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一棵树的形象。

  2.体会课文具有高度概括力的语言。

  3.同桌探讨找出运用多种修辞的语句并体会它们的作用。

  学习时数:

  一课时。

  学习设计: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棵树,你会因此感到骄傲还是自卑?为什么?

  二、初读课文,总体了解

  1.自由阅读课文。

  2.同位合作解决生字词。

  3.自由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把握主旨

  1.再读课文,概括诗歌各部分内容。

  2.合作探讨:诗歌中一棵树的形象。

  3.归纳课文主旨。

  四、三读课文,品味欣赏

  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并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2.从文中找出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探究练习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一棵树的形象——主旨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2

  设计说明

  本文从“我”的愿望出发,展开大胆想象,讲述了“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连串奇妙的事情。全文语言轻松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本课教学中,主要结合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同时,关注文章写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语言美、想象美,练习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如,一棵有各种形状鸟窝的大树。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瑰丽的梦。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揭题:无独有偶,当代儿童文学家顾鹰也喜欢七十二变,她最喜欢变成什么呢?(动画:人变成了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导思: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我”变成了一棵什么样的树?“我”变成树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由畅谈“如果你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引入新课,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习会认字:希 痒 鳄 丁 零 肠 醋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字卡片抽读,开火车轮读。

  强调:“醋”是平舌音,“肠”是翘舌音,“鳄”是零声母音节。

  学习会写字。课件出示含会写字的词语:形状、狐狸、丁零、巧克力、继续、麻烦。

  强调:“丁零”一词的“零”读轻声。“狐、狸”两字都有反犬旁,“继、续”两字都有绞丝旁。

  (2)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3.理解词语。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进行交流。请小老师来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痒痒”。

  ②看图片理解词语“鳄鱼”“香肠”“糖醋排骨”。

  ③联系上下文理解“丁零”等。

  (3)小结:理解词语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对照图片,也可以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初读课文来学习生字、理解词语。在识字中,发挥学生自主识字能力,通过自己质疑、全班解疑,教师点拨等方法来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3.帮助学生梳通文章大意:

  引导学生了解:根据段落大意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常用的方法。

  4.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梳理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我”变成了一棵树。

  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写“我”变成的树的样子及“我”的做法。

  第三部分(第9~23自然段):写妈妈拿着好吃的食物分给鸟窝里的小动物们,“我”忍不住想家,想起了妈妈做的饭菜。

  5.指名分三部分来读。

  6.重点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由读,用横线画出最能说明“我”想变成一棵树的原因的句子。

  “不动笔墨不读书”,引导学生知道画出关键词语或句子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2)汇报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再进行全篇内容的梳理,帮助学生理清结构。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写的生字。

  状 狐 狸 丁 零 巧 克 肠 继 续 抬 麻 烦

  2.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3.说一说哪些生字较为难写,互相交流写好生字的方法。

  状:注意“犬”的写法,不要写错点的位置。(动画展示笔顺)

  狐:“瓜”的第三笔是竖提。

  继:“米”的最后一笔要变成点。

  4.教师相机进行示范,重点指导“状”“肠”的写法。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7.积累抄写。

  在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注重书写指导,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示范,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练习积累抄写,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一棵大树,树上的词语有:

  希望 痒痒 鳄鱼 丁零 香肠 陈醋

  麻烦 继续 狐狸 巧克力 形状

  (1)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几句话。

  2.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你觉得变成一棵树有趣吗?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品读变成树的美妙和神奇。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巩固学生对词语的掌握。

  二、深入读文,品析语言  (一)学习第二部分,感受想象的神奇。

  1.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5~20自然段,画出你觉得有意思的句子,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写批注。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3.体会初变树的乐趣。

  (1)读一读第5~8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感知鸟窝的形状美。

  ①课件出示树的图片,然后依次出现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鸟窝。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各种形状的鸟窝在枝头上跳舞的情形,具体感受这棵树的“奇特”。

  ②学生进行补充填空。

  我变的树上长满了( )的鸟窝: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 )。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快乐与兴奋之情)

  (3)体会鸟窝里的幸福。

  ①学生汇报交流。

  ②课件出示句子:

  句1:我会请小白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句2:你怎么住进来?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③引导学生认识设问句,了解其特点和作用。

  ④鼓励学生找出文中另一个设问句读一读,巩固设问句的特点及作用。

  ⑤找出这部分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如: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

  ⑥多种形式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学习第三部分,感受现实的幸福。

  1.体会妈妈进入鸟窝的变化。

  (1)读一读第9~20自然段,把自己认为有意思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并简单说说自己的感受。

  (2)相机出示下面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句子并说说“我”高兴和失望的原因:

  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

  ①引导学生联系第11自然段读句子谈感受。

  ②重点抓住描写妈妈和小动物们吃东西时的句子,进一步感悟“我”的高兴和失望之情。

  ③引导学生质疑。

  ④相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和段落。

  2.轻声读第9~23自然段,交流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教学设计中,旨在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想象的神奇。关注文章的写法,感受使用设问句的好处。同时,通过图片的直观感受,体会变成长满鸟窝的树的快乐。

  三、创作表达,尝试练笔

  1.导思:想象的世界是多么神奇与美妙!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2.动笔进行写话练习。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愿望出发,鼓励学生通过想象,让自己的愿望在想象世界里得到实现。

  3.投影展示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想象,同时也为运用积累的语言提供一个平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以读促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上课伊始,通过畅谈自己想变成什么和观看人变成树的动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然后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想象是神奇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了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感受使用设问句的好处。在练笔尝试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整体识字7个;会写13个字;会写16个词语。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想象中的奇妙经历写清楚的。

  3、能用学到的方法大胆想象自己的一次奇妙经历。

  [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

  1、完成练习册一至四题

  2、指名校对答案。重点指导“狐”左窄右宽,注意右面是个“瓜”,不是“爪”;“零”注意下面的是个“令”,不是“今”。

  趣味导入

  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的另一边》,了解大胆想象可以创造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作者顾鹰小时候的一次奇妙经历。(板书课题)

  整体感知,把握主要内容(读薄)

  1、自学提示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事文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指名分享展示。(1人分享,2人补充。)

  预设1:因为贪玩,不想被人打扰,所以想变成一棵树。

  预设2:我变成一棵树后,树上长满了鸟窝,奇形怪状的。窝里住满了我的朋友,还有妈妈,他们在一块吃东西,馋得我口水直流。

  预设3:“我”因为不想回家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愿望实现后发生了一连串有意思的事情。

  品读故事,感受奇妙的想象世界(读厚)

  1、自学提示: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用“”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最有意思的一个场景或者一句话,并说一说为什么觉得这里最有意思?

  2、学生分享展示。

  预设a: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这样就没人在你玩的时候叫你吃饭了。我心里想着,就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呀!我真的变成了一棵树!

  过渡:“我”变成的这棵树有什么神奇之处?

  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鸟窝的树: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

  省略号还省略了哪些形状的鸟窝?

  (梯形、星形、心形、五角星等)

  预设b: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

  过渡:小动物们是怎么住进鸟窝的?

  别担心,我会弯下腰,让鸟窝离你很近很近,你只需轻轻一跳或者轻轻一爬,就像平时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

  预设c:“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

  “咕噜噜……”我肚子里的声音越来越响了。

  过渡:看着小动物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拿来的好东西,我馋得直流口水,对于我的口水,小动物们展开了有趣的讨论。

  “咦,下雨了。”

  “是你的牛奶打翻了吗?”

  “你看,这不好好的嘛。”

  “那么,可能事一只虫子撒的尿。”

  “不对,是大树在哭。”

  思维导图描绘课文写法(读清)

  请你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把作者的奇妙经历描绘下来。

  温馨提醒:

  1、我想变成什么?

  2、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3、变了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大胆想象,创编自己的想象故事。

  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呢?

  自主作业:

  出示自学提示:读《主题阅读》中的《逃家小兔》,完成课后思维导图。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4

  一、激情导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屏显大树的图片,学生畅想凝望大树的感想。

  树是秀颀,也是崇高;树是从容,也是智慧;树是高大,更是伟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作家李瑛的《我骄傲,我是一棵树》,去体味诗人笔下的树的形象。

  二、初读,进入诗歌意境

  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

  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可小声跟读;

  3、同座位交替朗读指定章节。

  三、再读,感知形象美

  1、分角色朗读第一部分。思考:

  (1)、诗中“骄傲”一词的含义

  (2)、作为“一棵树”,“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

  (3)、我的这些骄傲的资本是从那里获得的?

  2、男女生交替朗读第二部分。思考:

  (1)、在这一部分中,大家还发现了“我”的那些骄傲资本?

  (2)、“我”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我”来自于人民,所以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我”为得到而骄傲,更为付出而骄傲。

  3、小结形象

  (1)、请为“我”这棵树取一个名字。

  明确:奉献之树

  (2)、小结:这就是作者通过“一棵树”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美好品质——为人民服务,也揭示了本诗的主旨。这种手法就是——象征手法。

  四、三读,品味语言美

  1、本诗通篇采用象征手法

  诗中处处抓住树的特点,但处处都是用来表现人的精神和情怀、理想和品格。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是炎黄子孙的化身。

  2、除了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作者还多处运用修辞,跳读全诗,勾画圈点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段,并简单批注进行赏析,之后展示。

  要求:大声而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说出理由。

  五、赛读,领略意境

  诗歌以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形象,塑造美的灵魂,从而营造美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之美需要我们用心去聆听、去感受

  六、借鉴写法,迁移写作

  1、我是一棵树,我是炎黄子孙,我有丰富的阅历,我有美好的品格——我骄傲。

  我是一棵树,我热爱生活,我关心他人,我与人民血肉相连——我骄傲。

  如果我是一颗小草,我还可以骄傲吗?我有哪些骄傲的资本?

  2、(多媒体展示)借鉴本诗的写法,以“我骄傲,我是一滴水(一棵草、一朵云、一只蜂、一头牛)”为题,写一首小诗。

  七、结束语

  每个人站在地球上都是一棵树——哪怕只能长出一片树叶,只能开出一朵花,只能贡献一片阴凉——只要我们能奉献自己,就一定可以活得幸福,活得骄傲!

  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5

  教学设计

  师生在课堂内外共同沉浸在纯粹的、经典的学习语文的环境中,完全投入,集中注意力,在文学殿堂中汲取所需的营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沉浸理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品尝智力的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学习,获得学习的最佳体验,使得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一理论,《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这节课的设计有了以下两点想法:

  (一) 让师生共同沉浸于经典语言中,通过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让美好的情感指导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受到终身的教育。

  (二) 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还应落实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分析教材:

  1、《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是一首新诗,形象生动,内容丰富,语言凝练律动,适合反复诵读,通过学生与文本的交流,品读赏析诗歌,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主旨。

  2、诗歌中作者让一棵简单的树有了崇高的`精神,丰富的情感,全赖于作者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通过想象让诗歌中的那课树人格化,所以修辞手法与象征手法是本文不可忽视的学习重点。

  3、诗歌是中学生喜欢但又不太敢尝试的一种文体,借这首诗的东风,希望能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一粒写诗冲动的种子,尝试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用文本的经典语言来点化润泽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敢于用诗化的语言表达自己最内心的感受。

  分析学生:

  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品读赏析能力,对较浅且内涵丰富的文本有较强鉴赏力,能用精练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想法。在写诗方面,其实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只是未被发掘,需要引导。

  课题主要研究的具体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品读经典语言文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人生养分,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引导语文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用创造性思维去激发创造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学流程:  一、 教学目的:

  1、 理解诗中的思想内容及诗人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2、 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

  二、 教学重点:

  1、 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的理解,品读诗歌的意境美

  2、 多种修辞手法及象征手法的使用

  三、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有人说:诗歌是情感的音乐,心灵的舞蹈。读诗就是沟通情感,写诗就是重塑情感。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瑛的一首诗《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试着来聆听心之音乐,欣赏心之舞蹈。

  2、 介绍李瑛

  3、 聆听 感悟 先让我们用心来聆听这首诗,然后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4、 朗诵 体味

  同学们讲出了自己所感,那现在请同学们用心去读,把自己放进去,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文章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你一定能读出别人读不出来的东西。并请同学们找出一节你最喜欢的诗,有感情的朗读出,并给我们大家谈谈你的感悟。

  范例:第二小节,“山”“海”“露珠”“炎阳”“风”“雪”考验磨练了这棵树,却同样给予了它天地之精华,赋予它美好的品质。“昂首屹立”“坚强不移”“坦荡磅礴”“正直”“斗争品格”这些短语让我感受到了这棵树有着非凡的气度,无穷的力量和坚强的斗志,是一棵不平凡的树。

  5、 总结:这是一棵有着献身精神,有着热爱人民感情的树。

  6、 解题

  同学们现在能明白这棵树骄傲的原因了吗? “骄傲”的含义?

  贬词褒用,是自豪的意思,主要包含:

  1、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

  2、我有美好的心灵。

  3、我愿意为全世界的人民奉献一切。

  7、鉴赏:

  一棵简单的树,却有着那样崇高的精神,深厚的感情,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达到这种效果的呢?

  1) 用了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排比(举例)

  2) 用了象征手法,借助想象来塑造一棵树的形象,联系《白杨礼赞》

  同学们能从诗中找出作者运用联想或想象的句子吗?

  范例:第六小节,“摘下耀眼的星星”,“挽住轻柔的云霞”两句立足于树之高大参天的特点,展开奇特想象,充分表现树美好而浪漫的情怀,关心、爱护着各种各样的人。

  8、拓展:

  学完这首诗,我们体会到了想象给诗歌装上了自由的翅膀,给了诗歌更广阔的天空。

  十四五岁的你们,正处在诗意盎然的年龄,相信你们也愿意用青春的笔表露心中跳动的情感,可是有很多同学往往对于写诗望而怯步,望诗兴叹,其实,生活中我们都是诗人,信不信由你,我们来尝试一下!

  今天我们不写一首诗,只写一句或几句诗,老师提供一个题,你试着写一句话表达对这一物的感受,然后锤炼语言,用比喻或其他修辞手法来表达这种感受,或者想一想换一个字会不会更好,更有情趣!

  提供题:(选其一)露珠 、春天、(你的)生活

  范例:乡愁

  乡愁是故乡牛背上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

  乡愁是父亲宽广而厚实的脊背,是慈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无尽牵挂,是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悠悠思绪,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美好祝愿,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古绝唱。

  乡愁是一枚青苹果,它在幼小时,有一种酸涩的味道,它一旦成熟,就有一种落叶归根的冲动。

  露珠

  阳光使你光彩照人,阳光也使你毁于一旦

  谁的眼里有太阳,谁才能光彩照人

  傻,刚得到骄阳的一点点温情,便为他献身了

  为了等待光明,长夜肯定哭过,不信请看露珠,总是泪光闪烁

  童年

  像一颗颗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是一首经典的歌,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是七彩长虹,带着太阳的无限的梦想与希望

  犹如一片薄雾,从梦的地方开始缓缓升起,那就是我快乐与忧愁的所在

  9、布置作业:

  1、了解光福镇的“清奇古怪”树的历史与特点,写一份他们的骄傲。(可作诗也可写文)

  2、有感情的朗诵课文,再次感悟作者的美好情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