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雕艺术论文(精选5篇)

微雕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她的成就受到海内外行家高度评价,很多佳作被个人或机构竞购收藏。

她现为南京“非遗”项目(微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曾为其拍过专题片,北京故宫展出过她创作的微雕艺术精品。

她,就是著名微雕艺术名家罗兰。

女承父业显才艺

眼前的罗兰虽已年过半百,但看上去还很年轻。睿智的目光总是充溢着笑意,蕴含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灵韵。

谈起罗兰对微雕艺术的追求及其成长,不得不说到她的父亲罗彪。现年93岁的罗彪,是中国著名微雕艺术家,从1960年代就开始微雕创作,他的代表作《米粒十八罗汉》,被国内外观众誉为“东方无价之宝”。1964年,罗彪以3600字的《实践论》组成头像(1.8×2.7厘米象牙片),精心创作了一件微雕力作赠给。此后他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以及由3000多字的雷锋事迹构成的《雷锋像》(尺寸1×3厘米,现已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等作品在海内外享有盛名。1962年至1980年,罗彪的微雕作品曾多次在全国举办巡回展览,其传略入选《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

罗兰从6岁开始学绘画,时常照着小人书(连环画)临摹上面的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10岁就学会了水粉画,并研习书法、熟读古典诗词。她还备上一个小本本,跟大人外出游玩公园时,便认真描画或记录下各类动植物的形态……这些文学与艺术上的积累为她后来的微雕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使她的作品充满了特有的灵气。由于家庭艺术氛围的影响和熏陶,罗兰从少女时代就迷上了雕刻这门艺术,每天放学完成作业后,便找来木头片、废塑料,学习雕刻花鸟鱼虫、人物肖像等。在父亲的悉心指导下,罗兰渐渐地靠脉搏的跳动带动指尖把握运刀的力度,日积月累,暑往寒来,终于练就出握刀有力、运刀自如的“神功”。10岁那年,小罗兰竟然在一块有机玻璃上雕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喜得父母和兄弟姊妹们拍手叫好!

罗兰一双巧手不停地在微观艺术世界里开拓,随着岁月的流逝,终于得到了父亲的真传,创造了刀法遒劲境界雄阔的微雕作品。

她还把绘画与书法融入到雕刻中,实现了微雕与书画的完美结合,构成了罗兰创作微雕“字画结合”的独特风格。尤其是雕刻古诗词时,罗兰总要精心设计出一幅别有意境的画面与之相配,与文字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罗兰从来没有受过一天的正规艺术培训,她的成功印证了托尔斯泰的名言:“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

艰辛开创成功路

1997年,由于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身为工程师的罗兰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工作17年的工厂,先后在夫子庙、总统府等南京名胜景点摆摊设点,发挥其微雕一技之长。

走向市场的成功并没有妨碍罗兰在艺术上的追求。她总是在孜孜不倦地努力攀登更高的艺术之峰。1998年,为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6周年,她完成了一幅长12厘米、宽0.5厘米的《清明上河图》,是原作的二千三百分之一。这幅图中有700多个神情各异的人物,为了刻好这些人物,罗兰专门买了一本荣宝斋出品的《清明上河图》摹本,对每一个细节认真揣摩,雕刻时,对比例、格局的把握更是慎之又慎,历时一个多月,作品终于完成。不知是不是巧合,当年罗彪先生也刻过一幅《清明上河图》,罗兰的这幅作品完成后,母亲出面对父女俩的作品进行“评判”,最后结果是―――“女儿画得更好”,那一刻,罗兰别提有多高兴了!

继《清明上河图》之后,2006年,罗兰又完成了6000多字的《孙子兵法》(4×6厘米),整幅作品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体现孙子兵法之精髓。该作品是微雕作品形式上的一种创新。罗兰在技法的运用上娴熟,以刀,线条流畅、遒劲。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罗兰仅用一周时间,在米粒般大、外形像花瓶的象牙上精雕细刻了鸟巢、中国印、35个奥运比赛项目,在“瓶口”处还刻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十个字。面对这件浓缩版的北京奥运会微雕艺术品,罗兰告诉笔者:“米粒般大的象牙已经很小了,要想在上面雕刻,可以说是微雕中的最高境界。”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罗兰意识到,微雕工艺品走向市场才能有发展前景。因此,“现场制作”成为罗兰创作微雕的一大特色,这主要是为满足顾客的要求。她先后在总统府、夫子庙等旅游景点设立专卖店,店面虽不大,名声却不小。在这里,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现场要求主人制作各种各样的微雕作品,最快的只要几分钟。谈笑风生之间,主人一边陪你聊天,一边从容不迫地刻完一首唐诗,或是一幅山水、花鸟虫鱼等微雕小品!罗兰还有一招“绝活儿”,能在针尖大小的象牙上,为顾客来一个“微雕人物画像”。曾经有一位外地游客慕名找到罗兰的微雕工艺店,给罗兰留了一张照片要她照着刻,并说“刻得不像就不给钱”。第二天,他来取微雕,刚在放大镜下看了一眼便喜笑颜开,二话不说,付了钱乐呵呵地走了。

她在象牙、贝壳、黄杨木、核桃壳等材质上刻写着“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鹏程万里”“真情不变”“快乐永远”等诗词、字画的各式各样的旅游纪念品、小挂件,很受游客喜爱,引得许多青年学生争相购买。罗兰笑着说:“这几年,根据市场需要,我开发了一些大家喜爱成本较低的微雕小工艺品,也可更好地传扬我们南京不断发展的民间艺术。”

走出国门展风采

罗兰现在是南京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的许多代表性微雕作品曾多次被全国众多媒体做过专题报道。2023年10月,“中国民间艺术节”在杭州举办期间,央视新闻台13频道记者闻讯赶来,全程拍摄了罗兰雕刻岳飞的“满江红”词及其头像(1×1厘米)的微雕艺术专题片,时长40分钟。

罗兰的微雕人像不仅受到国内游客喜爱, 连老外也十分欣赏。2003年国庆期间,罗兰正在夫子庙摊点展示自己的微雕工艺品,一位外国中年游客饶有兴趣地欣赏起来,而且越看越喜欢。经简短交流才得知,他是一位来自荷兰的游客,以“龙”作为自己的中文名。龙先生对罗兰的微雕作品爱不释手,当即就选购了一件“三字经”微雕小品。临别时,龙先生希望罗兰能为他们国家的王子王妃雕刻一对头像,罗兰欣然接受,不久,龙先生便给罗兰寄来一张从报纸上剪下的王子王妃的照片。她选择了一块仅有绿豆大的象牙精雕细刻。远在荷兰的龙先生收到作品后十分开心,随即给罗兰回信,表示一定会将这件珍贵的礼物献给王子王妃,并将南京微雕这个民间艺术介绍给他的亲朋好友们。时隔不久,罗兰再次收到龙先生的来信,说他已把罗兰的作品寄给了王子王妃,并收到了回信,王子王妃对这一作品很感兴趣,也非常感谢远在南京的罗兰女士! 还附上了荷兰王室写给龙先生的感谢信原文。

自2002年以来,罗兰先后应菲律宾、英国、芬兰、加拿大等国邀请,随省、市领导和组织的民间艺术代表团,出席各地民间艺术组织举办的讲学、庆典、交流和微雕展艺等活动。

微雕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核桃除了有益寿食补的作用外,还有保健强身活血之功效。如果人们细心观察,会发现不少老年人在悠闲散步时,手中搓揉着两个核桃,通过掌肚问摩擦达到手部运动,从而又通过手部穴位,反应点接受一定量的刺激,对内脏器官起一定的调节作用。手部运动可以使脑部功能发挥到很高水平。有人曾经测试手部运动区与手皮肤感觉区的神经细胞活动情况,即手部运动时,脑部血氧含量及狭窄部似血管的血液流量变化。若耗量增加,则神经细胞所需的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增加,二氧化碳形成使血管变粗,以加强氧供给,脑部血流量增加。实验说明手部运动对脑部有明显影响,可促进脑部血液供给循环,并不需很强的运动量,而且反复柔和运动比持久用力运动更能发挥作用。同时,十指指肚间有十宣穴,掌心有内劳宫穴,小指根缘处有小鱼际穴,大指指根有大鱼际穴,无论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掌心指肚问的一对核桃,对手三阴、手三阳的经络,都可起到舒筋活血、强身健体的作用。一对核桃在人手掌指肚问来回揉动,不但能保健强身,还能消闲度日,打发时光,更能温暖寂寞的心灵。

故宫藏揉手核桃的特点

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珍藏清宫遗存的生活用具文物中,有十余对大小不一的核桃——谓之“揉手核桃”。这些核桃绝对不是简单的食用品,而是如上所述民间百姓的嬉耍,以此通过手部运动达到保健强身的一种器具。宫藏的揉手核桃均为棕红色,显然是核桃外有人的手汗液和核桃内仁油的浸渗挥发,在日久天长积累的相互调合中,使核桃外皱脊呈现出滑腻剔亮的油棕红色,好看美观又实用。清官珍藏的揉手核桃不干不燥不裂,至今保存完好。据有经验的老人讲,这类属嬉耍的揉手核桃,均为山核桃,皱脊壳厚,核仁小,而一般食用性的核桃则易燥易碎。

清宫揉手核桃,一般为圆形或略微椭圆形球状,均长3.3厘米,高3厘米;而最小的一对揉手核桃,长2.5厘米,高2厘米。有的专门存放在一正方形雕镂吉祥图案花纹的紫檀木盒内,此盒高6厘米,宽8.5厘米,内衬蓝绫面,其中间挖有两洞,恰好放入两枚核桃(图一)。这种小巧玲珑的紫檀木盒,做工精良,雕琢细致,构图绝妙,情趣盎然。其紫檀木盒每个侧面均雕饰有缠莲枝纹,一对蝙蝠捧一篆刻“寿”字,四个侧面的“缠云莲花”“多福多寿”纹图,委婉多姿,变化的形象富有流动感、连续感而优美生动;又因其图案结构韵律连绵不断,故而寓有生生不息、千古不绝、万代绵长的寓义。另在此盒盖上的周边雕琢着回纹,这种传统纹样,寓意福寿吉祥,即诸般事宜(如福、禄、寿、世代、国运等)的深远绵长,与吉祥符号“卍”的寓意相近,故而民间称“富贵不断头”。其盒面上雕琢图画似“蓬莱仙境”,有仙阁楼台,海水江崖,在一株茂盛葱郁的仙树冠下,三位仙人站在雕栏楼台上极目远眺,仙台楼阁下有云海萦绕,意味十足。显然这类吉祥图案寓意亦在于祝颂长寿之义。

另一个存放揉手核桃的紫檀木盒,其尺寸大小与上述盒相等,但盒四个侧面图案为“长寿”字,其盒盖四周边沿为“团寿”字,中间的雕琢画面上也是三位仙人站立仙台楼阁上,均是一副修身养性,怡然自得的模样,充满着祥和美好的气氛;在其周围环绕着海水江崖,如意云纹和仙树。特别值得说明的是,在盒内安放的揉手核桃下,还附有一张白纸条,墨书“丹贝勒预备”;又在其核桃上面附有一蓝绫面盖,即美观大方,又可护揉手核桃不被意外地磕伤碰裂。

另外,还有一个紫檀木盒,光素,长9厘米,宽6厘米,高4.5厘米,盒内安放着一对揉手核桃;此外还有一个椭圆形状的铜盒,外包裹着一层“卍”字锦,长10厘米、宽7厘米,高5厘米,内亦放着一对揉手核桃,下附二张白纸条,墨书:“恭进”“丹贝勒预备”(图二)等。

从以上几件不同类型的盒和一对对宫藏揉手核桃来看,说明清官内的这些核桃,大部分是皇亲国戚和王公大臣“恭进”,很多是作为皇家寿礼贡人宫中的。而“贝勒”作为满族贵族的称号,又有盒内的白纸条佐证,则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清官揉手核桃(图三、图四),除了有强身健体作用外,还表现出富有袖珍形的制作方法和精湛的工艺特色。如有一对并蒂核桃,我们不妨称之为“连理核桃”或“鸳鸯核桃”,因为它们是两个生长并联在一起,形成一对,呈扁圆形状,长3厘米、高2.5厘米。这对核桃不但形状奇异,而且还专门配有一小檀木座托,其长2.7厘米、宽2厘米,下附三乳钉足。显然是宫中将其作为珍贵礼物,放在案头供人欣赏的奇品。

另有一对揉手核桃葫芦形状(图四),头尾大,中腰细,长3厘米,高2厘米,小巧玲珑,精美雅致。我们不单单谈它的异状,从吉祥图案上看也会有一种全新意义上的感觉。因为葫芦在传统中即被视作象征、祈求子孙万代的吉祥物,寓意万代绵长。

清官雕琢核桃与核雕艺术

故宫博物院有一对核桃被装在一个乳黄色丝线编织成网的套内(图五),此网套连绳带穗总长40厘米,装核桃的网兜有10厘米左右,下垂流苏乳黄色丝穗14厘米。应该说,这对核桃是专门佩饰腰间的什物,既携带方便又随时取之嬉耍欣赏。装在网套内的一对核桃非常别致,每个均长4厘米,宽3.5厘米,高4厘米,而核桃皱脊上竟雕琢着两个仙人:一是胡须满腮的老者;一是稚童脚踩着如飞的云纹,真让人大开眼界,若没有精雕细琢、神工巧匠的技艺,恐难以成就之。虽说这些核桃形状各异,但都具有工艺观赏的特点,又由于色泽仍是棕红色,说明这些核桃是宫中人们欣赏嬉玩之物。

据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中云:“在养心殿后面的库房里,我还发现了许多很有趣的‘百宝匣’,据说这也是乾隆的。”他写道百宝匣用紫檀木制成,其中一个格子里装有“一个雕着古代故事的核桃”。

利用核桃等果核类雕琢图画属微型雕刻艺术,在唐宋以前,各种史料文献有关微型雕刻的记载寥若晨星。至唐宋两代,微型雕刻稍露头角,主要是在竹刻笔管、竹骨精刻和象牙微刻一卜得到了发展。

微型雕刻和核雕艺术始盛于明中期至清初,核雕艺术更是出神入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当时佳作纷呈,其质材以果核雕刻为主,举凡橄榄(乌榄)核、桃核、杏核、樱桃核、杨梅核和核桃等等,其中以橄榄核雕、核桃(桃核)雕,最为多见。著名的微雕艺人的作品被明代达官贵人视为宝物,将其作为佩饰的装饰品;清代核雕更是精彩纷呈成为西洋人的猎奇之物。

明代江苏的核雕家邱山,他所镂刻的核桃坠,多以诗情画意、历史故事见长。明代陈贞慧《秋园杂佩》载,邱山“雕刻精工,所制胡桃坠、人物、山水、树木,毫发毕具。余见其有‘渔家乐’‘东坡游赤壁’‘百花篮’,诗意有‘夜半烧灯照海棠’‘春色先归十二楼’数事。窗阁玲珑,疏枝密树,掩隐斐害,即善绘者无逾其精巧,他有效者便见刀凿痕,终不及其雅熔矣”。

另外,明代文震亨《长物志》、高濂《燕闲清赏笺》记载核雕家夏白眼的作品,技艺高超,“可称一代奇绝,传之久远,人皆宝藏”。明代张应文《清秘藏》记载,“宣德间,夏白眼能于乌(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状米半粒,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

关于“东坡夜游赤壁”历来是雕刻(微雕)艺术家们常用的题材。明代著名核雕艺术家王叔远以桃核为料,常随势造型,惟妙惟肖。他的核雕,以舟船为主,其创作的“东坡泛舟赤壁”,舟上舱轩蓬楫,什物具全,镌刻坡等5个人物,传神所得。明代魏学伊《核舟记》述及了王叔远的作品,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也记载了王叔远雕刻的核舟:“中作篷栊,两面共窗四扇,各有枢可开合。开则内有阑楯,船头一老。蟠腹匡坐,左右各一方几,左几一书卷,右几一炉,手中仍挟一册。船尾一人侧坐,一橹置蓬上。其一旁有茶炉,下有一孔,炉安茶壶一,仍有味有柄。所作人眉目衣褶皆具。四窗上每窗二字,曰:‘天高月小,水落石出’。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仍具小印章,如半栗,文云:‘印’”。

到清代康熙年间,各种工艺品和核雕艺术品均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工艺沿革史略》谈道,“清初有以山桃核雕为念珠一百八枚者,圆小如樱桃,一枚之中,刻罗汉三四尊或五六尊,立者、坐者、课经者、荷杖者、入定于龛中者、荫下趺坐而说法者、环坐指划而议论者、袒跣曲拳和南面前趋而后侍者,合计之数五百”;“核坠一枚,五分许,横广四分,取‘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甸,计刻人凡七:僧四、客一、童一、卒一。宫室器具凡九:城一、楼一、招提一、浮屠一、舟一、阁一、炉灶一、钟鼓各一。影凡七:山、水、林木、滩石四、星月灯火三。而人事如传更、报晓、候门、夜归、隐几、煎茶统为六,各殊致意。且并其愁苦、寒惧、凝思诸态,俱一一肖之,可谓艺之至矣!”在一枚小小的果核上,居然能雕琢的精巧细腻,姿态各异,生动传神,可见当时的工艺匠人技艺高超,他们擅以形简意赅之刀法,努力表现当时文人学士的生活,以及社会中的风俗人情、田园风光等。

据《竹人录》记载,清康熙时期的核雕艺人封锡禄,“又善镌桃核舟,大不过两指甲,中坐三人,袍而多髯,坐而倚窗外望者为东坡,禅衣冠对东坡坐而俯于几者为佛印,少年隅坐,横洞箫而吹者则相从之客也。两面共窗四扇,各有枢可开合,船首两人,一老皤腹匡坐,左右各有酒具。船尾一人执扇烹茶,有茶炉,腹一孔,炉上茶壶,仍有味有柄。舟底刻‘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两行细字。又于橄榄核上镌‘草桥惊梦’。屋宇人物,位置天然,间以疏柳藏鸦,柴门卧犬,夜凉景色,摹绘逼真,奇幻出人意表矣”。

清乾隆时期,核雕艺术继续向前发展。而且,社会上的工艺人被大量的召进清官内务府造办处,专门制作各种手工艺术品,有些艺术品是呈览皇帝御批后再精心制作。如广东牙雕艺人陈祖章,即是在清雍正年间被召至京城,服务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

现今博物院珍藏的微雕赤壁夜游橄榄核舟(图六),即是陈祖章的艺术杰作。此舟呈稍深的橘红色,高1.6厘米,长3.4厘米。舟上设备齐全,舱中备有桌椅,并摆着杯盘菜肴,小窗镂空,可开可阖。舟上八人,异趣纷呈,为坡泛舟夜游赤壁故事。舟底镌刻着细字《后赤壁赋》全文,下有“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款。清代陈祖章在学习、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了“东坡夜游赤壁”,在技艺、内涵上都有所发展。

清嘉庆皇帝(图七)还写了《桃核舟》诗~首,刊登在《清仁宗(嘉庆)味馀书室全集定本》卷二四中,其御制诗云:绥山结实种常留,刻琢天成赤壁舟。酒载青田根叶远,缆牵雪藕色香浮。济川岂仗雕虫技,问渡应殊避世游。仙子啖馀休浪掷,乘槎自有小儿偷。

明清两代核雕艺人较为著名的还有邢献之、金老、沈君玉、陈子云、王百户、袁友竹、杜士元、朱龙川、胡用中、方古材、殷根福等。这些艺匠大多集聚于雕刻工艺较为发达的苏州、广州两地。

有一点必须指出,果核微型雕刻工艺的产生和兴起,与明末清初科技进步,即西方传教士的陆续东来,带来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不无关系。因为从制作者而言,他可以运用意念而不借助仪器来创作;而从收藏者欣赏雕刻艺术品而言,显微镜、放大镜等仪器是必不可少的用具。如显微镜至少在清初已传入中国,王士祯《池北偶谈》、屈大均《广东新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另外,北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珍藏的康熙朝宫中陈设帐目档案中也得到了反映,诸如西洋人苏林(档案记注为“昂里哑国”人)进献、骁骑校尉保住进贡,以及清官内务府造办处制作等。

清乾隆皇帝在《清高宗(乾隆)御制诗集二集》卷六五《咏显微镜》诗中谈到了显微镜的特点,只不过是他“置而弗用之”而已,其诗云:玻璃制为镜,视远已堪奇。何来僾逮器,其名日显微。能照小为大,物莫遁毫厘。远已莫可隐,细有鲜或遗。我思水清喻,置而弗用之。

《清仁宗(嘉庆)味馀书室全集定本》卷二0《显微镜》诗云:西洋多巧思,制镜显纤微。贯蝨车轮巨,雕猴棘刺肥。邻虚清眼界,纳芥妙天机。心鑑悬丹陛,无形烛九围。

清代史学家赵翼所著《欧北集》卷四三,在《静观二十四首》之十七首显微镜诗中描写了显微镜的绝妙用处:人视众蚁群,同行无分别。蚁在其群内,又各自辩识。不知蚁视人,可能认一一。大凡眼有光,各随身大小。大视小则蒙,小视大则瞭。虽有离娄明,不知焦螟皎。何况小视大,一览自了了。所以显微镜,西洋制最巧。能拓小为大,遂不遗忽杪。

微雕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核雕工艺; 现状; 发展策略; 文化内涵;

雕刻艺术之于架上绘画对于艺术家来说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可能性, 对于观赏者来说三维的空间表现也提供了更多的解读空间, 常见的大型雕刻如象牙雕、根雕、砖雕等, 通常因其体积大且繁缛精巧而给人震撼的感觉, 远观整体近观也不乏丰富的细节, 却也会因体积过大, 让观者无法一下聚焦到作品的重点, 在这一点上微雕因其体积的限制强化了作品的主题性表现, 核雕就是其中的一种, 初见核雕作品时就给我一种小中见大的感受, 核雕工艺并没有因为体积小而缺乏细节, 反之因其微小又具有丰富的层次和细节体现了工匠更为卓越的雕刻技能。

一、核雕工艺的当展

1. 核雕工艺发展的优劣势

从原材料的获取来看。相比我们熟知的象牙雕、根雕、黄杨木雕, 原材料获取便捷, 产量可观, 不存在如象牙一般有稀缺或禁用的风险。体积小便于批量运输, 对于核雕匠人来说, 原材料的资金投入比例缩小, 便能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技艺的创新与传承上。且核雕工艺所产出的工艺品大多是小型饰品和把件, 价格区间范围广, 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当代人们的需求早已不再停留于住房与温饱, 对文化艺术娱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这也促进了作为文玩的核雕工艺艺术的消费市场发展。

从核雕雕刻难度来看, 因其体积小, 无形中加大了雕刻的难度, 精品产出率低, 不同于木刻年画可刻一版进行批量印刷。核雕原材料本身形态各一, 有丰富的纹路, 雕刻时需要手艺人顺形运刀, 每一刀都需要思考, 如下棋一般一步看五步, 这非常考验手艺人的耐心。快节奏发展的当下, 人们早已习惯科技带来的便捷, 因此当下年轻人很少有愿意静心研习工艺, 进行创新。

2. 从核雕从业者角度谈发展

当下核雕市场大热, 大部分核雕从业者更看重核雕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而选择学习或从事核雕工艺制作, 真正喜爱核雕艺术的从业者较少, 若作为核雕工业, 其发展自然能保持一定的上升趋势, 从业者会利用各类新兴科技手段创新核雕的表现形式以满足市场需求, 机械手代替人工手, 专注核雕的精美程度, 使其缺失内涵。若作为核雕艺术, 如此快餐式的发展往往会让核雕艺术失去灵魂沦为冰冷的架上商品, 从某种意义上, 是将核雕艺术推向绝迹, 是发展的停滞, 取而代之的是对经典作品与形式的机械复制。

二、未来核雕工艺的发展策略

1. 传统手工艺与新兴科技的有机结合

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中, 手工与科技并不是处于对立的两种手段, 并不是摈弃当代技术, 保留原汁原味的手工技艺就是最佳的保护传统的方式。艺术是社会发展产物中的一种, 是时代特征的映照, 我们不能为了保护而否认科技发展带来的便捷。想让传统真正适应当代, 创新传统, 融合当代元素和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例如核雕艺术品与多媒体艺术的动静结合, 核雕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结合, 让不同材质碰撞擦出新的火花, 增添层次感等都是让传统核雕技术再获新生的方式。

2. 高校提供培养平台

具备扎实的理论修养不仅可以充实头脑, 还能通过头脑结合不同匠人的情感经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核雕属于民间工艺, 很多技艺精湛, 对核雕工艺实践研究颇深的老匠人缺乏合适的平台将自己的毕生研习传授下去。恰逢国家对传统手工艺传承的大力提倡, 高校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通过研修班、讲座、实践工坊等形式, 建立起高校师生与核雕工艺老匠人的交流桥梁。既可双向择优培养技艺传承者, 又可通过交流给资深老匠人新的启示, 理论与实践并行, 使得核雕等类似传统手工艺得到更好更优的传承与发展。

微雕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集安玉 特征 雕刻技艺 价值 现状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3)12-0105-01一、集安玉种概论

(一)集安玉石分布概述。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长白山南麓,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幅员3217平方公里。全市山峦起伏,沟壑溪流纵横,山地、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93%,是有名的“八山、一水、半分田、还有半分是庄园”的山区县份。集安矿产资源分布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集安玉为蛇纹玉类,以质地温润、细腻、坚韧、颜色上乘而成为理想的玉雕材料。集安玉色彩丰富,有深绿、绿、浅绿、黄绿、墨绿、黄、白、橙、灰黑、黑等色,使集安玉有极其美丽的“俏色”。集安玉石有强烈的玻璃、油脂光泽,断口呈蜡状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

(二)集安玉工艺品种及特征。集安玉石雕刻产品主要为工艺品,有八骏图、人参如意、金玉满堂、玉白菜、麒麟、玉笔等,主要具有颜色艳丽、刀工精细、线条流畅、形态各异的产品特征。玉石材料因本身物理属性、构成了特殊的天然美感,具有材质美的特征。玉石雕刻大多是造型艺术,设计时要整体经营,构图布局根据一定的构思和立意,作品中所出现的雕刻对象协调统一,具有造型美的特征。玉石雕刻的工艺特点就是结构严谨。结构不仅要符合传统的欣赏习惯,也要符合雕刻工艺的制作要求,具有结构美的特征。比例是造型艺术形式美的规律之一,任何一种完美的造型艺术都要具有较好的比例关系,具有比例美的特征。曲线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用线风格、特色。柔中有刚、方中有圆,具有曲线美的特征。把自然形象变成艺术形象,通过夸张、变形、概括提炼,达到抽象形式美的要求,具有抽象美的特征。

二、集安玉雕刻技艺内容

“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块好的玉石,都要经过人工雕琢,才能赋予其新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底蕴,集安玉雕刻技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选料。首先要选取集安境内特有的蛇纹玉石为雕刻原料,选料要选取没有杂质、俏色明显、颜色鲜艳的原料备用,这样才能雕刻出满意的玉石产品。

(二)开料。将选好的玉石原料根据雕刻的雕刻作品的需要进行开料。开料下刀时要求角度准确,下刀利落。分割的玉石原料要经济适用,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画活。将每一块选好的待雕玉石,按照玉石的形状、颜色和质地,以艺术家的眼光进行审料,形成臆想中的雕刻形象后,将需要雕刻的对象以简练的线条画到待雕刻的玉石上,然后根据所画的形象准备雕刻。

(四)雕刻。在雕刻时要先进行毛雕出坯,毛雕出坯时要将雕刻者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理想充分融入到作品中,根据所雕的器形形态,用浮雕、浅浮雕、镂空雕、平面雕、阴刻等手法进行细雕,雕刻的顺序为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重点,后一般。要先雕刻作品的细微处、要害处、特殊部位。在雕刻过程中石料颜色、瑕绺分布如果突然发生变化,应随机应变,因料施艺,剜脏去绺,化瑕为玉。

(五)抛光。将雕刻成型的玉石工艺品用粗细不同的砂布进行14遍打磨,然后用油石打磨工艺品的细微处,打磨后用高温熔化的腊为工艺品上蜡抛光,最终形成工艺品并根据不同工艺品种类分别安装基座。

三、集安玉工艺品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集安玉雕刻技艺源远流长,至今已经有120多年的历史,是继松花石砚雕刻后的长白山又一重要的雕刻技艺,素以原料精美、雕工奇特而闻名,丰富了东北地区玉石雕刻记忆内容和玉石产品的品种。

(二)文化价值。集安玉雕刻是继松花石砚雕刻技艺后又一重要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底蕴的雕刻技艺,是长白山文化和鸭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史的演变和历代工匠的不懈努力,成为蕴含长白山历史文化和满族文化底蕴,成为融会贯通中国玉文化的一枝奇葩。

(三)经济价值。用集安玉石雕刻作品,品种丰富、特色鲜明,地方文化元素显著,在造型上深厚古朴而又不失典雅,严谨统一而又极富变化,可谓形神兼备,极富生气,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倍受来集游客的青睐,成为带动集安经济增长的有力产业链条。

四、集安玉雕刻技艺濒危现状和保护措施

(一)濒危现状。黄金有价玉无价,在各种玉产品大行其道的今天,在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种玉石雕刻技艺鱼龙混杂,良莠难辨,雕刻手艺传承人也很难寻找,技艺传承链条易于断裂。受市场经济利益驱使,各种玉雕作品粗制滥造,技艺混乱,以次充好,见利忘义,造成技艺杂乱和作品的低劣庸俗。要成为集安玉传统手工雕刻技艺的传承人,必须有一定的雕刻基础和艺术修养,较高层次的审美能力,还需要耐住寂寞,坚守艺术,因此传承人培养存在极大困难。

微雕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壁画 临摹 创作 古典 现代

谈一位艺术家之艺术实践,是叙述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以艺术家的自身生活体验以及专业知识共同构筑。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天马行空,激情挥洒自我;有的人兢兢业业,不浪费自身一点点艺术灵感和才华,同时在艺术世界中运用更多的理性和汗水,最终创造出令人 惊叹的作品。曾洪流先生属于后者,正如他生前总是说,他不是名人,不是大师,不是知名画家,他只是一名执着的教师,至多是一位认真的艺术工作者。

曾洪流出生于广东汕尾的渔港,1957年考上中南美专附中,实现少年学艺的梦想。在附中的学习,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美术基础。1960年,曾洪流进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继续深造,主攻工笔重彩人物画,受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和杨之光等前辈的指点,技艺日臻成熟。1965年,留校任教后,曾洪流成为国画系的教学骨干。在学院的专业训练及后来的教学时段,曾洪流具备非常强的传统工笔重彩基础以及独立创作的能力。由于教学的机缘,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曾洪流9次到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观摩当地的寺观、洞窟、陵墓的古代壁画遗迹,后来又用了将近1年的时间,在陕西永乐宫完成了1000多平方米临摹复制的巨幅画面。在他一生的创作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媒材,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实践,这无疑是影响深远的重要时段。也正是这种重要性,使得我们今日在讨论曾洪流的艺术创作时,需要从这个阶段开始。

一、临摹之前――充分的学识准备

在临摹工作开始之前,曾洪流针对永乐宫壁画的背景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对于壁画的题材内容、人物身份以及故事情节的铺陈等方面,甚至是永乐宫的建筑格局和壁画中体现的道教文化,都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图版资料。除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曾洪流临摹的复制作品外,还有一同存档的文档记录。他对于壁画在永乐宫殿内的具置、题材内容、当时保存的现状、线描和设色的特点都做了详细的记述。今天,这些文本深化了我们对于古代壁画艺术,尤其是人物画艺术的认识,在继承传统方面有着可贵价值。

按照临摹工作“忠于原作,再现客观”的原则,曾洪流做了充分的学识准备才开始临摹。他采取的方式是系统、细致,更是研究性质的。对传统艺术的临习可以有多种方式,通过领会笔墨之精妙而以自身的艺术语言自由挥洒是临摹,把古代壁画之原貌按部就班的描线、赋色亦是临摹,在关注大的画面效果之后专注将精彩细节再做复制留作研究教学用途同样是临摹。曾洪流将后两种临摹方式在永乐宫壁画临摹工作中发挥到极致,力求客观而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真谛。而在创作中则以第一种方式作为自身与传统艺术的连接渠道。

二、由临摹到创作中的探索――临摹中“大”和“小”的把握

永乐宫壁画直接继承了唐代画家吴道子以来的绘画传统――作为中国美术史宗教人物画高峰时期的大唐风格。与其说曾洪流在之前所做的准备工作是为了还原形式及内容上的客观美感,不如说是为了还原古代艺术景观所蕴含的时代气息而做的努力。

在艺术语言元素方面,永乐宫壁画的线描在整体上浑然一体,尤其在线群的组织和排比方面呈现出跌宕起伏的节奏感。曾洪流面对这种特点时也注意到了壁画中各种线的类型和运用。看起来似乎变化不大的线体描法,在描绘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质感、不同的运动状态都应采用不同的方式。线的长短、轻重、用笔的快慢和弯曲弧度也就不同,把握这种不同的精微程度就是成就了壁画的整体感之关键。除了研究文献古籍,曾洪流在临摹之前还做了线描能力训练。拉长线、圆弧等等虽然都是传统工笔画中的基本功,但是由于永乐宫壁画幅面巨大,这些准备在曾洪流看来并非多余之功。

在色彩运用上,永乐宫壁画已经将传统工笔重彩画中的多种赋色方法发挥至极致――整体色调与局部设色相互协调,不同色相、色阶相互烘托。在每一幅临摹作品中,曾洪流正是这样跟随古代画工的巧手敏思,在线与色彩的精微处理和宏大幅面的意境氛围之间来回游走经营。这种“大”与“小”的探索亦成为曾洪流在临摹过程中格外注重的方面。

曾洪流采用一种系统而细致的方法来临摹传统壁画:一方面是由于这种临摹是出于文物保护以及教学的目的;另一个方面,也是吸收传统的另一种方式。临摹过程在一个更为朴素的心态和条件下进行,最终对于艺术家自身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临摹时的严谨朴素相比较,曾洪流在创作中将自身艺术实践的拓展到更大的空间(图1-图4)。

三、从临摹到创作――壁画和木雕创作

由于在临摹过程中对画面整体感的把握方面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曾洪流的大画创作得益于这种传统的“大画”。应当注意的是,永乐宫壁画作为古代宗教人物画的代表,并非出自于我们中国美术史中的文人画传统,而是出自于统治者的宗教或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工程性创作。无数民间画工投身于这种工程当中。这个绘画的传统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民间画工工作的目的与文人书斋中的雅玩性质完全不同,这也就决定了两种绘画所面对的观众群体不同、呈现的方式不同。永乐宫壁画面对的是当时民间的无数道教信众,致力于将观众引至宗教教义之仙幻境界,而这无疑更加要求画工具有纯熟精炼的技艺以及在千百次的劳作中练就的对于巨大幅面高超的驾驭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永乐宫壁画、敦煌壁画等等古代宗教壁画,若当代艺术家在临习以及继承之时意识到这一点,就会体会与领悟其在创作时选择何种内容和表现方式。

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曾洪流创作了数量众多的现代壁画,包括工笔重彩、漆画工艺、木雕、高分子合成材料及石雕,运用的材料丰富,尺幅巨大。这些作品大多数是为装饰公共空间而创作。尽管这些壁画创作的题材、形色处理都已与当代的社会生活和审美内容相贴近,但这些画面却体现了古典线条的细致运用以及或紧密的、或舒朗的排列形式。以木雕为媒介的大型壁画《大原野》为例,画家在平面初稿中就首先考虑线条在画面结构中如何进行分割与表现(他尤其看重线条在画面结构中的重要性),不论作品运用了什么工具,毛笔、刻刀或是其他。在画面的色彩运用上,他更加钟情于用沉稳、统一的色调来协调、组织与丰富各种色阶与色块,以求与娴熟的线条相配合,并达到锱铢必较与恢弘气势相济。这与他临摹复制的永乐宫壁画遥相呼应(图5-图7)。

古代画匠无意成就今日伟大的艺术景观,而当代的艺术家又该如何吸收这种技艺精髓与虔诚态度?从传统中接力的绘画方式在画面形式、创作手法、乃至材料运用等方面都深刻影响了艺术实践。由一开始的临摹复制到自主创作,由纸本绘制到公共壁画形式,由工笔重彩到木雕等材料运用,使曾洪流的艺术由传统走向当代社会,融入到现代的工艺和材料中,成就其当代艺术创作。古代壁画为吸引信众而创作,而今他的创作从这个意义出发走向更加开阔的现代社会。也正是出于这种意欲,他在广州美术学院创建装饰艺术专业,力求让师生在承接久远年代的古典精华,习得学院训练的扎实基本功,同时面向学院之外的广阔天地,在民间艺术、公共艺术、甚至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当中探求艺术的道路(图8-图10)。

曾洪流一生尝试了多种媒材的艺术创作。其中,多种材料的运用和多种媒材之间的转换与融会贯通也成为课题之一。他不仅在壁画当中运用木雕工艺,同时也创作了数个系列的木雕、圆雕作品。曾洪流的故乡是民间工艺发达的潮汕平原,然而他的木雕作品与以金碧辉煌、雕刻精细而著称的潮州木雕全然不同。如果说他所创作的头像系列如释迦摩尼、佛尊、瑶寨少女等作品是源于对传统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基于形体的严谨把握,那么我们从他的脸谱系列、九歌系列、远古文化系列当中,则可以看到艺术家意欲在从木头中唤起关于原始文化的追问和求索。而在木之韵系列当中,则是艺术家与材料对话的结果。曾洪流在这组作品中,采用了樟木、花梨木、槐木、龙眼木、黑檀木多种木料。他自己在创作笔记中如此记述“木头本身具有一种深厚而错综复杂的感情,木头是有理性的,是有生命力的。”通过充分理解材料的特性,甚至试图从材料本身唤起其本质的潜力,成为曾洪流创作中的原始动力。凭着对木头与生俱来的爱,曾洪流开始了“十年磨一剑”式的木雕艺术创作之旅 (图11-图13) 。

与壁画的平面性不同,曾洪流的木雕作品除了体量较大外,不仅需要处理的平面的构图分割、表面肌理,还要处理各部分结构的组织与块面构成。而这些涉及真实空间的问题,曾洪流亦从平面的线条的审视角度来做把握。“国画的线造型是固有结构训练,而非光线、明暗的造型。同样雕塑也是固有结构的造型,这样它们是互通的。”长久以来,木雕作为工艺品、建筑上的装饰构件或是实用物品,多看重其雕工的精巧与否、木质优良与否。曾洪流以其在平面的绘画经验以及对于艺术的深刻理解,于粗犷中见力量、于精细中见巧思,拓宽了木雕的艺术性。他的作品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木雕与空间的结合上使传统的木雕艺术走出神龛庙堂,独辟新径,焕发生机。

四、致广大而尽精微

谈艺术实践,断然不是将其看成是一个静止不动或是由先及后的单向线性运动的过程。曾洪流在学院中的学习训练和教学经验,对于传统精华的临摹研究,自身创作的多种尝试,复杂有机地交织在其艺术生涯当中。可以肯定的是,在教学相长、创研互进的过程当中,曾洪流无时无刻地都在不断更新着对艺术的理解、对继承传统的态度、以及对于自身知识架构的梳理。古人谓:“致广大而尽精微。”艺术似乎为一项感性的事业,然而曾洪流将其澎湃情感蕴含于其画面的精微之处,将技艺落实到每个必须做到的画面元素当中。而另一方面,“尽精微”的积累使得这项事业的根基更为深厚,面向的未来更加宽广。曾洪流将专研实践与艺术激情相互结合,连接着传统经典又启迪无限可能。

结语

多元、包容、综合、创新是壁画艺术发展的未来。壁画除了反映城市文化时尚,肩负文化的普世功能以外,更应吸收和反映主流文化与艺术的最新观念与成果。曾洪流的作品风格跨界大、材料多元化、表现形式多样化。他的作品无论在构思上、尺度上、空间上都能有效的与观众产生互动。他将丰厚的传统文化遗产与当代艺术最新观念的应用,给当代壁画艺术的创作和表现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与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