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优质十三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一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就是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打赢这场攻坚战,制约因素有很多,归结起来,不外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客观因素,不少贫困地区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二是主观因素,必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强大合力。直面问题是勇气,解决问题是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找准问题、聚焦问题,就能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这场硬仗奠定良好基础。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重点就是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对所有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该精准到户的务必精准到户,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才能实现扶真贫、真扶贫。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是责任落实到人,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才能实现既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又协调运转、协同发力。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从主要路径来说,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关键就是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一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二是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四是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着力发挥好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作用;五是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
实效是检验的标尺。打赢脱贫攻坚战,空喊口号、好大喜功、胸中无数、盲目蛮干不行,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也不行。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必须以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来检验我们的行动。脱贫工作做得好不好、贫困群众有没有脱贫,不能自说自话,要让当地群众自己来评价,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在实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再硬的脱贫攻坚硬骨头我们也一定能啃下来。
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是我们不容推卸的重要使命。以“但愿苍生俱饱暖”的情怀踏踏实实为民造福,以愚公移山之志苦干实干,我们就决不会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就能够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二
按照支部安排,遵照《通知》(发〔20xx〕号)要求,我将从学习收获、问题不足、整改方向等三个方面对“三讲话一通报”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学习收获
(一)再学文件、深学讲话,反复领会精神要义
按照省市县委各级相关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我参与学习了“三讲话一通报”。“三讲话一通报”即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会议、在中央政治局会审议20xx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汪洋副在脱贫攻坚考核约谈陕西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时的讲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陕西省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通报精神。
下面,我先就摘录学习的重点做以简要回顾、总结。一是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会议时的重要讲话中,习肯定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的同时,深刻总结了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有益经验,明确提出了下一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措施要求。习在讲话中指出了脱贫攻坚的五条经验即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强调完成脱贫攻坚须完成的七个“强化”,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合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同时,习在讲话中强调应加强交通扶贫、水利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这五方面扶贫;通过做到防止层层加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忽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以此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
二是,在听取中央政治局会审议20xx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考核情况汇报时,习在讲话中强调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坚决纠正问题、不断完善考核工作这四方面的问题。
三是,汪洋副在脱贫攻坚考核约谈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时的讲话提出查摆问题要做到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不能“就人论人”;要举一反三,不能“就地论地”;要追根溯源,不能“就事论事”。
四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陕西省20xx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通报指出,贫困人口退出不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问题突出、帮扶工作不扎实、健康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个别地方干扰考核评估等是存在于我省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五类问题。
(二)提高认识、加深理解,不断加强思想认知
提高认识,加深理解。习在今年新春贺词中提到他最为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在一些讲话中他也曾强调脱贫攻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大短板。“到20xx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党立下的军令状”,言必信、行必果,扶贫已不仅仅是某一项政策,对每一位干部来说也远远不再是某一项任务。眼下,“抓好脱贫工作,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已成为全党、举国上下、每一位干部的一项政治任务,这一点必须“门”清。
回望历史,不忘初心。回想那段硝烟弥漫流血牺牲的战争年代,回望那段枪林弹雨难以忘怀的革命历史,回首那些段激情燃烧万众一心的建设年代,回顾那些众志成城奋发图强的无数岁月,回忆里我们党和国家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支持,每一段历史无不饱含着人民群众的真切情感,无不充盈着人民群众的泪水与汗水。不论何时,“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打天下、闯天下时如此,在守天下、创天下时更应如此,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这一点,不忘初心。
时刻警醒,不忘根本。最近很火的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一句台词就引用了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的一句论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啊,我们党员干部就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那还记不记得回去的路呢?还能摸得到回去的路吗?从群众中走出来的,就出类拔萃了吗?就不同寻常了吗?就高人一等了吗?就可以颐指气使了吗?就可以趾高气扬了吗?就可以忘了本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难不成还要优越感十足、自我感觉良好地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别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倘若我们把人民都抛之于脑后,何谈宗旨?何谈服务?为谁服务?个别走上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甚至抱着“稳中求进、稳中求晋”的想法,怕麻烦、嫌颇烦。遇到群众问题,一个头两个大,抱着“总有刁民想要害我”的态度那哪能成啊?得感谢群众帮忙找出了问题呀!如何追根溯源、怎样解决问题,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才是正解。进一步讲,身处领导岗位的干部本就“孤独”,身边若再无邹忌、魏征那样的人,那就更得感谢挑拣毛病的人民群众了啊。当然了,这里说的人民群众,是指与我们处在同一阶级立场上的人民群众,那些别有用心、恣意挑衅、居心不良的小团体除外。党的事业要争得人民的认可,党员干部就得争取人民的信任,不忘根本。
深刻反省,防微杜渐。在去年的扶贫工作考核中,我省拖了全国的后腿,我市拖了全省的后腿,考核结果于我们而言无异于打脸。温故而知新,总结而知短漏。这样说来,我们还得感谢考核,可是话又说回来,难道我们的工作力度必须要靠考核指标来加强吗?难道我们的工作就只能通过考核抽查来检验吗?心里的标杆哪里去了!?良心的秤杆去了哪里?!如果没有考核,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把工作视为“无考核,不工作”?倘若没有上次的抽样检查,又是否可以当扶贫工作是“真政策,虚落实”?你向天在借五百年,老天等得起你,处在贫困地区的群众等得起你吗?你埋头苦思冥想在汇报中怎么锦上添花,在报告里怎样画龙点睛,考核组等得起你,那些缺衣少食、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的困难群众等得起你吗?并没有要上纲上线的意思,只想说我们不能一边在孩子们面前埋怨愈来愈糟糕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和为人的幸福感,一边又催促孩子快点将手里吃完食物的包装纸随手扔掉。还不足以引起重视?还不值得引发深思?
有一说一,直面问题。在扶贫工作中,绝大多数干部都在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实打实做好工作,争分夺秒抢抓时间。很多党员干部可以说是抛家舍业,从本职本岗工作中抢时间,埋头真干、实干、苦干,奋斗在扶贫的最前线。但是,在一些地区、一些干部中也不乏存在有做扶贫工作不为群众服务,而是为检查服务的个别现象。更有甚者,在迎接扶贫检查完成“突击、补救”准备工作中,一而再再而三反复强调“花费了多少时力、出动了多少力量、克服了多少难题、熬了多少个通宵”,怎么?邀功吗?为自身在不吃透政策反复做着无用功而邀功?请赏吗?为自己在看着时间节点行动打着临时抱佛脚的小算盘而请赏?为每每闻着上级检查的脚步声熬夜“愤战”在扶贫攻坚的“表格第一线、材料第一线”而显摆?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
大国小鲜,常思久远。看似“高智商、高效率”的扶贫,往往是钻营取巧,花拳绣腿,搞了样子,提了面子,失了里子。冷静下来细想一番,加班、熬夜难道不是办事效率低下的一个表现?往往这样的“扶贫”也让下面做具体工作的干部怨声载道,叫苦不迭。许多一线干部在扶贫数字化、扶贫表格化、扶贫照片化的扶贫资料化工作中不堪重负。进一步寻因,这难道不是其中某一或某几个层面行动指挥官的失职?“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啊!反省一下,领导干部、决策部门在工作起初就能做到深入学习、科学统筹、考量实际、合理安排,稳扎稳打、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无微不至”、“精打细算”地做好扶贫工作中的每一处细枝末节,“真走村、真入户、入真户”,真扶贫、扶真贫,那还会有那么多的后来之“事”吗?当然,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任何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都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团体的问题。(问题)或许滋生于具体实施过程中各环各节操作者的执行力欠佳,也可能囿于纵向上下从属、横向左右牵制关系的掣肘,即就是决策本身,也会因事物发展、社会变化使其在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方面值得再作考量。“治大国者如烹小鲜”,领导干部头顶上有的可不仅仅是职位、光环,也别忘了悬在头顶吊在殿堂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牢记教训,警钟长鸣。以小见大,在我看来,比这次“考试失利”更值得我们“着急上火”的,更为有价值的是我们终于可以缓停脚步,发现并解决问题,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哲学上有一句话,意思是如果你发现自己先前做错了,那么停下来,就是你纠错改错需要迈出的第一步。所以,长远来看,我们还真得感谢去年扶贫考核,若非如此,怎能重唤中高层领导干部当年满腔热血干事创业的初心?若非如此,怎能重振广大青年干部有志之士当初寒窗苦读凌云壮志的精气?这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得好!出现的问题不能忘,踏错的脚印不能抹,填错的表格不能丢,作废的材料不能扔,所有种种都是打在我们脸上炙热灼痛深红色的印记!都是激励我们重拾信心、攻坚克难的号角!
二、自身问题与不足
对照“三讲话一通报”相关文件、对照我省两位重要领导(毛万春副书记与冯新柱副省长)在相关会议上的讲话,作为一名年近而立之年的青年干部,一名年轻的干部,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一名身处基层的年轻党员干部,一名经受过高等教育(自我嘲讽)的身处基层身处扶贫一线的年轻党员干部,我倍感惭愧。
或许是受党员家庭、军人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吧,自小我就觉得“参加工作”这个词显得很凛然、有正气,直到现在也是这样觉得。十八岁那年,读高中三年级被介绍入党的那一天,我的入党介绍人告诉我说“入党就是要从思想上先入党,然后才考虑组织上入党”,十年过去了,这句话仍旧会时常回响在我耳边。的确是这样,组织入党、档案入党仅仅是形式上的入党,只有在思想上、行为上入党才是真入党,才算得是真正的党员。做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吧,去除搞形式主义,实践才是硬道理。每一串数字,每一组数据都该由一滴滴的汗水汇集而成的。反观自身,上面把扶贫工作交到我们的手上,把脱贫攻坚的重任担在我们肩上,而我却守着办公室谈扶贫,敲着键盘话扶贫,填着表格做扶贫,划着笔尖完扶贫。怎么能对得起党员干部这个称呼,怎么能对得起人民公仆这个称谓,怎么能对得起自己吃得这碗饭!
其它暂且不谈,客观坚决不讲,直击主观因素。扶贫工作中,我的问题就是思想认识没有水平,学习文件不够透彻,走村入户不够经常。在深入学习“三讲话一通报”的过程中,必须肯定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初衷是好的,政策是可行的,部署是紧密的。但在政策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在工作实际操作中,却磕磕绊绊、百病丛生,致使扶贫政策不能够掷地有声、部分环节千疮百孔、扶贫实效不尽人意。作为身处扶贫工作一线的工作人员,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愚蠢与失职。
一是对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了解得不够深入,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认识上不够深刻。扶贫工作诸如走村入户、了解信息、收集问题、精准识别、填写表格等基础性的工作还需要我们来做。作为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为与扶贫工作主体接触最为紧密的工作人员。我却时常在向群众高唱政策大方向时“放声唱”,而面对群众切实、朴素的提问时却“失了声”,在领导追问工作进度时“响礼炮”,在扪心自问时“奏哀歌”。究其原因,还是自身工作态度不端正,对扶贫工作重视不够,对群众生活关心不够。总以本职本岗的工作为要务、为首务,为重务,而把扶贫的事、群众的事视为庶出。
二是存在有“天塌下来有个子高的人撑着”的思想。总认为扶贫是单位的事儿,是驻村工作队的事儿,是“第一书记”的事儿。意识对客观存在具有反作用力,思想指导行为,我内心这种不负责任的“懒汉”思想就严重影响了我在实际开展工作中所产生的嫌厌、懈怠情绪。造成走村入户形式化,把进村入户做工作当成了观光旅游。
三是在具体工作中总认为自己“人微言轻”,总觉得贫困户单靠我一个干部是“扶不动”的。这其实就是在工作中的“懒汉”表现,我自己都先泄了气,又怎么能扶得起需要帮助等待帮助的贫困户呢?我先前(去年七月份之前)的帮扶对象是一位已过知天命之年孤单留守在家的妇人,老人家的老伴儿在早年间不明缘故离家出走再无音讯,留下三个如今早已成人的孩子。老人家的两个女儿均已出嫁,家里还有个年过三十仍未婚娶在外常年务工的大儿子。当我问到老人家有何困难时,老人家说道:如今党的政策好,啥都好着呢。我没啥,就是年轻时被我老汉打了,头上留下了一点毛病,天阴下雨的就会闹头疼。老得看病吃药,不过咱这“合疗”就给报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大儿子的婚事比较犯愁。因为家里条件差,娶不下。我了解这些情况后,也仅仅是在口头上安慰了老人家,笔头上作了简要的记录,大致向带队的领导汇报了情况,就自认为“万事大吉”了。甚至还在与同事讨论工作时大言不惭、毫无责任感地说:阿姨人很好,不给咱政府添麻烦,问啥都说好,都说能克服。但是这家庭条件差,大儿子婚姻问题实在是不好解决。
然而环顾我身边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同事朋友,他们在扶贫工作中所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善良品质、实干精神与我的拙劣表现竟是鲜明的对比。前文中提到的我当时所在的扶贫工作组的带队的领导,平日的工作里,他就是一位工作认真负责,为人谦和、做事谨慎、口碑颇好的共产党员,最初我被分到与这位领导在一组做扶贫工时,我很是紧张,生怕自己的工作会让领导失望。在我们去往包抓村子做工作的每一次行动中,这位领导都显示出了他卓越的人格魅力和突出的做事能力。宣讲解读文件精神从不马虎,部署安排工作事无巨细,扶贫工作事必躬亲、率先表率。这位带队领导的存在本身可以说就是我当时所在扶贫小组的精神力量、团队担当。
去年七月下旬起,由于我个人经组织抽调,工作单位暂时调整的关系,考虑到扶贫工作要经常进村开展,经工作关系所在单位研究决定,我原先“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暂被另一位同事接手。但我一直没有停止参与扶贫工作,在目前抽调的单位,每每单位组织进村入户,开展扶贫工作,我也是均有参与的。我目前抽调的单位是一个小部门,“人少、口小、任务重”,不到十个人的团队要在不影响本职工作、不影响本单位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包抓着有六十几户(20xx年年底)贫困户的村子,任务相对来说,算是比较重的。可我没听过领导诉苦,没听到同事埋怨,进村入户、宣传调查、投入资金、自发捐款、送米面油、建水井、修村道、强设施,这些实事我虽说没有一一看到,也并非事事参与、经历,但确实是这样一个不到十人的团队实打实做出来的。单位的一位领导在一次入户时认识了一个年纪大约在六七岁患有残障的小男孩(男孩儿的爸妈在他还是婴孩时就离了婚,孩子的妈妈在一次夫妻争吵中气不过,将孩子摔在了地上导致孩子脑部受创,且留下了后遗症),由于在农户家走访的时间长久了些,小男孩由最初怕生畏惧慢慢与这位领导熟络了起来,当天走访结束要赶回县城时,领导被眼前这个天真烂漫的小男孩牵住了心,转过身子随手掏出了100元钱弯下腰递向小男孩。小男孩依旧咧着嘴,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开心地笑着说:“我不要,我也有钱”,然后用冻得通红的小手,小心翼翼地从自己油亮厚实的深色大棉衣里掏出了一张揉了很久的一角钱纸币……
这是一件小事,但足以触动人心。前些日子,我接到电视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她看到了我发表在《咸阳日报》上一篇述写一位“第一书记”事迹的文章(20xx年2月24日b13)。当被朋友问及文中所述是否真实,是不是真有这样一位书记时,我平和镇定地回答她这位“第一书记”就是我的同事。由于字数受限,也因为我能力有限,这位书记在扶贫工作中还有很多事迹我并未在先前发表的文章中提及。比如他接连几天扎进农户家里忙走访,顾不上家里发烧住院打吊针的四五岁的儿子;比如他田间地头抢时间做工作,农户家里、办公室里埋头忙活顾不上休息,饥肠辘辘吃不上饭早已是“家常便饭”,还守着原则和底线不喝群众一口水、不吃群众一个馍。可以说,扶贫手册、工作日志上记录的点点滴滴都是他在扶贫路上留下的每一步脚印。
总而言之,在我身边,有很多这样人。他们与我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但我与他们却在扶贫路上,在思想、工作和能力上存在有很大的差距。这一次的“三讲话一通报”让我强烈意识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也给了我一次深刻反省自己的机会。我暗下决心,今后的工作中,不论处在哪个岗位上,扶贫工作于我都将是一项责无旁贷的职责,是一项自己要立下“军令状”的政治任务。
三、整改措施
综上所述,在前一阶段的扶贫工作中,我犯有很多错误。对照查摆中的问题,今后,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第一,端正工作态度。我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增强自己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工作。
第二,摆好自己位置。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一名年轻的干部,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干部。做扶贫工作,是自己责无旁贷的分内之事。老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拿着国家给的工资,没理由不为国家、不为群众做事。
第三,纠正实际问题。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不乏有典型的先进的好干部,实在干部,实干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学习典型,“见贤思齐”,在实干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迎头赶上,纠正自身存在的实际问题,尽自己最大所能,不做扶贫攻坚的落后生,争做扶贫工作的排头兵。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三
入驻云盘村以来,我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村里,一方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另一方面走家串户,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调研,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实话,甚至是牢骚话......。近2个月下来,对村里的情况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我本人收获很大,感受颇多、感悟颇多、体会颇多、大致归纳有以下几点。
一、遵守纪律,专心驻村
“驻村”首先是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我所驻的云盘村工作量虽然大一点,生活稍困难一点,我绝不会因为这些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我时刻努力要求自己做到生活上低要求,工作上高要求,纪律上严要求。上级要求我们住在村里,工作在村,就是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驻下来。驻下来并不是目的,而是要切实帮助所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引导、组织群众脱贫致富,改变村容村貌。我们的“心思”只有真正的住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从而制定对策,帮助解决问题。
二、调整心态,依靠群众
要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依靠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抱成一团,在走访中,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村民们也会热情欢迎,驻村干部不能摆架子,不能让“领导架子”成为与农民间的障碍,一定要做到有爱心、诚心、耐心。在农村特别是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孤儿等贫困弱势群体比较多。要想方设法帮助发展生产,积极开展贫困生、贫困户结对帮扶等工作,让他们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有诚心,群众才会真诚地对待你、支持你,相信党和政府的政策都是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工作中,要争做百姓的贴心人,做群众的好朋友,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做到以诚相待,以理服人。最后,还要有耐心。农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群众对一些政策往往会不够理解不够透彻,或理解有偏差,从而导致少数群众不支持、抵触现象,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所以驻村干部要在宣传有关政策中、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直到思想做通,工作做好为止。更要敢于触及矛盾,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从事基层工作,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有时会处于矛盾的焦点,有时还会面对矛盾激化。如何对待问题和矛盾,这是对每个人意志品质和实际能力的检验。工作中要面对现实,正视困难,不避矛盾,见困难就上,遇矛盾就抓,逢风险就化,知难而进,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三、把握原则,摆正位置
做农村工作,一定要扑下身子,多干事少浮夸,讲求默默奉献,但驻村干部还是要掌握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能好吃懒做,但也不能越俎代庖,不能事事全揽下。驻村工作是协助指导而不要领导。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工作中的实际,提出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协助村“两委”当好参谋和助手,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到位而不要越位。要按照农村工作指导员的职责、任务和要求做好工作,帮助村“两委”理清工作思路,不做超越职权范围内的事。参与而不要干预。农村工作指导员既要当好民情民意的调查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富民强村的服务员,组织建设的督导员,全方位地参与到农村基层建设中去,同时要把握好一个“度”,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村班子集体,多做沟通、协商的工作,以自己的真心和诚意赢得村“两委”组织和群众的信赖。最重要的就是与村两委干部要搞好团结,因为团结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保证,也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必要条件。从整个村的利益出发,不计较个人,着眼于大局,只有这样才能够不辜负广大村民的希望。同时还要清楚社会、经济发展好的村庄,都与村两委团结,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是分不开的,团结和发展才是唯一的出路。
四、理清思路,真抓实干
做好农村工作,不仅要了解村情民意,还要了解国家的相关农村政策,否则就不会取得其他干部和群众的信任,没有公信力,工作也就到处碰壁。农村老百姓是非常纯朴、爽直的,情感真挚,心眼不多。除了解相关的涉农政策法规外还要围绕所驻村的实情,理清思路,实实在在为村民办实事,为村民办实事、急事、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做好驻村任职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这是取得群众信赖的最有效也是唯一的途径。
农村工作,看似单纯,实际复杂,要做好驻村工作,可以概括为:信心+磨炼+服务。信心就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信心去解决它,不能退缩;磨炼就是用艰苦的工作环境锻炼自己的意志和品质,让自己更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勇气;服务就是变驻村帮扶为驻村服务,为老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只要我们牢牢记得自己为什么驻村,驻村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工作实践的磨炼,弥补工作经验的不足,这样才能有一把做好工作的“利刃”,再困难的工作也会迎刃而解。要勤于向领导、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只有掌握了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本领,善于与群众打交道,讲求工作的方法方式,只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一定能出色完成扶贫攻坚的工作任务。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四
通过培训,学到了很多经验,获得了很多启发,此次全区利用5天时间组织召开全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党组织第一书记扶贫攻坚电视电话会议,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市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的必由之路,务必要统一思想认识,把握要求,凝聚更多共识和力量,科学研判我市扶贫开发面临的形势任务,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坚持把“精准”贯穿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加快转变扶贫方式,全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做到“扶贫到户、扶贫到人”、帮扶到位、落实到位。
提出的大抓基层、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重要指示精神富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地消除贫困,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农村要想富,全靠党支部;农村要脱贫,党建要先行。然而,我们国家底子薄,地方财力并不宽裕,尤其是山区基础设施都尚未解决,要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不让贫困群众在奔小康的道路上掉队,以如期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我们在短短的5年时间里,举全国之力,全社会之力,全民之力打好扶贫攻坚战,发动大家想办法,找路子、拿对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因此,我们必须理会和吃透中央、自治区的精神,在驻村帮扶中,农村第一书记做为机关直接与农村联姻,项目直接与农业对接,干部直接与农民联动的“驱动器”,让贫困地区的落后村因村级经济长期空白,导致班子软弱涣散,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组织制度形同虚设的村级组织重新得到建整,通过第一书记的努力,使村级组织班子有人大胆去抓、村里的困难有人大胆去管、村里的矛盾有人大胆处理。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贫困村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求得发展,有待第一书记引进信息、政策和资金;有待第一书记带领工作队员和村支两委一班人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当前我国扶贫攻坚工作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实现更科学更有效的帮扶方式,所以第一书记必须用新的思维、新的路子去寻找和开拓帮扶道路。为此,我们务必将农村第一书记的选配做为一项重点项目来抓,让第一书记成为群众脱贫的“领头雁”,农民致富的“火车头”,发展经济的“加油站”。驻村第一书记既要切实对村里工作负起总责,敢抓敢干,大胆工作;又要坚持总揽不包揽,主要通过发挥引导作用、示范作用、联络作用、桥梁作用来总揽大局、承上启下、协调左右、推动工作,团结村“两委”班子一起合作共事,真正当好科学发展的带头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矛盾纠纷的调解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党建工作的引路人。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新选派的第一书记深入基层,为民服务,扶贫攻坚,创先争优,推动富民强桂新跨越。即将退役的“老兵”对新一轮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提几点小建议。
一要正确看待工作。贫困村都是一些自然条件、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从条件优越的市区、县城进住到艰苦环境开展工作,不是想干事就能干得好,也许会碰到许多的失败,如何用一颗平常心去脚踏实地是干好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是前提,要把下基层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把基层作为自己学习充电的舞台,发挥作用的平台,积累经验的“活教材”,把下基层当作一门“必修课”,活学活用、学以致用,不仅要“身”入,更需要“心”入,关键还要实用,真正走下去、沉下去、深进去、融进去,主动到矛盾纠纷多的地方,敢于触及“高压线”,勇于处理复杂棘手问题,把“老大难”问题作为对自身素质能力的考验,老乡们既关心我们说了什么,更关注我们做了什么,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帮助基层解决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这一切关键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中,有时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二要正确看待群众。感情是基础,“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和你就有多亲”,“群众在你心目中的位置有多重,你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就有多重”,“牢记身份和责任”联系,敞开心扉“零距离”沟通,让群众打心里想和我们沟通,愿意和我们说知心话,不要以忙为理由,为没有时间找借口,想做成一件事不需要任何理由,关键看有没有想干事的愿望,能干事的激情,以及干成事的动力。要想“做实做细做活下基层”这篇文章,必须有发自内心挤时间深入基层的初衷,主动找党员谈、找群众聊,坐下来和他们推心置腹的聊家常、亮家底、找短板,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多涉足“深水区”,听真实想法,在不知不觉的沟通交流中既增进了感情,“零距离”的融入到群众中去。
三要正确看待成绩。我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有时是外界给的,更多时候是需要自我加压。近年来一些薄弱村转化升级的成功典型,也证实了村级发展随时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停滞不前就是退步,步子慢了就是落后”的现实。对一个村而言,要稳中求快的发展,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应“双赢”;对个人而言,要实现由“一碗米”到“一瓶酒”的升值过程,必须“定标赶超”加快“蜕皮”,才能早日“修成正果”。驻村开展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表现自我,而是要真正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受群众欢迎的事情。要把成绩看得淡一些,把群众要自己干的事看重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干好自己想干的事。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五
一、高度关注脱贫攻坚工作
党的结束以后,习于20xx年12月29-30日,来到河北省阜平县的骆驼湾村、顾家台村进行扶贫工作考察调研。这是习结束以后的第二个离京外出考察活动(第一站去了深圳)。习讲,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过上好日子,是我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到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要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必须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这是我们对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
二、充分认识扶贫工作艰巨性
一个地区、一个家庭的贫困,必然有其形成的长期原因。除了历史的、区域的等客观原因外,主要的还是主观上的原因。如经济薄弱村主要的还是村支两委的软弱涣散,贫困家庭主要还是没有勤劳致富的吃苦精神。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是一朝一日的事情。借助外力的帮扶是必须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自1992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多轮的扶贫开发工作,耗费了政府和社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地方戴上扶贫的帽子就不想脱,扶贫的项目上了不少,但资金使用绩效不高,老百姓不满意。归根到底,还是脱贫致富主体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内因没有很好的发挥作用。
所以精准扶贫很重要,在工作中一定要精确划分扶贫对象的类型,采取按户分策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主要通过帮助其安排就业或新上农业生产项目等产业扶贫办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主要还是要通过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解决。
三、开展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结合我们挂钩帮扶的薄弱村来说,要解决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收入两大问题,首先是要解决好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了,集体有钱了,村干部才能为村民做事,才能取得村民信任;有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才能解决村民的就业,才能解决村民的困难。
所以我们在制定挂村帮扶工作方案时,一定要将发展村集体经济放在首位。要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的思想认识和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非常重要。所以在帮扶方案的制定、项目的选择、方案的实施等具体工作过程中,我们都必须紧紧团结和依靠村支两委和村组干部,坚持做到“引导不强迫、支持不包办”。
在考虑村体经济发展时,还要坚持做到规划引领,凡事都要在镇村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的框架下实施。发展项目选择注重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三个方面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由于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限性,我们还要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收益时间。除了上一些打基础、长远发展的项目外,还要注重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稳的短频快项目,确保能按时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六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作为重庆“十三五”时期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脱贫攻坚工作如今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重庆能不能限时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能不能如期兑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不是看我们的口号喊得多响亮、数字算得多漂亮,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党员领导干部有没有实干精神,有没有舍我其谁的担当。
去年,重庆立下了容不得半点耽误、容不得丝毫懈怠的“军令状”,吹响了脱贫攻坚冲锋号。这一年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结合实际,细化措施,积极行动,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潼南和涪陵已经顺利“摘帽”,又有7个区县正在加快“摘帽”步伐……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脱贫攻坚工作能够取得阶段性成绩,是全市干部群众担当实干、通力合作的结果,是我们出实招、拿实策、下实功取得的成效。但我们同时也要意识到,脱贫攻坚“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是一场需要扎扎实实去打的硬仗。随着这项工作逐渐走向深入,我们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还有一些难题待解。比如已脱贫人口中有的脱贫基础还不稳固;剩余的贫困人口,基础条件更差,发展能力更弱,致贫原因更复杂,贫困程度更深。越往后,实现脱贫的难度越大、精准脱贫的要求越高、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越艰巨。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脱贫攻坚冲锋冲刺,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咬定青山不放松”,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做到全力以赴、攻坚克难,进一步发挥苦干实干精神,稳扎稳打,精准施策,落实责任,坚决拿下这个“山头”、啃下这块“硬骨头”、打赢这场攻坚战,以实干出实绩。
实干不是蛮干,需要方法论,考验执行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走向纵深,要有问题意识,要讲究策略、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目标牵引、问题导向,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既解决好面上的共性问题,又解决好点上的个性问题,通过有机结合、点面结合,形成合力。要通过完善兜底保障机制、贫困退出机制、后续扶持机制、脱贫内生动力激励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等,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扩大脱贫成果。要把发展作为根本之举、治本之策,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解决好“发展什么、怎么发展”的问题。
实干需检验,考核促有为。领导干部到底有没有干实、干好,来不得半点虚假,要用脱贫实效来检验。为此,就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对脱贫攻坚路数正、作风实、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大胆使用,对思路不清、作风漂浮、工作不力的干部要坚决调整。只有在选人用人上坚持正确导向,看干部为贫困地区带去什么、留下什么,才能把实干家选出来,让空谈者靠边站。
这道理,那道理,实干才是硬道理;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际干一干。脱贫攻坚中央有要求,群众有期盼,时间很紧迫,任务很艰巨。全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真正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坚强的党性和优良的作风,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决战决胜的勇气、只争朝夕的精神,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带领贫困群众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七
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一定要如期兑现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时刻牢记的要求,真正把扶贫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研究、加强部署、强力推进。
创新,就是要创新扶贫开发的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扶贫动力,拓宽扶贫渠道,提高整体效果。按照分类施策的要求,既要精准送种苗、物资,更要从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大力帮助支持贫困户;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贫困农民以土地、劳动力入社入股,建立制度化的利益连接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协调,就是要有全局观,统筹好扶贫开发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在海南,脱贫攻坚要与“五网”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好,与全域旅游发展结合好,与“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结合好。扶持生态条件较好、特色文化鲜明的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丰富全域旅游的内涵;按照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通过不断完善镇村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更高标准的脱贫。
绿色,就是要在扶贫开发中积极探索生态扶贫的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建设中受益。今年海南将对5个位于生态核心区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要着重从搬迁关键环节完善制度,提前谋划,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走好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扶贫之路。
开放,就是要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抓扶贫,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引导大量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扶贫开发。发挥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帮助贫困户脱贫;大力培育农村电子商务,解决农产品卖不出去、卖不好价钱的问题。
共享,就是要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让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分享各项公共资源。发挥和利用各地比较优势,培育好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等新业态,让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变成农家乐、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在解决因学致贫返贫上下功夫,对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精准资助”,彻底拔掉“穷根”;实施好卫生健康脱贫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病致贫返贫;制定符合实际、合法公平、可操作性强的危房改造措施,既防止加重贫困户债务负担,又防止引起非贫困村、非贫困户攀比等负面影响,真正做到因户施策。
只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系统谋划、整体布局,聚焦问题、精准发力,早抓、常抓、长抓,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才能让海南的困难群众最大限度地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早日脱贫致富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八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清晰提出,到20xx年我国现行规范下村庄赤贫人员完成脱贫,赤贫县悉数摘帽,处理区域性整体赤贫。中心扶贫开发作业会议遵循执行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力,剖析全部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间脱贫攻坚面对的局势和使命,对当时和往后一个期间脱贫攻坚使命作出布置,发动全党全社会力气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咱们有必要遵循执行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心扶贫开发作业会议精力,深化学习领会同志扶贫开发思维,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部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使命
“十三五”计划主张指出:“村庄赤贫人员脱贫是全部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使命。”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展开大局中所在方位的准确判断。越是使命艰巨越要知难而进,确保到20xx年村庄赤贫人员完成脱贫。这是补齐全部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求,更是社会主义实质请求的表现。
全部建成小康社会,村庄赤贫人员脱贫是一个杰出短板。短板有必要补齐,不然影响大局。正如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要害看老乡,要害在赤贫的老乡能不能脱贫。”“咱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部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员的日子水平处在扶贫规范线以下,这既影响公民大众对全部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部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咱们有必要实在增强职责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任,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速补齐全部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杰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部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需求,也是逐步完成一起殷实方针的根底和条件。同志指出:“消除赤贫、改进民生、完成一起殷实,是社会主义的实质请求,是咱们党的首要使命。”他还指出,新我国建立前,咱们党领导广阔农人“打土豪、分地步”,便是要让广阔农人翻身得解放。如今,咱们党便是要领导广阔农人“脱赤贫、奔小康”,便是要让广阔农人过上好日子。赤贫不是社会主义。假定赤贫区域长时间赤贫,相貌长时间得不到改动,大众日子水平长时间得不到前进,那就没有表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当时我国脱贫攻坚局势依然严重
变革开放以来,咱们施行大计划扶贫开发,使7亿多村庄赤贫人员摆脱赤贫,取得了引人注目的作用。可是,我国脱贫攻坚局势依然严重,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赤贫人员计划依然较大,并且剩下的赤贫人员大多数散布在革新老区、民族区域、边疆区域和连片特困区域,赤贫程度深,致贫要素杂乱,减贫难度大,脱贫本钱高。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赤贫人员计划大、赤贫程度深依然是我国赤贫疑问的底子特征。如今,全国有14个会集连片格外艰难区域、592个国家扶贫开发作业要点县、12.8万个赤贫村、近3000万个赤贫户、7017万赤贫人员。并且,现有赤贫人员首要散布在会集连片特困区域,天然条件差,根底设施单薄,公共效劳水平较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降低,增收难度不断加大,赤贫代际传递趋势显着,是难啃的“硬骨头”。
赤贫区域赤贫人员内生动力和展开才干弱的景象依然非常遍及。,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作业要点县农人人均纯收入6610元,比全国农人均匀水平低3282元。老少边穷区域赤贫疑问会集,赤贫人员遍及存在受教学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两低”状况,自我展开才干弱。建档立卡赤贫村70.8%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展开动力严重缺乏。赤贫人员致贫要素较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杰出,缺资金、缺技能遍及,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商场危险返贫常见。
赤贫区域区域性赤贫、展开根底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底子性改动。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村中,6.9万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万个天然村中,33万个不通沥青(水泥)路。赤贫区域农田有用灌溉面积比全国均匀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建档立卡户中有652万户饮水艰难,580万户饮水不安全。赤贫区域公共效劳水平偏低,商场主体发育缺乏,商场体系建造滞后,工业展开处于价值链低端。赤贫县的存贷比遍及在40%左右,储蓄外流严重。
扶贫方针针对性不强、特惠支撑缺乏疑问依然存在。现有方针有些执行不到位、财务投入显着缺乏、职业支撑短少特惠、作业职责落得不实、社会发动支撑体系单薄等疑问还没有得到很好处理。曩昔赤贫面大,一项普惠方针就能够使很多赤贫人员添加收入,跳过温饱线。如今,赤贫人员大多数自身才干弱,或许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计的当地,仅靠自个很难参加展开进程、享用展开作用。
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动到今日这么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胜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害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系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动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清晰了方向、提出了请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部建成小康社会要害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将来在于精准施策。要以立异、调和、绿色、开放、同享五大展开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计划,着力完善归纳性扶贫方针办法和健全脱贫攻坚确保体系的计划,把《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议》执行到计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一是建造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途径,在精准辨认上摸实情,真实处理好“扶持谁”的疑问,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根底。精准辨认既要表现静态的精准,把如今的赤贫人员找出来;又要表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员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员归入帮扶方针。二是建造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途径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联系办理途径,拓宽扶贫投入途径,实在添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有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绑缚会集运用,加强资金监管,实在前进资金运用作用。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职业严重项目、严重工程、严重方针试点组织相联接,扶贫开发计划与赤贫区域根底设施建造、新式乡镇化、特色工业展开、新村庄建造等计划相交融,把革新老区、民族区域、边疆区域、会集连片赤贫区域作为脱贫攻坚要点。三是建造村庄扶贫脱贫执行作业途径。在赤贫乡树立扶贫作业站,在赤贫村遴派好第一书记、建造好驻村作业队,合作村两委执行帮扶办法和帮扶职责,确保赤贫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心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执行的作业机制。强化脱贫作业职责查核,对赤贫县要点查核脱贫成效。四是建造社会扶贫对接途径,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完成赤贫村赤贫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本有用对接。
在精准推动上下实功。遵循执行同志提出的“六个精准”请求,做到扶持方针精准、项目组织精准、资金运用精准、办法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展开彼此推动,坚持精准帮扶与会集连片特困区域开发紧密联系,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维护偏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确保有用联接。继续深化赤贫县查核、干部驻村帮扶、精准扶贫、财务专项扶贫资金办理、金融效劳、社会参加等精准扶贫机制变革,树立健全查核机制、赤贫退出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为精准推动供给体系机制确保。大力施行七项专项举动,把职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业落到实处:施行教学扶贫举动,确保教学脱贫一批,阻断赤贫代际传递;施行健康扶贫举动,确保医疗救助减轻一批,前进赤贫人员身体素质,减轻其医疗负担,尽力削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施行金融扶贫举动,拓宽扶贫投入途径,为赤贫区域赤贫人员完成自我展开供给金融支撑;施行劳务协作对接举动,推动搬运作业脱贫一批,探究新式乡镇化过程中城乡统筹扶贫脱贫的新方式;施行交通扶贫举动,改进建档立卡赤贫村赤贫户交通条件,为其加速展开、脱贫致富创造条件;施行中心公司与革新老区百县万村帮扶举动,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助推革新老区脱贫攻坚;施行民营公司万企帮万村举动,营建社会参加扶贫空气,协助赤贫村赤贫户增强内生动力和商场生机。各地要量体裁衣施行精准扶贫工程,把专项扶贫方针办法执行到村到户:施行整村推动工程,改动赤贫区域的底子出产日子条件,展开致富工业;施行职业教学训练工程,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学的赤贫家庭后代加大扶持力度,前进搬运作业成效;施行扶贫小额信贷工程,协助赤贫家庭展开出产;施行易地扶贫搬家工程,处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疑问;施行电商扶贫工程,协助赤贫区域翻开产品销路;施行旅行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赤贫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训练、龙头公司股动等工程。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有必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方针办法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终究取得全部成功。要层层执行职责。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表现政府的主导作用。执行赤贫县主体职责,促使其把首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执行有关有些的职业扶贫职责,把扶贫使命优先归入职业计划并仔细施行。执行驻村作业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职责,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根底,树立分类施策方针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方针精准执行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赤贫村底层组织建造,充沛调动赤贫大众的积极性,前进其参加度、取得感,鼓励其自给自足,激起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生机。施行更广泛的社会发动:前进党政机关和企作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用性;进一步发动民营公司、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加,凝集扶贫攻坚强壮合力。加强扶贫组织部队才干建造,前进干部攻坚克难才干和水平。大力加强宣扬:宣扬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维,凝心聚力;宣扬扶贫作用,坚决全国公民走社会主义路途的决计;宣扬脱贫致富典型,坚决赤贫大众改动命运的决计;宣扬社会各界对赤贫人员的关怀,宏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扬党的扶贫方针,推动方针执行到村到户到人。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九
通过学习深化作风建设提高执行力“四个一”活动和听完高电雷局长的讲课后,使我认识到了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提高执行力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开展深化作风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是由美国资深的企业家保罗〃托马斯和企业管理学家大卫〃伯恩提出的概念,他们认为执行力就是“做”的能力,即企业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管理学中的格瑞斯特定律指出:“杰出的策略必须加上杰出的执行才能奏效。”“言必信,行必果”, 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执行和落实的结果,没有执行和落实作保证,再好的战略也只是一句空话,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再好的目标也只是一个理想。
提高执行力是有力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提高执行力是密切党和政府同群众关系,使发展惠及民生的重要保证;提高执行力是着力解决当前党员干部工作作风与新要求不适应问题的必然要求。
们必须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在执行上比精神,在执行上见高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促进清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不断取得新的业绩。
学习之后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必须努力学习知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在工作中不断进步,虚心向领导和同事请教,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尽自己的能力把每一件事都用心做好,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思想统一到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的理念中来,加强自己业务方面的能力,认真细致的做好做实各项工作,以较高的水平投身到工作中来,以自已的实际行动践行提高执行力”的要求。
二、要在学习上深入,特别是在加强政策和业务的学习,主动思考问题。
当前工作形势对我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深入学习已是刻不容缓。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了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自身和内部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学习能力,拓展知识领域,改善知识结构,促进适应发展,提升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一定要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达到团结稳定。
不利于团结、稳定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稳定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稳定的的谣言不传,多做实事 ,作为一名党员,我要以这次以“四个一”活动为契机,提高认识,继续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虚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进一步反思工作中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改正不足,并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履行职责和提高执行力。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十
把农村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全面吃透掌握扶贫政策,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农户信息调查管理,确保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帮扶。要直面存在的问题,深刻扎实整改,努力实现精准识别率、精准退出率达到100%。要深入村组逐户走访群众,确保“三讲话一通报”精神和脱贫政策学习宣传到位,政策深入人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十一
扶贫开发成效怎么,要害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日前在有些省区市党委首要担任同志座谈会上着重,扶贫攻坚“格外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作业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心更有针对性的请求。
跟着扶贫开发作业的推动,赤贫人员的状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会集连片的格外艰难区域,也有零散散布的赤贫村、赤贫户、赤贫人员。以来,屡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员、详细人员,完成精准脱贫,避免均匀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求改动以往扶贫作业中存在的福利化、均匀主义倾向,经过体系机制的变革立异,真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胜败在于精准。
完成精准扶贫,深化调研、准确识贫是条件。殷实的日子大体类似,而赤贫的要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动以往洪流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作业方法,深化调查,把扶贫方针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当地在识贫作业中总结出了“四观念”: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作才干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便是实习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经过建档立卡,对扶贫方针施行准确化、规范化办理,做到心中有数、一望而知。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根底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医治。对那些有劳作才干的,经过扶持出产和作业协助完成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经过移民搬家完成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作才干的,经过低保方针施行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经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求看到,如今大量村庄劳作力外出务工,由此发生大批村庄留守孩童和留守白叟。精准扶贫,需求实在处理这一集体出产日子中的实践艰难,供给愈加精准、完善的底子公共效劳。各地要经过社会确保、社会救助、大病稳妥和新农合等方针,确保留守孩童和白叟不变成被忘记的集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底层组织要表现积极作用,经过愈加精准的办理和效劳,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希望苍生俱温饱,任劳任怨入山林。完成赤贫人员按期脱贫,是咱们党向全国公民做出的慎重许诺。完成这一许诺,需求各地支付更大尽力。赤贫不是一两天发生的,要想彻底治愈,也不也许毕其功于一役,有必要和展开相联系。各地要环绕“四个全部”战略布置的有关请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计,以精准扶贫完成精准脱贫,让真实需求帮扶的大众享用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十二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新任务,目标是到20xx年现行标准下,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自任务目标提出以来,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拿出了具体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一定不能盲目乐观,应当警惕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
一是有些市县在制定脱贫目标时过分强调速度,轻视脱贫效果。中央提出的脱贫时间为5年之内,条件好的地区将目标提前到了3年之内,但部分市县将脱贫时间提前至2年甚至1年,当然不排除有些市县经济基础好,经过调研后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但我认为过分追求时间目标,就会造成基层采取所谓的一些“近道”,只要达到收入脱贫的最低要求就可以,而且也不考虑收入的持续性,从而草率地达成脱贫任务,严重影响脱贫效果和质量。
二是脱贫措施未落到实处。在今年上半年,各市县已经对本辖区贫困户进行了集中走访,把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进行了调查,建立贫困户户情档案,明确了责任人,找对了“穷根”,明确了“靶向”。但部分地区之后便把户情档案束之高阁,以备检查,而不是发到每位帮扶责任人手中,据此对所帮包贫困户进行精准帮扶;也不制定具体的下一步帮扶政策和措施,造成脱贫攻坚只落实在书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
三是脱贫攻坚忽视“精准”要求。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而目前的状况是,我们的关注重点只在贫困村,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在贫困村投资致富项目,忽视了占大多数的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他们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好政策、好帮扶,这不但不符合中央“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精准扶贫精神,而且也实现不了整体脱贫的目标。据笔者了解,某镇贫困村中贫困户有600余户,非贫困村中贫困户共20xx余户,由此可见,只有将精准脱贫落实到非贫困村,才能真正达到整体脱贫。
四是贫困户进退机制并未形成。中央要求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努力做到精准脱贫。而目前各地区在制定退出机制上行动缓慢,造成脱贫人数统计上存在混乱。而笔者认为,还应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户进入机制,正如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不可否认的是,还会发生因病、因事致贫等贫困现象,所以亟需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贫困户进退机制。
指出:“‘精准脱贫’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而目前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是与此背道而驰的,要想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时刻紧盯习所提的“精准”“实”的要求,时刻关注每一户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把脱贫工作做到实处。
三讲一落实心得体会篇十三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去年全国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根据现行政策,贫困户销号退出后,要留出缓冲期,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但有记者调研发现,眼下,一些基层把这种缓冲期家庭在建档立卡数据库中标识出来后,“晾”在一边,不帮不扶,一些家庭重陷困顿。
很多时候,贫困与脱贫之间,只有指标量上的细微差距,并没有明显的鸿沟。倘若贫困户刚达到脱贫指标线,就把这些贫困户“晾”在一边,不闻不问、不管不顾,那脱贫攻坚就毫无实际意义可言,到头来还是不能真正改善贫困户的现状。“一脱贫就撒手”,缺乏后续跟进,缺乏持续帮扶,很可能会出现“饱而复饥、暖而复寒”。如此反复、折腾,既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也势必给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不确定性。
不可否认,脱贫攻坚“这场持久战”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往后时间越紧、越往后任务越重、越往后也越艰难。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倘若达到“脱贫线”便不帮不扶,不注重“贫困户的发展现状”而片面追求“数字式脱贫”,疏远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凉的是百姓的心,有悖中央扶贫政策的初衷,更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质量和步伐。
“脱贫线”不是扶贫攻坚的“休止符”。光达到“脱贫线”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扶上马、送一程”,留出缓冲期,保持原有扶贫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往往刚达到脱贫线或者还处在缓冲期的农户,普遍抗风险能力差,遭一场灾,或遇上扶贫产业市场行情不好,或家里出现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变故,很可能就会返贫。脱贫攻坚是场拉锯战,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把帮助缓冲期家庭稳定脱贫,作为决战决胜贫困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实际出发,注重长效,讲究策略和科学方法,否则,扶贫工作就会陷入“欲速则不达”和“越扶越贫”的怪圈。一是脱贫攻坚始终要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既要解决“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迫切的民生问题,又要扶贫扶志并驾齐驱,输血造血双管齐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户施策,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术”的“四有”新型农民。二是实行“回访”制度,切忌“漫灌式”扶贫,急于求成患上“急躁症”,要学会“把脉”出实招,善于“抓两头带中间”,对有致富能力者锦上添花,对生活困难者雪中送炭,对中间者注重引导其向致富脱贫户看齐,并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党和政府希望看到的是贫困户通过党员干部的帮助,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发掘自身潜能,培养一技之长,摆脱贫困,找到致富路。诚然,脱贫攻坚是一场硬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要打赢这场战,党员干部要怀着一颗赤诚的为民服务的初心、干事创业的信心、破釜沉舟的决心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心,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只有让人民吃得饱、穿得暖、安居乐业,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真正跨过“贫困基准线”才能算得上名副其实的“扶真贫、真扶贫”,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才会由“数字量变”到“生活质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