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范文精选

建筑学范文第1篇

许多建筑师甚至景观建筑师都坚持这样理解景观建筑:反对有活力的创作过程,而仅仅把景观作为现有建筑物视觉上的设置,只考虑景观中山、树和花的形状和颜色,而不考虑使景观有活力的过程。”

在另一篇同主题的文章中,詹姆斯。科纳提出在设计景观这一重要的文化性工作中,应该把物质的触觉性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因为强调触觉将帮助我们避免“将景观降至风景或视觉背景来处理

的设计冲动。对景观视觉上的观察倾向于把主观物体客观化和距离化,与之相反,触觉却能吸引、拉近人们对环境的体验,并使这种体验得到升华。触觉以文字的方式把下列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反馈给

我们:树木的温暖性与金属的寒冷性,湿润叶子的芳香与潮湿空气的清香,火山岩石的粗糙以及化石的光滑”。

对把景观作为视觉设置这种观念的批判可以为讨论中国园林清除障碍,因为中国园林经常被不正确地理解为带有建筑物的完整的户外空间和亭盖下undercover的空间。这种整体性的理解

在20世纪变得很晦涩,在西方的影响下,现在中国对园林的学习已经被两种主要观点所支配。一种观点盛行于建筑院校的学者中,强调的是园林建筑方面的学习;另一种观点则坚持对园艺的考虑是

最重要的,并被园林院校的学者所倡导。斯伯恩提出的关于景观和建筑视觉上的统一性观点取代了在理解上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观点,而这种一分为二的理解方式有悖于中国的传统观点。斯伯恩坚

持使景观有活力的模式也帮助中国园林恢复了现代感temporality,而这种现代感长期以来被引入的强调静态空间和空寂depopulated画面的现代主义的理解方式所弱化。科纳

对触觉的强调则有助于恢复和体验园林的尺度感。这种尺度感在中国园林的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本世纪却被大多数展示风景图片的中国园林出版物所忽略。

我们也可以想像一下中国传统的景观的观念是怎样唤起对斯伯恩和科纳的论文的新一轮的反思的。例如,我们可以把斯伯恩关于“过程”的论点和中国“特色”的观点作比较。“中国特色”的说法

最初是在对中国军事政策和政治的讨论中被提出来的,但逐渐也用于书法、景观、绘画和历史领域中。这种说法在动态和静态的观点中动荡:即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结构体系中,未伸展开的事物都有一

个内在的特性。例如,水从一个曾经阻挡它的墙壁中喷涌而出,摧毁周围的一切事物;或弓弩拉至一定的限度会对一定距离产生致命的影响;一个技艺高超的将军通过研究一些战略性的因素,在一定距

离里,能够以最小的力量收取最大的效果。(现代景观建筑学的学生将会认识到中国传统观念和科纳的关于“场地设计”的讨论之间产生的反响)这种特性由张力所控制(类似于水被墙挡住所产生的张

力和弓弩被拉至极限所产生的张力)。这种张力的感觉可以和斯伯恩提出的“统一性视觉”进行对照,在这种“统一性视觉”的观点中存在着和平共处性和基本适应性,例如,可存在于格林·默卡特的

屋顶和屋顶上的桉树雨篷之间,也可存在于倾泻的雨水和满足排水需求的巨大的水槽之间。

二、思考从斯伯恩的论文中摘抄的段落“景观是最原始的居所……这种建筑起源于遮风挡雨和躲避野兽的庇护所。建筑是一个强有力的适应性工具,但它现在已经变成了令我们疏远自然的器械。绝

大多数现代建筑,窗子密封,重点强调立面而忽视景观,把我们从生活的亲密状态、从自然、从基本的生活方式中分离出来。我们改变地球的力量使我们产生了幻觉,仿佛我们已经控制了自然,我们正

在某种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作为一种物种生存,我们现在依靠的是能否以新的方式适应自然。对我们生存年龄的这个基本问题的解决将决定我们作为物种的生存能力。我们最终必须适应我们的制

度,我们的建筑、景观和居所。”

读者会被斯伯恩的原文中出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关于方法和目标的说法所打动。事实上,关于特色的对话从来都没有使方法和目标之间的联系变得明确起来,却一直被认为是进步和有效的方式而操作

着。那种可能表达方法和目标之间联系的敏锐的策略在斯伯恩原文的讨论中显得很含蓄,但在一些经典作品如西塔里埃森,格林。默卡特住宅中可以找到诗一般的描述。斯伯恩的建筑和景观视觉上的统

一论被著名的职业设计师在作品中加以体现;这依然是对人类中介机构的奖励,并给人类的主观性留有很大空间。与之对比,中国对于特色的强调导致了这样一种观点:效率不依赖于个体的人类价值。

我做以上对比的目的并不是要做出裁决或者表露倾向,而是表明:现在景观建筑学论文中的基本观点可以和中国所关注的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并给大家这样一种感觉,即进行跨文化的对话是可行的。

以下事实可认为是更高层次上的跨文化的共鸣:在景观建筑学的作者中,斯伯恩是很杰出的,因为他开创了以诗歌引起人们对艺术关注的先河。斯伯恩对诗歌的兴趣不在于诗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价值和感觉传递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在于以一种基本的方式唤起景观建筑界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的关注。那些可以引起思索、传递感情、表达感觉的词汇和公式,随着时间的发展,变成了仅仅是

听起来还比较舒服的陈词滥调。在传统的对中国园林的讨论中,富有文学幻想的诗歌般的语言被普遍运用着,它强调具体和细节,避免抽象和理论。在17世纪关于中国园林的专著中,《园冶》是一个著

名的例子。在最近的一篇评论中,我尝试着指出该书中存在着的思维萎缩,使得陈腐的重复形式和不胜枚举的事实停留在了直接表达资料信息的水平上。在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一轮的学术浪潮,中国

出现了许多关于《园冶》的学术论文。在这个学术浪潮中存在着这样的趋势: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园冶》中一些特定的段落和想法,通过重复讨论原文的初始结构,来评定它们的重要性。过了一段时

间,又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关注唤起曲折构思和意识的内容。当我们回顾过去20多年来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生态和过程的讨论时,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现在所流行的关于物种和栖息地的陈腐的说法

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减少新观点出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将大众修辞学和某些人,诸如格雷。斯奈德的诗歌作品进行对比,斯奈德作品中的语法和措词暗示了我们和土地之间那种新型的亲密而又自然

的关系。在他的诗“ForAll”中,有一个新颖的对句和科纳关于触觉的强调相映成趣:“冰河里的水闪着微光,沙沙做响/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在这里,明喻“硬如足尖”

是修饰在陆地上栖息这种接触方式的。但是每一种新颖语言的深思熟虑的应用和新奇的视点,在现代社会与在传统的中国一样,面临着被流行用语排挤的境况。请大家关注当前的困境并不是因为

有可行的普通而又确定的解决方法,而是因为任何一篇西方论文对这个问题所做的深思熟虑的答复对于中国的论文都可能有参考价值。

三、二元性思维和极性在斯奈德的诗“ForAll”中,诗句“石头在脚下转动/又小又硬如足尖一样”和诗句“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在里面歌唱/溪流的歌唱,心灵的歌唱/太阳照在沙砾上的

气息”相呼应。蒂姆·迪安在这两句诗中发现了一个互相对应的感觉:这里的“硬如足尖”象征着土地与人类的经济关系,而暗喻“鼻子冷得要掉下来”则象征着人类与土地经济的关系——诗人的鼻

子(和他的诗)像北部落基山脉的溪流。这种语言模式引导着我们去考虑思维的模式。在E·K·迈耶最近的一篇随笔中,他对景观建筑学中存在的普遍而又有害的二元性思维模式做了一个有启发性的

批判。迈耶认为:“景观建筑学是一个混合行为,不能把二元性的两方面作为对立的情况来简单地描述。”他认为建筑和景观、男人和女人、文化和自然这些二元的形式是过时看法的组成部分,它们在

本世纪已经最大限度地影响了人们对景观建筑学的兴趣以及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以二元性方式进行思考时,景观被指定为女性或女性化的其他元素并且从属于文化和建筑。我对迈耶对二元性思维批判

的兴趣是从如下事实中产生出来的:在英裔欧洲人的传统中,思维的形式有着哲学和文化的基础。它的不确定性是由虚无创作的世界性观点决定的,在创作过程中,一种不确定性的和无条件的基础力

量决定着世界的本原和秩序。这种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初级的二元论,是诸如知识、观念,普遍、特殊,自然、文化,原因、结果这种二元分类模式的源泉,这些元素组成了人类的经验体系。在西方建筑

学中,这种经验体系是和“几何与代数,理想的原型,……以及它们的流动性与变化着的地上世界的现实性之间的永恒对比”相联系的。西方把建筑和景观设计作为把一种普遍的原则,理性地运用于具

体的设计,并且通过运用几何和均衡原则对自然进行模拟,这些都是同以上想法的重要性紧密相联的。

正如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所谈到的那样,中国发展传统的景观观念并没有借助二元论的思维。中国传统的景观观念的基础是阴阳两极论,这意味着在相关联的两个元素之间,其中任何一个因素

都需要参照另一个元素才能得到解释。与二元论的对立性不同,极性的每一极都需要另一极作为它的存在条件。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到两极之间不是辩证的关系。与辩证关系不同的是,两极之间的关系并

不是从对比和综合抵消中产生的对立关系。在中国的传统中,阴和阳不同于阳光和黑暗,男人和女人这类二元论的原则。在这类二元论原则中,对立面之间的元素是相互排斥的。在阴阳之间,“彼此相

互承担,互为补充,成为一个整体”。甚至,阴会转化成阳,反之亦然。更进一步地说,阴阳之间的关系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并且“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具有多样性以及产生动态关系的有效性”。

这种动态关系被认为是内在的关系并能使世界变得稳定。综上所述,阴和阳属于解释的范畴,阐述了世界上最直接和具体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节上的差异和任何假定相同或严格同一性的缺乏在这

里都是很重要的。通过对比,二元论的两方面如自然、文化,或男人、女人包含着潜在本质相同的因素。因此,认识到二元论和阴阳两极论指代的是二元性思维的不同模式是很重要的。在另一篇文章里

,我对《园冶》中出现的体现中国传统的关键性因素作了一系列的反思,展示了诸如“相互依存”,“借用”,“适宜性”,“适当性”的概念是如何伴随非二元论的逻辑产生的。

通过对比二元论和两极论,我们现在就有可能认识到:对于把景观和建筑一分为二的做法的批判只是对英裔欧洲人的传统进行基础性批判的一小部分。通过和奥古斯丁·贝尔克最近的作品放在一起

进行比较,迈耶的论文揭示了避免将中国的传统观念进行二元论解读的可能性。这将最终导致这样的认识:一旦现代主义和已经被加入到对中国物质materials理解中的二元论猜想被摒弃,迈

耶的事业是有可能通过对中国景观和园林的反思而得到发展的。

四、相互关系的场合论“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理论吗?”“景观建筑学的确需要一个理论吗?”“你认为景观建筑学需要通过其领域之外的资源来发展吗?”在大多数时候,当面对这些问题的时

候,会发现自己非常的困惑,无言作答,因为在被问及这些问题的同时,关于景观建筑学的文化中介agency却很少被涉及。我想质问的是:为什么我们不再攻击对这些问题保持沉默的文化界?为

什么这些问题听起来好像是要求我们争论在原则上是否需要某些理论?为什么我们不能清楚地表达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并询问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或令人信服地有效地被表达而不借助“理论”这种概念资源

以R·库哈斯在一般城市的范围内思索城市未来的尝试为例。库哈斯把一般城市比作现代化的飞机场,反对把城市和建筑放在地方识别性localidentity的范畴来思考。库哈斯认为这

种一般城市是地方识别性不再存在的结果。在他的论文中,“地方识别性”和历史相关,在建筑学中沉淀。并且库哈斯认为:“把地方识别性当成是过去的形式是失败的命题。”含蓄地说,库哈斯提

出把一般城市的概念作为正确的命题是一种“大亚洲主义”的体现。如果库哈斯的论文意味着剥去了亚洲的表皮,那么他已经是成功的了。在台湾的建筑杂志《对话》中,王维真观察到,一般城市的

概念是被“西方人眼中的东方”的说法所支持着,并沉浸于一种“新东方主义”的气氛中。

在这里我并没有对库哈斯的原文进行仔细的阅读,但我仍将指出他的文章是一种没有精确理论基础的狭隘的“全球化”观念的象征。在传统的中国,建筑的物理生存环境并没有成为城市“识别性”

的一个完整部分。与欧洲持久性纪念碑的传统不同的是,中国的建筑一直处于建与重建的永久性循环中。如果库哈斯发现他不得不面对亚洲城市的“识别性”,这是因为亚洲城市已经逐渐进入了被阿洛

伊斯·里格尔所称作的“时代—价值”的模式中。当他用一般性反对“识别性”时,他运用的理论看上去倒像是西方所反对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熟悉理论家约翰·拉杰曼作品的读者将会意识到,以吉

尼思·德鲁兹的观点为依据,识别性的属性可以通过迥异的集合被定义,而不是对一般性概念的反对。参照拉杰曼的观点,我在其他文章里解释了分类categories的思维模式如何能在诸如中

国景观建筑学的识别性的问题上被重新理解,而不需借助分类本身的概念。读者可以感觉到,库哈斯已经对某种态度attitutdes有了正确的批判,但在他的批判中并没有暗示跨文化在思维上

的差异。他通过强加欧洲的模式以一种普遍主义者的态度结束了他的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理论”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上述讨论试图表明对理论的反思和写作可以为激活景观建筑学的跨文化交流服务,那样的理论活动可以加强我们的感觉,即跨文化交流是可行的,并且使我们被交流中产生的血浓于水kindre

d的情感所感动。借助乔治。德孔布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投稿中的话,可以勾勒出这个想法作为恢复“在期望与观念中承担转换的事物……以最小的力量完成这种复杂的转换……以达到发现、干扰、唤醒

先前存在的事物,并将这个事物带到现在……反复思索一个地方的一般性并且强加一个看上去最明显的转换……以建立新的形式,新的感情和新的联系”。通过借助这些语言,希望可以突出这样一点:

即理论的反思和实践者的思索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这种实践活动可以被相同类型的刺激所感染,在彼此共同努力的领域中探索结果。

以时空穿梭的形式对跨文化进行思索,这种穿梭是一种展开的节拍,结尾开敞,贯彻始终,它抗拒着直线性的思索和那种超越经验的、有着权威声明的目的论。这种穿梭是以具体的作品为例进行的

,而不是在诸如“东方和西方”、“形式与内容”、“时间与空间”、“景观和语言”这类抽象模式的范畴中进行。这种穿梭体现的是循环中的观念的特殊结构;事实上,不可能把它当做一种普遍存

建筑学范文第2篇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中国的景观建筑学也在不断进步着,其中不乏有一些优秀的景观建筑设计,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1.过多的借鉴与照搬,缺乏创新性

中国目前的景观建筑设计很多的是为了设计而做设计,经常由于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短期内出效果,往往使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事情,使得景观建筑设计既没有很好的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律,又没有从实质上考虑设计的合理性,反而是照搬模式,盲目的借鉴国内外做的较好的景观设计,使得我国的景观建筑设计缺乏特色。

2.注重平面布局的形式,忽视对场地的研究与利用

对于生活中的人们来说,景观与他们息息相关,所以使用者的感受最重要。一直以来,我们做设计的时候都习惯在图纸上研究关系,注重其平面布局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对场地的深入研究,没有真正做到因地适宜。为了制造出美观的效果,不惜浪费自然资源以及财力物力,比如大面积使用硬质铺装,随处堆砌景观小品等现象在我国随处可见,还比如有些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平面圆形元素过多,道路上的分割太多,影响行车。形式美观但是交通流线上不够合理。

3.缺乏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一般情况下,景观建筑设计师往往认为景观建筑设计是创造景观,缺乏对景观本身的利用和保护,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人工景观。这种不考虑生态性的景观往往造成了荒漠化的侵蚀,水土流失的加剧,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了的破坏。事实上,不尊重自然规律的景观设计对于一些生态环境敏感的地区造成的破坏是非常大的。

4.景观建筑设计中缺乏对社会文化的挖掘与利用

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大国中,是有很多文化宝藏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虽然景观建筑学源自西方,很多设计理念是科学、合理并且前卫的,但是它作为一种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应该具有包容性和普适性。保护生态原貌的意义其实就是最尽可能的还原地理文化风貌,然而现在这正是中国景观建筑设计中较缺乏的,很多城市做景观规划的时候,只是看到别人好的就抄,丝毫不考虑其与本地的联系。

二、岐江公园对中国景观建筑学发展的启示

1.有效的利用与保护原有资源

粤中造船厂与中国很多的传统国企都有着相似的境遇,它们为国家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它们更是中国繁荣昌盛的见证者,可是在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为了美化城市环境,它们遭受了无情的拆除和销毁,只有年长的人才有着关于它们的记忆。不过,粤中造船厂在这场浩劫中保留了下来,通过俞孔坚教授及其团队的改造设计下,它重新赋有了生命,它不仅给中山人民带来了对历史的回忆,还为中山市带来了一个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

2.强调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景观建筑设计是为人服务的。岐江公园的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研究了人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让人们更好地融入于环境中,也让普通大众在参与互动中了解设计师的情感,使人们在冰冷的城市中体验到一丝温暖。

3.注重生态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岐江公园的景观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对场所中的原有建筑和材料进行了回收再利用,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保留了原来场所的时代精神;在植物配植中,设计师也没有应用城市公园里常见的观赏花木,而是大量使用乡土野生植物,比如白茅、橡草和田根草等,既维持了植物生境,又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

4.重视中国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岐江公园的设计与中国的文化充分的进行了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园环境,同时也将中国特色的景观语言作出了生动的诠释与表达,这种传承与创新对于景观建筑学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启发作用的。

三、结论

建筑学范文第3篇

我国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模式一直突出类型设计实践,采用由循序渐进、从简到繁的实践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对建筑设计方法有大致掌握,但是从专业素质以及应用能力来看,课程设置上存在突出问题。设置课程的教学对象从横向和纵向都应当进行覆盖,如“建筑法规”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智能化建筑导论”面向建筑系硕士生,“现代建筑技术科学导引”面向建筑系博士生,“结构概念与体系”面向建筑学专业与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景观生态学”面向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等。

(一)重视设计,忽略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将设计课程与技术课程割裂开来,使得技术类课程相对建筑学专业成为独立的学科。技术类课程缺少与设计教学的互动,在总体教学组织上缺少统筹规划。设计课程专业学习仅仅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考虑,却忽略了建筑技术,导致课程枯燥。一般来说,注重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设计原理,教师会布置相关设计题目。而同步开设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主要包括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等方面,其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技术性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发挥能动性小。在设计课程的对比下,建筑技术类课程更显得乏味。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教师也会侧重绘图技巧,导致学生精力大多用在绘制图表上,而对常用的建筑技术知识不求甚解,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体系涣散

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来看,主要矛盾体现在课程体系涣散、联系性不强。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相对独立,部分建筑技术课程过分强调自身课程体系的独立性,造成技术被作为单独学科讲授,导致设计课程出现功能认识与形式模仿的状况。学生无法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导致综合技能掌握更加薄弱。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内容实用性不明显,采用循序渐进方式进行课程设计,所以低年级学生的设计题目及设计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在设计构思时对建筑的美学、空间利用、形式结构兴趣浓厚,但对技术类的问题考虑甚少。另外由于接触的建筑技术问题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在设计中不会考虑建筑技术对设计的合理性影响,导致学生错误的认为建筑设计主要是解决好建筑功能问题、建筑形象问题,而不会考虑技术类问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

强调实践性教学模式传统的建筑技术类课程,大多都是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对技术类课堂教学的反应多为枯燥、难以理解,并且技术类课程中涉及的公式繁多、知识复杂、量大,同时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缺乏,课堂气氛沉闷,使得教学与实际差距甚大,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工程实践中的技术设计是建筑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大学课程中却没有一门系统的、综合的技术设计课程,学生只能凭自己摸索获得不完整的知识。应改革建筑技术类课程的教学方式,压缩、精简理论部分教学内容,加强技术类课程的设计比重,如建筑构造课程由两个学期的构造1课程、建筑构造2课程,可调整为理论课程与建筑构造设计课程,前者以讲解为主,后者以设计为主。提高建筑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将教材内容以专题课形式进行讲解实践。将课堂教学部分分为课堂理论部分与实践性教学两部分,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将两部分进行穿插讲解,实现重要理论技术与实践在课堂上同时进行,并非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解后再进行实践。这种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建筑技术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1)现场教学,现场教学具有灵活性,技术课堂讲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课堂实践,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另外教师也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校园周围建筑进行实践调研,并对调研结果在课堂进行分析,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增强建筑技术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2)要求学生运用建筑技术知识,绘制技术设计分析图,查找自己的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不合理性。这一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要教师先了解学生有做过哪些类型设计,选取学生做过的设计作品,然后根据技术教学进程,让学生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自己的方案是否设计合理,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建筑技术课程兴趣增强,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3)运用典型案例教学。典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在方案设计中所忽略了的建筑技术问题。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所接触的设计题目,涉及的建筑技术问题一般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找一些建筑技术比较复杂的实际工程案例,在课堂上进行剖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建筑技术设计的重要性,并能在今后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建筑技术问题。

(二)将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优化

建筑学范文第4篇

1.1德国的建筑学教育

在德国的建筑学教育中,大学期间十分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将制作模型当作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并用公开讲评的教学方法,锻炼和引导学生思维.建筑学课堂上,常常是每个学生都带着用形形色色材料做成的模型及成图,进行全体公开讲评,每个人都要在所有学生及老师面前,介绍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回答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和学生一开始就对模型十分重视,模型比例尺很大(1∶50),不仅立面,而且内部空间感受,尺度及光照效果等,都看得一清二楚.这种一开始就做大量“工作模型”的教育方法,能从设计之初的立意阶段,就从空间和空间序列出发,而不仅仅停留在对两维立面的“装饰”和像造书架一般对平面的叠加上.同时,这种公开讲评,一问一答的方式极能锻炼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教师讲评时不是说:“你不应该这样做而应该那样做.”而总是问:“你这样做,可以,那么你能说出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一个人独自设计时,也可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问得越多,想得也更多更深.在设计小组里,公开讲评成为家常便饭,小组成员天天讨论,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和他人的合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做了很好的铺垫.

1.2美国的建筑学教育

美国的建筑学教育“重在过程”.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出发,在建筑及其设计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的过程认知、过程训练和过程表现.建筑学一年级最初的作业就要求他们运用简易的造形材料,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空间想象,制作建筑“雏型式”的空间模型,然后再相应作图.作为建筑的入门教育,从传统的以“画建筑”、“描建筑”为主,发展到这种以“做建筑(模型)”、“想建筑”为主,实行“做”、“想”、“画”的结合.这种教学方法反映了重过程、重体验、重能力培养的新观念.在启发学生通过感性体验,初步认识建筑之后,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教师不是要求学生一味表象式地介绍方案图纸,而是启发他们结合工作“草模”和设计草图,着重讲述自己提出设计案例的构思起点和思考过程.

1.3同济大学的建筑学教育

20世纪70年代末,同济大学建筑系引入了“形态构成”训练,其目的是让建筑设计的基础教学回归到一切形态设计共同的“基座”上来.通过“形”的训练,并效力于材料、构造、建筑空间的真实体验和操作训练,更好地衔接,在适合使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探索满足视觉感和触觉感的空间尺度、比例、质地、动势以及环境约束和文化特性等等的各种可能性.出于对学生建筑设计的潜质,并不能与美术基础强弱简单划等号的认识,同济大学的建筑系多年来就已不再对入学考生进行美术科目加试,以此表明与这一“学院派”式考生鉴别方式告别的决心.但对美术系列的艺术修养课程很重视,“创意素描”、“油画”、“陶艺”、“扎染”、“剪纸”、“古典家具”等课程不断推出来,意在从艺术的视觉和触觉感上陶冶学生.教学的目标很明确,不仅仅是为了教一点美术技法,更是为了助长建筑学子的艺术感觉和形态想象力.近年来,同济大学实行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设计作业题目和指导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每个课程设计题目的布置,老师有明确的训练意图和教学关键点.对学生的要求侧重于提高综合处理设计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做尽可能多的功能类型练习.这样缩短了必修课程,将内容和方式多样的限选课范围扩大,使多数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向了主动的“我要学”,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以各自的特点和兴趣分流学习,又对教师发挥专业特长,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构成了压力和动力.把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2浙江树人大学的建筑学教育

浙江树人大学是一所民办本科高等院校,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正确选定建筑教育的方向和内容是比较重要的.我们所培养的是兼顾技能型与创新型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处在活跃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之中,结合建筑学专业建设特点,这种高级应用型人才也是中小型建筑设计单位所需求的.

2.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浙江树人大学的建筑学教育才刚刚起步,今年计划招收四年制本科生.目前在校的建筑设计专科生教育,在软硬件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软件上,专业教师配备不够,比如建筑构成、建筑表现、建筑物理、建筑模型等课由于缺少教师就开不起来.同时建筑设计课特殊的实践性决定它的师生比一般是1∶8~1∶10,每一个建筑设计作业都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对一各个阶段的辅导,而现在30多人的班只配备了一个主讲教师和一个辅导教师.另外,外聘教师很多.由于外聘教师自身工作繁忙,教学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而退休返聘教师在观念上与新潮的学生还是存在着差距.在职教师也需要加强专业进修来提高自身的建筑水平.硬件上,学校现状是建筑课每个开课班级都没有固定教室,上课时学生须自带图板、颜料盒、洗画笔的小水桶、图纸、参考书、丁子尺等画图工具,一个学生搬一趟是搬不了的.导致有的学生空手来上课,不在课堂上画图,得不到教师的指导,最后独自在宿舍画的图错误太多,达不到既定的教学结果.另外,学校缺少建筑设计作业的展示橱窗,构成课、模型课没有教师也没有专用教室,更没有材料经费.实习环节也是非常欠缺的,由于缺少经费,建筑学教育规定的认识实习、素描实习、色彩实习、构造实习、施工图实多都是在校内完成的,由于接触实际太少,工作后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时间.

2.2树立良好的建筑观

目前的建筑市场充斥着拥塞的商业性气息,急功近利的“眼皮经济”决不能进入建筑教育,否则学生静不下心来研读建筑,浮躁的心也不知自己将来要到哪里去.在闹哄哄的市场中会迷失方向,丢掉了学业是很可惜的.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希望学生们能理解建筑设计者是一个空间的组织者、是一个城市的组织者、是一个环境的组织者,而不是时髦的某种风格主义者.建筑是因为人类某种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室内外空间,建筑设计者当不遗余力地从建筑的角度,以人为本,从活动需要的各个方面做出支持该活动的努力,从而让人们在学习、工作、休息、娱乐等各种活动场所中感到人生的快乐,也就是说,建筑的场所支持了人生,也支持了人类.建筑者从微观的楼梯踏步到宏观的城市设计,都能让人体会到建筑所起的作用———建筑使人生轻快,使城市欢畅,使人类愉悦.良好的建筑观是建筑学教育的基本前提,也让学生们感到学习建筑对人类的巨大价值.

2.3强化应用型人才教育

建筑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史教学;课程思政;德育模块;课程育人

2023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各类课程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1]。课程思政建设已成为新时代高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在这一系统工程中,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是最为核心、最为关键和最难解决的部分[2],也是当下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着重关注的领域。建筑史是建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与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三线并行,构成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建筑史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发展演变历程及其规律、理论、案例的知识,以及分析、识别建筑历史现象与文化的基本能力,进而建立正确的建筑史观。建筑史课程呈现明显的论道的“价值理性”追求,具有“价值塑造”的天然条件与优势,是课程思政的“富矿”课程。大连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史课程包括“中外建筑简史”“外国古代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等。以往的课程教学较多地关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对课程的“价值塑造”认识有待提升,零散的、原发的课程思政教学难以满足新时代的育人要求。为更好地挖掘建筑史课程在建筑学专业教育中的潜力价值与优势作用,推进专业的“双一流”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2023年开始尝试建筑史课程“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改革探索。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思政元素、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探讨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1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与思路

课程是学科知识的整合,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支撑。课程思政建设是挖掘知识的育人功能,实现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进而实现育人的终极目的[3]。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要充分挖掘蕴含在建筑史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元素,以隐形教育的方式,在建筑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建筑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中,融入道德和价值观的精神引领,实现建筑史课程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根本任务。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在原课程设计的目标、内容、方法三个环节中对应植入课程德育建设模块,建立德育与智育的“盐水互融”关系,生成课程德育与课程智育“点点结合、双线推进、双面互涵”的课程组织新模式(图1)。具体设计为:1)在课程目标环节植入“构建德育目标”模块:学校育人目标以及课程育人定位为指导,确立价值观性质的课程目标,与原有注重知识、能力及素养的专业性课程目标相结合,形成“价专兼顾”的课程目标体系。2)在课程内容环节植入“挖掘德育元素”模块:以全国教育大会强调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六个下功夫”为准则②,梳理并挖掘课程知识点中蕴含的德育元素,“思政化”原专业知识点,形成课程育人的有力供给。3)在授课方法环节植入“创新育人方法”模块:通过多样的工具及其操作,构建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隐性教学方法,进而与以知识传递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显性教学方法共同形成混合互补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体系。在新的课程设计中,课程德育建设与原教学环节“点点结合”,同时形成基于价值观教育的思政教学组织推进线,与传统的基于知识、能力教育的专业教学组成“双线推进”,进而形成价值观与专业性“双面互涵”的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组织模式,实现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保证课程育人的有效实现。

2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内容

课程思政应“坚持专业定位,注重学科视野”[4]。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将立足于建筑史学科本位,在建筑学专业评估的框架下,针对现行课程在价值观育人理念、内容及方法上表现出的不足与缺失,以“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为目标,梳理并优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环节,构建德育与智育互涵育人的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2.1构建“术道并举”的课程目标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下的建筑史课程目标应包含“价值观目标”和“专业性目标”两个方面:价值观目标关注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科学素质、道德修养;专业性目标关注建筑历史文化知识的掌握及建筑现象评价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建筑史观。价值观目标是专业性目标的高阶前提,专业性目标是对价值观目标的领域细化,二者互为依托,术道并举,并在不同层面上界定了建筑史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明确了课程育人的方向。由于建筑史课程是由若干门建筑国别史和断代史组成的课程群,因此建筑史课程目标也将由各门课程的“子目标”共同形成。在“构建德育目标”模块中,首先通过国家纲要、学校目标和课程定位三级指导文件确立建筑史课程价值观目标的制定依据,并分别凝练“中建史”和“外建史”两大分类的价值观子目标;同时,结合专业培养方案,分别梳理各门课程的专业性子目标;最终,在价值观和专业复合育人的目标导向下,整合各子目标并整体性构建“术道并举”的建筑史课程目标体系。

2.2构建“中外兼顾”的思政元素体系

思政元素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建立关联的契合点,在课程育人中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建筑史课程内容按照文明区域可大致分为“中建史”和“外建史”两大类。中建史的专业知识中本身就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先进的古人智慧、普世的匠人精神等方面的育人内容,是“中国建筑文化自觉与自信”直接育人的思政元素;外建史的专业知识虽然更多地涉及西方和其他文化背景下的建筑历史文化、技术与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但可以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史为鉴”的比对式梳理与挖掘,得到提高“知识见识”及“文化素养”等国际视野指向的育人思政元素,以及可以共情“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等本土意识指向的育人思政元素。在“挖掘德育元素”模块中,通过梳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六个下功夫”等相关文件纲要,确立建筑史课程思政目标要点为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文化素养、全球视野、奋斗精神;然后以此为遴选依据,分别梳理和挖掘中、外建史知识点中具有育人作用的知识点,整理、总结、汇编思政元素集;最后在整体史观下建立起中、外建筑史思政元素的系统性关联,形成可在不同课程间共享的建筑史课程思政元素矩阵。

2.3构建“显隐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标并非是“专业化”的思政课程。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仍应坚守学科本位,立足专业教育,在学理支撑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引导。现行的满足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要求的显性教学方法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仍然适用,但应结合新时代的教学技术与手段进行不断地优化与完善。同时,在“价值塑造”教学中,还要依据思政元素的特征与属性选择合适且必要的隐性方法与手段,使其“如盐入水”般地融入知识教学,发挥育人功效,实现建筑史课程在新时代育人大格局中的“同向同行”与“价值引领”。在“创新育人方法”模块中:针对专业性课程目标,利用互联网平台、数字模型、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构建新型混合教学模式,优化现行的对比读史、以例叙史、借理解史等建筑史课程显性教学方法;针对价值观课程目标,以“明铺叙”与“潜浸润”相结合的方式将思政元素和案例融入课程教学,构建以形象感染人、以氛围熏陶人、以成就鼓舞人的建筑史课程隐性教学方法;最终形成“显隐结合”、思政元素深度融于课程、价值观教育与知识教育“同频共振”的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体系。

2.4构建“量质互补”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成效在学生[5]。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重视过程而不唯结果、关注发展而减少比较、主客观互补、长短效结合、多元完善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改革将优化针对“知识传授”的量化考核评价机制,引入针对“价值引领”的质化考核评价机制,构建互补、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筑史课程在检验专业性课程目标学习成效时,应增加过程考核,弱化结课时“一次性”考核的占比权重,同时尽可能地引入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在检验价值观课程目标学习成效时,可以引入定性评价,弥补量化考核在价值观评价中的短板,如可以引入思想发展档案法,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或者引入追踪型长效评价等;同时,还应构建由学生本体、专业课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的全面多样的评价主体,保证课程考核评价的客观、全面与科学,从而开展多渠道、多途径、宽领域的课程思政育人成效检验。

3建筑史课程思政建设关键问题

建筑史课程思政改革是从协同育人的视角,对建筑史系列课程的一次全面课程“升级”建设,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课程支撑,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价值观育人与专业育人融合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探索契合建筑学专业特点的建筑史课程育人策略与方法,其中的关键教学问题有以下三点:1)如何应用“普适”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指导建筑学专业建筑史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每个专业、每类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及其在其他课程实践中取得的经验无法成为简单的“拿来主义”,如何“因地制宜”地运用相关理论并借鉴有效经验,是开展建筑史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政建设关键问题之一。2)如何实现建筑史各课程在课程思政改革设计时的相互协调与整体统一?建筑史各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课程教学上有共性,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课程思政改革的课程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各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任务定位与相互关系,统筹协调德育目标与德育元素,建立起层级化、系统化的整体设计,兼顾课程个体效果与集群效应,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在“微观”与“宏观”上的和谐统一。3)如何实现思政元素的价值引领与建筑史知识传授的“如盐在水”的融合?虽然建筑史思政元素发掘于建筑史专业知识,但如何使其润物无声地全息化“回溯”知识传授却并不简单,尤其是共情类思政元素,在结合专业知识开展价值塑造时,即便采取隐形手段,也不能牵强附会地生搬硬套、强硬嫁接,要从知识点自然引发、适度引申,符合思考常规与认知逻辑,逐步实现理性认知、情感共鸣及行为认同。

4结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