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范文精选
大学生德育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是大学课堂德育的必要补充,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这已为绝大多数学者认同并被各高校普遍接受。但是,要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深入发展,让社会实践真正成为大学生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就必须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高度重视其德育实效,不断探索提高其德育实效的途径。
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丰富的德育内容,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已在各高校的推动下,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和德育实效认识不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德育和德育实效重视不够,致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缺乏正确的指导,德育实效也不能得到充分显现,出现了活动形式轰轰烈烈,实际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地位
从大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来看,德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实践教育,是培养思想行为的养成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大学生政治的、思想的和道德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习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受教育者作为参与德育活动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认识、体验和践行,把社会和国家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和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精神财富,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结构。同时,也要求大学生完成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转变,自主地解决知不知,懂不懂,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实现品德的外化。这一目的的实现,无疑要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和道德生活等一系列实践性、活动性的德育过程。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实践是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把它看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充分突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早在1994年,在中央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就提出,学校德育要加强实践环节,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科技文化服务、军政训练、勤工俭学等活动,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管理和指导。在2001年国家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强调,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为落实中央16号文精神,2005年5月,国家又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把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根本途径,把有效衔接、分层实施、循序渐进、整体推进作为德育的根本要求,把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相互配合作为德育的根本举措。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作用的重视和人们对实践育人认识的加深,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究中,学者们都清楚认识到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德育研究者都认同一个观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戴锐教授认为:“社会实践既是德育的途径,也是多种经由实践的德育方法的集合体,是政治与道德知识的检验场和强化途径,是德育所传导的积极精神的载体,是德育对象形成道德体验和适应社会角色的方式。”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
1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界定
在当前的德育理论界,普遍认为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它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的要求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依据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概括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就是指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校、社会、大学生个体三方的合力,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大学生的自主体验为主要途径,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道德调适为主要目标,用有限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对大学生开展德育的最佳效果和最大效益。它通常表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预期目标的达到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情况,以及大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程度和学生达到社会实际要求的程度。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考查可以是多角度的,它可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进行考查。但是,最能体现社会实践中德育价值的应该是从学生层面去考查德育实效。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促进学校教育与未来社会发展相适应以及在有限的学校教育时间里使学生逐步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能在实践中通过角色的真实性体验深化角色认知,强化角色意识,正视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角色差距,从而摆脱角色的边缘性,并通过角色调适,最终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实现角色的社会价值最大化。
2当前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的原因
(1)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人们常说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虽然不能说这句话是正确的,但这也说明德育在现实中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地位也是如此。很多学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开始阶段都高喊德育口号,把社会实践的德育目的说得冠冕堂皇,但在实践过程中则忙于“自身业务”,忘却了德育的存在,对德育的实效更是置之惘然。
社会实践中这种德育地位虚化的现象,实际上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校认为德育是门面,智育才是生命线,抓智育见实效快,抓德育投入多,产出少。有些学校领导口头上重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际上却是为了应付各级各类的检查,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就没有把德育放在真正重要的位置。有些学校领导虽然看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对如何开展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和如何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取得实效等问题不作深入的探究,只做些表面工作,结果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项措施得不到落实,德育的各种问题得不到解决,德育的实效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2)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资源合力尚未形成社会实践的德育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它的完成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起决定作用的两股力量是环境和人的力量,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单位环境、学校环境,而人的力量主要包括社会公众的力量、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的力量、学校指导教师的力量、学生自身的力量。社会实践的德育只有在这些环境与人的互动与通力合作下才能得到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但是,目前社会实践领域中环境和人的力量尚未形成德育合力,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就环境因素而言,在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社区环境、单位环境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社会道德失范的现象,它们中的以假乱真、坑蒙拐骗、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以权谋私等现象对社会实践的德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负效应,不利于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健康发展。从人力因素来看,各股力量对社会实践的德育重视程度也不同,态度不一,他们的现状是:学生有德育实践要求,但对实践目标和内容理解不清;教师对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未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德育时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单位指导人员关注的只是大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引导;社会公众只注重自身利益的追求,对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漠不关心。这些现象的存在,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实效。
(3)社会实践中德育主体的积极能动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德育不是一个被动的育人行为,而是学生个体自觉追求的目标。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个体内在地把各种德性的形成、道德人格的发展作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并通过德育使这种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的本体价值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德育与个人成才是内在统一的,其目的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和解放人。
但是,目前高校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德育过程中追求功利化,把学生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忘记了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精神世界的。很多高校在设计社会实践的德育时,在指导思想上忽视德育中的人本思想,在德育内容设计中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没有突出学生的发展,没有挖掘学生的潜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德育操作中,没有尊重学生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没有将社会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德育评价中也不能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个体发展。这种在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忽视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做法,往往是使社会实践中的德育难于收到预期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4)社会实践的德育深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新事物有较快的接受能力,但由于自身还处于成长阶段,其知识和能力都还有待提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对事物的辨别力和价值的选择往往带有随意性和主观性。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不良思想和不正之风的冲击。在现实生活中,萎靡的东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学生面前,如“金钱比精神更重要”、“人生如梦”、“今朝有酒今朝醉”等等,使得大学生在顾全自身价值体系时失去了社会价值准则的参照和指导,处于迷茫、徘徊和不知所措的境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出现了很大变化,种种不正确的心态和认识也就随之产生,通常表现为悖离传统道德规范,蔑视现存社会秩序,表现出道德沦丧、追求享受、缺乏法制观念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几点思考
目前,国内教育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重要性认识是一致的,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研究也有不断深化的趋势。但是,对待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仅仅看到其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的具体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和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切实解决好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实效问题,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真正体现社会实践的德育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尤显重要。
1整合德育力量
德育人员是德育过程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们是德育过程的组织和监控者,是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指引者和道德理性的培养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同样,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能不能做好,关键也在人。为此,能否在实践中很好地发挥各德育力量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社会实践中,德育的各种力量是由思想素养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阅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等多结构多层次的人组成的。因此,在整合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时,必须要做到各取其长,互补其短,目标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协调互补,力量上聚分适度,充分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从而形成优化的教育合力,达到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否则,各自方向不一、目标不同、互不联系,分散教育力量,不仅影响了各自优势的发挥,甚至出现相互抵消、互相冲淡的负效应,最终导致教育的失效。
同时,在德育力量的整合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社会实践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德育工作者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有较高、较全面的德育能力结构,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教育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另外,在确保德育人员高素质的基础上,整合德育力量还需要在人员的管理上做足文章。对待德育人员,一方面要确保他们的正当利益和有合理的待遇,另一方面要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职责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保证德育人员的相对稳定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实践的德育中去。
2构建和谐的德育环境
马克思曾经提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德育,要创造各种相互作用的道德情境条件,使德育主体真正地主动地参与道德教育过程,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去训练和实践。这对面临个体社会化的大学生们来说,可以培养他们协调和解决不可预测的道德矛盾冲突的能力,不至于因环境和地位的变化而不知所措。为此,实践中,要充分重视环境的育人作用,要将德育环境的优化建设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首先,学校要通过校内德育文化建设、学生团体德育氛围营造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清理不良文化影响,努力培育良好的校园德育文化。在实践中,学校可依靠德育指导教师和学生两股力量,共同完成德育环境的构建。其中,德育指导教师是关键,他们通过在具体实践中指导学生确立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抵制不良习俗,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带动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团体的良好德育氛围。
其次,企事业单位与社区要主动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设良好的德育环境。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企事业单位、社区有良好的环境优化意识是确保实践德育取得高效的重要因素。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社区要积极发挥现有环境的德育功能,以企事业单位、社区良好的整体风貌和团体文化、员工个人素质、人际关系和谐等提升大学生对本单位文化的认同,从而转化为大学生自身的认识和体验,并最终促使其转化为大学生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要不断创设新的人文环境,对大学生开展必要的教育培训,如业务培训、礼仪培训等。
再次,社会要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大德育环境。有人说”校内十年功,抵不过校外三分钟”。这种说法虽有些偏激和夸张,但却说明了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年学生危害的严重性。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无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为此,在社会这个德育大课堂中,社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育人职能,承担起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责任。政府和执法部门要在规范社会秩序中有所作为,要将社会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黄、赌、毒流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价值观扭曲,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点,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诚信与效益、道德与价值、付出与所得一致的公正的生存环境。
3健全和完善考评环节
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研究较少,这也使得社会实践的德育实效考评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支持。在现有的社会实践德育实效考评中,往往存在考评任务不明确,考评标准不科学,考评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等弊病,使社会实践中德育实效考评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领导不重视,教师敷衍了事,学生缺乏积极性,社会实践的德育有计划无结果,有目标无成效。在此,笔者认为,建立和健全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确立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原则。要在考评中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按照学生的本来面目对学生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要坚持整体性评价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要将团队的评价和个体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将对德育指导教师和实践单位德育指导人的考评列入考评范围;坚持量化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能片面地追求定性的评价,而应把定量与定性结合起来,把客观的统计方法和各种主观描述性的定性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其次,精心设计社会实践中德育的考评指标。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指标是社会实践中德育目标的具体化、行为化和操作化,它是考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没有考评指标,考评工作将无从下手,更谈不上考评的实效,考评的鉴定、评判、诊断、导向、激励、修正和规范等功能也就发挥不出来。为此,研究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要从建立考评指标开始。一方面,要求考评指标必须充分反映德育目标,与德育目标相一致,反映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目标,真正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根本途径之一。另一方面,要体现考评指标的差异性,要依据不同年级的社会实践、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担当的不同角色,将社会实践的德育考评指标分等细化,体现社会实践德育考核指标的差异性。
大学生德育范文第2篇
1、大学生网络社团现状透视
在网络发展的初期,网民主要是高校的师生和各大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经过十年多的发展,网民的主体构成在质和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本身也逐渐变成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之一,线上生存和符号世界对部分网民来说已不再陌生而是不可或缺。所以虚拟社区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网民的网上家园,论坛、聊天室、博客、新闻组等是他们经常采用的交流形式,也是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诞生地和寄居地。
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59.7%的大学生参加了校内社团,平均每人参与的社团数为1.8个。而同时参加跨校社团和网络社团的大学生比例分别达到6.5%和14.0%。,平均每人参与的跨校社团为1.76个、网络社团为1.99个。调查结果显示,从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平均数来看,大学生参与的网络社团数多于现实生活中的社团数。由此可见,网络社团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组织形式,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加紧对网络社团的研究,积极探索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监督、管理和引导对策。[1]
虽然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开放性为大学生建立各种网络社团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在客观上丰富了大学生社团的多样性。但是,由于社团成立的动机之一是大学生的需要,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也是基于大学生的需要这一重要的基础而兴起。现代大学生的突出需要是成就需要、就业需要、创新需要、情感需要等。相应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主要是考试类、职场类、学术类、情感类。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的成就动机纷纷增强,于是考各种职业资格证、英语等级考试、考研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认同,基于此,他们纷纷在网上建各种以此为中心内容的社团。如寄居于著名的虚拟社区----天涯社区的“考场加油站”,腾讯聊天室的“英语角(四级、六级)”等。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实现就业,大学生纷纷利用网络的广泛性、交互性、及时性等特征,在网络空间建立了各种围绕就业这个主题的社团。他们在社团内部共享各种就业信息,谈论各种就业技巧,交流就业的酸甜苦辣,既可以丰富就业的信息,又可以缓解就业的压力。
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然而随着社会开放性发展程度日益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开放性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与本校师生的交流,而是渴望与名师、名校的学生交流,而网络的低成本性和信息共享性刚好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爱好科研的大学生主动在网络空间建立了“报告厅”社团,专门收集名师的学术讲座,然后就讲座内容展开交流,以达到开阔思维、丰富知识和增长见识的目的。
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特殊心理特征,决定了情感生活对他们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结识异性朋友,大学生自发地在各虚拟社区和聊天室建立了诸如男生夜话、女生夜话、青春杂言等版快,与同辈群体在网络空间交流与异性交往的技巧和心得,抓住机会寻觅自己的另一半,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
2、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界定
对大学生网络社团内涵的界定不能做简单的处理,必须进行综合思考,多层面考察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构成,否则就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大学生网络社团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现实社团的网络化。随着网络在高校的普及,大学生现实社团纷纷触网,实现网上网下联动,以增强影响和扩大活动空间,促进大学生社团在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健康发展。二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网络作为新的媒体,对人们的交往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其本身所固有的虚拟性导致网络空间出现了许多不道德甚至是违法行为,基于此,关心网络社会健康发展的部分大学生成立了网络文明协会,旨在倡导广大网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网络技术的高端性以及日新月异性,也吸引了部分大学生对网络技术本身的强烈兴趣,他们纷纷建立网络爱好者协会等,这些都是基于网络本身而建立的大学生社团。三是基于网络的超时空性和适应现代社会开放性要求而建立的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渴望交往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的典型心理特征,网络的超时空性刚好可以以低成本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大学生社团也就从象牙塔内纷纷扩展至校园外,致使跨校园、跨地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总之,大学生网络社团就是大学生在认清网络影响和本质的条件下,在网络空间基于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而建立,旨在满足大学生自身需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群体。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对高校德育的影响
大学生网络社团是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群体,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可见,二者具有共同的使命??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但是,二者也存在差别。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自发在网络空间设立的,并且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得当前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管理的真空。而高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所以,积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与高校德育一起形成合力;消极的大学生网络社团,会削弱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阻碍高校德育效果的发挥。
(一)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积极影响
首先,增强了高校德育主体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既是高校德育的客体,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大学生网络社团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群体,有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如网络文明协会、网络志愿者协会、网络伦理协会等。网络文明协会本身的宗旨就是倡导大学生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网络志愿者协会,就是以网络为媒介,把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大学生集中起来,以自己的行动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网络伦理协会,就是爱好网络道德研究的大学生在网络空间通过讨论、交流,致力于网络伦理的研究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可见,不管是以德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还是以德育理论研究和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在客观上都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覆盖面,壮大了高校德育主体的队伍,提升了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网络素养。其次,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高校德育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任务之一就是启发和提升大学生的需要层次,扩大大学生的社会关系。各种网络社团的建立,以其低成本性、便捷性、交互性、广泛性等,丰富和提升了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情感需要、交往需要、就业需要等;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发展,大学生从校内走向了校外,从地区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大学生网络社团内的信息具有面广、量多、传播快的特点,因而网络社团成为大学生获得社会信息、沟通与社会联系的重要渠道。这种信息沟通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学生缺乏知识和经验的缺陷,为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开拓知识层面提供了途径。网络社团成员之间相互传播信息、沟通情感,客观上起着补充校内信息沟通的网络作用,为情感的双向交流提供有利的条件,满足同学的交往、友谊、自尊等心理需要。
再次,发展了高校德育的载体。大学生社团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助手。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一方面适应了网络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推动了现实社团在网络条件下的发展。大学生网络社团是适应信息化校园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现实社团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扩大和变形;是大学生社会关系扩大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大学生社会性本质的发展。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立,是对高校德育载体的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社团对高校德育的消极影响
首先,大量消极网络社团的存在会抵消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发挥。大学生现实社团,不管是正式群体,亦或是非正式群体,都需要向指定的主管部门申请,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方可成立,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还配备一定的指导老师。所以,现实社团的活动,基本上都在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监控的范围之内,从源头上保证了社团的健康性和积极性。然而,网络社团与现实社团相比要随意得多,且主体构成要复杂得多。没有了规约,一些消极的网络社团就会在网络空间大肆开展非法的活动,甚至延伸到网下。一些在现实校园没有活动空间的消极社团也纷纷把阵地转移到隐蔽性强的网络空间。如,考试团体,团体,网络传销团体等,他们的活动违反校园的纪律,甚至是触犯国家的法律,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甚至是扰乱了校园的正常运行秩序。
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存在,使得高校德育工作者难以把握好这个载体。德育载体是指德育主体在德育过程中所运用的,能承载、传导德育的内容信息,并对德育的客体产生影响、对德育的内容信息进行反馈的一种可控方式和外显形态。网络所固有的数字化效应,导致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隐蔽性存在,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基本上是一种自发性存在。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自发性、隐蔽性存在,导致德育主体难以发现社团的存在,无法预测网络社团对社团成员的影响,从而也就难以有效控制和利用网络社团开展德育工作。
再次,大学生网络社团成员的复杂性、多样性,增加高校德育的引导难度。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学生主体本来就变得异常复杂。而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成员,又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不同高校的学生,有的甚至是已经毕业的学生。由于每所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客观上决定了社团成员的素质的不同,异质性程度太高的成员聚集到一起,客观上增加了高校德育引导的难度。大学生网络社团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集中起来,同时也就把大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在一定条件下就会猛烈爆发。尤其是在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的导向下,通过校园文化中从众和集体规范的压力,胁迫大量的青年学生参与抗议社会的行为,有时会造成一种铺天盖地的潮流。形成社会和学校难以控制的恶性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由互联网为诱因生发出来的大量的社会性互动、聚会和某种意义的自发的结社行为对我们现有的校园社会框架不可避免地蕴含着一种解构性的威胁。”[2]
三、高校德育应积极探索应对之策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存方式之一,物理世界和符号世界在他们的生活中早已合二为一,他们是最先实践卡西尔所论述的人的符号生存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网络社团也会更加多样和复杂。在当前学界研究已经大大滞后于大学生网络社团发展现状的情况下,高校德育只有下大力气积极探索和实践,才能管理和引导好大学生网络社团,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3]“在新形势下,各地各高校要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要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4]
管理和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主体应实现社会化。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体,社团成员自身必须能真正做到自我管理,尤其是社团的负责人,一定要牢牢把握社团的正确方向。其次,大学生网络社团都是寄居在特定的网络空间,而网络空间和现实空间一样,也是有主人的。因为网络是实行的域名管理和IP地址管理,所以网站、网页的所有者,一定要密切监视网民在自己的空间内进行的活动。大学生网络社团一般是设在各大论坛和聊天室,当前论坛都有自己的版主,聊天室也设有管理员。所以,版主和管理员要自觉充当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引导者和管理者。再次,今年年初,我国又实行了互联网备案制度,即所有的网站都要到主管部门备案。而备案的内容之一就是网站经营或者宣传的内容,所以相应的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互联网站备案制度,不能流于形式,对各大网站传播的内容进行方向上的管理,让非法的、反社会的大学生网络社团没有立足之地。最后,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主体,应主动深入大学生网络社团,以社团成员的身份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社团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横向交流,形成合力。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广泛性,所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突出特征就是跨地域性和跨校园性。也就是说,网络社团的成员是来自全国不同的高校,或者是同一地区的不同高校。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说明网络社团已经超越了实体校园的限制。这一特征,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校园之间的横向交流。应该说,网络已经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提供了可能的条件。高校德育工作者要主动地加以利用,可以在网络空间建立讨论和交流专区,分享引导社团工作的经验,交流各自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动向,共同商讨引导和管理的对策,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合力,尽量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管理的真空。
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扩大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学生社团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群众团体。开展“网络进社团、社团进网络”建设,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校德育的客观要求。针对网络社团所固有的特征,加强网络社团文化建设,促进网络社团的健康发展。目前,各高校为了应对网络化对校园的影响,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信息化校园文化建设。针对网络社团的蓬勃发展,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文化的同时,一定要把网络社团文化纳入到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以克服网络社团文化的自发性,从而保证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方向性,以减少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消极影响。
注释:
[1]《调查显示:59.7%的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2005-5-915:26:00,新华网
[2]万新恒主编:《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3]《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4]《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
大学生德育范文第3篇
[要害词]网络德育;高校;治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校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其隐秘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高校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治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治理系统
治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治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治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治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治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治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治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轻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治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治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治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张贴规则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警告:张贴者对张贴信息的行为和张贴的内容负全部法律责任,不得违反国家法规和校规。(2)不得伤害他人;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淫秽、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他人;不得使用冒犯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语言。(3)保护国家秘密:不得、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4)不准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保护个人隐私:不准张贴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不准在网上向年龄在18岁以下者套取姓名、住址、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信息。(6)不得抛撒信息垃圾:不准连续张贴同一内容,不答应在不同的议题下张贴同样的内容。(7)保护知识产权:不准张贴受版权保护的图片、商标和文章。(8)不轻信网络谣言。(9)不准用于商业目的:不准在BBS或“论坛”中张贴广告、推销产品、开展有偿服务。(10)不要无节制地迷恋于虚拟的电脑世界。
适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调控。开设BBS和“论坛”的高校网站必须声明,网站治理者具有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信息,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给予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联网资格若干天,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等处罚的权利。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网站接到举报后,有责任回复举报者,对举报内容做出处理,并对被举报者提出警告或采取技术措施限制违规者继续张贴信息。(张鸿:《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载《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组织信息员对网上消极信息予以平衡,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他们由德育工作者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受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在单位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把握网上动态,以适当方式制作和积极信息,反驳或平衡消极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把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把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把握和运用。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网络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德育工作者把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大学生德育范文第4篇
网络德育的必要性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阶段,辨别能力比较弱,而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在激烈交锋,低俗的信息在网上畅行无阻,使得大学生思想上、道德观上受到强烈的影响。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德育的教育和宣传是必要的其原因如下:
1).网络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网络的爆炸性发展,为大学生开拓了知识面,远在世界另一端的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学习不在局限于单一的书本,可以自主的选择进行多样化的网络学习;但事物有利必有弊,网络是一把“双面刃”,它给大学生带来了种种好处,也伴随着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些错误的信息和不良的思想对大学生得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东西方的价值观念的碰撞,使得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表现出的自我化和价值目标的模糊。据报道,在2000年华东理工大学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37名学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碟片。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五花八门的“垃圾车”里面装满了大量的不客观、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腐朽的东西。目前互联网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的,美英西方借助语言优势,依靠其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则下,疯狂入侵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既有露骨的教唆和反动宣传,也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一些迷人的形象、刺激的场面和离奇的情节,对青年大学生有很大的诱惑力,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好奇心强,求知欲望旺,接受新事物快,容易受到“西化”影响,由欣赏到认同,有无意模仿到有意识的追求,敌对势力正是看准了这一点,竭力利用互联网争夺青少年,致使部分大学生沉迷以网络,荒废了学业,成为网络垃圾的牺牲品。
2).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现实世界中有法律和法纪部门的约束和管理,在其中基本上没有系统的法律规定,很难做到严格审查和责任追究,网络道德规范也是非强制性的,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信念来维持,网络上的人是否遵从良好的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上网可以以网名代替真实的姓名,也可以在道德行为上漠视权威、忽视规则,这就使的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弱化,责任感淡化。有的大学生不愿意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只想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行为,结果就造成了自由意识泛滥和破坏欲望的扩张。而且国际互联网上的电脑黑客色情内容网罗犯罪急剧上升,不断侵袭和腐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加上一些大学生自控力弱,往往出于好奇和冲动的心理,刻意寻求色情暴力信息,长期沉迷于互联网中,导致道德意识弱化,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不归路。1998年我国第一例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罪名逮捕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研究生。几年前令计算机行业闻之色变的“CIH”病毒就是一名台湾学生的玩笑之举。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让我们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形成了强烈的冲击,也让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罗道德教育是迫在眉急,亦是形势所逼。
二.网络的发展及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迅猛发展,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今天的互联网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向前发展,其中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计算机互联网络。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3.1)的调查统计:18岁以下的占17.6%,18岁至24岁年龄比例最大,而其主体则是大学生。曾经有研究者在湖南省的几所高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几乎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其中每天上网的占2%,偶尔上网的占70。30%,,经常上网的占27.3%,每上过网的仅占0.4%。
以上一系列数据和调查表明网络和现代的大学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正以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究竟网络有何魅力?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虚拟的世界,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在这里会聚交织。而且其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网络信息量极大,有关资料表明,全球数据库总量已经达到100亿条以上,内容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教育、文化、体育、影视、卫生、音乐、股票、以及校园生活等,应有尽有。而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和使用的便捷性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零”,“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事实,让大学生随时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与时代潮流的最新动态紧密联系。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虚拟性,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尽情的选取自己所需的资料和信息,不受时间、地点、性别、国籍及年龄的约束和限制,每个人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受任何条条干干的约束,不怕后果,不会担心受到惩戒。在网络上的交流与沟通是以平等的身份自由进行的,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国家任何人都难以按其意志对网络实施监控。但由于网络上的内容拥有多元化和多样性,不同的民族观、价值观、宗教观、道德观强烈的撞击在一起,以及部分不良的内容充斥在网络上,对大学生具有全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思想上的冲击。
三.网络德育的开展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已让网罗德育的开展成为必要,而由于网络信息容量大,开放性强等特点,则对网罗德育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如今许多著名高校都已经意识到如何才能将网络的开放性,流通性等特性利用起来,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德育的教育呢?以下是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的校园网站
校园网站既是网络思想工作者的教育手段,也是网络德育的战斗武器。所以高校思想工作者一直对期给予高度的重视和了解。因此网络中心应该对校园网的各个版块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建立明确的管理规范,同时对各类不良的信息进行技术过虑和监督,可以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管理制度。
建立全面的校园网,开发有校园特色的网站版块,吸引大学生;努力使“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开放性,传播性等优点;在网上传播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保网上主题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导向;由于过于单调的思想政治宣传往往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所以要适当的结合一些实事问题,开展旗帜鲜明的谈论,引导大学生参加,对大学生思想进行一定的教育。
2)树立健康的网络心态及正确的“三观”
网络道德的遵守使非强制性的,人们可以选择“遵守”或“不遵守”,而近来的网络犯罪日益增多,网罗垃圾无处不在,“西化”思想入侵校园,让许多大学生成为这些的牺牲品。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才能抵御这些“网络鸦片”的诱惑。而且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形稳定的时期,所以可以结合网络上的知识以及广大师生的思想实际进行“三观”教育以及网络心态教育。例如组织网上专题讨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自我教育,名人讲座,或者邀请事业有成的师友和海外归来的专家谈自己的经历,以实际感召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清楚认识到网络的优缺点,建立健康的网络心态,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世界观,价值观。
3)开展多样的网络德育宣传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高度自由的空间,在网上,人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畅所欲言,所以在网罗上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思想状况。所以思想工作者可以而且应该在网络上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而要开展这项工作,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比如上面提到的专家讨论,师生讨论,学生交流,名人讲座,成功人士介绍,还可以建立校园bbs对实事和校园文化,校园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网络是一种全新的媒体介质,它具有“交互性”。德育工作者若能充分利用网络特点,给大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讨论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有益的活动,在大学生思想德育方面可取得较好得实效性。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学生较实际少了许多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对症下药。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具有创新精神,,以正确的导向引导学生,以最科学最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第60期.2003.3
[2].林耘.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广西教育.第8期..7
[3].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第20卷第2期.2003.4
[4].杨治清.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探索.浙江科技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2003.3
[5].孙振,丁立富.浅谈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巢湖学院学报.第5卷第5期.2003
[6].姜继红.网络文化与高校工作.高等教育研究.2002
[7].赵今秀.面向21世纪的高校基层学生工作.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8].周涛.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2003.9
[9].张鸿.网络与大学生.当代青年研究.2000.4
[10].严耕,陆俊,孙伟平.网络伦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大学生德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高校;管理系统
网络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在为高校生提供大量信息和便利条件的同时,由于其隐秘性的特点也带来了相当范围内的高校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要加强高校生的网络德育,必须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加强高校教师网络德育队伍的建设。
一、建设高效、规范、严格的网上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网站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不良信息进行疏导和防范。高校在建立互联网上德育系统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大学生的网上言行,把网络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融于各项管理之中,使其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有机地统一起来。
首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来约束大学生的网上言行。必须明确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公民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规和道德文明礼仪,诸如《宪法》、《民法》、《刑法》等在网络上同样适用,国家保密局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等法规必须执行,任何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都要依法处理。近年各高校纷纷制定《校园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学生宿舍网络管理条例》,修订《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这些办法和条例对学生上网的时间、地域等内容进行了限制和规范,并制定了相关的处罚条例,如:规定联接学生寝室的网络暂限国内运行,学生不得因上网耽误上课、自修和影响同学的休息等。对于违反网络管理条例规定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暂停上网资格、赔偿损失、取消学生评优评奖,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等。此外,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对各院系、班级寝室制定上网的“乡规民约”,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上网行为。
其次,加强网络的技术支持,筑牢“防火墙”,堵住“入侵者”。一些大学的校园网刚启用时,由于网络防卫系统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很快被“黑客”恶意攻破,窃取了相关数据信息。同时,在对匿名用户缺乏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一些不宜宣传或不健康的内容也通过网络进入了校园网。基于上述问题,学校实施了二期工程,建成了以“防火墙”网络安全技术为技术支持的校园网,有效地抑制了同类问题的发生。现在,可以通过系统内部的规则设置对境外有害网站和有不健康内容的网站进行封堵,禁止访问,现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也使网络抵御校内外“黑客”攻击的能力大大增强,安全性明显提高。
再次,加强对电子公告牌和“论坛”的监管。BBS即电子公告牌,是国际互联网上最知名的信息服务点,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目前,许多高校都建立了BBS网站。该站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讨论区的文章出现涉及政治的过激言论;在讨论中由于知识的贫乏和观点的谬误而误导他人;在不同观点的争论中出现人身攻击的现象;个别不负责任的人在网上贴出某些内容不健康的文章。因此,应该采取如下管理办法:
明确职责并建立责任制。对于BBS的管理,要明确主管和协管部门。管理者不仅要有网络技术人员,还要有德育工作者和安全保卫人员。凡申请在学生寝室上网或申办“论坛”者,须填写入网申请书,并签署有院(系)学生工作组或有关主管部门审核的入网责任书。BBS站实行版主负责制,明确各版主的具体权利和义务,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切实维护好本版的内容,及时删除一些错误的信息。
制定张贴规则,供张贴者自律。张贴规则的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警告:张贴者对张贴信息的行为和张贴的内容负全部法律责任,不得违反国家法规和校规。(2)不得伤害他人;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淫秽、辱骂性质的信息;不得骚扰、威胁他人;不得使用冒犯少数民族和宗教信仰的语言。(3)保护国家秘密:不得、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4)不准讨论和鼓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5)保护个人隐私:不准张贴他人的姓名、住址、电话、照片等;不准在网上向年龄在18岁以下者套取姓名、住址、电话和学校名称等信息。(6)不得抛撒信息垃圾:不准连续张贴同一内容,不允许在不同的议题下张贴同样的内容。(7)保护知识产权:不准张贴受版权保护的图片、商标和文章。(8)不轻信网络谣言。(9)不准用于商业目的:不准在BBS或“论坛”中张贴广告、推销产品、开展有偿服务。(10)不要无节制地迷恋于虚拟的电脑世界。
适时对网上信息进行调控。开设BBS和“论坛”的高校网站必须声明,网站管理者具有删除、转移、编辑所有违规信息,对不良信息传播者给予警告、勒令改正、取消联网资格若干天,以及取消违规者张贴信息和访问网站等处罚的权利。网民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形式向提供服务的网站举报他人的违规行为。网站接到举报后,有责任回复举报者,对举报内容做出处理,并对被举报者提出警告或采取技术措施限制违规者继续张贴信息。(张鸿:《双刃剑:网络与大学生》,载《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组织信息员对网上消极信息予以平衡,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他们由德育工作者和部分学生骨干组成,受有关职能部门或所在单位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定期整理BBS上的讨论热点及主要观点,捕捉和反馈重要信息,掌握网上动态,以适当方式制作和积极信息,反驳或平衡消极信息。
二、加强高校网络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在网络文化背景下,针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及过程的新变化,尽快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的“专家型”高校网络德育人才队伍,应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把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加强网络知识技能学习。
当前,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必须主动学习和着重发展网络知识和技能:
1.交流与沟通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掌握聊天室、BBS、QICQ、网上论坛、电子邮件等网络交流手段,以便及时收集、分析、监控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快捷、多方位地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
2.浏览与查询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了解网络搜索引擎的使用,要懂得如何在信息海洋中尽快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采取一定的信息保存方法将需要的信息存储起来,提高网络使用率。
3.信息与网络参与技能。大学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理论与操作实践,掌握各种软件的应用技能,懂得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网络运用规范,学会网上查询方法,信息下载和网上通讯、交流的技巧,学会多媒体、网页的制作技巧、网上监控的方法与阻挡有害信息的技巧等,总之一切有利于开展网络德育工作的技术技巧都应熟练掌握和运用。
高校要加强对网络德育人才队伍的网络培训,通过技术讲座和培训,介绍网络发展的新动向,应用软件的新版本,使德育工作者具备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传递能力。只有德育工作者掌握了足够的网络知识技能,才可能借助网络技术的支持,采用声、文、图、像的综合表现形式来表达教育内容,增加教育信息容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德育的时效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