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育随笔(通用6篇)
大班教育随笔(通用6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那么,怎样才能写好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育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育随笔 篇1
午饭后孩子们都喜欢跑到图书角拿书看,先吃完的小朋友可以拿到喜欢的书,这也提高了孩子们吃饭的速度,不讲话,不挑食才能吃的快,这个图书角作用可真不少呀,一天午饭后,田丰迅速的跑到图书角,很兴奋地拿起《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一会孩子们都陆续的吃完饭了,一张张小椅子在田丰旁边放下来,大家都围着他,和他一起看恐龙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也有别的小朋友拿着喜羊羊的书,组成另一支队伍,场面很是热闹,秩序井然。
我很高兴,大家能不吵不闹,友爱的分享图书,我决定丰富我们的图书角,当然,还是要家长们多多支持才行,首先我和孩子们讲读书的益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们知道自己读自己的一本书好呢,还是和别人交换读两本书好呢?经过我的引导,孩子们会将家里的书带来,和别人交换着翻阅,这样我们的图书角更加丰富了,而且,很多小朋友的书在家里爸爸妈妈都讲过,对其中的故事已很了解,他们还可以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亲身体验一把小老师呢。
大班教育随笔 篇2
大班的音乐课开始了,我正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唱歌,这时听见很难听的噪音。我仔细听了一下,是曾一胜、张奕铭的声音,我终止了音乐。就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唱歌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听到刺耳的声音。”小朋友们都说听到了,他们的同位也指出是他俩,而他们俩竟然不承认。大家都说:“老师,让他们俩罚站。”看小朋友们个个欢呼雀跃,神情异常兴奋,我不禁陷入了思考……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幸灾乐祸的心理?我想这和我们老师平常的教育息息相关。由于,老师平时在教育活动中有意或无意地有过这种批评幼儿的行为,教师有时烦躁,表现出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发生同类现象时,孩子为了迎合老师就会说出这样的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既尊重孩子,又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在孩子犯错时,用正确的态度和合理的方式,和孩子共同分析犯错原因,从而提高孩子的评价能力。也树立了老师良好的形象。
大班教育随笔 篇3
幼儿年龄小,安全意识差,并且缺乏生活经验,见了新鲜事玩得高兴。他们敢于冒险,所以我要提高警惕心。
把握好幼儿安全这一关,做到及时预防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根据多年的经验,我总结出必须做到三勤,即:口勤、眼勤、手勤。口勤就是反复跟幼儿讲解,时刻提醒,把安全时刻挂在嘴边。眼勤就是把每个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掌握在你的视线范围以内,才能杜绝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手勤就是发现身边的危险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不存在危险隐患,这样才能让孩子玩得开心、踏实,才能让家长满意、放心。
我们各项工作才能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
大班教育随笔 篇4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们往往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总是特别感兴趣,并且积极参与其中。一成不变,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是不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兴趣的。我认为只有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更好地实现“每个儿童都能自主发展”。
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我家的小池塘》。这首儿歌主要是看图发挥想象力。首先,我让孩子们自己想象,然后,我出示汉字:“抱”、“摇”,并让孩子们做一做动作,自己表现自己的风格。有的孩子动作形象生动,表现得很好,这首儿歌我只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就能够流利地朗诵了。
这节课的学习,很好地带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表现得都非常棒。特别是余佳灿小朋友表现的很突出。回答时声音响亮、清楚。由此看来,根据语言动作表演,以及生动形象的教具,带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必定会让教学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大班教育随笔 篇5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比较弱,加上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又很多,为了鼓励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家长们平时多注意给孩子提供自理自立的良好机会。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为比赛叠衣服。目的是通过竞赛活动……
由于幼儿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比较弱,加上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又很多,为了鼓励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家长们平时多注意给孩子提供自理自立的良好机会。我们幼儿园开展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为主题的幼儿自理能力比赛活动,活动内容为比赛“叠衣服”。目的是通过竞赛活动的开展,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10月14日下午,幼儿自理能力大比拼活动在加油和鼓励声中开始了,比赛过程激烈异常,每位参赛的幼儿都卯足了全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坐在四周观看的幼儿个个不甘示弱,为参赛的幼儿呐喊助威,加油声震耳欲聋,整个赛程进行得如火如荼。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孩子们都井然有序的开始了自己的“工作”,瞧,孩子们一个个动作迅速忙着叠衣服,一会儿便把自己的衣服叠的整整齐齐,一个个迫不及待地把成果报告给老师,小手举得高高的,小脸上充满自豪的笑容。此次活动不仅锻炼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也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自己劳动的快乐,整个活动进行地非常成功。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也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协作,相信在家园共同努力下,孩子们的自理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大班教育随笔 篇6
托班幼儿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这属于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年龄的孩子处于绝对“自我中心”状态。在游戏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见别人有的,自己总是想要。
我们在品德教育中,“以理服人”本是我们应恪守的教育原则,讲故事也是幼儿教育常采用的方法。那么为什么会让我们感觉有的孩子似乎“屡教不改”呢?想起教育学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此时我深深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大家都碰到过类似的情况,托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一个孩子哭着想要别人手中的玩具小熊,老师一看小熊没有了,就拿了个玩具小猫,摇着递了过去,这个孩子立刻破涕为笑,和老师一起高兴地玩着玩具小猫。这时一个玩小熊的孩子放下小熊去拿小猫,紧跟着,玩小熊的孩子纷纷换成了小猫。可以想像,这些小不点连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楚的心理水平上,我们去给他们讲一些抽象的道理,他们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在幼教工作的期间,我看到一位老师是这样的:她对一个抢玩具的孩子说“你把宝宝的玩具抢走了,他没有了怎么办?”老师本意是想通过这样让他具体地看到“别人没有了”,从而知道“自己不对了”。而孩子却很坦然地说去那儿拿一个(那儿即玩具架)。这就更清楚地说明此时孩子还不具备“因为我抢了,所以他没有了。”这样的逻辑推理能力,也还不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因此,有时我们绞尽脑汁编的故事也往往会感到白费心机。对孩子的教育本来就不是一加一必然等于二的结果,如果让孩子形成了逆反心理,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与家长沟通联系,摆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注意随机引导。孩子的不良习惯许多是在自小的养育中就开始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成人对孩子的爱往往是单向的。这种单向的爱,使孩子只会享受家人的关怀、照顾,而不知道还要去关心别人。我们要根据幼儿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在日常生活中耐心持久地加以引导,如引导幼儿能将好吃的、好玩的与他人分享,让幼儿逐渐体验到除自己以外还有他人的存在,让幼儿逐渐摆脱“自我中心”状态。
模仿是3—4岁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我们可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比如当有的孩子听了对方的请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给同伴玩时,成人则就以和幼儿平等的身份,去帮助幼儿共同游戏的方法,如:“咱俩一起玩吧?”“你先玩,过一会儿再给我们玩。”等等,让幼儿从简单地进行模仿,逐渐变为自己成功交往经验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孩子负面的行为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