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信息,欢迎大家参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这套教科书是遵照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基础教青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

  这套教科书力图构建新的编排体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节自我、更新发展。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

  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

  1.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这已成为共识。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脱离了生活,语文就变成毫无意义的空壳,语文学习必然呆板枯燥,劳而寡效。具体地说,读和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一旦脱离生活,读和听就成了元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了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写和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服务于生活,一旦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而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在源头,全局皆活。

  早在1990年起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我们就开始了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的尝试,但主要限于第一册。现在,全套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来编排,倡导联系生活学习语文。这是对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进一步加强。

  2.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中的"生活",包括社会、自然以及自我。这一点,1990年起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说明中已经提到,但在教科书的内容中,主要是"社会"和"自然"两大块,"自我"这一部分非常薄弱,这显然是不完整的。我们每个人所面对的,一是社会,一是自然,一是自我。教科书语言文字蕴含的内容,也无非是社会方面的、自然方面的和自我方面的。因此,新编教科书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来组织单元,顺理成章。

  3.每个单元由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组成。

  阅读部分,以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内在线索,抓住主要实践环节(如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为显性标志,同时,以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与上述能力发展线索相配合,进行专题设计。例如,对朗读提出"美读"的要求,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通过略读、快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学习迅速提取重要信息;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昧和推敲重要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从各种角度深人解读课文,并进入鉴赏性、研究性阅读。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中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的一个项目。这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所未曾有过的。它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套教科书的每个单元中,综合性学习部分与阅读部分既相照应,又相对独立。全套书的综合性学习,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规律编排。

  4.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

  以往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这套教科书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写作和口语交际,一方面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例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在课文后的练习中安排了十几次作文和近二十次口语交际;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把写作系统、口语交际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系统之中。这样编排,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又便于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

  二、致力于全面提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负有重要的责任。根据这个精神,这套教科书各个环节的设计,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1.选文方面,力求每篇课文,既有较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美感;又适合于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范例,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一单元是人生专题,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就告诉学生要树立人生的目标,要不畏艰难、永不停息地追求美好的人生。这对小学毕业后刚上初中,走上一个新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这篇课文又是一首诗,适合于朗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朗读中,不仅受到情感、美感的熏陶,而且培养了语感。

  2.课文前的提示和课文后的练习,也尽可能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例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一单元的提示说:"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还要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应该说,三个方面都兼顾到了。又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10课《〈论语〉十则》的"研讨与练习",一共三道题:

  一看注释,查工具书,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一共6句,略)

  二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全班讨论:

  怎样看待这一问题?三背诵全文,并把文中成语、格言和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不难看出,这三道练习兼顾了三个方面。

  3.在综合性学习中,对语文实践活动、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设计,也都力求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例如,七年级上册教科书第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它的学习目标至少包括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不断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人类起源观、破除"神创论",学习欣赏神话传说,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可见,综合性学习部分是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丧失了学习上的主体地位。这引起了全社会的批评。这套教科书力图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在教材内容的优化、教材体系的确定上,注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勇于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砾跚思想,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文前的提示,着力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所设定的情境中去。课文后的练习,在保证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开放性练习(每篇课文至少一道题〉,突出了"探究""体验""讨论"等练习方式,部分练习还有拓展性内容。所有开放性练习,不搞一个问题一个答案,而是倡导多向思维,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激发学生的灵性和悟性,增进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合性学习部分,尤其注重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个部分中的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组织,合作探究,着力于创新。比如"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无不如此。至于写作和口语交际,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或者在活动中进行,或者作为活动成果出现,更是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此外,教科书还适当引进当代社会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提倡有条件的学生在网上阅读、检索、写作和交流.以促进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四、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从80年代中期以来,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一般是把教材内容划分为许许多多知识点、能力点,按知识点、能力点编排单元、选编课文、设计练习。这套教科书的编写,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把教科书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个部分,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教科书力图使学生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教材,力图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有阅读提示和练习,都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激活思维,激发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杜绝以教师的架空分析和让学生死记现成的结论来代替学生自主地阅读。

  写作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这主要是为了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往的语文教科书,往往是先讲一些知识,然后让学生说一段话或写一篇作文,有人称这样的教科书体系是知识体系。事实证明,这种体系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效果不是很好。因为这两种能力的提高,主要借助实践。这套教科书把写作和口语交际安排在实践活动中,至少有以下好处:第一,激发了学生对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兴趣,不再把写作和口语交际视为苦差使,可以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进行写作和口语交际。

  第二,把口语交际、写作同生活联系起来,使写作与口语交际有一定的情境,有一定的目的、对象和场合,有效地杜绝了口语交际变成说废话,写作变成文字游戏的不正常现象。第三,学生平时苦于写作元材料、口语交际无话题,现在把写作、口语交际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这个难题迎刃而解。学生会有说不尽的话题,写不完的材料。第四,在活动中进行写作和口语交际,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可以大大提高效率,快速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能力。

  五、教科书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开放性,指沟通教科书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部分,除注重课文本身的阅读,还注重举一反三,延伸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以至于课外阅读;除注意教科书上文字的阅读,还注意网上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部分,在重视课内的同时,十分重视课外口语交际、课外练笔。综合性学习部分特别重视跨学科学习。教科书提倡"大语文"观念,提倡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提倡语文课外活动。比如组织语文社团、开展读书讨论会、举办演讲比赛等等。使教科书从课内向课外扩展,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性的语文教科书体系。

  弹性,指阅读部分,课文分精读、略读,练习分必做题、选做题。教学条件好的学校,略读课文可以改为精读,选做题可以改为必做题。

  教学条件差一些的学校,略读课文可以改为课外阅读,选做题可以不做,这样也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弹性也表现在综合性学习中,每次综合性学习一般都编排几项活动,而学生只需要选做其中的一项。作文题和口语交际题,大都由学生自拟,少数命题,但也尽可能设计若干个,给学生留有挑选的余地。至于诗词背诵和名著导读等,更可以由师生灵活处理。此外,除教科书外,还有其他文字、音像、媒体、网络等系列教材,以供选用。这就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