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精选12篇)

长方体的认识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观察后回答:

  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2、出示第19页图中的各个实物,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

  (空间,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③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肥皂、牙膏盒、墨水盒)

  ④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说)

  二、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1,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解: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_____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_____形)围成的____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_____,相对的棱的长度______.

  (二)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

  提问:

  1、它的12 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怎样分?

  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把长度相等的棱分为一组.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展开图,按要求做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度量的结果,并指出它的长、宽、高.(注意不同放置法的长、宽、高)

  2、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

  3、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注意搞清楚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每个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课后作业.

  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模型,量一量长、宽、高,然后与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8个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观察后回答:

  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2、出示第19页图中的各个实物,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

  (空间,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③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肥皂、牙膏盒、墨水盒)

  ④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说)

  二、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1,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解: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_____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_____形)围成的____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_____,相对的棱的长度______.

  (二)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

  提问:

  1、它的12 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怎样分?

  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把长度相等的棱分为一组.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展开图,按要求做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度量的结果,并指出它的长、宽、高.(注意不同放置法的长、宽、高)

  2、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

  3、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注意搞清楚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每个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课后作业.

  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模型,量一量长、宽、高,然后与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8个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一些几何图形,你们还记得是哪些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实物.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老师明确: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现在看到的这些图形都占有必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立体图形.

  教师提问:在低年级时我们曾认识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引入: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先学习对长方体的认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教师演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再观察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

  3、提问:6个面中有没有不都是长方形的情况呢?

  (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提问:长方体的6个面还有什么特征呢?(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5、总结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棱.

  2、让学生把直尺放在棱上,发现直尺平平的.说明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3、提问: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想一想,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脱漏?

  引导学生把棱分成三组,也可用同一颜色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标出来.数出每组各有4条棱,有3组,一共有12条棱.(板书:有12条棱)

  4、让学生量一量每组中棱的长度,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5、总结特征: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三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顶点.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按照必定的顺序数)

  (板书:有8个顶点)

  (四)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认识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联系?

  (分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3条棱,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3、教师小结:由于有三组互相平行的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指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可让学生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分别说出长、宽、高,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六)教学识图,发展空间观念.

  1、让学生把长方体学具放在课桌左上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启发提问:怎样用图表示出来呢?可同时板书画图.

  说明:虚线表示看不见的三条棱,并让学生指出长、宽、高,教师板书.

  三、反馈练习.

  1、按照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再量一量它的长、宽、高.

  2、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3、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说出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①它的下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只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吗?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2.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教师:平面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等实物.

  教师提问: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

  2.教师明确: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立体图形?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棱

  学生实际操作:

  ①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12条棱)

  ③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3.顶点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模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提问: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8个)

  4.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画法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

  分成几组?(3组)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2.教师小结: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实际测量:分不同角度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测量数据应该不同)

  教师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随堂练习.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填表.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有( )个面

  都是( )形

  相对的面( )

  有( )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 )

  有( )个

  顶点

  3.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五、布置作业.

  1.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立体图形

  长方体

  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5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2.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教师:平面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等实物.

  教师提问: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

  2.教师明确: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立体图形?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棱

  学生实际操作:

  ①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12条棱)

  ③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3.顶点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模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提问: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8个)

  4.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画法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

  分成几组?(3组)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2.教师小结: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实际测量:分不同角度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测量数据应该不同)

  教师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随堂练习.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填表.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有( )个面

  都是( )形

  相对的面( )

  有( )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 )

  有( )个

  顶点

  3.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五、布置作业.

  1.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立体图形

  长方体

  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一些几何图形,你们还记得是哪些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实物.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老师明确: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现在看到的这些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立体图形.

  教师提问:在低年级时我们曾认识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引入: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先学习对长方体的认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教师演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再观察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

  3、提问:6个面中有没有不都是长方形的情况呢?

  (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提问:长方体的6个面还有什么特征呢?(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5、总结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棱.

  2、让学生把直尺放在棱上,发现直尺平平的.说明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3、提问: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想一想,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把棱分成三组,也可用同一颜色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标出来.数出每组各有4条棱,有3组,一共有12条棱.(板书:有12条棱)

  4、让学生量一量每组中棱的长度,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5、总结特征: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三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顶点.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板书:有8个顶点)

  (四)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认识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分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3条棱,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3、教师小结:由于有三组互相平行的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指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可让学生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分别说出长、宽、高,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六)教学识图,发展空间观念.

  1、让学生把长方体学具放在课桌左上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启发提问:怎样用图表示出来呢?可同时板书画图.

  说明:虚线表示看不见的三条棱,并让学生指出长、宽、高,教师板书.

  三、反馈练习.

  1、按照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再量一量它的长、宽、高.

  2、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3、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说出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①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只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吗?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7

  文登实验小学 吕洪芹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

  2、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掌握有序观察、分类比较等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各一个

  学具准备:礼品袋中有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型物体一宗

  学具带1:土豆、萝卜、橡皮泥、纸板、刀子、剪刀等

  学具袋2:长方体框架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分类比较。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带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倒出来看一看。

  你们愿意玩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生分类)

  师:哪为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

  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2、揭示课题。

  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板书课题:

  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

  (1)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动手制作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请同学们从学具袋1中,选择你喜欢的材料,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比一比,谁做的又快又好。

  学生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3)相互评价所制作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

  让展示作品,学生自评,其他同学互评,老师评。随学生的回答点明:面、棱、顶点(并板书)

  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1)自主学习

  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自己认为最标准的长方体形状的物体,要求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辩论

  师:哪一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质疑、辩论。

  可能发生争执的有:1、对“相对”的理解;2、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3、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验证特征。

  同学们说的特别精彩,老师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下痕迹,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

  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

  用 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等。

  (5)师生合作,抽象概括。

  师: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另外长方体还有8个顶点。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学习长、宽、高。

  师: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有针对性地参与某些同学的操作,在小组上展示自己的作品。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几条棱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竖着的棱的长度作为高。

  (2)练习。

  ①同桌指出自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认识立体图。

  认识透视立体图.

  (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各个面分别标上数字1~6)如图:

  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

  (正面远处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面)

  (2)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出来就是这样的.屏幕显示立体图.

  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合多媒体的演示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

  (屏幕出现)

  (3)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①出示下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

  ②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

  ③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

  三、巧设练习,拓展新知

  1、基本练习。

  (1)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改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

  (3)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形状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据,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

  2、变式练习。

  (1)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么?

  (2)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它左面原来是什么形状,面积是多少?(单位:厘米)

  四、谈谈收获,全面总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可以从基础知识、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来谈收获,也可以联系实际谈谈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板书设计:

  ┌6个面都是长方形

  (6个)面┤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相对的两个面相等

  长方体─(12条)棱 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

  (8个)顶点

长方体的认识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观察后回答:

  ①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②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归类并板书.

  ③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④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板书:立体图形)

  2、出示第19页图中的各个实物,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②这些立体图形的特点是都占有一定的什么?

  (空间,占有一定空间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③你知道这里面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肥皂、牙膏盒、墨水盒)

  ④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让学生说)

  二、揭示课题.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

  三、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1,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归纳: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归纳: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解: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_____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_____形)围成的____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_____,相对的棱的长度______.

  (二)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

  提问:

  1、它的12 条棱可以分为几组?怎样分?

  12条棱可以分为3组,把长度相等的棱分为一组.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展开图,按要求做一个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度量的结果,并指出它的长、宽、高.(注意不同放置法的长、宽、高)

  2、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

  3、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注意搞清楚长方体的长、宽、高与它的每个面的长、宽之间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课后作业.

  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模型,量一量长、宽、高,然后与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棱: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8个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9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2.基本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导入:讲新课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板书:平面图形)

  教师:平面图形我们已经认识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立体图形.

  二、探究新知.

  (一)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

  1.出示墨水盒、粉笔盒等实物.

  教师提问:谁说说这些物体与平面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占有一定的空间)

  2.教师明确: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的形状叫做立体图形.

  (板书“立体图形”)

  3.在生活中你还见到哪些立体图形?

  4.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认识长方体的特征,教学例1.

  1.面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 长方体有6个面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面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棱

  学生实际操作:

  ①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

  ②数一数,长方体有几条棱?(12条棱)

  ③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等的)

  3.顶点

  教师:请同学们拿起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模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教师明确:3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提问: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个顶点?(8个)

  4.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其中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5.画法

  把一个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观察一下,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三个面)

  那么怎样把长方体画在纸上或黑板上呢?(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例2.

  1.出示长方体框架,提问: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按照相对的棱进行分组)

  分成几组?(3组)

  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不等)

  2.教师小结:在一个长方体中,有3组棱,每组棱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实际测量:分不同角度测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度

  (测量数据应该不同)

  教师强调: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一般情况下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三、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随堂练习.

  1.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2.填表.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有( )个面

  都是( )形

  相对的面( )

  有( )条棱

  相对的棱长度( )

  有( )个

  顶点

  3.判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形状都是长方体.………( )

  (2)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3)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4)长方体相对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五、布置作业.

  1.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说出下图表示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1)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3)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4)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平面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立体图形

  长方体

  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8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一些几何图形,你们还记得是哪些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实物.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老师明确: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现在看到的这些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立体图形.

  教师提问:在低年级时我们曾认识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引入: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先学习对长方体的认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教师演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再观察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

  3、提问:6个面中有没有不都是长方形的情况呢?

  (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提问:长方体的6个面还有什么特征呢?(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5、总结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棱.

  2、让学生把直尺放在棱上,发现直尺平平的.说明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3、提问: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想一想,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把棱分成三组,也可用同一颜色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标出来.数出每组各有4条棱,有3组,一共有12条棱.(板书:有12条棱)

  4、让学生量一量每组中棱的长度,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5、总结特征: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三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顶点.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板书:有8个顶点)

  (四)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认识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分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3条棱,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3、教师小结:由于有三组互相平行的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指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可让学生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分别说出长、宽、高,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六)教学识图,发展空间观念.

  1、让学生把长方体学具放在课桌左上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启发提问:怎样用图表示出来呢?可同时板书画图.

  说明:虚线表示看不见的三条棱,并让学生指出长、宽、高,教师板书.

  三、反馈练习.

  1、按照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再量一量它的长、宽、高.

  2、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3、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说出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①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只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吗?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认识 篇11

  天津市大港区英语实验小学 李桂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插比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三、练习巩固

  1、深化理解长、宽、高。

  拿出自己做的长方体,摆放好位置后,量出它的长、宽、高。(汇报后板书)

  小结: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因此由于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大家量的长、宽、高的长度也不同,但是长、宽、高的和是不变的。

  2、填空并口答。

  3、书练习五第一题。(略)(如有学生回答困难,教师可让学生拿出实物如图中那样摆放后再回答)

  4、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2)长方体相对的面的大小、形状都相等。( )

  (3)在长方体中,不是相对的棱长度都不相等。( )

  5、

  若分别改变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形状会怎么样改变?(课件分别演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长方体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棱

  顶点

  6个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12条

  8个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几何初步认识知识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注意充分利用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索,亲身体验,丰富学生对形体的感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

  小学生学习几何形体知识属于直观几何阶段,教学时我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几何形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拼组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抽象概括,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动手做一个长方体纸盒,并摆放不同位置,从而使学生加深对长、宽、高的理解。由于加强动手操作,使学生丰富感知,积累了空间观念,形成概念。

  二、引导多向思维,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展开多向思维,是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基础。教学中注意我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知道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然后用和乘4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三、重视想象,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想象是学生依靠大量感性材料而进行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在反复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丰富的空间想象,发展空间观念。如让学生根据图形想象长、宽、高的长度分别发生变化后,会引起长方体的形状怎样改变,既使学生认识到长、宽、高和长方体大小的关系,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长方体的认识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教师谈话:我们已学过一些几何图形,你们还记得是哪些吗?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2、出示下面的实物.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呢?

  老师明确: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现在看到的这些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它们叫做立体图形.

  教师提问:在低年级时我们曾认识过长方体和正方体,谁能找出这些物体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引入: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今天先学习对长方体的认识.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学习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1、教师演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体的面,并让学生摸一摸.

  2、让学生按照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几个面.再观察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

  3、提问:6个面中有没有不都是长方形的情况呢?

  (板书: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4、提问:长方体的6个面还有什么特征呢?(板书: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5、总结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二)认识长方体的棱.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棱.

  2、让学生把直尺放在棱上,发现直尺平平的.说明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3、提问: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想一想,怎样数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引导学生把棱分成三组,也可用同一颜色把每组互相平行的棱标出来.数出每组各有4条棱,有3组,一共有12条棱.(板书:有12条棱)

  4、让学生量一量每组中棱的长度,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板书: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5、总结特征: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1、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三个面相交的地方,说明这叫长方体的顶点.

  2、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数)

  (板书:有8个顶点)

  (四)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它有12条棱,8个顶点.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五)认识长、宽、高.

  出示长方体框架,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每组棱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分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3条棱,3条棱的长度不相等.)

  3、教师小结:由于有三组互相平行的棱,每组棱的长度相等,我们可以取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作代表,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4、指导学生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可让学生把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分别说出长、宽、高,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六)教学识图,发展空间观念.

  1、让学生把长方体学具放在课桌左上角,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几个面?

  2、教师启发提问:怎样用图表示出来呢?可同时板书画图.

  说明:虚线表示看不见的三条棱,并让学生指出长、宽、高,教师板书.

  三、反馈练习.

  1、按照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长方体,再量一量它的长、宽、高.

  2、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再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3、看图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4、说出右面的物体是什么形状,并且说明:

  ①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②它的右侧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③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④它的下面和后面各是什么形?长和宽各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的特征,那么在长方体的6个面中只能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吗?如果其它的面也是正方形,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下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五、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有12条棱,互相平行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