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论文(精选5篇)
素质拓展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职业作为生存的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里。一个人的职业素质是他个人综合素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职业素质是一个人一生能否成功的决定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要素的内容随之会不断拓展,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即观念、态度越来越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笔者就此谈谈职业素质在意识形态中的基本的拓展内容。 【论文关键词】 职业 意识形态 职业素养 拓展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本文就从意识形态领域谈一谈职业素质的拓展内容中的基本部分。 一、树立科学的职业观 职业观由职业锚、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等要素构成,其中职业锚是核心因素,它是影响个人职业的重要决定力量。找准了职业锚,就找到了不得不做出选择时而自己最不能放弃至关重要的东西和价值观,这会让个体对职业目标的选择更加清晰。 1.找准职业锚。“职业锚”是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概念,该理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埃德加·H·施恩最早提出的。职业锚是个人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着个人需要、动机和价值观经过不断地探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贡献区和职业定位,是个人选择和发展自己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由最初研究发现的5种类型拓展为8种:技术或职能型、管理能力型、自主或独立型、安全或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在实际中个人的能力、动机、价值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知识和能力素质、身心素质),进一步强化把个人发展必须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从而产生健康高尚的职业目标。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该职业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不同的公司对职业道德要求的侧重点不同,但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先做人再做事,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职业道德的内涵延伸为良好的个人品质。良好的个人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保证。 二、科学认知自我,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职业生涯设计是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实施的保证。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时,首要问题是帮助个体进行自我评估即科学认知自我。其目的是为了让个体了解自我,发现潜能,悦纳自我,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现状与未来理想职业之间的差距,帮助个体端正态度,从而激发自我潜能、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科学认知自我不是一次二次的探究和职业测评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科学认知自我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探究自己的能力优势。能力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它在一个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同时又在所从事的活动中得到发展。能力往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和技能:二是指个体具有的潜力或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例如:一个人具有领导的潜能,只有在领导岗位上才能体现出来,否则永远是一种潜能。能力又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是指某些特殊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画家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及色彩辨别力等。个体能力差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未来从事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地位越高对能力的要求越高。 2.探究自己的个性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在处事时总是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有自己的行为风格。如有的人对细节敏感;有的人关注整体;有的人善于决断;有的人灵活多变;等等。个性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当他们
素质拓展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素质拓展;课堂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5-0230-02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大学生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民族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素质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的要求,使得高校课堂教学不可能完成所有的教育任务和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之外的素质拓展活动也就当然地成为提升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必然选择。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虽然不能代替课堂专业知识教育,却能对课堂专业知识教育起到积极的补充和完善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教学联系社会实践的桥梁和纽带。然而,要使课堂的理论教学与素质拓展的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切实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还需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和素质拓展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与课堂教学的关系分析
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包括专题演讲、创新计划、社团活动、开展学术沙龙等)开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进而促进就业,为国家输送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素质拓展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还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自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出以后,高校纷纷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然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虽然推行了多年,但到目前为止,高校大学生素质拓展实施的范围还较小,实施效果还不很理想。其中,不能科学地处理大学生素质拓展与课堂教学的关系问题是素质拓展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原因。
毋庸置疑,课堂学习是进一步的拓展活动的基础,没有专业理论知识的铺垫,就而一味地强调实践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来自教师的灌输,教师的知识储备量决定了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量,学生多处于被动地位。即使采用案例教学,学生的主动性有一定的增进,也要受到教师的操控,不能真正启动发现式或体验式学习。而素质拓展活动则不然,它可以全方位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体验发现的乐趣,并从中学习到知识。
素质拓展活动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素质拓展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
素质拓展活动可以极大地促进与拓展课堂的学习,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素质拓展活动可以巩固和加深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当素质拓展活动需要利用课堂教育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其完成时,学生就会主动而充分的地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无疑会强化、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素质拓展活动大多不会只要求运用单一课程的知识,因此有助于学生融通所学,打各门专业课程的限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素质拓展活动是实现知行合一的新渠道
素质拓展活动会促使学生将已经巩固和融通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检验和完善,从而收获新知。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有生命力,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通过调研实践、实战模拟、学术竞赛等素质拓展活动方能日臻完善与成熟,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素质拓展活动对专业知识的延伸和补充最重要的就是使学生实现了知行合一,其缩短了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引导学生追逐学术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素质拓展活动是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式
素质拓展活动可以局部替代课堂教学,使原本偏重于说教性的课堂教学的知识通过素质拓展活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其优势在于利用素质拓展活动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特点,使课程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使教育效果更加明显,并由于是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记忆更加深刻。尤其在科技创新中,学生能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这种研究能够得到专业导师的指导,正是在这种指导下,学生逐步形成了独立科研的能力。学生通过素质拓展活动中的有效方式再现、运用、消化课堂知识,从而对课堂教学计划内的知识进行巩固。
二、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江苏科技大学展开调查走访,通过问卷调查、走访与分析,得出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时间、精力分配上的冲突
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课业压力之下,不可能投入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素质拓展活动。有27.27%的学生很少参加或不愿意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原因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学生们是愿意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但不愿意舍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所以,他们基本上是希望能够把素质拓展活动当做一门课程来安排。
(二)素质拓展活动对学生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对于参加素质拓展活动的主要原因,有98.2%的同学选择了提高自己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这一选项,这说明,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自身需要加强培养的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的动机是积极的、明确的。但学习仅凭热情和兴趣是不够的,还要学校层面加以正确的支持好引导。调查显示,有67.9%的同学比较希望素质拓展活动取得的成绩能算到综合成绩中去,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如今,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尚以学生的第一课堂学习成绩为重要甚至市唯一的标准,学生参与素质拓展活动取得的成绩不能得到很好的评价与考核,导致素质拓展活动缺乏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即使有些高校对学生在素质拓展活动有一定的考核,也往往因为缺少客观记录和考察手段,导致部分学生在素质拓展活动中倾向于形式主义,而忽略了素质拓展活动的实际功能。
(三)学校层面制度和资源支持及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师资方面的缺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素质拓展活动中缺少科学性的筹划与专业化的指导。素质拓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脱离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一定意义上讲更需要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拓展活动大部分是由学工部门组织开展的,专业教师只是受邀参与,并不与工作量直接挂钩,一定程度上也是靠热情在支持,不能真正做到全身心投入。另外,还缺乏配套的经费支持、各种专用的硬件设施和相关的制度保障等。从调查结果中也能看出,制度性制约和资源配置的缺失使活动开展受到限制,不足以调动更多教师和学生积极性。
三、建议和措施
(一)要认识到素质拓展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应该着眼于素质教育整体推进的目标要求,真正将素质拓展活动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来建设。这就要求学校的各个相关部门在素质拓展的活动安排上要有计划性,要规范化,制定完善的素质拓展活动保障体系。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统筹规划,全面负责指导并开展全校性的素质拓展活动。整合教务、学工、团委、学生社团和专业院系的资源,明确分工,从教学体制的完善、教学计划的修订、师资的配备、学生参与的指导、物质条件的保障等方面加以改进,既发挥好素质拓展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又充分发挥素质拓展活动的独特功能。规范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申请、开展、管理,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档案管理,强化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保障和监督。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计划性,有关活动要提前通知,避免时间冲突。增强规范性,严格活动过程管理,注意活动细节控制,保证活动安全。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合理设置拓展内容
课堂的理论教学是实施素质拓展活动的基础,只有在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实现拓展活动的目的。所以,要完善高校的各种教学体制,应用各种教学手段来确保教学质量,真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结合专业知识和社会需求设置拓展训练的内容,才能达到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三)着力进行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指导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
专业的指导教师是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专业技能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从拓展活动的选题、内容的布置、过程的实施和结果的评定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指导。同时选拔和培养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也历来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学主管部门应对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工作量,纳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与职称评定和科研业绩直接挂钩,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四)将素质拓展活动与学生综合测评衔接起来
在学生综合测评中将素质拓展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标准之一;与学分相衔接,开设独立的公选课程,增加相应学分;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拓展活动的监控指标体系,对学生参与活动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考核;设立针对学生的专项奖学金,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 郭晓,张宾.大学生素质拓展在高职院校推广的可行性[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0(2).
[2] 蒿鹏.论做好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2).
素质拓展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 是一种面向全体、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文章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角度入手,并在大学生教育实践与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意义, 阐述了大学生素质拓展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之一,其核心在于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基本综合素质的养成和发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涉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各种素质涵养、基本技能、敬业精神以及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等等。其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创新精神以及意志品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以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是一种新的素质教育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实战演习”。现代拓展训练以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利用自然环境,通过专家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挖掘个人潜力、提升管理水平”的训练目的,全面提高受训者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和团队精神。
目前全国学联实施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其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位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主要内容是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一种现代型学习方式和训练方式,素质拓展训练通过精心创设的特殊情境中的系列活动,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受训者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力求使受训者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的状态。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基本素质训练以户外训练为主,可以将目前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一些项目移植过来,如信任摔、电网、空中漫步、空中单杠、胜利逃亡、合作过桥、巨人梯等等,还可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新的项目。基本素质训练的时间一般安排3天-5天,适宜设在新生进校军训之后进行。如果有条件的话,增设野外和水上项目,时间一般为3天-5天。对野外和水上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综合素质训练适宜安排在大二或大三,时间安排7天左右。综合训练中,应注意培养每个人的综合能力,让每个人都有当主角的机会,不要集中在某一个人身上。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有助于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有益于培养学生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都是课堂教学无法或不能很好完成的素质教育内容。由于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与课堂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一些方面又是无法替代的,因而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实施将推动高校素质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在素质教育形式上的独特性,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规律在实践中的充分运用,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重要特征是非强制性,学生多是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志向出发,自觉自愿选择参与各类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可以激发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也较好地调动和强化了学生求和与自律的自觉性;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在素质教育效益上的低成本性,有助于加速高校素质教育的历史进程,素质拓展训练是在共青团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其成本量来看无需一切从头开始投入,而且还可以充分整合校内资源,大力发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素质教育,所以,在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受到资源限制的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的低成本性将可以加速高校素质教育的历史进程。
世界经济一体化,为中国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这个激烈的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是核心所在。在此情况下,为了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整合和深化教学渠道之外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可以弥补现代教育的不足和创新素质教育的模式,真正把培养人才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与自觉教育意识结合起来,把人文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起来,把课堂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使我们的素质教育在知识、结构、观念、做法上均有一个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黄艺农,刘雯.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校培养学生中的作用及其推广.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11月第5卷第6期
[2]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4卷
[3]张晓玲.试论大学生素质教育.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庄立臣.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发展.2005年5月第3期
素质拓展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拓展;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9-0126-02
素质拓展训练是适应人才的培养需要而产生的,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许多大学生是在安逸平和的环境中长大的,很少经历过磨难,而且由于大多数学生为独生子女,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以自我为中心、过于自傲或自卑、意志力薄弱、心理承受力差等问题日益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之路。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针对心志、身体、品格3种基本素质,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而又不乏人生智慧的活动,使学员从中体验、反思、领悟,使受训者的人格素质得到提升。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作为通过“营造氛围、身临其境”来提升个人和团体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有助于科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在充分认知自我的情况下科学规划人生,因而在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是十分必要而且可行的。
一、大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全面人才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对新生事物有较强的感知力和接受力。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大学生面对优越的生活条件,缺乏挑战精神;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式,产生心理高压;单纯的“三点一线式”学生,抗挫折和打击能力弱;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人格力量先天不足等。所以,在高校中全面开展拓展训练是势在必行的。
拓展训练着眼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弱项,精心的设计了能够震撼他们心理的挑战极限项目,能够让他们在完成一个个惊险刺激的高空项目过程中,接受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当今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完善的知识结构,只是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智力成本,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投入社会竞争后还是将无所作为。拓展训练尽管不能教会大学生们如何把握机遇和迎接挑战,然而,拓展训练却能使大学生的挑战精神得到激发,人格得到完善,能够让他们更有信心地投入到社会,做一个成功的社会人。这种由拓展训练带来的效果,是其他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二)有利于塑造团队意识和精神
沟通与交流是生存的重要方式,而合作则更是确保生存质量的关键。当代大学生虽然与时代的潮流接轨较快,但在沟通和交流方面,特别是合作方面,还受到意识性、主动性不强的局限。狭窄的生活圈子,阻碍了人际关系的融洽;社会的负面影响,堵塞了真诚交往的渠道。久而久之,团队的意识必然随之淡化,团队的积极作用更无从谈起。拓展训练部分项目蕴含了沟通、协作、配合的哲理,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次最生动、最感性的实践。挑战项目前,一些大学生觉得不可思议,有的甚至表示没有胆量完成。然而,通过培训师的引导和同伴的鼓励他们都接受了挑战,同时,充分认识到,这些项目对团队的合作能力挑战很大,团队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就业难,是个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可是,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认识,就业难还与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自信有关。许多大学生缺乏自信的表现在对任何事情都浅尝辄止;对自身价值认识不清;对社会角色定位不准确。拓展训练,采取参与训练、双向交流、亲身体验、共同分享的互动式教学,使大学生更易于认识自我和约束自我。对所设置的挑战项目,没有足够的勇气和自信,无论如何是完不成的。而完成项目后,学生会通过深刻的感悟,将其带到学习工作中,从而把自己培养成心态良好、思维开放、坚强自信、有团队精神、有沟通能力、忠诚且善于学习的高情商的人,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就业的竞争力,从而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具有竞争力。
二、素质拓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广泛推进素质改革教育,促使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目前,高校素质拓展训练培训师均聘请于素质拓展培训公司,当前的素质拓展行业中,各型各类的素质拓展公司日益扮演重要角色并发挥主要作用,他们的存在使得素质拓展培训得以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但不可否认的是,专业化的素质拓展培训公司在不断推进素质拓展训练广泛传播的同时,也日渐暴露出难以掩饰的弊端和问题,如普遍缺乏合理性和规范性。
(一)从团队教练上看
素质拓展公司的团队教练往往由退伍军人和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及有相关经验的社会人员构成,且工作方式多为专兼职相结合。团队结构不稳定、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团队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较为严重。由于受团队教练的学历结构、社会阅历和人文素养所限,普遍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基础,使得素质拓展培训公司在素质拓展训练活动中往往“只重事实、不重理论”,在引领入境及感悟分享的过程中就事论事,对受训者的领悟、激发和教育普遍缺乏广度和深度,总之,因对培训活动指导不力,导致活动项目的层次化、系统化、人性化等方面与学生的要求差距较大,这使得拓展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从培训对象上看
专业化的素质拓展公司的培训对象为社会的各类人员和各类群体,培训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和普适性。这也使得素质拓展公司难以科学、深入、系统地把握各类培训群体的自身特点。就当代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专业化的素质拓展公司在培训中难以做到科学定位、准确把握,不能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这种针对性不强的拓展培训很难在大学生思想中产生颠覆性效果。
(三)从本质目的上看
由于素质拓展公司进行拓展培训的初衷在于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功利色彩,缺乏必要的公益性。在传授知识和激发潜能的同时,出现教育功能和价值工具化、功利化的倾向,从根本上限制了素质拓展培训应有功能的发挥。
三、解决策略
高校着力打造的素质拓展“自训”团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在充分认知自我、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相比较市场化的素质拓展公司而言,高校素质拓展“自训”团队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一)师资团队结构合理
高校素质拓展“自训”团队的教练可选自思政战线上的学生工作者,且学历结构合理,在拓展培训中真正做到以“素质”为核心,以“培训”为手段,以“理论”为引擎,以 “知识、能力、人格”为核心理念,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同时,在体验式拓展培训和感悟分享中能够科学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疏导与教育,使得素质拓展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高度和知识深度,强调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精神境界的同步训练和提升。拓展训练课程是由多个针对不同训练目的的多个学科项目组成,这些项目的使用按照不同的训练目的进行排列组合,将不同类别、不同应用层次的项目穿插使用,这对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很高的要求。
(二)善于把握学员动态
选拔思政战线上的学生工作者作为大学生的拓展教练,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心理特征。便于因材施教,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在实践中提升工作理念和工作水平,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培养适应现代化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探索符合当代大学生新特点新情况的素质拓展活动,增加项目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整合校内外一切有价值的德育教育资源,分年级分层次对学生开展活动,如,针对一年级新生所制定的课程计划主要从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使学生能够通过项目的操作以及从课程的推进来发现自身及班级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找到问题的成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高校素质拓展“自训”团队目的在于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完善、更加到位、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服务式教育和培训,非营利性是“自训”团队的根本特性,这使得“自训”团队能够真正将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作为提升个人和团队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而广泛传播,这种非营利性的思想意识和导向会使得素质拓展训练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同时,也正因为他的公益性,高校可以通过培训提升素质拓展队伍的专业性。召开专题讨论会议,开展课题研究立项,组织相关负责人到兄弟院校考察获取经验,不断提高素质拓展领导小组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创建更为全面合理的项目内容和形式[1]。
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形势之下,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新兴的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智能体系,培育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2]。当然,要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的效果,高校除了建有自训团队外,还要制定长远规划与具体落实措施,完善培训规划,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计划的实施工作,把“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日常管理做好衔接,同时,通过建立健全操作机制、评价机制和对学生的激励机制保证培训工作能够扎实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素质拓展论文范文第5篇
一、什么是素质拓展训练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兼具体能和实践能力,可以提高参与者心理素质的综合素质练习。参与的过程依托身体运动,以体验为方式,以感悟为手段,增进体质、增长知识技能、形成品德。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相比,少了一些说教灌输和刻板枯燥,多了一些运动中的体验感悟和灵活生动。
二、素质拓展训练的理念
素质拓展训练是依托身体运动进行的,身体的运动可以增强参与者体质,促进参与者健康成长,培养运动兴趣和终身锻炼意识,将参与者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
教学过程强调尊重个体。素质拓展训练的授课方式是以体验式教学为主,参与者通过体验——感悟——分享——提升进行自我学习,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参与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尊重每一个参与个体。
重视引导,授课者将哲学、心理学、管理学、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相融合。在分享过程中多种观点交叉,使参与者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三、素质拓展训练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1.增强体质,增进参与者身心健康
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多以游戏性运动和户外运动为主,参与者可以通过身体活动增强灵活性、协调性、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经常参与可以提升生理机能,提高健康水平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缓解学习期间脑力疲劳。
2.传授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培养参与者体育能力和习惯
参与素质拓展训练需要运用大量运动技巧,这就要求参与者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游戏性运动和户外运动强度和难度可以调节,对于参与者运动能力要求较低,适合不同能力人群参与活动,对参与者产生运动的兴趣爱好,培养良好的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有积极作用。
3.发展竞技体育才能,提高学校竞技运动水平
定向越野、攀岩等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规模比赛。例如定向越野是国际定向运动联合会(IOF)正式承认的比赛项目之一,也是国际军体理事会(International Militaire Spot)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攀岩项目,自1987年我国登协开始举办攀岩比赛也已列入全国比赛项目。学校开展此类项目的素质拓展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竞技体育才能,提高学校竞技运动水平。
4.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通过各种难度项目的挑战与刺激,激发参与者的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在团队完成的项目中,可以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发扬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极大增强合作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参与者心理素质的目的。同时素质拓展训练可以让参与者在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身信心,克服心理惰性,磨炼战胜困难的毅力,调适身心状态,乐观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的挑战,认识群体的作用,增进参与意识和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和与他人合作。
四、素质拓展训练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多样性
作为新兴的一种体验式运动,素质拓展训练可以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和练习方式,例如模块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游戏性教学、分享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建构式教学、自主学习法、互动式学习法等。
多种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利于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综合课程。运用已有的知识,探索相应发展的新内容。方法手段的多样性重构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处地位、关系,可以有效地调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优质地完成教学活动。
五、素质拓展训练内容选取原则与思路
素质拓展训练内容可以根据学校体育的任务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构建学生良好品质和个性发展进行设计。可以特别设计出有不同难度、不同目的的体育运动。以健康、文明、安全系数较大的运动项目为主有效身体运动的同时,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服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素质拓展训练含有许多当前社会上流行的体育项目、游戏性运动以及户外运动,符合当代大学生兴趣和体育运动的时展需要。它可以促使学生从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学习的动机,为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服务,提高时效性。
六、素质拓展训练开展的场地器材条件
素质拓展训练可划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室内项目多以游戏性运动为主,对于器材要求不高。室外项目例如毕业墙、徒步、定向越野、断桥等,此类项目有些需要特殊器材。目前,我区高校陆续在建设素质拓展中心,常规户外项目的器材可以支撑素质拓展训练课程。有些对场地有要求的项目,如徒步、定向越野等,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理环境,教师自行选址设计。
七、素质拓展训练的师资培训
开展素质拓展训练教师应当具备体育、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培训技术等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上应当熟[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悉各种拓展项目的操作流程,能够灵活运用团队搭建的原理与技巧。除此之外,还需要强健的体魄、良好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综上可知,素质拓展训练与高校公共体育课在设置的理念、目标、目的、意义、教学方法、开设内容上基本趋同。物质条件、教师能力及学生实际情况也基本符合我区高校现有条件。这说明素质拓展训练内容适合我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
建议我区各高校将素质拓展训练纳入公共体育教学当中,并完善保障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培训。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课改进程,提高授课水平。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批教学研究立项课题 项目编号:137252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