领学生参观与诚信教育相关的纪念堂、图书馆、博物馆,以正面的社会和历史环境教育学生。

二、德育生活化在诚信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诚信教育的目标贴近生活

诚信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一是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二是使学生掌握诚信行为规范,三是使诚信德性内化为一种生活习惯。一是增强诚信意识。诚信意识是主体通过自觉、主动地参与诚信道德实践活动,经过一系列的内化而逐步形成的,这种意识从根本上说,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并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分析、自省与反思,增强自身诚信意识。二是掌握诚信规范。诚信规范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以诚信为行为标准的规则范式。个体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因此,大学生诚信规范的培养应当放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完成,脱离社会生活的诚信规范是一座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三是养成诚信习惯。诚信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时间的诚信行为后养成的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诚信习惯行为已经脱离了意志的约束和限制,表现为一种不经意的自然行为,实际上诚信习惯是一种行为惯性,这种行为惯性依靠大量诚信行为累积而成。这些诚信行为只能来自于社会生活实践。当代大学生崇尚务实,目标越贴近其生活,就越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状态和水平。因此,诚信教育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选择能为普通学生接受,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目标。道德目标既要体现崇高性、超然性,又要体现可行性、现实性;既关注国家利益,又考虑人的现实生活需求,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二)诚信教育的方法突出实践

诚信教育需要理论指导,但更需要实践体悟。一方面,“诚信教育课需要思想理论指导”,这要求我们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加强诚信道德理论指导,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或职业生涯指导课中应当将诚信教育作为专题教育内容。这些专门的理论课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诚信道德的基本内涵和意义,将诚信作为自己立身立命的基础,使诚信道德内化为行为习惯,坚持将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首要原则。学校在开展诚信理论教育的过程中,应更多地运用谈心式、感染式的方法,强调学生主动、积极、互动地学习,使学生将诚信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心体悟诚信在生活实践中的意义。另一方面,诚信教育需要生活实践。一是要将校园作为重要实践课堂。学校应当使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广泛地开展主题活动,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主题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诚信道德品质实践外化的重要场所。主题社会活动形式可以是诚信承诺书、诚信榜样宣传、诚信征文活动、与诚信相关的党团日活动、诚信事迹展览等。要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资源和传播优势,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诚信道德氛围。二是要将社会作为重要的实践课堂。学校要组织大学生广泛地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调查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诚信的内涵,真正做到从实践中提高诚信觉悟。

(三)诚信教育的环境形成系统

一是全体教职员工都要成为实践诚信的表率。教师作为教育者,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担负着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要想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取得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诚信为人,起到诚信表率作用。首先,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辅导员的行为时刻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辅导员的行为举止和教育导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其次,专业课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魅力,因此专业课教师的行为是否诚信对学生有着重大的影响。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身教重于言教,良好的身教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夯实诚信教育的基础。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过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成功需要依托中、小学诚信道德教育。因此,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必须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否则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就会基础不牢,难以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未成年人处在人生成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诚信道德养成的重要阶段。对未成年人诚信道德教育要在充分研究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将未成年人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利用各类资源、环境进行主题教育活动。三是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高校应当将大学生诚信教育放在制度框架中进行,建立诚信档案是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的记录内容应包含学习行为诚信、经济行为诚信、生活行为诚信、择业行为诚信等,这些行为评价应当与大学生素质测评及奖学金评比、研究生推荐、学生干部选拔、入党考察及各类评优工作挂钩。诚信档案建设是一种重要的制度教育,通过建立目标、设定方案、制度内化、评价教育等方法进行教育,不断地提醒着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等各方面坚持诚信做人。

三、结语

生活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语文教育与生活,作为两种社会现象,它们有着内在的联系。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叶圣陶先生,他的语文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在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上的论述上,见解独到而深刻。

语文教育是生活所需。语文教育并非应某一个人的心血来潮而出现的,它是应生活的需要才产生的。叶老说:“咱们为了生活上的需要,从小就学习语言。”1“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在叶老看来,作为一个现代公民,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交流,语言文字的应用是最基本的工具,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为了生活的需要,就必须在学校设专门的语文课程,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专门训练。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一切理论、一切科学、一切知识都以生活为基本的前提。没有生活,一切理论、科学、知识都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语文教育,作为学科理论、学科实践、学科知识体系,自然,生活是它的根,离开了生活,其意义将不复存在。“我们生活在自己的具体的周围世界之中。而我们的一切关注如努力都指向这个世界。”3握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这个地球,无异于异想天开。学校设置语文课程,学生接受语文教育,要想脱离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从根本上说,不可思议。我们关注语文教育,努力实施语文教育,如果无视生活的要求,生活的变化,关起门来搞封闭式训练,其效果将令人怀疑。胡塞尔指示:“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先存在着而有效的,但不是出于某种意图,某个课题,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任何目的,都以这个生活世界为前提。”4在最普遍的意义上,生活是根、是本,它先在性地规定了语文教育。

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从根本上说,人一生下来,就存在着学习语言的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及其它成人都是学习语言的老师。长期的耳濡目染,长期的语用实践,逐步学会用语言与人交往,满足小范围的交往需要。然而,叶老告诉我们:“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走到精粹的境界,才能算得尽量运用语言。”5为了更好地与人交往,语言就必须进到精粹的境界。而且,习得的语言,大多为方言。而方言,只在方言区才有效,方言区之外,交际就困难,给不同方言区的人交流思想、学习经验等带来不便。封建时代,小农经济占支配地位,自给自足,掌握了方言就可以满足小范围交际的需要。“现在,全国的人正在共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在一切工作和斗争中,彼此的思想必须充分交流,有一点儿障碍就是损失,与别人根本没办法进行交流了。因此,说话要说全国人通用的话,写东西要照全国人通用的话写。这样,说出来的写一来的才能使极大多数人了解,一个人才能跟极大多数人交流思想。”6学好用好普通话,才能更好吸取他人的智慧,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学普通话,正是语文课堂所要训练的。而且,从小在学校学习普通话,也是最有效的。

语文教育的生命在于为生活服务。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语文教育服务生活的大方向,语文教育就要努力做好“服务”大文章。其实,在十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谆谆告诫:“你们要更深、更透地体会教育方针的精神。……服务,怎样才能服务得更好。”7语文教育怎样才能更好地为生活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叶老认为要在根本上下功夫。他虽然没有直接论述,但我们从他精深的思想中,仍然可以窥见他的语文教育服务观。他说:“咱们生活,咱们劳动,咱们学习各种知识,咱们做各种工作,非跟别人打成一片不可,非彼此了解不可。跟别人打成一片,彼此了解,全靠语文,语文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8从根本上指明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服务。其实,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不论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任何人总要直接间接地与别人打交道,与别人交流信息,向别人学习经验,这就离不开语文文字的运用。尤其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社会更加开放,交流更加频繁,市场面前,总是先交流信息后交流商品。信息交流最实用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不可想象,一个不会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现代人,能在市场大潮中显身手。叶老曾在各种场合,语重心长,一再重申,语文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听与读是吸收,说与写是表达,这是最基本的四种语文能力。他说:“吸收与发表并不是生活上的点缀,都是实实在在的必要。人既然生活在社会里,社会里既然有这么一种文字,作为交流经验思想情感的工具,若不能凭文字吸收人家的经验思想情感,用文字发表自己的经验思想情感,吃亏之大是不必说的。”9培养学生吸收与表达的能力,语文散育才算服务现代生活。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切近生活的语文教育“教什么”,在学术界存在众多分歧。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包括基本能力训练、语言基本素材、语文基础知识、典范文章及课外活动。也有的认为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给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和态度的总和。”9在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实际上也有属于自己的内容观,并付诸实践。只是大多未形诸文字而已。但是,在语文教育的内容上,不论持哪种观点,抱什么看法,人们必然会问:内容缘何而来?“问渠哪得诸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这是叶老的一贯主张。以写作为例,叶老就有详尽的阐述。

写作并不神秘,它只是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经验思想情感的文字表述。他说:“咱们每天认识些事物,研究些问题,习惯地完成一串串的思想过程。写作不过是把它写到纸上去罢了,并不是什么特别稀罕的事儿。”11“写作就是说话,为了生活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12长期以来,一些人的心目中,把写作看得很神秘,认为一般人缺乏写作的基础,没有写作的本钱。叶老却明白地告诉每一个人:生活就是基础,生活就是本钱。人人都在生活,人人都有基础,人人都有本钱。他认为“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13写作不为特殊目的,而是为了生活的需要。撩开了神秘的面纱,使人们认识到了写作的本质,从而明确人人能学会写作的道理。

生活是写作的基础。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老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13生活为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有了生活,写作的素材就不会枯竭。“必须根源于现实生活,文章才真能写通,写来才真有意义。”15作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要养成写作能力,第一宜着眼于生活和发表的一致;说明白点,就是发表的必须是自己的意思或情感,同时,又正是这意思或情感。”16“生活和发表的一致”,无疑是要求所写的必须是生活,是生活中所产生的经验思想与情感,而不是写空话、假话,抒虚情假意。文章内容源于生活,文章才有生命力。更进一步,他还认为,生活是丰富的,写的东西大多了”。

生活的质量决定着作文的质量。他说:“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生活的深度不够,是勉强不来的。”17生活的深度,在叶老看来,也就是生活充实。“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生活充实的含义,应是阅历得广,明白得多,有发现的能力,有推理的方法,情性丰富,兴趣绕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等等。”18那么,怎样才能有充实的生活呢?“要有充实的生活,就要有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而作文就拿这些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19对于作文散学而言,要使学生有充实的生活,致力于“训练思想与培养情感”。20

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而生活是广阔的,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叶老认为,大可不必,语文教育要有凭介,这凭介就是教材,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当然,作为凭介的教材,其内容就必须贴近生活。轮子在《〈开明图语续本〉编辑要旨》中指出:“本书内容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取材从周围开始,随着儿童生活的进展,逐渐扩张到广大的社会。与社会、与自然、艺术等科企图作充分的联络。”“本书尽量容纳儿童文学及日常生活上需要的各种文体;词、句、语调力求与儿童切近,同时又和标准语相吻合,适于儿童诵读或吟咏。”21贴近生活的教材,儿童原来就绕有兴趣,不致枯燥乏味。切合生活,还必须具有时代性,现代人应读现代文。所以,在《〈开明所编高级图文读本〉编辑例言》中指出:“希望切合读者的生活与程度。就积极方面说,足以表现现代精神的、现代化生活有关涉的,为现代青年所了解的,所能接受的,才入选。22教材反映火热的社会生活,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是现代语文教育在内容上的体现。

语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语文教育一头联着课堂,一头联着生活。两头热,两头相联,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远离生活,脱离生活,是走死胡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严重脱离生活、关起门来搞应试的典型。对此,叶老给予了无情批判:“古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不问它对于生活合不合适,有用处没有用处;……旧式教育又是守着利禄主义的:读书作文的目的在取得功名,起码要能得‘食禀’,飞黄腾达起来做官做府,当然更好;至于发展个人生活上必要的知识,使个人终身受用不尽,同时使社会间接蒙受有利影响,这一套,旧式教育根本就不管。”23在谈到训练儿童说话能力时,他认为最好的途径是:“与儿童一起生活”而且“这里所谓一起生活,并不只是住在一处地方的意思,正是要接触他们的内心,而且完全了解,而且他自己差不多融和在里头。”24与儿童一起生活,与儿童打我一片,就可以深入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达到心灵的交流,教学才不至于游离学生的实际,从一已之念出发,一厢情愿地进行灌输。他还说:“图文科的目标在养成阅读能力跟写作能力,阅读跟写作可须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25一句话,生活中的听说读写与语文教育的听说读写融为一体,才是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

注释:

1 2 5 11 13 14 15 17 18 19 20 21 22 2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80年版,210页,2页、226页,225页,603页,127页,359页,353页,309页,66页,193页。

6 7 8 9 12 16 24 25:《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94年版,425页,194页,159页,157页,77页,33页,28页,43页。

3:胡塞余《现象学与哲学危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88年版,133页。

4:《胡塞余全集》461页。

生活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提要】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职业生活蕴涵了信仰、价值、态度和人性等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是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面向职业生活的人文教育必须以培育主体性为核心,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开展创新。

【摘要题】高等职教

【英文摘要】Thatthehumaneeducationinhighvocationaleducationisfacingprofessionallifeisarealproblemthatshouldbesolvedbyeducationtheoryandpractice.Professionallifecontainsabundanthumaneeducationvalue,suchasfaith,value,attitudeandhumanenatureetc.Itisthecoreofthesociallifeofhighqualitylaborers''''.Thehumaneeducationthatfacestheprofessionallifemustfocusoncultivatingtheentity,andinnovateonthetheoryandthepractice.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职业生活/主体性

highvocationaleducationl/humaneeducation/professionallife/entity

在人文“学问”传承的人文教育领域,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在传承中实现自身人文教育的创新,既是高职教育面向新时代的实践问题,又是教育理论需要给出诠释的理论问题。职业生活,作为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蕴涵了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为高职教育如何从传统的人文教育中转变出来,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缘由

“生活”是一个普通的字眼,是因为它与每一个人的日常活动紧密相联。“生活”又是一个美妙的词汇,是因为由于人们的信仰、价值与态度及条件和环境的不同,创造了千姿百态的场景。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生活”这个术语表示个体和种族的全部经验,它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注:[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职业生活作为反映个体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一)传统的人文教育与职业生活需要之间的冲突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得职业岗位和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社会和企业单位倡导的文化观念、道德思想、法律和制度要求等内容所构成的思想和制度文化体系,与具体的职业岗位结合,形成了具体的职业要求,成为职业岗位所要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从全球范围考察,现代社会经济与文化互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经济中的文化含量不断增大,文化的作用愈益突出。这种特征,表现为大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表现为物质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使得文化对经济的推动力日趋重要。文化对经济的这种作用,已经在千万个职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显现出来。

在我国,人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教育,本就是“人文教育”的意思。然而,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中被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所打败,我们对自己的技术落后有了切肤之痛,认识到自己“技不如人”,即生产技术处于落后状态。但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却缺乏深刻反思,始终认为文化上优于西方,没有客观地看待和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至于人文教育缺乏足够的创新,对人文科学的应用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人文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直到现在高职人文教育还存在着抽象理论多、学科知识多,贴近职业生活的内容和课程少的现象,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职业化内涵的启示

在发达国家,企业及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职业化已成为劳动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途径。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三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资质来说,包括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供给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二者的相宜是职业化的基本准则,以面向职业生活为基本态度,体现了对技术与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

职业化的要求,对我们深入理解高职人文教育的职业价值问题、人的发展性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它们之间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首先,“人事相宜”的基本准则既包含了工作对象对人文素质和人文知识应用能力的要求,又包含了人与这种要求的适应性问题。这种以“创造绩效”为标志的适应性是个体社会生存状况的最基本内容。第二,除了工作对象以外,人与职业情景的适应性同样也影响到人事相宜的程度。在这里,个体必须正确理解社会、企业的道德和制度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社会认知、学会行为选择。人与人的交往和合作构成了职业活动的又一种人文情景,它的水平是衡量职业生活质量的标志之一,是个体必须学会的基本内容。第三,“人事相宜”的基本准则,既看到了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又没有把职业能力看成是职业岗位对人的静态和被动的要求,而是从人与职业的相互关系上,高度重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人对职业的社会、审美和经济及自我实现价值的体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职业能力的发展,以至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与职业岗位的相宜程度。职业化的内涵反映了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客观必然性,也为高职人文教育寻求面向人的发展和职业需要相协调的途径提供了依据。

(三)职业生活是高职人文教育的本源和载体

陶行知先生指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教育源于生活,与社会生活保持着紧密联系。对于高素质劳动者来说,追求理想的职业生活状态是其自我实现的核心内容。职业生活状态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事业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标志。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人们往往把职业目标的选择与社会生存状态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如,高职生在知识型、管理型“白领”和体力型“蓝领”之间选择技术技能型的“灰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高职生综合理想追求和现实可能后对生存状态的一种定位。

职业生活所拥有的体验性、互动性情景,以及对他的理解和应用,为高职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生动的场景,开拓了以自然渗透和情感介入等方式实现文化传承的途径,打开了高职人文教育超越于灌输式和精英贵族式教育的全新视野。职业生活又包含着丰富的默会性人文知识,对高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职业生活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心灵的默会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次上都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在所有层次上,默会认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能力上的优先性”。人文知识的默会维度远比自然科学有更为深刻的介入,它不可能脱离于人的心灵而存在,不可能脱离于人与情景的互动而产生。

二、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主要涵义

(一)以适应职业生活为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职业生活蕴涵了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价值,对这些价值的体验形成了高职学生意义学习的基本动力,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注: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第402页。)因此,高职人文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高职人文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

主体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有着多种表现特征。如果从教育所期望的学习结果来衡量主体的发展水平,高职人文教育除了表现在具有情感价值的意义性学习以外,认知性的发展仍然是重要的方面。布卢姆在研究教育目标时,对认知与情感的整体性有着精辟的论述,“我们只能在思维中或在概念上对学习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加以区分,而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两个独立起作用的实体”(注: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第348页。)。人文教育的认知性教育内容,表现为对人和对事两个方面。从对人的角度来说,就是要促进学生“根据周围环境中的社会信息进行推理,实现对他人、其他群体、社会角色以及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注: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1页。)这种社会认知水平的发展,要使学生在人与职业、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协调中形成面向职业生活的社会认知结构。从对事的角度来说,表现为以人文知识应用为特征的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特别是一定职业领域的个性化表现力。

面向职业生活的这种主体性,在情感和认知的两个方面,既表现为一定的张力,又表现为相互的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为人文知识应用能力与人文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机制。在实践中,我校以学生社团“准社会化管理”方式,探索自主式人文教育的改革。虽然社团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人文性或技术性的,但是“准社会化管理”方式本身包含了许多人文教育的实践素材。在社团登记注册、岗位聘任、资源利用、项目运行和考核办法等社会化、市场化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人际的协调与合作,进行判断与决策;在项目运行中更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自我调控和追求。通过“准社会化管理”改革,使学生在准职业生活的氛围中既提高了社会认知水平,又发展了自我实现等情感的体验水平,并在认知和情感的相互促进中提高了主体性发展水平。

(二)从职业生活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

从职业生活对技术与人文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教育,必须提高人文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人文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人文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人文教育不仅只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注:杨柳。高职院校就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第6页。)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人文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面向职业生活整合技术与人文教育,还要大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的改革。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上,以通识性整合思想政治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与时代的职业活动相结合,使政治理论始终与生动的实践活动息息相关。以谋求特色为目标,开发集地方性、现代性、职业性和个性化优势为一体的人文课程,以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实现个性化职业素质的发展。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同样要发挥人文教育独特的功能,一方面要开发人文知识的应用性课程,如语言与交际、文化营销、生活与音乐制作设计等课程。另一方面应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出发,在技术课程中有机地融合精神文化的内容,如计算机文化基础改为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从主题上突出大学的精神力量,突出时代的先进性,从目标和内容的改革上,构建以信息技术应用目标为核心,融合信息意识、信息伦理、信息审美等目标的完整体系,把人文教育融合在技术应用之中。

(三)创建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以提高学生对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适应性

开放、民主、公平是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普遍趋势。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生活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

开放、民主、公平的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是在民主对话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学校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与学对话的中心。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他的自我意识已处于比较发达的状态,能够在了解职业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信息的收集,情感、价值、意志等人文要素的评价、判断形成自我设计和行为选择。以对话的方式使教学制度合理地介入并有效地引导,正是把这些自我设计和行为选择推向合理和成功的条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将会有效地推动教学改革。我校根据学生建议,并经教师及专家的评议构建,开设了一些微型选修课程或课程教学活动,如旅游专业形成的旅游文化摄影、新闻专业的网站设计、服装专业的太湖文化与丝绸服装设计等。这种改革把独特的文化表现技能和人文教育应有的基本功能紧密结合起来,把人文教育的体验性、职业能力的应用性、社会需要的现代性,与教和学的对话所产生的主动性和可行性紧密结合起来。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为学生以民主开放的姿态融入社会企业制度文化作好了准备。

(四)建立与职业生活相衔接的评价方式

生活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创设情景,在生活中观察

语文来自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现实背景,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回忆生活”或“模拟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语文。许多课文的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不知其然的,教学时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加深对课文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请父母养几只小蝌蚪进行观察。没想到引来了学生一大串问题,有位学生说:“我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可小蝌蚪与青蛙完全不一样,它怎么可能变成青蛙呢?”一个学生开了头,其余的学生都纷纷说开了,有的说:“其它的小动物小时候多少与它妈妈有点像,可小蝌蚪什么也不像呀?” 有的说:“它到底是先长后腿还是先长前腿?”……

面对学生这些问题,我想: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亲身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让学生彻底搞清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我带领学生捉来了一些小蝌蚪,养到鱼缸里,每天观察小蝌蚪的变化,还鼓励学生写观察日记。到了第九天早上,有个孩子突然叫了起来:“小蝌蚪长出后腿来了!”这一叫,同学们都围了上去,为了让学生看得清楚些,我把小蝌蚪放入透明的塑料杯中,放在投影仪上放大。学生们都睁大眼睛,两眼放光,小脸通红,那份激动啊,简直难以言表!就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是任何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获得的!

二、引导实践,在生活

体验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体验也是如此。陶行知先生极其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口号。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其含义是“教的方法,应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应根据做的方法。”教学就是通过“在做上学,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使学生自己会做。”

因此,我们应该用新课程理念来实施教学,对教材内容加以充分挖掘,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做起来,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习。

三、再现原形,在生活中感悟

着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再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理解。

如教学《龟兔赛跑》时,让学生戴上头饰上前表演故事情节。这样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创设了情境,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能使他们更直接地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加以发挥,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课件,演示乌龟一刻也不停步地向前爬的动作。当学生们看到小乌龟这样努力地爬行,都情不自禁地为小乌龟呐喊“小乌龟,加油!小乌龟,加油!”这样一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仿佛就在赛场,亲眼目睹了这场比赛,并深深的为乌龟的精神所感动。这比我们平时的说教所起的教育效果显然要好得多。

四、手脑相长,在生活中创造

陶行知就手与脑的关系,提出了着名的“手脑相长”的论点。他认为脑与手联合起来才能产生力量。陶行知先生还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真教,学也不成为真学。”在“做上用功夫,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它能极大地激发强化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