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系统论文(精选5篇)

物流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论文摘要:构建适应于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系统,是连锁超市企业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当前的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连锁超市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关注物流系统的建设,在不断提高物流技术的同时,真正把握供应链管理的精髓,并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选择第三方物流或组建物流战略联盟。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连锁超市 物流系统 连锁超市物流系统是连锁超市经营体系中物流活动所涉及的各个要素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由物流作业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涵盖了从商品采购到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整个物流过程,具体包括商品采购、进货运输、商品储存、加工配送、门店物流以及为各环节提供配套服务的信息系统等。构建适应于电子商务环境的物流系统,是连锁超市企业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连锁超市电子商务运行模式 在连锁超市中,电子商务开展的第一个层次是超市内部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发生在各连锁店与总部之间;第二层次是超市的外部电子商务活动,主要发生在采购及销售环节。 内部电子商务 连锁超市企业的内部电子商务是指在超市内部通过网络实现交易的数字化。连锁超市企业有许多经营网点,利用电子定货系统(EOS)、销售时点系统(PO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各连锁店的内部订货以及配送业务进行数字化管理,是连锁超市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的主要内容。连锁超市内部电子商务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外部电子商务开展的基础。 采购电子商务 连锁超市企业的采购电子商务是指超市面向供应商进行采购的电子商务活动。连锁超市的采购一般由超市总部统一进行,总部将各连锁店的订单汇总之后,通过互联网广泛的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下单,并进行网上结算。另外,总部还要保持与供应商的紧密联系,一方面对供应商的商品种类、库存情况以及生产能力等进行在线监控,保证订单的按时履行;另一方面也将所有货品的销售信息放在网上,方便相关供应商安排生产和备货。 销售电子商务 连锁超市企业的销售电子商务是指超市通过在Internet网络基础上建立电子商务网站,面向客户进行销售的电子商务活动。销售电子商务要求连锁超市企业的商务网站提供商品浏览与搜索功能、购物车功能、下单及订单的查询和取消功能、在线支付功能等。连锁超市企业在消费者下单订购并完结支付之后,通知配送中心对顾客进行直接送货。另外,连锁超市企业也可以进行网络营销,以此来促进网上销售。 电子商务下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特点 物流系统信息化程度提高 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连锁超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超市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超市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超市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适时化、超市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门店分销物流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连锁超市物流系统中,使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促进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结合,极大的提高了连锁超市物流系统的信息化程度。 物流系统的可控性增强 电子商务环境下,借助于Internet和增殖网(VAN),在物流系统信息化的基础上,连锁超市企业建立起了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包括超市总部、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通讯网络,超市内部的通讯网络,以及与下游客户之间的通讯网络。这样,超市可以适时的获得供应商的信息,保证采购订单的按时完成,也可以适时的查询库存情况、在线订购的订单执行情况以及各连锁店的销售情况等。另外,连锁超市企业采用在线货运信息系统、卫星跟踪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还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跟踪。总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超市企业对物流配送的实时控制代替了传统的物流配送管理程序,实现了整个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决策,使物流系统的可控性增强。 物流系统的运作速度加快 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已经成为电子商务环境下连锁超市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而物流配送是决定反应速

物流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多式联运物流链上的每一个作业环节,每一个物流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才能预防或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联运系统的安全。即把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每一个物流环节作为控制对象,由控制机构及相关专家制定相应的各系统及各指标的安全目标或限值;在每一项物流作业前、作业过程中用前馈原理,严格把关,预防事故的发生;再把安全目标与收集的各种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在每一项作业完毕后,用反馈原理纠正偏差,确保系统安全。为了便于进行评估、分析、纠错,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对比分析,找出问题,提出安全改进措施。安全检查表[4]可应用在联运的每一作业环节的事前、事中、事后。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的安全检查表见表1所示。对联运物流链每一个作业及衔接环节分别从人员、物流设施、环境、管理、货物五个方面收集信息,进行分析控制,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安全控制流程见图3所示。

2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链安全控制措施

根据检测结果,可以对每一个联运环节,提出进行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的措施,以防范事故的发生,保证联运系统的安全。

2.1事前预防控制

事前主要以预防性控制为主,变“事后被动处理”为“事前主动预防”。(1)把好规章制度和作业规范制定关,把好物流从业人员筛选关、技能操作和安全培训教育关,货物检验关、把好物流设施检测关、环境条件监测关、突发事件演练关。建立健全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管理系统及安全预警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应急决策体系。(2)严把安全检查关。各物流行业、企业应制定统一的安全检查规范化流程和标准,制定安全检查表,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杜绝安全隐患,确保集装箱多式联运每一个物流环节的安全状况。

2.2事中过程控制

事中主要对联运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及中转衔接过程进行联防联控。(1)选择好保证联运货物安全运营的路线,选择基于时间—成本—安全的联运路线,可以高效、顺利地完成联运任务。由于集装箱多式联运跨越路径较长、运输环节多,道路环境较复杂,路径的选择应该由联运企业联盟专家咨询委员会有关专家共同完成[3][5]。(2)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要求作业,遵守规章制度,杜绝野蛮操作,违章作业,建立作业中的自控、他控机制,采用基于GPS+GIS等先进技术的物流全程追踪预警系统,密切注意物流全程的状态,尤其注意各物流环节中转衔接过程的安全控制与防范,可在中转衔接处采用射频监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警,并立即启动紧急救援域案,尽量减免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

2.3事后反馈控制

(1)在每一物流环节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把分析结果进行反馈,与控制目标进行对比,找出问题,不断完善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运作管理及安全管理机制。(2)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利用反馈原理,提出事后控制防范措施,有效防止事故的重复发生。(3)进行事故救援后的事后评估分析工作,并将评估结果反馈回去,用于完善救援方案和救援系统。(4)本着“以人为本”、“货主第一”的原则,积极进行事故后的安抚、赔偿工作,建立风险转移或损失补偿机制,各联运企业应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保持联运企业与货主的战略合作关系,保证联运企业间的协作共赢。

3结束语

物流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物流企业论文写完了那么我们就要着手写物流企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了,我们在论文当中引用的论点、数据、学术研究等,这些都是要在论文末尾列出参考文献的,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欣赏。

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卢奇.中小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10)

[2]赵新慧.零担物流运输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09(01)

[3]咸大鹏.改进的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4]颜菲.现代网络教育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09

[5]秦殿军,周立军.中小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9)

[6]蒋楠.基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会计信息系统重构研究[D].厦门大学2008

[7]牛红霞.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交通企业管理.2008(05)

[8]董耀华,谢宏,姜文博.基于RFID的物流运输管理系统的构建[J].电子设计应用.2007(07)

[9]彭江平,李赛娟.信息集成环境下会计业务流程的自动处理技术[J].财会月刊.2007(14)

[10]卢宏伟.第三方物流企业集成一体化信息平台体系的设计[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05)

[11]尹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评教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23

[12]孔令波.制造业管理型信息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

[13]杨华.医疗保险定点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14]董继睿.高校就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8

[15]王涛,陈玉莲.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物流科技.2007(05)

[16]罗闻泉.第三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滕旭达.东陵供电分公司ERP系统研究[D].东北大学2023

[2]乔保科.BG公司财务成本系统改造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东北大学2023

[3]熊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成本研究[D].东北大学2009

[4]王莹.武汉钢能电气有限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发[D].东北大学2023

[5]艾传美.跨省域中小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23

[6]李存磊.省内范围的中小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23

[7]高艺影.拌合企业ERP环境下成本管理系统建立与设计[D].东北大学2009

[8]杨秀云.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投资决策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23

[9]王维国.中小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配送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0]王沁.富宏集团ERP-财务供应链系统方案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08

[11]郭静.基于XBRL的财务报表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07

[12]赵常生.基于C/S模式的会计模拟实验系统设计与开发[D].东北大学2023

物流企业论文参考文献:

[1]李苏剑.钢铁行业物流系统建设综述[J].物流技术与应用.2008(04)

[2]宋纪伟.中小企业销售物流模式选择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6

[3]韩影.春雨公司汽车销售物流模式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23

[4]王福生.天脊集团销售物流系统的分析与改善研究[D].天津大学2008

[5]李立伟.制造业销售物流精益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07

[6]许钢.宝钢销售物流管理及其信息系统构建研究[D].东北大学2008

[7]侍青发.浅论驰骋集团销售物流[D].内蒙古大学2007

[8]殷志宏.钢材销售物流市场主体功能定位研究[D].同济大学2008

[9]邴吉云.鞍山钢铁公司钢铁销售物流的优化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

物流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物流信息管理及应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信息管理及应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希望可以为促进高职《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教学问题;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2.016

随着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我们把物流信息物流管理和信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使用知识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以满足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反映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应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梧州职业学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结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求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过去物流信息管理和应用程序作为一个重要的主要核心课程。作家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一些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有显著的影响。

1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首先,《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是一门学科交叉性强的专业核心课程,除了基本的物流知识外,还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和设计、软件工程、技术和物流信息(包括EDI技术、射频技术、条形码技术、GPS技术、GIS技术等);

第二,强大的课程理论和实践。物流信息管理和应用系统不仅需要教学生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希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掌握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系统操作的应用。这就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专业要求,即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物流管理知识,又要有多学科专业背景,同时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企业实践和教学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全面的掌握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目前《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的实际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内容涉及常见的物流管理用的信息系统,例如仓储系统、配送中心系统、运输系统、国际货运系统,甚至部分教材涉及快递系统、连锁物流系统、电子商务下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集装箱堆场管理系统、进出口报关系统等,这就要求《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应开设在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以及相关的专业核心课之后,才能保证学生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才能保证课程的内容不与后续课程重叠,才能保障课程能起到将知识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的衔接,保证课程进度的流畅性。

1.2缺乏合适的教材

教材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流信息管理和应用程序是一个新的全面的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随着迈入物流信息化阶段,物流行业信息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如何把包括计算机科学、管理、物流工程学科不同的学科,如专业知识的内容按照一条线索贯穿为一个有机整体是该课程教材建设的难点之一,做到教材的与时俱进,与行业俱进,更是难上加难。和当前教学材料用于高职院校很少,大部分知识是curt结合课本,分解之间的连贯性不强,课程整体知识架构不经琢磨,加大教师授课的难度,影响学生学习兴趣。

1.3课程内容抽象,理论难以联系实践

《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对于高职学生的培养要求应该是侧重于系统的操作与应用,要求学生熟悉每个系统模块的设置逻辑,要求熟悉相关操作的流程原理,反而对了解掌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的要求不高。但现在大多数的课程的内容均是侧重于数据库以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对于起点较低的高职学生而言,内容过于抽象,理论知识难以与后续实操实训课程联系。

1.4过分注重建设模拟仿真型物流实训室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由于建设资金紧张,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钱只能买少量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物流信息系统软件。由于昂贵的培训设备和软件,不能做老师,学生们在演讲之后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过于侧重建设模拟仿真型物流实训室,所进行演示的只是少数大型“标杆”型物流企业能达到的物流现代化效果,与实际行业现状并不相符,不利于学生实操能力的锻炼。

2《物流信息管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2.1分类设置课程内容

应将《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放在第四个学期或第五个学期,学生实习前开设。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三个大项目的学习,一是常见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典型应用;物流行业的其他系统的介绍;与物流信息化相关联的系统的介绍;理论设计48小时,这三个大项目包含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理论内容,按所学理论知识设计相应的实训课,共24学时,按4课时理论,

2课时实训进行安排。实训地点可以选在物流实训室或学校机房;机房要求配套相关的物流系统进行模拟实操,如仓储系统、配送中心系统等。

2.2鼓励教师自行编写教材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及学校实训课程开展条件,适当鼓励教师自行编写教材,编写实训课指导教材。

2.3完善实训条件,引入专门的实训指导课教师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相应的物流实训室,配套有若干个物流信息系统。但是,实训室建设好后,厂家只是派人进行短暂的业务培训,若要任课教师掌握每个物流系统的实训演示过程,有一定的难度。建议条件允许的高校可以引入专门的实训课指导老师,理论课教师与实训课指导教师共同编写实训课指导大纲,有利于更好的开展课程实训。

2.4增加企业见习机会,引入校外专家

加强校企合作,与物流企业共同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的了解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应用。引入校外专家团队进行课程设计及内容整合,让企业专家参与物流相关信息管理实训室建设。

2.5让青年教师“走出去”

不仅要让校外专家“走进来”,还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只有深入物流企业进行挂职学习,才能让教师教学知识紧密跟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的应用现状。现有的物流专业教师实践研究,研究校外实践基地。老师将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在企业应用程序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教学与实际情况不符。

3结语

文章通过分析《物流信息管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不足之处,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不合理,缺乏合适的教材及配套的实践系统、课程内容抽象难懂、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等;然后结合实际教学实践提出了相关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安排,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弥补主要教材不足;配套专门实践教学教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鼓励校外专家“走进来”,让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物流系统实训室的建设;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拓宽自身专业知识背景及行业实践经验以适应教学需要。希望能对同行教师课程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永刚,张明丽.《物流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物流科技,2023,(2).

[2]姜显亮.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6).

物流管理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问题;改革方向

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起初,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先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物流信息系统课程,部分内容和管理信息系统重合,增加了商务智能、供应链管理等模块。发现物流信息系统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教材难选

由于多数物流信息系统教材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和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内容重合,导致教学内容重复、贫乏、空洞。学生自然缺乏兴趣,教学效果差。

2、缺乏前沿性

物流信息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贫乏,技术性的内容又缺乏实验室软件支持。由于课程性质也比较难开展案例教学。不能做到观念新、内容新、结构新、技术新,没有体现物流技术的自动化、机械化、集装化。

3、学生较难产生兴趣

由于教师的教学内容空洞,势必导致学生对此课程学习兴趣下降。使得学生学不到物流信息化的重要知识。

4、对课程性质把握不准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是侧重于信息系统的开发等相关技术还是侧重于理论案例教学,一直是教师们头疼的问题,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物流信息系统的教学中。因为本学院属于文科学院,学生没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很多教师是从计算机专业转到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长期不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所退步。如果偏重于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教学显然不适合学生也不适合老师。如果偏重于理论教学,没有好教材,教师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教学开展困难重重,教学效果差。

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2023年,随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将物流管理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和物流信息系统课程合为一门课程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加之支教老师的教学和本人的探索,逐渐体会到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方向。主要的体会如下:

1、明确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性质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方式以理论教学为重,实验教学为辅。在系统地介绍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技术和组织管理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物流科学的最新发展,力求做到观念新、内容新、结构新、技术新,在物流管理上突出整体系统化;在物流信息上突出数字化、电子化;在物流技术上突出自动化、机械化、集装化;在物流模式上突出一体化、战略化。在物流运作上强调合理化、效益化;在物流发展上注重可持续、现代化、国际化、全球化。

明确了课程性质后,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技术作为重点内容,需要大量课时去讲解和实验。然后再简单介绍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运行和维护;最后介绍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战略与支持系统和典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使教学内容充实而有意义。

2、将物流信息的先进技术作为重点

在介绍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概述之后,在第二章重点讲解条形码技术、EAN.UCC系统、射频技术、物联网技术,第三章重点讲解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如GIS、GPS技术等。这两章占得课时最多,也是整个课程要重点掌握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因为本学院是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重点的,所以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维护作为了解内容。再加以介绍物流管理信息战略与支持系统、物流电子商务等知识,最后举例典型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这样就可以做到整体教学内容充实、重点突出。

3、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采用教师讲解、学生上机训练相结合,理论授课32课时,上机训练16学时;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任务驱动式、研讨式、翻转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实践性较强的物流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理论、上机教学环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许多理论和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充分地理解和领会,实践环节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通过对实验教学大纲的编写,系统而详细的制定实验的项目、内容、学时,是学生通过实验环节理解条形码的制作、使用情况、存在问题,校验码的自动运算,电子标签的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等等。通过实验揭示实际操作中所获得的知识与课堂上获得的理论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检索和查阅资料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应用系统给管理工作提供的支持。在学生掌握基本操作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知识有个广度的了解,一定要从中认真分析,遇到同一类的问题都应该会解决,也就是不仅要教学生怎样做还要教他们有独立的思考能力。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结语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很多行业都在发展信息化。物流作为21世纪重要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生产制造、流通加工等领域越来越显得重要。物流信息化作为现代物流管理的标志,需要借助传感技术使物流信息采集自动化;需要计算机技术使物流信息得以存储和加工;需要通信技术使物流信息得以传递;需要控制技术使物流信息得以调控。所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就是教授学生物流信息采集技术、存储加工技术、传递控制技术、跟踪定位技术以及物流信息化前沿知识的课程,是其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如何教好这门课程也是大学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对教学做系统的规划,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陈京民.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 范湘香.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

[3] 贺盛瑜,赵卓宁.管理类专业MIS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探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

[4] 胡美丽,初良勇.纵深式教学法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