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研究生辅导员(精选5篇)

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1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

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和所有高等学校辅导员一样,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和咨询服务等工作,只是受高职院校生源等多种条件的制约,高等职业院校辅导员与本科院校辅导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风气不浓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辅导员经常为事务性的工作压得抬不起头,喘不过气。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人,是辅导员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等。

对于学生来说,除了学到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顺利完成学业外,还有许多素质需要提高。人文素质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

质[1]。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承担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能够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智慧与职业能力协调一致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辅导员可以利用与学生最多接触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高校也可以通过辅导员将既定的人文素质教育计划和内容很好地贯彻实施下去[2]。

2 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按照现行的入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入学的,自我认同为高考的失败者和受挫者。他们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很多高职院校把分数线划定在全省最低控制线,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带着最美好的憧憬进入高职院校大学校园的。因此,他们缺乏上进心与求知欲,不会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学习风气淡薄。我们在湖南省内高职院校发放自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9份,并组织部分学生开展小型访谈,了解了他们对辅导员工作与他们素质需求的关系,根据我们所做的问卷调查与当面访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人文素质概念无意识。调查中,48.5%的学生对“人文素质”概念模糊,甚至没有听说过;受访者中基本上没有人能回答人文素质指什么,仅仅个别同学举例说有礼貌、遵守规章制度是人文素质。二是对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超过60%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礼仪课程不予重视,听课不认真,或者旷课。三是对如何提高素质不清楚。43.7%的学生认为开设人文类课程,如礼仪修养,职业素质训练等,26.8%的受访者认为,多听人文类讲座;92%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对他们的素质提高有影响,希望和辅导员多交流。

中学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除了被动的应对功课外,对一切显得较为麻木:一是学生受到冷遇。不是所有的学生学业成绩都很理想,更不是单凭刻苦与努力就能从高考中获胜,在中学,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更能获得老师的青睐与重视,因此,部分学生处于边缘状态,相对于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二是学习基础制约了学习积极性。虽处同一教室,同一个老师任教,学生们的成绩是不相同的,学习效果还受到前期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影响,学习效果与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中学阶段是否快乐与健康。三是人际交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成绩平平的学生被归为一个群体,除非有某种特长,否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无闻,人际交往相对狭小,忽视了自己人文素质的提高。

3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

学生进入高等职业院校以后,辅导员老师是与他们接触最多、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老师,甚至远远超过开设一门人文素质课程的老师,朝夕相处三年,称职的、优秀的辅导员会在学生的心目中打下深深的烙印,辅导员为人处事的每一个细节,对他所管理的学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起到巨大的作用。在访谈中,有学生指出,他们理解辅导员老师工作的艰辛,但不能接受辅导员整天都绷着个脸,没有一点笑容,甚至也影响了他们的情绪。所以,辅导员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着,作用着学生。

3.1 辅导员的职业情感对学生的作用

辅导员老师经常找学生谈话,如学生违纪、了解学生心理动态,班级活动开展等情况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既是严师,但同时也是朋友,尤其是现在的九零后大学生,他们需要能够理解他们行为的老师,需要以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和他们相处,他们才能接纳学校。辅导员工作的热情程度影响着学生对工作的配合程度。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跟青年男女娓娓谈心……建立一种密切的交往关系[3]。他们感觉你是喜欢学生的,是喜欢工作的,就容易找到归属感与责任感。否则,班级管理比较散乱,没有凝聚力,更不会主动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由于工作辛苦,甚至受到领导的批评,辅导员难免把情绪写在脸上,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影响。不管情况如何,把积极的、正面的和健康的情绪传递给学生,不把消极的、负面的和忧郁的情绪影响学生。另外,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就是爱每一个学生,爱自己的工作,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学生感觉到老师不偏袒学生,不忽视学生,更不歧视学生,他们就能感觉到辅导员老师的人格魅力,找到自己的心灵归属,把辅导员当知心朋友,从支持辅导员老师的工作到热爱自己的学校,学生的学习与工作变得更加积极与主动,整个学生管理工作也会充满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3.2 辅导员的处事态度对学生的作用

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面对面的谈心,有群体的辅导,还有网络上不见面的形式,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和QQ空间,每天在工作之余,伏案总结与提炼,工作到深夜,辛苦地工作,学生是耳濡目染的。例如,现在要求辅导员开通实名制微博和微信平台,学生从好奇到喜欢看老师的文章,写作本身就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文章的内容,包括活动组织、观点评论、目标动力、人际交往,人生思考甚至心灵鸡汤等,对学生当然也是一种引导、指导和开导,比开会、当面说效果更好,而且永远地保留在网上,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打开网络查看,只要辅导员老师经常这样做,就对学生终身学习产生正面的影响。三年后,大部分学生走向了社会,选择就业,辅导员老师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学生进入职场的态度,是否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否敬业,今后是否跳槽等。所以,一般情况下,不是因为正常的岗位晋升、升学,辅导员老师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既保持学生工作的连续性,又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喜欢自己的工作的,是敬业的。在辅导员与学生的交往中,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对学生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级可以对下级说“希望”,但下级对上级不可以说,而要说“请”,这既是一种起码的尊重,也是一种基本的礼仪。随着九零后自主意识的增强,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求学生怎样,也可以说“请”,显得更客气,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一个受到尊重的学生往往更加敬佩自己的老师,也更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

3.3 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对学生的作用

不管是开班会,还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很多情况下需要学生自我管理,在辅导员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辅导员老师与学生人际交往频繁,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尽收眼底,其工作方法影响着学生对待布置的工作和今后的职业的态度。

一是工作要细致。学生都是成年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与尊严,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尽快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而不是有的记得,有的不记得,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心灵的伤害,哪怕是非常微小的。

二是工作起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无论是何种程度的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求辅导员老师自己要做到,教师的示范就是学生的榜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就约束不了学生,也在学生面前失去威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三是强调尊重,学生再不守纪,工作效果再不如意,甚至受到领导的批评,都不轻易在学生面前表示,发脾气,给学生以颜色,让学生觉得有愧疚感。因为工作中的失误不完全是学生造成的,有的问题也许不是他们单方面就能解决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耐心指导和周密部署,出现问题共同寻找原因,努力吸取教训,勤于总结经验,这样工作就会蒸蒸日上,学生也会信心满怀。

4 结语

辅导员是富有情感的职业,“情感投入”就有“情感回报”,只有真心关爱学生成长,辅导员自己也才能一道成长起来。辅导员的职业情感、处事态度和工作方法,无一不影响和作用着所管理的学生,甚至没有直接管理,仅仅是在工作场所观察到的,这个辅导员也会对学生产生威信,学生不会无动于衷。这种影响与作用就是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比单纯开设一门功课,效果更好,作用更长久,学生于无形中受到教益,正所谓身教大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也愿意向辅导员老师学习,所以,每一个辅导员,都要意识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和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大责任感,不管是自己所管理的班级学生,还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生,都可以在学生成长、成人和成才的路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静,刘清麟,欧又瑞.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J].文教资料,2023(30):144-145.

[2]张丽芳.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3(2):170-172.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415.

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干预对策

高职学生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广泛的职业群体,其素质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高职的人才培养质量。中央16号文件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颁布实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关心和重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辅导员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压力太大”、“提不起劲来”、“缺乏兴趣”等倦怠情绪反映,人员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分析高职学生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的表现、危害、成因,寻找干预对策具有迫切而现实的意义。

一、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表现与危害

辅导员职业倦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情绪衰竭感。常常表现为精神不振,情绪低落,性急易怒,对工作失去热情,对生活冷漠悲观,常感到焦虑、紧张、孤独、情感压抑。二是工作冷漠感。主要表现为厌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减少与学生的接触,工作缺乏创新,对工作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批评甚多,只注重个人的福利待遇。三是缺乏成就感。辅导员陷于应付事务性工作无法找到自己的职业归属和价值定位,缺乏方向感和成就感。有调查显示:39%的辅导员认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走错路”,还有部分人仅将工作当成谋生手段。

职业倦怠使辅导员长期受焦虑、抑郁、易怒、不安等不良情绪的困扰,工作缺乏热情,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将降低其生活质量,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最为重要的是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将产生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成长带来伤害。正如美国学者德沃肯(Dworkin)所说“且不论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个体及学校组织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些教师的学生才是最终的牺牲者”

二、学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

(一)强化个体干预,培养健康人格

加强心理调适。辅导员通过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归因训练、应激训练、情绪转移等,提高个体的心理调试能力。

提升自我效能。辅导员要培养自己正确的角色认识和角色期待,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自我为难和拒绝,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使自身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从积极的体验中去积累和增强自我效能感。

调整期望目标。合理的期望目标是激发个体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学生辅导员要在承认矛盾、正视挫折的基础上,认真衡量各种限制动机满足的主客观条件, 合理调节抱负水平,选择适当的满足动机或需要方式。

(二)实施组织干预,激发工作热情

保证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是影响职业倦怠产生最重要的诱因。有关调查数据表明,学生辅导员工作年限越长,其收入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和从事科研、教学的教师差别越大。高职要充分考虑学生工作的特殊性,在岗位津贴、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尤其是收入增长方式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确保学生辅导员的收入水平逐年增长且有不断增长的空间,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明确工作职责。减少辅导员的职业倦怠就要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避免事务性工作缠身的状况。高职可以根据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明确他们的目标、任务、权限、及责任,使其各施其责、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同时在工作内容上可根据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兴趣、工作能力等,让他们分别主要从事学生日常事务、党团建设、职业指导、学习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等,做到术有专攻。

拓展发展平台。高职要充分理解辅导员队伍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心需求,建立良好职业前景,在职称评定上,采取指标单列、独立评审的方法,制定与辅导员工作实绩相结合的评定标准。通过设立科研基金和科研项目等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辅导员开展理论研究和工作交流活动。要把辅导员作为高职党政后备干部的“蓄水池”,拓宽辅导员成长进步的渠道。要结合工作实际的需要和辅导员的自身特点,进行分类培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业务培训。要建立转岗分流平台。人才流动是必然的,是人才资源优化组合分配的方式和外在表现。没有流动就没有稳定,高职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辅导员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学生工作队伍的动态稳定。

(三)优化环境干预,营造和谐氛围

构建和谐环境。首先要营造人人重视、关心辅导员成长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对大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一味归咎辅导员的工作,破除“学生出了问题追究辅导员的责任”的思维定式。鼓励和引导辅导员将学生工作当作一项有前途的事业、职业、专业来追求。其次要形成共同育人的良好人际氛围,高职全体教职工都是育人队伍中的一员,都应从自身做起,履行岗位职责,担负育人重任;再次是要构建和谐的团队氛围,加大辅导员队伍内部的沟通交流力度,做到相互支持,排忧解难,形成一个团结互助的集体。

参考文献:

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范文第3篇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细则;一个体系;两个主体;三个作用;四个阶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34-0061-03

在市场经济、对外开放、网络化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准确定位,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深入探析,构建一套科学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细则体系,对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辅导员工作专业化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当前区内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同时结合个案研究法,对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细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为学校管理者选聘、培训、考核辅导员提供制度依据,使辅导员开展工作有章可循,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细则研究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配套文件的出台,标志着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是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升格而成的,管理机制、办学经验、师资力量、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相对薄弱,囿于长期中专办学的桎梏,在学习与借鉴本科院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其明显烙印,被笑称为本科的“压缩饼干”。特别是辅导员队伍的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未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角色定位不明、职责不清、配备和待遇不到位、评价考核不科学等问题。新形势下,准确定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构建一套科学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细则体系,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辅导员工作专业化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细则研究现状

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当前区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出现有研究成果的特点如下:

一是仅有少数高职院校制定了辅导员工作细则。例如,辽宁金融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1月制定的《辽宁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细则(试行)》和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11月制定的《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工作细则》,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辅导员的配备和待遇、辅导员的考核等方面进行比较明确的规定,但基本上是从所在院校自身特点出发,不具备普遍参考价值,而且其中也存在对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不突出等问题。

二是已有研究成果不多,角度不够全面,缺乏系统性的研究。以“辅导员工作细则”作为关键词,从维普期刊网的搜索结果看,目前区内外尚没有相关的研究著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是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素质要求进行论述,如陈西同在其论文《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与素质要求》(《新西部》2009年第20期)中,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和特点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责,论述了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江丽媚在其论文《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现状》(《改革与开放》2009年第2期)中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现状。

三、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细则研究

(一)一个体系

目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全面的辅导员工作细则。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编制的《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手册》、《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案例》、《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等,从辅导员的地位和作用、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辅导员的配备和待遇、辅导员的考核等方面进行比较明确的规定,经过多年实践,为学校管理者选聘、培训、考核辅导员提供制度依据,为辅导员开展工作有章可循,增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其中《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已施行8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认可度非常高;《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手册》和《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案例》则对新任辅导员尽快熟悉工作流程、上手解决典型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两个主体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编制的辅导员工作细则以辅导员为显性主体,以学生为隐性主体。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细则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配套文件为指导,紧紧围绕学院中心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党的十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可见其显然是以辅导员为对象进行制定,但由于辅导员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其工作对象--学生来展开,受学生特点变化、学生工作内容变更等制约,而辅导员的考核制度里,学生评价分也占了40%的比重,因此可以说,学生实际上是辅导员工作细则的隐性主体。

(三)三个作用

1.为选拔辅导员提供标准。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辅导员的工作理念、工作状态、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管理目标的实现。要推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一支强有力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首先需要选拔和聘用。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严格的辅导员选聘机制,严格辅导员的准入制度,明确辅导员的选拔标准,从入口上严把关。

2.为辅导员提供办事准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按照党委的部署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班主任负有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指导学生的职责。”可见,辅导员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身,因此进一步抓紧制定和明确规范高校辅导员的岗位职责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手册》以时间为纵轴,以年级为横轴,对学生管理各项工作流程、要求进行比较详细的说明;《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案例》则对历任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展示、剖析、总结。

3.为考评辅导员提供依据。《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办法》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测量辅导员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分四个部分:赋分说明、基本考核分、附加考核分和考核分的统计与定级。考核基本分由三个部分组成:学生评价、系部评价和行政部门评价,三者所占比重分别为30%、40%、40%。附加分分为加分部分和扣分部分,对辅导员参与科研、、参赛获奖给予定量加分;对出现重大失误的辅导员酌情扣分。辅导员的薪资报酬与考核分、辅导员所带班级人数挂钩。强化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工作重心,同时也激励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之外发挥专长,发展技能。

(四)四个阶段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细则体现了学院对辅导员队伍的高度重视,分“帮、扶、拉、推”四个阶段对辅导员这支学生思想政治队伍精心栽培。

1.帮。新队伍的组建离不开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栽培。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细则中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流程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不熟悉业务的新进辅导员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同时,管理者通过组织学习《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手册》和《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案例》等文件和资料,通过组织老辅导员为新辅导员介绍经验,帮助新辅导员尽快上手。

2.扶。对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但在特殊问题、特殊情况的处理仍欠缺管理经验的进行扶持;对工作方式方法有待提高的辅导员进行培训。每学期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培训,使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得到提高,让辅导员的工作开展能顺利。

3.拉。建立人本化的发展机制,为辅导员岗位培训、学历学位提升、高级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以及工作研究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发展条件,畅通发展渠道。在考核体系中,鼓励辅导员参与科研、竞赛。

4.推。鼓励对学生管理日常工作游刃有余的辅导员挑战自己、开拓创新;从考评体系上激励辅导员发挥个人专长,参与各项竞赛和活动,推动辅导员取得更大的进步;推荐优秀辅导员到学院其他工作岗位就职,为辅导员提供更多发展平台。截至2023年7月,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选聘的首批专职辅导员中,26名一线专职辅导员已有25人转岗至学院其他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陈西同.浅析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工作职责与素质要求[J].新西部,2009,(20).

[2]江丽媚.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角色现状[J].改革与开放,2009,(2).

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生辅导员是工作在思想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教师,研究生二级管理后,如何建设一只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保证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健康发展,是高校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一、明确研究生思想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研究生教育成为精英教育,科教兴国的主体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教育大国。工学研究生在校人数, 2023年46.5万、2023年49.5万,2023年51.7万人,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经接近150万人。研究生教育已经从为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研究人才向为企业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由学术型人才培养转变为工程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本科生已经转为大众化教育。未来国家人才战略重点已经向研究生转移,研究生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2、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如何保证高层次学历人员的思想始终为祖国建设服务,为民族腾飞服务是当前重大课题。

加强政治意识,倡导德才兼备。针对研究生长远发展的政治素质要求,培养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忠实信仰者和模范实践者。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研究生扩招后的现实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研究生扩招后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急速扩张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封建主义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各种思潮对青年思想的冲击;部分研究生是因为回避本科就业困难考研,考上研究生后缺乏学习动力;大多数研究生则是刚从大学本科毕业,对社会不甚了解,期望值过高;研究生的年龄多在 24 ~ 30 岁之间;正是婚恋时期,处理不好会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研究生的就业,也向工程应用复合型多层次发展。都给研究生思想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目前二级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要适应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就必须逐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学、规范化管理,转变管理职能,重心下移,发挥各二级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全校各级部门关心研究生教育的良好局面,这是我校实施二级管理的根本宗旨

2023年6月,我校实施二级管理后,各二级学院的党政班子,竭尽全力,挖掘本学院现有的人员资源,在本科生的工作已经极为繁忙的情况下为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机械工程学院,作为全校的重点一级博士点学院,研究生人数居于全校首位,如何管理研究生对于学院党政班子是一个新的课题。党政领导极为重视研究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设立专人担任研究生辅导员兼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使研究生的管理,从一级管理平稳、顺利过度到二级管理。

在二级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重新设立班级党支部、班委会,建立学院级研究生会。二是初步建立适合二级管理的各项制度,三是初步建立党总支-辅导员-教学秘书-导师的研究生管理及思想教育体系。并结合研究生的特点进行党课教育、就业教育、院情教育等,对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认识、研究生工作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作用。

但是,两年来的二级管理中也存在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些学院,基本上由本科辅导员兼管研究生工作,从目前反映的情况看,部分研究生感到心理失落和感情迷茫,这一点在二级管理实施开始时表现的更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是本科辅导员所带的本科生大多在300人左右,目前本科生的思想态势已经让辅导员疲于应付,兼管研究生就有些是顾此失彼。再者,本科辅导员大多数比较年轻,面对高学历层次、年龄和他们相仿的研究生总是建立不起自信。

2、二级管理后,各学院办公室教学管理人员本科生的教学事务,已经身心疲惫,又加进研究生的教学管理,让他们难于应付。

3、部分导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一些教师认为研究生将来的立业之本是有没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至于其它有专职人员来管不应该由导师来操心。

4、学校在二级管理实施后,各项配套政策没有及时跟进,如,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经费的问题等。

如此合力导致现在各学院研究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长此以往,会影响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未来的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失掉应有的地位。

三、明确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在思想工作的作用,提高对专职研究生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实施、目标的实现,都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是实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23〕11号)文件指出:“建设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选聘一定数量的硕士学位以上优秀毕业生专职从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加强培养培训,使他们成为研究生辅导员的骨干,支持他们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专业去建设、作为职业去发展、作为事业去追求,成为专门人才”。

研究生辅导员是研究生在其学习生活过程中除了导师之外接触最多的教师,也是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和落实者。

所以,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具备较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在重大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决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具有较为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能力,具有其他相应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能够掌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技巧,把握研究生群体和个体的不同特征,。

要求研究生辅导员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严于律己,身体力行,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处理应急事件时能沉着应战,能够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目前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的人数偏少是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但这不利于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势必会影响研究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时,研究生这一群体的价值观念、工作方法、治学模式都有别于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有自己的规律性,需要专职辅导员研究。

四、研究生辅导员的配置建议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职人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必须花大力气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研究生管理和服务育人作用。

(教思政〔2023〕11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利用青年教师资源,作为研究生辅导员配备的重要补充。要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制定政策,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新上岗专业课年轻教师充实到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专职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工作,并选聘部分优秀教师、博士生兼职从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

考虑到我校实际情况,在现有的人员情况下,辅导员配备建议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以解决专职辅导员的情况。

青年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需担任2~3年学生工作,把那些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教师,用政策规定担任辅导员,可以视研究生人数多少计算工作量,逐步达到各学院每个年级设立一个教师兼职研究生辅导员,即可以减少专职辅导员过多的管理成本,也使青年教师在研究生思想教育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

200人左右研究生的学院设立研究生辅导员兼研究生教学秘书(编制为双肩挑)。即解决没有专人管理,又解决办公室教学人员短缺,减少学校管理成本。

300人及以上应设立专职辅导员。

五、不断完善研究生辅导员工作机制

完善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辅导员培训的工作,特别是心理咨询培训和突发问题处理培训时应该在以上相关部门和负责人统一规划进行。

健全研究生辅导员的考评机制。对研究生辅导员进行考核要从考核主体,考核内容,考核方法三面考虑。确立学校,院系,学生代表三层次的考核主体,采取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生辅导员进行德,能,勤,绩等方面内容的考核。

参考文献:

1、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德才兼备创新人才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 秦绍德

思想教育研究2023 .6 .第 06 期 总第 181 期

2、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赵一波(中山大学 哲学系, 广东 广州 510275) 思想教育研究2009.1.

3、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机制研究刘刚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校外教育202308期

4、研究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与研究~~~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何星舟,沈亚英

(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0032)高教与经济.22.2 2009.6.

作者简介 :

纪军:大连交通大学 副教授 研究生辅导员

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辅导员;专业化;管理体制;突围

1961年中共中央颁布的《高教六十条》首次把“辅导员”作为我国高校专职学生工作者的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学生工作在建国后的十几年里没有独立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逐渐改变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德育”);高校学生工作除了“教育、管理学生”之外又增加了“组织、管理学生事务”,心理咨询、学生资助、打工与勤工助学的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也加入到辅导员工作内容中来。

从管理体制来看,校党委设分管学生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校党委下设学生工作部(处);院(系、所)设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或学生工作组组长),副书记下设辅导员。对辅导员的管理可以说是“条块”结合的:各院、系是横向的“块”,党总支副书记管理;学校各职能部门是纵向的“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学生工作的内容越来越多,许多高校在校学生工作部(处)也设立了大学生资助中心、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教育管理科等。“大学辅导员”在“条”上的工作越来越多,大学辅导员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境,如下图1所示。

一、大学辅导员职业定位的追问

首先,“辅导员”有时间“辅导”吗?辅导员基本的工作有学籍档案和毕业生档案管理、困难生评定、贷款、保险、国家奖助学金、学校每学期的奖学金、不断增多的各种企业奖助学金、学生处团委的评奖评优、社会实践的组织、宿舍卫生、课堂纪律等等,还不包括班会、班级活动、给学生开各种证明、各种突发状况等。另外财务处、保卫处、校医院甚至物业、食堂等部门也把工作转交给辅导员,有时教学秘书也转移工作。所有相关部门对每项的工作要求都很高,时间稍微一分配,辅导员就别“思想辅导”了。

其次,辅导员有条件实现“辅导”的“专业化”吗?目前辅导员“专业化”的提法就是要求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心理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突出发展,成为专家。可是所有方向都具备“专家”资格怎么可能,充其量只能是杂家。就像看病,什么病都看的是“全科门诊”,通常是基层卫生所的要求;虽然大医院的“专家”也到“全科门诊”坐诊,但是他还是要回到自己的“专科门诊”的。辅导员有自己的“专科门诊”部吗?

再次,辅导员有意愿实现“职业化”吗?职业化的提法仅是针对原来的“干部”身份而提的,仅是为了说明辅导员“不仅是在做一个基层干部,而且是在干一项事业”,辅导员从事的“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可以干一辈子的事业”。从目前情况来看,大学辅导员的学历越来越高,可是打算终身化的寥寥无几:面临那么多杂活,面临可望不可及的“专业化”、“专家化”,目前的辅导员除了个别的升为党总支副书记之外,大部分仍然沿着转教学、转行政两条路分化。干到一把年纪了还在做“辅导员”听由“各个部门”下任务而奔波,任何人都是无法忍受的,即使是给他“副处级”或者“正处级”待遇。

最后,当前大形势有利于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吗?校级领导对辅导员的地位囿于某些观念定势之中,一直认为大学辅导员都是毕业留校的学长,政治过硬就行,无专业可谈;认为辅导员就是班主任,就是管好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所有部门的杂活碎活交给辅导员,为教师们集中精力搞科研做好后盾。大部分学校领导,至少目前一直认为,好辅导员的标准是能干好所有的杂活,辅导员就是为学校分忧的基层干部,即使允许其参评职称,也只承认是个特殊的教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大学辅导员面临很大的困境,其根本原因是体制的问题,是对辅导员身份界定的不清的问题。为实现我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水平,真正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家化”,需要对辅导员进行全新的界定,必须在体制上实现新的突围。

二、学生工作管理体制的构建

大学学生工作必须首先在体制上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明确,如上图2所示。

第一步,把学生管理与学生教育分开。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工作办公室、班主任三个层次是一条线。学工办是学生处在二级学院(或系)的分支机构,学工办主任只能是按行政级别管理,不是辅导员,也不是教师,准入学历条件可以低一点,优秀的可以往辅导员转。学工办通过班主任和学生干部完成学生处规定的各项工作。班主任通常是兼职的,由本院系教师或者学校在职、离职优秀党政干部或优秀研究生担任。

特别说明的是,宿舍管理的社会化问题一直未解决。一度提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却因为中国特色的不成熟的中国大学生,似乎把高校推向了不负责任的境地,于是大学通常还是设宿舍管理科甚至管理处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实行宿舍物业管理,只要宿舍物业指定严格的准入、清退与检查制度,应该能管理好学生的生活的。院系辅导员也必须与物业公司建立联系,高屋建瓴地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灵活生动的教育。应该正视学生的问题寻求解决办法,而不是通过行政手段简单地一股脑交给“辅导员”。

第二步,辅导员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分流现有思政教师来实现。很多马列教师、思政教师做了教师以后就当“甩手掌柜”,只给学生上课讲理论,下课走人,学生考试合格就可以了,不对学生思想实际水平负责,不通过实践教育承担其他培养责任,这实际上是在制度上把思政教师看做理论研究专家,是做学问的,不是教育学生的。而且,这种现状也堵住了辅导员专业化的道路——辅导员专业化就是转为思政教师,无法终身化、职业化;或者在就业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化,那就不能再叫“思想政治辅导员”了。

第三步,辅导员职业是一个专业群,应该成立“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壮大队伍。“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至少下设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创新实践、思政教育四个分中心。

心理健康和职业指导挂靠到学生处,创新实践挂靠到团委,思政教育挂靠到马列主义学院(基础课部)。各中心以教研室的形式组织对全校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育,开展课题或者单项研究,同时接待学生的咨询。

各中心要保证足够的人数,保证每个二级学院(或系)都能分配到固定的四类指导教师。以目前教育部要求标准计算,假如一个学校有15个学院20000学生,需要100个辅导员;现有100个辅导员和20个思政教师共120人,其中20人做学工办主任(副主任),每个学院可分到1-2人,剩下100人分成四个研究中心,每个中心25人,每个中心在每个学院都有1-2人,完全可以。而且每项教育活动是针对不同年级的,看似辅导的学生数量很多,其实分成四部分后只给一部分上课,其他年级的只进行咨询辅导,工作量不是很大。

第四步,加强管理,保证思政教育方向。在这个体制里,辅导员是双重身份,在团总支里是团干部,在研究中心里是教师。辅导员对自己所带学生的思政教育结果负责。

横向角度来看,各院系党总支对团总支辅导员的教育方向、方法和过程进行把关,可以针对学院特点开展有效地教育活动,保证学院学生不出问题,或者出了问题尽快有效解决;纵向来看,党委把学生处、团委和马列主义教研室列入直管范围,或者直接通过“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控制教育的有效开展,保证教育方向不出问题,教育计划科学、合理,并落实责任。

第五步,采取措施,做好辅导员专业化的保障工作。首先,学校设“辅导员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处级单位,职称评聘以“辅导员教研中心”为单位,按照与一般学院教学单位相同的比例分配名额。辅导员参评讲师、教授不用单列,名额分配到各“研究中心”。标准与其他专业的学院或者教研室相同。其次,辅导员的工资津贴待遇方案,各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充分考虑体现辅导员在上课、开展活动、答疑解惑、科研四个方面所做的工作(比如上课或报告类的系统教育占50%,开展活动带动优秀占20%,出现问题答疑解惑占10%,总结经验和科学研究占10%)。

第六步,“辅导员教育研究中心”带领辅导员朝着职业化、专业化突围。各“分中心”制定工作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个学年内,辅导员的分工尽量确定,鼓励长期对该方向进行研究,便于专业化。“研究中心”负责人负责召集该方向的老师,交流本方向的热点问题,指导辅导员提高辅导、研究水平,帮助辅导员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自己的学术作品。学校还应在四个研究中心开设校级课题,或者由中心负责人带领优秀辅导员完成研究,并争取申请更高级别的课题。学校也可根据各中心教学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横向评比,予以集体奖励。

通过以上六步的分离与整合,一个清晰的中国特色的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已经呼之欲出了。就国外发达国家来看,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学生事务管理起源于替代父母管教,莫里尔法案把学生事务管理真正从学术事务中分离出来。美国的学生事务包括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除了学术事务之外的所有事务,比如招生、注册、选课、食宿、离校等。我国则是配合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因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虽然历经改革,主体框架仍然依附或者围绕政治工作的需要而展开,而非围绕学生工作事务而展开。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辅导员的政治教育任务依然存在,但是学生事务管理的不断发展与庞大,仅仅作为政治职能的“附属”的地位显然不能适应高校的进一步发展,辅导员的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就无从谈起。

当前形势下,“政治思想辅导员”、“学生工作干部(辅导员)”、“学生事务辅导员”、“宿舍生活辅导员”、“团总支辅导员”、“学工办辅导员”等概念已经不准确了。“大学辅导员”的称谓不适合再叫“员”了,这个称谓明显带着“政治任务底层执行者”、“办事员”的烙印。大学辅导员的称谓可以广泛征求意见,称作大学生成长“思想导师”,或者“思想政治导师”更确切一些。

参考文献:

[1]年永琪.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杨伦琪.大众化教育下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4).

[3]范润宽.高校政治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及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3).

[4]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006-0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