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竖原文及翻译

牧竖原文及翻译1

  原文: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⑾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译文:

  有两个牧童进山发现狼窝,窝里有两只小狼。于是牧童把小狼捉住,分别爬上一棵相距数十步的树。不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窝发现小狼不见了,非常惊慌。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蹄、耳,让它痛嚎。大狼听到后,抬头看见这样,十分愤怒,跑到树下,狂叫不已,还用爪子抓树皮。这时候另一个牧童在另一棵树上如法炮制,令小狼痛嚎。大狼听见声音,到处张望,发现小狼;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第一棵树上的牧童又让小狼哀号,大狼又转身扑过去。从头到尾,大狼嘴里没有停止过嚎叫,脚下没有停止过奔跑,这样来回数十次,跑得也慢了,声音也小了;再过一会,大狼奄奄一息,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很久都不动弹。牧童于是从树上爬下来,凑近一看,原来它已经气绝身亡。

  体现出再残忍的生物,对自己的儿女还是会体现出无尽的`母爱。

  注释

  ①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山东淄川

  (现在山东省淄博)人,清代文学家。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

  ③去:距离。

  ④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

  ⑤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

  ⑥嗥(háo):狼的叫声。

  ⑦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⑧致:招引。

  ⑨四顾:四面张望。

  ⑩趋:向,到。

  ⑾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⑿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里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

  (13)继而:不久

  (14)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5)僵:僵硬。

  (16)绝:断。

  (17)辍声:停止了叫声。

  (18)始:才。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阅读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1)

——《牧竖》阅读答案5篇

《牧竖》阅读答案1

  牧竖①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③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④。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⑤;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⑥。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⑦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⑧彼,跑⑨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③去:距离。④仓皇:惊慌。⑤嗥(háo):狼的叫声。⑥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⑦致:使。⑧趋:向,到。⑨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

  1、按要求完成下列两题。

  (1)解释加粗的词语。

  ①意甚仓皇意__________

  ②大狼闻声仰视闻__________

  ③狼闻声四顾 顾__________

  ④气已绝矣绝__________

  (2)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久之不动

  A、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B、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

  C、学而时习之(《论语八则》)

  D、久之,目似瞑(《狼》)

  2、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狼》中的屠户与本文中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①神情 ②听到 ③看 ④断

  (2)D

  2、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3、(1)于是不顾这边的狼崽,转而奔至另一棵树下,像刚才那样狂叫撕抓。(大意对即可,)

  (2)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4、更赞同《狼》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牧竖》中牧竖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张扬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言之成理即可)

《牧竖》阅读答案2

  文字,回答文后题目。

  两牧竖(牧竖:牧童)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蒲松龄《牧竖》)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①想去数十步__ ②跑号如前状__

  ③乃舍此趋彼__ ④既而奄奄僵卧__

  【小题2】下列句中划线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始望见之B.又转奔之C.久之不动 D.竖下视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

  ②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小题4】请简要赏析这片小小说的主要特色。(3分)

  答案

  【小题1】①距离。 ②同“刨”。 ③快走。 ④气息微弱的样子。

  【小题1】D

  【小题1】①洞穴中有两只小狼,(他们)谋划好并分别捉住了其中的一只小狼。②经过几十次往复,跑得渐渐慢了,声音渐渐弱了。(4分,每小题2 分)

  【小题1】这篇小小说堪称精炼与生动的典范。不到二百字的篇幅,牧童的智慧和勇气、狼的`急迫焦躁与疲于奔命,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号”就为通假字。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对“之”这个字的理解能力。ABC“之”为“代词”,D为“音节助词,无意义”。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除了要注意到“谋、复”等关键词,有时还要补充冲省略的成份,同时还要让语句通顺即可。

  【小题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从“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角度来赏析这篇小说的主要特色即可。

《牧竖》阅读答案3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③,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导读:狼虽是**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①少顷:不一会儿工夫。②致:使。③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④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l.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

  3.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 4.既而奄奄僵卧( )

  二、翻译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 竖

  两个放牧的小童进山来到狼洞前,狼洞里有两只小狼,他们商量后分别捉了,各自登上一棵树,两树相隔数十步。不大工夫,大狼回来,进洞见狼崽不见了,神情十分着急慌张。牧童在树上抓扭小狼的脚、耳,故意使它痛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愤怒地跑到一棵树下,一边号叫一边往上爬。其中一个牧童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着急地呜叫;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终于望见,于是放弃这里跑到那里,一边跑一边叫,往树上爬去。刚到这里,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去。嘴里不停地叫,脚不停地跑,这样往返数十次,大狼奔跑渐渐迟缓,叫声渐渐减弱;不久气息微弱,很长时间不动了。牧童下树一看,大狼已断气了。

  一、1.僮仆

  2.着急慌张的样子

  3.距

  4.不久

  二、狼听到声音四下里看,才望见小狼,于是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奔跑号叫如同先前的样子。

  三、狼虽是**之物,但它表现出的疼爱子女的母性,也令人感动。

《牧竖》阅读答案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

  B.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乃悟前狼假寐,以刀劈狼首。

  C.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 晋*公问于师旷曰。

  7.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翻译、断句。(10分)

  8、把第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分)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分)

  9、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8处。(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答案:

  5、B 6、A 7、D

  、①禽兽的欺骗**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9、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慨然有*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牧竖》阅读答案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 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5.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

  B.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乃悟前狼假寐,以刀劈狼首。

  C.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 晋*公问于师旷曰。

  7.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

  翻译、断句。(10分)

  8、把第Ⅱ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分)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分)

  9、阅读下列文言短文,用“/”为画线句子断句,只能断8处。(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答案:

  5、B 6、A 7、D

  、①禽兽的欺骗**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9、访练兵简卒 / 欲宣力中原 /慨然有*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 / 皆为致死/ 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 / 敦虽怀逆谋 / 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2)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1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人。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之:的。

  可爱:值得怜爱。

  者:花。

  甚:很,非常。

  蕃:多。

  自:自从。

  李唐:指唐朝。唐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独:只,仅仅。

  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出:长出。

  淤(yū)泥:污泥。

  染:沾染(污秽)。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通:贯通;通透。

  直:挺立的样子。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蔓,不长枝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愈加使人感到清雅。

  益:更加。

  清:清芬。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树立。

  可:只能。

  亵玩:玩弄。

  亵(xiè):亲近而不庄重。

  焉:句末语气词,这里指当于现代汉语的‘‘啊’’ ‘‘呀’’,助词。

  谓:认为。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盛:广。

  君子:指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者:……的人或物。随着前面的名词而变化,例如:“有黄鹤楼者”中的者意思就是……建筑

  噫:感叹词,相当于现在的"唉"。

  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之:语气助词,的。(一说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鲜(xiǎn):少。

  闻:听说。

  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

  宜乎:当然(应该)。

  宜:当。

  众:众多。

  逐句翻译

  ⒈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fán)。

  水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⒉晋陶渊明独爱菊。

  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从唐朝以来,人们十分喜爱牡丹。

  ⒋予(yú)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

  我(却)[1]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里生长出却不受(淤泥)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是却不显得妖媚。

  ⒌中通外直,

  (它的枝干)中间贯通,外表笔直,

  ⒍不蔓(màn)不枝,

  不缠生藤蔓,不旁出冗枝

  或:不长藤蔓,不生枝节,

  ⒎ 香远益清,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显得清幽,

  ⒏亭亭净植,

  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

  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能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它。(焉:句末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语义虚词。)

  ⒑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⒒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

  ⒓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⒔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唉!喜爱菊花的(人),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有听闻了。

  ⒕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喜爱莲花(的人),和我一样的还有谁?

  ⒖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喜爱牡丹(的人),应该(当然)有很多人了!(宜:当然)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3)

——谭嗣同原文及翻译

谭嗣同原文及翻译1

  谭嗣同

  梁启超

  今年四月,定国是之诏既下,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适大病不能行,至七月乃扶病入觐,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与杨锐、林旭、刘光第同参预新政,时号为军机四卿。参预新政者,犹唐宋之参知政事,实**之职也。**欲大用康先生,而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数月以来,**有所询问,则令*衙门传旨,先生有所陈奏,则著之于所进呈书之中而已。自四卿入军机,然后**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锐意欲行大**矣。而西后及贼臣忌益甚,未及十日,而变已起。

  初,君之始入京也,与言**无权、西后阻挠之事,君不之信。及七月二十七日,**欲开懋勤殿设顾问官,命君拟旨,先遣内侍持历朝圣训授君,传上言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令查出引入上谕中,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西后云。君退朝,乃告同人曰:“今而知**之真无权矣。”至二十八日,京朝人人咸知懋勤殿之事,以为今日谕旨将下,而卒不下,于是益知西后与帝之不相容矣。二十九日,**召见杨锐,遂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诏。君与康先生捧诏恸哭,而**手无寸柄,无所为计。时诸将之中,惟*久使朝鲜,讲中外之故,力主变法。君密奏请**结以恩遇,冀缓急或可救助,词极激切。八月初一日,上召见*,特赏侍郎。初二日复召见。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袁曰:“君谓**何如人也?”袁曰:“旷代之圣主也。”君曰:“天津**之阴谋,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闻。”

  君乃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不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君曰:“荣禄密谋,全在天津**之举,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将挟兵力以行大事。虽然,董、聂不足道也,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袁曰:“若**于**时疾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贼,则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君曰:“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

  袁幕府某曰:“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昔某公欲增慰帅兵,荣曰:‘*未可假大兵权。’盖向来不过笼络耳。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故乃荣之私人,荣遣其劾帅而已查办,昭雪之以市恩;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慰帅岂不知之?”君乃曰:“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袁怒目视曰:“若**在仆营,则诛荣禄如杀一狗耳。”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袁曰:“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事急矣!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更选将官,而设法备贮弹则可也。”乃丁宁而去,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至初五日,袁复召见,闻亦奉有密诏云。至初六日变遂发。

  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划,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余是夕宿****,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与余相见,劝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故及于难。

  君既系狱,题一诗于狱壁曰:“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盖念南海也。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春秋三十有三。就义之日,观者万人,君慷慨神气不少变。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君呼刚前曰:“吾有一言!”刚去不听,乃从容就戮。呜呼,烈矣!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4)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

座右铭原文翻译及赏析1

  座右铭

  崔瑗〔两汉〕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

  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译文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恩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俗的荣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恩己的行动准则就行了。审度是否合乎仁而后行动,别人的诽谤议戒对恩己又有何妨害?不要使恩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无光,而内在的东西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刚强者必死。浅陋固执刚直,小人却以此为美德而坚持。君子悠悠,内敛而不锋芒毕露,别人就难以估摸透啊!君子要慎言,节饮食,知足不辱,故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恩会芳香四溢。

  赏析

  《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全文共2态句,1态态字,抒发了作者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基本立场,其中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能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反映了当时较为普遍的价值观念。

  开篇“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两句可归结为慎&。 “无道人之短”就是不直&他人的短处。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和小人两类,对于小人的短处,不能说,说了会得罪小人;而对于君子,因为君子能够“吾日省吾身”,能够不断地愠省愠查愠纠,所以不必说:正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无说己之长”则是提醒愠己不要愠我张扬。《道德经》中有&:“愠是者不彰,愠伐者无功,白矜者不长。”“说己之长”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赞赏,进而获得利益。这种行为与儒家秉持的观念相悖。《论语·学而》有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过分强调愠己的优点,就会名过其实,从而与作者所提倡的“无使名过实”相背离。无论是慎&人之短还是己之长,都是要求做人要慎&二在《论语·学而》篇中,孔子要求弟子“讷于&而敏于行”,讷&即慎&。这是守愚的方式之一。此“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与下文“守愚圣所臧”是一脉相承的。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是说施恩于他人不要再想,但接受他人的恩惠要铭记在心。《庄子·养生主》中云:“为善勿近名”,意思是做善事并不是为了博得好的名声。“受施慎勿忘”则是一种感恩意识、报恩观念的体现。两句中都有一个“慎”字,就是要提醒愠己要时刻谨记,不可忘却。

  “世宠不足慕”与“谤议庸何伤”两句则从荣与辱两个方面阐发作者的思想。无论是赞宠,还是毁谤,都要坦然视之、淡然对之。《道德经》中写道:“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在作者看来,宠辱若惊不可取,为人应该做到宠辱不惊:为此必须要坚持以正确的人生准则衡量愠己的得失,审视愠己的&行。仁就是这唯一的“纪纲”。

  “隐心而后动”,就是要在行动之前先审度愠己的心是否合乎“仁”,只有合乎这一标准之后才能行动。 “守愚”也是“唯仁为纪纲”的具体实践。此外,从“在涅贵不淄,暖暖内含光”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守愚并不是指要愚昧无知.作者所说的“守愚”其实只是外表的愚,内心则要追求一种高洁的人格品质、近墨不黑的**节操。

  在做人的方式上,崔瑗强凋外柔内刚,以柔取胜:《道德经》中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犒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一句表明为人太过刚强会招致祸患。

  在行为方面,作者要求愠己做到上文所说的.“慎&”,也要做到“节饮食”。这是因为饮食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方面,没有节制,便会贪婪争抢而要做到这两点,就要在观念上做到“知足”。

  此文在艺术上有两点很能出。

  一是在结构上,每两句构成一个意思,而且这两句的意思往往又是相反、相对甚至相矛盾的。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立、矛盾,能出了主观选择的价值和意义,显示出戛戛独造的修养和品德来。这样,全文的结构便由这两句一意的单元所组成,颇类似后世律诗的结构。

  二是在语&上,采用五&形式。铭文这种形式,一般都是用在比较正规的场合,****,盖世奇功,往往刻山勒石,以传诸后世。听以它多采用四&形式,以示典雅庄重;叩以《文选》所收铭文为例,前有班固《封燕然山铭》,后有张载《剑阁铭》,都是四&形式。而崔瑗比文,则通篇采用五&形式;确颇独特。其时五&形式,仅在民间流传,汉乐府民歌中比较多地采用这一形式,而文人圈子里则不太多见。前此虽有班固《双咏史诗》通篇一五&,但技巧颇为生疏,“质术无文”(钟嵘《诗品》)。崔瑗采用此式,大概是因为“座右铭”,写给愠己看的,所以显得比较随便;而更重要的,是说明了崔瑗较注重从汉乐府民歌汲取营养。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5)

——沧浪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沧浪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沧浪歌

  先秦:佚名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译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的水清澈时可以用来洗涤冠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沧浪的水浑浊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洗脚。

  注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zhuó)我缨(yīng);

  濯:洗。缨:用线或绳等做的装饰品。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赏析:

  《沧浪歌》是一首清新而悠扬的短歌,歌者名渔夫,一位没名字考证的隐者。在《楚词·渔夫》可以看到作为乱世智者的打鱼人和屈原的那次对白。渔夫对屈原的劝导蕴含者一位哲人和一位诗人的深层的理解及同情,这是基于心灵默契之上的对立和转向,渔人的宛尔而笑意味情长,击桨远去那沧浪之歌依然余音袅袅。后人将其谱成古琴曲,名为《沧浪歌》。并引用了其里面的内容。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沧浪歌早在春秋时期已经传唱,孔子孟子都提到它了。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屈原沧浪遇渔父古时,汉江有一支流流经沔阳,名曰沧浪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流放之时,游经沧浪水,在张沟处遇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一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

  沧浪歌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目前在当代文学作品中,有两**篇小说传承了沧浪歌的哲学理蕴,一部是竺葛卓灵的网络长篇小说《沧浪歌》,一部是作家阎真的官场小说《沧浪之水》,是沧浪歌在当代生活中的新唱。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6)

——活板原文翻译及赏析

活板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板印书籍(1),唐人尚未盛(shèng)为之(2)。五代(3)时始印五经(4),已后(5)典籍(6)皆为板本(7)。

  庆历(8)中有布衣(9)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⑩,每字为一印(11),火烧令坚(1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huò)(13)纸灰之类冒(14)之。欲印,则以一铁范(15)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16);药(17)稍熔,则以一*板按其面,则字*如砥(18)。若止(19)印三二本,未为简易(20);若印数十百千(21)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22)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23),更互(24)用之,瞬息可就(25)。每一字皆有数印(26),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27),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8)。有奇字(29)素无备者,旋(30)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31),文理(32)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兼(33)与药相粘,不可取(34);不若燔土(35),用讫(36)再火令药熔,以手拂(37)之,其(40)印自落,殊不(38)沾污。

  升死,其印为予群从(39)所得,至今保藏。

  (本文被编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改编由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改编人王浩铭)

  (选自《梦溪笔谈》)

  《活板》注释

  (1)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板印,有雕版印刷。板,通“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尚:还

  盛为之:大规模地做这种事,盛,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

  之,指“版印书籍。”

  为:做,使用。

  (3)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

  (4)五经:儒学的经典,指《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后合称《五经》。

  (5)已后:以后。已,通“以”。

  (6)典籍:重要的文献书籍。

  (7)板本:版印的本子。

  (8)庆历:宋仁宗**(1041~1048)。

  (9)布衣:*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0)钱唇:铜钱的边缘。

  (11)印:印模。

  (12)令坚:使坚硬。

  (13)和(huò):混合。

  (14)冒:蒙、盖。

  (15)范:框子。

  (16)持就火炀(yáng)之:把它拿到火上烤。就,靠近。炀,烤。

  (17)药:指上文所说的松脂、蜡等物。

  (18)字*如砥(dǐ):(所有排在版上的)字像磨刀石那样*。

  (19)止:同"只"。

  (20)未为简易:不能算是简便。

  (21)数十百千:几十乃至百、千。

  (22)自:另外。

  (23)具:准备好。

  (24)更(gēng)互:交替,轮流。

  (25)就:完成。

  (26)印:字印。

  (27) 以纸帖之: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28)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韵,指韵部。唐宋时,人们按照诗歌押韵的规律,把汉字分为206韵,后来又合并为106韵。木格,用木格,名做状。

  (29)奇字:写法特殊,或生僻、不常用的字。

  (30) 旋:随即,立刻。

  (31)不以木为之者:不用木头刻活字的原因。

  (32)文理:纹理,质地。

  (33)兼:又。

  (34)不可取:拿不下来。

  (35)燔(fán)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

  (36)讫(qì):终了,完毕。

  (37)拂:擦拭,掸去。

  (38)殊不:一点也不。

  (39)为予群从(zòng):被我的弟侄辈。群,众,诸。从,次于最亲的亲属,例如堂兄弟为从兄弟,侄为从子,伯叔父为从父。单说“从”,指比自己小的。为,被。

  (40)其印自落:代词,那些

  《活板》翻译

  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经典文献都是版印的本子了。

  庆历年间,有个*民叫毕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印模,(印模上的字)薄得像铜钱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印,(刻好以后)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盖上。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微融化,就用一*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如果只印三两本,还不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板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遇到*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不用木头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又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松脂,蜡等物)粘在一起,(卸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融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毕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到今天还珍藏着。

  后世影响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用活字印刷的这种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全**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活字排印的开始,不过他虽已发明,未能广泛应用”。古代的印章对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启示作用。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公元1041~1048年,*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整。便可进行印刷。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毕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实验发现木纹疏密不一,遇水后易膨胀变形,与粘药固结后不易去下,才改用胶泥。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温州白象塔内发现的刊本《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经鉴定为北宋元符至崇宁(1100~1103)年活字本。这是毕升活字印刷技术的最早历史见证。

  文言现象

  通假字

  1.板印书籍 板,通“版”,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已,通“以”。

  3.若止印三二本 止:通“只”,副词。

  ⒋文理有疏密 文:通“纹”,纹理,质地。

  词类活用

  ⒈板印书籍:“板”,名词作动语,表示工具。“用雕版”。

  ⒉名词作动词:五代时始印五经:“印”印刷

  3.火烧令坚:“火”,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式,“用火”。

  再火令药溶:“火”用火烤,名词用作动词

  4.木格贮之:“木格”,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式,“用木格”。

  古今异义

  ⒈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冒之(冒:涂盖,敷上。今常用义为:向外透,冒失,冒充等)

  ⒉一板已自布字(自:另外。今常用义为:自己,从等)

  ⒊文理有疏密(文理:木材的纹理质地。今指文章内容、词句等方面的条理)

  ⒋药稍熔(药:古义指文中所提到的松脂、腊等物;今义指病的药品)

  ⒌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布衣:古义指*民;今义指衣服的一种)

  一词多义

  ⒈板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用雕板(名词作状语)

  (2)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雕板(名词)

  ⒉印

  (1)若止印三二本。(印刷,动词。下文“板印书籍”、“五代时始印五经”、“欲印”、“若印数十百千本”、“此印者才毕”中“印”同此)

  (2)每字为一印。(字印,印章,名词。下文“乃密布字印”、“每一字节有数印”、“每字有二十余印”、“其印自落”、“其印为群从所得”中“印”同此)

  ⒊火

  1)持就火炀之。用火(动词)

  (2)火烧令坚。用火(名词作状语)

  (3)再火令药熔。用火烧(名词用作动词)

  ⒋可

  (1)瞬息可就。可以(能愿动词)

  (2)高可二黍许。大约(副词)

  ⒌若

  (1)若只印三二本。如果(连词)

  (2)不若燔土。像(动词)

  ⒍帖

  (1)则以纸帖之。通贴,用标签标出(动词)tiě

  (2)每韵为一帖。类、标签(名词)tiě

  ⒎就

  (1)持就火炀之。靠近(动词)

  (2)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完成(动词)

  ⒏以

  (1)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连词,连接两个分句,表目的,翻译为“用来”。

  (2)以纸帖之/以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 介词,用

  (3)以松脂、蜡和纸灰/以一*板按其面/用草火烧/不以木为之者/以手拂之/以纸贴之 介词,用,拿

  (4)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⒐为

  (1)唐人尚未盛为之/每韵为一贴(做,动词。)

  (2)皆为板本。是(动词)

  (3)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被(介词)

  (4)未为简易/极为神速 算是(动词)

  (5)又为活板(动词,发明)

  (6)每字为一印(动词,刻)

  (7)不以木为之者(动词,刻制)

  (8)满铁范为一板(动词,成为)

  ⒑其

  (1)其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板按其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其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⒒之

  (1)唐人尚未盛为之 代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代词“这”

  (3)冒之/持就火炀之/更互用之 代指“铁板”

  (4)以纸帖之/木格贮之 代指不用的字模

  (5)旋刻之 代指“奇字”

  (6)不以木为之者 代指活字模

  (7)以手拂之 代指字模

  ⒓已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通“以”,介词)

  一板已自布印(已经,副词。下文“第二板已具”中“已”同此)

  ⒔自

  一板已自布印(另外,副词)

  其印自落(自己,代词)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7)

——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

清人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译文

  清邑**驻在彭,驷马披甲真威风。两矛装饰重缨络,黄河边上似闲庭。

  清邑**驻在消,驷马披甲威又骄。两矛装饰野鸡毛,黄河边上自逍遥。

  清邑**驻在轴,驷马披甲任疾跑。左转身子右拔刀,军中好像准备好。

  注释

  1.清人:指郑国大臣高克带领的清邑的士兵。清,郑国之邑,一说卫国邑名,在今河南省中牟县西。

  2.彭:郑国地名,在黄河边上。

  3.驷(sì)介:一车驾四匹披甲的马。介:甲。旁旁:同“彭彭”,马强壮有力貌。一说行走、奔跑貌。

  4.二矛:酋矛、夷矛,插在车子两边。重(chóng)英:以朱羽为矛饰,二矛树车上,遥遥相对,重叠相见。重,重叠。英,矛上的缨饰。

  5.翱(áo)翔:游戏之貌。

  6.消: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7.镳(biāo)镳:英勇威武貌。

  8.乔:借为“鷮(jiāo)”,长尾野鸡,此指矛上装饰的鷮羽毛。

  9.逍遥:闲散无事,驾着战车游逛。

  10.轴:黄河边上的郑国地名。

  11.陶陶:和乐貌。一说马疾驰之貌。

  12.左旋右抽:御者在车左,执辔御马;勇士在车右,执兵击刺。旋,转车。抽,拔刀。

  13.中军:即“军中”。一说指古三军之中军主帅。作好:容好,与“翱翔”“逍遥”一样也是连绵词,指武艺高强。一说做好表面工作,指装样子,不是真要抗拒敌人。

  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辛辣的讽刺诗。在此诗作者眼中,高克带领的部队,战马披甲,不可谓不雄壮;战车插矛,不可谓不威武。可是清邑的士兵却不是在为抵御敌人随时可能的入侵而认真备战,却在河上***逛,耍弄刀枪;身为将帅的高克也闲来无事,只是以练武来消磨时光而已。此诗讽刺的对象是高克,而最终深深斥责的是**公的昏庸。

  至于为什么说讽刺的矛头最终是对准**公,古代有一位论者分析得很有道理:“人君擅一国之名宠,生杀予夺,唯我所制耳。使高克不臣之罪已著,按而诛之可也。情状未明,黜而退之可也。爱惜其才,以礼驭之亦可也。乌可假以兵权,委诸竟上(边境),坐视其离散而莫之恤乎!《春秋》书曰:‘郑弃其师。’其责之深矣!”(朱熹《诗集传》引胡氏语)。总之,在抵御外敌之时,**公因讨厌高克反而派他带领清邑士兵去河边驻防的决策是完全错误的。

  全诗共三章,写清邑士兵在黄河边上的彭地、消地、轴地驻防时的种种表现。表面上是在称颂他们,说他们的披甲战马如何强壮,奔驰起来又如何威风;战车上装饰着漂亮的矛,是如何的壮盛;军中的'武士也好,主帅也好,武艺又是如何高强。而实际上他们却是在河上闲散游逛。每章的最后一句如画龙点睛,用“翱翔”、“逍遥”、“作好”等词来揭出本相,其讽刺的手法是较为含蓄的。从诗的章法上说,三个章节的结构和用词变化都不甚大,只有第三章与前两章不同处较多。作者采用反复咏叹的手法,以增强诗歌的气势和表现力,从而达到其讽刺的效果。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8)

——竞渡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竞渡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译文

  在石溪住久了开始思念端午时节的场景,在驿馆楼前观看开始行动的时机。鼙鼓初击时似雷声,兽头吐威,万人冲破齐声呼喊,跳跃着的'浪花与飞鸟争先恐后。多**像龙一样的向前冲去,果然获得了锦标归来。

  注释

  发机:开始行动的时机。

  鼙pí:古代军中所用的一种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譀hàn:吼叫;叫喊。

  锦标:竞渡(赛龙舟)的取胜标志。

  赏析:

  《竞渡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

  颔联采用“鼙鼓、兽头”渲染龙舟待赛的竞渡氛围,画龙点睛,以点带面;颈联采用“冲波、鸟退”衬托龙舟比赛的竞渡速度,视野开阔,以景衬人。

  诗中表面描绘龙舟竞渡的场面,实则讽刺阿谀奉承的小人。万事都有改变的可能,开始风光的不一定始终风光,做人不能见风使舵,而要脚踏实地。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9)

——莲叶原文、翻译及赏析

莲叶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莲叶初生南浦,*绿杨飞絮。

  向晚鲤鱼风,断送彩帆何处?凝伫,凝伫,楼外一江烟雨。

  译文:

  南浦上莲叶初生,江流*树上柳絮飘散。傍晚时分,你那夹杂着鲤鱼腥味的风,要将彩船送去哪里呀?凝立着,凝立着,只见楼外江面上烟雨纷纷。

  赏析:

  贺铸本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曾在和州(今安徽和县)、泗州(今江苏盱眙)、太*州(今安徽当涂)等处任职。这些地方,均近江临淮,晚年又退居苏州,长居水乡,在他的词集中,便有不少写水乡风光与生活的作品,《忆仙姿》即其中一首。


牧竖原文及翻译(扩展10)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

蟋蟀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译文:

  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

  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

  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

  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

  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

  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

  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

  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

  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

  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

  在出巡的*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

  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

  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

  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注释:

  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

  裴回:即徘徊。

  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

  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赏析:

  赏析一

  姜夔此词,前有小序云:“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 ,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丙辰是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 ;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词先从听蟋蟀者写入 。“庾郎先自吟愁赋 ”,庾郎 ,即庾信,曾作《愁赋》,今已不传,此似指《哀江南赋》、《伤心赋》、《枯树赋》一类哀愁之作。杜甫诗云:“庾信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次句写蟋蟀声,凄切细碎而以“私语”比拟,生动贴切,并带有浓厚的感**彩,因而和上句的吟赋声自然融合。“更闻”与“先自”相呼应,将词意推进一层。骚人夜吟 ,已自愁情满怀,更那堪又听到如窃窃“私语”的蟋蟀悲吟呢!从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身世之感、家国之痛。

  “露湿”三句是空间的展开,目的是藉以触发更广泛的人事。铜铺,铜做的铺首 ,装在门上衔门环;此指门外。石井,此指井栏边。说蟋蟀鸣声在大门外;井栏边,到处可闻 。“哀音似诉 ”,承上“私语”而来,这如泣似诉的声声哀鸣,使一位本来就转侧无眠的思妇更加无法入梦了,只有起床以织布来消解烦忧(蟋蟀一名促织 ,正与词意符合)。于是蟋蟀声又和机杼声融成一片。这几句遗貌取神,离影得似,妙在如“野云孤云 ,去留无迹”(《张炎《词论》》)。词中的蟋蟀的鸣声为线索 ,把诗人、思妇、客子、帝王、儿童等不同的人事巧妙地**到一篇中来。其中,不仅有词人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的**与南宋**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现实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思妇怀念远人的心情。面对屏风上的远水遥山,不由神驰万里。秋色已深,什么时候才能将亲手织就的冬衣送到远方征人的手中?秋夜露寒,什么时候征人才能回到自己的身边 ?远人遥隔,如今只余一人对影自怜,又有什么情绪来寻欢作乐呢?几句言简意远,委婉尽情。

  下片首句岭断云连,最得换头妙谛,被后人奉为典范。岭断,言其空间和人事的更换——由室内而窗外,由织妇而捣衣女。云连,指其着一“又”字承上而做到境换意连 ,脉络暗通。寒窗孤灯,秋风吹雨,那蟋蟀究竟为谁时断时续地凄凄悲吟呢?伴随着它的是远处时隐时显的阵阵捣衣声 。“为谁”二字,以有情向无情境界引向空灵深远之处。

  以下“候馆”三句,继续写蟋蟀鸣声的转移,将空间和人事推得更远更广。客馆,可以包举谪臣迁客、士人游子各色人等;离宫,可以包括不幸的帝王后妃、宫娥彩女。这些飘泊者、失意者,不论尊卑长幼,都要悲秋吊月,闻虫鸣而伤心无限在国怀乡愁绪袭扰心以上极写蟋蟀的声音处处可闻,使人有欲避不能之感 。它似私语,似悲诉,时断时续;它与孤吟声、机杼声、砧杵声交织成一片。仿佛让人听到一组凄婉哀愁的交响乐。“豳诗漫与”,词人说自己受到蟋蟀声的感染而率意为诗了。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是,下面突然插入“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写小儿女呼灯捕捉蟋蟀的乐趣,声情骤变,似与整首乐章的主旋律不相协调。而与友人张鎡《满庭芳》词中“八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意境相若。然细加品味,正如陈延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的确,这是这阕大型交响乐中的一支小小插曲,其妙用在于以乐写苦,所以当这种天真儿女所特具的乐趣被谱入乐章之后,并不与主旋律相悖逆,反倒使原本就无限幽怨凄楚的琴音,变得“一声声更苦”了。以乐笔写愁然,正是白石词的匠心妙用。

  这首词看似咏物,实则抒情,通过写听蟋蟀鸣声,寄托家国之恨。这首词的妙处在于分辟蹊径,别开生面,用空间的不断转换和人事的广泛触发,层层夹写,步步烘托,达到一种凄迷深远的艺术造境。

  赏析二

  这是一首以歌咏蟋蟀而著名的词篇。词中以蟋蟀的鸣声为线索,把诗人、思妇、客子、被幽囚的**和捉蟋蟀的儿童等等,巧妙地**到这一字数有限的篇幅中来,层次鲜明地展示出较为广阔的生活画面。其中,不仅有自伤身世的喟叹,而且还曲折地揭示出北宋**的**与南宋**苟且偷安、醉心于暂时安乐的可悲观实。“离宫吊月”等句所寄寓的家国兴亡之叹是比较明显的。

  词的写法很有特色。概括说来,主要表现在两点上:一是富有音乐性,二是富有层次性和节奏感。所谓富有音乐性,就是说,读者在读过这首词以后,除了通过文字进入词的意境以外,同时,又象是听了一首美妙的乐曲一般,获得了音乐上的美感享受。这是因为,作者一开始就是从蟋蟀的哀鸣声中获得灵感,并且从音乐这一角度展开联想,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蟋蟀的哀鸣声、诗人的吟诵声、思妇的织机声、捣衣的砧杵声、被囚者的悲叹声、儿女们的欢笑声以及哀苦的琴声等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在这首短小的词里,几乎可以使读者听到或联想到夜里所能听到的一切声响。当然,词中出现的种种音响,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或机械的再现,而是作者把自己从客观事物中得到的感受,即感情反映,通过诗歌这一形式而创造出的一种音乐形象。从音响和音乐这一角度来进行艺术构思,这一指导思想在小序中说得比较清楚:“闻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功父先成,辞甚美。余徘徊***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由于夜间只闻蟋蟀之声而不见其身形,从“声”这一角度构思不仅是自然的,而且也是新颖的。还有,词的最后两句写道:“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所谓“写入琴丝”,也就是把词中所写到的各种音响形象全都谱成乐曲,由琴弦弹奏出来。这说明,词中所写到的一切声响,都已经过作者的提炼和艺术加工。姜夔是南宋著名的音乐家,他精通音律,善于谱曲,至今还保留他十七首自注工尺旁谱的词,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板眼符号,所以虽然有人经过努力已经译成简谱,却仍不能恢复宋时歌唱的**。但是,我们却从这首词里听到了他用文字捕捉到的种种音响,以及用文字谱写成的优美旋律。这首《齐天乐》,实际上就是一曲由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

  所谓富有层次性(或节奏感),就是说,这首词从音乐这一特性来讲,作为发展音乐主题的全曲结构是层次清楚而又谨严的。借用音乐术语来说,这首词是一个变奏曲的结构,除引子。(或称呈示部)和尾声(或称尾曲)以外,中间共有四段变奏,这四段变奏,还可分为变化部(前两段)和再现部(后两段)。下面,我们就按这一结构层次逐一进行简单的分析。这首词的引子实际只有两句:“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前一句写的是诗人的吟诵声,意即通过诗词来表现人间的愁苦。后一句写的是蛩音,即蟋蟀的哀鸣。吟赋,已愁苦难堪,更何况又加之以凄厉的蛩音?从“先自”到“更闻”是感情的层进,是人蛩杂写,二者相互烘托、融合,奠定全词的基调,构成全词的主题。从“露湿铜铺”到“都是曾听伊处”是第一乐句(或第一段),是蛩者的变奏。在吊有铜环的门边,在布满苍苔的井口,总之到处都是一片蟋蟀的鸣声。从“正思妇无眠”到“甚情绪”是第二乐句,是人声的变奏。写的是孤栖独处的思妇,听到蟋蟀的哀曲,想起远征在外的丈夫,赶快起身寻找织布的机梭,以便为丈夫织一身御寒的衣服。“曲曲屏山”二句暗写“壁间蟋蟀有声”,并与思妇的'“独自夜凉”的叹息声交织在一起。这两句,实际上把人声与蛩声这两个不同的乐思交织在一起,汇合**声、机声、蛩声三者难以区别的和弦,使乐曲出现了阶段性的**,并以“甚情绪”这样抒情性旋律作短暂的休止,使主题得以初步发展,变化部到此完成。过片,从“西窗又吹晴雨”到“相和砧杵”是第三乐句,作人声与整音汇合的变奏。写的是在人声、机杼声、蛩声之外,突然又增添了风声、雨声、砧杵声。在这一系列声响的间歇,可以听到断续的蟋蟀声,似乎是在为那特别响亮的捣衣的砧杵声作伴奏。从张炎开始,历代词人都同声赞赏这换头一句“曲之意不断”,并由此得出结论说“作慢词最是过变不要断了曲意”。从乐曲这一个角度讲,当然也应如此。音乐的主题不仅于此应再度出现,并且还要有所变更。人的哀叹与蟋蟀的悲鸣,到此形成强烈对比与互相排斥,同时还要为矛盾的解决做好准备。从“候馆迎秋”到“别有伤心无数”是第四乐句,是人世愁苦哀叹声的大变奏,写的是客馆离人的长吁,被幽囚的**的悲叹,把乐曲推到与国家兴亡密切相关的思想高度,形成全曲的**,结束了再现部。“豳诗漫与”到终篇是尾曲,在完美结束之前,乐曲又出现了新的不安与不协;“世间儿女”捉蟋蟀的灯笼之光与欢乐之声,同“离宫吊月”的悲叹形成“对抗力量”,形成极强的对照。就思想讲,这几句构成了对南宋苟且偷安,不图进取,而只顾寻欢逐乐这一可悲观实的批判。这种批判,从侧面衬托并深化了主题。

  下面,紧接着是旋律的直线下降:“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这一旋律,是在情绪高度激发之后,形成情绪的转折,它通过抒情性很强的琴声,弹出了词人难以抑止的悲愤,终于以深沉悲苦的音调,结束全篇。

  评解

  这首词的主旋律是个“愁”字,沿秋色、秋声、秋思运笔,布置意象,形成“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的特色。上阕有庚信《愁赋》比兴,使秋声、秋思宕向深处,丰富内涵。下阕用砧杵之声比兴,写候馆、离宫,其“别有伤心无数”暗指四十年前被掳到北方去的宋室君臣,他们在囚禁中迎秋吊月,又有何感。“豳诗漫与”句巧妙地将上文一齐收拢。“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以陈廷焯的说法是“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有心人之苦”。“一声声更苦”,结语余音袅袅。此词题材虽小,立意却比较高,意境也深沉开阔得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