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海水制盐的秘密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设了海洋教育课程,我对里面的《海水制盐》一课很感兴趣,特别想知道人们是怎样把海水中的盐提取出来的。老师建议我去威海高岛盐场看看。从那里可以了解制盐的步骤和盐的加工过程。
于是,在爸爸的陪同下,我来到了高岛盐场。我们说明了来意,盐场的叔叔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叔叔的介绍下,我了解到:高岛盐场始建于1956年,到现在已经有将近60年的历史了,原盐年产能力10万吨。
“在你们的两侧就是盐池,我们吃的盐就是从这里来的。”叔叔指着道路两侧数十个大小不一、蓄着水的池子开始向我们介绍,“我们采用的是海水晒盐的制作方法。”海盐的生产分为纳潮、制卤、结晶、堆坨等工序。
“那池子里的水都是海水?”我疑惑地问。“说得很对,我们通过纳潮将海水引进来,然后逐步导入蒸发池进行一级级蒸发浓缩。”在叔叔的带领下,我们进入盐场的蒸发区,叔叔指着面前的蒸发池说:“通过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使海水的含盐度逐渐加大,当海水中的氯化钠达到饱和时,就要及时将此时的海水(也就是卤水)转移到结晶池中。”
“咦,这里的池水颜色怎么这么深啊?”行至结晶区,我指着眼前深黄色的池水不解地问叔叔。“这是因为卤水已经达到了出盐的浓度了,颜色就会变深,通常含盐量在25度至30度之间。”为了给我们一个直观的印象,叔叔在池中舀出一罐卤水,将盐水波美计(是测量溶液浓度的一种工具)插入卤水中,只见表针上下浮动了片刻,最终指向了刻度25。“哇,原来浓度是这样测出来的啊!”
“现在我们去看看真正的盐吧。”我们兴奋地跑向堆放原盐的场地。只见场地中央有一座被帆布蒙住的“土堆”,随着工作人员将帆布掀开,一座高达2米的白色“盐山”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么多盐啊,我要带点回家给妈妈烧饭用。”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惹来了一阵笑声。“这个盐主要是用于工业生产,并不适合食用。”叔叔笑着解释道。
我们来到了食盐加工厂的门口,工人叔叔们正忙着把成袋的粗盐运往加工区进行精细加工。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食用盐加工车间,车间内整齐地堆放了上千袋碘盐原料,工人叔叔们正忙着搬运原料。叔叔告诉我们原盐经过粉碎、洗涤、脱水、烘干等工序后,被加工成精制盐。据了解,盐场年产精制盐3万多吨。高岛盐场是我们威海市食盐主要供应点之一,威海地区每年食盐需求量约8 000吨,按照平时的生产能力足够供应。此外,生产的精制盐还畅销国内十几个省市,并出口到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神秘的海洋真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一定要珍惜海洋、保护好海洋的环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