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育论文(精选5篇)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所谓的人文精神,其实就是重点表现出人们自身的地位,关注人们自身的全面发展,将人作为核心。具体来看,因为我国传统文化同国外文化有着非常显著地不同,因此对于人文精神的解读也存在非常不同性。从我国历史的发展来看,一直都非常注重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人文精神的发展也是由来已久。从国外的历史发展来看,人文精神主要是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其更加的注重对于人们自身的爱好以及喜欢。因此可以看出由于文化的巨大的差异性,对于人文精神的理解各有所见,不过人文精神的实质思想却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其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以及联系,最终维持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1]。

二、人文精神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关键性

应该可以说,人文精神在高等美术教育中具有显著的地位,其对于美术教育全面系统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推动人们的个性发展。目前很多高校生的个人综合素质非常高,其继续一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弥补自身的缺陷。其关键性的表现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入手分析:首先是人文精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美术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在一些高校中,因为不同学生受到来自于自身因素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其每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内涵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其必须找到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契机下,人文精神就正好应运而生,其主要的核心本质就是充分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标,其利用对人个性化发展的尊重,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都可以找到自身的学习模式。

其次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协助高校老师更好的实施个性化教学,尽管当前很多高校老师自身拥有大量的知识以及教学经验,不过因为其长期以来都是进行美术教育方面的工作,对于美术教育也具有自己单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老师们会将自身的经验具体的实践运用到美术教学过程中。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美术教学的发展,不过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这些教学方法也存在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也很难达到目前高校学生以及社会的预期目标。如果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一些美术教学的话,那么这样不但能够让美术老师在传授自身经验的同时,也有助于改进和汲取其他一些良好的教学手段和思想。再其次人文精神的融入,可以有助于推动美术教育模式的全面进步,随着综合素质教育脚步的不断加快,目前一些高校美术教育也开始不断的对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反思和研究,最终让美术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把人文精神同高校美术教育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最终实现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模式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一般情况下,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尊重个性,它非常鼓励高校美术教育的教学模式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同时为很多美术教育老师提供了一定模式的参考,为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方式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人文精神可以将美的定义进行具体的明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美都是处在不断的追求过程中,其实不同的人对于美的定义都存在各自的见解。在美术教育中,美也具有不同的表现意义。通俗的来说,人文精神对于美其实类似于起到一种助推效果,其可以有效的协助高校学生以及教师在没有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对美进行个性化的定义,这样就使得美的表现方式也存在多样化。人文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打破了传统高等美术教育的束缚,汲取了更多良好的知识,定义出丰富美的展现方式[2]。

三、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必须得到不断提高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强化必须成为其工作的重点来抓,很多人觉得高校美术教育非常注重美术专业知识以及相关实践的学习,但是却很少将学生在美术理论中感知的美术创作情感的体验以及审美意识重点关注,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在向学生传授一定技能的同时,必须要相应的将美术中的文化以及人文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以此来提升学生审美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美术教学的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还主要都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要模式,但是却很少让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中,仅仅只是重视技能,却没有将文化内涵引入其中。很多高校的学生对于社会学,自然科学等其他相关的综合文化知识了解非常浅薄,另外还有很多美术课基础理论老师以及专业课教师存在轻视文化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社会经济快速的变化发展形势下,一些美术教师根本就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教学实践中,只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进行其他方面的活动。另外高校美术教育也必须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环境,人文精神在文学诗歌中,在历史地理等其他方面都大量出现。当前不同学科同美术教育的关联性非常低,整个社会并没有构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因此人文精神的形成也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酝酿,必须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分析[3]。

四、结语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通识教育体系日趋成熟,美国大学逐渐取代了德国和英国,代表了先进的高等教育发展方向。1945年哈佛大学出版的《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总结了19世纪以来关于通识教育的讨论,是通识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认为通识教育不仅关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共同的价值观”。其执笔人之一约翰?芬利在书中提出,通识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它肩负了特殊的使命,需要将学生塑造成有责任感的成人和公民,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认识自我及世界的方法。

为了适应这个理念,哈佛大学新一轮的本科课程改革于2002年启动,坚持“本科教育不提供职业培训和本科教育不是特定领域深入的专业教育”这一通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新的课程让学生们接触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包括那些与他们未来的专业或职业不着边际的领域。新的课程体系要求“打破学生们的臆断,揭示深藏在表象下面的真相”,在怀疑、质问和争论中探索真理,“帮助他们成为21世纪的富有思想的公民。”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高校逐渐重视通识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完善,在实践教育方面,通识教育理念在专业院校中的践行、通识课程在具体教学课程中的实施、通识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融合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在推行通识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指引下,高校陆续开设通识教育课,在教学思路上更好地融合了通识教育理念。其中艺术类的课程做为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部分,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普及课,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找到欣赏艺术的正确入门途径。在课程设置中涵盖艺术门类中的各个领域,从美术作品欣赏到服装设计浅析再到设计软件的入门指导,吸引了大量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其中艺术作品欣赏课程是众多艺术类通识课程中起步最早,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这门课程依据的基础是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的中外美术史。中外美术史这门课程以时间为轴讲授中外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发展过程中的流派及画家,作品。由于这门课程针对的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所以在课程的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都降低了难度,貌似是解决之道,却造成了学生新的理解误区,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现就这门课程在设置上和讲授方法上的弊端提出我的一点意见和解决方法。

一、加强文化背景的阐释,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美术作品的欣赏

课程在设置时由于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设,如果按照艺术专业学生的课程难度来讲授这门课,必然会增加学习难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调整课程大纲,把系统的美术史改为美术作品欣赏,以具体欣赏作品为主,没有系统的时代背景陈述、画派演变发展的朔源考究,虽然每一次讲授都非常认真和仔细,但学生只能知道某一时期有什么流派、画家及其作品,而对于各流派兴起的时代背景,各流派之间的起承关系,画家之间的相互影响却无从知道。比如在讲到19世纪的法国艺术,古典主义艺术之后兴起了浪漫主义艺术,继而是现实主义艺术,而后的印象主义艺术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这种起承关系并不是说一种艺术灭亡后兴起另一种艺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段某种新兴的艺术代表了一种艺术诉求,当然在同一个时期多种艺术流派也是共存的,19世纪60年代印象主义兴起的时候,在这个世纪早些时候兴起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同时存在。如果简单的欣赏19世纪的作品,那么对于古典主义时期的达维特,安格尔,浪漫主义时期的籍里柯、戈雅、德拉克罗瓦,现实主义时期的米勒、库尔贝、杜米埃必然是要了解的,那么这三个流派为什么在19世纪相继出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关系吗?如何去理解这三个流派的作品特点?这些都应是贯穿在课堂讲授让学生有系统了解的知识。

系统的美术史是从文化背景讲述一件艺术作品的发生、发展和保存,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体系的文化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感,文化价值观。而且从文化角度去讲解一幅作品,还会穿插非常多的故事,从而能在一个非常有趣的环境氛围中将文化价值观的认识传授给学生。例如米勒的《晚祷》、《拾穗者》这样的作品,虽然作者自己说就是一种简单地描写农村景致,但放在资本主义浪潮汹涌的时代,评论家就将其付诸了很多牵强附会的解释,甚至说可以从图画背景中感觉到喧嚣的资本主义气息扑面而来。这种文化解读对于艺术作品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学生们一定会对艺术评论的客观性进行思考。

二、拓展课程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相互交流中传递文化价值观

这门课程由于针对的主要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思路方法就极为重要。需要大胆的尝试,找出适合非艺术专业学生接受的方式,让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是兴趣学习。经过几年的尝试,发现实行实践与讲授相结合是可行的方法。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亲自实践才能真正对艺术产生兴趣,融入其中。例如在具体授课时,每部分课题的讲授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组,从所授课题中选择感兴趣的小课题,以做调研写研究报告或亲自动手创作艺术作品的模式进行实践,从而激发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浪漫主义大师籍里柯的海难作品《梅杜萨之筏》这幅画引起了美术界和舆论界的热烈论战,它所反映的是法国巡洋战舰梅杜萨号在非洲海岸触礁沉没的事件。1816年7月,载有400余人的梅杜萨号,因政府任用对航海一窍不通的贵族为船长而触礁,船长和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被撇下的乘客、水手在临时搭制的木筏上飘流13天,获救时仅10余人。取自现实生活题材的这幅作品,表现了画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人道主义精神,暴露了无能的法国政府的过失,从而使它具有强烈的政治引喻意义。在这里的讲授过程中,可以结合现代的灾难电影,纪实照片,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怎么的艺术表达方更能表现灾难场景的可怕和带来的伤痛。

再者,借助先进的教学设备,在课堂上进行图片讲解,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探讨,不假定一种学说或者审美观的权威性,而鼓励学生提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艺术品,这一点非常重要。例如欣赏元代赵孟的《鹊华秋色图》,我们不仅仅可以展示这幅图的高像素相片,更可以将济南地区的实景找出来,同时为大家提供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简历,从各个角度来审读这幅作品,挖掘它为何成为历代经典的根本原因,这对于我们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还是有非常大的补益的。

三、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艺术家、理论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演讲,提高整体的艺术素养

一个课程的设置完全依赖本校资源是不能足够完善的,必然要请一些国内外著名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从而促进我校的学术思想活泼向上,令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学术前沿。一个学校应该是一个平台,不要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产生抵触感,更不要惧怕任何有冲击力的学术认识,学生年轻,他从血液里就会喜欢这样的思想碰撞,而只有在碰撞之后他们才能理解什么是最需要的。

国内外名家的来访,也必然会对我们的课程设计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考,国内外名家的讲座对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教育理念上凸显了人文性。《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社会、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①美术作为人文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课程结构和内容方面凸显出综合性。新标准将课程结构分为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和现代媒体艺术五个模块、九个领域的学习内容。这较之以前单一的“美术欣赏”更为拓宽,针对这些内容,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学习。这表明美术课程已开始由单一的知识技能取向朝更注重人文价值取向转变,这也就更突出强调了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

在教学实施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为突出和强调学生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列入《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充分肯定了美术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重要作用。《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②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关注学生,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样就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体而成为学习和创造的主角。

新课改在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变化,其主旨在于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美术教育使学生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促进智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陶冶高尚的情操,建构健全的人格。相对于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这些变化,高师美术教育还存在着与基础美术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的状况,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显得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教育目标上的偏离,导致了“专业异化”现象。当前,我国的师范美术教育基本还是专业美术院校培养模式的翻版,在课程设置上,也基本是美术院校的课程体系,重技能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突出专业性而忽视师范性。二是在教学内容上的陈旧与失衡。由于受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的影响,在教学内容上重西方艺术、轻民族艺术;重基础训练、轻创造思维培养,重架上美术,轻生活艺术。三是教育观念的滞后和教学方法的单一。目前大部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教师是美术学院毕业的,在观念上依然是美术专业院校的教育观念,并且对多年形成的学院规范定式习以为常,对现代新的美术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缺少必要的了解和研究。有专家认为:“艺术学科课程在理念、内容、方式、适时性等方面都显示出自身的滞后。主要表现为课程脱离学生本体、以学科门类作为课程设置主线、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狭窄等。”③

另外,高师美术专业招生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扩招所带来的功利性办学。有的院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能力而大量扩招,有的非艺术类院校也无视自身的办学特点。这种“热”现象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相对下滑。④二是由于招考科目和要求与专业院校大体相同,即重技能轻文化,基本都是以素描、色彩科目为主的专业技能考试,而对文化课成绩要求相对较低。这就造成并促使了追求短期效应的美术应试教育培训的不断升温,同时也造成了生源综合素质的下滑。高等师范美术专业对学生的要求是,除对于美术有浓厚的兴趣并有一定的禀赋或特长,且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等基本条件外,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和较全面的综合素质。而这样的招生模式造成了生源素质降低,进而也就会影响到师范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高师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高等师范美术教育改革要顺应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美术教育”理念。目前,综合性和人文性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艺术教育发展的主题,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之一。现行的基础美术课程改革也体现了这一点。《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社会、美术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社会、理解美术文化,形素养。”⑤从本质上看,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培养作为根本,逐步完善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目标的教育体系,培养品德高尚、素质良好、能力全面的综合型人才。教育部2005年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明确指出:“高等师范院校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学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初步美术教学研究能力的合格的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这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思想相吻合,顺应基础美术教育事业的变革与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虽然高师美术教育也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过几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没改变。在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盲目模仿专业美术院校,片面强调技能训练,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全面修养的培养。师范美术教育的师范性被削弱,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偏离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因此,高师美术教育必须走出以往向专业院校看齐的误区,在坚定师范性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美术教育理念。

第二,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应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构建与基础美术教育相适应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模式,确立新的师资培养规格。应打破传统狭窄的课程体系,开设更多的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以培养通识型人才。学生不仅要从美术的本体来理解美术,而且应该通过美术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全面地理解艺术与科学、艺术与人类、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文学、美术与宗教等方面的联系。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与美术师范性相关的专业理论课,如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艺术教学论、中西方艺术教育史等教育理论课程。这样可以通过具体的美术学科教育理论来深化理解具有共性的理论知识,使两者相互促进,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应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结合,将教育理论的学习带入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中,变成“理论――实践――更完善的理论”这样的循环过程,将所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从而深化对理论的认知。另外,在技法实践课中要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讲述和课程分析总结,以理论指导实践,启发学生在技法实践中进行人文思考。

第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目标之一,也理应成为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着力点。高师美术教育应改变过去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要灵活多样、要有所创新。要在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同时,加强创作理论和创新思想教育,要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基础课程和创作实践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众所周知,实践性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美术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只有在表现语言和艺术技巧与艺术修养和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说,美术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和创新教育。因此,在平时的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中,要注重启发学生在接受和运用知识方面的变通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采用发散式思维,将不同课程或交叉学科中相关的知识内容贯通起来,不断探寻新的创作方法以增强创新意识。另外,教育教学研究是师范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也是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育研讨和研究工作,增强学生的教育研究意识,为学生就职后从事教育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要大胆引进现代艺术和现代设计内容,同时增设一些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理论和实践手工类课程,通过这类课程,扩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其创造力。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全面素养是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师是高师美术教育改革的主体,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改革的成败。新课标对中小学美术教师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高师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师美术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人文美术教育的理念。要转变观念就必须关注现代教育发展的动向,了解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的状况。同时,要不断学习和反思自身教育实践,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文化修养。如果教师缺失人文素养和意识,就很难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如果高师美术教师只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很难应对现代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要求。因此,高师美术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只有掌握了教育理论知识,才能了解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从而把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另外,新课程改革强烈呼唤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一个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教师很难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很难参与到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和课程创新中去,就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美术教育人才。

总之,高师美术教育要适应基础美术教育新课改的要求,就必须从教育观念、课程结构体系和教育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实践探索,而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推行新课改的关键。美国美术学校协会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美术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美术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即美术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知识,能理解教师的作用;二是美术能力,即美术教师能凭着自己对美术的理解和掌握的技能,进行创作、鉴赏并评价他人的作品;三是专业素质,美术教师必须能解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今,我国基础美术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等师范美术教育应抓住这次课程改革机遇,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做到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文化并重,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高质量、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师资。

注释:

①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15.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价值;应用性研究

一、引言

自从2023年教育部正式批准艺术学升级为第13个学科门类以来,美术学作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持续受到理论界学者们的关注,美术学科史论体系的研究范围也愈加明晰:根据所属研究对象的不同,被划分为“史、论、评”三个领域,即美术理论、美术史和美术批评。作为高等院校美术学科专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史论体系肩负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此同时,以美术史论为基础理论所构建的现行美术学科教材体系,美术史论教材体系更是承载着传播经典美术范式、承继国学传统、传递人类审美情感的重要意义。

二、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的价值与意义

伴随着人类美术实践在时空领域的不断扩展,人们对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的认识与研究在持续不断地深入,与之相伴产生的美术史论研究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美术学科领域内快速地扩张。作为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基础理论部分,美术史论教材体系的建构势必影响着高校美术人才的理论水平与创作能力。第一,作为承担高校美术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部分,美术史论教材体系一直承担着美术史研究、美术作品批评、探索美术创作规律等诸多问题的基础理论支撑。可以说,美术史论教材体系知识承担了美术学科体系大厦构建的基础工程,没有美术史论教材体系支撑下的美术教育,必然沦为技能传承的职业教育,这将违背本科教育中关于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初衷。第二,通过美术史论教材体系的建构,可以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古今、中外文化艺术的精粹,及时掌握当下美术作品、美术理论范式的经验与技巧,在最新的美术批评理论引导下创作出符合现实审美要求的美术作品。美术史论教材体系的建构无疑充当了文化艺术积累与传承的最坚实的后盾。第三,美术史论教材体系的建构是美术创作者指导美术实践的理论向导。随着科技文化的不断进步,美术与科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新的美术门类正在不断涌现。在日新月异的美术实践作用下,如何成长为一名善于辨别美术门类、适时总结实践规律的美术人才是每一位美术专业人才培育者值得思考的问题,而此时美术史论知识的总结作用与引导价值分外凸显。从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来看,美术史论教材体系的建构是指引美术人才培育者与美术专业实践者最重要的基础、最有力的支撑、和最准确的航标。

三、当下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的可行性与应用性

我国高等院校美术学科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高等院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支撑,美术史论教材体系一直是推动美术学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美术史论类教材,是系统培养美术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当下美术史论教材在美术史论知识的教育方面,在美术技法训练与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方面,具有其他相关知识内容所无法比拟的可行性与应用性。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其一,它是美术生人文素质提高必要的理论来源。艺术教育(包括美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可靠手段。美术史论以自身丰富的理论涵养帮助人们弥补文化素养的缺陷,尤其是高校美术人才在人文素养方面的缺失。其二,它是学科体系建构不断完善的必然选择。美术学科的门类的持续衍生,必然促使着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美术史论知识的积累与更新,这必将促使高等院校美术史论教材体系走向更为科学化、系统化的境地。其三,它是当下高等院校美术教育走出困境的迫切需求。当今美术教育的困境相当程度上是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而这又不得不归咎于现有美术史论知识的陈旧与教材体系的僵化,从这个层面上说明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的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实际操作方面来说,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价值。首先,我们应让美术史论教材体系中的知识密切联系实际,实时地指导美术创作实践。其次,我们应建立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的相关制度,强化高校美术教育培育者对美术史论教材建设的意识,注重美术史论研究人才梯队的培养与构建。再次,我们应立足国学经典文化,挖掘中国传统理论范式,建立基于中国哲学体系基础之上的美术史学观和美术理学观。最后,应不断扩充适应新兴美术门类的美术教材内容。通过必修、选修、课外阅读等多种形式在美术领域的各专业学生中开展史论教育,破除美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传统壁垒,保护与传承中国民族美术史、美术理论的精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美术史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在梳理和总结人类美术实践规律的基础上为美术创作与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和指导。它能够进一步推动人类美术实践的创新、发展和繁荣,进而创造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美术作品。而美术史论教材体系建构的意义也正是如此,即从微观上帮助当代美术教育走出困境,从宏观的层面上让美术人才的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以陶冶,人格更加完善,从而以以清晰、丰满的创作状态投入到美术创作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张焱.大学科观念下的美术史论教材建设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3(11).

[2]陈池瑜.美术学研究对象——兼论美术批评、美术史与美术理论的区别与联系.美苑,2003(2).

高中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学教育;文艺评论教学;新媒体美学;通识教育

哈佛大学在2007年的教育改革方案中,把美学教育列为八大核心必修领域之首。为什么美学教育这么重要?这是本文重要探讨的一个问题。

艺术教育可以停在技术层次、它可以是审美的培养,但更为贴切的应该是美学的训练。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美学已经涉及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1]。

美感的培养与美学教育是不同的:美感培养是老师引导学生对美的观察以及感受;而美学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及创造能力。美感培养属于教育范畴,可以在学校进行;而美学教育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要由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科学化、技术化的训练己经做的很好,美学课程内容也很丰富;而美学教育则一直未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也将探讨美学教育的必要性、基本理论、以及实施的方法[2]。

一、美学与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需要美学的指导,美学是艺术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与美学不可分,在我的教育理念中,我希望将这两者进行融合,因而当我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意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

艺术教育最需要的是人文的精神,而非技巧训练。美学是艺术与人文的共通知识,美学能让艺术评论更为深入、让艺术创作不断更新、同时也让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起来。能欣赏艺术就能提升美学素养;美学素养提高了以后,就能欣赏艺术,他们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3]。

2、美学在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它主要的目的是拓展大学生的外在与内在能力。在通识教育中加入美学教育是极为前瞻性的作法,我们都知道以往的艺术教育只注重专业训练,培养出许多艺术家,而社会大众、尤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或许并没有受到任何提升艺术或美学素养的教育,这也使得文化艺术在社会上没有成长的沃土,而连带地使艺术土壤失去了根基。站在培养美学的立场,我们希望看到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具有相当的美学素养,文化艺术才能在社会发展中茁壮成长[4]。

3、美学与整合教育。缺乏创造性的教育是美学教育的最大敌人,没有思辨、批判的教学是审美教学的头号敌人。不能欣赏,就不能整合;不能欣赏,也就不能获得智慧。提到艺术时,我的意思是指教育或提升的过程;当我提到教育时,我的意思是指艺术或自我创造的过程。这也可以作为我们推行美学教育的格言。

二、美学教育方法论

1、赋予意义。最有价值的艺术是能唤起美感的艺术。大多数的学科的学习目标都是想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美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去感受它。如纽约某社区艺术协会认为美学教育应培养人们赋予物品意义,从而透过艺术品赋予生活意义的能力:①赋予物品意义: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你作的物品,而是制作的过程。②探讨他人作的作品:制作艺术品的同时自然也会欣赏到别人的作品。③用对待艺术品的态度对生活:艺术家透过生活与工作的互相作用,用询问、参与、关联,给他们自己的生活带来意义。

换言之,美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在寻常物品或日常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意义。而追寻意义的方法,可以从艺术欣赏的角度下手。让学生能够认识艺术,才有可能建立他们的美学经验和兴趣[5]。

2、艺术评论之教学。艺术评论是美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因为艺术课程如果单纯欣赏深度不足,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考。学生不一定都有机会从事艺术创作,所以艺术评论应该是各个学校提供的教学内容。

艺术评论有描述、分析、诠释、评价四个层次。事实上描述不算达到美学教育的层次;它只是预备知识的建立而已。分析要包含美学特性、美学概念等要素,才算达到美学分析的目标。诠释不仅是集合分析之所得,它必须提出解释。至于评价,则不需要依靠媒介、形式、内容与风格的评论。美学教育似乎也可以按上述流程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到美学的境地中。我们认为至少要分为描述─分析、诠释─评价两个层次的教学。

3、课程设计。艺术教育一定得透过实践才能得到。虽然美学教育重视的是批判能力,但没有亲身的实践是不可能做出艺术评论的。美学教育的课程设计应当包含实践部分;有了实践能力,美学教育重视的独创性也才有可能表现出来。传统重视记忆知识的任何科目课程內容,应加入美学教育的因素,才能真正让学生内化为自我的认知,进而开发出创新的能力。

五、结论:美学教育的可及性与时代性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得到两个结论:一是美学教育是人人所需;我们需要要让每个学生尽量受到美学教育。二是美学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融入现今文化。美学教育不是专业的艺术家训练,它的目的是要让每位学生都能接受到本身将来可能需要的美学陶冶。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必须敞开胸怀去面对所有的艺术创作。同时我们也要积极建立美学准则以及推动美学教育,让文化和思想取得新的进步。

作者;唐志伟等

参考文献

[1] 杨芳.论艺术素质教育的科学化[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145.

[2] 刘智强.论艺术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高校艺术审美教育意义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10):10-11.

[3] 董变林,郭成桥.高等院校应加强美学教育[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2004,20(9):91-9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