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教学范文精选
素质教育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智力因素情感因素教育思维教学行为
中学英语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言素质,尽可能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前提,以教学领域的改革为核心。具体地说要着重抓好以下两大方面:①提高教师方面的素质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素质。充分挖掘教与学双方的潜力是英语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教育能力素质和学生学习能力素质呢?
一、要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素质,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改变教育观念
中学英语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要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放在首位,学校的一切工作不再以升学考试为中心,而要注重教育的长远效应。体现在英语教学中,由于目前统考(中考、会考)还没有真正把测试的重点转移到学生对新教材内容的运用上来,对测试内容与教材的改革,还需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英语教师,决不能为了应试而把外语课作为传授语言知识课,造成学生高分低能,患“聋哑症”而应当全面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已达到新教材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的目的。
2.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新教材与原统编教材相比,由于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语言素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和英语教育能力是当务之急。新教材不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准确流利的英语语音,牢固的语法基础知识,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具有过硬的基本功。如:能画简笔画,能唱英文歌,还要有一定的课堂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幽默感,善于寓教于乐。广大教师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新教材。
3.改进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新大纲》明确指出,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坚持课堂教学《常规模式》的六条原则,即①以学生为主体;②以老师为主导;③以训练为主线;④以英语思维为核心;⑤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目标;⑥以基本的教学程序和活动方式为常规。以此为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例如:运用教具,扮演角色、唱歌、游戏、竞赛,看图说话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确实做到减轻学生的负担,寓教于乐。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注重智力因素与情感因素协调发展
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情感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现在初中生英语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并非完全跟智商有关。许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英语缺乏兴趣的,而是经历了一个从好奇到厌倦,再到恐惧直至放弃的过程。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情感方面的问题,适时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用自己的工作热情感染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心帮助他们,以博得他们的信任。只有在师生情感融洽,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才能激励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善学者矣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可见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自学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善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和预习;②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加以归纳总结:③能自觉地对所学内容进行自省,弄清疑点,善提问题;④会使用工具书(字典、语法参考书等)阅读新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当前的成绩,而且还能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
3.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
积极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是减轻负担,全面提高学习素质和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做到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①确实做好复习预习工作;②积极参加课堂上的听说读写训练;③善于活学活用;④重视课外阅读;⑤开展扎实的写作训练。总之英语教学要加快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除了必须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思维,现时还应努力把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和操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这一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隐性课程:推进高校英语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唐发年,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23(9).
[2《]英语教学如何突出素质教育》.王会彦,学周刊学术研究,2023(3).
素质教育教学范文第2篇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音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应当认真钻研、分析教材,挖掘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国旗国旗真美丽》、《我爱雪莲花》、《如今家乡山连山》、《共产党好比红太阳》、《我们多幸福》等歌曲中有明显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再如:《洗手绢》、《种瓜》是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摘草莓》是对学生进行拥军拥属、尊敬长辈的教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是对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教育;《白杨和小河》是对学生进行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教育;《天地之间的歌》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这些是从歌曲内容上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以在歌唱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歌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教材中所选用的歌曲总离不了爱国主义歌曲、革命传统歌曲、民族风格的歌曲等等,这些作品包含大量的爱祖国、爱家乡,继承光荣传统、树立远大理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教唱这类题材的歌曲,使学生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音乐教育是塑造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能给小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二、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好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旷神怡。科学实践证明,音乐有益于身心健康。当悦耳的音乐通过人的听觉传人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并兴奋神经系统,焕发人的精神,而随着感情的变化,能使人产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质,产生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热爱,促使人身心和谐、情绪振奋、心情愉悦,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马克思曾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小学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跳健美舞,做健美操,随着起伏的旋律,欢快的节奏,中学生身心都得到愉悦和锻炼。另外,练习歌唱时,做平缓的胸腹深呼吸运动,能锻炼肺活量,对心、肺都有保健和按摩作用。尤其是大合唱,优美的歌声,使学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不仅能培养学生一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更能锻炼学生有一个身心健康的体魄。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教师还必须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感情。通过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总之,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刻不容缓。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生动活泼,生气勃勃,充满创造性和娱乐性的教育形式。越来越需要将音乐教育引入德、智、体、劳诸育之中,来完成对小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小学音乐教育,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地成长、个性自由和谐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中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因此,音乐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加强小学的音乐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文化素养和培养面向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长远的意义。
素质教育教学范文第3篇
钢琴教育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音乐熏陶,还能够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但是从目前钢琴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解到,钢琴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的取得。
(一)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钢琴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兴趣在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对学习钢琴具有兴趣,就会投入相应的热情与学习中。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就可以了解到,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拥有一技之长,而要求孩子学习钢琴,而孩子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要求应用考级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效果。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忽视自身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接受能力。很明显的,在钢琴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等同于文化教育,明显的就违背了钢琴教学怡情悦性的初衷,对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智力的开发非常不利。
(二)忽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于教师讲授的学习内容,学生需要充分理解才能够掌握其中技巧。但是在钢琴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重视音符的弹奏,并没有取得相关内容进行讲解,造成学生对音乐的本质理解不清。而这种教学结果就直接导致学生弹奏能力受到限制。在学生弹奏一下高深作品的时候,完全没有意境。与此同时,部分家长就是要求孩子通过考级的方式来判断弹奏能力,将重心放在考级上,忽视学生对音乐自身的理解。另外一点就是,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根本不重视学生演奏习惯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弹奏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导致指法混乱,弹奏效果不佳。
二、素质教育视角下钢琴教育教学改进策略
当前,钢琴教育教学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不仅影响教学效果的取得,还制约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现如今,在素质教育推行的情况下,改进钢琴教育教学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教学活动的事实不能脱离学生单独进行,教学活动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紧密联系。学生如果对钢琴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在钢琴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因此,在钢琴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钢琴学习与学生兴趣相互结合在一起,促使学生能够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唯有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推动钢琴教学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在最开始接触钢琴学习的时候,都是在家长的要求下的,对钢琴学习没有产生正确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实施的时候,向学生说明学习钢琴对其自身音乐素养与智力开发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钢琴后,就会逐渐喜爱钢琴,进而积极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
(二)促进学生对乐曲得理解
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钢琴演奏的表现力,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实现文化教育的强化,学生对表现内容能够深入的理解,就能够在表演中触动心灵。也就是说,唯有对真正含义有了必要的了解,学生才会对其中的深层含义有清晰的了解。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承担着将音符转变为音乐的责任,通过具有生气的演奏赋予音乐生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学习的引导,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知识对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在钢琴的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对乐曲有了必要的理解,就会在演奏中表现出乐曲的深层含义。另外,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钢琴演奏习惯。良好的演奏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向学生说明演奏习惯在演奏中的作用,并监督学生良好演奏习惯的培养。
三、结语
素质教育教学范文第4篇
“教书育人”是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语文素养不能靠传授知识,接受系统的训练,只能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靠感悟、靠积累来获得。技校生将面对社会的选择,就业的考验,要让我们的学生能立足于社会,光学会认知和技能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做人做事与人共处。
(1)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的语文课堂,首先要充分用活现有的教材。“未经过人的积极情感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拨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遗忘。”例如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是,教师讲解过程中要能使学生在熟悉志愿军战士的事迹同时,感受到他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深切地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注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命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有效利用课本知识的讲解,达到育人的效果。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古语“言教莫如身教”,说明身教的重要性,讲的就是这一道理。例如在讲授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魏征,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魏征本人及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对魏征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感受,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人格之伟大,从中受到潜移转默化的影响,同时得到勇于进取并且敢于说话的德育教育。
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其审美能力
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任务,只有通过审美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语文的美好和精髓。在教学中教师就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确定自己的教学目的,不能好高骛远,更应该脚踏实地。充分提高技校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把技校语文课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
(1)从文章动情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文情醇厚处,往往字字珠玑,教学中教师就应抓住这些闪光点,“披文以人情”,把作者寄寓的感情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信客》中信客的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等美德对学生的健康人格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情操,也能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拥有一个健康的精神世界。
(2)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审美教育。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是由客观对象决定的,而是由其自身决定的。技校语文教学发挥学生的品质,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人格力量。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点,把握教学技巧,巧妙地激发学生寻觅美、发现美的兴趣,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增强学生的竞争能力
在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世纪,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应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以更好的立足社会。为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立足社会。
加强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大赛,通过活动和比赛来锤炼他们的意志品格,让他们不断树立和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例如教师在讲解朗费罗的《人生颂》这篇诗歌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模块进行学习,同时加入自己对相关知识及技巧的理解方式,加强学生自身的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同时引导学生与社会保持联系,通过各种聚会拓展社会资本、提高自身素质,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心智健康的人才。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会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1)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教师的素养最根本的一条是高度的责任感。一个教师在学习了充分的专业知识之后,还需要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教育风格。教师得先肯负责任,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师的个人素质也是导致技校生语文学习动力不足的一大因素。因此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技校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有创新意识,积极主动地改变现行僵化枯燥教学模式,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将大学语文知识在无形中渗透于学生的生活中。
(2)要有健康积极心理状态。教师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学会反思,思考、反省以及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语文教学的本质作本质的思考和探索。只有通过广大语文老师的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能适合时代的需要。
五、总结
素质教育教学范文第5篇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
体育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不能空洞说教和脱离教材生拉硬扯,要细心构思巧妙安排,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两全”大面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制定教学计划及教学步骤要适宜,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要对每一个学生负责。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优秀学生应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勉励,加倍关心他们的学习进步,哪怕微小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使他们获得不断进步的信心,激发他们的自尊和上进心。教师要确立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尖子运动员同等光荣的思想,使后进生也能达到体育大纲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爱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教学的全面性。我们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更多地获得的是体力和技能,而明显缺少的是对原理的理解和情感上获得的成功感和愉悦体验,也就是说在“懂、会、乐”这三个体育效应中,“懂”和“乐”是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在“懂”和“乐”上下功夫。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练好了,也明白了。“懂”了原理,学生就可以在以后的体育实践中举一反三。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我们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三、挖掘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体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美的教育。体育运动中的美主要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它是由机体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运动美是人体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环境美、行为美、竞技美、器材美等。作为中学的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应把主要任务放在增强体质、塑造美的体型,促进机能完善,帮助学生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培养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是教学中美的引导者和传授者,教师本身的活动就成了学生的审美对象。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要言教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要具备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语言、诚恳的态度、优雅的态势、整洁的仪表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树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学内容的统一。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总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练什么,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冷淡,甚至厌倦的心理,这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做体育学习的主人,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因为体育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能力。如以高中足球为例,我们用少量课时进行足球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自由组合的比赛中,自我锻炼提高,从比赛中感觉到技术的不足,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教学比赛中产生对足球的浓厚兴趣,把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锻炼中。完成“要我健身”→“我会健身”→“我要健身”过程的转变。又如,我们在耐久跑教学时,除了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给学生如何控制跑的速度,掌握间歇时间,如何缓解“极点”,以及跑后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知识,并且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探索,形成他们自己的锻炼能力。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