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动机
基础心理学知识:动机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小编带来的基础心理学知识:动机。
1.动机功能
1、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4.价值观
价值观是个体在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
罗克奇根据工具-目标纬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理想。
5.动机的理论
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
1、一度在动机心理学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不学而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
2、认为:个体由于生理需要而产生一种紧张状态,激发或驱动个体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平衡状态。
3、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它提出了三个原理:1,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2,简化原理;3,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4、认为:针对驱力理论的缺陷(驱力理论仅仅强调个体的活动来自内在的动力,它忽略了外在环境在引发行为上的作用),提出了诱因理论。诱因是个体行为的一种能源,他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不可分开的,诱因是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5、动机的认知理论。现代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具有动机功能。动机的认知理论主要有: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论。
(1)把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期待帮助个体获得目标。
(2)动机是思维的功能,采取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中寻求行为内在的动力因素。
(3)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种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4)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对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
6.动机的种类
1、根据动机的性质: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有:饥饿、渴、性、睡眠。社会性动机有: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交往动机。
2、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分: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3、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分: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4、根据动机的来源分: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7.增强挫折承受力
1、正确对待挫折
2、改善挫折情景
3、总结经验教训
4、调节抱负水平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8.意志的品质
1、独立性
2、果断性
3、坚定性
4、自制力
附录名词解释
1.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2.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
3.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或调节作用。
4.是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
5.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力。
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
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6.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7.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障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也就是俗话说的“碰钉子”。
心理学动机是什么
在当今社会,生活并不容易。我们经常被各种 KPI 和期限所驱动,我们早已忘记了我们为什么活着。仔细想想,我们整天都在忙碌,有多少事情是符合我们内心的愿望,而我们真的很想完成它们呢?我们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看作是不得已而为之,肯定是不开心,想半途而废,或者敷衍了事。为了避免陷入这种自我怀疑,我们需要倾听自己的内心并问自己:我到底想要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您希望如何在历史著作中被描述和记录?
回答这些哲学问题的一个条件是了解影响个人行为和情绪的关键因素:动机。动机驱使我们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是我们自我控制生活的关键因素。
在心理学中,动机是“为行为提供能量和方向的内在过程”,它是让我们坚持目标并继续前进的内在火焰。举几个例子:城市白领出于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放弃了令人羡慕的高薪和生活水平到农村教书;家境优越的女孩,出于对爱情的忠诚,嫁给穷男孩;女士们坚持减肥,源于追求美的动机;扩大优质人脉的动机,是你我在朋友圈里冒充文艺青年的动机。
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这些动机背后的本质是不一样的。一些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取决于外界对我们的反应。这些反应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判断力。一旦外部刺激和积极反应减少,我们会立即失去兴趣,动力也会减弱。其他动机的构成和延续,完全来自于个人内心对某种信念的无条件认可和支持,不易受外界影响。如果我们有后一种动机,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去实现某个目标,即使皮肤破了,我们也不会后悔。
在自然界中,动机可以分为生存动机和社会心理动机。前者是用来维持生命的,是最根本的动力;后者与社会生活相关,以个人对自身社会需求的满足为基础。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肯定,才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忙的工作,才能获得成就感;这些都包含在社会需求的范畴内。例如,全国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毕业。他们的父母,无一例外地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那些刚刚离开学校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却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他们可能急于从事看似不稳定、不“赚钱”的工作,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同龄人眼中的潮流引领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父母更注重生计动机的满意度最大化,而“孩子”更愿意审视社会心理动机。所谓“人不轻佻”,在基本生计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大多数青年人才优先满足社会和心理动机。
动机是一个大学问题。除了帮助我们准确把握自己的欲望和内在能量之外,它还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来解释或提醒更多的社会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术语,叫做公共服务动机。例如,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年轻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考试?基层公务员是不是更敬业、更敬业?现役公职人员如何保持为民服务的热情?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公共服务的动机。作为个人所具有的公共服务精神的高级概括,公共服务动机可以部分理解为个人服务、奉献和奉献于公共事业的内在信念和潜在知识。例如,有句话说:“村好不好,看领导”。相关研究也发现,增强农村干部的公共服务积极性非常重要;其水平对我国基层社会管理的有效性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个人公共服务动机是否像学术文章一样,越多(越高)越好?不受约束的服务动机会带来危险吗?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系统的思考和探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