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1
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的系统,是人类文明大河的两条支流。在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到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文化与经济才得以相互融合。理清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有助于推动社会健康**的发展,也会使得文化和经济学得以更加完善。
关键词:
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
一、文化与经济的基点和内涵
1.文化与经济学的含义
文化,广义地说,一般是指在人类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各种物质文明,包括日常用品、交通工具、装饰品等,是具体的客观物质。**文化是指生活规则、家庭**方式和社会**等等。精神文化是指文学、**学、哲学、历史学、伦理学等等,它们都深刻影响着人类思想和文明。
在个体层面上,文化一词具有合宜性。例如某个人受过良好的家庭熏陶和教育,言谈举止优雅,并在某些社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都合乎社会主导价值体系,甚至是社会价值观所认可并崇尚的对象,所以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受到尊重。在群体层面上,文化是指在不同社会群体中产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 。
因此,文化具有物质的属性,也具有精神的属性,二者互相依存,相互创造和发展。
经济,广义地说,是指人类为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一切活动。狭义上说,经济是指物质的生产、流通和分配,也形成了一门学科叫经济学。经济包含了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也有着物质内涵和精神内涵,因此,二者在本质上具有**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叫做文化经济学。国际上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杂志将文化经济学定义为: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门的经济**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泛的范围,包括主流的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及**经济学。
文化经济学的产生,标志着文化与经济学的融合和发展。文化经济学一般包括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的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产品的消费。
2.文化产品的经济基础
文化在整体性上表现为对满足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的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流通,表现为商品化。
文化产品具有社会实践的性质,脱离了社会现实意义的产品也终将会被淘汰。人们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都普遍凝结着文化因子,这种文化因子的普遍性正是文化产品进行流通的基础。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之下,人们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建立完善一套相应的社会文化**。人类整个的生产系统就是一个充满了文化意图的领域。也即,所谓自然,并非一种完全脱离于人的**客体,而是由人的存在赋予了一定意义的、用精神的线予以贯穿起来的一种社会存在。这种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决定了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地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地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
***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的饥饿。”人类的经济发展过程,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真实存在,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因此,物质的生产一方面具有客观实践性,也同时打**文化含义的烙印;文化范畴一方面具有抽象和自制的性质,也同时拥有其物质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文化事业的高度发展,市场中的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的基地,而且也是不同企业文化相互碰撞和交流的地方。企业内的文化氛围,更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和人关系**的功能,这超越了仅仅是提供商品生产的功能。
在消费领域,传统的物质消费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开始转向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市场营销中,不仅宣传产品的经济价值,也宣传其产品的文化功能和价值,从而使得市场营销开始提升文化层面的评价,最终使得文化产品快速地商品化了。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础性关系
1.文化与经济的共生
一般的说,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文化和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两者具有共生的关系。***指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作为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它们都是人作为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为维持和繁衍自己的生命存在而生产人所必需的消费品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人类活动具有自我意识和主动性,具有非常直接的目的性。这种目的反过来使得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也使得活动过程本身也具有意义和价值。生产作为人类活动最普遍的一种行为,也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既体现了经济性质,也体现了文化性质。
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上,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具有文化的性质,都具有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而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经济的性质。文化与经济是既有其**性,又有其共生性。
文化和经济体现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二者也体现了生命的延续,**地指向一个对象。彼此交融,形成了一种文化经济共同体,也即文化经济一体化。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在物质生活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时,文化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为了适应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文化和经济开始互相结合起来,并成为一种互动双方,不能离开彼此。真正自觉的、合目的的、现代意义上的以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和流通为主体特征的文化经济活动,则是在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即在人类自觉地发现文化作为一个相对**于经济之外的一种财富之源,以及成为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之后才出现的。
2.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人类的经济行为首先是为了生存,此后才是发展。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本身就具有了文化的含义,其行为也就有了文化的属性。每一次经济的革新,都**了人类文化有了一次质的提高。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精神》,正是揭示了经过宗教**之后的新教,对于**资本**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说明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进程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而也说明了文化与经济逐渐交融,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推动者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文化系统的全面升级,其内容包括了人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等体系,也即文化和经济逐渐**起来。文化有其结构,经济也有其结构,二者在共生的基础上走向了一体化。例如,农耕式的文化与自然经济相对应,工业文化与工业经济相对应。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质的革新,必然伴随着文化结构的革新。同样,人类文化思想的每一次提升和**,必然推动经济结构的的改变,二者一一对应。
历史文化推动经济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文化,二者共生,并彼此交相影响,逐渐融合为一体。现代社会,商品体现了以人为本,并附加了更多的文化象征和价值,形成了文化商品的产业链,也形成了工程学、美学等学科的融合。
当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实现了对于物质消费需求的本体性超越,使得一切关于知识和美的精神文化创造获得了财产和财富的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经济价值为追求目标的产业――文化产业应运而生,从而在全新的意义和层面上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一体化。
三、文化与经济学的学科关系
文化经济学一方面以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文化行业、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市场进行研究和分析;另一方面以文化的视觉解读经济行为,二者互相结合,互相融合。
文化学是研究文化现象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总的概括,一般包括文化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和文化生态学等等。文化经济学是文化学的一部分,重点在于考察和研究文化活动中的经济要素,解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般也是采用文化学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例如量化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科学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系统分析、动态研究、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总之,文化与经济有着各自内在的**性、运动发展机制和规律,二者又存在着共生、互动和一体化的关系。二者的相互融合,一方面会促进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另一方面也丰富完善了经济学的体系,共同推动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幸福。
参考文献:
[1] 汤林森.文化帝国**[M].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8.
[2] 陈庆德.文化经济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
[3] SchulzeGunther,Mark Editori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005,2.
[4] ****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95.
[5] ****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29.
[6] 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3-15.
[7]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精神[M].苏国勋,谭方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2
摘要: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本文通过对此两方面的阐述,并结合相关的数据提出*的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此外,还对*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文化;经济;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文化产业
一、前言
经济和文化历来就是密不可分的,然而两者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现代这样密切。在封建社会,我国主要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不像现代商品社会这么重要。文化作为一种****在这时候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当代*来说,经济变革所造成的社会变化是全方位的,这必然要导致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文化认同的根本性的变化,打破既定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评价体系。这种变化了的文化结构与文化意识伴随经济变革而产生,反过来又将影响甚至决定未来经济变革的走向与趋势。
二、*文化对经济的积极作用
*经济学的文化受到*文化强烈的影响:一方面,研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不可避免地受制于*文化的影响。*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墨家、道家文化,能够为*经济学提供丰富的文化营养。其精髓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基础。另一方面,现代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与*文化哲学有着明确的渊源关系。此外,文化是经济发展的深层推动力,并渗透在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无论是物质文化、**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对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意义。一个地区从经济发展战略的确定、方针**的制定、体制机制的创新,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经济行为,均会受到一定的文化影响。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文化对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影响来实现的。文化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作为一种“文化力”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和成果,与30年来*社会的思想**是紧密相关的。因为思想大**为经济变革准备了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成为经济变革取得成功和胜利的前提与基础,构成产生巨大经济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五次思想**运动为经济变革准备了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使得在****发展道路认识上、****和*****认识上、****发展阶段和中心任务认识上、****动力机制和发展条件认识上、会**经济体制认识上、****工作衡量标准认识上、******方法论认识上发生重大的转变。思想**形成的思想文化资源成为我国经济变革的持久动力和不竭源泉,为**取得成功和胜利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三、*文化对经济的消极意义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促进”和“阻碍”两种。当上层建筑维护的经济基础是进步的时候,促进经济基础的完善,推动社会的前进;当上层建筑维护的经济基础已经落后腐朽,需要变革的时候,上层建筑不让经济基础发生变革,阻碍社会的进步。上层建筑作为一种****,是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所以说,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还是有消极的一面的。
张明军分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法律和**上的模棱两可、、太多的*干预、封闭保守、自立性差等消极因素与*经济滞后性二者之间的关系。甄风荣通过对传统文化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亲族**、祖宗崇拜、等级身份**和注重人伦价值等特点的剖析,认为传统文化同*经济又消极的一面:文化的封闭性对*经济有一定影响;等级观念阻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家庭观念使我们缺乏协作精神,不利于国际竞争。*经济受封建传统文化影响很深,要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就必须摆脱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因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四、*经济最大的增长点-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作为资本投资,以市场需求为产品导向,以文化产品服务于社会,并赢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新型行业;包括影视业、图书报刊发行业、文化旅游业、娱乐业、电子出版发行业等;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经济始终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文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文化又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的提高,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对物质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适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趋势。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具备了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知识经济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文化产品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欠缺开发,潜力无限。*拥有5千多年辉煌的传统优势,文化产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文化资源。同时,*文化产品市场广阔,拥有13多亿人口,具有巨大的市场优势。
有数据显示,2007年,*经营性文化机构27.2万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从2004年起*文化产业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7%以上,**、上海、广东、湖南等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5%,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据统计,2008年,仅*出版业就创下了自1996年后12年间纯销售数量的最高增幅;出版物印刷业销售总产值976.9亿元,企业利润总额50.2亿元。此外,2008年*电影产量达到406部,跻身世界前三名。同年,*的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38亿元,比2007年增长了76.6%。*的网络游戏用户数达到4936万,比2007年增加了22.9%。现实情况表明,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文化消费与日俱增,*的文化产业与发达国家一样,是个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将成为*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
五、总结
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可以从它们之间的双向互动中表现出来。在当代,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源泉。*的文化产业将成为*经济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文化产业还存在着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应用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不相适应等问题,*的文化产业与国际水*有差距,缺乏明显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发展潜力很大。
参考文献:
[1]畅会珏.试论*经济的几个基本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1,(7):36-38
[2] 杨素青.市场经济文化与*经济现代化.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83-85
[3]刘勇.浅谈*经济变革的社会文化背景.潍坊学院学报,2011,11(5):83-88
[4] 张明军.*经济的滞后性与*文化的关系.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6(10):14-18
[5] 甄风荣.试析传统文化对*经济的消极影响.河北青年管理**学院学报,2004,2(62):19-20
[6]吕前昌,王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进*经济发展.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24-27
[7]魏霄.浅谈发展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南方桥,2009:28-29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
一、新经济时代对现代企业文化的要求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发展体现出信息化、知识化、人本化、全球化、持续化等特征,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主题。在这样一种以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为显著特征的新型经济模式下,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思想还是在具体的企业行为,都需要不断去适应现代经济模式的变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型企业文化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1.高效与柔性现代经济社会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变化快,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客户对服务的高效性越来越重视。在这种背景下一个企业的适应变化能力的速度与柔性就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手机航母诺基亚的败落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它没能够适应手机市场的快速变化。由此可见企业只有能够及时地随势而变,不断快速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在严酷的竞争中追求生存发展,进而谋取安身立命之地。高效的企业文化以生产的高效优质、员工的快速创新能力为标志。这些反过来又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新产品的开发,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的企业**者都努力地去发展自身的企业文化,以追求上述那些有益的结果。但是,企业文化并不是孤立的,承担着确保企业战略和财务目标取得成功的任务是企业的员工,企业文化只有和员工相融合,才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2.创新与学习乔布斯有句经典名言:**和跟风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创新。**来苹果公司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完全可以归功于其卓越的创新能力。过去的10年,苹果获得了1300项专利,相当于微软的一半,相当于戴尔的1.5倍。企业要发展,必须能够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进行不断创新。有效的创新型企业文化应该是能够从战略决策、产品与技术、营销方案、商业模式到服务体系等环节的整体全局与每一个细节中都能“全面开花”;而且从上至企业掌舵人、下到一线普通员工的每一层都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能“一枝独秀”。这就要求企业**建立起一种能够激发、培育和提升成员技术创新能力的文化环境和学习体系,首先要塑造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企业文化,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重视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其次要构建一套学习、吸收、转化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体系,为员工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再次,要制定一套针对知识学习创新与应用的、完善的激励、评估体系,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只有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速度和意愿,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企业所有成员的创新能力,才能使企业很好地应对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爆炸式增长的知识挑战。
3.多元与包容新经济时代还有一个相当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开放与多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而来的是企业跨国经营的趋势以及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之间的摩擦、碰撞与融合。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的企业文化也必然面临着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首先,企业员工的民族文化背景越来越复杂多样;其次,企业员工所具备的文化水*与专业素质也参差不齐;再次,现代人越来越追求**、**与个性化发展,作为个体的员工个人在价值观上也存在很大个体差异。这就使得现代企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的多样性和冲突性并存。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兼容并蓄的多元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可以对多种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的融合与**,避免不同文化差异带来的碰撞与摩擦,使企业保持**、有序、稳定、持续的发展。
4.注重社会责任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文化与环境的主要责任体。这就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1997年10月,社会责任国际**联合部分跨国公司和其他一些国际**发起并制定了全球第一个有关道德规范国际标准的社会责任SA8000标准,从而揭开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序幕。2000年,***正式启动“全球契约”,进一步推动了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整个企业自上而下全体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要保证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在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与促进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正确认识,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培育上狠下功夫,使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成为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实质内容的一部分。
二、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自从20世纪90年代,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被引进我国企业管理中。自此,企业文化管理热潮便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开起来,有不少企业获得了成功,但大多数的企业却是没有收到任何成效的。根据对多家企业的走访、**,我们发现众多企业文化培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过于片面和粗浅,对企业文化的培育仅仅流于形式虽然企业文化管理在我国已被各类企业所认同并追捧,但是大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刻。有的认为现代企业文化就是思想**工作、标语**,其存在的目的就是增强员工对企业管理行为的认同感;有些企业则把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等同起来,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标志、环境建设、标语**、**服装、举止规范等内容。显然,这种过于浅显或偏颇的认识使得许多企业甚至是一些优秀企业的文化培育工作流于形式,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或**层面上,而忽视了企业文化内在核心观念与意识的培育。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循和信奉的重要价值体系,包括经营理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等。它的使命在于引导企业全体成员工作与行为的一致性、规范性、整体性与向心性,使企业能够上下齐心形成合力,从而确保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更加顺畅,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加强大,也使社会对于企业的认同感更加明显。如果只注意表层形式建设而忽略内在价值和理念的培育,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不能形成文化的推动力和凝聚力,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
2.急功近利,企业文化培育仍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的运营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沉淀的,是企业经营者一代接一代的努力与传承的结果,它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建设,只能进行长期的引导、培育与传承。但是目前无论在实践领域还是理论领域,却普遍流行“企业文化建设”的说法与做法,这显然是不够科学的,至少是多数人人对于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没有足够的理解,对企业文化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这使得一些企业认为并期望能够在短期内通过大量的投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忽略了对于企业文化培育体系与机制的建立。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任何急功近利、一蹴而就的想法与做法都是不切实际的。企业唯有在战略、管理、执行,以及**等方面建立健全的企业文化培育**与体系,并对企业文化进行长期的宣传、调整、改进、完善,才能培养良好的、富有凝聚力与创造力的企业文化。
3.企业员工流动率过高,加大企业文化培育难度**显示,合理的员工流动率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好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随着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对员工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要求也不断产生变化,这就需要企业不断的调整员工的知识技能结构,以满足战略发展的需要。调整员工的知识结构,最直接、快速的方法似乎就是淘汰落后员工,聘用新员工。于是保持较高的员工流动率,就成为企业不断更新战略技能、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之一。*社会科学院2013年《人力资源蓝皮书》指出,根据怡安翰威特**结果,*员工*均流动率为15.9%,在全球处于高位。然而,大多数企业却没有意识到频繁的员工流动却对企业文化的培育产生难以预见的障碍。因为,每一位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适应与趋同都需要经过理解、认识、接受、吸收并进一步传播的过程,这可能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即便是企业的老员工,对企业的文化也未必能完全理解与趋同,更不用说新员工。因此,过高的员工流动率势必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与稳定,甚至成为企业文化培育工程的障碍因素。
4.企业着力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企业文化培育心有余而力不足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产品快速的更新换代,企业充分意识到要应对激烈的竞争和爆炸式的知识增长与科技创新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与核心业务上,才能在目标领域取得突破,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力。对于非核心业务则外包给合作伙伴来完成。但却找不到企业文化培育的良好渠道与承接者。企业不得不集中精力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与知识技术的更新,所以很多企业即便深知企业文化培育的重要性,却也无暇分心顾及,从而影响了本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三、结语
基于上述对于新经济的特点与现代企业文化培育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培育需要转变思路,开辟新途径。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阅读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1)
——汉字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论文 (菁选3篇)
汉字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论文1
关键词: 汉字 文化传承 文化特征
摘要:文章针对*等*委 最提出的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从汉字的文化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汉字的确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但是现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又使得汉字的理据性有所降低,如果一味强调传承而忽视了文字的发展,也会矫枉过正,我们应该要在尊重文字自身规律和国家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加强汉字的文化信息分析,从而培养年轻一代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本国文化的自豪感。
*、黄宏等2l位文艺界的*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文化的根传承下去。*等人的理由是:繁体字是*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汉字的由来、知晓*文化的由来 。而汉字的简化造成了*文化的一种隔断。该提案建议,国家应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 的同时也教繁体字,这于国家的**、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这个提案一出来,就引起一片争议之声。叫好的反对的彼此争论不休。
毋庸置疑人们对于*的传统文化还是非常敬重的,也都希望能够把这个根一直传承下去,但是究竟应该怎样传承,采用什么形式来传承是值得我们好好探讨的。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范围来说,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忠实体现者。所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第二条就写着“认识**文化的博大精深 ,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说明人们已经把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语文学习与继承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了。
的确如此,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字都凝结着一定的文化信息,都是本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和体现者,而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是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裘锡圭先生说:“原始汉字的出现不会晚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到公元前第三千年末期,随着夏**的建立,我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阶级为了有效地进行**,必然迫切需要比较完善的文字,因此原始文字改进的速度**加快。夏**有完整的世系流传下来这件事 ,就是原始文字有了巨大改进的反映。汉字大概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在夏商之际(约在前 17世纪前后)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的。”几千年的积淀使得汉字的文化 内涵 日渐丰富。汉字还是世界上唯一至今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系统,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汉字失去了象形的外貌,但在本质上还保留着早期文字的许多特征,而且越古其特征越明显,所以说委员们把繁体字与*文化的根联系在一起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帕尔默在《语言学概要》中指出,汉字是由视觉符号直接表示概念的,汉字书写的书面语是**于 口语的各种变化之外的。所 以,在*,一个学生只要学了4000个左右的汉字之后,几千年的文献就立刻展示在他的面前。而一个学习古希腊文献的学生需要掌握多种方言才能欣赏诸如 《荷马史诗》一类的经典。“如果*人屈从**国家的再三要求,引入一种字母文字,充其量不过为小学生(和欧洲人)省出一两年学习时间。但是为了这点微小的收获 ,*人就会失掉他们对持续四千年的丰富的文化典籍的继承权。”(L.R.帕尔默 《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83)这段话虽然是针对过去有人提出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的**发表的看法,但也恰恰说明了汉字在继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视觉符号系统,它除了记录语言之外,还具有 自身的特殊性,这就是汉字的形体构造具有特殊的价值。“几乎每个汉字都可以描绘出一幅*历史文化图,或者演绎出一段*历史文化‘典故’,因而汉字本身就可以被视为文化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充满时代色彩 ,地域概念、人文心理特征的文化符号。”(张德馨《关于汉字文化研究与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世界汉语教学,1999)正是汉字形体构造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也体现着汉字与其他文字的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
1.许多汉字的结构显示了先民的生活和意识。
就拿人生的最后一道程序丧葬习俗的有关文字,我们可以很明显地从中看到这种古代习俗随着地域和时代的发展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大圣人孔子虽然曾经反对野蛮的殉葬**,《札记·檀弓下》“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但他却提倡“厚葬久丧,重为棺椁。”按照封建礼制丧葬实行“事死如事生”的原则,所以丧葬礼节是非常繁缛的。从孟子《许行章》可以看出,孔子死后,其弟子为他守孝三年,按礼制,父母、妻子和长子死后,都应守制三年。其实这种礼节是在封*****的需求下逐渐形成的,并非自上古就有之,相反,上古时的丧葬极其简略。从汉字的“葬”字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古代的丧葬风俗。“葬”字小篆作 ,字形南帅、死和一这i部分组成。“帅”为草丛(注:舯即草的本字),“死”义为尸体,“葬”字字形中的“一”表示尸体被抬送荒野时所用的木板之类。这个字形所展示的跟《周易·系辞下》记载的*远古的丧葬形式完全吻合。“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大意是古代的丧葬是用柴草把尸体包起来,扔到荒野之中,既不堆土堆,也不种树作标志,亦不存在丧期的问题。)“葬”字字形逼真地把远古时代先民们的生活习俗形象地保存了下来。尸体被扔在荒野让飞禽野兽任意撕咬 ,这种现象很快就有 了改变,改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思维的发展 ,产生了灵魂观念 。认为人死只是躯体的**,人的灵魂是永远不会死的,如果对尸体不加保护任凭野兽撕咬,其灵魂就会发怒,从而降灾于活着的人特别是亲属。于是又发展出一种习俗,就是死者的亲属带着弓箭到尸体旁驱赶禽兽,这就是“吊”字的本义 。“吊”字小篆作由一个人和一张弓组成,表示人带着弓守护着亲人的尸体。孝子用弓箭守护尸体不让禽兽侵害,也不是最完善的办法,因为还会受到风吹雨淋 日晒等的侵害,所以继续改进 ,形成了用土埋葬的习俗,有了“坟”“墓”二字。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墓葬是在地面挖坑,尸体放入后把土坑填*,上面不封土堆,称作“墓”。而长江下游的南部地区,因为地下潮湿积水,它的墓葬形式和中原地区不同,不是在地面挖坑,而是在地上用卵石铺砌出一个墓室,上放棺椁 ,然后用土沙把棺椁埋起来,形成大土堆,称作“坟”。以后就吸收了南北两地的习俗合二为一,形成了既有墓穴又有土堆的墓葬。所以我们看到“墓”“坟”二字都以“土”为构件,表示与“土”有关。这种原本是出于需要而产生的习俗发展到后来便成了礼节,人持弓守尸,本是出于驱赶禽兽的需要,改土葬以后这种需要本已失去,而其形式却延续了下来,这就是后代丧葬中的戴孝守丧,也叫服丧。从汉字中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古人的生活习俗也知道了今天我们很多文化习惯的由来,我想这是其它文字都无**到的。
2.有些字形的演变反映了相关事物的发展。
文字是用书面符号的形式来记录语言的,它的产生显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高度抽象概括能力,而且这种符号系**旦建立,就具有一定的稳固性。比如“桥”字,我们从它的构形可以推测出古代的桥是用木头做成的,《说文解字》:“桥,水梁也。”段玉裁注:“凡独木日杠,骈木日桥。”后来石头砌的、砖砌的、钢筋水泥建造的甚至玻璃钢纤等现代化的材料建造,不管怎么变化 ,能够起到沟通作用的建筑物都成为桥,这个本质的东西始终没变,所以“桥”的字形也没有改变。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样的事实 ,也有一些字随着事物的发展而产生 了相应 的变化 ,我们可以从字形的改变当中了解先民的生活变化,感受到一种文化的发展。如“袜”字,《说文》作“鹱”。《说文 ·韦部》“裁,足衣也。”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之袜,大抵以皮为之。”因为“韦”和“革”都是兽皮,所以“裁”又作“蠛”。后来用布帛作袜,就有了从衣的“被”,简化为“袜”。从“袜”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袜子是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细的发展过程。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部历史的原因所在了,学习了解一点汉字的相关知识无疑对于我们的后代还是很有好处的。
3.新字的产生和旧字的消亡反映出某些文化因素的变动。
古代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 ,马是最重要的代脚力,所以不同毛色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马都有自己的专门称呼和用字,如膝以上为白色的马叫做“弄”,黑白杂毛的马叫做“ ”,毛色黄白相杂的马叫做“胚”,赤色马叫做“辟”;牡马叫做“粗”,牝马叫“群”;劣马叫做“骀”良马叫做“弱”“骁”;少壮之马叫做“驹”,千里马叫做“羁”,三岁或四岁的马叫做“蜃兆”,高大的马叫“睐”,马高六尺为“聒”。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马的作用几乎完全被现代的各式交通工具给取代了,现在再学这些字很显然人们已经不知所云,也完全没有必要了解这么多的专用字,所以这里很多从马的字都变成了不再流通的死字 了。而近百年来 ,汉语从**语 言中吸收了不少音译词 ,汉字也相应地增加了一些新字,比如为了记写“咖啡、啤酒、喹啉”和重量单位“吨”,就造了“咖、啡、啤、喹、啉、吨”等从口旁的字。很显然,从“马”的字多的时代应该是畜牧业比较发达的时代,是以马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的时代,而像“氧、氢、氮、氯、氦”等从“气”的字逐渐增多,说明了这个阶段人们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越来越清楚,这些信息都可以从文字的构成略见一斑。 "
我们分析汉字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发掘汉字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汉民族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历史,使我们的下一代更好地认识汉字,了解汉民族文化。如果在汉字教学中能够通过探讨汉字文化蕴涵 ,形象直观的把所教授的汉字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从另一层次认识汉字形体和汉字的意义,更深刻地把握汉字的规律和特点,使学生形成有机的汉字知识结构体系。运用这种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 ,一方面提高了汉字学习的效率 ,一方面又能够凸显汉字的文化传承性,这当然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心愿。
但是我们又不能不看到这样的现实。汉字产生至今,形体和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现代汉字演变成为与整字读音 、意义都没有关 系的记号 ,这使得汉字的理据性**降低。据有关**资料,在常用汉字当中 ,带有记号字有 75.67%。许多形声字的意符只能表示宽泛、笼统的概念,甚至有的意符失去了表意性,纯粹成为一个记号。如“笨”,本来是一个形声字,从“竹”“本”声,意为“竹子里面的薄膜”,但是随着语言发展,“笨”已专指愚笨的意思,所以意符 “竹”失去了表意作用,在“笨”字中已经成为记号。如果看不到文字本身的发展,而一味地强调汉字的形体与文化传承的 系又会矫枉过正,汉字的难识、难写,妨碍教育和科学的发展是不能否认的事实。许多语言文字学家提出要全面的科学的看待汉字 ,既要看到汉字的优点也要看到汉字的缺点 ,从实际出发探讨汉字的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 ,从而把汉字研究引**科学的道路,也使我们对汉字的认识有了一个 比较全面而符合客观的看法。
应该说这已经给了人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不管汉字的历史有多么悠久,也不管汉字承载着多少民族的文化传统,我们都不能凭着自己的揣测和臆断,抑或是凭着一种热情盲目地为汉字的前途指手画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汉字还要继续使用下去,它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既不会废除汉字完全拼音化,但也不会再倒退到使用复杂的繁体汉字,汉字将会沿着它自身的规律发展变化。我们在学习、使用规范汉字的同时,可以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增加一些有关汉字文化的知识,比如开设汉字文化选修课、书法课或者**兴趣小组的形式,让我们的孩子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汉字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论文2
【摘要】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汉字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并一直在不断的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汉字是****的结晶,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面设计中,汉字的运用艺术性已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将传统汉字设计和计算机*面设计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提高设计做睥睨的艺术性。
【关键词】计算机*面设计;汉字;艺术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进步,汉字本身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表达语言,其背后逐渐带有了相应的视觉属性。作为记录和表达的符号,汉字本身在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在不断的传播、演变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汉字本身蕴含了点线、律动和意境的美感,其所涵盖的艺术气息,是独特且丰富的。在计算机*面设计中,汉字的应用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汉字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发挥。
二、计算机*面设计中汉字的使用艺术
2.1对汉字的可搭配性进行发挥
在计算机*面设计中,汉字本身的应用是整个设计中的重要一部分。汉字本身具有独特的图形和写法,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设计素材。多种不同的写法、结构、图形以及书法等形式,其相比其他类型语言文字类型更加丰富,可以结合不同设计作品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和搭配,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在计算机*面设计中,要结合视觉设计的具体需求,对汉字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应用,给人们一个更加广阔的遐想空间,让设计理念得到更进一步的提现,让整个设计作品迸发出更加优秀的创意火花。汉字本身对于视觉信息的.传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并且也是*面设计中一种常用的沟通方式。在以往汉字出现的历史中,早期的汉字本身作为图形符号,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积累,逐渐的图形化和成熟化。汉字本身传达了人的情感和交流,承载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其已经逐渐成为了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汉字具有着深厚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其对世界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视的。
2.2汉字应用于包装和海报设计
在计算机*面设计中,包装和海报是较为常见的应用场景。很多商品的包装都可以找到汉字的文字,汉字已经成为了包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内容。汉字可以对事物进行直接的体现,通过视觉的途径来对产品的特点进行传达。通过文字在包装上的应用,***将汉字融入设计主题,打造出丰富多彩的图形,其既可以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同时也能让设计的理念和价值得到更好的实现。在海报设计中,汉字的应用可以让整个海报作品更加动人,内容更加丰富。在进行海报设计的过程中,图形与文字的表达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衡量设计方案的一个重要指标。汉字本身呈现出独特的样式,将汉字加入汇入到海报中给人一种总体的视觉上面的享受,能满足设计者的设计初衷也是一个重要,其内在的属性已经决定了视觉语言所能够具有的一些形式以及不同的内容,加上汉字外部的造型结构设计,这样结合是视觉语言特有的表现方式。
2.3汉字应用的发展
汉字本身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其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弘扬。汉字本身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既汲取着其他文明的优势,同时也保持自身的传统文化的本质。汉字本身也在逐渐受到**社会和研究学术的关注,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从另一方面**了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在商业化时代下,计算机*面设计的发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文化要素的增加,其涉及过程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类型的标识语言的运用,给予了***更高的挑战。汉字的有效运用,可以更好地凸显出设计理念和文化特色,体现出设计者自身的思维。通过汉字来对于设计理念进行诠释,可以更好地提高设计的整体效果,提高设计作品的艺术气息。在对汉字进行研究和应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积极地研究我国传统历史文化,深入的学习汉字演变和发展的规律,并在此之上,不断地学习和吸取其他文字和文化的理念,持续地丰富和创新,真正的让汉字应用的艺术性得到更好的提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面设计中,汉字的应用发生着更多的变化,并且其也逐渐成为了计算机*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视觉信息的传达方式,通过计算机屏幕设计的*台,汉字可以更好的实现对信息的传递,达到视觉沟通的目的。汉字本身逐渐从图形符号转化为图形化的内容,应用于*面设计中,其艺术性的体现需要进行全面的保证。屏幕设计人员要对于汉字信息的艺术性进行科学的把握,认清文字应用的重要趋势和方向,以更加科学的**,将汉字应用的艺术性进行更好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青.浅谈*面广告中的字体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2(02)
[2]孙童,敖翔,蒋盼盼.论书法元素在*面设计中的运用[J].工业设计.2011(11)
[3]李悦.*面设计中文字艺术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01)
汉字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论文3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论述汉字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分析讲解了汉字标志设计的五种常用手法,认为**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标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关 键 词:汉字 标志 设计手法
标志作为事物特征的一种表达、传播方式,能以精炼、形象、快捷、直观等特征表达一种含义,并借助人们的符号识别的潜意识、联想等,传达特定的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经过精心设计的标志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着巨大的作用。汉字历史源远流长,积淀着整个*华族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汉字作为标志设计的主体由来已久。优秀的汉字标志,能够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汉字的意象内容,不仅使人产生视觉上的美感,而且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它既保留了汉字的古朴风韵,又使汉字焕发出年轻的生命。它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强烈的民族性,在标志艺术中独领风骚。
那么,如何进行汉字标志设计呢?笔者结合几个较知名的汉字标志,浅析一下汉字标志设计的手法,以供同行们商榷。
一、从汉字的字形入手进行标志设计
鲁迅先生在《汉文字学史纲要》中指出:“*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现代***在汉字标志设计时,应注重对汉字的“形”和“意”进行视觉上的归纳、整理,进行意念、美感上的视觉再创造,设计出新的视觉图形。从汉字的字形入手进行标志设计,是汉字标志设计中较常采用的手法。它在设计处理时,以文字为主体,比较强调字体的**性,保留汉字的基本结构、笔画形态,在充分理解设计主题要求的基础上,借鉴汉字的结构、笔画、布白、虚实、承转的规律,运用对称、均衡、对比、韵律等审美原理,以概括简练的手法,对汉字的字形加以巧妙地变化处理,形成了汉字新的视觉图形,从而设计出独特的汉字标志。如浩军先生设计的北方金融标志(图1),该标志的基本元素是汉字的“北”字,在此基础上,根据金融企业的特点,对“北”字的笔画进行归纳、变化,巧妙地将“北”字处理成古钱币的图形,较好地体现了金融企业的性质和内涵。该标志立意准确,形象逼真,既体现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是个优秀的汉字标志设计。
二、以汉字的字意着手进行标志设计
汉字标志设计第二种比较常用的手法是以汉字的字意着手进行设计。在设计时,***必须在充分体会设计主题的基础上,对字体的意念和含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经过灵活构思、组合、归纳、整理,形成新的图形与字形的构成关系,达到望“文”而生“义”,从而“相由心生”“相由心转”,产生最具个性和体现强烈的文化内涵的标志,进行视觉信息传达。如**全国总**标志(图2),用“中”“工”二字变形而组成一大一小的两个同心圆,用“中”“工”二字的竖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两字外加一圆线,象征着***和*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力量。这一设计准确、鲜明、简练地表现了**全国总**的内在含义,深具民族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必将表现出恒久的生命力。
三、用书法造型进行标志设计
*书法是**民族审美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一种表达最深意境和情操的民族艺术。书法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两者关系甚为密切。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通过点画运动、线条造型来表现一定的情感、意蕴的艺术。利用书法艺术的造型特点,进行变化、创造,设计出具有书法韵味的标志,既挖掘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赋予标志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由上海***顾永江设计的*月球探测工程标志(图3)就是以*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鸽构成,表达了*和*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整体图形由一弧两点巧妙形成古文“月”字,写意的笔触旨在传达一种探索的信念。该标志具有极强烈的民族性、世界性和时代性,在互联网络票选中,以最高票数获得“网络人气奖”。
四、以印章形式进行标志设计
*印章古时称作玺、印、宝、章,盛行于古代,是信誉的保证、**的象征。印章因一般所采用的汉字为篆体,故又称之为篆刻。它把工艺雕刻纳入书法范畴,追求汉字的线条美、构成美和金石味,表现形式一般分为朱文和白文两种,是一门质朴、稚拙、古老的民族艺术。以印章形式来进行标志设计,能够更加典型地体现出**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例如苏州研究生城标志(图4)就以“研”字作为设计主元素,紧扣研究生城的核心理念——研究生、研究和研究开发;经纬互通交错的结构,既**“城”,又**研究生城内的多种学科相互交错和紧密合作,以宽窄相等的篆刻艺术形式进行处理,既体现开发商与进驻研究机构之间的*等合作,也表达各研究机构之间的*等协作精神。标志图形为印泥的朱砂红色,既喻指研究生城的蓬勃发展,又象征其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这样的范例,在优秀的汉字标志设计中,还有许多。
五、从汉字与外文组合出发进行标志设计
汉字标志设计也不应完全排除与外文字母组合的设计形式,把二者有机地组合在标志图形里,既能体现出东方美的特有风情,也融合了**美的异域情调,达到“中西合璧”“相映成辉”的效果。该组合形式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一是汉字的某些笔画巧妙地用外文字母替代;二是将汉字的表音和表意相结合,构成新的单字或字组;三是利用外文字母形式上包容强的特点,把汉字嵌入图形,形成完整的画面。另外,由于地域文字在造型等诸因素上的差异,在设计中须认真分析先决条件是否具备组合的可能性,然后再采取相应的**,避免由于“硬性搭配”而破坏图形的视觉效果。一个成功的汉字与外文组合标志亦能形象、生动地体现企业的内质。如:由王炯先生设计的**全国妇女联合会标志(图5)是由汉字“女”字和英文“WOMAN”的第一个字(转第109页)(接第118页)母“W”经艺术造型构成,象征着**全国妇女联合会和*妇女的进步与发展,象征着*妇女和世界各国妇女的友谊、团结。这是一个成功的、优秀的汉字与外文组合的标志,堪称典范。
***王国伦先生说:“汉字确实有着迷人的魅力。古人造字有六书说:形声、指事、象形、会意、转注、假借。这对今人设计标志仍具指导意义。用现代的眼光看,当初造的字都具有极强的标志设计意识,而现代标志设计的构思方法始终也没有超过古人创造的基本方法。时代不断变迁,唯有理是不变的。”现代的标志***应该“立足**,面向世界”,在吸收、借鉴外来设计风格和**的同时,重要的是多多汲取**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精髓。对我们而言,**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源泉。
参考文献:
[1]《设计与工艺》《设计与工艺》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
[2]《标志设计中对汉字的运用》傅或《美术大观》2002年第3期第25页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2)
——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论文 (菁选3篇)
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论文1
摘要:
文章分析了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辨证关系,分析了体育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说明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从体育社会学角度宏观地阐述其中规律。同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来谈体育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体育;经济;关系
1经济是体育发展的基础
1.1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及其发展规模
1.1.1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和全社会有可能给体育运动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以**体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使体育运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1.1.2经济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模随着投入体育领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巨大增长,我国体育运动规模也有了巨大增长。国家通过体育彩票等**募集资金,投入到社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促进了群众体育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全国参加体育运动人口的规模。但是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人均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投入体育事业的人力财力受到制约,从而制约体育的发展规模。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对体育事业投入的增多,我国体育运动的规模必然会得到扩大。
1.2经济制约竞技运动的水*及决定体育运动体制和运行机制
1.2.1经济制约竞技运动的水*一个国家竞技运动水*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在当代条件下,竞技运动的水*越来越依靠运动训练水*的物质技术条件和科学训练水*。**2008年奥运会“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中的“科技奥运”这一点正与之相符,科技的发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经济上强盛才会保障先进的科技**投入到运动训练和竞赛中去。奥运会的竞争可以说是体育运动领域里科学的竞争,也是各国在体育领域里投入的人力和物力的竞争。
1.2.2经济决定体育运动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在*的十三届****的路线指引下,我国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的影响下,我国基本经济**的重大转变。
第一,体育事业机构开始面向市场,走向市场,部分已经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向社会提供适合消费者需要的各种体育服务。
第二,一部分观众多、影响大和适合产业化的项目,开始走**产业化道路,较多为各种自主经营的企业型的职业运动俱乐部。
第三,各种以盈利性健身娱乐企业及健身俱乐部正在勃勃兴起。
第四,各种非盈利性的民间**正在兴起,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及群众体育的普及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
1.3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体育娱乐形式
1.3.1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社会对体育的需求越大就越能推动体育的发展,社会对体育需要的强度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和金钱投入到体育健身中去。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活动已渐渐成为人们追求健康、快乐和良好心态的重要**,“花钱买健康”“请客吃饭不如请客健身”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时尚。
1.3.2经济决定着体育娱乐形式这一切不仅促使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增加,也促使体育运动形式的显著变化。人们参加体育运动的形式已从单纯的广播操演变为丰富多彩、形形**的健身娱乐活动。人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不但要考虑到健身功能,而且越来越考虑到其娱乐功能,依据自己的爱好自动选择。随着经济水*的提高和人均收入的增长,体育健身、健美、舞蹈、游泳、网球、保龄球、高尔夫球、滑雪、攀岩和漂流等项目,都成为不同人群喜爱的体育活动。
2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2.1体育运动对增强劳动者素质的作用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2.1.1体育运动对增强劳动者素质的作用第一,体育可以使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意志性格的培养,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第二,体育锻炼能改善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增强肌肉的力量;体育锻炼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为更好的工作提供前提条件。
第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强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和抗疾病的能力,可以避免或减轻由于职业特点对身体的损害。
第四,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具有一定的医疗和康复作用。
第五,体育可以恢复劳动力。无论是参加体育活动或是观赏竞技比赛,都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快乐,从而缓解人们高度紧张的精神,有效的恢复和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第六,体育可以延长人的劳动寿命。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可以延缓人的衰老过程,维持机体功能,从而延长劳动寿命。
2.1.2体育运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职工的健康,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发病率,而且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挥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它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不少企业纷纷组成或冠名自己的企业运动队伍,来树立自己的企业形象,带来不菲的经济效应。
2.2体育产业的形成对经济的发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2.2.1体育产业的形成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体育产业是一种满足人们健身和娱乐需要的特殊商品。随着体育市场的兴起,不仅促进了体育的大众化、社会化,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消费方式,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而且也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2.2.2体育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运动的发展必然会扩大****产品或劳务的需求,为这些部门提供市场,带来商机,推动这些产业的发展。首先,可以带动运动器材设备、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的发展,如:世界知名品牌NIKE、ADIDAS、REEBOK运动品牌的迅速全球化发展。其次,体育竞赛,尤其是国际**的各种大型运动竞赛,需要建设大、中型体育运动设施,需要改善城市配套设施,从而带动建筑业、商业、市政建设、交通设施、传媒介及体育产业的发展。
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论文2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慢慢开始更多的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满足,而体育活动就成了他们放松身心的首选,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从另一方面就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如何实现体育文化和体育经济之间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本文就结合个人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这一话题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经济;体育;国民经济;分析;探讨
一、体育文化的概念
从体育文化的本质概念上来说,体育文化是一种带有独特性质的人类文化,它带有着许多丰富的功能,在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高,体育文化的功能也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吸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文化,这使得体育文化也带有一定的区域性的特征。从宏观上来说,体育文化的内涵概念可以理解为人类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一笔精神财富,从微观上来说,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人们在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而体育文化的具体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同化功能。体育文化的同化功能指的是让每个参与体育活动的人都能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觉接受体育文化所传达出来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然后通过体育文化的传播作用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发展,这样就可以把体育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实现体育文化的同化功能。
2、**功能。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功能也越来越明显,而且体育文化可以直接作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际关系,这使得体育文化的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体育文化不断的发挥着其**功能,极大的促进了国家之间的交流,同时带动着其他的相关产业在飞速发展着,使得国际之间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
3、辐射功能。由于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不断提高,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体育活动上,这也就在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了体育活动的辐射功能,辐射指的是有某一个行业的飞速发展来带动其他行业也产生一种积极的影响。体育文化的辐射功能就很好的促进了周边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体育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
1、体育经济是一个新的增长点。我国的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上的促进作用相对于其它**国家来说起步较晚,在**的许多发达国家,体育经济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而在我国虽然体育活动在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人对体育经济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体育消费和健身娱乐等方面,广阔的体育市场发展空间还是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比较理想的一点就是体育市场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正在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
2、缓解就业压力。我国人口数量庞大,虽然**来社会经济正呈现出一个飞速发展的形势,但是我国的就业问题依旧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凸出,而要真正实现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解决就业问题,以此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完善。而从当前体育经济的发展来看,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很好的发挥出它所具有的辐射功能,极大的促进相关周边产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成功的解决了市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就业问题他。
3、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可以给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为群众的体育活动创造许多有利的条件,不论是从硬件设施方面来说还是从体育文化的发展方面来说,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都可以为群众的体育活动提供极大的保障,群众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可以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来放松身心,促进自身身体素质的强化,实现全民身体健康,从而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有效促进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之间的**发展
1、明确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处于一个精神文明和****受到各方冲击的时期,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同时还有国际经济一体化增强的趋势下,而体育文化如果在全民中广泛推行扩大作用的话,则可以确保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体育文化可以有效的扩大影响,在人们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过程中,可以拉动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文化有助于人们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并引导全民向正确的消费行为看齐,这些都可以是体育经济正确快速发展并且有持续的增长。在体育经济的投资运行效率方面,体育文化又可以发挥一个正确的导向作用,这一作用进一步确定体育经济的发展方向。
2、培养体育经济管理人才。《天下无贼》电影之中葛优曾经说过:二十一世纪最缺的是什么?是人才!而在体育经济的发展中,体育经济管理人才也是稀缺的,而人才队伍的培养是推动体育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体育经济与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体育经济管理人才可以作为体育文化发挥作用的主要实践者和执行者。在当前情况下,我们要引进一批具有优秀的专业水*和管理素质的人才,其次还要强化人员的文化和道德培养,只有这样双管齐下,这些优秀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才可以促进体育经济的稳固发展,并在正确的未来发展趋势下,根据他们的优秀先进思想与对**先进经验的学习,利用体育文化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并且形成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体育经济发展道路。
3、大体育经济的扶持力度。在国民经济中体育经济占据着重要作用,要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则可以加大体育经济的扶持力度,与此同时还可以**我国体育文化的发展。要说体育经济扶持,首先应该靠*,*应该修改制定可以扶持体育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推动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在根据体育产业的经济规律制定相关的产业法规,特别是体育发展监管方面的法规,促进体育经济资源的综合利用。
4、提高全民体育文化意识。首先,体育文化意识有利于促进体育消费行为的强化,而体育经济活动是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出发点的。从个人来说,增强体育文化意识有助于个人可以更加关注体育文化从而形成全民终身体育意识并指导人们的行为。从产业来说,通过一些措施来引领体育市场的繁荣发展,并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这为体育经济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5、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之间是属于一种相辅相成和互相依存的关系,体育文化的迅速发展让更多的人都了解到了体育文化,在学习、工作之余更多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就**促进了体育经济的发展,而另一方面,体育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就在进行着体育文化的宣传,二者之间的互相结合可以出现1+1>2的效果,有力的促进了二者之间的**发展。
四、结语
从上文分析来看,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可以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注入更多的活力,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体育文化作为发展依据,体育文化同时有可以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指明方向。本文就这二者之间的发展进行了阐述,但由于本人**的局限性,尚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希望能引起社会学者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史文生樊彩霞;《浅析体育文化与体育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J];学术期刊《经济研究导刊》;
[2]王玉辉;《我国体育经济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学术期刊《经营管理者》;
[3]路明;《浅谈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期刊《*商界》;
浅谈体育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
体育产业作为以体育市场为导向,对体育资源进行配置的经济运行形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体育产业的经营者来说,在享受法律规定的获取利润**外,也要承担必要义务---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对体育资源加以调整和优化,按照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项目投资,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服务与体育产品,并借此获取利润。从这个角度讲,体育单位和相关企业要向市场提供体育产品和服务,要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而这些活动的绩效评估要通过审计才能完成,以实现对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体育产业运行。
一、体育产业的内涵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体育产业的内涵
体育产业指的是为社会提供各类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经济活动的总和,在体育产业中,涉及到国民经济的诸多部门,在促进体育消费、吸引体育资金、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奥运会之后,受奥运经济的影响,我国体育产业正在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产业范畴的属性,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类似,其发展壮大都需要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共同支撑,只有投入了必要资源才能收获理想的产出。更重要的是,体育产业因具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其发展和运行都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直接相关。从这个角度讲,体育产业不但产业属性明显,而且也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尤其随着世界体育正在向更高层级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两者之间的关联度较高。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越高,社会发展程度越深入,居民的生活水*越理想,该国家或地区的体育产业就会处于高位,体育产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和贡献度就会越高;相反,对经济发展水*落后的国家而言,其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也并不理想,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可见,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建设与发展水*的重要指标。
2.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体育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这一产业的发展不但催生出了体育培训业、体育中介**、体育旅游、体育游戏等衍生产业,而且还在通过体育文化的构建,使体育图书出版、体育彩票、体育观光场馆建设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也明显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我国在国际赛事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体育事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收入水*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对各种各样的体育培训(如足篮排球培训、羽毛球培训、乒乓球培训、体操、武术、中长跑、跆拳道等)引起更多关注并参与其中,由此带来的体育培训产业正在成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不但产生了大量就业岗位,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还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借助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和繁荣体育消费市场,进一步拉动与促进体育消费和体育经济,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价值取向。体育产业已经在促进GDP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体育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就能够显示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能够以较低的边际成本积极引导社会消费,并在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和变革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亚运会和奥运会促使体育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迅猛发展,促进人民群众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我国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体育产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
1.微观层面的关系
从微观层面上讲,体育产业的效益便是经济效益,即体育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微观层面上体育产业的发展走的是企业化发展道路,推向市场的体育产品以商品的形式呈现。而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商品经济也就是市场经济,商品的走向要遵循经济运行规律。这样,体育产业的`资源配置就要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此为基础追求更多的社会效益。所以,体育经营单位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占有与劳动消耗,以便争取更多经济利润。在这一过程中,体育产业的经营者还要持续提高体育服务的质量与档次,以迎合人们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这样,才能使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更多,持续的时间更加长远。这样,在微观层面上,体育产业的发展除了要注重经济效益外,还应兼顾社会效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使社会公众能够关心体育、投资体育,最大限度地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
2.宏观层面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上看,体育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存在紧密关联。发展体育产业要以实现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民经济服务为最终目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经济效益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效益,社会效益要引导经济效益。这是因为,体育产业的发展要通过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体育产品依据价值之间的差异分为职业体育产品与业余体育产品。对后者来说,关系到学校体育、职工体育、社区体育、农村体育等,属于不能推向市场的体育商品。但诸如此类的服务能够提高人口素质,提升社会福利。对前者来说,与之相关的体育设施投资时间长、见效慢,难以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对其进行管理和支配。但无论是其中何种体育产业形式,都需要国家、地方*层面上的资金投入,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的获取。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不断增大。因此,不但要在微观层面上追求经济效益,还应在国家层面上通过宏观调控的方法(比如税收和转移支付等)获取部分利润后,再将其投资到体育产业发展的其他层面上。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使体育产业发展处在良性循环中。
三、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
为获得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需要加强体育产业的审计工作,使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得既定的效益。为此,需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重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规范审计中介**。
1.构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得出,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要对体育产业经济活动的总体效益做出整体性评价,还要对经济活动的不同层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发现影响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次要因素和改善经营管理范式、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此外,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要界定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综合经济效益指标还是单项经济效益指标,都要广泛地获取。比如,可以从投资者获取净利润的层面对体育产业经济效益予以评价,而社会贡献率等相关指标要能够反映体育产业对资产的运用和使用情况。
2.规范中介**,充分发挥其社会功效
按照成立方式的不同,可以把我国体育中介机构分为不同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实际上,体育产业要想实现市场化运作,除了需要大量体育经营人才与具有良好信誉的体育中介机构外,还应对比发达国家的经纪人**、体育参与和国民意识等层面,规范中介**,充分发挥其社会功效。为了实现这一点,需要对从事体育中介的服务人员进行培养和过滤,使那些参与过体育事业发展的*人员和其他行业的专业人才能够介入其中,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培训与教育。此外,体育中介服务已被看作是体育产业市场化运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中需要对其进行重点考虑。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各类协会向实体化、企业化不断迈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引导个人和各类社会团体、企业单位转向中介服务的队列之中,甚至可以通过创办学校、学科等方式,培养体育产业经纪人队伍,在规范体育产业中介服务的过程中,使相关审计活动更具成效。
3.体现人本思想,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
审计人员在对体育产业进行经济效益审计时,要把“查问题、**任”的**观念向人本思想转变,以便能够“提建议、找措施”,深入认识到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在于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同时,在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要对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便能够在审计实践中寻求到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新技术和新方法。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充实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队伍,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和审计素质,使之能够在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当然,还应将更多精通其他学科知识的人才吸引到审计工作中,以便在体育产业内部推行内部审计,使经济效益审计效率得到显着提升。
4.重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
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求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并通过后续教育**的制订和实施,为审计实践奠定基础。而在借助各种有效途径与方式对审计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加以培训时,要保证审计人员能够重视经济效益审计方法的运用。在具体审计活动中,因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涉及到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其特点与其他产业并不相同,所以为了保证审计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应该在审计方法创新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①对体育产业经济效益进行跟踪审计和审计**,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重点**,以便能够查明审计事项**;
②重视对审计事实的综合分析,通过对相关数据所反映的经济活动综合考量,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至决策部门,以便纠正决策执行中的偏差;
③为审计工作的开展制订周密细致的计划,明确和优化审计方案,保证审计实践体现经济性,在必要的情况下要统筹兼顾,对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予以全面界定。
四、结语
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体育产品能够体现两种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体育劳务产品与其他产品不同,被看作是精神产品,具有公益属性,进入市场之后,能在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之间谋求某种*衡。
参考文献:
[1]杨建全.后奥运时期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与对策[J].商业时代,2010(10)。
[2]程鹏。论体育产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J].管理研究,2012(05)。
[3]吴军.基于经济效益提升的体育产业发展研究[J].*商贸,2010(05)。
[4]杨利军。我国体育产业经济效益对经济建设的作用[J].*农业会计,2013(03)。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3)
——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1
一、概念界定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和****。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有上百条,目前文化最古典,最受公认的还是英国的杰出文化人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开创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狭义来说,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根据诉诸感觉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动作、聋哑人手语等;图表、公式等;绘图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各种符号,标志;其他视觉符号等),触觉的(盲文等)。本文所探讨的语言只要是指狭义的语言,即口头语、书面语和文字。
二、从文化角度看语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语言学家萨皮尔(Sapir,Edward;1884—1939)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从文化角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2、文化影响语音。文化对语音的影响也是显着的。在*的东北三省,很多老人都会说日常的简单日语,这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对东三省的**和侵略有直接的关系。因为****而进行语言传播的不在少数,*的**,印度都是以英语为**语言,但因为各民族国家发音的特点,语言在传播的时候就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语在发音中有喉部的颤音,而汉语和英语中没有,宝莱坞影片《我的名字叫可汗》中男主角一直强调他的名字“喉部发音,han”但是因为*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们没有喉部发颤音的习惯,在翻译中,将此音译为“khan”及“可汗”。
3、文化影响语义。在单一语言当中,很难清晰地看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但是通过几种语言的对比,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关系便会渐渐明了起来。在汉语里,与“狗”相关的词语多为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但是在英语中,与dog相关的词语或俗语却有怜悯、褒奖的色彩。如: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又比如,在*文化中,“龙”被视为吉祥、权威的象征,广大华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但在英语中dragon则是指一种类似于龙的会喷火的妖怪。“He is a dragon”表示的不是“他是一条真龙”,而是说“他是一个残暴的人”。**来,龙与dragon之争已经成为一桩公案。不少*学者要为龙“正名”,主张在英语中增加“loong”一词来对译汉语中的“龙”。这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力图从语言上来化解文化间的冲突与隔阂。
4、文化影响语用。在语用方面,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也是紧密的、牢固的。比如,从亲属称谓来看,在汉语中,关于姻亲,血亲和辈分都有明显,如:爸爸的弟弟和哥哥,妈**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称谓,而英语中,叔叔、伯伯、舅舅、姨夫统称为“uncle”。再如,*文化讲究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因此在语言上也特别强调尊卑关系。在汉语中,询问老者的年龄必须使用“贵庚”、“高寿”一类的词;询问比自己年纪小的或是同辈之人可以使用“你多大年纪?”、“你几岁了?”等语句。然而在**国家,它们的语言当中是没有这种尊卑观念的。在英语中,询问年龄不论老少只有一种方,即“How old are you”。
三、从语言角度看文化
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如,罗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讲的,我们可以从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从亲属称谓看婚姻**等。
四、语言与文化的双向互动
语言首先是作为交际工具,但它并不是**存在的,而是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必须先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好这门语言。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另一方面,语言又深受文化的影响,理解一种语言必先了解其所反映的文化。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用语言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又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总之,语言和文化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语言对文化有影响有制约,文化对语言也有影响有制约作用。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4)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研究论文3篇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研究论文1
摘要:本文从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理解出发,阐述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二者的概念及特点,从本质上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为二者在教育领域中更加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推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区别和联系;学科课程整合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对于教育技术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深远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于探究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对于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也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本质及特点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人们在逐渐认识及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各种信息的经验、知识与技能。可以应用在信息加工和处理中的科学,**着当今先进生产力的主要发展方向。
(2)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及管理合适的具有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便促进学习、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这就是AECT在2005年发表过的最新教育技术定义,因此也称为“AECT05定义”。
3、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及应用
(1)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区别。
1)对象的区别:信息技术通过研究与信息相关联的技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用于优化信息传播;而教育技术研究的是关于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2)范畴的区别:信息技术的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与呈现过程,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而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则是应用于教育领域中,研究关于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3)学科范围的区别:信息技术从属于技术性的学科,它主要是应用技术来优化信息处理的过程;而教育技术则从属于教育性学科,它关注的是一些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与影响。
4)目的的区别:信息技术能使人们最终更有效率的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优化信息的传播;而教育技术则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改善与提升教学绩效。
(2)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联系。
经过上述内容的分析,可知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存在不同方面的区别。同时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有着彼此相互交叉的地方。信息技术可以为教育技术服务,而教育技术又可以为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做好一定的指引作用。在当今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教育中,教学模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以前的说教形式,逐渐出现了更为生动形象的多**教学模式。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信息技术就是最佳的选择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对于知识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从两者关系入手,使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两方面相互结合,就是教学过程中最佳的**和方法。因此,信息技术作为前提基础,可以发展、作用以及影响于教育技术
(3)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信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各种教学领域中,但在应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使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终让它能够实现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果。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方面来分析如下:
1)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作用为学习对象以及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从而构建出新型学习模式,促进全面的教育教学**。
2)校园多**网络教育系统的建设:在普通中小学和一些高校,已经出现的像多**综合管理教室、多**电子网络教室等等。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界定。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也就是所谓的把信息技术与各种学科课程相互整合,以及把各种技术和**融合到学科课程当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对研究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应用方面,以及教师更加有效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要想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教师不仅要掌握一些应有的技术**,还要能够深刻了解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本质,了解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结合技术与**所提供的基本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优化教育教学活动。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优势。
1)把信息技术和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
2)把信息技术和各种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学习的规律性和兴趣性;
3)将信息技术融合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水*以及在计算机使用方面的技术能力;
4)将多**信息技术融合于课堂教学的反思过程中,是现代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转变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用最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来考虑,要用一种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两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因此,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正确看待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关系,既不要把信息技术等同于教育技术,也不要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而是要争取做到两者的同步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莹莹.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关系初探[J].*教育技术装备,2011(09):117-118.
[2]孟鸿涛,孟亚玲,魏继宗.关于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思考[J].*电力教育,2009(130):23-25.
[3]马君.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刍议[J].教学与管理,2011(02):12-13.
[4]齐涛,王长丰.浅析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01):20.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研究论文2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章从信息技术的特点出发,阐述了信息技术对艺术教育的影响,提出了艺术教育创新的关键是加强艺术教育信息化的观点,并对艺术教育信息化的形态和艺术教育创新目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信息技术 艺术教育 信息化 创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艺术教育事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条件,同时也促使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快速转变教育观念。顺应时代潮流,迎接新挑战,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发展教育,培养大批现代化人才已成当务之急。尤其要考虑到,当前以信息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技术、新**技术在全球范围迅猛发展的事实,我们就更加迫切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对人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影响与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艺术教育,重新理解艺术教育,树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走艺术教育创新之路,实施艺术教育创新工程,成为我国艺术教育**和发展的时代课题。
一、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储存、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工具的总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是:高速度、数字化、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
1、高速度:处理信息的速度空前加快。光纤的传输速率已从每秒几十兆比特提高到几千兆比特。微机的信息处理速度已达到每秒近亿次,超大型机可达每秒千亿次以上。
2、数字化: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已可以用来表达、记录和处理数据、语言、文字、音响、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传播形式,不仅打破了各种传播形式的传统界限,而且**减少了信息传播和复制过程中的失真现象,提高了信息传播和复制的质量。
3、宽频带:信息传输的频带宽度必须可**视频传输等各种频带宽度的要求,可适应从单路每秒64千(K)比特的*稳传输到每秒数千兆比特的突破传输。
4、网络化:信息传输只有实现了网络化才能高效、广泛地实现其价值。宽带综合数字网技术(B-ISDN)、异步传输模式交换技术(ATM)、同步数字分层技术(SDH)等通信网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使得双向、多点、多**的传播变为现实。
5、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能逐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在业务处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上**加强,提供快捷、方便、灵活、经济、有效的服务,人机界面更加友好。人们应用起新的信息技术将更加得心应手。
此外,还有多**化,它是将传统的、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传播形式有机地融合起来,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信息技术的五大特点使其在艺术教育创新中已经成为变革的推动力。计算机辅助教学、多**教育技术、网络教学等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教育新*台。传统的艺术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渐得到改善,老师不再仅仅手持粉笔和板擦,而是配备有电脑、视听器材以及各种IT设备;在学校和公共图书馆里,随处可见的则是大量的`利用IT来进行学习的各种资料、各种视听材料以及无数的计算机软件。新**手机电视能够随身携带、移动接收,IP电视能够双向互动、**点播,网络广播能够留住声音、任意下载等。就艺术教育而言,我们必须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进行艺术教育体制的创新,拓展教育功能,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现代化人才。
二、艺术教育创新在技术形态上就是艺术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艺术教育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艺术教育创新是为了解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质量问题,即通过教育创新(主要涉及课程体系、内容、教学**与方法、学习理念等方面的创新)培养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因此,艺术教育创新是信息时代所要求的创新工程的核心问题,也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本质要求的体现。
(一)深刻认识艺术教育信息化的意义
我们提出“加强艺术教育信息化”的理念,认定它与传统的艺术教育有很大区别。传统的艺术教育模式强调的是精英教育,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手把手,言传身教。这是一种教学效果和效率极低的教育方式。我们知道艺术教育最根本的是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挖掘其艺术潜质,培养其艺术创造力。教师自己可能是优秀的、有风格的,但如果把学生教育成和自己一样,则是对学生创造性的抹杀。当一个学生对艺术不是特别了解的时候,就无法建立一种坚持自己艺术个性的信念。这个时候老师把所有东西**性地以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灌输给他,那是对他个人的一种伤害。最后出的艺术成果不是学生的成果,学生的艺术个性已经被抹杀掉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技术的理念为学生服务,是所有艺术学院的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采用信息技术只是必要条件,只是一个前提。学习理念的转变,是艺术教育创新的核心,因此,艺术教育创新就是要围绕每个人的学习,采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它的“帮助功能”“服务功能”,为学习服务,为学习者服务。现在还有很多人反对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拒绝学校教育的信息化,认为这是教育的机械化,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不利,产生这种认识的主要原因是教师自身没有掌握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的强大作用不了解。
(二)艺术教育信息化面临的观念问题即艺术教育创新
信息技术时代呼唤全新的艺术教育观念。它要求我们必须要**思想,勇于创新。教育观念的**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接纳。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不单纯是**的更新,更主要的是观念上的认可。二是教育指导思想的变革。表现为反映信息时代的全新艺术教育思想逐步形成。真正使每一个学生可以选择和要求教育;使教育可以顺应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将学生作为独特的个人来培养。不再“以教定学”,而是“以教助学”,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发挥。
(三)信息技术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形式
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二是基于视听**技术(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视)的多**教学;三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网络教学;四是基于新**技术(手机电视、IP电视)的交互式**教学形式。
1、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是艺术教育信息化的起始阶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生动、形象、个别化、自定步调、交互等特点;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作为教与学的工具能有效帮助教师和学生处理日常事务;在学校行政管理上能全面提高学校管理的水*和效率。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通过人机通讯的方式由计算机与学生进行交互式会话,从而实现个别教学与正对性辅导;利用计算机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学习更多的东西。
2、多****的运用。
信息技术对艺术教育创新的积极作用,主要是由于多**技术的迅速发展。多**技术是指将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语言融为一体。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多**教学**的运用,既能使老师脱离传统的手把手教学、学生脱离书本进行学习,同时又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反馈会以更方便、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
3、网络化教学。在信息时代,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化教学,使时间和空间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小。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个人计算机,他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选择自己喜爱的老师,方便快捷地利用网络开始学习,学习将成为个性化的学习。
4、交互式、**学习。新**技术(手机电视、网络广播、IP电视)可以使学生摆脱固定时间、地点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的束缚,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广播、电视、互联网甚至移动通讯工具中获得自己喜爱的艺术内容,实现了按自己的时间、心情、爱好、艺术个性去学习的梦想,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和习惯,更好地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化学习的需求。
三、信息技术条件下艺术教育创新的最终目标
艺术教育信息化逐步实施,将使艺术教育创新不断深入。但艺术教育创新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由此必须建立起艺术教育创新的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育体制的创新
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具体形式,信息技术条件下教育体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使之更好地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一是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在确保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二是学校体制的变革。据悉,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的包括清华大学、**大学等在内的高校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为68所,网上大学生达到500万人。网络学校的出现,使得一些好学校的教育理念、信息资源、师资力量等得到大力开发和利用。创造出无限的教育空间,使办学形式多元化。
(二)教育功能的拓展
随着艺术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问题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我国教育发展不*衡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克服时空上的障碍,使优势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共享。利用信息技术使得艺术与技术得以融合,原来只能进入如**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这样的我国艺术最高学府,才能接受知名艺术家亲手指点的学生,现在通过网络就可以实现。教育功能拓展的另一个方面是指艺术教育更多地体现在为社会服务,为百姓服务。
(三)教学模式的更新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教学模式的**提供了非常优越的物质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构建开放式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应成为课堂教学的**者、指导者,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前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更多的是一名向导,而学生应当是教学的主体。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就是要更大限度地体现学生自己的意愿。
(四)教学关系的重建
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关系是很固定的。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就是学生。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艺术教育创新要求所有教师首先要当学生,要重新学习,终生学习。反过来,所有学生都可以当老师。打破固定不变的教学关系,建立新的教学关系,既当学生又当老师,随情况而定。
(五)学习新概念的形成
艺术教育创新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性。创造性的关键要素,一是学习的随意性、思维活跃。二是学习的趣味性,快乐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学习便利条件,同时也促使人们快速转变学习观念,更加主动高效率地学习来发展自我。信息化教育不但打破了艺术教育的时空界限,也加快了知识与信息的更新换代速度。每个人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将日益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学习成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个性化的、互动的、终生的、快乐的、**的学习。教育成为学习的服务者”。
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艺术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及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有把信息技术真正渗透到整个艺术教育体系之中,艺术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现代化的使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人才。这样,信息技术也才能真正体现它在艺术教育创新中的功能和自身价值。
注释:
①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沈亚强,程艳萍,蔡铁权.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2]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彭坤明.创新与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刘道玉.创造***新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崔含鼎,梁仕云.现代教学系统工程模式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6]信息技术教育[J].网络科技时代.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研究论文3
摘要:当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互联网产品不仅对日常的生活有所帮助,对教学也有很大影响。随着小学数学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将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是大势所趋。就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就当前的学生而言,其所处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更为灵活。这也为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全新挑战。在新时代,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方式也由此得以改变、创新,令二者的整合成为一种趋势。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缺乏创新
目前,数学教学中一味重视考试的成绩,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抓紧课堂上的每一分钟进行教学,在课下也会布置大量的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会渐渐让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应积极地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如果一味地采用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数学这个学科失去探讨的兴趣,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应该更多关注学生本身,利用当代先进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而培养其主动学习的习惯。
2、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缺乏重视
在*时讲解数学时,很多教师只是采用一贯的方式,并不会考虑将信息技术融入*常的教学中去。老师认为学生只要明白了数学的解题方式就能够举一反三,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单纯地依靠记忆进行解题,在遇到一些新题型的时候发现原本记的知识并不牢固,想要利用原先学习的知识进行解题,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个时候如果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同时采用多**中形象生动的方式,就会让学生记忆得比较牢固,在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就能够灵活运用。
二、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方式
1、丰富数学中的信息技术
数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因此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缺乏一定的精彩性,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依照课本进行口授性传授,只会加大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数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率。例如,在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在PPT上展示一幅简单的路线图,然后让学生跟着教师手指移动的方向来进行东西南北位置变化的描述,教师先进行自我讲述让学生有东西南北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己回答。教师还可以通过日升日落的自然现象先对学生讲解东**向的位置,既一改先前沉闷的教学方式,增加了数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又让学生能够从常见的景象中进行学习,能够快速理解数学教学内容。
2、提升学习兴趣,实现创新思维培养
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将生活实际应用融入数学问题中。如,在讲解***时,可结合动画方式,将小动物去超市购买零食的故事演示给学生。在付钱时,对不同的***币值进行展示,并细致讲解不同币值的换算。由此不仅使学生能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活动,也可避免因刻意模仿而导致的思维定式。
3、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
学生学习、掌握、实践及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高低,是影响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有效性的直接因素。因此,在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过程中,还应当从学生角度出发,做到以下几点:及时转变学生传统学习角色,重新确定学生学习模式,推进构建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在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课堂中的应用;在小学教育中增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打好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实操能力,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为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奠定扎实的能力基础。
4、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参与课外数学活动的兴趣
在*常的空余时间,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应该**学生走出家门,鼓励到户外去感受一下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在周末或其他空余时间,利用信息技术**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去亲身参与感受一下数学在生活中所带给我们的快乐,可以用一些新型的画板,画下自己所感受到的有趣的数字,然后想办法将其和学到的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对课外数学活动的兴趣。综上所述,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相互整合的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各个学校的教师应该重视这个方法,进而使教学和学习变得有意义,同时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想要让小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让学生接受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金玲.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问题探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3).
[2]盛男.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性,构建高效活跃数学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3(24).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5)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3篇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1
一、道德与法律概念性分析
首先,关于道德的含义,道与德两个并列的词组成了道德,道德其实就是德的意思。从唯物史的角度来分析,道德的根源在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说过:所有道德论说到底都是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一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行的,因此,道德一直还是阶级的道德。这说明经济条件决定了道德的内容,同时,还有经济的发展变化伴随着,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社会集团是不一样的,存在的道德观也是不同的,在阶级的社会中道德也是具有阶级性的。所以,道德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一种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有关善恶、**等观念的矛盾**体系。其次,法律与道德密切相关的含义,没有永恒不变的道德,也没有永远不变的法律。现在的社会**的是不同利益的**集团,然而,他们是阶级利益的**,**集团的不同所拥有的阶级利益是不一样的,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也就不同。在本质上法律是对集团整体意志的**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律既然是意志的具体化,道德也就是意志的范围了,法律把**阶级的道德观都反映了出来。通过侧面道德的角度可以对法律进行定义,在主观方面,法**了国家意志与**阶级的意志,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是通过社会物质生活的条件所定的。前者是法的国家意志性与统阶级意志的体现,后者是法的物质制约性的体现。法就是这些方面的矛盾**体。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性分析
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并且基本原则也是共同的,但是,它们还是上层建筑的不同的部分,性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规范体系,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之间的区别具体分为以下内容:
一是不同的表现形式。法律的表现形式是国家的意志,主要是*机关制定的**、法律以及法规、条例、决议还有指示等相关的规范性的文件。对这些文件进行制定、公布、修改以及废除都是由国家机关按照程序而进行的。道德的表现形式却是以社会意志来体现的,并且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各种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以及社会公约等。每个法律规范以及道德规范的形式是不一样的,无论是法律规范,还是道德规范在逻辑上都有一定的假定、行为模式以及后果三个部分。不然就不会形成规范。但是,法律对这三部分的规范是明示的,或用条文进行表现,或从条文推断而来。法律规范对个人的行业进行了详细的界限,与此同时,对这种行为的条件与后果也进行了明确。道德规范在指示部分是非常明确的,但如果假定部分与后果部分在一般情况下都是暗示的。在社会中有很多道德规范的规定,但还没有出现有关于违反了道德后的特定的后果方面的规定。
二是对人们行为调节的方式不同,法律是通过人们对社会生活中的**与义务进行确定的,无论是公民与公民之间,还是公民与**,与国家之间建立的**义务关系,都是对人们间的关系进行调节的。而道德是通过人们对社会中义务的指出,在人们中建立起以义务为纽带的一种关系。法律的本位是**,而道德的本位是义务的,这就是两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三是不同的制约对象,法律与道德在制约对象方面也是不一样的,人的行为有外在的,有内在的,人的行动、**以及效果都是外在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的动机、目的都是人的内在行为,一般情况下叫做动机。四是违反的后果不同。与表现形式的不同相适应,违反道德者通常受到社会**的轻蔑、批评、谴责,如果他是某一**的成员,还可能同时受到所属**(***、共青团**等)的处分。
在这里,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有关的**,都可以把违反道德的责任直接同违反者联系起来,直接实施道德制裁,而不需要像违反法律那样,经由什么特定的程序,并由特定的机构实施。这表明,道德调节方法具有灵活性、普适性。这是道德的优点。但这一优点正好隐含着它的缺点和短处,即制裁的不确定性、不**性、以及某些情况下制裁的不适当性。而违反法律的后果,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十分确定的。五是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和道德都是由无数规范组成的庞大体系。但是,法律规范体系和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规范体系,从横向看,是由**、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婚姻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并列的法律部门组成的。
三、法律与道德的联系性分析
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也都是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它们是两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调控**,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社会秩序的建设都离不开这两种**,只是有主有次而己。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与推动的,主要关系表现如下:
首先,对于道德来讲,法律是非常有效的传播**。道德分为两个类别,一是社会要求的道德,也就是社会为了维系而不可缺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例如:不得用暴力对他人造成伤害,不得为了谋取利益而欺诈他人,不得给公共安全带来危害等,另一类的有为了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增进人们之间关系的原则,例如无私、博爱等。在第一类中会上升到法律,通过相应的制裁或者奖励进行推行,而后者是对较高道德的要求,通常不会转化为法律,不然就把法律与道德混淆了。实施法律本身就是惩恶扬善的,不仅对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培养人们的道德也有很大的好处。由于法律是一种国家的评价,对提倡的,反对的,都有**的标准,法律所包括的评价标准与很多人基本的道德信念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实施法律对于形成社会道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道德对于法律的评价标准起推动性的作用,也是对法律最有益的补充。一是有很多最低限度的道德是包含在法律中的,法律没有了道德基础,就成了一种**,是不能获得人们尊重的,人们也不会自觉遵守。二是道德对实施法具有很大的保障作用,能够提高执法者的职业道德,增强守法者的法律意识。
最后,道德与法律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互相的转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有一些道德也慢慢显现出来,并且被认为是对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存在被经常违反的风险,立法者就会被归入法律的范围内。相反,有一些过去被看作不道德的而需要法律进行禁止的行为,则很有可能从法律的领域中退出来,并转为道德的调整。总之,法律与道德是互相区别的,并且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更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有偏废,因此,无论是法治模式还是德治模式,只要是单一的模式难免会有各种缺陷,与此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在功能上两者进行了有效的互补,对社会调控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对德法并治的模式的实施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使之变得有可能实现。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这可以总结,无论是法律还是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范畴,但是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法律是**的范畴,而道德是社会****的范畴。**与义务主要是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两者的*衡状态进行强调,而道德则是对他人履行的义务以及承担的责任的强调,对社会集体义务的履行以及责任的承担的强调。假定处理与制裁是法律规范的结构,或者说是行为的模式与法律的后果,但是,道德规范的制裁措施以及法律的后果并不具体。国家**力的保证实施就是法,但道德却是借助于社会的**以及人们内心的观念,教育与宣传以及公共的谴责等方法。法是必须根据特定的程序进行制定,主要通过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的文件来体现的,或者是一些特殊的判例,一般情况下,道德往往是潜移默化的。法的特性决定了它必须要从产生到消亡这样的过程,最后还是会被道德所代替,人们会根据自我的道德观念来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实施。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2
现代社会中,规范与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除了法律规范以外,还存在道德规范和诸如习俗之类的其他社会规范。本文简单谈谈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关系。
法律规范,是指由具有法律、法规制定权、解释权的机关或者**,按照一定的程序所制定并在一定区域内公开实施的规范。具有制定的限定性、程序性、公开性、广泛、贯彻的**性等特征。从应然的层面看,法律规范应该是*需要、社会需要和民众需要,应当具有人性和理性,应当符合人文要求,应当是有用、可用、能用、管用和好用的。
道德规范,是指由一定的**和行业加以制定、确认,或者自然形成的社会规范。就其来源,可以分类为既定的道德规范和自然的道德规范两种。前者是指由某些**、行业对国家、行业、民众的道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之后所制定的道德规范;后者是指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公认的、善良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评判标准。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有所不同。
一是法律规范通过调整人的言语和行为来达到提高人的思想水*和道德观念,而道德规范则是通过约束人的思想水*和道德观念来达到促使人自觉地做或者不做某种活动;
二是法律规范的贯彻所仰仗的是外在的强力(通常所说的国家**力),而道德规范的贯彻则主要是基于人的良知和自觉,是带着轻松和愉快的心情去遵守和维护的;
三是法律规范调整和约束的重心是人的言语和行为,而道德规范调整和约束的却是人的思想和心灵。应当说,道德规范具有法律规范所没有的许多优点,同样是社会生活中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法律规范在**安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法律规范却不是万能的,正确地理解道德内省、法律外束的辩证关系和各自的作用,意义重大。从调整的范围来看,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或者活动都由法律规范进行调整,法律规范不可能全部取代其他社会规范的功能;从实际情况来看,无法可依的时期早已过去,制定、修改、解释法律的工作固然必要和重要,但培养立法、执法和解释法律规范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尊重法律、维护法律、善待法律、忠诚法律的法律观,和以良心和良知为内心动力,按照公*、公正和正义的要求去执行法律和解释法律的道德的工作更显得必要和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代的*司法环境中,最为缺乏的不是法律规范,而是一大批具有法律观和道德观的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有法不依,甚于无法”,但同样,不尊重、滥用和曲解法律将会导致全社会对法律产生信任危机,并最终导致****的方略落空。*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和以德**相辅相成。忽略法律规范或者将法律规范作为道德规范的辅助**,将会导致人治的泛滥,对**是不利的;但也告诉我们,忽略道德规范或者把道德规范从**方略的**中抹去,同样不利于**。
正如康德曾说过的那样:"这个世界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人类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庭。"当道德成为了我们内心的法律,每一个人都自觉接受道德法庭的**时,道德与法律终将合二为一,社会也就实现了其公*正义的目标。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应该把自己作为单纯的法律人(从事法律工作者),而应该把自己变成法律与道德的混合体,在严肃执法、彰显法律威严的过程当中,宣传和弘扬善良的道德风尚,做到法律与道德的结合,既做一个好的'法律人,也做一个好的道德人。
分析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论文3
一
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就是法理学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也一直被认为是自然法与法律实证**之间具有根本分歧的地方。本文试图介绍莱昂斯的观点,从而让我们对此具有一个较为全面且系统的画面。
在笔者看来,莱昂斯在两方面值得我们重视。首先,莱昂斯打破了我们对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常规认识,即把法律与道德的分离看成自然法与法律实证**的分水岭:法律实证**者被认为接受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而自然法学者则否认这一点,认为**非法。莱昂斯提出较为充分的论证表明,分离论无法成为这个分水岭,并对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各种可能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第二,在方法上,莱昂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英美的分析风格,通过概念的区分以及观点的澄清来有力地表明,分析风格并不是玩弄语词,也不仅仅是逻辑分析,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澄清事实与观点,更好地理解法律的本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莱昂斯的观点,我们有必要交待几点。
第一,这里讨论的法律不是理想意义上的法律,而是指现实法律体系中的法律,指的是实定法(positive law),而不是应然法。
其次,这里讨论的道德是哈特所说的那种批判性道德,即那种能够具有真假值的普遍性道德原则。与此相对应的是实定道德(positive morality),指的是为某个共同体或社会所实际接受的或者约定俗成的道德。
第三,我们所要谈论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必然关系。它不是一种事实上的必然关系,比如说在生活中,法律与人们的道德信念总是相互影响的,而是通过分析法律与道德的概念或性质就可以得出的那种概念性必然关系。
第四,注意区分**(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前者是由各种**所规定的义务,与道德可以没有任何关系。
第五,注意区分初步义务与实际义务。初步义务指的是一种有条件的义务,它并不是压倒性的、绝对的义务。这种道德义务并不一定就是你的实际义务,因为综合考虑的话,其他方面的道德考虑有可能会压倒这个初步义务。
二
我们一般认为,传统自然法是最为反对分离论的,我们首先来讨论它。对于传统的自然法学者而言,对什么算作法律是有着非常明显的道德条件的,“一个不义之法根本不是法”。阿奎那认为,“法律的力量取决于其正义的程度…且立足于理性规则。但是理性的第一规则是自然法…结果是,当人法是从自然法推出的时候,它才具有那么多的法律性质。但如果它在任何一点上偏离了自然法,那么它就不再是法而是法的反常。”
然而,在莱昂斯看来,这种观点并不与法律与道德的分离论相矛盾。即使一个东西除非是正义的,否则不可能是法律,并且同时所有要强行的道德命令的各种规则都能自动地获得法律地位,法律与道德仍然能够是不同的东西。因为这并不能确保下面两点:A,所有道德原则都被纳入了法律;B,所有法律都是从道德原则推衍而来的。退一步讲,即使法律与道德是共外延的,法律与道德仍然能够是分离的。下一个例子就可以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一点。所有有心的动物就是有肺的动物,其外延明显相同,但是就其内涵而言,心与肺依然是不同的东西。这就表明,分离论无法作为自然法与法律实证**者的分水岭。
此外,莱昂斯还认为,如果我们仅从字面上来理解阿奎那的法律观点,会把阿奎那置于一种不一致的境地。因为除了心中作为理想法的自然法之外,阿奎那对现实中的人造法并非视而不见。他承认人造法“或者是正义的,或者是不正义的。”在莱昂斯眼中,阿奎那提出自然法的概念,更多的是想发展出一种服从法律的义务观点。依照阿奎那,当人法是服务于公共善、公*地分配负担、不对上帝表明任何不敬、不超越法律制订者的权威时,它们才是正义的。阿奎那认为,当人法是不正义的时候,我们没有道德义务服从它。一个人在道德上有义务服从正义的法律,但没有义务服从不正义的法律。仅当环境要求,“为了避免耻辱和骚乱”而服从的时候,一个人才服从不义之法。可以看出,阿奎那的法律观的落脚点在于我们是否具有服从法律的道德义务。
莱昂斯指出,阿奎那对于人法的看法,与法律实证**者没有太大的分别。然而,在法律实证**者一端,也有相反的看法,即以法律来制约道德。这就是霍布斯与奥斯丁等提出的表面观点。在霍布斯看来,“法律不可能是不正义的。”他主张,“‘正义’这一词等价于遵守该国的法律”。而奥斯丁则说,“对于正义这词,我们意指,对于这种词所适用的一个给定对象符合我们用其作检验的一个给定法律…对于不正义这词,我们意指给定对象并不符合给定法律。”
如果接受这里的字面观点,就会得出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把法律描述成不正义就有点脑筋错乱,因为从定义上看,我们根据正义来评价法律显然是超出了这个概念的逻辑限制。
第二,背离法律永远是道德上错误的,除非它能基于其他道德考虑得到辩护。
第三,这种其他的道德考虑不能基于法律的不正义,因为它不可能是不正义的。由于当代很少有人相信这点,我们这里更多的是表明一种逻辑上的可能性。
显然,上面两种极端观点都认为法律与道德有着本质联系,要么是道德决定法律,要么是法律决定道德。凯尔森为**的实证**者还有一种极端观点。他们承认法律的执行正义与法律本身的正义是可以分开的,法律需要参考法外标准才能判断其正义与否,法律无法成为自己本身道德性的尺度。但是这种观点的极端之处在于,他们不承认法外的正义原则可以得到理性辩护。由于他们反对法律本身的正义,由此也就只存在法律的执行正义了。他们据此认为**有义务服从法律,只要**背离法律就违背了执行正义,并且**背离法律就永远也得不到辩护,他们实际上就得出了一种**按法律办事的绝对义务。
但是这种极端观点要想成立,必然克服两个困境。
第一,我们必须表明法律本身的正义与执行正义在性质上具有根本差别。由于两者都是正义,都属于道德范畴,因此如果极端怀疑论者是正确的,那么所有道德原则都无法得到理性的辩护,执行正义也不例外。如果情形是这样,那么说**有道德义务就是有点奇怪的事情。
第二,他们必须向我们表明道德怀疑论是正确的,但在目前的道德哲学研究,这并不是一个很能得到辩护的立场。莱昂斯本人也提供了非常充分的论证,表明,只要我们不是彻底的怀疑论者,即怀疑知识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就很难有好的理由接受道德怀疑论。
三
我们在上面讨论的是几种较为极端的观点,接下来我们讨论两种相对温和的观点。它们一方面接受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另一方面认为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某种概念上的必然联系。一种是从自然法传统演变而来的,即富勒的法律内在道德性观点,这将在本节加以讨论。另一种则是从法律实证**传统演变而来的,即哈特的形式正义理论,这在下一节讨论。
富勒承认法律实证**者所做的标准区分,即法律与道德的区分,以及实然法与应然法之间的区分。同时,富勒还接受实证**的另一个区分,这就是法律本身的正义与法律执行正义之间的区分。富勒的重大让步在于不再考虑法律本身的正义,而是重点在于法律的“程序”方面,实际上他强调的是法律的可遵循性。富勒的自然法方面是对于什么算作法律还是具有道德条件的限制。在他看来,一个体系要有资格被称作法律,它必然某足某种内在道德性。由于富勒的退让,他自然法版并不蕴含道德标准必然会决定现有法律的内容。也就是说,富勒并不承诺“**非法”这一观点,即承认法律是道德上可错的。
富勒的自然法版本有两层意思,第一,强调一种体系要有资格被承认为法律体系,它必须满足其内在道德;第二,这个要求不是偶然的,它表示的是在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着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富勒认为,公共**,即那些制定与执行法律的人员承诺了法律卓越性的理想。由此,除非那些制定法律的**制定的那种规则是能够被人们所遵循的,否则这些**就并没有忠实于其目标,由此他们是不正义地行动。富勒对法律卓越性的看法大致可以概括普遍性、清晰性、一致性、公共化、前瞻性、可满足性、稳定性与严格执法。
但是富勒的论点有何根据呢?莱昂斯讨论了富勒可能给出的两个理由。富勒给出的第一个理由是**在接受公共信托的职位时,已经暗暗地许诺要行为得体,即承诺法律的八个卓越理想。莱昂斯认为,这个理由面临着诸多困难。
第一,**可能是被迫接受这种职位的,比如纳粹时代的德国所发生的。由于富勒要求的是某种概念上的必然联系,因此**是否有义务不能取决于偶然性事实。
第二,即使**是自动地接受这种官职的,这种承诺也不一定就产生道德义务。因为只有当我们的许诺满足了某些最低的道德条件时,它才产生道德义务。
第三,退一步讲,即使**做出了产生道德义务的承诺,他们是否必然会承诺富勒所强调的那八条理想,这也是很有问题的。至少我们从承诺的概念本身无法分析出富勒所说的那八条卓越性理想。
莱昂斯认为富勒给出的另一个理由来自于他对于人的看法。富勒认为:从事使人类受到规则支配的事业涉及到承诺这样一种人的观点:人是或能够变成一个负责任的主体,他能够理解与遵循规则,从而对其行为负有责任。同时,富勒认为法律规则典型地是用来调节人类行为的,法律规则的主要目的就是确定法律要求。莱昂斯认为,富勒由这两点得到,法律概念本身的部分意义在于它本该是可遵循的,或者可以推定是如此。
由此富勒认为,在法律与用来评判它的标准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不可遵循的规则就不是法律,因为法律本该是可遵循的。在莱昂斯看来,富勒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道德判断,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更深刻的道德直觉:一个人因为未满足不可遵循的规则而受到惩罚,这是不公*也是不正义的。但是莱昂斯认为这里充满了混淆。为了表明富勒的混淆所在,莱昂斯区分了两个命题
A,法律本该是可遵循的,由此,一个设定的法律要求如果是不可遵循的,那么它是有缺陷的。
B, 如果一个人因为未满足不可遵循的规则而受到了惩罚,他受苦于不正义。
对富勒的主张而言,这两个命题必须都正确而且彼此之间要具有逻辑必然的联系。但是莱昂斯指出,这两个命题都不是必然正确的。这可以通过溯及既往法来加以分析。
一方面,只要我们同意人类无法改变过去的行为,溯及既往法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就肯定并不指往它们可以调节人们以前的行为。对于这些法律的制定者与执行者而言,法律本该是可遵循的这个假设被驳倒了。这也就相当于说,法律制定者在制定法律时并不必然带有这种意图,即这个法律必须是可遵循的。由此,富勒的主张变成了:如果法律制定者想要制定行为指导,那么他们承诺了使得他们的要求是可遵循的。不仅如此,如果我们可以走到这一步,那么我们还可能以其他方式故意制定不可遵循的法律规则,这在逻辑上是完全可能的。然而,富勒的法律的内在道德性要表明的是在法律必然满足他的八个理想中所表现出来的可遵循性。
另一方面,即使一个人在不可遵循的规则之下受到惩罚,结果也未必就是不正义的。例如,对战争**的惩罚有时就是通过溯及既往法进行的。一般我们认为,在总体上这件事情可以看作是正义的。不仅如此,即使一个法律要求是不可遵循的,这并不意味着必然会有人在它之下受到惩罚。如果没有人受到惩罚,我们不会说它是不公*的或不正义的。我们这之所以说不公*或不正义,实际上指的有人在这些法律之下受到了惩罚,受到了不公*的对待。一个法律体系包含不可遵循的的法律要求,这一事实并不会在逻辑上得出有人必定会受到不公*的处理。因为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形时,我们可以有意地不适用这个法律,我们可以判断法律是否是可遵循的,从而有意地避免人们受到不公*的对待。这里的一个要点是,制定不可遵循的规则是一回事情,执行它则是另一回事情。如果承认这点,那么法律要求是有缺陷的判断并不蕴含实践一定是不正义的这个道德标准。
莱昂斯承认,面对这两种反驳,富勒可以做出以下让步,声称他的观点只是表示,某物的观念纳入了或蕴含了用来评判它本身的标准,但它并不必然满足其标准。人们可以说刀子的概念意味着其在切削上的锋利,但是这不能得出刀不可能被误用,也不可能排除人们可能有意制定出不好用的刀子来。我们对于法律要求可以说同样的话:法律规则实质上被假定是可遵循的,因为它们的实质功能就是为行为提供指导,但是也不排除人们故意制定出无法指导行为的法律规则来。然而,这种观点充其量表明不可遵循的法律规则是有缺陷的,但并不是每个有缺陷的规则都是道德上不正义的。由此,莱昂斯认为,如果富勒的观点只是这个意思,那么他就不是在做出一个道德判断,也没有蕴含一个道德判断。
莱昂斯认为,我们之所以容易认为正义标准蕴含在法律之中,是因为有缺陷的要求与因为没有满足它而受到惩罚的不正义实践往往是耦合的。我们的分析表明,隐含在法律中的标准,至少就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一个部分,对于什么算作不正义没有发表任何见解。它们只能告诉我们这一点,不可遵循的要求是有缺陷的。但是对于为什么适用这样一种规则是不正义的,它没有说任何话。
当然,富勒可能会主张,惩罚,至少制裁是嵌入了法律概念本身之中的。正如假定法律本该是可遵循的那样,不满足它们则本该是受惩罚的。法律并不是一组中立的允许或不允许某些步骤的规则。莱昂斯对此的回答是,只要法律体系能够没有制裁而存在,那么批判法律要求是不可遵循的并不蕴含任何需要使用制裁的东西。莱昂斯设想了一个没有法律制裁的法律体系在逻辑上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尽管在现实世界中也许无法存在。
莱昂斯指出,富勒的根本败因在于:我们不可能仅仅通过理解法律是什么而知道制裁的何种使用是不正义的。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构成了不正义。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法律的理解并不能告诉我们这一点。富勒之所以会犯下这种错误,原因则在于这样一种直觉:惩罚一个人不受**地做的行为或者他们相信没有任何理由受到惩罚的行为,这是不公*的。莱昂斯接受这点,但是认为关键在于:富勒并没有给出任何理由让我们相信这种公*性的观念蕴含在法律的概念或本性之中。
四
接下来我们讨论以哈特为**所主张的温和形式正义论。就形式正义而言,它认为执行法律时按法律行动是正义的必要条件,因此任何**背离法律都是不正义的。形式正义认为,任何背离法律的行动总是会受到一种道德反驳,不管其后果如何,不管环境如何。这种观点的温和之处在于,它并不认为这种道德反驳是不可压倒的。换言之,任何**都有按法律行事的初步义务,但这种义务是可以压倒的。
**这种*的论据首先在于它能够解释这样一种直觉。即不管一种法律本身是否是正义的,对它的适用都可能是正义或不正义的。有很多执行的不正义本身不取决于法律本身的正义性,这里的不正义在于法律执行的方式,而不是法律本身的道德属性。形式正义能够非常轻易地解释这种现象,这是人们认可形式正义的理由之一。
然而,莱昂斯认为解释这种现象并不需要用到形式正义。因为判断法律与判断**的行动是不同的,即使类似的要素对于两者的评价是相关的,它们依然可以是**的。例如,两者都关注人们以何种方式受到法律的影响,但是各自的关注是不同的。一方面,我们考虑可以归属于法律本身的效果,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归属于公共**的效果。为了解释两种类型的道德评价,我们不需要执行正义必定是*的。执行正义不仅仅关注**背离法律,而且关注人们在此之下是如何受到影响的。我们很难设想出这样的一个例子,其中**背离了法律,然而没有任何人受到伤害,但我们还是会认为这里存在什么不正义之处。当这种非形式要求出现时,看来是它们,而不是**背离法律在道德上才是相关的。
***的另一个论据是认为有****服从法律的一般性设定。**背离法律总是被假定存在做不义之举的危险。然而,莱昂斯认为,这里相关的不正义总是取决于在执行时确实有人受了苦,而这种受苦的发生又总是取决于背离法律的具体环境。换言之,我们能够理解假定总是存在对于**不服从的道德反驳,但是这种道德反驳不一定真的总是存在,因为这要依环境而定。
莱昂斯认为,人们还可能错误地以下面三个事实来**以上的论据。
第一,**通常被认为有特殊的义务来**他们负责执行的法律。我们已经谈到过,认为**许下了诺言是无效的,这受制于道德约束。*者可能会说,**的义务只是初步的。但是莱昂斯认为,当**是被迫进入职位时,就根本不存在那种义务。说自愿地保留一个职位就有义务,这也是一种道德判断,这取决于什么构成一个有效的和有约束力的契约的道德观念。于是,即使**真的有义务来服从义务,这也与形式正义是不相关的。
第二,**的不服从具有某种负效用。莱昂斯指出,这取决于偶然的和环境要素,**背离法律并不必然导致负效用。
第三,有人认为**背离法律会导致对不同的人有不同处理。莱昂斯指出,即使这是不正义的,它也与形式正义是无关的,因为**可以**地背离法律,从而不存在处理上的差别。因此,就解释执行正义与法律本身正义的分离这一现象而言,*并不能得到多少**。
对于形式正义,除了以上的一些直观论据以外,哈特提供了三类一般性的论证。
A:类似情形类似处理。哈特认为这是正义观念的核心成分,但是他也知道单纯这个观念不能指导任何行动。原因在于人们总是在某方面是类似的,在其他方面总是存在不类似的东西,因此何种类似性是相关的就成了关键。在确定相关的类似性之前,这个纯粹只是个形式要求,只相当于**处理。但是正义的要求肯定超过**处理,有多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但是类似情形类似处理并不能把它们区分开。并且,正义并不仅仅在于系统地处理案件,它要求以某类方式来处理某类人。
莱昂斯认为,尽管正义在根本上要求对案件的**处理,而且法律规定了一种**处理的方式,但是这里无法得出法律规定的那种方式恰好就是正义所要求的那种方式。只要我们意识到,法律的正义并不是由法律所决定,或者说法律所告知的人、行动与环境之间的相似与差别并不必然就是正义所认为的那样,那么*的错误就是非常明显的了。*可能有如下的反驳,他们本来假定的只是法律执行的正义,这并没有穷尽正义,包括法律本身的正义。但是莱昂斯认为,这种反驳是无效的。原因在于,类似情形类似处理并不能给予任何理由来认为,法律所规定的处理模式就是正义原则给出的处理模式,或者与之是相容的。
当然,如果****处理案件的唯一方式就是遵循法律,那么哈特的论证是有效的。但是**明显可以有其他的**方式,比如说**地偏向某些人。这里要注意的是,**背离法律有可能产生不正义,但这是偶然的,它取决于环境。这不能给予*任何安慰,由此,类似情形类似处理不能**形式正义。
B:按规则行事。哈特认为,“在正义的这方面与按规则行事的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实际上,也许可以说正义地把法律适用到不同的案件就是是认真地对待这个主张,在不同案件中适用的就是相同的普遍性规则,不带偏见、私利和反复无常。”
这是一个不同于类似情形类似处理的论证,类似情形类似处理根本不参考规则。即使没有任何相关的规则存在,也可以设计出**的处理方式。但是同样可能的是,适用一个现存的规则并不就是类似情形类似处理,如第一次适用一个规则。适用一个规则到案件的概念也许是产生一个判断行为的原则。这个原则并不考虑规则要求或允许什么,其可能的结果又是什么。当存在**要适用的规则时,这个原则就必然起作用,他们都受到它的约束。
如果按规则行事就是正义原则,那么任何人偏离他本来要适用的规则都将是不正义之举。但是,这里没有任何东西把种论证模式只限于公共**和法律。因为这个理由,这个论证必定失败,因为它要么对所有类型的规则有效,要么不对任何规则有效。但是它明显对一些规则无效。我们知道,不正义的指控是有道德分量的,只要违反某些规则并不带有这种道德分量,那么这个论证就会失败。只要我说话时没有遵守语法规则,我就破坏了语言规则。如果按照这里的逻辑,那么我就做了不义之举。但这明显是不合道理的。当然,我可以通过误用语言而做不当之事,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语法上不正确,而是因为我的行动中存在某类不正义,对人们产生了某种伤害等,从而可能违反了基本道德原则。
这里的问题是,如果*只取决于按规则行事,那么它就没有办法区分法律规则与语法规则等其他的规则。如果法律规则与其他规则之间存在实质性的差别,那么这也不能从它们都是规则来决定。如果援引的考虑不是法律规则中固有的东西,那么这种考虑也是失败的,因此按规则办事不能为形式正义提供**。
C: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哈特提供了一种更可行的观点,即执行正义在于不偏不倚地把法律适用到特定案件。这里需要注意,不偏不倚性并不暗含在按规则行事或者类似情形类似处理之中。尽管不偏不倚要求某种**方式,但是**方式并不就是不偏不倚的。例如一个****地偏向于其亲属,但这并不是不偏不倚。同样,不偏不倚也没有暗含按规则行事,因为规则留有**裁量的空间。现在来考虑不偏不倚对于形式正义的影响。对于法律*者而言,由于所有法律规则都是**能够机械地应用的,因此形式正义就完全在于遵循规则,这样,背离法律就是执行不义的充分且必要条件。这样一来,不偏不倚性也无法进入法律*者的基本立场。
只有当我们不接受一种机械式的法律观念时,不偏不倚对于形式正义才具有相关性。这种法律观念下,**有时候面临着几个合法的备选项,必须做出重大的选择。如果*者也相信合法的备选项也受制于正义之名的批评,那么他必须相应地限制他的形式正义,因为**在法律之内行动的简单要求不能使得*者可以在合法行动之间进行区分。为了评价它们,*者必须加上法外准则。严格来说,当**面临**裁量时,法律的约束已经被穷尽了。这个时候可以援引不偏不倚作为补充标准。由此导致的观点是,给定法律本身不能完全决定什么构成了它的不偏不倚的适用,执行正义在于把法律不偏不倚地适用于特定案件。尽管纳入了法外标准,这种观点还是在原初意义上的那个*,因为它认为遵循法律是执行正义的一个必然条件。
哈特根据对于语言表达的认识,认为总是存在**运用**裁量的空间。**在合法备选项之间的选择受制于正义之名的批评。因此法官的**裁量可以是不偏不倚的,也可以是有偏向性的。如果**没有不偏不倚地行动,那么他们就做了不义之事。这种主张的*版本强调,不偏不倚地适用现有法律充分体现了执行正义,这种主张在根本上要求**在法律制定的限制内行动。这个公式被认为穷尽了执行正义的主题,因为**实质上做的就是执行法律。如果人们超越了这个公式,超越了不偏不倚地适用现有法律规则,有人会主张,人们必然是在改变主题,因为一个人不再把自己限于执行法律的正义之内。
莱昂斯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执行正义要求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并不是固有地是*的。人们会主张,法律的正义适用方式是不偏不倚,但是正义有时候要求不适用法律。一个**可以超越法律而在其职责内行动。问题是,这种行动是否必定是不正义的,或者是违背了一个基本原则。这里有一个前提,即莱昂斯把法律执行正义等同于**的行动正义,或者至少是共外延的。
让我们假定,为了公正,**必须不偏不倚,并且假定唯一正义的适用方法就是不偏不倚。我们同意,假如法律的适用不是不偏不倚的话,它是不正义的。但是,这不能得出所有偏离法律的判决是不正义的,因为并不是每种背离法律都可以描述成没有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可以故意地不适用法律,这不同于有偏向地适用法律。因为**可以基于有原则的根据而拒绝遵循法律,恰恰是为了避免自己作为不正义之工具。
如果**拒绝遵循法律可以避免某种不正义,并且不产生其他的不正义,那么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就没有穷尽执行正义的主题。如果情形相反,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穷尽了执行正义,这时只要法律受到了违反,就将产生不正义。莱昂斯用分配利益来说明问题,假如原有法律是偏袒白人的。但是法官没有遵循法律,而是更公正地分配了利益。这里法官超越了其**裁量,她根本就没有适用法律,因此也就没有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这里产生了不正义吗?莱昂斯认为没有。如果有的话,那么必须要有不不正义的标记,或者症状,或者有人受到了不当待遇。但是在这个例子中,都没有。由此,不偏不倚也无法给予形式正义以必然的**。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6)
——**与哲学的关系论文 (菁选2篇)
**与哲学的关系论文1
在****哲学中,哲学和**关系问题是主要课题。虽然***与阿伦特的**哲学都是源自于****哲学传统,但两者对哲学的阐释却有着很大不同,***哲学主要强调哲学的**实现,这种观点也超越了**传统的**哲学;阿伦特哲学主要强又回到了传统哲学轨道上来。
其中,哲学和**的关系问题是核心和关键。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合理掌握与正确看待哲学和**的关系问题是认识***与阿伦特**哲学的关键所在。
一、**传统**哲学
早在古希腊开始,哲学就与**纠缠不清。哲学真正从关注自然转到人与社会中来是在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深受这种学派的影响,他虽然对智者学派提出的一些**评判标准持反对态度,但也积极发展了智者学派对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就是依靠科学辩证法来关注人与社会中的一切事务,这也是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寻找到了坚实的根基。这之后,柏拉图继承了老师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哲学去建立一个理想的**王国,以充分实现哲学的伟大**抱负,以此来完成老师苏格拉底的让城市更贴近真理的**夙愿。后来,亚里士多德虽然在一些**问题上积极反对两位老师,但是在哲学关注人与社会的问题上,却发展与推动了老师柏拉图的思想观点。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第一个提出人向来属于**动物的观念,并出版发行了其第一本**哲学思想巨著《**学》。
对阿伦特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是诞生于苏格拉底之后。在苏格拉底死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对人和社会**生活实现的可能性已经持绝望态度,他开始怀疑起苏格拉底**学说的有效性 。正是因为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学说的这一怀疑,才让苏格拉底对人和社会的关注由**转到了哲学当中,并开辟了****必须服从与哲学的传统。从这一形式来说,不管是柏拉图还是黑格尔,其**思想都没有脱离以**学观念来作指导的前进方向。可以说,柏拉图创设的**传统**学是把**理念看作高于一切的思考生活之路,这实质上就是获得**真理的途径是经过沉思而不是积极活动来取得。这一观念思想,在**传统**学中是非常有威慑力的,很少有人去突破它。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哲学思想虽然是在**传统**哲学中起步并发展的,但他没有对其**学思想进行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超越。阿伦特认为,从柏拉图开始,经历了三次**传统**哲学大颠覆,分别是克尔恺郭尔的存在**、尼采的行动**和***的辨证**。在这三个哲学思想中,***哲学思想最具有影响力,他的思想直接对**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决定作用。同时,阿伦特对*****哲学思想也十分重视,他认为*****哲学思想就是一个反对**传统**哲学的理论思想。
二、哲学的**实现
哲学的**实现是*****哲学的主要思想。***在年轻时虽然受德国唯心**思想的影响,但他没有被这种思想所左右,因此不是一个唯心**者。他反对传统哲学中闭关自守的自我直观,积极强调哲学是时代的精华和文明的灵魂。在这一基础上,阿伦特注重强调***放弃哲学转变到研究历史和**思想上来。早在1984年***在一封信中就明确阐述了自身的观点,认为费尔巴哈的**思想过多关注自然而很少关注**。
*****经济学的批判实质上是用资本**的观点去对资本**社会进行批判,**经济学批判也是***的**哲学。正是通过这种**经济学的批判,***才能从传统的**哲学中**出来,步入到历史**活动中 。
三、**的哲学实现
**的哲学实现是阿伦特**哲学的主要思想。以前,阿伦特是一个对**漠不关心的人。自从纳粹**以后,尤其是一些哲学家与纳粹进行合作后,让阿伦特认为柏拉图的传统意义哲学是与纳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从哲学转到**中来,重新来思考和看待**传统**哲学,重新审视哲学与**的关系。阿伦特认为,哲学与**之间产生隔阂是开始于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死对柏拉图有着很大打击,也让其对苏格拉底的学说产生了质疑,这就让柏拉图重新开始了沉思生活,哲学也开始逐渐从人类事务中一步步撤离。正是因为哲学的这种撤离,让柏拉图认为哲学就要离开**,以后的**行动就要服从于哲学,这种情况下,柏拉图就用哲学消融了**,这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灾难。在这个基础上,阿伦特就开始为了**而**哲学,通过对哲学的重新反思来更好地实现**。
在**传统**哲学基础上,阿伦特分析与总结了两层**与哲学的关系含义,首先是哲学与**的关系问题,这个关系问题也是对人类事务领域中的态度问题。态度问题本身也涉及到了哲学体验与人类现实体验之间的关系,他说明了自身的哲学体验与人群中公共经验的直接关系。其次是哲学与**的紧张关系。事实上,**哲学本来就处于一种张力之中,要么用哲学来统领**,要么用**审视哲学。因此可以说,阿伦特的**哲学追求的是**哲学的实现,在根本上也是一种反哲学的哲学思想。
四、结语
当前,伴随着****与生活方式的**哲学再一次火热兴起,**哲学就变得异常重要起来。阿伦特力图诉诸某种道德上的复古**来应付现代性的基本问题,相对比之下,***的理论很难说已经过时,不管***哲学的预言是否已经实现,但他的思想对现在社会**状态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批判与治疗作用。
**与哲学的关系论文2
**学与经济学的结合并非始于***;19世纪初,随着资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在英国和欧洲**产生了相当一批**经济学家,他们尝试从原则?上去理解、认识和论证资本**经济关系的产生、存在和发展。19世纪40年代中期,***的批判思路由哲学、法学、社会学逐渐转向**经济学。这一方面是其自身思想发展的逻辑性结果:对异化劳动关系的实证性论证,只能从**经济学的研究入手;另一方面与当时的**经济学研究氛围有关。不过从一开始,***与**经济学家们就存在着从前提到原则在认识和理解上的分歧。私有产权、等价交换以及拥有和交换规则的普遍性,是**经济学(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论证资本**经济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观念性基础,***则尝试通过对**经济学家们所为之论证的原则及其现实资本**社会中存在着的悖论的揭示,完成对资本**的理论批判。为此,***阅读了大量**经济学著作,写下了数量可观的阅读笔记和手稿,这些文献涉及对资本**经济关系从**、哲学与伦理三个方面所进行的批判。本文即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和厘析***的批判思路。
一、经济关系中的**问题:所有权关系的本体论基础
所有权在经济领域体现的是人与劳动对象的法定关系,是人们一切经济行为的基础。***在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时开始其研究思路由哲学向经济学的转向,所有权关系成为其讨论中的基本关系。这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是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其二是人与自身活动对象化结果的关系;前者体现为劳动与资本、自然资源(土地等)的关系,后者体现为劳动与劳动结果的关系。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批判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关注这一问题:一方面是纵向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资本**经济关系的展开;《大纲》的魅力也许正在于此。1859年出版的《**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以下简称“《第一分册》”是***在《大纲》基础上尝试出版的**经济学批判著作六分册中的第一册,实际上也是这一计划中出版了的唯一一册;该分册出版后,***的整个研究计划发生了改变。我们在该分册的初稿片段中能够看到***对**经济学的批判思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的反思,这其中就包括所有权问题。
在《第一分册》的初稿片段中,***对所有权问题的关注对象,除了洛克的劳动本体论,即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对其劳动对象的所有权解释之外,还列举了其他经济学家对所有权问题的认识,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归纳,指出:无论是偏重于经济学还是法学的所有现代经济学家们,都把个人自己的劳动说成是最初的所有权依据(即洛克观点),与此相应,把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所有权说成是资本**社会的基本前提,亚当?斯密就持这样的观点。(cf.Marx/EngelsGesamtausgabe,Bd.II/2,S.48;参见《****全集》第31卷,第2版,第348页。下引只标卷数和页码)
不过,他们的这一理论解释在现实的资本**经济关系中被颠覆了。因为,劳动所有权作为经济交换关系的前提,在资本**的生产关系中是建立在以交换价值为前提、而并非以简单交换关系为前提的基础上的。(ibid,S.48-49;同上,第348-349页)言下之意,由于劳动力的交换价值与其创造价值的价值不相等(这在《手稿》时期并没有得到充分论证),劳动所有权的基础受到了侵犯。
显然,***的批判并不是指向劳动所有权这一原则本身,而是指向劳动所有权在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经济交往关系中被颠覆的现象,而**经济学原理则试图论证劳动所有权是资本**经济关系的基础,这是***与**经济学家们的区别所在。
在***看来,古典经济学家们把来自资产阶级社会本身的观念,即劳动所有权理论,称为一般规律,又把这一规律的现实性延伸至还不存在所有权的黄金时代(原始时代)(ibid,S.49-50;同上,第349-350页),也就是说,将这一资本**社会的所有权占有规律看作是存在于人类社会一切发展进程中的永恒的规律。
与国民经济学家不同,***则从资本**的经济交换关系中去理解这一观念的形成,将其看作是资本**经济交换关系的产物。那么,资本**经济交换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呢?在1859年的《〈**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从生产力发展水*对此进行解释。
***对经济学家们的批判不是指向他们对所有权的劳动基础的解释,而是指向他们将所有权规则抽象为永恒的规则。在***看来,经济学家们的这一认识方法在两个方面引起麻烦:第一,从不存在所有权的史前社会那里去寻找所有权的本体论基础;第二,看不到劳动所有权在资本**经济关系中存在着的悖论。(ibid,S.50;同上,第350页)
***从资本**经济关系中去解释资本**所有权理论的生成,进而从社会生产发展状况去论证资本**经济关系的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学家们的两个麻烦:第一,以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只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第二,这一所有权被资本**经济关系所颠覆。
不过,在这里我们同样应该看到,资本**经济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与这种经济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是解读这一问题的两个不同的认识维度:一方面,我们看到以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及其被颠覆的客观性,这是***尝试去论证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进一步看到并且分析这一悖论现象之所以产生的内在机制。
***对**经济学家仰赖于普遍原则的批判,促使他关注资本**经济形态的历史演变,这是第一个认识维度。他对以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悖论现象的揭示,促使其关注资本**生产关系形成的内在机制,这是第二个认识维度。前者是纵向的,后者是横向的;对前者的分析维度能够包含后者,但是不能够取代后者。
从横向的意义上来看,这一劳动所有权原则的被颠覆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从纵向的意义上来看,这一条件是历史的,而非永恒的。对这一条件的形成历史和运行机制的分析,一方面进一步将***的研究思路与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分**;另一方面将这一研究思路与哲学家的思路区分**。从横向的意义上来看,这一条件实际上涉及到两个因素:其一是与劳动相关的对劳动对象(如土地、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对外化了的劳动结果(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其二是劳动与资本的交换(并非简单交换)。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程序;在一定的程序中,前提成为占有他人劳动的条件,被资本雇佣者的劳动所有权受到颠覆。对于自然劳动对象的占有问题,***在更大程度上是通过人类学的历史资料来关注的。
国民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是以这一原则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他们既然没有将资本的利润看作是工人的剩余劳动,也就不会去关注劳动原则的被颠覆问题。在他们看来,资本**经济的所有权原则是对自然状况下存在着的原则的延续。而哲学家只是提出了抽象的原则,而没有去分析这一抽象的原则为什么在现实的资本**经济关系中被扭曲;哲学视角中的异化劳动并不能够对这一扭曲现象进行论证。
根据***对财产与劳动所有权分离的历史程序及其结果的阐述(cf.Bd.II/1.2,S.367-369;参见第30卷,第2版,第450-452页),我们可以理解,劳动所有权原则的被颠覆为什么能够说明在资本**社会,增加了的物质财富在一部分人手上集中起来,而大多数人则陷于贫困(或者相对贫困);而且这些集中起来的财富能够成为进一步颠覆这一原则的客观条件。
显然,与国民经济学家不同,***从历史进程中来理解所有权的形成及其原则。但是我们同时应该看到,原则的形成与原则的实现条件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其一,扭曲原则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与原则形成的历史路径,涉及的是不同的问题。其二,扭曲原则得以实现的历史条件并没有否认原则本身的存在,它仍然能够成为其自身被扭曲了的社会**的理论支撑;尽管这一原则本身已经成为“幻想‘幽灵'被颠倒了的****,但是仍然作为**的****支撑着这一社会。
二、经济关系中的哲学问题:原则、程序与悖论
我们看到,***与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对所有权问题在认识上的分歧,并非产生于对所有权形成的自然基础在认识上的差异;虽然***强调的是其形成的历史性,不过这是纵向意义上的。***对人类社会早期生产方式、财产权形式的认识,并没有一个先入之见或者抽象原则:从《德意志****》到晚年的人类学笔记,***都非常关注历史资料和人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古典经济学家们对所有权问题在认识上的差异,植根于对一定历史条件下这一原则的一致性及其背离在认识上的分歧。这一分歧缘起于对异化劳动的认识,有待于对剩余劳动的论证。这里已经存在着如何理解观念与现实的关系问题。
在资本**的经济关系中,所有权原则与现实之间的悖论进一步构成了**和*等原则与现实之间的悖论。在《大纲》中,***的研究思路进一步深入到经济关系之中,从原则的形成与原则实现的程序上来分析悖论的形成:
在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程序,不但尊重**和*等,而且**和*等是它的产物;它是**和*等(dieFreiheitundGleichheit)的现实基础。作为纯粹观念,**和*等是交换价值程序中各种要素的一种理想化的体现。作为在法律的、**的和社会的关系上发展了的东西,**和*等只不过是从另一个方面再现出来。(Bd.II/2,S.60;参见第31卷,第362页)
资本**经济关系产生了**和*等的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这些观念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法律的和**的方面再现出来。这是***的理解思路,对于***而言:一方面,观念是现实的产物(cf.ibid;同上),但是另一方面,现实中的资本**经济关系是对这些观念的背叛(cf.Bd.11/1.2,S.685-686;同上,第230-231页),体现出来的是不*等。
那么,反映现实的观念是如何形成于被扭曲了的现实的?换句话说,既然观念是现实的反映,为什么不直接反映被扭曲了的事实,而是反映被扭曲前的假设?
一方面,抽象的观念是现实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以等价交换为基本内容的经济关系体现的是人们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生产和交换活动,它自发地依据于**原则和等价交换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观念和*等观念;另一方面,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扭曲了这一观念,但是这一观念仍然是其奉行的原则,是其基本的理念支撑。
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非始于***,当时的其他思想家已经提出了这一问题:**和*等的观念为什么带来的是非**和不*等。***的**经济学批判是尝试揭示这一观念被扭曲的现实依据。
如果说**和*等观念是支撑资本**体制的理念,那么作为经济关系的产物,它们形成于前资本**阶段。简单的经济交往关系即以**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和等价(值)交换为基础,**和*等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这种简单商品经济的状态存在于前资本**社会的不同社会形态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前资本**社会就不存在资本因素,也不意味着前资本**社会的经济交往关系就是一种*等的交换关系;经济关系并不能**于整个社会关系。
但是,当这些观念被高举着作为一种理念、一种****用来支撑资本**社会时,在现实中它们实际上已经走向了自身的反面。这一发生转折的契机,存在于简单商品交换向劳动与资本交往关系的发展进程中;这是历史的程序。
在《手稿》中,***比较充分地讨论了资本**经济关系形成的历史进程,并且揭示了前资本**时期的经济交换与资本**经济交换的区别:
关于公*和正义的空谈,只是要用适应于简单交换的财产权关系和法的关系的标准,去衡量交换价值的较高发展阶段上的财产和法的关系。(Bd.II/1.1,S.236;参见第30卷,第279页)
将前资本**经济交换关系与资本**经济交换关系区别**,是为了彰显后者在质上所发生的变化:正是这一变化使得简单经济交换关系的理念不再符合于资本**经济交换关系。对于此时的***来说,他已经清晰地看到劳动与资本交换的表面*等与实质不*等。
**、*等、公*、正义这些观念在用来评价资本**的经济关系时,实际上包含着三个基本内容:自己拥有(以所有权为基础的自*),规则*等(这是资产阶级**所强调或者**经济学所讨论的*等观:这里的*等并非指收入或者物质财富的分配*等,而是指经济交换关系中的原则*等),等价交换。前者体现为**原则,后两者体现为*等原则,三者缺一不可。
从现象上来看,资本**经济关系似乎符合这三个基本条件,但是实际结果为什么走向了反面呢?换言之,我们有什么理由认为不断**的资本**现实社会是由于其前提而走向了反面呢?
***的批判并没有针对前提本身,而是从前提进入其得以实现的程序:***的分析对从价值的形成(劳动)到价值的实现(工资、利润)的整个过程的程序进行层层解析、剥离,将问题的症
结归结于劳动力与资本的交换这是_个不等价(值)交换。不过,这_认识本身也有着一个过程,而并非是一下子完成的。这可以从***所使用的“劳动”概念向“劳动力”概念的变化中看出。另外,从***在手稿中所留下的一些没有得到回答的问题以及对抽象的价值概念的论证问题等等中,我们又看到问题并未完结。
显然,对原则与其结果之间的悖论关系,从原则的实现程序中去进行批判,与对观念的虚假、颠倒进行的批判比较起来,要更加具有说服力、更加深刻。后者是哲学领域的批判,前者是**经济学领域的批判。
三、经济关系中的伦理问题:个别性与普遍性
个别性与普遍性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个人利益与普遍利益是经济伦理概念,对后者的问题在抽象的意义上进行讨论,或许就是(**)经济哲学问题。这样的区分可能显得机械、累赘,但这个问题是在反思基础上必然要生成的问题:对于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或者对于进行**经济学批判性研究的***来说,他们对这同一个问题的讨论有时是在非常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
对于***来说,在资本**生产关系体系下,以普遍性形式存在着的**、*等原则在现实的资本关系中被颠覆,与此同时,社会财富的增长同时意味着社会**的进展,对象化了的劳动脱离其创造主体而日益集中于其他***之手。***看到的普遍性是以个体、阶级之间的对抗为基础的。
与***的时代不同,在今天的资本**社会,上述情况既可以通过生产领域也可以通过非生产领域发生,例如文化产业与文化消费、信息产业与信息消费现象的出现,后者预示着新的需要进行研究、发掘的领域。
黑格尔在哲学观念上对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从普遍性、特殊性和个别性的不同层次进行推论,用抽象的普遍性**特殊性、个别性。这其中的具体关系并不在他的关注视野之内,他的使命似乎是构建一个能够把握社会的概念体系,用自在和自为的**预测未来的社会。
而对于古典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甚至今天以所有权、契约原则、等价交换为基础的****理论家来说,原则的普遍性是最重要的,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基础。至于现实社会为什么会因为普遍原则的实施而日益**,他们对此又有着非常不同的解读和认识。诺齐克并不认为普遍原则在资本**社会受到了颠覆;相反,他认为资本**社会的经济关系在原则上具有逻辑一致性。罗尔斯也没有认为普遍原则在资本**社会受到了颠覆,但是他试图在原则的现实化程序中对其极端的社会分化结果加以矫正。
各类非*****理论家并非诉诸于一种有违伦理的理念作为现实资本**社会的理论支撑,相反,在他们看来,只有普遍的原则才能符合伦理的基本要求。至于奉行普遍原则的资本**社会在现实中为什么不断强化着贫富分化、从而产生整个社会的不断**,这似乎没有进入他们的关注视野。至少在信念上,他们并不认为这些原则在现实社会中被颠覆,或者反过来说,他们并不认为社会分化是因为奉行普遍原则的结果。
***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尝试揭示使普遍性原则受到颠覆的现实社会条件,而不是仅仅将这些普遍原则作为虚幻的、颠倒的****并且满足于抽象的批判。即使从古典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甚至当今****的理论视角来看,如果不是借助于整个社会关系体系,那么只依靠一种抽象的普遍原则,***是不可能仅**着一种能够积累起来的符号(从实物货币到数字信息)而占有整个社会、自然的大部分资源的。
因此问题就在于:这一普遍的原则借助于什么样的魔力,在合法的途径下产生了社会分化的现象?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人们在自觉意识中又是如何认识这一矛盾的现象的?
在《大纲》中,***在当时的语境中尝试揭示和批判资本**社会关系中自欺欺人的普遍性:主体还尽可以有这样一种神圣(erhebende)的意识:他不顾他人而谋得的个别利益的满足,正好就是被扬弃的个别利益即一般利益的实现。(Bd.II/2,S.56;参见第31卷,第358页)
即使在今天这也是一种很常见的观点。个别性与一般性体现在人们意识中的矛盾,是以现实经济关系中存在着的个体与整体之间在利益关系上的相关性、冲突性为基础的: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只是作为自身的**或自我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最后,意识到一般(allgemeine)利益或共同(gemeinschaftliche)利益只是自私(selbstsUchtigen)利益的全面性(Allseitigkeit)。(Bd.11/2,S.56-57;参见第31卷,第358页)
***在这里没有使用个人的“自我利益”这一中性词汇,而是选择了“自私利益”这一贬义性词汇。这说明***没有简单地来看待各个个体的利益与一般利益的关系:在***那里,这个一般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集合,在财产权占有发生社会分化的前提下,人们彼此之间的利益是**的、异化的。在互为**和目的的经济交往关系中,资本的利益是在**和占有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而获得的。
***所看到的资本**经济关系,不仅使得所有权的持有原则发生了悖论,而且使得劳资关系之间等价交换的原则也发生了悖论。于是,从所有权的持有到所有权的交换原则都走向了自身的反面,普遍的原则成为虚假的观念一颠倒了的****。***的这一批判性认识在最初的意义上是以异化劳动理念为基础的。
这是***与其他**经济学家们的分歧所在。这一分歧并不产生于对抽象原则的认同与否,而是产生于资本**社会的经济运行机制与其原则之间存在着的悖论;这一悖论在人们的意识中又以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矛盾关系体现出来。在***那里,对这一悖论的认识是以其劳动价值理论及其核心内容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换言之,只有借助于剩余价值理论才能论证原则及其悖论的存在。
在***的研究维度中,哲学问题与**经济学问题是交融在一起的:一方面,人们的对象化劳动结果具有个别性,但是当人们将自己的劳动产品作为交换价值与他人进行交换时,他的个人劳动产品已经具有了社会性,他的个别性在一般性中得到体现;另一方面,正是这一对象化的程序、交换过程,或者说个别性转向普遍性的过程,孕育了社会分化的可能性。
这一可能性在资本**交换关系取代简单商品交换关系的前提下发展成为现实性:简单商品交换关系中存在着的等价交换,在资本与劳动的交换过程中被否定。不过,这一可能性一方面并不涉及这一转折的契机,作为结果的现实本身不能够又成为原因;另一方面也不能用来解释前资本**社会阶级关系的形成。
这一理论解释模式具有历史阶段的局限性,它仰赖于剩余价值理论,首先仰赖于劳动价值概念的形成。***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那里承袭了劳动价值概念,但是已经赋予其不同的涵义。
为了更加清晰地使用这一概念去把握资本**的经济关系,***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衡量劳动价值的尺度(cf.MarxEngelsWerke,Bd.^,S.83;参见第4卷,第1版,第94页):个别性只有在一般性意义上被认同才是有效的,否则少、慢、差、费也在创造着劳动价值,这种一般性的认同程序自然地在市场竞争中完成。但是,这只是劳动价值概念的一部分内容,另一部分内容取决于劳动者的生存成本(同样以劳动价值来衡量)。(cf.Bd.II/1.1,S.72;参见第30卷,第84-85页)劳动者获取的报酬(部分劳动时间),不是以其创造的价值(全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而是以其生存成本(部分劳动时间)被支付的。两者之间的`差价构成了能够被异化的剩余价值(剩余劳动或者积累劳动)。
剩余劳动的情况在任何社会都存在,并且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剩余、没有积累,就没有发展。直至今天,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并不缺乏这样的例子。但是在资本**社会中,这一剩余价值被资本占有和支配,并且是在原则*等、公*交易的理念中进行的。
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个人自主活动变为被动活动,对象化了的劳动变为被异化了的劳动一这是从劳动者一方来说的被异化现象。从劳资双方来说,或者从资本**经济交往关系中的个体来说,人们彼此之间的经济交往活动出自于个人的**意愿,这是一种自主行为;在这一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性、共同体,从整体的意义上来说,又形成了规律性,具有必然性,超出任何个体的可控性。
对于***来说,这涉及到个体在经济交往活动中的自主性与**性问题:经济规律作为外在于个体的社会存在,是个体不得不受其约束的力量,它们对于个体来说具有偶然性。这一思路的发展,就是个人的**交换行为与客观的、**的规律性问题,例如难以为个人所预料、所抗拒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金融危机(信贷过度)。但是,这一必然性对个体经济行为的制约与普遍原则的制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范畴,不可同日而语。
简言之,在对资本**社会的批判中,***从以下几个不同层次涉及了经济交往关系中个别性与一般性的关系:第一,现实中个体、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关系;第二,意识到了的伦理关系及其困惑;第三,个人自主行为与其社会结果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
剩余价值理论的形成在第一个层次上区别了至今在一切文明社会经济交往关系中存在的博弈关系(各自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与资本**生产关系在劳资双方中形成的博弈关系。正是对这第一个层次的认识,将***与**经济学家们区别了**。同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第二个层次**一般经济交往关系中参与博弈双方的道德责任(贱买贵卖、强买强卖、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等),归结于一种置双方于一种次原初(即社会关系;从自然意义上来说人们生来是*等的)不*等地位的生产关系(剥削关系的基础)。第三个层次涉及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进行讨论,对于***来说,第三个层次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第一个层次问题的解决。
自19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倾其毕生精力进行对资本**社会的**经济学批判研究:在前《资本论》时期的哲学手稿、经济学批判手稿中,***就已经从**、哲学与伦理等方面对资本**经济关系的基础作了论证和批判。这样的论证和批判涉及到财产所有权、等价交换原则以及伦理关系中的个别性与一般性等问题。正是在这些基础性问题上,***与国民经济学家们发生了分歧;这些分歧并不是产生于涉及到这些问题的前提或者原则本身,而是产生于这些前提或者原则在资本**社会中被颠覆的客观事实。对这一颠覆现象的揭示和论证构成了***批判资本**的理论基础。《****全集》历史考证版所提供的***从事**经济学批判研究的笔记和手稿等文献,为我们对这一批判研究的思路展开全面考察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
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论文3篇(扩展7)
——论文化与民族文化
论文化与民族文化1
什么是文化?文化,人类的发展变化即文化。
文化主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记载传承并呈现,文化主要体现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主要表现在于人们对事物之思维习惯和生产生活之相关习性,对人,对人类社会,对大自然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行为。
文化来源于生活,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文化开始于人类将前肢从支撑身体*衡的作用**出来进行生产劳动的这一时期,人类通过双手劳动来改变生活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人类文化的进程,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受制于自然生活条件,受限于地理地缘环境,在相领地缘之中,人们有相似的思考思维习惯和生产生活之方式,对人,对社会对世间之万物有相似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行为,这种相领地缘之相似文化就是民族的文化也是民族概念与观念的形成。
文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共同发展,彼此呼应又相互影响。文化因自然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的改变而发展变化着。我国的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从大篆到小篆,从隶书到楷书,从草书到行书到宋体,这些变化无不与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生存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有关。
语言文字最能体现出民族的民族文化。我国祖先在生活中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创造了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最贴近自然事物和人类生活的文字,仅仅汉字本身就可以说是为人类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汉字的发展演变和*****的唯物**观如出一辙,象形文字创造于人对实实在在的人类社会生活的感悟和对大自然之事物的感知的基础上,每一笔每一画都有她存在的道理和意义,是人类智慧的呈现,不是产生于空想虚幻虚无飘渺之中。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并不是指有没有上过学或接受过教育的程度来判断。一个人,那怕从来没上过一天的学,但他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在社会中自立自强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不能说这样的人没有文化。一个人,接受过国家的高等教育,但在社会中不但不能**生活,而且连**生活的能力都没有,不但不知道每天吃穿用的来源,而且连一些洗衣煮饭简单的生活事项都不会做,那么这种人不算是有文化的人,这种人没什么用的。即便他记住了人类社会上下几千年的历年记事,那他的功用还不如一个500G的`硬盘,即便他演算了一道他人无法演算的数学题,那他的功用还不如一个简单的计算软件。
在社会生活中**自主的生活生存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文化的唯一标准。
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前途与命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