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1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

  1、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国际:英国开展工业**。为了开拓**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英国准备侵略**。

  **:清**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实行闭关锁国**。

  (2)直接原因

  走私鸦片: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走私鸦片

  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对**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2)扩大:1841年强占**岛,威逼广州;清朝国将领海龄等抗英殉国

  (3)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下关江面,清**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4)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割**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 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和**完整遭到破坏,**由一个**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地半封建国家

  (半**地,是从国家**来说。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但实际上**、经济、外交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的**和**的社会。是一种倒退。

  半封建,是从社会形态来说。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经济、**、思想文化等因素产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客观上是一种进步。)

  (2)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和人民大众(包括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 ****任务和**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历史的转折点。

  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进入资产阶级****时期。

  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阶段:旧******时期和新******时期。比较:

  时期 资产阶级****任务 **阶级 指导思想 **目标

  旧******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 资产阶级***

  新****** 反侵略反封建 无产阶级 ***** ****

  (4) **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向**学习”的新**萌发。新**实质是向**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5) 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列强要求进一步打开**市场 ,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英法等国向清**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

  2、经过

  1856年,英俊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请**签订《天津条约》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火烧圆明园,并签订《**条约》

  《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后定为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到***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条约》主要内容:①清**承认《天津条约》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

  3、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丧失大片**,**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害

  (2)清**开始被列强**,中外****公开勾结,共同****人民的反抗

  (3)**半**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2

  一、**古代的农耕经济

  1、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①精耕细作(生产工具的进步、水利建设、男耕女织的模式、农书)②土地**(井田制、土地私有制)③**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从生产**形式看,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从土地**看,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基本的土地**;从农业生产结构看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从农耕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看,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2、农耕时代的手工业:①主要成就(金属冶炼、防治、制瓷) ②发展特征:手工业发展与农业紧密结合,并且受到农业的制约;各种手工业经营形式相结合;官营手工业长期处于支配地位;**者在**上的一贯影响,导致手工业发展具有落后性,规模有限。

  3、农耕时代的商业:①商业发展概貌(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表现、城市的繁荣与发展、重农抑商**、资本**萌芽的发展)②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古代**的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市场交换不能动摇封建经济**,为资本**发展创造条件;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的压抑和**之下。

  二、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世界的冲击

  1、新航路的开辟:①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海上通道 ②整体世界开始形成

  2、欧洲***的扩张与掠夺:①早期**的特点②荷兰与英国的**扩张③**扩张与掠夺的影响

  3、工业**:①工业**的进程(蒸汽时代、电气时代) ②工业**的影响(经济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

  4、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①对**资本**国家的影响 ②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影响③对**地半**地国家的影响

  三、工业文明对**社会经济的冲击(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1、传统经济结构的瓦解:①瓦解原因(列强攫取经济**、商品倾销)②表现(小农经济破产、新的经济因素出现)

  2、民族工业的产生与曲折发展:①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背景与表现)②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重要发展阶段、发展原因与阻碍因素) ③资本**在**近代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3、**近代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①地位: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先进生产力,毕竟得到发展。

  ②积极作用:作为新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又引起其他的社会变动;

  ③局限性:作为半**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难以**发展起来,因而并没使**走上近代化道路,**近代化举步维艰。

  4、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①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习俗(服饰变化、习俗改变、饮食起居、大众媒介等方面的表现、与**经济的关系)②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铁路建设、水运和空运、邮政发展、电报和电话,注意与工业**成果的关系)

  ③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大力提倡和引导、外来文化的影响、中西文化的交融。

  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1、****经济体制的建立:(1)苏联的****经济体制的建立:①战时****** ②新经济** ③***模式

  (2)苏联的****:①三大** ②**内容与成效(注意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2、罗斯福新政: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②罗斯福新政(背景、**内容、特点、历史作用)

  3、战后资本**经济的调整:①凯恩斯**的出现与发展 ②国家**的调整(国家干预经济、福利**)③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阅读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1)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菁选3篇)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点总结1

  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管理(**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

  (6)宋**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都积累起****)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重农抑商”**

  首倡“重农抑商”**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稳定,巩固封建**。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萌芽的滋长;使**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点总结2

  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管理(*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

  (6)宋**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都积累起****)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重农抑商”**

  首倡“重农抑商”**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稳定,巩固封建**。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萌芽的滋长;使*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点总结3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职位**、设置**、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性,埋下**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等级、****的一种社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上的垄断和**地位,也有利于**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早期****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的、封建********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称号,确立****。全国的**、经济、军事大权由**总揽,从**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官制:丞相——帮助**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均由**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两千多年****的基本格局,对**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容易导致*,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法令;②**货币、度量衡;③**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⑤修筑万里长城;****。

  秦朝**的原因是秦的*

  六、汉武帝加强****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对地方的**,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分散了相权。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九、元朝实行行省**

  背景:疆域空前扩大

  概况:**设中书省;地方设十个行省和宣政院辖区

  意义: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加强了****,巩固了**。是*行省制的开端,对后世影响深远。

  十、选官、用官**的变化

  朝 代 制 度

  汉代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 科举制

  十一、明清君主**的加强

  明太祖调整**和地方官制,加强****:①废丞相,设六部;废行省,设三司。②内阁的创立。实质:是君主**强化的产物。

  清朝雍正帝设军机处(上传下达)——君主****发展到顶峰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2)

——高中生必背的历史知识归纳 (菁选3篇)

高中生必背的历史知识归纳1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社会

  **农业的起源:距今1万年左右 农作物:南稻北粟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

  农具: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仍采用石器和木制耒耜耕种

  人们的生活开始从频繁迁徙走向定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

  1.耕作方式的进步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和推广铁犁牛耕;

  西汉时推广耦犁,出现犁壁;东汉时耦犁推广到**流域;

  汉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隋唐出现曲辕犁,标志着耕犁的完善

  2.耕作方法和耕作**的进步

  耕作方法:垄作法(春秋战国)——代田法(西汉)——耕耙耱技术(魏晋南北朝) 耕作**:一年一熟(两汉)——一年两熟、一年三熟(宋以后)

  3.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灌溉工具的进步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战国);漕渠、白渠、龙首渠(汉朝)

  灌溉工具的改进:翻车(曹魏)——筒车(唐朝)——水力高转筒车(宋朝)——风力水车(明清)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1.形成的原因

  (1)生产力的推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2)生产关系的变化: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特点

  (1)拥有部分土地(所有权)

  (2)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小)

  (3)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4)基本上自给自足(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3.地位:是**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4.影响:

  (1)积极:农民有生产积极性,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促进农业的精耕细作

  (2)消极:封闭性 脆弱

高中生必背的历史知识归纳2

  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

  1.古代商业发展状况

  (1)商朝:出现职业商人,官府**商业

  (2)春秋战国:官府**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秦汉:艰难发展,总体水*不高

  一方面,**的重农抑商(经商受时间、地点限制)阻碍其发展;

  另一方面,**的**、经济措施(货币、度量衡等)及中外贸易兴起,推动其发展

  (4)隋唐时期较大发展

  一方面,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大运河的开通等促进其发展。如都市商业的繁荣;农村集市贸易的兴起;商业机构的进步(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另一方面,对商业活动的严格监管,严格限制时间、空间,不利于商业的发展,总体发展水*一般

  (5)宋元空前繁荣

  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商品种类增加;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③商税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④交通发达,**贸易频繁;⑤元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

  (6)明清

  一方面,**抑商**,实施重税,限制商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继续发展:①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增强;②手工业区域性分工加强和商品集散地增多,推动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③货币的作用增大,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④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的出现和增多

  2.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1)从商品生产看,受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影响;

  (2)从商品流通看,受交通运输的状况影响;

  (3)从商品交换看,受货币、商业**、商业机构等因素的影响;

  (4)从总体上看,国家**的影响很重要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宋以前的“市”

  ①官府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②在特定位置设市,坊市严格分开;③严格按时间限制 开市、闭市

  (2)宋以后的“市”

  ①打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②坊市界限被打破;③**不直接监管,环境宽松; 结果: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大的商业市镇(四大商业名镇)

  2.城市的发展

  对**中心的依赖性逐步减弱,城市的经济意义增强

高中生必背的历史知识归纳3

  一、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者采取重农抑商**,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氾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2.魏晋南北朝:《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原农业的发展。

  3.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耕犁已相当完善。

  4.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时期;耧锄;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多熟种植;培育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玉米、甘薯高产作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农政全书》

  高中历史知识归纳

  一、石氏星表和浑仪

  1、**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2、**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

  3、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天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

  二、《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1、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3、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3)元朝王祯的《农书》;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特点:是**古代成就卓著的四大农书。《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三、《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1、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3、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高中历史知识

  一、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 :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

  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二、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 广泛采用鎏金、镶嵌工艺

  2.冶铁技术 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3.炼钢技术 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炼钢技术领先世界

  三、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

  4.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5.宋代我国制瓷技艺大放异彩,涌现出一批名窑。

  6.元朝景德镇窑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

  7.明清时期**瓷器的高速发展,景德镇成为全国的“瓷都”。明中后期又烧制出彩瓷,以五彩瓷最为有名,到了清代,还发明了珐琅瓷。

  青瓷——白瓷——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

  四、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2.商代出现*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

  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4.汉代丝绸之路开通后,汉唐时期丝绸外销数量激增

  5.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3)

——高中必修3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

高中必修3历史知识重点总结1

  汉代思想的大一统

  (一)汉初的黄老之学

  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的需要 ;吸取秦亡的教训。

  2、主要内容:

  ①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

  ②老子的学说:**(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

  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 “无为而无不为”。

  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

  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

  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 。

  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王道之纲”。

  【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最高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

  4、新儒学的影响:

  有利于君主**和巩固国家**; 也有限制君***过度膨胀的作用。

  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秩序,所以成为**思想。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

  ①从此儒学在**上**地位。有利于巩固****和打击地方割据**。(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

  ②使儒学确立了在**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③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

  ④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思想**发展。

高中必修3历史知识重点总结2

  战国时期的百家**

  (一)百家**的历史背景:

  1、(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时局动荡造成思想和**的空前**)。

  2、(文化思想)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各学派之间和同一学派的个流派之间的.相互**。

  3、(**)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竞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4、(经济)井田制瓦解。

  5、(阶级关系)士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活跃。

  (二)儒家:孟子和荀子 (他们的学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君主**)

  1、孟子

  ①孟子的思想核心:民本**

  A. 仁政学说;B性善说;C义利观:养浩然之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②历史地位:A. 《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 他被称为“亚圣”

  2、荀子

  ①荀子的思想:

  A.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性恶论;C **思想:“以礼为主,礼法并施”

  ②荀子思想的历史地位: A. 被视作儒家异端;B. 唯物思想在**哲学上具有深远影响。

  (三)墨家

  1、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墨家思想:①兼;②非攻,春秋无义战; ③尚贤、尚同 尚力、节用、节俭

  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

  ①**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②战国一度成为显学,之后不被重视

  (四)道家

  1、庄子与道家

  2、庄子的思想: “齐物” “逍遥” 天与人“不相胜”(天命观),顺应自然

  (五)法家

  1、韩非与《韩非子》

  2、韩非的思想:

  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的****国家

  ②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

  3、法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①在当时适应了建立********的需要。

  ②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古代社会**思想的理论基础。

  【注】区别现代法制: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维护**,是**者的法律,完全为了君主的利益。

  (六)兵家

  1、《孙子兵法》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七)百家**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图治的理论武器。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4)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框架 (菁选2篇)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框架1

  一、早期生物进化思想的产生

  1、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1)在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是封建**的精神支柱。

  (2)基督教宣扬,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陆地、动植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3)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4)文艺复兴、宗教**和启蒙运动打击了宗教神学。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他提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地位和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在教会和保守**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高中历史知识要点框架2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历史背景:

  (1)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

  (2)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

  2、过程:

  (1)18世纪60年代,瓦特制成了装有冷凝器的单动式蒸汽机。

  (2)80年代,他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采用曲柄机构,使往复的直线运动转变为旋转运动。

  (3)瓦特还在蒸汽机上增加了可自动调节蒸汽机速率的装置。工业部门先后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

  3、意义: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城市形成。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的出现

  1、过程:

  (1)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2)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成为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新能源。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发电机不断完善,不同地方的人们通过输电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发电厂传输来的电。

  2、影响:

  (1)更多的工业部门涌现,生产技术也更加先进。

  (2)工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3)资产阶级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

  (4)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的形成。

  (5)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5)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重点梳理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重点梳理1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

  叶绿素b (黄绿色)

  绿叶中的色素胡萝卜素 (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

  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2)、实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因为层析液中的丙酮是一种有挥发性的有毒物质。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4)、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

  有四条色带,自上而下依次是橙黄色的胡萝卜素,黄色的叶黄素,蓝绿色的叶绿素a,黄绿色的叶绿素b。最宽的是叶绿素a,最窄的是胡萝卜素。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略)

  2、光合作用的过程:(熟练掌握课本P103下方的图)

  总反应式:CO2+H2O、(CH2O)+O2,其中(CH2O)表示糖类。

  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可将其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场所:类囊体薄膜上

  水的光解:H2O、1/2O2+2[H]

  ATP形成:ADP+Pi+光能、ATP

  光反应中,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

  场所:叶绿体基质

  CO2的固定:CO2+C5、2C3

  C3的还原:2C3+[H]+ATP、(CH2O)+C5+ADP+Pi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重点梳理2

  1. 有哪些常见的物质是主动运输、易化扩散?

  主动运输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离子。就目前中学教材讲过的易化扩散只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按新课标精神,需要有相应的载体(通道),不需消耗能量的就是易化扩散,如神经细胞外的钠离子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就是易化扩散。

  2. 下列哪项对NH4+离子进入根毛细胞影响最小?

  A载体 B、ATP C酶 D细胞内外NH4+浓度差

  选D NH4+进入根毛细胞是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和浓度无关,不管高或低只要需要都可运输,所以选D

  3. 判断: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在线粒体内经过代谢产生CO2和水。

  正确。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一分子葡萄糖分解产生两分子丙酮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最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5.判断:经过光合作用生成的ATP可以直接共给新陈代谢。

  不对。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为暗反应直接提供能量,不直接供给其它代谢。

  6. 光照强度、CO2供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合成的产物(CH2O)运输受阻,则C3、C5的含量如何变化?

  答:产物积累,会抑制相应反应速度,则C3增多,C5会减少

  7. 花粉离体培养是有性生殖吗?

  花粉离体培养是有性生殖

  8. 高度分化的细胞基因表达的特点是什么?凋亡的细胞在形态上有什么变化?

  高度分化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凋亡的细胞在形态上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内染色质浓缩,DNA降解成寡聚核苷酸片段,这与某些特异蛋白的表达有关。

  9. 为什么病毒是生物?(是不是因为其能生长繁殖?)

  病毒被认作生物主要并不是因为能新陈代谢,恰恰相反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进行新陈代谢。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原因是其能够进行增殖(产生后代并可遗传性状)

  10. 艾滋病病毒(HIV)、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冠状病毒的结构及遗传物质都是什么?

  艾滋病病毒(HIV)、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非典冠状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其它如噬菌体等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6)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重点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重点1

  免疫调节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挡力)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抗原刺激

  ↓

  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

  ↓

  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

  ↓

  抗体**抗原

  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

  ↓

  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同一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

  ↓

  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效应T细胞**某些细胞因子(如干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

  ↓

  被**至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高中生物必背知识重点2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衡的.调节

  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衡实现的

  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7)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重点提炼 (菁选2篇)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重点提炼1

  一、氨基酸及其种类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或单体)。

  种类:约20种

  通式:

  有8种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婴儿有9种),必须从外界环境中直接获取,叫必需氨基酸。另外12种氨基酸是人体能够合成的,叫非必需氨基酸。

  结构要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种类由R基(侧链基团)决定。

  二、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有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三、蛋白质的功能

  1.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2. 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3. 运输载体(血红蛋白)

  4. 传递信息,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胰岛素)

  5. 免疫功能( 抗体)

  四、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导致蛋白质的功能的多样性。

  规律方法

  1、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氨基酸。

  氨基酸分子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位于同一个C原子上,由此可以判断是否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2、公式:肽键数=失去H2O数=aa数-肽链数(不包括环状)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时,共脱去(n-m)个水分子,形成(n-m)个肽键。

  至少存在m个-NH2和m个-COOH,具体还要加上R基上的氨(羧)基数。

  形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nx氨基酸的*均分子量-18(n-m)

  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重点提炼2

  一、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弧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蓝藻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蓝藻细胞质:含蓝藻素和叶绿素(物质基础),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核糖体。

  细菌中的绝大多数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氧生物。

  原核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有核**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这个区域叫拟核。

  二、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而揭示细胞的**性和生物体结构**性。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共三点。其中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应改为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性,和生物体结构的**性)。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8)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菁选2篇)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总结1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

  一、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段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

  a、能自我复制

  b、结构相对稳定

  c、储存遗传信息

  d、能够**性状。

  三、DNA分子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具体看书63页)

  (3)条件:

  ①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②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

  (3)条件:

  ① 模板:mRNA

  ②原料:氨基酸(20种)

  ③ 能量:ATP

  ④ 酶:多种酶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4、密码子

  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

  ③密码子(64个):

  起始密码:AUG、GUG

  终止密码:UAA、UAG、UGA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归纳总结2

  1、蛋白质的基本单位_氨基酸,其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

  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R 肽键:—NH—CO—NH2—C—COOH

  3、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_氨基酸数—肽链数

  4、多肽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x氨基酸数—x水分子数18

  5 、核酸种类DNA:和RNA;基本组成元素:C、H、O、N、P

  6、DNA的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

  7、核苷酸的组成包括:1分子磷酸、1分子五碳糖、1分子含氮碱基.

  8、D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核,含有的碱基为A、G、C、T;

  RNA主要存在于中细胞质,含有的碱基为A、G、C、U;

  9、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10、葡萄糖、果糖、核糖属于单糖;

  蔗糖、麦芽糖、乳糖属于二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属于多糖.

  11、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12、大量元素:C、H、O、N、P、S、K、Ca、Mg(9种)

  微量元素:Fe、Mn、B、Zn、Cu、Mo(6种)

  基本元素:C、H、O、N(4种)

  最基本元素: C(1种)

  主要元素:C、H、O、N、P、S(6种)

  13、水在细胞中存在形式:**水、结合水

  14、细胞中含有最多的化合物:水

  15、血红蛋白中的无机盐是:Fe2+

  叶绿素中的无机盐是:Mg2+

  16、被多数学者接受的细胞膜模型叫流动镶嵌模型

  17、细胞膜的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1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流动性;

  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高中生的历史知识重点总结 (菁选2篇)(扩展9)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 (菁选2篇)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1

  1、减数**

  性原细胞做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

  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

  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个西东;

  染色一复胞两裂,数目减半同源别;

  精质*分卵相异,其他在此暂不提。

  2、碱基互补配对

  DNA,四碱基,A对T,G对C,互补配对双链齐;

  RNA,没有T,转录只好U来替,AUGC传信息;

  核糖体,做机器,tRNA上三碱基,能与密码配对齐。

  3、遗传判定

  核、质基因,特点不同。

  父亲有,子女没有,母亲有子女才有,基因在细胞质;

  父亲有,子女也有,基因在细胞核;

  基因分显隐,判断要细心

  无中生有,此有必为隐;

  显性世代相传无间断;

  基因所在染色体,有常有X还有Y,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难逃,是X隐;

  父病女必病,是X显;

  传儿不传女,是伴Y;

  此外皆由常。

  4、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5、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6、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方法二、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

  赊了(缬)。

  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总结2

  1、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6、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组成大分子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例: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流动,叫**水。

  9、细胞学说主要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共同建立,其主要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0、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中的磷脂和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2、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3、生物的膜系统:这些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

  14、细胞核**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15、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中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