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孟子》两章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孟子》两章知识点整理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二语文《孟子》两章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其代表作《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a字音:畎[quan]鬲[ge]敖[ao]傅说[yue]
b词语:畔:通叛:背叛。例句:亲戚畔之曾通增。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拂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例句:衡于虑
一词多义:
①之:的。例句:三里之成,七里之郭
指城郭。例句:环而攻之
②而:表承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转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③拂:违背。例句:行拂乱其所为
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
④于:介词,在。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介词,从。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给。例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今异义: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员。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⑤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