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信息学论文(精选5篇)
医学信息学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国内医学信息管理专业设立20多年来,与国外相比,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在对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管理系教材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的思路,为推进医学信息管理学科的整体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985年,我国高校首次设立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经过20多年的不断探索、研究和积累,专业定位日趋明朗,课程体系日臻完善,培养方向、目标明确,师资力量逐步增强,人才市场需求增加,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但是,我国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还有很多巫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该专业教材建设的系统研究,国内少有报道。为此,项目组积极参与了该专业国内各类教材的编写工作,针对教材建设和改革创新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研究,并将其结果以论文的形式与同行共飨,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医学信息学教育起步较早,1964年,美国犹他大学就成立了医学信息学系,其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和教育在国际同行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展,不论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还是在教材建设等方面,均比国内成熟和完善。特别是教材建设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首先,国外教材在内涵上较为宽泛。国外多用“teachingmaterial”一词,而非“textbook",意即包括主教材、参考书、习题集等在内的系列配套教材,且介质形式多样,有纸质的、电子的、网络的等。其次,国外教材在内容组织上,特别注重其逻辑内容与学生的认知心理相结合。这是目前国外较新的一种教材微观设计模式。此外,美国的教材一般出自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之手,系统性、稳定性和权威性普遍较高,不仅为美国高校广泛使用,甚至在全球都有很大影响。现任国际医学信息学会(IMIA)主席、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医疗卫生系教授J.H.VanBemmel和美国Stanford大学医学院M.A.Musen教授主编的《医学信息学》,就是该领域当前最权威、最详尽的论著。
国内医学信息学(亦称医学信息管理或卫生信息管理)的教育相对较晚,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国外。项目组就,’(医学信息学or医学信息管理or卫生信息管理)and教材”组合作为检索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HI)中进行检索,限制字段为“题名”,时间限制为1979-2008年,其检索结果为0。然后去掉“教材”,共检索到206条数据。去掉有关会议通知、招生简章和期刊约稿外,有163条数据为实际命中文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97篇为教育方面的,且均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相关。有关该专业教材建设的系统研究,目前在国内还处于空白,只有一些零星的研究散布于相关文献中。如董鸿哗在《浅谈医学信息学教育的体系建设》中提到从面向应用需要、采用多种模式、体现自主学习等6个方面进行该专业教材的建设宛楠在《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现状与改革设想》中提到目前医学信息类教材数量有限,质量参差不齐,不太适合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等。可见我国医学信息管理教育在许多方面还较薄弱,专业教材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应不断改革创新,进行系统研究。
二、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1)对医学信息管理教材建设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分析是教材改革和创新的基础。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现状的调查包括本校、国内和国外3个层面。通过对本校该专业教材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可以了解该专业教材建设方面最具体、最微观的信息,包括学生对教材最具体的看法和需要。通过对国内该专业教材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帮助把握该专业教材改革的宏观方向和主要思路。对国外教材建设成果的调查研究,则有助于及时吸纳教材建设的新理念,并在教材改革中有所突破和创新。因此,对该专业教材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项目组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山西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全面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教材选用情况和所选教材的内容、体系结构、科学水平和编印水平等方面。调查范围为主题标引、C语言、管理学等13门专业主干课程。2009年上半年,又在国内选取了11所有代表性的院校,仍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围绕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的20门主干课程,从规划教材、选用教材、自编教材和教师辅助材料等4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网络及查找文献的方式对国外本专业教材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和国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国内该专业教材建设的现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思路。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创新思路是此项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此项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何使专业教材更系统、更科学、更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是教材改革的核心问题。为此,我们在对该专业教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其存在的问题,从体系化、特色化、协同性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深人研究,借鉴国外教材建设的先进经验和理念,结合国内该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医学信息管理专业教材建设的改革与创新思路。
三、主要技术路线
技术路线可分为教材建设现状调查、比较与分析、提出新思路3个主要阶段
四、主要目标
医学信息学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医学信息专业在我国还属年轻学科,涉及信息学、管理学与医学等广泛知识领域,专业在很多方面还处于摸索开拓阶段。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医学信息专业存在的问题,对该专业的教学和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并就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医学信息专业是医学领域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交叉学科,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医药学基础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卫生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处理与医疗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思想和方法,具有团队协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1]。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医药卫生及其相关领域。大部分毕业生是在医院、医药研究机构、医药院校、医疗卫生相关的软件开发公司、国家各级医药卫生管理部门从事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的管理、HIS和CIS的开发设计、维护、评价,少部分毕业生将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医学的学科渗透研究。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医学计算机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多要求。
1当前医学信息专业存在的问题
我校于1997年开始招收该专业本科生,是国内第一批开设该专业的医学院校之一,经过长期的摸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培养模式,但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方面偏理论轻实践,培养方向与社会人才需求并不完全吻合;学生对专业特色认识不清,学习起来比较盲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依赖性强、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实践操作少,动手能力差;数学底子薄弱;对教学实习效果重视不够等问题[2]。
2医学信息专业建设的几点建议
2.1课程设置当理论和实践并重,信息技术上着重体现"用"字
前面我们提到了我们的特色在于我们培养的是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学生要学医学、计算机和管理三个方面的知识,这就决定了如果我们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可能会出现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最容易出现的1+1<2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我们的培养目标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发设置这个专业的课程。
该专业的定位是信息技术如何为管理服务或管理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并在信息技术上着重体现"用"字。在专业刚开设的几年,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我们往往重理论轻实践,这使得我们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很难适应社会需求。无论是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还是从事信息资源管理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否则信息资源管理就形同"空中楼阁"。所以计算机课程在本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尤其是程序类课程更是该专业的关键课程,程序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路和方法。程序类主要包括5门课程: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90)、数据结构和算法(72)、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72)、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54)、B/S(Browser/Server)模式的程序设计。此外,非程序类计算机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公共技能(72)、计算机组成原理(54)、计算机网络(72)、软件工程(54)、操作系统(54)。其中计算机公共技能是指公众化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主要包括PC的组装知识、Windows、Office、Internet、PhotoShop、Flash等[3,4]。我们的学生不但要懂原理,更应该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加强实验课教学的投入,提高实验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避免眼高手低的重要途径。
2.2通过辅修课程和讲座开拓学生专业视野
在现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辅修课程,例如:医学图像处理、PB程序设计、药物辅助设计、药物信息应用、CAD辅助设计、多媒体设计、医学数据挖掘、医学影像系统[4],以及一些专业讲座,例如:远程医疗卫生、人工智能在医学中的应用、信息标准,安全及法律问题、医学伦理等。一方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开拓一下学生的专业视野。
2.3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由于课堂教学时数的限制,很多专业课程需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实践。现在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在寝室里一般都购置了计算机,但大多同学都是用它来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作为专业教师应当将与课程相关的一些教学资料(如教学课件、操作视频资料、网络资料网址等)共享给学生,通过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论文、实验报告和课程设计的方式督促学生完成。这一方面可以丰富和弥补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不再沉迷网络游戏、网上冲浪。
2.4强化数学课程
由于专业身处医学院校,种种原因使该专业学生所学的数学课程深度不够。这使他们在学习卫生统计等需要有数学底子的课程时感到困难,同时一些计算机专业课成绩不错的学生在报考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时感到信心不足。其实这个专业的学生在入校时都是理科生,如果能在前两年的基础课里强化数学课程对他们来说接受起来并不会很困难。
2.5让实习不再成为"形式"
这个专业的学生实习应该包括两个阶段:即在前两年医学基础课学完后大二下后半学期的两个月临床见习,以及大四上后半学期开始的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实习是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而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只是去医院帮医生换换药水,帮某个行政办公室拖拖地、接接电话。在见习期我们的学生应不同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我们实习的重点应该放在去了解医院管理流程、各个科室的工作流程和病人的就诊流程;在专业实习期间应尽量安排在各医疗卫生部门的信息科或是医药软件公司,熟悉医疗卫生部门信息科的日常工作,HIS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协助建立和维护医院网站等。
2.6加强对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引导
随着高校扩招,在本科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大环境下,医学信息专业的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因此,应当引导学生放弃非大医院信息科不去的旧思想,鼓励他们去卫生信息化建设还相对落后的农村县级医院,去一些大的医药软件公司。此外,鼓励他们报考研究生,由于国内本专业的硕士点很少,可鼓励学生报考卫生事业管理、公共卫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近专业的研究生,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3结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在国内所有高校中仍进一步探索,在医学院校中更是如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关注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信息化建设对信息管理和技术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尽可能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吻合。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具竞争力。此外,各个医学院校为了办出专业特色,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大相径庭,甚至是这个专业的名称都没有得到统一,模糊了用人单位对该专业的认识和定位,不利于专业发展和毕业生分配。因此,有必要在医学院校展开一次讨论,尽可能统一认识,使该专业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保持大方向的一致性和小方向的灵活性,办出医学院校专业特色[3]。总之,医学信息专业虽然在国内还属于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但由于其独有的专业特色使得它必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专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李学征,谭定英,蔡逸仪.医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63.
医学信息学论文范文第3篇
通过与科室管理者及各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逐步将各类需求细化为各功能模块。各功能模块主要可实现如下功能:
(1)系统管理
用于设定系统参数,建立用户分组和各用户的权限分配。
(2)药事管理
作为对HIS药事管理部分的补充,目前包括制剂管理模块、治疗药物监测管理模块、社区用药安全管理模块。
(3)成员信息管理功能
各成员可自行登陆后修改维护各自相应信息,如基本信息、学历学位信息、职称信息、工作学习信息、获奖信息、发表学术论文信息、研究课题信息。
(4)资产管理功能
包括硬件资产管理和软件资产管理模块。其中,软件资产管理模块又包含新闻模块、药物手册管理模块、药物咨询管理模块等。
2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
该平台采用B/S和C/S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架构设计,既可满足局域网内的特定使用需求,又可满足广域网的分布式使用需求。该平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2005,开发平台为Vi-sualstudio2005、VisualBasic6.0。运行平台:服务器端为Framework2.0,MicrosoftSQLserver2005,ⅡS6.0。客户端: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浏览器为IE6.0以上版本。
3平台各功能模块
该药事管理信息平台共有4个主要管理模块:分别是系统管理模块、药事管理模块、成员信息管理模块和资产管理模块。这4个功能模块操作简便,相辅相成,共同支撑了完整的药事管理信息平台。
3.1系统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于设定本系统的一些基本信息、系统参数、用户信息及其权限等。
3.1.1系统参数设置
功能:用于设置该平台的一些基本系统参数,如数据库链接字符串、附近存放目录、后台登陆地址、缩略图虚拟目录、图片扩展名等。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参数不用修改,而一旦遇到变更服务器、更换物理目录、改变数据库等情况时,就可在此进行调整设置,以免去修改相关页面程序的烦琐步骤。
3.1.2用户管理
功能:用于用户的分组管理,可建立不同的组别,如药学部组、制剂调拨组、社区门诊组等,在各组下又可再细分出小组别及该组所属人员。按组别赋予相应的功能和权限,可进行不同的操作。
3.1.3用户权限维护
功能:用于设定用户使用权限。实现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每个人负责各人职责范围内的内容,各司其职。
3.2药事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针对HIS未覆盖或管理功能不完善的药事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
3.2.1TDM管理模块
该模块集数据输入、查询、打印于一体,能较好地完成TDM数据处理的日常工作,并能按不同类别人员登陆后进行测定结果的远程查询,同时也可通过短信平台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师、患者。在WEB页面查询端,为各病区、本院门诊患者及外院患者提供WEB页面查询。住院患者可按病区或住院号查询,门诊患者可按发票号或个人编号查询。
3.2.2制剂管理模块
制剂室所需要的原辅料及包装材料品种、规格繁多,而医院HIS中只有对库房一级库的入库及申领程序,缺乏对制剂室二级库的有效信息化管理,以及对整个制剂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管理。该模块实现了制剂物料管理功能,以及以制剂生产批记录为主线的整个药品生产流程的信息化监控和条码回溯系统。在制剂室数据维护客户端,实现了对二级库的各类原辅料、包装材料的入库、出库、盘点等数据的管理,并可根据数据库内各制剂品种的处方打印批记录。该模块同时通过WEB管理界面进行生产流程管理,在有网络的条件下,可通过平板电脑、手机访问相应网页。在登陆后对整个制剂生产流程进行实时记录,从而实现制剂生产的实时流程管理。所保存的数据可通过条码回溯系统进行回溯分析和系统追踪。
3.2.3社区用药安全管理模块
目前社区医院各专业人员力量相对比较薄弱,相关的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大型综合医院也有一定差距,在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暂时只能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专业的检测和药学服务相对比较欠缺。因此,将大型三级医院的优质药学服务资源向社区延伸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该模块将使用者分为3个级别:医院药师、社区医护人员、患者。各级别人员使用相应的用户名密码登陆后即可进入相应权限的管理界面。其中患者能查看和维护本人的基本信息、用药信息等,社区医护人员可以查询本社区患者的相关信息,医院药师可以查看、管理所有患者的信息。同时患者与药师还能通过该平台对用药问题进行交流,药师也可以通过短信平台进行信息和问题回复。
3.3成员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用于维护科室各小组所有人员的各类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工作学习信息、获奖信息、学术论文、研究课题等。将相关证书扫描后上传,便于各成员自己及科室随时调阅;同时科室也可方便地进行各类查询统计,如按学历学位统计、按职称统计等,动态地掌握科室成员信息。通过该模块还可为每位科室成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及密码,再赋予一定权限后即可进行该平台的信息维护及科室网站前台的信息浏览查询。这样就使全体成员都能参与到平台的维护建设中来,提高科室成员的参与意识与工作动力。
3.4资产管理模块
资产管理主要分为无形资产管理和有型资产管理两大部分,其中无形资产管理目前包含网站新闻模块、药物手册管理模块、药物咨询管理模块3个部分。无形资产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即可为形成自己的知识库作准备。3.4.1网站新闻模块。用于提交、审核、我科药学服务网站各版块的新闻信息,以及一些相关辅助功能。
3.4.2药物手册管理模块
用于建立和维护本院药品信息数据库,形成电子药物手册,实现网络查询检索。通过相关字段的定时同步,与HIS医师工作站相关联,可实现用药提示、警告等相关功能。
3.4.3药物咨询管理模块
用于提供药物咨询,是一个面向普通患者及医护人员与药师的沟通平台,就其所关心的药学及医疗问题,由资深药师通过查阅资料及与临床医师沟通后进行答复。
3.4.4硬件资产管理模块
科室各部门通过该模块提出设备购置申请,由专门负责硬件管理人员网络审核通过后,打印纸质申请单报,请领导批准同意后向医院相关部门提交申请。通过硬件管理,可以动态地掌握本科室、部门的实时硬件保有情况和使用率,使得物尽其用。
4讨论
医学信息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准,学习内容纷杂、主线不清
非计算机专业网络技术教学存在照搬计算机专业教学程式,忽视专业特点的现象。教材一味择权威、“高大全”,内容覆盖广,重、难点多,专业术语繁杂、抽象。教学目标制定盲目攀高,面向理论,缺少实践内容等问题。网络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涵盖、涉及的知识面广。若无选择、无着重点、无针对性,忽略教学目标与今后职业应用的关系,会造成学生望而却步,产生厌学情绪。更有甚者,许多内容未必用得到,势必造成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所获实用知识甚少的尴尬局面。偏离了“着眼应用重视需求”这条教学目标主线。
(二)理论与实践脱节,实验拘于步骤
教学过程存在理论与实验分离的现象。单纯的理论传授使学生无感性认识,实验操作时无所适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潜能,削弱了学习兴趣。实验内容单调、重视步骤,缺乏理论与实验衔接,缺少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理论与实验的分离遏制了网络技术教学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拘泥于步骤的实验方法束缚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悖于“学生为中心”、“问题为中心”等先进的教学理念,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医学信管专业网络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缺少本专业教学模式、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几年来,经过反复摸索、改革、实践,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针对信管专业教学得到了一些经验。
(一)教学目标主线定位明确
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以提高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教学目的,以专业需求为依据,强调实用性,实效性。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的放矢、学以致用。教学目标确定基于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考虑学生未来职场应用的需要,考虑所学内容能否充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结合办学条件、性质、教授对象,认真分析、实践、总结,从章节到总体构成进行综合科学评价,得出符合自己专业的教学内容体系。内容体系要随信息化进程同步革新,这是个不断总结、研究、调整、实践、再总结周而往复的渐进过程。
(二)教学要突出应用,内容明晰
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确保教学效果最优化的基础,把握内容组成结构是决定教学基本内涵的重要环节,不能机械式照搬,更不能盲目模仿。网络技术由原理及应用两部分组成,前者侧重理论基础,后者是基于理论的设计、配置、开发应用等实践性内容。针对本专业特点,紧密结合应用需求,遵循确定的教学目标,充分对知识体系进行全面分析、认真设计,研究制定出课程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排除轻视应用,注重理论,或迷信应用,忽视理论的现象。理论、实验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合理组织理论及实验内容,不能偏废。从实际应用需求着手,使学生既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拥有较强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依据内容体系结构,优化、精练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科学取舍。制定出适合本专业教学目标,注重理论、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内容纲要。
(三)以应用为目的,培养科学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改革教学方法,摒弃教条、照搬书本的陈旧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接受能力、科学思维的教学手段。以启发、引导、师生互动为主要途径,采用适宜本课程教学的“问题为中心”、“任务驱动”等广为推崇的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理论与实验交叉教学,解决理论、实践脱节问题。
网络技术理论、实验密不可分,两者平行且交融。理论是实验的基础,实验是加深对理论认识、应用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采用理论、实验交叉教学效果明显。所谓“交叉”指对某些内容理论、实验交互进行。该方法保证了理论与实验内容的有效衔接。对教学内容有目的、条理化组织,将理论与实践内容合理分配。对关键原理性内容教师现场演示讲解,学生同步操作,以实验事实说明理论原理。涉及到与理论相关联的应用实时进行操作验证,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掌握理论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实践表明,交叉教学方法可充分提高有关教学内容的效果。合理采用模拟实验环境,可在有限课时内达到事半功倍。如,对TCP/IP体系各层实现原理,通过包捕获软件进行有关分析,理解报文的组成及协议层间的相互关系。再如,网络设计中,在模拟环境下用多种拓扑结构实现设定功能,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了解网络设计优化的概念等。
2.依内容特点,引“问题为中心”教学,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优势已日渐凸显,成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手段之一。将课程所含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应用的问题。针对实际应用,以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为线索,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专业科学思维意识。围绕教学知识点,对核心内容以问题构造情境。如,介绍TCP/IP体系结构内容时,用“tcp/ip协议的各层数据包结构及其关系”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学习过程,继而通过对数据包分析,引导学生发现IC-MP、OSFP等协议无传输层协议包,产生“为什么”的疑问。教师分析归纳、实验演示,学生同步操作,清楚了类似协议在网络层结束向上传输的缘由。明白了层间包结构的关系及构成。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的重要地位。对问题的处理,增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习潜能,培养了学习兴趣。通过归纳分析,总结规律,培养了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科学思维方法。
3.以“任务驱动法”营造应用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对设计类型实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角,教师设计出体验实践的任务情境。如,基于实验总体目标,将内容划分成典型的单元“任务”,核心内容融入具体的案例和任务中,通过对“任务”的执行完成预定目标。该方法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彼此协作的能力。改变了传统实验单调、注重步骤的弊端,创建了以学施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局域网设计为例,教师结合综合案例,模拟企业级局域网作为基础项目,按逻辑划为单元任务。诸如,Ip子网、vlan设计;静态路由、动态路由区域设计;访问控制,基于网络层、传输层区域流量及安全限制;边界路由的NAT转换;汇聚设备上的DHCP配置等任务。学生围绕与现实情况类似的单元任务,以角色身份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完全情景化的虚拟环境。“身临其境”增加了任务感,通过分析解决面临的问题,加深了对网络设计过程的了解,开阔了视野,强化网络技术的应用技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将网络系统设计思想融入实验中,营造讨论、交流合作的氛围。学生面对实际应用案例,积极、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采用自己认为最佳的途径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单元“任务”的完成,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随着各个单元任务的完成,伴随接踵而来的成就感,更加提高了学习兴趣。最后,回首完成的所有任务,相当于一个较全面的网络设计项目,这时的成功喜悦是不言而喻的,这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任务驱动”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协作的能力,开拓了主动创新的意识,培养了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
4.采用模拟仿真教学,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针对网络设备相对短缺,硬件网络实验环境效率低下,学生缺少实践机会的状况,对部分实验采用模拟软件仿真教学方法。由于其对物理环境模拟的真实性,具有仿真程度高,使用过程方便,交互性好,对硬件要求低等优点,成为网络实验的重要手段。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优化,充分提高了网络技术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在应用模拟环境的教学中,可即时模拟演示应用操作内容,学生同步进行实践,达到即学即用的效果。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式效率高,节省开支,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模拟仿真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开创了课堂教学的新形式,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实验难以交叉进行教学的难题。网络模拟仿真环境可以实现具有一定规模的真实网络环境,在此平台进行实验,可以满足大多数的实验需求。在网络设计实验中,它克服了网络物理环境下拓扑不易改动,实验用时过长、不够灵活等诸多缺点,大大提高了网络实验效率。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仿真模拟环境增强了学生应用动手能力,为学生进行网络实践,培养专业应用技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仿真模拟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新方法。力求营造出高效、良好的教学实验环境。结合“任务驱动”、“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由于模拟软件的易操作性、便利性,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成为可能。有效开展课外教学实践,设定课外实训项目,增强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教学,我们对“教学环境职业化、教学环节情景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三、结语
医学信息学论文范文第5篇
1.1一般资料
对乡镇医院2009年5月~2023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50岁;宫颈糜烂深浅程度分型:单纯性糜烂有58例,颗粒型糜烂有32例;乳突型糜烂有30例;宫颈糜烂程度分级:轻度糜烂有60例,中度糜烂有42例,重度糜烂有18例。
1.2排除标准
①怀孕与哺乳期、行经期女性;②经过详细检查有严重的炎性反应;③心肺、肝肾等脏器异常的患者,血糖过高的女性;④在2个月之内接受过其他治疗。
1.3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经过检查均确诊为慢性宫颈炎,使用WB-100型微波治疗仪进行有效治疗。具体步骤如下:①术前准备:医务人员在患者治疗前需要检查宫颈刮片与阴道分泌物,一般情况下在患者月经后的3~7d内进行治疗;②操作方法:首先,医务人员正确指导患者排空膀胱,并取膀胱截石位,按照常规消毒法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窥器让患者的宫颈部位完全暴露,使用棉球把宫颈内的黏液擦拭干净。最后,采用微波辐射电极直接与宫颈糜烂处近距离接触,同时立即开启脚控开关呈滑动式操作。其操作的顺序与范围为宫颈管口向内延伸约0.5cm,并沿管口向四周辐射至外周超出糜烂组织约0.2cm方可。当用肉眼观察时,若病变组织呈现黄白色证明效果良好;③术后护理:当手术顺利完成后,护理人员此时要做好常规的护理工作,必须保持患者的会的清洁,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与术后健康指导,严格要求患者在2个月内避免、盆浴等,需要定期随访。
1.4疗效判定标准
在两个月后随访中进行临床疗效判断,判断标准为:治愈:经过有效治疗后,其糜烂面消失,完全愈合,宫颈正常,无任何不良反应;有效:糜烂面基本愈合,不良症状明显减轻,但,任然需要再度治疗;无效:溃烂面无任何好转迹象,甚至更严重。
2、结果
2.1不同糜烂程度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全部患者经过有效的微波治疗后,其痊愈率高达91.6%,糜烂程度越严重,治愈率也加大了难度,但总体而言,慢性宫颈炎采用微波治疗效果显著。
2.2不同宫颈糜烂分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经过有效的治疗,不同的糜烂分型的痊愈率也各不相同,单纯性糜烂痊愈率最高,达到96.5,总有效率为93.3,由此说明微波治疗在临床上效果好。
3、讨论
3.1慢性宫颈炎治疗的重要性:慢性宫颈炎是女性易并发的妇科疾病,发病率较高,影响较大。多因人工流产或手术中意外损伤到宫颈,通过感染而引起宫颈炎。慢性宫颈炎治疗不当,容易引发宫颈癌。因此,慢性宫颈炎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