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精选14篇)
平面镜成像 篇1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立足在物理走向生活、生活走向物理的思路上。在复习上节课基本概念(如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出发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状态。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物理。
【教学器材】
平面镜、手电筒、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及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
(5)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法】
引导、设问、点拔。
【学法】
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教师手掌中放一块1dm2大的平面镜,背对学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
提问:我没看大家,怎么会知道你们的表现呢?
镜子能发生光的反射,那么,什么叫做光的反射呢?出示幻灯片1。
幻灯片1 不知大家有没有玩过这样一个小游戏,下课用小镜子照同学,可太阳光在教室外面,你是怎样把光照到同学的脸上的呢? 演示实验:用手电照玻璃。 提问: 大家知道光的反射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那么,你能举出我们生活中利用反射现象的实例吗? 师:对平面镜大家太熟悉了,我们每天早上都要用到,学校在大厅里放了大的平面镜就是为了方便大家。关于它的成像大家有什么疑惑点吗? 学生思考,说理由,提出问题。 板书:平面镜成像。 分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小组内分工,边讨论、边设计探究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探讨最佳的设计。 2.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引导、点拨。 师生评价、交流:小组选代表上台演示探究过程,得出结果。(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 知识点总结: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大小相同。(等大) 出示幻灯片2。 师问:a点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哪些光线射到了平面镜上? 学生选其中一条入射光线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再选另一条入射光线,并画出它的反射光线。 提示:两条反射光线能否相交?如人眼恰好在这两条反射光线的路径上,画出一只眼睛。人眼是根据光线直进的经验来判断物体的位置的,逆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向镜内看去,觉得光线好像是从镜后的a’处射来的。 学生画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得交点a’。 指出这个点在镜后实际并不存在,不是反射光线的交点,而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的交点,是一个虚像。 补充知识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板书) 平面镜知识的拓展:(出示幻灯片3)。 师:利用手面镜来改变光路的例子还有很多。如电影《地道战》中游击队员使用的潜望镜就是一个典型的应用。那么潜望镜中的平面镜是怎样放置的? 课堂教学小结与延展: 1.学生总结:今天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能力、知识等)收获最大?在探究中你是怎样进行的呢? 2.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下图中物体所成的像。(出示以下幻灯片4) 3.学生范读:“sts:凸面镜和凹面镜”后布置作业: (1)根据所学知识自制一潜望镜。 (2)探究“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的规律”。 要求:①器材自己选定。 ②要有完整的探究报告。 ③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特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 技能目标 学会作图法 重 点 特点 难 点 “像”的概念,区别实像和虚像 教学过程 复习 1. 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3. 光路可逆 导入 学生 观察课本P54照片 设问 湖中的倒影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与湖面上的景物对称? 展示 表面平的镜子、玻璃板、表面抛光的金属板、平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明塑料片等都能产生与物体对称的影子。 这类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新课 一、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实验1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1 记录 将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连起来, 量出蜡烛到镜面的距离和蜡烛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实验2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2 观察 比较描画与原画的大小、左右和朝向关系 结论 虚像、对称、大小相等 练习 课本P56思考与练习1.2.5. 二、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 课本P54-P55 发光点S发出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镜面后的S'。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人眼感到反射光线是从镜面后的S'发出的,好像S'在发光,S'实际没有光线射出,它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物体上的每一点都会在平面镜中形成一个相应的虚像点,在平面镜中就形成了物体的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演示 作图法 利用物像对称性先决定像点位置,任取两根发散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用虚线表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提问 如果入射光线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情况会怎样? 练习 活动卡P36思考和讨论1.2. 课本P56思考与练习3.4.6. 三、平面镜的应用 阅读 课本P55 平面镜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练习 活动卡P37探究1.2. 3. 小结 1. 平面镜所成的像特点 2. 平面镜中的虚像的产生 3. 平面镜的应用 作业 活动卡P38家庭实验1.2. 板 书 一、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二、原因 1.光的反射 2.光路可逆 三、应用 课后记录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特点 2.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知道潜望镜、万花筒的光学原理 技能目标 学会作图法 重 点 特点 难 点 “像”的概念,区别实像和虚像 教学过程 复习 1. 光的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 3. 光路可逆 导入 学生 观察课本P54照片 设问 湖中的倒影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与湖面上的景物对称? 展示 表面平的镜子、玻璃板、表面抛光的金属板、平静的水面、大理石及透明塑料片等都能产生与物体对称的影子。 这类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子称为平面镜。 新课 一、平面镜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实验1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1 记录 将蜡烛和蜡烛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连起来, 量出蜡烛到镜面的距离和蜡烛的像到镜面的距离。 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实验2 内容 活动卡P35实验2 观察 比较描画与原画的大小、左右和朝向关系 结论 虚像、对称、大小相等 练习 课本P56思考与练习1.2.5. 二、平面镜中的像是如何产生的? 阅读 课本P54-P55 发光点S发出的光束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于镜面后的S'。因为光的直线传播,人眼感到反射光线是从镜面后的S'发出的,好像S'在发光,S'实际没有光线射出,它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物体上的每一点都会在平面镜中形成一个相应的虚像点,在平面镜中就形成了物体的像。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 演示 作图法 利用物像对称性先决定像点位置,任取两根发散光线并画出反射光线。(用虚线表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提问 如果入射光线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入,情况会怎样? 练习 活动卡P36思考和讨论1.2. 课本P56思考与练习3.4.6. 三、平面镜的应用 阅读 课本P55 平面镜作用:1.成像2.改变光路 练习 活动卡P37探究1.2. 3. 小结 1. 平面镜所成的像特点 2. 平面镜中的虚像的产生 3. 平面镜的应用 作业 活动卡P38家庭实验1.2. 板 书 一、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4.像和物体对镜面来说是对称的。 二、原因 1.光的反射 2.光路可逆 三、应用 课后记录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二章光现象第三节的教学内容。现就教材、教法、学情、学法和教学过程五方面谈谈对这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 “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引导发现法以及集体思考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 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 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照镜子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 、“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实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 同学们会在实验盒发现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注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实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看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学生重新陷入思考、分析、讨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开始时的实验。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立即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习,以纠正学生由经验得出的错误认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习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习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习 6、板书设计 六、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面镜成像原理: (1)像物大小相等; 光的反射规律 (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 1、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 “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习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引导发现法以及集体思考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 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 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在板书课题之后,我提出问题:“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及照镜子的感受,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一问题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 、“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实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 同学们会在实验盒发现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注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实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看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学生重新陷入思考、分析、讨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开始时的实验。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立即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习,以纠正学生由经验得出的错误认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习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习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习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习 6、板书设计 三、 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 2、面镜成像原理: (1)像物大小相等; 光的反射规律 (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学习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 学习难点: 虚像的概念 教具学具: 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凹镜、凸镜、激光演示器. 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 导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合作探究 (一)认识平面镜 生活中常用的镜子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 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叫做 。 (二)现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 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 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三)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先阅读课本p77的实验方案,明确探究过程,思考后回答: ①实验利用玻璃代替平面镜是因为: 。 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因为: 。 2.分组实验,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课本相应位置和表格中。 3.归纳结论: 结论: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是: ①像和物体的大小 . ②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 .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4.针对训练:身高 1.6 m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 m,他在镜中的像高 ,像离镜 ;当他后退0.5 m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分别是 、 。 (四)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认识所成像的性质 1.在图中蜡烛的火焰上取一发光点s,思考: ①s能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 ②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有多少条? 2.从无数条光线中任意选出两条光线,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做出其反射光线,思考:这两条反射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 3. 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由于人的眼睛总以为光是沿直线传播,因此会沿着直线去寻找发光点的位置,把这两条反射光线用虚线向镜后反向延长,得交点s′。s′是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镜子后面实际上并没有这个发出光线的点,所以s′叫 像。 (五)了解平面镜的应用 1.利用平面镜成像的: 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 (六)认识凸面镜和凹面镜 1. 凹面镜的作用: 2.凸面镜的作用: 二、自我小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1.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都 ; (2)像与物体大小 ; (3)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4)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2.平面镜成像作图 法一: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法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 3.平面镜的应用 1.医生检查牙齿的平面镜是利用了平面镜 。 2.太阳能电站的平面镜是利用了平面镜改变 。 我还有的疑惑是 三、当堂训练: 必做题 1.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这个实验中( ) a.玻璃板后的那支蜡烛应该比点燃的那支蜡烛小 b.若把点燃的那支蜡烛移近玻璃板,像变大 c.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变大 d.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图1 2.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与 ( )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有关 b.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物体的大小有关 d.物体放的角度有关 3. 如右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象,则实际时间是 ( ) a.9时40分 b.2时20分c.4时10分 d.7时50分 4.在距离平面镜8 cm处点燃一支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镜____________ cm;若将镜移到原成像的位置,则像向后移动___________cm。 5.当人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选做题 6.在图2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7.如图3所示,有一根与水平地面成60°的棒,如果要使棒在平面镜里的像和棒垂直,平面镜应该怎样放置? 图2 图3 图4 8.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当一小球在镜前某一高度自由落下,如图4所示。则它在镜中的像沿__________方向运动。 四、 课堂作业 课本p15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五、我的反思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一、说教材 本节是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光的传播和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对光的反射的延伸,是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节“平面镜成像特点”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在通过实验得出平面镜成像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中的成像问题学生在经历此探究过程中,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这个认识中由于视觉的问题存在一个误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在实验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把此问题纠正过来。教学中,要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对平面镜成像成像的规律学生易受到错误生活经验的影响,不能正确的了解镜中像和物体关系,特别是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不能正确理解。在探究实验中让学生通过观察镜中像和放在镜子后与物体大小相同的物体重合了,来体验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同时通过强调人眼对远近的物体大小感觉不同来加深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的了解。其次学生不能正确的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的现象,通过在像的位置放在一个光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来正确认识虚像。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动手与合作能力与习惯。 三、设计思想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等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习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去获得答案。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生活、解释问题。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和处理。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活动, 难点:虚像概念的建立过程。 六、教学手段 本课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分析论证等实验探究的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具体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讨论.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法一: 提问:水中的蜡烛能燃吗? 演示实验:把一块玻璃立在桌子上。在玻璃的前方放一只蜡烛,在玻璃的后面,放一只盛水的大玻璃杯。玻璃杯和玻璃之间的距离,要和蜡烛到玻璃之间的距离完全相等。拉上窗帘,使屋子变暗,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望去,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蜡烛正在水中燃烧。 提问:你能解释一下吗? 同学们想知道这神奇现象的原因吗? 法二:猜谜语:“表面平平的一块镜,你对它笑来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变鬼脸它就对你变鬼脸”。(镜子) (二)、新课教学 1、平面镜成像特点 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实践:拿起桌面上的镜子照一照。 提问:你在镜子里看到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 教师边演示边介绍镜中的像。 请学生继续观察镜中的像,并前、后、左、右移动平面镜,观察平面镜中像的变化。 教师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用玻璃板作平面镜?用镜子做该实验有什么不方便? 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系吗? ③我们怎样确定像的位置?像是否真实存在? ④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关系? ⑤实验过程中,刻度尺有什么作用? ⑥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⑦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左右、上下与物体是否一致?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2.平面镜成像原理 让学生回忆“猴子捞月亮”的故事。 提问:猴子最终有没有捞到月亮?为什么? 人眼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是因为由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入眼中,引起了视神经的感觉,并不是光从眼睛发射向物体的。 如图所示,人眼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来判断物体位置的。人能看到像是因为有光线入人眼。点燃的蜡烛上p点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pa、pb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e1a、e2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p′点,人就会感到p′点是一个“发光点”,而p′点就是p点的虚像。同理,蜡烛上的其他点也都能在平面镜内产生对应的虚像点,它们共同组成了蜡烛的虚像。因此,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发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所形成的。(这是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八、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2)像与物等大;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认证(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九、布置作业 :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球面镜”部分。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的思路是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对教师来说,实验探究课是一节非常难以驾驭的课,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到进行实验探究,都有相当的难度。尽管探究的目的非常明确,无非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但学生初次学习物理对物理中的科学探究过程还不是非常熟习,特别对制定实验计划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认真考虑并进行积极突破的问题,必要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克服难点。学生根据实验的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猜想,在此教师只要引导好学生打开他们的思路,使学生能大胆的进行猜想。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不要评价对与错,只是引导他们,使其想法尽量合理。但在探究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好,即不能失控,也不能出现包办的现象。 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学生的感受就能说明一切。课后,一名学生深有感触的说,上这样的课,就知道怎样去学了,也会学了。还有的学生说,假如能经常地这样去训练,那我们对科学实验探究的兴趣,必超过对足球、对电子游戏的迷恋。因为他们急于去探究科学的奥妙。所以,这节课没把重点放在知识结论上,而是放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上,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体验正确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这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认为比较成功的一面。虽然有些问题还不能用现有的知识来解决,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本身就是探索。这种以实验探究为手段,让学生自己解开科学之谜的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 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 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 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 ——必须使平面镜后面的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非常好![激疑] 那么现在镜后的替身物射出光线为什么没有透过平面镜进入人眼? ——被涂在平面镜后面的漆挡住,光线无法透过平面镜。 那么怎么办? ——把涂在镜后的漆刮掉。 想一想,有没有其它办法? ——换成平滑的白玻璃做。 好!现在拿出平滑的白玻璃,再选择器材试一试实验。[学生选择器材实验]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像较弱,看不清。 同学们,笔的像比较弱,看不清楚,你有办法让物体所成的像明亮起来? ——增强光的亮度(照度)。用点燃的蜡烛做。 同学们,试试看。 [学生选择器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实验时间长,点燃的蜡烛烧短了,像比替身物短了;(二)蜡烛不容易放置,有倾斜、有倒下,不易操作] 同学们实验过程中有没有困难和问题。 ——点燃的蜡烛时间长烧短了,像比物短。 ——蜡烛不容易放竖直。 ——蜡烛容易倒下。 想什么办法改进实验呢?看看里面桌还有什么器材。[两把手电筒] ——用手电筒作为物体,代替蜡烛。 你们再试一试看。 [有的学生没开亮做,像较弱,看不清;有的学生开亮手电筒,但灯光竖直向上射出同样效果不好] 同学们,手电筒的像为什么比点燃的蜡烛的像弱;看不清楚,动一动脑筋,有没有办法使手电筒成的像明亮起来? ——把当作物体的手电筒开亮,并把手电筒的头旋下来做。 对,这样可以增强光的亮度。再来试试看。 [启发]作为替身物的手电筒(没开亮的)应移到什么位置上。 ——直到看上去它与开亮的手电筒的像完全重合。 [学生的主动积极探索实验,几经挫折,实验成功后能很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成功后的成就感。] 平面镜成的虚像与物体的大小? ——等大。 实验验证: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把上面实验放在白纸上做,只要记录两手电筒和玻璃的位置。改变开亮手电筒的位置,重做上述实验两次。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实验中两手电筒的位置。 分析实验记录: 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到玻璃板的距离。 连接每次实验中两把手电筒的位置,观察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得出实验结论] 5、交流与评价: (1)、同学们各自的探究结果是否相同? (2)关于平面镜成想的特点还有那些猜想?准备怎样去验证它? 学生课后自己探究: (1)改变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像的大小是否改变?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左右相反的吗? 三、课堂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虚像; (2)像与物等大; (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左右相反。 2、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以下要素(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可明确): (1)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试验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认证 (6)评估 (7)交流与合作。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在理解科学探究的情况下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包括探究的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结论) 自读教材“凸面镜和凹面镜”部分。 教学说明: 本课体现了科学家在进行科学探究时从问题-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的过程。所以,一方面要防止出现学生盲目探究,教师要引导;另一方面要避免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怎么样”、“应该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可在思考方向上给以启发、点拨,最后还是要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解决。平面镜成像 篇2
平面镜成像 篇3
平面镜成像 篇4
平面镜成像 篇5
平面镜成像 篇6
平面镜成像 篇7
平面镜成像 篇8
平面镜成像 篇9
平面镜成像 篇10
平面镜成像 篇11
平面镜成像 篇12
平面镜成像 篇13
平面镜成像 篇1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