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法制教育论文(精选5篇)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校园传媒载体实效性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随着2009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通知》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已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出现的李铭启、药家鑫等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表明大学生法治理念的提高,不能仅仅依靠课程载体。只有有效发挥传媒载体的法治理念教育作用,才是提高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

一、影响校园传媒载体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

1、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

为了有效抵御法治领域中错误观点的影响,提高舆论引导力,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四部委的《关于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的通知》明确要求,要认真组织“各大新闻媒体、学术刊物积极刊发、报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和生动实践,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占领舆论阵地”。校园传媒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阵地,而有些大学的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却偏少。有些校园报刊和网页传播的内容紧跟“上面”,脱离“下面”,充斥着关于领导参加会议、发表讲话的报道,很大程度上成为学校领导的传话筒和代言人,成了反映学校工作的工具。有些校园媒体,仅限于发挥“娱乐版块”中的一个角色,校园广播成为“背景音乐”,BBS则成为学生发泄不满、打口水仗的场所。校园媒体缺少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成果版块,缺少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视题材,还缺少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典型案例的讨论活动。

2、校园媒体品质不佳,传载内容的可接受度不高

校园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作用的大小,最终要根据受众接受传播的状况和结果来评价。大学校园传媒作为立足于校园、针对大学生的媒体,应该是最能吸引大学生关注的媒体。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校园媒体在当代大学生心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并不令人满意。在一些大学里,校报的影响日渐式微。有些大学的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沦为可有可无的“鸡肋”,节目质量欠佳,师生观看的兴趣不大。很多学校都建立了直接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红色网站”,但内容比较生硬,形式相对单一,效果不是很好,点击率偏低。校园网上人气最旺的地方当属“BBS”,其“掌门人”一般都是学生或者年轻的老师,他们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少,无法解决学生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校园网络往往更注重信息技术的服务,在内容上只要不反动、不色情、不危害公共安全和不散布非法信息就可以了,很难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在极具感染力的校外传媒,尤其是校外网络的冲击下,校园传媒越来越不被学生重视,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3、受众在校园媒体传播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中的参与度不强

参与度是强化校园媒体法治理念教育功能的重要因素。大学校园媒体的受众,主要是高校内部的师生员工,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在校大学生。处在激烈竞争环境中成长的“90后”大学生,功利性强,对一些他们认为无法直接、快速受惠的教育内容并不欢迎,实用性是大学生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比较明显的取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对大学生而言开展法治理念教育,有利于培育他们的守法意识和护法精神,对于养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无法使学生直接、快速受惠,因此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兴趣不高。另外,校园媒体没有全面深入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缺少同学间的互动,导致校园传媒的传播和教育过程变成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难以发挥出校园传媒的法治理念教育优势。

4、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评估反馈环节弱化

反馈评估是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决策的基础,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有效管理的关键,也是全面总结思想政治教育成败得失的依据,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能割舍的一个步骤。当前高校普遍忽视对校园传媒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估,对于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挥状况如何,取得的教育效果如何,没有做到心中有数。一些大学校园媒体工作者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认为只要把有关的法规、政策和学术理论刊登出来,把法治素质的视频资料从电视台播放出来,做一个法治宣传的网站,就完成了法治理念教育。实际上校园传媒载体不同于课堂教学,其教育的对象是不固定的,受众选择接触传媒后,教育传受关系才真正建立。这种松散的关系弱化了教育信息的反馈。如果高校对于校园传媒的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功能不作评估,很少考虑其传播的内容有多少人理解,引起多少人共鸣,达到多大的效果,那么校园传媒法治教育活动就会流于形式,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受到削弱。

二、增强校园传媒载体在法治理念教育中实效性的对策

1、重视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确保承载足量的法治理念教育内容

校园媒体传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内容偏少,主要是因为学校对校园媒体的法治理念教育载体功能认识不足。大众传播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和提供娱乐四种基本功能。学校对校园媒体功能定位偏重于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重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宣传,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为了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真正“进校园”、“进学生头脑”,学校应在校园报刊里开设法治理念教育专栏,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基本内涵、基本要求、重要功能及形成发展轨迹作为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内在关系,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的内涵要求,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途径和方式。在校园广播中,多播放学生学习法治理念体会方面的稿件。在校园电视里,多播放体现“公平正义”、“执法为民”题材的影视。在校园网的BBS论坛里,多开展法治事件、现象的讨论和引导活动。

2、加大校园媒体的投入力度,提高校园媒体的品质和可接受性

校园媒体可接受性差,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在基础设施方面,有些高校还没有条件建立校园有线电视系统,有些学校电视台自己制作的节目有限,播放时间也很短;在校园媒体工作人员素质方面,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技能欠缺。要提高校园媒体的可接受性,应加强校园媒体自身建设。一是在校园传媒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卫视接收系统、闭路电视系统、音像编辑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并维持其良好运转。二是加大校园媒体队伍建设的投入,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引进法律素质高、传媒专业技能强的人才,吸收一部分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具有较高的政治法律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熟悉传媒理论、传媒技术,善解学生的校园传媒队伍。三是加强媒体形象建设的投入,打造具有个性、新颖性、精致性的校园传媒品牌,提高校园媒体的公信力。四是整合校内媒体,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宣传部统一管理的高校传媒中心,将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等媒体归置为中心所属的分支机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各种媒体共生共荣,优势互补,提高宣传教育的合力。五是与校外传媒互动,寻求与兄弟高校间的联合和与社会传媒的优势互补,将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优秀法制节目引入校园。

3、建立激励机制,拓展互动方式,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

校园传媒与其受众在通常情况处于授与受的纵向关系,校园传媒在对待受众时容易产生优越感,甚至有话语霸权意识,侵犯了受众的尊严。在这种关系下大学生只能是旁观性参与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待传播活动,既不评头论足,也无反馈。鼓励大学生参入媒体传播活动,一是应建立传播者与受众的服务性关系,传播者要树立服务意识,自觉深入了解受众在法治方面的愿望和需求,提高受众的参与兴趣。二是应定期举办法治理念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公室、宣传部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联合制定奖励措施,对参与活动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精神方面奖励和鼓励。三是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使学生领悟媒体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四是拓展学生参与媒体的方式,如向学生征招法治栏目(节目)方案,向学生收集法治新闻线索、话题,请学生客串法制节目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使学生在法治理念传播中不只是旁观者,更是合作者,甚至是支配者。

4、建立有效的校园媒体评估机制,完善教育活动基本环节

建立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评估反馈机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强化传播者对评估反馈价值的认识,增强校园传媒传播者的评估反馈意识。二是建立一套相对固定的评估办法和程序。从内容上看,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基本内涵,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从能力培养上看,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培养法律思维习惯,形成坚定的法律信仰,增强依法办事能力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应当达到的目标。从传播学来看,信息的真实性、指导性、到达率(报刊发行量、广电视听率、网络点击率等)、知晓度、理解度、赞同度和追随度等是传媒社会效益的主要评估指标。校园传媒法治理念教育的评估办法应结合上述目标和指标,形成科学评价体系。三是要创造有利于教育评估反馈的条件。定期举行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开放工作邮箱,搭建校园传媒和师生之间沟通的良好平台,保证校园传媒内部信息的流通和反馈的畅通。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2]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 陈丽:高校校园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 黄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媒载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魅力中国,2023(2).

[5]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广插学院出版社,1997.

[6] 陈大文: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目标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4).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与政治素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与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指导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际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往往分属不同的部门,缺乏沟通和合作,缺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教育资源不能高效组合,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又影响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有必要互通有无,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体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①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具有融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上的相互渗透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05方案”以来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它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此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就必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渗透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持,引导着校园文化的主流和方向。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该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属性和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方针。校园文化强调理想信念教育,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思想道德教育是基础,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其全面发展是目标。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想文化也在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坚持不懈地运用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武装当代大学生,引导学生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这些都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渗入。

(二)途径上的相互补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主要在是课堂上完成,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是以“大班课”教学形式进行,这种教学途径上的局限性,必然会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灵活性受到限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受到影响。

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途径,参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在这种由大学生自己为主体营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的报刊、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会作为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充盈着大学校园的各方面建设,从而使得大学校园更富有生机和活力。校园文化活动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育途径上,由课堂拓展到课外。由于校园文化活动总能联系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活动,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时代特征,满足了学生自我管理、主动成才的需要,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能力,更陶冶了情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阵地。

(三)手段上的相互融通

我们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在认知方法上强调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本身。传统的教学手段强调教育者对学生的硬性灌输,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与意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社会各领域改革的日臻深入,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出现了利益要求和精神需求的多元化。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这种由教育者自上而下的教育和灌输,只强调学习理论的内容,忽略了教育的多

种形式;只强调施教主体的愿望,忽略了教育客体的需求;只强调知识的传授,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一般通过实践参与和自我教育的途径实现。它注重从感性教育入手,结合院系开展的有序而系统化的系列活动,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实现理性的飞跃。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日趋丰富,有以知识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着眼点的学术研讨类社团,有以凸显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艺术类社团,有以奉献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志愿者服务类社团。校园文化活动所具有的实践特质和寓教于乐功能,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性和生硬性,增强了其针对性、娱乐性,强调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四)目的上的彼此一致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潮及国际敌对势力的能力,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教学育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人才,而高技能人才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校园文化建设也应体现高职特色,反应高职院校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征,使生活于其中的学生受到浓郁的“大学精神”“高职气息”的熏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它的价值导向功能是文化育人。

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各有特点、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就是把当代大学生培育成为四个“新一代”,正如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五四”青年节向中国青年群英会致信中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在高校育人过程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所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文化双效互动的保障

近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日益深化,育人的主渠道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拓展。而校园文化活动也更加富有生命力,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活动中的系统意识和理性色彩也日趋浓厚。但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挥育人合力的工作思路方面,仍需探索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笔者认为,要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作用,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机制的保障

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需要建立和健全机构完整、操作可行的领导体制。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成立以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书记和分管教学校长为主任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系部要由党团总支负责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组成院系一级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这样便形成由书记校长领导的纵向机制,又成立了将党、政、团、系联动起来的横向机制。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教育机制保障。 转贴于

(二)学校制度的保障

在学校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置下,各职能部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处、团委、宣传部)和管理部门(教务处、人事处)通力协作,统一协调,共同制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校园文化活动安排计划,并纳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使之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可以要将体现共同教育目标的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尽量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讲授过的内容,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又重复出现,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尽量做到二者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形式上的互补性,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课堂活动与文化活动相互补充,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使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组合。计划实施过程中,既要遵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要求,又满足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的需要,充分发挥二者的双效互动,追求完好的教育效果。

(三)师资队伍的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关键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战斗力的师资队伍。他们需要有强烈的政治感和使命感,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有良好的岗位素质和相关的知识结构,有对事业忠诚、对学生负责、乐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随着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对师资培养力度加大,两支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理论素养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与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相比,他们的不足在于除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动态知之甚少。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平时经常置身于学生当中,对学生的了解宛若父母和兄弟姊妹,因此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力较强,而且他们直接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制定和指导,有着丰富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两支队伍可以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

可以聘请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整体实施中,作为教学实践环节的辅导教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或直接承担班主任工作,或担任学生社团或学生活动的指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更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既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又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理性指导,实现教学与学生文化活动的双赢。

(四)育人环境的保障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谐的教育氛围,更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取得明显的成果。育人环境的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教育部的统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过程的实施方面,目前各院校基本上都是统一安排教学;而校园文化活动从计划的制订到活动的开展,基本上都是以院系为单位,因而是相对独立的。这就要求校园文化活动相关部门应统一协调,力求做到全校统筹安排,树立宏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五)考评机制的保障

从目前的考评机制来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是与学校教学考评制度相一致的,考评体系比较完善和规范。而建立和规范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考评体系成为当务之急。为便于考评,应注意校园文化活动考评机制中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尽量做到定性分析和定量测评结合,阶段测试和期末评定结合,教师考评和学生评价结合,制定完善、合理的考评标准。其中明确考评中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最终目标,以高职学生认知结构作为考评依据,坚持考评中客观开放的原则,制定考评中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指标,成为完善考评机制的题中之意。

[注释]

①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Z].2004-12-13.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OL].moe.edu/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1226&infoid=14122,2005-03-02.

③胡锦涛.致中国青年群英会的信[N].人民日报,2007-05-05.

参考文献

[1]官秀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2]张红.结合思想道德类校园文化活动搞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职业圈,2007(11X).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大学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近年来,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国内高校系统推进了以营造良好校风、创新文化载体、完善制度保障为主要内容,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满足校园主体即广大师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在提高校园主体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校园主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其中,笔者所在的西华师范大学也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营造良好校风,培育精神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主体的群体心理、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哲学理念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才能鼓舞人,健康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才能熏陶人。

第一,学校以“勤奋、求实、敬业、创新”为校训,坚持“铸魂励教、陶冶化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导向,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学校将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相继开设“西华师大讲坛”“基础教育论坛”“校内专家讲座”“外聘专家学术报告”“校友论坛”等主题讲座,努力夯实师生科学人文素养。第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学习贯彻实践《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大教师学习、宣传和践行中实现了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坚持每年评选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大力推进质量工程,形成良好师风,引领浓厚学风。同时,大力弘扬孝文化,推荐在校大学生当选四川省第二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引导师生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回报之义,传承孝老爱亲优良传统。此外,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营造优良校风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第三,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学校充分利用校史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发掘以《三国志》作者陈寿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历史底蕴,利用毗邻邓小平、、张澜、罗瑞卿故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演绎以大木偶为代表的川北传统文化经典,推进高雅艺术和传统文化进校园。

创新文化载体,丰富物质文化 第一,努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校园活动,加强校园的绿化、美化、净化,积极创建文明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丰富校园的文明内涵,如树立寓意文化传承和尊师重教的孔子塑像等。第二,以重大事件、重大活动和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教育结合。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等,组织开展七一、五四表彰先进活动,积极营造活动气氛;组织开展建国60周年、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活动、建校周年纪念活动,进行爱国爱党爱校教育;组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国情和形势教育;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月、日活动和敬老月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要求,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积极推进学校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第三,继承和创新活动载体,形成周周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从1991年开始,学校坚持每年3月举办马克思主义宣传周活动,纪念马克思逝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坚持每天升降国旗活动,和国旗班选拔训练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举办承办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专场、文建明先进事迹报告会,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元旦新年晚会,以及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让学生展现才艺、增长才能;不间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进行心理咨询与测量工作,维护师生心理健康;举办新生篮球赛、教职工篮球和排球联赛、田径运动会、元旦校园环跑活动、女职工“三八”节登山活动、教职工双扣比赛等,增强师生体质,增进友谊。

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文化 第一,不断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和工作体制机制。围绕转变办学观念,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明确学校发展规划与办学定位,坚持和创新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方面,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和工作体制机制,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日常工作科学有序开展。第二,努力形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合力。按照在内容上配套,在思想上协调,在价值导向上一致的要求,努力形成体制机制合力,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服务服从于学校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师生员工的内在潜力,使学校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推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第三,抓制度落实,注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取得实效。制度落实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执行。按照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制定科学、实施可行的要求,明确各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职责,制定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考核机制。理顺校属各部门关系,营造合作共事、齐抓共管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推进各部门根据学校整体规划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制定和落实出本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规章制度,发挥本部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能动作用。报道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完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舆论引导机制。只有营造出抓落实重执行的氛围,才能推动校园文化制度和建设站在新起点迈上新台阶。

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思考

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经验,也暴露出相当问题。这需要深入思考应对之策,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其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大学校园文化,要认真落实和反映“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的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其二,坚持正确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近年来,普通高校对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断深化,以校园文化建设扩大学校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辐射面的动机不断强化,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校风教风学风作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科学研究和经验交流,努力培育和弘扬“特色鲜明”的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精神培育的重要载体,对于满足师生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净化和提升精神境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提高师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上有偏差。①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象和主体存在片面认识。无论是建设实践还是理论探讨,都有把大学校园文化的对象看成只是学生、建设主体认为只是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的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校园大文化视野缺失。②对教职工在大学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教职工的文化需求的满足、在文化建设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引领作用都存在不足;③对校园文化建设支持不够、对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不力。二是知行结合松散。这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从理论上普遍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很多高校能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提出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普遍存在着知行脱节问题,以科研成果抄袭剽窃、滥发毕业证为代表的学术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以至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不协调、效果有起伏,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科学发展速度和水平。三是认同偏低。整体上,在师生中叫得响、在社会上影响大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品牌还很少。同时,利用网络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对师生文明上网的教育和引导乏力,缺少自由、真实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信息收集处理、科研辅助、学习辅导等方面尚有潜力可挖。四是投入相对滞后。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投入相对处于滞后状态,无法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制约校园文化各项功能充分发挥。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学院合并 校园文化 重组

论文摘要:许多地方为了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应,防止无序竞争,对小型学院进行了合并,由此产生的校园文化重组与优选引起人们的重视,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一些规模较小的职业学院(校),为了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局,在当地政府的参与下,进行了合并或重组。这样一来,有利于发挥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避免了小学院之间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有利于全盘考虑和节约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也随着行政机构的合并,进行了重新组合。这里的关键是,这种组合是否优选各小学院的校园文化呢?这个问题关系到学院合并后校园文化建设及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大局,必须引起院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笔者在本文中结合烟台职业学院在合并和建设中校园文化的重组和优选问题,谈点个人见解,与职教界各位同仁共享。

一、校园文化重组与优选的重要意义

二、校园文化重组与优选的具体做法

校园文化包括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各种明文规定的制度,又包括一些不成文的习惯做法。要形成一种新的校园文化,其具体做法有:

1.组织有关处室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从中进行优选。新学院组建开始,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即校规校纪都要重新制定。最省事的办法就是搜集、整理和分析各校区原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从中优选出最有利于新学院发展和壮大的内部管理制度条款,作为新学院的新制度颁布并实施。例如,教务处分析了各校区原有教学文件的格式、内容及要求,修改制定出了新的教案、教学计划、试卷分析等格式及要求,颁布并实施。

2.组织各处室有关人员,到同类学院去学习和访问,以便吸收其成熟的办学经验。

烟台职业学院组建初期,学院曾分期分批地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同类学院去参观学习,吸收其他学院的先进经验,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以便使本院的新制度、新校风更具有现代化的特征。例如,学院校园内的雕塑、标语、条幅、制度公告以及校徽、校训,都为新的、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组织全院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积极研讨,选择出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校园文化,并作为新学院的校园文化。

学院以企业文化研究为名,组织学生和老师研究了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关联,以及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学院发展的;哪些校园文化现象是落后的,不利于学院发展的。并且以研讨会和讲演比赛的方式,组织师生进行了分级研讨,最后,将研讨资料汇总到学校有关部门,进行汇总和筛选。

通过以上活动,达到了三个目标:

(1)使学生对校园文化现象中的优劣进行了认识和剖析,有利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全体学生有意义的教育活动。

(2)学生学会了研讨现实问题的方法,学会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和互联网的更有意义的使用方法。认识到上网除了聊天以外,还可以做更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3)师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因为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师生除了课堂上的教学关系之外,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学生从教师的指导中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4.在全学院范围内,组织“两个转变”的大讨论,通过讨论使全院师生明确办学方向。

烟台职业学院是由几个小型的职业学院(校)组成的,其中有中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也有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各自都有一套原有的办学理念。为了统一思想,明确办学方向,学院在全体师生中展开了大讨论,讨论的题目有两个:一是如何完成中专教育向高等教育的转变;二是如何完成普通教育向高职教育的转变。

通过大讨论,使全体师生认识到学院在烟台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认识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明确了从中职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从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意义、方法和努力的方向。最后,选择讨论中形成的优秀论文刊登在校报上,以展示其成果。

5.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对学院的评估,严明校风校纪,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鼓励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

校园法制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建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3)05-0018-04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在大学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又在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文化建设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回顾和总结大学校园文化及其机制建构研究成果,对加强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理论研究,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的文化品牌,增强大学的文化软实力,提高大学的社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校园文化机制研究成果的文献计量分析

自1986年提出“校园文化”概念以来,大学校园文化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成为学界常说常新的论题,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问题也是一直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

从1986年至今,出版的有关校园文化方面的图书约398本。通过分析这些图书,笔者发现,其中属于学术性、研究性的著作约有80余本,有15本为2000年以前出版的著作。进入新世纪后,校园文化方面的研究新著不断,其中大学校园文化研究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新世纪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杨新起主编。2001年)、《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张德、吴剑平主编,2001年)、《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刘德宇著,2004年)、《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宋德新著,2006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邓和秋著,2008年)、《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蔡劲松等著,2009年)、《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敬菊华等著,2009年)、《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探索》(张静主编,2023年)等。2000年之前出版的著作基本上未涉及校园文化机制问题,2001年以来约有14本著作论及到大学校园文化机制与机制建设问题。

为了全面掌握大学校园文化机制研究的总体状况,笔者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文献检索专家的指导下,设计专门的检索方案与检索策略对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了检索。我们运用中国知网(省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Ⅰ辑”和“社会科学Ⅱ辑”数据,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对“校园文化”、“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大学(高校)校园文化机制”、“大学(高校)校园文化运行机制”、“大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大学(高校)校园文化保障机制”等研究主题进行了多次检索。

检索结果表明,从《上海青少年研究》1986年第10期发表沈辉的《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一文后,校园文化逐渐成为青年研究、高等教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论文达3074篇,其中涉及大学校园文化的1186篇,占38.6%。进入新世纪,大学校园文化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总数达13000余篇,较前14年增长了10倍以上。1991年,“机制”概念被引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领域,20年来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076篇,其中2000-2023年期间发表1050篇,2009-2023年间更是多达293篇。就其内容分析,主要集中在“建设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及其建设方面。

二、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的主要成果

1991年以来,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的成果,涉及大学校园文化机制的理论(如概念与内涵、作用与功能、意义与价值)、建构(建设)以及生存机制、内在机制、育人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其中尤以大学校园文化运行机制、建设机制、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成果最为丰富。

1.大学校园文化运行机制

所谓运行机制,是指复杂组织系统存在、运行、发展所依赖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它反映该系统存在、运行、发展的规律,是该系统内在结构得以完善、外化功能得以实现的保证。大学校园文化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运行机制,是指根据大学校园文化运行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构建起大学校园文化发生、发展的启动、传播、调控系统,使大学校园文化运行更加协调有效,从而实现其化人育人目的。

校园文化运行的动力来自哪里?有学者提出,“青年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是校园文化在当代中国高校中生存的动力机制。学校应确立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使青年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和社会参与方式能够在积极地培养和引导中逐渐得到完善,从而产生切入社会正常发展轨迹的参与意识,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只强调学生对校园文化的推动作用不同,有学者提出“领导班子是校园文化的设计师;教职工队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学生作为校园文化中的主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基础功能”。突出了高校校园文化主体与动力来源的多样性特征。实际上,“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不是由某种单一性动力简单构成,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校园文化发展与社会政治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学校内部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紧密联系所构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动力系统”。大学校园文化的动力机制既以校内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以及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基础,也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

大学校园文化的传承传播、协调控制,均以“育人”为最基本的目标指向。有人认为,校园文化的内在生存、有效传播“主要包括文化传承(同化)、文化互动、文化生产、对外辐射等四个环节。而这四个环节的运转,又形成了一个既具有封闭性又具有开放性的运转机制,发挥着校园文化‘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校园文化虽然有各自的活动特点与开展方式,有各自的运行规律,教育培育人这一共同的历史使命客观上要求各种校园文化之间要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补充机制”,“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壮大与完善,客观上也需要各种校园文化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包容,只有这样,各种校园文化之间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谱写培育时代新人的新篇章”。

校园文化运行机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性因素,加强大学校园文化运行机制的建设应“建立学校整体发展动态协调机制,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际关系协调机制,形成

相互尊重、平等互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建立开发多维教育机制,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发挥作用的‘三位一体’的教育局面”。有研究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运行机制与大学校园文化运行的组织构成、相互之间的关系、工作方式及工作规范有关,因此提出应从“校园文化运行机制的建立;校园文化运行组织机构的职责;校园文化运行机制制度的建立;校园文化运行机制的协调和校园文化运行机制的完善”五个方面来建构校园文化运行机制。

2.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大学校园文化运行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前者指大学校园文化生成、发展的内在变化过程,具有客观规律性;后者则是校园人基于对校园文化运行规律的认识而主动参与其间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过程,是大学组织者、管理者以及校园文化工作者自身文化自觉与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机制的建构,实质是对大学校园文化主体力量、文化资源、投入条件及其组织管理方式、工作与活动流程的不断优化与科学再造,以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健康、有序运行,确保高等学校教育人、培养人的目标的实现。

第一,加强领导,全员共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要加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导,要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导和督促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二要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单位,领导、教师、学生要积极参与,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领导,构建整体体系,大学文化规划建设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结合,联系学校发展实际,升华内层文化,优化中层文化,美化表层文化,从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方面统筹构建大学文化体系。”毫无疑问,建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体制,健全优化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的机制,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学校特点的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基础。

第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校园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和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等,必须具有系统整体观,建立重点明确突出、整体协调并进的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具体来说,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建立文化方向性确保机制,其着眼点和立足点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同时应形成不断积淀大学精神的长效机制,弘扬大学精神,促进高校和谐校园的建构与发展;还应积极创建以人文自然景观为主体的学校环境,为师生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设施和条件”。有学者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传播体系、评估体系几个方面具体阐释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机制,指出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时提出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主体,创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并且应与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实际、与学校总的建设相适应。提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引导需求为主、满足需求为辅,繁荣文化活动与克服反文化现象并举,时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原则规定。提出要以评估特点和评估心理分析为基础,建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社会评估机制,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第三,营造氛围,环境育人。校园文化环境在大学校园文化的系统构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立足学校实际,建设富有学校特色的环境文化,形成环境育人的有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从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专业特色、地域文化环境、校园校貌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校训、校徽、校歌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另一方面,学校应当制定环境建设的总体规划,校园规划应努力做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统一协调,校园建筑风格、校园绿化美化、人文景观的设计、公共场所的规划布置,以及校园音乐的选择、校园楼字、道路、景点的命名均应体现学校的特色,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大学生的爱校热情,陶冶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实际操作中,大学文化建设除了要创设‘绿化、美化、人性化’的大学教育环境外,更要深层次地推进教育管理亲情化、教育形式交互化、教育方式人性化、学习方式个性化,营造教育的绿色空间和健康的生态空间,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的精神和兼容并包、独立开放的思想,促进大学教育创新性、发展性的提升。”

3.大学校园文化保障机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能顺利、高效地实现,必须建立健全大学校园文化保障机制,获得政策、物质和制度等各方面的支持。大学校园文化的保障机制应该包括“物质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队伍保障机制、心理保障机制”等方面。

有研究者提出,“要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这样,才能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喜人局面”。还有研究者更加明确地指出,建设大学校园文化的保障机制,“一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高校要从学校发展全局和人才培养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二是应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品位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性、先进性、科学性和人文性,应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制度。三是需加大经费投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支持和保证,高校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经费纳入学校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学者则从大学管理、教学、科研与后勤服务整体协调运行的角度,强调“强化管理,推进制度文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坚持人本思想和教育管理相结合,建设人本民主和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使广大师生在参与学校制度制订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制度并内化为遵守制度的意识”。还应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学校人、财、资源综合利用的整体效率,正确处理伙食、财务、卫生、基建和后勤服务等服务保障关系。建设大学校园文化保障机制,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服务。

为保障大学校园文化有效运行,有学者提出要建设好三个机制,“一是管理机制,要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制订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维护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活动的正常秩序。二是采取激励机制,要调动各职能

部门、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不同层面的、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三是引入竞争机制,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竞争环境,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

三、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的简要评述

从理论研究方面看,“机制”一词被引入大学校园文化研究领域,使得大学校园文化研究呈现出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与大学校园文化研究相对繁荣的局面相比,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方面还有一些亟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1.大学校园文化机制研究相对薄弱

从本文第一部分的文献计量分析可以明显看出,相对于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相关方面的研究,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方面的研究(包括论文和著作)还是比较薄弱,即使不论其研究质量,其成果数量在整个校园文化的研究中也只占了很少的比例,今后还应重点加强。

2.对“机制”这一研究范式的运用不够自觉

大学校园文化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自身的办学定位、整体面貌、社会形象和未来发展走向。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建立健全有效的校园文化机制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纳入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战略之中。但检视有关大学校园文化机制及其建构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有的停留在一些空泛、笼统的议论之上,有的则陷于过分实际与微观,显然难以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这一现实状况及其对校园文化理论建设的迫切需求相适应。在大学校园文化理论建设中,应提高研究者运用“机制”概念、范畴来进行分析、研究问题的自觉性,克服校园文化研究脱离大学建设实际和系统性思维资源匮乏的研究缺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