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精选5篇)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活活动;优秀教师;言语;儿童观;课程观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3)09-0022-05

一、问题提出

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多通过言语来进行,言语既是师幼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专业理念的体现。有关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言语表现的研究较多,有关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研究相对较少。生活活动包括入园、盥洗、餐点、午睡、离园等内容,具有日常性、琐碎性、突发性等特点。相较于集体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言语具有零散、重复、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但是,生活活动中的教师言语也蕴含着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在幼儿园实践中,教师往往会把生活活动当作是过渡环节,言语表现较为机械单一,未能重视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更未有意识地挖掘其中潜在的课程价值。基于理论研究与幼儿园的实践,本研究尝试通过呈现优秀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探究其言语背后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并结合访谈法探析影响优秀教师言语表现的因素,以期为提高生活活动中教师的言语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南京市B园大班优秀教师①M为研究对象。M教师具有南京师范大学函授本科学历,小学高级职称,先后获得“市、区两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托幼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是得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和奖励的“优秀教师”。M教师从事幼教工作近30年,多年担任B园年级组长,其对幼儿教育的独特理解和实践得到其他教师和幼儿家长的一致认可。同时,M教师经常承担公开观摩活动,其较高的教学质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因此,也是实际工作意义上的“优秀教师”。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以纸笔和录音相结合的方式记录M教师生活活动各个环节中的言语,同时描述言语发生的场景,教师的情绪状态等。观察时间为一周,每天上午从幼儿入园直到幼儿午睡,下午从两点半幼儿起床直至所有幼儿离园。一周的观察中,M教师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具有内在一致性,有关M教师言语类型的信息达到“饱和”。随后,研究者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先对观察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转译和编码,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辅之以访谈法,就某些具体情境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以探析教师言语背后中所隐含的儿童观与课程观,从而深入阐释M教师生活活动中的言语表现。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M教师言语类型分析

本研究将教师的言语类型划分为指令型言语、行为强化型言语和引导启发型言语。指令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言语指示幼儿从事某项活动,包括命令、提示、催促等;行为强化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提供刺激,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包括表扬、奖励、诱导、训斥、诘问、威胁、隔离等;引导启发型言语是指教师通过言语引发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获得某种经验,包括讲解、说理、鼓励、安抚、提问、建议等。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对教师言语的分类是研究者通过对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调查后编码所得,不只是对研究对象M教师的言语分类,事实上涵盖了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教师言语的所有类型。

1.整体来看,M教师的言语以引导启发型为主

由表1可知,在收集到的137句教师言语中,M教师的引导启发型言语最多,占总数的64%,其次是指令型言语,行为强化型言语最少(见表1)。这说明M教师在生活活动中更加注重用讲解、说理的言语帮助幼儿理解某些道理,用鼓励、提问等言语引发幼儿的主动思考。观察发现,指令型言语与生活活动的重复性和琐碎性有关,M教师对生活常规和安全提示常用指令型言语。此外,行为强化型言语主要表现为用口头言语表扬,旨在满足幼儿自尊和自信的心理需要。

2.M教师言语类型的具体分析

(1)指令型言语

指令型言语包含命令、提示和催促等。统计发现,在M教师所使用的指令型言语中,提示性言语占94%,命令性言语占6%,催促性言语为0(见表2)。M教师较少使用命令性言语说明,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较为平等融洽,M教师较注重幼儿在生活事务上的自和独立性。

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语气平和地提示幼儿注意安全、完成生活事务,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如,入园时她会提醒幼儿“先去洗手、锻炼,我们今天改用春季作息时间表了”;外出散步时,当幼儿说“我们是小蚂蚁”,她顺势说“小蚂蚁们好,领头的小蚂蚁慢一点,走稳一点”;幼儿散步回来午睡时,她会提示幼儿“安静了,进寝室就要安静了,把声音留在外面”。M教师班上洋溢着一种爱与和谐的氛围,研究者几乎看不到命令与催促,但幼儿能有序地进行生活活动。研究者据此认为,在幼儿园生活活动中,提示性言语比命令和催促型言语更加有效;指令型言语有其使用的必要,但并非越多越好,引发幼儿的内在动机才是关键。

(2)行为强化型言语

统计发现,M教师所使用的行为强化型言语以表扬奖励为主,占总数的88.2%,诘问和诱导各占5.9%(见表3)。这说明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多使用积极正向的言语,以强化幼儿的某些行为。即使发现幼儿有不良行为或犯了错误,M教师也尽量不用批评和呵斥的言语。

观察发现,M教师所使用的表扬奖励性言语不是泛泛的口头表扬,通常是肯定幼儿的行为,说明表扬幼儿的原因,幼儿明白自己为何得到了表扬,其他幼儿也往往会以他为榜样。具体来说,M教师的表扬奖励性言语通常表现在以下两种情境中:一是当幼儿能够认真观察与主动思考时,M教师会表扬幼儿,如“笑笑看到这边的滑滑梯上有很多小朋友,就离开了,她是很会观察的哦”;二是当幼儿有进步时,M教师会予以表扬,如“妹妹这两天进步了,吃饭吃得越来越好了,对不对?”另外,研究者发现,当个别幼儿在生活活动中“犯错”时,M教师很少会直接在集体面前批评幼儿,而是会对幼儿进行单独教育。如:在配班老师组织幼儿谈话的过程中,M教师单独把嘉嘉叫到身边来,对他说:“你今天在滑梯上有一个很危险的动作,有好几个小朋友向老师告你的状了,你知道是哪个危险的动作吗?”嘉嘉说“推人还撞人”。M教师:“你知道啊,但你知道如果你把小朋友从滑梯上推下去了会怎么样呢?”嘉嘉不说话了,M教师继续和他说:“会头破血流,你自己也可能会受伤,后果很严重,老师希望你以后在玩滑梯的时候不要再去推人和撞人了,好吗?”访谈中,M教师说道,批评和呵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要让幼儿意识到他的行为会给同伴和自己带来什么伤害,从而引导幼儿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免受伤出意外。

(3)引导启发型言语

统计发现,M教师在使用引导启发型言语时,说理、提问和鼓励性的言语使用频次都较多,分别占31%、26.4%、17.2%(见表4)。这说明M教师比较注重幼儿的主体性,将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幼儿,重在为幼儿架设问题和答案之间的桥梁。我们可通过以下案例来进一步说明M教师是如何运用引导启发型言语的。

入园时,佩佩开心地对M教师说:M教师早,我带了一个RED灯。

M教师:什么灯?再清楚讲一遍。

佩佩:R-E-D。

M教师:跟着我说一遍,是L-E-D,首字母是L,不是R。

佩佩点头:嗯,L-E-D灯。

M教师:LED灯可以做什么?

佩佩:我带的LED灯可以用手控制,还可以调节亮度,也可以听歌呢,是高科技的。

M教师:你明天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下你的LED灯,好吗?

佩佩挠了挠头发:啊,我不会讲。

M教师:刚刚就讲得很好呀,今天回家可以练习一下。

由本案例可以看出,入园时段尽管要面对很多幼儿,但M教师依然从佩佩的言语中迅速提取了有效信息,并以鼓励、提问、建议的方式引导佩佩正确认识LED灯。首先,M教师能抓住幼儿的语言错误,引导佩佩学习正确的表达;其次,M教师用提问性言语引导佩佩搜寻和整理自己有关LED灯的已有经验,并用言语清楚地加以表达;同时,M教师又及时为佩佩提供了有挑战性的机会,即建议和鼓励佩佩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LED灯,锻炼佩佩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最后,M教师能安抚佩佩紧张的情绪,建议佩佩回家练习,创设家园合作契机,让佩佩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做准备。

(二)优秀教师生活活动中的言语所蕴含的儿童观和课程观

教师言语与儿童观、课程观分别是外显知识和内隐知识的体现,内隐知识主宰外显知识,外显知识的发展有赖于内隐知识的驱动与指引(陈美玉,2006)。所以,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影响教师的言语表现,教师的言语表现反映着教师的儿童观与课程观,教师只有意识到内隐知识的存在及其所产生的学习价值,才能正确外显为行动,指导课程教学,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M教师的观察和访谈,研究者发现其在生活活动中的言语所蕴含的儿童观和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每个幼儿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构建适合幼儿个性化发展的课程

在问及言语引导与有效教学的关系问题时,M教师强调“要爱孩子,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这看似简单的回应实际上倾注了M教师对幼儿的爱,具体而言蕴藏有三层意思。首先,爱是对话的基础和对话本身,〔1〕正是由于爱,M教师才选择平等地和幼儿交流,倾听每个幼儿的心声。其次,M教师知道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时刻表”,所以不用一把尺子丈量所有幼儿,“只要孩子在努力就行,强项要更好地发挥,弱项要多补补,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就好”,这也正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精神的体现。最后,M老师经常说“不要打击孩子,要让他们知道自己很棒,多使用鼓励性言语”,这也符合“赏识教育”的有关理念,M教师坚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所以能以信任、耐心和鼓励的言语方式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求知欲,〔2〕既体现对每一个幼儿发展节律的尊重,又满足幼儿对自尊、自信和成就感等的需要。

2.幼儿是有想法有创造力的,教师要善于生成幼儿需要的“真”课程

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在与自我、他人和环境的对话中建构客体之于“我”的认知,形成对世界的朴素认识。幼儿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伙伴与合作者,〔3〕教师应信任和尊重幼儿的发现,而非一味单向灌输。在生活活动中,M教师很少强调纪律,但每个幼儿都有秩序地“忙碌”着。散步时,幼儿会将枯萎的花朵放到泥土上当肥料,会找隐藏在枯枝下的昆虫,会围站一起玩“天女散树叶”的游戏……M教师只是当有幼儿喊她时,她才会告知幼儿瓢虫的特征,或提问树叶像什么,或暗示亭子需要加以清洗了。相信幼儿,使M教师听到了“大自然长廊”“鲜花长廊”等多样性的表达,也使她看到了幼儿把卷纸筒卡在纸箱上当大炮的创造性表现。

3.向幼儿学习,建构师幼共同成长的课程

在传统教育理念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权威,幼儿是等待教师“灌输”知识和技能的“容器”,教育成了存储行为。殊不知这扼杀的是幼儿求知的天性,也无视幼儿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存在。其实,教师与幼儿是“互为师生”的,教师不仅是授业者,事实上在与幼儿的对话中也常受教益,他们通过合作共同成长。〔4〕M教师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以幼儿为师,从幼儿处捕捉课程的出发点。M教师坦言,“好多经验都是从孩子那里学到的,智慧来自于孩子”“要向孩子学习,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影响优秀教师言语表现的因素

1.乐观和真实的生活态度是基础

访谈中,M教师多次表达了她对幼教工作的理解,也反复阐释了自己的人生观。分析发现,影响M教师教育行为的生活态度可用两个词概括:乐观和真实。她说,“我不喜欢接到任务就抱怨的负能量的老师。既然任务最后都要完成的,早做和晚做都一样,所以工作中我不会抱怨。”幼儿园的事务较为繁琐,消极的工作态度会影响工作质量,导致教师的职业倦怠,而充满正能量的工作态度能带来职业幸福感。真实表现在M教师对待幼儿、同事、家长都秉持“真诚、善良”的原则,“真诚、善良是我做人的原则,家长把孩子交到你手上,你不对孩子好,就对不起家长的尊重和信任。”正是这份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使她在教育中追求“真”,追求“善”,同时也发现了教育的“美”。

2.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意识是保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在1989年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5〕M教师的教育经验与教育智慧也源于她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与持续不断的反思。在问及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她的专业成长问题时,她说道,“我在幼儿教师的岗位上工作了近30年,这项工作就像融入了我的血液一样,一切都显得自然而然。”可见,丰富的实践经验使M教师对于眼下的本职工作得心应手。此外,工作中的学习与反思也很重要,“工作这么多年,我参与了很多幼儿园的教研活动,阅读了一些专家推荐的书,也写过一些读书笔记,还参与了幼儿园园本教材的编写……”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深化自己的专业思考;唯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

3.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与所倡导的课程理念是前提

“信念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因为信念是由所在的社会文化决定的,学校文化是孕育教师信念的主要温床。”〔6〕幼儿教师社会生活的场所主要是幼儿园,幼儿园的文化氛围与课程理念贯穿于幼儿教师教育信念形成、发展和转变的始终,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M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与B园的课程理念紧密相关,B园“真实、参与、现场、开阔、清新”的课程理念基于幼儿本位的课程思想,强调幼儿的发展是指向其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这对M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除此之外,B园与S市某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该校专家团队会定期到幼儿园参加观摩活动,参与课程研讨,指导课程实践,这使B园的课程理论和实践走在一条相对高水平的发展道路上,而这也是M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4〕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39.

〔2〕韩登亮.赏识教育的实践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05,(14):37.

〔3〕高杉自子.幼儿教育的原点〔M〕.王小英,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87.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语言活动; 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3)03-099-001

自我评价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自我评价是对自己工作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活动,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自我评价就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对自己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方面进行的评价,也是对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自我的检查和反思。

一、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自我评价的价值

(一)完善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较微观的具体领域的活动评价,与教师自身息息相关,对教师的影响也是最为直接的。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在设计和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之前、之时以及之后进行自我评价。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之前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和幼儿已有的经验以及幼儿的兴趣点、学习特点等进行总结和了解,能够设计出更加全面和适宜的语言活动方案;使教师可以在组织实施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及时的进行调整,使活动更加顺利和有效的进行;还能使教师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语言、行为等进行反思,为进一步完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基础。

(二)为幼儿提供适宜的语言教育

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自身评价能够使教师更加清晰的知道活动前本班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教师设计适宜的语言教育活动提供经验前提;教师能够对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和所偏爱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解,为幼儿教师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法提供参考,也为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提供信息;教师也能够在语言教育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状况和自身的状况加以评价,及时的保持优点,改正缺点,调整活动;教师还能够在语言教育活动组织后对幼儿发展状况、目标的完成状况等进行评价,为下一次语言活动的组织奠定基础和保持活动和经验的连续性。

二、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自我评价的内容

(一)对语言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评价

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活动中幼儿发展的评价并不是简单的对幼儿语言发展状况的评估,更不是简单的对幼儿的一些语音的标准、词汇的增加或者是句子的掌握状况等内容进行评价。教师要树立全面的幼儿发展观,在语言活动中不仅要看幼儿认知状况的发展,还要评价幼儿情感态度、技能方面的发展。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的目标,教师要对幼儿听、说、阅读与书写等方面进行评价,但是在具体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涉及的语言活动的偏向,着重对幼儿的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进行评价。

(二)对语言活动中教师自身的评价

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对整个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教师自身行为以及行为背后的观念的评价。首先,幼儿教师要对自身所具备的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的相关知识的评价,因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教师自身发展,也是教师组织好相关教学活动的关键和保证。其次,是对教师自身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语言适宜性的评价。模仿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对幼儿有一个正确的语言示范,这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对自己语言的规范性和适宜性做出价值判断。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应该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并以“做”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做”。引导学生手脑并用,有启思质疑,并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内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做”效益。

三、幼儿园教师语言活动中自我评价的原则

(一)主动性原则

幼儿园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自我评价需要教师主动的去思考和探究,如果缺乏主动性的评价,可能会导致走过场,没有实效性。心理学有研究也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约束更具有持续的作用,幼儿教师的自我评价虽然是教师更加主动的发展自己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只有充分调动起幼儿教师自身的积极性,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价值和功效。在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同时,还应重视和充分发挥幼儿、家长和同事对教师的评价作用,做到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因为幼儿、家长和同事都是教师的工作伙伴,他们不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教学活动,而且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教师的工作表现,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

1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指影响双语教学的基本领域。[1]王斌华归纳了九种西方比较成熟的、被共同认可的双语教育的理论:平衡理论、思想库模式、阈限理论、依存假设、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模式、加德纳的社会-教育模式、斯波尔斯基的双语教育评价模式、输入—输出—情景—过程双语教育模式、卡明斯的双语教育理论框架。[1]哈经雄等人认为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2]国外学者认为,双语教学的目的、对象与所在国家和地区语言政策只是选择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之一。柯林•贝克(ColinBaker)认为双语教育过程中主要包括双语输入、双语习得、双语输出、双语语言背景等四个变量。双语输入中教师和学生两个因素最为关键。因此,在双语教学中,双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目标。[3]综上,中西方双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者们对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影响双语教学的因素、双语教学的模式、双语教学的评价做了深入的研究。

2幼儿园双语教学

幼儿园双语教学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目前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幼儿园双语教学可行性和必要性。对此,不同学者分别给予了论述。2.1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具有生理优势:有学者根据生理学研究成果,认为幼儿有接受双语教学的可能性,并具有一定的优势。幼儿口腔内各部分肌肉活动自由,不受限制。而随着年龄增长和语言学习的开始,发音器官的肌肉逐渐定性,并随着年龄增长日益加固。因此,从口头语言的学习上说,幼儿尽早地接触第二语言,有利于该语言的学习。2.2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具有心理优势:余珍有认为,由于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受到所获得的习惯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影响,变得更加依赖于具体的动机和系统化的学习。同时自我意识发展的不成熟使得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心理负担较小,获得练习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机会较成人多。陈琴等人从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出发,认为在幼儿时期学习第二语言,有助于幼儿形成用第二语言思维的能力。综上,学者们认为在幼儿园阶段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是必要的,主要认为幼儿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心理优势和生理优势,从而赞同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学。

3少数民族幼儿园双语教学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已有很长的历史。但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障了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8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教育和鼓励各民族干部互相学习语言文字”。这一政策法规的颁布,明确了少数民族的语言使用问题,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幼儿园教学语言的使用提供了政策依据。1989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1996年实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幼儿为主的幼儿园,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2023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全面加强学前双语教育”。这些法规、条例明确了在少数民族幼儿园应开展双语教学。尽管有政策法规的保障,我国少数民族幼儿园双语教学一开始并没有大规模的发展,而是始于在东北、新疆、蒙古等地开展小规模的幼儿园双语教学实验。关于少数幼儿园双语教学模式。张梅、王阿舒从教育人类学角度出发,对新疆少数民族幼儿园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生态环境、语言文字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建构。冯江英借鉴国内英语作为幼儿第二语言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少数民族幼儿园民汉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类:学科汉语教学模式、全汉语课堂教学模式,浸没式教学模式。影响少数民族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因素。王阿舒、孙明霞对新疆乌鲁木齐红旗幼儿园的调查研究发现,家庭语言环境不仅对子女掌握母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影响着子女的第二语言的学习。王阿舒认为学习兴趣是影响学前儿童学习汉语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幼儿汉语学习兴趣的影响最大,幼儿个人语言能力的影响最小,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教学方法>教师态度>家长鼓励>学校氛围>家庭客观支持>幼儿性格>幼儿语言能力。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学技能直接关系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双语教学的成败。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研究者对新疆幼儿园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4结论

综上所述,对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最多的是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为在幼儿园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就现有的对少数民族幼儿园民汉双语教学研究来看,对宏观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较多,而且大部分研究是建立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幼儿园双语教学要取得成功,除了政策和经费上的保障,还需要对幼儿园双语教学有积极的态度、高水平的教师、良好的环境、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活动、适当的教学成效反馈等。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从这几方面出发,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的现状,揭示幼儿园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鉴.民族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36.

[2]生兆欣.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可行性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3).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全面开放的过程,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一个平等合作的过程,一个自觉自主的过程幼儿园语语言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这样一个多媒体爆炸的时代,我们到底要教给幼儿什么?现在的幼儿该怎么教?如何改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效率成了语言教学教改的当务之急。

我们引入现代化教育技术,便能够彻底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更为开放,更富有创造活力。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变成一个全面开放的过程,一个全体参与的过程,一个平等合作的过程,一个自觉自主的过程。 我园是柯桥区主城区幼儿园,教育技术应当走在全区的前列,近年来,随着教育多媒体化的发展,自2023年10月在班级多媒体设备完善情况下和在多媒体化教育的感召下,全园教师明显感觉到:既拘谨又乏味,已经无法吸引幼儿和有效推动多媒体知识的传输;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幼儿知识的掌握和个性的发展;知识的单向流动,养成幼儿被动的学习习惯,抹杀了幼儿的科学精神和批判精神;教师的权威式教学,禁锢了幼儿的思维,同时也弱化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因此,本课题研究立足利用幼儿园多媒体设备,摒弃一张图片一块黑板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我们的语言教学,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园教育教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使教师和幼儿在网络媒体化时代快速成长。

一、基于多媒体的幼儿语言教学研究内容

1.落实任务,扎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以此课题的研究为中心,组织园内教师进行就如何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语言故事、诗歌教学等专题研究和磨课活动,每个学期推出公开课,请园内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评估。在实施中,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智慧,采用团队协作方式,展开全面的实践探索,我们围绕教材情况、幼儿特点作全面分析,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相互说课讨论,确定何种媒体施教,研究媒体的功能优势,探讨相应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强的教师针对教学方案的要求,收集相关的素材,精心设计、制作软件,力求使课件符合幼儿学习特点,体现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最后以试教听课的形式获取反馈意见,从教学过程、方法、操作等方面观看老师教学观念和操作技术;从幼儿的学习兴趣、注意倾听、语言表述等方面观看幼儿学习情况,分析讨论多媒体情景的创设对幼儿学习活动带来的帮助,经过课堂信息反馈,再次修改方案和课件,使之成为园本教材资源,并在园内推广应用,教师们在这浓浓的集体研讨氛围中,各显所长,各抒己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逐步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行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

2.挖掘功能,全面优化语言课堂教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幼儿时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而多媒体能以它特有的优势,为幼儿提供大量色彩鲜艳、真实、生动的感性的替代经验,有助于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各种教育媒体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及教学功能,如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它,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我们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提供协商、会话的环境,帮助幼儿进行意义建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语言故事《三只蝴蝶》中,借助自制课件生动展示三只蝴蝶与三朵花,太阳公公的情景对话,让幼儿聆听雨的沙沙声,感受三只蝴蝶的焦急心情,通过视听媒体的刺激引发幼儿大胆讲述的兴趣。

3.自制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落实目标

一年两个学期的研究尝试,研究的目标为制作幼儿园省编教材小中大年段语言教学多媒体课件,并尝试进行课件的有效应用。我们主要从省编教材语言教学课件园本化、课堂教学层次化二方面来确立的目标,结合省编教材中语言教学教案,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我们从教材的内容、目标进行分析,按小、中、大年段分类分段实行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逐步完善课件。

二、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角色与功能定位

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让幼儿的语言学习更生动、形象,它能将某些抽象的语言、词汇具体化,将问题情景化,使之更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多媒体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引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一切基础与动力。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幼儿与教育媒体的互动,使之快速进入学习的意境,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色彩艳丽,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富有情趣的解说,悦耳动听,优美如诗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有助于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这种学习情绪带来的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更增加了幼儿学习的投入度,使幼儿视、听、心、脑得到充分调动,媒体的刺激促使幼儿爱听、想说、乐思,有效地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例如,中班散文诗欣赏《春雨的色彩》,欣赏教学对于幼儿来说往往比较抽象,使幼儿难以理解,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后,将静态的、平面的画面变成动态、生动形象的情景,细雨从天空中落下来,春天的大门被徐徐打开,一朵朵美丽的鲜花盛开了,小草偷偷的从泥土中钻出来,树叶变绿了。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中,幼儿的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厚,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从音乐中获得审美享受。

2.多媒体是创设语言情境,优化语言训练效果的重要载体

多媒体所创造的美妙的教学情境,可集中显现出时空变幻的流动美、视听兼备的立体美、景色物态的色彩美、语言表达的音韵美、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比如:《螃蟹小裁缝》让幼儿认识螃蟹的各种形态,了解螃蟹的生活习性,以及在大钳子钳水草的方法,螃蟹通过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理解故事,螃蟹的整体形象就在幼儿意识中形成,及大增强了教学的密度,节省了教学时间,减轻了幼儿学习时的负担,优化了教学效果。多媒体计算机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换功能,教师可以让显示屏上的画面和存贮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主动调控、快捷的交换,方便的播放功能避免了录音、录像机因倒回播放而中断教学使幼儿注意力分散、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这就可以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进而增强教学效果。

3.多媒体是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了幼儿的语言创新能力的工具

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提供协商、会话的环境,帮助幼儿进行意义建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发展幼儿语言同时,不仅注重培养幼儿敢于产生疑问、乐意发表自己观点、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经常鼓励幼儿学会大胆猜想、判断,发展其创造力。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介入,以声音、图像等多种表达形式,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定格,设置疑问,引起幼儿语言学习中的思辨。

如:为什么红花姐姐只让红蝴蝶进来?三只蝴蝶为什么一起飞走了?如果太阳公公没有出来帮忙,三只蝴蝶该怎么办?……问题情景的设置,幼儿在多媒体技术提供的情景资源中,发散想象,预测、猜想事情可能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幼儿思维的兴趣和想象、创造的空间。幼儿的思维在多媒体课件的碰撞和交互中大胆创想,各抒其见,积极争论,发表着自己精彩的演说。多媒体课件的介入,让幼儿带着疑问去学、去思、去探索,提示幼儿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考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设疑、猜想、解难,孩子们思维活跃了,语言也得到了操练。

三、小结

经过一年多的认真学习研究,努力实践与反思,我的课题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由于我踏踏实实开展课题活动工作,认认真真进行反思,并和参与人张飞仙老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各类课件比赛,得到了家长老师们一致好评和主管领导的肯定。

1.本人多媒体技术素养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会熟练地应用计算机工具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并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并将计算机和网络作为自己教和幼儿学的工具,幼儿的信息素养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2.园内教师通过《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幼儿园故事教学》、《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幼儿园诗歌教学更有效》等专题研讨和多媒体语言教学公开课活动,使得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幼儿的主体特征凸现,动手欲望加大,创新意识增强,达到较之以往更高的学习水平。

幼儿园语言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遵循幼儿英语学习规律

教育指导应当以学习理论为依据,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目前幼儿英语教育理论界对幼儿英语学习规律的研究不足,而现实中幼儿园英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幼儿的英语学习规律,或是照搬小学英语教学方式,或是借用幼儿园教育其他领域的教育方式,而忽视了研究幼儿园英语教育的领域特殊性,在开展的有效性上存在很大问题。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首要研究并遵循幼儿英语学习规律,从幼儿英语信息的输入、认知加工、输出,以及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创设相应的英语语言环境,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尤其应当正确看待幼儿英语学习的“关键期”,提供多种通道的可理解性输入,在英语与汉语的关系上进行正确而恰当的引导,在语言运用中加深理解和表达交流能力,同时应当注重培养幼儿对英语的积极情感,并使之成为长期英语学习的动力。可见,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开展首要尊重幼儿英语学习规律,并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

二、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定位准确

幼儿园英语教育是新时期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其兴起和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国的幼儿英语教育在历史上带有“西方中心”的色彩,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崇洋”性质,时代的变化要求重新审视我国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地位;此外,幼儿期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幼儿外语学习机制和规律也决定了幼儿园的英语教育与其他年龄段的英语学习有不同之处。因此,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开展应当有准确的定位。首先,对幼儿园英语教育本身应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我国母语为汉语、并无官方的第二语言使用的情况下,目前幼儿园开展的英语教育实质上是外语教育。遵从母语语境中幼儿的外语学习规律,就应当区分其与生活在多语言背景中幼儿第二语言或双语学习明显差异。认清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性质是对英语教育定位有重大影响。其次,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有准确的目标。目前实施英语教育的幼儿园在目标定位上千差万别,但其共同的特征是以知识为本位,以此开展“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其中提及有关培养幼儿英语学习兴趣及文化意识等目标要求,在实际运用中也让位于“知识传授”。有效幼儿园英语教育在目标定位上,首先应当将幼儿作为一个全人来考虑,将英语教育作为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使英语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终身发展受益的品质;应当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和对多种文化开放、宽容的心态,同时能够尊重本民族文化,并以本民族文化为荣。其次才应当关注英语教育的语言层面,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应当注意的是,有效的幼儿园英语教育目标定位的两个层面是相互融合的,如具有多元文化的意识也应当首先对英语感兴趣等。只有这样,幼儿园英语教育才不会偏离幼儿健康发展的轨道。

三、幼儿园英语教育在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开展首先应当了解幼儿语言学习的生活性,即幼儿是在生活中接触并了解语言的,而远非仅仅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完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强调幼儿教育和课程的生活性本质,布鲁纳在对幼儿语言的研究中也提及幼儿外语在生活中使用的重要性,即幼儿的外语知识和技能只有在真实生活中有用武之地,才能真正转化为有效的活语言。因此,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当注重为幼儿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机会,并加强英语教育的生活性,这也是从生活性的高度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出的首要要求。

2、从幼儿园英语教育教与学的主体——教师和幼儿来看,有效的幼儿英语教师首先应当对英语学科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并有一定的英语文化素养;其二,教师应当给予幼儿充分、完整而又连贯的英语刺激,可用中文进行必要说明,但信息量不能超过英语,以培养幼儿听英语的习惯;其三,教师应保持相当的热情,给予幼儿正向、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使整个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此外,教师还应在教学活动之前、之中、之后及时反思和自我评价,不断调整和修正教学。同时,进行有效英语学习的幼儿应当具有较高的参与性,能专注地,持续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并具有一定活动性的。

3、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内容来看,有效的幼儿英语内容首先应当关注幼儿的已有水平,根据幼儿的英语能力选择不同难度层次;其次应当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从日常交际中选取素材,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其语用能力,达到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其三应关注英语教育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如采取与幼儿园学习活动相应的主题内容,中英文配合进行;其四应注重内部的逻辑性,新内容应有一定的重复、巩固和练习,使幼儿的发展循序渐进;最后,有效幼儿英语教学内容还应注重与小学内容的衔接,不能为了一味地按照小学标准提高难度,甚至超过小学水平。这样不仅为幼儿学习增加压力,也因重新教学而浪费了资源。

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过程来看,有效的英语教育过程应当始自充分的教学准备,即对幼儿水平和发展需要的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教育目标和准备教案。教案的设计应当留有充分的余地,使教师能灵活调整;有效的英语教育过程的开展得益于良好的教学策略。策略的选用应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并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够根据幼儿某阶段的需要和学习程度进行调节;有效的英语教育过程的保证源于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应创设机会形成互动场景,提问应根据内容和幼儿反应提出有难度层次的问题,同时还应对幼儿的反应给与积极的回馈和评价,使幼儿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有效地学习。

4、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时间利用上来看,有效教学时间在总教学时间中的比重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学时间分配中的突出问题是教学管理时间比重过大,教学准备和分配时间较长,有效教学时间缩短。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减少教学进程中的准备时间,通过将分配环节变为教学环节来提高分配时间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转变观念,教学价值在于质量而非秩序,能够容忍幼儿积极参与形成的“混乱局面”,减少教学管理给幼儿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时间,增大有效教学率。

5、从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环境角度来看,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应当是支持性的环境,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全、心理环境的相容等方面。班级中的英语区角应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幼儿在日常活动中也能够关注到英语区角,并利用区角中的英语信息进行活动;有效的英语教学环境还体现在教具的使用上,教具应丰富多样,并尝试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或是采用刺激幼儿多种感官发展的教具;此外,有效的英语教育环境还体现在英语活动的氛围上,应当创设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氛围,教师充分意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洋溢着关爱的教学氛围能最大程度上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英语学习。

四、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创设情景教学法

幼儿处在人一生中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在正常的教育情况下,此阶段幼儿词汇量已发展到3000个左右。由于此时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完全凭借听、说来发展提高,这同样为幼儿学习第二种语言提供了可能。因此利用多种渠道,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幼儿的外语学习十分重要。幼儿英语学习主要途径来自说、交往,但是良好的物质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这里所讲的物质环境主要指教师根据幼儿英语的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画面、活动道具和动手材料 ,在观察、操作、游戏中,引发他们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

1.利用墙面布置。墙面布置是幼儿园环境中面积最大,最为醒目的画面。它如同一幅幅大的广告,浓缩 着教育内容和目的,给幼儿以直接的刺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我们在室内、楼道、盥洗室等地,根据不同的场所设置不同的画面,写上相应的英文句子。如:幼儿饭后在楼道内散步,我们画上几个小脚印,写上 G o for a walk或take a walk(散步);在图书角画有一张嘴,上面竖着一个食指下面写有Please be quiet( 请安静),在洗手池上面画有小朋友洗手和小水滴,水滴上写有Please wash your hands(请你洗手)等等, 这些有趣的画面,幼儿虽然不认识上面的字,却知道是英文,看到时就会引起对英语的反应和使用,画面都在 无声地给幼儿一种英语提示。在有鲜明主题的大墙面上,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水平进行设计。如:小班教育幼儿爱幼儿园,我们分三个阶段教给幼儿,首先是We go to kindergarten(我们去幼儿园),然后是We ar e in the kindergarten(我们在幼儿园),其三是We arehappy(我们快乐)。这样既对幼儿进行了入园、爱 园的教育,又教会幼儿用英语表达清楚画面的意思,发挥了墙面环境的多种教育功能。

2.创设英语角。英语角是一个让幼儿通过对图片、实物、头饰、贴绒、立体沙盘等物品的摆弄和操作在 游戏中运用英语的一个区域。教师的作用是投放材料进行引导。如:小班在学过苹果、梨、桔子等水果名称后,教师设置了1棵立体树,在角中放些橡皮泥,未涂色的水果卡片,幼儿捏出或涂色后用曲别针挂在树上,幼 儿一边操作,一边说,英语得到反复的练习,而捏的能力、涂色的能力同时得到发展。有时幼儿会问桃子怎么说,西瓜怎么说,教师便教给他们,这样变被动学为主动要学。再如:在学习人体器官后,教师准备几个不同 的组合人,在活动角中引导说:“我今天给自己画个像,你们看。”边出示各部分边用英语说:“This is my had(这是我的头),This is my eye(这是我的眼睛)This is my nose(这是我的鼻子)。”幼儿一下子被 吸引住了,争着来给自己画像,嘴里大声说着This is my…由于英语角的有趣和可操作,所以深受幼儿喜爱, 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场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