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如何降温(精选5篇)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第1篇

小爱妈妈回来的时候,小爱已经被捂得满脸通红,出汗出得衣服都湿透了!妈妈担心小爱出汗过多而脱水,赶紧给她喝温水,补充水分。

宝宝感冒发烧时,我们都愿意用物理降温的方法给宝宝退烧。不知道你对自己小时候发烧时父母的做法还有没有印象,是不是也像小爱那样,被捂在被子里发汗?到底什么样的物理降温方法是正常的?以前常用的那些方法还能用吗?

发烧时,什么时候需要降温?

宝宝发烧时,大量水分会通过皮肤蒸发出去,同时心跳、呼吸会加快,这些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与此同时,胃肠道的功能减弱,消化吸收的能力下降。如果发烧时间长,而且体温比较高,往往会使宝宝感觉很不舒服,影响食欲,影响睡眠,严重的还可能因为体内水分快速、大量丢失而引起脱水。因此,宝宝发烧时,需要根据体温高低,采用物理降温或者其他措施降温,让体温适度下降。

不必采取降温措施 当肛耳道测量的体温不超过38℃,宝活动如常,食欲和精神状态时,不必采取退烧措施,只需强观察就可以。

>38℃时

物理降温 当或耳道测量的体温超过38.5℃或腋下体温超过38℃时,大多数宝宝会有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时需要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少穿衣服,少盖些被子,用温毛巾擦洗宝宝的头面部、颈部、手臂、小腿等处。

>38.5℃时

物理降温+药物降温 当宝宝或耳道测量的体温超过39℃,腋下体温超过38.5℃时,一般需要在物理降温的同时服用退烧药。

物理降温,谁对谁错?

少穿衣服、少盖被子,室内温度适宜

宝宝发烧时,少穿衣服、少盖被子,再让宝宝多喝些温水,营造一个温度比较适宜的室内环境,让宝宝安安静静地多休息,宝宝体内多余的热量就很容易散发出来,体温也就自然下降了。

用温热的毛巾擦拭

用温热的毛巾擦拭宝宝的头面部、颈部、手臂、小腿等,可以让皮肤的散热更快,同时也可以擦去汗水,让宝宝感觉更舒服。

多穿、多盖

宝宝发烧了,要让他发汗,所以要多穿些,多盖些,这是长期流传下来的“老婆婆药方”。事实上,发烧后让宝宝穿衣太多、捂得太厚,会导致宝宝体温过高,或大量出汗而致脱水。

洗凉水澡、吹凉风

这些方法可能在短时间内可以使体温更快下降,但是,人体在受到比较强烈的冷刺激时,皮肤血管会马上收缩而减少热量的散发,同时比较强烈的冷刺激还会引起寒战,全身肌肉收缩、颤抖,这样反而产生更多的热量。一方面热量产生增加,另一方面皮肤收缩又使热量散不出去,结果就是体温在短暂的下降后马上又反弹,非但降不了温,还使宝宝消耗了大量体力,不利于身体的恢复。

洗温水澡 因人而异

洗温水澡也可以作为物理降温的措施之一,但是否适用,要因人而异。有的宝宝喜欢洗澡,在体温不太高,宝宝精神状态比较好时,洗个温水澡有助于降温,宝宝也高兴。但如果宝宝平时就不爱洗澡,发烧后精神不佳时更不爱洗澡,如果采用这种办法降温,弄得宝宝又哭又闹的,不仅不能降温,还会消耗他的体力,不如就用温水擦洗好了。

酒精擦浴 绝对不能用!

酒精擦浴是完全不适合宝宝的一种物理降温方法。酒精在皮肤上散发的速度比水分还快,也就是说,带走的热量更多、更快,因而也更容易引起寒战。而且酒精可以通过皮肤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以酒精擦浴作为物理降温方法已被全面叫停,绝对不能用。

发烧后再保暖已经无济于事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第2篇

孩子发烧了该怎么办?退烧是最好的办法吗?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

孩子发烧,别急着降温

首先别忙着退烧,而是要搞清楚孩子发烧的原因。发烧不是一种疾病,它就像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你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情况。同时,发烧也是我们身体对付致病微生物的一种防御措施,从某种程度来讲,适当的发烧有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利于病原体的清除。所以,如果孩子不是高烧,就不要急于马上退烧,否则会掩藏真正的病因。

引起孩子发烧的病因有很多。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扁桃腺炎、肺炎及一切传染病都有可能出现发烧的症状。另外,一岁以内的小宝宝也可能因泌尿道感染、肠胃病、手足口病而出现发烧的情形。许多情况必须经由医师判断,才能知道发烧的真正原因。

细菌或病毒,两类感染用药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与病毒是造成宝宝受到感染的最常见致病源,这两种情况导致的发烧,处理办法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是细菌感染,只要选准抗生素,治疗效果就会很好。如果是病毒感染,目前还没有特效药,可以服用病毒灵、板蓝根冲剂、金银花等。病毒感染的发热到一定时间就会自行下降,切不可因为发烧就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药都用上。

宝宝发烧,药别混着吃

是否给孩子吃退烧药,需要权衡一番利弊。药物当然可以改善孩子的病情,让宝宝舒服点儿;但也很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个月以内的婴儿禁止使用任何退热药品。在一般情况下,药物退热治疗应该只用于高烧的孩子。服用的方法和剂量一定要按医生的要求去做。在体温超过38.6摄氏度再给孩子吃退烧药。如果孩子以往有高热惊厥史,不妨在38摄氏度时就给孩子吃退烧药。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常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物,有些性急的父母,用了口服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加栓剂,然而各种药物的持久性不同,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得太猛太急,使得体温速降至36摄氏度以下,又产生新的问题。家长可以选定一种退烧药,熟悉它的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使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物理降温的最佳方法

除了药物退烧,运用一些物理方法也可以帮助发烧的孩子降温。家庭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一般有酒精擦浴、冰枕降温或温水擦浴三种办法。那么,哪种方法最适合宝宝呢?

酒精擦浴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退烧方法,但是现在不提倡给宝宝用这种方法,用酒精擦拭宝宝的身体,会造成孩子皮肤快速舒张及收缩,对宝宝刺激大。另外,还有可能造成宝宝酒精中毒。

用冰枕或冰敷额头方式退烧,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但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太快,让宝宝难以适应。另外,宝宝发烧时全身的温度都升高,局部的冰敷只能有局部降温作用,倒不如温水擦拭宝宝全身效果好。

温水擦浴就是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比较舒服。这时还可以再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当病源侵入人体届,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颤,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多穿点还是少穿点?

宝宝发烧后,常常有一个问题让家长犹豫不决:究竟发烧时应该多穿衣服免得发抖,还是脱掉衣服帮助散热?其实,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当设定温度提高、体温开始上升时,孩子会觉得冷。此时应添加长袖透气的薄衫,同时可以给予退烧药。服药半小时之后,药效开始发挥,设定温度被调低了。身体开始散热反应,孩子会冒汗感觉热,此时就应减少衣物,或者采用温水擦浴帮助退烧。

孩子发烧时不可多吃鸡蛋

孩子发烧后,通常都会出现食欲不佳的现象,这时候应该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奶类、藕粉、少油的菜汤等。待体温下降,食欲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肉末菜粥、面条、软饭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另外,要多喝温开水,增加体内组织的水分,这对体温具有稳定作用,可避免体温再度快速升高。

当孩子发烧时,许多家长觉得应该补充营养,就给孩子吃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实际上这不但不能降低体温,反而使体内热量增加,促使婴儿的体温升高,不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几招简单的退烧法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第3篇

名词解释:暑热症

又称小儿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一种特有疾病,多发于炎热的夏季,入秋后症状可自然消退。通常宝宝体温徘徊在38℃~40℃之间,持续时间为1~3个月,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而变化,气温越热,热度越高。尤其是身处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些宝宝,因为平均气温普遍较高,甚至还没有入夏,也可能出现此症。

暑热症多发于6个月到3岁之间的宝宝,这是由于宝宝在3岁之前,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加上汗腺功能也不完善,导致宝宝出汗少又不容易散热从而引起体温过高。不过到了宝宝3、4岁以后,体内的温度调节系统发育成熟,此病会自动消失。

“暑热”信号

信号一:发烧。通常从每天清晨开始,白天的时候体温会逐渐上升,过了中午便又开始逐渐下降,傍晚时温度最低。次日起,又开始新一轮的反复,病程大约会持续1~2个月,有的可长至3个月。也有些宝宝发热无规则,体温时常忽高忽低。

信号二:口渴。宝宝总觉得口渴,时不时地就要喝一些水,最多时一天的饮水量可达到3L以上。

信号三:多尿。宝宝水喝的多,自然小便次数也会增加。晚上起夜十几次排尿,但尿色很清,送去化验检查也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尿的比重较低。

信号四:少汗。宝宝不爱出汗,即使再热的天气,最多也只是微微冒汗,皮肤干燥灼热。

“暑热”宝宝巧护理

尽管暑热症可不治而愈,也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但持续的高烧不退,会加快宝宝的新陈代谢,降低抵抗力,同时宝宝自己也会觉得很难受,还要小心发生高热惊厥。所以,在这段时间里,妈妈一定要照顾好宝宝,以免诱发其他疾病。

宝宝发热应急处理方法

1 首先要带他远离“酷热”。待在比较凉爽的地方,比如树荫下、有空调的房间或汽车里(打开冷气)。如果身边有扇子的话,也可以充分利用上,有助于宝宝降温。

2 回到家后,可先给宝宝喝一些凉的饮料或水。饮料最好是营养均衡的电解质运动饮料,但温度不可过低,以免伤及宝宝脾胃。也可为宝宝准备一些凉粥或绿豆汤,既能消暑,又可以补充一定水分。

3 最后再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凉水澡(水温偏低,但非冷水澡)。休息片刻,也可小睡一下。如果宝宝在醒来时情况仍没有得到改善,建议带宝宝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治。

“暑热”宝宝护理小贴士

1 房间要保持通风、凉爽,使用空调时温度不要设置太低,最好控制在22℃?24℃之间,不要正对着孩子吹,以免患上空调病。不要宝宝一发烧就给他吃退烧药或抗生素,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有食欲,不妨等上一段时间。随着体温的自然下降,伴随而来的其他症状也会随之好转。

2 别把宝宝捂得太紧,这样做反而不利于宝宝散热。天气炎热时,可让宝宝多洗几次澡,水温要低于体温3℃?4℃,以促进血管扩张帮助散热。

3 即使宝宝正在患病,也不要被“暑热症”吓倒。妈妈应该鼓励宝宝经常到户外活动一下,这样做不但有助于宝宝尽快恢复活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提高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过在玩耍时,最好避开“烈日当空”(主要指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尽量待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4 饮食上,多吃一些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如鱼、鸡肉、鸭肉,各种新鲜水果等,以补充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身体抵抗力。

5 既然宝宝那么爱喝水,那就不妨为他多准备几样:西瓜汁、绿豆汤、冬瓜饮……不过,汤里的盐分不宜过多,而且不能因此而影响了宝宝的食欲。

如何预防“暑热症”?

1 尽量给宝宝穿宽松的、轻薄的、浅色的衣物,最好是棉质的,因为它更柔软,透气性更好。

2 到了7、8月份,妈妈可将宝宝外出玩耍的时间控制在最低限度,每天不超过2小时,只能在早上或傍晚的时候出去玩,而且决不可以在大太阳下进行剧烈活动。

3 当宝宝在玩耍时,最好每隔30?40分钟就要“打断”他一次,让他坐下来休息片刻,喝一些水。

4 即使是在室内,也要让宝宝感到凉爽。有些老人会担心宝宝感冒或其他一些原因而拒绝使用空调,只是用大蒲扇追着宝宝扇几下。闷热密闭的空间更容易让宝宝患上暑热症。

5 绝不可以将宝宝独自留在车里,哪怕你只是离开几分钟;也不可以让宝宝在没人看管的情况下单独在车里玩耍。

6 如果宝宝时常抱怨他太累或太热,妈妈千万不能忽视,这很可能说明他已经生病了。

食疗预“暑”法

八宝消暑粥

材料:桂圆肉10g,莲子10g,花生10g,麦冬10g,芡实10g,绿豆10g,蜜枣10个(去核),糯米50g

做法:加水适量,然后放入少量白砂糖,煮成粥,晾凉后方可食用。

功效:可醒脾健胃、消暑祛暑。

瓜皮竹叶饮

材料:西瓜皮100g、新鲜竹叶30g

做法:将西瓜皮切成小块与竹叶一同放入1000ml的水中煮开,加入适量冰糖,让宝宝每天饮用1?2次。

功效:可清暑气、解心烦。

关于暑热症的热问热答

:如何鉴别夏季感冒和暑热症?

虽然暑热症和普通感冒都有发烧的症状,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普通感冒的发烧通常不会超过一周,而暑热症的宝宝发烧可持续1到3个月,而且天气越热,体温越高,只有在天气凉爽后体温才会下降。另外,暑热症的宝宝通常不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而且精神状态良好,有食欲。

:宝宝得了暑热症需要吃药吗?

患暑热症的宝宝,他的血常规、大小便化验及其他功能检验,都没有病理性改变,所以无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果宝宝只是发烧,而没有其他症状,通常不需要吃药。只要让宝宝待在凉爽的地方,多喝一些水或汤,比如鲜荷叶煮的水、绿豆汤等,就可以使症状得以缓解。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第4篇

正常体温是多少

人体正常体温有一个较稳定的范围,它通过大脑和丘脑下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和神经体液的作用,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

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腋窝),高于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8℃~39℃以上是中度热,39℃~40℃为高度热,40℃以上为超高热。

宝宝的体温易波动。这是因为宝宝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此外宝宝体温在一日之间可有较大波动,一日之间体温可相差0.5℃~1℃。饭后、运动后、洗澡后、大哭后、天热、午后体温较高。相反,上午和睡眠时体温较低。

正确测体温

传统玻璃水银体温计:妈妈给宝宝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

电子体温计:腋下测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相同,但是一般只需要2分钟就可以测量完成,读数方便,还有记忆和蜂鸣提示的优点。妈妈不用担心玻璃体温计的破碎及水银问题,因此特别适合宝宝使用。

电子耳温计:把耳温计放入耳内,只需1秒钟,就可准确地测出体温。有耳温、额温2种测量方法。但价格高,一般为四五百元。

正常体温的测量方法是在早晨8点左右、午后3点左右、晚上8点左右各测一次体温,连续测量几天,取其最稳定的值即为正常体温。

物理降温这样做

当宝宝发烧在38.5℃以下时,妈妈可采用物理方法为宝宝降温,

1 低室温法:将宝宝置于室温约为24℃的环境中,使体温缓慢下降。为使其皮肤与外界空气接触,以利降温,需少穿衣服。有条件者,可采用空调降低室温。这种方法适用于1个月以下的小宝宝,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宝宝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宝宝发烧时伴随有畏寒、寒战,就不能使用低室温法。

2 温水擦浴: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也适合所有发烧的宝宝。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左右。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处等。

3 多喝温开水:给宝宝多喝水,补充体液,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而且非常有效实用,适合于4个月以上的宝宝。不要给宝宝喝冷的水,因为宝宝发烧时经常伴随有胃肠道症状和咳嗽,喝冷水会加重这些伴随症状。

4 退热贴:退热贴是近几年的新产品,很流行。在宝宝的额头贴上一贴,会减轻宝宝发热后的头部不适。

5 毛巾敷:用凉水浸过的小毛巾,折成小块,放在宝宝脑门上敷也能缓解宝宝不适,有利于降低头部温度。

特别提示

对于成人适用的酒精擦浴降温法并不适合宝宝,因为宝宝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通过皮肤吸收入血。

药物降温这样做

宝宝发烧时,首先要用物理方法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才选用药物降温。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使用退热药物。特别是体温突然超过40℃时,不仅需要使用退热药物,还要采用其他退热方法。目前各医院和药房出售的退热药有数种,剂型有水剂、片剂、栓剂和针剂四种,但比较适合宝宝的为水剂。

1 水剂: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两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的首选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及布洛芬。对乙酰氢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降温药,不会对血液系统产生影响。常用的有小儿泰诺林混悬滴剂及混悬液、小儿百服咛滴剂及口服溶液等。布洛芬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遐热的同时有抗炎消肿的作用,副作用小。常用的有美林混悬滴剂及混恳液等。一般为宝宝喜欢的水果口味,能顺利为宝宝服药。

2 片剂:目前片剂的退热药给宝宝使用并不多,主要是用起来比较麻烦,需要妈妈把药片碾碎,调入少量水中让宝宝喝下,有味道,宝宝很难顺利服下。

3 栓剂:栓剂用于塞入,由肠道吸收。当宝宝拒绝口服药物时,用此种药物,退热使用方便。但要注意要小剂量给药切忌反复多次使用退热过度,引起体温陡降或腹泻。

4 针剂:在医院时使用,用于快速退热,但给婴幼儿使用的不多。

退热产品链接

贝亲婴儿退热贴

生产企业:贝亲婴儿用品有限公司

功效与主治:婴儿退热贴适用于宝宝出牙时常出现低烧或发热的情况,将透明的薄膜揭下,将有胶状物质的面贴在需冷却的部位,如可贴于额头脸部牙床位置,舒缓不适感。

曼秀雷敦乐儿退热贴

生产企业:曼秀雷敦药业有限公司

功效与主治:曼秀雷敦乐儿退热贴,含高水分凝胶,采用物理降温的原理,安全有效。当宝宝出现发热症状时,只需把乐儿退热贴贴于额头,便能给宝宝带来清凉舒适的感觉,效果持续10小时。性质温和不易过敏。配合淡淡的薄荷清香,安抚宝宝烦躁情绪,自然甜蜜入睡。

美林(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布洛芬混悬液)

生产企业: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功效与主治:用于感冒或流感引起的发热、头痛,也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如神经痛、偏头痛、牙痛。

注意事项:混悬滴剂适用于6~36个月婴幼儿,6个月以下遵医嘱。

儿童百服咛(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

功效与主治:用于小儿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中度疼痛。

泰诺林(对乙酰氯基酚)

生产企业: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

功效与主治: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中度疼痛如头痛、牙痛、肌肉痛。

注意事项:泰诺及泰诺林类产品,请勿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一起服用,以免过量。服用泰诺林及其他任何止痛药期司,避免饮用含酒精饮料。

P&P温馨提示

1 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宣用退热药。婴儿因为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出汗、散热功能部较差,很容易发烧。若服用退热药,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能引起便能血、吐血、脐部出血、颅部出血等,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所以,两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时,最好的处理办法是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用凉毛巾擦额头、腋窝、大腿根等处,如体温来降应及时就医。

2 退热药物多为非处方药物,家长可从药店中直接购买,在给宝宝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核对宝宝的体重和药物剂量。

3 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同时使用,或自行增加剂薰,否则会使宝宝出汗过多,导致虚脱、低体温(≤36℃),甚至休克。

宝宝发烧如何降温范文第5篇

诊室回放镜头1

宝宝已经6个月了,此前一直吃母乳。在带宝宝去做常规查体和预防接种后,父母向大夫提出了一个他们非常担忧的问题,就是即将面临孩子的生病。他们听说母乳喂养的宝宝满6个月后就会生病,想知道孩子发烧时如何对待?是否应该马上带到医院?家中是否需要准备一些退烧药、消炎药?吃药退烧快还是打针退烧快……对孩子生病、发烧的惊恐和担忧让这对新手父母一个接一个地提问题。

诊室回放镜头2

苗苗9个月了,出生以来一直非常健康。昨天早上,苗苗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吃奶差,下午开始发烧,到了晚上体温升高到59℃。这下全家人都紧张起来,半夜就将孩子带到医院。医生判断发烧原因是病毒感染,而且很可能就是幼儿急疹。遵医嘱,家长给苗苗服用了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体温有所降低。但是4个小时后,孩子体温又超过了39℃。虽然医生嘱咐过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继续服用退烧药即可,但是家长还是按捺不住,第二天一早又来到医院,等待做输液退热或诱导出疹的治疗,因为他们听说疹子发出后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诊室回放镜头3

小小的爸爸妈妈非常细心,对于孩子将可能出现的发烧,他们已经提前做了了解。所以,小小8个月第一次发烧时,爸爸妈妈没有惊慌,经过3天的精心护理,小小的体温已降至正常,随后出现了红疹。但对于红疹,他们还有一些疑惑――出疹子时可以给孩子洗澡吗?这时怕招风吗?应该多穿些衣服还是少穿衣服?

见识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奶麻或第六病,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特别常见于6~12个月的健康婴儿。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的,属呼吸道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通常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而传播,密切接触会传播此病,但它不属于传染病。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8~15天,发病之前孩子没有明显的异样表现。由于人体对此病毒感染后会出现免疫力,所以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因此病毒的传播原不仅是已患病的宝宝,更为常见的是父母及家人中的健康带病毒者。

患上幼儿急疹的宝宝会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发高热,体温可高达40℃~41℃,并持续3~5天。此间服用退热剂后体温可短暂降至正常,然后又会回升。高热持续3―5天后,热度骤降,同时皮肤出现玫瑰红色斑丘疹,直径约2~5mm,用手按压,皮疹会褪色,撒手后颜色又恢复到玫瑰红色。皮疹主要散在于颈项、躯干,偶见出现于面部和四肢,很少出现融合。发疹后24小时内皮疹出齐,经3天左右自然隐退,其后皮肤不留任何痕迹。

幼儿急疹与其他出疹性疾病的区别

从皮疹形态上看,幼儿急疹酷似风疹、麻疹或猩红热:但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幼儿急疹为高热后出疹,而其他三种疾病则是高热时出疹。

诊断的“马后炮”+病情的“虚张声势”=家长的心急如焚

幼儿急疹在出疹前,就是有经验的医生也难以确诊。而一旦孩子体温骤退,出现典型皮疹时,只要是稍有经验的家长都可诊断,因此,大家认为幼儿急疹的诊断属于“马后炮”。由于孩子先期出现高热而且持续不降,加之又不能及早诊断为幼儿急疹,所以家长面对孩子持续的高热,往往急得团团转,生怕孩子得了什么严重的病。

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看医生。经过医生检查,可以发现孩子只是咽部、鼻内等出现充血,也就是发红和微肿。如果发热24小时以上,进行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轻度升高而后减少,其中白细胞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可高达70%~90%:而细菌引起的感染,白细胞中以中性细胞为主。幼儿急疹,重在护理

幼儿急疹是典型的病毒感染,而且预后良好,很少出现其他并发症,所以不必使用抗生素,治疗主要以针对高热和皮疹的护理为主。

孩子生病后,饮水量会明显减少,造成出汗和排尿减少,服用退烧药后的效果会逐渐减弱,甚至无效,这时依赖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退热,也不会达到理想效果。所以,要想尽办法让孩子多喝水,保证体内水分充足,才利于药物降温。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让孩子多喝水,可以考虑静脉输液,以补充孩子体内水分不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