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人工养殖技术

牛蛙人工养殖技术

牛蛙,亦称喧蛙、食肉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一种大型肉用蛙。原产北美洲,因其鸣叫声宏亮,远听似牛叫,故名牛蛙。雌蛙体长20厘米,雄蛙体长18厘米左右。幼蛙1年体重可长到0.5千克,成蛙最大的体重达1.5千克以上。蛙肉肉质丰腴、味道鲜美,国外已广泛进行人工养殖,尤以拉丁美洲的巴西和古巴养殖最多。我国近几年才开始人工养殖,安徽省灵壁县的杨跃军,0.1亩蛙池3个多月收入4300多元。另外,浙江省乐清县等外贸部门也已开始组织牛蛙肉出口,可见,积极发展牛蛙养殖,既能给农民朋友增加收入,又可给国家换取外汇,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养殖业。各地饲养实践证明,牛蛙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生长快、饲养容易、成本低、收入高等特点。人工养殖需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 建池 根据饲养需要,应建好3种蛙池: ②产卵池。该池不要太大,池水以15厘米深为宜。要在水中放些水草或浮萍,供雌蛙产卵用。其他规格要求与成蛙池基本相同。

③孵化池。可建60厘米或150厘米见方的水泥池,水深15厘米,池底铺6厘米厚砂土,供孵化蝌蚪用。 3. 饲养 牛蛙在饵料缺乏的情况下,以大吃小的残忍现象相当严重,因而,必须进行分阶段饲养,通常分为:

①蝌蚪。刚孵出的蝌蚪宜在20~30℃温度下生活,可不必投饵料,待4~5天自身卵黄被吸收完后,才开始以天然单细胞藻类为食。鉴于此,在孵化前要肥育池水,以保证食物供应。蝌蚪25日龄左右长出后肢,食量增加,要投喂些切碎的螺肉、蚯蚓和煮熟的玉米粉、稀饭等饵料,每日下午喂1次,1月龄后每日喂两次。

②幼蛙。蝌蚪70日龄长出前肢即成幼蛙,可移入幼蛙池饲养,以每平方米放养70~80只为好。最适宜温度为23℃。池面要遮阴,并在池水中放些木板,供幼蛙栖息。开始宜喂些蝇蛆、小鱼、小虾等活饵料,1个月后可喂1/3死饵料,两个月后可全都喂死饵料。

③成蛙。幼蛙体重达0.2千克左右后为成蛙。成蛙饵料中蚯蚓、蜗牛、鱼虾、蝇蛆等动物性饲料占60%,玉米、米糠、油饼等谷物性饲料占40%,加工成混合饵料或制成小圆粒投喂。成蛙1年左右即可长成。食欲旺、发育快、活泼健壮的牛蛙可留作种用,其余体重达0.5千克以上者,即可上市供应或向外贸部门交售。在养殖过程中,要预防蛇、鼠等天敌为害。在春、夏季节,要用生石灰水对蛙池进行消毒,预防水生昆虫和其他病害。 此外,亦可于牛蛙冬眠前,人工在池边四周松土,并在向阳避风处挖几个直径13厘米、深100厘米的洞穴,洞内要保持湿润,但池水切勿淹没洞穴,以便让一些喜欢在洞内冬眠的牛蛙安全越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