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译文

  太尉执事:苏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大厚重宏伟博大,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衬。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友,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曾经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苏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但是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士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异族国家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敌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如果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苏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风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激发自己雄心壮志,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苏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注释

  执事:侍从。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文章是由气形成的,然而文章不能靠学来达到好,气质却可以靠加强修养得到它。

  养:培养。

  浩然之气:正大刚直的气质。

  宽厚宏博:宽大厚重宏伟博大。

  充:充满。

  称:相称,符合。

  周览:饱览。

  豪俊交游:豪杰来往。

  疏荡:洒脱而不拘束。

  颇:很。

  奇气:奇特的气概。

  岂尝:难道,曾经。

  气充乎其中:精神气质充满在他们的胸中。

  而溢乎其貌:洋溢在他们的外表。

  动乎其言:反映在他们的言辞里。

  而见乎其文:表现在他们的文章中。

  游:交往。

  乡*:乡里。

  自广:扩大自己的视野。

  陈迹:陈旧的东西。

  以:用来。

  其:我。

  治:研习。

  遂汩没:因而埋没。

  决然舍去:毅然离开。

  求:探求。

  奇闻壮观:奇异的事物和宏伟的景象。

  广大:广阔。

  恣观:尽情观赏。

  高:高峻。

  顾:看到。

  奔流:奔腾流泻。

  慨然想见:感慨的想到。

  仰观:瞻仰。

  壮:壮丽。

  仓廪:粮仓。

  苑囿:猎苑。

  富:富丽。

  大:广大。

  巨丽:极其美好。

  宏辩:宏伟善辩。

  秀伟:秀美魁梧。

  聚:聚集。

  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凭借才能谋略天下第一全国人依靠他可以无忧无虑。

  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四方夷人害怕你才不敢作乱。

  而:可是。

  焉:啊。

  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没有立下大志,即使学得多又有什么用。

  大:浩大。

  深:深远。

  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却还是因为没有见到太尉(感到遗憾)。

  观:看到。

  光耀:风采。

  闻一言以自壮:听到你的一句话来激励自己。

  尽:看尽。

  大观:雄伟景象。

  通习吏事:通晓官吏的业务。

  向:先前。

  斗升之禄:微薄的俸禄。

  赐归待选:朝廷允许回乡等待朝廷的选拔。

  优游:从容闲暇。

  益治:更加研究。

  且学为政:并且学习治理政务。

  苟:如果。

  辱教之:屈尊教导我。

  幸:幸运。

  赏析:

  此文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选自《栾城集》卷二十二。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一个是刚刚考取进士的青年,一个是掌管全**权的大官,怎么开口下笔呢?

  首先是称谓问题。为了表示尊重,不直呼对方,而称“太尉执事”。“执事”,左右的人。这是表示谦谨的说法。

  正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先从作文当有养气之功谈起,明确提出:“以为文者,气之所形”,文章是“气”的表现。气,指人的修养、气质、精神力量。接着提出总领全文的“养气”说。“气可以养而致”:“气”,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在具体阐述“养气”说的时候,作者引古人事例作了说明。一是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即博大刚正之气。作者认为,孟子的文章,内容宽厚宏博,并且充溢在天地之中,正是跟他的“气”的大小相称。这实际上强调的是内在修养问题。二是司马迁。作者认为司马迁遍游天下,知多见广,所以他的文章风格疏放潇洒,跌宕多姿,颇有奇气。这实际上是强调外在阅历问题。最后,作者总结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气”充满在他们心中。这段论述很周严。

  第二段,就自身经历进一步对“养气”说展开论述。作者有前后不同的两种学习经历。第一种是交游不广、见闻不博,只学古人陈旧过时的东西。第二种是“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作者在谈到第二种学习经历时,列举了四个事实:一是经过秦汉故都,尽情观赏;二是眺望黄河,想像着古时的英雄人物;三是到了京城,饱览一切,知道了天地的广阔、美丽;四是谒见了欧阳公,知道天下的好文章都汇集在这里。归纳起来,实际上是游览天下名山大川,广交天下的文人学士。而这两样,实际上说的都是外在的阅历,可见,苏辙是更重视外在的阅历的。

  写信的目的是想要求韩琦接见,文章至此,却还只字未提。

  第三段:由上文欧阳公,自然引出韩琦。这一段主要是颂扬韩琦。表明欲见之意。“才略冠天下”,才能谋略位居天下第一。“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是说韩琦在内政方面有如周、召二公之贤,在领兵方面就像方叔、召虎那样能干。“不志其大”:志,有志于。这段最后“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明确求见之意。

  第四段,再次自明志气,再次表明求见之意。“益治”:进一步钻研。“且学为政”,并且学习治理政事。“辱教”,屈尊指教。这一段特别申明入京师“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可见其志向宏大。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3篇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

  苏澈(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介枢密韩太尉: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擢升为枢密使、**,主持全**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教读新课:

  1、解决重点词句

  (1)、辙生好为文。生:生性。 辙生十有九年矣。生:出生。

  (2)、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

  (3)、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

  (4)、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形

  (5)、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居家: [邻里乡*]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一万二"五百家为乡。

  一词多义

  (6)、虽无所不读。虽 虽然 虽多而何为?虽,即使。

  (7)、故决然舍去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连词 但是。

  (8)、

  古今词义

  * 古义:古五百家为*不过其邻里乡*之人 今义:**、集团

  向 古义:从前向之来 今义:朝向

  尝 古义:曾经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今义:

  游 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 今义:游泳

  虚词

  介词凭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连词 来 闻一言以自壮 连词而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倒装句: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6).**: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四、小结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苏澈(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擢升为枢密使、**,主持全**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二、教读新课:

  1、解决重点词句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

  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6)**: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三、深入理解,点拨课文内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了自己的写作观点。

  第二部分(第2段):写自己的游历过程。

  第三部分(第3、4段):点明了求见韩琦的目的。

  2、通读全文,讨论:作者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

  明确:是“气”,而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也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

  明确:作者提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指明了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

  4、**:作者在第2段中大写特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强调外在阅历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5、**:这是一篇干谒文章,而作者却在文中说:“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他这样说,是否说明他这个人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明确:教师首先补充,苏辙此时已经进士及第,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的考试,考中后才能授官。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强求答案的一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但要注意,作者这篇干谒文章与一般的干谒不同,没有这类文章常见的俗套,通篇无一句求仕进之语。这并不能说他就是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6、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你对其中的哪一段内容或哪些内容最感兴趣?请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

  四、小结: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五、翻译:

  太尉执事:辙生性喜好写文章,对此想得很深。我认为文章是气的外在体现,然而文章不是单靠学习就能写好的,气却可以通过培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同他气的大小相称。司马迁走遍天下,广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英豪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放不羁,颇有奇伟之气。这两个人,难道单靠执笔学写这种文章就能到此地步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气充满在内心而溢露到外貌,发于言语而表现为文章,自己却并没有觉察到。

  辙出生已经十九年了。我住在家里时,所交往的,不过是邻居同乡这一类人。所看到的,不过是几百里之内的景物,没有高山旷野可以登临观览以开阔自己的心胸。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都是古人过去的东西,不能激发自己的志气。我担心就此而被埋没,所以断然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我经过秦朝、汉朝的故都,尽情观览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向北眺望黄河奔腾的急流,深有感慨地想起了古代的英雄豪杰。到了京城,抬头看到天**殿的壮丽,以及粮仓、府库、城池、苑囿的富庶而且巨大,这才知道天下的广阔富丽。见到翰林学土欧阳公,聆听了他宏大雄辩的议论,看到了他秀美奇伟的容貌,同他的学生贤士大夫交游,这才知道天下的.文章都汇聚在这里。太尉以雄才大略称冠天下,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惧怕您而不敢侵犯,在朝廷之内像周公、召公一样辅君有方,领兵出征像方叔、召虎一样御侮立功。可是我至今还未见到您呢。

  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辙这次来,对于山,看到了终南山、嵩山、华山的高峻;对于水,看到了黄河的深广;对于人,看到了欧阳公;可是仍以没有谒见您而为一件憾事。所以希望能够一睹贤人的丰采,就是听到您的一句话也足以使自己心雄志壮,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辙年纪很轻,还没能够通晓做官的事情。先前来京应试,并不是为了谋取微薄的俸禄,偶然得到了它,也不是自己所喜欢的。然而有幸得到恩赐还乡,等待吏部的选用,使我能够有几年空闲的时间,将用来更好地研习文章,并且学习从政之道。太尉假如认为我还可以教诲而屈尊教导我的话,那我就更感到幸运了。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3

  教学目标:

  1、理解作文顺养气的观点,学习作者少年立志和他的批判精神。

  2、体会文章跨越时空的联想,体会作者关于把联想交织于议论、抒怀中的思维和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实词"形、致、称、溢、广、冠、志、壮"等,掌握虚词"以,而"的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者气之所形"中"文"、"气"及其两者的关系;学习作者步步推进的议论方法,学习议论和抒怀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作者此文为干谒处处自荐,既要表现出自己对巨公硕卿的景仰,又要不卑不亢、袒露自己的胸襟、豪气,其分寸进退的把握确实是非常不易的,讲解讨论时顺注意于此。

  作业布置:完成课课练

  教学过程:

  简介作者:

  苏澈(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简介枢密韩太尉:

  枢密韩太尉指韩琦。韩琦(1006-1075),字稚圭,相州安阳人。宝元三年1040任陕西安抚使与范仲淹共御西夏有功,被任为枢密副使。后自请为扬州、并州等知州。喜祐年间重入*,擢升为枢密使、**,主持全**政,历任三朝。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同为保守派道首领。封魏国公,蓍有<<安阳集>>。

  教读新课:

  1、解决重点词句

  (1)、辙生好为文。生:生性。 辙生十有九年矣。生:出生。

  (2)、气可以养而致。致:得到。

  (3)、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称:

  (4)、以为文者气之所形。形

  (5)、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居家: [邻里乡*]古时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五百家为*,一万二"五百家为乡。

  一词多义

  (6)、虽无所不读。虽 虽然 虽多而何为?虽,即使。

  (7)、故决然舍去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文不可以学而能。然,连词 但是。

  (8)、

  古今词义

  * 古义:古五百家为*不过其邻里乡*之人 今义:**、集团

  向 古义:从前向之来 今义:朝向

  尝 古义:曾经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今义:

  游 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 今义:游泳

  虚词

  介词凭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连词 来 闻一言以自壮 连词而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

  倒装句:

  【未之见】动宾倒装句。未见之。没有见到您。

  2、课文内容理解

  (1)、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是"文不能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认为不培养自己的气质、修养,单去学习写文章,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又是靠学习、培养而获得的。之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孟子通过内修养,司马迁通过外在阅历,殊途同归,都取得很高成就。文中的气,可以理解为人的胸襟气度,学问阅历,见识情趣等。苏辙认为死守经卷,刻意学习写作技法,绝对写不出好文章,道德道德养气。

  (2)、第二段作者为什么"决然舍去"?

  讨论并归纳:

  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

  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

  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3).作者"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4).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

  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 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

  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 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5).**:最后一段作者"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作者所乐的是什么'Z

  讨论并归纳:

  所乐的是"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6).**: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

  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瞻仰敬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

  四、小结

  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汪

  洋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2)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3篇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2、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

  二、整体感知

  未仁宗嘉祐二年,苏辙考取进士,他因直言时政得失,得罪当权者,不能获得理想的官

  职,便写信给韩琦,希望得到赏识、提拔,但它与一般干瘪的“干谒”(求见达官贵人)文字不同,实际上是一篇内容丰富的文学论文。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主题。

  三、阅读课文

  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字词略)

  学生跟读课文。

  学生对照注释,运用工具书自学,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讨论,力求理解文章大意。

  完成课后练**。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扩展

  布置学生课后进一步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l、学生理解文章养气以及“养气”的新涵义和作者写信的目的。

  2、体会文章语言特色,体会苏辙作品的风格,丰富阅历以养气。

  二、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著名的文论,作者首先具体地说明了“养气”的新涵义,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篇末才点明文题。

  三、阅读分析

  全文以什么为线索?为什么?

  提示:全文以“气”为线索而展开。

  首段论述文与气的关系,说明养气为文的重要。其次论述增广阅历对养的作用。最后

  点出求见太尉的原因,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

  文中“养气”的新涵义是什么?

  提示: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汉魏以来有了新的发展,苏辙在本文中提出了与之不同的观点:“认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强调了后天的学习和修养。苏辙还论述了怎样“养气”的问题,指出,一方面在于内心的修养,例如孟子善养浩然之气;另方面依靠客观的阅历,例如司马迁的“行天下,览四海”。把写作同社会和生活联系起来。

  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文章步步深入,层层展开,有条不紊地阐述了作者为文的主张,篇本点明正题,说出自己求见韩琦的原因,正是为了扩大交游,丰富阅历以养气。希望得到韩琦的赏识和指引。

  苏辙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提示:刚十九岁的苏辙写了这封信求见韩琦,以期得到他的赏识提拔。然而作者没有把他写成一篇“干谒文字”,故通篇之中少见为求幸进而谀颂显达,为得功名而摇尾乞怜的俗相。相反,他以“百氏之书”为“古人之陈迹”,意欲施展才具追配古人的岸然自命之气溢于言表。

  文章行间茂密,无懈可击,风格纡徐澹泊、秀杰清落。

  四、总结扩展

  这是一封求见信,写信人是刚满19岁的新科进士,收信人却是掌管着全**政大权的

  枢密使。本文虽意在求见,却以论“浩然之气”开头,洋洋洒洒,纵横恣肆,层层深入,最后打动对方。

  假设你想去拜访某位名人,又怕他不肯见你,试借鉴苏辙的做法,先写封信给他,尽可能地打动他。

  五、布置作业(略)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学生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二节。

  2、说:学生能结合课文下注释和教师指导翻译课文。

  3、议:师生共同讨论,理解此封书信是怎样打动韩太尉的。

  4、练:向你仰慕的人写一封求见信。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假如让你写一封自荐信给一位有名望的人士,你打算从何人手,打算采用什么办法打动对方,让他接纳你?当年,年仅19岁的新科进士苏辙,竟以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的信,让当时身居要职的枢密使韩琦为之击节称诵,从而对他刮目相看。苏辙在信中都说了些什么?怎样说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封书信(板书课题、作者)。

  说起书信,我想问大家一下,一封书信应由哪几部分组成?(称呼、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大家迅速扫描一下课文,此封书信都有这几部分吗?

  解题:此文系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二、导学

  (一)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要求: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的音,不能通读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

  生字读音:辙生好(hao4)为文动向乎其言而见(xian4)乎其文嵩、华(hua4)之高

  难读通的句子:根据学生提出的不能通读的地方,或请学生帮助读,或教师作范读指导。

  3、教师范读课文。进一步帮学生为生字正音,排除不能通读的地方。

  4、学生自读:要求: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读熟课文。

  5、指名朗读课文。

  6、学生对照注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翻译课文:

  1、质疑:学生问疑不能翻译的句子,然后由学生或教师为问疑学生解疑。

  2、指名分节翻译课文。

  3、指导学生注意下列词语:

  一词多义:

  生:生性、*生。辙生好为文

  出生。辙生十有九年矣

  见:拜见。而辙也未之见焉

  同“现”。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

  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故决然舍去

  连词,但是。然文不可以学而能

  虽:虽然虽无所不读

  即使虽多而何为

  顾:看、望北顾黄河之奔流

  回头看顾野有麦场

  拜访三顾茅庐

  古今词义:

  *:古义:五百家为*。邻里乡*人今义:**、集团。

  向:古义:以前,先前。向之来今义:方向。

  游:古义:交往。其居家所与游者今义:游览,游泳。

  三、学生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苏辙在1057年科举考试中以《刑赏忠厚之至论》中进士,但他写给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书》这封求见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是他那篇应试文章所无法相比的。

  苏辙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得到韩琦的接见。

  苏辙当时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他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的接见这个意思的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品读课文。

  二、品读:

  (一)再次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能背诵课文第一、二节,然后小组讨论,苏辙是怎样向韩太尉表达希望得到他接见这个意思的呢?

  (二)交流讨论结果:只要学生能大致讲出理由即可,不要求准确、全面。(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综合分析问题的机会,只要能说出以下内容就说明学生已初步读懂了课文: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然后谈自己养气的方法,从而很自然的把拜见韩太尉纳入谈论的话题,从而表达出了自己希望得到太尉接见的意思。)

  (三)深入理解课文:

  1、**: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说的明白些就是:文章要有“文气”,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养气”。“文气”是就作品而言,指充盈于作品中的充沛的精神力量;“养气”是就作者而言,指文章作者培养自己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修养。苏辙的观点说的再明白一些就是:文章要有充沛的精神力量,写文章的方法不是学会的,写文章的人要善于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提高艺术修养。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个问题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主要观点:文章的语言、技巧必须通过学习才能学会,但文章中所体现出作者的思想、精神、气质则必须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不是学会的。)

  2、**:作者在文章第一段中如何证明他的观点?

  讨论并归纳:作者提出观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为道理论据来证明,然后举孟子、司马迁二人的事例为论据来证明。

  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内在修养→养气

  司马迁:行天下→丰富外在阅历→养气

  二人养气的途径不同,但都使他们的文章达到了文气充沛的效果。(学生读相关内容)

  作者在第一节末总结孟子、司马迁二人的文章,都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因为养气的结果。(学生读相关内容。)

  3、**: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说“决然舍去”呢?首先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讨论并归纳:1)所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2)所见者:不过数百里之间,不足以自广。3)所读者:百氏之书,古人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教师小结:因为在苏辙看来,外在阅历不足以增长见识,内在修养不足以激发志气,总之对他来说不足以养气。所以苏辙“决然舍去”。

  4、**:作者马上道明了“决然舍去”的目的,是什么呢?

  讨论并归纳:“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厂大。以养其浩然之气。”

  5、**:作者“决然舍去”看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1)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2)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3)于地:见秦汉故都、京师卞梁。4)于人:见欧阳修。(未见太尉)

  从这里看到苏辙认为养气的途径(养气的途径有加强内在修养和丰富外在阅历两条)哪个更重要?(丰富外在阅历)这样作者就很自然的将结识韩琦纳入丰富个人外在阅历的话题之中。

  6、**:第二段写“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目的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赞颂太尉,表达自己对大尉的仰慕之情,希望得到太尉的接见;另一方面,也使太尉高兴,对自己有好感,使自己的目的得以实现。(教师补充:苏辙的赞颂是否言过其实。“太尉以才略冠天下”数句,并非对韩琦的溢美之辞。《宋史·韩琦传》载:“琦与范仲淹在兵间久,名重一时,人心归之,朝廷倚以为重。”当时民间还流传“军中有一韩(琦),西贼闻之心胆寒”的谚语。可见苏辙的赞颂是实事求是的。)

  至此,苏辙非常曲折而委婉地将自己希望得到韩太尉接见的意思表达了出来。

  7、后两节中作者进一步将希望得到韩琦接见之意明确表达了出来。请说说是哪些地方?

  8、小结:作者在给韩太尉的信中发表了自己对作文章的看法,以及离开家乡壮游天下的所见,并希望见到韩太尉,得到他的指教。这封信写得**恣肆,才情横溢,不亢不卑,不媚不谗,不愧为大家手笔。

  (四)韩琦对这封信为什么会击节称诵,归纳写作上的特点:

  1、作者的切入点好,从自己独到的见解问题写起(还可以从名人感兴趣的话题谈起);

  2、对太尉的称赞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过分的吹捧之嫌;

  3、作者非常尊重太尉,委婉地提出见面请求。

  三、练笔:

  试借鉴苏辙的做法,请给自己仰慕的名人写一封信,表达希望你去拜访时能得到他的接见之意。

  板书:(略)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3)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3篇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案1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就是《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教师范读全文,学生初步熟悉全文内容

  三、解决疑难宇词的读音,疏通阅读障碍

  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四、疏通字词,粗知课文大意

  1、学生**朗读全文。

  2、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

  3、指名学生翻译第1段。

  要求学生特别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并要求学生翻译几个重点句子。如:

  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译文:现在看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与他气概的大小相称。

  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译文:所以他的文章疏放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

  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

  译文:难道是曾经拿笔学习过写作这样的文章吗?

  其他字词请参看“教学设计(A)”。

  4、女生齐读第2段。

  5、指名学生翻译第2段。

  同样要求学生注意重点词句的翻译。注意以下几个句子: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激发其志气。

  译文:诸子百家的书,虽然无所不读,然而其中记载的都是古人的陈迹,不足以激发

  我的志气。

  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

  译文:听了他宏大而雄辩的.议论,见了他清秀而俊伟的容貌。

  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译文:天下百姓依仗您而**无忧,四方各族惧怕您而不敢侵扰。

  6、男生齐读课文第3、4段。

  要求学生就其中的疑难词语或句子**,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答或教师直接释疑。

  有关词语句子的解释请参看“教学设计(A)”。

  7、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尽可能读得流畅,如果学生朗读的流畅程度不理想,可安排学生多读几遍。

  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多读是必不可少的。

  五、深入理解,点拨课文内容

  1、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了自己的写作观点。

  第二部分(第2段):写自己的游历过程。

  第三部分(第3、4段):点明了求见韩琦的目的。

  2、通读全文,讨论:作者认为写文章最重要的是什么?

  明确:是“气”,而这种“气”必须通过修养才能得到。也只有通过“养气”,内在充实,发为文辞,才可以达到文章的最高境界。

  3、**: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养气?

  明确:作者提出了孟子和司马迁两个例子,指明了要养气,一要注意内在修养,二要注意外在阅历。

  4、**:作者在第2段中大写特写自己的游历过程,目的何在?

  明确:目的在于强调外在阅历对于“养气”的重要作用,强调山川形胜、奇闻壮观的激发和人物交游的影响对作文的意义。

  5、**:这是一篇干谒文章,而作者却在文中说:“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他这样说,是否说明他这个人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明确:教师首先补充,苏辙此时已经进士及第,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须参加吏部的考试,考中后才能授官。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强求答案的一致,允许学生畅所欲言。但要注意,作者这篇干谒文章与一般的干谒不同,没有这类文章常见的俗套,通篇无一句求仕进之语。这并不能说他就是口是心非,非常虚伪。

  6、你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你对其中的哪一段内容或哪些内容最感兴趣?请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

  六、学习迁移

  列举另外几篇著名的干谒诗,引导学生阅读、欣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盂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庆余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要求学生先通观诗歌大意,把握这几首干谒诗的写作特点。然后比较:这几首干谒诗与苏辙的这篇干谒文章有何异同?

  七、布置作业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4)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1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内容: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是到外面去散心吗?不,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这里“阁”,同“搁”,意谓停止。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象要从地上蹦跳起来,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2

  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古诗简介

  《书事》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是《全唐诗》的第128卷第64首诗。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前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末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通过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诗人写物象的色彩,不仅能写出它的浓淡、深浅、明暗,写出不同色彩的映衬、对照,还能写出色彩的动静,甚至将色彩拟人化,使它具有性灵。再以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自己新奇独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奥秘。

  翻译/译文

  细雨初停,天尚微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下来静观苍苔,那可爱的绿色简直要染到人的衣服上来。

  注释

  书事:书写眼前所见的事物。

  轻阴:微阴。

  阁:同“搁”,阻止,延滞,停下来的意思。这句说,细雨初停,天尚微阴。

  慵(yōng):懒。这句说尽管在白昼,还是懒得开院门。

  坐看。坐下来看。

  欲:简直要。

  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他不是到外面去散心。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诗人用了一个“阁”字,表现出自己的主观感受。“阁”字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那青苔太绿了,诗人竟然产生幻觉,觉得那青翠染湿了自己的衣服,此与《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欲上人衣来”这一传神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青苔本是静景,它本不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

  诗人借写幻觉,表现出色彩奇妙的运动。通过这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反衬出自己空寂的心境。诗人写物象的色彩,不仅能写出它的浓淡、深浅、明暗,写出不同色彩的映衬、对照,还能写出色彩的动静,甚至将色彩拟人化,使它具有性灵。再以移情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从而巧妙地表达自己新奇独特的感受,透露自己内心的感情奥秘。

  此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一个“搁”字,使阴晦的天气变得灵动,而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它展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又一种风格,是王维的五绝名篇之一。

《书事》原文及翻译赏析3

  年代:唐

  作者:王维

  内容: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赏析: 这是一首即事写景之作。题为“书事”,是诗人就眼前事物抒写自己顷刻间的感受。 开头两句,写眼前景而传心中情。蒙蒙细雨刚刚停止,天色转为轻阴。雨既止,诗人便缓步走向深院。是到外面去散心吗?不,虽是白昼,还懒得去开那院门。这里“阁”,同“搁”,意谓停止。用在此处别有趣味,仿佛是轻阴迫使小雨停止。淡淡两句,把读者带到一片宁静的小天地中,而诗人好静的个性和疏懒的情调也在笔墨间自然流露。三四两句变*淡为活泼,别开生面,引人入胜。诗人漫无目的在院内走着,然后又坐下来,观看深院景致。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茸茸的青苔,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看着,看着,诗人竟产生一种幻觉:那青苔好象要从地上蹦跳起来,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亲昵地依偎到自己的衣襟上来。这种主观幻觉,正是雨后深院一派地碧苔青的幽美景色的夸张反映,有力地烘托出深院的幽静。青苔本是静景,它怎能给诗人以动的幻觉呢?要知道,经过小雨滋润过的'青苔,轻尘涤净,格外显得青翠。它那鲜美明亮的色泽,特别引人注目,让人感到周围的一切景物都映照了一层绿光,连诗人的衣襟上似乎也有了一点“绿意”。这是自然万物在宁静中蕴含的生机。诗人捕捉住触发灵感的诗意,通过移情作用和拟人手法,化无情之景为有情之物。“欲上人衣来”这一神来之笔,巧妙地表达自己欣喜、抚爱的心情和新奇、独特的感受。 这首小诗神韵天成,意趣横生。诗人从自我感受出发,极写深院青苔的美丽、可爱,从中透露出对清幽恬静生活的陶醉之情,诗人好静的个性与深院小景浑然交融,创造了一个物我相生、既宁静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意境。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5)

——《观书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观书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1

  观书有感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古诗简介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翻译/译文

  其一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

  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

  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其二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

  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

  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其一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徘徊:来回移动。

  为:因为。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其二

  “艨艟”:也作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赏析/鉴赏

  从题目看,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第一首诗

  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半亩的“方塘”不算大,只有半亩地的一个方方的池塘,但它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一鉴”的“鉴”,就是“镜”,照人的镜子,“镜”和“鉴”是一个意思。“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那样打开了。“半亩方塘”虽然不算大,但它却像一面镜子那样地澄澈明净,“天光云影”都被它反映出来了。闪耀浮动,情态毕见。作为一种景物的描写,这也可以说是写得十分生动的。这两句展现的形象本身就能给人以美感,能使人心情澄净,心胸开阔。这一种感性的形象本身,它还蕴涵着一种理性的东西。很明显的一点是,“半亩方塘”里边的水很深、很清,所以它能够反映“天光云影”;反之,如果很浅、很污浊,它就不能反映,或者是不能准确地反映。

  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作进一步的挖掘,写出了颇有哲理的三、四两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的“渠”,不是“一渠水”的“渠”,它相当于“它”的意思,这里是指方塘。“问渠”就是“问它”。在这个地方“它”指代的是“方塘”。诗人并没有说“方塘”有多深,第三句诗里边突出了一个“清”字,“清”就已经包含了“深”。因为塘水如果没有一定的深度的话,即使很“清”也反映不出“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情态。诗人抓住了塘水“深”而且“清”,就能反映“天光云影”的特点。但是到此诗人并没有结束,他进一步地提出了一个问题。“问”那个“方塘”“那得清如许?”问它为什么这么“清”,能够反映出“天光云影”来。而这个问题孤立地看这个“方塘”的本身没有法子来回答。诗人于是放开了眼界,从远处看,终于,他看到了“方塘”的“源头”,找到了答案。就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这就是这一首小诗所展现的形象和它的思想意义。

  第二首诗

  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这首诗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后世影响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观书有感》原文及翻译赏析2

  观书有感·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及注释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自在漂流。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中流:河流的中心。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却能在江水**自在漂流。

  注释

  蒙冲: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

  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

  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应南城县上塘**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观书有感二首》。这是组诗的第二首。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

  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6)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原文翻译及赏析1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深竹一作:湿竹)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译文

  自从和老友在江海分别,隔山隔水已度过多少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漂浮着云烟。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传杯痛饮。

  注释

  云阳:县名,县治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韩绅:《全唐诗》注:“一作韩升卿。”韩愈的四叔名绅卿,与司空曙同时,曾在泾阳任县令,可能即为此人。宿别:同宿后又分别。

  江海:指上次的分别地,也可理解为泛指江海天涯,相隔遥远。

  几度:几次,此处犹言几年。

  乍:骤,突然。翻:反而。

  年:年时光景。

  离杯:饯别之酒。杯:酒杯,此代指酒。共传:互相举杯。

  赏析

  这是首惜别诗。诗写乍见又别之情,不胜黯然。诗一开端由上次别离说起,接着写此次相会,然后写叙谈,最后写惜别,波澜曲折,富有情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乃久别重逢之绝唱,与李益的“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次别后,已历数年,山川阻隔,相会不易,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正因为相会不易,相思心切,所以才生发出此次相见时的“疑梦”和惜别的感伤心情来,首联和颔联,恰成因果关系。

  “乍见”二句是传诵的名句,人到情极处,往往以假为真,以真作假。久别相逢,乍见以后,反疑为梦境,正说明了上次别后的相思心切和此次相会不易。假如别后没有牵情,相逢以后便会**淡淡,不会有“翻疑梦”的情景出现了。“翻疑梦”,不仅情真意切,而且把诗人欣喜、惊奇的神态表现得维妙维肖,十分传神。即使说久别初见时悲喜交集的.心情神态,尽见于三字之中,也是不为过的。

  颈联和尾联接写深夜在馆中叙谈的情景。相逢已难,又要离别,其间千言万语,不是片时所能说完的,所以诗人避实就虚,只以景象渲染映衬,以景寓情了。寒夜里,一束暗淡的灯火映照着蒙蒙的夜雨,竹林深处,似飘浮着片片烟云。

  孤灯、寒雨、浮烟、湿竹,景象是多么凄凉。诗人写此景正是借以渲染伤别的气氛。其中的孤、寒、湿、暗、浮诸字,都是得力的字眼,不仅渲染映衬出诗人悲凉暗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二句既是描写实景,又是虚写人的心情。

  结处表面上是劝饮离怀,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用一“更”字,就点明了即将再次离别的伤痛。“离怀惜共传”,在惨淡的灯光下,两位友人举杯劝饮,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惜,珍惜。诗人用在此处,自有不尽的情意。综观全诗,中四句语极工整,写悲喜感伤,笼罩寒夜,几乎不可收拾。但于末二句,却能轻轻收结,略略冲淡。这说明诗人能运笔自如,具有重抹轻挽的笔力。

  司空曙

  司空曙(720年-790年),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此从《新唐书》),广*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司空曙为今天的永年县)人,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司空曙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7)

——韩奕原文,翻译,赏析 (菁选3篇)

韩奕原文,翻译,赏析1

  原文:

  韩奕

  [先秦]佚名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脩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钖,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治理它,交通大道开辟成。韩侯来京受册命,周王亲自来宣布:继承你的先祖业,切莫辜负委重任。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职恭虔又谨慎,册命自然不变更。整治不朝诸方国,辅佐君王显才能。

  四匹公马高又壮,体态雄壮又修长。韩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恭行觐礼拜周王。周王赏赐给韩侯,交龙日月旗漂亮;竹篷车子雕纹章,黑色龙袍红色鞋,马饰繁缨金铃装;车轼蒙皮是虎皮,辔头挽具闪金光。

  韩侯祖祭出发行,首先住宿在杜陵。显父设宴来饯行,备酒百壶甜又清。用的酒肴是什么?炖鳖蒸鱼味鲜新。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笋嫩蒲香喷喷。赠的礼物是什么?四马大车好威风。盘盘碗碗摆满桌,侯爷吃得喜盈盈。

  韩侯娶妻办喜事,厉王外甥作新娘,蹶父长女嫁新郎。韩侯出发去迎亲,来到蹶地的里巷。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婚礼显耀好荣光。众多姑娘作陪嫁,犹如云霞铺天上。韩侯行过曲顾礼,满门光彩真辉煌。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心舒。身在韩地很快乐,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勐虎。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扩建韩城高又大,太*盛世修筑成。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辖所有蛮夷人。王对韩侯加赏赐,追族貊族听号令。北方各国都管辖,作为诸侯的首领。筑起城墙挖壕沟,划分田亩税章定;珍贵貔皮作贡献,赤豹黄罴也送京。

  注释

  奕奕:高大貌。梁山:宣王时韩国境内山名。所在地诸说不一。郑笺据《汉书·地理志》谓“粱山在夏阳西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潜夫论》谓:“昔周宣王亦有韩城,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引王肃云:“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又引《水经注》云:“方城今为顺天府固安县,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大清一统志》:“韩城在固安县西南;《县志》今名韩侯营,在县东南十八里。”细审诗义,今人多从此说。据现行政区划,当在**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

  维:发语助词。甸:治。传说大禹治水开辟九州。

  倬(zhuó):长远。

  侯:姬姓,周王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国君。历史上周朝封建的韩国有两个,始封国君都是周武王的儿子。一在今陕西韩城县南,**到春秋时并入晋国。一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北,与燕国接近,即此诗中的燕国。受命:接受册命。周制,封建诸侯爵位有等,其国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别。周宣王为加强北方防务,增强韩国作为屏障的作用,提高其爵位,以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和军事作用。

  王:周宣王,西周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国王,力图振兴趋于没落的周**。

  缵(zuǎn):继承。戎:你。祖考:先祖。

  朕:周王自称。

  夙夜:早晚。匪解:非懈。

  虔共(gōng):敬诚恭谨。共,通“恭”。

  榦(gàn):同“干”,安定。一说解为纠正。均通。不庭方:不来朝觐的方国诸侯。周制,方国诸侯应定期朝觐天于纳贡,不来朝庭朝觐,称为不庭,被作为对周王不忠顺的罪状,应予讨伐。

  辟(bì):君位。

  牡:公马。

  孔脩(xiū):很长。

  入觐(jìn):入朝朝见天子。

  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礼,王册封诸侯赐予介圭作为镇国宝器,诺侯入觐时须手执介圭作觐礼之贽信。这是觐礼礼仪之一。

  锡:同“赐”,赏赐。

  淑旂(qí):色彩鲜艳绘有交龙、日月图案的旗子。绥章:指旗上图案花纹优美。

  簟(diàn)茀(fú):竹编车篷。错衡:饰有交错花纹的车前横木。

  玄衮:黑色龙袍,周朝王公贵族的礼服。赤舄(xì):红鞋。

  钩膺(yīng):又称繁缨,束在马腰部的革制装饰品。镂钖(yáng):马额上的金属制装饰品。

  鞹鞃(kuòhóng):包皮革的车轼横木。浅:浅毛虎皮。幭(miè):覆盖。

  鞗(tiáo)革:马辔头。厄:通“轭”。

  出祖:出行之前祭路神。

  屠:地名,可能是*东北的杜陵。

  显父:周宣王的卿士。父,是对男子的美称。

  炰(páo)鳖:烹煮鳖肉。

  蔌(sù):蔬。

  笋:笋。

  乘(shèng)马:一乘车四匹马。路车:辂车,贵族用大车。

  笾(biān)豆:饮食用具,笾是盛果脯的高脚竹器,豆是盛食物的高脚、盘状陶器。

  燕胥:燕乐,燕通“宴”。

  取妻:同“娶妻”。

  汾王:郑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

  蹶(jué)父:周的卿士,姞姓,以封地蹶为氏。

  迎止:迎亲。止,同“之”。周时婚礼新郎去女家亲迎新娘。

  百两:百辆。彭彭:盛多貌。

  鸾:通“銮”,挂在马镳上的铃,每车四马八銮。

  不(pī)显:不,通“丕”,大;丕显,非常显耀。

  诸娣(dì)从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诸侯嫡长女出嫁,诸妹诸侄随从出嫁为妾媵。

  祁祁:盛多貌。

  顾:回头看;或谓“顾”为“曲顾”之礼。

  烂:光采明耀。

  孔武:很勇武。孔,甚。

  靡:没有。

  韩姞(jí):即蹶父之女,姞姓,嫁韩侯为妻,故称韩姞。相攸:观察合适的地方。相,视;攸,所。

  訏(xū)訏:广大貌。

  鲂(fáng)鱮(xù):两种鱼名,今名鳊、鲢。甫甫:大貌。

  麀(yōu):母鹿。噳(yǔ)噳:鹿多群聚貌。

  令居:美好居所。

  燕誉:安乐高兴。

  溥(pǔ):广大。韩城:韩国都城。

  燕师:**时候的人众。周制,各诸侯国都城建筑面积、城垣高度等规格及其常备**数,据爵位高低而定。韩侯受命为北地方伯,故扩建韩城。

  时:犹“司”,掌管、统辖。百蛮:古时对异族土着部落统称蛮、夷,百是概数,言其多。

  追、貊(mò):北方两个****名称。

  奄:完全。

  伯:诸侯之长。

  实:是,乃。墉:城墙,此作动词。壑:壕沟,此作动词。

  亩:田亩,此作动词,指划分田亩。籍:征收赋税,正税法。

  貔(pí):一种勐兽名。

  赏析:

  全诗六章,章十二句,为整齐的四言体,每章内容各有重点,按人物的活动依次叙述,脉络连贯,层次清楚。

  首章从大禹开通九州,韩城有大道直通京师起笔,表明北方本属**疆域。通过周王亲自宣布册命和册命的内容,说明受封的韩侯应担负的重要**任务以及周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任务和期望的根本之点,是作为**的屏障安定北方。

  第二章叙述韩侯觐见和周王给予赏赐,而这一切都依据礼法进行。呈介圭为贽表明韩侯的合法地位,周王的赏赐表示韩侯受到的优宠。周代以“礼”**,“礼”就是法律和**,按**,周代贵族服饰车乘的质料、颜色、图案、式样、大小规格都有规定,不能僭越。周王赏赐的交龙日月图案的黑龙袍、红色木底高靴、特定规格的精美车辆,都是诸侯方伯使用的。由周王赏赐,类似后世的“授衔”和公布享受何种等级的待遇,它表明受赐者地位、**的提高:年轻的韩侯一跃而为蒙受周王优宠、肩负重任的荣显人物。

  第三章叙述韩侯离京时由朝廷卿士饯行的盛况。出行祖祭是礼制,大臣衔命出京,例由朝廷派卿士在郊外饯行,这也是礼制。祖祭后出行,祭礼用清酒,所以饯行也“清酒百壶”,这仍是礼制。一切依礼制进行,又极尽宴席之丰盛。这些描写继续反映韩侯****的重要及其享受的尊荣。

  第四章叙述韩侯迎亲。这一章铺陈女方高贵的出身家世和富贵繁华的迎亲场面,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再现了贵族婚礼的铺张场景和风习,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荣贵显耀。

  第五章重点叙述韩国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产水产品和珍贵毛皮。这些叙述从蹶父选婿引起,以韩姞满意作结,虽然叙述重点转移,却与上章紧紧钩连,不显突兀,收过渡自然之妙。

  第六章叙述韩侯归国,成为北方诸侯方伯,建韩城,施行政,**百国,作**屏障,并贡献朝廷,与首章册命遥相唿应。

  全诗的主题是颂扬韩侯,颂扬他接受王国重要**使命,肩负作为王国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诗中渲染的他的富贵荣华以及他的权威,都与他的****密切联系。没有他的'****和作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这是一篇歌颂接受国家重任的大臣的颂歌。其中,饯宴、迎亲的场景描写,是诗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贵荣显,并使全诗波澜迭兴,有张有弛,有明有暗,有庄有雅。相映成趣。

  此诗颂美一个荣显的诸侯,却没有溢美之辞,而只是叙述事实,铺陈事物,或正面描述,或侧面烘托,落笔庄重大方,不涉谄谀,也不作空泛议论,这在颂诗中是特出的。

  全诗六章,各章重点突出,但前后钩连,结成一体;内容相对集中,而前后照应,首尾唿应,无割裂枝蔓之累,其结构亦可资借鉴。

  此诗的语言风格也变化多姿。首章叙述周王册命,其语言如《尚书》用语般典重古奥;第二章叙述周王赏赐,铺陈华丽,以见恩宠之隆;第三章以下间用叠词、口语,描写有声有色,写得生动活泼。一诗之中,语言风格三易,即俗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韩奕原文,翻译,赏析2

  原文:

  韩奕

  [先秦]佚名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脩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钖,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治理它,交通大道开辟成。韩侯来京受册命,周王亲自来宣布:继承你的先祖业,切莫辜负委重任。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职恭虔又谨慎,册命自然不变更。整治不朝诸方国,辅佐君王显才能。

  四匹公马高又壮,体态雄壮又修长。韩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恭行觐礼拜周王。周王赏赐给韩侯,交龙日月旗漂亮;竹篷车子雕纹章,黑色龙袍红色鞋,马饰繁缨金铃装;车轼蒙皮是虎皮,辔头挽具闪金光。

  韩侯祖祭出发行,首先住宿在杜陵。显父设宴来饯行,备酒百壶甜又清。用的酒肴是什么?炖鳖蒸鱼味鲜新。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笋嫩蒲香喷喷。赠的礼物是什么?四马大车好威风。盘盘碗碗摆满桌,侯爷吃得喜盈盈。

  韩侯娶妻办喜事,厉王外甥作新娘,蹶父长女嫁新郎。韩侯出发去迎亲,来到蹶地的里巷。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婚礼显耀好荣光。众多姑娘作陪嫁,犹如云霞铺天上。韩侯行过曲顾礼,满门光彩真辉煌。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心舒。身在韩地很快乐,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勐虎。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扩建韩城高又大,太*盛世修筑成。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辖所有蛮夷人。王对韩侯加赏赐,追族貊族听号令。北方各国都管辖,作为诸侯的首领。筑起城墙挖壕沟,划分田亩税章定;珍贵貔皮作贡献,赤豹黄罴也送京。

  注释

  奕奕:高大貌。梁山:宣王时韩国境内山名。所在地诸说不一。郑笺据《汉书·地理志》谓“粱山在夏阳西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潜夫论》谓:“昔周宣王亦有韩城,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引王肃云:“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又引《水经注》云:“方城今为顺天府固安县,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大清一统志》:“韩城在固安县西南;《县志》今名韩侯营,在县东南十八里。”细审诗义,今人多从此说。据现行政区划,当在**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

  维:发语助词。甸:治。传说大禹治水开辟九州。

  倬(zhuó):长远。

  侯:姬姓,周王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国君。历史上周朝封建的韩国有两个,始封国君都是周武王的儿子。一在今陕西韩城县南,**到春秋时并入晋国。一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北,与燕国接近,即此诗中的燕国。受命:接受册命。周制,封建诸侯爵位有等,其国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别。周宣王为加强北方防务,增强韩国作为屏障的作用,提高其爵位,以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和军事作用。

  王:周宣王,西周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国王,力图振兴趋于没落的周**。

  缵(zuǎn):继承。戎:你。祖考:先祖。

  朕:周王自称。

  夙夜:早晚。匪解:非懈。

  虔共(gōng):敬诚恭谨。共,通“恭”。

  榦(gàn):同“干”,安定。一说解为纠正。均通。不庭方:不来朝觐的方国诸侯。周制,方国诸侯应定期朝觐天于纳贡,不来朝庭朝觐,称为不庭,被作为对周王不忠顺的罪状,应予讨伐。

  辟(bì):君位。

  牡:公马。

  孔脩(xiū):很长。

  入觐(jìn):入朝朝见天子。

  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礼,王册封诸侯赐予介圭作为镇国宝器,诺侯入觐时须手执介圭作觐礼之贽信。这是觐礼礼仪之一。

  锡:同“赐”,赏赐。

  淑旂(qí):色彩鲜艳绘有交龙、日月图案的旗子。绥章:指旗上图案花纹优美。

  簟(diàn)茀(fú):竹编车篷。错衡:饰有交错花纹的车前横木。

  玄衮:黑色龙袍,周朝王公贵族的礼服。赤舄(xì):红鞋。

  钩膺(yīng):又称繁缨,束在马腰部的革制装饰品。镂钖(yáng):马额上的金属制装饰品。

  鞹鞃(kuòhóng):包皮革的车轼横木。浅:浅毛虎皮。幭(miè):覆盖。

  鞗(tiáo)革:马辔头。厄:通“轭”。

  出祖:出行之前祭路神。

  屠:地名,可能是*东北的杜陵。

  显父:周宣王的卿士。父,是对男子的美称。

  炰(páo)鳖:烹煮鳖肉。

  蔌(sù):蔬。

  笋:笋。

  乘(shèng)马:一乘车四匹马。路车:辂车,贵族用大车。

  笾(biān)豆:饮食用具,笾是盛果脯的高脚竹器,豆是盛食物的高脚、盘状陶器。

  燕胥:燕乐,燕通“宴”。

  取妻:同“娶妻”。

  汾王:郑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

  蹶(jué)父:周的卿士,姞姓,以封地蹶为氏。

  迎止:迎亲。止,同“之”。周时婚礼新郎去女家亲迎新娘。

  百两:百辆。彭彭:盛多貌。

  鸾:通“銮”,挂在马镳上的铃,每车四马八銮。

  不(pī)显:不,通“丕”,大;丕显,非常显耀。

  诸娣(dì)从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诸侯嫡长女出嫁,诸妹诸侄随从出嫁为妾媵。

  祁祁:盛多貌。

  顾:回头看;或谓“顾”为“曲顾”之礼。

  烂:光采明耀。

  孔武:很勇武。孔,甚。

  靡:没有。

  韩姞(jí):即蹶父之女,姞姓,嫁韩侯为妻,故称韩姞。相攸:观察合适的地方。相,视;攸,所。

  訏(xū)訏:广大貌。

  鲂(fáng)鱮(xù):两种鱼名,今名鳊、鲢。甫甫:大貌。

  麀(yōu):母鹿。噳(yǔ)噳:鹿多群聚貌。

  令居:美好居所。

  燕誉:安乐高兴。

  溥(pǔ):广大。韩城:韩国都城。

  燕师:**时候的人众。周制,各诸侯国都城建筑面积、城垣高度等规格及其常备**数,据爵位高低而定。韩侯受命为北地方伯,故扩建韩城。

  时:犹“司”,掌管、统辖。百蛮:古时对异族土着部落统称蛮、夷,百是概数,言其多。

  追、貊(mò):北方两个****名称。

  奄:完全。

  伯:诸侯之长。

  实:是,乃。墉:城墙,此作动词。壑:壕沟,此作动词。

  亩:田亩,此作动词,指划分田亩。籍:征收赋税,正税法。

  貔(pí):一种勐兽名。

  赏析:

  全诗六章,章十二句,为整齐的四言体,每章内容各有重点,按人物的活动依次叙述,脉络连贯,层次清楚。

  首章从大禹开通九州,韩城有大道直通京师起笔,表明北方本属**疆域。通过周王亲自宣布册命和册命的内容,说明受封的韩侯应担负的重要**任务以及周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任务和期望的根本之点,是作为**的屏障安定北方。

  第二章叙述韩侯觐见和周王给予赏赐,而这一切都依据礼法进行。呈介圭为贽表明韩侯的合法地位,周王的赏赐表示韩侯受到的优宠。周代以“礼”**,“礼”就是法律和**,按**,周代贵族服饰车乘的质料、颜色、图案、式样、大小规格都有规定,不能僭越。周王赏赐的交龙日月图案的黑龙袍、红色木底高靴、特定规格的精美车辆,都是诸侯方伯使用的。由周王赏赐,类似后世的“授衔”和公布享受何种等级的待遇,它表明受赐者地位、**的提高:年轻的韩侯一跃而为蒙受周王优宠、肩负重任的'荣显人物。

  第三章叙述韩侯离京时由朝廷卿士饯行的盛况。出行祖祭是礼制,大臣衔命出京,例由朝廷派卿士在郊外饯行,这也是礼制。祖祭后出行,祭礼用清酒,所以饯行也“清酒百壶”,这仍是礼制。一切依礼制进行,又极尽宴席之丰盛。这些描写继续反映韩侯****的重要及其享受的尊荣。

  第四章叙述韩侯迎亲。这一章铺陈女方高贵的出身家世和富贵繁华的迎亲场面,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再现了贵族婚礼的铺张场景和风习,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荣贵显耀。

  第五章重点叙述韩国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产水产品和珍贵毛皮。这些叙述从蹶父选婿引起,以韩姞满意作结,虽然叙述重点转移,却与上章紧紧钩连,不显突兀,收过渡自然之妙。

  第六章叙述韩侯归国,成为北方诸侯方伯,建韩城,施行政,**百国,作**屏障,并贡献朝廷,与首章册命遥相唿应。

  全诗的主题是颂扬韩侯,颂扬他接受王国重要**使命,肩负作为王国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诗中渲染的他的富贵荣华以及他的权威,都与他的****密切联系。没有他的****和作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这是一篇歌颂接受国家重任的大臣的颂歌。其中,饯宴、迎亲的场景描写,是诗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贵荣显,并使全诗波澜迭兴,有张有弛,有明有暗,有庄有雅。相映成趣。

  此诗颂美一个荣显的诸侯,却没有溢美之辞,而只是叙述事实,铺陈事物,或正面描述,或侧面烘托,落笔庄重大方,不涉谄谀,也不作空泛议论,这在颂诗中是特出的。

  全诗六章,各章重点突出,但前后钩连,结成一体;内容相对集中,而前后照应,首尾唿应,无割裂枝蔓之累,其结构亦可资借鉴。

  此诗的语言风格也变化多姿。首章叙述周王册命,其语言如《尚书》用语般典重古奥;第二章叙述周王赏赐,铺陈华丽,以见恩宠之隆;第三章以下间用叠词、口语,描写有声有色,写得生动活泼。一诗之中,语言风格三易,即俗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韩奕原文,翻译,赏析3

  原文: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四牡奕奕,孔脩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锡,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译文

  巍巍梁山多高峻,大禹曾经治理它,交通大道开辟成。韩侯来京受册命,周王亲自来宣布:继承你的先祖业,切莫辜负委重任。日日夜夜不懈怠,在职恭虔又谨慎,册命自然不变更。整治不朝诸方国,辅佐君王显才能。

  四匹公马高又壮,体态雄壮又修长。韩侯入朝拜天子,手持介圭到殿堂,恭行觐礼拜周王。周王赏赐给韩侯,交龙日月旗漂亮;竹篷车子雕纹章,黑色龙袍红色鞋,马饰繁缨金铃装;车轼蒙皮是虎皮,辔头挽具闪金光。

  韩侯祖祭出发行,首先住宿在杜陵。显父设宴来饯行,备酒百壶甜又清。用的酒肴是什么?炖鳖蒸鱼味鲜新。用的蔬菜是什么?嫩笋嫩蒲香喷喷。赠的礼物是什么?四马大车好威风。盘盘碗碗摆满桌,侯爷吃得喜盈盈。

  韩侯娶妻办喜事,厉王外甥作新娘,蹶父长女嫁新郎。韩侯出发去迎亲,来到蹶地的里巷。百辆车队闹攘攘,串串銮铃响叮当,婚礼显耀好荣光。众多姑娘作陪嫁,犹如云霞铺天上。韩侯行过曲顾礼,满门光彩真辉煌。

  蹶父强健很勇武,足迹踏遍万方土。他为女儿找婆家,找到韩国最心舒。身在韩地很快乐,川泽遍布水源足。鳊鱼鲢鱼肥又大,母鹿小鹿聚一处。有熊有罴在山林,还有山猫与猛虎。喜庆有个好地方,韩姞心里好欢愉。

  扩建韩城高又大,太*盛世修筑成。依循先祖所受命,管辖所有蛮夷人。王对韩侯加赏赐,追族貊族听号令。北方各国都管辖,作为诸侯的首领。筑起城墙挖壕沟,划分田亩税章定;珍贵貔皮作贡献,赤豹黄罴也送京。

  注释

  1.奕奕:高大貌。梁山:宣王时韩国境内山名。所在地诸说不一。郑笺据《汉书·地理志》谓“粱山在夏阳西北”;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潜夫论》谓:“昔周宣王亦有韩城,其国也近燕,故《诗》曰‘溥彼韩城,燕师所完”’,又引王肃云:“涿郡方城县有韩侯城”,又引《水经注》云:“方城今为顺天府固安县,在府西南百二十里。”按《大清一统志》:“韩城在固安县西南;《县志》今名韩侯营,在县东南十八里。”细审诗义,今人多从此说。据现行政区划,当在**市通县之西,固安县之东北。

  2.维:发语助词。甸:治。传说大禹治水开辟九州。

  3.倬(zhuó):长远。

  4.侯:姬姓,周王近宗贵族,诸侯国韩国国君。历史上周朝封建的韩国有两个,始封国君都是周武王的儿子。一在今陕西韩城县南,**到春秋时并入晋国。一在今河北固安县东北,与燕国接近,即此诗中的燕国。受命:接受册命。周制,封建诸侯爵位有等,其国城、土地、兵力因之有差别。周宣王为加强北方防务,增强韩国作为屏障的作用,提高其爵位,以便重修韩城,增加常备军,发挥**和军事作用。

  5.王:周宣王,西周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国王,力图振兴趋于没落的周**。

  6.缵(zuǎn):继承。戎:你。祖考:先祖。

  7.朕:周王自称。

  8.夙夜:早晚。匪解:非懈。

  9.虔共(gōng):敬诚恭谨。共,通“恭”。

  10.榦(gàn):同“干”,安定。一说解为纠正。均通。不庭方:不来朝觐的方国诸侯。周制,方国诸侯应定期朝觐天于纳贡,不来朝庭朝觐,称为不庭,被作为对周王不忠顺的罪状,应予讨伐。

  11.辟(bì):君位。

  12.牡:公马。

  13.孔脩(xiū):很长。

  14.入觐(jìn):入朝朝见天子。

  15.介圭:玉器,天子圭一尺二寸,诸侯圭九寸以下。按周礼,王册封诸侯赐予介圭作为镇国宝器,诺侯入觐时须手执介圭作觐礼之贽信。这是觐礼礼仪之一。

  16.锡:同“赐”,赏赐。

  17.淑旂(qí):色彩鲜艳绘有交龙、日月图案的旗子。绥章:指旗上图案花纹优美。

  18.簟(diàn)茀(fú):竹编车篷。错衡:饰有交错花纹的车前横木。

  19.玄衮:黑色龙袍,周朝王公贵族的礼服。赤舄(xì):红鞋。

  20.钩膺(yīng):又称繁缨,束在马腰部的革制装饰品。镂鍚(yáng):马额上的金属制装饰品。

  21.鞹鞃(kuòhóng):包皮革的车轼横木。浅:浅毛虎皮。幭(miè):覆盖。

  22.鞗(tiáo)革:马辔头。厄:通“轭”。

  23.出祖:出行之前祭路神。

  24.屠:地名,可能是*东北的杜陵。

  25.显父:周宣王的卿士。父,是对男子的美称。

  26.炰(páo)鳖:烹煮鳖肉。

  27.蔌(sù):蔬。

  28.笋:笋。

  29.乘(shèng)马:一乘车四匹马。路车:辂车,贵族用大车。

  30.笾(biān)豆:饮食用具,笾是盛果脯的高脚竹器,豆是盛食物的高脚、盘状陶器。

  31.燕胥:燕乐,燕通“宴”。

  32.取妻:同“娶妻”。

  33.汾王:郑笺:“厉王流于彘,彘在汾水之上,故时人因以号之。”

  34.蹶(jué)父:周的卿士,姞姓,以封地蹶为氏。

  35.迎止:迎亲。止,同“之”。周时婚礼新郎去女家亲迎新娘。

  36.百两:百辆。彭彭:盛多貌。

  37.鸾:通“銮”,挂在马镳上的铃,每车四马八銮。

  38.不(pī)显:不,通“丕”,大;丕显,非常显耀。

  39.诸娣(dì)从之:娣,女弟,即妹。周代婚制,诸侯嫡长女出嫁,诸妹诸侄随从出嫁为妾媵。

  40.祁祁:盛多貌。

  41.顾:回头看;或谓“顾”为“曲顾”之礼。

  42.烂:光采明耀。

  43.孔武:很勇武。孔,甚。

  44.靡:没有。

  45.韩姞(jí):即蹶父之女,姞姓,嫁韩侯为妻,故称韩姞。相攸:观察合适的地方。相,视;攸,所。

  46.訏(xū)訏:广大貌。

  47.鲂(fáng)鱮(xù):两种鱼名,今名鳊、鲢。甫甫:大貌。

  48.麀(yōu):母鹿。噳(yǔ)噳:鹿多群聚貌。

  49.令居:美好居所。

  50.燕誉:安乐高兴。

  51.溥(pǔ):广大。韩城:韩国都城。

  52.燕师:**时候的人众。周制,各诸侯国都城建筑面积、城垣高度等规格及其常备**数,据爵位高低而定。韩侯受命为北地方伯,故扩建韩城。

  53.时:犹“司”,掌管、统辖。百蛮:古时对异族土著部落统称蛮、夷,百是概数,言其多。

  54.追、貊(mò):北方两个****名称。

  55.奄:完全。

  56.伯:诸侯之长。

  57.实:是,乃。墉:城墙,此作动词。壑:壕沟,此作动词。

  58.亩:田亩,此作动词,指划分田亩。籍:征收赋税,正税法。

  59.貔(pí):一种猛兽名。

  鉴赏

  全诗六章,章十二句,为整齐的四言体,每章内容各有重点,按人物的活动依次叙述,脉络连贯,层次清楚。

  首章从大禹开通九州,韩城有大道直通京师起笔,表明北方本属**疆域。通过周王亲自宣布册命和册命的内容,说明受封的韩侯应担负的重要**任务以及周王所寄予的重大期望;任务和期望的根本之点,是作为**的屏障安定北方。

  第二章叙述韩侯觐见和周王给予赏赐,而这一切都依据礼法进行。呈介圭为贽表明韩侯的合法地位,周王的赏赐表示韩侯受到的优宠。周代以“礼”**,“礼”就是法律和**,按**,周代贵族服饰车乘的质料、颜色、图案、式样、大小规格都有规定,不能僭越。周王赏赐的交龙日月图案的黑龙袍、红色木底高靴、特定规格的精美车辆,都是诸侯方伯使用的。由周王赏赐,类似后世的“授衔”和公布享受何种等级的待遇,它表明受赐者地位、**的提高:年轻的韩侯一跃而为蒙受周王优宠、肩负重任的荣显人物。

  第三章叙述韩侯离京时由朝廷卿士饯行的盛况。出行祖祭是礼制,大臣衔命出京,例由朝廷派卿士在郊外饯行,这也是礼制。祖祭后出行,祭礼用清酒,所以饯行也“清酒百壶”,这仍是礼制。一切依礼制进行,又极尽宴席之丰盛。这些描写继续反映韩侯****的重要及其享受的尊荣。

  第四章叙述韩侯迎亲。这一章铺陈女方高贵的出身家世和富贵繁华的迎亲场面,烘托出热烈的喜庆气氛,再现了贵族婚礼的铺张场景和风习,也表现了主人公的荣贵显耀。

  第五章重点叙述韩国土地富庶,河流湖泊密布,盛产水产品和珍贵毛皮。这些叙述从蹶父选婿引起,以韩姞满意作结,虽然叙述重点转移,却与上章紧紧钩连,不显突兀,收过渡自然之妙。

  第六章叙述韩侯归国,成为北方诸侯方伯,建韩城,施行政,**百国,作**屏障,并贡献朝廷,与首章册命遥相呼应。

  全诗的主题是颂扬韩侯,颂扬他接受王国重要**使命,肩负作为王国屏障安定北方的重任,表现周王的优宠和倚重,公卿对他的尊慕和礼敬,诗中渲染的他的富贵荣华以及他的权威,都与他的****密切联系。没有他的****和作用,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这是一篇歌颂接受国家重任的大臣的颂歌。其中,饯宴、迎亲的场景描写,是诗中的插部,用以烘托主人公的高贵荣显,并使全诗波澜迭兴,有张有弛,有明有暗,有庄有雅。相映成趣。

  此诗颂美一个荣显的诸侯,却没有溢美之辞,而只是叙述事实,铺陈事物,或正面描述,或侧面烘托,落笔庄重大方,不涉谄谀,也不作空泛议论,这在颂诗中是特出的。

  全诗六章,各章重点突出,但前后钩连,结成一体;内容相对集中,而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无割裂枝蔓之累,其结构亦可资借鉴。

  此诗的语言风格也变化多姿。首章叙述周王册命,其语言如《尚书》用语般典重古奥;第二章叙述周王赏赐,铺陈华丽,以见恩宠之隆;第三章以下间用叠词、口语,描写有声有色,写得生动活泼。一诗之中,语言风格三易,即俗谓“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8)

——文言文《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答案

文言文《上枢密韩太尉书》阅读答案1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游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足(3分)

  A. 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称: 相称,符合

  B. 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 气: 人的气质、修养、精神力量

  C.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 冠: 位居第一

  D. 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益: 增加

  7.下列“其”字的用法与“不足以激发其志气” 指代内容相同的一项 (3分)

  A.称其气之小大 B.听其议论之宏辩

  C.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 D.偶然得之,非其所乐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2)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9.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气”指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养气”。(5分)

  答案:

  6.D (益:更加)

  7.答案:D. 自己(A.孟子 B.欧阳公 C.欧阳公)

  8.答案

  (1)(我)认为文章是“气”的表现,但是文章并非通过学习写作技艺就能写得好,而“气”经过自身的内在修养却能得到。

  (2)太尉如果认为可以教育好就请您屈尊指教我,这更是我的幸运了。

  9.答案:①“气”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综合气质。②“气”可以通过游历名山大川扩大见识,③结交英雄豪杰,④拜见大家等方式加强修养得到。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9)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赏析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代: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赏析:

  这是一首调笑诗。诗的首联是写江南秋景,说明怀念故人的背景,末联是借扬州 ***桥的典故,与友人韩绰调侃。意思是说你在江北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颓废喧哗的地方更让诗人怀念对面江南的青山绿水。

  唐文宗大和七年四月到九年初,杜牧曾在淮南节度使(使府在扬州)牛僧孺幕中作过推官和掌*,和当时在幕任节度判官的韩绰相识。这首诗当是杜牧离扬州幕府后不久寄赠韩绰之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大和九年秋或开成**秋。杜牧在韩死后作过《哭韩绰》诗,可见他与韩绰有深厚的交谊。

  前两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回忆想像中江南的秋日风光:青山一带,隐现天际,绿水悠长,迢迢不断。眼下虽然已到深秋,但想必温暖的江南草木尚未凋零,仍然充满生机吧。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但整个气候风物,实与江南无异;不少诗人有“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说明扬州在当时人的心目中,简直是花团锦簇,四季如春;而诗人此刻正在北方中原地区遥念扬州,因而他自然而然地将扬州视为风光绮丽的“江南”了。“草未凋”与“青山”、绿水组合在一起,正突现了江南之秋明丽高远,生机勃勃的特征。诗人非常怀念繁华的旧游之地,在回忆想像中便赋予扬州以完美。这两句特意渲染山青水秀、草木常绿的江南清秋景色,正是要为下两句想像中的生活图景提供美好的背景。而首句山、水相对,“隐隐”、“迢迢”迭用,次句“秋尽江南”与“草未凋”之间的转折,更构成了一种抑扬顿挫,悠扬有致的格调,诗人翘首遥思、怀恋繁华旧游的感情也隐约表达出来了。

  “***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的三四两句美景落到旧日同游好友韩绰身上,点醒寄赠之意,趁此表现出扬州特有的美景佳胜,和自己对它的怀念遥想,诗人将回忆之地集中到“***桥明月夜”,因为此景最能集中体现扬州风光繁华独绝、浪漫美丽。***桥,是唐代扬州城内桥梁的总称,所谓“***桥明月夜”将活动场所集中在小桥明月,实际上等于说扬州明月夜,更加突出扬州的“江南”水乡特点,杜牧在扬州作幕的两年中,经常于夜间到十里长街一带征歌逐舞,过着诗酒流连风流放纵的生活。当时韩绰想必也常与诗人一起游赏。诗人设问:

  此时此刻,你在***桥中的哪一桥上教歌女伎倡们吹箫作乐、流连忘返呢?“何处”应上“***桥”,表现了想像中地点不确定的特点,且以问语隐隐传出悠然神往的意境。这幅用回忆想像织成的月明桥上教吹箫的生活图景,不仅透露了诗人对扬州繁华景象,令风流才子们醉心不已的生活的怀恋,而且借此寄托了对往日旧游之地的思念,重温了彼此同游的情谊;既含蓄地表现了对友人的善意调侃,又对友人现在的处境表示了无限欣慕。


上枢密韩太尉书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0)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译文:

  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

  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

  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

  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

  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

  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

  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

  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

  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

  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

  在出巡的*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

  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

  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

  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注释:

  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

  裴回:即徘徊。

  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

  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赏析:

  赏析一

  姜夔此词,前有小序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 ;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词先从听蟋蟀者写入 。“庾郎先自吟愁赋 ”,庾郎 ,即庾信,曾作《愁赋》,今已不传,此似指《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之作。杜甫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骚人夜吟 ,已自愁情满怀,更那堪又听到如窃窃“私语”的蟋蟀悲吟呢!从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露湿”三句是空间的展开,目的是藉以触发更广泛的人事。铜铺,铜做的铺首 ,装在门上衔门环;此指门外。石井,此指井栏边。说蟋蟀鸣声在大门外;井栏边,到处可闻 。“哀音似诉 ”,承上“私语”而来,这如泣似诉的声声哀鸣,使一位本来就转侧无眠的思妇更加无法入梦了,只有起床以织布来消解烦忧(蟋蟀一名促织 ,正与词意符合)。于是蟋蟀声又和机杼声融成一片。这几句遗貌取神,离影得似,妙在如“野云孤云 ,去留无迹”(《张炎《词论》》)。词中的蟋蟀的鸣声为线索 ,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到一篇中来。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的**与南宋**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思妇怀念远人的心情。面对屏风上的远水遥山,不由神驰万里。秋色已深,什么时候才能将亲手织就的冬衣送到远方征人的手中?秋夜露寒,什么时候征人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 ?远人遥隔,如今只余一人对影自怜,又有什么情绪来寻欢作乐呢?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

  下片首句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被后人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 ,脉络暗通。寒窗孤灯,秋风吹雨,那蟋蟀究竟为谁时断时续地凄凄悲吟呢?伴随着它的是远处时隐时显的阵阵捣衣声 。“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

  以下“候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客馆,可以包举谪臣迁客、士人游子各色人等;离宫,可以包括不幸的帝王后妃、宫娥彩女。这些飘泊者、失意者,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在国怀乡愁绪袭扰心以上极写蟋蟀的声音处处可闻,使人有欲避不能之感 。它似私语,似悲诉,时断时续;它与孤吟声、机杼声、砧杵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让人听到一组凄婉哀愁的交响乐。“豳诗漫与”,词人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而与友人张鎡《满庭芳》词中“八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意境相若。然细加品味,正如陈延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的确,这是这阕大型交响乐中的一支小小插曲,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所以当这种天真儿女所特具的乐趣被谱入乐章之后,并不与主旋律相悖逆,反倒使原本就无限幽怨凄楚的琴音,变得“一声声更苦”了。以乐笔写愁然,正是白石词的匠心妙用。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赏析二

  这是一首以歌咏蟋蟀而著名的词篇。词中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被幽囚的**和捉蟋蟀的儿童等等,巧妙地**到这一字数有限的篇幅中来,层次鲜明地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仅有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的**与南宋**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观实。“离宫吊月”等句所寄寓的家国兴亡之叹是比较明显的。

  词的写法很有特色。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富有音乐性,二是富有层次性和节奏感。所谓富有音乐性,就是说,读者在读过这首词以后,除了通过文字进入词的意境以外,同时,又象是听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一般,获得了音乐上的美感享受。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是从蟋蟀的哀鸣声中获得灵感,并且从音乐这一角度展开联想,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蟋蟀的哀鸣声、诗人的吟诵声、思妇的织机声、捣衣的砧杵声、被囚者的悲叹声、儿女们的欢笑声以及哀苦的琴声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首短小的词里,几乎可以使读者听到或联想到夜里所能听到的一切声响。当然,词中出现的种种音响,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或机械的再现,而是作者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得到的感受,即感情反映,通过诗歌这一形式而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象。从音响和音乐这一角度来进行艺术构思,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序中说得比较清楚:“闻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功父先成,辞甚美。余徘徊***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由于夜间只闻蟋蟀之声而不见其身形,从“声”这一角度构思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新颖的。还有,词的最后两句写道:“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所谓“写入琴丝”,也就是把词中所写到的各种音响形象全都谱成乐曲,由琴弦弹奏出来。这说明,词中所写到的一切声响,都已经过作者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姜夔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于谱曲,至今还保留他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板眼符号,所以虽然有人经过努力已经译成简谱,却仍不能恢复宋时歌唱的**。但是,我们却从这首词里听到了他用文字捕捉到的种种音响,以及用文字谱写成的优美旋律。这首《齐天乐》,实际上就是一曲由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

  所谓富有层次性(或节奏感),就是说,这首词从音乐这一特性来讲,作为发展音乐主题的全曲结构是层次清楚而又谨严的。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词是一个变奏曲的结构,除引子。(或称呈示部)和尾声(或称尾曲)以外,中间共有四段变奏,这四段变奏,还可分为变化部(前两段)和再现部(后两段)。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结构层次逐一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首词的引子实际只有两句:“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前一句写的是诗人的吟诵声,意即通过诗词来表现人间的愁苦。后一句写的是蛩音,即蟋蟀的哀鸣。吟赋,已愁苦难堪,更何况又加之以凄厉的蛩音?从“先自”到“更闻”是感情的层进,是人蛩杂写,二者相互烘托、融合,奠定全词的基调,构成全词的主题。从“露湿铜铺”到“都是曾听伊处”是第一乐句(或第一段),是蛩者的变奏。在吊有铜环的门边,在布满苍苔的井口,总之到处都是一片蟋蟀的鸣声。从“正思妇无眠”到“甚情绪”是第二乐句,是人声的变奏。写的是孤栖独处的思妇,听到蟋蟀的哀曲,想起远征在外的丈夫,赶快起身寻找织布的机梭,以便为丈夫织一身御寒的衣服。“曲曲屏山”二句暗写“壁间蟋蟀有声”,并与思妇的'“独自夜凉”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实际上把人声与蛩声这两个不同的乐思交织在一起,汇合**声、机声、蛩声三者难以区别的和弦,使乐曲出现了阶段性的**,并以“甚情绪”这样抒情性旋律作短暂的休止,使主题得以初步发展,变化部到此完成。过片,从“西窗又吹晴雨”到“相和砧杵”是第三乐句,作人声与整音汇合的变奏。写的是在人声、机杼声、蛩声之外,突然又增添了风声、雨声、砧杵声。在这一系列声响的间歇,可以听到断续的蟋蟀声,似乎是在为那特别响亮的捣衣的砧杵声作伴奏。从张炎开始,历代词人都同声赞赏这换头一句“曲之意不断”,并由此得出结论说“作慢词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从乐曲这一个角度讲,当然也应如此。音乐的主题不仅于此应再度出现,并且还要有所变更。人的哀叹与蟋蟀的悲鸣,到此形成强烈对比与互相排斥,同时还要为矛盾的解决做好准备。从“候馆迎秋”到“别有伤心无数”是第四乐句,是人世愁苦哀叹声的大变奏,写的是客馆离人的长吁,被幽囚的**的悲叹,把乐曲推到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思想高度,形成全曲的**,结束了再现部。“豳诗漫与”到终篇是尾曲,在完美结束之前,乐曲又出现了新的不安与不协;“世间儿女”捉蟋蟀的灯笼之光与欢乐之声,同“离宫吊月”的悲叹形成“对抗力量”,形成极强的对照。就思想讲,这几句构成了对南宋苟且偷安,不图进取,而只顾寻欢逐乐这一可悲观实的批判。这种批判,从侧面衬托并深化了主题。

  下面,紧接着是旋律的直线下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这一旋律,是在情绪高度激发之后,形成情绪的转折,它通过抒情性很强的琴声,弹出了词人难以抑止的悲愤,终于以深沉悲苦的音调,结束全篇。

  评解

  这首词的主旋律是个“愁”字,沿秋色、秋声、秋思运笔,布置意象,形成“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特色。上阕有庚信《愁赋》比兴,使秋声、秋思宕向深处,丰富内涵。下阕用砧杵之声比兴,写候馆、离宫,其“别有伤心无数”暗指四十年前被掳到北方去的宋室君臣,他们在囚禁中迎秋吊月,又有何感。“豳诗漫与”句巧妙地将上文一齐收拢。“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陈廷焯的说法是“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有心人之苦”。“一声声更苦”,结语余音袅袅。此词题材虽小,立意却比较高,意境也深沉开阔得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