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经典影评10篇
《私人订制》影评(一):我们只是不想做自己
我们总是在艳羡别人的生活,好像别人的生活比自己多姿多彩似的。只是,你也不知道别人也有烦闷的时候,苦恼的时候,绝望的时候。
苟伟想做个清官,抵制住贪污腐败却没抵制住自己内心的欲望。首先他明白这本来就是一场戏,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人总不能掩盖的其实就是自己的本性与缺陷。这个世界充满了这样那样的诱惑,无欲则刚的话基本也就是随便那么一说,人民群众里也是有坏人的啊。别说你到了那个位子你会怎么样怎么样,whatashit!人总是被欲望驱使,做着正当或疑似正当的事。
俗和雅。看似是一个人太有钱了,就开始装13了。不得不说,人只有到了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你才会去顾及精神层面的东西。你说他俗,可大众捧他,他高雅你还看不上他,艺术开始也在这其中挣扎,名利双收固然人人都想,只不过鱼与熊掌向来不可得兼,成全别人,恶心自己的事也不只是你在干。
钱。有钱。没钱的人为钱操碎了心,有钱的人也为钱操碎了心。世界对所有人不是完全公平,但是,我们总是享受一样的阳光,一样的雾霾,我们都在失去同一片森林,草原和河流。有时候,我们得到的和失去的一样多,我们计较的,永远都是别人比自己的好,却不曾顾及别人的付出与牺牲。
私人定制其实就为了去实现人们心里想成为的那个人,想拥有绝对的权利,无上的高雅以及数之不尽的财富。我们创造出一个个梦,在梦境里面我们无所不能,可是,现实世界里呢,我们依旧没钱没权没勇气,到最后电视台采访老杨的时候问他你有多少多少钱的时候你愿不愿意捐出来,无论他事不假思索还是犹豫不决,最后他的答案都是愿意。而当他被问及愿不愿意捐出他的车的时候,他说了不愿意,原因他说是因为他真的有辆车。
无论做什么梦,都是会醒的,当你醒来的那一刻,你要做的是做你自己。
《私人订制》影评(二):豆瓣咱格调能别这么高么
好吧,刚看完私人定制回来
打开豆瓣影评,满屏幕都是1997不在了,王朔老了,对冯导失望云云
楼楼90后,甲方乙方看过,印象不深,更不知道他是哪几年拍的
王朔写的东西看过,喜欢他的风格
看电影的时候感觉还是很有王朔风格的啊,就好像在看把王朔写的文章拍成话剧一样的感觉,废话很多,剧情平淡,调侃中带点讽刺。
结局很正能量不觉得吗?这样你们都不喜欢,难道拍成抱祖国大腿,歌颂祖国你们就拍手称号了么,拍成像小时代那样歌颂四个绿茶婊的姐妹友情你们才爱么?冯小刚就想号召大家保护保护环境,看看环境被我们破坏成怎么样了你们就骂他环保婊,冤枉啊!!!
结局最后一句话给赞啊没有人认同么!!!
就整部戏的拍摄水准看来,还是略有失望的,丹姐那块好无聊。。。
给范伟点赞,翻译那段好搞笑
笑点不多,没有捧腹大笑的感觉,比泰囧差很多
只能说某些部分很出彩,比如范伟当官,一腔俗血等等,背后的寓意看得很清楚。但是为什么就是有人还是要偏偏在反讽一下其背后的寓意呢?咱看电影能别这么累嘛,就好像魔术师在变魔术,人人都知道魔术效果是做出来的,可还是有人就想站出来说这个魔术的档次太low,魔术师的手法太不标准,这个魔术师以前搞大型的现在怎么转作街头魔术了是不是江郎才尽等等。
最后想说一句,宋丹丹的腿真tm细
《私人订制》影评(三):冯氏语法精讲
《私人定制》,其实整个就是冯小刚的自白,我翻译翻译:
你们整天骂官员贪得无厌、骂作家编剧庸俗不堪,骂有钱人为富不仁,得了歇菜吧都,其实谁又比谁容易啊?
官员容易吗?他妈你们“群众里也有坏人啊!”(《性本善》范伟语)整天削尖了脑袋地使金钱女色来引诱,搁谁谁不下水(范伟最后被诱下泳池)啊?
艺术家容易吗?纳粹头子戈林,说他一听到文化,他就想拔枪!我冯大导也一样,我雅过敏(《一腔俗血》李成儒),一点雅都沾不得。可你能怨我吗?老子去年这时候难得雅了一回,拍了《一九四二》,可你们是怎么对我的啊?你看看那票房,四!亿!都!不!到!啊!你们看这电影的眼神就像在看弹棉花啊!你们明明喜欢掏了钱看袒胸露乳听插科打诨,怎么我拍出来了就净指着我骂呢!艹!从今起我就是往俗里拍!你看着,十亿这就来了!
有钱人容易吗?你瞅着有钱人说光就有光像上帝一样神神气气,有钱人的钱都是借来的啊(《有钱》葛优语)!眼睛一闭一睁就是一笔你一辈子都赚不到的利息啊!
所以这人嘛,各有各的辛苦各有各的快乐。你看宋丹丹老师多好啊,怀揣着五十几块钱,知足常乐,活得多自在啊。可你们有些屌丝生活得不如意,总怨别人,别人贪婪、别人庸俗、别人自私,别人把这世界弄得乌烟瘴气不算,还跑到山明水秀的地方偷着乐(《道歉》海南度假村)。好啊,我认,谁不认是谁是孙子,我冯小刚就是又贪婪又庸俗又自私的主儿,是我把你们的生活毁了,我向你大爷道歉,向你们全家道歉!
你们跟我不同,你们不但人好还特有情怀,你们总说你们要是有钱了,就怎么怎么乐善好施兼济天下,可让你把手上有的这丁点儿东西捐出来,你肯吗(《道歉》最后一幕,提问的那个画外音,好像就是冯小刚)?
所以别瞎吵吵了,退散了反躬自问去吧,或者,一笑了之也行。这部电影就是给你们每一个人“私人定制”的——其实哪有那么多“私人”啊,人人心里想的不就是权、名、钱这三件事儿嘛。
翻译完了。简单点说,这部电影的语法,就是他冯氏独创的反证法。
但是我无法评价。如果有个人跟你说“我就是个屁,你又比我好哪儿了”,你还怎么评价他?
《私人订制》影评(四):经典
1、成全别人,恶心自己。2、群众当中有坏人啊!3、露脸和现眼只差一步。4、我想挑战下自己的软肋。5、好好干,明年哥给你找个嫂子。6、我可以不收,但是他们不能不送。7、说实话,我是从来没来过这种地方。8、导演在垂危之际还惦记着票房呢。9、以点盖面,向大自然表示我们的歉意。10、先枪毙,后调查,保证没有一个冤假错案。11、钱不揣兜里,摔别人脸上也是一种享受呀。12、北京的灯都灭了,故宫怎么没有灭?给故宫留点面子吧!13、等再过几年,荷尔蒙彻底不分泌了,就不那么闹腾了。14、姑娘,外面阳光明媚,人们享受着生活的无穷乐趣而你呢。15、年轻的时候有贼心没贼胆,等到老了贼心贼胆都有了,贼又没了。16、十亿你都捐了,为什么不舍得捐一部车?因为我真的有一部车。17、什么叫贵族?贵族就是除了吃饭自己张嘴,做爱亲力亲为之外,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18、最大的问题是,虽然不贪,但也不办事,为官一任,不犯错误,但也不作为,它也是一种腐败啊!19、水本是我们的母亲,儿女却这般对待您,您是否后悔给我们生命…20、阳光,我是来向你道歉的,虽然我们之间间隔着厚厚的霾,但我还是想对你说,你是公平的,是我们犯了错,让自己陷进了深深的混沌里,我该怎么向你道歉,才能让我们回到童年的记忆中“天空是蓝蓝的;空气是清新的;阳光是明媚的”。
《私人订制》影评(五):骂的响亮
骂的就是不要脸
今儿去电影院看电影,在无人区和私人定制纠结了很久后,最终因为时间问题选择了私人定制,也因此痛并快乐着一百分二十分钟。说实话,前一个小时我在骂娘,后一个小时我牛逼连赞。
很多人剧透了下,就骂,说冯小刚你丫江郎才尽了,你丫翻拍,翻拍还敢上映,上映还敢要钱!其实这骂的我同意一半,翻拍确实是翻了,江郎才尽不好说。看了私人,我到真突然觉得冯导这人还真不错。之前觉得他跟张艺谋一路货,现在突然觉得还算有点脾气。
有人骂私人,其实原因很简单,他觉得这片子不好看,其实这点骂的没错,因为这片子从原则意义上都不能算是商业片。但说回来,你骂了它,其实也就等于你骂了自己,因为这狗逼片子从头到尾都在骂人,你看不出来,只能说明要么是你傻逼,要么你欠骂。敢问除了冯导,哪个导演敢拿自己票房不当票房,拍个电影尽骂人玩。敢问哪个导演敢冒着得罪人拍个社会问题局,敢问哪个导演不在乎什么最俗外语片奖砸了钱说真话?说以说,私人碉堡了。
冯小刚骂的好,骂的响亮,骂的漂亮,骂的高级,骂的露骨,骂的含蓄,所骂之人皆该骂,被骂之人都特么不要脸。这片子俗,贼俗,不过导演自己都不在乎,你指着鼻子歪歪个啥,你牛逼,你砸个几千万骂人玩啊,完了还能忽悠广电给上,还能让我这种二缺进去找骂玩。不容易啊,大牛逼啊。我特么边看边赞叹牛逼,旁边一小两口边看边摸说没隔壁警察故事好看,隔壁帅哥多啊,葛大爷光头不性感啊。男的手从女的领子里伸猛地一捏,女的浪叫连连,妈的,他俩比电影好看。
电影拍到冯导的份上也算大才了,不为别的,就为图自己一个舒坦,生生的恶心了一帮人两个小时,我出来看着前面一金丝框配秘书人模狗样的人名公仆憋了一张猪肝脸我就想笑,挨骂不爽啊,更不爽的是花钱进去挨骂啊。顿时觉得自己逼格不凡,已经脱离遭骂的低级阶段,开始准备回家上豆瓣恶心别人。
这片子说实话算是挺良心的,看的犯困只能说你修养不够或者脸皮太厚,你看别人挨骂幸灾乐祸是个乐子,挨骂了思想斗争可能改过前非也算受教育,可睡着只能说算是最不入流的傻逼那类,那抠抠摸摸两小时的小两口就不说了,感谢他们给了我坚持看到一半的信心。
最后补充一下,这片子凑合,但是可能真对一类人来说无聊,而且像我这么二缺进电影院花钱挨骂有些犯不着,所以不是很推荐进电影院看着个,相比可能我选着无人区可能会更好。但是冲着冯导不要脸大无畏说真话的精神,三五块钱没票钱我就当支持他再接再厉的本钱了,下次骂的再贱一点好不好?
《私人订制》影评(六):《私人订制》,你乐了没!
昨日与母亲在网上看了冯导的2023年贺岁影片,说实话,对于写影评来说,这时候看《私人订制》纯属马后炮,但是写东西不分早晚,好作品不怕晚遇。我不是中国电影的脑残粉,但是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电影观众,冯导确实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好导演。试想若是中国没有冯小刚这样的导演,中国的电影业该是多么的无聊!我相信一年当中,一个个的狗血作品,观众们都是看了不少的。满腔热血进影院,看到没20分钟,后悔无聊加恶心,挺好个周末被这份本应该是乐呵呵结束的”期待“给毁了,后悔烧钱买这张电影票——大多数的作品若不是低估观众智商就是大肆宣传制造泡沫明星效应,浪费大家的时间生命与金钱。
认真地看了《私人订制》的影评,从普通观众的心声到哲学教授的评论,总体感觉大家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分数不高,可能对于一些电影迷来说,这部作品都没有达到及格分数。对此我很大吃一惊的,因为我是很欢乐地看完整部电影的,并且特别喜欢其中的”荒诞性“。先不提冯导已玩过的”白日梦“这种艺术形式,就从这一个个不靠谱的故事——司机扮领导、大俗的导演换血成为行为艺术家、生活拮据的老太太变阔妇,这一个个颇具颠覆性的角色塑造,所讽刺的社会现实,明星大碗的精湛演技,令我不得不赞同,这已经是中国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了——和2023年的泰囧放在一起,让我感觉中国电影还有希望。也可能是没有太多的期望,就没有太多的失望的原因,看到网络上期刊上人们给予这部作品的犀利言辞,令我感觉不理解。读书有书评人,看剧有剧评人,观影有影评人,咱先抛开考量各种评论人是否职业出身,咱就单说这”评“字,取得是批评之意还鉴别之意!我问母亲她感觉这部影片怎么样,她不仅喜欢,甚至大大赞扬了影片中宋丹丹老师的表演。一部艺术作品不好做,做一件可以雅俗共赏的佳作更是难。听说过,一个演员若是一辈子可以把一类角色演到炉火纯青,他的艺术生命就是有价值的。可惜现在的一些艺人明星,他们总是喜欢挂在口头上,”我要不断挑战自己,我要向大家展示出多面的我“,可是拍了几部烂片,好一通的折腾,也没看出制造了哪部经典。我们在批评冯导”旧瓶装新酒“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回首他着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人家早已经创造过无数经典,办过个人影视音乐会,用他当时的话说,从那时起若是不再出作品好像也说得过去了,但是冯导还在每年不断地为观众奉献一部贺岁片,这份冯氏幽默每个年末也在娱乐着我们的生活。有人似乎试图用“复制”这个词来形容冯氏作品,但是不要忘了好像没有人可以每年都在不断地颠覆自己前一年的经典,卡梅隆不也是继《泰坦尼克号》12年以后才出了另一部震撼世界的《阿凡达》吗!一件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严肃的词汇)是其创作者智慧精华的输出;一件有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影视作品,蕴含着的更是成百上千个工作人员兢兢业业地的打造。试想中国若是没有了这样优秀的导演(无论从其敬业精神还是其上层的作品质量来说),你每年年末就守着日韩偶像剧,抱着好莱坞大片看着,你就能开开心心,洋洋得意。如果是这样,那么中国的颜色在哪里,中国的味道又在哪里!所以对中国一些有才华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在欣赏起作品,批判其作品的同时,也不要忘了用更开放的态度去接受他们的不容易,毕竟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更枯燥,他们的成就也不是我们一个平凡人可以企及的。
《私人订制》影评(七):看“私人定制”与“顽主”——5点多分的评价是不公平的
已经很少再写影评了,主要还是比较懒,但看完这部电影后还是有些话想说一说的。
昨天去看私人定制前还特地来豆瓣看了看评分,5.3!让我开始动摇该不该买票入场,可想着这部片子我都期盼了许久况且还有喜欢的葛大爷就咬咬牙把票买下来。
看完后,我很失望,失望的不是电影而是众人的影评和豆瓣的评分。当然还有自己,不知道自己居然已经和豆瓣的品味相差这么大。
顺着大家的指导,我又去看了看属于曾经杨重的顽主,这部被豆瓣上许多人奉为经典的神片,也是吐槽私人定制的理由之一。
看完两部片子后我油然而生一下几点感想:
其一,私人定制定位于一部喜剧片我认为还是合格的,或许是我笑点低,在影院里我也酣畅的笑了,尤其是范伟演的第一个故事,周围笑的人也不少,至少没有冷场。顽主更像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有点黑色幽默,但的确让人笑不出来,二十多年前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也可以从这部片子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两个片子的定位首先就是截然不同的,看待的角度或许也应该有所区别。
其二,如果有人说私人订制完全是垒段子我个人是不能同意的,段子也要看怎么组织,组织好了叫幽默,组织不好叫哗众取宠。私人定制除了第二段故事我感到摸不到头脑以外剩下的两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还是要赞一下范伟对于一个即将被腐蚀官员的表演,幽默中带着真实,这种可笑不仅是因为台词或者造型,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少而且内心中人们是耻笑的。再看看顽主,硬要说的话其实它也是各种段子垒起来的,或许这就是王朔编故事的风格。只是顽主的段子显得更接地气把当时普通百姓遇到的麻烦和烦恼都表现的很生动,除了3T公司服务的对象外更加注重刻画三个人本身遇到的问题。这一点在私人定制里就显得很薄弱。
其三,很多人吐槽私人订制的演员,诚然在与葛优这样影帝级的演员合作过程中很多别的演员的问题都会更加明显的暴露出来,不论是白百合还是郑恺我都找不出任何出彩的地方,相反我个人觉得李小璐表现的稍微出色,当然范伟还是全片的亮点。反观顽主,里面无论是张国立还是葛优抑或是梁天在当时都还算初出茅庐的青年演员,这样反而让他们可以更自由的发挥自己的特点,拍完该片以后三个演员都不懂程度的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和机会,成为他们演艺事业的新起点。
其四,我最想说的是,从思想性上来说,无论是私人订制还是顽主,虽然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但都不是空洞乏味的。私人订制还是比较形象的刻画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些浮躁,也用戏谑的态度展示了现在人们的自私面,如同电影结尾,当有记者问葛大爷假如他有一千万会不会全部捐掉,葛大爷毫不犹豫的说捐,可问到是否愿意捐一辆车时他却支支吾吾犹豫了,现在漂亮话谁都会说,漂亮事就有不是谁都会做了。而顽主这部电影诞生于那个思想自由也是思想混乱的年代,当年这部片子未能在国内公映,放在今日也不一定可以,关于它思想性的影评已有不少,我就不再献丑累述了。
还有一点,也许很多人觉得冯导最后的煽情完全多余,可是我觉得环保的问题现在能多说一点总比不说是强的,哪怕这有些突兀。
总之,我个人觉得目前的这个分数对于这部影片来说是不公平的,我认为在7.5分左右比较合理,当然如果要求并不是每部看的片子都要在8.0以上我觉得还是可以去电影院看看的。
《私人订制》影评(八):冯导只当做票房是囊中探物而已
这部片子的初衷冯导自己说了,因为之前给投资方造成的损失太大,所以拍一部赚钱的当做弥补。于是就有了这部”喜剧“,显然冯导觉得自己这些年只是不屑拍喜剧,只要肯拍,分分钟赚的盆满钵满。于是就有了这一部不情不愿的喜剧,粗制滥造的同时还不忘插入些自己真正想拍的内容——那些自认为有思想的、有深度的桥段。
电影里那个导演是冯小刚在隐喻自己,还不忘挖苦徐铮。觉得自己大俗的奖已经拿够了,转而追求大雅,于是让出了大俗的路,让别人飞黄腾达去了,别人都觉得导演疯了,只有导演觉得是世人太俗不懂欣赏。
我原本觉得,冯导虽然在有深度的题材上欠缺天赋,但回头是岸,喜剧应该还是能拍好的。如今看来,冯导是铁了心要走深度路线,以后再拍什么大家都不必理会了,让他弹自己的棉花去吧。
《私人订制》影评(九):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
——评《私人订制》
昨晚在影院,我和许多同样看电影的观众都笑了,声音此起彼伏;今天醒来后,坐在电脑前,我很不厚道又若有所思地骂此电影了。为啥?因为5.3的不及格评分,别人都在骂,你不跟着骂就显得你没水平、是枪手。骂爽了以后我又感到很困惑:既然《私人订制》的预告一如《非诚勿扰》般漂着腐臭的铜钱味,为啥大家还都趋之若鹜去观看首映式?6点去连8点半的票都卖光了!为啥?因为这是冯小刚的贺岁片,别人都跟着去看,你不跟着去看就显得你没品位。不看连怎么骂都不知道,还好意思跟人说雅俗吗?跟着别人干这干那,不一定会很正确、有收获,但也不至于错误很多。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我们怕啥?
三段故事拼凑起来的主题可以理解为:当了官就是俗,俗了就有钱,有钱了就要道歉。这大体概括出每位发迹者的辛酸史,冯导所鄙视所讽刺的种种现象如此,他自己亦是如此。没钱没权你拿什么去道歉,即使道歉了这又是多么寒酸和微薄的歉意呢?首先你要通过非凡胆量利用非凡手段走非常之俗道路取得非凡成果,有了资本才有道歉的可能。漂白之前,大多是心甘情愿沦为黑身,走了一个大大的曲线。宋江起义不也是为了被招安吗?正如冯导自身,13年前的《甲方乙方》,变成了如今的《私人订制》。场面气派了,金钱投多了,诚意还有多少是真的纯的?有多少诚意没被世俗所感染所熏陶?一边哭着喊着追逝回忆,一边又头也不回地往前走,这种境界已经远远超过轮船,已经升级为”舰“、军舰、巡洋舰了!
物进天泽也好,优胜劣汰也好,发展这事就是一部分兴盛一部分衰亡,因为社会上容不下全部的东西,人的道德表中也容不下全部的东西。你得首先删除一些,才能装下那些新的玩意。我们会为怀旧而放弃发展吗?答案是肯定不会的。所以单单从带给欢声笑语和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梦上,冯导的这部《私人订制》还是很成功的嘛!最起码它成全了自己贺岁片大卡的地位,恶心到那些曾经被人恶心又开始恶心别人的人们。
《私人订制》影评(十):大自然也是情景设计师
冬天穿个湿棉袄——脱了冷,穿着更冷。
冯小刚把春晚瘦身成了歌舞晚会,砍掉了大半的相声和小品,却想在他自己的贺岁片了融合尽可能多的元素。今天才看了《私人订制》,觉得片子分三个部分:电影、公益广告、画蛇添足的电视台采访。
作为一部贺岁片,我觉得它是失败的。至少全片儿我只在范伟那段找到了一处笑点(我觉得我笑点也不高啊……)。“一腔俗血”是一个牵强的不能再牵强的故事(真的是王朔写的嘛?!),最后那个云里雾里的弹棉花工作室算是个微小的亮点吧,但不是剧情的亮点,二是画面感好。“有钱人”的温情牌总给人跑偏了的感觉。这三个故事何在一起,我以为总会合辙到私人定制的主题上,可我却只看到一盘散沙。
再说说第二部分:世界道歉日公益广告。冯导儿大抵从《唐山大地震》开始就迷上了教育题材。三个订制故事后面竟然接了一段环保公益广告,其实世界道歉日也就是一个引子,没这个说法,也能一成不变的拍下这条广告。两部分唯一可以联系的就是演员没变。
阳光、森林、草原、河水,人类亏欠自然太多。也许粗放型经济发展到今天,眼前的虚假繁荣和和谐只是大自然这个情景设计师为人类私人订制的一个白日梦。梦醒时分,就是惩罚的到来,就是污水、是雾霾、是天灾。还是应了开头那句宋丹丹和葛优对话的俗语:环境保护这层外衣对经济发展来说就像冬天的湿棉袄——穿着难受,脱了更难受。
穿着总有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的一刻,而脱了就是死在能见度不足五米的隆冬。
太久没看电影,一看就想吐槽,整个人都不好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