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论文(精选5篇)

互联网创业论文范文第1篇

由宁浩、黄渤和徐峥出品的《心花路放》从2023年9月30日正式上映到黄金周结束,短短8天内斩获7.56亿票房,除了影片自身的吸引力之外,其在上映前通过猫眼电影成功预售100万张电影票的做法也居功不小。此外,《后会无期》、《小时代3》、《黄金时代》等影片热映的背后也都有互联网企业的身影。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改造着每一个传统行业,互联网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使文创产业迸发出巨大活力,也令投资者重新审视文创产业中蕴藏的巨大商机。

“在2023年1~11月发生的434起文化创意产业股权投融资案例中,涉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多达304起,占比70.05%。而且其资金吸引力也是最强的,从已经披露投资金额的情况看,移动互联网投资规模最高,达到25.1亿美元。”倪正东介绍。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执行董事唐肖明表示,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衍生融合的互联网媒体、互联网内容、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资源整合四个领域在未来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除专业投资机构之外,不少互联网巨头更是直接出手,进军文化创意领域。202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以62.44亿港元认购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文化中国传播集团增发后约60%的股本,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文化中国也于8月更名为阿里巴巴影业集团。百度金融也在其“消费金融”平台积极推进影视作品项目,并于9月21日推出“百发有戏”首期影视项目《黄金时代》。毫无疑问,互联网的介入改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盈利模式,使其对资本的吸引力大增。与此同时,互联网也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了更为“合体”的融资模式,使文创企业融资更加便利。

二、仍需警惕投资风险

尽管文创产业投融资状况有所改善,但文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普遍存在,投资文创产业的风险也依旧不容忽视。首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产能过剩的状况本身就是一大风险来源。“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凸显,引致估值泡沫不断涌出。”唐肖明表示,当前国内文创产业的配套金融产品单一,整体实力相当薄弱。

“2023~2023年电视剧播出量与库存比大约为1:10,大部分发行的影视作品都没地方播放,制作了没能发行的也很多。”艺能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总裁祝金甫介绍,即使成功上映,能挣钱的也是少数,亏本的居多。与此同时,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盈利能力有限,也构成投资风险的重要来源。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表示,文化创意产业盈利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互联网创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对外贸易;创新

[中图分类号] 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23)02-0043-02

一、引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经济下行,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冲击,外贸增速逐年变缓。但与外贸增长乏力相对应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网络贸易异军突起,发展速度惊人。2023年3月,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并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概念,意图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传统制造业充分融合,解决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平稳、良性发展。在此机遇之下,“互联网+”计划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外贸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去促进其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等综合能力的升级,用信息流带动生产要素流(包括资本、商品、技术等)的全球快速流动,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因此,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贸创新对我国的外贸发展而言非常必要。

二、国内外关于外贸创新研究综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领域已经开始对互联网、国际贸易创新进行研究与探讨。从研究内容来看,目前关于互联网和外贸的相关性研究中,大多数侧重于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来论述互联网对外贸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并提出各种对策建议;而国际贸易创新研究则主要围绕电子商务或互联网经济下的国际对外贸易在管理、贸易方式、贸易内容、贸易法规、贸易制度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以及通过外贸创新快速提升产业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国内研究

目前,我国学者对互联网和外贸创新的研究主要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

在外贸创新的理论研究方面,李俊江(2000)认为,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对外贸易的方式和内容在被互联网改变的同时,传统的对外贸易理论、法规等也在互联网经济时代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冯雨亭、王萍 (2023)在讨论了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基础之上,论述了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在准备工作、洽谈方式以及全球化生产布局方面的创新,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国际贸易对策;郭文(2023)论述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特点,即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具有全面性和立体性、特发性和集中性、突出开放和自由主题的特点;魏宇潇(2023)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国际贸易创新势在必行,并提出要通过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和跨境电商产业园进行国际贸易创新。

在国际贸易创新实证研究方面,温郡(2023)将引力模型进行修正,利用2009―202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模型论证得出结论,即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赵志田、杨坚争(2023)通过建立动态模型,利用2003―2023年我国对外贸易数据,分别从进口、出口两个方面论证了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对外贸的影响,即从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会产生各种积极影响,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影响趋势在不断地加快、加强;佟家栋(2023)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来分析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外贸产品创新的影响,并得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降低能够显著提高外贸产品创新能力的结论;康志勇(2023)通过建立Tobit模型分析规模经济以及贸易政策的调整与外贸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模经济和贸易政策的调整对外贸创新的作用是积极的。

(二)国外研究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互联网对贸易的影响方面。Freund和Weinhold(2004)通过对全球多个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随着互联网发展水平的提高,一国的外贸规模会不断扩大,这是因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为企业新添了商业机会,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增长。与此同时,Freunda和Weinhold(2004)利用1995―1999年的经济数据建立实证模型,论证分析互联网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995―1996年的两年间互联网对进出口的影响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1997―1999年三年间互联网对进出口的影响却变得非常显著,并且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互联网对外贸的影响力度在贫困国家是远远大于富裕国家;Terzia(2023)也利用多个国家的外贸数据建立实证模型,研究跨境电商与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得出跨境电商对外贸的影响为正的结论。但该文也进一步指出,在短期内,这种影响在发达国家中的体现尤为明显,但从长期来看,跨境电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积极影响作用更强更明显。与前面几位学者不同的是,Davidvan Hoose(2003)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去研究电子商务和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基于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理论,从理论上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文章指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能够更好地解释在网络经济时代下,行业间的对外贸易将越来越依赖于电子商务。

三、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开辟了一个全新、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上,劳动、资本、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快速流动,实现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全球经济网络一体化,这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创新带来强大的动力。

“互联网+”背景下的对外贸易创新给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外贸的结合促使对外贸易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创新,从而促进外贸和外贸企业进一步深入地改革和创新。外贸企业应该大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经营风险,重组企业业务流程,实现“四流一体”的全新运作方式,最终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另外,企业还应牢牢抓住“互联网+”背景下外贸创新的机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商机,扩大市场空间,使企业能够积极参与到国际市场竞争中去。我国的对外贸易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有利因素,大力发展互联网思维,通过贸易方式、运行机制、营销管理以及外贸政策等各个方面的创新,促进对外贸易的效率、品质、创新、合作等各种综合能力的提升,大力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 李俊江.论当代国际贸易方式创新及对我国的经济影响[J]. 财贸经济,2000(9).

[2] 姚立新.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0(3).

[3] Andersen, P. H.. Export Intermediation and the Internet: An Activity-unbundling Approach[J]. Intentional Marketing Review, 2005(2):147-164.

[4] Aw, Bee-Yan and Amy R. Hwang Productivity and the Export Market: A Firm-Level Analysi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1995(2):313-332.

互联网创业论文范文第3篇

博鳌亚洲论坛热议互联网未来

3月24日上午9时30分,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正式拉开帷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博鳌论坛开幕式,并围绕“中国经济怎么看、怎么干”两方面做主旨演讲。

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共设置了88场讨论,议题内容涵盖宏观经济、政治时事、创业创新、社会民生、文化体育以及“互联网+”等热点话题。其中在今年论坛年会上,人工智能、“互联网+”和“+互联网”等互联网相关议题占到相当比例。

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后,服务业、金融业等各个领域都在此影响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今年论坛上,谁将成为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的问题也引发激烈讨论。

在“互联网的未来”分论坛中,专家们也给出了答案——实体经济。而与此同时,国内知名工业品电商平台世界工厂网也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发出“让互联网更务‘实’”的声音,呼吁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积极响应博鳌亚洲论坛释放的让互联网向实体经济倾斜的信号。

互联网如何务“实”?

据悉,目前国内实体企业已经尝试使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但是在采购、生产制造和交易等方面并无法与互联网实现很好的连接。“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对于实体经济的意义不应该仅是提供一个新的营销渠道,而是企业的互联网化,企业信息化管理、供应链系统与需求市场实现对接,互联互通,也就是产品的智能化和生产线的智能化。”世界工厂网CEO乔景亮表示。

资料显示,世界工厂网是工业品在线采购服务平台,秉承“直面工厂,专业服务”的服务理念,为采购经理提供专业、便捷的工业品采购服务,帮助企业利用互联网实现转型升级。

此外有专家指出,实体经济利用互联网进行转型升级也将是未来互联网务“实”的一大方向。“实体企业不仅要利用互联网改造生产流程和销售体系,更要利用互联网创造新的发展契机,借助互联网进行二次创业。”该专家表示。

互联网创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以互联网为驱动的新科技革命,互联网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于2023年首次提及“互联网+”战略,“互联网+”即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成新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要素结构优化作用,将互联网技术渗透至社会各领域,提升国民经济发展活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当成一种工具,而是将互联网思维深植于物流行业。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是对社会构成要素、形态历史演变、系结构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论。我国对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应用主要侧重于复杂系统问题、创新系统体系、城市系统发展等问题的研究。例如,赵亚男,刘焱宇和张国伍(2001)介绍了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概念、研究方法和特点,说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是开放复杂巨系统的方法论;范如国(2023)认为复杂社会网络系统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社团结构等特征,并通过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社会治理的系统创新;孙喜,杜澄(2023)对基于系统结构和基于系统功能这两种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文献述评;周青,刘志高,朱华友等(2023)介绍了创新系统的理论演进及各产业技术领域研究,并辨析了几大创新系统理论之间的关系;刘继生,那伟和房艳刚(2023)将脆弱性理论应用于辽源市社会系统研究,对辽源市社会系统敏感性、恢复力、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因此,以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相关理论分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体系,为电子商务及物流行业发展提供指导。

二、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1.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讨论“对社会中已经存在的系统质,能否建立合理的系统模型和理论来加以描述和还原的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整体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环境分析法四种。整体分析法是社会系统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认为系统由若干分离区域构成,应从全局角度理解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融合创新,互联网、物流企业是新业态体系的核心部分。

2.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

“互联网+”是指将互联网融入传统行业中,让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发展、运营模式,实现国民经济各行业边际效率递增、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电子商务实际就是“互联网+”的例子―“互联网+商贸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的融合,将互联网思维、方法论、技术、系统和工具深植于电子商务物流行业,改变原始物流运作模式,全面推行信息化,利用平台化发展优势实现各方面资源共享,使电子商务物流运营更为科学高效。

三、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融合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物流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新业态,同时不断向其他业态渗透,实现行业生产边际效率递增。互联网、电商物流相互作用形成整体,互联网优化电商物流产业结构、电商物流释放互联网能量。

1.发展目标

电子商务模式使得消费者的物流需求不仅限于速度,体验经济、延生服务需求愈发旺盛,原始物流发展模式严重制约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将互联网融入物流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通过一体化服务满足需求

传统分离式物流,即物品流通过程中自成战线、标准不一的服务已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通过互联网信息的及时更新、传递将物品周转各项服务融合在一个闭环网络系统内,统一服务标准实现各局部之间的完美对接与协调,构建完整体系,为用户提供高标准、个性化物流服务。

(2)通过信息、数据资源整合实现精准营销

大数据时代,企业通过对客户信息、销售信息、反馈信息整合得到大数据,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计划贡献力量。公共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得信息共享更加容易,企业之间相互开放实现基础资源共享,依靠大数据和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物流浪费,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之线下的物流体验、延生服务、推行试销、定制物流等实现精准营销。

(3)通过“互联网+”创新动力实现电商物流生态化运作

“互联网+”战略为电商物流发展形成创新动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开展,电商物流企业改变原有粗制滥造式物流服务,物流行业利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市场机制,实现物流业的变革转型,使电商物流行业低效、混乱的局面得到重塑,构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生态圈。

2.要素结构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具体包括物流服务商、互联网服务商、电子商务企业、消费者、政府五个主体要素;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结点要素以及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物流技术装备三种支撑要素。

物流服务商是核心要素,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将互联网融入传统物流模式,归根结底还是需要物流企业进行实体运作,完成物品的空间位移。物流服务商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高标准的物流服务,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核心;互联网服务商是灵魂要素,互联网为物流行业发展提供创新动力,互联网+电商物流利用互联网思维、信息化技术改造物流产业,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精神”贯穿于体系的始终,互联网服务商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灵魂;电子商务企业和消费者是驱动要素,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具有双重驱动,电商企业需要物流服务,是第一层驱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使电商企业产生物流需求,是第二层驱动,二者相互作用构成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最为关键和活跃的要素;政府是统筹要素,政府作为监管者把控整个发展体系的运作。政府对相关服务标准的制订、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优惠政策的出台实施等优化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环境,从全局把握整体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形成网络状物流服务体系,由相应物流点和线组成,结点要素是互联网+电商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条件下,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种基础模式在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衔接下形成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输配送体系。

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发展基础,RFID/EPC和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各类传感技术、GPS/GIS/北斗系统定位追踪技术实现了实体物流与虚拟互联网的对接;大数据、云计算是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大脑,能够有效地实现精准化运作;智能物流技术装备是根本,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实体操作应用通过各类智能技术装备完成。利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中层次分析法构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层级构架模型如下图。

3.运作机制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在传统物流行业基础上融入互联网,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业务经营模式,加速推进物流智能化,实现物流产业升级。应用整体分析方法分别从主体因素政府、相关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探究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机制。

对于物流企业,首先,要改变传统物流模式,加快信息化进程,实现物流产业升级。信息技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用互联网工具武装物流行业,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物流服务能力变化积极响应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响应电商物流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其次,企业主动开展平台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物流的大数据、足够的资金池搭建物流平台,实现各式数据、信息、资源的共通,产生的聚合效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实现物流绿色智能化运作;再次,企业应主动积极采用先进物流设施设备及相关技术,开展绿色智能运作。先进的物流技术装备是开展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基础,企业应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参与技术设备、信息系统的更新升级,积极响应政府“低碳经济”的号召;最后,在互联网+、互联网化过程中,企业要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专注于消费者需求,先驱解决电子商务物流行业中最痛苦的问题,专注于用户体验,用有限的企业资源提供极致的服务。

对于政府,首先,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产业升级。政府对物流行业长期发展和“互联网+”战略进行总体规划,并通过给予政府补贴、技术支持等优惠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培育智能化、信息化的“互联网+电商物流”示范企业;其次,加快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物流技术、编码标准,加速RFID、条形码在仓储、配送等业务领域的应用,同时促进数据层、应用层、交换层信息化标准的衔接,推动物流化标准体系建设;再次,投入大量资金联合企业建立公共平台,实现物流基础设施、互联园区信息平台及高速公路通行信息的联网共享,实现全国物流基础设施的联网监控管理;最后,政府主动融入“互联网+”变革。政府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网购、互联网物流带来的变化,对基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创新有更多的包容,主动参与到“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浪潮中。

四、“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保障实施建议

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是互联网经济下物流发展新业态,从法律环境、人才培养、技术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提出保障实施建议。

1.法律环境

良好法律环境是“互联网+”成长的肥沃土壤。政府出台互联网、电子商务及物流业相关的指向性文件在很大程度上对互联网+电商物流产生积极影响,相关行业专利保护、互联网金融安全、客户信息保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有利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对于“互联网+”创新,政府主管部门应有更多的包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互联网+电商物流的创新发展,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法律环境,使其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转。

2.人才培养

优秀人才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必备要素,培养优秀的专业性、综合性人才符合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要素优化”精神。企业一方面积极培养所在领域专业人才,加快培养一批物流专业人才和互联网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培养优秀管理人才及涵盖行业发展相关领域综合性人才,综合性人才知识面广、对相关法律熟识,并对新事物有极高的热情。因此,造就一批熟悉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运作程序、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服务于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3.技术管理创新

技术管理创新包含技术装备创新及相关理念、商业模式、发展业态创新。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发展战略为物流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创新条件。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和相关企业应专注于“互联网+”在本行业可以有哪些创新,积极参与到技术管理创新浪潮中,物流技术装备更新换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升级都是技术管理创新在物流行业的集中表现。政府鼓励创新,人人争当创新先锋,形成企业主导的技术管理创新浪潮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赵亚男,刘焱宇,张国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方法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02):21-23.

[2]范如国.复杂网络结构范型下的社会治理协同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2023(4):98-206.

[3]孙喜,杜澄.创新系统研究中的竞争性方法-文献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32(08):99-106.

[4]周青,刘志高,朱华友,尹贻梅.创新系统理论演进及其理论体系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33(02):51-55.

[5]刘继生,那伟,房艳刚.辽源市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J].经济地理,2023,30(06):945-948.

[6]郑杭生,张小军.社会学中的系统哲学[J].社会科学,1986(12):73.

互联网创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互联网 创新创业 教育机制

一、引言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工作已开展了很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速放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解决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变得尤其重要。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再次强调要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政策导向。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如何发挥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中的作用,提升社会的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对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教育部早在2023年就提出了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在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拥有自己的课程体系。很多毕业生在高校受到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创新创业的比率非常低,而选择创新创业的毕业生中,创新创业的成功率更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大部分学生都认为高校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系统培养,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二)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

近些年,世界各国对创新创业教育都非常重视,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从小学阶段就已经开始实施了,且这些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结合本国的经济发展行情,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一些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更新速度快,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注重实践、针对性强,因此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都领先于我国。

三、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单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很多高校一方面强调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却缺乏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只是简单的开设几门课程,更多的像是在走个过场。且目前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时间滞后,没有连贯性,很多高校并没有将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导致出现脱节现象,不能很好的适应毕业生创新创业的需要。由于课程的开设不能和实践很好的结合,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论理解浅薄,停留在知识的表面,缺乏一个实用的效果。很难达到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目标。

(二)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落后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很多高校也实行了理论+实践的方式,但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局限于理论教学+大学生创业园的形式,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局限于校内,且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创新的思想,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现象。传统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落后,不能适应时展步伐。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日趋成熟,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各行各业的问题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四、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一)转变传统思想,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

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意识到了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政府、学校、企业需要密切配合的教育,需要三者有机融合,但受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并未能将三者融合的体系构建完善,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借助于互联网思维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政府、高校、企业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互联网在线联动平台,以政府为主要引导,以学校作为主要落实单位,以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导向,通过互联网,将三者融合起来,实现信息共享、信息互通,在政府的引导下,学校能够及时掌握更加准确的企业现状,企业能够更加了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通过三者的共同努力,更加清楚的发现问题,更快的解决问题。

(二)以互联网的思维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性

创新性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传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本身还局限在领域内部,理念较为落后,对创新性的束缚很大,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性的培养需转变传统思维,着眼于跨界融合,将传统的思考问题方式转变为以互联网的思维进行思考,并通过互联网强化“连接人和服务”,将人和服务两个不同的对象通过互联网思维紧密结合,实现人和服务的双在线化。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以新技术、新思维推动创新,最终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总结

随着互利网时代的到来,“互利网+”背景下人们接收和反馈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将互利网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互利网+”背景下,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必将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马成成.论高校创业教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耦合[J].教育与职业,2023,(12).

[2]姚王信,郭蓉.闫哓燕.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机制与路径――基于“创新创业创智创富”情境的理论分析框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3.

[3]赵志军.“三创”教育体系化构建:意义、逻辑基点及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1).

[4]艾军,邹金成,罗二平,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1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