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表现评语(精选5篇)

政治表现评语范文第1篇

1、本学年,本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认真上好公开课,不断提高认识和业务水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陶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弘扬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2、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做好学生的表率。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工作尽心尽责,态度端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出勤好,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全心全意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带头作用,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学习校本课程开放的精神,认真备课,注重抓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合作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方面,发现学生出现思想认识偏差,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国家时事,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3、在工作中,该同志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勇于开拓、锐意创新,能够虚心向老教师学习,认真钻研教材,积极参与教研,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取得了显着的工作效果。

4、该同志爱党爱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热爱教育事业,自觉遵守《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和课改培训,认真上好公开课,弘扬奉献精神,作风正派,廉洁从教,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

5、在生活中,该同志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团结同志,乐于助人,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认真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受到了学校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6、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遵纪守法,努力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与同事打成一该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该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7、该同志热爱学校,关心集体,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工作尽心尽责,态度端正,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积极。出勤好,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全心全意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带头作用,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1、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作为一个教师,我能忠诚于党与人民的教育视野,做到为人师表。

2、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并与家长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做一个理念新的教师,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语文 课上,我把语文 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只是老师,更多的是来自对书本的理解和与同伴的交流,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政治表现评语范文第2篇

2、热爱学校,关心集体,做好学生的表率。服从安排,团结协作,工作尽心尽责,态度端正,努力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任务。出勤好,勇挑重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全心全意为学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带头作用,认真学习领会课改精神,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同时,学习校本课程开放的精神,认真备课,注重抓课堂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合作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方面,发现学生出现思想认识偏差,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关心国家时事,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3、该生思想上积极向上,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定期向党组织提交思想汇报。平时乐于帮助同学,团结同学。学习努力,积极请教同学和老师,并且乐于帮助他人。平时踏实认真,积极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学习上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优秀,曾获学校一等综合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4、该生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有很强的责任心,和民族责任感。在学习上努力刻苦,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成绩优良,获得二等奖学金。生活上积极进去,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群众关系良好,曾获“军训优秀学员”,团日活动先进个人、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校优秀团员,校三好学生,市三好学生。

5、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板书笔迹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

政治表现评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政治话语 习马会致辞 两岸关系

一、引言

2023年11月7日下午3时,两岸领导人和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实现了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见。两岸领导人长达70秒左右的握手开启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必将载入史册。从1993年“汪辜会谈”到2005年中国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再到此次两岸最高领导人的会面,充分表明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习马会的顺利进行是见证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它向世界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在这次会面中,两岸领导人相互致辞,就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两篇政治话语吸引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

话语具有社会建构功能,是对相关意识形态的概括和反映。政治话语同样具有这种特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解读政治语篇的一种重要方法,其地位和作用正逐渐引起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纵观国内政治话语的批评性分析成果,绝大多数都集中在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政治语篇上。比如:张蕾用批评语篇分析解读布什的演讲,曾亚平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等等。而将研究对象集中在两岸关系政治话语的成果却少之又少。因此,笔者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对标志着两岸关系迈上新台阶的习马会致辞进行系统分析,试图对两岸领导人话语中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进行解读,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其政治内涵。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简称CDA)于1979年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owler等人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它把语言形式在交际语境中的功能作为核心研究,以揭示语篇中不易被读者感觉到的潜在的思想和信念,同时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探究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Fairclough(2003)认为,语言不会单纯地反映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直接参与社会关系的构成。由此可见,语篇中不同层次的各种成分,如词汇、短语、小句、句子等都暗含说话人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辛斌(2005)指出,批评性话语旨在分析话语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或权力关系,从而揭示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

基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语言学家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具体方法具有不同的侧重点。Fowler(1979)认为,在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要特别注意考察及物性、分类、转换、情态等蕴含的意识形态观念。但是,在分析具体的政治话语时,由于相关的社会语境不同,只需突出其明显的特点。Fairclough(1992)提出,话语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整体,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个步骤,即描写、阐释和解释。Halliday(1994)指出,语言同时具有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描述、概括客观世界和内心世界中的经历和经验);人际功能(构建、维持社会身份和关系);语篇功能(连接话语组成整体并关联相关语境)。对政治话语的解析实际上就是解读语言的这三种功能。黄国文(2001)认为,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完全可以利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理论进行指导。因此,由于依据的理论不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框架也不同。本文将以韩礼德的语言元功能为基本理论框架,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及物性、语用预设和修辞等方面,对习马会致辞这一政治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以揭示其隐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三、习马会致辞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词汇选择

词汇具有人际功能。对词汇的选择建立在说话人的意识形态基础之上,往往最能反映说话人对现实世界的看法。政治话语中,发言人精心选择恰当的词汇来表达其相关政策以及对重大问题的主张。综观两岸领导人在此次会面中的致辞,我们发现以下词汇出现频率很高:

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两岸领导人的发言积极地传达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维护海峡两岸和平的意识形态,两岸双方同属中华民族,是不可分离的同胞,同时表明,此次会谈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意义重大。

(二)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的使用是实现语言人际功能的又一重要手段。通过有目的地选用人称代词,说话人能够更清楚地表达出对双方关系的态度和看法。两岸领导人在致辞中所使用的人称代词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大陆领导人主要使用了第一人称单数“我”(3次)和第一人称复数“我们”(8次)。这充分传递出其作为领导人对两岸双方关系的看法,“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以及对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贡献的朋友的感谢。台湾地区领导人不但使用第一人称单复数传达出维护两岸永续和平的意识形态,而且使用了第三人称复数“他们”,目的是通过描述其亲眼看到的两岸学生友好交流的感人画面,让听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刻地体会到和平对两岸的重要性,间接表明台湾地区维护和平的决心。这和大陆的主张不谋而合。

(三)及物性

语言的概念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体现出来的,用于描述人们在客观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分为六大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两岸领导人的致辞中主要运用了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

两岸领导人的致辞话语通过物质过程回顾了两岸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表明两岸的和平发展来之不易,需要共同维护,同时提出今后发展两岸的相关政策。例如:

(1)“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过去7年,安定祥和,两岸关系发展成果丰硕,两岸双方和广大同胞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

(2)“7年多来,两岸签订了23项协议,创造了4万多学生交流、每年800万旅客往来与1700多亿美元贸易的空前荣景。”()

(3)“两岸双方应该在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中得到启迪,以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担当,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选择。”()

(4)“为了两岸人民,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中华民族开创更加和平灿烂的未来。”()

两岸领导人的发言通过心理过程真诚地传达出两岸双方加强合作、维护台海和平发展的迫切愿望。例如:

(5)“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

(6)“今天,我愿提出维系两岸和平繁荣现状的五点主张。”()

关系过程充分表明两岸领导人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和看法,暗含双方关系的正确走向。例如:

(7)“没有力量能把我们分开,因为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8)“习先生,当前的两岸关系,已经是1949年以来最为和平稳定的阶段。”()

(四)语用预设

语用预设是指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的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有关的前提。对政治话语中语用预设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领悟说话人所表达的深层含义的先决条件。例如:

(9):我们应该以行动向世人表明,两岸中国人完全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并共同为世界及地区与和平稳定、发展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大陆领导人的讲话中隐含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中国的内政,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对势力和意欲干涉中国内政的国家的警告。

(10):此时此刻,海峡两岸正大声向全世界宣示巩固台海和平的决心,以及促进区域和平的信息。

台湾地区领导人的发言建立在这样的预设下:两岸和平是主流,任何威胁两岸和平的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

(五)修辞

修辞是语言所具有的语篇功能中的重要衔接手段之一。对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够使语篇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对意识形态的展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岸领导人的致辞中,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例如:

(11)“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子孙后代共享美好未来。”

通过排比手法,铿锵有力地传达出双方应倍加珍惜两岸和平成果以及为子孙后代的美好未来加强合作的思想意识。

主要运用了排比和转述。例如:

(12)“历史为两岸留下了错综复杂的世代课题,这正是《尚书》所说的‘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13)“北宋大儒张横渠主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通过引用中华文化中的经典名句,抒发了两岸都是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暗示:两岸双方应该一起努力、真诚合作,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共同致力振兴中华。

四、结语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分析政治话语的一个重要框架。借此,我们可以理解语言结构和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本文从词汇选择、人称代词、及物性、语用预设和修辞等5个方面批评性地分析了习马会中大陆和台湾地区领导人的致辞,从中总结出两岸领导人话语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是同胞兄弟;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共同维护台海和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构成了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批评性话语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深刻地解读说话人的立场、主张和价值观念,从而进一步剖析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能够为理解政治场合以及其它语境中的话语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2]Fairclough,N.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M]. London:Routledge,2003.

[3]Fowler,R.,Hodge,B.,Kress,G.,& Trew,T. Language and Control [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

[4]Halliday,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5]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运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陈昕炜.从语篇意识形态分析视角透视大陆对台的政策态度―以总理答记者问为语料分析[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1).

[8]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9]李艳芳.从批评性语篇分析透视两则新闻报道[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10]杨家勤.媒体涉台话语模式及权威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23,(1).

[11]曾亚平.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解读奥巴马的总统选举获胜演讲[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

政治表现评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19-0262-02

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有效调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很好方式,是教育者针对特定的教育内容,利用符号,语言、体态语和媒体等媒介对教育对象进行信息传播、思想交流、情感融合的活动。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与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沟通双方进行的双向交流活动,是一个闭合形式循环的链条结构,不是一个直线型的简单结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主体(教育者)通过沟通媒介与沟通客体(受教育者)进行信息传播和情感交流,受教育者接收信息后,在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做反应,并把这些反应反馈给教育者,教育者做出评价,然后再一次将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接着进行第二次沟通。反馈与评价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反馈即客体对接收信息的反应,评价即客体及其他人对自己思想、行为、个性特点等的判断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为教师。教师通常以正常授课、课堂讨论、课后交流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体,主要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客体,在沟通活动结束后要将个人的思想、心理、行为等动态反馈给教师,同时要听取评价者的不同意见与要求,提高个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与评价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方法,从反馈的层面有即时反馈和延时反馈,从评价的层面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1.即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进行的同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内容做出及时反馈。这种反馈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语言、表情、态度、肢体动作等非语言形式表现出来。非言语沟通内涵十分丰富,熟为人知的领域有身体语言沟通、副语言沟通、物体的操纵等。[2]例如,点头表示赞同,握紧拳头表示愤怒,微蹙额头表示认真地对待此次沟通或者不理解教师所谈的内容等。

2.延时反馈:主要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大学生对沟通内容的反馈。这种反馈可以运用书面陈述、集体讨论的形式展开,主要是将自己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行为表现等方面反馈给教师。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从学生那里得到反馈信息,就要在沟通结束后,教师采取主动,采取直接或间接提问的方法,获取反馈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与教师交谈,如实反映个人的情况。

3.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自身的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进行的判断与评价。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结束后,学生应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容,对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态度、价值观、能力、偏好、个性以及行为动机、方式等方面做一个自我评价。人的发展形态是由片面发展到全面发展。只有公正地做出自我评价,大学生才可以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的全面发展。

4.他人评价:他人评价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结束后,教师、同学、父母等其他个体对学生思想行为等方面的评价。对大学生的评价不能以固定的框架来认识他、评价他,应该采取非定型化的模式来评价。在沟通之后,要注意学生自身的变迁因素,对他做出客观的评价。因为大学生的年轻气盛,会使学生有轻狂、孤傲的心理状态,所以他人对大学生的评价是必须的,而且是必要的。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效果的途径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的配合。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教师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和行为引领者。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沟通双方在认知上达成共识、情感上达成融合、行为上达成一致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是关键。美国学者赛克斯认为:“专业化依赖于两大策略:筛选和吸引。”高校在人才的选择上也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优化教师队伍。高校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制度、研究课题带动学科建设、丰富教师文化等措施都可以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2.课程设置的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具有专门化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并不仅仅局限在书面的理论内容,还要涉及到心理、社交、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大学课程的设置要凸显多元化的特点。课程除了有专业课程之外,还要普遍增设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管理学等课程。课程设置的多元化,可以提高教师素质,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把学生培养成复合型人才,进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添反馈与评价的内容,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奠定基础。

3.沟通机制的完善化:机制本来是机械学上的概念,意指机器的内部构造,运转过程中各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工作原理。目前,机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研究中。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部分,他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一套完整的沟通机制,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研究起到促进与完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包含运行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反馈与评价机制和创新机制等内容,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4.社会实践的多样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不仅只有理论层面的,还要有实践层面的内容。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受个人的思想意识的支配,思想是主观的东西,而行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实际效果,还是应该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方面着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反馈评价的内容集中在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情感、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检验它的实际效果,也要从学生的行为上着手,高校应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程的比重,可以采取课上模拟实践和课后真实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倡导知行统一的理念。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师生进一步地沟通,了解对方,消除沟通障碍,完善反馈评价体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3]社会实践有着实践育人的特性,具有课堂授课和书本教育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社会性。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扩宽反馈评价的范围,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反馈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2.

政治表现评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艺术 政治 广东版画 话语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政治的巨大变迁直接开启了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政治的转变。“从总体上讲,中国政治的现代变迁,在外在形式上经历了一个从疏离政治到回归政治的过程,而内在的构成上则经历了从革命政治到发展政治的变化。”①这种政治语境的变迁,往往会成为艺术转化的推手或艺术发展的引力。广东版画从1949年后,总体说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6年,1976-1989年,1989-2000年。但从笔者的分析来看,无论哪个阶段,政治都是新中国广东版画风格转变的显在推力。

一、政治话语和新国家形象的构建

从1942年起至1976年止,许多学者将这一时期的中国美术命名为“时代的美术”,并指出,“虽然在时间上,时代美术在整个20世纪的100年中只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历史时段,但在此期间创作的美术作品,却因其独特的艺术和文化特征、创作艺术作品的方法、艺术家的态度和立场、美术运作的体制和机制,而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都具有独立的地位。这种独立性既是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独特性以及其所面临的问题的特殊性的形象表达,同时也以独特的形象实践,在的社会理想和文艺思想的指导下成为建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重要力量。”②因此,这一时期的广东版画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美术”的特征:版画继承了延安版画的传统,不断为政治服务,为政治歌颂。

“当垄断性政治力量对于中国社会所有资源一概采取不容商议的、绝对垄断的姿态”的时候,那么“经济绝对是政治化的经济,文化绝对是政治化的文化”,③因此,笔者将广东版画的这段历史称为“再政治化”的过程。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支配、建构、调节和引导中国文艺发展和变化的重要文本,但这一文艺理论虽规范了艺术应为人民服务,可在1949年之前,并没有一味地歌功颂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现实场景,如石鲁的《群英会》,艺术家只给予了一种现实主义的认识和描述……④而广东版画家黄新波,更是曾经偏离这一创作轨迹,甚至想放弃曾使他获得荣誉的现实主义版画创作,改画现代主义油画。1949年,新中国建立,艺术被进一步要求应为国家服务。在美术上,通过描绘人民的形象与国家的宏伟力量而达到“歌颂人民、歌颂祖国”的目的是普遍性的创作主潮。⑤版画家们的创作从40年代以前对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转移到对新中国建设和对新生活的热情歌颂中来,如梁永泰的《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反映铁路的新建设;黄新波的《年青人》《渔区之晨》,林仰峥的《爸爸在工作》等,都反映了人们在新的建设中对未来的向往和高涨而忘我的创作热情,其艺术手法、技巧趋向细腻、完整。

由此可见,艺术中的政治性往往是在特定历史语境中艺术对特定政治召唤的应答关系中生成的,或者说被赋予的功能,只要这种语境改变,这种功能就会改变或被取消。

从上述政治对艺术规训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广东版画渗透着作为统治关系的政治性因素,版画也自觉不自觉地对政治以自己的方式做出认同、抵制、逃逸或漠视等的回答。当然,它是从审美理想的高度来观照政治和评判政治的,是艺术家自我对社会理想的表达。

二、乡土表达与“去政治化”的艺术

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精神解缚成为国内的大趋势,许多艺术家的思绪和精神意识转向对乡土中国的表达,如“伤痕美术”“乡土写实主义”的出现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觉醒。人对自身价值的追问成为这一时期美术作品的主题,这是一种对以往政治规训下的艺术与人生的反思。广东画家却没有更多地进入到对以往生活的追述中,而是很快地转为表现日常生活的抒情性上,如这一时期的王玉珏的国画《卖花姑娘》《果果》最具代表性,其创作风貌主要体现在对“本土性形式”的追求上。

广东版画家们以质朴单纯的版画语言、细微深入的写实手法体现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某种力量。以日常生活中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的描写与凸显解构了以前宏大叙事的伪装,以微观叙事手法体现出广东版画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审美意识与艺术审美性创作的时代特征。如郑爽的表现南国花木的水印木刻《绣球花》,许钦松的对生于此长于此的大海的种种特殊的、美的撷取的版画作品《踩波曲》《潮的失落》《心花》,骆文冠的深圳拓荒题材作品《无名草》,肖映川表现家乡潮汕地区风俗的丝网版画《潮汕小院》等作品,都以轻松的画意描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变化,展示了一种新的版画本体语言与精神图像,强调了地域文化的再现与乡土生存经验,通过版画的具象表现性来体现本土的现代意识。这种尝试使用独特的广东物产形象及形式资源来进行本土化的探索,他们作品的精神含量和艺术价值并没有因为题材的“小”与“缺乏宏大叙事”而淡化萎缩,相反,获得了艺术上的升华。

从表象上看,这一阶段广东版画家的多数作品与政治有些疏远,但又是以社会世俗的小题材或生活小场景为表现内容,以轻松的内容反映社会变化,以微观叙事反对虚假的宏大叙事,既是对以往政治性艺术的反驳与纠正,又是对以经济为主导的现实政治的认同与回应。

三、图像的转向:当代广东版画的话语范式

和“85新潮”美术不同,进入90年代的中国美术以调整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现实社会形成的时代错位为特征,并以多元美术的格局回归到真正的中国本土艺术的现代性问题的切入上。版画也不再扮演社会主义艺术的中心角色,从中心到边缘,版画的地位转变虽与经济发展及多元文化的形成有关,但与政治的关系的疏离加速了版画的边缘化,亦从而给了版画发展的新方向,在疏离的状态中,艺术和政治的关系有了走向常态的可能性。如学者任剑涛认为:政治疏离不是正常的政治生活状态。它只是象征着一定时间与空间条件下特定的政治形态没有政治认同感,让人们敬而远之而已……⑥并指出:政治必定是要回归到人们生活中,因为政治是人类生存的方式,而不是人类可以逃之夭夭的随意选项。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地回到革命时期的政治,而是回到基于个人处境和生活需求的实际政治。这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也是一种主体精神的回归。这种回归体现在广东版画艺术上,则更多地体现在艺术家对版画多样语言范式的探索与个体精神的凸显与表达上。而丝网版画、石版画、铜版画等小版种在广东的高度发展,正是因为满足了广东版画家对个性追求的强调这一特殊要求的结果。

在20世纪90年代后广东版画界崭露头角的,大多数是像李全民、王文明、钟曦、罗必武、宋光智等“60后”与“70后”的版画家,他们鲜明地使广东版画转换到主体精神的彰显和艺术语言的拓展这个当代性审美品格的确立上。他们这代人已开始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与丰厚殷实的物质成果,市场经济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图像信息的高速传播、网络的快速发展更是造就了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念与文化理念。图像信息的传播,是消费主义时代最鲜明的信息传输与视觉消费方式。版画创作的图像性是版画当下最鲜明的语言标志,如电子图像在丝网版画的创作中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从“图像转向”的角度看,现代思想围绕视觉范式重新定向的社会根源和图像控制威胁任何话语的可能性,使得“图像转向”既是思想介入图像的当下事实,又是形象控制的一种文化幻想,是视觉、机器、制度、话语与政治之间复杂的互动。因此,如果说当代广东版画在经过批判现实、再现生活及凸显语言的审美历程之后开始转换到主体精神的自觉、观念形态的创造、新创作资源和新话语范式的寻找上,毋宁说,在这里更重要的可能,是如何阐释绘画及个人对政治、制度、生存世界的看法,如何从作品的表征或话语方式中呈现出来的。他们不关心政治、拒绝意识形态,以直觉、情感和经验创作,是人的自由意志与精神的体现。曾以政治性为主体的版画艺术开始转变为以个体性为主体的艺术。如李全民的符号化图式解构传统重构文化、钟曦把空间与时间的幻象图式进行观念化表达的话语方式、宋光智以陌生化的话语表现人物的精神深度等,个体话语范式的追求成为这一阶段版画家的重要使命。

结语

研究20世纪后半期中国政治与艺术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同时注意显性的主流政治话语对艺术生产的绝对作用及隐藏在权力与关系网络中的政治资源与艺术的互动关系。就这一时期的艺术来说,一方面,政治话语正受到艺术批评界质疑,另一方面,艺术界从时代美术到伤痕艺术,从反思艺术再到批判性艺术,都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和政治关怀,它们不仅在客观上迎合了当时社会政治走向的需要而因此受到好评,而且艺术家主观上大多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即使是“85新潮”美术运动,艺术家也有意无意地在作品表层极力淡化政治意识,但在批评家看来,其政治内涵和效应仍被极度发掘和放大,被众多学者认为其艺术语言纯化的创作中仍然隐含着政治意识。然而,当代艺术也曾在创作上积极地批判和否定政治性,批评界却在评论具体艺术现象时,也有意无意地采用着政治视角,这种矛盾至少可以说明,要真正从艺术创作、理论与批评中褪去政治色彩,那是极困难甚至不可能的事。由此,对艺术中的政治意义的阐释与重构,也许正是历史赋予研究者的一个不可抗拒的使命。

(注:本文为深圳大学2008年校级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政治与风格变迁:20世纪广东版画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注释:

①③⑥任剑涛.政治的疏离与回归——近三十年中国政治观的演变与动力[j].天涯,2007(6):169.170.178.

②邹跃进.时代的美术(1942-1976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5.7.

④李公明.石鲁版画《群英会》研究[j].天涯,2007(6):162.

⑤李公明.“社会主义新传统”中的美术——以广东美术的历史发展为中心[c].成就与开拓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三十年美术理论与创作[j].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3]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