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1

  唐代:白居易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赏析

  春末夏初的四月,作者和好友分居两地,“麦风低冉冉,稻水*漠漠。”麦子在北方,水稻在南方,吴国越国更是对立的两个国家,作者和朋友看着不同的风景,看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初春已经过去,游玩赏景的心情突然低落起来,两地分居,实在难受。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2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赏析

  此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而就是这首*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从紧跟后面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记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这一感受的触发下,诗人想象的翅膀飞腾起来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诗人想到,自己曾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美丽;而且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且不只是有脚而已,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可爱,活灵活现,如果诗人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一片童心,是写不出来的。这首小诗的佳处,正在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而戏语雅趣,又复启人神思,惹人喜爱,可谓唐人绝句小诗中的又一珍品。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3

  《送陈章甫》

  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赏析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述人物著称。此诗就是他的一首**作。诗人通过对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了陈章甫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慷慨豪爽、旷达不羁的性格,抒发了作者对陈章甫罢官被贬的同情和对友人的深挚情谊。

  诗的开头四句,轻快舒坦,充满乡情。入夏,天气清和,田野麦黄,道路荫长,骑马出门,一**山作伴,更怀念往日隐居旧乡山林的悠闲生活。这里有一种旷达的情怀,显出隐士的本色,不介意仕途得失。然后八句诗,用生动的细节描绘,高度的艺术概括,赞美陈章甫的志节操守,见出他坦荡无羁、清高自重的思想性格。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说他有君子坦荡的品德,仪表堂堂,满腹经纶,不甘沦落草野,倔强地要出山入仕。“不肯低头在草莽”,指他无籍不被录用一事。后四句写他的形迹脱略,胸襟清高,概括他仕而实隐的情形,说他与同僚畅饮,轻视世事,醉卧避官,寄托孤云,显出他入仕后与官场污浊不合,因而借酒隐德,自持清高。不言而喻,这样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注定他迟早要离开官场。这八句是全诗最精采的笔墨,诗人首先突出陈的立身坦荡,然后写容貌抓住特征,又能表现性格;写才学强调志节,又能显出神态;写行为则点明处世态度,写遭遇就侧重思想倾向。既扣住送别,又表明罢官返乡的情由。“长河”二句是赋而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仕途险恶,无人援济。因此,行者和送者,罢官者和留官者,陈章甫和诗人,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都有一种惆怅。而对这种失意的惆怅,诗人以为毋须介意,因此,末二句以试问语气写出世态炎凉,料想陈返乡后的境况,显出一种泰然处之的豁达态度,轻松地结出送别。

  就全篇而言,诗人以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为不满。而诗的笔调轻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确属别具一格。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阅读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1)

——*最美古诗词-*最美诗词3篇

*最美古诗词-*最美诗词1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觉得这里的每一首细细读来都缠绵悱恻、铭心刻骨~~~

  只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最美古诗词-*最美诗词2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2)

——描写四月春天的古诗词 (菁选3篇)

描写四月春天的古诗词1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杜牧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杜牧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杜牧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杜牧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杜牧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杜牧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杜牧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杜牧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杜牧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杜牧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杜牧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描写四月春天的古诗词2

  乡村四月

  宋代: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

  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地。

  子规:鸟名,杜鹃鸟。

  才了:刚刚结束。蚕桑:种桑养蚕。插田:插秧。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今乐清市淡溪镇)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与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的。

  赏析二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的是江浙一带乡村四月的风光。作者是南宋诗人,被称为“永嘉四灵”之一的翁卷。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竟被它纯美的田园风光所迷醉:山坡上草木葳蕤,一片青葱翠绿。江南插禾早,蓄满水的稻田里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江南的天空烟雨迷蒙。四月到了,庄稼人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一个闲人。庄稼活像稻草垛一样堆起多高,一件接着一件,哪有做完的时候?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还是喜欢陕南的四月天。在形色上,它一点也不比江南差。比起翁卷的家乡来,我的家乡陕南的物候总要迟二十天左右。那是一个正在发育的夏天,像一个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件件脱去青涩和单薄的外衣,骤然间显得丰满、成熟和性感。立夏一过,阳光一天比一天明媚,熏风一天比一天柔软,天空像复写纸一样的蓝。放眼望乡村,满眼是绿色,每一棵草都在开花,每一棵苗都在拔节。这时候,油菜和小麦还长在田地里,离收割还有一段时间,蚕豆和樱桃却早已摆**农家的餐桌。芬芳的槐花一串串挂在窗外,装饰着露水明亮的家园。做秧田是一件细致活,得投进去技术和时间。正开花的紫云英被翻埋进田土里,再引来渠水沤田。阳光加热了满田的水,发酵了泥土里的生命,直到田泥变得无比柔软。这时候,退去一部分肥水,再将软泥做成一畦畦的温床,撒上草灰后再抹*。稻种的生命起初只是针尖大的一星点,在温室里长出两片叶子后方可移栽。那种农活叫“栽小秧”,是将一棵棵的小秧苗轻轻地摁进秧畦里去。栽小秧的时候,全家总动员,一幅又一幅点彩派的画作在田地里展开。最后别忘了在田头插个稻草人。麻雀嘴馋,它们虽然对那些已经生根发芽的小秧无技可施,但还得提防它们饥不择食地糟践。接下来,等待秧苗青麦子黄,割了麦子好插秧。那是一段暂时无事可做的时间,是大会战之前相对宁静的时刻。不妨到城里逛半天,归途中男人手里攥一把新买的镰刀,头上戴一顶簇新的草帽,女人腋下是一件新买的夏衣。下雨的时候,男人打了雨伞去串门,或者干脆在家睡懒觉;老人在屋檐下搓草绳,望着满天乌云盼天晴;女人在厨房里煮**,裹挟着肉香的炊烟和迷蒙的雨雾永远纠缠不清。雨雾挡住我眺望远方的视线,却又将我的思念发酵到浓郁。妈妈这时候应该又在给我们做鞋垫吧,这是她每年四月坐在乡村滴雨的屋檐下必定要做的功课。她老人家这些年视力大不如前了,可勤劳的品质使她一直不肯浪费每一寸光阴。她搬个凳子坐在屋檐下,地上放个针线笸箩,伴着檐滴的声音扎进一针又一针,针针是对儿孙的牵挂和叮咛——她试图使我们的行走更加*稳和舒适。她在心里计划着哪四双是给我儿子的,哪两双是给我的,哪一双是给我媳妇的。她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一个人身体的尺码,而我们至今不知道她究竟穿多大的鞋。最喜欢是还是那句“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挥之不去的是愁情。

描写四月春天的古诗词3

  【唐】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

  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

  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

  【解释】

  ①花絮,指桃柳。

  ②肃肃,落声。菲菲,落貌。红素乃地下花絮。

  ③周亚夫营,在昆明池南,今桃市是也。时郭子仪屯兵泾原,为吐蕃请盟之故。

  【赏析】

  上四暮春之景,下四春日感怀。

  首联形容花色红,柳絮素.

  颌联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惟鸟雀,见过客之稀。独柴扉,见村居之僻。关中数乱,谓吐蕃、*项入寇。剑外未清,谓吐蕃近在西山。故乡尚有军营,则欲归不得矣。

  黄生曰:写有景之景,诗人类能之。写无景之景,惟杜独擅场。此诗上半,当想其虚中取意之妙。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3)

——描写四月的诗词

描写四月的诗词1

  1.人间四月芳菲尽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出自:《大林寺桃花》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2.四月清和雨乍晴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出自:《客中初夏》 年代:宋 作者: 司马光 司马光诗词全集

  3.乡村四月闲人少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出自:《乡村四月》 年代:宋 作者: 翁卷 翁卷诗词全集

  4.乡村四月闲人少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出自:《村景即事》 年代:宋 作者: 范成大 范成大诗词全集

  5.四月南风大麦黄

  诗句:敢告云山从此始出自:《琴歌》作者:李颀年代:唐出自:《送陈章甫》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李颀诗词全集

  6.四月十七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 出自:《女冠子》 年代:唐 作者: 韦庄 韦庄诗词全集

  7.行人四月过准时

  鱼虾泼泼初出网,梅杏青青已著枝。满树嫩晴春雨歇,行人四月过准时。 出自:《初夏淮安道中》 年代:元 作者: 萨都剌 萨都剌诗词全集

  8.四月樱桃红满市

  逶迤曲巷,在春城斜角,绿杨荫里。赭白青黄墙砌石,门映碧溪流水。细雨饧箫,斜阳牧笛,一径穿桃李。风吹花落,落花风又吹起。更兼处处缲车,家家社燕,江介风光美。四月樱桃红满市,雪片鲥鱼刀 。淮水秋清,钟山暮紫,老马耕闲地。一丘一壑,吾将终老于此。 ...... 出自:《念奴娇 长干里》 年代:清 作者: 郑燮 郑燮诗词全集

  9.四月晚花芳

  十年俱薄宦,万里各他方。云天断书札,风土异炎凉。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日疑怀叔度,夜似忆真长。北使从**,东归在洛阳。相逢慰畴昔,相对叙存亡。草深穷巷毁,竹尽故园荒。雅节君弥固,衰颜余自伤。人事盈虚改,交游宠辱妨。雀罗争去翟,鹤氅竞寻王。思极欢娱至,朋情讵可忘。琴樽横宴席,岩谷...... 出自:《赠崔融二十韵》 年代:唐 作者: 杜审言 杜审言诗词全集

  10.凄凄四月阑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凄凄四月阑,千里一时绿。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 出自:《长歌续短歌》 年代:唐 作者: 李贺 李贺诗词全集

  11.四月青草合

  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 出自:《辽西作》 年代:唐 作者: 崔颢 崔颢诗词全集

  12.四月天炎燠

  啧啧雀引雏,梢梢笋成竹。时物感人情,忆我故乡曲。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前年当此时,与尔同游瞩。诗书课弟侄,农圃资童仆。日暮麦登场,天时蚕坼蔟。弄泉南涧坐,待月东亭宿。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一朝忽分散,万里仍羁束。井鲋思返泉,笼莺...... 出自:《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诗词全集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4)

——最美古诗词作文3篇

最美古诗词作文1

  这天,阳光格外灿烂,天空格外蔚蓝,风格外凉爽,我的心情也格外好。为什么呢?因为这天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园小**活动。

  中午,我迫不及待地穿上小**装备,挎上背包和妈妈一起乘**3路公交车。车刚停稳,我就跳下了车,一边跑,一边拉着妈妈说:“妈妈快点。”大约过了几分钟就到达了市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教室,找到一个空位,有的同学早已来了,有的同学还没来,我们耐心地等着所有小**都到齐了。

  不一会儿,正式上课了。只见一位温柔、美丽、大方的女老师缓缓地走了进来,她身穿一件洁白如雪的连衣裙,一双尖尖的高跟鞋,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随风飘落到我们的教室,让我们都移不开目光。经过大军叔叔的介绍,我们才知道,原来她是建安小学的沈老师。

  沈老师声音甜美,上课也十分有趣。首先,沈老师亲切地说:“我知道,你们一定都是喜爱古诗词的孩子,来展示展示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了,浓浓的诗香在整个教室中弥漫**。接着,沈老师带我们了解了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然后又教我们怎样诵读古诗词,一定要注意,“*声长,仄声短,入声促”,还要添加感情和节奏。最后让我惊讶的是,古诗词居然还能吟唱,我们跟着老师唱起了《关雎》,第一遍,我们结结巴巴地唱完了,沈老师一看我们有那么多字不熟悉,就耐心地讲解了那些字的读音及意思,好让我们理解。当我们再次唱的时候就好多了,唱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时,我的心情就莫名其妙地沉重下来,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时,我的心情又随之愉快起来了,真是美妙极了,我想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吧!

  时间过得真快,古诗词鉴赏活动就这样结束了。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感受到*古诗词是那么美妙,那么自然,那么有魅力!我以后一定还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古诗词,让我们一起在诗的海洋里遨游!

最美古诗词作文2

  大唐的风烟早已逝去,大宋的曙光照亮了天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诗人从西蜀的山水间缓缓走来,着一身青衫,留几缕美髯。目光深邃,自信俊朗,他就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山鼻祖——苏轼。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书、画”五绝天下,诗词文创作更是千古一绝,难以为继。在他的诗作之中,我们能够看到许许多多的美景与哲理。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无穷理趣,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清丽美景,有“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醒,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不屈不饶,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挥洒;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雄阔洒脱;有“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对美好事物的绵邈情意;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劣境中的豁达和泰然;有“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的兄弟情深;有“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纯情婉约;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挚和相思……

  纵观苏轼一生,他屡屡遭受朝廷排挤,却屡屡用超然的态度,不抛弃,不放弃,在**的环境中用自身的精神力量和心灵光彩让苦难变得黯然失色,仍然积极的从容地做那个豪迈、豁达、朴素的自我。林语堂说他“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的确,同样是面对风雨挫折,浮沉宦海,他没有选择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没有像柳宗元那样意志消沉,更没有像屈原那样投江身死。同样是面对人生风霜,颠沛流离,他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随遇而安,而是用超然豁达的心灵、用更积极地处事、用和诗词歌赋相依来对待这个无情的世界,“一蓑烟雨任*生”,书写着他独特的丰富与深沉,气度与风骨,铸就了让后人久久仰视和神往的传奇!

  时光流转,苏轼的背影已然渐行渐远,然而这位青衫磊落、独树一帜的旷世大家带给我们的心灵撞击仍然历久弥新。他如歌的生命画卷,筑成了一道亮丽的永不褪色的人生风景。让我们用心的,慢慢体会……

最美古诗词作文3

  梦醒时分,大地一片静默。无数的寒冷与孤独向我**,勤劳的太阳,我能再有一个梦吗?在美梦中飞翔,飞向心灵的故乡--盛世唐朝。感受,感受最美丽的精彩。

  --题记

  我爱盛唐,因为那儿有看也看不完的风景名胜;我爱唐朝,因为那儿有数也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我爱盛朝,因为那儿有说也说不完的功臣名将;我爱**,更因为那儿有最璀璨的文化财富--唐诗宋词。

  我读李白,能读到面对怀才不遇,与敬亭山恋恋不舍的豪迈;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与友人忠贞不喻的友情;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陈酿的人间无常变化的逍遥......

  李白,一位飘荡在人间的仙。

  还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动人,浪漫柔情。

  她像一朵开在雪中的花。纯洁高雅,还有一点点暗香浮动。"花自飘零水自流"是一缕缕忧伤扣打我的心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一阵阵悲壮响彻我的心谷。"只恐溪头蚱蜢舟,载不动,几多愁。"又是怎样一帘帘断肠徘徊我的心怀。

  最爱莫于稼轩与东坡的珠联壁合!稼轩虽在官场上"醉里挑灯看剑"的失意,也有"路转溪桥忽见"的喜悦。苏轼忍受"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中也吟地出"日炎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异曲同工,巧夺天工。如次大气,如此其贤,今夫岂欲释之乎?

  文字如风,那么诗词就是那最凉爽的清风,迅速的拨开我们心中的乌云;文字如雨,那么诗词就是那最缠绵的雨,轻轻地**我们蒙灰的心灵,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真谛!

  当暮色渐蓝,你那里可是新月一湾?枕畔该有一段故事,一串梦幻?我们用心数着相逢的日子,听风,总像你的手,在叩打门环。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5)

——描写四季的古诗词赏析 (菁选3篇)

描写四季的古诗词赏析1

  江南春

  唐代: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只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杜牧特别擅长于在寥寥四句二十八字中,描绘一幅幅绚丽动人的图画,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江南春》反映了*诗歌与绘画中的审美是超越时空的、淡泊洒脱的、有着儒释道与禅宗“顿悟”的思想,而它们所表现的多为思旧怀远、归隐、写意的诗情。

  赏析分歧

  关于《江南春》绝句的主旨,有没有借古讽今是分歧较大的地方。

  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在*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所处时代的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或认为主旨在尚儒排佛,表达对**者**乏术和佛道误国的忧虑;或认为主旨在借古讽今,讽谏**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会造成国力衰弱民生凋敝,加重社会危机。他们认为晚唐诗人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审美之中不乏讽刺,诗的内涵也更显丰富。

  有的研究者不以为然。他们只是认为这首诗只是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了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描写四季的古诗词赏析2

  秋兴八首·其一

  唐代: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赏析

  秋兴者,遇秋而遣兴也,感秋生情之意。《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作品,作于大历**(公元766年),时诗人56岁。全诗八首蝉联,前呼后应,脉络贯通,**严密,既是一组完美的组诗,而又各篇各有所侧重。每篇都是可以**的七言律诗。王船山在《唐诗评选·卷四》中说:“八首如正变七音,旋相为宫而自成一章,或为割裂,则神态尽失矣。”

  八首之中,第一首总起,统帅后面七篇。前三首写夔州秋景,感慨不得志的*生,第四首为前后过渡之枢纽,后四首写所思之长安,抒发“处江湖远则忧其君”的情愫。声身居巫峡而心系长安就是这组诗的主要内容和线索。

  全诗以“秋”作为统帅,写暮年飘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面对满目萧瑟的秋景而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慨;写长安盛世的回忆,今昔对比所引起的哀伤;写关注国家的命运、目睹国家残破而不能有所为、只能遥忆京华的忧愁抑郁。

  全诗于凄清哀怨中,具沉雄博丽的意境。格律精工,词彩华茂,沉郁顿挫,悲壮凄凉意境深宏,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最典型地表现了杜律的特有风格,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首章对秋而伤羁旅,是全诗的序曲,总写巫山巫峡的秋声秋色。用阴沉萧瑟、动荡不安的景物环境衬托诗人焦虑抑郁、伤国伤时的心情。亮出了“身在夔州,心系长安”的主题。

  起笔开门见山叙写景物之中点明地点时间。“玉露”即白露,秋天,草木摇落,白露为霜。“巫山巫峡”,诗人所在。二句下字密重,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感情基调。

  接着用对偶句展开“气萧森”的悲壮景象。“江间”承“巫峡”,“塞上”承“巫山”,波浪在地而兼天涌,风云在天而接地阴,可见整个天地之间风云波浪,极言阴晦萧森之状。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天翻地覆,是眼前的实景;“塞上风云”既写景物也寓时事。当时土蕃入侵,边关吃紧,处处是阴暗的战云,虚实兼之。此联景物描绘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和时局那种动荡不安、前途未卜的处境和作者胸中翻腾起伏的忧思与郁勃不*之气。把峡谷深秋、个人身世、国家沦丧囊括其中,波澜壮阔,哀感深沉。

  颈联由继续描写景物转入直接抒情,即由秋天景物触动羁旅情思。与上二句交叉承接,“丛菊”承“塞上”句,“孤舟”承“江间”句。“他日”即往日,去年秋天在云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丛菊两开他日泪”,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年又对丛菊掉泪;两开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诗人《客社》一诗亦云:“南菊再逢人病卧”,《九日》又云:“系舟身万里”,均可参读。此处写得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身在夔州,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

  尾联在时序推移中叙写秋声。西风凛冽,傍晚时分天气更是萧瑟寒冷,意味冬日即将来临,人们在加紧赶制寒衣,白帝城高高的城楼上,晚风中传来急促的砧声。白帝城在东,夔州府在西,诗人身在夔州,听到白帝城传来的砧杵之声。砧杵声是妇女制裁棉衣时,槌捣衣服的声音。砧即捣衣之石。此诗末二句,关合全诗,回到景物,时序由白天推到日暮,客子羁旅之情更见艰难,故能结上生下,下面接着写夔州孤城,一气蝉联。钱注杜诗称:“以节则杪秋,以地则高城,以时则薄暮,刀尺苦寒,急砧促别,末句标举兴会,略有五重,所谓嵯峨萧瑟,真不可言。”

描写四季的古诗词赏析3

  春兴

  唐代: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乡 一作:香)

  赏析

  此诗的开头两句,从春天的景物写起。“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这是一个细雨初晴的春日。杨柳的颜色已经由初春的鹅黄嫩绿转为一片翠绿,枝头的残花已经在雨中落尽,露出了在树上啼鸣的流莺。这是一幅典型的暮春景物图画。两句中雨晴与柳暗、花尽与莺见之间又存在着因果联系。

  “柳色雨中深”,细雨的洒洗,使柳色变得深暗了;“莺语花底滑”,落尽残花,方露出流莺的身姿,从中透露出一种美好的春天景物即将消逝的意象。异乡的春天已经在柳暗花残中悄然逝去,故乡的春色此时想必也凋零阑珊了吧。那漂荡流转的流莺,更容易触动羁泊异乡的情怀。触景生情,悠悠乡思便不可抑止地产生了。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是两个出语*易自然,而想象却非常新奇、意境也非常美妙的诗句。上句写春风吹梦,下句写梦逐春风,一“吹”一“逐”,都很富有表现力。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像是给入眠的思乡者不断吹送故乡春天的信息,这才酿就了一夜的思乡之梦。而这一夜的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飘荡荡,越过千里关山,来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在诗人笔下,春风变得特别多情,它仿佛理解诗人的乡思,特意来殷勤吹送乡梦,为乡梦作伴引路;而无形的乡梦,也似乎变成了有形的缕缕丝絮,抽象的主观情思,完全被形象化了。

  不难发现,在整首诗中,“春”扮演了一个贯串始终的角色。它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无往不在。由于春色春风的熏染,这本来不免带有伤感怅惘情调的乡思乡梦,也似乎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而略无沉重悲伤之感了。诗人的想象是新奇的,奇妙的想象将强烈的乡思形象化、具体化了。在诗人的意念中,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末句的“又”字,不但透露出乡思的深切,也流露了诗人对美好梦境的欣喜愉悦。

  唐代诗人写过许多出色的思乡之作。悠悠乡思,常因特定的情景所触发;又往往进一步发展成为悠悠归梦。武元衡这首《春兴》,就是春景、乡思、归梦三位一体的佳作。这首诗所写的情事本极*常:看到暮春景色,触动了乡思,在一夜春风的吹拂下,做了一个还乡之梦。而诗人却在这*常的生活中提炼出一首美好的诗来,在这里,艺术的想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6)

——重温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

重温最美古诗词1

  *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特别是古典诗词,堪称**古典文学的瑰宝。作为一个*人,诗歌陪伴着我们逐渐成长。小时候,牙牙学语的我们就会摇头晃脑、一本正经地背诵着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了;长大一点,我们就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诗歌中无忧无虑地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长大后,我们开始在爱情的道路上深情吟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忙碌的工作中追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也许到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上深深的皱纹的时候,我们依然会在“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诗歌中感叹这似水的年华……林语堂说:“诗歌是*人的宗教。”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是于丹老师以17年古诗词教学积淀厚积薄发而成的文学著作。于丹老师回归古典文学专业,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人的精神世界。作品中,于丹老师以其独特的人文风格对*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了一系列的鉴赏解读,文字清新优美、通俗易懂又妙语连珠,很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作者于丹,著名文化学者,是**师范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更是*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于丹老师曾在**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掀起学习经典的热潮,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于丹老师说:“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所以,《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一书就让我们重温*传统文学和古典哲学的精髓所在,找回心灵深处的宁静之美。

  “寻常日子一旦有趣,就变得兴味盎然;寻常日子一旦有心,身边处处都是田园。” 不同于安意如的小家碧玉,于丹时而温婉、时而豪放,将“春风飞扬,秋思浩荡,明月千古,斜阳晚钟,田园林泉,登临况味,剑啸长虹,诗酒流连”等解读得淋漓尽致,深入人心,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重温最美古诗词2

  今年儿童节给两个小表弟在网上选购书籍时突然看到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在是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这让我想起许久前我的声乐老师教谕我的一个道理——要想把*歌曲的七情六欲表达得至情至性唯有多读诗书词。带着对恩师的记挂或者说是带着对古诗词魅力的好奇之心,我轻摁了鼠标的确认键,这本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便成了我今年的第一本闲书了。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长大以后,恋爱中或失恋时,谁没有想起过李商隐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和蜡烛,两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物件,通过诗歌,变成了我们可以寄托情感的'意象。再长大一些,开始工作,忙碌、烦恼纷至沓来。我们想安静,想放松,谁没有想起过陶渊明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古夕阳下,陶渊明的诗意温暖了后世的每一丛带霜的菊花。然后,我们日渐成熟,就有了更多的心事,更复杂的焦虑,更深沉的忧伤,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我们的一己之悲比起来,那样浩荡的悲伤、深刻的哀痛,是不是会使我们的心稍稍放下一点,使我们的胸稍稍开阔一些呢?终于当年华老去的时候,我们轻轻叹一口气,想起蒋捷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面对逝水流光,这里面没有撕心裂肺的悲号。那种淡淡的喟叹,既伤感青春,又欣慰收获,不也是一种深沉的人生吗?今天,很多人会疑惑,在现代的忙碌生活中,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我们也许就真的可以过的诗意盎然。”这段序言真的让我爱不释手,那样的直白明了,却又那样的恬静、真切。让我对这本书更是好奇。

  今日看到第三章——明月千古中的(向明月学一颗*常心)感受颇深。古往今来大多诗人寄情于温柔的明月。含情而吟诵的有李白的“举头望明月,疑是地上霜”;飘逸洒脱的有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在我所知晓的明月诗歌中最让我喜欢的便是张若虚的“春江湖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湖生”。说出来不怕笑话,虽然至今我也未看过此句的注解,但是我更愿意把此句理解为我内心独有的思绪。我始终相信读诗就如弹筝,虽说有纸墨一字不漏、一句不差地世世代代传承着,但是每个演绎作品的后人都会随心、随性地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其中进行全新的演绎。今天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我们每天硬着东升旭日去上班去工作,看见的一轮太阳永远是稳定的、热烈的,圆满的。它永远给予你光和热,给予能量,促使人们发奋进取。*人从太阳那里学到了一种进取心。但是在月亮之下,我们总是在休息,在独处,或者沉沉睡去,忽略了这一轮**明月。就在一片宁静之中,我们发现月亮高悬在空中,它的阴晴圆缺,有着诸多面目,和太阳的永恒形状不一样。在它的周期性变化里,在它的阴晴圆缺中,我们品味着时光的承转流变,命运的悲欢离合,我们学到了*常心。”的确月缺月圆,损之而益,益之而损。生活亦这般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罢,不就如同天上明月一般圆有时,缺亦有时吗。只要用一种辩证与变化的心情去看明月,再把这样的目光移到世间,我们就知道怎样完成内心困惑的消解和*衡了。

重温最美古诗词3

  最近集团**了名为“书香中交”的活动,旨在为广大员工增长学识,陶冶情操。我便选了于丹老师的一本名为《重温最美古诗词》的书籍,来慢慢品味*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文字的魅力。也正如书籍封面的那句话——“徜徉在明月清风的意象中,感受对*文化的温情与敬意”。

  见解,从另一方面说,读这本书,可以从一位大家的视角去品味这些美妙的诗词歌赋。清代孙洙就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通读一遍才忽然发现,原本口中偶尔蹦出的一两句,根本就属卖弄,哪算得什么熟读。比如白居易的两首,一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竟不知后面还有两段;一首更为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面的我竟也不会。像这样的只会一半的诗还有很多,不谈内容,似这般,就已先学会了敬畏。

  不得不说,诗词还真是个美妙的东西,有时简短的七个字,就比用千言万语还能表达的清楚明白,读后感《重温最美古诗词读后感》。诗人可以用种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春天”可以跟“愁思”联系在一起,我们眼中可爱的“芳草”在诗人的眼中却是“离恨”,古色古香的“长亭”是“送别”,展翅高飞的“鸿雁”却**远方可爱的“家乡”。我时常会胡思乱想,都说现在的营养丰富人也聪明,古人都是呆呆的,傻傻的,可为什么却写不出如那般有内涵,有韵味的千古绝唱。是我们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把什么丢失掉了吗?

  读这本书的时候,真的会想自己当初摇头晃脑背诵的样子,尤其是看南唐后主李煜写的诗的时候,会不自禁的微笑起来。李煜写的诗全是“愁”“恨”“烦恼”,本不是能笑出来的意境,不过有趣就有趣在几年前的我竟然对这个“愁”很喜欢,不管是“离恨恰如春草”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挂在嘴边,现在想来,小小年纪哪来这许多愁。倒应了辛弃疾的那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由看书而看过去,别有一番滋味。

  东坡先生说陶渊明的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而慢慢读《重温最美古诗词》,竟也十分有趣,书中的诗词包罗万象,田园之乐,国破之恨,报国之情,观景之怀,一一罗列于书中,但无一例外地,都夹杂着诗人或喜或忧,或恨或怒的复杂心情。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人性就是这样,无论身居何职,无论身居何位,只要生于世上,便有种种感情,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如果真的没有感情,没有喜怒哀乐,那么这不是神就是一堆枯骨罢了。正因有种种情感,诗人们才能将这种情感施乎于艺,我们才能在千年之后的今天,走近那些被称之为“诗仙”、“诗圣”的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体味他们的喜与悲,爱与恨。

  我想,于老师如此积极的传播传统文化,无非是让*文化更好的发展下去,让无数的国人不要忘却传统,忘却前人所留下的美丽语言。走进先贤的内心,聆听先贤内心的情感发声。恰如我们常说的,读一本好书,认识一个好人,会让人心胸开阔。是的,在这个喧嚣的年代,每个人都会遇到烦恼,遇到挫折,能从书中品味先贤遇到磨难时的所为,未尝不是给自己一个正确的渠道去排解这些问题,恰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遇磨难而不低沉,做到“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心胸开阔了,问题自然就不算问题了,人总归还是要淡泊一点,否则“众鸟欣有托”,吾不爱吾庐,怎么可能快乐呢。

  不管一个人的文学底蕴到底有多高,读两三本书,总归是好的。每天眉头紧锁,心有郁结之气,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会错误百出,莫不如去选上一本自己爱看的书读一读,快乐了才会有进步,“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7)

——最美的爱情古诗词 (菁选3篇)

最美的爱情古诗词1

  1、妾身悔作商人妇,妾命当逢薄幸夫。

  2、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4、羡他虫豸解缘天,能向虚空织罗网。

  5、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6、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9、苦难寻红锦妆,问东君归计何忙!尽叫得鹃声碎,却教人空断肠。

  10、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11、相思尝尽半辈水苦,情痴换来一生泪盈。

  1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3、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

  14、只因会尽人间事,惹得闲愁满肚皮。

  15、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17、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8、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19、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20、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

  21、一夜白头万事非,对花对酒断肠归。满地空余梨花雪,鸳鸯何时知双飞。

  22、苍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23、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2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5、*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2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27、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

  28、山无陵,江水竭,冬雷震,夏之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9、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30、十年光阴过,恍惚如梦醒。噬魂天琊见,心却在悲鸣。

最美的爱情古诗词2

  1、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2、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

  3、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4、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5、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6、美葵一意只朝日,蓠下莴心尽败颓。

  7、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8、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9、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10、只为他放弃一座城池、在天光大亮的`时候、奔赴一场或生或死的未知。

  11、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2、蔷薇开出的花朵没有芬芳、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

  13、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1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5、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6、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7、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8、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19、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20、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消魂处。

  21、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22、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23、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24、君安游兮西入秦,愿为影兮随君身。

  25、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26、车遥遥兮马洋洋,**君兮不可忘。

  27、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28、没有人值得你流泪,值得让你这么做的人不会让你哭泣。

  29、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经晚。

最美的爱情古诗词3

  1、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2、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5、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6、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7、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8、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9、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10、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1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2、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1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14、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5、小松岗,月如霜,人如飘絮花亦伤。十数载,三千年,但愿相别不相忘。

  16、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7、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18、此情绵绵何时尽?牵动长空万里云。云中本是双飞燕,而今都做梦里人。欲往何处觅莹雪?漫飘柳絮祭芳魂。祭罢芳魂又一春,依旧不见绿罗裙。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8)

——描写庭院的古诗词

描写庭院的古诗词1

  1、西江月

  作者:朱敦儒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2 、破阵子

  作者:晏几道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3、蝶恋花

  作者:谭献

  庭

  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4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9)

——描写自信的古诗词

描写自信的古诗词1

  1、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 王 翰

  2、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3、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流三千里。——*

  4、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 陆游

  5、直将云梦吞如芥,不信君山铲不*。——曾国藩

  6、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顾炎武

  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8、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 清 石玉昆

  9、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李鸿章

  10、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

  11、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12、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李白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1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

  1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16、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贾岛《剑客》

  1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李清照

  18、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王勃

  19、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20、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龚自珍

  2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2、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2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唐 刘禹锡

  2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25、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 轼《赤壁怀古》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唐 杜甫

  27、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曹雪芹

  28、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

  2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30、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李白

  3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3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大风歌》

  33、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 唐 黄 巢

  3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陶渊明

  3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37、安能摧眉折腰事**,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唐 杜甫

  39、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40、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 曹植

  41、好风凭借力,助我上青云。——曹雪芹


描写四月的最美古诗词 (菁选3篇)(扩展10)

——描写飞雪的古诗词

描写飞雪的古诗词1

  篇1:问刘十九

  百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篇2: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百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篇3: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篇4: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纳兰性德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薄。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篇5:夜雪

  百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篇6: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百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篇7:雪梅·其一

  卢梅坡

  飞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百,雪却输梅一段香。

  篇8: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篇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篇10:北风行

  李百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百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