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口算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并能准确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得思路。
2、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得计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
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能处理好口算、估算、笔算之间的关系,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法学法:复习法、讨论交流法、分析法
一、复习口算、估算
1、师拿着一个导游证: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旅游,想跟着老师一起去吗?(想)想跟老师去旅游得要先通过这一关:口算关,获得资格证才能跟我去旅游。
2、出示口算题目(要求3分钟内做完)
20×4= 7×40= 600×7= 9×400=
20xx×3= 9×1000= 7×0= 0+7=
0×0= 5000×0= 56÷8= 25÷5=
4×3+3= 5×6+3= 3×7+4= 7×10+6=
69×3≈ 309×6≈ 297×3≈ 131×3≈
(1)学生在3分钟内在练习纸上完成。
(2)集体评讲,评讲时抽40×7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
要注意,是几个十就要在后面添一个0,400×9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百就要在后面添两个0,20xx×3问:你是怎样口算的?(生说)师总结:要注意,是几个千就要在后面添三个0。
(3)在评讲估算的时候,以69×3≈,497×4≈,131×3≈为例让学生说
说是怎样估算的,总结出:在估算时一定要注意看成了那一个最接近了整十整百的数。
4、集体订正完问:全部做对的请举手?恭喜同学们拿到了旅游的资格证。
【设计意图:复习课容易出现沉闷的状态,针对三年级学生好奇的年龄特
点,本课以带学生去旅游作为整节课的主线,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口算的题目当中包含了本单元口算和估算的要点,并在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口算(估算)的?”归纳口算和估算的要领。帮助学生做好知识模块的构建。】
二、复习笔算乘法
1、师:同学们都拿到了去旅游的'资格证,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去旅游要准备些什么呢?
2、生:准备水、食物、雨伞、交通工具等等。
3、同学们说得很对,去旅游我们要乘坐交通工具,这次我们要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先***(出示飞机图片)再坐面包车!(出示面包车的图片)
4、出示题目:一辆面包车准乘12人,4辆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人?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为什么要用乘法?我们在列竖式的时候4为什么要对着2来写?(4表示4个1,所以写在各位上)你是从那一位乘起的?
5、师:当然,我们还要准备食物,出示题目:三(1)班有48人,每人准备2份小蛋糕,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份小蛋糕?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先乘那位?再乘那位?遇到个位上的积满十应该怎么办?(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
6、师:去旅游,水是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准备水。出示题目:三(1)班班一共有48人,每人配备7瓶水,一共需要多少瓶水?
(1)学生读题。(2)列式计算。(一生板演)(3)评讲时问:在计算这道题目的时候你觉得应该提醒同学们要注意那里?(生说)师总结:个位上的积满十需要向十位进位,十位积加进来的数又满十又要进位。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上,两位数乘一位数体现了多位数乘法的基本算理和算法,掌握好了,多位数乘法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迁移、类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计算方法,在本环节的复习中是以为旅游作好准备引出了准备交通工具、食物、水等一系列贴近生活的问题,并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评讲时用让学生说:计算这题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个地方?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每种类型计算的要点,这样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会更加清晰和明朗。】
三、复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1、师:我们准备好了旅游的东西,请跟着老师出发,今天冯导游带我们班的同学去那游览呢?九寨沟!
介绍: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这块神奇的仙境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一群伐木工人发现。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7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童话世界”的美誉。我们一起走进那童话的世界里!
2、播放九寨沟的录象!
3、师:九寨沟里的小朋友在学习数学的时候遇到了难题,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帮忙,愿意吗?(愿意)
4、出示题目: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分析。
改错题:
师:他们不知道这三到题目究竟有没有算错,同学们帮帮检查检查!
(1)7 0 3 (2) 2 3 6 (3) 2 6 0
× 4 × 4 × 5
2 8 5 2 8 9 4 1 0 3 0
5、游览完九寨的风光,冯导游我呢想请同学们看马戏,想看吗?(想)但在马戏之前,同学们必须要通过以下这个关口哦!
出示题目:列竖式计算
(1)127×5= (2)345×3= (3)102×3= (4)1300×7=
(1)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
(2)集体评讲,让学生说说每到题要注意的地方。
6、播放马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复习主要是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
尾有0的乘法。课到这里学生已经感到有点累,因此,以帮助九寨沟的小朋友检查作业和做对了列竖式计算才能去看马戏表演等多种形式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在让学生说说我们在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要注意的事项达到巩固计算方法目的,并在九寨的介绍、欣赏中让学生对大自然产生一种热爱的情感!】
四、选择合适的算法
1、师:还想看马戏吗?(想)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那究竟什么时候用口算?什么时候用估算合适?又什么时候用笔算合适?看看同学们会不会选择合适的方法。
出示:
你会选择合适的算法吗?
(1)希望小学有6个班,每班人数大约是29人。这个希望小学大约共有多少人?
(2)一盆鲜花4元,学校买来200盆,一共用了多少元?
(3)学校运动会上,有8个方阵的体操表演。每个方阵有128人,参加体操表演的共有多少人?
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并让学生说说选择什么算法是合适的。
播放马戏给学生看。
【设计意图:本单元学习了口算、估算和笔算三大块的知识,如何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相当重要。为此,在本环节的复习中主要通过学生先自己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方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在交流和辨析中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五、总结全课
1、师:今天的旅游开心吗?(开心)那你要提醒同学们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六、小测试。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时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些什么能达到再一次归纳本单元的计算要领。刚刚复习完让学生进行一个小测试能及时检查学生复习的效果和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以便以后的复习中找到方向。】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20×4=答案50×6=答案300×2=答案210×4=答案160×1=答案
2、32×3读作( ),3×32读作( )。
3、20×4这道算式表示( )。
4、9乘6可写成( )×( ),还可写成( )×( )。
5、计算(指名板演)
6
× 7
------------
42
3
×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20×4=答案50×6=答案300×2=答案210×4=答案160×1=答案
2、32×3读作( ),3×32读作( )。
3、20×4这道算式表示( )。
4、9乘6可写成( )×( ),还可写成( )×( )。
5、计算(指名板演)
6
× 7
------------
42
3
×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的过程,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知识。并且能口算出有一个因数为0的乘式。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猜测、计算等过程,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和推理能力。增强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零在乘式中的特殊地位。教学难点:认识零在乘式中的特殊地位。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题目
口答:3×4表示几个几相加? 2×5表示几个几相加?
计算:有3盘苹果,每个盘子有2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2×3=6)这个式子表示什么?(2×3=6,表示3个2相加的和是6)
(设计意图:复习之前学过的乘法的知识和乘法的意义,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主题图a.教师指出小猴的盘子里没有桃了。一个桃都没有用哪个数表示?(用0表示)。 b.数一数有几个空盘子。(7个)
c.提出问题:这个盘子里一共有还有多少个桃子?可以用哪个式子表示。(0+0+0+0+0+0+0=0;7×0=0;0×7=0) 2.学生尝试计算0×3 9×0 0×0 a.教师指其中一题(0×3)进行**,为什么0×3等于0?(0×3表示三个0相加,所以结果得0。)
b.上面的几个式子都有什么特点?(1.都是有0为因数的乘式。2.答案都是0) c.从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推出什么结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d.你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证明这个结论?(请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回答) (设计意图:学生从乘法的意义的层面上来理解0×7=0这一式子,并举出多个例子,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的结论。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是要关注学生的层次性。)
三、巩固练习
P66做一做
1、2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题时再次验证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这一结论,并能拓展延伸得出零加**何数等于那个数本身的结论。)
四、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五、课后作业
练习十四第3题
六、板书设计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阅读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1)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5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1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2
【背景与导读】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1出示)
师:美术课上,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腊笔画画。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这看看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学问题?
生:他们三个一共有多少枝腊笔?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12×3
师:那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12×3表示有3盒枝数一样的腊笔,每盒有12枝。
生2:表示有3个12。
师:你们能不能把这个算式算出来呢?
生:能。
师:那么就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算一算。(学生**计算)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么算的呢?谁先来说:
生1:我是这样的算的,我先把12分成10和2,然后算2乘3等于6,再算10乘3等于30,30再加上6等于36。(结合学生的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师:你们谁看懂了这位同学的算法吗?谁来说说?
生2:他是先用第二个因数先去乘第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然后再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字,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师:哦,好的,那不是这么算的有吗?
生3:有。我是用连加的方法算出来的,3个12相加等于36。
生4:我是这样算的:先用10乘3等于30,然后算2乘3等于6,最后算30加6等于36。(总结汇报同时作相应的板书)
生5:我是通过摆小棒摆出来的。一行摆一捆零2根,连摆三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36。
师:同学们得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用那种算法比较简便呢?
生6:生4和生2 的算法比较简便。如果因数个数较多摆小棒、连加就比较麻烦。
师:同意吗?(生:同意。)那我们能不能 把这三个算式象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板书)
师:原来用竖式算的时候,以前就会算了,只不过在写法上有些不一样。我们已认识了乘法竖式,想不想用它来算两道啊?
师:那我们就用竖式的方法来算两道题吧!( 12 × 4= 213 × 3= 两学生板演)
师:算好后向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学生汇报)
师:看来用竖式计算乘法既可以从个位算起,还可以从高位算起的
反思:本环节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片断二:深入研究,形成算法。
师:用竖式计算乘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情境2出示,王老师买书,每套18本,一共买3套,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师:谁来列算式?
生1:3×18。
生2:18×3。(板书)
师:好的,那么现在就请大家用刚刚学会的竖式来算出这个算式,你喜欢从哪位算起就从哪位算起吧。 (学生**计算,一学生板演,此学生刚才认为从高位算起)
师:这位同学在黑板上也算好了,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算?把你刚刚是怎么算的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好吗?
生:我先算“1”乘3等于3,我先不写上去,记在脑子里,再算“8”乘3等于24,前面算出来的3再加2等于5 。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他先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可是这个“3”他先不写,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先不写吗?
生:因为3乘8等于24,要写4进2。
师:哦,看到了个位要相乘,8乘3等于24,个位满二十,要向十位进2。所以他先不写,等会要和进上来的2相加,脑子里要多记一次。如果从个位算起,会不会这样的?
生:不会。先算个位上的“8”乘3等于24,写4进2。
师:写4进2是什么意思?
生:在个位上满二十了就向十位进2。
师:进2是怎么表示出来的?
生:写个小“2”。
师: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跟加法一样,进位了就写一个小小的“2”。
师:我们继续算。
生:再算十位上的"1"乘3得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2"等于5个十。
师:这样算***像刚才一样,先把数记在脑子里,再和后面进上来的数相加了,你们说从个位算起方便还是从高位算起方便呢?
生:个位。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了用竖式计算乘法从个位算起比较方便,但还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什么问题知道吗?
生:进位了。
师:那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呀?
生:进位的时候用一个小小的数字记在个位和十位的中间。
师:好,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又发现了新问题,我们也想出了办法。那么一个数乘一位数用竖式计算是怎么算的呢?我们能总结吗?
生1:我是这样算的,先算第一个因数个位乘第二个因数,如果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生2:我还是觉得从高位算起比较好。
师:哦,是这样的,那等会再用这个方法算算,如果觉得不行再改回来,好吗?
反思: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环节在让学生**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了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优化,让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例1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口算12╳3的方法,有这样两种方法:(1)12+12+12=36(2)10╳3=302╳3=630+6=36;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出现以下两种方法:学生对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凭感觉,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第二种方法学生却可以依据口算的方法说出算理。这两种方法实际上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依据,第一种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书写形式。在计算教学中,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也就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算理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它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在下面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已经是什么。为了让竖式变得更加简洁,简便可以写成第一种竖式的形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说明在第一种方法中,个位2表示2个一,2╳3=6,6表示6个一,十位1╳3=3,1表示1个十乘3是3个十,表示的是30,所以写在十位上。在这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算法。(1)12(2)12╳3╳33663036由此可见,数学上的算理是为算法提供理论指导,而算法是使算理具体化。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
一、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二、 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不足及启示:
一、教学内容较于简单化,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
启示: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加入进来,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后,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笔换成18枝彩笔让学生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从而可以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深度性,也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教师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教师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启示:可增加比赛,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教学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学习起来也很枯燥无味。在教学上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挑战的形式将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比赛这一形式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开展口算比赛,比哪个小组算得多且算得准;可以开展口算积分比赛,比哪个小组抢到的口算题最多,并算得准等。
这样补充设计后,教学内容就会充实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活跃些。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5
本单元我从解决问题入手,引入计算。重点研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我**学生利用已有旧知类推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最后总结出简便算法,学生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应该说这部分的内容是很容易的,学生学起来得心应手,而且积极性非常高。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发展,使群体性主体参与率高,创新思维活跃。整个过程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的培养,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堂上我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习惯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发现不是所有的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都符合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如50×6=300,其中第一个0与算式中有几个0,在积的后添几个0无关,这是五六三十得出的,因此要在30后面添一个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实现问题解决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同步发展。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2)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5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出示例1情境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丽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
要用美丽鲜艳的彩**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
师: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合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师: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师: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1、让学生思考,计算摆一摆小棒或画图等。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写出来。
2、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4、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5、全班汇报。教师将汇报板演在黑板上。
三、介绍竖式。
12。。。。。。因数
×3。。。。。。因数
——
36。。。。。。积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道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四、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五、小结(略)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2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 20×4=答案 50×6=答案 300×2=答案 210×4=答案 160×1=答案
2、32×3读作(),3×32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
4、9乘6可写成()×(),还可写成()×()。
5、计算(指名板演)
6
×7
————————————
42
3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3
教学内容:教科书p68中的主题图。
教学目标:使学生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乘法。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648597756897
二、结合生活情况使学生加深体会乘法的含义。
1、教学p68的主题图。
(1)、让学生**观察教科书p68中情境图。
思考:①、这幅画面是什么地方?
②、你发现了画面中有什么游戏项目。
(2)、在小组中互相说说自己观察到了什么内容。
(3)、各小组**汇报。
(4)、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数据。
(5)、师:根据你们提供的信息(条件),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大家在小组里议一议。
2、感知生活中有乘法。
(1)、学生汇报。(略)
(2)、师:这些活动,你们在哪亲身体验过呢?
3、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师:除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使用乘法计算?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
三、练一练
⊙⊙⊙⊙⊙⊙⊙⊙⊙
⊙⊙⊙⊙⊙⊙
⊿⊿⊿⊿⊿⊿⊿⊿⊿⊿⊿⊿⊿⊿⊿⊿
以上练习学生**完成。
四、全课小结。(略)
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4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 20×4=答案 50×6=答案 300×2=答案 210×4=答案 160×1=答案
2、32×3读作(),3×32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
4、9乘6可写成()×(),还可写成()×()。
5、计算(指名板演)
6
×7
————————————
42
3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5
教学内容: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和复习笔算乘法。
2、能够利用乘法笔算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和复习笔算乘法
1.做和复习中的第1题。
指名不同的学生读出每个算式,并说出得数.
2.做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再说一说哪些地方最容易出错。
二、和复习口算乘法
让学生口算下面各题.
20×450×314×21000X×56×30
×4500×3140×2800×6320×3
让学生竖着口算每一组题目.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种口算乘法应该怎样算.接着让生口算第3题。
三、课堂练习
1.做和复习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做一做,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做和复习中的第5题.
先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学生根据竖式说得数是怎么样算的。
3.做练习七中的第1题.
让学生**列式计算,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七中的第2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把得数写在教科书上。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说明游戏的内容并把2、3、4、5、6写在黑板上并举例说明一个数,把这个数连续乘2、3、4、5、6的意思.然后说一个14以内的数并宣布游戏开始,让全班学生一起。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3)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
本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中,笔者力图使计算教学从传授知识转向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学生实践模式。从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自主提供新知识的探索材料到让学生尝试解答新知识、自己交流归纳算理、总结计算方法,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较好地把握了计算教学的目标。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在注重知识技能的目标的同时,更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价值目标取向上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算理算法,会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一个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同时考虑到后继学习的需要,让学生逐渐体会到用竖式计算的优越性。
2、重组教材,渗透系统论思想。
布鲁纳在其《教育过程》中曾经指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整的结构把它连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教材把进位乘法分为一次进位、隔位进位、连续进位三课时编写,考虑到这几块内容有着共同的知识基础,也有共同的重点——解决进位问题。因此在具体把握教材时,笔者把这前两部分内容(不进位与进位)**起来,合并在一堂课内进行教学,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与不进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使学生构建的知识形成“链”,而不是堆砌的“知识山”,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认识事物可以从整体入手,再去认识整体中的各个部分。教学实践证明,教材的重新组合,不仅能达到预定教学目的,而且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12×3、18×3为研究重点,通过尝试、讨论、交流,使学生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原理。再让经过有针对性地练习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进位乘法的算理算法。整节课与原教材相比,虽然内容增加了,但学生照样学得很轻松。
3、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
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必须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思想。因为知识的内化,必须是学生个体针对问题对现有材料和已有知识加以分析,展开思维,才产生迁移的过程。即使是同一教学内容,由于不同的个体知识背景和思维方法等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本堂课在让学生**思考、合作讨论如何解答一个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式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勇于说说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共同分析讨论思维的正误。同时鼓励和尊重学生多样性的**思维方式,提倡多样化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计算一个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时,允许学生既可从高位乘起,也可从低位乘起,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即进位)时,自己领悟哪一种计算顺序更简便。教师努力做到尊重学生,**教学,认真倾听他们之间不同的意见,给他们发表自己想法的**和机会,使他们在无恐惧的情景下自我检查、反省、逐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4、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历来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精心设计情境,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本课的设计在情境的设计上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也缺乏变化,这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是缺乏趣味性的,计算的应用性也难以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2
在本节课中,我首先创设情境以估算23×2引入新知,再设置矛盾冲突:使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既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我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同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取知识,最后适时引导、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整个过程都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去感受计算方法,让学生们通过**思考、合作探索等多种形式有效的进行算法最优化的渗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怎样计算。
其次,注重练习设计的层次,注重知识间的层层递进,在学生学会简单的像23×2、42×2……这类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后,我让学生自己试着笔算123×2、342×2、1234×2这类稍难的算式,让学生试着自主学习,思考计算方法,利用新知的迁移来完成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慢慢引导学生去尝试找到一个总的计算方法,观察这些计算时共通的地方。使学生能形成一种习惯。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3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现代教育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
本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作有效的迁移,获得解决新问题的多种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评价,然后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计算12×3时,教师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有些学生运用口算的方法2×3=610×3=3030+6=36,有些学生用的是笔算的方法。让学生一一来介绍各种方法,最后引出笔算的方法,过程自然、流畅。同时在理解算理时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得出方法其实是一样的,让学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时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万变不离其中。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4
“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口算(估算)和笔算乘法。其中笔算乘法可以分为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连续进位乘法、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计算,由于计算课对于学生而言都是比较枯燥的,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与生活相联系的情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
首先,口算方面,学生大多数掌握较好,都能够通过简便的方法进行口算,教学中基本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估算这一单元,由于跟着师傅进行估算的教研,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估算方法,对于一些题目,学生能够运用估算的方法进行估算。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鼓励算法多样化,对于学生的各种估算方法都给予的**。但是,却发现学生大多数都是直接把一个数估成整百整十整千的数,而且还有些同学看到“大约”两个字就直接用估算的方法进行做题。例如“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对于这道题,其实是直接用1500×6=9000计算的,但是有些学生在计算时却是1500×6≈20xx×6=12000。对于学生看到“大约”两个字就想到用估算的方法,老师该怎么进行引导呢?经过多次思考,我觉得还是还是要创设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会选择正确的算法。估算教学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存在“先算后估”的现象,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理解清楚估算的意义。其次,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对于像“每张票19元,200元钱买9张票,钱够么”这样的题,很多学生的计算方法是“19×9=171,200>171,够”学生这样的答案也是对的,但是其实估算更容易解决问题。而学生选择了精确计算,却没有想到用估算的方法,是不是间接反应了其实在*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并没有给学生一个“估算很重要”的观念的。很多老师在*常的教学中,也常常会忽视估算的价值,为了教学的方面,为了给课堂节省点时间,都没有给学生一个估算的时间,在进行计算时,未能引导学生先对题目结果进行先估后算,这一点,我们应该继续加强。最后,对于估算教学,我还有一个思考就是:估算算式时有没有一个规范的格式,是否要求学生**估算的格式呢?
笔算乘法是本学期重点学习内容,也是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继续学习多位数成多位数的基础。而且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有很多内容与学生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很大的差异,首先,这一单元学习连续进位乘法,对于连续进位,很多学生容易出问题。有的学生进位一次,而忘了连续进位;有些进位的时候加错数等等,这都是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学生笔算乘法的竖式计算基本问题不大,主要问题就在于做应用题时,未能很好的理解题意。而因数末尾有0这一知识点,由于以前的乘法的学习经验的干扰,很多学生在计算中,还是采取以前的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而没有利用现学的内容:利用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相乘,数位与0前面的数对齐,从0前面的数乘起,最后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填上几个0。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但是由于我在教学中引导不足,不能很到的让学生体验到这一种算法的优越性。后来反思,我觉得应该设置多几道因数末尾有三个0或四个0的乘法,让学生通过对比,自己体验到新方法的简便。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这方面的加强。最后,总结笔算乘法的教学,我发现自己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没能很好讲通算理,有些题,学生通过预习,对于例题能够很快解决。而我在课堂上没有多加思考,以为学生真的懂了,于是,没有很透彻的讲清楚每一步为什么要这样算,每一数位上的得数的含义。以至于在课后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做题正确率不高,因此,以后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算理的理解。通过具体的,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最后一点小感想就是,在进行乘法教学时,老师其实应该注重乘法口诀的复习。乘法口诀是学生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这些内容必须抓紧。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让计算课以及练习课上的更精彩,让学生更感兴趣呢?这将是我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5
一、目标定位决定内容取舍
初稿时在教学目标达成中设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在新授前以**激趣,引出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主题图提出一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根据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引入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中,然后提示课题共同探讨明算理。学生随机生成的算式,既可以用以复习巩固表内乘法,又能引出本课课题,更难的题目则可以引导学生带着这些暂时还不能解决的算式进入以后的学习。等到教案写完思路过一遍后,发现整个教学内容太多,量太大,特别是**激趣那里,生成学习资源的时间最起码要10分钟,加上后面的练习,一节课可能完不成,再则没有机会进行试教了,在教学任务完成方面没有把握,所以放弃这个设计,由教师直接**列式探讨算理。将目标重心回归到通过观察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思路的透彻决定隐性目标的达成。
显性目标一般是针对学生和课堂有效性来说,而隐性目标是我的自我定位。由于一直在低段进行教学,总感觉教学语言中无效语言太多,总担心学生们听不明白,自己老是重复说,尤其是算理的阐述。所以这次给自己定的隐性目标是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语言简炼,体现教学有效性。然而功夫有欠,细节的不打磨注定了教学底气的不足,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即便是开头能达成目标,在过程还是不知不觉地偏离隐性目标,可见磨课之重要。通过磨的过程可以让你抓实一个点,该小结时小结,该提炼时提炼,层次分明,语言简明。
三、学生表现定位教师教学思路。
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非常活跃,课堂参与度高,而且从练习来讲,对能熟练用乘法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也非常好。但是学生在回答算理时,往往是有话说却不知如何表达出来,也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而没有理会教师的问题。这固然有教师**设计的原因,也有学生不善于倾听的结果。虽然最近在课堂中设计了一些环节让学生明白倾听和认真听讲的内涵,看来还是远远不够。要在今天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也要求自已对提出的问题有效性方面进一步去锤炼。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6
本节课我的教学内容是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例8,这个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看直观图,将抽象的数学信息具体化,进而探讨如何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一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在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最后的结果。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不强,在课件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个别差生开始不理解,到后来的练习也能基本完成。本节课的两个例题同属于归一问题,但略有不同,第一个是正归一,后一个是反归一,我在处理这两题时,采用了对比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之下发现不同,进而减少了正反归一问题的混淆。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我会**题”的环节,给出学生一个条件,让学生补充**题,巩固了学生的新知,但是由于例题时间用了过长时间,本环节没有顺利完成。
本次课后,通过听课教师的提点和自我反思,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讲的太多,不敢放手给学生。在讲例题时,总是怕学生不会,课堂上只是教师主要在讲,学生被动在听。
2、分析题目时重复过多。在分析问题时,总觉得学生没读懂题目,就反复带领同学分析,这就是造成教学内容完不成的主要原因。3、教学中不想让学生犯错。总想着要让学生一次就对,不懂让学生先犯错。
4、课堂中口头用语过多。
5、在全课小结时,学生对于“求单一量”这一问题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只能我自己总结,这个环节就没有起到效果。今后改进的方向:1、课堂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能不讲的就不讲或少讲。2、学生学习要以优带差。让优生教差生,这样既巩固了优生,也帮扶了差生。3、多让学生说自己的做题想法,不能只灌输老师的想法,让学生“活起来”。4、教学中不能怕学生出错,要让学生从错误中发现自己,然后在错误的基础上发现正确的知识。5、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积累教学经验,让自己不断进步。6、尽量减少口头习惯用语。
本次课给我的启发很大,揭露了我的诸多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让课堂尽量向优质与高效靠拢。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7
《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一、教学设计反思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我做了深入地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并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是:归纳总结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反思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8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个起始内容,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属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它既是对以前知识的梳理回顾,也是对笔算这个新知识的铺垫。
口算乘法是“多位数乘一位数”这一单元的第一部分,也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教材从儿童游乐园的情境图入手,引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成功之处:
依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复习旧知,探讨算法→迁移类推,发现规律→巩固练习,总结得失。
首先我创设了带学生去游乐场交流图中给我们呈现的数学信息,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愿望。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进而引入新课。让学生计算买票一共需要多少钱?
接着,我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学生根据画的内容提出教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探索,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因此,创设一种****的课堂教学氛围,给他们充分的时间空间思考、交流,肯定鼓励学生的独特想法,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掌握10乘几的口算基础上,运用知识迁移模仿类推出几十乘几的口算方法。然后我呈现了两组有规律的乘法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简便算法。第二组发现规律主要是要学生在计算时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搞清楚积的末尾到底有几个0。
最后,我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先再次回到游乐场去边玩边算,后再拓展延伸这些练习既重视基本训练,又注意了综合性训练,层次比较鲜明,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练习设计,体现了练习的坡度,把握了练习的难度,使得绝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达成目标。
不足之处:
在合作学习、探讨算法和迁移类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要真正让学生经历口算算理探究的过程,要开放学生的脑子和嘴巴,让学生多想多说。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9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例1、例2、例3、例4
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它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笔算加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部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教学的,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实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竖式中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目标:
1、由旧知导入新知,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及算法。
2、经历探索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12师:会算吗?(学生说计算过程)
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12师:个位有几个2相加?3个2相加就可以用3乘2计算。十位上是几个几?可以计算3乘1。
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3个2十位:3个1)
23师:怎样算?
23规范计算过程:各个数位都乘以的是几?为什么?(个位是3个3,十位是3个2)
+23
27师:怎样算?(指名说)
27个位:3×7=21写1进2,为什么进2?
+27总结: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123
123怎样算?同位互说
+123
个数再多些还行吗?
16
16怎么算?各个数位都乘几?为什么?
16齐说过程
16
16
+16
数字再多些行吗?
32你有什么方法能把这个竖式变得简便一些吗?
323生写在黑板上
…..为什么乘9?
+32小结:各个数位上都有9个相同的数,就是9个32相加,可以列式32×9。乘法是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9个32
师:你能将加法改写成乘法吗?
29为什么乘3?
29
+29
21乘4表示什么意思?闭上眼睛想,个位是几个1,十位是几个2?同位互说
×4小结:各个数位是由4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用4分别去乘每一位上的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
14闭上眼睛想一想,跟你的同位说说,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上有几个几?
×7
423个位上有几个几?十位呢?百位呢?
×51怎么来的?十位写几?需要进位吗?
总结:今天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上的每一位数,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计算时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练习:
460
×5
406
×5
反思:
勾连加法与乘法的关系,让学生理解乘法计算的算理,从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改变以往以乘法计算方法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从相同加数加法计算入手,让学生理解从个位算起,每一位上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就可以用几乘几来计算,从而自然过渡到多位数乘一位数,就是将每一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乘,有此将教材中的例1~例4整合在一起,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也便于理解、掌握计算方法。由于教学时间的问题,没有将整节课完整的呈现出来,只教学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但在课堂检测中,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有此,说明此教学思路是可行。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0
估算的方法灵活多变,不同的题可以有着不同的方法,同一道题也可以有不同的估算方法,现结合具体的题目一一叙述。估算的基本方法是把一个数看作整百数、整十数再计算出近似数,这对于学生学习是没有障碍的,是一种单一的计算方法,只要有整百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基础就可以了。其实估算的落实并不是如基本题那样的简单,因数据的不同、题目要求的不同、情境的不同都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题型不同
填>、<、=的题,不仅要估算出大约是多少,还要能判断估大了还是估小了,最好能估出多估了几或少估了几,才能达到准确比大小的目的。
判断题中的估算只要能通过估算得到是否错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计算出准确结果。
选择题中的估算可以选择不同的数位计算,如只选择个位计算或只选择高位计算,还可以通过估算采用排除法解答。
在改错题中,估算更灵活了,大处可估算是几位数或最高位是否合理;小处可从计算中结果是否合理。
2、情境不同
某学校有9个教室,每个教室有26张桌子。这些教室里桌子的总数大约是()张。
可以把26张看作30张,总数大约是270张;可以更精确一些,比270张少约是260张。
电梯载重1000千克(限乘13人),王叔叔带着8箱货物,每箱105千克,能带着所有货物乘电梯吗?多估比较合适。8箱是840千克,即使王叔叔是100千克,连货物也不到1000千克。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新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
我在教学时(课本第74页例1和做一做)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以开封的菊花花卉为场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为避免机械重复训练,我充分发挥多**课件的作用,展示菊花花会的盛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巧妙引入“12×3”怎样计算的问题,突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计算方法的迁移,在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自然的引出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采取了**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出解决“12×3”的不同算法,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在练习中,设计了“小动物诊所”“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作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经历竖式形成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算理,掌握算法。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例1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口算12╳3的方法,有这样两种方法:(1)12+12+12=36(2)10╳3=302╳3=630+6=36;然后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出现以下两种方法:学生对于第一种方法只是凭感觉,说不出来为什么,但是第二种方法学生却可以依据口算的方法说出算理。这两种方法实际上第二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依据,第一种是第二种方法的简便书写形式。在计算教学中,计算的算理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依据和合理性,也就是为什么这样计算。算理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计算的算法是说明计算过程中的规则和逻辑顺序,它通常是算理指导下的一些人为规定。在下面这两种方法中,第二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算的已经是什么。为了让竖式变得更加简洁,简便可以写成第一种竖式的形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要说明在第一种方法中,个位2表示2个一,2╳3=6,6表示6个一,十位1╳3=3,1表示1个十乘3是3个十,表示的是30,所以写在十位上。在这样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明确算法。(1)12(2)12╳3╳33663036由此可见,数学上的算理是为算法提供理论指导,而算法是使算理具体化。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3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是在学生学会了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还是学生以后学习多位数乘多位数**基础。因此,本课时的内容在本单元中以及小学阶段都占据重要的地位。从前几节课的情况以及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掌握不太好,主要问题有:
1.学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笔算都没有什么问题,他们都知道先用两位数个位乘一位数,再用十位数乘一位数,但是三位数乘一位数有的学生出错特别多,他们也知道先用两位数个位乘一位数,再用十位数乘一位数,但是却不用百位去乘一位数了,而是把百位加上十位进的数后直接落下来。针对学生出现的这种典型错误,每节课的前几分钟,我都会在黑板上写几道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题目,一步一步让学生边说过程,我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反复的说,切实明白算理和算法后,学生几乎不再出错了。
2.一些学生对于算理和算法都非常明白,但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计算非常慢,还容易出错,有一个学生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偷偷地伸手指头,于是我和这几个家长取得联系,请他们在家里指导孩子好好练习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效果非常好,现在班里学生计算连续进位乘法正确率提高了很多。
计算教学没有捷径可走,学生理解了算理和算法后,必须多加练习才能提高正确率,现在我班的学生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又对又快。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4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
一、 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数学课堂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二、 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不足及启示:
一、教学内容较于简单化,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
启示: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加入进来,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后,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笔换成18枝彩笔让学生计算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从而可以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层次性,深度性,也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已经对本节课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有所了解,不陌生。因此在教师讲解完他们不太明确的算理后,教师还是一味地反复强调这一问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得他们没有被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吸引,失去学习的兴趣,促使课堂气氛显得沉闷而不活跃。
启示:可增加比赛,从而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教学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学习起来也很枯燥无味。在教学上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激发学生挑战的形式将会激发他们学习热情。比赛这一形式就是一个好的办法。可以开展口算比赛,比哪个小组算得多且算得准;可以开展口算积分比赛,比哪个小组抢到的口算题最多,并算得准等。
这样补充设计后,教学内容就会充实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浓厚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就会活跃些。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反思15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一、自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上课开始,出示《智慧树》中的三个主持人留给同学们的三句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相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练习中,设计了“帮'小咕咚'改错”“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做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开始的口算准备时,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别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二)教学例题时,忘记写答语。
(三)在列竖式计算时,积书写的位置强调不够。
(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4)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3篇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4032+1040+4856+30
42+75+234+648+51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挂图。班上开联欢会,小红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他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2、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
(3)请小组的**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先把24揍成30,再算30+3得33。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
3、练习:出示“做一做”。让学生**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4、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面三刀位数加一位数时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和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11---P12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5+20=30+6=60+3=5+40=50+20=
30+60=60+30=50+40=3+50=40+10=
(二)、谈话导入
1、老师:假如我们班一起去参观博物馆。问:我们班学生多少人?答:67人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一共多少人?答:2人
合作探究:
2、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3、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教学例1。
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P12做一做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先从个位算起!
(四)、练习,实践应用
1、堂上练习
2、黑板做题
3、评讲巩固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六)、随堂练习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
2、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的能力以及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是创新性的思维。本课着重安排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感受、探索策略的运用。
一、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周末,小明、小亮和小红到郊外游玩,休息时,他们打算互相欣赏各自所带的画片。你能找到三个小朋友所说的数学信息么?(出示课件)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试着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
4、他们三人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试着写出算式么?(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9+6,24+6,24+9,24+6+9
师:上面几道算式,哪一道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准。(学生回答,教师擦去第一个问题和算式)这节课我们重点来研究一下第2和第3个问题。
2.教学24+6。
师:24+6=30,你是怎样算的?请四人小组拿出小棒摆一摆,说一说计算方法。(师巡视指导)
小组交流方法:(投影)说说你们的方法。其他同学可以随时对他们进行**。有问题要问他们么?那我来问:你们先算的几加几?你们是怎么想到先算4+6的?让投影前的同学带领大家够10根捆起来。
让我们跟着课件再来回顾一下这个计算过程。(课件)够了10我们就捆起来,这又是1个十,2个十加1个十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
教师板书:4+6=1020+10=30
教师提醒:这是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写完得数后别忘记写出单位名称。
师:这个方法你学会了么?请同桌俩快速的互相说说这个方法。
3.教学24+9。
师: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画片?能赛选出有关的信息列出算式么?请试着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好方法分享给大家?
师一边用课件演示一边板书:24+6=3030+3=33请生再说说这个方法。
4+9=1320+13=33找另一生说说这个方法。
师:仔细观察这两种方法,尽管计算过程中拆分的加数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把一个数拆开后变成整十数再相加,这就把新的加法算式转化成了前面学过的加法算式。计算24+9的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算法优化)
教师小结:今天的加法题,我们可以用摆小棒的办法解决问题,将整捆的小棒和单根的小棒分开摆,并将单根的小棒凑成10根捆成一捆,再计算。
4.对比总结。
师:观察比较24+6=30,24+9=33这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我们都是先算什么?刚才这两道题都是先把哪两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的呢?再怎么办?
学生:都是个位和个位相加,加得的得数再和整十数相加。
师: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也就是说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板书),前面我们学过的二十几加一位数都得到的是二十几,今天学习的二十几加一位数怎么变成了三十几呢?十位上多的这1个十是哪里来的?生回答后教师规范语言“个位满10向十位进1”板书(进位)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了1个十。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师:今天学习的口算方法同学们掌握了么?下面我们就通过练习来检验一下你的
1.想想做做2
师:先口算第一组题中的三题。
从这组相似的题目中,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都是先算3+7=10。也就是说这三道题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把加得的得数与整十数相加。用这种方法,快速算算第二组、第三组。(左边同学第2组,右边同学第3组比赛)
2、游戏:摘苹果。
师:的`确,我们班的同学不仅聪明而且学习非常扎实。这节课,到底是男生学得好还是女生学得好,孙老师也分不清了,所以我想通过《摘苹果》的游戏来赛一赛你们的水*,敢于挑战么?我先来说一下游戏规则:课件上会出现6道算式,算式的得数就藏在黑板上的大苹果中,请同学们推选出男**学**各一名,到黑板前摘苹果,男生摘得多,就是男生获胜,相反则是女生获胜。其他的同学不准喊出答案,要在心里给自己的队伍加油。准备好了么?
四、畅谈收获
师公布结果,现在我作为我们学校的爱学习广播电台的小****一下这位同学,请问你获胜的秘诀是什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
五、拓展延伸
1、有奖竞答。
为了奖励同学们这节课的优秀表现,孙老师特意邀请了小红和小明这两位特邀嘉宾和同学们一起玩一个大转盘的游戏,他们都转了两次,你能猜猜他们转中的各是什么玩具么?说说你有什么高招一下子就猜中了?能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分享一下你的思路么?
2、智慧城堡。
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后,同学们就顺利地闯入智慧城堡。接下来,还有更难的问题要考验我们,有信心挑战么?
想一想:35+□=3□,□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35+□=4□,□里都可能是哪些一位数?其中最大应该填几?
其实,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多动脑筋,用心去思考,你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做学习的小主人,生活中的有心人!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5)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3篇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的例题教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与十位的积都要进位、十位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教学例题和试一试时又在黑板上把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练习中还准备了挑战题,但因为是家常课,所以处理为机动,待学生完成课堂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2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一、自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上课开始,出示《智慧树》中的三个主持人留给同学们的三句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相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练习中,设计了“帮小咕咚改错”“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做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开始的口算准备时,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别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二)教学例题时,忘记写答语。
(三)在列竖式计算时,积书写的位置强调不够。
(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3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课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那一位乘起、怎么进位和竖式书写格式问题。新数学课程标准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即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教育活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包括态度、能力、知识)。
我在教学时(课本第74页例1和做一做)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背景,以开封的菊花花卉为场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体验、经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算法的多样化,并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注意知识的迁移。
为避免机械重复训练,我充分发挥多**课件的作用,展示菊花花会的盛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巧妙引入“12×3”怎样计算的问题,突出了前后知识的联系,计算方法的迁移,在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自然的引出学生要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采取了**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找出解决“12×3”的不同算法,实现了算法多样化,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在练习中,设计了“小动物诊所”“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作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6)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1~52页和练习十二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口算方法,并能准确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多**电脑,自制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小棒;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作好铺垫
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把小白兔请到我们课堂上,它有几句话要和同学们讲,请同学们注意听.
2.(电脑演示)小白兔讲话:小棒,是我们数学课堂上的好朋友.小朋友,你能根据要求迅速拿出相应数目的小棒吗?(要求学生操作.)
(1)34,请拿出34根小棒,先拿3捆,再拿几根?学生摆完后出示填空:34=30+( ).
(2)57,先拿7根,再拿多少?学生摆完后出示:57=7+( ).
(3)小白兔:下面这两道题你们会做吗?请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3+40= 20+70+6=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出示例1:34+2=
(1)通过摆小棒,理解算理.
①同桌两人一边商量一边摆,并说说先摆多少根小棒,接下来再摆多少根.最后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②学生讨论后回答(电脑演示摆小棒的过程).
(2)如果不摆小棒,怎样想34+2得多少呢?
①课件演示计算的过程,让学生边看边口述计算方法,用自己的语言与同桌讲讲“悄悄话”.
②学生口述计算方法.(把34分成30和4,先算4+2=6,再算30+6=36).
③师小结:计算34+2,应先算4+2,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3)想一想,练一练.
2+34=_____ 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练习:
43 + 6 = □ 3 + 55 = □
/ \ │ / \
40 □─┘□ □ □
2.教学34+20.
(1)让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
①想一想:这回摆小棒的方法跟刚才一样吗?
②指名学生**摆一摆,说一说,为什么不加2根呢?(因为要加2个十,而不是2个一.)
(2)不摆小棒,你会算吗?
①请同学们打开书第51页,完成34+20=,并给同桌讲讲“悄悄话”,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指名说说这道题的计算方法.
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4,得54,教师强调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数.
(3)想一想,练一练.
20+34=,想一想应该怎样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54 + 40 = □ 70 + 27 = □
/ \ / \
40 □ □ □
3.分析比较,揭示课题.
大家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34+2和34+20,它们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相同点:第一个加数都是34,不同点:一个是加2,一个是加20.)谁来给今天学的内容起个题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比较34+2和34+20,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桌讨论一下.(加2,从个位加;加20,从十位加).教师指出: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也就是相同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三、巩固练习
1.小白兔:看到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那么认真,我真高兴,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玩一个打靶游戏,(电脑演示)你们看,每个气球上都有一道题,如果你能做对的话,就会得到一份意想不到的礼物,加油吧!
2.完成教科书第52页“做一做”第1、2题,做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52页“做一做”第3题.
(1)审题,图中画的是什么?左边多少?右边多少?
(2)分析题意,列出算式.
(3)算出得数,说说第(1)小题是怎样算的.
4.改错.
小白兔:小朋友们,下面我带你们去动物医院去看一看,动物医院里住着小猪,小狗和小猴,他们每个做的题都出了问题,要请小朋友们当医生给他们看看病,看谁治得好!
43+3=72
50+32=37
71+20=90
5.夺红旗游戏.
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限时3分钟),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做后集体订正,奖励前5名一人一面小红旗.
四、课堂小结
小白兔: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这节课有许多知识是通过同学们**学习、合作学习学会的,希望同学们今后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好数学.
五、发展性训练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你能自己编一道两位数加整十数题吗?(28+30=)谁能很快说出得数,谁还能编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23+6、44+5)当出现55+6时,问:你能很快说出得多少吗?小结:当个位相加不满10时,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的不进位加.(板书:不进位),当个位相加满10时,就是下节课所要学的进位加.你们回去后可以想想55+6怎么算?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是学生在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沟通情感,激发动力
创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一种**,是学生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上课,教师通过亲切的语言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小白兔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拉近学生与老师的情感距离,起到“亲其师,信其道”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本节课学习的积极性.整堂课小白兔都伴随着同学们,采取激趣的方法,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到乐学的状态.
二、巩固运用,承前启后
巩固有助于由知识转化为能力,而运用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检验和深化.通过巩固、运用,力求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达到融汇贯通.在这一阶段,依据大纲,凭借教材,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多样化训练:安排了“打靶”游戏,改错和“夺红旗”游戏,以巩固“双基”,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达到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目标要求.在课的最后,根据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设计了学生自编题练习,在编题中学生自己发现个位相加满十的情况,兴趣很高,顺水推舟布置学生自己试着做的家庭作业,激发学生探究新的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重点、难点:
区分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在计算中的不同处。
教学准备:
主题情境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促进迁移
1、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许多数学知识,老师布置你们收集生活中有关我们学过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你们找到了吗?
2、请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小结:原来你们可以找到身边这么多用加法的例子,老师真佩服你们,课后老师一定把你们的例子全部在学习园地里展示出来。
3、我这有一幅图画,是红星小学第一天开学,同学们到学校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主题图)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1)语文书有多少本?
(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
(3)数学书有多少本?
(4)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
该怎样列式?
4、承上揭示课题。
30+8我们已经学过了,谁能说说得多少?
对35+3、35+30、38+38怎样计算,我们还没学过吧,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计算像35+3、35+30这样的算式。(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探索1,35+3你会算吗?
(1)先用小棒摆一摆是怎样计算的?再在头脑里想还有什么好方法?
(2)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方法。(学生互相交流,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交流计算方法:35+3。
谁愿意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大家?
刚才同学们用数数法,摆小棒法,数的组成法计算35+3,做了一回小小发明家,那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呢?和你旁边的同学说一说。
师:在计算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这三种方法在计算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想想它们都是要先算什么?
小结:我们在计算像35+3这样的算式时,都是先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和整十数相加。
(4)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出示“35+3”的变式题“3+35”你会算吗?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探索
(1)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那么35+30该怎样算呢?(学生自己用小棒或自己动脑想)在小组内说说,请生汇报(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算法)
(2)35+30应该先算什么?
(3)小结:在计算35+30这样的算式时,应先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个位上的数。
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板书)
三、应用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书上“做一做”。
学生**做,指一组题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书练习十一第3题。
**做,集体订正。问:为什么用加法?
四、总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3
教学目标
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1、上层857911
下层2727272727
一共
(可以让学生先计算得数,再进行比较,看一看有什么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规律,再进行计算)
2、吹泡泡
3、森林医生
森林里有几棵小树生病了,啄木鸟医生飞来给小树捉虫子,同学们,你们能向啄木鸟一样,很快找出病因吗?
4、找帽子
我们来做个找帽子的游戏。
5、兔哥哥采了多少个?
□○□=□(个)
6.(1)买和要花多少钱?
□○□=□(元)
(2)买和要花多少钱?
□○□=□(元)
7.填“>”“<”或“=”
12+9○11+932+7○7+32
67-4○67+424+7○24+70
6+38○36+815+8○15+9
(做完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对算式进行比较)
8、游戏:小猴摘桃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伴交流,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1)课时
一、复习
1、口算
20+4032+1040+4842+475+23
4+6451+834+534+5083+1
(1)课件出示,学生口答
(2)师:你是怎么计算的?
二、新知引探
1、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的真棒。瞧!有个班级举行联欢会,我们也去看一看。他们现在好象在讨论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信息)
2、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么解决够不够的问题?
算式怎么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24+9=
3、尝试计算
师:怎么算呢?**思考,有困难的可以请小棒帮忙。
4、交流算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过程)
24+9=3324+9=331+9=1024+10=34
631323+10=3334-1=33
30
5、比较算法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
把你喜欢的那种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6、巩固算法
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45+67+6374+9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7+69+56+4
27+639+56+54
(1)**练习
(2)反馈
(3)你有什么发现?
2、对比练习
23+467+252+6
23+767+852+9
(1)口算得数
(2)比较异同
(3)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改错练习
25+8=23()
47+5=97()
36+7=43()
4、发展练习
35+()=4()
四、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5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习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看卡片口算。
4+6=( ) 4+9=( )
20+13=( ) 30+3=( )
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24+2=( )你是怎样算的?
[评析:复习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l题中的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中情境图。三个卡通人物分别介绍自己的名字后用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各自说了什么?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老师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略)。讲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 24+9=( )
三、探究新知探究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张?24+6=( )
1.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2.**: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办?你能用小棒摆摆吗?
3.学生学具操作后,班内交流摆法,并联系摆法说说打算怎样算。
4.老师根据学生说出的思路整理板书:
5.分小组讨论:24+6初复习时口算的24+2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在哪里?
6.交流总结:个位相加得到10怎么办?
[评析:老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探究问题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24+9=( )
1.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
3.大组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4.图式结合,进一步理解算理。
5.比较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算法。
6.小结:个位相加超过10怎么办?用谁去加整十数?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试一试:你想怎样计算?8+24=口5+39=口
1.学生**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2.**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论第一个加数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都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个位相加满10怎么办?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分组计算。
(2)比较:同组的4题,都是先算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出条件,弄清题意后**解决。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指名说说每人各应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导学生分别用三句活回答解决的问题。
5.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25+口=3口
总评:
本节课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新,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别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法上教师能利用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探索、发现、解决新问题,真正体现了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观念。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申,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人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题的设计不但巩固了新知识,还激励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发现的欲望。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三、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景图)、小棒若干。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xx+2=
50+3050+3=
2、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3、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三)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1)数学书有多少本?
(2)语文书有多少本?
(3)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4)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1)学生**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每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
30+8=
35+30=
8+3=
(2)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课无关。为了节省时间,让每组各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然后集体识别其中已学过的计算,口算出得数。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的***集中到需探究的两道式题上来。
(3)35+3、35+30得多少?先**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4)**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①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需要借助直观的,可以摆小棒;无须借助直观的,就在头脑里思考。其实质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②计算35+30=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算法有较充分的估计。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5)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6)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尝试练习。
40+17=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是可取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5、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1、2题。
(1)学生**完成。
(2)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五、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的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
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了创新的机会。实际上课时,学生确实也提到很多算法。但是当我要求学生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好时,大多数学生认定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7
一、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课 时
四、教学过程
1、旧知复习,引入新知。
30+6 5+20 60+4 9+40
30+60 50+20 60+40 50+50
2、65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9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五、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今天学校新到了一批书,老师打算发给同学们,我们班有 ()个同学,我们先算算有多少本书,看够不够发给同学们。
1、观察,课件出示主题图
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你知道它们有多少吗?一捆有多少本?数学书有多少本?语文书有多少本?
2、小组讨论:看图提出问题,谁能提出不同的问题?怎么能算出来?
3、合作探究: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式的?用小棒摆一摆,你是怎么算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 再次探究:如果要算出我们班领了多少本书,你能算出来吗?请看图,我们领了多少本?一包语文书和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
5、 全班反馈:A动手操作,理解口算办法。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单位,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数要加在十位上。
6、 比较算法,加深理解,让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算式,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分组说,后指名全班交流)
六、 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
七、 作业P64的2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8
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6=4+6=25+10=80+(3+9)=
4+9=20+14=13+20=23+(4+6)=
2+8=5+8=17+30=(7+5)+26=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答老师板书:
紫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24+6=
蓝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6+9=
两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张?24+9=
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24+6+9=
这4道算式题你会算哪一道?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6+9=15)
2.计算24+6。
(1)24+6先算什么呢?得多少?(4+6=10)
(2)先算4+6=10,接下去该怎样算呢?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用摆上棒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
(3)学生汇报摆小棒的过程。(把4根和6要合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把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24+6=30。
(4)谁能说一说24+6你是怎么想的?
先算4+6=10,再算20+10=30
生答老师板书:24+6=30
204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24+6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说说。
3.计算24+9
(1)24+9得多少呢?也请小朋友摆摆小棒来想一想。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
(2)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想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把24分成20和4
把24分成23和1
把9分成6和3
(一)(二)(三)
24+9=3324+9=3324+9=33
(三)选择一种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24+9的?(同桌互说)
: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方法不是唯一的,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8+42=5+39=
2.学生**计算,完成书上填空。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8+42和5+39的?
4.完成“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
2)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3)集体交流,对于25+8这道题学生会不同的圈法,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通过圈把25+8转化成几加几?
2.想想做做2。
1)先计算,再交流比较,看看每一组的后三道题与第一题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3。
2)出示第3题图,指名说图意,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图书馆借出48本书,还剩8本,求图书馆原有图书多少本?)
3)学生**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能计算的?最后作集体口答。
4.想想做做4
1)出示第4题图,仔细看图并**:说说图中各种物品的价钱?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题中“每人各付多少元”是什么意思?
2)学生分别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样计算的?
3)最后指导学生用三句话回答三个问题。
全课。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该怎样计算?
三.作业布置。
1.《练习与测试》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想想24+6+9怎样算?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算一算。
45+7=□36+4=□
二.连一连。
45+6
18+5
78+7
39+9
23
85
48
51
29+6
73+8
85+6
37+5
42
35
81
91
四.看谁都算得对。
35+8=15+21=71+20=85+5=
27+6=32+8=31+14=36+7=
34+9=39+5=78+8=39+8=
教学后记:效果好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相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教法:演示法、归类法、讲解法
学法:说一说、做一做、练一练
课前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练习,揭示课题(5分)
1、口算:
8+6=20+15=31+5=
7+9=40+25=24+2=
5+8=30+15=54+5=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
(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3、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老师板书课题:注明进位
二、出示目标(1分)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三、探究新知(20分)
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
⑵想一想: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
⑶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⑴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⑵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4+9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4+9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个位数相加,再用得到的数与整十数相加。或者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和余下的一位数相加。
3、反馈练习。
⑴35+5=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⑵5+35=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⑶学生**完成教科书第65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四、跟踪练习(5分)
完成课本65页的1题。
五、课堂小结(2分)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两字。
六、堂清练习(7分)
1、完成65页做一做2题
2、完成66页练习十五5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
教学准备:实物多**、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示卡片口算。(每小组有类似一套口算题,由小组长**本组同学进行练习)
4+6=()20+10=()6+5+30=()
4+9=()20+13=()9+3+40=()
2、指名口算,并说口算过程。
24+5=()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出示图:星期天,小东、小刚和小芳来到野外画画,你知道他们各画了多少张画片吗?谁能根据图中三个小朋友各画画片的张数,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谁又能帮助解答呢?
2、师把算是呈现在黑板上:
9+624+924+69+24+6
3、问:哪个算式已学过,点名直接说得数解答。9+24+6留到课后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24+6=()24+9=()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教学例1:24+6=?
1、朋友,这道算式,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发现什么?该怎么办?学生尝试,不会算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想该怎么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讨论:6+4满10,该怎么办?
3、集体交流:
问:谁是直接通过口算算出得数的?谁是通过小棒得出结果的?各自说说各自的算法和操作过程,并找出共同处。
①合操作。归纳思路。
板书:24+6=30
204
②生**练说口算步骤。
③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要注意应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碰到个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④试一试(补充)
38+253+7
教学例2:24+9?
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寻究24+9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通过操作后,你想怎样计算?
3、集体交流:结合操作,理解算理。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式。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24+9=33
204
13
(2)24+9=33
231
10
(3)24+9=33
321
30
(4)24+9=33
63
30
4、优选方法,小结重点:
(1)小组讨论;以上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简便?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闭上眼睛想想:在小组里轻声说说你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3)小结重点:像这类题,个位相加满10该怎么办?用谁加整十数?
(4)试一试。(**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填一填、算一算。
(2)集体交流:算的过程。
2、第2题
(1)学生**做。
(2)**观察,在每一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为什么?
(3)小组讨论:从每组题中,你悟出了什么?
(4)集体交流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后,再与几十相加。
3、补充题
(1)下面()里可以填几?46+()=5()
(2)根据今天学的知识,你能任举一个算式吗?
()+()=()
五、总结揭题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2、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六、实践运用
现在一遇到一些问题,小朋友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
“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进行解答。)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11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 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⑶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
5+3=92+6=35+3=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⑸想一想:
2+34=
⑹反馈练习:
65+2= 6+69=2+65= 69+6=
2、教学例1。
⑴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⑵图示:
⑶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⑷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⑸反馈练习: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
难点: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道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30+2 8+10 50+7 4+20
20+30 60+20 80+10 50+40
2.口答:
(1)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37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5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4)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多少?
3.30+40+6= 4+3+50=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再次出示算式:30+2,让学生说怎样计算?又是怎样想的?
师: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现在老师把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34+2.
师: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你们会计算吗?知道计算方法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
2.教学:34+2=____.
(1)动手操作,理解口算方法.
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4根,右边摆2根.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计算?4人一小组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可能结合实物这样回答:
先把单根的小棒(4根和2根)合并起来,然后再和整捆的小棒(3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根小棒.
也可能结合算式这样回答:
先把个位上的4加2得6,再加30得36;
十位上的30不变,个位上4加2得6,30加6得36.
(2)观察算式,掌握口算方法.
师:为什么要先算个位上的4加2呢?(因为个位上的4表示4个一,2表示2个一,4个一和2个一相加得6个一,是6)
师:也就是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边讲边用红色粉笔把4和2连起来,注明得6)再算30加6得36.
板书:
接着,可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口算步骤.(把34分成30和4,先算个位上的4加2得6,再用6加30得36)
(3)变式练习.
试算:2+34=____(板书:2+34)
师:先算几加几?再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已经学会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现在老师再把34+2这道题改变一下.
板书:34+20=____
师:观察算式,这道题是怎样的两个数相加?启发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接着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
板书:两位数加整十数.
3.教学:34+20=____.
(1)让学生摆小棒,左边摆3捆零4根,右边摆2捆.边摆边口述计算过程.
(2)结合摆的过程,概括出口算的方法.
师:34+20应该怎样相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式子下面用线段先把34分成30和4,先算30加20,也就是整捆和整捆相加,得5个十,然后再加上个位上的4,得54)
板书:
师:计算时要先把整捆和整捆相加,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然后再加个位上的数.
(3)变式练习
试算:20+34=____(板书:20+34)
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应该怎样算,然后老师再**: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对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讨论:34+2和34+20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5.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师:怎样计算这些题呢?计算时要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这也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
(三)巩固反馈
1.先说口算过程再计算.
43+5= 43+50=
2.口算:(一组一组地出示口算卡片)
5+3 2+6 4+5 3+2
35+3 92+6 4+25 3+72
25+3 2+65 3+46 44+4
25+30 20+65 30+46 44+40
3.接力比赛.
每行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有6道题,从最后一位学生做起,每人做一道题(人数不够的由第一位学生完成),做完后往前传,由第一位学生交给老师,最先做完而且做对的一行为优胜,老师奖给每人一朵小花.
以一张卡片为例,题目为:
36+20 5+43 17+40
50+24 8+31 33+6
4.在教科书上做p。49做一做的第1,2,3题.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比较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集体讨论、试算等方法,给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情境,使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法设计上还注意了知识的迁移,由30+2→34+2→34+20的变化,将整十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有机的联系起来,减小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坡度.另外,适时地进行变式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并为学习加法交换律做了早期孕伏.
在练习的设计中出现44+4和44+40一组式题,再次强化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13
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并掌握算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三种类型的加法进行复习,既复习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三道练习题都与下面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有着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通过语言表达、边摆边说的教学环节,体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体验成功的乐趣。
3.把练习题融入到游戏中,符合儿童好玩、好动的天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老师让你们收集生活中我们所学过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你们找到了吗?谁愿意到黑板前来展示?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预设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生:我第一周得了6颗红星,第二周得了8颗红星,两周一共得了多少颗红星?(学生用图文结合展示)[6+8=14(颗)]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生:过年的时候,爷爷给了我两个红包,一个红包里面有20元,另一个红包里面有50元,这两个红包里面一共有多少元?(学生贴了两个信封并用集合圈表示)[20+50=70(元)]
师:希望你能合理利用你的压岁钱。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
生:我的语文书第一课有11个生字,第二课有8个生字,这两课一共有多少个生字?[11+8=19(个)]
设计意图: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用挑战性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三个真实的例子,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同时也对学生合理利用压岁钱做了思想渗透。
⊙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65页例2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并讨论算法。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看谁的动作最快!
(2)**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师: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
(3)请各小组的****讲解本组的计算方法。
预设
组①:左边摆2捆零4根小棒表示24,右边摆9根小棒表示9。把右边的9根小棒分成6根小棒和3根小棒,左边的4根小棒与右边的6根小棒凑成10根小棒,组成1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3捆小棒再与剩下的3根小棒合起来是33根小棒,即24+9=33。
组②:左边摆2捆零4根小棒表示24,右边摆9根小棒表示9。左边的1根小棒和右边的9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小棒,加上左边剩余的23根小棒,一共是33根小棒。
组③:左边摆2捆零4根小棒表示24,右边摆9根小棒表示9。左边的4根小棒和右边的9根小棒合起来是13根小棒,再加上2捆小棒,一共是33根小棒。
3.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用学具演示了24+9的计算过程,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把这个过程说一遍?(请几名学生讲,注意突出“进位”)
4.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加,再把得到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还可以先把一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5.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让学生结合小棒图说一说,以上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小结: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需要向十位进1,这样的加法叫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自主探究24+9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初步体会操作方法的多样化。从具体到抽象,使思维过程更清晰、更有条理,从而理解算理。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的例题和第47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理解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从而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
2、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自主探究的意识。
教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小黑板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10捆小棒(每捆10根),每两人准备一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这里老师有几道题,看谁在这些方面学得最好。
2.口答:
(1)3个十是多少?3个一是多少?
(2)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多少?4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3)4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5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口算:
80+2= 30+4= 30+6= 80+20= 30+40= 30+60=你是怎样想的?
4.教师对复习情况进行小结,以表扬鼓励为主。
二、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最想到哪里去看一看,玩一玩?去这些地方可能要坐车,就让我们一起去停车场看一看吧!1.出示例题图。
(1)谁来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大客车有45个座位;中巴车有30个座位;小汽车有3个座位。)
(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3)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列问题:
①大客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②大客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③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④三辆汽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4)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口头列出的算式,
1.45+30 45+3 30+3 45+30+3
2.引导学生观察这几道算式,**:在这几道算式中,哪道算式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学过?(30+3)
3.指出:45+30是两位数加整十数,45+3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学会了这两道算式的计算方法,后面的这道连加的算式也就会计算了。
三、探索算法
1、探索45+30的计算方法
(1)**:你准备怎样算?瞧,你的手边有小棒、计数器,能不能利用它们来帮助你算一算呢?
(2)方法一:摆小棒
**:谁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算的?**演示。
教师**:先摆哪个数?(45)然后呢?
追问:把30摆在哪一边?
把3捆小棒摆这一边,你们同意吗?这样摆有什么好处呢?(引导:它们都是整捆的小棒,这样摆看得很清楚)
追问:你是怎么一眼就看出来的?(4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7个十,7个十和5个一合成75)
肯定学生的算法,指出:刚才的算法,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合在一起的。(3)方法二:拨计数器
(a)**:有没有小朋友是拨计数器的?
师引导:
第一个加数是多少?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怎样在计数器上拨珠?
第二个加数是多少?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怎样在计数器上拨珠?
**:为什么要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因为30表示3个十,所以要在十位上拨3颗珠子。)
讲述:瞧,十位上原来有4个十再加上3个十变成几个十?(7个十) 70加上个位上的5就是?(75)
小结:通过刚才小棒和计数器的演示,我们知道:45是由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要加上的是30,也就是3个十,所以把4个十和3个十先合起来,得7个十,即先算:40+30=70(板书),再把7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即再算:70+5=75(板书)
(b)**:如果我们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准备怎样算45+30呢?
让学生把计算过程再说一遍。
2、探索45+3的计算方法
(a) 45+3会算吗?自我探索45+3的算法,再**交流。然后用计数器演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要加的数是3,也就是3个一,所以要把5个一和3个一先合起来,得8个一,即先算:5+3=8(板书),再把4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即再算:40+8=48(板书)。
(b)**:如果现在不摆小棒,也不用计数器拨珠,你准备怎样算45+3呢?让学生把计算过程再说一遍。
3、比较45+30和45+3的算法,领悟算理。
讨论:这两道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相同的地方是:都把两位数看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如都把45看成4个十和5个一)。不同的地方时:如果要加的是几个十,就和两位数的几个十相加(如要加的是3个十,就把3个十和4个十相加);如果要加的是几个一,就和两位数的几个一相加(如要加的是3个一,就把3个一和5个一相加)。因为在加法计算中,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
4、谈话:刚才我们还有一道连加的算式还没有解决,你有信心完成吗?
师生交流,共同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同桌学生合作,现在计数器上拨珠,再填出结果。然后指名两人分别交流两组题的思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次我们不用计数器了,有信心算对吗?
(1)**完成
(2)集体核对
(3)说说2+67你是怎么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这幅图中告诉我们那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用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完成。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看来大家对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相关知识掌握的很牢靠。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继续努力,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两位数加一位数教案15
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第61页例1情景图)、小棒若干。
教学设计
一、复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过程。
40+20 40+2
50+30 50+3
突出加几十与加几的区别,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促进学习迁移。
2.比较以上两组式题的不同点。
二、新授
1.课件演示第61页例1情景图。显示一包数学书35本,一包语文书30本,三位小朋友每人拿一本数学书,另有8本语文书。(画外音:老师给小朋友发新书了)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弄清图意,说说可以提出哪些加法问题。如:
a.数学书有多少本?
b.语文书有多少本?
c.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共有多少本?
d.零星的语文书和数学书共有多少本?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a.学生**从画面上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和信息,每组分别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
35+3
30+8
35+30
8+3
b.哪几个算式的计算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30+8=38,8+3=11)
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有些问题可能与本课无关。为了节省时间,让每组各列出一个问题的算式,然后集体识别其中已学过的计算,口算出得数。从而很自然地将学生的***集中到需探究的两道式题上来。
c.35+3、35+30得多少?先**思考,可以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直接在头脑里想。
d.**学生分组交流计算方法。
请各小组派**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发言,屏幕上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计算35+3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教师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探究:需要借助直观的,可以摆小棒;无须借助直观的,就在头脑里思考。其实质是引导学生个性化学习。
先摆5根小棒加上3根得到8根小棒,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是38。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根、36根、37根、38根。
不利用小棒直接计算。
先算5+3=8,再算30+8=38。
用点数的方法算:35、36、37、38。
计算35+30
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算法有较充分的估计。
利用小棒帮助解答。
先摆3捆加3捆是60,再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65。
用小棒点数的方法算35+30:35、45、55、65。
先计算个位上30+30=60,再计算60+5=65。
(课件演示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计算方法的声音)
e.小组讨论:以上两题的不同计算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
f.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板书计算过程。如:
35+3=□ 35+30=□
└───┘ └───┘
□ □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方法,共同点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尝试练习。
40+17= 2+36=
可以把它们归结为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进行计算。
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是可取的。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
5.完成课本第61页“做一做”。
a.引导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
b.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一第1、2题。
a.学生**完成。
b.挑选若干题要求学生说出计算过程。
2.练习十一第3题。先让学生**完成,再交流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4题。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小结
1.小朋友,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请大家自我评估一下,今天的学习你成功了吗?
教学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的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
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实际上课时,学生确实也提到很多算法。但是当我要求学生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好时,大多数学生认定课本上出现的方法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7)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是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这部分的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教学时,
我重点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1、情境中学习
计算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数学活动——发书。教师先发给学生3本,然后又拿出写有35本的一包,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很自然的想到“数学书有多少本呢?”接着,又拿出一包30本的语文书,让大家算一算,语文书和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呢?这样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学生乐于接受,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探讨中交流
《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上,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在操作中体验算理,讨论: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最后探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5+3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即算5+3;35+30要先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即先算30+30。
3、游戏中悟理
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在学生理解了口算方法后,我让学生们搭积木,盖房子。算得对的一组就说明技术高超。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小组合作的意识也强了,学生们兴高采烈的算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整节课,我感觉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学生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感觉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的时候,依旧是不能相同数位相加减,看来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这样的个体需要个别指导。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2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先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复习题,再现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使接下来的新知学习源于学生的数学现实,从而产生有效的正迁移,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首先,让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情况,选择要解决的问题。在探讨算法时,为学生搭建了直观算理到抽象算法的过渡过程:小棒和计数器图→移动小棒和算珠→隐去直观图→看算式说过程。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足够空间。课堂上,学生提出了很多算法,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学生的**思考、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方式,形成了班内算法的多样化,再通过对算法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把哪部分先合起来”从而提取出几种算法的核心成分,共同概括出两位数加整十数的一般思路,加深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建构。
练习时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交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提升。两位数是由几十和几组成的,所以在口算时,若加整十数,就用整十数加,若加一位数时,就用一位数和它相加,要用两步来计算,大多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只有个别学生还分不清个位和十位。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3
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要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达到正确计算,并能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我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可能是前一段时间《认识***》让学生觉得太吃力,这一单元的计算教学学生似乎感觉到从没有过的轻松和容易,因此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34+2=时,当我问:“你准备怎么算?”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并汇报。一部分学生是用数的组成的方法算的:34里面又3个十和4个一,加上2个一,等于3个十和6个一,就是36,另一部分学生是根据摆小棒的过程总结的算法:先算4加2等于6,再算30加6等于36。我给予他们充分得肯定。接着**:“为什么4和2能加在一起?”学生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因为他们都表示几个一”,还有的说:“因为他们都在个位上”,看来学生已经感觉到了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接下去计算34加20就很容易了。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让学生摆小棒,而是直接在黑板上出现算式:34+20=,要求学生想象:如果摆小棒,你会怎么摆?“先摆三捆4根,再摆3捆”,“你准备先把哪些小棒合在一起?”通过想象操作情景,学生理解了计算34加20要先把3捆和2捆合在一起,也就是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除了让理解算法达到会算,还要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有什么不同。由于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和想象操作过程作基础,因此大部分学生能能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是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而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把十位上得数相加。在此基础上,我问“什么样的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通过引导,学生得语言逐步完整和规范,最后归纳出: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4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加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再学习这部分知识对多数学生来说应该不算困难。因此在教学预设时,我特别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同时,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引导探索和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本课时,我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资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
二、动手操作,引导合作探究新课标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理解算理。教学这部分内容,我留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操作与交流,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学会总结。整节课的设计,我认为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
三、投其所好,精心设计练习计算是枯燥的,如果课后的练习只是一味的计算,一年级的小学很容易疲劳,小学生是非常喜欢新鲜、有趣的活动的,为了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练习时,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投其所好,精心设计了“夺智慧星”和“摘苹果”这两个游戏,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综合练习。这样不仅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不知道不觉中完成了大量的口算练习,还使学生乐学,愿学。但是,也存在一些的问题,比如课堂驾驭能力不高,课堂上不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动态生成的资源,总是想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情境中来。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5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是人教版第二册中第61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以下是我对于自己教学这一课后觉得满意的几点:
教学一开始,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两组口算题,创设比赛场境,让学生在比赛中复习旧知,使复习这个环节面貌全新,不单调;比赛结束,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得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知识重难点处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纠错,从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如:在教学35+3时,通过帮学生拨计数器时故意把3个珠子拨到十位上,下面的学生表示反对老师的拨法,这时我要学生说出反对的理由,学生经过自己的解说战胜老师,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练习部分我注意专向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6
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先设计了两组口算题,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在计算上的不同之处,从而帮助学生重**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较枯燥,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充分利用课本“发新书”这一情景图,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放手让学生提出有关加法的问题。学生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的加法问题有些为已学知识,需要教师酌情引导,以免偏离主题。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算法的多样化增加了学生思维的活动量,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课堂上,学生确实也提出了很多算法。然后我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说说哪一种算法比较好。当然无论怎样算,最后都要让学生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练习部分我注意专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同时变换练习形式,引导学生把一位数加两位数、整十数加两位数归结为两位数加一位数或整十数进行计算,促进学习的迁移。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7
《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借助学生熟悉的练字这个情景,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选取富有童趣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动手操作,经历口算过程,理解算理,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清晰、条理。
从写字的情景出发引出两个实际问题,列出两个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后,让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教材在编写上也采用了左右对比的编排方式,演示算理的小棒图和表示口算过程的算是对照,使学生“理清算明”。最后在通过比较计算时的不同,再一次体会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我个人觉得不足之处是: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先摆一摆学具再列式计算,应该允许学生直接列式计算。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这样算的道理,要求学生解释算理,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能不能想办法让自己说清楚你的算法呢?”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能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教材呈现出的方法走过场。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8
用**的眼光看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是再简单不过了,但在儿童的眼里是抽象的。按照过去的教法,教师教学往往是直奔主题,即教学生学会唯一的计算法则:从加个位,5加3得8,再加十位上的数30,就是38。然后让学生模仿,机械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精确和熟练,便完成了教学目标。殊不知这样的教学,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难发现,学生刚开始对35加3的计算方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生知道结果是38,但当表述算理时,学生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考方法。其实,此时学生的头脑中已蕴藏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缄默知识。大部分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已具备了“接数法”的计算方法,只是不知道如何表达。那么,就要有意识地去挖掘他们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的实际经验,说出了各种巧妙的算法,展示了真实的思维过程。当学生概括出各种算法后,再引导他们进行比较,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我想以上这些细节的改变,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9
我们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这部分的口算一般要从高位算起,而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容易出现把不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错误。教学时,我重点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相同数位相加的道理。
计算是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大家在生活时常遇到的问题—乘车。大巴车有45座,中巴有30座,小轿车有3座,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很自然的想到“大巴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大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这样的数学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提炼出来,学生乐于接受,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标》中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上,在学生列出了算式后,我让同桌之间互相摆小棒或者用计数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算理,注要讨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这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最后探讨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45+3要先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即算5+3;45+30要先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即先算40+30。
在学生理解了口算方法后,让学生用夺小红旗的形式进行练习题训练,夺到小红旗的一组就说明技术高超。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
小组合作的意识也强了,学生们兴高采烈的算着,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整节课,我感觉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由具体到抽象,但是感觉还有个别学生计算的时候,依旧是不能相同数位相加减,看来人的接受能力不同,这样的个体需要个别指导。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0
在这节课中,我始终围绕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从一开始的主体图入手,创设新学期发新书,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意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发现这里面的数学信息。
为接下来的顺利解决问题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要解决数学书有多少本?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学生说:“需要知道没打开的和小朋友发下去的。” 这节教材着重解决相同数位的数相加的问题,为了让学生在这一点上真正有所体验,我觉得动手操作这一环节不能省。在学生用小棒帮助计算“35+30=”,学生摆出35根小棒时我问:“再加上的30根小棒,应该放在哪合适呢?”生说:“应该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又追问:“为什么要和十位的3捆小棒放在一起?”我先让同桌讨论这一问题,接着找同学回答。生说:“拿来的3捆小棒是表示的3个十,所以要和35里面的3个十放在一起”。这个问题的设计,我觉得在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处是十分必要的。
在学生通过摆小棒理解“35+3=”和“35+30=”的算理后,我问:“看着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说:“这两个算式里面都有35”,生2说:“第一个算式加的是3,第二个算式加的是30”。我问:“35是几位数?,3是几位数?”,生说:“35是两位数,3是一位数”我说:“那也就是说我们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和……”学生马上说:“两位数”。我一听不是自己心里想要的答案,可是又一想学生说的也没错呀,30就是两位数”。
灵机一动我说:“30是两位数,也是我们认识的两位数里面很特殊的什么数呢?”学生马上想到是整十数。这样在我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完成了本节课的课题。我想这样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概括,也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一个培养”。 针对教材上提出的问题:“上面两道题的算法有什么不同?”我把它换成:“如果让你做这种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题,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学生有的说:“做题一定要认真、细心。”有的说:“一定要注意把一位数加在个位,整十数加在十位”。我想这样问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是新课改下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
课堂上,同学们精彩的表现,是我所想到的,也是我所没有想到的。 我想孩子们有好的发言和习惯,应该是离不开在*时的教学中,老师们一点点对他们的一些在习惯上、思维上和知识上的点滴渗透,也为今天的精彩做好了铺垫。没想到的是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强,思维那么活跃。看来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继续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孩子们施展他们才能的机会。同时,我们老师才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真实的课堂表现。从而提高我们为学生服务的质量。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1
教学内容:
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6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摆小棒,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经历探究两位数加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算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教学具准备:
多**课件、小棒(9捆带9根)
教学方法:
看情景图的方法、探究法、练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对口令的游戏,看谁反应快,说得对。
1、填空:
3个一是();3个十是();3个十和5个一是( )。
2、口算练习:
30+30=5+3=30+4=50+20=
4+20=8+30=3+3=60+5=
小朋友的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真多呀!
小朋友们当老师让你们在练习本上写字的时候,我相信你们肯定非常的高兴,因为你们又学会了写其它的字,你们的心情是不是很高兴呢?(出示主题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跟同桌说一说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他还要再写2个字;小红写了20个字。
(设计意图:创设发书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中参与到学习中。)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么你们能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吗?(同桌讨论)
(1)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2)小林和小红已经写了多少个字?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两个问题(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小林一共要写多少个字?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呢?(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他还要写2个字)
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
25+2结果是多少呢?该怎样算?请小朋友们试着算一算,也可以拿出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完再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小组活动交流
学生到讲台前演示(数数的方法得到结果,利用数的组成得到结果)
师作点评,重点讲解利用数的组成做计算题
师适时板书25+2=27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与同桌之间的交流得到补充,通过聆听他人的意见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小结:25+2=2725是两位数,2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出示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
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刚才我们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
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需要哪些数学信息?小林已经写了25个字,小红写了20个字。
该怎样列式呢?
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想想办法,同桌交流一下该怎么摆,结果是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不摆小棒再说说25+20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25+20=45中25是两位数,20也是两位数而且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整十数,(出示课题的后半部分)那么在计算两位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要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
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
35+3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
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比较两个算式的算法过程中,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运算区别,从而更好地进行运算。)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板书)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
1、学生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的题目
讲评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看谁算得快。给孩子们限定时间完成做一做。
3、解决问题。
我们班有20个女生,23名男生,我们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设计意图:上完一堂课,学生到底学得怎么样,通过学生的小结,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认识。)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
教后反思:
优点
让学生在比较两个算式的算法过程中,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两位数加整十数运算区别
通过聆听他人的意见而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体会合作的快乐
学生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缺点
多培养学生勇于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我的反思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在小组内或者与同桌之间的交流得到补充
通过学生的小结,可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个认识。
25+2=2725+20=45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2
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是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加整十数。因此,教学一开始我就设计了口算题,并且说出它们的计算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重**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概念,认识相同数位相加。
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本节课的教学时,我拟订了这样三个教学目标:
1、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使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教学过程遵循“问题情景——自主探索——扩展应用”这一主线。
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感悟如下:
1、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的形成过程,主动构建数的意义,对新知的认识比较深刻。
2、本节课营造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形中,构建起了枯燥的数学。
3、不足之处,对“动手摆一摆”中的活动,所蕴藏的教学价值还没有深入挖倔。面向全体,关注大多数做得不够。
一些学生思维不够活跃,课上大胆交流的意识不强。这时,教师关注的不够。应该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参与进来,与大家共同体验成功的乐趣,成长的快乐。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3
本节课是一节*常的计算课。如何在*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快乐而有效地学习?如何在*常的计算课中让学生的思维获得发展?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会:
一、适当的复习铺垫有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传统教学中的复习铺垫在计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复习铺垫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另一方面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本课的新知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存在着相关旧知,通过适当的复习和铺垫,能够发挥这些已有旧知的支撑作用,促进新知的生长,这也体现了教学要符合学生的数学现实的基本原则。
二、合理的学习层次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数学是一门讲求逻辑和层次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层次,能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并在不同层次的学习中发展思维能力。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主要结合:小棒操作→计数器拨珠→抽象计算这三个环节,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具体操作、自主探索到比较归纳掌握算法这样的层次。在课堂学习时学生都能循着感知→理解→掌握→应用的心理规律开展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教具的合理选用帮助学生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经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直观教学方法是容易得到理解和认可的;在由具体形象向经验抽象逻辑过渡的阶段,学生仍然要借助具体实物,从直观思维引发经验抽象思维。教学的前测表明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都会做,但问学生是怎么算出来的,有一大半的学生说不出来,即使说也说不明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通过学具使学生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当然计算课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学具上,而是深层次算理的理解。教学中安排了小棒验证和计数器验证,从低层次(小棒的操作)过渡到高层次(计数器的操作)过渡到深层次(算理),这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逐步过渡深化的。
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一堂课下来后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学情境的设计要做到位,不能仅仅就是“拿来”。这节课我选用了教材中发新书的情境,虽然学生对这个情境不陌生,但它却存在着清晰度不够,离学生现在的学习时间也很长这样的局限。因此教学时费时较多。对此我感受到:教材上的情境是专家老师们精心选取的,他们在选材上能关注学生的认知。同样教材是教学的“范本”,但不是“孤本”。可能同样的情境,一些地方的学生很感兴趣,而另一些地方的学生则不然。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大胆地对教材上的情境做适当地改动,或者是如于科长所说的深加工,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只有重视学生已有的认知,高效才能落到实处。虽然我对学生前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在教学中考虑到了,但放手的力度不够,如果让学生先来通过说算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操作理解算理会更好。像35+3=38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先算5和3相加,再算30和8相加。在引导学生知识内化时,我可以让学生汇报并提出:如何让自己说的更清楚些呢?这时产生对学具的需求,从而摆小棒、拨计数器顺势产生。学生有了一种内在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才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有效学习。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4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比较满意的是:
1、变“数学”为“生活”,实现计算问题生活化。
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创设比赛场境,让学生在比赛中既复习了旧知,使复习这个环节面貌全新,不单调,又为新知探索确定了主题——“谁获胜”,激起探究欲望,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新知: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并主动探索,实现了改变数学问题为生活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轻松、愉快的感悟出口算新方法。
2、变“教学”为“互学”,促进师生互动自主化。
“故错”——“故错”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以此活跃学生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知识重难点处故意出错,让学生发现问题,主动纠错,从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如:在教学35+3时,通过帮学生拨计数器时故意把3个珠子拨到十位上,下面的学生表示反对老师的拨法,这时我要学生说出反对的理由。学生经过跟老师的一番“搏斗”,最后战胜老师,“夺取”知识,获取算理。又如:老母鸡不小心把最后一小题给忘带了,让学生猜测,学生就会纵观前五小题,类比推理出忘带的题目,这样既让学生重现新课内容,回顾学习所得,又从中提高了观察能力。
3、变“多样”为“优化”,保证创新活动有效性。
在**思考和同桌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各自不同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多方比较,互相验证,真切地感受到新算法比较好,愿意主动地去应用这些方法,达到多中优化的目的。
本人才疏学浅,课堂驾驭能力有待提高,比如这节课时间调控不够到位,导致最后“为算式穿新衣”师生比赛活动草草收兵,下课时看到学生为不能和老师赛一场的原因,个个垂头丧气的样子,我很自责。又由于“下课真好”的缘故,忘记了总结就随意下课。当然本节课的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请各位前辈不吝赐教,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努力的方向。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教学反思15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因为口算一般从高位算起,教材中循序渐进的安排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之后接着安排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知识重点是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的问题,也是本节课学习的难点,掌握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打下基础。
教材例题图景中提供了45座、30座、3座这3个数据,开放的情境中学生提出了不同的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同时口答出算式,接下来就是口算得数了。首先解决的是45+30=?按照要求学生用手中的小棒先摆出了45加30的过程比较容易,直接把4捆小棒和3捆小棒先合起来就是7捆,就是7个十是70,再把70与5根小棒合起来就是75。在计数器上也能很快的在十位上增加3个珠子表示加的30,十位上就有7个珠子就是70,个位上五个珠子不变与70合起来就是75,同样方法解决了45+3=?的得数,类似的几道巩固练习学生利用摆小棒和在计数器比较容易的口算出得数,初步理解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应该先看清楚所加的数是十还是几个一,是几个十就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个一就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在后来的练习巩固中我要求学生不能摆小棒、不用计数器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结果口算的错误率很高,特别是我出示了这样一组算式:
23+50=
23+5=
32+50=
32+5=
大部分学生的结果都错了,我就想:刚才利用摆小棒和计数器口算的很好,现在脱离了直观的小棒和计数器怎么就错这么多呢?我想这应该是学生对“数位”还没有真正的理解,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数位,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学生看着计数器说的很清楚,但在口算中很容易就把数字所占的位置也就是数位混淆了。在口算52+40=?时,有个学生回答得数是65,我问他是怎样算的,她说:20+40=6060+5=65;还有这样算的学生:2+4=650+6=56。而且出现错误的还不止这两个学生,面对学生不借助直观操作口算出现的问题,我采取了分类口算练习,首先是两位数加整十数,如:26+30想:2在()位,表示有2个();6在()位,表示有6个();3在()位,表示有3个();0在()位。()和()都在十位上,合起来就是()个十;()和()都在个位上,合起来就是()。反复让学生找出每个数字所在的数位,再说出几和几都在十位上,几和几都在个位上,以此强化学生十位上的数一定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一定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这样也为两位数加两位数、一位数的列竖式计算打好基础。反复的口头表达中学生逐步理解了是几个十就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是几个一就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以此方法又巩固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学生再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时,错误率减少了很多。
从中也可以感受到:低年级的学生对于直观操作理解比较容易,对于较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8)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选3篇)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1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2
教学目的: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能熟练应用乘法口算。
2、能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3
教学内容:
第68—69页例1、例2,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一、谈话引入
1、口算:
13×3=答案 20×4=答案 50×6=答案 300×2=答案 210×4=答案 160×1=答案
2、32×3读作(),3×32读作()。
3、20×4这道算式表示()。
4、9乘6可写成()×(),还可写成()×()。
5、计算(指名板演)
6
×7
————————————
42
3
×5
————————————
15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节课先学习“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不进位的)”。(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授
1、出示例1,计算31×2。
问:31×2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
(1)学生口算31×2=?你是怎样算的?
(2)教师说明:先概括口算方法,再指出,计算31×2除了口算,还可以笔算。
(3)讲解算法:列出竖式,告诉学生写乘法竖式时,先写被乘数,再写乘数,写乘数时应注意将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然后边讲解,边板书笔算方法。
31
×2
————————————
62
A、将被乘数十位上的“3”遮住,便成了□ 1,1乘以2得2,表示2个一,写有积的'个位上,即与2对齐的横线下。
□1
× 2
————————————
2
B、露出遮住的“3”,引导学生想:用2乘被乘数十位上的“3”表示什么意思?得多少?(6乘以10,表示6个10是60即是60。)板书:
31
×2
————————————
62
————————用虚线写0
C、把个位、十位乘得的积合起来,得62。
2、教学例2,计算231×2。
(1)请同桌互相说一说,这道题列竖式应该怎么算?
(2)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边写边说计算过程。并请2个学生**板演。
(3)1个学生说计算过程。
231
× 2
————————————
462
4、小结:象今天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你们应该怎么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
2、填空。请同学们根据因数,填出积。
3、文字题。学生自己读题,列式解答。
4、应用题。
(1)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和问题。
(2)列式解答。
5、聪明题:□里填几?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9)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菁选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1页例1、“试一试”和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以及第43页练习十第4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类比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了同学们去踏青,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40页情境图)
教师:请观察教科书第40页的插图,从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做适当梳理。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来解决。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买***的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点评: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创设现实情境,自然引出本单元及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请观察教科书第41页例1的情境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问题(2):2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3)怎么列式解决呢?
(4)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呢?
2.探索算法利用问题(1)进行算法探索。
(1)鼓励学生**思考,算出结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2)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说说口算方法。
①2个十除以2,等于1个十。
②因为10×2=20,所以20÷2=10。
3.理解算理
(1)利用问题(1)讲解算理。学生用20根小棒代替20元钱,两根两根地分,能够*均分成10份,即是20元,每2元分成一份,能*均分成10份。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1)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60÷2”和“70÷7”。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观察几个算式,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都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请学生读出问题(2)并列出算式。
(2)利用学过的计算方法或借助小棒,试着算出结果。
(3)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后,全班汇报。
①把24分成20和4;20÷2=10,4÷2=2,10+2=12。
②因为12×2=24,所以24÷2=12。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2)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26÷2”。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点评:该例题的设计一方面延续了前例题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突出了利用已学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来学习一般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
采取先师生对口令、再同桌对口令的方式进行。
小组交流:说说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题目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科书第43页练习十第4题
(1)要求:学生先**计算,再小组讨论。
(2)比较每组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让学生在对口令的游戏活动中及时巩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交流活动,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梳理。]
四、反思评价
教师: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点评: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进行总结,既可强化本课时所学重点知识,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习十第1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利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分发运动会器材,52个(5个10只筒装和2个单只)羽毛球,*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学生列式:52÷2。
复习**:应用最近所学的什么知识?能否解决?
分析算式52÷2,引导学生发现和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区别,即出现了余数。
顺势引出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讲解新知
根据问题特点,师生借鉴之前学习经验提出利用小棒探究或解释计算过程。教师明确:1筒羽毛球为1捆小棒,1只羽毛球为1根小棒。
**小组活动,尝试表示将52只羽毛球*均分成2份。
小组**反馈,教师引导辅以学生阐释,展示将剩余1捆拆开与2根合为12根再*均分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剩余1捆”、“2根”、“12根”、“*均分”等在除法算式中分别**什么含义,并让学生**完成除法竖式计算。
学生展示结果,教师追问:与之前遇到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何不同?
师生共同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时,将余数与个位加在一起再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乘法进行验算。
(三)课堂练习
想想做做:(1)78÷3(2)70÷5
(四)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要点及验算方法。
课后作业:想想做做剩余题目,尝试先估算,再计算。
四、板书设计
(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和估算能力。
3、养成认真勤奋、**思考的学**惯。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四、教学难点:
首位除时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30÷3=80÷4=18÷3=
16÷4=48÷6=24÷6=
81÷9=18÷9=20÷6=
选择其中1—2题请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二)讲授新课
把42个羽毛球*均分给两个班,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谁能分一分。找同学出来分一分,其他同学看一看。
(先分给每班2筒,是20个,余下2个,每班再分得1个。每班共分到21个。)
学生在练习本**列式计算。
同桌的小朋友交流如下问题:
你在计算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样解决困难的?
指名一人板演。
指名学生说说笔算过程。
教师边说边演示:如果再添一筒羽毛球,也就是5筒羽毛球和两个羽毛球。
出示:教材例5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有52个羽毛球,*均分给2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
(三)重难点精讲
列式:52÷2=()
尝试列竖式计算:
让学生观察、试除,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将注意的重点集中到首位不能整除上。5除以2不能正好除完,还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谁能分一分?
结合学生回答,借助小棒演示算理。学生分的时候,先分每份2个十,剩下的1个十没法分怎么办?重点说清要把余下的1捆拆开,和2根合起来再分。即:每份先分得2个十,余下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再分,每份6个。
根据刚才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么写呢?谁来说一说,按照刚才摆的过程,先算哪一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十位上的板书。)
追问:十位上余下来的1表示什么意思?接下去怎么除?(让学生**思考,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完成剩下的板书,其余学生完成书上第56页的填空。写成除法算式如下:
用彩笔把竖式中的关键标出。追问:十位上剩下1以后是怎样除的?
检验:这题计算是不是正确呢?可以怎样检查?
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比一比52÷2和复习题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试一试:55÷3=找学生板演
其余学生**解答后集体交流。
重点追问:十位除后余2表示什么意思?十位上剩下2以后是怎样除的?(用彩笔把竖式中的关键标出)。
有余数的除法怎样用乘法进行验算?
分析黑板上学生在自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给予适当点评。针对学生的错例,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该怎样处理?
(四)归纳小结: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时,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五)随堂检测: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96÷860÷474÷266÷5
3、想想做做第3题
48÷4=64÷2=
48÷3=64÷4=
75÷3=96÷6=
77÷3=99÷6=
4、想想做做第4题。先估计商是几十多,再用竖式计算。
64÷585÷395÷491÷2
5、想想做做第5题
6、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
七、作业布置:
54÷2=78÷5=68÷4=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2,3题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通过尝试练习,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概括、操作、合作等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与他人合作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教学课件。
学具:每小组准备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新课
1.小组合作,分一分
以4人小组为单位,拿出20个小圆片。
**:将20个小圆片*均分,可以怎样分?并写出除法算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注意有序思考、及时记录。
2.**学生交流汇报
①20÷2=10(个)②20÷2=10(份)
③20÷4=5(个)④20÷4=5(份)
⑤20÷5=4(个)⑥20÷5=4(份)
……
3.导入新课
**:如果每7个分1份,又怎样分呢?
[点评:学生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掌握除法的意义,同时又为新授知识作铺垫。教师通过深层次的**,自然过渡到新课,同时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的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每7个分1份,可以怎样分
学生小组合作分小圆片,教师巡视。
当学生提出不能分完时。**:看看能分成几份,还剩几个?
学生继续操作。
2.**学生交流
学生回答后,用多**课件演示分小圆片的过程:把20个圆片,每7个分成1份,可以分成2份,还剩6个。
教师**: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教师正确引导后板书:
20÷7=2(份)……6(个)
强调:在商后面打6个圆点写出的数,就表示是余数。
3.读算式
“20÷7=2(份)……6(个)”读作20除以7等于2份余6个。
4.归纳小结,揭示课题
像这样“*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5.及时巩固练习
完成课堂活动第1,2,3题。
**:你准备怎样分图中的糖葫芦?还可以用什么来代替分?
交流后可以得出:
①可以在图上圈一圈、连一连或划竖线来分。
②也可以用小圆片代替糖葫芦来分。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分一分,再填空。
学生完成后用实物投影的展示进行评价。
[点评:通过**交流,学生知道解决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多样性,同时也尊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发展学生的个性。]
过渡: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你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吗?
(二)教学例2
1.课件出示例题图,分析题意
**:你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交流后得出:一共有57个羽毛球,每6个装1筒,可以装几筒,还剩几个?
2.探索算法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探索并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重点难点
让学生掌握计算两位数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竖式除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本节课学习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已掌握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和一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是本节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教材试图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东西的过程,从中体会竖式的计算方法。学好这节课,为后面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课件展示(课件内容)
(两只小猴在树上荡秋千,不小心把树上的桃子碰落了许多,桃子纷纷落下,在树下玩耍的两只猴子看到从树上落下来的桃子非常高兴,他们数了数正好48个,两只猴子比比划划好象在说什么,一会儿,一只小猴子说:这些桃子都是我的。另一只猴子说:这些桃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我们两个是好朋友,分桃要公*。聪明的同学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怎样帮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呢,并且使两只猴子都满意)
(评析:课件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自然的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
师:看了上面的动画,你想说什么呢?
生1、要让两只猴子都满意,那必须*均分桃子。
生2、要让两只猴子分到的桃子一样多,两只猴子才没有意见。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48个桃子要*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几个呢?
根据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师:该怎样列式呢?
生:48÷
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师:下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可以摆一摆,也可以算一算。
(学生用圆片代替桃子,分的一堆一堆的,有的在练习本上计算,有的……)分完后小组交流分的方法,然后汇报。
师:同学们怎么分的呢?哪个组来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1:我们组用圆片当桃子,10个圆片一堆,每只猴子分到两堆,又分到4个,就是24个。
生2:我们组是用口算,先算40÷2=20,再算8÷2=4,20+4=24,
所以48÷2=24。
生3:我们组是列竖式计算的。
师:哪个组还用竖式计算的'呢(好几个组的同学举手,指两名学生板演)
生1:生2:
√482√
师:(指着第一个同学的算式)你是怎么分的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生1:因为40÷2=20,把2写在十位上,8÷2=4,把4写在个位上,2×24=48,所以48÷2=
生2:我们组的分法与他们一样,只是竖式不一样。
师:肯定这两位同学做法是对的,表扬他们大胆尝试的做法,为了能清楚地看出分的步骤,这道题的竖式可以这样列:
√
(评析:把分桃子的过程与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巧妙地联系起来,加强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二、情境延伸:自主探索
由情境提出问题
师:两只小猴拿到分到的24个桃子非常高兴,刚想坐下来美餐一顿,这时又跑来一只猴子,它想干什么呢?
生(齐声回答)它也想参加分桃子。
师:有48个桃子,*均分给3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几个?怎样列式呢?
生“48÷
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动手分,边分边思考,把48个桃子*均分给3只小猴子,应该先怎么分,再怎么分,根据分的过程,试着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开始动手分,有的摆圆片,有的列竖式,有的……)
师:分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然后汇报。
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把10个圆纸片分成一堆,分了4堆,还余8个,3只小猴子每只1堆,还剩一堆零8个,也就是18个,剩下的18个,每只小猴再分到6个,6+10=16,所以48所以48÷
生2:我用的是竖式。
师:那就上来板演吧!
生2:
√
(1).质疑
生:我也会用竖式,但我不明白怎么把算式和分法联系起来;
(2).释疑
师:谁来解释一下呢?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48个圆片,10个一堆,分4堆还余8个,每只猴子分到1堆。在竖式中,也就是先除十位上的4,4除以3商1,把1写在十位上,1×3=3,把3写在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的数。4—3=1,把个位上的落下来,再分剩下的1堆零8个,也就是18个,18÷3=6每人又分到6个,把6写在个位上所以48÷3=16,18—18=0,表示分完了。
师:大家评价一下,这个同学说的。怎么样。
生1:很棒,他说的步骤很清楚,我听明白了。
生2:我原来只会用竖式,现在能将分法和算式联系起来了。
师:的确,这位同学很棒,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像他们一样勇敢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总结归纳计算方法
师:自己看着除法竖式想一想,笔算除法时应该怎样计算,然后同桌互相交流。(学生总结)
师生共同归纳出: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情境再现,巩固强化
只小猴子拿着分到的桃子高高兴兴回家去,在路上碰到了智慧老人,智慧老人想考考它们,给它们带来了一组练习题,做对了就拿着桃子回家去,否则就留下桃子,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帮小猴子吗?(愿意)
出示55页练一练第一题(小猴回家)
先估计,再计算
√636√844√4486√
学生**做,指名四个同学到黑板上板演,重点指导竖式的写法。(四个成绩中游以下的学生)
师:这四名同学都做对了,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让小猴子非常满意,他们拿着分得的桃子高高兴回家了。
评析:前后照应,教师的评价,使同学们非常自豪,对自己充满信心。
四、实际应用,拓展思维
出示:大青蛙说:我4天大约吃60只害虫。
小青蛙说:我5天大约吃70只害虫
师: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大青蛙*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生2:小青蛙*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生3:哪只青蛙每天吃的害虫多?(教师板书)
……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解答。
展示反馈,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但竖式除法学得不错,并且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畅谈收获,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有什么评价?
生1:我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2:我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了。
生3:笔算除法时,应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上学的积极主动,收获很大,老师对你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全课以小猴分桃为线索,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置于充满童趣的“小猴分桃”的故事情境中,把除法算式的写法与小圆片演示紧密结合起来。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类比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老师**了同学们去踏青,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第40页情境图)
教师:请观察教科书第40页的插图,从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发言,教师做适当梳理。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来解决。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买***的问题。
(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点评: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创设现实情境,自然引出本单元及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新知识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请观察教科书第41页例1的情境图。
(1)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2)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问题(1):20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问题(2):2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
(3)怎么列式解决呢?
(4)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呢?
2.探索算法利用问题(1)进行算法探索。
(1)鼓励学生**思考,算出结果。有困难的可以借助小棒,动手分一分,看看结果是多少。
(2)引导学生根据分小棒的过程和结果,说说口算方法。
①2个十除以2,等于1个十。
②因为10×2=20,所以20÷2=10。
3.理解算理
(1)利用问题(1)讲解算理。学生用20根小棒代替20元钱,两根两根地分,能够*均分成10份,即是20元,每2元分成一份,能*均分成10份。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1)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60÷2”和“70÷7”。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观察几个算式,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得出:都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1)请学生读出问题(2)并列出算式。
(2)利用学过的计算方法或借助小棒,试着算出结果。
(3)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后,全班汇报。
①把24分成20和4;20÷2=10,4÷2=2,10+2=12。
②因为12×2=24,所以24÷2=12。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后,将例1的问题(2)补充完整。
(1)完成“试一试”中“26÷2”。
(2)小组交流后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点评:该例题的设计一方面延续了前例题的设计方法;另一方面,突出了利用已学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来学习一般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教科书第42页课堂活动第1题
采取先师生对口令、再同桌对口令的方式进行。
小组交流:说说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题目时,需要注意什么?
2.教科书第43页练习十第4题
(1)要求:学生先**计算,再小组讨论。
(2)比较每组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让学生在对口令的游戏活动中及时巩固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过程中,通过交流活动,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梳理。]
四、反思评价
教师:在这节课里,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题目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想问的?
[点评: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进行总结,既可强化本课时所学重点知识,又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五、作业布置
完成教科书第42页练习十第1题。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尾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恩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首位除时有余的处理方法,基本掌握首位不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流程
一、解决被除数首位除完有余数的问题
1、出示50÷2=,用小棒分
2、让学生上来动手操作分,先把5捆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得到2捆小棒,但是还余下一捆小棒,重点讨论这1捆小棒怎么办?
3、得到:把整捆的小棒分成单根的`,把10根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是5根,合起来是25
4、总结,被除数的首位除不尽的时候我们是怎样处理的?化整为零继续分。
二、出示例题
1、看图,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
2、如何解决这个问题?52÷2=
3、谁能说说用小棒该怎样分?“先把5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再化整为零,和2合起来继续除,把12个一*均分成2份,每份是6,是26”
4、重点训练“合起来继续除”
5、教学生书写的格式,教师板书,指导算法。强调十位上余下1怎么办?接着用几除以除数?边讲边写。
6、学生自己在书上把剩下的式子写完,之后并且验算一下。
三、笔算针对练习
1、完成第一题的四道题,一个组完成一题;
2、学生上黑板板演,并且全班讲解,纠错;
3、统计学生做对的人数,给予表扬。
四、对比练习
1、呈现48÷4和48÷3,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出一个被除数的首位能整除,一个被除数的首位不能整除;
2、呈现75÷3和77÷3,让学生先计算,再比较它们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出一个没有余数,一个有余数。
五、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第四题,学生自己观察,看图;
2、学生叙述,在图上看见哪些信息?几位学生把图上的信息说完
3、学生自己完成后讲评。60÷4、60÷5
4、出示第五题,看图,在图上有哪些信息?(语言:xx的单价)
5、你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6、有选择的计算,不**过于简单的问题。
六、估算教学
1、出示题目,并且让学生去估计;
2、说清楚估计的方法,学生自己说;
3、引导学生总结:只需要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去除以除数就行了‘
4、语言:一十多、二十多、三十多......
七、全课总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课堂作业补p6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8
计划总结
写作指导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设计 热 【字体:小大】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设计
作者:未知 资料
生:口答算式 18÷2=9
师:你是怎样想的?(乘法口决)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出示竖式,复习除法竖式的格式,**竖式各部分的名称)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板书课题)这边也有小同学在买铅笔,他们买了多少枝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评:复习题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通过口算乘除法、数的组成填空、简单应用题等题型,复习了学生的用口决试商和除法竖式的结构,同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师: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生:口答图意,说出图中出现的条件和问题。
师:求*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铅笔,你会列式吗?
生:40÷2
师:这道除法算式该怎么算呢?同学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同座位的互相说一说分的过程。
生: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师:指名口答算式结果40÷2=(20),并用你的小棒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
小结:40÷2是把4个十*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二十。
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说一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生:上面是几除以一个数,下面是几十除以一个数。
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师:口算几十除以一个数,可以怎么算呢?
生1: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想一想这几个十除以除数等于多少个十;
生2:也可以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是几,最后算得的结果就是几十。
[评:通过把40枝铅笔*均分的操作活动和“想想做做”的练习拓展,学生获得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方法,为下面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打下铺垫。]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师: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
生:求*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
师:要求*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口答师板书除法算式:46÷2
师:猜一猜46÷2商是几十多?
生:二十多。
师: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生:四个人一组活动,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吗?
生1:可以先把四十枝小棒*均分,一人分得二十枝;再把余下的六支*均分,一人是三支。最后合起来每人分得23支。
生2: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支。
……
师:同学们,如果就看46÷2这个算式,我们可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怎么算呢?
生:我们可以先算40除以2等于20,再算6除以2等于3,最后把20和3合起来等于23。46除以2等于23。
指名反复说。
过渡: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你知道吗?
师:各小组讨论“竖式该怎样写”,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指名回答。
生:先算被除数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
师:2写在商的什么位置?
生: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对齐写2。
师: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全班回答。
生1:我们先用十位上的4除以2的,所以应该写在4的上面。
生2:我们先用得是40除以2,得到的应该是20,所以2应该写在十位。
生3:被除数的4在十位上,它表示的是四个十,这里的4除以2表示的是4个10除以2,结果是2个10。所以2应该写在十位上。
……
师板书讲解:商完2后,下面算2乘2得4,4减4得0。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设计相关内容:重点与难点的说明乘数中间有“零”的乘法搭配中的.学问《吨的认识》(课标版,2篇)第一单元除法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实录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口算除法查看更多>>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师:算到这儿算完了吗?
生:没有,个位上的6还没算呢。
师:因为还要除个位上的数,整数首位的0是没有意义的,可以省略不写。为了计算准确,我们把除数个位上的6拉下来放在横线下面除,6÷**算吗?谁来接着算下去。
生:**板演。
师小结:我们再回顾46÷2笔算过程,要从哪一位除起,除得的商写在哪里?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过以后再怎么办?商写在哪里?
[评:这一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的操作,使学生明确算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笔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格式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适当讲解是必要的。在讲解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已能计算和部分算出来,既体现了学生和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
师:指名板演前两题,学生齐练。
生:**练习。
师:谁能说说第一题96÷3的你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说运算顺序)
生:先用十位上的9除以3,商3,写在商的十位上;商完3后,下面算3乘3得9,9减9得0,0省略不写;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6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商完2后,再算3乘2得6,6减6得0。
全班校正。
师:谁能说说第一题95÷3的你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说运算顺序)
生:先用十位上的9除以3,商3,写在商的十位上;商完3后,下面算3乘3得9,9减9得0,0省略不写;把个位上的5移下来。(师打断)
师:5除以3,商……(问全班)
生齐答:商1余2。
生接着口答竖式计算。
师板书校正,并讲解:这是有余数的除法了,除到竖式的末尾还是0吗,有余的除法,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除数要比余数大)
2、做“想想做做”第4题。
师: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生:口答图意,说出图中出现的条件和问题。
师:谁能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生:**完成。
师:指名汇报。班内交流校正。
3、做“想想做做”第5题。
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生:口答图意,说出图中出现的条件和问题。
师:想一想,我们怎么比较哪种树苗贵一些呢?
生1:杨树苗4棵48元,松树苗比它少一棵,3棵就63元,比它还贵了好多,当然是松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
生2:杨树苗每棵的价钱用48÷4等于12元,松树苗每棵的价钱是63÷3等于21元。通过计算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松树苗比杨树苗贵。
……
[评:练习题的设计能围绕本课教学的重点,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注重让学生自己民现、比较笔算中的不同之处,突出强调有余数的情况,能及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爱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堂作业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算除法竖式要注意些什么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首位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5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新学期开学了,三年级一班分了有48个人,*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
指生列算式。
指生说计算过程。(引出首位能整除)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十位除得的商写在十位上,个位除得的商写在个位上。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没有其他情况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例5示例图
⑴学生**看图审题,
师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分条件和问题来回答.
师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
2.操作探究
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
52个羽毛球*均分成2份,怎样分呢?每份得多少?请大家先自己**分一分,然后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分法)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展示小棒分。(学生边操作演示边叙述分的过程)。
2.展示笔算。
展示时适当问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应先算哪一位?十位上余下的1表示什么?接下来怎样除?
(指名板演,校对)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验算。
2.想想做做1。
11.png12.png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484÷3
比较一下,上面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4.比较小结:
以上题为例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当十位除完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摆摆、说说、算算学会了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要求学生估算出这些提的商是几十多,并说出理由。再用竖式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1)示图,**: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能提几个?
(2)先**思考,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4)分组计算所得到的算式
(5)校对,订正。
六、作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7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题以及练习十二第1题。
教学目标
1.学会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
教具准备
自制帖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在中秋节的时候,我们都习惯要吃什么?(月饼)
(1)如果有8个月饼,*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多少个?学生口答后,追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8÷4=2(个)]
(2)如果现在有80个月饼,*均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同时黑板上出示例1情境图。
[点评:以学生已有的认知为起点,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让学生产生疑惑,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学生回答后板书:80÷4.讨论探索算法怎样计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汇报后整理:
①看图分一分,就能得出20个。
②80就是8个十,用8个十除以4等于2个十,就是20。
③因为20×4=80所以80÷4=20。
3.计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后,把例1补充完整。
板书:80÷4=20(个)
答:每个小组分20个。
4.及时练习
60÷3=50÷5=80÷2=90÷9=
5.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口算。学生**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订正。**:观察比较每一个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后得出:都是整十数除以一位数。
(2)考考你的同桌,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每人出一道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式,然后再同桌交换计算。学生完成后,师进行评价。
(二)教学例2
1.分析题意黑板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回答后得出:有36个月饼,*均分给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多少个月饼?
2.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板书:36÷3。
3.探索算法**:试试看,你能计算出36÷3的得数是多少吗?
(1)小组讨论,探索计算方法。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讨论结果:
①看图分一分。先分整盒的月饼,每组1盒(10个),再分单个的`月饼,每组2个。两次合起来每组一共分得12个。
②竖式计算。抽生板书:结合黑板演示分月饼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先分3盒月饼,就用被除数十位上的3(30)去除以3商是10(1个10),就在商的十位上写“1”(表示1个10)。30减30得0,这里不需要写出来。再分剩下的6个月饼,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移下来,去除以3商2,写在商的个位上(表示2个1)。6减6得0,表示全部分完。
[点评:教师结合演示,引导学生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4.阅读例2,完成例2的填空同时抽生补充板书:得数、单位和答语。
5.及时巩固练习竖式计算(出示)24÷2=48÷4=69÷3=86÷2=**完成并指明黑板展示,进行集体订正。**:观察每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三、提高练习完成课堂活动第3题。
要求:先**计算,再小组讨论。**:比较每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1)你在这节课里,有哪些收获?
(2)在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
(3)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点评:学生在及时巩固的练习后,教师用两个巧妙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概括,这样既揭示了课题,又整理了知识要点,充分培养了学生整理知识的良好学**惯。]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够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理解首位有余数的'除法笔算算理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5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新学期开学了,三年级一班分了有48个人,*均分成4组,每组有多少人?
指生列算式。
指生说计算过程。(引出首位能整除)
2.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十位除得的商写在十位上,个位除得的商写在个位上。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没有其他情况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出示例5示例图
⑴学生**看图审题,
师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分条件和问题来回答.
师问: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
2.操作探究
这类题该怎样解决呢?
52个羽毛球*均分成2份,怎样分呢?每份得多少?请大家先自己**分一分,然后小组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的不同分法)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
1.展示小棒分。(学生边操作演示边叙述分的过程)。
2.展示笔算。
展示时适当问52÷2的笔算该怎样写呢?应先算哪一位?十位上余下的1表示什么?接下来怎样除?
(指名板演,校对)
四、精讲提升,拓展延伸
1.验算。
2.想想做做。
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8÷484÷3
比较一下,上面两题有什么不一样?
4.比较小结:
以上题为例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当十位除完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通过摆摆、说说、算算学会了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达标检测,反馈巩固
1.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要求学生估算出这些提的商是几十多,并说出理由。再用竖式计算。
2.做想想做做第5题。
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做想想做做第6题。
(1)示图,**: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能提几个?
(2)先**思考,再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4)分组计算所得到的算式
(5)校对,订正。
六、作业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7、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进一步体验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难点:
竖式计算时十位上余数的处理。
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在现实的情景中开发学生的潜力。
2、主动探索,积极动手,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步骤
一、复习
铺垫
1、用竖式计算:
42÷2=
反馈: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注意什么问题?
2、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板书课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并说出计算的方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题:
讨论列式:52÷2=
2、操作探究:
(1)**:如果我们用小棒代替羽球,应该先摆多少根小棒?
(2)同桌讨论交流分的方法
把52根小棒*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根呢?
(每班先分2捆,是20根,余下的每班再分和6根,每班分到26根(个)
(3)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演示分的方法。
3、教学笔算:
(1)根据刚才摆小棒的过程,52÷2的笔算该怎么样呢?
(板书:252)
(2)十位上有余数怎么办呢?接下去该怎样算?
交流后在书上完成坚式计算
(3)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计算的?
(4)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5)比一比,522和复习题422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4、练一练: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前两题反馈的**:当十位上有余数时,接下
学生看情境图,说出题意、并列式
生摆出5捆带2根的小棒
动手操作,交流分的方法
学生复述分的方法
学生说十位上的计算方法
互相说一说十位上有余数了,怎么办,在书上计算
指名复述
生验算
生互相说一说
向全班汇报交流的结果
2人板演,其余的学生在书上完成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去要怎样算?
(2)**完成后两题,同桌校对。
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3题:
分组练习,每组同学做两题,反馈:每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2、想想做做第4、5题:
我们用今天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4题学生**完成
第5题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计算
3、想想做做第6题:
通过以上一些题目的计算,你能不能不笔算,估算下面这些题的商是几十多?
学生说说自己在比较中发现了什么
列式计算
全班集体交流
说是怎么样的
四、全课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在摆摆、说说算,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小组里交流、汇报
多位数乘以一位数教学设计5篇(扩展1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菁选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
前一段时间学生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部分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有些学生就感到很棘手。我想可能是这部分教材内容设计上跳跃性比较大。学生刚刚学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马上接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且百位又不够除的笔算比较困难。所以我先补充教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上够除的情况。
例如:238÷2这道题,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集体订正、讲解。这时相应地板书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明确
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同时我告知学生每次只能往下移一位,要一位一位地除。其次再教学百位上不够除的情况,出示例题238÷6后,学生先对这道题进行估算,然后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以下问题:
⑴先用6去除几?
⑵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应该怎么办?
⑶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学生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时,就能逐渐体会到笔算过程中的另一个方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样学生就能明确为什么第一次的商必须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
在之后的课堂练习中,我要求学生采用先估算再计算的方法完成习题。从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
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出现移两位下来的;
④余数大于除数的。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我想:一方面要进行错因剖析和改错练习,另一方面要在说算理中让学生真正明确笔算除法的步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以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初学容易出现商的书写位置的错误,它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准备。课一开始,我进行了口算和笔算练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注意让学生理**法的含义,先估算后尝试计算,然后交流,层层推进。
(3)竖式计算教学在加强算理教学的基础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不过,虽然本节课显得朴实、扎实,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在复习笔算和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后,没有让学生总结一下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不利于学生避免不应犯的错误。
(2)在探究算理时,由于我引导不到位,如果学生说18表示180时,我及时引导表示18个什么,就不用费那么多时间学生却说不出了,这样就有了练习的时间,不至于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很好的反馈,造成这节课的不完整了。
(3)在学生回答问题不准确时,我由于心急,没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思考空间,而是打断了学生找下一位学生回答。这样可能会打击有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今后,在备课时要找准每堂课要求掌握的基本点,围绕基本点备足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这样就不至于出现某一环节出问题而影响整体计划,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情况。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3
对于我们最近学习的下册的除法新知识,本课的教学,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将过去掌握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上来。我直接出示了几道口算题,先通过口算的题组练习,为下面的笔算埋好伏笔。在笔算教学环节中,我也是用96÷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作为切入口引入,紧接着出示了868÷2这样一道题目,并且我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商十几多还是几百多,再尝试练习。这道题目是个各位上都没有余数的情况。接下来出示98÷2引出986÷2,有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让学生理解986除以2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从具体的尝试练**升到抽象的算理,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在最后的练习环节中,我紧紧抓住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练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样,有助于学生从例题的学习运用到练习中去,进一步的让学生掌握并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整个教学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600÷3=?你能口算出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记录下来。(2)986÷2=?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想一想,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第一个问题在放下去后,学生呈现出三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大部分学生都采用了文字记录,语言叙述正确,但比较繁琐,缺乏数学美——简洁、明了。学生出现的情况在我预料之中,利用这个机会,我教给了学生记录思考过程的方法,这也是我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处理的:第一个学生叙述方法的时候,于是自言自语说:××同学说了很长的一段话,这样不够简洁,数学讲究的是简洁、明了,你看老师在板书第一种方法的时候多清楚啊,你看简洁吗?(自我感觉有点牵强,但学生一起迎合:是)然后要求学生看我板书第二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很自然地也我是所为。还有一位同学介绍了第四种方法(这种是麻烦的),最后大家达成一致认为第一种简洁,就采用这种模式,为了使学生能掌握记录的方法,全班进行了800÷2=?等的巩固练习,要求是:口算出结果,用简洁的一种方法说给同桌听听。学生中大部分左右采用了第一种方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4
从开学到现在近三个星期的时间终于把《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部分的内容囫囵吞枣地结束了,总的感觉是学生掌握得不够好,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不知如何确定在商中间(末尾)商0的问题,特别是从被除数上移下来的数不够商1就商0。如:615÷3中,学生往往把十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5同时移下来,故商为“25”的错误答案。而上学期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教学内容,两班学生全都掌握的,可一到这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有些学生就感到棘手。也许是这部分教材内容设计上跳跃性较大。学生刚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马上接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百位又不够除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一)先让学生尝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够除,商的'最高位要写在被除数的百位上。方法是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预习,去理解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采用集体订正,讲解。总结板书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试商方法:
(二)再让学生尝试被除数百位不够除,这内容要解决的方法:
①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子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是要让学生明确商应当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
②当学生明确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那么他们就自然会懂得商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下商是几位数跟什么有关系,重点还是让学生自己多说,多练,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快。
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一练来看,有的学生竖式没有写完全,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有的学生把十位和个位一起移下来,有的学生余数大于除数的,还有的学生先全部把商写上去,没有用商和除数相乘的直接在被除数下面照抄一遍被除数等。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5
【教学内容】: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教材分析】:
本课复习的内容包括第四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一)》和第六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二)》,涉及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具体表现为: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这些内容中,应该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和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和退位为重点。
【教学目标】:
1、经历分类整理的过程,掌握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准确、熟练、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形成初步估算意识。
2、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整理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并能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1、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课外活动?(生说:跳绳、拔河、阅读……)
2、小结揭题。
谈话:其实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也蕴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比如我们学过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板书)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一)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
1、提出问题。
谈话:我们学校在读书月中**了图书互换活动,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2、**思考。
谈话:重点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想的?
3、班级交流。
预设:三个层次:问题——算式——计算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地板书算式(1)25+7=(2)25-7=(3)35+20 =(4)35-20=
4、归纳小结。谈话:刚才我们用口算的方法复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时用分解数的方法,先分解大数,再进行加减。
(二)复习100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
1、提出问题。
谈话:这是我们学校体育节跳绳比赛的情景,仔细观察情境图,根据图中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
(预设: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算式:(1)26+12=(2)26-12=(3)54-37=(4)54+37=
2、**解答。
谈话:想一想你计算的时候是怎样算的?(找4名学生板演)
3、班级交流。
预设:(1)口算的,要充分肯定。
(2)笔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清楚竖式计算的方法。
4、概括小结。
谈话:(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2)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的从十位借一个十,在个位上加10,再减。(出示课件,齐读)
(三)复习分类,引导建构
1、提出问题。
谈话:刚才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根据这些算式的运算符号可以分成几类?25+7= 25-7= 35+20= 35-20= 26+12= 26-12= 35+27= 35-27=
2、**思考。
3、班级交流。
预设:可能分成加法类,减法类。
追问:(1)观察26+12和35+27的'竖式,计算个位时有什么不同?这样加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引导加法分成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2)观察26-12和35-27的竖式,计算时个位是否够减?不够减怎么办?这样减法又可以分为几类?(减法分成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4、归纳小结。
谈话:刚才,我们把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先是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加法,一类是减法;接着又把加法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进位加法,一类是进位加法;还把减法也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不退位减法,一类是退位减法。这种整理知识的方法叫分类整理法。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家学的都很好。老师现在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出示课件)
1、口算下列各题。(卡片)
2、火眼金睛辨对错
56 48 82 78 + 27 + 645 73 44 36 23
3、花儿笑了(算出结果,连一连)
83 68 28 39 43 34 11 + 8 + 1819
35-20 10+26 60-3
4、我是最棒的(接龙练习)
12+27=()+35=()-24=()-17=()+28=()-46=()+39=()
5、解决问题
春游活动中一班有36人戴帽子,二班有17人戴帽子,一班带了19个垃圾袋二班带了,31个垃圾袋。(1)一班和二班带帽子的有多少人?(2)二班比一班多带几个垃圾袋?(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总结提升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方法、情感)。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卷分析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教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说课稿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6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前两天刚刚学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于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基本的笔算方法都已初步形成。本节课笔算中重点要解决的是: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形。
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应该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会在探索这些现实的情况和问题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无味的计算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以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这样做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促使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究。
本节课,我始终本着尊重主体、相信个体的原则,让学生始终参与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在突破“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商也要相应地写在十位的上面”这一重难点时,我没有加重老师讲的力度,而是留给学生充分地探求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先充分讨论,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了,难度也就降低了,再在讨论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己尝试试做。我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讨论、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不仅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说话空间,在学生笔算除法时,允许他们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这样,就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地归纳出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新课标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对结果先行估算,然后再进行笔算,这样,就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作用,感受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不足之处:
1、本节课,我虽然重视了估算教学,但是当学生求出了准确商后,并没有将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也因此使学生没有很好地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以及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在探究新知的环节花费了过量的时间,造成练习量少,练习的形式单一,并且,学生课堂练习出现的错题没有时间及时纠错。
3、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练出一笔漂亮的粉笔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7
上一学期视力测试,我们班只有一位同学视力是4.5,其他同学都正常。新学期开学时我们又**一次视力测试结果又新增6名同学的视力在4.5,为什么短短的三个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注意观察本班学生用眼卫生,并通过问卷**。
课堂上读书、写字时我发现有80%的学生坐姿不正确,不能够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面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通过课外阅读我发现不少学生喜欢枕着胳膊看书,通过问卷得到周末在家里连续看电视两小时的53%的同学,玩电脑一小时以上的同学有42%。孩子们的近视率为什么会直线上升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小小的年级就要架上一副眼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行我要每一位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
一、正确的坐姿和书写
上课时,我不时的提醒学生:坐如钟。在书写时我们齐背儿歌:两脚*放,两肩持*,收腹挺胸,左手按本,右手执笔。
二、劳逸结合
做到连续用眼不超过半小时,在学校里我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同时也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注意孩子在家里
一、预防近视必须牢记“六要,五不要”六要:
(1)读写姿势要端正,眼和书保持30~35厘米(1尺)距离。(2)连续看书1小时后休息片刻,并向远处眺望。
(3)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面距离应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但不小于2米。
(4)连续操作计算机1小时后,至少休息10分钟,或做由近到远的晶体操。
(5)每天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增强眼调节力的目的。
(6)坚决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习惯,养成合理膳食和膳食*衡等良好习惯。
五不要:
(1)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读书、写字。(2)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
(3)不要无节制地玩游戏机,每天玩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4)不要边走边看书,更不要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5)不要用太细的铅笔,写太细小的字。
二、坐姿要正确
坐时脊柱要挺直,不前倾,不耸肩,不**,前胸不受压,大腿呈水*,两足着地,眼与书本距离30~35cm(一尺),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胸与前桌一拳,俗称“三个一”,并定期调换座位。
三、改善不良学习环境教室和家庭的采光和照明要符合卫生要求,消除灯的频闪现象及眩光。课桌椅要符合国家标准,黑板定期刷黑无反光,墙壁定期粉刷。学习用品也不能忽视,如纸张不能太白,印刷字体要清晰等。
四、注意休息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需10小时。
五、合理膳食
注意营养,多食蔬菜、海产品、动物肝脏,限制甜食。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1和B2及微量元素硒、锌、铬的摄入。
六、做好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是我国中小学校重视眼保健工作的具体体现,通过按摩眼部周围各穴位和肌肉,刺激神经末梢,增加眼部周围**血液循环,调节眼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增强视力,预防近视的目的。此外,加强身体锻炼,提倡户外活动,常晒日光,呼吸新鲜空气,多接触青山绿水等大自然景物,也有利于眼睛的健康。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8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以刚学过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除法》为基础,由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基础,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方式,没有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那样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而是脱离实物演示,边引导学生说算理,边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经过学生**尝试,反复说,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与计算方法。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同时,在汇报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在练习的设置上,从具体的尝试练**升到抽象的算理,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当时觉得学生对算理说得清楚明白,实际做题一定不会有问题。
但是在批学生的练习时,却让我大跌眼镜,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不知如何上商。
②百位除完后,同时把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全移下来。
③除到十位数字后,如能整除,个位的数就不要的了。
④数位对不齐。
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反思:在教学中我有些想当然,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以**的思维去衡量了孩子,认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那还不轻而易举?而学生面对一位数要先除几个百,再除几个十,最后除几个一,被除数增大,学生除起来就感觉困难,尤其在百位和十位都出现余数的情况下,学生的思路出现混乱。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仍要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理清思路,才有助于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对于这点,我认为应当让学生多说多练多找错。学生才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马上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在百位不够除,并且前两位数字和除数不能整除时,学生计算比较困难。我想在巩固练习课上多下点功夫,尽量让每一位孩子都能理解算理进行笔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9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在看图观察、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图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我在逐步讲解竖式
书写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3)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
本节课有两次比较。其一:本次教学是以两位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尤其是在计算个位除法时,如果个位上有余数,学生在
写商时很容易卡在那里或理解不清瞎写,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多说多讲,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采用的是“自学、互学、导学、拓学”四环节教学法,由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首先结合教材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再通过学生探究互动、合作交流,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交流空间,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并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合做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在拓展练习的设置上,从具体的尝试练**升到抽象的算理,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整个设计体现的思路是“探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
在学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紧接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基础,所以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习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一个*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教学是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我们不仅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而且还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要求,我想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应该照顾到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才可能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1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自主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索,顺利促成了知识的迁移。
2、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本课以复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知识铺垫,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一致性,从而为学生掌握更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提供了方法依据,到这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自觉进行检验。
4、因为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习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有一个*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怎样将计算教学与具体情境更加紧密的结合,做到既注重已有经验又关注计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怎样寻找他们之间的结合点呢?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又如计算前引导学生对商的位数和大约值进行判断和计算后的检验,一部分学生把检验视为完成任务而根本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这是我在计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2
在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读懂应用题的题意,**列式计算,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列式,达到以用引算,算用结合的教学目的。
在计算例832÷4,由于有了前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基础,我问学生:这道题能不能自己解决?学生都充满自信地说:“能”。我放手让学生尝试算一算。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通过探究学生能自主发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要商1,用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这个算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一下子理解和接受的,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由学生之间的互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学生试算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没有在十位上的数不够除的情况下,商0占位,还有的孩子直接把个位上的'商写在了十位上。有的孩子处理得很好,计算准确。
我找二名同学板演,做完之后,分别给同学讲一讲自己是怎样算的,给学生一个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机会。在二名同学的讲解中,都会经历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时,不够商一的情况,怎么办呢?二位同学在说明自己的算法时,都同时感受到只有在这一位上商占位,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有了自己的探索并且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学生心情很愉快。
其次,在**完成做一做之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笔算技能,此时,我及时提出:在算此类题目时,你有提醒大家要注意的地方吗?及时总结提炼出算法: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时,应在这一位写强化用占位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笔算除法的运算技能。
最后,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商末尾有除法,学生通过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3
这一课教材内容。学生在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马上又接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百位又不够除比较困难。所以我先采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够除,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采用集体订正,讲解。这时板书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明白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其次再教学百位不够除,这是要得知另一方法:④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是要让学生明白商应该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当学生明白除到了被除数的十位**,那么他们就自然会懂得商要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下商是几位数跟什么有关系,然后让他们判断书本上的.20页自主练习第1题。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快。
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以下问题:①竖式没有写完整。②数位没有对齐。③还有少部分会出现移两位下来的;余数大于除数的。
采取措施:让学生多练习,多说计算方法,逐步达到正确、熟练地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4
这两个星期以来,三年级的数学是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刚开始学习这个知识点时,有好多学生无从下手,懵懂懂的,不理解笔算除法为什么要出现那么长的竖式?结果作业的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接着的.教学内容,我想办法把文本的例题进行修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例3时(238÷6),感觉内容跨度太大。直接由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和王银美老师商量后,决定在教学例题3之前先后补充这样一个题目:738÷6这样,先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一位数且全部能整除的情况,然后再解决最高位不够除数除的情况。在教学738÷6时,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但在书写时有的学生却因数位没有对齐导致出错。经过结合两位数除一位数时的理解,与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好正确的格式后,再接触238÷6这样的题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
随后,我又通过几道练习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不带余数的除法。我先由复习导入,然后通过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学生在计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百位上除完后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数一起落下不会除而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我想这些原因都是学生在学习被除数是两位数的时候计算不太熟练。
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消化,才能达到熟练,再加上要注意加强试商练习,实行人人过关术,使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试商,真正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15
今天学习的内容是在商是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来加以引导,同时通过预习让学生知道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竖式与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学生在自主探索时,通过学具操作来明白算理,即把4筒羽毛球*均分成2份,每份2筒,2筒就是20个,再把6个*均分成两份,每份3个,最后把两次分的结果合并,2筒与3个合起来是23个,所以46÷2=23;也有从数的组成思考得数,把46分成40和6,先用40÷2=20,再用6÷2=3,最后合并20+3=23。这些均是计算除法的算理。结合学具的操作,学生明白了除法竖式计算的算法与算理是不同的。算理是算法的依据。
最后让学生比较今天的除法计算与之前学习的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错题展示,让学生掌握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十位或百位算起,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一贯比较差。慢慢来,当孩子刚接触到新知识时让他掌握了,那么对他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特别是计算中的'算理,只有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正确的计算,掌握算法。
整堂课中,教师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算理,给学生以实际计算的机会,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究算法,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全面提高素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