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浅析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秦王李世民精心策划宣武门之变,杀死长兄太子李建成、三弟齐王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自己登上了皇位,是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从贞观元年(627年)到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是唐太宗统治的贞观时期。这个时期,唐朝统一全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整顿和改革,封建政治制度比较清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快,社会秩序也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贞观之治。封建史官们对贞观之治备加赞扬,称赞贞观年间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米斗不过四五钱,民物蕃息,号称太平。这些描述虽然有夸大溢美之处,但贞观时期是封建社会历史上的治世和盛世,也是不为过分的。

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在宏观上固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唐太宗李世民个人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唐太宗亲眼目睹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经历了隋末农民反抗起义,并亲自参与领导了推翻隋王朝的斗争。从中他清醒地认识到: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剥削百姓的财物供皇帝过奢侈的生活,尤如割自己身上的肉填饱肚子,肚子虽然饱了,人却死了。国君富了,国家却灭亡了。所以人君的祸患,不是来自外部,往往是自己造成的。皇帝和官吏欲望炽盛、耗费就大,消费大赋税就重,随之百姓就痛苦,国家就危险,君主就会垮台。他经常告诫他的儿子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由于这样,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如继高祖李渊之后继续实行均田制,保证多数农民有地种;贞观元年到三年(627629年),关东、关中连续发生水旱霜蝗灾害,关中受灾最重,农民缺吃少穿,有的卖儿卖女。唐太宗命令灾区开仓救济,允许灾民到非灾区就食,非灾区的人民,也竭力帮助灾民度过灾荒。并且还从御府中拿出金帛,赎回因灾荒卖掉的子女,使其归还与父母、亲人团聚。此外,唐太宗还合并了很多州县,把中央各官府的官员从2000人精简到600多人,整顿了吏治。紧缩国家开支,从而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上述这些做法,对社会生产的发展,对人民都是有利的。在广大农民的努力下,生产状况迅速好转。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大丰收,流散的人都返回乡里,安居乐业。以后又连年丰收,社会经济出现前所末有的繁荣景象。

其次,唐太宗非常重视官吏的任用。对地方长官,更是特别重视。他把各州都督(地方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和刺史(地方掌管行政的最高长官)的姓名都写在宫里的屏风上,随时记下他们的成绩和过失,以备提拔或贬降。他很注意县令的选择,要五品以上的官员保举能胜任县令的人,而各州刺史则由皇帝亲自选拔任用。唐太宗特别注意地主士族集团内部关系和权力的调整。关陇地主士族在隋唐统一过程中,取得了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是地主阶级的最高统治集团,山东士族地主是汉魏以来的传统势力,社会地位最高。他在兼用关陇、山东和江南士族的同时,对山东士族采取既联合又压抑的政策,从而提高皇族、勋贵、官僚的社会地位,加强了皇帝的权力。与此同时,李世民任用官员不私亲旧,基本上做到了按功封赏与唯才是用。房玄龄在推翻隋王朝的斗争中,与唐太宗出生入死、并肩作战、功劳卓著。按功劳,太宗封他为辅佐大臣,而淮安王李神通(唐太宗的叔父)很不服气,生气地说:我在关西起兵,首先响应义旗。房玄龄等人只会舞文弄墨,官职却在我之上,我心中不服。太宗说:叔父跃然最先响应义旗,那也是自己为了避免灾祸,窦建德占据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重新聚集残部,叔父望风逃跑,而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了大唐江山。论功行赏当然应在叔父之前。你是皇族至亲,我内心非常爱戴,但不能因为私情任意给予与功臣相同的赏赐。李神通听后哑口无言,众将领听了五体投地,都说:陛下非常公道,大家都心悦诚服,我们怎能不安分守己呢?唐太宗用人不仅不任人唯亲,而且不计前嫌、不分贵贱。只要忠于皇帝,确有才干就要委以重任。少年时做过道士的魏征,曾在太子李建成门下,其人深谋远虑,才华出众。太宗用他官至秘书监,参与朝政;出身录事,曾为王世充部下的戴胄(王世充曾为李世民的敌手),官至户部尚书,参与朝政;自布衣而为卿相的马周,官至中书令;出身农民的铁匠秦叔宝,原是小军官;还有很多官员出身于少数民族。唐太宗这些用人政策,在缓和阶级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封建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致使整个社会出现了详和安定的政治局面。

第三,唐太宗善于纳谏,能广泛地听取群臣和下属的意见,听后并能注意判断是非,择善而从。这一点在封建帝王中是最突出的一个。他从小爱好弓箭,有十几张弓,自认为这些都要是天下最好的。结果让弓匠一看,说都不是好弓。他问其原因,弓匠说:木心不正,脉理自然都邪,弓硬发箭却不能直。从此他恍然大悟,对大臣萧禹说: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何况天下的事物这么复杂。我怎能都懂得?因而奠定了他虚心纳谏,倾听别人意见的思想基础。他经常召集大臣商议朝中大事。不少大臣直言进谏,毫无顾忌。魏征时常用隋末农民起义的教训提醒太宗,围绕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为太宗筹谋划策。太宗问魏征,人君怎样才能明。魏征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要太宗皆听广纳,使下情得以上通。到唐朝统治巩固的时期,魏征仍然不断对太宗进谏,提醒太宗要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甚至有时冒犯皇帝的尊严,引起太宗盛怒,也还是神色不变,据理力争。有一次唐太宗退朝回宫,发怒说:我总有一天要杀掉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问是谁,太宗说:魏征老儿经常在朝中羞辱了。皇后退下去,穿好朝服站在庭中。太宗惊奇地问其缘故。皇后说:我听说主上英明,臣下才耿直,现在魏征耿直,是陛下英明的缘故。我怎能不穿朝服恭贺陛下呢?我与你年轻时就结为夫妻,但每次进言都要先看脸色,不敢轻意冒犯尊严。而魏征作为下臣,竟能直言进谏,可见其忠心不二,你不能不听他的意见。太过听了转怒为喜,并下旨奖励了魏征。魏征病死,太宗痛哭。他说:以铜为镜,可以下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去,我丧失了一面镜子啊!直谏不易,纳谏更难。由于唐太宗能纳谏,所以魏征等人才敢直谏。也正是如此,才能减少失误,使政权更加稳固。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在我国历代封建帝王中,他具有比较远大的眼光,较多地注意和推行有利于封建统治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政策。他能纳谏、用才,注意对少数民族的团结,在保护封建统治集团根本利益的同时,注意了小农经济的特点,适当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不过分役使人力物力。在他统治的二十多年中,生产得到发展,经济逐步繁荣,人民得到了较为安定和平的生活,出现了贞观盛世,使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繁荣和文明昌盛的封建国家之一,这确实与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才能分不开的。否认了这一点,也就违背了历史唯物的观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