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郑愁予原文赏析

错误郑愁予原文赏析

  《错误》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的错误郑愁予原文赏析,供参考借鉴!

  《错误》原文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①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②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赏析

  《错误》这首诗,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虽然诗中写了思妇和浪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表现出了较强的历史感和时空感。

  《错误》最大的特点是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对照手法的结合运用。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 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后半句是对“容颜如花”这个套板化譬喻的推进和激活,诗人不再甘于用静止的喻体去比附静止的本体,喻体被转化为两种动作状态——开、落。所以,这个句子就是诗人对一个具有情节性、动作性和时间性的故事的切片和象征。一个通常用叙事的方式予以展开的情景被象征化地表达,于是在想象中补齐了这句诗所涉及故事的三个层面: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守候着她的归人(容颜、等待);她等了一年复一年,时间在等待中悄然逝去(季节里);她也曾欣喜期待,以为她的归人即将到来(莲花开),却终于还是寂寞失落,因为她的归人终究没有归来(莲花落)。

  从诗歌艺术的角度看,这句诗十四字却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它对“容颜”这个中心词的前后修饰,使简单的借代获得了微妙的情景性和独特的心理内涵;它又采用了将叙事情景象征化的方式,使诗歌言简意丰,富于诗性的密度。

  如果说第二句相对于第一句是一个转折的话,第二节相对于第一节同样是一个转折——叙事视角的转换。第一节的镜头对准“我”——打江南走过的“游子”;第二节的镜头则对准着上面“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工笔细描,一唱三叹地推进到这个等待中人枯寂的内心。这一节全用比喻,不同的喻体都指向于相同的本体——“你的心”,在喻体的暗示中企图将闺中等待女子的心理具象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全用情景化的比喻:“东风不来”暗示静寂,“柳絮不飞”正是一幅无精打采、百无聊赖的情状,“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更是凸显等待者内心的封闭(小城)和寂寥。这种以画面、情景来外化内心的方式接下来得到反复、强化,但又有些微不同。“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让人联想起以下的画面:天边一轮将落的夕阳(向晚),脚下是狭长冷清小巷中的青石板路。同样采用形象的画面外化内心,这个画面的意味却隐藏更深,因此也更加隽永。这里有冷暖色彩的对比,天边的夕阳虽然酡红,但却给人只是近黄昏之感;脚下的石板路悠长冰冷,却是所在者无法逃避的路。联系上下文,温暖的夕阳却远在天边且即将西坠,这间或暗示等待者心中渺茫的期待仅是一抹遥远的暖色;而冷清的、踏在脚下的才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寂寥的等待。所以,此句所构造的画面看似荡开其实紧贴着主题。它通过画面的构图和色彩对比来暗示情感,显得更加意味深长。此节四五句是对一二句的同义反复,但同样暗示死寂,“东风不来”是客观的视角,“跫音不响”则已经悄悄转为等待者的“听觉”,不经意地铺垫了下面的“马蹄声”。

  第三节又是一转,镜头重新聚焦在“我”身上,但却又进入了“我”的内心: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只是过客。这里迅速地引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马蹄是美丽的,却又是错误。显然,第二句正是对第一句的回答。而这种回答又必须回归到“等待者”的心理感受中才能得到解释:因为马蹄声引起了等待者的期盼,让她错以为是归人;但是这马蹄声却是过客带来的,所以,这女子必然又重新陷入更深的失落中去。这一节有两个重要的艺术特点:一是明暗线的设置:明写“我”的感受,暗写“等待者”感受,等待者的感受解释了游子的感受;二是照应的运用:“达达的马蹄”是对第二节“跫音”的照应、“美丽的错误”又是对第一节“莲花的开落”的照应。全诗的情感脉络因此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想这样的场景:闺中女子枯寂的等待中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这声音像曾经有过的无数次一样,引起了她的满心期盼,她听着这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却又越来越远,她终于明白:这不是一个归人,只是一个过客。她又一次体会了“过尽千帆皆不是”的煎熬,仿佛让人看见这个女子期盼时迅速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凝神侧耳倾听,多么像一朵莲花的绽开;又仿佛看见她在马蹄声远去之后失望地、颓然地重新坐到椅子上,像一朵莲花的花瓣在风中凋零。

  综上,这首诗有几个特点非常突出:

  一、古典意象、意境的化用:江南、容颜、莲花、东风、柳絮、青石、向晚、跫音、春帷、窗扉、马蹄这些充满古典意味的词语,给全诗带来浓浓的书卷味;诗中策马走过江南,东风、柳絮这些情景其实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古代文人的理想空间,这是一个传统文人的古典想象空间;诗中对闺中女子期待和失落的内心描绘,其实又是对古诗“过尽千帆皆不是”意境不着痕迹的化用。

  二、叙事性和画面感的结合,将叙事化为画面象征的手法:此诗避开直接的抒情,将具有叙事性的段落化为一个个富于象征性的画面,几乎每一节都可以让人联想出几个形象直观但又富于象征暗示的画面。

  三、密集的铺垫和照应,细腻的心理刻画:如上所言,此诗多处用到铺垫和照应,这些照应共同补充了一个闺中女子等待的形象。如果说第一节“莲花的开落”只是让人抽象地理解到一个女子的期盼和失落的话,那么第二节的“跫音不响”就进入到这个女子期盼的耳朵里,来倾听一种具体的期盼和失落;而到了第三节的“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错误”则进一步进入她的内心,坐实了期盼和失落的源头——思人。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游子“我”对一个不认识的闺中女子寂寥守候的体恤,其实源于他对在家中守候的爱人痛苦思念的理解和愧疚。

  但也有人对诗歌主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此诗作者郑愁予身在台湾,他所谓的“打江南走过”表达的是一种怀国的故园之思,因此守候者等待的就不仅是“爱人”,也可以是“儿子”。甚至于,这个等待者也可以不视为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对因为历史政治的分割而不能团聚,身在故国的守候者群体的抽象;或者说,这个等待者,其实就是祖国母亲,此诗是母亲对不能回归的游子的呼唤,也是游子对家国深深的乡愁。考虑到郑愁予的年龄和经历,考虑到和他同时代从大陆去台诗人所共有的乡愁情结(余光中就有《乡愁》《乡愁四韵》等);也考虑到诗无达诂的原则,这也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理解。

  对《错误》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

  (C)(D)略。

  参考答案是B,对此我不敢苟同,就此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分析A项。

  首先,错误的主动者是谁?“我”到底有无“内疚”之情?

  一般情况下,第一人称叙述不能深入其他人物内心。这首诗不从女子的视角出发,而以“我”的视角来透视女子内心世界。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女子真正熟悉,一种是对女子虚构想象。

  如果对女子真正熟悉,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正是她等待之人;一种是“我”单恋着女子。若为后者,则“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她的心另有所属,“我”不是她等待之人,错误的主动者应是女子,且错误是双重的:一方面,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美丽的马蹄声在带给她希望的同时又带给她深深的失落,其愁怀未能释解;另一方面,女子对“我”心扉紧掩,使“我”的`思恋之苦没能缓解,这双重的错误使内心更偏向于失落而非内疚。但“我”并没有丧失理智,明白单项的思恋不会有结果,于是叹惋“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无奈而坚定地走开。若为前者,诚然,错误在“我”,“我”明知女子盼“我”归来,却又匆匆踏上漂泊之途而去,“我”内疚,但内疚的是“我”未留下来而非不该响起马蹄声。

  如果对女子虚构想象,那女子只是一个空泛的代表,与“我”毫无关系,两个人擦肩而过可能引起的错误又由谁承担?理性告诉我们,当别人不知道我们痛苦的时候,我们绝没有理由禁止别人的欢乐;当别人有可能误会我们的时候,我们绝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正是自然界事事相连,矛盾无处不在,“我”只能表示深深的感叹,而内疚实难服人。说到底,错误的主动者还是女子,是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

  其次,错误实质的文本信息是什么?诗人否定“达达的马蹄”声吗?

  A项认为错误的主动者是“我”,因为“我”不该在女子久盼“归人”时响起马蹄声。也就是说错误在于“我”打江南走过时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虽然接受美学阅读告诉我们,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允许见仁见智的理解,但同时,接受美学阅读还应注意不能脱离文本。根据诗眼“美丽的错误”可见,“美丽的”是马蹄声,“错误”在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者无意否定马蹄声,而加以“美丽’来修饰。因为马蹄声响起前,女子内心已处在封闭、死寂的状态。正是这马蹄声打破了死寂,给女子带来希望,使她焕发片刻的活力。即使过后仍是漫漫无期的等待,但这马蹄声无疑是美丽的。

  再次,诗作的题旨何在?

  该诗继承中国历代宫怨或闺怨一类诗的传统,着重表达女子的哀怨。这首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她不从思妇的视角出发,而以“我”的视角来透视思妇内心世界,因而愈发楚楚动人,体现中国传统式的温柔敦厚,缠绵悱恻。从主旨角度而言,“我”承载的是思妇形象见证人这样的角色,诗的重心不在褒贬“我”的行为,而在未言怨中自现女子深重的怨。因此,理解主旨的重心应放在女子的角度。对诗题“错误”的理解应是:长久等待的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因而心情由欢快变为失落,表现独守深闺的女子的孤寂。

  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A项不当:理解角度不统一、脱离文本,主题把握有失偏颇。

  二、分析B项。

  解析认为B项错在“知道”一词运用有误,因为“你”还不知道。似乎理解为“我打江南走过”时已经是“你”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或者说“我打江南走过”与“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没有关系。

  那么,如何理解“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呢?

  一般理解为喻女子红颜的消退,可见等待时日之久。这样理解的话“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与“我打江南走过”确实没有关系,那么“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当然没有道理。

  但是按照接受美学观点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把“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理解为思妇由激动到失望的情绪变化在面部的表现。这时候,“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依然传递着等待的日子漫长的信息,而“如莲花的开落”又强调“错误”带来她心情变化的过程,突出了诗的主旨。开头两句相互联系,首尾互为联系,叙事和抒情巧妙融合,使小巧的诗更为紧凑。试看,“我打江南走过”,如何导致了那莲花般的容颜的开落。全诗集中于思妇“听”的层面而非“望”的层面。可以想象,柔弱的女子,在悠悠的岁月中痴情等待,花容憔悴,孤独寂寞。离愁如酒,越酿越烈,哀怨如丝,剪不断理还乱。当“达达的马蹄”声敲响在青石街面上时,那悦耳的声音同样击在女子的心上。她凝神细听,面红心跳,可能马上梳妆打扮,容颜如莲花的怒放。但是,那马蹄声渐行渐近又渐行渐远,思妇空欢喜一回。也许,委屈的泪早已成行,那布满胭脂的脸马上成了残花,如莲花的败落。这走过的过程,正是莲花开落的过程。而且是这“达达的马蹄”声直接导致了“莲花的开落”。无疑,这时“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就有很强的说服力。这种理解,一没有脱离文本,二没有脱离主题,因此,我认为B项有合理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