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讲座体会(精选5篇)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第1篇

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法治思想强调,要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宪法一以贯之的精神,是宪法自身规范性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应有之义。在法治思想中重申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实际上就是贯彻宪法中“党的领导”的精神内核。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党代表着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这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内核相契合。

良法善治,民之所向。作为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法治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我们党所领导的全面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坚实保障。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第2篇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宣讲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应指导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讲座必不可少,而且应切实开展并形成常态。由于高校的思想政治讲座不提供专业的学科知识和最新的发展情况,不能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因而往往被怱略;即使偶尔开展,也只流于形式。那么,要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在众多的讲座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一,必须对其进行定位;第二,其形式和内容都应具有独特性,也就是说,既不能只是教科书式的政治理论的重复灌输,也不能是偏离思想性的小道消息,更不能变成奇谈怪论的课堂,而应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课堂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平台。

1.“大思政”式教学观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央16号文件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全面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保障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保障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的意义。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出不仅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动力,而且明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浪潮到来,并且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大思政”式教育教学理念自此而提出。

“大思政”式教学观是指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第二课堂为分渠道,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并把教育范围由班级延伸到学生的社团。“大思政”的要求就是要改革、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与内容,应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育,以加大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力度,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

2.“大思政”式教学的方法与内容

(1)根据团中央宣传活动主题和校团委规划主旨明确思想政治讲座的内容。在高校中,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校团委也有同样的义务和职责。因此,每个学期校团委都应以团中央宣传活动的主题为依据进行思想政治类讲座的部署和组织,聘请学校或院系团委(支部)书记、辅导员作为讲座的主讲人,同时还可聘请校外专家进行主讲。由于团中央的主题宣传活动与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缺乏联系与缺少沟通,因此,可以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到团中央的主题宣传活动之中,以整合盘活高校资源,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优势,并共同做好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工作。比如,某高校在某一时期内对团中央宣传活动的主题定为“永远跟党走,青春促跨越”,而校团委安排的讲座主旨是“与信仰对话,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那么,最后确定的思想政治讲座的主题则是“社会进步与个人幸福”。这样的活动不仅可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还可帮助他们找到符合自身个性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人生位置,从而促进其个人实现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通过调研可使思想政治讲座教学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社会实际需求。对于以理工学科为主的高校来说, 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修养主要偏重于专业知识,这就会导致他们在人文修养和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影响到对人才的培养。而为使该类高校能较好开展深受学生欢迎且可帮助他们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讲座,就需要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以掌握他们对思想政治讲座课内容的需求,了解他们对主讲人的期望等。比如,某高校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去了解与掌握学生对思想政治讲座的内容与形式需求,共发放了调查问卷300份,调查的对象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50%,而专业兼具文、理、工和艺术类等。采取这种方式进行调查,由于调查对象较为全面,不仅可了解学生对讲座内容的真正需求,而且因为专业较广,也有助于因材施教,更可大幅度地提高其教学质量。

在对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学生希望讲座能够多涉及一些社会现实,从而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指导和使修养得到提高,有益于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从而激发自身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那么,有关个人发展、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及人生规划的内容必然备受欢迎。具体而言,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讲一些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等的相关内容,一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可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可组织一些对人们关注且必须面对的民生、经济、政策和法律等问题的探讨,不要一味地宣讲空泛的政治大道理,要多讲一些学生最关心、最贴近他们现实的时政内容。此外,还可通过时事的变化带来现实变化与影响的一些分析,以激发及提高学生对时政观察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思想政治活动与其课程学习的热情。

在对主讲人的期望方面,学生希望主讲人有激情、有活力,表达清晰;讲课形式多样,风格风趣幽默,既富感染力,又具人性化;希望主讲人能够多与学生互动,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对事物的真实看法;希望主讲人分析现今的热点,并给出鲜明的观点。主讲人思想独立、追求真理,态度认真、求真及严谨,加上对社会现实现象的理性分析和真实问题的深层次挖掘,既可提升课程主题,又能活跃讲座气氛,更能引导学生闪现真知灼见和思想火花。学生希望主讲人尊重学生意见,不说空话、套话和大话;对观点的阐述不过于理论化,对事物的分析不流于表象;既不单纯地灌输理论,照搬大道理,又不只空谈哲学与泛讲马克思主义;注重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并注重其独立思考意识的培养。

3.“大思政”模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围绕培养国家需求的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施教。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多样性,使得人的思想意识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特征,个人价值观也出现多元化现象。改革带来了各种各样思想与文化的并存,随之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出现碰撞。这时,人的思想活动表现为独立而自主。当前的高校校园,学生的幸福观、人才观、成功观呈现多样性,这与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健康、主流、阳光和向上的要求出现偏离。而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科学技术的层出不穷,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多元化,导致学生幸福观、人才观、成功观的多样化,有的甚至出现消极化特征。而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到来及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呼唤并亟须高校学生能成为社会的创新和实用人才。因而,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和选择讲座形式时,应紧紧围绕价值观健康、要求进取、积极奉献的社会必需的创新型理论人才和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展开。

(2)教师应联合高校团组织共同开展多领域形式内容的教学。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定教学内容的自主性大,因而存在各行其是、标准不一与内容散乱等弊端,不仅限制了教学体系的发展和教师研究方向的确立,更无法满足学生对其教学内容的多方面需求。实践证明,由学校从校外请来的专家学者作为主讲人而开展的讲座能够较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学好相关知识,但是由于主讲人一般只研究某个行业和擅长某个领域,这使得他们在讲课过程中与校内教师缺少交流沟通,而且所讲内容之间关联性也不大。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所聘的校外专家不了解受学生欢迎的知识结构、思想动态,不仅所讲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而且不能更好地解答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疑惑。

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起来开展思想政治类讲座,不仅是新的尝试,还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并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讲座的主讲人具有主要优势,因为他们长期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长期兼任学生的人生导师,既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又有信仰和激情,热爱学生和思维独立,不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知道学生的需求,而且教学经验丰富,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进来。由于每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能从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人生价值与“中国梦”之间的契合点,因而对讲座确立主题十分有益。开展团队合作,不但能够使各种讲座互相联系,而且由教师作为讲座主讲人的教学内容也易于学生接受,因而既具有较高的教学效率,又可使讲座内容能够较好地关联并易于继续发展。

首先,可在明确宣传活动主题和讲座主旨的基础上,密切与校内各级团委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探讨大思政式的教育观与教学模式以及新的管理模式。其次,应在开展讲座的同时,要求校团委组织高校现有主讲人组建讲座平台,既可减少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浪费,还可以确保组织开展讲座的成员做好讲座内容的准备工作。最后,高校的团委应对讲座的组织、宣传以及后勤保障等环节给予大力支持,提供高而有效和周到的服务。

4. 结语

目前,高校的各种讲座虽然很多,但涉及思想政治类的却很少,这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国家政策的传达十分不利,也无益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对此,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类校园讲座“大思政”式的探讨得出四个结论:一要根据团中央宣传活动的主题和校团委讲座安排的主旨来规划课程和选择内容;二要通过调研,使思想政治类讲座满足高校学生对专业以外知识的需求;三要重点组织校内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行主讲;四要与校团委组织共同合作。唯有如此,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讲座教学才会有新气象、好效益和新形态。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弘扬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提高集团法治化管理水平为目标,以提高学生法律素质为重点,大力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

并重,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法律进学校“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增强集团领导、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集团法治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明显增强。真正做到集团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执教、学生自觉守法,为全面推进全市法治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任务内容

每年的法制教育学习时间,集团管理人员和教师不少于40小时;学生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时间。

法制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未成年人保护法》。

四、方法措施

(一)、加强集团法制教育的组织领导。由集团主要领导直接负责,宣传统战部、学工处、保卫处具体负责实施,指定专职法律辅导员为学生进行辅导讲座、法律咨询以及提供法律帮助。

(二)、采取课堂教育、辅导讲座和法律咨询相结合的方式,使集团的“法律进学校”活动落实到实处。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把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密切结合起来。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大一时期必须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堂教育学习时间。辅导讲座利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按系组织学生在公共教室集中听讲,要求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听一次讲座(讲座的具体时间和内容见讲座实施)。同时,在学工处设立法律咨询室,为集团的广大师生解答有关法律方面的疑难问题及提供法律帮助。

(四)、要把法制教育纳入集团领导任期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法制学习培训教育作为教师考核评议的重要内容。

五、讲座实施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第4篇

1实施方法

1,1前期准备

召开座谈会,根据所轮转专业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专长,确定每个学生的讲座内容、要求,组织教学材料、备课。根据临床排班情况及轮转学生的数量、意见,确定学生应用多媒体讲课的频率为每2周或4周一次,每次讲座的时间为1小时,讲座安排在周二或周四下午。

1,2学生

对象为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青光眼科轮转的眼科学或眼视光学硕士研究生、眼科学博士研究生。在临床日常工作带教的同时,采取周二或周四下午组织讲座,1次/2周或1次/4周,1学时/次。

1,3讲座内容

教师事先准备的选题包括: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原则,先天性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分类和治疗,滤过泡的分类和处理,干扰素在青光眼中的应用,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查,GDX、OCT、HRT等在眼科的应用,多焦电生理的应用等。每轮(3个月)选择3-6个专题,安排正在青光眼科轮转的研究生进行讲座。学生演讲30-45min,教师再利用15-30min时间纠正演讲内容的不妥或错误之处,听课的同学提出问题或不明之处,由主讲的学生答疑,听课的同学、教师可以进行补危、纠正,对有异议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教师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最后由带教老师对该学生的讲座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和总结。

2让研究生开展专题讲座的体会

数年来,我们让在青光眼专科实习的研究生开展专题讲座,初步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眼科学研究生毕业实习质量,其优越性在于:

2,1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研究生开展讲座这一方法与国际上流行的基于问题式学习法(PBL)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自主学习。主讲的研究生为了准备专题讲座的内容,会有目的、主动、自觉、积极地去学习该专题的知识和技能,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该专题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会更牢固。听课的同学为准备问题、回答问题也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该专题相关的知识,查阅文献资料。在让学生开展专题讲座的过程中,我们引入了讨论式教学法,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大家提问、讨论,在提问、讨论阶段。同学们能主动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经验和技能去思维、去分析、去判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主讲的研究生需自己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带教老师只给予指导、解答学生自己看书后仍不能理解的问题。准备听课的学生要带着问题去听课,也要自己思考、准备、学习相关的知识和临床技能,整个备课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

2,3提高学生的素质

让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并就讲座的内容提出问题、讨论和回答问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学习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为制作合适、新颖、吸引人的多媒体课件等需要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创新,同学之间还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学生讲课、提问和答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潜能。

2,4提高教师的素质

法治讲座体会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山东省委《党委(党组)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的具体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加强学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第三条 办好我校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学校各部门按照学校统一要求,负责本部门意识形态阵地的规划和管理。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部门是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意识形态阵地要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有效管理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建设和使用,决不给反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理念提供任何传播渠道。

第四条学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要增强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强化对校园网站、新闻网页、校报、广播站、新媒体平台、出版物等的建设和管理,强化对各种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学术沙龙、社团组织等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第五条 课堂讲坛管理

(一)课堂讲坛是学校宣传思想阵地的重点。要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积极发挥课堂讲坛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

(二)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对课堂纪律负责。教师要切实加强课堂管理,强化教学纪律,自觉遵守《冠县职业教育中心关于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若干意见》、《冠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学检查条例》等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规范。

(三)相关科室和专业部要严肃课堂纪律,加强教学管理,决不允许任何利用课堂公然散布各种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教师要自觉依托课堂讲坛,使课堂讲坛成为传播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的坚强阵地。

第六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

(一)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遵循信息网络规律,树立正确导向,着力内容建设,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育人环境,维护学校网络信息安全。

(二)加强学校门户网站、主题性教育网站、专业性学术网站建设,推进微博微信公共帐号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扩大网络文化的育人覆盖面和社会服务面。

(三)遵守国家关于网站、域名、IP地址备案的有关规定,加强校园网接入管理,规范校内部门接入移动互联网、使用社会网络资源管理。

(四)按照意识形态责任制相关要求,各单部门党组织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必须担负起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管理工作,健全舆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组织保障机制、舆情搜集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应急预警机制、应对处置机制和总结评估机制等,切实提高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能力,提高对网络的管控能力。发现意识形态苗头性问题必须第一时间向学校党委宣传部上报。

第七条讲座论坛意识形态管理

(一)举办讲座论坛(含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牢牢掌握领导权和话语权。

(二)举办讲座论坛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学校的利益和师生的合法权益。报告人要对自己的报告内容负学术、政治和法律责任。

第八条举办面向全校的讲座论坛实行分级分类归口管理,坚持“谁主办,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实行申报、审批、备案制度,坚持“一会一报”制。

第九条 对经批准召开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校外新闻单位需作宣传报道的,必须征得主办单位同意,并经学校党委宣传部批准,报道时要注意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对未经批准召开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一律不作宣传报道。

第十条 学校教职工原则上不允许以个人名义在校内举办讲座论坛。特殊情况由校外机构或个人租借校内场地(报告厅、会议室、教室等)举办的报告会和讲座,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人向本单位(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报表;

(二)申请人所属单位(部门)党组织负责人负责审批;

(三)申请人所属单位(部门)于审批后3个工作日之内报校党委宣传部备案。

第十一条主办单位(部门)邀请校外人员举办讲座论坛的,必须认真审查报告人身份和报告内容,必须向报告人明确政治纪律要求。

第十二条我校师生到校外举办讲座论坛,报告人必须经所在单位(部门)批准。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对报告人提出明确的政治纪律要求。

第十三条 主办讲座论坛的单位(部门)应至少提前一天在校内指定位置张贴海报,公布报告人、报告内容、举办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实行社团成立和年度检查制度,由团委负责制定实施办法。

第十五条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管理,建立出版质量监督检查体系,由社科处负责制定实施办法。

第十六条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新媒体平台、出版物以及宣传橱窗、墙报、海报等,由各相关科室加强管理。

第十七条 党委宣传部和各科室应当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阵地使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给学校造成影响的,对相关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发生责任事故或者造成重大影响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与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相关法律程序追究处理相应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