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选5篇)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1篇
一、爱国守法:要有忠心。
爱党、爱国、爱人民,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杜绝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特别是网络资信,有扩大和不真实的宣传,看了后难免会影响情绪,从而带到教学中去,不自觉中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决定以后少看网络评论,多看新闻联播。
二、敬业爱生:要有爱心。
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做到爱校、爱岗、爱生。特别是在爱校方面要继续努力,已经在学校过了七年之痒。要多关心学校的发展。对学生尽量充分体现:爱心、关心、细心、耐心、真正做到用心。在班主任工作上还要多下工夫,回顾班级照片,找到我的很少,以后一定要多和学生相处。
三、教书育人:要有良心。
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教书是个良心活,这是我外公在我考上师范后对我的忠告。当老师的十八年,我一直没忘记,时时叮嘱自己。当然现在我也有兼职,可这也是无奈之举,一个月三四千元的收入是难以应付家庭开支的。但我一定会保证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严谨治学:要有真心。
弘扬科学精神,恪守学术规范。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对于这点十分遗憾,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无有效的教研成果,虽然恪守学术规范,但未能勇于探索,精益求精。争取本学年内两篇。(真心是学术规范,争心是勇于探索。)
五、服务社会:要有责任心。
勇担社会责任,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本人理解服务社会应该是充分地完成所担当的社会角色的任务。对我而言,我尽力做好一名党员、一位教师、一个班主任、一个丈夫、一位父亲、一个儿子等等。当然从职位角度我尽力做好一位教师,如果这些角色有冲突,我尽量平衡。在此之余我也在为市残联做服务,虽然不是免费的,但也是尽尽自己的心意。以后要提高自己,争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为人师表:要有恒心。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为人师表;诚信
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国家人才的重任。而人才对一个社会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人才的素质高低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因此,世界各国部大力发展教育,而且国家之间也进行着人才争夺大战,那么,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及其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这也是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要求。
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更应无愧于这一称号。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对高校教师也是一场考验,是否能坚守教育阵地而不下海经商,是否能耐得住贫寒?我认为,高校教师应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和职业道德规范,从而使教师队伍更加纯洁,更加向上,甘为孺子牛,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
1.基本条件
1.1高校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高校培养的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生,教授他们应该有较高水平。因此,高校教师要有相应的学历、职称,更重要的是知识渊博、理论丰富、实践能力强。在学校中要有一批专家、学者,起教学主导作用。这些专家、学者也就成为高校的优势,成为高校生命力旺盛的保障。
1.2高校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只有丰富的知识还不行,还必须进行创新。包括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发明创造。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反对应试教育,正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一切从本本出发,从教条出发,唯书唯上,缺乏真正的思考,缺乏创新,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高分低能,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在大力提倡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教师自身要有刨新精神,给学生树立榜样。另外,一些高校教师也承担着部级的科研项目,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精神是教师应该具备的。
1.3高校教师要有较强的思想政治素质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旗帜鲜明。要有大是大非观念,自觉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并在教学过程中,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既学了文化知识,又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2.高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规范
任何一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成员,来约束自己的队伍。如律师行业有律师职业道德,医生行业有医生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也有自己的职业道德。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主要由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加以规定,其内容主要有:
2.1遵纪守法
怍为教师应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应主动学法、懂法、守法,推动中国“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如不得随意体罚学生。体罚学生已被明令禁止,若违反这一规定,必然承担一定的责任。
2.2为人师表
教师的占行举止要端庄得体,文明礼貌,谈吐规范。具体蜕来,教师着装要朴素,而不花哨,淡雅而不失风度。确实,教室为庄重场合,这里要求的是浓厚的学习风气,是师生共同探讨学问的地方,而不是马路大街、百货商场,不需要华丽和浮躁,不需要虚荣和时髦。另外,讲普通话,写规范字,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室行业首当其冲。在讲课时要字字清晰,字字明白,方便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顺畅、自如。
2.3诚信
诚实信用在商业领域运用得比较多。其实每一行业,每一职业都要求讲诚信。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推崇诚信,也呼吁诚信,因为生活中离不开它。可有些人不重视、不珍惜它。教师,应该成为恪守诚信原则的典范。杜绝假文凭、假学历,严禁论文抄袭,抵制“学术腐败”。凭自己真才实学,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决不拿信誉开玩笑。(如果那样,就会毁了自己,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信任程度——太危险了!)
2.4对学生负责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建设
保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百年大计在于教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性因素是培养师德,师德培养的基础在于师范院校的学校教育。但是,在我国目前师范院校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方法比较僵化,教育效果还差强人意。因而,探索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方法是一个重要论题。
一、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与现状
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应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我国有着明确的规范性文件中所作出的具体规定,如对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2023年12月30日,由国家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印发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一《规范》教高等学校教师的师德界定为: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等6个方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国家教育部2008年修订,亦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无论从对师德的概述和分类阐述的内容看,虽然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师德内涵有所区别,但本质性的内涵是共通的,那么可以师德的共通性内涵来探讨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以特殊性内涵来探讨具体到某一层级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内涵。从师德的共通性来讲,教书育人是核心内容,教书育人需要“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与学生一瓢水”。教师的学识修养和师德修养共同构成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既需要在学识上成为能够以广博的修为来满足教给学生和教会学生的需要;亦需要在德行上能够以良好的修为。若教师在学识修养和德行修养上处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又怎么能培养教育出品德高尚学识厚成的学生呢?“正人必须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的俗语都可用来说明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代表个人的德行状况,黑必将与他们的学生的德行养成质量联系在一起。
2.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不足。
其一,弱化于“无形”。“形”指什么,指形成教育模式或规范。从高等师范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对比看,职业道德教育属于潜在的“无形”教育,专业课教育属于明显的“有形”教育。所谓“无形”是与“有形”相对比而言的。专业课教育的“有形”可见学校有明显的教育渠道和教育方法,有课程、实习、设备等作保证,而职业道德教育则缺乏这样的保证,处于说起来重要,体验到实际的教育形式和方法上匮乏,处于缺乏“抓手”的运行状态。其二,僵化于“作业流程”。高市学校普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例行公事”的层面,没有做到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缺乏内容、方法、载体方面的创新,没能结合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没有结合高师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摸索出适合高师院校的方法或方式,形式主义、课程主义思想严重,教育内容你改体现不出时代性,教育方法单一僵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得职业道德教育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僵化于完成一种作业流程。
二、高等师范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改善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而急剧的社会转型阶段。社会转型期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利益关系的多样化趋势,对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造成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失范,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如何应对社会转型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所形成的挑战,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并且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
职业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意识能使人从客观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等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使行为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随着社会转型期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群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师德失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1.政治修养不高,思想认识偏颇
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世俗化导致少数教师只重视业务,不主动关心政治与社会,对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反应麻木,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有的教师不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根基差,没有明确政治方向和立场,没有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纪律,缺乏应有的政治辨别力和敏锐性,以致理想信念淡化或模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随意性、片面性和绝对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向;有的教师不能坚守讲台的社会主义阵地,接受西方思潮,借学术研究公然在课堂上散布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宣扬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否定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攻击党的方针政策。
2.敬业精神不足,职业认同感低
热爱教育是师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艰苦性和崇高性,这就要求从事教师职业的人首先对教育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树立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崇高志向。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的价值观、利益观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有些高校教师受世俗观念的影响,轻视教师劳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不安心本职工作,缺乏敬业精神。部分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也没有端正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功能,仅把“教师”作为谋生手段。有的教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满足现状,墨守成规;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工作敷衍塞责,上课照本宣科,不注重教学质量,只注重课时数量。
3.缺乏育人观念,师表意识淡薄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书与育人本身就是互为一体、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少数教师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分裂,只注重“教书”而不主动“育人”。部分教师“师范”意识淡漠,缺乏自尊、自爱、自重精神,难以起到表率作用;有的教师迟到早退、仪表不整、自由散漫、举止粗俗;还有的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发泄自己的情绪,不注意自身言行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等。
4.急功近利,缺乏协作精神
部分教师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偏差,缺乏献身教育、热爱教育的敬业精神,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减退了,动辄谈报酬。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忍受不了清贫的生活,耐不住寂寞,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忘记根本,追名逐利,频繁跳槽.置培养自己的学校和自己培养的学生于不顾,擅离职守等等。部分教师团结协作精神缺乏,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崇尚个人奋斗,同事间相互诋毁,不能相互尊重、积极合作、取长补短,直接影响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此外,由于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使得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出现“各自为战”的分散现象,比如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专业课教师与“两课”教师之间,由于工作内容的差异而缺乏交流和沟通,缺少配合和协作,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5.学风浮躁,治学不严
教、学相长,教、研并重,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方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历来是社会学习的楷模。遗憾的是,当下少数教师不仅教学上敷衍了事,而且学风浮躁,伪造数据、态度不严谨、抄袭剽窃,有的甚至将学生的成果霸为己有。这样的学术风气不仅祸害了学术发展,而且玷污了大学的圣洁。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成因探讨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观念、意识是随着人们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的。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必须从当前社会急速变化的大背景中去分析,既要看到人为主观原因,又要看到客观环境制约。
1.社会环境变化制约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的转型愈来愈多地影响着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给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带来诸多问题。其一,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导致教师职业道德滑坡,职业行为失范;其二,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在面对中西文化的撞击和市场经济大潮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一度道德“失范”,使人们产生种种困惑和迷茫。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也必然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2.学校管理缺位影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高校在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中普遍注重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但部分高校在注重扩大学校规模、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却忽视了人的因素,忽视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忽视了教师的精神境界,学校管理的不到位成为影响高校师德建设的直接因素。第一,某些高校忽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对其职业道德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与约束。第二,制度建设滞后,工作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不少有关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法规,但高校贯彻落实很不够,没有建立起严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也缺乏具体的制度和措施。目前,教师的评价一般包括德、能、勤、绩等方面,其中德指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但是由于对师德的规范太抽象,往往归结为教师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造成了师德评价的虚无性,第三,学校对教师的政策导向存在问题。不少高校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倾向;在教师的选拔培养中,强调高学历高职称,而忽视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在师德考核中缺乏量化的指标,在岗位津贴的发放、晋级、评先进等方面,大多以课时数量、科研成果、技术职务等作为硬条件,而对职业道德状况往往模糊处之,无形中助长了教师重业务重科研、轻师德轻修养的倾向。
3.教师自身因素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能够自觉地将职业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因此,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因。首先,当前教师的主体大都是在改革开放时期成长起来的,没有经历过艰苦岁月的磨炼,相当一部分教师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其次,少数教师对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不足,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再次,物质待遇相对较差,社会地位不高导致部分教师心理失衡。近年来,虽然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教育职业受社会尊重的程度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良好职业氛围的形成。最后,教师自身面临的负担和压力使他们忽视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教师面f临着职称晋升、学历提高以及家务烦琐等多方面的压力,承担着较繁重的教学任务,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他们对事业的追求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加强。
三、创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就要努力完善师德建设和健全教师学习培训机制、奖励约束机制、考评监督机制和激励师德内化的自律机制、协同参与机制,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1.完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学习培训机制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培养,积极开展教师职业理想教育,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前提和基础。要建立分层次、多渠道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机制,一是要把教师的继续教育与教师的师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广大教师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打造其为人师表的形象,坚持上岗前培训和职业再训相结合的师德培养教育制度。只有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和教育培训,才能不断强化高校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让广大教师内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职业道德,热爱、忠于本职工作,加强其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才能遵守规范,充分发挥其工作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二是制订明确的培养方案和计划,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对全体教师加强以教师的道德品质、职业道德、思想观念、职业精神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将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制度化、规范化;将师德教育纳入高校日常工作中;激励教师主动提高道德修养,自觉加强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自觉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
2.形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参与机制
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形成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协同参与的合力机制,才能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一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信息资源。在校园网上建立“师德监督网站”,搭建学生对师德进行评价以及教师之间互评的平台,督促教师完善道德修养、更新思想观念。二是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调一致、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三是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模范带头和教育作用,引导和教育广大教师自觉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四是成立师德建设督导小组,由退休教师、在职教师、学校职能部门等组成,切实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将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和民族的未来。
3.构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化机制
提高师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关键在于建立教师的自觉内化机制。无论是考评奖惩,还是学习培训,目的都是为了教师自觉地将社会约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职业行为准则,将外在的种种约束和要求内化为自身道德修养的自觉。自觉内化机制的形成,使教师将遵守师德作为一种习惯,并在工作中体验到“为人师者”的愉悦;如果违背了自己的师德“习惯”,就会自我谴责、不安。这种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学习培训、树立榜样、表彰先进、监督和约束来建立。教师一旦能够自觉监督自己的行为,做到“慎独”,就会在工作中体验职业愉悦,产生职业自我认同,也才谈得上遵守职业道德。建立自觉内化机制,使高校教师把履行职业道德准则和满足社会的需求自觉统一起来,这是师德建设的终极目的,是师德建设的最高境界。
4.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既靠教育,也靠激励和约束。教育是基础,激励约束是手段。激励就是树立榜样、表彰先进,对有广博学识、情操高尚、尊重并理解学生、爱岗敬业的教师及其优秀事迹广为宣传,在教师队伍中营造争优创优的气氛。用先进人物事迹感染和感召整个教师群体,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同时,健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约束制度。要切实把好教师入口关,保证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在依法管理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严肃法纪,强化政策导向,严格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与教师的聘任、培训、奖惩、辞退及晋升挂钩,加强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教师的处理。对于侮辱学生、师德败坏、社会影响恶劣的坚决清理出教师队伍。在纪律约束和道德压力下,教师在内心深处就会对规范就会产生敬畏心理,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遵守规范和准则。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修养;道德品质;道德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39-0030-03
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部分提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作为高校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精神过程中,除了深切体会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看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同时更感觉到肩上责任的沉重。
因为,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的地方,还肩负着授人知识,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任。由于教育目的的双重性和特殊性,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进程中劳动的质量、育人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振兴教育、振兴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部分教师受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职业道德品质呈下滑趋势。因此,我们必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要切实履行高校教师职责,应对如此重大的命题,我们就必须在加强学习、勤钻业务、苦练内功、提升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自觉注重职业修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职业道德品质,强化职业道德实践,从而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呈现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价值。
一、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的内涵
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其实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行业,教书育人的职责时,需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根据我国现行《教师法》的基本思路,具体规范内容包括教师的思想观念、精神品质、职业道德等意识形态内容,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师德修养就是指将我们所提到的一些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教师自身的修养,进而成为教师素养中主导作用的重要部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严格地规范自己,以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质去教育影响学生,才能培养出人格品质优良的下一代。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理解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高级阶段,对高校老师学术修养高深度的要求不必多说,同时也要求高校老师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标准。为了使高校老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与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必然要对其在职业道德的修养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教师的敬业程度成正比;随着社会发展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责任心,建立更融洽的师生关系等。因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对于高等教育能否朝着良性方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深层面分析,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属于社会道德调控范畴,与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赏罚一起实现社会道德调控的功能与作用,它将影响社会教育、发展的面貌。
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师有百行,以德为首”。师德是教师的生命之源、立业之本。高校教师只有矢志不移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升师德水平,才能无愧于阳光下这一最光荣神圣的职业;只有大力倡导师德修养,铸造时代师魂,才能锻造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校教师队伍,进而培育优良的教风、校风,从而将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和造就堪担大任的高素质合格人才落到实处。
所谓“一流的大学须要有一流的师德和师风”。高等学校只有充分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师德是教育管理资源的观念,在学校管理中,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既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一个手段,更看作一个重要的管理目标,才能提振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增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与竞争力。
从当前中国社会、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分析,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毫不含糊地说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不仅仅提高高校老师的自身水平,又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目标的实现。我们只有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才能在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创造崭新文化积淀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的调研分析
毋庸置疑,当前高校教师的职业修养、职业道德品质及其职业道德实践,从主流与发展、社会正能量的彰显视角综观,本质上是健康发展、昂扬向上的。他们热爱并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奋斗和追求;他们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以培育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为高教的教学、科研和育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文化多元,信息爆炸的社会转型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和物质利益的刺激,毋庸否认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事实上难免存在少许不足。从某学院在全院开展的相关调研结果中,或可略见一斑。
1.学生评价。选择“很好”和“较好”的比例分别为16.81%和59.83%,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列分别为20.80%和2.56%。
2.对本专业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测评。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66%,选择不满意的比例为13.74%。
3.该院师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育人意识淡漠”、“学术功利化严重”、“爱岗敬业精神不强”和“自身表率作用欠缺”分别达到38.44%、26.43%、18.62%和16.52%。
4.关于加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方式的选取。选择“加强氛围建设,培养教师道德自觉”的比例高达62.1%,“加强制度建设”和“奖惩结合,以奖为主”的比例为17.2%。
可见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状况或可概括为“四多四少”:多数教师乐业意识明确,少数教师爱教意识模糊;多数教师敬业精神良好,少数教师择业意识功利化;多数教师精业态度端正,少数教师不懂“教书育人”本质;多数教师勤业行为规范,少数教师本兼职工作本末倒置。究其原因,有高校对教师人文关怀缺失,也有教师对自身职业缺乏感情、为人师表的表率意识薄弱,也有教师埋头教学、科研,却疏淡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当然更有甚者意志薄弱,无法坚持原则,经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过分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分为二”地辩证分析,如果我们无视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流和成绩,肯定是有失偏颇;反之,如果看不到存在的问题,对其影响危害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是更加危险。对照“十”给我们高校教师提出的新任务、新挑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勉力做到依法教学、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以有力措施和高度自觉的精神落实教书育人,革除不良言行和弊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需要,出色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五、着力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根据《教师法》、《高等学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以为服务学生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应当是我们着力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所在。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强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实践及其水平,绝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进行大量、长期并一以贯之、深入细致的工作。
就学校管理层面,要重视党员干部、各级班子的先锋模范与带头实践作用,以政风带师风,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抓好典型示范,重视榜样引领,努力营造尊先、学先、赶先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抓好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建立和完善激励、考核、监控等各项机制,明确奖惩,强化导向,长效管理,真抓实干;等等。
就教师自身而言,作为社会的知识精英,除了专业知识精湛,更要坚定主导性,呈现时代性,强调针对性,提高自律性,突出创造性。根据高校教师的职业特征,用一定的理论和要求,使社会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成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不断内化和升华自己的品质,通过包括内省、慎独、激励、践履、分享、批判在内的系列实践,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合格的高校教师。
限于篇幅,以下就“爱岗敬业”这一师德及其建设的核心命题,略加刍议。
“爱岗敬业”是全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师德规范的思想前提,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践的最终目的和归宿。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真正深刻体悟各种相关利益和道德的相互联系与区分,才能一步步塑造好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行,增强职业道德自律性和自觉性;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才能真正把为人民服务落到实处,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
1.爱岗敬业,首先在于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既来之,则教之。”高校教师既然选择了高教的岗位,就必须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即从第一天进入学校上岗上课开始,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树立坚定的信念。“教育是良心饭”,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生活是清苦的。高校教师一定要对外界各种诱惑有良好的免疫力,要真心喜欢教育事业并有愿意为之奉献终身的信念,能够从平凡琐碎的教育工作中发现乐趣,能够在工作和学生成长中实现自身价值,当看到学生对自己的爱戴、家长对自己的信任和领导对自己的认可,那时那种成就感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很重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因此,我们必须“敬业”,教学态度要端正,严谨治学,对于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去掉浮躁,沉得下来,静得下心,研究新课题,钻进课题的海洋,一心治学,淡泊名利,对得起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2.爱岗敬业,关键在于关心爱护学生。我们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虽然我也不敢苟同“学生就是上帝”的说法,但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视卒如子婴”般地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乐于把爱奉献给学生,应当是我们“爱岗敬业”必备的道德素质。要做到爱岗敬业,还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高校教师所特有的宝贵职业情感。高校教师只有满怀深情地厚爱学生,才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并通过这种爱的交流,催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进取的动力,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需要正确施爱,我们反对任何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的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我们沟通的基本工具,当学生遇到困难,受到挫折,出现偏差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开导学生,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由衷地感激老师的关怀与帮助,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稳定发展,教师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学生才能朝着目标奋勇向前。
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还需要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诲人不倦”指的是“教育如同农业”,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和爱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热爱、关心爱护学生的教师应该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关心学生的成长过程,这样才能扬长避短。至于“有教无类”,就是要求我们一视同仁地面向全体学生,公正、公平地善待每一位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同样的满足和需要;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从教师的教育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寻找发展,得到收获,真正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发展之路。
3.爱岗敬业,呈现在于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我们耳熟能详的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更要以自己品行的榜样示范教育和影响学生。呈现“身正”,除上所述教师需要用耐心、真诚、和善的态度来取得学生的信任,维持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期满意的教育效果外,还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素质修养。研究结果显示,老师的仪表对学生而言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行为举止、着装和人格魅力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兼以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现代教育中“身正”的高校教师,其完美的道德修养、现代素质和高尚人格,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身正”在于“正身”,在此推介所阅读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著,权当作结――该书共十章三十二节,从教育伦理与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的道德规范、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道德选择、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培养等九个基本方面,探讨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培育等工作的开展。个人认为,堪称是一部指导每一位高校教师,甚至会深刻影响每一位教师的专著,对于检验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实践,或可谓是一项工具,一种标准。
参考文献:
[1]张富良.高校教师素质及提高途径浅论[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3.
[2]徐红.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浅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3]曲铁华,朱永坤.高校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