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语文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他是战国中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首先通读课文一遍,扫清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寡()夫()域()戚()粟()
2、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pàn叛,背叛
二、解词
人和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限制。
固国固:使……巩固。
失道道:天道,失道就是违背道义。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3、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4、本篇在论证方面的特点是什么?
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快速通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理解大概内容。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畎亩()傅说()胶鬲()空乏()
2、通假字
法家拂士拂:bì弼,辅弼。
衡于虑衡:héng横,梗塞,指不顺。
二、解词
所以动心忍性忍:使……坚韧。
而后作作:奋起,有所作为。
学习本文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
3、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5、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孟子》二章测试
1.朗读时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A.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B.必先/苦其/心志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而”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委而去之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何苦而不平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而山不加增
D.环而攻之而不胜面山而居
3.句中红色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多助之至到了极点
B.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C.所以动心忍性坚韧
D.人则无法家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
4.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B.行拂乱其所为——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C.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所不能得到的益处。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5.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七里”都极言防守地域之大,以致难以攻破,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B.文章接着用守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这里采用“池非不深也”这样双重否定的句式,格外强调守城条件之有利。
C.从守城一方的失利我们可以推断:攻城一方尽管没有“地利”,但因“人和”,能同仇敌忾,万众一心,因此无坚不摧。
D.文章在论证“人和”对战争的重要性后,又顺势推论出“人和”在治理整个国家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1、D
解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D
解析: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但是)委而去之(然后,表示承接关系)
B.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但是,转折关系)何苦而不平(并列关系)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后,承接关系),而山不加增(但是,转折关系)
D.环而攻之而不胜面山而居(表示修饰关系)
3、C
解析:C.所以动心忍性使……坚韧
4、C
解析:C.曾益其所不能——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5、A
解析:A.文章先用攻城而未能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三里之城”是在说城池之小,包围起来攻打但却不能取胜,所以说:“天时不如地利”。
自测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_______;红色的两个字中,“过”意思是________,“衡”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二段后,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不能举文中事例),或写出与此相关的两则名言警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答案为:bì犯过失同“横”,梗塞、不顺。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以翻译为:(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举事例或名言警句与文中第二段内容含义相符即可。
24.(2001年,安徽)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红色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兵革非不坚利也兵:______________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______________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红色“之”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永州之野产异蛇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环而攻之而不胜D、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文中语句填空。
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________”,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________”。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课文中重要实词含义的理解。答案为:①兵器②限制③通“叛”,背叛。
(2)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用法的掌握,A、B、D三项中“之”的用法都是助词,可以译为“的”;C项中的“之”是代词,代上文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可以译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4)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答案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关键要选取恰当的原句来回答问题。答案为:得道;天下顺之。
作者简介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是“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是“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着历史上尧舜的功绩,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力图维护原始的井田制度,从而使天下归顺,达到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的目的。这些都反映着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提出的民本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作用。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