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德育教育论文(精选5篇)
家庭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德育为本,德育,家庭,教育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家庭本位"的农业社会,家庭是最重要的生产和消费的运作单位,因此,中国历来主张先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家庭教育的地位也尤为突出。为了护家族的和谐与稳定,古代思想家倡导"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等道德规范,形成了传统的家庭道德教育观。中国传统的家庭德育观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甚至是其他亚洲国家都有深刻的影响,对其进行梳理归纳,对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传统社会重视家庭教育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的德育思想中,家庭德育占有重要地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人的青少年时代工作之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这段时间的思想基础没有打好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品德取向,中国传统社会非常重视家庭的德育教育,是有原因的。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家庭在维持生存和生计上的重要性很大,而个人的力量则微不足道,家庭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个人,家庭成为维持个人生存的主要工具,成为个人各方面生活的活动范围。"在中国,简直可以说,除家族外,就没有社会生活。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固然生活在家族的范围以内,少数的土大夫,除偶然出仕外,从生到死,也莫不活动在家族的范围之内,家族就象一个个无形的人为堡垒,也是每个人最安全的避风港。
由于家庭本位的原因,德育展开又是围绕家庭开展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能否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关系着社会是否能够长期安定发展。所以思想家都特别重视家庭的教育.尽管历代统治者和教育家有着不同的出发点或具体目的,但首重德育则是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不仅停留于诏诰教喻和理论探索,而且也付诸在不同层面的德育实践中。
中国古代的的家庭德育思想.为我们今天的独生子女德育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我国当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德育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或为了给子女的今天及未来提供更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忙于家庭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子女的道德教育;或为了使子女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拥有一技之长而片面强调技能教育,而放松了道德教育;或虽然对子女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却又缺乏以身作则的自律精神,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还有个别的独生子女父母仍然抱有"树大自然直"的观念,忽视了子女的早期道德教育,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机。解决这些同题.我们可以借鉴古代家训中家庭德育思想的合理成分,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而且,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家庭道德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的家庭德育思想,仍然是值得提倡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道德教育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教育。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孝悌为本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的重点关注对象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协调,家庭关系也是国家秩序的逻辑起点。"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意思就是说:每个家庭都建立了良好的秩序,整个国家便随之稳定、繁荣。"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因此,中国古代普遍认为,对家庭成员的伦理教育,使之在今后的家庭生活以至于社会生活中,才能打下德行修养方面的基础。而伦理教育的重点,就是孝悌观念。《论语o学而》中孔子论述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表明孔子把教育中的孝悌观念放在了家庭德育的首位。孟子也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孟子还说:"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王庖麟的《三字经》中,也把孝悌放在了"十义"的首位:人之伦、父母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凡训蒙,需讲究。中国古代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思想普遍认为,家庭德育应该由人最基本的血缘亲情而广推天下,从孩子的亲亲本能入手,到长大知敬其兄长,这便是"孝悌",这两者就是德育的根本,有了"孝悌"便有了仁义,推而广之,就可以成为一个有德行有修养的人。
二、提倡仁爱
在中国古代家庭德育体系中,"仁爱"是"孝悌"之外一个重要的人伦原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华民族传统家庭教育体系中很有特色的部分。仁爱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人的情感世界的纽带,也是一个人进行自我约束和自律的道德方法。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提倡仁爱的原因是希望在家庭生活中,人人相互尊重,相互关怀,形成浓浓的家庭亲情,推及到社会既是希望能够维护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说过「仁民而爱物孟子说:「仁者爱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孟子给我们的答案是,作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应该爱人,同时,在接受别人的爱的同时要感谢,要懂得他人的付出。因为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又另一个人的存在产生的。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孔子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颜渊》所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罗光先生言:我的生命乃一大善,生命便常播散生命,播散生命所有.我和人和物相接触时,我愿以我所有播散给别的人和别的物,同时我也接受别的人和别的物给予我的善,我愿还报以善,这种善的往返,就是爱的旋律。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第一、家庭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强调一个"早"字。反应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家庭教育的积极主动的态度。人之一生.多有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一至十余岁,此数年问,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童稚之学--当以先人之言为主。""幼而示之以均一,则长无争财之患;幼而教之以严谨,则长无悖慢之患;幼而有所分别,则长无为恶之患。"早期教育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避免形成不良道德品之后重新塑造的痛苦。"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知识,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之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之为则为,使之止则止。"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同时,中国古代认为孩子在幼年时期,是人生的最宝贵的时期,也是储备知识和形成道德素养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年知识未开,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然提起,尚可数行成诵。""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晋代葛洪说:"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显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学业和知识不断增长的时候,在知识增长的同时,能够协助其道德判断和道德精神的提高。
第二、家庭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
在《论语·子罕》中有记载日:"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及,约我以礼,欲罢不能。"王通的《文中子·立命》中也谈及孔子先教《诗》、《礼》后教《春秋》、《乐》、《书》、《易》,体现了循序渐进思想。至南宋朱熹进而主张先"从细小做起,方能克得如此大。"王夫之也说:"大小粗细,俱学者所不可遗之事,而以小子属性之不齐,蛄且使其小且粗者,俾其事之易尽,而以渐得其理,然后授之以大且精者之事,而以用力之熟,扩充有自,则大且精者之事可得而学矣。"颜元在《颜元集·四书正误》卷三和《习斋记余》中也多次论及此道。
颜之推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加深的过程。《家训》举例说:"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功业。"人的品质的形成,是一个由多次行为积累而后善成品质的过程。因此,道德教育不应局限于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的某些阶段,而应该贯穿道德品质形成的全过程。孩子长大成人,远离父母,甚至已经形成为三千人将领,年龄也已过四十,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家庭道德教育的结束,父母对他们仍有教育的义务。家庭德育的这种反复性、过程性,说明了家庭德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只有经常不断地进行,才能最终"成其功业"。
第三、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注重教育的互动性、相互性原则。
家庭教育是一种双向教育,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互动,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看出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在互动性和相互性上的表现父慈子孝体现教育的双向性。中国古代家庭德育提倡孝悌的观点,但是在对子女的教育上的方法是很科学的。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单项的,父慈子孝的观点是中国古代处理父子关系和进行家庭教育的基本观点.父慈子孝的观点是孔子提出的,孔子坚持"父父,子子"的主张,要求做到"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孔子认为做父亲的应该对孩子慈爱,但是孔子所说的慈爱,并非单纯的父爱,更不是溺爱,而是包含了教育的内容.《论语》中有关孔子教子的记载有两条,而这两条都是教儿子孔鲤(伯鱼)为学的.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另外一条是:子谓伯鱼曰:’汝为《周南》,《召南》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犹正墙胑而立也.其中就表达了孔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劝导式的,而不是强迫式的。
注意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作用。颜之推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需要做出努力,教育者自己的行为和品德,对受教育者有很大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重要的不是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亲身示范。孩子对父母的仿效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勉强和强制,人在幼年的时候,思想尚未定型,最容易受到身边的人的影响,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往往对孩子有很深刻的教育作用。这样的教育方法也符合一般的德育教育的规律。
教学相长的观点体现教育的互动性
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人所倡导的师生之问应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育传统。学生通过学习而知自己的不足,以此反省自己,努力学习。教师通过施教而知自己尚有不明了的地方,以此而自强不息,教与学两方面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历史上明确提出这一思想的当属《礼记·学记》,它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论述了这一思想较好的还有韩愈,韩愈名篇《师说》记有:"孔子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王阳明应当说是实现这一思想的楷模,他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盖教学相长也,诸生类善,当自吾始。意思是鼓励学生"谏师",批评指出老师的缺点错误,而老师应乐于接受。王阳明还直呼"当自吾始",要从我做起。
四、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针对性德育原则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而获得巨大成功的教育家。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孔子通过深人细致地观察了解,能够准确地把握众多学生的个性特征-----即道德、智力、性格、能力、志向、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然后从学生实际出发,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道德教育和教学,这方面的例证,《论语》记述颇多,最典型的一例是《论语·先进》中一段记载:一次,子路冉有两人都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得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回答。这使孔子的另一位学生公西华迷惑不解。孔子向他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说,平时冉有做事退缩,所以要鼓励他;而子路胆量超人,做事鲁莽好胜,所以要抑止他一下。这种有扬有抑、补偏救弊的教育,正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辩证法。孟子、苟子继承了孔子"因材施教"思想,并有所发展。孟子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及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指出为适应不同程度和才资的学生,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苟子则主张在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实际,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内容,并总结出九条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如"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等等。我国古代若干德育原则及对现在思想教育的启示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
当代社会大多数家庭与过去相比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青少年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客观环境使他们学习兄友弟恭,容易滋养青少年自我中心等缺点,加上社会竞争逐渐激烈,父母更注重青少年的知识教育,而放松其品德培养,导致出现重智轻德,甚至家庭道德教育空白的现象,阻碍了家庭成员积极向上的人格的建立。因此,我们必须继承和发展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的合理方面,发挥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的现代价值。
加强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德育职能。现代家庭教育中,德育职能由于社会竞争激烈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功利性比较强的教育职能,传统家庭教育倡导以德为先,古人主张"养正于蒙"、"教子婴孩",就是要从小注意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的培养,把道德实践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使其耦合家庭血亲性的伦理意义。要在生活中不断的提升我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必须从家庭教育入手。
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特别推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持家,何以国为"的观念,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从小事细微处着手的理念,培养青少年先天下之忧而又,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对家庭和社会都多少缺乏责任感,也惧怕承担责任。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十分注重从社会需要角度,培养受教育者。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要使青少年从小形成对社会对家庭有责任感的心态是每个家庭首要的。
总之,中国传统家庭德育教育对我们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上面所述,挂一漏万,但希望能对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启益。
参考文献:
[1]中国德育思想史[M]江万秀李春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第1版
[2]德育心理学[M]陈安福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第1版
[3]家庭德育与子女成才[M]刘英河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第1版
[4]中国传统教育导论[M]王炳照武汉: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
家庭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
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幼儿家庭品德教育存在如下倾向性问题:
一、从总体上讲,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心态比较普遍
在对幼儿培养上,不少家长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性格教育。北京IEA学前项目调查表明,家长对教养机构教育内容期望的9项供选择项目中,选择率最高的是“读书”、“写字能力”的培养(北京市,6岁组地区为41.4%,镇47.02%,乡67.04%),选择率最低的是文明行为(城区2.32%,镇4.16%,乡7.09%),这种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据幼儿园老师反映,许多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了吗,故事会讲吗,孩子在班上数第几名,等等。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重智轻德是相当多父母的一种心态。而且随着孩子入学,这种倾向会更严重。当今中小学家长有意识的家庭教育重点往往放在对子女学习活动的管理上,用功第一,成绩第一,已成为家长的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以孩子是否考上大学,来判定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成为许多家长的教育信条。
幼儿家长重智轻德的价值观倾向,有其心理的和社会的原因。阿勃勒等认为,“在既不能决定又不能预见子女职业命运的社会里,双亲在其子女的教育上关心的焦点必然首先指向社会所期望的一般能力方面,而这种能力又主要被视为可以用学业成就来测定”。这可以说是家长教养心态的一种社会背景,也是现在以应试、分数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的反馈。我们认为,重视智育、崇尚智慧、希望孩子受高等教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出于急功近利,仅仅重视孩子的分数,忽视其个性和品德发展是难以造就真正人材的。许多事实表明,有些人既使考上了大学,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优秀品质,也难以避免精神的危机和动摇。
二、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
三、某些传统美德遭致冷遇,新的观念尚未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人们对待生活、对待人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的道德价值观也随之有了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如竞争意识、开拓精神等,也有一些消极倾向,如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基础文明遭致冷遇,新的伦理观念、行为准则尚未健全。在幼儿家庭品德教育中下述问题是需要正确认识并加以矫正的。
1.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家庭指导儿童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使儿童自发的、本能的行为规范化,因而在家庭教育中有成文或不成文的规矩,使孩子明确行为的是非,并严格要求其施行是重要的教育原则。观察发现,目前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有许多年轻的父母认为对孩子提出严格的要求便委屈了他们,于是常屈从于孩子,放弃教育要求,这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无分中外,在传统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一向从严。本世纪20年代,因受美国哲学家,也是心理学家的杜威(JohnDewey,1859-1952)所倡导的儿童本位教育观念的影响,从成人规范取向,转而重视儿童本身兴趣与个性的发展。于是在家庭教育上,一度趋于民主与宽容的管教方式。近二三十年来,青少年问题日益严重,其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生活无定向,行为无规范。一般认为,青少年之所以缺乏适应社会能力,与其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密切关系;在急剧变迁的现社会中,父母未能以适度的方法管教子女,致使长大后无法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现在父母管教子女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改变的取向可以用8个字来表示:管束、冀望、教导、关爱。上述“八字诀”,不只是代表现今父母管教子女的新观念,而且经由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凡是遵循这种教养方式的父母,才是具有威信型的父母。据美国心理学家鲍伦德(Baumrind,1968,1971,1973)的研究和解释,只有威信型父母,才能够教养出具有工具性能力(instrumentalcompetence)的儿童。所谓工具性能力,是指儿童在对人对事的行为上,较多表现肯独立、负责任、尚勤奋、重成就等性格特征。鲍伦德调查研究发现,小学低中年级儿童中,凡是具有工具性能力的学童,分析其家庭背景,几乎全是在威信型父母管教下成长的。除工具性能力之外,威信型父母教养出来的儿童,另外也较多表现出友善、助人、合群、自信等特征。以前,心理学家曾担心过,父母严格管束孩子行为,将不利于儿童自信心与独立性格的培养。鲍伦德的研究,澄清了这一疑虑。成长中的儿童,在行为上是需要管束的。除了管束之外,必须配合其他条件,如对孩子管之、望之、教之、爱之四者兼备。
2.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西方社会在消费与生活领域内的示范效应对于一般群众和青年人的影响是强烈的、普遍的。高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野蛮消费等各种非理性消费,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中,溺爱孩子、过份满足或即刻满足孩子的欲望和要求已成为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生活中经常可以发现,不少幼儿衣服太多,玩具太多,零食太多,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程度,许多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结果变得不知珍惜物品、浮躁、任性、无克制力。这样的儿童往往追求享受,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问题儿童、不良少年。心理学家格罗克(Glueck)在哈佛大学从事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犯罪和家庭,尤其是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青少年犯罪并不是青少年时期的一种新现象,他只是那些来自儿童期的不良行为发展的延伸物而已;从儿童道德发展中存在的“危险性”问题中,可以“预言”哪些儿童存在着成为青少年罪犯的可能。许多事实表明,青少年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追求吃喝玩乐开始的,他们犯错误的特征之一就是表现出过分的物质欲求。如他们有反常的饮食要求,过分讲究饮食的口味,极力想吃好的喝好的,爱吃零食、嘴馋。在青少年时期,由于性成熟过程的到来,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理和感官的需要,则可能失去理智,染上不良行为。不良青少年的表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意志薄弱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为了使孩子经得起青春期的考验,从小培养孩子需要的度量感是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由斯马达教育中萌发的,继后被洛克、卢梭等所推崇的教育原则——限制物质享受,反对娇生惯养则是一种带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原则。需要的饱和容易使人心生怠惰而不求上进。人往往是借着一种“欠缺感”和“饥饿感”不断涌现奋斗的意欲而有所作为的。
在商品经济发展,物质比较丰裕的今天,对幼儿的教育应重视传统的尚俭精神。尚俭是为了养德。使他们用理智规范人对物质消费的追求,以抗拒享乐至上主义和拜金主义的诱惑。
3.忽视自立态度的培养儿童发展的方向是由依赖走向独立。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就是做和孩子分离的准备工作,就是帮助孩子离开摇篮,逐步地不依赖父母而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这种目标也正与儿童内在的需要相一致。本来,孩子的天性并不是被动地按他人的吩咐行事,而是主动找事情干的。如婴儿刚刚学会走路,外出时就不要人抱,非要自己走。随着自我意识的萌发,活动能力的增强,孩子很喜欢做事。但是不少大人觉得让小孩子做事似乎就是不疼爱,于是常常照顾过多,包办太多,结果教养出依赖性强的儿童。
幼儿的自立态度或自立性,其重要体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初步的自理能力,掌握初步的自我服务技能。对于这个问题,西方社会是比较重视的。在美国有让小孩一个人睡眠的习惯。为了安全起见,他们还常常用一种网围在床的外面。在美国的幼儿教育中,从一岁半就开始培养婴儿的自我服务技能。这是因为美国人十分珍视人的独立性和自力更生精神。他们认为自我服务技能的掌握,可以增强幼儿的独立性和成功感;可以使儿童、家长双方受益,而且还可以巩固和发展民族独立自主的价值观念。现代欧美一些国家,也很重视孩子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生存训练。14岁的孩子就应当自己去找活干,挣一点生活费。18岁的孩子如果仍依赖父母,就会被人看不起,就连他自己也感到是一种耻辱。正是这种做法,成为保持民族活力的一种重要机制。这种教育观念是值得借鉴的。
幼儿的自立态度应该从小培养,父母不仅要结合其年龄,培养初步生活自理能力,还要提供机会使孩子对适合他的年龄和理解力的事情做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他有某种选择权和决定权。只有通过大量的机会让孩子作出选择或决定,才能使他们从大量的行为结果的反馈中认识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有当儿童真正地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任,他们才可能变得有责任心。如果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能够对一些小事情有自己的看法,能作出决定,将来在决定大问题上很有可能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性,这也是未来社会越来越期待的性格特征。
过去人们一向认为,独立性是少年期孩子的特征,对于青少年要培养其个性、独立性。可是,较强的判断能力、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是不可能在孩子十几岁时一下子就具有的。在孩子幼年时期,父母就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形成与其年龄相应的成熟的自主行为、责任感。否则容易抑制儿童的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教育,特别是少年期的教育留下隐患。中国的父母热爱子女、望子成龙远远超过西方,做父母的有极强的牺牲精神来养儿育女,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是需要警惕和克制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这样才能培养自主、自律、自强之人。
4.忽视幼儿协作精神的培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我国传统文化就特别强调“谦让”、“合作”、“乐群”等行为准则。这些传统的教养思想对于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和积极意义。但是现在不少幼儿家长出于对孩子的保护和“自立”性格的培养,常常表现出不适当的关切以及对攻击行为的纵容。日常观察的典型行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家庭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庭教育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23)04-0007-02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德才兼备”,因为这样的人是社会最乐于接纳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一个人的道德教育,它以儒家为核心维持了中华文明的稳定和延续,这与重视道德教育是分不开的。当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道德的力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欲的膨胀,道德教育受到了冲击和挑战,所以抓好道德教育对我们这个时代更为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人生教育中的第一阶段,所以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培养有奠基的作用。
一、道德与道德教育
(一)道德的定义
道德是由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间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各种准则或规范。①
由此可知,道德是具有明显社会属性的概念,与社会活动密不可分,而道德的实现与评价的基础都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中国古代教育家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②就是指人在内心中具备道德以后,在实践行为中就会有外化的表现。一个人有没有道德,不是由口头表达来判定的,而是由行为、实践来判定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忽视,正是许多道德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二)道德教育与品德形成
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品德形成来实现目标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人内心的成长和外部环境影响共同的产物,对人的行为产生稳定的道德性影响。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一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个性中的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③
我国公认的品德结构,是四要素说,所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道德教育要以这四方面为着眼点,促进品德形成。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指伴随着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克服各种困难的品质;道德行为就是人在道德意志支配下的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所以品德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
(三)道德教育中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有许多问题,所以才会导致目前道德缺失的局面,大致总结有以下三种问题:片面重视形式而忽略实际效果;重视道德理论的传授和学习而忽略了个人的道德实践;道德教育中违背品德形成规律,不重视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④
这些问题从古至今事实上都存在,但今天更为严重;既存在于受教育者,也存在于教育者本身;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
中国古代汉朝以道德作为任命官员的标准,前期对社会有很大稳定作用,然而后期流于形式,出现比赛守孝以争夺功名的现象,这就是重形式不重实质,并与政治权力相结合,弄得不伦不类。目前许多学校片面重视升学率,空设道德教育课程而没有落实,实在令人堪忧。目前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有些教师空谈道德,却没有注意学生的实践;或教师本身没有践行道德行为,难以服众。这种情况在一些家庭中也常见,只是身份换成了家长与子女。
自建国后一些政治运动产生了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情况有了一定改善,但还远远不够。有些人目睹当前道德缺失问题不够理性,对于道德教育急于求成,也造成了不少道德教育问题产生。
二、家庭教育的意义与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
道德教育不能违背品德形成规律,需要从整个人生的教育过程着眼,从第一步开始就打好基础。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最初接受的教育,从历史上看也是最早的教育形式。人出生以后,父母成为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再加上遗传基因等因素,奠定了以后成长的根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⑤很明显,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这个阶段性飞跃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或者这个飞跃不能及时实现,儿童长大后无法适应社会;或者儿童遭受难以承受的认知矛盾,对道德丧失信心,长大后对社会安定不利。
(二)目前家庭教育的问题
家庭教育在人类教育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但在今天也有许多问题。首先,教育内容庸俗化。受到商品经济大潮影响,有些家长对子女片面强调经济的重要性,鼓吹拜金论。而受到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些家长甚至向子女传授扭曲的价值观。
其次,家庭教育没有良好的理论支撑。家庭教育具有血缘性和封闭性,所以也没有像学校教育一样标准规范的理论。中国古代有很多家训类书籍,但在近代化进程中受到批判,没有得到重视和研究。民间大多数家庭是依靠老辈经验来教育后代,但由于传统文化受到近现代政治运动的冲击,很多老辈人的经验也大多被人们遗忘、忽视。现在家长一味溺爱孩子,或依自己的情绪变化而改变对子女的态度,这些都不利于家庭教育和子女人格培养。
第三,家庭教育的稳定性受到挑战。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在上升,很多儿童成为单亲儿童,甚至成为弃儿。家庭教育的环境遭受破坏,儿童的心理亦遭受不可弥补的创伤。这些儿童长大后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受到扭曲,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第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历史上是先后顺序,在现实中是相继关系。然而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只在学校,不知道家庭教育的意义,把教育任务和责任全推给了学校。部分学校则认为学校只负责传授知识,不愿承担家庭教育缺失的部分,于是家庭与学校教育无法顺利衔接,不利于孩子成长。
第五,家庭教育缺少榜样。目前很多家长本身就存在诸多道德与知识上的缺失,尤其是道德缺失,对子女影响更坏。知识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学校,而道德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家庭,品德形成与榜样的力量密不可分,可惜很多家长没有成为家庭教育的榜样,所以道德教育沦为空谈,家庭教育也受到了冲击。
三、家庭教育对道德教育的作用
(一)家庭教育是道德认识的开始
家庭教育与道德教育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是道德教育的开始。道德教育中的道德认识可以由家庭教育来实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就认为通过父母和家庭形成的儿童早期经验,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往往是不可逆转的。与父母、与家庭相比较,学校的德育功能只是处于次要地位。⑥
中国传统儒家的教育理念也认为,“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⑦“孝悌”正是家庭道德教育的核心,而外化的表现就是“忠义”,可见家庭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一生有深远的影响,比如岳母刺字的故事。所以换言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品德有指向性作用。
(二)家庭教育是道德情感的基石
父母的价值情感判定直接影响到子女的价值情感判定,而且会影响子女一生。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就能说明这一问题。孟母以斩断织机上的布来说明半途而废的害处,孟子被母亲的情感打动,也有了如母亲一样的价值判定,影响其一生。
人在儿童时代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即皮亚杰所说他律道德阶段,所以好的家庭环境本身就是道德情感塑造的基础。外部要有好的居住环境,还举孟母的例子,三迁择邻,正是好环境的塑造;内部要有好的生活环境,荀子认为:“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⑧所谓移风易俗,潜移默化,家庭中的道德情感就是这样养成的,和谐的家庭有助于子女良好性格的培养。
(三)家庭教育是道德意志的模具
意志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道德意志就是一个人能否坚守道德的关键,如果比作钢铁,家庭教育就是道德意志的模具,确定它的“形状”,后面的教育就是浇铸的过程,最后成为一块“好钢”。
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⑨这个“动心忍性”在家庭教育中就该落实。宋庆龄在小时候,有一次父亲要带全家出去,但宋庆龄答应了一位小朋友来家里玩,所以不愿和父亲出去,他的父亲知道后就尊重了女儿的决定,这正是培养子女道德意志的好机会。
所以明智的父母要注意培养子女的道德意志,而且本人也要发挥榜样作用。儿童很容易受家长影响,父母的身教更胜于言教。宋庆龄的父亲就用行动支持了女儿的道德意志。溺爱则是对意志模具的破坏,万万要不得。
(四)家庭教育是道德行为的起点
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目标,只有实践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孔子就十分重视道德行为的践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⑩这“出”和“入”事实上都是围绕家庭的,“孝悌”则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外化就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道德行为,只有实践做好并形成品德了,才能学习文化知识。这正是家庭道德教育过程的描述,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行为上。
偶然的道德行为还不能算是品德的形成,正如孟子所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所以要持之以恒,才能真正“生”成品德。子女的道德行为持之以恒,重点在于家长的榜样作用。
社会学习理论的创立者班杜拉(A.Bandura)通过大量实验和理论总结后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人借助于内部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儿童对榜样行为进行观察学习的结果。
观察学习正是儿童最擅长的,也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手段。正所谓正人先正己,家长的道德行为是子女道德行为的示范,如果家长的道德行为无法保证,那么家庭道德教育也就是空谈。
四、结语
家庭道德教育通过对子女素质的培养,会逐渐使其形成稳固的品德,并伴随其一生,为社会造福。家庭教育应以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并把它落实。而且家庭教育的前提是要有家庭的稳定存在,否则教育很难开展。道德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庭道德教育只是它的第一步,需要一个人一生去完善,但这一步走好,走上正轨,后面的路也就不难走,不会走偏了,只要假以时日,就会像荀子说的,“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注释:
①③⑤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127,p128,p132,p141.
②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告子章句上.长沙:岳麓书社,2004,p368,p366.
④龙艺.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9.
⑥彭迎春,蒋仕梅.品德养成与家庭教育.科技信息,2008(27).
⑦⑩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学而第一.长沙:岳麓书社,2004,p54,p56.
⑧梁启雄.荀子简释:儒效第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p95.
⑨朱熹.四书集注:孟子告子章句下.长沙:岳麓书社,2004,p382.
梁启雄.荀子简释:劝学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p4.
【参考文献】
[1]路海东.学校教育心理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朱熹.四书集注.长沙:岳麓书社,2004.
[3]龙艺.道德教育中的几个问题.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9.
家庭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和举措集众家之长,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又独树一帜形成了以培养读书明理的君子为目标,家庭道德教育中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以严谨丰富的家书教育为手段,注重知、情、意、行的全面的鲜明特色。
关键词
曾国藩;家庭教育;特色;道德
曾国藩依靠科举制度走上仕途,侍奉过三朝君主,恩宠有加,但其两个儿子并未继承父业,曾国藩也未强迫他考取功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灵活性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彰显其显著的家庭教育特色。
一、以读书明理之君子为教育目的
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道德教育的内容,明确家庭道德教育目的无疑对施教者选择合适的施教内容起到了决定作用。曾国藩的仕途可谓是一个成功者,官居高位的他在写给九岁纪鸿儿的信中确说: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孙走向仕途,但是曾国藩并不希望纪鸿儿为多大的官,曾国藩只希望他能够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1]11。我们不难从曾国藩对子孙的殷切希望中看出其将子孙的教育定位在哪里。他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中十分注重培养子女的学识,为学占据了其思想体系的重要位置。其“读书明理之君子”为目的的思想与“读书为官”严重相悖,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不多见的,这正是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闪光点,也是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2]28。曾国藩为什么以“读书明理之君子”为家庭道德教育的目的,其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他本人受到传统家训文化的深刻熏陶,曾国藩比较推崇且经常熟读的家书有《颜氏家训》《聪训斋语》《庭训格言》等等[3]37,这些家训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要求提升自我,进行自我人格完善的。二是身居官场的曾国藩对官场环境的了解,他深知官场中政治斗争相当激烈,“官场险恶,祸福无常”的道理在他心中犹如明镜,在其看来“为官”并非人生经历中的上上之选。曾国藩心中对子孙的期望就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明理的君子,从事何种工作皆无所谓。为了给子女营造读书明理的环境,其在家中收藏大量书籍以便子孙阅读,并不留财产给儿子,让其一心一意读书向学,以成为广读书、知事理、为君子的人才。
二、以因材施教为家庭道德教育原则
曾国藩在弟妹子侄的道德教育中倡导的是个性教育,他会根据他们的兴趣和本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对策。首先他非常尊重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他认识到“从前教诸弟,常限功课”,那是“强人所难”,未按他们兴趣施教,而是采取过多的限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于儿子的教育他没有强求他们考取功名,而是通过有益的引导,培养他们的兴趣发展,对洋务感兴趣的曾纪泽成为清朝著名外交家,对数学感兴趣的曾纪鸿成为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其次曾国藩能洞察到弟妹子侄的本性进行区别教育,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九弟贪财,喜购置田宅,此做法不对,在深知九弟本性并明白自己不能完全阻止他的行为时,曾国藩采取了劝说的方法对九弟进行教育。总之,曾国藩可谓用心良苦,对弟妹子侄的教育可谓做到了有的放矢,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这种施教方法也让曾国藩收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其弟妹子侄大多成才。
三、以严谨丰富家书教育为家庭道德施教手段
书信教授是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施行的手段。书信的特点是使用书面语言,这种语言对思想的表达更细腻、更亲切、更准确、逻辑性强,有口头语无法表现、无法替代的作用,并且可以多次阅读和长期保存。除以上特点外,曾国藩所写的家书还具备以下两个特点:首先,书写特别仔细,内容严谨。一向以严谨作风行事的曾国藩,在其写给家人的书信中得到了印证。无论是书写的字体、还是表达的逻辑都是十分严谨,读过曾国藩家书的人都给予了认同和肯定。其次,书信内容全面。其每封书信皆是有感而发,绝非报平安之类的应付了事。这些书信承载着向其子弟传递曾国藩智慧结晶和人生经验的使命,更是承载着对弟妹子侄的道德教育的重任。他做到了“长兄如父”,对弟妹们进行了大量的孝、勤、俭等家庭美德教育。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思想施行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家书的教育功能的发挥,家书既联络了情感又施行了道德教育思想。他的弟弟们深受熏陶,皆有长进,最后都成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主力。尤其是九弟曾国荃从家书中得到了更多的指导,故最有作为,他文武双全,官至总督。长子曾纪泽受到父亲的家书教导多而具体,故人品端正,学问渊博,诗文书画俱佳,又自学粗通英文,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这些都与曾国藩家书仔细、内容严谨全面不无关系。
四、家庭道德教育过程注重知、情、意、行全面培养
家庭道德教育过程是指在施教者有目的精心教导下,受教者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优良道德的过程[4]104。受教者的道德培养过程由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曾国藩家庭道德教育过程中坚持“道德知”和“道德行”的合一,兼顾“道德情”与“道德意”的培养,并突出“道德行”是符合道德教育规律的。事实上,曾国藩在写给弟妹子侄的家书阐述了大量的家庭道德教育内容的同时,他也非常重视家庭道德过程[5]101,如“早起”这一事上就可以看出。曾国藩写信给儿子曾纪泽,讨论关于“早起”的话题。其指出,清朝历代皇清晨四点起床,保持两百年不变。曾国藩的太爷爷衍胜、爷爷曾玉屏都是天未亮就起床,冬季一般读书一小时才见天明。接着他又举了他父亲、曾纪泽的爷爷“早起”的事例,他说,你爷爷没到黎明就起床,如有事起床更早,每晚都会起那么一两次,这种情况你也见过的。之所以跟曾纪泽介绍“早起”的事例,主要是说其曾家有“早起”的家风[6]17,其要求成年的曾纪泽要继承家风,作出表率。首先,曾国藩以朝圣至其列祖,以宏至微、以远至近来的促使其儿形成“早起”的道德认知,可谓是在对其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做了缜密思考。其次,现身说法,父亲身体力行,每日早起,你为什么不能坚持,培养儿子的道德意志,最后希望儿子付出行动,带领新媳妇每日早起,要求儿子道德实践。
作者:曹虹 陈玉峰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档案馆
参考文献
[1]刘兴邦.论曾国藩的家庭伦理道德教育[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3).
[2]童中平.论曾国藩家庭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与经验来源[J].船山学刊,2006,60(2).
[3]严俊杰,黄正泉.浅析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J].船山学刊,2007,66(4).
[4]吴变英.浅析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21(6).
家庭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一个人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必然要完成一个社会化过程,而其中道德社会化是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本文深入剖析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优化与再造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方案。
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道德社会化是行为主体将特定社会所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转化成自己的内心信念,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切实履行的过程。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是应对道德环境日益复杂化和道德衡量准则的缺失与瓦解。
一、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日趋复杂
1.宏观环境
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道德也经历着根本性变革。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衍生出的新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与政治意识形态高度整合的传统道德,西方社会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功利主义、个人取向的道德乃至取代了现实生活中市场之外的超功利的、集体主义取向的道德。这种道德的现存状态充斥着当前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宏观环境。这一宏观环境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也对现代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微观环境
(1)家庭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家庭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主要场所,但是“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及优越的成长环境往往使之难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者。父辈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为人子女的青少年从小便陷入生存与成材的竞争中。家庭教育“重智力轻品德”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错过了良好时机,不仅造成青少年道德观念淡薄,水平低下,而且也为进入成人阶段的后道德社会化教育设置了障碍。
(2)学校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当前教育虽一再强调应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但依然是片面升学教育。首先,社会的既定文化、传统观念、规范体系多元化及道德取向的多元化造成了教育内容的不确定性,在道德领域,难成定论的现象时有发生;其次,教育内容与现实脱离。德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延续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些做法,内容陈旧、呆板,并与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从而造成教育效果不佳;再次,教育教学方式单一。
(3)社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社区文化建设情况难以令人满意。社区文化对青少年起潜移默化作用,人们的穿着、言行、城镇的装饰、广告牌等都是社区文化的反映。另一方面,社会流动性和异质性,生活节奏加快等使人际关系日趋疏远,弱化了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甚至人们对非道德行为熟视无睹……所有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完成。此外,大众传媒宣传内容和宣传方式不当,商业文化兴起及商品化大潮中不少人为谋私利不惜假冒伪劣,黄色书刊音像制品比比皆是,尤其随着网络对人们生活方方面面日益渗透,各种各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接踵而至。
(4)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令人堪忧。同伴群体内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受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健康状况的影响日趋恶化。前几年兴起的超前消费、排场奢侈之风等等导致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掘起,侵蚀了同伴群体。
二、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1.宏观环境的优化
第一,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并严格执法,严厉打击毒害儿童和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行为。第二,倡导高雅文化,引导青少年进行健康的大众传媒方面的消费和交流。坚决抵制那些伤风败俗的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第三,要加大投资力度,为少年儿童生产更多更好的电影、电视作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微观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家庭和学校,家长和教师应对传媒影响的选择和接收环节进行调控,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鉴赏、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资源。
(1)家庭环境的优化与再造。其一,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德育成长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家庭成员间的良好关系既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又因道德规范在家庭生活中得到体现而增加其可信度,并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道德心理定势,为其道德社会化打下良好基础。其二,提高父母的道德水平,加强家庭道德社会化的自觉性。其三,加强道德教育,改变传统重智力轻品格的教育方式,所谓“先成人再成材”。
(2)改变学校德育教育方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其一,转变德育教育模式。比如设置一个道德两难问题情境、道德情感体验情境或者道德行为训练情境,以知识竞赛、辩论会、新闻、再现原型等形式进行道德教育。其二,德育重心从重道德规范转到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上来。德育的作用在于训练学生,使其掌握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决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澄清各种价值混乱,以应对社会转型时期新旧道德交替过程中呈现的道德规范多元化。其三,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要加强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使其与社会主导道德相一致,学生置身其中,潜移默化,利于更好地接受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观念,实现其道德社会化。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角色交流和道德行为参与机会。通过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增强道德意识并在部分角色交流之下形成道德行为。
(3)社区文化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一方面,融洽邻里人际关系,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形成团结、友爱、互助的良好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加强对社区行为的舆论监督作用,改善社区对道德行为的外在约束力。
(4)加强同伴群体或亚文化群体健康。青少年的社会化更依赖同代人,称之为自动社会化。青少年性格中独立倾向增强与现实中依赖行为的矛盾存在造就其性格两重性;同时,其在家庭、学校中处于社会化的受教者地位,使之无法实现其独立自主。而这一些可以在同伴群体中获得弥补。
三、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的途径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网络,构建道德社会化教育宏观、微观二维网络环境,实现道德社会化教育环境的优化与再造。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家庭和学校。因此,在教育形式上,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三者应加强联系,相互适应,形成联动,达到过程的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学校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环境体系,形成环境影响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德育环境的整体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海华.浅析中西方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差异.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10.
[2]任海华,范琳琳.略论构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途径.人才与科技,2007,9.
[3]马国艳.王少君.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与德育环境的优化.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7.
[4]匡促联.论道德的社会化与道德的现代化.学习与探索,2003,(3).
[5]刘永艳,孔繁芳.荀子道德社会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贵州社会科学,2005,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