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1

  1.学习歌曲《采山》

  2.认识X和XXXX的节奏,并能根据歌曲拍击节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学习和掌握XXXX、X. X的节奏,并在实践中运用。

  3.能从歌曲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地学习。

  2. 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音乐意境。

  3. 十六分音符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去山里郊游,你们想去吗?

  生:(好)

  师:那么我们就一起乘坐音乐大巴出发吧!

  (用已经学习过的歌曲,加上想去“郊游”的心态,通过创设情境——去美丽的大山看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师:(大屏幕播放郊游歌曲,出现大山的景色)同学们快看,美丽的大山到了,它正在欢迎我们呢,排好队,我们下车了。这一路上光顾高兴了,我们在山上都看到了什么呀?

  生:蘑菇、木耳、野花、山菜、树木、河流……

  师:是啊,山里树木茂盛、空气新鲜、物产丰富、真是个好地方!(简单介绍山里的事物,为学习新歌做铺垫)

  二、节奏学习、节奏模仿游戏

  1.采蘑菇比赛(幻灯片出示蘑菇图片)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也有许多小蘑菇,好新鲜啊,你们想不想采蘑菇呀?

  生:想

  师:那我们就来个采蘑菇比赛吧。但这些可爱的小蘑菇必须要聪明勤快的小朋友才能采到,蘑菇上面有一条节奏,如果谁能模仿出来谁就能采到可爱的小蘑菇!(出示幻灯片打节奏)

  师:这还有一个节奏需要你们自己来完成,有信心吗?

  生:有

  (出示第二条节奏学生创编节奏语言)

  师:我还能为这个节奏填上词语呢!

  老师边拍节奏边读歌词:采呀采蘑 菇0,,你会吗?会说点别的什么吗?会的同学也可以得到一个小蘑菇。

  生:菜呀才木耳,做呀做作业……

  师: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多同学通过劳动都得到了蘑菇,收获真不少啊!瞧,从雨中来了一位小姑娘,高兴地唱着歌朝我们走过来了,她在唱什么呢?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三、学习歌曲《采山》

  1.初听歌曲

  师:小姑娘做了些什么?

  生:采山、采木耳、采蘑菇………

  师:她为什么唱的这么高兴呀?

  生:因为她采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

  师: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采山吗?

  生:不知道

  师:山里的人们把进山采蘑菇、木耳、山菜、野葡萄这种活动叫采山。采山是山里的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这个小女孩唱的歌曲就叫《采山》,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板书题目采山)

  2.再次聆听

  师:大家听得真仔细,那么你们想不想和小女孩去采山啊?

  生:想

  师:那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打着节拍去采山吧。

  (播放音乐)

  3.节奏复习

  师:你们猜的可真起劲,都采到了什么呀?用节奏告诉我!

  生:采呀采蘑 菇0,……

  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我们在听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生:高兴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喜悦、快乐的心情把歌词按节奏读出来。

  4.轻声跟唱

  师:我们随着小女孩的歌声一起小声的唱起来。

  5.老师也很喜欢这首歌曲,咱们大家一起唱出来。

  6.刚才咱们大家又唱了一遍,觉得哪句最难唱?我们一起战胜它。(教唱)

  7. 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理,分组采用不同形式巩固练习!

  a.休止符处理(故意唱成有和没有休止符的请学生指出不同意见,歌曲还轻快吗?)

  b.声音处理(小女孩的声音是清脆明亮的,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我们也要向她那样用一种轻松、快乐喜悦的心情来演唱歌曲)

  8.有时间进行舞蹈动作创编!表演!

  四、师生共同总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2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采山》。

  2、认识X和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会歌曲《采山》,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能正确流畅的演唱歌曲。

  2、通过游戏活动等方式,学习掌握XXXX和X X X X X X 的节奏,能准确地读拍。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3、能从歌曲中感受到劳动的愉快,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游戏带动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2、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体验歌曲的音乐意境。

  教学难点:

  十六分音符不同搭配下的衔接感悟。

  四、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五、教学准备

  多**课件、电子琴、蘑菇节奏卡片

  六、教学方法

  快乐是儿童健康情绪的主色调,儿童学习过程本身应当让孩子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针对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去山里郊游,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好!那现在我们就搭乘快乐音乐大巴一起出发吧!

  (师播放课件,学生边听采山的伴奏音乐边欣赏山景图片)

  师:同学们,山里美不美?你们在山里都看到了什么呀?

  生:蘑菇、木耳、野花、山菜、树木、小河等。

  师:是啊!山里树木茂盛,物产丰富,真是个好地方!

  (二)节奏学习、节奏模仿游戏

  1、采蘑菇比赛(大屏幕上出现蘑菇图片)

  师:同学们看,那儿有许多蘑菇,好新鲜啊!你们想不想去采蘑菇啊?

  生:(想!)

  师:那现在我们就来一个采蘑菇比赛吧。但这些可爱的小蘑菇必须要聪明勤快的小朋友才能采到它们哦,你们看,蘑菇上有一小节节奏,如果谁能模仿出来,就能采到一个蘑菇。你们有没有信心采到它们啊?

  (在黑板上翻开蘑菇节奏卡片)

  (1)老师先来拍击这条节奏,然后唱着“蘑菇蘑菇谁来采”个别同学模仿,(模仿正确的奖励自制蘑菇一只)

  (2)请大家一起练习。

  2、智力闯关

  师:你们真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多同学都得到了蘑菇,收获可真不小啊,让我们继续上山吧!哎呀!前面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大屏幕上出现河流图片)可是河面上又没有桥,这可怎么办呢?同学们,你们是勇往直前,想办法继续上山呢?还是临阵退缩返回山下呢?

  生:上山。

  师:你们真是勇敢的孩子,老师这儿有一个办法,只要你们把这几条节奏咒语学会了,就可以顺利过河了。(在大屏幕上出示节奏练习)

  节奏1: 2 ×× ︱ × × ‖ 4

  走走 走 走

  (师:这个节奏有点慢过不了,我们换一个节奏吧。)

  节奏2: 2 × × × × ︱× × ×× ‖ 4

  跑 跑 跑 跑跑 跑 跑 跑

  (师:这个节奏的冲劲还是不够,我们再换一个节奏吧。)

  节奏3:

  (三)熟悉歌曲

  1、初次聆听 2 X X X X X 0︱X X X X X 0‖ 4快快快快 跑快快快快 跑

  师:你们真是棒极了!所有的同学都顺利地渡过了小河,下面让我们休息一下吧。哎呀,山里的天气变得可真快!说下雨就下雨了!瞧!从雨中走来了2个小女孩,她们挎着小竹篮,高兴地唱着歌呢!她们在唱什么呢 ?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师播放《采山》音乐范唱)

  师:歌中小姑娘在做什么呢?

  生:(在采山)

  生: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

  师:她为何唱得这么高兴?

  生:(因为她采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

  师:那你们知道可以把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称为什么吗?)

  生:()

  师:对,山里的人们把进山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叫作采山。采山是山里的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这个小姑娘唱的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采山》,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师板书题目)

  2、再次聆听

  师: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打着节拍跟小女孩去采山吧!

  (播放《采山》歌谱和范唱)

  (四)教唱歌曲

  师:你们采得可真带劲儿,都采了些什么呀?

  (1)学生回答问题

  (2)指导学生拍着节奏读歌词。

  师:采了这么多的好东西,你们的心情怎样啊?

  生:高兴、喜悦。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把歌词读一读吧。

  师:请大家按歌词下面的动作图标加上拍手和跺脚的动作再读一次歌词吧。

  (要求:用甜甜地声音,打着节拍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评价:完成得不错)

  3、用“lɑ” 模唱(大屏幕上出示6句歌谱)

  师:下面请你用“lɑ”跟随老师的钢琴轻声地模唱这首歌的旋律,唱之前,请大家先看看看大屏幕上一共有几个乐句?

  (下面,请大家看着大屏幕,每个乐句,老师先弹1次,同学们再用“lɑ”模唱1次。) 师:同学们学得不错,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歌谱吧。

  ① 看第1乐句,老师弹着琴用“lɑ”唱1次,同学们再用音符模唱出旋律。

  ② 听第2乐句。老师弹着琴用“lɑ”唱1次,同学们再用音符模唱出旋律。

  师:学了前面的两句,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生:(第1乐句和第2乐句是一样的。)

  请大家把这两句再唱1次吧。

  师:除了第1乐句和第2乐句以外,还有没有一样的乐句呢?大家找找看?

  生:(第4和第6乐句也是一样的。)

  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两个乐句吧。

  ③ 先请大家看第4乐句,跟听我的琴声用音符把旋律模唱出来。第6乐句也请同学们再唱一次。

  师:还剩下几句没唱呢?(2句)

  师:是哪两句呢?(第3和第5句)

  师:那我们先来学习第3句吧。(这个乐句的节奏跟我们刚才学的哪一个节奏是一样的呢?请大家打着节奏再来唱一次吧。)

  师:学得不错,那我们再来学一学第5乐句吧。

  (出示新幻灯片)同学们再看看这张幻灯片,跟刚才那张有什么不同?(多了一个结束句。)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请同学们把旋律完整地唱一次吧。

  4、教师范唱

  师:这首歌这么好听,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听完后如果你能学会1句歌词,也可以得到一个蘑菇哦。

  5、学唱歌词。

  师:请你告诉我你学会了哪一句?(师范唱)

  生:我学会了第句。

  师:请你试唱一下这句吧。(评价:你唱得真不错。)

  师:请大家跟着他一起唱一唱吧。

  师:这一句你们唱得都很棒,那其它乐句你们能唱吗?

  5、继续请学生唱自己学会的乐句。捕捉学生演唱不准的地方,进行纠正,解决难点,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鼓励性的评价。

  6、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处理

  师;下面让我们跟着琴,慢速地把歌曲完整地试唱一遍。

  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虽然把歌曲唱下来了,但老师觉得你们唱的还不够动听

  a、休止符处理:

  (1)刚才你听了小姑娘轻快的歌声,觉得她活泼可爱吗?如果我们这样唱你还觉得很活泼吗?(老师故意范唱没有休止的)学生纷纷指出不同意见。

  (2)所以,我们不要忘了休止符,每句最后一个字只唱半拍,同学们来试试看,要唱得活泼、跳跃,富有弹性!

  b、音色:有进步,但是,我们的声音应该要更清脆明亮一些,让我们用百灵鸟一样的声音,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演唱一次歌曲。

  7、师生合作,交换乐句进行演唱

  师:同学们真聪明,一会儿就学会了。现在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和你们一起努力学唱歌曲,你们欢迎吗?(欢迎)那我们分工一下,老师唱一句,你们接一句,好吗?

  8、跟伴奏完整演唱表现歌曲

  师:我们和小姑娘一起上山采来了好多东西,高兴吗?高兴的表情是怎样的?请你们把采山归来喜获丰收的表情自然流露在歌曲里,好吗?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加快点速度,完整的演唱一遍这首歌曲。(我们也可以加上打击乐,这样使情感又得到升华,愉快的心情尽可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五)创编表演----劳动表演秀

  采山的小姑娘非常热爱劳动,采来了蘑菇和山菜,现在我们把歌曲加入一些简单的采摘动作,来表演给大家看,请你们大胆“秀”一“秀”吧。

  1、播放音乐,听着音乐编动作。

  2、请个别同学表演。

  (六)小结——德育渗透

  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小姑娘一起去采山,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歌唱了劳动的旋律,品味到了劳动的光荣。劳动如此快乐,我们也应该热爱劳动,老师希望:今后,大家一起努力做一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好吗?(到站声响起)好,我们的快乐大巴已经返回,请同学们唱着欢快的歌曲下车吧。

  下课,同学们再见。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两组节奏卡片,清晰明了,将难点进行突破,形象生动,让学生一目了然!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区分乐曲《牧童短笛》的两种情绪,找出相似的乐段;

  2、能指出竖笛的组成部分,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3、能大胆的用歌声,表演等形式表现歌曲《采山》的情绪。

  教材重点与难点:

  能大胆的用歌声、舞蹈等表现歌曲丰富的情趣;基本掌握正确的吹奏姿势,并吹出声音

  教学准备:

  光盘、钢琴、竖笛

  教学过程:

  一、走进山野

  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倒过农村吗?谁能跟大伙说说农村是什么样子?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带大伙到农村去看看,体验山野的美景和他们的生活。

  二、山野寻乐

  (1)导:引入歌曲《采山》

  师;山野的空气新鲜,到山野去玩可能更有趣。

  (2)即兴位歌曲伴奏

  学生随《采山》音乐用身体动作伴奏

  感受书山旋律的欢快情绪及典型的节奏型

  (3)随乐动一动

  学生想像雨中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情景,引出歌词。

  随乐用舞蹈表演歌曲中的情境,并体验采山时的快乐,熟悉歌曲的旋律。

  (4)朗读歌词

  跟师独儿歌(边做动作边读词)

  在读歌词中体现“乐”的情绪

  (5)听赏歌曲

  听范唱,看 mtv

  感受歌曲的甜美与快乐

  (6)学唱旋律、歌词

  跟琴用 lu 或 la 等母音视唱旋律(学生带着音乐现象唱)

  跟琴视唱歌词

  ( 7 )演唱歌曲

  可分师生对唱,表演唱等多种形式。

  ( 8 )创编歌词

  学生创编歌词,寻找采山时的更多乐趣,并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予以表现

  三、欣赏《牧童短笛》

  (1)创设情境(一)牧童骑牛

  师:听有一位牧童骑着牛儿,悠闲地吹着笛子,从这段音乐中你能猜出他放牛的心情吗?

  这首钢琴曲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

  学生欣赏《牧童短笛》第一段

  感受乐曲的旋律和情绪

  板书:圆润、舒缓的波浪线

  跳跃、起伏较大的波浪线

  学生选择 谈一谈为什么?学生可以表现牧童当时的心情等

  (一段的情绪,并描绘音乐所表现的场景及牧童骑牛吹笛的心情)

  学生在书上涂上颜色(第一段)

  (2)创设情境(二)牧童嬉牛

  a、学生听《牧童短笛》第二段

  选择哪一种节奏声波线,为什么?

  b、即兴表现第二段的欢快音乐,体验愉悦的心情。

  c、(第二段呈现的是牧童与牛嬉闹的场面,学生用肢体语言、表情等多种表现形式表演)

  较第一、二段的情绪,并为第二段选颜色(鲜艳、明快的'色彩)

  (3)情境(三)牧童回家

  a、静听《牧童短笛》第三段

  b、想想与那一段音乐相似,并随乐哼唱

  5、 引导学生选旋律线与相似的颜色

  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家后画一幅《牧童短笛》中的一个场景。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1)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篇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以“鸟”、“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5 6 7”,掌握“5---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并试用“5---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5 6 7”三个低音,能根据要求即兴创作4小节的曲调。

  2、视唱部分曲谱,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表演。

  教学过程:

  备注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xx年 2月 22日

  上课时间: xx年 月 日

  一、**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解题导入。

  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

  师问: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 ,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xx年 2 月 22日

  上课时间: xx年 月 日

  一、**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赛马》

  1.准备一段***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

  同时播放录音《赛马》

  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

  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师问:

  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

  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 ?

  9.再听第二乐段。

  师问:(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学习歌曲

  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在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

  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

  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

  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

  6、重点解决难点部分,老师及时给予纠正。

  7、完整的学习歌曲。

  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

  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四、创编活动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1)用八个音。

  (2)用 四种节奏型。

  (3)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小黄帽》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

  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

  教学重难点: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 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6、小声跟跟琴唱,老师带

  7、**,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8、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复记号。

  9、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们记住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重难点: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三、小结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2、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猜杜鹃——听杜鹃——唱杜鹃——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模仿的是什么鸟?“咕咕...咕咕”猜一猜它是谁?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杜鹃鸟的特征?(出示图片) (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

  (二)听杜鹃

  欣赏《顽皮的杜鹃》,感受音乐形象.

  欣赏 《顽皮的杜鹃》

  1、小杜娟飞出了森林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伴奏) 生:很快乐,轻松??

  2、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 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6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 (设计意图: 1、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为下面的游戏做准备。)

  3、给每句琴声的句末填唱杜鹃的叫声:“咕咕”。

  4、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

  1、范唱导入

  范唱《顽皮的杜鹃》。

  问:杜鹃和我在干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 生:在捉迷藏,这是一只顽皮的,可爱的,贪玩的,机灵的??杜鹃。

  2、学习歌曲

  A、按节奏读歌词。**:小杜鹃都飞到了什么地方了?

  B、学生轻声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音记号。

  C、注意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师:我们用歌声捉迷藏,我唱你停,我停你唱,注意旋律之间有没有联系。学生唱歌词,课件唱“咕咕”。介绍顿音记号的唱法。

  D、男女生接唱。

  男生唱歌词,女生唱“咕咕”加上动作。

  (设计意图:1、学生觉得以捉迷藏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的唱谱也变得好玩的了。2、本首乐曲的旋律多处重复,适合接唱,而且难点前面部分已经解决,所以学生唱谱子不难而且有趣。)

  3、弱起处理

  4、歌曲处理

  A、处理歌曲的前奏。 B、处理歌曲的结尾

  师:杜鹃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唱?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 C、处理歌声 (四)找杜鹃

  1、师: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6个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找一找。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美美地感受一下这首歌曲。

  2、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老师把1——6六个号码偷偷交给6个坐在位置上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号码**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

  3、师介绍游戏规则:

  a唱到“咕咕”时要停下来,仔细听听是谁在唱,把他找出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b 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都要从头开始唱。c请能正确听出来的同学把杜鹃的头饰交给唱“咕咕”的同学。

  4、开始游戏:

  情况反馈:刚开始同学们不知道去**声音,不知道去聆听,经过失败之后他们就很聪明地明白了要轻声唱,并要集中***,安静。有个别学生忘了游戏规则或故意捣乱,唱到“咕咕”没有停下来而导致全班同学都找不到声源,受到了同学的**压力,再次练习时就特别认真,特别遵守游戏规则了。

  5、请戴着头饰的“杜鹃”**表演唱。

  七、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

  二、听赏音乐(打开课件1,聆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听完之后,告诉大家好吗? (听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跟着音乐走路感受进行曲特点。

  2.通过观看影片,演唱队歌,演奏出旗曲,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听不同音乐的片段,用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你心里想到什么就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播放《出旗曲》

  二、欣赏《出旗曲》

  1.介绍《出旗曲》,欣赏鼓号队演奏视频:

  2.学唱《出旗曲》旋律:

  (1)模唱《出旗曲》:

  (2)视唱歌谱:

  三、欣赏鼓号队表演,导入队歌:

  看全国鼓号队花样**赛录像,听《*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跟着音乐走路感受进行曲特点。

  2.通过观看影片,演唱队歌,演奏出旗曲,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听不同音乐的片段,用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你心里想到什么就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播放《出旗曲》

  二、欣赏《出旗曲》

  1.介绍《出旗曲》,欣赏鼓号队演奏视频:

  2.学唱《出旗曲》旋律:

  (1)模唱《出旗曲》:

  (2)视唱歌谱:

  三、欣赏鼓号队表演,导入队歌:

  看全国鼓号队花样**赛录像,听《*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随后,我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学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贴上“吉他图片”)

  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学生开始有模有样地摆出吉他的演奏姿势。)

  2、师:第二位小朋友是谁?(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生:这是小提琴!(在黑板上贴上小提琴图片)

  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播放圆号音乐片段,对于圆号的音色,学生可能会出现一脸的茫然)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

  (生讨论)

  师: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圆号的来历。)

  二、寓教于乐

  1、第一遍聆听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

  (播放课件,在伦敦、巴黎、柏林三地风光照片背景衬托下,聆听本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

  2、第二遍聆听

  师: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在无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歌曲中三段歌词的记忆,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听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

  (演奏时的心情很高兴、愉快地,演奏的声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这里教师解决后半部分的衬词)

  4、第四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随音乐带上前面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

  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跟老师走出位置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用身边的东**制作一件小乐器,乐器都带来了吗?

  (在第四册中已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击乐,这里学生应该会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须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在空月饼盒的旁边穿根绳子系上结,可以挂在脖子上,再用两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个空的纸巾盒,几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纸巾盒上,拉动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2、师: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学生小组进行编创。(学生纷纷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为自己的乐器编歌词。)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

  多**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

  教学重点: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碰铃、舞板

  教学过程:

  一、定向

  1、导入

  (CAI课件展示:生日快乐的音乐与画面。)

  师:同学们,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请大家参加我的生日舞会,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大家跳起来吧。

  2、随乐集体律动。(3/4拍子)

  二、导学铺垫

  师:刚才大家跳得很高兴,那你们想知道18世纪欧洲的皇室贵族们开宫廷舞会的情景吗?

  1、听赏《小步舞曲》

  初听:简单介绍音乐家巴赫。

  第一遍:安静地听(CAI出现欧洲风景画面)。

  第二遍:边听边介绍巴赫(CAI出现巴赫头像)。

  复听:体会小步舞曲风格(CAI宫廷舞会片段)。

  师:你们从参加舞会的人的表情和服饰上能看出什么?

  (端庄、彬彬有礼、华丽)

  师:小步舞是当时流行于贵族中的宫廷舞蹈,跳舞时人的姿态要高雅、端庄。(学生模仿舞蹈姿态。)

  随乐模仿:老师带着学生模仿小步舞的舞步。

  第一遍:看舞步模仿(CAI出现舞步模拟动画)。

  第二遍:随乐模仿(播放〈小步舞曲〉)

  师:谁能说出“小步舞”的舞步特点?

  小结:小步舞曲一般是三拍子。

  3/4XXX|XXX|

  强弱弱强弱弱

  2、体会并掌握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

  师:既然是舞会,就离不开乐队,同学们请拿起乐器,一起来演奏吧!

  (1)打击乐器伴奏:

  a.随乐敲一敲,让学生自主地体会三拍子乐曲的强弱规律。

  b.个别学生示范。(用不同的乐器,要求敲出强弱规律)

  c.选择强弱敲一敲。

  (2)身势动作创编:

  师:刚才小乐手们用乐器表现了三拍子的特点,还能用其他方法表现吗?

  a.**创编身势动作。

  b.身势动作接龙。

  三、学唱歌曲

  师:真是一群聪明的小乐手。听,舞会上传来了美妙的歌声。

  1、范读与范唱

  2、学唱歌词

  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

  3、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

  4、分组演唱,体会舞曲风格

  一组同学演唱时,其余学生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为其伴奏;老师指挥,并适时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当一次宫廷乐手和歌手好吗?记住,要高雅端庄。(师弹琴,学生边唱边用乐器和身势动作伴奏。)

  四、创造与表现

  师:舞会马上要开始了,参加舞蹈的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1、创编

  学生分组随乐自编动作。

  2、展示

  每组派两名**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老师作指导性评价。

  4、集体表演

  师生**选择角色,全班集体表演。

  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说说)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谢谢大家与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跳一曲小步舞,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吧!

  全班在集体舞中离开教室。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演歌曲,感受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和*共处。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并和同学组合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在学习中感受歌曲蕴涵的深远意义。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演唱歌曲在一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师生共同配合,教师要用简单的方法和准确的范唱来带领学生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串铃、舞板、碰铃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针对歌曲里的附点节奏老师编节奏和同学们问好,让学生们在一上课的时候就接触到附点节奏的复习,之后再用歌声问好。)

  1、老师**:*的人口现在有多少?(13亿)要是这13亿人口每个人伸出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力量将会非常的强大。有句名言说“团结就是力量”。

  2、老师讲故事: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遭遇了**双双去世了,她成了一个孤儿。此时和她邻居的一位阿姨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将她收养了。外国阿姨对小女孩很好,对她就象自己的亲生女儿,小女孩生活的很幸福。可是没过多久,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小女孩身上,她生病了,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需要移植相同的骨髓才能得救。外国阿姨向我们国家发出请求帮助这位小女孩寻找骨髓。消息传出来后,人们都很热心的帮助她,很多人都申请捐助骨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与这个小姑娘相匹配的骨髓。最终,小姑娘获得了重生。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说说自己的看法。(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有一首歌里就曾经唱到(老师唱)“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人伸出一只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世界将会变的'更美丽,更团结,更和*。

  3、师出示歌题。

  二、寓教于乐:

  1、听歌曲录音,从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边听边用身体的各个部分为歌曲伴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伴奏,表扬学生的创新动作,激发更多同学的创新意识)

  2、师:让我们一起感受小朋友们的友爱之情。

  老师带大家读第一段歌词。(将附点节奏读的重一些,引起学生的注意)

  3、设问:为什么“全世界的小朋友…”老师要带大家读两遍呢?

  接下来第二段应该从哪里开始?

  引出“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师生一起复习它们表达的意义。

  4、再听录音,注意“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5、师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6、分工合作读歌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二组读第一段,三四组用身体伴奏。

  三四组读第二段,一二组用身体伴奏。

  7、老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表现自己了,我来把歌曲唱给你们听,你们也为我伴奏。

  师范唱歌曲,生拍手伴奏。

  (表面是激发了老师的表演欲望,实际是肯定学生,鼓励学生的一种做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一定会表现的更出色)

  8、学生跟着琴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学习歌曲。

  跟琴声唱两遍;带上歌词唱一唱;跟着录音唱一唱;

  9、师:大家一定有信心成为合唱团里最优秀的小演员,跟着伴奏把你们最美的声音展示出来。

  跟着伴奏唱歌曲。

  10、师生讨论歌里唱到的“白色、黑色、黄色”的手分别是你知道的哪些国家的肤种。学生回答(让学生知道现在很多国家都是在友好交往,人们的共同心愿是和*共处。)

  三、创造表现:

  1、师生分角色合作,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学生自己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

  3、请学生**表演,师生评价。

  4、全班一起表演。(满足没有**的学生的表演欲望)

  四、完美结课

  老师总结,在歌声中结束下课。

  教学反思:

  《每人伸出一只手》是人教版六册第八课《爱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演歌曲,感受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和*共处。学生自己编创动作或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教学,师生问好。首先请学生跟老师合着歌曲的旋律做律动,使学生在无形中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旋律:接着,采用两组不同的节奏问好,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第二部分:导入。采用讲故事与**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沉醉在爱的世界里。第三部分:歌曲学唱。主要通过聆听歌曲、学唱旋律、拍手游戏、分角色演唱等步骤学习歌曲,让学生边学边玩。第四部分:延伸。表演《感恩的心》并进行爱的教育。

  本节课主要本着传统、*实的教学设计思路,并通过一些小游戏的介入,活跃课堂气氛,使原本朴实无华的课堂又增添了一些生气;条理清晰,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整节课感觉比较顺畅。

  存在不足的地方:

  1、教学环节缺乏一些创新的设计

  2、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9

  教学内容:

  唱——**民歌《对鲜花》

  听——黄梅戏《对花》

  创编活动——对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交流

  师: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

  3、听赏歌曲《对鲜花》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

  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在水│里─│生答:菱.角│开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像木│耳─│生答:凤.仙│开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红满│山─│生答:山.茶│开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满干│刺─│生答:蔷.薇│开花儿│在水│里─│

  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

  1、揭题

  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民歌《对鲜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学唱歌曲

  A、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

  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

  师:我们还可以继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有香?”(生唱着答出来:茉莉、栀子)

  学生**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师:其实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揭示欣赏题目,播放录音。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2.看懂歌曲的反复顺序及休止符的运用,对歌曲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复习歌曲《快乐的doremi》、《爱唱歌的小杜鹃》

  (二)新授。

  1.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是什么?

  2.学生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3.分句模唱,解决弱起小节以及第一段向第二段过度的两拍休止,以及让学生找出相同的乐句,慢慢的唱一唱。

  4.现在啊老师要请大家跟我来做个游戏,我唱歌词,你们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模仿小杜鹃的“咕咕”声,明白了没?

  5.完整的把这首歌曲连起来唱一唱。

  (三)总结今天这节课,让我体会到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活泼,你们的歌声也像小杜鹃一样动听,我要感谢大家为我们演唱了这么好听的歌曲,谢谢大家,最后请同学们唱着歌走出教室吧。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2)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篇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以“鸟”、“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认识低音“5 6 7”,掌握“5---5”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唱好《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并试用“5---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5 6 7”三个低音,能根据要求即兴创作4小节的曲调。

  2、视唱部分曲谱,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表演。

  教学过程:

  备注

  第一课时

  备课时间: xx年 2月 22日

  上课时间: xx年 月 日

  一、**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1.解题导入。

  设问: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2.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3.再听《森林深处的杜鹃》,要求: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4.师生讨论。

  师问: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5.复听乐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如: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想像。

  6.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7.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8.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三、学习《顽皮的杜鹃》

  1.复习已学过的音高 ,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

  2.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 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 6 7”的低音就用 来表示。教师示范“5 6 7”的柯尔文手势。

  3.唱准 八个音,同样要注意唱准 。学生边唱边打手势。

  4.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视唱:

  5.在能准确视唱前4小节的基础上,再加4小节: 谁能以最短的时间,唱的最准确,进行表扬

  6.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在什么时候出现?(教师弹奏全曲。)

  7.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8.学唱歌曲。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9.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xx年 2 月 22日

  上课时间: xx年 月 日

  一、**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赛马》

  1.准备一段***大草原举行赛马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人民赛马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赛马时的热烈场面。

  同时播放录音《赛马》

  3.师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赛马》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

  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师问:

  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师问:

  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 ?

  9.再听第二乐段。

  师问:(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是怎样演奏的?你能模仿一下吗?

  10.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课本上的五幅插图。听完后谁能把这场赛马盛会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11.复听全曲,边听边用节奏乐器、或人声表演赛马时的情景。

  三、学习歌曲

  1、用寓言故事导入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在聆听时要注意歌曲的情绪时怎样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时哪几句?

  3、放录音听范唱,模唱印象深刻的乐句。

  4、教师弹琴学生听歌曲旋律。

  5、跟随录音,看歌谱哼长唱歌谱。

  6、重点解决难点部分,老师及时给予纠正。

  7、完整的学习歌曲。

  8、学习演唱歌曲曲谱。

  9、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做伴奏。

  四、创编活动

  1.该曲调的创作要符合三个条件:

  (1)用八个音。

  (2)用 四种节奏型。

  (3)4小节长度。

  2.凡符合以上三个条件,可以让学生**创作。

  3.在学生创作后,要让学生自己唱自己创作的歌。

  4.评价后(师生共同评价),唱几首优秀的创作,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下课。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小黄帽》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

  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

  教学重难点: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 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6、小声跟跟琴唱,老师带

  7、**,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8、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复记号。

  9、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们记住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重难点: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二、新授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三、小结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2、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猜杜鹃——听杜鹃——唱杜鹃——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模仿的是什么鸟?“咕咕...咕咕”猜一猜它是谁?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杜鹃鸟的特征?(出示图片) (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吃毛虫,是益鸟。多数把卵产在别的鸟巢中。也叫杜宇、布谷或子规。 )

  (二)听杜鹃

  欣赏《顽皮的杜鹃》,感受音乐形象.

  欣赏 《顽皮的杜鹃》

  1、小杜娟飞出了森林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伴奏) 生:很快乐,轻松??

  2、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 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6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 (设计意图: 1、带着要求聆听,避免盲目性,又能熟悉歌曲。2、为下面的游戏做准备。)

  3、给每句琴声的句末填唱杜鹃的叫声:“咕咕”。

  4、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

  1、范唱导入

  范唱《顽皮的杜鹃》。

  问:杜鹃和我在干什么?这是一只怎么样的杜鹃? 生:在捉迷藏,这是一只顽皮的,可爱的,贪玩的,机灵的??杜鹃。

  2、学习歌曲

  A、按节奏读歌词。**:小杜鹃都飞到了什么地方了?

  B、学生轻声唱全曲,要求“咕咕”的地方要唱得不只欢快还要机灵,顽皮,加上跳音记号。

  C、注意学生歌唱过程中出现的音准,节拍感等细微问题,及早发现及早解决。师:我们用歌声捉迷藏,我唱你停,我停你唱,注意旋律之间有没有联系。学生唱歌词,课件唱“咕咕”。介绍顿音记号的唱法。

  D、男女生接唱。

  男生唱歌词,女生唱“咕咕”加上动作。

  (设计意图:1、学生觉得以捉迷藏的方式来唱很新鲜,有趣,于是枯燥的唱谱也变得好玩的了。2、本首乐曲的旋律多处重复,适合接唱,而且难点前面部分已经解决,所以学生唱谱子不难而且有趣。)

  3、弱起处理

  4、歌曲处理

  A、处理歌曲的前奏。 B、处理歌曲的结尾

  师:杜鹃飞到哪里去了?我们应该怎么唱?

  引导学生说出:应该渐慢,渐弱。并用歌声来表现。 C、处理歌声 (四)找杜鹃

  1、师: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6个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找一找。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美美地感受一下这首歌曲。

  2、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老师把1——6六个号码偷偷交给6个坐在位置上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号码**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

  3、师介绍游戏规则:

  a唱到“咕咕”时要停下来,仔细听听是谁在唱,把他找出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b 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都要从头开始唱。c请能正确听出来的同学把杜鹃的头饰交给唱“咕咕”的同学。

  4、开始游戏:

  情况反馈:刚开始同学们不知道去**声音,不知道去聆听,经过失败之后他们就很聪明地明白了要轻声唱,并要集中***,安静。有个别学生忘了游戏规则或故意捣乱,唱到“咕咕”没有停下来而导致全班同学都找不到声源,受到了同学的**压力,再次练习时就特别认真,特别遵守游戏规则了。

  5、请戴着头饰的“杜鹃”**表演唱。

  七、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课《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老师知道大家特别喜欢小动物,今天有个小动物也来到音乐教室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欢迎吗?你们要想知道这个小动物是谁?就让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吧。

  二、听赏音乐(打开课件1,聆听音乐)听音乐时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摇动你的身体。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听完之后,告诉大家好吗? (听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能用流畅、优美的声音表现放牧晚归的情景。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表演创作能力。

  3、通过歌曲学习,能了解掌握全音符和延长记号。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表现歌曲。

  2、教学难点:掌握全音符、延长记号。

  三、教学准备:

  图片数张、小羊标志数个、答题纸各组一张、磁带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全音符x———)

  1、客人引入:

  师: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瞧,(出示小牧童图片,并与大家打招呼)猜猜他是干什么的?

  师:小牧童听说我们小朋友很聪明,想考考咱们!小朋友,你们有信心吗?

  2、复习旧知:(出示写有各种音符的小羊图片)

  师:瞧,这些羊儿多可爱啊!咦,它们身上还有好多符号呢?小朋友你们认识吗?这儿有几个羊圈,请小朋友把同一符号的羊儿赶进一个羊圈,并给羊儿的家选择正确的名字!——小组合作完成,给正确的小组发小羊标志

  3、引出新知:(出示写有全音符的小羊图片)

  师:在小朋友的帮助下,羊儿都回到自己家了,瞧,这儿还有两只呢?它们的家在哪儿呢?你知道这个音符叫什么吗?学生讨论

  师:它叫全音符,那请小朋友想想如果四分音符唱一拍,全音符唱几拍啊?(暗示得出四拍)

  4、巩固新知:

  ⑴、出示歌谱,找一找有几个全音符,并指出。

  ⑵、唱一唱,巩固四拍的感受。⑶、连贯的逐句跟唱歌曲旋律。(为歌曲学唱作铺垫)

  二、寓教于乐

  走进草原,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1、初听音乐,体验音乐情绪

  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多**)你瞧,有白、有黑、有花的小羊都出来和我们做朋友了呢?

  你想变成一只小羊和他们一起玩耍吗?赶快带上你们的亲自做的小羊头势吧!

  身体随着音乐扭动,手上打四拍字的节奏。

  谁能说说刚才听到的这段音乐情绪怎样?速度呢?

  2、初听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小羊儿要回家》

  我们不是和他们玩的很快乐吗?它们怎么要走回家呢?回哪个家呢?

  认真听歌曲,听完告诉我答案好吗?

  3、学歌谱

  让我们先学会这首优美的歌曲,然后送小羊回家好吗?

  (1)轻声用“‘LA”跟唱

  (2)找找歌曲中有几处全音符。

  (3)解决歌曲的难点。

  (4)加上节奏念歌词。

  4、学唱歌曲

  (1)轻声唱(2)注意“延长音”,请学生说说用在歌曲后面的用处?

  三、创造表现

  1、聆听澳大利亚民歌《***》填写表格

  2、创编歌曲,进行表演。

  四、完美结课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首较慢的歌曲。学习这课需要学生气息长,所以在学歌之前要做好气息的练习,并且每句歌词旋律大,音域跳度也很大,需要分开小节学习,由慢渐快。歌曲情绪的把握还需要教师语言铺垫,生动的描述才能让学生体会歌曲意境。乐理知识学生结合原来的知识很简单就掌握,教师语言很关键。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跟着音乐走路感受进行曲特点。

  2.通过观看影片,演唱队歌,演奏出旗曲,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听不同音乐的片段,用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你心里想到什么就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播放《出旗曲》

  二、欣赏《出旗曲》

  1.介绍《出旗曲》,欣赏鼓号队演奏视频:

  2.学唱《出旗曲》旋律:

  (1)模唱《出旗曲》:

  (2)视唱歌谱:

  三、欣赏鼓号队表演,导入队歌:

  看全国鼓号队花样**赛录像,听《*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小鸟的形象。

  课前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

  1、第一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的音响?

  生:这段音乐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情景,有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

  2、第二段音乐速度有了变化,描写了小鸟们在做什么?

  生: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鸟儿们唱歌、游戏、休息……

  3、下面这段音乐令人心惊胆战,是谁来了?

  学生:是猫来了,他想吃掉小鸟。结果猫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在笼子里。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学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教室。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地喧唱歌曲。指导学生声断气连地歌唱,并准确唱好弱起拍。

  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并能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教学过程

  1导人。

  听歌曲《小小的船》“弯弯的用儿,小小的船”。学生听辨歌曲名字,并跟着轻声演唱。

  导语:《小小的船》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小船》,听一听歌中的小船指的什么?歌曲演唱的什么内容?

  2、学唱歌曲《小船》。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请你感受一下这两首歌曲有***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学生思考或讨论总结出4/4拍号的含义。

  3)再次听歌曲感受4/4拍的韵律,身体随之做微小的律动,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

  动作提示:见教材图示或音乐材料分析提供的动作。

  (2)学习歌曲《小船》的曲谱。

  1)可分两组采用接唱的方式,师生接唱或每组演唱一个乐句的接唱方式学习曲谱。

  2)在曲谱中找出你没学过的音符:认识全音符、掌握全音符时值。

  3)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解决方式:可采用示范对比法,或是教师以动作引导学生演唱准确。

  (3)学习歌曲《小船》的歌词。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2)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3)学生轻声演唱歌曲,教师及时纠正错误的演唱。

  4)学生演唱歌词。

  **: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得到父母关爱后对爸爸妈**爱的。你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这样的关心爱护你呢?你感觉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对爸爸妈**爱呢?

  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演唱歌曲?

  全体演唱、小组演唱、个别演唱、领唱与齐唱齐,互相倾听和进行评价,并再次演唱。

  3教师**:你还会唱哪些歌唱爸爸妈**歌曲,给大家唱一唱。

  4.课后小结。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程度、参与率和情感反应。

  2、能否准确而有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能否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演歌曲,感受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和*共处。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并和同学组合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在学习中感受歌曲蕴涵的深远意义。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演唱歌曲在一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师生共同配合,教师要用简单的方法和准确的范唱来带领学生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串铃、舞板、碰铃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针对歌曲里的附点节奏老师编节奏和同学们问好,让学生们在一上课的时候就接触到附点节奏的复习,之后再用歌声问好。)

  1、老师**:*的人口现在有多少?(13亿)要是这13亿人口每个人伸出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力量将会非常的强大。有句名言说“团结就是力量”。

  2、老师讲故事: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遭遇了**双双去世了,她成了一个孤儿。此时和她邻居的一位阿姨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将她收养了。外国阿姨对小女孩很好,对她就象自己的亲生女儿,小女孩生活的很幸福。可是没过多久,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小女孩身上,她生病了,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需要移植相同的骨髓才能得救。外国阿姨向我们国家发出请求帮助这位小女孩寻找骨髓。消息传出来后,人们都很热心的帮助她,很多人都申请捐助骨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与这个小姑娘相匹配的骨髓。最终,小姑娘获得了重生。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说说自己的看法。(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有一首歌里就曾经唱到(老师唱)“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人伸出一只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世界将会变的'更美丽,更团结,更和*。

  3、师出示歌题。

  二、寓教于乐:

  1、听歌曲录音,从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边听边用身体的各个部分为歌曲伴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伴奏,表扬学生的创新动作,激发更多同学的创新意识)

  2、师:让我们一起感受小朋友们的友爱之情。

  老师带大家读第一段歌词。(将附点节奏读的重一些,引起学生的注意)

  3、设问:为什么“全世界的小朋友…”老师要带大家读两遍呢?

  接下来第二段应该从哪里开始?

  引出“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师生一起复习它们表达的意义。

  4、再听录音,注意“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5、师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6、分工合作读歌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二组读第一段,三四组用身体伴奏。

  三四组读第二段,一二组用身体伴奏。

  7、老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表现自己了,我来把歌曲唱给你们听,你们也为我伴奏。

  师范唱歌曲,生拍手伴奏。

  (表面是激发了老师的表演欲望,实际是肯定学生,鼓励学生的一种做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一定会表现的更出色)

  8、学生跟着琴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学习歌曲。

  跟琴声唱两遍;带上歌词唱一唱;跟着录音唱一唱;

  9、师:大家一定有信心成为合唱团里最优秀的小演员,跟着伴奏把你们最美的声音展示出来。

  跟着伴奏唱歌曲。

  10、师生讨论歌里唱到的“白色、黑色、黄色”的手分别是你知道的哪些国家的肤种。学生回答(让学生知道现在很多国家都是在友好交往,人们的共同心愿是和*共处。)

  三、创造表现:

  1、师生分角色合作,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学生自己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

  3、请学生**表演,师生评价。

  4、全班一起表演。(满足没有**的学生的表演欲望)

  四、完美结课

  老师总结,在歌声中结束下课。

  教学反思:

  《每人伸出一只手》是人教版六册第八课《爱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演歌曲,感受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和*共处。学生自己编创动作或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教学,师生问好。首先请学生跟老师合着歌曲的旋律做律动,使学生在无形中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旋律:接着,采用两组不同的节奏问好,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第二部分:导入。采用讲故事与**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沉醉在爱的世界里。第三部分:歌曲学唱。主要通过聆听歌曲、学唱旋律、拍手游戏、分角色演唱等步骤学习歌曲,让学生边学边玩。第四部分:延伸。表演《感恩的心》并进行爱的教育。

  本节课主要本着传统、*实的教学设计思路,并通过一些小游戏的介入,活跃课堂气氛,使原本朴实无华的课堂又增添了一些生气;条理清晰,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整节课感觉比较顺畅。

  存在不足的地方:

  1、教学环节缺乏一些创新的设计

  2、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现象与音乐形象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音乐;

  2、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3、从游戏到歌曲的学习,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了解轮唱与合唱;并能用*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

  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难点:

  合唱

  一、情境导入

  回声游戏:

  1、导入:(课件:出示图片)

  猜猜画面上的女孩子在干什么?(对着山谷大声喊,叫做喊山)

  你知道喊山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产生回声)

  2、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

  ①远山回声:(出示课件)当我们对着很远的山大喊的时候,喊完就会传来回声,有时,还要过一会才会传来回声。面对翠绿起伏的大山,让我们一起来喊:“大山你好!”回声与喊声比怎么样?

  按节奏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注意喊山与回声的力度对比,强调喊山是的声音位置)

  ②近山回声:当两山相隔比较近时,我们的喊声未落,回声已经响起了。

  (出示课件)分组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

  ③听,对面山上的女孩子们在唱了,我们来做她们的回声好吗?(加入轮唱部分旋律音高,做回声练习,先做远山回声,再做近山回声,唱足全音符的时值。)

  ④看老师的柯达伊手势做和声练习。

  二、寓教于乐

  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嘹亮歌声》,(课件)说说这首歌是怎样演唱的?

  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难唱?为什么?(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而合唱是同时出现,演唱不同的旋律。

  2、教唱歌曲

  ①教师范唱

  ②根据之前聆听成果帮助学生纠正唱错之处,教师可进行带唱(特别是最后两声部的地方)

  ③完整地唱好第二声部

  ④播放范唱,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初步感受轮唱

  ⑤通过体验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加强:教师伴奏,学生巩固

  ⑥再次与范唱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3、学唱第一声部。

  ①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②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③教师伴奏,学生视唱(重点教唱最后一句,避免高低声部旋律地混淆)

  ④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4、完整体验轮唱

  ①师生合作唱轮唱

  ②在教师指挥下,全班分为两部分进行轮唱(注意进入的准确性及结束句的音准)

  ③进行纠正、、巩固: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好自己声部地同时还要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包括轮唱)的关键。

  ④完整正确地轮唱:要唱的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三、创造表现

  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

  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

  气息*稳、悠长;

  唱出乐句的感觉。

  6、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四、完美结课

  (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当我们面对连绵起伏、满眼翠绿的群山时,我们用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在悠扬、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同时音乐学科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听、唱、奏、演、舞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感知、体验、鉴赏、表现音乐的美。本课就是通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描绘的少年儿童在山谷中引吭高歌,以及山谷回声的情景。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久而久之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设计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以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为主要学习内容,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个复习部分有两个环节,学生们以明亮的声音、优美的情绪,复习了歌曲《摇船调》;然后教师将歌曲合唱部分中的和声进行,改编成练声曲。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做了发声练习、合唱训练,同时又为歌曲的学习作了铺垫,一举两得。感受部分有五个环节,其中,游戏“山谷回声”,由高低声部分别用“lu”哼唱教师用口风琴吹奏的歌曲主旋律片断,并以“回声”的形式表现。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旋律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难点。在听、辨、演环节,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并能用律动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小组尝试用律动表现,学习扣人心弦、趣味盎然,同质编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及音乐创造性思维,又给学生的合作、创造搭建*台。教师的指导更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度”。

  2、灵活运用同质和异质的编组,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在“识读乐谱”部分提出,小学中高年级要“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唱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识读乐谱的能力是逐步培养的,传统的“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方式,虽然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歌曲,但读谱能力得不到培养。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轮唱与合唱。全体学唱高声部是唱好轮唱的基础;因此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运用异质小组合作形式----在声**的带领下分组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自学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声**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巡视时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而课后留给学生的回味是长久的,短短的35分钟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才能达到“声、情、趣”的**?方法与运用的巧妙结合才会产生更佳的效果。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号手之歌》,初步感受进行曲的风格。

  2.学会用圆润、有力度的声音歌唱。

  3.教育学生要学习小号手不怕苦、刻苦学习、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首动画片的主题曲,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介绍动画片《小号手》的故事概况

  二、节奏练习

  三、学唱歌曲

  1.听了这首作品,大家有什么感受?

  2.介绍进行曲的风格,并再次感受音乐。

  3.朗读歌词。

  4.学唱第一段歌词。

  5.完整唱歌曲第一段

  6.学唱歌曲的第二段歌词,并纠正不足。

  7.学唱歌曲的第三段歌词,并纠正不足。

  8.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完整演唱歌曲,并利用各种方式巩固。

  四、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

  多**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3)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篇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各位老师,大家好!陈玉宇老师执教的《顽皮的小杜鹃》是三年级下册第二课的第一课时。这首奥地利民歌词意简练、音乐形象鲜明并充满童趣,学生很喜欢这首歌曲。

  下面,我就陈玉宇老师的教学设计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陈老师在教法和学法上,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听”“动”“唱”“演”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首先,创设出轻松快乐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听---即听赏、动---即体验、唱----即模唱、演---即歌表演这四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每个环节中都参与其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相对呆板单一的教学状态,调动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使音乐课堂“活”了起来。整堂课,我觉得陈玉宇老师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导入部分。在这里,把难点弱起小节提炼出来,针对这一难点设计节奏,参与学习的方式像路人加入队伍般全体模拍,同时教师在节奏的基础上唱出旋律,引出杜鹃鸟叫声,设计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亮点二:板书设计和课件利用有新意。利用图片、图谱、板书,以小杜鹃及主人公的语气带入歌曲,在教师范唱和学生演唱时,即直观了解歌曲结构,同时又加深了歌词记忆。

  亮点三:用“sol”和“mi”两音模拟杜鹃鸟“咕咕”的叫声,即真实又童趣。在固定音高的训练中,学生音色**,演唱方法正确,老师在此基础上加入乐理知识顿音记号的处理,既愉悦了学生又淡化了教学点,歌曲的学习层层铺垫,环节紧紧相扣,由易到难完美掌握。

  亮点四:在学生积极学习的氛围中,以惊喜的杜鹃鸟头饰把课堂气氛推向**,每个学生化身为小杜鹃来表现整首歌曲。这一环节由于教师紧张,在课程结束时才运用,成为了本节课中一个不完美的遗憾。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些不足,例如,教师引导的话语过多,知识点之间衔接的关键词不够准确,造成每个环节的进行有些拖沓。教师的语言还要更加精炼,同时也应更大胆地多设计一些贴切学生思维的律动和创编活动,摆脱枯燥的教唱课,使课堂更自主,学生更活跃,课堂更高效。

  以上是我对《顽皮的小杜鹃》这节课的一些看法,有不到之处还请各位老师点评指正,也感谢大家到我校学习交流,谢谢大家!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演歌曲,感受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和*共处。学生自己创编动作并和同学组合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在学习中感受歌曲蕴涵的深远意义。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

  教学难点

  演唱歌曲在一课时完成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师生共同配合,教师要用简单的方法和准确的范唱来带领学生演唱。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串铃、舞板、碰铃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针对歌曲里的附点节奏老师编节奏和同学们问好,让学生们在一上课的时候就接触到附点节奏的复习,之后再用歌声问好。)

  1、老师**:*的人口现在有多少?(13亿)要是这13亿人口每个人伸出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力量将会非常的强大。有句名言说“团结就是力量”。

  2、老师讲故事:有一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从小就跟着爸爸妈妈***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小女孩的爸爸妈妈在下班回家的途中遭遇了**双双去世了,她成了一个孤儿。此时和她邻居的一位阿姨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将她收养了。外国阿姨对小女孩很好,对她就象自己的亲生女儿,小女孩生活的很幸福。可是没过多久,灾难又一次降临到小女孩身上,她生病了,被诊断出患了白血病,需要移植相同的骨髓才能得救。外国阿姨向我们国家发出请求帮助这位小女孩寻找骨髓。消息传出来后,人们都很热心的帮助她,很多人都申请捐助骨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找到了与这个小姑娘相匹配的骨髓。最终,小姑娘获得了重生。

  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启发呢?说说自己的看法。(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总结:有一首歌里就曾经唱到(老师唱)“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人伸出一只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个世界将会变的'更美丽,更团结,更和*。

  3、师出示歌题。

  二、寓教于乐:

  1、听歌曲录音,从这首歌里你听到了什么?边听边用身体的各个部分为歌曲伴奏。(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伴奏,表扬学生的创新动作,激发更多同学的创新意识)

  2、师:让我们一起感受小朋友们的友爱之情。

  老师带大家读第一段歌词。(将附点节奏读的重一些,引起学生的注意)

  3、设问:为什么“全世界的小朋友…”老师要带大家读两遍呢?

  接下来第二段应该从哪里开始?

  引出“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师生一起复习它们表达的意义。

  4、再听录音,注意“反复记号”和“段落跳跃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5、师生齐读第二段歌词。

  6、分工合作读歌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一二组读第一段,三四组用身体伴奏。

  三四组读第二段,一二组用身体伴奏。

  7、老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表现自己了,我来把歌曲唱给你们听,你们也为我伴奏。

  师范唱歌曲,生拍手伴奏。

  (表面是激发了老师的表演欲望,实际是肯定学生,鼓励学生的一种做法,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一定会表现的更出色)

  8、学生跟着琴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哼唱,学习歌曲。

  跟琴声唱两遍;带上歌词唱一唱;跟着录音唱一唱;

  9、师:大家一定有信心成为合唱团里最优秀的小演员,跟着伴奏把你们最美的声音展示出来。

  跟着伴奏唱歌曲。

  10、师生讨论歌里唱到的“白色、黑色、黄色”的手分别是你知道的哪些国家的肤种。学生回答(让学生知道现在很多国家都是在友好交往,人们的共同心愿是和*共处。)

  三、创造表现:

  1、师生分角色合作,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歌曲。

  2、学生自己分角色合作表演歌曲。

  3、请学生**表演,师生评价。

  4、全班一起表演。(满足没有**的学生的表演欲望)

  四、完美结课

  老师总结,在歌声中结束下课。

  教学反思:

  《每人伸出一只手》是人教版六册第八课《爱和*》中的一首学唱歌曲。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表演歌曲,感受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心愿——团结友爱、合作友谊、和*共处。学生自己编创动作或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分四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教学,师生问好。首先请学生跟老师合着歌曲的旋律做律动,使学生在无形中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旋律:接着,采用两组不同的节奏问好,解决歌曲中的难点——附点八分音符。第二部分:导入。采用讲故事与**的形式导入课题,让学生沉醉在爱的世界里。第三部分:歌曲学唱。主要通过聆听歌曲、学唱旋律、拍手游戏、分角色演唱等步骤学习歌曲,让学生边学边玩。第四部分:延伸。表演《感恩的心》并进行爱的教育。

  本节课主要本着传统、*实的教学设计思路,并通过一些小游戏的介入,活跃课堂气氛,使原本朴实无华的课堂又增添了一些生气;条理清晰,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学生能紧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整节课感觉比较顺畅。

  存在不足的地方:

  1、教学环节缺乏一些创新的设计

  2、教师过于强调自身的教,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跟着音乐走路感受进行曲特点。

  2.通过观看影片,演唱队歌,演奏出旗曲,激发学生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听不同音乐的片段,用动作表现音乐情绪:

  教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听的时候你心里想到什么就请你用动作表现出来。

  播放《出旗曲》

  二、欣赏《出旗曲》

  1.介绍《出旗曲》,欣赏鼓号队演奏视频:

  2.学唱《出旗曲》旋律:

  (1)模唱《出旗曲》:

  (2)视唱歌谱:

  三、欣赏鼓号队表演,导入队歌:

  看全国鼓号队花样**赛录像,听《*少年先锋队队歌》。

  四、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4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

  2、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能**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3、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编创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

  4、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嗬!”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

  教学目标:

  1、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2、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3、能**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全作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有相同和不同

  教学设计:

  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为了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

  (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具体方法能: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O╳╳|O╳╳|

  跺脚╳OO|╳OO|

  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能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3.通过演唱歌曲,使学生了解祖国多民族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歌曲(《秧歌舞》动画欣赏)

  1.听音乐练习十字步。

  2.学习歌曲。(《秧歌舞》歌曲学习)

  (1)播放《秧歌舞》音频,学生听音乐旋律走十字步。

  (2)学生演唱歌曲旋律。

  (3)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按照节奏朗读歌词,感受歌词表现的热烈情绪。

  (4)演唱歌曲歌词。

  三、表现歌曲

  1.歌表演

  2.学习简单的秧歌舞。(民间秧歌舞视频欣赏)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手的动作与脚配合。

  四、课堂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爱国热情。

  2、聆听《救**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难点:

  了解感受进行曲的音乐特征

  教具学具:

  电子琴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等方式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歌曲《一个妈**女儿》,并欣赏了歌曲《红旗颂》,这节课再听一首爱**曲《救**歌》。

  1、初听歌曲《救**歌》设问: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なι交流有关**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含义。

  2、再听歌曲《救**歌》

  设问: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学生讨论,教师归纳进行曲队列歌曲特点: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

  3、在歌曲《救**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操练,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队伍前进的形象。

  4、教师小结: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在**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二、寓教于乐:

  1、初步聆听范唱《只怕不抵抗》,学生感受旋律

  2.再次聆听范唱。设问: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3.设问:歌曲是几拍子的?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谁能用动作来表达一下?

  4.学唱歌曲:

  (1)齐读歌词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如何读歌词才好听

  (2)轻声的学唱歌曲

  ①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②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③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④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⑤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⑥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并**: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3)分段处理歌曲:

  第一乐段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学生回答,学生表达,师再处理。(天真活泼)

  第二乐段表达了一种什么情绪?学生回答,学生表达,师再处理。(坚定有力,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

  这两部分的力度有什么区别?师范唱对比,让学生总结回答。

  第二乐段和第一乐段有什么关系?师范唱,学生对比回答。

  (4)有感情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三、创编音乐活动:

  1、歌表演

  根据歌曲内容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2、综合表演:请同学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表演歌曲

  四、完美结课:

  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少先队员应时刻铭记的话题,希望同学们以我们的实际行动去爱我们的祖国,去维护世界的和*,演唱歌曲《只怕不抵抗》。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采用聆听并演唱在二年级学唱过的《时刻准备着》,把学生带入**战争的年代,我用课件图片力求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战争年代的氛围中,让他们把自己本身就当作儿童团里的一员。

  在新授过程中,我遵循音乐新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模式贯穿于整个教授新歌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三遍的聆听后让学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绪,并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权,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之后,让学生采用自主式学习方式,自己来学唱歌曲,自己找难点并且大家一起解决,在歌曲难点两句“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我采用对比的方法,划拍视唱歌谱,加上四二拍的强弱感,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解决难点。把歌曲学唱会之后,我让学生通过理解歌词的意思不同来处理歌曲,并且能用歌声恰当的表达出歌曲演唱情绪。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教学目标:

  1.感受自然界的声音现象与音乐形象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音乐;

  2、通过回声游戏,以及歌曲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轮唱与合唱技能;

  3、从游戏到歌曲的学习,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了解轮唱与合唱;并能用*稳、悠长的气息,有力度对比的优美地演唱。

  教学重点:

  优美、有力度层次的轮唱与合唱

  教学难点:

  合唱

  一、情境导入

  回声游戏:

  1、导入:(课件:出示图片)

  猜猜画面上的女孩子在干什么?(对着山谷大声喊,叫做喊山)

  你知道喊山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产生回声)

  2、我们来做个回声的游戏好吗?

  ①远山回声:(出示课件)当我们对着很远的山大喊的时候,喊完就会传来回声,有时,还要过一会才会传来回声。面对翠绿起伏的大山,让我们一起来喊:“大山你好!”回声与喊声比怎么样?

  按节奏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注意喊山与回声的力度对比,强调喊山是的声音位置)

  ②近山回声:当两山相隔比较近时,我们的喊声未落,回声已经响起了。

  (出示课件)分组做喊山与回声的游戏。

  ③听,对面山上的女孩子们在唱了,我们来做她们的回声好吗?(加入轮唱部分旋律音高,做回声练习,先做远山回声,再做近山回声,唱足全音符的时值。)

  ④看老师的柯达伊手势做和声练习。

  二、寓教于乐

  学习歌曲:

  1、欣赏范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嘹亮歌声》,(课件)说说这首歌是怎样演唱的?

  这首歌什么地方比较难唱?为什么?(介绍轮唱与合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而合唱是同时出现,演唱不同的旋律。

  2、教唱歌曲

  ①教师范唱

  ②根据之前聆听成果帮助学生纠正唱错之处,教师可进行带唱(特别是最后两声部的地方)

  ③完整地唱好第二声部

  ④播放范唱,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初步感受轮唱

  ⑤通过体验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加强:教师伴奏,学生巩固

  ⑥再次与范唱合作,演唱第二声部

  3、学唱第一声部。

  ①教师范唱第一声部曲调

  ②问:大家在看谱时有没有发现,曲调有一个什么规律?每隔几小节的第一拍有一个什么休止符?

  ③教师伴奏,学生视唱(重点教唱最后一句,避免高低声部旋律地混淆)

  ④完整地唱好第一声部

  4、完整体验轮唱

  ①师生合作唱轮唱

  ②在教师指挥下,全班分为两部分进行轮唱(注意进入的准确性及结束句的音准)

  ③进行纠正、、巩固:轮唱时两个声部都要注意相互倾听,相互照顾,各人唱好自己声部地同时还要能听到另外一个声部,这是唱好二声部(包括轮唱)的关键。

  ④完整正确地轮唱:要唱的自豪,声音要明朗、悠扬,切忌喊叫

  三、创造表现

  歌曲处理:

  加快速度,用歌曲原速演唱;

  唱出声部间的力度对比;

  气息*稳、悠长;

  唱出乐句的感觉。

  6、教师指挥,学生随音乐有表现力地分部轮唱、合唱。

  四、完美结课

  (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呢?当我们面对连绵起伏、满眼翠绿的群山时,我们用语言也无法表达我们激动的心情,那么我们就可以用嘹亮的歌声来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在悠扬、嘹亮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

  教学反思:

  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同时音乐学科又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通过听、唱、奏、演、舞等多种音乐表现形式来感知、体验、鉴赏、表现音乐的美。本课就是通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体验歌曲所描绘的少年儿童在山谷中引吭高歌,以及山谷回声的情景。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音乐实践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久而久之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反思本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教学过程设计层次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本课以过初步学唱歌曲《嘹亮的歌声》为主要学习内容,共设计了四个部分;第一个复习部分有两个环节,学生们以明亮的声音、优美的情绪,复习了歌曲《摇船调》;然后教师将歌曲合唱部分中的和声进行,改编成练声曲。这个过程既让学生做了发声练习、合唱训练,同时又为歌曲的学习作了铺垫,一举两得。感受部分有五个环节,其中,游戏“山谷回声”,由高低声部分别用“lu”哼唱教师用口风琴吹奏的歌曲主旋律片断,并以“回声”的形式表现。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师生互动的能力,同时,解决了旋律中六度、七度大跳音程难点。在听、辨、演环节,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旋律中的典型节奏型,并能用律动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小组尝试用律动表现,学习扣人心弦、趣味盎然,同质编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及音乐创造性思维,又给学生的合作、创造搭建*台。教师的指导更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效度”。

  2、灵活运用同质和异质的编组,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在“识读乐谱”部分提出,小学中高年级要“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歌曲认识唱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识读乐谱的能力是逐步培养的,传统的“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的方式,虽然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歌曲,但读谱能力得不到培养。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轮唱与合唱。全体学唱高声部是唱好轮唱的基础;因此在学唱歌曲环节,教师采用“先合后分”的方法,运用异质小组合作形式----在声**的带领下分组学习,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不仅自学能力得到培养,而且声**的能力得到锻炼,教师巡视时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而课后留给学生的回味是长久的,短短的35分钟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才能达到“声、情、趣”的**?方法与运用的巧妙结合才会产生更佳的效果。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教学内容:

  唱——**民歌《对鲜花》

  听——黄梅戏《对花》

  创编活动——对花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民歌《对鲜花》,唱出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欣赏黄梅戏《对花》,初步感知戏曲的风格特点,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3、能认识并唱出附点四分音符,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一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能够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指导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以及第三、第四乐句的音高。

  教具准备:花卉图片、玫瑰花一支、装饰教室的鲜花、卡片、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起共鸣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的变化,揭示“花”的主题。

  1、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发现了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许多缤纷的鲜花,没错,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正是与“花”有关。

  2、交流

  师:春天到了,百花争奇斗艳,你们知道哪些花儿呢?请说出花名。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每种花都有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老师还想考考大家——

  什么花开在水里呢?(荷花、水仙)

  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水仙)

  什么花红满山?(山茶花、杜鹃花)

  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月季、蔷薇、玫瑰)

  3、听赏歌曲《对鲜花》

  师:下面我们来听一首歌,听听歌中是怎么回答的。

  A、播放录音《对鲜花》

  B、听完老师用有节奏的语言**,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在水│里─│生答:菱.角│开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像木│耳─│生答:凤.仙│开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红满│山─│生答:山.茶│开花儿│在水│里─│

  师问:什么呢│开花儿│满干│刺─│生答:蔷.薇│开花儿│在水│里─│

  C、出示花卉图片(凤仙、山茶),通过视觉让学生感受其外形特征。出示玫瑰花,介绍属于蔷薇科,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枝干上的小刺。

  二、新歌教学

  1、揭题

  师:刚才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民歌《对鲜花》。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2、学唱歌曲

  A、认识附点四分音符(借助卡片)

  先出示四分音符并说出名称,再介绍“附点”,认识附点四分音符。

  B、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哼唱旋律并找出歌谱中的附点四分音符。

  C、着重练习带有附点音符的乐句。

  D、分句教唱歌词,注意反复练习难点句子,比如第三乐句。

  3、介绍“对唱”的演唱形式

  师:这首歌跟我们以往学的歌曲不一样,它的歌词中多了双引号,同学们发现了没有?有几个呢?(两个)它表示什么意思?(两个人唱)

  师:对了,歌曲中一人问一人答,这样的演唱形式叫对唱,是一种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对歌。下面我们来用对唱的形式把歌词的第2、3、4段练习一遍。

  在唱好第一段的基础上,演唱歌词的其他三段。教师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歌姿势和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

  三、创编歌词

  师:我们还可以继续编歌词,比如(唱)“什么呢开花儿白有香?”(生唱着答出来:茉莉、栀子)

  学生**创编,并用对唱的形式唱出来。

  四、欣赏黄梅戏《对花》

  师:其实这种对花的形式不仅在**有,其他地方也流行,不仅民歌里有,戏曲里也非常精彩。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段黄梅戏里的《对花》,听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揭示欣赏题目,播放录音。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2.随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英国的小音乐家,你们听听他会演奏什么乐器?

  2.欣赏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动画。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学习

  1.学歌词。

  (1)老师范读一遍歌词,学生注意听重音出现在哪里。

  (2)学生再读一遍这一乐句,读出重音。

  2.学唱歌曲。

  (1)学生演唱第三乐句。

  教学要求:学生演唱这一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有弹性。

  (2)学生和老师配合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演唱第三乐句,老师演唱其他乐句。)

  (3)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第三段歌词。注意:歌声轻巧。

  3.歌曲表现。

  4.播放《我是小小音乐家》伴奏,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0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摇啊摇》

  2.歌表演《摇啊摇》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

  多**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4)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篇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放牛山歌》

  2、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放牛山歌》,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放牛山歌》,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放牛山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

  4:节奏练习:自选(结合学习作品的`节奏进行)。

  二:新课学习:

  1、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谈话:通过唱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它唱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听歌曲录音《草原上》;

  2)初听范唱 (听后学生回答)

  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师生一起表演。

  3) 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竖笛演奏《放牛山歌》旋律

  5) 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并要求学生注意歌曲演唱情绪

  6)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提醒学生注意音的长短)。

  4:简单表演歌曲《放牛山歌》

  1)边唱边即兴表演。

  2)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竖笛与打击乐器伴奏。

  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有如四夫幅精致多彩的画面,它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聆听《捉迷藏》时,边听边看图形谱,从中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进一步熟悉歌曲,通畅地唱好《摇啊摇》《小酒窝》曲调。有感情的背唱这两首歌曲,并进行即兴表演。

  4、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教学重点、难点:

  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

  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第一课时

  一、**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小兔子出场)

  生:兔子!兔: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捉迷藏》。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捉迷藏》,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没有感情!)

  兔:“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哎!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使学生体会乐曲抒情的情绪和音乐所表现的美景。

  ②通过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村人快乐的生活。

  2.行为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熟悉乐曲的主旋律,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不同的方法自学歌曲《老爷爷赶鹅》。

  ③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用优美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老爷爷赶鹅》。

  3.拓展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天鹅》和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了解不同速度的旋律所表现的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根据不同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创编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内涵。

  2.能辨别和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情绪。

  3.唱准歌曲《老爷爷赶鹅》的结束句。

  三、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由八分休止符与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切分节奏。

  四、教学准备

  音带、多**课件、VcD、道具等

  五、教材分析

  1.《天鹅》

  作者圣桑,钢琴家。作品运用了钢琴演奏的琶音勾勒出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大提琴奏出的两句变化充分的旋律,起伏较大。使人仿佛看到一只天鹅正缓缓地向这边游来。乐句最后停留在一个长音do上。在琶音的伴奏音型衬托下,力度减弱,直至消失,好像是天鹅又游向湖的远处,乐曲充满诗情画意,扣人心弦。作者在这首乐曲中不仅赞颂了美好的事物,也讴歌了纯洁、善良的品性。

  2.《老爷爷赶鹅》

  这是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情绪活泼欢快。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琅琅上口,符合儿童的学习兴趣。旋律八度内进行,前十六、后十’六节奏的运用,使歌曲的情绪更显得轻快活泼。象声词“嘎嘎、嘎嘎嘎”的出现,使歌曲的童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儿童的演唱兴致。

  六、设计思路

  本堂课通过欣赏和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乐曲《天鹅》与《老爷爷赶鹅》,用多元**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体验、领悟、设计、创造等活动中,得到反复体验,激活审美情感。

  乐曲《天鹅》是一首抒情、高雅并略带有些伤感的乐曲,无论从课堂气氛的设计还是教师语言的斟酌都显得相当重要。课的开场一改以往听音乐进教室的模式,而是由学生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等待课的开始,为欣赏乐曲营造了一个安静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能为下一阶段的听、想象作一个充分的准备。

  歌曲《老爷爷赶鹅》,情绪比较欢快、活泼,歌曲内容也较风趣。由前一部分的抒情缓慢到后一部分的活泼欢快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因此我在语速上下了些功夫,由深沉委婉的语气向活泼俏皮过渡,打破先前的静。结尾部分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感受农村人热爱生活的欢快情绪。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和课堂效果来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对这堂课语言的设计也非常严谨,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语言的艺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还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天鹅》

  1.听乐曲,要求学生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画面及演奏的乐器

  师:“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学习音乐的美好时光,今天,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乐曲,让我们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说明:在课的开始,营造一个安静的气氛,等于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静静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关注欣赏自然和艺术中的美。)

  学生欣赏乐曲,老师可以用表情或动作暗示学生表现音乐。

  2.请学生谈谈想象中的画面

  (1)师:“美妙的音乐带给大家无限的遐想,谁能来说说你想象中的画面?”

  (2)学生发言,老师可提示:“大提琴委婉低沉的音色宛如天鹅洁白美丽的身影,钢琴动感的琶音演绎出湖中潺潺的流水。”

  3.老师边介绍边出示幻灯片画面

  “同学们说得真好。音乐表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只洁白美丽的天鹅正缓缓地向我们游来。这首乐曲的曲名就叫《天鹅》,它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曲》其中的一首。”

  4.观看舞剧《天鹅湖》片断——《天鹅之死》感受乐曲的

  情绪

  师:“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天鹅优美的舞姿。*意表现天鹅的同学上来为大家展示一下。”

  (说明:通过视觉的直观,再次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

  5.小结

  (1)多美的音乐啊!谁能告诉大家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学生说后,老师出示PowerPoint:情绪:抒情速度:缓慢

  6.过渡

  师:动听的钢琴声摹仿出湖面波光粼粼的夜景,大提琴低沉委婉的旋律宛如天鹅美丽的身影,抒情优美的乐曲《天鹅》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接着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共同欣赏另一首乐曲,请听一听,它又将使我们产生怎样的一种感受。

  (二)新授歌曲《老爷爷赶鹅》

  1.听歌曲旋律,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说明:由于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对抒情、缓慢的音乐的理解,这次学生就能主动进行对比。)

  2.说说听了乐曲的感受

  学生回答乐曲的情绪,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你认为乐曲的情绪很欢快?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速度“稍快”。

  3.听范唱,了解歌曲表现的情景

  师:“想不想知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吗?请大家来听听老师的演唱。”

  (说明:情景的导入加上老师的范唱和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学生说说歌曲表现的内容

  5.自学歌曲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学习的方法,请大家**选择,并可以按照学习的方式**组合。”

  出示PowerPoint:

  a、口风琴自学歌曲旋律。

  b、自学歌谱,请一位同学弹奏钢琴。

  c、跟着复读机学唱歌曲。

  d、你喜欢的学习方式。

  6.学生自学开始老师巡视指导

  (说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课改的生生互动、同伴互助的教学理念。)

  师: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学的结果。

  (1)学生分组汇报展示学习情况,老师加以指导。

  (2)请吹奏口风琴的同学为其他小组伴奏。

  (3)复习反复记号:唱到反复记号处,老师问同学为什么这么唱,引导学生说出并复习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7.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

  (1)师:你觉得这首歌曲中哪一句特别有趣?

  (2)学生唱

  (3)师:让我们大家一起唱唱这句歌词“嘎嘎老爷爷,嘎嘎嘎;嘎嘎老爷爷嘎嘎嘎。嘎嘎嘎!”(老师用手势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8.分析并处理歌曲的感情

  老师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速度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好歌曲的演唱情绪。

  9.创编老大哥的动作,渲染学唱气氛。

  师:哪位同学能来表现老大哥是怎样用舞姿吸引老爷爷而得到一对大白鹅的?

  (说明:即兴表演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同时能对歌曲的难点进行练习,加深巩固。)

  10.引导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老爷爷赶鹅》

  师:老爷爷赶着这么多的鹅群去赶集,他的心情怎样?让我们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表现歌曲《老爷爷赶鹅》吧!

  11.师生合作表演《老爷爷赶鹅》,将课堂气氛推向**。

  师: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欢快活泼的情绪来表现美丽的农村。让老爷爷满心欢喜地赶着大白鹅回家吧!

  (说明:师生互动人人参与,以学生为本是课改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使学生体会乐曲抒情的情绪和音乐所表现的美景。

  ②通过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农村人快乐的生活。

  2.行为能力目标

  ①通过引申教学欣赏乐曲《天鹅》,熟悉乐曲的主旋律,并能用动作表现音乐形象。

  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不同的方法自学歌曲《老爷爷赶鹅》。

  ③能根据歌曲的情绪用优美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老爷爷赶鹅》。

  3.拓展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天鹅》和学唱歌曲《老爷爷赶鹅》,了解不同速度的旋律所表现的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根据不同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创编动作来表现音乐形象。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内涵。

  2.能辨别和感受不同音乐的不同情绪。

  3.唱准歌曲《老爷爷赶鹅》的结束句。

  三、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由八分休止符与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切分节奏。

  四、教学准备

  音带、多**课件、VcD、道具等

  五、教材分析

  1.《天鹅》

  作者圣桑,钢琴家。作品运用了钢琴演奏的琶音勾勒出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大提琴奏出的两句变化充分的旋律,起伏较大。使人仿佛看到一只天鹅正缓缓地向这边游来。乐句最后停留在一个长音do上。在琶音的伴奏音型衬托下,力度减弱,直至消失,好像是天鹅又游向湖的远处,乐曲充满诗情画意,扣人心弦。作者在这首乐曲中不仅赞颂了美好的事物,也讴歌了纯洁、善良的品性。

  2.《老爷爷赶鹅》

  这是一首罗马尼亚儿童歌曲,情绪活泼欢快。歌词采用叙事体呈现,讲述了老爷爷赶鹅进城的一个小故事,琅琅上口,符合儿童的学习兴趣。旋律八度内进行,前十六、后十’六节奏的运用,使歌曲的情绪更显得轻快活泼。象声词“嘎嘎、嘎嘎嘎”的出现,使歌曲的童趣性体现得淋漓尽致,更增添了儿童的演唱兴致。

  六、设计思路

  本堂课通过欣赏和学唱两首不同风格的乐曲《天鹅》与《老爷爷赶鹅》,用多元**让学生在各种实践、体验、领悟、设计、创造等活动中,得到反复体验,激活审美情感。

  乐曲《天鹅》是一首抒情、高雅并略带有些伤感的乐曲,无论从课堂气氛的设计还是教师语言的斟酌都显得相当重要。课的开场一改以往听音乐进教室的模式,而是由学生静静地坐在位置上等待课的开始,为欣赏乐曲营造了一个安静良好的氛围。这样学生能为下一阶段的听、想象作一个充分的准备。

  歌曲《老爷爷赶鹅》,情绪比较欢快、活泼,歌曲内容也较风趣。由前一部分的抒情缓慢到后一部分的活泼欢快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因此我在语速上下了些功夫,由深沉委婉的语气向活泼俏皮过渡,打破先前的静。结尾部分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感受农村人热爱生活的欢快情绪。教师的语言对于学生和课堂效果来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我对这堂课语言的设计也非常严谨,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语言的艺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还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七、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天鹅》

  1.听乐曲,要求学生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画面及演奏的乐器

  师:“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学习音乐的美好时光,今天,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首乐曲,让我们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说明:在课的开始,营造一个安静的气氛,等于给学生创造一个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能静静地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关注欣赏自然和艺术中的美。)

  学生欣赏乐曲,老师可以用表情或动作暗示学生表现音乐。

  2.请学生谈谈想象中的画面

  (1)师:“美妙的音乐带

给大家无限的遐想,谁能来说说你想象中的画面?”

  (2)学生发言,老师可提示:“大提琴委婉低沉的音色宛如天鹅洁白美丽的身影,钢琴动感的琶音演绎出湖中潺潺的流水。”

  3.老师边介绍边出示幻灯片画面

  “同学们说得真好。音乐表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只洁白美丽的天鹅正缓缓地向我们游来。这首乐曲的曲名就叫《天鹅》,它是由法国作曲家圣桑创作的《动物狂欢曲》其中的一首。”

  4.观看舞剧《天鹅湖》片断——《天鹅之死》感受乐曲的

  情绪

  师:“接下来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天鹅优美的舞姿。*意表现天鹅的同学上来

为大家展示一下。”

  (说明:通过视觉的直观,再次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

  5.

小结

  (1)多美的音乐啊!谁能告诉大家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学生说后,老师出示PowerPoint:情绪:抒情速度:缓慢

  6.过渡

  师:动听的钢琴声摹仿出湖面波光粼粼的夜景,大提琴低沉委婉的旋律宛如天鹅美丽的身影,抒情优美的乐曲《天鹅》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接着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共同欣赏另一首乐曲,请听一听,它又将使我们产生怎样的一种感受。

  (二)新授歌曲《老爷爷赶鹅》

  1.听歌曲旋律,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说明:由于在欣赏教学中学生已经有了对抒情、缓慢的音乐的理解,这次学生就能主动进行对比。)

  2.说说听了乐曲的感受

  学生回答乐曲的情绪,老师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你认为乐曲的情绪很欢快?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速度“稍快”。

  3.听范唱,了解歌曲表现的情景

  师:“想不想知道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吗?请大家来听听老师的演唱。”

  (说明:情景的导入加上老师的范唱和表演,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4.学生说说歌曲表现的内容

  5.自学歌曲

  师:“今天老师

为大家

提供了一些学习的方法,请大家**选择,并可以按照学习的方式**组合。”

  出示PowerPoint:a、口风琴自学歌曲旋律。b、自学歌谱,请一位同学弹奏钢琴。c、跟着复读机学唱歌曲。d、你喜欢的学习方式。

  6.学生自学开始老师巡视指导

  (说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了课改的生生互动、同伴互助的教学理念。)

  师: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学的结果。

  (1)学生分组汇报展示学习情况,老师加以指导。

  (2)请吹奏口风琴的同学为其他小组伴奏。

  (3)复习反复记号:唱到反复记号处,老师问同学为什么这么唱,引导学生说出并复习反复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7.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难点,老师进行指导

  (1)师:你觉得这首歌曲中哪一句特别有趣?

  (2)学生唱

  (3)师:让我们大家一起唱唱这句歌词“嘎嘎老爷爷,嘎嘎嘎;嘎嘎老爷爷嘎嘎嘎。嘎嘎嘎!”(老师用手势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8.分析并处理歌曲的感情

  老师让学生用两种不同的速度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掌握好歌曲的演唱情绪。

  9.创编老大哥的动作,渲染学唱气氛。

  师:哪位同学能来表现老大哥是怎样用舞姿吸引老爷爷而得到一对大白鹅的?

  (说明:即兴表演渲染了课堂的气氛,同时能对歌曲的难点进行练习,加深巩固。)

  10.引导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老爷爷赶鹅》

  师:老爷爷赶着这么多的鹅群去赶集,他的心情怎样?让我们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表现歌曲《老爷爷赶鹅》吧!

  11.师生合作表演《老爷爷赶鹅》,将课堂气氛推向**。

  师:让我们一起用优美的歌声、欢快活泼的情绪来表现美丽的农村。让老爷爷满心欢喜地赶着大白鹅回家吧!

  (说明:师生互动人人参与,以学生为本是课改教学理念的充分体现。)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5

  (1)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不同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通过模拟“大钟”和“小钟”的声音来掌握二声部音高。

  3、能用准确的节奏、正确的换气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钟声叮叮当》,表现美妙的“钟声”音乐。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和表现“大钟”和“小钟”的声音[…s

  教学难点:

  **准确的演唱二声部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境导入,弓I入课题

  师:很高兴今天能与三年(2)班的同学们认识,老师现在要让你们猜一猜,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呢?(钟声)

  1、课件播放钟声(当)

  师:今天老师带了各种各样的钟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课件出示钟声图片及播放各种钟声。

  师:谁能来唱唱你听到的钟声呢?

  **:①师:你能模拟钟摆的声音吗?谁能来模仿一下。“当”

  ②生活中我们听到的钟声是长音还是短音?

  你还能用什么声音来模仿钟声“叮”

  ③请同学仔细听老师的琴声,用老师给的音高来模仿钟声(1和5)

  ④是不是所有的钟声发出的声音音高都是相同的吗?从音的高低来考虑,是大钟的声音低还是小钟的声音低?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感受**民歌歌伴舞的音乐特色及浓厚的生活情趣。并能随音乐用歌声与动作表现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认真倾听歌曲并观看表演,理解歌词内容,并利用连线游戏和表演动作帮助记忆歌词。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视频《蜗牛与黄鹂鸟》。

  2.课件:“福台”地图一张;**景点幻灯片;大张白纸一张。

  3.幼儿人手一张迷宫图,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认识**。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你们看看认识吗?(*地图)

  在这张*地图上,有我们美丽的福建,你们知道在哪吗?在福建的对面有一个岛屿,叫(**岛)。

  福建和**离的很近,谁去过**?听说过**?

  **有哪些好看的景点,有好吃的小吃呢?(乌龙茶、日月潭)

  --播放多**课件。

  为什么叫日月潭。

  二、欣赏歌曲

  1.欣赏《蜗牛和黄鹂鸟》

  有谁听过**小朋友唱歌呢?或者听过**的民歌?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小朋友唱的歌,**小朋友用一首很好听的歌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

  -----歌曲播放第一遍。

  这首歌说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呢?

  蜗牛和黄鹂鸟在哪呢?

  蜗牛和黄鹂鸟直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歌曲播放第二遍。

  现在谁听出来了,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2.欣赏《蜗牛和黄鹂鸟》,并将歌曲中的故事体现在图画中,了解**语言的特点。

  现在老师再给你们听一遍,这次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老师把这个故事用画笔画出来,等歌曲唱歌,故事就画完了。

  ----歌曲播放第三遍,老师根据歌曲画图。

  来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是怎么讲歌曲带到这幅图画里的。

  房子有一扇**门,门前有一颗葡萄树,歌曲中是怎么唱的呢?

  有谁知道为什么门前一个葡萄树要唱成阿门,阿前。

  因为**人跟我们厦门人说话很像,他们在说话的时候很喜欢说一个阿字,阿公,阿爸,在这首歌里用到了很多阿字,阿这个字在歌中让这首歌听起来很有节奏,很好听。

  有阿的地方贴上一个小嘴,看看这个故事中一共有多少阿字。

  现在拿出我们的小手,和我一起找找,音乐中的故事藏在这幅图的什么地方,歌词唱到哪小手就指到哪。用小手当鼓槌,前奏的时候敲起来。

  -----歌曲播放第四遍。根据歌曲去图画里找对应的事物。

  3.欣赏歌曲,并在迷宫图中找出故事中提到的事物。

  我还把这个藏在了一个小迷宫图里,先用眼睛看看图上有什么,看看音乐里的故事在这幅迷宫图的什么地方。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找图片。

  -----歌曲播放第五遍,根据歌词去迷宫图里找对应的事物。

  刚才我们是听音乐找图片,现在我们通过听音乐走迷宫。

  根据老师的要求听音乐走迷宫,一句歌词走一步。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歌曲走迷宫。

  三、观看视频,学习歌曲的舞蹈动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请小朋友看着视频对照你的迷宫图,都走对了吗?

  -----播放动画视频。

  刚才我们听了**小朋友唱的歌,也知道了蜗牛和黄鹂鸟故事的顺序,看看你走对了吗?

  2.今天我还带来了一段视频,你们想知道**的哥哥是怎么表演蜗牛和黄鹂鸟的吗?

  -----播放舞蹈视频。

  **的哥哥用什么乐器来表演这个故事呢?你们最喜欢哥哥们的什么动作呢?

  我们再来看一遍视频,看看**的哥哥有哪些动作。

  -----播放舞蹈视频,学习动作。注意观察舞蹈动作有哪些是重复的。

  -----歌曲播放第五遍,听着歌曲表演舞蹈动作。

  3.今天我们听了**小朋友唱的歌,还看了**哥哥的视频,还用找规律的办法学习了哥哥的动作,今天我还请了我的好朋友来给小朋友们表演另一种动作的《蜗牛和黄鹂鸟》,请大家一起欣赏,跟着学习。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7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酒窝》

  2、表演歌曲《小酒窝》

  3、欣赏乐曲《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三、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酒窝》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器乐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

  二:新课学习:

  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2、听录音(学生交流,可动可唱)

  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随音乐拍手感觉)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1)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 (部分学生演奏乐器、部分学生模唱;轮换进行)。

  用LU哼唱:重点: 3 1 0 6│3 0 │5 3 0 5 │6 0│

  5、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左边 0 一│个 0 │右边 0 一 │个 0 │读准八分休止处)

  6、 录音,轻声跟唱。

  7、教师范唱(学生边轻声随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

  9、 轻声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0、 分组排练表演唱。

  11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 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感觉象即可)幻灯出示歌词

  3、 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 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 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6、 编创与活动

  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也可用竖笛参与演奏。

  7、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我们多么幸福》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结合法学习,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演唱山歌《放牛山歌》。

  2、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曲调和歌词。

  3、体验四川方言“哟啥、哟喂”、“哥儿啰喂”等衬词在歌曲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4、了解山歌的几种演唱形式。

  5、对歌曲进行创编成旋律悠长,节奏**的形式。

  教学重点:

  1、能用高亢、嘹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注意四川地方方言与语气的味道,掌握山歌的风格。

  难点:

  1、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时值的把握

  2、音乐创编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山歌,让学生找出歌曲中歌词的特点。如歌词中的“罗儿、朗朗采光采、朗罗”等衬词。解释衬词的作用:它一般多用于山歌、小调、劳动号子中,用上衬词,可以抒发人的情绪、协调劳动时的节奏、烘托气氛。刚才这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人们在砍柴时唱的山歌。人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心情是怎样的呢?(高兴的)对,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我们的手创造出来的。

  下次的劳动课,我们可要积极的劳动,因为劳动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好!

  二、新课

  1、初听、发声练习

  2、打开畅言资源,初听《放牛山歌》旋律(伴奏)。生随老师律动。

  师:那这些动作都是跟什么有关系啊?抽生答。

  师:跟农村劳动有关系。虽然现在是冬天了,但是春天和现在不一样,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的农村,好不好?

  师一边讲解,一边粘贴一些图片(太阳、牧童、牛儿、花朵、青草)同学们看一看,多美啊!其实小牧童啊一边走一边唱着歌儿呢!你们听听是什么歌儿?

  师弹琴唱:哥儿罗喂,哥儿罗喂。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唱。(半度上行、下行)师:(指黑板)春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这让老师想起一首儿歌:太阳出来照北岩,赶着牛儿上山来,背上背个大背篼,又放牛儿又捡柴。太阳伯伯西山落,牛儿吃得肥又壮,背上背篼挑担柴赶着牛儿回村庄。同学们,其实沈老师念的这首儿歌和我们刚才的律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做《放牛山歌》。师板书:放牛山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

  2、复听歌曲并认识四川盘子抽生说说歌曲与沈老师念的儿歌有什么区别。(有哟,啥什么的)师课件出示歌词(注:衬词,衬句用红颜色的字标出):这些红颜色的字就是刚上课时老师说的衬词、衬句。师用四川话唱一遍(畅言伴奏)**:沈老师唱的和刚刚一体机上唱的有什么区别?生:不是普通话。师:说得真好。沈老师唱的是四川话。这是一首四川儿歌。它属于四川民歌中的一种,它的字句很精练,节奏很短小。这首歌当中有些字音有了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解说村cen、啥sei、哥guo、岩ai这四个字在字音上的变化。师带生读)师:下面沈老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师带生读整首儿歌师:其实四川的民族民间的音乐里更是丰富多彩。今天,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很民族民间的,

  在四川曲艺里经常用到伴奏乐器,(出示四川盘子)这叫四川盘子。我们看一看,用两个指头夹住盘子的底部,小指翘起来。(师演示)

  3师生一起手持盘子,敲打节奏读歌词。(一、二、三、四,太阳出来哟喂)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看看是左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还是右边的三小组同学读得好。左边的同学读前半句,右边的读后半句(左边:太阳出来哟喂,右边:照北哟岩,左边:赶着那个牛儿啥,右边;上山来)

  3、跟琴学唱歌曲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课件出示乐谱:

  (1)跟节奏再念一遍歌词,想想小牧童都做了什么?这样容易记住歌词。

  (2)跟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歌曲。提出要求:背挺直,脸上带着笑容。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3)教唱一遍,生再齐唱一遍。

  对唱。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师:太阳出来了,山坡上长满了青草,牧童赶着他心爱的牛儿,你们说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啊?(高兴)那同学们得唱出这高兴的心情啊。好,下面请同学们用高兴的'心情再对唱一遍。

  三、创编活动同学们,下面老师想把这首歌唱给同学们听一听。不带伴奏的哦!请你们听一听,我唱的和同学们唱的有什么不同。师唱第一段(山歌风味)抽生说:前面慢,后面快。师:同学们说是不是啊。这首歌曲就是带了那么点儿山歌的味道,

  山歌是人们在山野里劳动时歌唱的曲子,它的节奏很**,旋律很悠长。又因为山歌是在户外演唱的,所以它的声音特点是很高亢的,很明亮的,只有这样,它的声音才会在山间传得很远。下面,我们就把它改成山歌形式。老师就不伴奏了,看着老师的手。

  师指挥,生唱(前四句即可)一遍。师:下面我呀把同学们分成两部分,假设这是山谷,左右两边都是两座大山。周末了,同学们作业都做完了,太阳出来了,山这边的小伙伴要找山那边的小伙伴一起放牛,怎么办?(喊)怎么喊?(如: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左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哎,太阳出来啰,上山啰)那山这边的小伙伴怎么办?(如:哦,来4啰)右边的小伙伴一起喊(哦,来啰)。师:在山上放完牛,捡好了柴,太阳也要下山了,孩子们是不是该赶着牛儿回家了。那你们说最后一句,孩子们的声音怎样啊?在强弱上有什么变化?(弱一点)那我们试一试。连唱三遍,声音音量越来越小。师:接下来,我们把刚刚喊小伙伴的,加上我们改编过的,加上结尾的一起完整的来一遍。

  师:牧童越来越远了,回家了。今天我们学唱了放牛山歌,并且创造性的表演了歌曲。同时,咱们在一起充分的感受到了有四川风味的山歌韵味儿,其实在我们*大家庭中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都很有特色,以后有机会老师再跟小朋友们一起来学学祖国各地的民歌!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了。

  四、师生再见

  教学反思:

  《放牛山歌》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放牧里的一首农村题材的歌曲。在教学中,我用《太阳出来喜洋洋》导入新课,知道衬词的作用,并进行劳动思想教育。再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农村美,提高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因为这是一首四川儿歌,所以在教学中,我先带同学们用四川话有节奏的朗读儿歌歌词,为后面的四川方言演唱歌曲做好铺垫,再用民族乐器四川盘子为歌曲伴奏,吸引学生的***,学唱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采用了:先念后唱,听唱结合,跟唱,对唱,一领众合等方法进行歌唱教学。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9

  教学内容:

  歌表演《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学跳集体舞,并在学跳集体舞中学会合作。

  3、活泼有序的表演演唱。

  教学过程:

  1、创编练习:请同学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教师和同学评价。

  2、复习歌曲《在祖国怀抱里》:教师伴奏,请同学齐唱、独唱。教师和同学评价。

  3、感受情绪:请同学感受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欢快的情绪。

  4、感受民族风格:请同学听辨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与哪个****的音乐风格相同?

  5、感受歌曲节拍:一边听,一边拍手。

  二、学习歌曲

  1、师范唱

  2、学生跟琴用lu哼唱

  3、师教唱

  4、齐唱

  5、习*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提示学生要互相配合,做到活泼而有序。

  6、歌表演:一边听歌曲,一边表演。

  三、、自我评价:

  四、教学反思:学会跳集体舞。这样的课可以带学生到室外去上。如在教室上,可以让学生观看更多的*尔族歌舞片段,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录像了解更多的*尔族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兴趣。要让学生有种想去新疆旅游的欲望,这样,民族情感、爱国**教育都将会渗透。

  第三单元地球我们共同的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教学目标:这是一节以声乐教学为主的综合课。通过学生们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的运用轮唱的方式有感情的完整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生在歌曲《美丽的黄昏》的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可**: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它是几拍子的歌曲?

  二、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1)解决歌曲旋律难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弹琴),出是卡片唱准下面的音。 123143321

  (2)解决轮唱难点

  (3)学唱歌曲《美丽的黄昏》的曲谱:

  可采取个人学习或小组学习的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及三拍子的韵律感。

  (4)学习歌词

  教师可**: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想用什么样的歌声演唱?

  (5)学习轮唱

  教师解释轮唱的含义,并作示范。

  教师可根据学生能力分步骤进行:二部轮唱、三步轮唱。

  3、器乐练习:

  讲学唱的歌曲用打击乐器与他人合作演奏。

  教学反思:能正确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0

  教学内容:

  学习歌曲《放马山歌》 ;音乐知识:延长音。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放马山歌》。

  2.歌表演《放马山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请同学们看看书上的插图,说一说图上有哪些****小朋友。

  2.你还知道那些****?

  二、范唱

  1.教师范唱:

  教师简介这些****生活的地区及音乐风格(学生知道也可请同学们自己介绍)

  2.录音范唱:请同学们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提示歌曲演唱顺序。

  2.教师反复播放范唱录音(2-3遍),让学生用听唱法学习歌曲。3、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3.提示八分休止符的“演唱”。

  四、启发学生有感情、有语气的演唱歌曲。

  五、启发学生创遍动作表现歌曲。

  六、音乐知识:延长音。

  七、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5)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3篇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1

  第一课时

  一、以唱引读,激起兴趣

  1.会唱歌吗?你知道有哪些唱歌的形式?

  (板书:齐唱──独唱──轮唱──合唱──伴唱──快唱)

  用抢答的形式了解唱歌的形式:

  请听题:

  以下六种唱法分别是什么唱?

  ①大家一齐开始,速度一致,一齐结束。

  ②一个人放开声音唱。

  ③分两三批,一批先唱,两拍后第二批唱,再两拍后第三批唱。

  ④一个人唱得比较响,其他人声音放得比较轻。

  ⑤有些地方大家一齐唱,有些地方部分人唱。

  ⑥唱的速度很快很快。

  2.其实读书也一样,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板书:读)

  (板书:画杨桃)

  3.用实物或图片介绍杨桃。

  设计意图:朗读不仅仅是理解课文的一种**,各种不同方式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而唱歌正好与语文朗读有许多共同之处,各种不同唱法可以给朗读作借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养成给自然段画序号的习惯。请给课文每小节画上序号。

  2.主伴读全文。(几位朗读能力棒的学生为“主”,其他同学为“伴”。)

  3.课文中有几个词特别难读难记,你们认为是哪几个呢?

  ①辨析生字:

  叮嘱(右下易错)

  教诲(辨认“诲”和“悔”的音和形)

  ②学习生词: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

  ③多音字:教我画画、倒不如、角度、相似。

  设计意图:开始接触课文,把朗读实践的好机会留给学生,不以教师的范读来替代。同时结合学习生字词,这是一种具有实效性的安排。

  三、速读比赛(贯口读)

  1.试讲:课文讲一件什么事?(画杨桃,我实事求是画,画成了“五角星”,同学们嘲笑我,老师教育了我们。)

  2.画杨桃是哪一部分?(“有一次学校上图画课……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比赛快读(贯口读)。

  3.这一段,我们可以用两个词来说明“我”画画的态度。(板书:我的画──认认真真,老老实实)

  设计意图“:贯口”,是表演的一种艺术技巧,是演员以很快的速度歌唱、背诵唱词或连续叙述许多事情,一般在不换气或不明显换气的情况下进行。朗读要训练学生的口齿伶俐清晰,贯口读是一种好形式,而且极具竞技性。

  四、演读课文,引起思考

  过渡:正因为父亲说得很有道理,我才听从了父亲的教诲──认认真真、老老实实地画。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有几个同学看见了,却哈哈大笑起来。)

  1.分配角色,演读课文。指名一朗读较好的同学作“我”读课文的介绍性语言。老师做“老师”,其他同学**作另外角色,并自选文中的台词和各种笑。注意文中规定的动作神态都要表现出来。

  2.角色交换再演读。教师作“我”,一学生做老师,其他学生可以选课文提供的台词,更可以自己创作相应的台词。

  设计意图:表演读是学生“喜闻乐动”的好形式,又是潜移默化理解词句意思的好途径。通过两次演读,两次情境再现,学生对各种对象的表现有了真切的感受。

  五、课内作业

  1.选词填空:严肃、严格,教诲、教育。

  2.积少成多:写带有“看“”想”意思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语态想象(填空读)

  1.引入:议论画画是哪一部分?这些话大部分没有交待谁说的,如,“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到底是谁问的?请说理由。(从后面老师的话语可以看出,老师是不会这样问的,肯定是学生问的,而且是无疑而问,带有嘲笑的味道。)

  2.区分角色。后面这些对话又是谁说的呢?(在对话的后面注明角色。)

  3.语态想象。这篇课文的对话很有特点,既没有交代说话人,更没有描写说话人的动作神态,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景,说话人是怎样的动作神态。请继续在话语后面注明神态动作的词语。例:

  “杨桃是这个样子的吗?”(有个学生怪声怪气地问。)

  “倒不如说是五角星吧?”(有个学生取笑说。)

  4.领悟写法。写人物的对话有多种方法,省略说话的对象和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有时效果会更好。但有个前提:读者不会误解。因此,还可以用分行排列的形式来区分。

  设计意图:省略说话的对象和说话时的动作神态,是本文写法上的一个重要特点。以上安排,一方面是领会课文意思的需要,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的多元想象,同时为学习写人物的对话打一个基础。

  二、主旨领会(背诵读)

  在议论杨桃画得像不像的过程中,老师的神情态度值得我们注意。

  1.重点解读“严肃”“半晌”:想象一下,老师为什么神情严肃?在这“半晌”沉默的时间里,老师心里会有些什么想法?(对随意嘲笑别人的孩子的不满;要想办法教育孩子;知道这些同学没从“我”这个角度来看杨桃……)。

  2.理解老师说的那段话。老师的神情有了怎样的变化?这段话中你觉得最重要的是哪句话?(“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板书:老师的教诲──是什么样,画成什么样

  3.朗读、背诵这段话。

  4.主旨领会:老师是个善于用小事来教育学生的人,还有谁也是这样的人,他是怎样说的?(齐读第一段。)

  板书:爸爸的叮嘱──是什么样,画成什么样

  5.加深印象。齐读最后一段话,理解“教诲“”受用”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话与父亲的话的对比出现,运用背诵的**,让学生明白话中重要语句的教育意义,感知课文前后呼应的特点。

  三、多元拓展,深化意义

  1.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请交流。

  (学生可能会从以下方面交流:①词语意思;②课文写法;③教育意义。)

  2.道具迁移。当有学生交流到画画要“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时,顺势迁移,用茶杯、眼镜、手指等作为道具,画成特别角度的简笔画让学生猜,然后实物观察。

  3.学生交流的教育意义可能还有:①不要自以为是;②凡事要亲自动手才能获得真知;③小事中也有做人的道理。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应该成为第二课时的一个**。交流读懂了什么,没有限制,可激发学生的独特体验;超越常规的由画猜物,学生会倍感兴趣。经历这一过程,学生对课文的教育意义有了更深的感悟。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2

  (一)读题导入。

  1.齐读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一句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完整。

  例

  (1)“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

  (2)“我”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把它画成了五角形。

  (3)“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师的肯定。

  3.**引入

  “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学们大笑,老师没有批评,反而肯定了“我”画的是对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仔细阅读课文,弄清其中的奥妙。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指名让三位同学分三部分朗读课文。

  (1)第1自然段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数第2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什么是教诲?什么叫受用?

  (2)老师讲的是什么话?父亲讲的又是什么话?

  (3)指名回答后,引导**:为什么老师和父亲教诲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读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2)这是谁在什么时候对“我”说的话?

  (这句话是父亲在“我”读小学四年级初学画画时,经常叮嘱“我”的话。)

  (3)经常“叮嘱”是什么意思?

  (“叮嘱”是再三嘱咐的意思。经常叮嘱说明父亲不止一次地这样教导“我”。)

  (4)指名读句子。

  (5)“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画走了样?”

  (“想当然”是凭主观想象,认为事情应该是这样。“画走了样”是指画出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实物不一样。”)

  (6)父亲为什么告诉“我”不要“想当然”?

  (父亲告诉“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否则就会把东西“画走了样”,失去了原物的本来面目。)

  (7)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父亲这番话的意思。

  4.让学生自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想图画课上“我”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画成这个样子?

  (1)让学生依照课文内容回答。

  (图画课上“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个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指名读句子后,讨论:为什么图画课上作者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呢?

  (因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所以“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时看到的样子。)

  (4)作者为什么没有按照他*时看到的杨桃的样子画?

  让学生联系上文父亲的叮嘱,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从小父亲就教育“我”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所以“我”认

  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5)看了“我”的画,同学们有什么反映?老师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同学们哈哈大笑,老师先到“我”的座位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让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

  位上观察,最后和颜悦色地讲明道理。

  (6)老师是怎么说的?指读这段话。

  (7)让学生想一想这段话共有几句?

  (8)让五位同学分别读句子,说句意。

  (9)让学生默读这段话用“‖”号给这段话分层。

  (10)讨论:这段话可以分为几层?(分两层)

  第一层(1~2句):用具体事例说明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

  第二层(3~4句):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别人,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11)这两层之间是什么关系?(因果关系)

  (12)老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不要随便讥笑或否定别人,要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老师在这样做,这样说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师神态的词语。

  审视 严肃 和颜悦色什么是审视?老师审视之后表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

  (审视是仔细周密地查看,说明老师看得很认真。看后他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别人却说“不像”。这

  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变得严肃了。经过“半晌”认真思考,老师和颜悦色地对学生进行了教育。)

  (三)回顾全文,联系实际。

  谈话引导: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读了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让学生联系实际谈收获。

  (四)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父亲教诲 叮嘱

  28画杨桃 审视

  老师启发 严肃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悦色

  相信

三年级下册《画杨桃》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学习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杨桃实物;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导入新课

  1、师出示杨桃实物,并请学生读“资料袋”。

  2、师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画杨桃》这篇课文,看看课文中的我从画杨桃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轻声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出示小黑板,认读生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记生字):

  叮嘱、想当然、前排、靠边、一幅画、审视、严肃、半晌、和颜悦色、熟悉、教诲

  指名读,正音:“嘱”读zhǔ,不要读成shǔ;“审”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肃”是*舌音;“晌”读shǎng,不要读成xiǎng

  三、自读自悟,汇报交流

  1、默读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样做怎样说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交流课文内容: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提出自己的疑问(简单问题当堂解决,解决不了留待进一步读书解决。)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几段具体写了画杨桃的事。(边读边用笔做记号)

  2、练习朗读2——18段。

  指导朗读要点:

  (1)我”是怎样画杨桃的?“我”认为画得怎样?

  抓住重点句:“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体会“我”的一丝不苟。

  (2)通过对比体会人物心情,把握准感情:

  ①同学们看到“我”画的杨桃时认为画得怎样?态度是怎样的?老师的态度又是怎样?

  (找出老师的动作,分角色朗读,老师、同学们的对话,体现两者态度的不同。)

  ②当老师让学生坐到“我”的座位观察后,学生的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一次老师问“画像不像杨桃”时,同学们嘲笑的语气;第二次老师问“杨桃像不像*时看到的杨桃”,同学支支吾吾的语气。(对比体会读好这部分内容)

  抓住“和颜悦色”一词,指导老师耐心和诚恳地批评这部分。

  二、升华领悟:

  1、出示父亲和老师的两段话,

  ①朗读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明白“教诲”的意思吗?

  通过反复读,学生能体会出父亲和老师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②再读,老师的话哪几句和父亲的不相似,是什么意思?(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③师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角度去贯彻,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2、背诵老师讲的一段话。

  3、齐读,交流体会:读后想到了什么?可引导联系《题西林壁》一诗、《画鸡蛋》一文,进一步理解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有不同结果的道理。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6)

——湘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篇

湘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1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二、欣赏乐曲《春》

  教学目标

  一、能用优美动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来了》,表达对美妙景色的赞美,通过歌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了解曲式结构知识,能用动作和图形表现歌曲的曲式结构。

  三、听赏乐曲,指导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四、进行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教育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学唱两首关于春天的歌曲,欣赏两首以“春”为主题的乐曲,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春天美好的景色、万物复苏的景象,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能善于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春天来了》是一首德国民谣,歌曲旋律优美动听,它描绘了春天小鸟歌唱、百鸟**,小朋友们在田野上游戏歌唱的热闹场景。歌曲为aba三个单乐句组成。教材中运用了听、唱、动、画、敲等教学**,使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掌握知识。

  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课件、电脑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1、教师语言导入课题,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听完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歌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2、学唱歌曲。(1)附点四分音符的练习。(2)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演唱时师提醒学生注意唱歌时的歌唱心理与状态。初唱时借助这四个音的手号位置来帮助演唱。引导学生跳音要唱得轻巧有弹性。)

  3、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c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1)你听了歌曲的前奏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2)“这些相同与不同的乐句在你听、唱后有什么感受?请你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分析完毕后师进行总结评价,对学生的分析,师对学生鉴赏音乐的参与作出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多动脑筋。

  三、拓展(环保):

  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思考自己将如何用实

  际行动来爱护大自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春天来了》旋律

  1、播放课件,学生安静地欣赏,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

  2、学生复习旋律。

  三、学习歌曲《春天来了》歌词

  1、播放课件, 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2、分析歌曲的特点,引出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及旋律的特点,歌曲的旋律是比较明显的aba三个单乐句结构,请学生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三个单乐句的相同与不同。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3、学生跟范唱练习。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学会歌曲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

  5、感受歌曲 、理解歌曲。

  师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美丽的景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歌唱春天,歌唱大自然。

  6、分组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并说出优缺点。

  7、个别学生表演唱,其他学生评价,说出优缺点。

  四、鼓励学生在唱歌曲时,进行舞蹈的创编,可以个人的表演也可小组表演。

  五、课后拓展(环保):画出心目中的春天。每个人对春天都有不同的感受,请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用语言说出对春天的感受。(引导学生讲述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怎样保护大自然。)

湘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

  教学内容:

  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教科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材分析:

  彝族——是云南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他们****、聪明、智慧。他们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风俗民居、迷人的歌舞、神话传说深深吸引学生们,本课让学生初步了解云南彝族生活的民情、民俗等特点,欣赏彝族民间服饰——多褶长裙,学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通过学唱歌曲表现欢快的情绪,热情洋溢地赞美了彝族儿童的幸福生活。

  教学设计意图: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好奇,好动,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利用多**教学设备,游戏比赛等从视、听等多个角度,给学生一个丰富、直观、形象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力求达到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快乐地掌握歌曲的知识点──节奏 和 的练习,并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在学唱歌曲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团结合作能力和音乐创新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搜集教学需要的详实的材料,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家庭的思想感情;通过听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彝族音乐的特点,用身体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

  教学重点:

  准确掌握节奏。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教学准备:

  音乐带,与彝族相关的图片,录像,节奏城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教学

  师:同学们好!(老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首先让我们以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一起来进行快乐律动。(拍手歌)

  (设计意图:教师简短的几句话,让学生倍感亲切,随音乐律动环节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进入课堂,也为老师的导语作铺垫。)

  二、音乐知识──彝族简介

  1.导入:同学们的动作做得真漂亮,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彝族的音乐宫走一走,表现出色的同学将获得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看哪位同学今天能满载而归,出发!(设计意图:课堂开始,老师就为学生设置了一条情境线,以带他们去彝族的音乐宫为线索及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小礼物等吸引学生,提高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及积极性。)

  2.图文结合,让学生了解彝族的有关风土人情师介绍(出示我国地图,播放录像片段):彝族是我国人口比较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彝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居住的地方景色很美,有全国闻名的泸沽湖景区。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人们穿着漂亮的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开展许多活动,如摔跤,同学们快看,美丽的泸沽湖就在脚下。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的介绍方式,让学生耳目一新,一幅幅美景很快吸引了学生,简短的设计让学生有意犹未尽之感。)

  三、节奏练习

  1.导入:同学们,彝族人民不但居住的环境很美,他们的音乐宫更富有神奇的童话色彩,我们现在一起去感受。

  2.节奏练习(出示。)

  师:节奏城的大门紧锁着,怎么进呢?(引发学生的悬念)别着急,这有金钥匙和银钥匙,试一试,用哪一把?(出示带有节奏的两把钥匙)

  师:用哪一把钥匙来开门呢?认为用金钥匙的同学到左边来,用银钥匙的同学到右边去。现在老师来开门。(银钥匙把门打开了,里面出来两段话)

  师:同学们快看!节奏城的朋友正在欢迎我们呢!(节奏为歌曲的节奏)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符合事物的发生顺序,同时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本课歌曲的基本节奏,为学习新歌打下铺垫。)

  3.旋律填空练习

  导入:(师很惊奇地说)同学们,音符城发生了一件怪事,旋律妈妈丢了几个小宝宝,正着急呢,你们快去帮帮她。(出示不完全的节奏谱)

  师:一起来看一看。哦!原来是音符宝宝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帮帮它。(教师弹旋律,让学生听辨哪一个更有结束的感觉)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乐于助人的特点,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促进了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能力。)

  四、新歌学唱

  导入:同学们,你们运用智慧帮了旋律妈**大忙,为了感谢大家,旋律妈妈送给大家一首歌。(出示歌谱)

  1.师:听老师为你们来唱一唱,一起来学习。

  2.用La来模唱旋律。

  3.按节奏试读歌词(听伴奏带试读两次)。

  4.跟着磁带听唱。

  5.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演唱。

  6.分组比赛。

  师小结:同学们真棒!歌曲学得又快又好,你们能为这首歌起个好听的名字吗?(让学生为歌曲起名,找出最具有说服力的作为歌曲的名字。)

  五、深入拓展(对歌曲进行再创作)

  导入:音乐宫里有一个神奇的智慧屋,进去的同学会变得更聪明,我们一起去瞧瞧智慧老爷爷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出示四个有吸引力的创作要求)

  (设计意图:智慧屋、智慧老爷爷都是学生喜欢的,以此引导学生按要求进行创作,让知识点更富吸引力。)

  1.小小词作家们,请从这里做起:用另外的衬词代替歌曲中的“阿里里”。

  2.小小舞蹈家们,发挥创造力,展开想象,为歌曲创编律动。

  3.小小歌唱家们,努力练习,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巩固歌曲,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另外,本环节的设计使音乐与其他学科更好地结合,把视觉感受转化成多种感受,既体现了创新教学的要求,也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六、自我展示

  师:同学们的创作真精彩,快快为彝族小朋友表演。(分小组展示)

  师小结:今天的活动开心吗?有哪些收获?我们的活动即将接近尾声,最后,我们一起大声歌唱,把我们的歌声留给彝族的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录音。(用磁带记录学生的歌声)

  (放录音)师:希望彝族的小朋友能喜欢我们的歌声,向彝族小朋友们说“再见”!(听着录音走出教室)

湘艺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

  教学内容

  1、唱 《彝家娃娃真幸福》。

  2、听 《快乐的罗嗦》动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初步了解彝族的风土人情,对****音乐产生兴趣。

  2、 学生能安静一聆听乐曲《快乐的罗嗦》,感受到乐曲折表现的情绪。初步养成听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 学生能较准确地把握“×××”和 “ ××××”的时值,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并能用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材分析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采用典型的彝族民歌音调和节奏写成,矩小简洁,很适合边歌边舞。《快乐的罗嗦》也是一首富有彝族特色的乐曲。通过这两个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对彝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大胆自信地表现;养成良好的听赏习惯。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律动

  教师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初步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律动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

  二、 创编节奏,为乐曲伴奏

  师:同学们,要是能给这段音乐配上打击乐器,效果会更好,找一找,你的身边有哪些东西可用用作打击乐器?

  师:试一试,你能用什么样的节奏为这段音乐伴奏呢?

  1、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敲击各种节奏。

  2、 选择合适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 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合适的音源,如凳子、文具盒等,为歌曲伴奏。

  三、 歌曲新授

  1、 导入

  师:这么美的乐曲要是配上歌词就更美了!大家想听吗?

  2、 范唱(教师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3、 学唱歌曲

  A让学生随琴完整学唱歌曲

  B对于个别难唱的乐句采用分句模唱法教唱。

  C要求学生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衬词“阿里里”。

  4、 表现

  A歌表演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书中的插图,自行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唱。

  B分组合作,表现歌曲

  部分学生演唱歌曲,部分学生为歌唱伴舞,同时部分学生运用打击乐器伴奏。

  四、 欣赏《快乐的罗嗦》

  1、 导入

  师:你们真像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彝家娃娃!彝族的风格文化多姿多彩,彝族的歌舞美妙动人。听,那边的山寨里又传来了什么音乐?

  2、 感受

  播放乐曲《快乐的罗嗦》,进行整体听赏。

  3、 交流感受,表现乐曲

  A师: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又仿佛看到了什么?乐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B让学生采用相应的**(如:色彩、肢体语言、表情等)不表现乐曲欢快的情绪变化,并随着乐曲表演。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7)

——三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3篇

三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音乐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也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材编写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三年级下册总共9课,分别是《春天的歌》、《我们的朋友》、《童趣》、《音乐会》、《牧童之歌》、《爱祖国》、《老师的歌》、《爱和*》、《家乡美》,其中表演歌曲有《嘀哩嘀哩》、《春天举行的音乐会》、《顽皮的杜鹃》、《花喜鹊和小乌鸦》、《一支短笛轻轻吹》、《摇船调》、《我是小音乐家》、《嘹亮的歌声》、《***》、《小小羊儿要回家》、《一个妈**女儿》、《只怕不抵抗》、《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甜甜的秘密》、《每人身出一只手》、《友谊花开万里香》、《山里的孩子心爱山》、《全都认识我》让学生了解几首*优秀的儿童歌曲和几首优秀的外**曲,并配以群体的音乐活动,如:齐唱、独唱等,这是一种以音乐为纽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与学生养成共同参与的群体。

  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欣赏有《春到沂河》、《春》、《森林深处的杜鹃》、《赛马》、《猜调》、《木偶的步态舞》、《***歌》、《苗岭的早晨》、《匈牙利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牧童短笛》、《孤独的牧羊人》、《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红旗颂》、《救**歌》、《我爱米兰》、《飞来的花瓣》、《小小白鸽》、《欢乐颂》、《黄土高坡》、《洞庭鱼米乡》、《乡下的阳光》等,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乐必要的审美能力。

  新教材的曲目选择,在考虑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基础上,尤其注重歌曲的可唱性与欣赏曲的可听性,各年级的歌曲还兼顾时代性。朗朗上口,易听易记,让学生爱唱爱听。在乐谱使用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兼顾世界上使用的各部分主要谱种。删除了过难的和弦等知识,和声(音程)主要通过口风琴的目定低音伴奏的形式去操作实践,另外,还有自制乐器,编创小品、游戏、舞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材的最后,还有活动性的测试与评估,鼓励学生自测、自评、互评、他评,形式丰富多彩。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音乐课。从整体的水*看,班级的整体水*相差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在音准、对歌曲的接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方面学生相对可以,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上课纪律也不错,举手发言的学生较多。从整体水*来看,这学期学生音乐水*明显好转,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在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等方面有所提高,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例如:他们已经基本认识了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学习了很多内容健康、优美、动听的儿童歌曲,感受了音乐的美,具备了一定的编创能力。但还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学习,来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

  (1)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

  (2)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

  (3)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4)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情绪与情感

  (1)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2)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

  (1)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

  (2)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3)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4)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4.音乐风格与流派

  (1)聆听*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有**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

  乐等,了解其不同的风格。

  (2)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感受一些国家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

  (二)表现

  1.演唱

  (1)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3)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

  (4)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5)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4~6首。

  2.演奏

  (1)乐于参与各种演奏活动。

  (2)学习课堂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3)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评论。

  (4)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2~3首。

  3.综合性艺术表演

  (1)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

  (2)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3)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4.识读乐谱

  (1)用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

  (2)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3)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

  (1)能够自制简易乐器。

  (2)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

  创造

  (1)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2)能够以各种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

  (1)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句。

  (2)能够创作2~4小节旋律。

  (3)尝试用电脑创编音乐。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

  (1)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2)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3)主动参加社区或乡村音乐活动,并能同他人进行音乐交流。

  (4)听音乐会或观看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

  2.音乐与姊妹艺术

  (1)接触与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2)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简单描述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1)能够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为儿歌、童话故事或诗朗诵配乐。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性儿童歌曲。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完整地背唱所学过的歌曲,参与各种演唱活动。

  2.能够随着音乐**发挥想象力,用简单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表演。

  3.感受生活中的音乐,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4.乐于与他人共同参与音乐活动。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认真写好教案。

  2、认真执行课时计划,严格把握35-40分钟的课堂时间,向35-40分钟要效率。

  3、充分作好课前准备,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认真上课,在课上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和发问的机会。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5、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6、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7、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8、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9、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10、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11、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

  12、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录音机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

  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用轻松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喜爱音乐课。

  14、丰富课外音乐活动,以学生的爱好为主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使学生在*时生活中学习音乐。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学生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学生多听多唱,放手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三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48个学生,他们大都活泼可爱,并且喜爱音乐,特别是唱歌与唱游,大部分学生能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自然的发声方法,有百分之三十的学生能**、自信、有表情的进行律动和即兴动作。但对识谱与欣赏是弱项,让我们共同去描绘五彩缤纷的画卷,相信,经过师生的共同的努力,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将会不断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除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和外,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本教材采用的是“单元”的形式。各单元都有目的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各单元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终结性评价,又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的形式上,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他们更有兴趣学音乐。教材所选的歌曲,乐曲,大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习,乐于学习。

  三、全册教学要求:

  1、学唱歌曲。背唱4-6首。学习用正确的口型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2、学习用正确的呼吸及连音、断音的唱法。学习用强弱,快慢的**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感受并认识2/4、3/4、4/4及其强弱规律。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质量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和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五、全册教学进度:

  课题内容 课时数

  第一课 春天 三课时

  第二课 可爱的动物 三课时

  第三课 童趣 三课时

  第四课 音乐会 三课时

  第五课 牧童之歌 三课时

  第六课 爱祖国 三课时

  第七课 老师的歌 三课时

  第八课 爱和* 三课时

  第九课 家乡美 三课时

  第十课 绿色的风 三课时

  第十一课 游戏宫 复习 三课时

三年级音乐下册的教学计划3

  三年级的音乐课在小学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逐渐增多,歌唱的曲目也是越来越多,作为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侧重点制定本学期音乐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半学期的教育教学,我对各班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整个级部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能够快速的掌握,优秀生的带动作用明显,每个孩子都表现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但是部分孩子们的学**惯不是很好,聆听和歌唱的习惯需要老师课堂上不停地提醒。本学期将从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音乐习惯,打造高效的常态课堂。

  二、教材分析:

  1.知识体系分析:

  本册书共分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主题,但是各个主题之间都具有相应的联系。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条主线,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2.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

  (1)对于音乐感悟力强的学生,给予个性化的教育,提高难度,促进发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注意聆听的好习惯和科学歌唱的好习惯。熟练准确的演唱本学期的歌唱曲目,尽可能的达到背唱。

  (3)通过歌曲学唱,能够绘出歌曲的旋律走向,对七个音的音高有准确的模唱和分辨能力。

  (4)通过演唱、欣赏歌曲和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5)在音乐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6)进一步学习吹奏口琴。能够熟练的使用正确指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关注有一定音乐基础的学生,给予难度性较大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

  2.重视歌曲中拓展部分的延伸,重视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3.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快乐、健康地发展。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的教授歌曲,注意鼓励性语言的应用,打造分层次、个教育的音乐课堂。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8)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设计

  删减比较、对比朗读

  教学程序设计

  材处理***生活动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2、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②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对词语的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注意引导关键词:

  “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3、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4、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提出不懂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针对学生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把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时,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在学生讲述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1、读一读,填一填:

  ⑴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⑵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同类,飞向蓝天,

  ()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⑶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身体。

  ⑷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家族。

  2、读一读,说一说(每组里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第一组:

  ⑴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⑵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第二组:

  ⑴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⑵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3、以“走向恐龙”为主题,开设图片、资料展。

  板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恐龙中的一支飞向蓝天课后反思为了突破本课“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和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这一重点,备课组讨论所形成的框架式预案力图以“直击重点段”的方式,采取读──说──读的过程来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情,我对这一思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一是对课文设计中的“理清课文线索”作重点处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二是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上,将复述作为体会用词准确性的方法;

  三是在设计上,让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让孩子们积累、内化;

  四是在拓展学习中,主题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同音词,知道同音词音同意不同。

  2、让学生了解语气词在句中的作用,并能读出不同语气。

  3、引导学生体会引用名言能使富有文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4、采用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一认”

  1、**读生字“栗”,读准字音。

  2、**朗读词语,注意把音读准。

  3、自己观察,比较每一组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5、多种形式朗读,积累词语。

  6、拓展。除了书上列举的词语,还有哪些同音词?师生共同补充。

  二、学习“读一读”

  1、**读句子,想象一下:

  一个孩子在说这些话时,分别会是什么神情、什么动作?

  2、指名读句子,说说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读出不同语气。

  3、多种形式读句子。

  三、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朗读名言,想一想:这些名言和什么有关?

  2、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3、请学生仔细描红这两句名言,要求把字写端正、美观。

  4、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智慧的名言。

  四、学习成语故事。

  1、**朗读,读通短文。

  2、多种形式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3、你想对这个人说点什么?

  4、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找其他的成语故事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探究与发现”

  1、**读书上的句子。

  2、把句中引用的名言去掉再读一读,比较前后两句的不同。

  3、全班交流引用名言在文中的作用。

  4、尝试引用名言说一段话,全班交流,集体评议:哪些同学引用得好,好在哪儿?

  二、口语交际

  (一)看图激趣,提出要求。

  1、指导看图,这几个小朋友在讲什么?

  2、同学们,*常在生活中你们一定听过很多故事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3、学生交流,倾听。

  (二)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我们来举办一个故事会好吗?把你听过的最有趣的故事来讲一讲。

  2、学生相互交流,说故事。听的学生要听的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3、教师巡视,适时鼓励。

  4、评一评谁的故事最精彩?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综合性学习:

  (一)展示资料,交流字谜。

  1、学生课前搜集字谜,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谜。

  2、小组对抗赛:猜一猜有趣的字谜。

  3、教师**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字谜是有规律可循的,让学生交流编字谜的方法。

  (二)学生可把所有的字谜搜集起来,编一本小集子,发动全班为谜语集设计封面及书名。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3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设计

  删减比较、对比朗读

  教学程序设计

  材处理***生活动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2、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②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对词语的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注意引导关键词:

  “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3、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4、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提出不懂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针对学生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把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时,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在学生讲述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1、读一读,填一填:

  ⑴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⑵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同类,飞向蓝天,

  ()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⑶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身体。

  ⑷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家族。

  2、读一读,说一说(每组里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第一组:

  ⑴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⑵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第二组:

  ⑴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⑵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3、以“走向恐龙”为主题,开设图片、资料展。

  板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恐龙中的一支飞向蓝天课后反思为了突破本课“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和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这一重点,备课组讨论所形成的框架式预案力图以“直击重点段”的方式,采取读──说──读的过程来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情,我对这一思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一是对课文设计中的“理清课文线索”作重点处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二是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上,将复述作为体会用词准确性的方法;

  三是在设计上,让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让孩子们积累、内化;

  四是在拓展学习中,主题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


三年级下册音乐《采山》优秀教案3篇(扩展9)

——小学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体育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次课教材选用三年级下册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追逐跑和投掷。

  追逐跑是提高学生跑的能力的重要教材。通过追逐跑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快速启动能力和奔跑能力。而根据小学阶段跑的教材分布情况看,发展快速启动能力又是三年级跑的教材的重要内容。在一、二年级通过游戏和竞赛有较多体现,但学生掌握程度不一,因此本次课一方面着重巩固追逐跑快速启动的动作要领,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发展快速奔跑能力。

  投掷轻物方法主要采用原地肩上投掷和背后过肩投掷,通过投掷轻物练习,能有效发展学生上肢力量,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提高动作灵敏性,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性、协作性和进取性。

  重点:快速启动奔跑

  难点:1、弯道快速奔跑的技能;

  2、投掷轻物的全身协调用力技能。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基础: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在一、二年级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追逐跑快速启动的重要性, 初步理解原地掷轻物技术的要求。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9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追逐跑启动的要领,10%左右的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启动基本动作;进一步发展掷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发扬学生互相学习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自制器材、逆向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