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1
1、蘑菇像一把小伞。
2、我渐渐地长大了。
3、蜻蜓像一架小飞机。
4、我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5、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6、我一边跳绳一边数数。
7、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
8、燕子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9、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10、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11、小猫的眼睛像两颗绿宝石。
12、天一黑,街上的路灯就亮了。
13、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14、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15、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16、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7、只有讲卫生 ,才能不生病 。
18、只有勤动脑 ,才能有创造 。
19、风越刮越大,雨也越下越大了。
20、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21、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2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23、马路上的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24、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25、荷叶圆圆的,就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
26、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取得好成绩 。
27、上课铃一响,我们就马上回到教室里。
28、我懂的道理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懂事了。
29、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
30、小红既美丽又善良,大家都喜欢和她一起玩。
31、每当夜幕降临,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就亮了起来。
32、丑小鸭望着洁白的天鹅从空中飞过,既惊奇又羡慕。
33、天上的'白云一会儿像小羊,一会儿像小鱼,真有趣!
34、小猫钓鱼很不专心,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
35、动物园里的猴子一会儿爬上,一会儿窜下,可调皮了。
36、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37、小明一手拿着笔记本,一手拿着钢笔,快速地写着什么。
38、雷雨过后,天上出现了一道彩虹,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39、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一幅画。
40、我一手拿着调色盘,一手拿着画笔,认真地画着眼前的美景。
41、就像――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42、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43、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球,还有的捉迷藏,他们玩得可高兴了!
44、动物园里,有的小猴在荡秋千,有的在捉虱子,还有的在吃香蕉,它们可真悠闲!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扩展阅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扩展1)
——二年级语文上册造句3篇
二年级语文上册造句1
1、夜晚的月亮是那么澄澈,那么委婉。
2、实话实说——你实话实说,我可以从轻发落。
3、美丽的春天,是那么美丽,那么俏皮,像一个可爱的女孩。
4、一本正经——他一本正经的告诉了我**。
5、看着妈妈连夜给我做的书包,我心里那么的感动,那么的难以*静。
6、我的父母虽然没有太多的金钱,但是他们万分爱我。
7、假如人生是一场戏,那么童年就是最美的片段。
8、默不作声——小明总是很自卑,从来默不作声。
9、假如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就是最亮丽的色彩
10、首先——首先我去刷牙、洗脸,再去吃饭。
11、不惜代价——他总是不惜代价的付出。
12、不计其数——天上的星星不计其数,数也数不清。
13、白云是那么纯洁,那么淘气。
14、阳光明媚——今天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15、壮丽——我爱祖国的壮丽河山。
16、白云是那么纯洁,那么淘气。
17、尽心尽力——林榆婷尽心尽力地为班级做事。
18、今天我虽然身体有些不舒服,但是我还是坚持着来上学了。
19、美轮美奂——我们经过一个美轮美奂的区域,不禁啧啧赞叹。
20、美丽的花朵是那么鲜艳,那么艳丽。
21、夏天的夜晚,是那么的.宁静,那么的美丽。
22、尤其——黄山的石头尤其古怪,吸引了许多游客。
23、精卫填海——精卫填海的故事真感人。
24、了如指掌——他对这件事简直是了如指掌。
25、许许多多——超市里有许许多多的商品。
26、五彩缤纷——美丽的春天,花儿五彩缤纷,真美。
27、小心翼翼——他小心翼翼的捧着手心里的宝贝。
28、假如人生是整个夜空,那么童年就是那最亮的星。
29、于是——上课铃声马上就要响了,于是我加快步子往教室跑。
30、月亮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31、虽然我有点懒,但是上学我从来没有迟到过。
32、她是那么美丽,那么善良。
33、含辛茹苦——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拉扯大,我们不能辜负他们。
34、天高气爽——秋季果实累累,天高气爽,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35、赴汤蹈火——为了班长,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36、虽然我总是犯错误,但是老师还是很喜欢我。
37、运转自如——这台机器经过修理,终于能够运转自如了。
38、虽然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还是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扩展2)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造句 (菁选3篇)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造句1
1、出生入死:*战士为了保卫国家出生入死。
2、有名无实:他是个有名无实的学者。
3、各种各样:校园里开着各种各样的花。
4、惊天动地:他终于做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5、迷人:道路两旁是迷人的风光。
6、欢声笑语:远处传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7、不以为然:老师说的话你不要不以为然。
8、粗心:**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9、甜言蜜语:狐狸用甜言蜜语骗到了乌鸦嘴里的肉。
10、天长地久:我希望我们的友情天长地久。
11、漂流:纸船顺水漂流到远方。
12、大有作为:我班的张岩同学一定大有作为。
13、欢天喜地:春节到了,家家户户欢天喜地。
14、尾声:这部电视剧的尾声很精彩。
15、温和:我的妈妈总是很温和。
16、后来居上:在100米赛跑比赛上,小明后来居上,获得了第一名。
17、烦心:这件事令我很烦心。
18、**:校园**有一座花坛。
19、然后:你应该先写作业,然后再去玩。
20、同甘共苦:朋友之间要同甘共苦。
21、虽然……但是……:这个小板凳虽然不好,但是比前两个强一些。
22、休闲:节日里,人们休闲地走在大街上。
23、共同:这个问题我们共同去完成。
24、伟大: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25、因为:我爱我们的学校,因为我们的.学校很美丽。
26、梦乡:深夜了,人们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27、五湖四海:我们来自五湖四海。
28、粗中有细:爸爸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29、具体:老师讲课详细具体。
30、有头无尾:**画的大马有头无尾。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造句2
1、用“连……都……”造句。
例:A、屋里很安静,连滴滴答答的钟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B、这次考试好难,连张小华这样优秀的学生都没及格。
2、用“好像……就像……”造句。
例:A、荷塘里,荷花好像一位凌波仙子立在那,微风拂来,荷花摆动身姿,就像在跳舞。
B、世界好像沙滩一样,而我,就像其中的一颗沙粒。
3、用“虽然……但是”造句。
例:A、虽然父母非常疼爱他,但他还是经常做错事来伤害父母的心!
B、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能力帮父母什么忙,但是我会努力学习,宽慰父母的心。
4、用“疑问”造句。
例:A、心中有疑问就要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B、你对这件事还有什么疑问吗?
5、用“渐渐地”造句。
例:A、雨渐渐地停了。
B、我渐渐地长大了。
6、用“静静地”造句。
例:A、王强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B、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7、用“惋惜地”造句。
例:A、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再细心点就好了。”
B、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8、用“……像……,像……”造句。
例:A、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B、蘑菇像一把小伞,荷叶像碧绿的大圆盘。
9、用“犹如”造句。
例:A、湖面犹如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B、天上的白云犹如一群可爱的小山羊。
小学二年级的语文造句3
1、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2、正中下怀:我听了爸爸的游玩计划,正中下怀
3、千钧一发;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4、如饥似渴;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5、胸有成竹;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6、兴高采烈;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采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7、聚精会神;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8、头重脚轻:今天感冒了,我觉得头重脚轻
9、自言自语;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10、****:**烈士的精神将****
11、百步穿杨:国家射击队的队员们都有百步穿杨的本领
12、同心协力;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13、百思不解:妈妈今天为什么不让我出去玩让我百思不解
14、赞叹不已;看到他写了漂亮的毛笔字,大家赞叹不已。
15、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建筑。
16、一拥而入;体育场的大门刚一打开,球迷们就一拥而入。
17、神机妙算;诸葛亮草船借箭,真是神机妙算啊!
18、怒气冲冲;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19、焕然一新;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20、津津有味;他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本漫画书。
21、攻无不克;他**的科研小组,十几年来以攻无不克的气势,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2、叶落归根:王爷爷说他希望落叶归根
23、安然无恙:我从床上跌下来,安然无恙
24、波澜壮阔;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他十分激动。
25、不假思索;他复习得很全面,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都能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
26、别具一格;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27、小心翼翼;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28、完璧归赵;现在我把这本书完璧归赵,请你查收。
29、精兵简政;有些单位必须精兵简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0、百发百中:爸爸玩非标,百发百中
31、顶天立地;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32、四通八达:城市里的路四通八达
33、雨后春笋;**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34、琳琅满目;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35、头头是道:我头头是道的给妈妈讲故事
36、百花齐放:小朋友们都拿出了自己漂亮的图画,真是百花齐放啊。
37、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刚露头角。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38、沁透心脾;花儿开了,飘来了一阵阵沁透心脾的香味。
39、左顾右盼:我左顾右盼的等妈妈回来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扩展3)
——小学二年级用真像造句
小学二年级用真像造句1
1、那年度过的时光真像梦一般,令我常常以为那样的幸福时光其实并不曾发生。
2、这山上的花草、树木、还有那挺拔的山峰,真像一幅美丽的画。
3、圆圆的脸蛋真像红苹果。
4、最白痴但是最原始的句子——大象的耳朵真像两把**的扇子阿。
5、白皑皑的雪花真像一件白袄,仿佛盖住了整个大地充满活力的马儿兴高采烈地在草地上飞奔。
6、天上的落下的白皑皑的雪像天女下凡!
7、冬天到了美丽的雪景真像天上的姑娘在撒雪似的。
8、天上的一朵移动着的云吸引了我的***,这块云真像一匹骏马,奔驰在草地上。
9、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定会水落石出的。
10、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有紫的,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坛。
11、那漫天飞舞的雪花,真像那身姿优美的仙女。
12、小亮长得真像他的爸爸。
13、弯弯的月亮真像一艘小船。
14、你好,鲜艳的红领巾真像飘扬在天空中的*。
15、鲜艳的红领巾真像飘扬在天空中的*。
16、白皑皑的雪花真像柳絮,一样潇洒的飘荡。
17、这条狗不动的时候真像是一件雕像。
18、老师真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授丰富的知识。
19、苹果圆圆的,看起来真像个***小皮球。从树上摘下来的苹果,咬一口,会尝到香甜、细细腻、柔软的果肉。
20、秋天,高粱真像一个醉酒的大汉,风一来,醉醺醺的,东倒西倒,涌起了无边无际的金色麦浪。
21、星空就真像是一块纱,**小小,星罗棋布的镶嵌着钻石,这纱又撒**钻石粉末,然后铺在天空上。
22、你看他那巴结样,真像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23、这些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实无集印之必要,真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让它随风而逝吧。
24、进了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的橘子树,那成熟的橘子,挂在树上,真像一个个金元宝。“我应该是这个季节第一个来的吧。”每当此时,我总会这样想,因为如果那些小孩子们比我早的话,“金元宝”早就没了吧!
25、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黄,真像给大地铺**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26、这小青年话没有说几句,情绪就冲动起来。脸红脖子粗,真像一只好斗的公鸡。
27、小池塘的青蛙身体大部分是胖胖的,它们的头又宽又扁,真像一个三角形。它的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28、整天不是吃饭就是睡觉,活得真像一头猪。
29、冬天象一位公主,舞动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寒风;冬天真像一个巧匠,雕刻出最美丽的冰花。
30、他真像只井底之蛙,不仅见识少,还嘲笑别人。
31、矜持的心就真像开在寒冬的腊梅,一不留神便又和忧伤撞了个满怀。微微闭上双眼,淋淋沥沥的感受落寞在潸然。
32、昨天我还是个百万富翁,想不到一晚就变得一贫如洗,真像一场梦,我只好从头做起了。
33、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挺拔高大的梧桐树,它比层楼还要高,必须仰视才能看到它那真像把大伞似的树冠;它真像忠实的卫士,日日夜夜守护在校园里,“保卫”我们可爱的校园。
34、我最喜爱艳丽如花的枫叶,它红得发紫远看枫树犹如一团团烈火正在燃烧大地。枫叶的形状真像爪子一样也真像一个个胖胖的小手摸摸它你就会感觉到它是多么的柔软多么的滑嫩。但它叶子的边缘却真像锯齿一样有点磨手。
35、你看那冰雕,真像琼楼玉宇,晶莹瑰丽。
36、晴天,溪水晶莹透亮,太阳照在水面上,水光一闪一闪的,真像是夏夜一颗颗闪亮的星辰;雨天,调皮的雨珠儿并没有掩没小溪的风采,它们跳进溪水里,溅起一圈圈波纹,那不正是“大珠小珠落玉盘”吗?
37、桃花开了,在风中摇摆着她的笑靥,真像在向人们展示她的妩媚。
38、是啊,这座房子真像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
39、柳岸鑫的脸红红的,真像熟透了的苹果,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又大又黑的眼睛,真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红红的嘴唇一张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40、啊!那宫殿真像用金银珠宝堆砌而成:金色的瓦片,***大门,富丽堂皇。
41、秋风还是一个调皮淘气的孩子,她来到马路上,吹着树上的叶子,看到树叶真像金色的蝴蝶似地跳舞才蹦蹦跳跳地离开。
42、这对同胞姐妹长得真像,只是性格不同。
43、那个人体胖肢短,肚子圆鼓鼓的真像一只青蛙。
44、天阴了,夜幕将天空压低,娩出深沉而浓烈的幻象,一轮圆月真像是罩在子夜上的洁白面纱,光晕一片。
45、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真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6、小鹦鹉身着彩甲,昂首挺立英武的样子还真像门神呢!
47、盛夏,鸡冠花红得似火,在绿叶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那绿油油的叶子真像是刚刚刷上漆似的,充满生机。
48、朝霞的形状变化无穷,真像一只飞翔的小鸟,忽然,来了一条长龙,它十分凶猛,有两对尖锐的大爪子,在天空中张牙舞爪。可没过多久,这条龙就不见了。
49、你看他那巴结样,真像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
50、我的时间真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一点声音也没有,一点影子也看不到,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51、她的脸一下子红了,红得真像一朵含苞的石榴花。
52、这些花的香味,跟葱蒜的臭味一样,都是植物气息而有荤腥的肉感,真像从夏天跳舞会上头发里发泄出来的。
53、人生真像一张洁白的纸,全凭人生之笔去描绘,玩忽纸笔者,白纸上只能涂成一摊胡乱的墨迹;认真书写者,白纸上才会留下一篇优美的文章。
54、秋雨真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来时,她或许会带了一袭秋风,雨中透着丰收的喜悦,偷偷的躲在云中,任由雨水滴到人间,看着大地喜悦的接受雨水的滋润。
55、看!这儿又是一处美丽的风景。那火红的枫树,它总是以饱满的精神,似火的热情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你瞧,它身上的霜真像玉一样洁,真像银一样白,真像烟一样轻,真像柳絮一样柔,真是美不胜收。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扩展4)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1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3课《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首先是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想象天有多大,在让学生说说无边无际的( )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在此基础上回到文本,”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下来找点水喝“让学生说话,说说小鸟也许飞过哪里。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的十分精彩,小鸟也许飞过高高的山,**的城市等等。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上有待改进,由于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语言,导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看上去自己有点忙乱,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今后课堂引导要讲求技巧,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词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语文发挥其工具性作用。
最后要感谢郑慧老师和祝红艳老师的点评,这对于我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帮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也感谢学校给我锻炼的*台。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2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告诉学生看问题要站得高,才能看得全面的道理。如何在一节课在执教本课,我是从三次对话入手,抓关键词,理解文本,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的。
在教学中,我将“无边无际”、“大话”、“笑”三个词作为文章理解的关键。通过这三个词来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首先,在引导学生了解“无边无际”时,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什么是无边无际?学生说出(无边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海洋、(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天空,等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无边无际的内涵。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实现对第一次对话的理解。
其次,小鸟和青蛙的第二次对话中,我主要抓“大话”,这个关键词语。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大话”这个词,把握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时的心情。顺带指出说大话是指:说夸张,不切实际的话。但是在具体教学时,学生说大话就是撒谎的意思,为了与说谎话的区别。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我。当时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课后,我又给学生举例子对大话和说谎进行了区别。
最后,通过第三个关键词“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对话。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现两次,这两次的笑是有区别的。文中两个笑。青蛙为什么笑,小鸟为什么笑?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是。另一个小折射出了小鸟的虔诚,真诚相劝。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这在为学生最终了解文章寓言作铺垫。
在教学中,本人还有许多不足。如朗读指导不够,教师的评价语言匮乏,教学机智不够等,以后我定会多多学习,把自己的教学水*再三提高。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3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坐井观天》寓意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教师不必强求**,而应鼓励学生的多向思维,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在续编《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提倡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课堂上要注意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这个寓言故事可能会引出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教师应巧妙应对课堂中学生的奇思妙想,正确引导学生。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4
[设计理念]
教材是教学的*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的**起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学习目标:
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多**课件。
教学流程:
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
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
**: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
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
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
朗读课文试回答:
1、葫芦长的怎么样啊?后来有什么变化?
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
三、首尾对比朗读感悟。
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2、用一用量词。
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
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
3、比较句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
4、朗读体验。
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希望葫芦快快长大的心情。
5、设疑导出第4段。
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希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
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
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的?)
2、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么想的?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通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通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
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
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通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
《我要的是葫芦》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属寓言性质。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至三年级“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理解课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并能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途径。
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题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这切入点犹如是照相摄影时寻求的角度,又如高明的服装***在衣料上最关键的一剪。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言外之意是我不要叶子”。顺机启发学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说话。因为切入点选得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纷纷提出:那个人结果得到了葫芦吗?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颇有深度的问题——“蚜虫吃的是叶子,可落下的为什么是葫芦?”
三、明确一条思路——以“变”理文
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教学中抓了芝麻而丢了西瓜,《我要的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抓住一条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明确了这么一条线,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当学生学完第一自然段时,通过看图——学文——品文,引导得出:因为叶子长得好,所以葫芦才长得可爱。从而为后文的学习打下铺垫。当学生学完3、4自然段时,我又引导学生小结:因为叶子长了蚜虫,所以葫芦才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通过这种变化对比,学生明白了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的突破也就势如破竹。
四、创设一种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连线。
葫芦lín jū蚜虫guà mǎn
邻居hú lu更多jǐ cì
奇怪huā xiè挂满gèng duō
花谢qí guài几次yá chóng
绿色的葫芦藤开了蚜虫
细长的葫芦叶生了葫芦
高高的葫芦架挂了小花
二、比一比,组词。
挂()语()居()次()
娃()说()古()吹()
三、写出反义词。
哭——买——谢(凋落)——部分——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5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怎样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中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做一做———动手实验解难释疑
课文中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青蛙为什么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做了个实验:拿出纸卷成圆筒状。然后通过圆孔看天花板或者四周,说说与*日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动手实验,为每个孩子创造了参与的空间,弄清为什么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一疑难问题。学生在实验中动手,动脑。既培养了实际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二、看一看———利用图画明白寓意
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我出示课件,让学生看一组画,自己根据画面进行解说。这样学生终于明白了:小鸟见识广,青蛙所见有限,目光狭小。我们要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不做井底之蛙。学生很自然的悟出寓意,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启示受到教育。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人格的熏陶过程。学习寓言故事,就是要学生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
三、说一说———拓展延伸培养想象
课文中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自己不会弄错。它错了没有,我们怎样才能让青蛙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于是让学生动脑想办法,同时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井口,站在井沿东瞧瞧,西望望。它会怎么想,怎么说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既加深了对课文寓意的理解,领悟,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
四、演一演———扮演角色再现情景
课文结束后,让学生把学过的故事进行表演,特别是青蛙跳出井口以后的表现演出来。学生通过表演把从课文语言文字中获得建立的表象进行再现,学生入情入境。这样,由文字到形象,又由形象到文字形成逆向思维,不仅对学生进行了双向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语文素养。
总之,在《坐井观天》一文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提高了素养。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6
本学期的研讨课中,我们选了第四单元中的课文《坐井观天》进行研讨。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学生知道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课文中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短小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在上一节课的老师的教学中,我们成功地让学生了解了故事的寓意,会读出对话,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及时题目归纳和小结比较深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在第二次上课中,我把教学中的小结改成让学生易读、易懂的句子,呈现出来让他们更加了解这故事。而且还回归课题,引用了日后形容一个人见识少的可以说是坐井观天或井底之蛙。为了适合二年级小朋友的爱好,我还制作了一些头饰让他们在练习对话时更加有趣,更加积极参加到课堂中去。
虽然我对教学中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我在以下几点还做得不够:
第一、准备还不够充分。虽然说,准备时间也有一星期,可是算起来,时间还是太紧了,白天上课没时间的,晚上的时间也少之又少,而在准备教案时花了很长时间,在背的时间上就少了,所以在上课时,我对教案不是很熟,在讲课是思维有点不清晰。
第二、我上课时语速还是太快。虽然比刚开学有所进步,但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还是偏快一点,需有待改进。
第三、操练读课文、句子、对话的方式单一,不够多样化。
第四、学生的课堂纪律不够好,没有及时纠正,可以通过表扬其身旁的同学以达到提醒开小差的同学。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改正,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反思二
通过引导,同学们开始由一人读,到两个读,最后到4个小组读。渐渐地终于有几个小组争着要**表演,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但能大胆地分角色朗读,而且还能用不同的语气边读边做动作,读出反问句和感叹句,为了让学生到更好地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我还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可以卷起来观看天大小的纸张发给没有纸张的同学,让他们尝动手的乐趣,使他们融入班集体中来,使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由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表现自己的*台,学生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观察时所看到天的大小,以及对“坐井观天”一词的理解。并从中悟出道理来,知道此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学生想像力丰富,真令人惊讶呀!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7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本身的故事情节容易理解,但要领悟成语的意思,以及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什么样的方法最能让孩子们领悟故事的寓意呢?惟有朗读。
朗读是理解故事内容的重要**。我们常说要在读中感悟,如何朗读,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了。
1、朗读层层递进。
如在《坐井观天》这一课中,在指导读青蛙的话时,我先利用明显的错误语气来读,孩子们立刻会纠错:这样读是不对的。这种纠错的方式激发了他们当小老师的欲望,他们争着抢着读,积极性非常高。孩子们能将老师的错误指出来,其实就是对他们自己的朗读、对故事的理解有了一次提升。在一次比一次生动的朗读中,让孩子们体会用正确的感情的朗读是多么重要,是多么的与众不同,是多么能感染人,从而让他们发自内心的有感而读。
2、边读边想象画面。
画面感的引入会让学生入情入境,如在知道读小鸟飞了一百多里,飞得口渴了时,可引导学生想象,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继续引导飞过了这么多地方,飞了这么远的路,应该是很辛苦了很累了,纳闷累恶毒时候说话的语气又会是怎么样呢?学生边想边飞过的这些地方,感受小鸟的疲劳与辛苦。
3、抓住重点词语重读。
如在知道读小鸟飞了一百多里时,怎样才能读出路程的长呢?抓住“一百多里“这个次重读它,路程远的意思也就在朗读中体现出来了。
4、师范读。
最低年级的孩子还说,老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低年级的孩子理解能力毕竟有限,但他们却是的模仿者,因此教师正确的范读对孩子起到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
都说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主体。主导者重在导,这个“导“更多的是引导,是启发,而不是包办,在朗读中更是这样。
小学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8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对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这一课内容较简单,因此,我决定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自己来处理相关问题。学生动手画相关句子,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单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的,有了语感读出来的。因此,在本节课上,我让学生多方式朗读,目的是让学生读中感悟。
在本节课上,我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设立要达到既要有思考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兴趣。改变了简单的“问答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扩展5)
——小学语文二年级秋游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秋游教案1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郊外游玩的情景,表现了学生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快心情。
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简要叙述了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秋天的天空和田野的美丽景象。作者按照从天上到地面的顺序,抓住秋天季节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第四自然段叙述了学生们秋游时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景,充分展现了学生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课文具有以下特色:
(1)抓住特征,绘色绘形。作者抓住秋天季节里天空里的白云的形状特点,以及农田里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点,绘形绘色。
(2)情景交融,语言细腻。本文篇幅短小,但是情景兼备,真切细腻。写秋景处处关情,字里行间流淌着喜悦;写秋游处处涉景,由远而近,由景及人,丝丝入扣。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意境优美生动。
(3)句式整齐,富有韵律。第二、第三、四自然段多排比修辞手法,句式整齐,简约灵动,富有韵律,适合学生感情诵读。
二、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课后按时完成作业。但也有少数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个别学生头脑不够聪明,反应慢。在这课的教学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文学习的根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口语表达、学生自我展示的能力、与人交往合作能力以及朗读能力。
三、设计理念
1、情境教学法
我们地处四季分明的江南,学生对秋景本身就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知,也了解秋天景色及天气的特点,因此我选用一些典型图片再现秋色,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更快地走进文本,欣赏美丽的秋景,感悟快乐的'心情。
2、以读代讲法
新课标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让学生通过多种读的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深入领会课文描写的意境,以受到美的熏陶。
3、拓展训练法
陶行知说: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如果将知识的传授仅限于课文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篇课文文辞优美,语句凝练,并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这篇课文中我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拓展训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并且由词到句层层深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渐渐” 、“有时……有时……”、 “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图文对照细读课文,并通过想象,抓住重点词语反复品味朗读,从而体会秋天的美丽,体会学生们面对秋天美丽变化的天空和色彩斑斓的田野尽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情感与态度: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美读课文中让学生去感受秋天季节的`美好景象,培养学生流利正确地说话。
四、教学过程
第一段
1、看图,用几个学过的成语形容一下你所看到或者你能联想到的成语
(相机出示“金风送爽”“凉”)
2、读第一句。指导朗读“渐渐”
3、在秋色宜人的季节里,最适合去哪里游玩呢?(出示词语“郊外”)
4、什么是郊外,看图说说你的理解。(城市外面的地方)
5、读第一段
第二段
1、看图,郊外的天空是怎样的?
除了可以用蓝蓝的,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示很蓝很蓝?(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在于让学生积累词汇。)师:是呀,秋天的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所以我们一眼望出去都望不到边了!谁能用一个词来说明天空的大和无边。指导朗读“一望无边”,让生通过朗读表现出天空的广阔。
在读的基础上**:课文用“一望无边”这个词写出了天的广阔,你们能不能换个词也能表示天的大呢?然后把这两个词换到句子中去读读。(生读)
一望无边可以用来说天空,还可以说什么也是一望无边的呢?不光要说出什么一望无边,还要说出怎样的什么一望无边。
(出示小练习题)
师:说得真好!蓝蓝的天空有什么呢?白云又是怎样的呢?读读书上的句子是怎么写的。(生读句子)我重点抓住“一望无边和多变的白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通过品读、赛读来感受秋天天空的美。
师:为什么这儿用的是“有时···有时···”呢?
师:在我们小朋友的眼里,白云还有更多的变化呢,是不是?我们一起来做魔术师,看谁变得又快又多,好吗?
出示: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几朵白云有时像,有时像。
(设计意图:课文文字优美,并且能够给予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抓住“一望无边”、“有的···有的···有的···”、“有时···有时···有时···”进行说话训练,让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想象表达出来,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这么美的天空,这么美的白云,你怎样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秋天的天空是这样美,让我们把目光望向远处的农田,去看看,庄稼长得怎么样?
第三段
1、我们在练习一上面有一首关于秋天季节的儿歌,还记得吗?一起来背一背秋天的庄稼这一段。《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到,秋天庄稼长得好。棉花朵朵白,大豆粒粒饱。高粱乐红了脸,稻谷笑弯了腰。”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田野里是否真的像儿歌里写的这样呢?看图自读这一段。
生: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里的颜色都很美,你找出了几种颜色?(黄、红、白)
出示相应美图。
3、师:秋天的田野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卷!稻子( )了,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黄?(黄澄澄、金灿灿、黄灿灿等);高粱( )了,可以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红?(红彤彤,火红火红);棉花( )了,可以怎样来形容?(雪白雪白,白花花)。
4、完成填空练习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图,课文虽然只有简单的几个表示颜色的字,但是其中的韵味却无穷。在指导朗读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进行词语的拓展训练,既丰富了自己的词汇,也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5、我们儿歌里是怎样来形容这几样庄稼的?
稻子笑弯了腰,高粱乐红了脸,棉花朵朵白。
我们把这几句话换到课文里来看看。
6、师:欣赏完色彩斑斓的农田,再到果园去瞧瞧,看看那里是什么景象?
出示小练习
过渡:欣赏完了秋天的美景,我们也该坐下来休息、玩耍一会了。在这样迷人的大自然中,学生们都在做什么呢?
第四段
1、看图,他们在草地上干什么呀?
2、出示课文,说说课文是怎么写的
读一读右边的词语,读出不同的语气(选择喜欢的词语读一读)
再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拓展:
师:说得真好!相信下面几句也难不倒你们。出示小练习
4、今天我们领略了美丽的秋色,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愉快地秋游,请大家拿起语文书用你们最好听的声音齐读课文
小学二年级语文造句(扩展6)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
一、教材简析
“人生多少哲理,尽在寓言中”。著名作家严文井老先生对寓言曾做过绝妙的比喻,他说:“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而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组教材正是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一专题选编了两则流传千古的寓言。《守株待兔》便是其中一篇,情节简单却促人深思,语言浅显而寓意深刻。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本课教学设计力求通过“解读文本,品味语言;建构文本,增加积累;超越文本,凸显主题。”从而发展语言,提高思维。
三、学法思考
本课以“读、悟、议”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中品味语言,体会寓意,训练思维,受到感染熏陶。
四、教法选择
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拟以“读-悟-议-读”为本课主要教学方法,读是发现的开始,悟是思索的结晶,议是智慧的碰撞,读后有悟,悟后生议,议后促读,方能读出语感,读出形象,读出韵味。
五、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及本班学情,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六个生字,理解“守株待兔、乐滋滋、露出来”,初步掌握字理识字、归类识字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特别是带“一天、每天、整天、一天一天”这四个词语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因为一次意外的收获便抱有的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明白寓言所蕴涵的道理。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理解寓意并结合生活实际深化主题,学会正确、多角度地看待问题。抓住重点词句,以多形式的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深化理解,突破重难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CAI课件。
六、教学流程:
拟用以下教学板块来实现我的教学构想:看图猜寓言,增加积累——找准切入,质疑导读——品析赏读,领悟寓意——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第一大板块:课前测试,增加积累: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本设计利用课前五分钟出示几则寓言的插图让学生看图猜故事,再利用适当的点评拓宽对寓言的了解。这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既激发了孩子们对寓言的兴趣,又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同时又顺理成章地揭示课题,引出新授内容。
第二大板块:找准切入,质疑导读:
1、揭示课题,引导质疑:学贵有疑,疑则进矣!”当学生猜出《守株待兔》这一名称后,顺势板书课题,并抓住“守”字进行写字教学,(提醒注意宝盖写得稍大,“寸”的一横不能超过宝盖头两边。)再引导学生围绕“守”字质疑,“守”什么?为何“守”?怎样“守”?既抓住了本课中心,围绕此字展开质疑,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
2、初读感知,随文正音:然后引导学生合作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其余听读随文正音,比如利用故事法区别“窜”和“串”的读音。
第三大板块:品析赏读,领悟寓意:
一、多维思考“为何守”,感知“偶然得兔”的侥幸:
本则寓言故事语言浅显,加之二年级学生已有良好的预**惯,和**阅读课文的能力,因而单刀直入让学生带着第一个问题深入文本,用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再引导学生谈感悟后带着感受再读课文。学生可通过破解课题得知之所以“守株”是因为想“得兔”;观察插图可发现种田人之所以坐在树桩边,是因为希望兔子还会来撞在树桩上;深入阅读文本会证实种田人确实从树桩边捡了一只野兔。但真的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吗?结合“忽然”、“窜”、“撞”等关键词深入感悟,再利用课件演示帮助理解“窜”的意思,从而让学生明白兔子撞在树桩上是一件及其偶然的事。(师板书:偶然得兔)
二、深层探究“守什么”,体会“不劳而获”的虚幻:
那么这个种田人守的仅仅是兔吗?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孩子们抓住“没花一点力气,白捡、又肥又大、乐滋滋”等关键词语,再结合插图中种田人的神态、动作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后得知:他守的绝不仅仅是兔!又肥又大的野兔可饱肚,可保暖。他可以不再经受田间劳作的艰辛,也可以不再经受庄稼从种到收的漫长等待。他守在树桩旁,分明就是守的三餐温饱啊!一句话,他想可以不付出任何辛劳就可以收获,用一个词叫“不劳而获”。(顺势板书“不劳而获”)最后让学生比较“乐滋滋”和“乐悠悠”,再带着感悟读出种田人垂涎欲滴,仿佛口水都流出来了的情态,读出他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侥幸心理。
三、重点感悟“怎样守”,体验“一无所获”的可悲:
1、读议结合,品味感悟:
引导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他是怎样守的?(如:从“整天”一词分析,这个人从早到晚什么事儿也不干,他在“专心致志”地守,“一天一天过去了”说明他在日复一日地守,“野兔没再来,庄稼全完了”说明他在执迷不悟地守。)学生说出什么?就引导他们用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来读出自己的体会。再通过解析“男”和“获”,“田力男田力男,田间出力好儿男”,可这个男子既不想下田出力,也不愿带犬打猎,什么也不干,这样守下去的结果只能是――“一无所获”(板书“获”,边讲解边擦去“获”的部件,引导学生顺势说出“一无所获”,师就势板书。)
2、创造性朗读,提升情感:
在学生初步感受到“一无所获”的结局后,引导学生先以儿女、朋友、过路人的身份对第三自然段进行改换人称阅读,(如:从此爹爹(叔父)丢下了锄头……我们的田里……”、“从此我的这个朋友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从此这个种田人丢下了锄头……他的田里……”)如此充满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练读,再加上老师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的心灵一次次经历情感的冲击。
3、角色体验,自悟寓意:
此时此刻,学生的身心已经全然与文本融为一体。再引导学生围绕这一“守”字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想对种田人说的话。有了深厚的情感蓄势,学生的情感之门便如决堤之江,一泻千里。他们或声泪俱下、或苦口婆心、或据理规劝,或大加贬斥……从而成功地完成了课后“泡泡语”中“我想对种田人说”这一语言训练要求,本则寓言的寓意也在角色表演不说自明了。
第四大板块、链接生活,升华主题:
如果说刚才的各环节朗读品味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个性化、创造性阅读是对文本进行合情合理的建构,那么,接下来就应该让学生超越文本走向生活,联系身边此类事例加深感悟。在这一环节中,师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再用上“只有……才能……”说出自己的启示,谈谈该怎样做事,再顺势引导学生思考该如何做人,并对学生的精要之语进行板书。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停留于对寓意的表层理解,而是对生活、对他人、对自己的做事为人产生深入思考,使寓言的主题理解得以升华。
最后以教师简洁有力的小结收束全课:不去幻想不劳而获,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愿望。希望大家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并在课余时间读更多的寓言明更多的道理,成为一个充满智慧、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我们所有人对你们的美好祝愿。下课!
总之,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就是本设计的最大追求!
七、说教学**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好课何需穿花衣,因此本课课件运用极其简单,只用几张图片启思导学,不让太多的课件占用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不愿花哨的演示限制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综上所述,本设计以“读”为主线,抓住“守”字巧妙切入,辐射全篇,引导学生调动思维深入文本。在入情入境的朗读感悟中,从解读文本到建构文本再到超越文本,学生从品味语言到明确寓意再到做事为人的思考,一声声叩问拨动儿童思维之弦,一层层思索敲开儿童的心灵之门,将一颗求真、向善、爱美的种子悄悄地根植于孩子幼小的心田。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2
【说教材】
第四册第二单元是一组用爱心串起来的,它呼吁我们,和学生一起,细细品味这些充满爱的诗文,用爱心引导学生感悟爱、奉献爱。《泉水》是这组课文的第一篇,它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爱心。我们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声音要轻快些,让我们的心跟着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断地涌起像清泉那样去无私奉献、帮助别人的渴望。本课的插图很美,课文描绘的画面也很美,读起来富有音乐感。
目标认知:
1、知道泉**、清、甜、美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
能力:通过说话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通过教学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泉**、清、甜、美等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展开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
【说学情】
1、所任教班级学生的朗读能力较好,初步懂得品赏词句,本节课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读课文,运用品赏词句的方法学习理解课文。
2、大部分学生性格较为内向,因此设计教学环节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大胆参与学习,进行说话训练就成了我最先考虑的。
【说过程】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时我从复习生字入手,设计了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以及用所组的词说句子的环节。根据这篇课文适于朗读的特点,设计了边朗读、边理解、边体会、边创造表演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多**,从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泉水流过了哪些地方看见了什么。由于2-5自然段,句式相同,泉水的话很相似,我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把重点放在第二自然段,通过比较句子,感悟泉水的热情、爱帮助人,进行感情朗读,再通过情境演绎,深化认知。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读泉水的其他话。在朗读时让学生充分自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边读边欣赏插图,边读边思考。比如,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天然水塔”,然后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小学阅读教学,不仅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火红的杜鹃”“美丽的身影”“明亮的大镜子”“静静的山谷”“清脆的歌声”在学生积累这些词语时,可引导学生感悟:加上修饰部分可使描写的事物更具体、形象、生动。在教学中,我还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方面,设计了“这面明亮的泉水还能照出什么”“泉水还流过哪些地方,看见什么,说了些什么”等练习,极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点燃学生创新发展的火花。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江上渔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这是一篇关于古诗创作的小故事。故事根据《江上渔者》的诗意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而写。宋朝大诗人范仲淹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本课让孩子们了解,进行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更不是为了使自己在人前炫耀的资本,文学创作的实质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二、说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会认7个字,认识多音字“没”。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诗意。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韵律美、情感美、哲理美的同时,也能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江上渔者》的经历。
难点: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人民的教育。
四、说教法
在朗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
五、说教学过程
《江上渔者》一课分两课时学完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主体验,感悟诗文
1、主要是通过读第2自然段,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过程。一是读;二是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想象当时的情景。如让学生读第2句,想想客人们在品尝鲈鱼是会说写什么。通过读4、5句,体会渔民生活的艰辛、危险。从而教育学生尊重劳动者。
2、通过学文,使学生认识到进行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夸奖,更不是为了使自己有“作家”的头衔,文学创作的实质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鼓励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学习书面表达。
六、说教学效果
1、我在上课时按自己的设计进行的。如学生想象客人们的称赞,他们的回答还比较满意。
2、指导朗读上做得还不够。总结课文是**: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一是渔民生活的艰辛和危险;二是让学生学会像范仲淹那样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假如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感慨,创作文学作品。结果,由于紧张,把这一点忘了。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4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母亲的恩情》
一、教材分析:
《母亲的恩情》是一篇文包诗,它以讲故事的情势,在文中奇妙天然地引出古诗《游子吟》,并提供了相干的配景知识,此中1—3天然段显现了创作本诗的详细景象,项学生显现了孟郊远行母亲为他费心、送行的景象。末了4—5天然段在前边情感积淀的底子上推出诗歌并点出诗歌写成的时间。
另外,课文还配有3幅插图,分别是《深夜缝衣》、《清早送儿》、《触景生情》,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领悟课文和古诗,也可以作为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体会诗人热爱母亲、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的教学素材。
二、学情分析:
《游子吟》这首诗孩子应该不陌生。《三字经》每日一句中,学生们也积累过“香九龄,能温席,首孝悌,次见闻”的语句,这是有利的一方面,但这一切仅仅是纸上谈兵,从感受母亲的恩情(感恩)到报答母亲的恩情(报恩)还有一段距离。要让孩子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情景中积淀一份情感,收获一份思考,化作一种行动,任重而道远。
三、设计思路:
《母亲的恩情》是文包诗,这种类型是苏教版的特色,也是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顾名思意,内核是诗,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而“文”是“诗”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是对诗的解释和补充。“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我们的教学思路是从诗入手,引出要学习的文章,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诗,由诗到文,再由文到诗,诗是出发点、落脚点、归结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文包诗的学**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们可以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
3、情感目标:理解《游子吟》,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尊重尊敬父母,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重点:理解:“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
可以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面:一读诗,读正确,读出节奏;二读诗,读出画面;三读诗,读出情感。
本课的教学我想安排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为:
一、歌曲导入,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布置自学。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
三、检查反馈,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相机指导读好“孟郊”、“缝补”、“生机勃勃”、“沐浴”、“铭记”等词语,以及正确读好《游子吟》。关于一些长句的朗读,可采用教师范读,学生示范,个别练习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指导学生读好句子的自然停顿,直到把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读对、读通为止。
四、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正确认读课文中的新词、生字,并指导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地书写6个左右结构的生字,体会汉字的形体美,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三个环节,分别是:
一、古诗导入,设疑激趣。
二、精读课文,借文悟诗。
三、识字写字,总结延伸。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具体过程是:
一、古诗导入,设疑激趣。
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古诗《游子吟》,要求学生正确、大声地朗读古诗。然后设疑:母亲的恩情表现在什么地方?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好好读读课文,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精读课文,借文悟诗。
因为课文的第一至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所以指导读好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便能借文悟诗。
首先我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个别学生朗读后,指导学生说出母亲的恩情表现在她的行动中,也就是“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这句话,并借助插图让学生想像当时的场景,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母亲不辞辛劳,对儿子的一片关爱之心。特别是要抓住“夜深了”的“深”、“一针针一线线”等词语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并指导学生把母亲缝衣的认真仔细读出来。
紧接着,老师出示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朗读这段话,边读边思考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哪里,可以和同桌讨论讨论,然后请学生交流:母亲的恩情还表现在她的语言上,即:“郊儿,你可要早点儿回来呀!”同时出示课文插图,结合插图所描绘的情境,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惦念牵挂之情,从而指导学生读好母亲说的这句话。那么,诗人看到母亲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为什么湿润了呢?引导学生想像这时诗人会想些什么呢?随即指导学生读好儿子感念母亲的句子。
紧接着,老师出示课文的第三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上是谁?自然过渡到第三自然段。老师范读这一段内容,然后**学生讨论:诗人看到了什么?如果学生先说诗人看到了路边的小草。那么,引导学生抓住“生机勃勃”一词,体会:因为有了阳光,所以小草才长得生机勃勃,并要求学生读出“生机勃勃”的味道来。如果学生说诗人看到了身上的衣服和又细又密的针脚,老师就请学生把“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这句表演出来,此时“抚摸”、“注视”等词的意思迎刃而解。那么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诗人因为看到了沐浴着阳光的小草联想到了慈爱的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从而懂得:小草不忘太阳的恩情,儿女又怎能忘记母亲的恩情呢?同时让学生知道反问句的意思,并在理解反问句和感叹句的基础上,指导读好这几句话,体会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接着,老师激情小节,要求学生齐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紧接着,老师用书本上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一句话“是啊,母亲的恩情孟郊永远牢记在心”自然过渡到第四、第五自然段的学习。同样要求学生仔细读,读后思考讨论:这首诗是什么时候写的?从“50岁”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从而让学生明白“永远铭记”的意思。然后老师告诉学生诗人用吟诵诗歌的方式去赞美母亲,板书:《游子吟》,这时,再次指导朗读这首诗,并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帮助理解这首诗句的意思,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学完古诗,老师再次激情小结,并要求学生激情朗读古诗。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5
【教学设计综述】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该组教材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既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又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本篇课文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这首诗歌易读易懂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学,所以这节课的设计要能引起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大自然中的很多现象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观察到。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不必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应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在这一前提下,本课教学我试将理解课文内容的机会交给学生,用他们对知识的探索代替教师的讲解分析,让他们在疑惑中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在阅读中了解自然现象,在寻找中感受自然科学带来的乐趣。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引导学生介绍文本中最喜欢的天然指南针”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多**辅助教学、实验对比等方法攻破教学重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其产生积极的思维,激发学生爱科学,善于观察的情感。充分发挥孩子的收集处理信息、感知想象、朗读感悟的能力,真正达到学科间的融合,并充分给他们探索、发现的机会,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孩子们展现和交流自己的课外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会认8个字,并读一读有关他们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课文,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雪化得快的是南面还是北面。
【教学过程】
这节课的设计环节分为“揭示课题──直接导入;复现字词──渗透方法;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精读课文──细细品味;回归全文──阅读积累;课外延伸──培养能力;总结全文──激发兴趣”七个环节。
“揭示课题──直接导入”这一环节就是本课的导入。我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交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学生一个心理铺垫,同时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
“复现字词──渗透方法”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利用大屏幕的呈现给了学生一个视觉的冲击,并鼓励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字,同时在复习词语的过程中随机渗透识字方法,如学习“盏”字时我**:“怎么记住盏字?看到它你还想起哪些字?”之后我追问:“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生:熟字换偏旁);再比如学习“稠”字时我提出:“结合生活说说什么是稠?”(生:喝的粥很稠,田里的小苗很稠……)接下来我追问:“它的反义词是什么?”(生:稀);这样复现生字词,不是把识字作为一项任务教,而是作为一扇窗,引导孩子通向识字的乐园。久而久之孩子们识字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识字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我分三个层次进行:
首先是引导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性梳理,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接着我采用图片演示的方法把孩子们找到的四种天然指南针粘贴到黑板上,孩子们的眼睛被颜色鲜艳的剪贴画吸引,上课伊始边抓住了孩子的***,有利于后面的教学,同时形象生动的画面有助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最后我引导学生再读文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天然指南针进行介绍,这一问题的抛出尊重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再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接下来的“精读课文──细细品味”这一环节,因为课改中的孩子们普遍阅读量较大,课文中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在课外阅读中接触过,所以,教学时我不太过强调课文的意思是否理解,而把重点放在“引起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大自然、拓展课外知识”上。如学生介绍“北极星”时,先说说如何利用它帮助我们辨别方向。随后我追问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北极星乐于助人、神奇,可能会说因为
北极星能帮我回家我很感激它。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把感受读出来,有效进行朗读指导。随后我问学生学到这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是教学的重点,当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时,我通过课件展示把学生带进美丽的夜空中去,和学生一起在星空中找北斗七星,认北极星,辨别出南北方向。在生动的画面中,在动听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已融入文本,教学重点巧妙突破,随机进行配乐朗读,让孩子们在学知识的同时享受语文学科的乐趣。
最后我在课件中出示“北极星北斗星”小儿歌,不仅引导孩子从儿歌中掌握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积累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的欲望。再如学生汇报积雪这种天然指南针时,我采用了说方法、做实验、看课件、读感受、做填空的方法引导生自主学习文本。“沟渠中积雪化得快的一面是南面还是北面?”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我把传统的实验法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手势演示屋顶和沟渠积雪的融化过程,通过形象的演示、生动的语言描述,学生在对比实验中理解了教学难点。随后的课件演示给孩子们一个视觉冲击,这无疑是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最后我出示填空训练,帮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内容进行了疏理。在处理大树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观察图片找发现的方法。处理太阳一小节内容时,我采用多**课件演示的方法,孩子们在模拟的动画中感受太阳的忠实,感受早、中、傍晚树影的变化规律,生动的画面早已胜过有声的语言。
“回归全文──阅读积累”我提出:喜欢课文的哪一小节就来读一读,想背的背背。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帮助学生整理全文,又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朗读积累的空间,学生是演员,教师充当观众,学生背诵文本时的背景音乐是“笛快”这首曲目,舒缓、柔和的格调设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积累氛围。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这一环节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用有声的语言描述生活中看到的、从家长口中听到的、从课外书了解到的关于指南针的资料。学生的表现另我感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另我钦佩,可见在交流中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学习热情高涨!
“总结全文──激发兴趣”这是本节课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用朴实诚恳的语言激发孩子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为课外阅读和学习做好铺垫。
这节课,我准备了图片、课件、实物和背景音乐等**,适应了低年级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驱动思考,生成联想,掌握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体验和感知为主,通过交流实验等方法,掌握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上重视了能力的培养、知识的传授,但不忽视过程与方法和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且我注意了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生同学习、同感知,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感,培养了学生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我突然从心里升出一种感动,因为在现代信息技术参与课堂的今天,我不仅看到了孩子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更看到了孩子们藏在心里的探究愿望。
所以,我会更加努力,让我的语文课上得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味,并且让孩子们更喜欢。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6
一、说教材: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它以诗歌的形式,用假设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这一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生动有趣的。这首诗歌在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中,有机地渗透自然科学知识,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的一篇有趣的课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一下几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盏、慌”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诗歌内容,知道一些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由于这是一首诗歌,我把教学教学重难点定为: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一些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二、说教法:
1、引导先学法。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课前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学指南的要求,先学课文,完成一些相对应教简单的练习。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工具书或其他方式解决问题。
2、“以读代讲”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本文是一首文字秀丽,同时包含丰富自然知识的儿童诗,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指名读、**读、范读、小组赛读等,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体会,积累语言。
3、“举一反三”法。针对本课特点,二、三、四、五节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我首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节,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句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朗读。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四、五节,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4、“直观教学”法: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吸引学生的***,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三、说学法: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结合我校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积极倡导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先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自主学习,读中感悟,这体现了先学后教的要求。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堂课的开始,为了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情境创设中,应该做到新颖,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新的情境,从而产生好奇心,达到集中***的目的。教学开始,我首先创设情境,提出了两个问题:如果你在大街上迷路了,你会怎么做?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又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区分在不同的地点迷了路要用不同的方法。然后我顺势导入课文: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办法分辨方向。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然后老师范读一遍,让学生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读的,如字音、节奏等。接着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按着老师的方法读诗歌,然后把本课的生字读一遍。这样,学生对于课文的生字和大概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印象,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3)自主学习,突破难点
这一教学环节是为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的,通过初读课文,学生对白天、晚上、阴雨天和冬天这四种情况下寻找方向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理解并不一定到位。由于第三、四、五节的结构都与第二节相似,所以我首先让学生读读第二节,通过朗读、课件演示,让学生知道“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紧接着学习生字“忠”,然后进行词语积累,引导说话,除了“忠实的向导”还可以“忠实的……”。接下来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方法学习第三、四、五节。同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稠”和“稀”的意思。
(4)多种形式朗读,突出重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更应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本诗是写自然科学常识的诗歌,语言清新秀丽,富有情趣,我就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朗读:**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5)游戏巩固,指导书写
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对课文有个总体的认识,我设计了游戏“喜羊羊回家”,
这样既能集中学生的***,还检测了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顺其自然地过度到指导书写。
五、说设计理念:
1、创设情境,寓学于乐。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兴趣十足。
2、朗读感悟,积累语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教学更应强调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
3、自主实践,发展能力。渗透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激励赞赏,体验快乐。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7
一、说教材
《铜板的响声》这篇课文是一篇民间传说,文章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智慧的化身”阿凡提为帮助一位穷人而嘲弄、取笑饭馆老板的故事,文章很注意选词用语、各段衔接自然,读来令人忍俊不禁。对于阿凡提这个人物学生们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好多孩子都看到过这个动画片,或者看过这类的书籍,学生对这篇课文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就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爱好出发,使学生感受到阿凡提的智慧和幽默,打抱不*!
课文共有六个段落,其中3--5段都涉及了很多语言描写,这就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从语言方面来理解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理清文章脉络。
学生对于阿凡提并不陌生,这从学生讲阿凡提的故事可以看出来。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并不困难。所以老师可充分发挥孩子们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关键时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就足矣了。由于孩子们年龄小,刚开始接触写事的文章,应该借助文本中轻松愉快的氛围,感染孩子,使孩子明白阿凡提的智慧、幽默。
二、说教法
在字词教学中,要考虑学生低年级的年龄特点,以有趣、活泼、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看多**课件,学生直观的接触生字词,以组词、造句和区别形近字等方法,配合书空生字的flas***,加上*常经常用的开火车读等等,充分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中,淘汰了以往的以问题串讲课文的传统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人物为线索,学生自主学习归纳,从而了解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本课文本幽默、诙谐、易懂,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想充分让孩子们在读中感受人物的形象特征,抓住文中关键词语理解人物心理特征,并通过指导朗读加深对人物的认识,从而走入角色,走入文章,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当孩子们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的词语时,能充分抓住这个词语来体会人物心理动态,使孩子们设身处地的感受人物心理变化,从而达到理解人物的目的。
三、说学法
字词方面,通过长期的有效教学,可以形成学生自己的识字方法,对以后的预习乃至自学都有着深远的意义。课文教学方面,通过提取人物信息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日后阅读方法的积累以及学**惯的养成,真正地做到自主学习。
四、说学生
二年级的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表扬他们的童真童趣,培养热爱语文课的情感,由此,喜欢阅读,喜欢语文。学生拥有高涨的学习和朗读的热情,但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指导,通过教学活动,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低年级的学生语言不够完整,这就要求在*常训练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五、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搜集阅读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组表演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板的霸道与阿凡提的机智。
教学**:
远程教育网教学课件、搜集有关阿凡提的故事。
教学设计:
一、介绍新朋友,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他来看你们了。(大屏幕显示阿凡提图象)老师就是听着阿凡提的故事长大的。
(在此环节利用课件出示新朋友——阿凡提这一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充分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调动了学生的常生活积累——在动画片中看到的阿凡提形象,接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
二、扫除障碍,感受成功喜乐。
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讲一篇关于阿凡提的小故事,大家想不想听?(老师配乐朗读)我知道大家都知道这则小故事的名字,那就一起说出来吧!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
(1)**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注意同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打招呼,多读几遍,读会为止。
(3)过关游戏检查生字词认读。
第一关:我会认
欠钱、分辨、扭着、饭馆、付钱、穷汉、幽默、讨要、拉扯、智慧、弱者、铜板、阿凡提、又骂又打、交给
第二关:我会说
智慧的近义词是什么?
幽默的意思谁知道?
铜板是什么?
板、穷、骂、凡:指导书写,书空。
第三关:我会读
开火车读,看谁读得最好。
三、张扬个性,享受阅读。
师:通过认读,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生字认读完成的非常好,老师相信大家课文学得同样帮。请同学们去文中找一找阿凡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有智慧,充满幽默感,打抱不*。
师:打抱不*是什么意思?
生: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师:不*就是不公*,打抱不*就是帮助受欺负的人说话。
那阿凡提遇到了什么不*的事呢?
生:一个老板正扭着一个穷汉又骂又打。
师:那你认为这个老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这个老板他很凶狠,很贪财......
师:那我们就分角色朗读一下第三段,看看之后事情是如何发展的。
生:分角色朗读。
师:老师觉得这位老板好温柔,一点也不凶狠,谁再来试一试这个角色。(指导读)我们再来分角色读一读。
师:大家看阿凡提的部分,“噢,原来是这么回事!”说明了阿凡提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板书),可他居然把穷汉的钱要了过去,谁来说说此时的穷汉想些什么?
生:委屈。算了吧,谁让我闻了人家饭菜香呢。阿凡提不是专爱打抱不*吗,怎么不帮我了呢?
师:阿凡提拿了铜板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生:让老板听铜板响。
师:听铜板响又是为了什么呢?
生:两相抵消。
师:阿凡提就用自己的智慧解决了问题(板书)。
师:我们的课文学到这,你想对这故事当中的谁说点什么呢?
四、课下作业
1.课下继续搜集阿凡提的相关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
分析:以“阿凡提之歌”导入,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习气氛,导入自然流畅。通过flash配乐朗读,图文结合,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够让学生直观感受文章大概,对字词也有了初步印象。字词教学中设计了多样的学习方法,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感知课文,除了上面所说的以读为主外,还设计了两处启发想象的环节,其作用除了培养学生想象外,对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也起到了积极地影响。分角色朗读,身临其境的设计,是因为,语文课上应有不同的“动”法,使课堂“活”起来,对待故事中的人物或事件也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最后的动画,学生比较熟悉,在学习课文之后,带着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再看动画,除了对人物印象加深外,还会提升学生的理解层次。
课堂的舞台上,主角将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从一点一滴积累成的,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任重而道远。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接下来我将从单元内容,学情分析,单元教学目标与重点以及基于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下的教学建议等几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单元内容
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编排了体裁多样的四篇文章”,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四篇课文都是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但想象的角度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统编教材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线**编排了习作单元,其中三年级侧重观察和想象,四年级要求把事情写清楚,按顺序写景物,五年级要求写说明性文章,描写人物,六年级要求围绕中心意思写,表达真情实感,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本套教材第一次出现习作单元,而一二年级的写话能力的培养即为三年级习作打基础,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下来,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教材在四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的相关栏目中都对此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
(一)通过对课后习题的梳理中我们也发现,课文的编排上对课后习题的处理上每篇精读课文都安排了两道课后习题,每道课后习题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课后习题的第一个侧重点指向阅读方法,也就是说在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的侧重点在哪里?比如说《彩色的梦》是指导学生如何边读边想象,《枫树上的喜鹊》要求学生进行默读,根据课程标准对低年段学生默读能力的要求,该学段还处于默读的学习、培养阶段,不做太高拔高要求,引导学生在默读时逐步做到集中***,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课后习题第二个侧重点指向写话练习,《彩色的梦》引导学生从“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到“把想画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再到《枫树上的喜鹊》课后习题中“用上下面的词语编故事”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先说后写,由易到难的编排原则。
(二)除此之外,在语文园地“字词句运用”模块中,通过学生自主练读,教师**,引导学生会仿照例句,用固定词语说句子。“写话”学习模块编排了与习作有关的四幅图,引导学生根据提示看图发挥想象,借助词语按时间顺序把小动物们一天的经历写下来,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写话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富有童心,充满幻想和想象,在此之前,同学们已经接触过与想象有关的课文和相关语文要素的学习,第一次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次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二年级学生对于想象是有充分认识的,本单元是“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是在前面已经初步学习的基础上的再深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学习的重点。
三、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学段学生阅读和写作上的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以及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我将每一个的具体目标制定如下:《彩色的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仿照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枫树上的喜鹊》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展开想象,借助课文句式写话,《沙滩上的童话》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编故事,《我是一只小虫子》引导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生交流。从刚才的的课程目标可以看出,教学目标要求一篇比一篇高,后一篇课文目标达成是在前一篇课文目标达成基础之上,课文学习和任务编排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
四、基于教学**,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下的教学建议
我校以“和合课堂”为抓手,以现代化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以希沃白板5为载体,通过“和思先修—合境激趣—合作探究—和融延伸—和美评价”的和合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在这样和融的氛围中得到充分的成长。课下通过微信群,钉钉群下发先修学习单,学习提纲,学生自主完成,达成信息输入、汇总、提炼。利用希沃白板,图片视频相结合,激发求知好奇心,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汇报,锻炼说话写话能力,课后多元评价,例如《沙滩上的通话》学生可通过绘画《沙滩上的通话》、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等将录制的小视频发送到钉钉班级圈来展示课堂收获,这样既提高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写话、想象的能力。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聆听。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9
一、说教材
《玲玲的画》是本单元围绕“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的课文。讲的是玲玲非常满意的一幅画被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使画获得了一等奖的事。
玲玲的情感变化是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我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二、说学生
本班有47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聪明、好学,有上进心,知识面宽,朗读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都比较强。
三、说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词。
2、理解“端详’、“动脑筋”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文中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4、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其中,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是教学的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学策略
(一)抓主线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内容浅显。所以我决定以玲玲的情感变化:高兴、满意(画好作品)——着急、伤心(弄脏作品)——满意、喜悦(画更漂亮)为的主要线索展开教学。在复习完生字词后,让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再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变化的有关语句,理清了玲玲从“满意”到“哭了起来”再到“满意”的情感变化。同时借助课文中提到的两幅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从而形成了“以心情变化为主线”,“以画为辅助”的两条线索。
(二)抓朗读读中体会悟中朗读
在教学过程中,我紧跟“读(走进文本)———多形式地悟(理解文本)——再带着感受读(表现文本)”这一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落实以读为本的原则。首先保证阅读的时间,从整部分朗读,到重点句子的研读,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其次,在朗读形式上,采用自读、范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紧紧抓住玲玲的情感变化让学生深度感悟文本的语言,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三)抓字词落实训练积累语言
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之一。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抓住了课文中的两个词语进行训练。一个是“端详”,另一个是“懒洋洋”。针对学生对两个词语的感知程度,我分别采取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学生对“端详”比较陌生,如果让学生做动作说意思并用词语说话,学生就对“端详”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懒洋洋”这个词比较常见,但在这里特别提出来,让学生说说句子用上“懒洋洋”好在哪里,学生就对谴词造句的妙处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以后的写作积淀了语言。
五、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复习字词——探究体验——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复习生字词
第二环节:探究体验,抓住重点句,层层深入,研读课文。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人物情感线索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指导朗读,深入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
默读课文,画出能表现玲玲心情的有关词语。
(三)创设情境,诵读感悟
1、出示第一幅图,理解“端详”,体会“满意”。
2、弄脏作品,感受着急
3、画更漂亮,再悟“满意”
(1)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教师范读,故意丢掉一个词“想了想”。
提醒学生理解“想了想”,还有哪个词用得好?指导理解“懒洋洋”并用它说话。
(2)小结:(出示句子)看来,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理解“坏事”、“好事”。
第三个环节:转换角色练习说话,深化文章主题思想
分角色朗读课文,换位思考,谈感受。
第四个环节:拓展阅读,开阔思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1、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事。
2、最后出示名人名言,激励学生。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0
教材分析:
《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确定本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本课的5个会写字。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
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教学方式的构建
语文教学首先是人文教育。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瑰宝,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审美情趣呢,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1.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见诗后,要求学生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的通畅,既是学生的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2.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读动诗句。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不一定能全读懂诗中每词每句的含义,可通过小组或全班交流诗句的含义。当然,在最疑惑时还需老师精当的点拨。
3.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之而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中情感,这里我们可以借用多****把学生带到春的意境,加强感知,形成表象,此外,我会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高。
4.读,熟读成诵。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的读,以达到成颂的目的。
5.读,唱唱,画画,演演。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让诗丰富的内涵再现,让学生得到真正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课前我以一首《春天在哪里》为引子,并播放几幅春景图,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入正题: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谈春天的景色)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学习的《咏柳》,就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解题:“咏”,歌颂、赞美。咏柳,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通过初读课文后,我会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来说说,有的可能会说柳树真美,我会趁热打铁问:你认为最美德地方是什么,
有的会说树很高,有的会说叶很绿,我会顺势引导这柳树的确很美惹人喜爱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学生一定会说赞美的语气,这时,我让学生齐读古诗进一步体会它的美。
(三)质疑问难,想象意境熟读成颂——欣赏美
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我适时进行引导: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作一回诗人也来吟颂一下这首诗呢,接着,我会放上音乐,让学生大胆的去表现把诗中丰富的内涵大声的朗读出来。
(四)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
乘着学生的情绪高涨时,我会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诗再现可以画可以演把诗中丰富的内涵变为简单的形象画面,再现诗中意境,得到真正的理解。
总之,这一节课我以读为本,以读促思重在感悟为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学习方法,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陶冶了情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从朗读课文中感受到阅读的兴趣。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1
【原文】
宋涛、陈丹、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陈丹还在树上画了几只小鸟。
宋涛说:“谁能画风?”
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赵小艺眨眨眼睛,想了想,说:“我能!”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宋涛说:“是风,风把旗子吹得飘起来了。”
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说着,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赵小艺笑着说:“我还能画!”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三个小朋友正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象都在动。一张张画显得更美了。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要为大家说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画风》。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所以编者将本课安排在"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单元之中。
二、说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的三个纬度,同时考虑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将《画风》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三、说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教学难点是"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有意注意还未成熟,因而形象的教学**,丰富的教学形式十分必要,此外,随着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增强,使得他们能用自己的方式学,喜欢大家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发现,喜欢和他人交流学习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为他们提供施展特长,展示才能的机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按自己的理解来读,按自己的方式来理解。
五、创意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六、教法、学法
由于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掌握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因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进教学。
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动口说、动手画,在读中积累了语言,说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又在画中培养创新精神。
七、教学行为策略的运用
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引入新课后,我提出问题:"三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用不同的方式画出了风。他们到底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大家用笔把他们画风的句子勾画出来"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首先得通读全文,了解每个小朋友的态度、观点;再动笔勾画三个小朋友画风的不同做法,并引起思索:为什么他们画风的方法不一样却都画出了风了呢?对课文有了进一步的感受。
然后我再采用课件展示三个小朋友现场画画的方式和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和交流。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找出"风藏在哪里?"让学生以"风来了,风把_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里"(出示课件)这样的句式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朗朗上口的句式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而老师"小诗人"的夸奖,让学生在表达上越来越棒。当几个句式连在一起以后,就成了一首富有诗意的小诗。(这一环节重在"体验性学习",这是新的教学理念所倡导的。《画风》这篇课文,直接让学生感悟到"风看不见,摸不找,是很难画。"这对于*时生活经验缺乏的少年儿童来说是很难的。于是我利用多**,让学生进行直观的感受,(边演示课件边解说),并通过读一读、画一画的方式,理解课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驰骋想象,描绘美景。
"《画风》一文中,三个小朋友画了风,为什么我们不能画画风呢?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竟然将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了出来,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这简简单单的一"问",立刻激起了学生画画的欲望,于是我用课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也来画风。小小画笔倾注了他们对风的认识,稚嫩的画面,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萌芽。也许,孩子们的笔法不那么高明,色彩也不一定很**,但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出示课件,学生作品)
(二)总结延伸,拓展认识。
展示了学生画的风以后,我再引导学生动脑筋想办法画出声音、气味,让学生的思维又得到了更好的训练。
八、板书程序设计。
板书设计很简单,就是由学生自己总结出的"小诗"组成。这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一个理解总结,更是学生思维的一个升华和感悟。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的“书”》通过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诶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本文生字较多,第一类生字一切掌握12个,第二类生字只认不写10个,再加上低年级学生的识字缺乏,故尽量把式子与阅读结合起来,以式子为住,阅读为辅,从多种有些形式,让枯燥的式子教学“活”起来。
二、学生分析
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太差。根据这些特点,教学时需要方法多样,让他们自主学习,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三、课时安排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本文教学安排两节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并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全文,练习朗读,在朗读中感受对话的不同句式,激发探究自然的兴趣。下面,我就以第一课时说说目标和重难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生字,并根据课文内容理解“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词语的意思。的“书”说课稿设计
2、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流利通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写字,难点是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质、厚、底,”抓住关键笔“竖撇”写好字。
3、能借助普通话正确、通顺、流利地初读课文。
教法学法
在生字教学中,我采用了“结苹果、摘苹果”“把生字送回家”等游戏,让同学们通过游戏自主学习生字词,让学生根据初读课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去观察,去理解词语。使他们在合作识字、写字、读书中质疑、解疑。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中我先设下情景,让学生带着好奇的新走进课文,让学生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游戏自主、合作、探究来识记生字词,还注意引导学生理解“雨痕”、波痕“和“刨根问底”等重点词语。从而突破识字的教学难点。
在写字教学中出示写有生字及笔顺的田字格,让学生自己观察,临写。在看中去感悟生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自主写字和合作交流评比。
最后再让学生再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真想变成**的荷叶》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教材。这是一首儿童诗,展现了孩子在夏天的美丽遐想,洋溢着浓浓的童真童趣。全诗共5小节。第一节写夏天这位**姐问我在夏天像变点什么;第二、三、四节分别写“我”为什么“真想变成**的荷叶”。诗歌蕴涵丰富,语言浅近明快,富有儿童情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我为本课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了这样几种方法教学:
1、入情入境法,在教学中通过多**、教师语言创设情境。从而调动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朗读感悟法。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他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朗读感悟法,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以读促学,以读促思。
3、小组合作法。把个人思考与小组讨论交流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也有助于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这些生字、生词你会读吗?
出示一组生字、生词指名认读。
2、揭示课题。出示:《真想变成**的荷叶》,老师请大家听一段声音,请你们闭上眼睛,仔细听,(播放大自然夏天的音乐:同学们,睁开眼睛,来说说看,你听到了什么?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师述: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姐,她是怎么问我的呀?**姐热情地说什么?(板书:想变点儿什么?)谁来热情地读一读**姐的话呢?(真是一位热情的**姐)谁能读读这一小节,读出**姐的热情。
2.看到**姐这么热情,我是怎样回答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轻声地读一读2-4节。 3.看到**姐这么热情,我先想变成什么?
(1)我想变雨滴。想变成怎样的雨滴?出示(透明)指名读
小雨滴多可爱呀,出示图片,你能说说像什么呀?
(2)师:小雨滴多可爱呀,将绿叶当成了摇篮,接着我又想变成什么?
(3)过渡:小鱼在清凌凌的河水里**自在的游来游去,真是令人向往!一转眼,我又想变了,想变成什么呢?
(4)美丽的蝴蝶我很喜欢,我还喜欢会唱歌的——蝈蝈, 听,蝈蝈在歌唱我们幸福的生活呢,谁来读,(出示)蝈蝈歌声真动听呀!
(5)这些小精灵生活得多么**自在呀!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月亮出来了,弯弯的,亮亮的;星星也出来了,眨着机灵的小眼睛,看着我们呢!这时候,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想变弯弯的新月。
(6)我想变透明的雨点、想变一条小鱼、想变在花丛中穿梭的蝴蝶、想变会唱歌的蝈蝈、想变眨眼的星星、想变弯弯的新月,这些愿望多么美好啊,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按课文内容填空。先请你们自己填一填,不会的可以看书。等会老师要请你来说一说
(7)想象说话:夏天来了,你还想变点什么呢?请你们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我想变 , 。)
(8)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最后,我看见这小小的荷塘,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微风轻轻一吹,荷叶摇动着他绿色的裙摆,在翩翩起舞呢!这时候,我真想变成**的荷叶。
三、想象说话,激**感
1.师:当我看到小小的荷塘的时候,为什么真想变成**的荷叶呢?请大家**地读读最后一段,想想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预设学生**。
(1)为什么说荷叶乡一柄大雨伞?(2)“嬉戏”是什么意思?3)雨点怎么会唱歌呢?(4)它们在唱什么歌?做什么游戏?
3.同学们可真会**,我们还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书上,老师相信只要你认真读书,肯定会找到答案的。现在就请你们认真的读课文的最后一小节。
4.现在就请你们交流一下你们读懂的吧!
5.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读书就能读懂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伙伴也来到了这里, 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所以句子后面有一个省略号,那么还给哪些小伙伴带来了快乐呢?请同学们自己说一说。指名说:
出示:( )来了,在( )。
6.小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4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册苏教版语文18鸟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岛湖西部有一个鸟岛。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8个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喜欢鸟,喜欢鸟岛的感情,从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词卡片、课件。
一、引入:
青岛大家听说过吗?青岛有个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550*方公里,它像一面银光闪闪的大镜子,高悬在海拔3197米的山上。青海湖内鱼的总量达5万多吨。青海湖西部有个闻名中外的鸟岛,每年春天,大概有10万多只鸟儿陆续从远方飞来,景色十分壮观。今天,让我们去鸟岛看一看吧!(齐读课题——鸟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这些生字词你会读了吗?跟老师读一读,注意***字:
(课件出示)
西部养育玉白色筑巢人类
拾鸟蛋因为朋友密密麻麻
小火车开起来
3这些生字你会有办法记住他们吗?介绍一下。
下面听听老师的友情提醒:“育”字倒过来,下面像个“子”,“月”表示月肉旁,孩子就像妈妈身上掉下的一块肉,每个妈妈都爱自己的孩子。区别“蜜”与“密”,谁来说一说。
4、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鸟岛的特点,读下面的词,想想描写的是什么?
一群一群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各种各样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错了,全班纠正。
6、老师也读一读课文。(配乐朗诵。)
三、品读课文
(一)、鸟岛在那里呢?小朋友们读读第一自然段,谁能填一填?
(课件出示)
“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仅*人知道青海湖有个鸟岛,而且外国人也知道,它的名声很大。
(二)、那鸟岛是什么样的,我们一定很想知道,看看作者是怎样介绍的,**读第二、三自然段。
1、老师和你们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前半部分,你们读后半部分.
2、你从哪个词知道鸟儿多。(一群一群陆续)一群一群的鸟儿有的来得早,有的来得晚,用一个词就是——陆续。(课件出示)
3、谁来读这句话。那鸟儿在岛上干什么?(课件出示:筑巢安家养育后代))鸟儿来到岛上,看到环境这么好,食物又多,就在这做窝住下了,养育孩子。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再次感受春天的鸟岛。
(三)六月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那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1、观看录像
2、说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鸟岛这么热闹,再读读第三自然段吧!
4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在小组中读一读,说说感受。
5、(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谁想读,说说读这句话你想到什么?岛上的鸟真多啊,你从哪个词看出来?读这个词“各种各样”
6、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跟鸟儿打声招呼。
(课件出示)斑头雁鸬鹚赤麻鸭天鹅鱼鸥棕头鸥
7、说说鸟儿在干什么?
(美丽的天鹅在蓝蓝的湖面上游玩,姿态很优美;毛茸茸的小鸟真可爱,它的爸爸妈妈正在给它们喂食呢;棕头鸥好像在散步聊天。
8、岛上的鸟真有意思,小组比赛读第一句话。
9、(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二、三句。谁想读,说说读这句话,你想到什么?
10、鸟窝很多,鸟蛋很多,从哪个词看出来?读这个词“密密麻麻”在生活中还看到密密麻麻的什么?(对了,密密麻麻的星星、密密麻麻的树叶、密密麻麻的雨点、读这个词“一个挨着一个”,小朋友们,让我们用双手做一个鸟窝状,现在,老师看到了五个,十个,三十个,鸟窝密密麻麻的,前后桌或与旁边的同学表演“一个挨着一个”。)
11、谁再来读第二、第三句给大家听。自己再读读。
12、鸟窝这么多,鸟蛋这么多,请你给游客写个友情提醒。(走路可要小心注意,千万别踩着鸟蛋喔)
1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知识,鸬鹚下的蛋是玉白色的,黑颈鹤下的蛋是绿色的。
14、看到这么多的鸟儿,我们太兴奋了,太喜欢了,再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全班齐读。
15、读了那么多次,你们敢来背一背吗?(课件出示)
四、鸟岛上鸟儿真多啊!景象非常壮观“来鸟岛上游玩的人很多。他们伸手就能捉到幼鸟,随处都能捡到鸟蛋。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
1、小朋友们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老师可要**了:
(1)因为大家都知道鸟是人类的朋友,所以
(2)没有人去碰幼鸟和鸟蛋,因为
(3)既然鸟是我们的朋友,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鸟儿?(课件出示)让我们加入到护鸟的行列中去吧!
五、书写指导:“类”的“米”的最后一笔捺把脚收回去,变成长点,下面的“大”横要长,才能拖住上面的“米”;“拾”写的左窄右宽,右边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师示范)。
18鸟岛
鸟多
鸟窝多类拾
鸟蛋多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着“办法”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画杨桃》课文主要讲图画课上,对杨桃进行写生练习,“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既启发我们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结果,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同时又教育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多元理解,要设身处地地去看待事物。这个故事取材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贴近儿童心理,内容鲜活有趣,语言生动活泼,*常的小事寄寓深刻的哲理。学生阅读本文,既能发展语言能力,又会受到启发和教育。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内容是一个横放着的杨桃和一幅像“五角星”的杨桃画。这两个内容对比鲜明,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会认“室、靠、而”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会写“图、课”等10个生字,会写“图画、老师”等12个词语。
2、能积累“靠、而”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3、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4、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示。
三、说教具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实物、多**课件,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说教法
(1)利用多**教学**,这样教得生动,学得轻松,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增强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2)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说学法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这节课我引导学生按“看看—找找—读读—说说”的步骤进行探究。即引导学生用心看,想象说,认真读,仔细找。在理解重点的教学中,我想先运用旧知识导入新课,再用实物吸引学生感官,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生间**的交流等**,让学生明白道理。对于难点,我想先采用小组讨论、逐句分析的方法找出每句中的关键词,再反复朗读,联系实际来加以突破。学生活动过程设想在分析重点段落时,让学生自读、自悟,再配以**读、分角色读等方法理解课文,通过实物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感悟一下课文。在理解老师说的这段话的意思时,可以**地讨论研究,再加上刚才现场观察的感悟概括而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