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精选13篇)

叶片的结构 篇1

  详细介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

  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2、通过讨论“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如:"叶片的颜色为什么大都呈现绿色?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一些?"带着问题去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宜采用讲授与实验观察同步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并思考有关问题。(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分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并在课下实施。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进行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节关键是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进而也就对学生进行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对于《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一实验来说,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徒手切下的叶片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并且进行观察,难度很大。教学中,在阐明实验的目的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发挥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实验的操作步骤,要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一步一步的进行示范,一步一步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叶片的结构,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就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切出薄而完整的叶片横切。其次,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都要向学生一一讲清楚。最后,在观察临时切片时,往往很难在同一个视野内观察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这就需要轻轻移动切片,在不同的视野中进行寻找,并对照挂图分辨叶片的几部分结构。

  实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小组作出假设,并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得实验方案不断完善,然后在课下分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设计方案,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精神。

  --方案

  重点: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察叶片的结构

  课前活动: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公园等处观察10种以上植物的叶,观察时请注意以下问题: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差异。2、观察不同植物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相邻两叶片的排列关系,思考叶的排列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引言: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枝条上的许多叶片呈镶嵌式排列这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那么,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呢?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叶片的结构又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呢?(引出课题:第一节叶片的结构)

  分发一些新鲜的菠菜叶片给学生,指出先粗略观察研究叶片的结构。将叶片向上面对折,可以轻轻的从叶片的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可以从其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我们把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叫做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脉络,是叶脉。由此可见,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那么,每一部分又是怎样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呢?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整片叶子放在显微镜下面行吗?显然不行。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我们今天要自己练习徒手切片,制成叶横切的临时切片,来观察叶片的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选切叶片:选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叶片基部、叶片尖端以及叶片两侧的边缘。留下部分为宽约0.5cm左右、中央带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块叶片。

  (2)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压住材料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从另一端沿和主叶脉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

  (3)选材制片: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ⅲ―15观察叶片的结构,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可印发给每位同学)

  (1)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

  (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释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叶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

  (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

  讨论: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总结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板书设计:

  观察叶片的结构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叶片的结构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课本71页

  方法步骤: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板图示每一步骤)

  2、观察叶片的结构并思考问题

  3、观察叶片下表皮

  4、绘制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板图示范)

  注意:刀片很锋利,用时要小心!

  --方案

  (第二课时)叶片的结构

  上一节我们观察了叶横切的临时切片,知道叶片的结构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呢?请同学对照挂图指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细胞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又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

  要求学生遵循显微镜的使用程序,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横切结构的清晰物像(永久制片),为观察实验教学过程的推进创造条件。

  调控学生依次观察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辨认各部分结构的分布部位、细胞形状、排列疏密状况等。

  首先看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请同学回答。(结合上节课的记录和这节课的观察回答)

  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我们看到的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的不同形态,就此想象表皮细胞的立体结构。(比如拼图块)

  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保卫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每个保卫细胞临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薄。用自制教具演示,当保卫细胞吸水时,分别向两侧凸起,气孔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

  一般情况下,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下表皮。

  上下表皮之间大部分是叶肉细胞。请同学观察叶肉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有什么规律?

  总结: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

  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那么,你们现在能回答大多数植物的叶为什么是绿的?而且总是靠近上表面绿色更深一些?(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叶肉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使叶片呈绿色。叶片的上表面颜色一般较叶片下表面深,主要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

  在叶肉之间有束状结构是叶脉。从叶的外部看,叶脉是许多交织的脉络,构成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网状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平行叶脉。

  叶脉是由一些什么形状的细胞构成的呢?观察永久制片。

  指图说明: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图中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图中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由此看来,叶脉不仅具有支持作用,而且还有疏导作用。

  总结: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1、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

  2、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

  整理好显微镜,放回原位。

  板书设计:第一节叶片的结构

  探究活动

  叶脉标本的制作

  1.摘取若干叶脉清晰、坚韧的叶片,如桑叶、桂花叶。

  2.称取碳酸钠2.5克,氢氧化钠3.5克(或3克)置于烧杯中,注入清水100毫升,放在火上煮沸。

  3.投入树叶,让它们全部浸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不时用玻璃棒轻轻拌动,使各叶分离,受热均匀。叶片受药品的腐蚀,柔软的部分就易被除去而留下叶脉。

  4.用镊子取出煮过的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5.从清水里取出漂净的树叶,平铺在左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自来水流水中仔细地擦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贴在玻璃片上凉干。

  6.趁叶脉还未干透,用毛笔涂上水彩颜料(也可浸在彩色墨水中染色)。凉干后,放在书中压平。然后在叶柄上系上一条彩色的丝带,就做成美观的书签了。

  仔细地观察叶脉在叶片上的分布。

  你所做的叶片的叶脉是什么类型的叶脉?

  叶脉里含有什么?有什么功能?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提出问题:植物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其中的哪个条件可能对叶绿素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呢?请举出实例或收集有关资料作为依据提出假设。

  做出假设: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提出本组所做的假设以及提出假设的依据。学生可能做出的假设:(1)叶绿素的形成与阳光有关:青蒜和蒜黄都是用大蒜蒜瓣培育成的。青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是黄色的。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2)叶绿素的形成与温度有关:夏天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气温下降,树叶就变黄了。对此做出解释:叶里除了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以外,还含有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黄色的叶黄素。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最多,其他色素的含量少,于是叶就显出绿色来。但是,叶绿素很容易被低温破坏,秋天气温下降,叶绿素在叶里分解、消失得很快,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因此树叶就变黄了。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阳光、温度都有关系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

  可提供的用具有:2个约40ml的容器(用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两张吸水纸或少许棉花、2支温度计、1个水杯、1支滴管、密封性好的纸盒(大于种子萌发器皿),以及本组实验设计方案必需的其他用具。想一想,为什么准备两份主要实验用具呢?(学生回答)

  提示:

  1、实验材料最好选用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种子到实验室领。

  2、在适宜的条件下,第一片幼叶在长出之前即开始形成叶绿素,实验进入关键阶段。请思考你的实验装置应分别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中?

  3、注意,对照实验中除了需要探究的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当完全相同。

  4、建议用表格形式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置的对照有什么作用?

  各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思路,并将方法步骤写在投影片上。

  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全班对每组的实验设计思路给予评价和补充,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例如:有个对照实验方案是,把一盆蒜黄放到阳台上培养,另一盆相同的蒜黄放到冰箱内培养。对这个实验方案做出分析和评价。

  预期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结果如果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结果如果不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应当怎样做?若取得成功,请总结2-3条成功经验,若实验出现差错,请分析失误的原因。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

  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2、通过讨论“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如:"叶片的颜色为什么大都呈现绿色?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一些?"带着问题去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宜采用讲授与实验观察同步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并思考有关问题。(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分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并在课下实施。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进行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节关键是讲清楚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进而也就对学生进行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对于《观察》这一实验来说,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徒手切下的叶片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并且进行观察,难度很大。教学中,在阐明实验的目的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发挥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实验的操作步骤,要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一步一步的进行示范,一步一步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就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切出薄而完整的叶片横切。其次,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都要向学生一一讲清楚。最后,在观察临时切片时,往往很难在同一个视野内观察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这就需要轻轻移动切片,在不同的视野中进行寻找,并对照挂图分辨叶片的几部分结构。

  实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小组作出假设,并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得实验方案不断完善,然后在课下分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设计方案,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察

  课前活动: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公园等处观察10种以上植物的叶,观察时请注意以下问题: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差异。2、观察不同植物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相邻两叶片的排列关系,思考叶的排列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引言: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枝条上的许多叶片呈镶嵌式排列这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那么,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呢?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又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呢?(引出课题:第一节 )

  分发一些新鲜的菠菜叶片给学生,指出先粗略观察研究。将叶片向上面对折,可以轻轻的从叶片的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可以从其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我们把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叫做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脉络,是叶脉。由此可见,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那么,每一部分又是怎样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呢?用显微镜观察,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整片叶子放在显微镜下面行吗?显然不行。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我们今天要自己练习徒手切片,制成叶横切的临时切片,来观察。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选切叶片:选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叶片基部、叶片尖端以及叶片两侧的边缘。留下部分为宽约0.5cm左右、中央带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块叶片。

  (2)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压住材料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从另一端沿和主叶脉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

  (3)选材制片: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

  2、观察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Ⅲ―15观察,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可印发给每位同学)

  (1)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

  (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释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叶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

  (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

  讨论: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总结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板书设计:

  观察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课本71页

  方法步骤: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板图示每一步骤)

  2、观察并思考问题

  3、观察叶片下表皮

  4、绘制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板图示范)

  注意:刀片很锋利,用时要小心!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上一节我们观察了叶横切的临时切片,知道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呢?请同学对照挂图指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细胞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又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

  要求学生遵循显微镜的使用程序,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横切结构的清晰物像(永久制片),为观察实验教学过程的推进创造条件。

  调控学生依次观察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辨认各部分结构的分布部位、细胞形状、排列疏密状况等。

  首先看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请同学回答。(结合上节课的记录和这节课的观察回答)

  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我们看到的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的不同形态,就此想象表皮细胞的立体结构。(比如拼图块)

  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保卫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每个保卫细胞临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薄。用自制教具演示,当保卫细胞吸水时,分别向两侧凸起,气孔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

  一般情况下,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下表皮。

  上下表皮之间大部分是叶肉细胞。请同学观察叶肉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有什么规律?

  总结: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

  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那么,你们现在能回答大多数植物的叶为什么是绿的?而且总是靠近上表面绿色更深一些?(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叶肉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使叶片呈绿色。叶片的上表面颜色一般较叶片下表面深,主要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

  在叶肉之间有束状结构是叶脉。从叶的外部看,叶脉是许多交织的脉络,构成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网状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平行叶脉。

  叶脉是由一些什么形状的细胞构成的呢?观察永久制片。

  指图说明: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图中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图中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由此看来,叶脉不仅具有支持作用,而且还有疏导作用。

  总结: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1、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

  2、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

  整理好显微镜,放回原位。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探究活动

  叶脉标本的制作

  1.摘取若干叶脉清晰、坚韧的叶片,如桑叶、桂花叶。

  2.称取碳酸钠2.5克,氢氧化钠3.5克(或3克)置于烧杯中,注入清水100毫升,放在火上煮沸。

  3.投入树叶,让它们全部浸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不时用玻璃棒轻轻拌动,使各叶分离,受热均匀。叶片受药品的腐蚀,柔软的部分就易被除去而留下叶脉。

  4.用镊子取出煮过的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5.从清水里取出漂净的树叶,平铺在左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自来水流水中仔细地擦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贴在玻璃片上凉干。

  6.趁叶脉还未干透,用毛笔涂上水彩颜料(也可浸在彩色墨水中染色)。凉干后,放在书中压平。然后在叶柄上系上一条彩色的丝带,就做成美观的书签了。

  仔细地观察叶脉在叶片上的分布。

  你所做的叶片的叶脉是什么类型的叶脉?

  叶脉里含有什么?有什么功能?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提出问题:植物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其中的哪个条件可能对叶绿素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呢?请举出实例或收集有关资料作为依据提出假设。

  做出假设: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提出本组所做的假设以及提出假设的依据。学生可能做出的假设:(1)叶绿素的形成与阳光有关:青蒜和蒜黄都是用大蒜蒜瓣培育成的。青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是黄色的。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2)叶绿素的形成与温度有关:夏天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气温下降,树叶就变黄了。对此做出解释:叶里除了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以外,还含有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黄色的叶黄素。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最多,其他色素的含量少,于是叶就显出绿色来。但是,叶绿素很容易被低温破坏,秋天气温下降,叶绿素在叶里分解、消失得很快,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因此树叶就变黄了。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阳光、温度都有关系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

  可提供的用具有:2个约40ml的容器(用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两张吸水纸或少许棉花、2支温度计、1个水杯、1支滴管、密封性好的纸盒(大于种子萌发器皿),以及本组实验设计方案必需的其他用具。想一想,为什么准备两份主要实验用具呢?(学生回答)

  提示:

  1、实验材料最好选用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种子到实验室领。

  2、在适宜的条件下,第一片幼叶在长出之前即开始形成叶绿素,实验进入关键阶段。请思考你的实验装置应分别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中?

  3、注意,对照实验中除了需要探究的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当完全相同。

  4、建议用表格形式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置的对照有什么作用?

  各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思路,并将方法步骤写在投影片上。

  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全班对每组的实验设计思路给予评价和补充,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例如:有个对照实验方案是,把一盆蒜黄放到阳台上培养,另一盆相同的蒜黄放到冰箱内培养。对这个实验方案做出分析和评价。

  预期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结果如果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结果如果不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应当怎样做?若取得成功,请总结2-3条成功经验,若实验出现差错,请分析失误的原因。

叶片的结构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

  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2、通过讨论“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如:"叶片的颜色为什么大都呈现绿色?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一些?"带着问题去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宜采用讲授与实验观察同步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并思考有关问题。(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分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并在课下实施。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进行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节关键是讲清楚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进而也就对学生进行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对于《观察》这一实验来说,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徒手切下的叶片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并且进行观察,难度很大。教学中,在阐明实验的目的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发挥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实验的操作步骤,要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一步一步的进行示范,一步一步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就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切出薄而完整的叶片横切。其次,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都要向学生一一讲清楚。最后,在观察临时切片时,往往很难在同一个视野内观察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这就需要轻轻移动切片,在不同的视野中进行寻找,并对照挂图分辨叶片的几部分结构。

  实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小组作出假设,并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得实验方案不断完善,然后在课下分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设计方案,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察

  课前活动: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公园等处观察10种以上植物的叶,观察时请注意以下问题: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差异。2、观察不同植物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相邻两叶片的排列关系,思考叶的排列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引言: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枝条上的许多叶片呈镶嵌式排列这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那么,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呢?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又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呢?(引出课题:第一节 )

  分发一些新鲜的菠菜叶片给学生,指出先粗略观察研究。将叶片向上面对折,可以轻轻的从叶片的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可以从其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我们把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叫做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脉络,是叶脉。由此可见,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那么,每一部分又是怎样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呢?用显微镜观察,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整片叶子放在显微镜下面行吗?显然不行。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我们今天要自己练习徒手切片,制成叶横切的临时切片,来观察。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选切叶片:选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叶片基部、叶片尖端以及叶片两侧的边缘。留下部分为宽约0.5cm左右、中央带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块叶片。

  (2)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压住材料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从另一端沿和主叶脉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

  (3)选材制片: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

  2、观察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Ⅲ―15观察,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可印发给每位同学)

  (1)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

  (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释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叶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

  (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

  讨论: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总结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板书设计:

  观察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课本71页

  方法步骤: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板图示每一步骤)

  2、观察并思考问题

  3、观察叶片下表皮

  4、绘制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板图示范)

  注意:刀片很锋利,用时要小心!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上一节我们观察了叶横切的临时切片,知道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呢?请同学对照挂图指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细胞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又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

  要求学生遵循显微镜的使用程序,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横切结构的清晰物像(永久制片),为观察实验教学过程的推进创造条件。

  调控学生依次观察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辨认各部分结构的分布部位、细胞形状、排列疏密状况等。

  首先看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请同学回答。(结合上节课的记录和这节课的观察回答)

  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我们看到的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的不同形态,就此想象表皮细胞的立体结构。(比如拼图块)

  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保卫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每个保卫细胞临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薄。用自制教具演示,当保卫细胞吸水时,分别向两侧凸起,气孔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

  一般情况下,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下表皮。

  上下表皮之间大部分是叶肉细胞。请同学观察叶肉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有什么规律?

  总结: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

  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那么,你们现在能回答大多数植物的叶为什么是绿的?而且总是靠近上表面绿色更深一些?(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叶肉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使叶片呈绿色。叶片的上表面颜色一般较叶片下表面深,主要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

  在叶肉之间有束状结构是叶脉。从叶的外部看,叶脉是许多交织的脉络,构成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网状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平行叶脉。

  叶脉是由一些什么形状的细胞构成的呢?观察永久制片。

  指图说明: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图中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图中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由此看来,叶脉不仅具有支持作用,而且还有疏导作用。

  总结: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1、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

  2、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

  整理好显微镜,放回原位。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探究活动

  叶脉标本的制作

  1.摘取若干叶脉清晰、坚韧的叶片,如桑叶、桂花叶。

  2.称取碳酸钠2.5克,氢氧化钠3.5克(或3克)置于烧杯中,注入清水100毫升,放在火上煮沸。

  3.投入树叶,让它们全部浸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不时用玻璃棒轻轻拌动,使各叶分离,受热均匀。叶片受药品的腐蚀,柔软的部分就易被除去而留下叶脉。

  4.用镊子取出煮过的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5.从清水里取出漂净的树叶,平铺在左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自来水流水中仔细地擦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贴在玻璃片上凉干。

  6.趁叶脉还未干透,用毛笔涂上水彩颜料(也可浸在彩色墨水中染色)。凉干后,放在书中压平。然后在叶柄上系上一条彩色的丝带,就做成美观的书签了。

  仔细地观察叶脉在叶片上的分布。

  你所做的叶片的叶脉是什么类型的叶脉?

  叶脉里含有什么?有什么功能?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提出问题:植物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其中的哪个条件可能对叶绿素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呢?请举出实例或收集有关资料作为依据提出假设。

  做出假设: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提出本组所做的假设以及提出假设的依据。学生可能做出的假设:(1)叶绿素的形成与阳光有关:青蒜和蒜黄都是用大蒜蒜瓣培育成的。青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是黄色的。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2)叶绿素的形成与温度有关:夏天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气温下降,树叶就变黄了。对此做出解释:叶里除了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以外,还含有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黄色的叶黄素。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最多,其他色素的含量少,于是叶就显出绿色来。但是,叶绿素很容易被低温破坏,秋天气温下降,叶绿素在叶里分解、消失得很快,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因此树叶就变黄了。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阳光、温度都有关系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

  可提供的用具有:2个约40ml的容器(用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两张吸水纸或少许棉花、2支温度计、1个水杯、1支滴管、密封性好的纸盒(大于种子萌发器皿),以及本组实验设计方案必需的其他用具。想一想,为什么准备两份主要实验用具呢?(学生回答)

  提示:

  1、实验材料最好选用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种子到实验室领。

  2、在适宜的条件下,第一片幼叶在长出之前即开始形成叶绿素,实验进入关键阶段。请思考你的实验装置应分别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中?

  3、注意,对照实验中除了需要探究的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当完全相同。

  4、建议用表格形式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置的对照有什么作用?

  各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思路,并将方法步骤写在投影片上。

  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全班对每组的实验设计思路给予评价和补充,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例如:有个对照实验方案是,把一盆蒜黄放到阳台上培养,另一盆相同的蒜黄放到冰箱内培养。对这个实验方案做出分析和评价。

  预期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结果如果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结果如果不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应当怎样做?若取得成功,请总结2-3条成功经验,若实验出现差错,请分析失误的原因。

叶片的结构 篇4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2、技能目标:通过自学、交流、讨论、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法指导:

  1、对照学习目标,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感知大体结构及重点

  2、对照自学提纲精读课文(可充分利用插图、投影、录像等,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标出重点(△▲)疑点~~~~~~?

  3、进行知识小结

  三、自学探究

  (一)表皮

  自学提纲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并在图上指出。

  2、表皮是由哪两种细胞构成?并指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3、思考:许多植物(如莲、蓖麻)的宽大叶片上有水珠流动而不会渗到叶片内部,这是什么原因?

  4、气孔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开闭由哪种结构控制?

  5、讨论:气孔在阳生叶的上、下表皮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浮水植物贴浮水面的叶片是怎样分布呢?为什么?

  自学检测

  1、叶片基本结构包括 、 、 。

  2、气孔的开闭由 控制。

  3、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含有 。

  (二)叶肉

  自学提纲

  1、为什么大多数的叶都是绿色的?

  2、比较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什么不同点?

  3、思考:一片绿叶正面颜色总比背面颜色深,一片落叶通常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落在地上,为什么?

  4、讨论:大白菜外层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内层叶片却是白色的,请你分析原因。

  自学测评

  1、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 ,其中含有的 只有在 下才能形成。

  2、下面结构中,不含叶绿体的是 ,含叶绿体最多的是 。

  A、保卫细胞 B、栅栏组织细胞 C、海绵组织细胞 D、表皮细胞

  (三)叶脉

  自学提纲

  1、叶脉有哪几种功能?请你说出为什么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脉有何不同?

  自学测评

  1、叶脉具有输送有机物的结构是 ,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因此,叶脉中这两种结构属于 组织。

  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 脉,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 脉。

  四、自学小结

叶片的结构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

  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2、通过讨论“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如:"叶片的颜色为什么大都呈现绿色?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一些?"带着问题去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宜采用讲授与实验观察同步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并思考有关问题。(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分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并在课下实施。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进行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节关键是讲清楚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进而也就对学生进行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对于《观察》这一实验来说,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徒手切下的叶片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并且进行观察,难度很大。教学中,在阐明实验的目的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发挥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实验的操作步骤,要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一步一步的进行示范,一步一步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就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切出薄而完整的叶片横切。其次,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都要向学生一一讲清楚。最后,在观察临时切片时,往往很难在同一个视野内观察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这就需要轻轻移动切片,在不同的视野中进行寻找,并对照挂图分辨叶片的几部分结构。

  实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小组作出假设,并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得实验方案不断完善,然后在课下分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设计方案,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察

  课前活动: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公园等处观察10种以上植物的叶,观察时请注意以下问题: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差异。2、观察不同植物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相邻两叶片的排列关系,思考叶的排列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引言: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枝条上的许多叶片呈镶嵌式排列这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那么,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呢?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又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呢?(引出课题:第一节 )

  分发一些新鲜的菠菜叶片给学生,指出先粗略观察研究。将叶片向上面对折,可以轻轻的从叶片的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可以从其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我们把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叫做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脉络,是叶脉。由此可见,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那么,每一部分又是怎样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呢?用显微镜观察,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整片叶子放在显微镜下面行吗?显然不行。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我们今天要自己练习徒手切片,制成叶横切的临时切片,来观察。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选切叶片:选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叶片基部、叶片尖端以及叶片两侧的边缘。留下部分为宽约0.5cm左右、中央带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块叶片。

  (2)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压住材料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从另一端沿和主叶脉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

  (3)选材制片: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

  2、观察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Ⅲ―15观察,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可印发给每位同学)

  (1)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

  (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释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叶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

  (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

  讨论: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总结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板书设计:

  观察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课本71页

  方法步骤: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板图示每一步骤)

  2、观察并思考问题

  3、观察叶片下表皮

  4、绘制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板图示范)

  注意:刀片很锋利,用时要小心!

  第 1 2 页

叶片的结构 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

  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2、通过讨论“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如:"叶片的颜色为什么大都呈现绿色?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一些?"带着问题去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宜采用讲授与实验观察同步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并思考有关问题。(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分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并在课下实施。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进行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节关键是讲清楚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进而也就对学生进行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对于《观察》这一实验来说,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徒手切下的叶片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并且进行观察,难度很大。教学中,在阐明实验的目的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发挥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实验的操作步骤,要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一步一步的进行示范,一步一步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就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切出薄而完整的叶片横切。其次,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都要向学生一一讲清楚。最后,在观察临时切片时,往往很难在同一个视野内观察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这就需要轻轻移动切片,在不同的视野中进行寻找,并对照挂图分辨叶片的几部分结构。

  实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小组作出假设,并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得实验方案不断完善,然后在课下分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设计方案,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察

  课前活动: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公园等处观察10种以上植物的叶,观察时请注意以下问题: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组成部分,注意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差异。2、观察不同植物叶在茎上的着生方式,注意相邻两叶片的排列关系,思考叶的排列特点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引言:通过观察不同植物的叶,我们已经知道在同一枝条上的许多叶片呈镶嵌式排列这有利于接受阳光的照射。那么,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为什么是绿色的呢?为什么有些植物的叶片上表面呈深绿色,而下表面呈浅绿色呢?又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呢?(引出课题:第一节 )

  分发一些新鲜的菠菜叶片给学生,指出先粗略观察研究。将叶片向上面对折,可以轻轻的从叶片的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可以从其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我们把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叫做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脉络,是叶脉。由此可见,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那么,每一部分又是怎样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呢?用显微镜观察,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

  整片叶子放在显微镜下面行吗?显然不行。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我们今天要自己练习徒手切片,制成叶横切的临时切片,来观察。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选切叶片:选一片新鲜的菠菜叶片,平放在玻璃板上,用刀片切去叶片基部、叶片尖端以及叶片两侧的边缘。留下部分为宽约0.5cm左右、中央带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块叶片。

  (2)切取材料:用左手食指指尖压住材料一端,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从另一端沿和主叶脉垂直方向多次切割材料,每切一次刀片要沾水一次,以便将切下的叶片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

  (3)选材制片: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叶片切片,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切片。

  2、观察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找出薄而比较完整的叶片部位,对照图Ⅲ―15观察,区分出上表皮、下表皮、叶肉和叶脉,识别各个部分的细胞结构特征,并思考有关问题。(可印发给每位同学)

  (1)叶片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都有由一层细胞组成的表皮,表皮细胞的颜色和排列状况如何?

  (2)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在形状、排列方式和内部绿色颗粒数目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能否解释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想一想叶肉细胞内部的绿色颗粒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3)叶脉贯穿于叶肉组织中,叶脉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如何?

  3、观察叶片的下表皮

  (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

  (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

  讨论:在叶片结构的哪些细胞内部有绿色颗粒结构?叶片内绿色颗粒结构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总结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

  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板书设计:

  观察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叶的横切面和表皮,识别

  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

  材料用具:课本71页

  方法步骤: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的横切临时切片(板图示每一步骤)

  2、观察并思考问题

  3、观察叶片下表皮

  4、绘制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图(板图示范)

  注意:刀片很锋利,用时要小心!

  教学设计方案

  (第二课时)

  上一节我们观察了叶横切的临时切片,知道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呢?请同学对照挂图指出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这三部分的细胞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这些特点又是怎样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呢?我们这节课继续讨论。

  要求学生遵循显微镜的使用程序,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横切结构的清晰物像(永久制片),为观察实验教学过程的推进创造条件。

  调控学生依次观察上下表皮,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辨认各部分结构的分布部位、细胞形状、排列疏密状况等。

  首先看表皮细胞有什么特点,请同学回答。(结合上节课的记录和这节课的观察回答)

  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我们看到的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是什么样的?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表皮细胞的不同形态,就此想象表皮细胞的立体结构。(比如拼图块)

  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保卫细胞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功能:每个保卫细胞临近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厚,远离气孔一侧的细胞壁比较薄。用自制教具演示,当保卫细胞吸水时,分别向两侧凸起,气孔张开,反之则气孔关闭。

  一般情况下,陆生植物上表皮的气孔数少于下表皮的气孔数。某些浮水植物,如睡莲,其气孔全部分布在下表皮。

  上下表皮之间大部分是叶肉细胞。请同学观察叶肉细胞的形状和排列有什么规律?

  总结: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少。

  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那么,你们现在能回答大多数植物的叶为什么是绿的?而且总是靠近上表面绿色更深一些?(学生回答)

  归纳总结:叶肉细胞内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内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使叶片呈绿色。叶片的上表面颜色一般较叶片下表面深,主要是因为接近上表皮的栅栏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多,而接近下表皮的海绵组织细胞里面含有的叶绿体比较少。

  在叶肉之间有束状结构是叶脉。从叶的外部看,叶脉是许多交织的脉络,构成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网状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平行叶脉。

  叶脉是由一些什么形状的细胞构成的呢?观察永久制片。

  指图说明: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图中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导管,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能。图中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由此看来,叶脉不仅具有支持作用,而且还有疏导作用。

  总结:有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1、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

  2、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

  整理好显微镜,放回原位。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探究活动

  叶脉标本的制作

  1.摘取若干叶脉清晰、坚韧的叶片,如桑叶、桂花叶。

  2.称取碳酸钠2.5克,氢氧化钠3.5克(或3克)置于烧杯中,注入清水100毫升,放在火上煮沸。

  3.投入树叶,让它们全部浸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不时用玻璃棒轻轻拌动,使各叶分离,受热均匀。叶片受药品的腐蚀,柔软的部分就易被除去而留下叶脉。

  4.用镊子取出煮过的叶片,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内。

  5.从清水里取出漂净的树叶,平铺在左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自来水流水中仔细地擦去叶片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贴在玻璃片上凉干。

  6.趁叶脉还未干透,用毛笔涂上水彩颜料(也可浸在彩色墨水中染色)。凉干后,放在书中压平。然后在叶柄上系上一条彩色的丝带,就做成美观的书签了。

  仔细地观察叶脉在叶片上的分布。

  你所做的叶片的叶脉是什么类型的叶脉?

  叶脉里含有什么?有什么功能?

  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

  提出问题:植物生活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其中的哪个条件可能对叶绿素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呢?请举出实例或收集有关资料作为依据提出假设。

  做出假设: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提出本组所做的假设以及提出假设的依据。学生可能做出的假设:(1)叶绿素的形成与阳光有关:青蒜和蒜黄都是用大蒜蒜瓣培育成的。青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是绿色的;蒜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是黄色的。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2)叶绿素的形成与温度有关:夏天树叶是绿色的,到了秋天气温下降,树叶就变黄了。对此做出解释:叶里除了含有绿色的叶绿素以外,还含有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黄色的叶黄素。通常情况下,叶绿素的含量最多,其他色素的含量少,于是叶就显出绿色来。但是,叶绿素很容易被低温破坏,秋天气温下降,叶绿素在叶里分解、消失得很快,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则比较稳定,因此树叶就变黄了。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阳光、温度都有关系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

  设计实验:

  可提供的用具有:2个约40ml的容器(用于种子萌发形成幼苗)、两张吸水纸或少许棉花、2支温度计、1个水杯、1支滴管、密封性好的纸盒(大于种子萌发器皿),以及本组实验设计方案必需的其他用具。想一想,为什么准备两份主要实验用具呢?(学生回答)

  提示:

  1、实验材料最好选用长出第一片幼叶后的小麦幼苗,种子到实验室领。

  2、在适宜的条件下,第一片幼叶在长出之前即开始形成叶绿素,实验进入关键阶段。请思考你的实验装置应分别放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中?

  3、注意,对照实验中除了需要探究的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当完全相同。

  4、建议用表格形式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实验中设置的对照有什么作用?

  各小组讨论实验设计思路,并将方法步骤写在投影片上。

  各组派代表进行交流,全班对每组的实验设计思路给予评价和补充,使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例如:有个对照实验方案是,把一盆蒜黄放到阳台上培养,另一盆相同的蒜黄放到冰箱内培养。对这个实验方案做出分析和评价。

  预期实验结果并讨论:实验结果如果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实验结果如果不支持你们小组的假设,应当怎样做?若取得成功,请总结2-3条成功经验,若实验出现差错,请分析失误的原因。

叶片的结构 篇7

  教学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教学重点为、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介绍叶片的结构书本p115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同学们说出叶片总的来说能分成几个部分?1、表皮分为上下表皮,其中上表皮比下表皮的气孔少,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2、叶肉是叶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含有叶绿体,还记得叶绿体是进行什么作用的场所吗?3、叶脉里面含有导管和筛管,主要是起运输作用的组织。表皮,叶肉,叶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的主要“门户”是气孔气孔是表皮里比较特别的结构,它们是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壁厚薄不均匀。1、气孔与水的关系: 当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2、气孔与温度的关系:温度高,气孔打开,加快蒸腾作用温度低,气孔关闭,减少蒸腾作用复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与安放2、对光3、观察使用显微镜时,物镜与目镜的选择:先用10*的目镜和5*的物镜,为了找到物体的位置复习显微镜的构造:提问: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通光孔观察叶片的结构和步骤1、叶片放于木板上2、两片刀片,迅速切割(找出最薄的一片,用毛笔粘上)3、把最薄的一片做成临时装片。(先在载玻片上滴水,再把叶放在水里,盖上盖玻片,如看不清楚,可用稀碘液染色)4、找出叶脉,表皮,叶肉5、收拾工具,清洁桌面布置作业报告册p34,第四大题拓展练习。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气孔的作用并不是很明白,如果能给他们一些具体的例子可能会更清楚,比如太阳照射时,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当下雨时,周围的湿度比较大,气孔也就不需要进行蒸腾作用,所以这时植物的气孔关闭。关于蒸腾作用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致被灼伤的问题,可以利用夏天洗澡的例子来说明。夏天洗澡后,留在人体体表的水分蒸发时,会带走人体的一部分热量,从而使人感到凉爽。由这类生活实例再引伸到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我觉得书本上第3个步骤可以省略,因为只要在切成的叶片中找出比较细小的就可以完成我们的实验了,而找出这个最细小的叶片并不一定在培养皿中才能找到,在木板上同样可以,找到后用毛笔取出就能观察了。

叶片的结构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2.通过练习制作徒手切片,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的表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图,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

  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首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为了使学生看清楚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将自制的叶脉标本发给学生,同时把一个叶脉标本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上可以见到一个放大的叶脉标本。启发学生思考:叶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片的三个组成部分。

  (1)表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叶片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学习。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制作菠菜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也可以用蚕豆叶、槐树叶),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有哪些特点。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叶片的表皮细胞图,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叶片表皮细胞的特点。

  ①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是什么颜色的?

  ②无色透明的表皮对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什么好处?

  ③表皮细胞是什么形状的?细胞之间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④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对叶片有什么意义?

  在表皮细胞壁的外面,还有一层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这在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上是无法看到的,但是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为什么雨后的莲叶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是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的内部,就是因为叶片的表皮上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

  ⑤根据观察,可以发现在表皮细胞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小孔,叫做气孔。气孔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⑥两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可以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保卫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所以叶片呈现绿色,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⑦气孔有什么作用?

  为了说明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每个同学取一片菠菜叶,把叶片插入盛水的烧杯,口含叶柄吹气,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气孔中冒出来,还可以看到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上的数量多。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分析总结叶片表皮的特点和功能,并且画一幅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板书】

  (2)叶肉

  关于叶肉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和永久切片,初步了解叶肉的组织特点,然后再辅以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或叶片的横切面挂图,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细胞的特点及主要作用。

  指导学生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只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方法,而临时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多的要求,重点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每个实验桌上可准备“叶片横切面的永久装片”供学生观察,也可以在课前由教师准备一些切得较薄,质量较好的切片(浸在10%~20%甘油水溶液中)供学生观察。

  为了使学生的观察更有针对性,可以提一些问题使他们能有目的地去认识事物。

  ①叶横切的上、下两层细胞叫什么?

  ②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有什么不同?

  ③哪一种叶肉细胞里的叶绿体多?

  ④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叶片上面比下面更绿的原因吗?

  ⑤叶肉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学生充分动手、动眼、动脑的基础上,再通过有关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并综合整理得出结论。

  【板书】

  (3)叶脉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脉(横断面)和肉眼看到的叶片上的叶脉(平行的或网状的)似乎没有共同之处,但这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教师在讲解叶脉时,应向学生指出,在叶肉中的一些束状结构就是叶脉。从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或挂图中可知,叶脉主要由一些管状细胞构成的。这时教师再次出示叶脉标本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叶脉在叶片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

  小资料 叶脉标本的制造

  【方法一】

  称取2.5克NaHCO3、3.5克NaOH,放入盛有100mL清水的烧杯内,用酒精灯煮沸。向杯内放入枫树叶或其他叶脉清晰而坚韧的叶片,让它全部浸入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用玻璃棒轻轻搅动,使叶片受热均匀。

  用镊子取出叶片,在清水里洗净。把叶片平铺在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流水中仔细地用刷子刷去叶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将叶脉贴在玻璃或平板上晾干。趁未干透,涂上颜料,可以做成书签。

  【方法二】

  取选好的枫树等叶脉清晰而坚韧的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将整杯水煮沸。然后,在清水中倒入一些NaCO3,浸没叶片。盖上玻璃盖,把烧杯移到温暖处。注意适时换水,并在水中加放些Na2CO3。

  1~2周后,由于腐生细菌的作用,叶的柔软部分颜色由绿转为苍褐色或苍绿色,最后腐烂脱落,留下网状的叶脉。

  用刷子轻刷叶片,将留下的网状叶脉水洗、染色后贴在玻璃上自然干燥。

叶片的结构 篇9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2、技能目标:通过自学、交流、讨论、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法指导:

  1、对照学习目标,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感知大体结构及重点

  2、对照自学提纲精读课文(可充分利用插图、投影、录像等,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标出重点(△▲)疑点~~~~~~?

  3、进行知识小结

  三、自学探究

  (一)表皮

  自学提纲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并在图上指出。

  2、表皮是由哪两种细胞构成?并指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3、思考:许多植物(如莲、蓖麻)的宽大叶片上有水珠流动而不会渗到叶片内部,这是什么原因?

  4、气孔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开闭由哪种结构控制?

  5、讨论:气孔在阳生叶的上、下表皮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浮水植物贴浮水面的叶片是怎样分布呢?为什么?

  自学检测

  1、叶片基本结构包括 、 、 。

  2、气孔的开闭由 控制。

  3、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含有 。

  (二)叶肉

  自学提纲

  1、为什么大多数的叶都是绿色的?

  2、比较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什么不同点?

  3、思考:一片绿叶正面颜色总比背面颜色深,一片落叶通常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落在地上,为什么?

  4、讨论:大白菜外层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内层叶片却是白色的,请你分析原因。

  自学测评

  1、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 ,其中含有的 只有在 下才能形成。

  2、下面结构中,不含叶绿体的是 ,含叶绿体最多的是 。

  A、保卫细胞 B、栅栏组织细胞 C、海绵组织细胞 D、表皮细胞

  (三)叶脉

  自学提纲

  1、叶脉有哪几种功能?请你说出为什么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脉有何不同?

  自学测评

  1、叶脉具有输送有机物的结构是 ,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因此,叶脉中这两种结构属于 组织。

  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 脉,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 脉。

  四、自学小结

叶片的结构 篇10

  详细介绍: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2.通过练习制作徒手切片,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的表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图,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

  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首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为了使学生看清楚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将自制的叶脉标本发给学生,同时把一个叶脉标本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上可以见到一个放大的叶脉标本。启发学生思考:叶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片的三个组成部分。

  (1)表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叶片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学习。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制作菠菜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也可以用蚕豆叶、槐树叶),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有哪些特点。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叶片的表皮细胞图,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叶片表皮细胞的特点。

  ①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是什么颜色的?

  ②无色透明的表皮对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什么好处?

  ③表皮细胞是什么形状的?细胞之间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④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对叶片有什么意义?

  在表皮细胞壁的外面,还有一层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这在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上是无法看到的,但是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为什么雨后的莲叶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是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的内部,就是因为叶片的表皮上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

  ⑤根据观察,可以发现在表皮细胞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小孔,叫做气孔。气孔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⑥两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可以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保卫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所以叶片呈现绿色,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⑦气孔有什么作用?

  为了说明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每个同学取一片菠菜叶,把叶片插入盛水的烧杯,口含叶柄吹气,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气孔中冒出来,还可以看到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上的数量多。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分析总结叶片表皮的特点和功能,并且画一幅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板书】

  (2)叶肉

  关于叶肉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和永久切片,初步了解叶肉的组织特点,然后再辅以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或叶片的横切面挂图,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细胞的特点及主要作用。

  指导学生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只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方法,而临时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多的要求,重点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每个实验桌上可准备“叶片横切面的永久装片”供学生观察,也可以在课前由教师准备一些切得较薄,质量较好的切片(浸在10%~20%甘油水溶液中)供学生观察。

  为了使学生的观察更有针对性,可以提一些问题使他们能有目的地去认识事物。

  ①叶横切的上、下两层细胞叫什么?

  ②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有什么不同?

  ③哪一种叶肉细胞里的叶绿体多?

  ④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叶片上面比下面更绿的原因吗?

  ⑤叶肉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学生充分动手、动眼、动脑的基础上,再通过有关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并综合整理得出结论。

  【板书】

  (3)叶脉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脉(横断面)和肉眼看到的叶片上的叶脉(平行的或网状的)似乎没有共同之处,但这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教师在讲解叶脉时,应向学生指出,在叶肉中的一些束状结构就是叶脉。从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或挂图中可知,叶脉主要由一些管状细胞构成的。这时教师再次出示叶脉标本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叶脉在叶片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

  小资料叶脉标本的制造

  【方法一】

  称取2.5克nahco3、3.5克naoh,放入盛有100ml清水的烧杯内,用酒精灯煮沸。向杯内放入枫树叶或其他叶脉清晰而坚韧的叶片,让它全部浸入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用玻璃棒轻轻搅动,使叶片受热均匀。

  用镊子取出叶片,在清水里洗净。把叶片平铺在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流水中仔细地用刷子刷去叶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将叶脉贴在玻璃或平板上晾干。趁未干透,涂上颜料,可以做成书签。

  【方法二】

  取选好的枫树等叶脉清晰而坚韧的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将整杯水煮沸。然后,在清水中倒入一些naco3,浸没叶片。盖上玻璃盖,把烧杯移到温暖处。注意适时换水,并在水中加放些na2co3。

  1~2周后,由于腐生细菌的作用,叶的柔软部分颜色由绿转为苍褐色或苍绿色,最后腐烂脱落,留下网状的叶脉。

  用刷子轻刷叶片,将留下的网状叶脉水洗、染色后贴在玻璃上自然干燥。

  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教案示例

叶片的结构 篇11

  第一节 叶片的结构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

  2、技能目标:通过自学、交流、讨论、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叶片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学法指导:

  1、对照学习目标,快速阅读一遍课文,感知大体结构及重点

  2、对照自学提纲精读课文(可充分利用插图、投影、录像等,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标出重点(△▲)疑点~~~~~~?

  3、进行知识小结

  三、自学探究

  (一)表皮

  自学提纲

  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并在图上指出。

  2、表皮是由哪两种细胞构成?并指出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的特点。

  3、思考:许多植物(如莲、蓖麻)的宽大叶片上有水珠流动而不会渗到叶片内部,这是什么原因?

  4、气孔的功能是什么?它的开闭由哪种结构控制?

  5、讨论:气孔在阳生叶的上、下表皮分布情况是怎样的?浮水植物贴浮水面的叶片是怎样分布呢?为什么?

  自学检测

  1、叶片基本结构包括 、 、 。

  2、气孔的开闭由 控制。

  3、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是含有 。

  (二)叶肉

  自学提纲

  1、为什么大多数的叶都是绿色的?

  2、比较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有什么不同点?

  3、思考:一片绿叶正面颜色总比背面颜色深,一片落叶通常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落在地上,为什么?

  4、讨论:大白菜外层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内层叶片却是白色的,请你分析原因。

  自学测评

  1、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是 ,其中含有的 只有在 下才能形成。

  2、下面结构中,不含叶绿体的是 ,含叶绿体最多的是 。

  A、保卫细胞 B、栅栏组织细胞 C、海绵组织细胞 D、表皮细胞

  (三)叶脉

  自学提纲

  1、叶脉有哪几种功能?请你说出为什么叶脉具有输导作用。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叶脉有何不同?

  自学测评

  1、叶脉具有输送有机物的结构是 ,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 ,因此,叶脉中这两种结构属于 组织。

  2、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具有 脉,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具有 脉。

  四、自学小结

叶片的结构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叶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并认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关系。

  2.通过练习制作徒手切片,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和叶的表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练习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图,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分析

  1.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在完全叶的组成中,叶片是主要的部分。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有利于光线的射入;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片与外界能够有调节地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栅栏组织的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比较整齐,这有利于光线照射在海绵组织上;叶脉支撑着叶片,使叶片充分接受到阳光,也使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能够及时运输。

  2.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学生要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徒手切片的制作技术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只要让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就行,而制成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高要求,重点应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

  教学过程设计

  叶片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表皮、叶肉和叶脉。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菠菜叶,上课时发给学生观察。首先说出叶片的形态特点(正反两面的颜色深浅不同,有网状叶脉),然后让学生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这时可以看到在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启发学生思考:这层透明的薄膜是叶片的什么部分?如果把叶片向背面对折,撕开,是否也能看到一层薄膜?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之间较厚的深绿色部分是叶肉,在叶肉中还穿插着许多粗细不同的叶脉。

  为了使学生看清楚叶脉在叶中的分布,教师可以将自制的叶脉标本发给学生,同时把一个叶脉标本放在投影仪上,在屏幕上可以见到一个放大的叶脉标本。启发学生思考:叶脉有什么生理功能?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叶片的三个组成部分。

  (1)表皮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叶片的结构”的教学应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进行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实践中学习。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制作菠菜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也可以用蚕豆叶、槐树叶),并且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有哪些特点。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叶片的表皮细胞图,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叶片表皮细胞的特点。

  ①在显微镜下观察,表皮细胞是什么颜色的?

  ②无色透明的表皮对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什么好处?

  ③表皮细胞是什么形状的?细胞之间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④表皮细胞紧密排列对叶片有什么意义?

  在表皮细胞壁的外面,还有一层透光不透水的角质层,这在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上是无法看到的,但是教师应该向学生讲明这一点。为什么雨后的莲叶上常有水珠滚动,但是水分并没有渗到叶片的内部,就是因为叶片的表皮上有一层不透水的角质层。

  ⑤根据观察,可以发现在表皮细胞之间还分布着许多小孔,叫做气孔。气孔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⑥两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保卫细胞可以控制气孔的开闭,保卫细胞与表皮细胞的结构有什么不同?

  保卫细胞中的绿色颗粒叫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的叶绿素,所以叶片呈现绿色,光合作用就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

  ⑦气孔有什么作用?

  为了说明气孔是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可以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每个同学取一片菠菜叶,把叶片插入盛水的烧杯,口含叶柄吹气,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气孔中冒出来,还可以看到叶片下表皮上的气孔比上表皮上的数量多。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分析总结叶片表皮的特点和功能,并且画一幅叶片的表皮细胞图。

  【板书】

  (2)叶肉

  关于叶肉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先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和永久切片,初步了解叶肉的组织特点,然后再辅以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或叶片的横切面挂图,启发学生分析比较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细胞的特点及主要作用。

  指导学生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只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方法,而临时切片的观察效果可以不作过多的要求,重点放在观察叶片的结构上。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每个实验桌上可准备“叶片横切面的永久装片”供学生观察,也可以在课前由教师准备一些切得较薄,质量较好的切片(浸在10%~20%甘油水溶液中)供学生观察。

  为了使学生的观察更有针对性,可以提一些问题使他们能有目的地去认识事物。

  ①叶横切的上、下两层细胞叫什么?

  ②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与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有什么不同?

  ③哪一种叶肉细胞里的叶绿体多?

  ④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叶片上面比下面更绿的原因吗?

  ⑤叶肉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在学生充分动手、动眼、动脑的基础上,再通过有关挂图和模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并综合整理得出结论。

  【板书】

  (3)叶脉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脉(横断面)和肉眼看到的叶片上的叶脉(平行的或网状的)似乎没有共同之处,但这是观察的角度不同。教师在讲解叶脉时,应向学生指出,在叶肉中的一些束状结构就是叶脉。从叶片的立体结构模型或挂图中可知,叶脉主要由一些管状细胞构成的。这时教师再次出示叶脉标本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叶脉在叶片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

  小资料 叶脉标本的制造

  【方法一】

  称取2.5克NaHCO3、3.5克NaOH,放入盛有100mL清水的烧杯内,用酒精灯煮沸。向杯内放入枫树叶或其他叶脉清晰而坚韧的叶片,让它全部浸入在溶液里,继续加热6~8分钟。用玻璃棒轻轻搅动,使叶片受热均匀。

  用镊子取出叶片,在清水里洗净。把叶片平铺在手掌中,用右手食指在流水中仔细地用刷子刷去叶的柔软部分,露出清晰的叶脉。然后,将叶脉贴在玻璃或平板上晾干。趁未干透,涂上颜料,可以做成书签。

  【方法二】

  取选好的枫树等叶脉清晰而坚韧的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将整杯水煮沸。然后,在清水中倒入一些NaCO3,浸没叶片。盖上玻璃盖,把烧杯移到温暖处。注意适时换水,并在水中加放些Na2CO3。

  1~2周后,由于腐生细菌的作用,叶的柔软部分颜色由绿转为苍褐色或苍绿色,最后腐烂脱落,留下网状的叶脉。

  用刷子轻刷叶片,将留下的网状叶脉水洗、染色后贴在玻璃上自然干燥。

叶片的结构 篇13

  叶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叶片的形状一般都是扁平的。从横切面观察,可见叶片是由上下表皮和叶肉构成的。叶片的上下表皮一般为一层细胞,中间的叶肉部分为多层细胞。双子叶植物的叶肉,其上半部为栅栏组织,下半部为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为长柱形,排列得较为紧密,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由排列疏松、形状不规则的细胞所构成,细胞内叶绿体较少,细胞间有较大的间隙。这种叶肉组织上下有别的叶称为异面叶(或称两面叶)。禾谷类植物例如小麦的叶,其叶肉组织上下相同,称为等面叶。

  一、实验准备

  (一)材料:蚕豆叶。

  (二)用品: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培养皿、清水、滴瓶、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

  二、方法步骤

  (一)蚕豆页片的内部结构 取蚕豆叶,做徒手切片(可用夹持物或不用夹持物)。如不用夹持物,可按下述方法操作。返回页首

  将蚕豆叶切成0.5cm左右宽的窄条,将窄条置于载玻片上(可将两三片窄条握在一起),用左手食指尖压紧叶片窄条,右手拇和食指捏着刀片,紧贴左手食指指尖向下拉切,如此多切几刀,选择其中理想的材料封片观察。

  在低倍镜下可以看到叶片背、腹两面的最外层为上、下表皮,其细胞排列紧密,外表面具有一层透明的角质层(上表皮的角质层更为明显)。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在上下表皮上都可以观察到气孔(可以见到保卫细胞的横切面,其细胞稍小于表皮细胞),并且下表皮上的气孔多于上表皮上的。蚕豆叶是异面叶,其叶肉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紧靠上表皮的栅栏组织是由一至两层形似栅栏的、长柱状的细胞组成的(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栅栏组织为一层细胞)。

  栅栏组织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如果切片较厚,有可能看不清细胞轮廓。可将切片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中,浸泡数分钟,溶出叶绿体中的部分叶绿素,使叶肉颜色变浅,再封好切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这样可以比较清楚地分辨出细胞的界限。紧靠下表皮的海绵组织是由几层不规则的细胞所组成,细胞间具有较大的细胞间隙,以利于通气。海绵组织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少。在叶肉内还可以观察到无色的维管束(叶脉)。如果观察到导管的纵切面(因为叶脉呈网状,切片内常有导管的纵横两种切面),可以看到导管上的纹饰。叶脉中的木质部位于叶脉的上方,而韧皮部则位于叶脉的下方。由于韧皮部主要是由薄壁细胞组成的,所以不如导管形态明显。用低倍镜观察后,可以换高倍镜观察叶片表皮中气孔周围保卫细胞的横切面。双子叶植物叶片的下表皮含有的气孔较多。

  (二)蚕豆叶表皮的表面观察

  按照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片方法,撕取蚕豆叶下表皮,并制片观察。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下表皮相邻细胞的边缘呈波纹状,彼此镶嵌。观察完表皮细胞后,找到气孔器。换高倍显微镜仔细观察气孔器,可以见到它是由两个半月形的细胞和中央的气孔构成的。保卫细胞内具有叶绿体,仔细调节显微镜的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核。

  三、教学建议

  (一)做叶片徒手切片的方法很多,除教材上提供的双刀片并排切片法以外,本实验所用左手食指尖压紧叶片,右手持刀沿左手指甲切片的方法,也可将切片切得很薄。但是,在实验前一定要向学生讲清楚切片的要领,主要是左手食指的指甲朝下,尽可能与载玻片垂直,这样不仅能切得薄,而且也避免切伤手指。

  (二)制片时盖玻片一定要注意轻放,以便保持叶片横切面的位置不变。这样在调节焦距后,就可以分辩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三)本实验采用蚕豆叶片作为实验材料,是因为蚕豆叶片在不同的季节都较容易得到。如果季节合适,也可以组织学生采集校园中其他的双子叶植物叶片进行实验,但一定要采用一般的阳生叶。另外,要向学生讲清楚,虽然都是双子叶植物的叶片,但是其栅栏组织的细胞层次可能不同,最好教师多采集一些植物叶,预先观察一下。

  (四)撕取叶片表皮时,除按照教材中撕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的方法进行撕取外,也可以直接用手猛力撕取叶片的下表皮,扯开的叶片破损边缘处,就有一部分很薄的透明的下表皮,可以切下来使用。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撕取,教师都要预先撕取,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撕好叶片的表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